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从众心理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众心理的影响

第1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体育运动

1.从众行为的定义

从众行为常被大家理解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等行为,准确地说,从众行为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原因是为了缓解或消除与群体大众间的矛盾和冲突,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

从众行为因其具有一定盲从性,故产生的结果也为双重性。一方面其有助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等;另一方面则会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和抑制个性的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挥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效应

(1)扩大高校体育组织的规模。心理学家认为,某种意见持有人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最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下,从众率的高低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完全形成,“随大流”现象更易发生。

(2)合理树立“行为参照”。有时无助的处境、重要的抉择都会使从众心理越发严重。此外,相似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我们相似且有着相似想法和行为的人的影响,利用“相似性”原理,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一群体中有着很高威望或者地位的人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多数人,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校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利用从众心理去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动。

(3)增强高校运动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凝聚力的强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越熟悉,越了解,团队凝聚力就会越强,从众心理倾向也就越强烈。因此,应当发挥一些大学生在集体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活动的中流砥柱,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不断增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不断增多。

3.减少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效应

(1)压力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内部如果有人背离了其他成员的意图,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指责,最终被孤立。在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氛围淡漠的大氛围下,如若有人大力宣扬,鼓动大家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话,那必然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适得其反,不能很好地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要鼓励所有同学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消除这种压力。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从众人群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阿希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业压力大,而体育观念尚未形成,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参加意识都处于开始阶段,可能一时兴起去参加体育运动,但不可能长久地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成常态。因此,我们要利用从众心理通过不同途径去引导我们身边的人,不断加强体育意识,进而影响其他人,使形式上的“从众”内化为“习惯”行为。

(3)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氛围一旦消失,则会很容易使众多从众人群不知所措,从而改变原有计划。社会上“一窝蜂”现象很多,但是现象过后便又回到从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因此,良好积极体育氛围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这不能仅仅通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起到效果,我们要不断进行长效的活动来巩固、带动、保持,促使形成“动力定型”,而不应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使本来好的体育氛围因得不到巩固而逐渐丧失。

参考文献:

第2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癫痫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均采取常规的癫痫健康宣教,出院时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门诊宣教,干预组即开始给予持续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1年后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出院后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癫痫;护理;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41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

LI Shuang-zi,YANG Zu-qun,CHEN Wen-jin,et al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4)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Methods:Total 80 children with epileps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We provid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for epilepsy children dur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After discharged,only routine outpatie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provided for control group,whereas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lasting for one year.

Results: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for one year later from discharged (P<0.05).

Conclusion: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Key wordsFamily-centered care;Epilepsy;Nursing;Treatment compliance;Health education

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其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性,可导致严重后果。我国癫痫患病率为2‰~6‰[1],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癫痫药物,在治疗得当与依从性好的情况下,70%~80%的患儿可以得到满意控制[2]。但有研究认为[3],有3/4的癫痫患者没有得到满意治疗,其主要原因是不按医嘱服药。为了提高患儿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该院2012年1~3月出院后的癫痫患儿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为神经内科病房住院初次确诊为癫痫患儿80例,均符合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会议分类诊断标准[4]。男46例,女34例。年龄35 d~12岁,平均4.9岁。将患儿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癫痫类型、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家庭月收入、父母学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在住院期间均采取常规的癫痫健康宣教,包括发放癫痫宣传小册子、讲解癫痫用药的必要性、遵医嘱用药的意义及擅自改变用药的危害、定期复诊及检查的意义等。在此基础上从出院时即开始给予对照组门诊复诊时常规的宣教,干预组采取持续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出院前即建立癫痫患儿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科室与本院信息中心协作开发了一套癫痫患儿信息登记系统,该系统用于登记癫痫患儿的个人信息资料,如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父母姓名、父母联系方式、父母学历、家庭状况、癫痫的诊断情况、起病时间、类型、发作状况、用药、脑电图、血药浓度及各种检查情况、药物的副反应、每次复诊的情况等。一旦患儿明确诊断为癫痫,就将患儿的所有治疗信息记录转录到该系统中,从此开始利用该系统记录患儿整个癫痫治疗过程中的情况。

1.2.2做好出院后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准备(1)遴选5名癫痫健康管理员。其均在神经内科病房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护师以上职称,由本院2名资深的神经内科专家对她们进行资格考评,考评合格后方可参与到本研究中来。出院前干预组每名患儿即确定有1名自己的癫痫健康管理员,该管理员对患儿实行全程负责制。(2)让家属参与随访方案的制定。积极要求家长及年长患儿参与到出院前医师及护士的查房中来,要求家属和医师以及自己的癫痫健康管理员一起共同制订患儿出院后的随访方案,方案切合患儿家庭实际,利于操作。要求患儿家属和健康管理员一起共同根据情况安排好患儿回家后的服药时间。(3)建立家属和患儿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科室设立网上癫痫QQ咨询平台,出院前向患儿及家属发放科室癫痫QQ群号码、癫痫咨询电话、科内全年“癫痫长程管理”召开家庭讲座的时间表。(4)丰富健康宣教资料。将惊厥的急救、癫痫药服用注意事项、药物的分零、癫痫日常护理等内容制作成宣传小册子或视频录像,发放给家属。

