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区学院;学习品质;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12-0043-03

【作者简介】王丽蓉(1973-),女,浙江台州人,上城区清荷幼儿园业务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小衔接问题又称为入学准备问题,“是指对幼儿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状态”[1]。不同教育机构的价值追求不一致,是造成幼小衔接问题的深层原因。因此,应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搭建价值取向一致的平台,协调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资源和行动。

幼儿初进小学会面临三种主要差异:一是课程设置上的差异;二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差异;三是一日活动中规则要求的差异,这些差异源自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价值取向与历史传统的区别,会导致学习者产生不适应的焦虑情绪。幼儿园以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和快乐自主地游戏为价值取向,小学则是以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价值取向。虽然幼儿园和小学都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受制于各自的价值追求,缺乏改变自身的自觉动机和行为。因此,需要通过组织管理的途径去统整幼儿园和小学的相应资源,设置以幼小衔接为价值取向的组织机构,关注学习生活品质(与新的学习任务和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制定解决学习者入学适应的具体策略。

一、设置以幼小衔接为价值取向的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是教育局所属机构,主要负责本区范围内各类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我们借助这一平台,以幼小衔接为目标,统整社区内的幼儿园和小学相应资源,实施“有效衔接工程”。其中,社区学院的研究人员是工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幼儿园和小学的部分骨干教师是工程的教师团队成员,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的家长是工程的参与者。社区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引导家长提出孩子入学初期出现的不适应问题,请教师团队成员以幼小衔接为目标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还聘请相关专家给家长和教师讲课,引导他们了解科学的儿童观、发展观;认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以及相应的教育任务和要求;并明确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实践表明,通过社区学院平台,参与到“有效衔接工程”中的教师和家长的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首先,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幼儿园教师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在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既要帮助儿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又要考虑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不能急于求成,罔顾现实。为此,幼儿园大班可适度增加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小学要尽量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其次,幼儿教师的态度和帮助行为一般以宽松、鼓励为主;而小学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较为严格,并以指出问题,纠正缺点为主。因此,幼儿教师应该逐步增加纠正问题的帮助行为和适度的严格要求;小学教师则应该注意儿童对批评的接受程度,尽量态度和缓,注意方式。

家长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当家长意识到儿童入学后出现适应性问题是一个必然阶段后,期望值发生了转变,不再急于期待儿童立刻适应小学的要求和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家长积极配合社区学院提出的各项生活管理要求,尽力引导孩子早睡早起、学习整理物品和记忆学习任务的方法等。

二、幼儿园与小学的三种差异及解决策略

(一)课程设置的差异及幼小衔接的策略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首先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在课程形式上,前者以活动课程为主,后者以学科课程为主。在课程内容上,前者以学习者的兴趣、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选择课程内容;后者根据学科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组织上,前者利用直观经验和操作性活动组织课程;后者以抽象符号和强调逻辑思维的活动建构课程。在课程对象上,前者对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要求较高;后者则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储备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为了缩小两种课程设置所产生的差异,我们通过逐步发展学习者学习生活品质的方式来实现。根据幼小衔接的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实践中采用了以下措施。

第一,适当增加符号化内容,将直观经验同抽象符号联系起来。在幼儿园活动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对符号图标的利用,让幼儿根据这些图标和说明了解学习或游戏活动的流程与方法,并在活动中学习用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幼儿以符号的形式呈现自我管理清单,让幼儿在读懂符号的前提下,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以增强幼儿运用符号、理解符号的能力。

第二,适当增加需要专注聆听的游戏活动。有研究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头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 。[2] 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者知识技能的获得途径主要是聆听;而上小学后,主要是通过听讲和识读,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共同的学习品质是专注。因此,可以从专注聆听入手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首先,可以对幼儿提出一些专注倾听的要求,如能在活动中认真倾听教师讲话或同伴说话;其次,可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专注倾听的习惯,如在体育活动中增加一些指令性游戏,让幼儿根据指令进行各种肢体活动;最后,还可通过复述任务的方式,培养幼儿倾听和记忆,如让幼儿向家长传达一些信息,并请家长给予关于幼儿复述情况的反馈。

第三,适当增加需要清晰理解、准确回应的活动。思维的发展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后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品质,具体体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拓展性、创新性等方面。在“有效衔接工程”中,我们利用操作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在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理解教师的意图,并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准确的动作回应,从而让教师指令、幼儿思维和动作紧密联系起来。由于活动中问题是层层推进的,因此也要求思维也是连贯和递进的,幼儿必须通过仔细观察,专注聆听才能清晰理解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二)教师教育行为的差异及幼小衔接策略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价值追求不同,导致教师的教育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幼儿教师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自主行为为追求,态度往往以鼓励为主。小学教师为了完成学科知识教学和相应技能训练的任务,往往要求比较严格,会指出孩子理解不够清晰、技能不够规范的地方。幼儿进入小学后,骤然面临行为和态度与幼儿园不同的教师,容易产生畏惧或抗拒的不适应,因此,根据幼小衔接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指令和建议并举互补。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有差异,相对而言,幼儿教师的建议较多,而小学教师的指令较多。利用社区学院这个平台,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讨论和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施要求,让幼儿教师更多地认识和了解指令的意义,使小学教师更多地理解建议的鼓励价值。通过社区学院安排的观摩活动,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认识到了两种教育行为的特点,互受启发,各自的教育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幼儿教师的指令行为有所增多,小学教师对待学生的建议行为也开始增加,从而有助于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二,维持纪律方式多样化。在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教育行为中,维持纪律的行为都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幼儿教师维持纪律时,多采用树立榜样和游戏的方法;小学教师则多用直接评价和严格要求的方法。如在日常活动的时间管理中,幼儿教师往往会给予幼儿较为宽松的时间,但小学教师则需要严格遵守各项任务间的时间节奏。因此,我们引导幼儿教师在游戏中设计一些对时间有要求的活动,帮助幼儿确立有序的时间观念和行为习惯,以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是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和认识,幼儿不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第三,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科学化。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行为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其具有一定的习惯化和模式化;这种稳定的行为使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规可循,当新的改革挑战教师的教育行为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抗拒的态度。[3]在社区学院平台上,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梳理问题,打破各自固有的常规模式,构想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现实问题面前,他们正视自己教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另外,社区学院中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他们能敏锐地发现并指出教师教育行为中的不足,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更新和重建,使得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能更好地适应教师的教育行为。

(三)一日活动规则要求的差异及幼小衔接的策略

幼儿初进小学,面对相对严谨的“规则世界”,常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形。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体现在一日活动的规则和要求上。从作息上看,幼儿园的时间弹性大,偶尔迟到或者早退是可以谅解的;小学的时间安排却比较紧凑,按时上下学是必须遵守的规则。从学习活动安排上看,幼儿园以自主游戏为主,集体活动的时间短;小学以知识学习和技能性训练的活动为主,集体上课时间长。在幼儿园,规则和活动纪律是逐渐养成的,小学里对于规则和纪律则是强制要求的。总之,幼儿园倾向维护孩子的安全和兴趣,小学则偏向维护学习纪律和督促学习任务的完成。

