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

第1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职专学生;不良品行;纠正教育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例外,在进行智育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一些职专学生中存在着不良品行,这种不良品行违犯了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根据职专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存在以下六种不良品行,下面一一做以探索,并提出纠正与教育方法。

        一、吸烟酗酒不良品行纠正与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比普通高中学生小,人际交往多,吸烟酗酒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同学吸烟酗酒成瘾,以吸烟酗酒为美,认为吸烟酗酒有风度,有男子汉气质。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加强禁烟禁酒很有必要,第一,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学校争创“无烟学校”。在学校中要求学生不吸烟不酗酒,全体教职工首先不吸烟不酗酒,作他们的表率。第二,重视家庭环境,家长吸烟酗酒不仅危害自己,也容易使子女沾染不良行为,要教育引导家长要逐步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严格要求和监督子女。第三,心理治疗方法,比如通过而造成火灾的电影故事和生活中发生的火灾危害,让他们产生厌恶心理。对有些同学以吸烟酗酒为荣是有风度的心态,应通过有效教育,使其改变价值取向,让他们知道吸烟酗酒是一种不良习惯,让他们明了吸烟酗酒是一种貌似潇洒实则害人害己的行为,有效防止学生的吸烟酗酒现象。

        二、网瘾不良品行纠正与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遍及家家户户和社会各个角落,但是,网络在带给人们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不健康的网游、网站、网页对学生造成危害,比如,因迷恋网络造成视网膜裂孔、割腕自杀、家庭暴力、离家出走、仇恨老师、跳楼自尽等都或多或少发生过,针对不健康网游对社会及学生造成危害这一现实,首先应该有公共政策,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应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受害者,限制淡化学生网游,使其健康发展。其次是要大力呼唤网络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产业道德感,关心学生的成长。

        三、不良性行为纠正与教育

        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加上心理和生理的特殊阶段,使部分学生产生性意识性冲动,如果引导不好,会产生不正当性行为。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生理教育,使其明确人生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了解人体生长过程中各种变化,使他们对性不产生神秘感。加强德育教育,严禁黄色、物品在学生中流传,注意观察男女学生之间是否有过于密切的行为,如果有的话要及时教育引导,使之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四、欺骗行为纠正与教育

        职业学校学生的欺骗行为主要包括说谎和考试作弊。眼下不少学生说话行事不讲诚实,不起好作用,犯错或违规,可以堂而皇之地用一个谎言来搪塞;交往中违约失信,难有发自内心的愧疚和歉意。班主任调查处理偶发事件,最感迷惑或头痛的是:知情者不讲真话,目击者不提供实情,个别班干部会昧着良心,给那些损人利己者保驾护航。从中表明,孰是孰非,没有原则;诚实与否,视同草芥。那些有害集体和公众利益的违规行为,那些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良风气,屡见不鲜;见了不以为怪,不予抵制,任其蔓延。对学生欺骗行为进行矫正,首先要进行诚实教育,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要让他们懂得诚实是心灵美得的一种表现。其次,减少欺骗产生的机会,这就要求在教育学生时,家长和老师不要过于苛刻,严要有度,教育要注重方法。

        五、偷窃行为纠正与教育

        偷窃的

动机主要是物质动机或者说是物质利益,而且偷窃具有感染性,比如学生宿舍某同学丢东西之后,他会有意识的或报复性的拿别同学同样的或价值更高的东西。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严防偷窃现象的发生。偷窃行为的矫正,首先是教育治疗。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这种年龄段来说,教育过程中就注意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价值教育就是通过价值观辨别的方法,使有偷窃行为的学生改变价值观,认识到偷窃行为的危害。法制教育就是加强学生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明确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让法律约束其行为。其次,采取惩罚的方法,当学生有偷窃行为时,则给以精神上谴责、物质和活动方面的限制。通过以上矫正方式,逐步改掉偷窃行为,完善其人格。

        六、暴力行为纠正与教育

        职业学校的暴力行为在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学校中拉帮结伙,以大欺小,甚至在班级、年级、学校中形成小团伙或是学校学生和一些不良嗜好的青年相结合。他们经常以暴力行为威胁和欺负其他小同学 ,强索钱物,打架斗殴,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学秩序,也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使学校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对有暴力行为的学生,应从其产生这种行为和基本原因出发,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个别教育,及时和家长联系,协同管理。第一,采取示范教育,让有攻击行为的同学生活在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学生群体中,比如采取调整宿舍、小组和座位,使其攻击对象消失,同时在示范教育的过程中,多让这些同学观察其他有攻击行为的同学是如何受到惩罚和批评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关心有加,及时给以鼓励,使之坚定信心争取去掉攻击行为。第二、创造非攻击环境,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协同。在学校中每天给他们以适当的学习任务和行为目标,并指定其与优秀学生和班干部做伴,并和家长联系好,让其放学及时回家,减少其在社会独立活动的时间。家长也可以和学校建立“情况联系卡”,以督促教育转化他们。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宜协调一致,从长远着眼,横下心来,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营造育人氛围,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拓宽他们的生活空间,要让传统美德在学生心田扎根,用感悟和体验丰富他们的人生,以纠正不良品行,培养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第2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非主题文化 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非主题文化传播的起源

在现今互联网网页的浏览中,你不难发现很多以“非主题”命名的文化现象,如非主题涂鸦艺术、非主题摄影、非主题诗、非主题创作、非主题营销、非主题服务、非主题活动,非主题环境创设、非主题空间、非主题爱情、非主题公园、非主题风景、非主题聚会、非主题系列、非主题变奏、非主题城市、非主题模式等,作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传播现象,“非主题”文化传播正在网络上悄然流行开来。