1.2.3持续1年“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的实施

1.2.3.1认知干预(1)相关知识。出院时由癫痫健康宣教员专门对干预组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关出院前宣教,重点强调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擅自停药的危害、坚持定期复诊的意义。(2)举办“癫痫长程管理”培训学习班。科室从2012年即开始每年创办1次“癫痫长程管理”培训学习班,主要针对癫痫患儿及家庭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讲座,全年共进行6~7次,免费向癫痫患儿及家属开放。每次讲座结束后科室的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对自己所管的癫痫知识掌握较差或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及家属进行单独辅导和谈话。(3)健康答疑。科室癫痫健康管理员轮流上网进行癫痫患儿QQ群网上答疑,解决癫痫患儿家属的困惑和疑虑。同时,在该QQ群上悬挂科室制作的各种癫痫的视频宣教录像、PPT等。

1.2.3.2帮助患儿家庭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有力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概念最早于1972年由Fond及Luciano提出,美国Beverley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核心概念是:尊重患儿及家庭,传送健康信息,尊重患儿选择权,强调患儿、家庭及照顾者间的协作,给予力量及支持,有弹性,授权[5]。(1)帮助患儿家庭树立健康心态。本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4.9岁,所以护理教育的重点是家长,而癫痫的治疗又是一个长期而漫长、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家长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所以需要癫痫健康管理员在随访中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家属树立正确面对癫痫的心态,不自卑、不否认、不消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疾病。(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协助患儿及家属让与患儿有密切关系的人(如老师、校医和亲戚等)参与到患儿疾病的管理中,让他们了解癫痫、不歧视患儿、尊重患儿、支持患儿癫痫的治疗。(3)明确患儿家庭成员职责。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帮助患儿家属明确其在患儿照顾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对于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老年人抚养的患儿,癫痫健康管理员在随访中要不厌其烦地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4)协助其减轻医疗费用、获得社会资助。癫痫患儿由于长期的治疗,很多家庭都面临经济困难的问题,而经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治疗的依从性,癫痫健康管理员可以帮助其设立周密的随访检查流程,减少其在医院停留的时间以减轻费用开支。对于部分过度困难的患儿可以协助其申请社会援助,如爱心捐款、贫困基金、社区困难补助等。

1.2.3.3实现行为干预(1)制作服药卡。出院时癫痫健康管理员会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将部分用药复杂的患儿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分零方法、用药禁忌等制作成小卡片交与家属,嘱其严格按照卡片内容服药并且药物调整时及时对卡片内容进行更新。(2)电话随访。每月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对自己所管的患儿进行1次电话随访,患儿来院门诊复诊后,癫痫健康管理员又会登录门诊系统了解患儿随访情况并将以上信息记录到患儿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中。对依从性较差的患儿根据情况进行2~3次家访。(3)对依从性行为好的患儿予以奖励。对复诊患儿进行效果评估,对其坚持复诊可予以奖励,如奖励患儿小贴画、五角星等。(4)协助其方便就医。癫痫健康管理员会指导家属按照顺序收集和整理好癫痫治疗的各种资料档案,告知其门诊医师排班表及预约挂号电话,讲明就诊时的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如复查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时保持空腹等。(5)积极处理药物副反应。指导家属明白所服药物的副作用。

1.3评价标准于患儿出院后1年时对患儿进行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电子问卷调查或电话采访评估法。根据评估结果将患儿分为以下三类[6],完全依从:患儿及家长能自我坚持服药,坚持定期复查随访,自我管理药品,观察疾病发展情况,自我调节情绪;部分依从:患儿偶尔漏服药品,坚持部分复查随访,能部分管理药品,部分观察疾病发展情况,不能较好调节自我情绪;不依从:患儿或家长不遵医嘱随便停药换药改量,很少来复查和随访,完全不能对药物进行管理和疾病监测,情绪极不稳定。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依从性在医疗卫生领域是指患者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措施所接受和执行的客观行为及其程度,属于行为科学范畴[7]。依从性不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癫痫治疗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目前大部分患儿是在家里接受药物治疗定期到医院随访,患儿是一个年幼的特殊群体,是否依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因此,护士需要在患儿出院后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及家属充分认识癫痫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不遵医嘱行为的严重后果,建立良好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患儿及家属乐观豁达的心态及良好的遵医行为和自我及家庭管理癫痫的能力,以实现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康复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采取持续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儿1年后仍有14例患儿部分依从、3例不依从,其出院后1年内笔者在随访中了解到,这部分患儿依从性较差的原因包括:怀疑癫痫能否治愈,对治疗缺乏信心,担心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盲目自行更换药物,轻信治疗偏方不按规范用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愿继续治疗等。针对以上原因,在今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中要更紧密地结合患儿家庭实际,对于治疗缺乏信心的家属应多介绍依从性好治疗成功的患儿家属与其认识,让依从性好的家属发挥积极带动作用;同时,针对家属盲目地自行更换药物、听信一些偏方、不按规范用药,究其原因和社会的一些广告宣传、舆论误导以及文化素质有关。因此,必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癫痫的认识,健康教育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由上可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但其干预的内容和手段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24-3725.