根据幼小衔接的需要,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两个教育阶段对规则要求的差异,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学校学习节奏和环境。通过社区学院这个平台,我们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的一日活动中重点安排了几次适应性活动。如,适当安排一些回家后需要完成的自我管理任务,以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起任务意识。第二,帮助幼儿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规则。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的规则更多地体现出高控制、高约束,这容易导致幼儿产生恐惧与抗拒的心理。在实践中,我们常借助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模拟情境,让幼儿根据情景展开讨论,并根据特定情境的要求,逐步认识规则的必要性,提出自己对规则的认识和要求。

三、以社区学院为平台实践幼小衔接的成效反思

以社区学院为平台、学习品质培养为路径的幼小衔接实践在幼儿园和小学两大机构间架起了桥梁,有效解决了幼儿入学适应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品质得到了明显进步,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一,学习的专注程度明显进步。实施“有效衔接工程”之后,幼儿在活动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明显进步,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发展,学习中的注意力涣散和倦怠情况逐渐减少。

第二,理解符号化内容的能力增强。我们运用标识和图像符号帮助幼儿学习,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认识到符号就是指称对象的抽象标识。符号的意义存在于符号与符号的关系之中,用于区别于其他指称。当符号出现之时,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会显得更加清晰有序。[4]当幼儿能感受到符号的意义和使用规则时,在他们大量接触文字符号时就不易产生困惑不解的焦虑。

第三,自控、自律能力增强。系列化的活动强化了幼儿遵守一日生活的规则意识和行为,幼儿的按时起床、按时到园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自己整理物品的能力和在自我管理时间的自控能力明显有了提升。

综上所述,建立在社区学院平台上的幼小衔接实践,转变了教师和家长的观念,促成了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而且幼儿的学习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下一人生阶段奠定了基础。有关“幼小衔接工程”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今后还将开展实证研究,以通过确切的数据进一步认识幼小衔接的规律,获得更为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28.

[2] 王琨武.倾听:语文新课堂的理想追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3):31-33.

第2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养老;养老服务模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医疗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与医疗资源亟需优化整合。如何有效衔接养老与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我国中医药服务内涵丰富,其具备的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价值也被现今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因此,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实施背景

1.实施背景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15年的16.1%(见附表),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8亿人,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蕴含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要求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32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提及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各地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机构,探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优势与前景,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目标而努力。

2.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内涵

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在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后,将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治未病”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的创新。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健康、亚健康老年人,还包括慢性病、残障、恢复期及绝症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提供方包括各类养老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站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些社会机构等;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既病防变、综合摄养”;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支撑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新建模式(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还包括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老机构等;政策方面包括政策方针、法律保障等。

二、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实践探索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如北京、天津、江苏睢宁等,本文以服务模式为依据,介绍以下几个地区试点情况。

1.陕西:支撑模式

2015年,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结合社区托老院18年养老服务经验,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实行养老、康复、诊疗、护理一站式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内涵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特色预防保健工作,受到了入住老年人的支持,医院也由此展现出新的生机。

2.黑龙江:新建模式

黑龙江省利用三级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的医疗救治、专业化的康复护理、全方位的养老养护、五星级的保健服务。例如省中医药科学院率先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随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与三亚瑞城假日酒店合作建立“中医医养中心”。

3.辽宁:合作模式

辽宁省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开通方便老年人就医的绿色就诊通道。营口市开发区中心医院和辽宁省亲和源公益养老中心签订协议,成立营口亲和源健康管理中心,每位养老中心的老年人都会接受更加方便的体检、中医保健、诊疗服务。目前,已建成12家中医养老机构,开放中医养老床位1400张,全省1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建立了多项协作关系。

4.浙江:社会资本

兴办浙江元墅公司以“机构+医疗+居家”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成功托管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了浙江省首批“养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和杭州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并开展连锁化运营,开创了居家养老购买服务、中医服务项目上门的先河。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主题,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养生文化和技术,集养生、康复、延寿为一体,建立了持续性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养老综合体[7]。

三、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割据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我国养老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由人社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共同管理,其中医疗由卫生计生部门主管,而养老由民政部门主管,使医疗及养老资源融合不够,“医”、“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目前,上海市建立了包括机构监督及老年人需求评估的全面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但我国大部分试点地区缺乏相关的监督评估体系[8],只有严格监管,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服务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2.相关人力资源缺乏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8万个,但通过内设、并设、引入医疗机构来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不到一半。据测算,我国目前需要1000万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仅22万人,经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仅2万人,且不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特别是中医药背景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医养结合”进程的瓶颈。

3.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尚未落实

医护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养老看护支出费用连续上涨,急需建立长期医养保险制度来缓解照护费用,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需要保险制度作为支撑,但目前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特点的保障模式,大多数医保基金难以与养老机构进行直接结算。4.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养老机构受资金和场地限制,无法做到医养深度结合,更不用说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没有规范,养老市场还不成熟,造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相关部门没有设立养老服务专项发展基金;医保基金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如果开放医保,养老医疗易被滥用,滋生骗保现象。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多方协作,完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通过部门联动,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等各方资源,利用中医医院的资源和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养老院、教育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形成以中医为主题的“医教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2.培养中医药相关人才

在高校教育规划中,结合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新设相关专业,加强健康养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提高老年家政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相关技能;同时,加强对社会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念培训,设定资格准入,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医药知识。

3.将中医药优势引入老年人健康服务

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引入老年人健康管理。膳食方面,将中医提倡的因人因体质和缓进补,饮食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细嚼慢咽等营养学理论引入老年人膳食管理。手段方面,将针灸、刮痧等中医保健养生技术引入老年慢性病的调养。运动方面,将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引入老年人运动管理,预防跌倒、强身健体。同时,引导优质中医资源,开展以中医为主题的养老服务试点,鼓励和引导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典范意义的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带动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

4.发挥保险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渠道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居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协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比例,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压力;深化养老保险改革,将养老护理院建设纳入基本养老范围。同时,拓宽筹资渠道,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专项资金,以此为杠杆,吸引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鼓励慈善团体等公益力量关注中医药健康养老事业。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薄涛,塔娜,等.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11:3-6.

[2]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3]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广西医学,2016,38(1):143-146.

[4]赵文.中医药“医养结合”展现新生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6-02-18(2).

[5]佚名.“以医带养———医养结合”模式开创黑龙江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新篇章[N].黑龙江日报,2015-10-21(7).

[6]刘甦.辽宁设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6-09-21(1).

[7]章关春.浙江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迈大步[N].中国中医药报,2016-01-25(1).

[8]王阶.利用中医药发展医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N].经济参考报,2016-03-25(A23).

[9]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EB/OL].

[10]周蔓仪.“医养结合”要迈几道坎[N].中国中医药报,2015-09-30(1).