如何界定非主题文化。从字面理解非主题文化应该是一种与主题文化相对的文化取向。虽然还没有人为非主题文化下过准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其表现特征上可以发现:非主题文化现象的提出是基于“像”大于“意”的理念,同时提倡“回归”自然,强调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样生活格调生活旨趣包容的活动、艺术创作、感情交流和景观。它是对社会过于单一化意识的一种反叛,也是后现代主义在文化意识领域的一种表现。后现代主义从内容上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非主题文化继承了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否认中心、整体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务、对象的解释、理解,注重从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意义关系。主张多元、主观和不确定。这也是为什么非主题文化强调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样生活格调生活旨趣包容。

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罗蒂的反对真理符合论,也在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上成为很多人的理论依据。真理只是“我们最好加以相信的东西”而已。所以不要让真理再压迫我们了。我们相信与否是重要的,任何束缚都要被打碎。

作为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德里达就认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面上,让各要素之间、等级结构的两极之间进入一个自由嬉戏的范围。所以善的、恶的、丑的、美的、不善不恶的、不丑不美的,正常恋人、同志、雅的、俗的、不雅不俗的、有个性的和没有个性的都能成为非主题活动的受邀者,德里达认为事物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先在的根本性特征或本质,一切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者的解释行为中,“阅读就是一种误读”。也正是非主题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使很多非主题活动取得了主题活动所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当然,非主题文化核心还主要来源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利奥塔,他宣告:元话语已经过时,元叙述的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拯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的杂乱的星空中,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的世界。

哈贝马斯则竭力主张用谈话、沟通、理解来达到不同人、不同群体的一种具体的共识的过程。这也就是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十分活跃的理论依据。

二、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的表现与特征

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看作为非主题的即没有通过理性和论证的世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赎是通过交流、沟通和理解建立“新理性”,进而实现共识的过程。在哈贝马斯理论框架中,他把普通语用学首先定义为关于理想的话语环境的学说,他认为在理想的话语情境中:“所有参与者无保留地追求加强语义的语言目标,以便达成共识,为各人所追求的行动计划能一致协调奠定基础。”“共识的范围越宽,合理性就越大。网络环境显然是哈贝马斯最佳的理想的话语环境。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认为,网络构筑了“赛伯空间(Cyberspace)”,而在“赛伯空间(Cyberspace)”这个虚拟世界里,意味着对于每一位独立的个体可以有着一种与真实社会不同的放松的感觉、放松的心态,你的态度、你的兴趣、你的感受、你的交流与努力效果、彼此的理解与共识,直接可以决定你有无数的聚合与分离,在线与离线,创建与删除等等情况发生。而另一面,该空间的开放性特征类似于对物理空间物象性的理解:我们似乎没有能力想象空间怎么会是有边界的。正是这种开放性它也为个性化游牧与对话创造机会和可能。只要愿意,网络就是一个永恒“自由”的互动过程。“自由”的牵引者一是兴趣,二是对话后共识和理解,这种心情的自由是非功利化的心态,网民只有在这种心态中,才可以参与话语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才可以摆脱强制、统治、权力游戏等纯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动机;才可以把那些潜在于我们的断言中的认知性的、规范性的、表现性的三种有效性要求区分出来,并且仅仅通过辩论达到这种区分;才可以使人们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连续的基础达成共识;才可以达成一项合理的同意,这项同意可以根据进一步的协商进行修正。所以无论是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赎沟通理论的实施还是哈贝马斯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非主题文化传播,必然借用网络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纵观网络传播,从搜索引擎到网站、博克、论坛,从点击、链接、超链接无处不留下非主题文化传播的影子。网络空间不仅有冠以“非主题”名头式的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和种类繁多的形式,还有很多隐性的非主题文化传播,譬如聊吧、网络小说、QQ、网络在线等形式,就是在这些虚拟交互空间里,网民通过聚会、对话、发图片、发帖子、作动作等方式,用生活中不常见个性化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戏谑、调侃甚至使用黑色幽默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感受、感悟、理解和批判,用一种非传统的另类表达呈现在网友面前:它可能是直白而坦诚的,可能是率真而幽默的,可能是通俗而不乏创意的,可能是感性又很睿智的,还可能是开放又带有个人狭隘,可是无论怎样,网虫们在互动交流中决不乏个性的展示,决不乏民众艺术的诞生,决不乏共识的达成。在交流中,人本性的卸装、社会面具的摘下,“范跑跑”成为面向网民敢于自我剖析的第一人;在彼此沟通里,山寨版的《春晚》、《无极》也曾倍受期待;在彼此达成的共识中,“俯卧撑”、“林卡脖”、“刘内裤”、“杨不归”成为人们共同征讨的对象;而“打酱油”、“不怕雷到你,就怕自己”又表现了人们对网络舆论变身网络暴力干扰人们的现实私人空间时,网民“关我x事”的从容心态赢得了更多人的心理共鸣;“很黄很暴力”小学生很傻很天真的用语,则将网络“新道德”问题提到了一个高度令广大公众思考。而诸如“山寨家电,山寨明星,山寨建筑、山寨现象”、“正龙拍虎”、“不能太陈冠希”等网络流行语所构成的另类网络对话与文化传播,既是非主题文化传播的网络表现又展示非主题文化传播的网络特征。