[2]沈晓明主编.临床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3.

[3]龚翔.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94-1295.

[4]郭宁,叶春林,毕春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分类建议的临床应用讨论[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0):893-895.

[5]Chery L Hoying,Linda Workman,Susan Allen,et al.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安全管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6):481-484.

[6]张海娟,李江华,康海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5):86-88.

[7]Ate O,Karaku OZ,Hakgüder G,et al.Pectus carinatum:the effects of orthotic brac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gradual compression on patient compliance[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3,44(3):228-232.

(收稿日期:2013-10-25)

(本文编辑 崔兰英)

儿科药物小剂量的快速计算方法

承菊芳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42

儿科临床实践中,很多药物都需进行小剂量计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或肌内注射以及急诊抢救过程中能正确而又快速地计算出抽吸药物的剂量。为此我们总结出两种快速计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稀释法多用于静脉输入药物的计算,即将药物进行稀释后再抽出药物。以临床较难计算的盐酸普罗帕酮为例,单支剂量35 mg/10 ml,我们将根据医嘱采用5%的葡萄糖稀释至35 ml,即35 mg/35 ml,那么医师如果开出的剂量是25 mg,我们就抽取25 ml,如此类推,计算简便又准确。

1.2求倍数法此方法常用于须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但不能稀释的药物。找出药物质量与毫升的倍数关系,以异丙嗪50 mg/2 ml为例,找出2是50的0.04倍,那么医师开出任何剂量为x的话,即0.04乘以x,15 mg即15×0.04=0.6 ml,13 mg即13×0.04=0.42 ml。另外,氨茶碱0.25 g/5 ml,5是0.25的20倍,剂量0.1即0.1 g×20=2 ml,0.14 g为0.14×20=2.8 ml。在粉剂的加药过程中,也是采用的求倍数方法,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0 mg,我们通常用8 ml稀释,8是160的0.05倍,剂量x乘以0.05,即求出所抽药物的毫升数。

2小结

有了这两种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新职工的加药速度和准确率,对轮转的非儿科护士也有很大帮助,计算方法简便且剂量准确。

第3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旅行;不文明行为

随着生产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变高,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旅行作为放松娱乐的方式。据国家旅游局公布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人数达32.5亿人次。旅游人数的不断上涨,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各种不文明现象。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①。不文明行为不符合旅游活动效率最大化和旅游者身心愉悦的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垃圾随处丢弃、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旅游者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旅游质量,也降低公民的内在修养。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谢里夫(Sherif)进行的“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Asch)关于从众行为的经典研究,研究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由此可知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旅行中个体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在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②。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一、情境模糊性

社会情境是指与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从众心理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都依赖于从众者所面对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所做“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一系列经典的从众实验中,情境都有一定的模糊性,情境模糊性是促成旅行者从众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身处陌生环境,对欲知信息了解有限,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准确性。在情境模糊的状态下,旅游者不确定个人要找的目标是否存在或正确,只有依赖于景区内外提供的指示牌。但是指示牌信息的不完整性,只能增加旅行者对欲知信息的困惑,不能解除疑惑。情境的模糊性让个人把注意力从图文指示转移到其他同类人身上,用他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了从众行为。由此可见,由情境模糊引发的从众心理主要原因是:一是外界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二是所处的环境与个人接下来发生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在情境模糊的情况下,情境的模糊性越强,人们急于消除不确定性,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二、外界环境的诱导

旅行中,外部环境是驱使旅行者产生不文明现象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根据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我们知道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旅游者身处在不确定的环境时,同时急需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旅行者就会寻找目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此时外部环境直接刺激着个体的神经。在目标的引导下,外部环境的刺激让旅行者产生了从众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旅行者就产生了行为,行为的产生会正负效应,影响了效果。

根据笔者在景区内观察发现,外界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诱导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例如:某女士需要扔掉自己手上的垃圾,在她环顾四周之后并没有发现附近有垃圾桶。此时,附近地面的扔垃圾引起了她的注意,稍作停顿后,就随手将手中垃圾扔掉。在这种外部环境的诱导,刺激了某女士的神经,经过大脑的系统调节后产生行为。因此外部环境的诱导,影响旅行者从众心理的产生。

三、群体压力

个体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而做出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最为典型的行为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对其个体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个体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不管群体的行为是优良行为还是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发生。

多年来,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影响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主要表现有:随地乱扔垃圾、插队、践踏草地等等。这些行为的产生,受到他人隐形压力的影响。当在排队购票中,当众人不遵守秩序插队购票,就会给遵守秩序的人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导致遵守秩序的人做出了不良的反应,最终选择插队购票。