第3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农民;社会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进行了重大变革,逐步改变了原来城市居民由企业保障、农村居民由集体保障的格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努力形成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场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于农村的广大成员来说,仍然未能彻底改变其所处的无保障或低保障的状态。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形成巨大的社会隐患。下面,就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客观需要

生存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它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自然产生的。农民作为社会主要劳动者,应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但是,目前我国事实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制”的结构,使农民的生活处在风险较高的状态之中,占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l%,而占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支出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7%,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是对农民权利的一种剥夺,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神相违背。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缓解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状况的必要措施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矛盾。当前农村约有3.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剩下的2.3亿则滞留在土地上。尽管国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国城镇化进展却依然缓慢。这其中除了户籍制度没有完全放开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没有社会保障,以他们微薄的工资根本承担不起在城市生活的社会成本,等他们残了、病了、老了,还是要回到农村。这样就导致了两种矛盾:一是农民工虽然进了城,但他们赚了钱也不在城里消费,都带回家养家、盖房,对城市经济带动不大;另一个就是尽管种田已经无利可图,但他们宁愿选择抛荒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因为土地是他们最后的依靠。这种情况对当前一再倡导的农业要实现规模经营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难在农村落实并不是因为农民文化水平低、觉悟低,而是因为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养儿防老”是他们的一种现实选择。当前我国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除了靠自己的积蓄解决一部分外,更多的都是靠子女保障,子女越多,日后的保障系数就越高如果赋予农民切实的养老医疗保障,农民是不愿意多生养子女的。因此,要顺利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农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但农村消费水平不高,农民有钱也不敢花的原因是农村缺乏一个令广大农民放心消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担心的是一旦他们失去劳动能力,养老和医疗问题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农民要“积谷防饥”,为未来打算。这样就失去了农民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内需的政策很难收到显著效果,国家经济发展也缺乏持久的拉动力。目前,世界金融危机仍不见底,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依然存在,中央适时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思想,而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因此尽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消费,是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农村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保障资金不足。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财政的投入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适应。国家对农村民政社会保障的投入,核定的社会救济费,其保障能力只有原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二是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采取农村负担的方式,单纯实行农民负担,难以提高优抚和五保供养标准。

(二)保障覆盖面窄

一种情况是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全国农村有300多万“三无”孤老残幼人员,应保未保的有l5万人,约占总数的5%。另一种情况是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原农村社区内的保障已很难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在目前城乡分割的劳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权利。

(三)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仍然很低,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尚待解决,三是一些地方因合作医疗解体而使早已被消灭或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再度发生甚至流行,四是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低下。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就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然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从各方面看都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

(四)农民的失业风险正在产生并加剧

农民失业风险的产生与加剧,成因有三:一是耕地少,大部分农业劳动力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并难以向非农部门转移;二是由于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等,土地收益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三是完全脱离土地的农民和家庭增多。事实表明,农民所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这乃是农民失业风险产生与加剧的根源所在。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一)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解决资金不足,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机制。一是要求国家投入资金,包括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二是为了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必须开辟新的税源,征收社会保障税;三是要建立个人帐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或有无补助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四是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五是要通过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六是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

(二)着力抓好社会互助活动

中华民族具有扶贫济困的光荣传统。虽然我国农村几经变革,但这种传统的互助行为一直延续下来,并有所增强,传统社区互助活动为农村社区保障实施提供了可接受的社会基础。在抓好社会互助活动上,一是要大力宣传社会互助的意义及好人好事,并采取激励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二是要拓宽社会互助的领域,要注重对社会互助活动的引导,使募集到现金、衣、被的管理和发放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互助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要坚持生活救济与生产扶持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救灾扶贫基金”、“村民互助储金会”等基层群众性基金组织,从资金及技术、信息上扶持社保对象,兴办经济实体或其它生产项目,增强自我保障能力。

(三)建立健全三项制度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第一,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完善该制度,一是要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二是正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第二,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实践表明,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农民通过互助救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在这方面,一是要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二是要合理补偿医疗费用。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曰益突出和紧迫。在这方面,一是要正确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缴纳方式,二是要切实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

(四)土地政策必须具备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灵活性

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变革普遍坚持了土地福利性均分的原则,把土地作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执行好土地政策,一是必须坚持农村家庭经营制度,这是保持农村土地分配福利性质的需要;二是要严禁违法征地行为,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为农民留足可以生存的土地:三是停止“四荒地”拍卖,由政府征用农村社区中集中连片的“四荒地”用于生态环境恶劣地区“整体搬迁”的移民开发,将稀缺的土地资源用来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手段,避免土地分配的两极分化。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农民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失业风险。

(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第4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治疗与预防”的遥远故事,或多或少都掺杂了人们的完美想象,现实中很多人可能会说:如今去哪找扁鹊般药到病除,大哥、二哥防患于未然的神人?好在当下,仍然有“扁鹊和他兄弟”式的企业――天士力集团以及金士力佳友团队,耕耘人类健康领域,致力于大健康产业价值,研发全新系列产品。

何为大健康产业,天士力给出的解释是:在现代社会,大健康是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过程的全面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其中,大健康产业是与健康相关的系列产业体系。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

打开百度搜索,发展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突破困境的法宝,这一方面足以说明大健康产业潜力惊人,同时也展示其激烈的竞争氛围。那么,王牌团队金士力佳友又有何独到之处?或许,我们可从天士力控股集团成立20周年的相关活动上,金士力佳友的过人表现中窥得一二。

二十载健康梦 金士力添砖加瓦

提起天士力,笔者第一印象是那支颇具“地气”的广告,而用过或者了解相关产品后,则立刻将初始判断划归为“too simple行列”。

从一项科研成果,成就了一支人才团队;从一个产品销售,建立了品牌营销模式;从一个产品经营,构筑了资本经营平台;从一个管理创新,引发了企业文化现象;以一个现代中药开发,打造了天士力大健康产业,这源自天士力的精益求精。

5月9日,二十周年之际,天士力集团举办了全球营销大会和系列活动。来自天士力控股集团所属金士力佳友公司国内经销商和天士力国际营销控股公司,以及印度、多哥、加蓬、贝宁、南非、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缅甸的10个海外经销公司的销售精英和员工欢聚在金士力新研究院前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在这群庞大的队伍中,金士力佳友尤为亮眼。集团内部评价其像一颗参天大树的新枝蔓,充满了生命力,同时又是一支成熟的血液,继承和贯通了集团的优势。成立于2005年2月的金士力佳友公司,依托天士力控股集团品牌、产品研发和资金优势,承担集团“生命健康”板块的重任,以“平衡观”作为企业的哲学理念,以“缔造人类平衡生活”为使命,通过现代中药科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努力使人们的健康、事业、家庭、自然与社会回归到平衡状态,成为人类平衡生活的缔造者。

九年黄金发展力 金士力佳友再蓄力

2014 年度天士力明星大道“入榜、入印”及天士力第三届功勋授勋、第四届功勋评定表彰举行,金士力佳友荣登榜单。作为优秀经销商代表、金士力佳友金鹰奖获得者健康大使徐田祥、陈镜宇、邓建荣、袁振山入驻明星大道。

众多同仁纷纷晒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金士力佳友除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外,还有什么“硬功夫”?