除了直面生活另类的表达、对话、沟通和理解性的非主题文化网络传播之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非主题文化网络传播又呈现自己独特的风景。

有的网络艺术家在谈“非主题内涵”时,就明确反对创

作时意义的导引和解读,他们认为“非主题内涵”躲避了“意义”的预设,从而让镜头“发现”了人眼所忽略了的部分,而这也正是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的意义所在。于是我把纪实摄影的文本特征定义为――“非主题内涵”大于“主题内涵”,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有的读者把现当代梭罗《种子信念》看作为“非主题化、自然化、境域化”作品。他们是这样评价梭罗《种子信念》的,作者所观察的植物以种子传播的各种情况,细致敏锐到了入“微”,而白描和纯真到了“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的地步。它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学家的著作,它里边的那种内在的闲静与飘逸可与陶渊明之作相比。所以,它对于我来讲是非主题的、自由的和引发生命感的。读它让你做久违了的美梦,平和的、稚气的、慢节奏的、不隐藏着阴谋诡计的。读某些文化作品其实对人的精神无益,催人老;而读梭罗的书,让你复原,让你又感到幸福的可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非主题”创作是很难用单一的思维去诠释的,它具有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强调的不确定性、异质性、无序、平面化等特点,如果我们非用整体性、确定性、权威、统一性去诠释作品,只能是误读和无功而返。“非主题”创作呈现给我们读者的往往是情境、灵魂和归宿,是浑然一体的感受和感悟,是超语言的,也是灵魂的交流与沟通。所以网络成为“非主题”艺术创作传播的间接渠道,但同时“非主题”艺术创作又为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丰富了内容和改善了审美趣味。这也为“非主题化”文化传播迅速在网络走红奠定了条件。

三、非主题文化传播的本质与走向

有人把“非主题化”放在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地位,认为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个性的创作、态度和表现,而非主流就等同于“非主题化”文化。还有的人把非主流、非主题文化看做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相对于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来说,非主流、非主题意味着对个性的强烈要求。其实人皆有个性,但是在弱化个性的现有社会体制中,一直表现的很微弱,那么要想突破,就需要有一个环境,有一份勇气,甚至说有一份勇于孤独的勇气和魄力,那么网络环境就催发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绝大多数个性种子的生根发芽,也许有一天他们就会从虚拟世界走出来。来到现实世界开花结果。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在网络世界,也许每个人都会长出自己的“脾气”。

对于哈贝马斯来说,非主题文化是不具备他所谓的有效性的,是需要理性与论证的过程。哈贝马斯所认定的有效性即理论话语涉及我们命题的真实性,实践话语与我们行动的公正性相关,而审美的话语着重在我们能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情感。但是他同时又说:规范的、文化的,私人的世界是非主题,这三个世界是我们意义的根源,也是科学、道德、法律、艺术的母体。从他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为了“新理性”的重新建构,他与其他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们是有着思想差异的,尤其对解构而不建构他是不赞同的。但另一面他为了建构使他又回到了他们所批判的工具论中来。

但无论怎样,哈贝马斯把非主题的世界看作是艺术的母体,那么非主题文化传播的本质显然是屏弃社会人为功利心态的纷扰,屏弃单一意识的导向,回归母体寻找艺术之源的元态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其目的显然想找回被异化自我,找回原生态的创造力,找回可以自由思想想象的情境。当然,非主题文化在这个基本框架中又衍生为有元生态氛围的非主题环境,有元生态感觉的非主题活动,有自然那种轻松怡然感受的非主题小说等。

非主题还是非主流文化都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而网络空间正是创造力挥洒的乐园,今天非主题还是非。主流文化能够在这个空间里流行,就证明非主题还是非主流文化还不乏活力,反之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第3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几十年来,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各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对学生有不同内容的教学,鼓励学生有其独特的见解,学生发表的观点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答案。通过纠正学生消极,低效,错误的思维习惯来培养学生创新、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大学中的英语教学无论是公共英语教学或是英语专业技能教学,都不是单一语言知识的习得,也是语言文化思维的理解;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和多角度地提出问题等方法或手段来实现对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一、怎样理解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在英语中Critical Thinking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给予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综合而言,批判性思维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大学的教学中应用“批判性思维”理论、运用“批判性思维”理念,注重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的现代大学生,对于他们步入社会后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学在大学中一般属于公共学科,但是它对于各个学科课程起到承接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至关重要。

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挖掘和培养。

1、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把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掌握作为工具,教师只重视灌输教材规定的内容,忽视学生对所接触的、看到和听到的语言文本及其内容的分析、思考,即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虽然也通过分析课文中单词和段落讲解文化知识,但学生主要精力集中在对语音、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的知识,只会死记硬背,结果失去对知识的探求,批判性思维往往被老师和学生都遗忘了。

2、 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中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并影响着教学的模式。虽然,不同时期高校英语教学目的不同,各校英语教材也应有变化。但是许多教材并没有贴近生活也并不实用,真正附和学习实际,适合学生应用的教材屈指可数。

3、 多媒体的运用缺乏个性化的教学。许多高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只是机械地把做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质疑。那么,这样的教学课件也很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这个手段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悟的认识飞跃。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培养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强调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

1、突破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应该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头人,课堂活动的协作者。这对于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来说,把所学知识储存起来并没有什么意义,而重要的是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才是重点。

2、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自己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思考与质疑。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择,例如:大学生为求职整容,学生网购,学生喜欢追求名牌等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的讨论兴趣,从而积极的参与到话题中进行深度探讨.