四、个人行为

中国人在日常行为中,一直存在随大流的思想,不愿强调个人的独立性。根据马库斯(Markus)与Kitayama提出的独立性和依赖型自我建构模式中知晓,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自我认知模式的构建。在各自文化的差异影响下,西方人倾向于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讲究个性。而东方人相反,侧重于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联系,讲究共性。因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旅行者为了不愿意成“另类”,往往相信大众的选择,同时趋于群际威胁的情况下,旅行者的行为更倾向与从众。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求按层次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为满足社交和尊重需要,其行为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往往会改变个人的想法、观点,接受他人的思想。个人的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个人的性格、性别、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个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旅行中,要解决个人不随大流,能独立思考,要做到:第一、完善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景区应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指示牌提供的信息;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二、旅行者在旅行之前(特别是非组团人员),个人应加强对景点的了解,遇到困惑询问工作人员。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坚持个人观点。(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注解:

第4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 积极因素 组织文化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表现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里消费从众、学习从众、择业从众、恋爱与性观念的从众例子屡见不鲜,因此长期以来,从众心理一直受到批判。事实上,从众除了具有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等消极影响外,[1]它还有很多积极因素,如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社会规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个体借鉴他人的智慧经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所以,在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大学里,管理者应该把握大学生心理,巧妙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建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行为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一、从众心理在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学生在长期的组织实践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他学生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群体意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2]在建构高校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从众心里可以起到正向功能。

1、导向作用

从众心理对组织文化建构的影响从新生踏进大学校门便已开始。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开始背井离乡,去异地求学。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急于希望周边的同学和老师们从情感上接受自己,所以此时他们在举止行为时,会很依赖周围的人,尽量和其他人做的一样。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新生了解已有高校文化的第一批教材,所以,新生的从众心理对于学生组织文化建构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功能可能就是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为何得以传承的原因,也是和某大学生长聊后会从其言行举止判断其是北大还是清华的学生的原因。

2、凝聚作用

从众是个体对群体或组织的政策、法律、规章、条例和愿景的“从”,也是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尽量“随大流”的“从”。这种“从”恰好可以使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班级的成员建立共同的愿景,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甚至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外活动效率。例如一个班级为了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大家都会团结一致,哪怕是集体荣誉感不强烈的同学,也会在群体压力或影响下出自己的一份力。正由于人之为人的从众心理,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可以在关键时刻凝成一股绳,而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由于从众而引起的团结和向心力在新生集体中尤为容易建立,表现也很突出。如果新团体的成员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共同愿景,团体的整体素质和团结力会很高。

3、约束与规范作用

任何组织都有规章制度、纪律和行为准则。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机构,更是不例外。一个组织的规章制度和价值体系会熏陶身在其中的成员,使其向组织预期的目标接近。如果学校某个成员的行为诡异,与大家的不一样,不仅会受到学校基于规章制度的处罚,更多的是要受到周围人群的言语嘲讽和行为举止的蔑视。学生可能不在乎学校的隐性惩罚,但最怕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作检讨,就是害怕当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而遭到群体舆论。正是由于担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会产生心灵惩罚,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合乎学校规范。另外,一个组织之所以规范,不只是因为制定出了几十条的行为规则,主要是因为学校依据规章制度,把没有从众的同学过滤出来,让大多数人群的力量去震慑这些个别同学,最后使其从众。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体的相互约束力量才是强大的。学校和班级在大家的从众心理的相互制约下,才成为一个有纪律、有规矩的组织。

二、利用从众心理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

俗话说,吃螃蟹看大家。每个人都有不自觉的从众心理,别人的某些动作或言语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一些暗示,有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学,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陶冶者,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营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氛围

事实证明,一个学校已有的学校文化氛围对每一年进入的新一届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建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很多刚进来的新生把信得过的老生和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在学习和校规校纪遵守方面向他们看齐,容易导致“从良则良,从莠则莠”,所以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在新生入学之前,对大学的老生进行组织文化的灌输,让他们起模范的作用。对已出现的阻碍优秀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校正,使老生把学校的优良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鼓励和引导他们做新生的良好楷模。其次,积极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激励功能,对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对不好的从众现象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法予以制止,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再次,倡导民主和谐校园氛围,使新生在适应大学校园的新环境过程中有归属感,在情感上认同并依赖这个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

2、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社会舆论和集体气氛可以成为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外部因素,但从众行为的最终产生,还是大学生个体内部心理矛盾运动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在工作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教育,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主流。[4]例如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入学思想教育,给精神文化的建设注入思想之源。另外,我们要关注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准确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对部分学生的盲从要运用策略加以引导,使消极化为积极。

3、积极帮助大学生规划学习生涯

大学新生一入校,就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教育。大学生目标不明确,他们很容易产生负面从众心理。我们应重视学生第一时间的校园文化感触,通过表扬和宣传大批优秀学生、班干部、杰出创业青年和学校取得的成就,让大学生为自己选择该校而自豪和骄傲,并建立自己的大学生涯目标。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主动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在该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利用从众心理,先帮助一大批人规划大学生活,并通过开展大学规划交流活动,同学之间相互沟通,营造气氛,迫使个别人也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结语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表现更显性一些,常常引起非议,有时甚至忽略了从众心理在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它们是隐性的,我们不易察觉。所以,对于利用积极利用从众心理建构组织文化的研究很少。然而,学校之所以规范、集体凝聚力强,以及学生在生活和学业上有进取精神,都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有关。大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很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发挥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的正面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艳.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5)