据了解,金士力佳友以富有前瞻性的战略,紧扣直销转轨时期的市场需求,以产品销售为主导,对上下游产业进行整合,打造了一条从原材料到营销,包括研发、种植、选料、生产、物流等九大环节的全产业链,并通过对其中的核心环节进行掌控,保障产品品质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让消费者享受最优品质的健康产品。此外,传袭高贵血统的金士力佳友,其高端的品牌形象、高贵典雅的品牌气质对主流人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吸引力。

鉴往知来,大展鸿图。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值得所有人倍加珍惜。面向未来,企业的梦想是努力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创造民族直销业领先品牌,打造百年长青基业。同时,将大健康事业发扬光大,引领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新书首发 打造新型大健康观念

“生不起,死不了,活着累”成为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无奈感油然而生。而大健康产业倡导“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怎么看都像“大同世界”。如何将概念式的大健康内涵与产品合理交融,别致的文化传播或许可事半功倍。

《筑梦大健康》的,震动业界。首发式上,《筑梦大健康》主编《今晚报》社长鲍国之先生及作者马庚申、刘元旭、冯国梧、杨世彰、刘刚、陈杰、蒋娟和为《筑梦大健康》一书作序的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以及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闫希军主席、吴峰总裁登台共同签发《筑梦大健康》。

鲍国之社长代表《筑梦大健康》一书的作者们发表讲话。他表示希望大家有更加坚定的信念铸就健康幸福的生活。同时我国著名的文化史学者、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把自己创作全部作品汇集成《秋雨合集》二十册,献给天士力二十华诞。

《筑梦大健康》是天士力大健康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该丛书以天士力大健康文化为主题,以介绍天士力文化为特点,通过文字传述和图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展示天士力发展历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筑梦大健康》全书通过“筑梦”、“突围”、“跨越”、“扩军”、“阻击”、“破冰”、“腾飞”、“铸魂”八个篇章系统诠释了天士力大健康文化,共18.9万字。

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天士力大健康文化的全面诠释,同时对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升大健康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新价值 大健康展览馆及新研究院大楼竣工剪彩

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现在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企业集团是7年。而天士力二十年却能长治久安,节节高升。金士力佳友则在短短九年间,即表现出强悍的生命力。怎样突破成长的瓶颈,永续经营,长盛不衰?

天士力和金士力佳友认为,一个企业能够给这个世界创造和奉献更多净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才叫真正的创新。

5月9日,大健康展馆以及新研究院大楼落成,步入大健康展览馆,一种高端、富于美感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馆内风格迥异的展厅,或品调奢华,或气质清雅,或风格简约,既独树一帜却又条理清晰。

视觉的感受,直观而深刻。美感在心中充实而满足。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匠心的独运,恍世相隔的幽静中造就了整个集团的发展历程、科研、产品、文化、荣誉、人员的一个缩影,每一个细节之处尽显着天士力人精益求精的态度。

第5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养老保险 并轨 改革 现实意义 困境 路径

经济社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根本上是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服务的。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6月14日,国务院批转并提出“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备受社会大众关注,努力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尤具重要性。

一、并轨改革的必要性

(一)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必然要求

养老保险“双轨制”广受诟病,并轨改革已成共识。在1993年,政府在进行养老制度改革探索时,虽提出要在城镇各类人员中开展养老保险改革的要求,事实上只针对企业人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的改革举措并未进行。但此后,机关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的退休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即使企业人员的退休金连续多年上涨,仍然与机关单位人员养老金有巨大的差距。这样的双轨管理弊端逐渐凸显,极大影响了广大企业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极为不相符的,损害了社会公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不利的。

(二)促进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降低职业壁垒

当下,崇尚公务员的职业热点仍然是个突出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劳动者就业形势的一大严峻表现。究其原因之一,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及公务员序列享受着与企业单位有别的养老政策有关。多年的经济社会改革,同时也因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彻底造成非公务员系列的从业人员缺乏归属感及对养老改革的认同感,也造成人们热衷于公务员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并加剧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务员之间的职业壁垒,淤塞了职业之间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

(三)有效解决收不抵支难题,促进分配公平

我国养老保险金出现收不抵支的局面,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养老保险金的来源渠道、缴费和待遇、统筹项目等因素有关。应该说,为有效解决收不抵支这样的难题,并轨改革是解决问题的直接有效的渠道之一。我们应该完善缴费和养老体制,着力解决收不抵支难题,尝试有效方式,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养老待遇,同时杜绝所谓“平均主义”,更好地促进和实现社会分配公平。

(四)构建民本社会,彰显服务性政府的形象的要求

并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正体现出民众对政府优化服务和管理、努力推进完善改革及各项配套措施的真正实施的迫切要求。政府应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摒弃部门利益;少讲困难,多做探索,少做闭门决策,多倾听民声民意;坚持从试点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做好养老等社会保障工作,树立敢作为、会作为、善作为的人民政府新形象。

二、并轨改革的困境

(一)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壁垒的制约

应该说,养老制度并轨改革最大难点在于破除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壁垒。并轨改革势必影响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的保障水平,由于触动利益因素,受到抵制在所难免。如果一味简单地拉平机关事业人员与企业人员的养老待遇,是不现实的,泛公平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将会对国家各项改革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并轨改革方向应明确,但在改革过程中不应搞简单的“一刀切”,制度并轨不是平均主义,不能以“平均主义”偷换“社会公平”的概念,否则将会形成新的社会不公。

(二)现实形成的养老金水平差距的制约

在我国目前养老体制中存在不同社会群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群体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养老资金源于财政;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主要以个人缴费和单位缴纳相结合的方式,覆盖面不广,覆盖率较低;且不同群体的养老金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公务员最高,事业其次,企业较低,而居民养老则刚刚起步。不同社会群体的养老金水平差距明显,且呈拉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目前针对不同群体实行有区别的养老体制和办法,养老保险体制缺乏系统一致的通盘设计,这都为顺利开展养老并轨改革产生了制约因素。

(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无果的制约

2008年2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主张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但没有具体实质性的操作细则,未明确规定改革后养老金水平如何变化。但五年多已经过去了,仍无一个省市出台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养老并轨试点改革仍无实质性的进展,更没有可以推广全国的有效方案,甚至在个别省市还遭到部分就业群体的抵制。2009年,我国曾提出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并轨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试点设想,但由于配套政策始终未出台,并轨也未实际启动。这些改革试点工作无果,无形中给并轨改革增加了制约因素。

(四)“老龄化”社会问题带来的财政收支失衡的制约

其实,在养老并轨改革的背后存在着我国面对“老龄化”社会日益逼近,养老支付不堪重负的严峻问题。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养老支出也都是政府财政的一大日益沉重的负担。而我国也不例外,按照目前的养老福利水平和格局,养老支出日益庞大,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所以养老制度改革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我们必须要做好迎接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

三、并轨改革的路径探究

(一)优化和调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面对目前养老并轨改革面临的困境,我们应积极探求有效途径,不断优化和调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借鉴世界各国有效的改革经验。如,继续推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推行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合账运行、合账管理的模式,是可利用的路径之一。正是基于目前统筹基金面临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养老基金缺口较大,必须积极寻求新的有效途径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来筹措资金以缓解压力,实现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同时,积极寻求有益筹资渠道,探索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养老金入市,优化资金运营,创造条件探索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在资本市场中有效组合、获取收益、保值增值。另外,坚持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努力将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调整为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划,同时积极发挥政府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监管的作用。