3、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提出质疑, 并能通过师生互动, 拓展知识, 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教材的不同内容提出质疑,获得新的认知, 从而培养学的批判性思维。

第4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技术并没有打开美国年轻人向往文明、科学与整治的心灵之窗。相反,技术限制了年轻人的视野,使他们只关注于自身以及身边的小小世界。”

也许,马克・鲍尔莱恩提出的也正是一些家长和教师的担忧:孩子们是否能将这种技术驾驭得很好。

网瘾是我们最担心的吗?

2007年一项调查显示,美国8.5%的年轻游戏者被归为病态型玩视频游戏上瘾。同一年,在英国的一项网络研究中,12%的游戏者表明自己的行为已经成瘾。2006年,欧洲第一个电脑游戏成瘾者住院诊所开张。

的确如此,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花费在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多。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人每天花掉44%的休息时间上网,几乎达到了丹麦人平均上网时间的三倍。人们也就有理由担心年轻人“网瘾”的问题。

而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雷皓和他的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上网成瘾还可能对大脑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

据雷皓介绍,研究团队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找到了17名17岁左右网络成瘾的青年。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的某些大脑区域存在轻微的萎缩,比如前扣带、后扣带、丘脑,同时,还发现连接这些脑区的白质神经纤维在结构上也有一些异常。

他告诉记者,研究团队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这种异常与鸦片类对大脑产生的异常影响非常类似。

但是,他也坦言,即使是在国际上,类似研究也并不多,因此是否把“网络成瘾”归为一种精神疾病依然是有争议的。

而在中山大学心理系博士程乐华看来,网络成瘾并不是普遍现象,更多人只是在一个阶段内的过度使用。“事实上,年轻人贪玩是天性,尤其是对于网络游戏而言,很多人在长大之后,随着精力的分散,意识的成熟,自然而然就会玩得少了。”

约翰・帕尔弗里也提出,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单一的、可靠的、全球性的研究证明,事实上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儿童和青少年“沉溺”于互联网。“没有足够的确凿证据把网络成瘾排在我们最担心的事项之列。”

追求娱乐、缺乏常识=无知?

在《最愚蠢的一代》书中,马克・鲍尔莱恩提出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

在他看来,年轻的一代驻扎在沙漠,彼此传递着故事、图片、音乐和短信,从同龄人的瞩目中获取,作为生活的倚靠。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55%的美国高中生一周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大学生则每周少于10小时;1/3的年轻人(18~24岁)不知道美国副总统是谁;52%的学生以为美国在“二战”中的盟友是德国、日本或意大利,而不是苏联。

追求娱乐、缺乏常识,究竟是不是等于马克・鲍尔莱恩口中的无知?

程乐华告诉记者,人类对娱乐的需求可以说达到了本能的层次,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特有的娱乐方式。只是随着媒体的多样化,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人们追求娱乐的信息暴露得比较多,而以往大家娱乐的信息已经流失掉或者被时间淹没掉了。

事实上,不同人对于娱乐的界定也不一样。年龄大的人认为读微博即是无聊,应该读书,而年轻人却成天刷屏。但是,年轻人玩微博究竟只是娱乐还是也可以体现学习,老一辈人很难做出判断。“长辈眼中孩子们只追求娱乐,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学习。”《网络原住民》一书提到。许多年长的人臆断孩子们不阅读书籍、报纸、杂志,而是整天在各种各样的网站上浏览吸引人的、没有营养的消息,一定很肤浅。

网虫使用的学习方法不是没效果

图片化、视频化、娱乐化的信息内容是否真的肤浅?“评价一个内容是否深刻,其实跟他的表现载体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视觉化的、娱乐化的产品同样可以表达非常严肃的、有深度的文化思考。”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表示。

约翰・帕尔弗里同样直指这些假设是错的,因为他们低估了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深度。他们也错过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如何感受新闻: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

最近一项有关年轻人和他们获取信息习惯的研究证实了这些变化。研究发现,这些年轻的美国人不读当天报纸。但他们一天都在忙于接受新闻或信息,而不是单纯地早晨坐在早餐桌旁,晚上坐在电视机前。实际上,他们获取的信息要比那些习惯于应用传统方式获取的信息要多。

“传统阅读培养的是体系化的知识吸收,而互联网的特点是零碎的、碎片化的,人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跟别人交流互动,逐步自我建构起来的,这与前者单向的灌输式的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前者所传递的知识需要人们在后期花更多时间通过现实的实践去消化、感悟,甚至调整和纠正此前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而互联网的思辨性和交流的广泛性,决定了人们从一开始就可以得到更多元的观点,边吸取边证伪。”

沈阳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认识层面来说,网络可以带给年轻人更多更复杂的思想。

只因为网虫不用前人的学习方法学习,这并不意味着网虫使用的学习方法没有效果。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与前一代儿童相比,现在的儿童更加不擅言辞或缺乏理想。约翰・帕尔弗里认为,数字一代与他们的父母做同样的事情,只是使用的方式不同,因此建立的知识结构可能也与长辈们的不同。

“当人们缺乏历史观来看待问题,仅仅局限于短短几年间的变化来给年轻一代下结论是非常冒险和偏面的。”程乐华说。

虚拟世界是否会侵蚀现实体验?