[2]郑立.组织文化理论视角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30)

第5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然而,构建班级文化心理并非易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含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等多个层面),具有自己的内在形成机制。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对班级文化心理建设做了初步的探究。

一、通过班集体文化心理建设形成良好的心理发展定势

研究表明,心理活动具有定势规律――前面一个比较强烈的心理活动对于随后的心理活动的反映内容及趋向有影响。定势规律对于良好的班级文化心理形成和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进入新的班级,总希望很快地融入新的班集体。刚进入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总要琢磨一个问题――新班级与原来班级有何不同?新的班集体对学生怎样要求?新班主任有怎样的工作风格?在这个班级中,我怎样做才会得到肯定的评价?优秀的班级成员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学生刚进班时就给他们一个清晰、强烈的印象――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新的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班级有哪些优良传统;班集体成员应该在德智体诸方面如何要求自己……在最初几周,班主任可通过晨会、班报、班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实践证明,班级文化心理建设初期的这场“轰轰烈烈”是十分必要的,它明白无误地在班级成员头脑中建立了心理定势,有效地影响了班级成员日后的言行举止。

二、重视对学生各种常规意识的心理强化

所谓心理强化是指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使这种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能够促使人的行为重复发生的心理强化称为正强化,能够制止人的行为重复发生的心理强化称为负强化。心理强化的意义在于使某种心理品质变得更加牢固。

如果把这种心理强化机制运用到班级文化心理建设上,就是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班级的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班级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心理相悖的行为和倾向,使奖励和惩罚成为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的载体,让班级文化心理成为可见可感的现实。如制定班规班纪、奖惩条例,设置表扬与批评栏,刊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文章,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以及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常规执行小标兵等等。这些做法就充分发挥了很好的心理强化作用,使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指向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指向形成良好的班风,指向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时,教育者应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即坚持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多表扬鼓励,树立班级正气,正确引导班级舆论,培养积极向上、人人争先、团结互助的民主氛围。

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培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视为等同,引为同类,从而产生彼此密不可分的整体性感觉。初步的认同处于认知层次上,较深的认同进入情绪层次上,完全的认同则含有行为同行同止的成分。学生对班级文化心理的认同,是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的有力保证。

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心理的倡导者,应该深孚众望,为全体学生所拥戴,在班集体成员中获得高度认同。故而,班主任应该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办事公正,对待学生真诚坦率,与学生交往平易近人。如此,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把班主任看作良师益友而信任他,也才能接受班主任所倡导的行为规范。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将班级的优良传统、班级已取得的荣誉、班上优秀学生的杰出才能等班级工作的“硕果”及时展示评价,引发全体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赞许。让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寄身于班级文化心理层面,通过号召与展示来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班级自豪感。去年校运会前后,我及时宣传灌输为班级争光的理念,动员学生报名参加校运会,组织班级服务队,让班上几个“秀才”写表扬稿送校广播站,运动会后我及时总结我班取得的成绩,表扬那些为班级争光的同学,粘贴奖状,出了一期板报,并结合期中考试考前动员开了“我为班级争光彩”的主题班会。用心栽花,花香四溢,这一年,我班被评为校文明班级。

四、激发心理模仿

模仿是个体受到刺激后而引起的一种按照别人行为的相似方式行动的倾向,它是生活中常见的人际互动现象。

不言而喻,模仿榜样是形成良好班级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而树立榜样是模仿学习的前提和根据。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善于发现榜样、培养榜样、宣传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语文、数学、美术、课外活动等各个领域中应该各有标兵,使之成为班级文化心理形象的杰出体现者。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百句号召,不如一个具体行动”。榜样的树立对于培育班级文化心理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五、利用心理从众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大势

心理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体意见而与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和行为。个体心理从众的前提是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但它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或威胁性。在班级文化心理建设中,班主任要善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营造个体心理从众的大势和心理压力。在具体做法上,班主任要动用一切宣传手段(班会、晨会、小报、板报、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与班级文化心理相一致的好人好事,贬抑与班级文化心理相悖的歪风邪气,造成众口一词的舆论大势,产生群体压力,使那些暂时后进的班级成员放弃个人的不良心理,积极与群体保持一致。如果班上的不良习气有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从众心理的产生,班主任应该通过切实的工作,改变舆论导向,阻止消极的从众心理蔓延。

六、做有心人,及时化解个体的心理障碍

第6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群体;群体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群体心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群体心理

群体是由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而成的,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具有独立特征的,从而能与其他人群及个人区别开来的人群集合体,其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群体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指群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形成的,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群体心理的特征