(二)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日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养老“双轨制”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单纯地依靠财政支付来解决养老已不是现实有效的途径。而养老并轨改革事关民生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它不是孤立的社会问题,它折射出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反映了我国养老事业的欠发展。在面对养老改革问题上,如果只是急于求成做“夹生饭”,或一味避重就轻以悬置问题的方式来敷衍民众;或以并轨改革的“路线图”不明,“时间表”不定,政府部门“顶层设计”始终缺位等等,不断考验着民众的无限期待,不进行宏观调整,不善于从顶层设计着手,只注重片面性改革是行不通的。由此,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养老改革,建立健全企业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不断完善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养老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充分享受到更真实、更广泛的社会保障。

(三)倡导多元养老机制,加强社会基本养老建设

开展养老并轨改革,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多元养老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基本养老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老龄人群社会关爱管理机制,以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稳定、持续发展。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底突破2亿。但现实存在的情况是,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所拥养老服务设施都明显不足,发展速度严重缓慢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国家养老体制尚不健全,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养老金缺口巨大。这些表明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及养老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基本养老制度的完善为重点,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完善多元养老机制,发挥其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养老资金来源、增益增值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有效推进养老并轨改革,解决“双轨制”遗留问题,努力探索养老改革的有效路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改革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面对各种阻力,我们要有坚定的改革决心和勇气,要脚踏实地的践行改革步伐,要“摸着石头勇敢过河”,不应退缩,只能成功。

参考文献

[1]胡秋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J].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总116期)

[2]魏加宁.养老保险与金融市场――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第6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而医学心理学则是一门将医学和心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探索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从而发挥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中医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思想内容,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1探讨中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及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竞争更为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些都会产生社会、心理及体制代谢、免疫等因素所致的心理病症,慢性综合性疾病急剧增多,致使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一些威胁人类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广泛地使用预防接种、杀菌灭虫和抗生素等,虽使许多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却造成很多慢性综合性几疾病.如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调查资料表明:门诊患者中的求诊原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的高达65%—76%,其中35%的患者与情志反映有关,即使由于躯体不适而来就诊的患者中,也有15%与情志问题有关,疾病构成谱的这一极大改变,使现代医学科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难题,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而在这方面中医学却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学一直把人体作为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来认识,在这个有机整体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和功能是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体现出形神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医学的形神整体观:所谓的形神整体观,是这样来解释的,形是指有形物质、机体、肉体;神是指运动生命机能、精神、形神关系就是指物质与运动、机体与生命机能、肉体与精神的相互依赖关系.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其所著的《类经》中总结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可以看出形与神俱,相互联系、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生命活动赖以正常进行的基础,这正是从中医角度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中医学对心理概念的表述

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1)心理活动过程指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和积极性等.这在中医学中都归属于神的范畴,据初步统计,仅在《内经》中有关神的论述就有150处之多,比较经典的如《灵枢·本神》的论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人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论述可以概括为是中医心理思想的纲领.在这里,《内经》将心理活动的神分为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人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表述.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中医则主要以"五志"的概念来加以描述,并与脏腑功能活动联系起来,在《素问·阴阳脏象大论》中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至于与心理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腑,研究工作者尚未成定论.因为一方面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的明确论述,而对于另外一个重要器官一大脑与心理活动的关系,还未探讨清楚.在《素问·脉要精微大论》中有”头者精明之府"的论述.实际上,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心与大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心脏相当于一个动力泵,推动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物质基础,而同时心脏自身的功能活动也受到大脑的调节.在实验研究中,又有人通过对脑电图的长期观察分析,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优化耦合系数.心脏确实参加了脑的思维工作,而且心脑以最佳频率耦合的形式参加了思维.这就客观的证实了心脑耦合机制是人类意识思维活动最佳状态的重要条件,为心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2)人格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主要表现为人在对人、对事、对物等方面的态度、趋向等等。而体质主要指遗传禀赋、生理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中医学中有很多篇文章讨论了人格问题,而且多结合人的体质进行,充分体现了形神一体的辩证观。但就其分类方法,笔者以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阴阳多少分类。如在《灵枢·通天》中,有阴阳五态人的人格类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 阴阳平和之人五种。②按五行属性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把人按五行分类,然后以五音类比,再分五种亚型,于是共得出二十五种类型。正如张介宾所言此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人,而复各分左右上下,是于各形之中,而又悉其太少之义耳,总皆发明禀赋之异,而示人以变化之不同也。《类经》雛体型肥瘦分类。如《灵枢·逆顺肥瘦》篇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之人三型。而《灵枢·卫气失常》篇又将肥瘦分为膏型、脂型、肉型三种。④按禀性勇怯分类。如《灵枢·论勇》篇将人分为勇士和怯士。

可见,中医学中对人格体质分类的论述,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把它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后,有了惊人的发现。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图是很重要的人格理论,它融合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和人格的内外向学说,集中体现在他的人格维度图中。中医学关于人格体质学说的内容主要在《灵枢·通天》和《灵枢·二十五种人》两篇中。我们把这两篇内容填写在爱克森的人格维度图中,结果发现有很大程度的吻合之处,而且二者关于心理特征的描述也非常接近。中医学将消极、沉静、向内的人格归为阴,将积极、活跃、向外的人格归为阳。在填写中我们会发现,阳形人的心理特征(以下括号外为维度图的描述语言,括号内为《内经》的描述语言),如乐观的、积极的(“志发在四野”),易于冲动的(“举措不顾是非”),多言善谈的(“虚说”、“好言大事”)等等全部都分布在以外倾维度为中心的领域。反之’阴形人的心理特征,安静的,沉默的(“安安然”、“纤纤然”),被动的(“善附人”),不善交际的(“洁洁然”),悲观的(“多忧”)等等全部都分布在以内倾维度为中心的领域。

由4上论述可以看出,中医学对心理活动及个性心理的描述与现代心理学有不谋而合之处,体现了中医特色,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心理与发病

3.1情志变化与发病: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与人的脏腑气血二者兼有密切联系,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失调时必然导致情志的异常。如在《灵枢·本神》五神脏的理论,即“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反之,情志活动的异常又会对脏腑气血构成影响而产生疾病。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在《素问·举痛论》中具体描述了情志变化对脏腑功能活动的影响,即所谓的九气为病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日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而现代精神神经免疫学也认为,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发挥作用,而是形成紧密的信息传递系统,相互调节,这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已经得到验证。如失望、悲观的情绪,作用于大脑海马状突起部分,能刺激人体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网络,引起皮质醇类等多种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激素,因肾上腺受刺激而超量分泌。如果这种超量分泌过于频繁和时间过长,免疫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发生疾病。

另外临床工作者们也发现,某些慢性病人确有一些常见而有固定的心理变化特点。如肺结核病人常有很高兴的兴奋点或欣快的表现,心脏病人则有恐惧、焦虑、孤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等等。

3.2社会因素与发病:现代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中医《内经》时代就有所认识,其中社会因素不仅包括社会地位和和生活条件变化,如《素问·疏五过论》中的“必问尝贵后贱,虽不重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恋,病有所并”、“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蹩为挛”等等,说明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常常回忆起情志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另外,社会因素还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如中医所倡导的“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4心理与诊断治疗与养生