“当然,过度沉迷于网络,会减少年轻人在现实世界的体验时间。”沈阳坦言,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察言观色,这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打交道才能获取。

不过,在程乐华看来,互联网也并不完全是虚拟世界,且不论实名网站的出现,网络沟通的渠道中,跟熟人的联络往往占了更大的比例。因此,即使空间是虚拟的,但内容实际是真实的。

更何况,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网上能够得到的感官体验也在增加。比如,文字聊天早已发展成声音、视频聊天,手机文字短信发展成了微信。尽管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能让人获取近距离聚会式的体验,相信在未来,通过技术获得交流感受的种类、细腻度都会继续提升。

例如,正当人们还为iPhone的多点触摸技术着迷时,麻省理工学院印裔学生Prarnav Mistry(普拉纳夫)已发明“第六感装置”,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了起来。

如果说用人手代替鼠标,用笔在屏幕上画出立体图案,写在便笺纸上的文字内容同时记录在数字世界,那么它们的共性在于把一个实体放入数字世界。

那么,“第六感装置”则反其道而行之,把数字世界放到了实体中。人只要随身佩带一个投影仪,并在手指佩戴小摄影仪,摄影仪会记录你所有的手势,解读你的每个动作。你可以把任何表面当作数字界面,可以在任何墙上涂鸦,可以用双手放大缩小地图,随手摆出一个框架手势就是一张照片,然后找任何一面墙浏览照片,用电子邮件发给朋友,如果你找不到任何界面,你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掌心当界面,进行简单的操作。

摄影仪不仅能理解手势,还能理解你手中的东西,你可以在外面从一张报纸上看现场直播,因为只要手上的摄影仪触摸到报纸的某个内容,就会自动搜索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音频、视频,并在报纸这个界面上点击收听或观看。这项技术甚至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比如,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就可以在他的身体界面上看到一切你想看到的有关他的信息。

一个机器的发明总是伴随着人类某种原始技能的退化。当人们过度依赖网络技术,一旦这一切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那么人类还有生存下去的能力吗?

“永远不要低估人的适应能力,这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技术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技术只能被人选择。”程乐华说,“因此,灾难来临时,对个体而言总是适者生存,总有人会被淘汰。但对群体而言,人类一定可以生存下去。”

拒绝恐慌是适应数字时代的开始

美国《新闻周刊》在对《最愚蠢的一代》的书评中写道:奇怪的是,鲍尔莱恩承认“今天的孩子比过去更聪明、更积极”。如果说他们是“最愚蠢”的,只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不同,只是因为他们的“屏读”习惯让传统阅读载体黯然失色的话――那么,随着他们的逐渐成熟,随着老一辈世界里新变化的出现,随着不同奖赏机制的建立,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口诛笔伐任何30岁以下的人,这才是愚蠢的。

其实,担忧网络暴力,担忧年轻人足不出户抱着屏幕过一辈子,与电视刚出现时,人们的心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对于未知的焦虑很正常,这也是自我防卫的一种体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

更何况,与天生就跟网络融为一体的原住民相比,网络是后天突然闯进上一辈人的生活的,他们也被称为“数字移民”。因此,尽管他们也会去学习信息技术,但依然对其有着天然的排斥心理。

“虽然技术会按照其本身的规律去发展,可技术一旦成熟,就是由人类选择而决定的,而人类是按照人性去选择技术的,如果它不能满足人性的需要,不能延伸人的肢体和感官,人类终将抛弃它。”

程乐华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让这一代人变得更加丰富,与世界的连接更加紧密、快速,人与人的距离更接近,人们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会大大节约。“对于这样的技术,年轻人一定会选择,因为它符合人性的需求。”

在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时代的自然选择面前,人们没有理由去指责他们。约翰・帕尔弗里认为,上一辈人要做的是摆正警示和激励的关系,“即我们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孩子和他们的权益,同时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远比恐慌重要。

在约翰・帕尔弗里看来,数字时代孩子们面对的最大困境应该是信息超载。

互联网的出现,让这一代人对信息的吸收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更多、更快,各种信息公平得摆在他们面前,任由他们选择,这其中有涉及情感的、性的、金钱的、暴力的等等。然而,青年人的理性思维并没有达到可以辨别和正确认知这些信息的程度,因为他们的生活实践还远远落后于他们所获取的信息内容。

此时,一方面年轻人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年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严重时,甚至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比如行为方式异常、情绪波动剧烈等等。

那么,家长或者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注意孩子的网络行为,留意信息超载症状,随时准备加以干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禁止孩子使用数字产品。

其次,要教会孩子如何反过来利用一些技术去过滤不必要的信息,比如聚合技术、搜索引擎、推荐系统等,甚至政府、企业和技术专家需要共同开发导航和过滤系统。

而与一些“数字移民”对网络的冰冷态度相反,有些热衷科技的人们希望能借此改变既往的学校教育模式。

写博客既时髦又有趣,许多人都写博客,孩子们有些信息是从博客中得来的。因此,博客在校园中必须有一席之地。

第5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行为科学家经过60年的研究发现,面对面沟通时三大要素影响力的比率是肢体语言55%,声音38%,文字(内容)7%。

很多情况下,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甚至空间位置,比如何表达和表达内容更能影响亲子沟通的效果。

如今,电子产品不仅是父母离不开的商务伴侣,更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玩伴。这些产品带给孩子快乐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学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很多“电子控”孩子或多或少就有心理上的沟通障碍,他们甚至都不愿意与父母家人交流——