1、界限性。群体心理具有群体界限性。群体心理是在共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群体都有不同的于其他群体的需要、规范和结构。因此,群体有自己固有的界限,有内外之分。群体心理既是群体内共有的,又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为了维护本群体的利益,要求群体成员遵守群体规范,力求向内,行为应与群体多数成员协调一致。

2、归属性。指群体成员自觉地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即具有依赖群体的要求。群体心理的这个特征会使群体成员以群体为准则进行认知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该群体的规范和群体所遵循的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的维护该群体的利益。归属感引发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殊的准则。由于群体内聚力的高低不同,群体归属感表现的程度也不同。群体内聚力越高,取得的成绩越大,其成员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并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

3、排外性。所谓排外性,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群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体成员具有整体意识,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排外意识。排外意识是和群体成员把自己看做哪一个群体的成员或者说更倾向于把自己看做哪一个群体的成员相联系的。越是把自己看做小群体的成员,排外的意识就越是强烈。因此,“外人”也就更难进入小群体。这反过来也说明,人们往往更重视小群体的利益。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现状

(一)盲目效仿他人的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现象非常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膨胀、充满热情、敢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生活的阅历和理性的思考,在独立性、自制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方面还很薄弱,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盲目的从众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正确的方向,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成员个性化趋于明显。大学生群体拥有共同或相似的追求与理想信念,从而使作为成员的大学生自觉维护这个群体,遵循该群体的规范要求,与群体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然而受多元价值观与文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群体成员的思维独立性和判断性增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在行为方式上越来越明显。一旦群体的目标与个体意愿不相符时,如果个体的目标不能实现,同时心态又不能得到有效调整,会使大学生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减弱,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对个体自身、甚至群体产生不良影响。

(三)面对社会现象的困惑心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往往在心理上呈现出不够成熟、理智的特点。面对当前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当大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时,会导致困惑彷徨,甚至无法忍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会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三、利用群体心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不仅影响学生成才和高校的发展稳定,还日益成为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探索如何利用群体心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与宽松活泼的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大学生身心的党团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同学们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以利于个性心理的发展。

(二)加强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班集体是大学生正式群体的基本形式,也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基本载体。班集体人际交往和各种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即班集体的制度文化。通过加强大学生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加强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班集体文化氛围,使同学们自觉服从那些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的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软约束”,减弱规章制度这种 “硬约束”给同学们可能带来的心理冲撞和由此产生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使学校各级组织达成某种统一、和谐和默契,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正确引导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中的从众心理要分析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发现群体压力不妥当不正确的情况时,从众心理是消极的,要尽可能控制从众现象扩散,并积极支持个别人的正确意见,去抵制群体压力,防止消极从众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当群体意见正确时,从众心理是积极的,要善于利用这种积极的从众心理,产生强大的群体压力,促使持不正确思想或行为的某些群体成员,放弃其原有想法做法,尽快从众。当然,要转变某些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不能只靠群体压力,也不能完全靠从众,仍然要做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发挥内外因的双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正面引导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多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更加复杂。非正式群体本身固有的自发性、凝聚力和不稳定性既有利于满足学生许多需求,也带来诸如群体激情等消极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者来说,应当创造条件使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消极方面得到控制。对具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并鼓励其存在,通过正式群体的认可赋予非正式群体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芷英、王希永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7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人的心理有非常明显的特性。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确定性是说人的心理变化莫测;不可控性是说有时候自身无法理解和克服自己的心理状态。从对人的角度来说有不可知性和恶意揣测性,不可知性是说明心理状态的隐蔽,让人无法知晓;恶意揣测性是说揣测对方心理的原假设是建立在恶意的角度上的。当然,上述的情况都是建立在一个组织群体之中。先看组织中利己和利人之间的关系,一共有以下几种:自己利己,别人也利己;自己利己,别人利他;自己利他,别人利己;自己利他,别人利他。毫无疑问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自己利己,别人利他,那么自身效益最大化;而自己利他,别人利己却恰好相反;而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利他的效益最大,其他所有的效益都不会高。假定一个人会以为其他所有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必然会选择利己,那么自己利他达到的效益的最小的,因此那个人也会选择利己。每个人的想法趋同,于是恶心循环产生了,个人的利益不大,组织的效益却最小化了。然而正是由于人的心理这些特性,造成了组织利益的受损。我们迫切需要一门科学,能克服这样的心理,于是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由于这样对人对己的特性,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一念之差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

人是一个社会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意识行为,包括知觉、归因、学习、能力、人格态度、价值观、伦理道德等。组织中的个体同样有多种心理与行为,包括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组织支持感、组织社会化等。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偏好,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处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组织环境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于是,行为就成为自身意识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成为了组织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竞争因素,其中有一种环境我们称之为群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组织中的个体将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群体行为。

二、组织群体心理现象

群体的行为起于施加于群体的外部条件,经过群体成员资源和群体结构,产生群体行为过程,

产生绩效和满意度。组织群体心理现象特征有:社会堕化作用、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和去个性化。