4.1诊断:中医学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病理都有密切关系。患者的人格特征不同,因此人在生病时就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各种心理状态,了解这些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就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中医学在论述有关疾病症候时,体现了较为浓厚的中医心理诊断特色,提示医家在具体的望闻问切四诊中,要把握好心理诊断,将有利于分析病情,得出真确结论。

望诊,中医学认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故观察人的情志变化可以了解肾气的盛衰。闻诊,中医学中有“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的条文,说明声音可以反映心神病变。问诊,是心理学中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方法,在《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切诊在心理诊断中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心理的变化可以反映在脉象上,即“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之变也”。

4.2治疗:心理治疗,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治疗病人的心理障碍,达到缓解治愈疾病的目的,主要通过医生的言行情态等影响患者的情感、性格、举止,以改变患者的神情行为,从而使之恢复正常。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催眠疗法、暗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疏导心理疗法、精神支持疗法、患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等等。然而,中医学中有关心理治疗的内容也是很多的,纵观《内经》及历代医家所论,按其作用特点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6种方法。①顺意法:所谓顺意法,就是指顺心、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以解决治病心理的一种疗法。《内经》指出数问其情,以从其意。”“伺之所欲。”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以乳岩年治疗为例指出:“须情思如意,则可愈。”由于“意有未遂,所求不得”是导致形神病变的常见原因,也是促使病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顺从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是调治这类身心疾病的求本之治,也是中医精神情志治疗学中的重要疗法。②消除心因法:所谓消除心因法,是指根据患者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以消除致病心因的精神情志疗法。意愿未遂也是众多境遇人事治病因素的一种,可用消除心因的顺志法进行解决。此法可归纳为两种:(1)释却心因法。是指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语言、行为、药物等,使患者在有意无意间,自然的释脱致病的境遇人事因素。(2)语言疏导法。是指运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开通疏导,善诱说理,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精神情志活动而达到治愈或缓解病症的一类情志疗法。《灵枢·师传》曰:“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致以其两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东医宝鉴》曰:“欲治其疾,先调其心,以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病已忘矣。”这些不仅概括了语言疏导法的基本含义,而且阐明了语言疏导的基本目的。③转移心意法:所谓转移心意法,是指医生借用某种方式和方法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消解或驱除病理性和精神剌激的一种精神情志疗法,它包括两种方法:(1)转移注意法:是指医生有意思的转移患者的病理性注意力,以消除或减弱这一相对稳定的情感刺激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情致疗法。(2)分心移情法:是指医生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逸致,从而促进形神疾患康复的一种情志疗法。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④意示疗法:所谓意示法是指,医生运用语言、行为等手段,采取含蓄间接的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使患者无意汇总接受某种暗示,因此而获得疗效的方法,它包括两种方法:(1)语言示意;(2)借物示意。⑤以情胜情法:所谓以情胜情法是指,医生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意识诱发和激起患者某种新的、暂时性的剧烈情志反应,以抵消或抑制、解除患者原有的病理性的情感活动的疗法。它包括阴阳相胜疗法和五行相胜疗法。(1)阴阳相胜疗法: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人的情志活动可分为阴阳两极,顺人意愿者为阳,忤其需求者为阴;(2)五行相胜疗法:是指中医学认为情志之间有五行的属性,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的疗法。如朱丹溪治癫痫为例指出:“怒伤肝者,为痫为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此乃进一步发展了五行制约法。⑥激情法:是指有意识的诱发患者之激情,利用随激情而出现的强烈行为反应,以纠正和改善原先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的疗法。

4.3心理与养生:中医学关于心理养生反应为一种“防治并重,以防为主,形神俱养,以神为主的”整体辩证观。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此即强调了精神调养的重要性。对防病疗病养生均有特殊意义。

5结语

第7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建设

一、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农村社会和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老龄化步伐加快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老龄化步伐日益加快。目前,全国农村老年人口近6000万.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到4.12亿,这些老年人大部分居住在农村。而农村家庭规模的逐步小型化使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负担更为沉重。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3.4837亿户,家庭总人口为11.9839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44人,比1990年人口普查数3.96人减少了0.52人。换言之,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一对夫妻平均要赡养4个老人,抚养1个或2个孩子,因此传统的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难以应对农村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与负担。

2.农村人口流动频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给人口迁移带来的推动力,农村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相互之问的情感沟通和交流相对疏远,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方面的照料和经济方面的帮助相对减少,老年人起居、饮食、医疗、娱乐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关心与照顾,这也就导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基础受到了冲击。同时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传统的勤俭持家和敬老养老的伦理道德习俗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农村老人生育防老的梦想被打破,企求生儿育女以保证老年时完全依靠儿女提供生活照顾的养老设计变成失望,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陷于实际的困境之中。

3.农村医疗问题突出  随着农村的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受到冲击,许多农村合作医疗机制解体。农民尤其是农村老人看病难、买药难、住院难成为农村医疗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显示:农民生病因无钱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85年的4%上升到1999年的24%,在贫困地区,农民患病未就医的达到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89.2%;因无钱支付医药费,农村中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民一般占贫困户的30%一40%,有的地方高达60%以上。而农村老人又是农村生病群体中的高发对象,因此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对农村老人的就医爱莫能助。

4.农村贫困形势严峻  根据我国政府2000年划定的贫困线标准(人均收入635元),我国农村仍有4000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相对城区来说,农村相对贫困是普遍存在的,农村家庭养老与城区社会养老的差距更大。因农村家庭贫困,要完全依靠家庭养老必然导致农村老人在经济和物质生活方面陷入困境;同时,把农村养老责任完全推给农村家庭承担,而国家和社会不承担任何对农村老人的关爱和救助责任,无疑有悖于国家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能与道义。

5.农村老年人需求层次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老人们除了需要物质生活的保障和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农村老人渴望得到更多的社会需要方面的满足,如感情需求表现为老有所爱、老有所为;发展需求表现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亲、老有所学、老有所美;价值需求表现为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老有所成;归宿需求表现为老有善终。然而在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中,由于农村老人经济方面的不独立,完全依靠儿女的照顾,在经济、感情、社会交往等方面常常受到儿女的过多干涉,因而无法获得更高标准和多方面的需要的满足,更谈不上完全自由地追求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享受。

二、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制度,保障农村老年人能按月领取到或多或少的生活补助或退休金,享受到合作医疗等诸多好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现阶段农村家庭的生活负担。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本身就是对农民的扶贫济困。