小洋一天只说几句话

赵素杰

小洋是同事的独生子,读小学四年级。别看他只有10岁,操作电脑可是个小行家,常常因此得到邻里亲朋的夸赞。但慢慢地,小洋不再爱说爱笑,甚至一整天只说几句话。

有一次同事参加家长会回家,想坐下来和儿子谈谈。小洋不冷不热地甩出一句:“我还有作业,没时间。”说完就转身进了自己的屋,任同事怎么敲门也不开。

“这孩子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同事无可奈何地向我诉苦。我说:“你平时是不是很少关注孩子啊?”同事点点头。平时,她工作很忙,应酬也多,常常顾不上管孩子。小洋有时候会问妈妈学习上的问题,但她上了一天班很累,就让孩子自己用电脑上网“百度一下”解决。

那天同事加班回家,发现小洋半夜还在专心地“查资料”,走近一看,却是在浏览游戏网页。小洋看到妈妈站在身后,表情很紧张,说是学习累了,放松一下。看到儿子在用电脑玩游戏,而不是学习,同事一肚子的气不打一处来,“我给你买电脑就是让你玩游戏吗?你这样下去能提高学习成绩吗?”小洋听着妈妈的唠叨非但没有认错,反而把脸扭向一边,说:“你们管过我吗?我学习上有问题问你们,可你们呢?你们以为买台电脑就能提高我的学习吗?”儿子的反驳,让同事感到很委屈:夫妻俩拼了命地工作,不就是为了让儿子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吗?现在的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呢!

小洋在网络之海越陷越深,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根本没耐心和父母讲话,和同学交流也是用QQ聊天或发短信。

好几次,同事想和儿子交流交流,小洋不是当作耳旁风,就是紧闭嘴巴不说话。后来发展到同事多说了两句,小洋竟叫她闭嘴。屡次劝说,收效甚微。面对妈妈暴风雨般的批评,小洋总是叛逆地瞪着眼睛,甚至嫌烦到了几天都不理妈妈。母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僵。

想到小洋以后的路还很长,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一系列的磨炼,作为父母,却因无法交流而不能尽到教育辅助的责任,同事夫妇就非常苦恼,一筹莫展中常常抱怨自己:以前关心儿子太少,后悔早早给儿子买电脑,造成今天亲子关系生疏的局面。

然而,相对于网络及数字产品的负面影响,父母不善于不懂得交流、以罚代教的暴力言行,更直接地造成了亲子沟通障碍,对孩子的伤害也更为严重。

小雯遗书诉悲愤

文心

——“在这个家我没有隐私也没有自由,请问我到底是不是你们生的?”

——“你们究竟有没有拿我当人看?”

——“你们到底要我怎样?考得像你们所说的你们小时候的成绩那么好?然后长大再做一个暴徒,疯狂地虐待自己的儿女?我办不到。”

……

遭受过父母怎样的对待,才能让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写下如此愤恨的文字,发出如此歇斯底里的呐喊!

2012年7月8日,山东青岛的一个家庭充满了悲恸和绝望——13岁的女儿留下遗书跳楼自杀,结束了短暂的人生。

孙正雯是青岛某中学的初一学生。上中学以后,孙正雯的父母无数次私自拆看女儿的信件和日记,对女儿稍有不满非打即骂。没有正常的沟通,没有青春的自由,被压制被打骂的生活,让孙正雯觉得“想要点个人隐私是奢望”。

班里有很多同学都知道孙正雯的父母有暴力倾向,班主任老师也知道孙正雯挨打的事情,曾打电话提醒、警告过她的父母。

不光是上初一之后,从小到大,父母只要稍有不满就会对孙正雯拳打脚踢,曾经在冬天因为“做作业做得晚让我光着腿在水泥地上跪了一夜”……

孙正雯的同学曾对《齐鲁晚报》记者说,7月1日是她们学校放暑假的第一天,当天下午学校开家长会,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孙正雯考得不是很理想,排二十多名。当天孙正雯的QQ签名改成了“我会不会就这么死在家长会的夜晚”。7月2日,她再次更新状态:“我想会消失一段时间。”

孙正雯在遗书最后写道:“我想不明白,我究竟是哪儿错了?”她因无法忍受父母“不把自己当人看”,因在这个家里“没有隐私也没有自由”,决定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家庭中的亲子沟通与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沟通有许多相通之处,都是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传递通畅。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亲子沟通呢?

我们不妨借鉴“地板时间”和“真人图书馆”两种交流方式,它们都是基于充分发挥面对面沟通的效果而衍生的概念,正被人们积极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和生活之中。

地板时间(Floor Time):

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及莎丽娜·维德博士所创,是一套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效果显著的方法。顾名思义,地板时间就是坐在地板上和儿童互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让儿童通过游戏互动和做事互动来学习,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建立眼神的交流、逻辑思维交流、语言交流以及情感之间的交流。地板时间原用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现被更广泛传播,应用于家庭教育中。

欢乐地板时间

飞飞

我从老师的口中得知,儿子冰冰在幼儿园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有些孤僻。后来,我留意到,带他去朋友或邻居家串门,儿子也都怯怯地躲在我身后。无论面对大人们充满微笑的招呼,还是面对小哥哥小姐姐拿出的各色玩具,儿子都不为所动。