1.社会堕化作用

当群体中个人的贡献可以互相累加而增加群体的工作产出时(即人们从事可叠加性工作任务),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体的贡献趋向下降的现象成为社会堕化作用。心理学家谢达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特定人数进行拉物体的试验,一个人时平均拉力为63千克,8个人时仅有31千克。当人成为群体一员时,堕化效应立竿见影。因为扩散到群体个人的责任已经相当微不足道,较低的责任产生较低的焦虑感,效益自然就低了。

2.社会助长作用

由于别人在场或者同别人一起活动而带来工作效率与绩效提高的现象叫社会助长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做过一个试验,个人在单独骑行自行车的时速为24英里,一人伴跑时为31英里,与人竞赛时为32.5英里。当群体能够为个人带来紧张和兴奋感时,顿时成为了效益的催化剂。

3.从众行为

第二是行为参照,群体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是正确的。情景的确定性程度、个体公开自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之下,观念或行为向着同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偏离焦虑,服从一个群体的决策分散责任总强于自己决策;己意见的情况、个性特征和群体结构特征是影响从众行为程度的很重要因素。

4.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失去个性。因为群体中的责任分散和模糊,从众的压力很大。

在这四个方面的群体心理特征中,社会助长作用要充分利用。其余的力争避免。组织可以从个人贡献的可识别化、分工责任的明确化以及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价值性这三个点来加强和控制组织中的群体心理现象。

控制和利用组织心理的另外几类方式主要有激励和沟通。激励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成就感,提升个人价值。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做过这方面研究,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是20-30%;如果实行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沟通能够为群体和组织成员提供交流感情、宣泄情绪、缓解工作压力的机制,优化人们的心理状态,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切实了解个体的想法和需要,满足个人需要。通过这些有效的调节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个人心理的积极因素,避免组织中个人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提升组织效益。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在于管心。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获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吴晓义,杜今锋.管理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

第8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摘 要:本文以女装流行的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女装流行的机制和动机,指出女装的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女装流行的心理因素对女装款式、面料、色彩的影响,有利于服装设计师精准地把握流行方向,和服装企业制定有效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女装流行;女装心理;女装设计;流行分析

一、女装流行的产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或社会的其他领域中都存在着流行现象,女装流行就是人们对某一种女装的崇尚和追求,达到身心等多方面的满足。女装的流行现象,比其他流行现象更具有感彩,因为人穿衣服的感情是以其需要是不是得到满足为转移的。女装流行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模式:

(1)自然产生模式

人们对新的事物总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总希望在生活中不断有新鲜的感受和刺激,这是人的本能需求:表现在女装上,就是不断追求新的潮流,对旧有的款式产生厌倦;如裙子的长短、衣服的宽窄、式样的繁简、服饰的装束等.都会随流行而不断变化。

(2)必然产生模式

由于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产品、材料得以不断改进和发明,为女装的不断更新提供了丰富的面料,新技术、新时尚成为必然。另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引发女装潮流的变化。例如随着现代都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轻松、悠闲、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休闲运动服大为盛行。

(3)偶然产生模式

某一政治、科技、文化事件会引发社会反响,从而引导女装的某种流行趋势。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演员张曼玉身穿旗袍典雅曼妙的身影,散发着怀旧的情调,令旗袍在国际时装界上引起东方风潮。

(4)暗示产生模式

现在的女装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暗示的影响,暗示符合接受者的心理需求。暗示的效应,就像榜样的示范作用一样,人们往往通过流行形象,树立自己的形象和信心。在女装流行中经常遇到名人暗示、名牌暗示与从众暗示等。

二、女装流行的心理分析

(一)女装流行中的求异心理

女装流行的产生首先是个性追求的结果,是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反映。在个人心理机能方面,一般来讲,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总是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形成“自我”。求新、求异心理正是个性的显示,这是一种追求商品的新颖、奇特和趋于时尚的心理。人们的这种求新、求异心理,导致了女装流行的新奇性特征,即流行的样式不同于传统,是能够反映和表现时代特点的新奇样式。

(二)女装流行中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群体或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知觉、意见、判断和信念,在行为上顺从与服从群体多数与周围环境的心理反映。一种新的女装样式的出现,周围的人开始追随这种新的样式,便会产生暗示性。如果不接受这种新样式,便会被讥笑为“土气”、“保守”。由此对一些人便形成一种无形压力,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为消除这不安感,迫使他们放弃旧的样式,而产生追随心理加入流行的行列。

(三)女装流行中的模仿心理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在一段时期内追求同一形式的服装的社会潮流,这是因为少数人的求变心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模仿,而模仿又形成了被追求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形式的普遍流行。从古到今,上层社会人们的穿戴,特别是名人的服饰打扮,的确对服饰的流行有过影响,并且仍然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三、女装流行的心理需求对设计的作用