2.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计划生育工作却与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思想产生一定的冲突。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之所以在某些地区执行得不甚顺利,其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养儿防老仍然是一种现实需求。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能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终有所靠等问题,“有助于减轻农民的养儿防老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3.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有了一定的社会保障金作为生活资金的来源,减轻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有利于解放土地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同时,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有利于户籍制度变迁。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区别的户籍制度变迁就因为土地问题而难以得到更有效的推行,农业户口与分得的田土相挂钩,较多农民即使不在农村生活或工作,也不愿意放弃在农村的土地。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老年时的生活保障问题和退休后土地转让的各种顾虑,促进了户籍制度变迁,也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4.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农村老人的社会关怀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构成的是家庭养老或亲情养老,国家和社会对农村老年人口没有承担直接或实质的责任与义务,许多地方农村老人七、八十岁时也必须为国家缴纳“终身”农业税,而没有实现减免。高龄老人早已丧失劳动能力,整个经济来源全靠家庭成员提供,每年还要与青壮年一样缴纳各种税费,实在不堪重负,既不通情,也不达理,让人难于理解。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老年人给予必要的生活援助与扶持,不管投入的资源有多少,至少还是实现了政府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关怀,以及对农村老年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建设的主要途径

1.加快户籍制度变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支持  加快户籍制度变迁,消除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性障碍,打破限制人口流动的城乡封闭格局,允许农村人口合理、稳定、有序流动,通过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农民能够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稳固的资金来源。尽可能地降低户口迁移限制,实行身份登记制度,免去其在农村未种责任田的部分农业税,使外出人员变成真正的“城里人”,防止回流农村,真正减少农村人口,加快人口城市化。

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如抓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与农民收入息息相关的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节水灌溉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等,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企业化、市场化,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夯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

第8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1.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控制与调节的作用

在医院经营决策过程和日常医疗活动中,可利用价值工程和成本控制及效益中心原理,根据经营目标的要求和工作进程中所反馈的问题和差异,控制和调整相关环节,纠正偏差,以保证医院预算和各项责任目标的实现。对于科室成本的调控,管理会计的参与作用也不可忽视。根据科室的业务量和额定收益,确定科室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其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差距和分析问题所在,责令其限期整改。

(2)规划与决策的作用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利用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可对医院的经营和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对医院重大投资建设做出明智决策。可以结合全面预算和科室部门的责任预算,确定各项经营目标,用以指导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具体体现在利用回归直线法测算医院各期病人就医总量、医疗费收入总量和各病种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应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并确定医院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利用差量分析法和贡献毛利分析法,对医院的投资方向进行可行性决策。在医院的总体经营目标和建设发展计划下,根据医院总的本量利目标,结合各科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任务。发挥管理会计的规划和决策作用,可使医院的经营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强医院各项预算和规划的前瞻性;能够使医院在经营活动的组织实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成本效益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3)组织与配置的作用

医院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织管理若能实现最佳配置,则可以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是优化物流。医院物流所占用的资金比例是很高的,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设计和制定药品成本控制制度、卫生材料消耗费用定额制度、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制度、医疗质量管理规程、各病种诊疗处理规程,以及责任目标与收益分配相结合的制度等,并利用这些制度和规程构成合理的管理体系,尽可能规范各单位的经济行为。其次是坚持效益优先原则。运用利益机制,促使管理部门和各责任单位按照效益优先原则行事,使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率运行成为医院内在的行为准则,按照优化资源配置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除非出于社会效益的必需,并有相应的亏损弥补方案,否则必须是贡献毛利大于固定成本,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价又较高的配置方案方可考虑采用。

(4)考核与评价的作用

首先应根据医院的经营目标和各项责任目标,结合医院管理需要和各科室部门的工作内容,制定一套科学而又实用的考核评价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规定,对照科室的考核指标,根据各种渠道所收集反馈的信息资料,检查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责任目标和医院总体经营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并对其动态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分析。最后依据这些数据资料对各责任单位履行岗位职责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实际业绩和预期业绩不理想的,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改进,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对成绩优秀者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此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足

由于受传统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医院的财务科就是负责费用报销的部门,不能发挥自己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使得会计人员仅限于费用记录、凭证录入等基本的工作,甚至于完全按照以前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业务处理,直接导致对业务把握不准确、财务信息不及时、分析依据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医院的领导大多是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而非出身于财务。在医院管理中重视医疗而忽视行政,特别是疏忽财务,领导对财务不敏感,必然无法预见管理会计所具备的重要作用,由此造成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够重视。因此,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方法体系。

(2)国家医疗体制不合理

首先由于目前的医院均属于政府垄断,不存在较大的竞争,没有激活内部活力的机制;其次以药养医的畸型模式,使得很多医院更关注药品管理,而忽视整个医疗成本管理;再次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大医院收入居高而无需担忧成本,而小医院考虑成本仍然入不敷出的局面。而管理会计就是要使医院面对市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实现其作用。在目前医疗体制下,必然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3)医院业务流程不规范

业务流程不规范是影响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目前很多医院财务管理相当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室对物资消耗管理太松散,使得物资消耗波动幅度太大,对进行管理会计的物资分析造成很大影响。第二,报账不及时。由于医院对费用管理实行“一支笔”的政策,院长要对所有费用逐一进行审批,对有疑问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同时,科室对本科室的费用报销亦存在怠慢的现象,造成每个会计期末时,对费用的归集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从而影响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容易遗漏成本;会计核算不全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维修费用的处理不完善;在进行收入成本配比时,成本容易被人为低估,造成结果的偏差。

(4)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及理解操作能力,尤其是对重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和可塑性较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分析控制能力。如对重点成本项目实行重点监控和专责管理,控制“非必要”的成本支出,把各种“额外”的成本损失控制在萌芽之前,这些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由于医院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大部分人均比较安于现状,没有及时提高专业水平学习,导致与时展不协调。

3.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对策

(1)建立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的组织框架

在财务管理模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报账型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型模式”的转变,建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并运用管理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拓展传统财务管理的内涵,如进行医疗业务本量利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存货控制等。同时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会计的组织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将管理会计纳入其中,因此,要采取逐步引入,持续提高,最终有机融合的科学发展过程将管理会计融入其中。此外,还应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审计部门,并在制度上和组织体系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监督医院的经济活动。

(2)营造医院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一直靠行业优势维持运转,人员由政府安排,主要资金由财政部门解决,有困难找政府。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我国医院建立管理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

(3)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第9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三重螺旋(TH);房地产业;大学

一、TH相关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官产学合作所形成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国际上一直备受科技政策部门与学术界的青睐。为确切、有效地整合国家或区域的科技资源,官、产、学的伙伴关系提升成为关键因素。所谓伙伴关系(Partnerships)指的是,大学、产业、政府之间透过组织结构性的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以加强三者资源的分享与信息的沟通,达到科技资源的协同运用与效能整合,其理想的境界即:大学、产业、政府建立起策略性互动机制。

官产学“三重螺旋”(TH,Triple Helix)首先见于Etzkowitz & Leydesdorff(1995)。在这篇具有奠基意义的文献中,Etzkowitz& Leydesdorff认为大学和产业的触角己开始伸向了先前属于对方的领域。胡恩华和郭秀丽(2002)在其针对“产学研”问题对策研究中均挑明了“官产学研合作”之说,对官产学(研)合作中的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各自职能进行了相应界定,并指出应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合作机制。在这种合作机制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指导作用,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先导作用,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政府为“尾翼”的系统结构,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战略转变。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政府的职能是制定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协调重大合作项目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能是着眼高技术的基础研发工

作,提供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企业的职能是着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艺创新,并将科技成果商品化。