为了帮助儿子融入到同伴中去,我翻看了不少育儿书籍,无意中了解到“地板时间”这一概念,它强调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功能情感发展和平衡,用于孤独症儿童早期行为矫正。这让我眼前一亮。地板时间就是坐在地板上和孩子玩耍,但是它需要以孩子为中心,依据孩子的特点,创造沟通的氛围,在玩中帮助他们提高,发展他们最大的潜能。而就在这简单的互动中,内心的世界得以呈现,心灵得到充实与发展。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和老公开始着手安排我家的地板时间。晚饭后,一家三口坐在客厅的地板上,一堆积木花花绿绿地放在面前,老公问儿子:“我们来一场堆积木大赛吧。”儿子一听说堆积木比赛,很是高兴,动作飞快地拼起一个机器人,而我和老公则慢腾腾地努力拼装小火车,儿子胜出。

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开始着力培养他的团队精神。做饭无疑是最适合的游戏了。小锅,小碟,小铲,小灶……整套厨具摆放在地板上,我和老公嚷嚷着今天要到儿子家做客,希望在他家吃饭。儿子听说自己当了小主人,腼腆一笑,然后像模像样地架起锅灶,还请我们来帮忙。我拿起勺子,分别给米锅和汤锅加水,紧接着他又安排老爸切菜,他爸卷起袖子,仔细地切菜,而儿子自己则立在灶边,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副欢乐的“厨房图”,既温馨又恬静。当由我们共同完成的“饭菜”摆上桌时,我们都有说不尽的喜悦。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又分别尝试了丢手巾、玩纸牌、造房子、森林火车等一系列地板游戏,都是以儿子为中心,根据他的特点,创造沟通的氛围。

最后,为了锻炼他的交际能力,我们把场地移到了室外,约上几个同事,带着他们的小孩,在公园的一角席地而坐,摆上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孩子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都表现得很棒。每个孩子独具一格的创造力在游戏中得到展现和提升。

地板时间,让我们走进儿子的世界,让儿子的世界更广阔。儿子慢慢地学会了与他人建立互动、互信的关系,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现在,再带儿子去朋友同事家玩,他再也不怯怯地躲在我身后,而是主动同大人打招呼,很快与小朋友结伴玩耍去了。

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

最早源于丹麦哥本哈根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当时在丹麦生活的混血青年艾柏格,目睹朋友在一次种族纠纷冲突中被刺重伤倒地,于是邀集5位同在丹麦哥本哈根的朋友们,成立“停止暴力(Stop the Violence)”组织,短短几年间光在丹麦就超过3万人署名加入。2000年,欧洲五大音乐节的丹麦罗斯克尔德音乐节(Roskilde Festival)邀请该组织共同筹办活动,主题是“互相理解”,在音乐节现场,出现了疯狂球迷与女权运动者沟通,街头涂鸦者与警察促膝长谈的画面。这次活动直接促成了“真人图书馆”的建立。

我和我的移动真人图书馆

韩潋

真人图书馆不同于普通的图书馆,是一种将人“借”给读者的活动。图书馆中并不藏书,而是准备了各式会走动的真人来供你“借阅”。阅读的方式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而书名则是“真人图书”们最想与你分享的某段经历或想法,通过面对面“阅读”,让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了解。

上大学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一家以卖文艺类图书为主的独立书店。在这个书店业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它仅仅支撑了一年就倒闭了。但也因此,我对与书相关的信息特别敏感,也是在那期间,我开始接触到了真人图书馆的概念。

2012年1月,由于要申请去香港参加MAD(make a difference 的缩写,是文化创意青年的聚会),我得到了尝试做“真人图书馆”活动的机会。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于这个概念还是了解得太少,并且人与人面对面交流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困难,大家都借助工具才能表达,或者是手机短信,或者是电脑QQ,而当面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或说不好。所以我产生了做“移动真人图书馆”的想法:一方面作为我在这个城市旅行的见证,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广真人图书馆的概念,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座图书馆,能让人学会倾听,更学会表达。

我计划把第一站放在自己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于是,我给校长邮箱里写了一封信,邀请同学王薇艳和我一起做。没想到,图书馆馆长亲自接待了我们,同意支持我们完成这个梦想。接下来,我们开始了整个暑假的奔波,通过网络、朋友、媒体等各种渠道联系参与者,跟他们解释概念,发出邀请。

我一直觉得,在内心最深处自己是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很害怕与陌生人见面。但是另一方面,我又特别渴望和不同的人交流,听他们的故事。就是因为这种矛盾的心理,所以一直都很分裂。做“真人图书馆”活动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你需要不停地去认识陌生人,去告诉他们你的想法,去吸引他们参加活动,这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虽然活动才刚刚开始,但大家都对真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真人图书馆”这个平台的搭建,本身也是鼓励大家积极地分享自我的生命体验,通过线下沟通的方式来弥补线上沟通的不足。其实,在网络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以虚拟人格去和人交流,和线下交流得到的体验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许多人并不太愿意主动分享,因为从小接受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教育,而不是倡导协作和分享的教育。谈到分享,如果是在线上通过网络实现可能还相对容易,看看微博和WEB2.0的信息井喷就知道了。但是线下就会比较困难,因为这需要个人跨越两重障碍,一是分享意识,二是沟通意识。不过最近我们倒是陆陆续续看到了很多分享的工作坊出现,而我在做的也是通过个人微末的力量去推动这样的改变。