(一)女装流行的心理需求对女装款式设计的影响

由于消费者在选择女装款式的时候内心会受到从众、求异等心理的影响,所以设计师,服装企业在开发新一季度产品时,一定要对当下社会流行的女装款式做出详细的分析,要了解哪些款式是当下流行的,哪些款式流行有下降的趋势,哪些款式流行有上升的趋势,并在未来的市场里成为主角。对于有流行上升趋势的女装款式,设计师要格外关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通过整理分析出款式的特点,转化为能让消费者接受的款式,这有可能就是未来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的对象。

设计师不光要在流行女装的基本款式上要做足文章,还要对流行的廓形与各部位的设计加以分析,比如前几年出现的在女装袖山部位做分割强调的设计手法起初被一些富有猎奇思想的消费者所接受,正是由于他们这种“求新”的心理,将这种肩部的设计在各类秋冬女装中大肆流行。在女装款式流行中,消费者受到公众人物着装风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各类影视歌星的穿着成众多大众消费的模仿对象。设计师只有不断关注各类流行趋势和研发新的女装款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求异、从众及模仿心理,在研究这些流行心理的同时,也为设计师更好地把握流行方向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

(二)女装流行的心理需求对女装色彩设计的影响

女装色彩受到流行心理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新的女装色彩流行的开始,正是我们对之前流行色彩的厌倦和审美疲劳,在我们的“求异”心理作用下所产生的新的女装色彩。新的女装色彩因其具有新颖、时尚等特点,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一个季度的女装流行色彩。可见正是消费者的这种求异心理、从众心理的产生,才会有女装流行色彩的不断更替,带给女装新的生命。

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新款女装时,要研究女装色彩与女装流行心理之间的关系,分析女装色彩的流行与变化规律,根据所设计女装的类别,研究对应消费群体对女装色彩的喜好。不同年龄、性别的消费群体,对女装色彩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比如少女装的色彩设计,因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在色彩中就多以女装流行色彩为主要配色,而中年装则多以经典色、常用色为服装的主要配色,来体现其成熟、稳重的性格特点。设计师深入研究女装流行心理因素,可以从深层次把握女装消费行为的内在本质,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三)女装流行的心理需求对女装材料设计的影响

面料在女装设计中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服装设计师作为流行产品的最初创造者,只有真正了解和反映消费者的心理求,产品才有可能被消费者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作为服装设计师,应当注意对最新面料信息的积累,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女装面料的流行趋势,自觉地根据女装面料流行的内容判断调整设计思路。依据这些流行面料选择适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会比较容易抓住女装的流行趋势,这也符合消费者流行心理中的“求异”心理。

四、总结

研究女装流行的心理因素,可以从深层次把握女装消费行为的内在本质,了解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变化规律,以助于设计师制定有效的设计方案,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作为设计师要牢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流行心理对女装款式、色彩、面料影响的研究,进而引导消费流行。(作者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洪斌等,女装心理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03-223.

[2] 赵平,吕逸华编著.服装心理学概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

[3] 沈雷,服装流行预测教程[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133-158.

第9篇: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技工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合理利用

一、学生从众现象

现象一: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2011级计算机班女生比较多,社会上流行什么,都会在这个班展现出来: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

现象二:车床空闲。在实习普车时,由于学生多车床少,教师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轮流操作车床。可是十几分钟后,车床前空无一人,学生们都三五成群靠在窗边说笑或玩手机。

现象三:寒冬腊月,男生只穿两条单裤,在寒风中战栗。

为什么明知这种打扮不适合自己,却还有一些女生穿短裤?为什么学生放弃车床不操作,却站在一边无所事事?为什么男生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心甘情愿挨冻?笔者进行调查后发现:以“大家都……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占90%,由此可见,这是学生从众心理在作怪。

二、从众的定义和属性

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引导或压力之下,在认知、态度与行为等方面自愿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随大流”“入乡随俗”“人云亦云”;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从众包含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引起从众行为的根源来自于群体引导或压力。在现象一中,班中大多数女生穿短裤,如果自己不穿,她们有可能疏远自己,迫于压力,也买一条短裤穿上。第二,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做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既可以是清醒地意识到压力存在而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抉择,也可以是没有意识到压力,不自觉地跟从了他人的行为。在现象三中,有些男生迫于压力只穿两条裤子,这是有意识的从众,但也有些男生身体强健、不怕冷,也穿两条裤子,这就是无意识的从众。第三,尽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这里不牵涉直接的强迫性因素。自愿性是从众区别于其他社会影响形式的重要特征。

通常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是对的,但缺乏分析、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笔者所在学校属技工学校,生源复杂,学生多来自农村,男生多于女生,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厌学情绪高。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和其他同学比吃比穿,就是不比学习,在给家庭增加负担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找到“车床落寞”的原因:实习教师布置完实习任务后,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离开车床到窗边娱乐;还有一部分拈轻怕重的学生,看到实习普车又脏又累,又看到部分同学已离开车床,便也加入到说笑的行列;完成实习操作或还在进行操作的学生,看到大多数学生离开车床,也放弃实习。

三、从众心理的两面性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消极的,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车床落寞”这个现象就充分体现了其消极的一面。一面是积极的,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的缺点,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误会等。

四、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管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