二、房地产业与政府、大学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其旺盛的市场需求、较高的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而倍受关注。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房地产业与政府的关系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首先,当前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正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和显著。但同时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市场失灵”现象,非市场因素的投资过热、结构性失调和泡沫凸现等弊端非市场机制能诊治和化解,因此需要有政府运用政策措施手段介入其中,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其次,由于房地产业与金融系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一旦发生房地产泡沫,则很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大量经验事实已经证明,地产投机和泡沫是金融危机的前奏,因此需要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政策手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适当的干预。再次,房地产业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应向低收入者和穷人提供经济性住房,保证所有的社会大众“居者有其屋”,而仅凭市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实施干预。最后,作为房地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之一的土地属于一种稀缺性资源。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需要以市场机制的配置为主导再辅之以必要的政府政策措施。

因此,无论是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还是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要使其得以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引导、规范、调控的作用都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二)房地产业与大学的关系

1、大学科研为国家出台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产业政策是国家关于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措施和手段。房地产产业政策是城市住宅产业的生产和开发的政策,是国家部门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根据城市房地产产业特征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及市场经济发育的状况,城市房地产产业政策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投资导向政策、市场行为规范政策、产品质量管理政策、产业技术开发政策、产业规模政策、产业金融扶植政策、房地产开发成本和产品价格管理、政府行为等。这些政策都必须围绕国家有关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协调运作。同时,作为一种部门的产业政策的贯彻与实施,还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计划和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中进行,它必须配合其他的改革如工资分配、社会保障、金融管理等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发育的进程同步协调地加以实施,并在实践中日臻完善。大学科研方向和内容就是要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围绕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在不同的环境下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2、大学科研为房地产经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高校高层人才密集,学科领先且综合性强。由于拥有一批科研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辛勤耕耘,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提出新的思想,力求站在本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并且拥有学科综合的优势,学科门类齐全,便于学科交叉融合。在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宽松氛围下,易于产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是思想创新、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进步、市场化不断深入、客户需求提高、管理法制化等因素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又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与相关高校建立联系,汲取高校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推动企业持续创新性地发展。

三、新时期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从1998年我国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大力培育发展住房市场。从2003年起,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出现了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高过快、产品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投机炒房过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住房产业政策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

2004年,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中央政府采取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规模。2005年初,根据房地产市场房价涨幅过大、投机炒作和被动需求增长过快等市场新问题,中央政府在3个月内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调控的目标由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的单一目标向既控制投资速度又要抑制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双重目标转换。2006年,国家新出台了部分调控政策,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主性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将“住有所居”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一步明确城市住房发展目标,完善城市住房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机制配置城市住房资源的效率,同时准确定位并充份发挥政府在城市住房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保障职能,对于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

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基于TH视角的房地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与完善,所以政府更应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的功能也发生变化,由原先的单一知识传授到知识传授和知识创造,到现在的由知识的传授、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这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技术创新和应用已经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功能。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集成功能,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要真正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高校的发展基于这三大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形成服务社会经济的共识,并将其视为指导自身发展的指针;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的途径,逐渐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切实转变高校的办学模式,积极引进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合作形式由单纯的项目合作转向人才联合培养、人员相互流动乃至企业、科研院所直接参与高校共同办学,真正形成能够自我运转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

就房地产业而言,高校针对于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国民经济具体情况和行业特性所进行的深入研究,无论是从政府管理和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对于推动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二)政府要致力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

1、建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住房发展战略。一是我国房地产发展战略应注重从单纯的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适度转型。我国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关键是依靠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二者缺一不可。二是城市房地产业应重点开发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要通过土地、信贷、税收、行政等相互配合的多种政策,引导开发商积极开发普通商品住房,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改变目前住房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住房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是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四是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规划、科学建设、适度消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城市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2、建立目标相对一致的政策执行体系。为有效实现所确定的住房发展战略,还需要建立目标相对一致的政策执行体系,包括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在土地政策方面,进一步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比例;严格执行土地回收规定,遏制开发商囤积土地、人为扰乱市场的行为。在信贷政策方面,在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信贷规模、防范房地产过热的同时,适时适当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积极支持居民合理的自住型住房消费,同时抑制过度的住房投资和投机需求。在税收政策方面,逐步完善各项税收制度,促进城市存量土地流转、开发利用;通过税率调整闲置高档住房、大户型住房的消费,鼓励引导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建设与消费,并积极推动二手住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

3、促进房地产市场信息公开。房地产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运作规范和透明公开的房地产市场,使信息得到合理传导,引导各经济主体形成合理预期并采取理性的经济行为。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建立房地产市场公共信息机制,提供必要的房地产公共信息服务,弥补住房市场信息“失灵”,引导市场主体形成合理预期,调控市场主体采取理性经济行为。同时通过对市场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分析,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准确判断广大民众主体住房需求和各地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类提出调控对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和初发状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普通民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三)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创新商务模式,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1、积极创新商务模式,从容应对行业转型期。在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多数房地产企业的典型商务模式是“拿地-开发-销售-再拿地”。由于每块土地的差异很大,企业基本上是以“土地运营”为中心,对土地量体裁衣,设计适合土地条件的房子,然后推向市场销售。所以,大家把房地产企业称为“开发商”,其主要工作是“做项目、卖房子”。然而做一个项目,换一个地方,变一种房子,不利于房地产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和提升。随着2005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开展,依靠政策培育和市场需求数量扩展的房地产行业发展阶段接近尾声,行业转型问题已经无法回避。部分企业进入了快速扩张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阶段,现有的“开发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房地产企业竞争的焦点将逐步转向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标准化产品、高效率生产、品牌化推广、快速运营等就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首要任务。这样的房地产企业更像一个“制造商”,核心业务是“做产品、卖商品”,或者是“做品牌、卖价值”。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和运营能力,寻找合适的区域、城市、区位和地块,形成“产品-土地-产品”的商务循环,这就是商务模式的创新。这将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独特品牌和核心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如果房地产企业从“制造商”的角色再进一步向“投资商”转化,形成“资本-产品-品牌-资本”的商务循环,就能够加快企业扩张和持续成长的动力,这反映了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商务模式的创新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相当于重新定义产业标准和游戏规则,重新分配产业链的价值结构,足以引起房地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2、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环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房地产行业的“暴利”现象,在收入分配差距日渐拉大的背景下,对社会和谐已造成重大冲击。面对国际和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我国的房地产业应逐步找出企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契合点,达到双赢和互惠,以保证企业长效持续发展。

3、以知识创新的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传统产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依赖保护性政策。强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营造科技创新和应用的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体系。为此,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主动走进校门,及时引进高等院校最新科研成果,使之尽快投入生产和应用,加快实现知识向直接生产力的转换;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应邀请专家、教授深入企业,共同投入到建筑节材、节能、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及提高工程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重大科技项目的开发研究之中,力争以科技优势占领市场、开拓市场。只有这样,房地产业在新的世纪中才会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

2、周静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2004.

3、吕明元.产业政策、制度创新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4、胡恩华、郭秀丽.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

5、Gibbons,Michael.University and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Z],2003(8).

6、Leydesdorff Loet.The Triple Helix: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Innovations[J].Research Policy,2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