父母们多少对“地板时间”有所了解,而“真人图书馆”却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不妨学习一下并付诸实践。父母可以效仿“真人图书馆”的形式,约上几个家庭一道出行,在结伴游中,针对孩子的问题、困惑和想法制定主题,互相“借阅”。父母可以现身说法,和孩子们分享自己工作上、生活中的感悟,借其他父母的不同经历,弥补自家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孩子之间也可以通过分享,取长补短。

父母有意识地创造有效优质沟通的情境,尊重孩子,勇于分享,才能加强亲子间的互动,这对建立健康向上的亲子关系有着莫大的帮助。我们提倡这种人与人温暖、亲切的沟通方式,希望这种温暖能给每一位孩子及其父母、每一个家庭带来积极的改变。

新闻链接:

真人图书馆南师大活动小记

2012年9月15日下午,“移动真人图书馆·南京站”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三楼大厅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两位校友韩潋、王薇艳发起,南师大图书馆主办,共邀请了11位真人图书,进行以个人经历为主要内容的人生经验分享,供读者们“借阅”。其中包括跨界研究的学术达人、搭车旅行的大学生、非洲孤儿院的国际义工等。

真人图书馆把书的概念衍生到人,即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倡导一种通过“面对面”沟通和交流来完成的“阅读”。通过对话,读者可以更加直接地体验“书籍”的情感和经验,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书籍”的内涵。

对于供人阅读的“真人图书”,它是一次经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并能够受到鼓舞,从而产生动力。“面对面”的交流让传统阅读中读者与作者的交流环节更加直观,更加真实,更能产生共鸣。让彼此了解不一样的人生经验,丰富见闻,扩充认知。

作为真人图书馆当中的一本图书,拥有非洲义工之行经历的袁珊珊说:“作为真人图书中的一员,我就是想要与大家分享:生活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要被所谓的‘理所当然’绑架,要有信心让心念一动的梦想转变为现实。”

“国学奶爸”杜亚明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早教观点,由其首创的治疗“独生子男子气概缺失并发征”“异类家庭孩童爱与责任免疫综合征”等早期矫正教育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

此次活动,真人图书以鲜活独特的经历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多元化选择的精神,真实优质的沟通交流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真人图书馆”读者留言:

倾听的力量更强大,有些东西听过要比你经历更深刻。

第6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一、课程目标的确定

死亡教育意图指导个体透过思考人生的终点――死亡来反观整个人生历程,树立敬畏、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的态度,维护生死尊严、丰富生死智慧、强化生命追求。初中阶段的死亡教育课程应在剖析初中生死亡认知和死亡态度的基础上,根据其身心特点,确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层面。首先,科学认知死亡,理解死亡与生命、个我与生命、群我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于诸如“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会死去?”等问题,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就很可能长时间地纠结其中,内心苦闷、压抑,并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甚至可能违法犯罪。如果这样,就根本谈不上彰显生命的价值。其次,正确认知、理解和死亡相关的事件。从古到今,导致个体死亡的因素有很多。再加上,现在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关于死亡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如果对这些报道不加以及时而正确引导,就很容易对初中生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死亡事件。这些事件常常混杂在一起,许多初中生难以分辨现实和虚拟,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他们容易模仿“偶像”,容易任意妄为。等到他们误入歧途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方才追悔莫及。最后,增强死亡意识、安全意识以及自救意识,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应激能力。许多初中生总是认为死亡距离自己太遥远,丧失了应有的死亡意识和时间观念。死亡教育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唤醒并增强初中生的死亡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死亡就在身边、生命短暂而脆弱,唯有珍惜现有的时间、此在的生命,才能无悔一生。要知道,死亡教育“不是教人去死,而是教人去活,而且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2)过程与方法层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初中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并了解临终者的心路历程,掌握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的方法。虽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突出,在成年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成熟、独立的一面,但他们的心理仍然有着脆弱、孤独的一面。倘若突然遭遇亲友死亡或其他意外事故,容易使初中生蒙上心理阴影。这种心理创伤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伴随终身。在亲人或朋友临终前的时间里,让未成年人懂得如何进行临终关怀尤其是心理关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死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深层次的意识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层面的目标是死亡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有生必有死,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避死亡。死亡观和生命观一体两面,二者共同成为生死观的组成部分。只有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才能将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取向融为一体,才能确立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观。如果初中生缺乏科学的死亡观,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漠视生命,从而无视生命的价值和珍贵。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关于生命循环的课程内容。首先,关于植物的生命循环。许多初中生认为死亡不适用于植物。通过学习,指导初中生了解植物如何完成生命循环,懂得爱护植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其次,关于动物的生命循环。动物的生存状态和人类息息相关。只有知晓动物生命循环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命循环。最后,关于人的生命循环。这部分的内容包括生命的奇迹存在、死亡的意义及价值、个体我和生死、群体我和生死。初中阶段是个体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对个体关于生死问题的追问不加以科学指导,势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关于生物层面的课程内容。人为什么会死呢?什么是死亡?如何界定死亡?带着这些疑问,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之中,一起分析植物、动物的死亡原因及其后果,并对比分析生物和非生物的状态,对比分析造成植物和动物死亡的不同因素。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学会探究式学习和主动学习。

(3)关于心理层面的课程内容。如果有一天死亡突然降临在自己身上,该怎么办?能平静地离开人世吗?能有尊严地死去吗?如果有一天亲友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该怎么办?能承受得起这个打击吗?每个人都是渴望沟通和理解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初中死亡教育课程学习提倡问题式学习方法,在问题式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初中生关注自我的内心变化,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第7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指出“健康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而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发展中的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诸如人际孤独、网络成瘾、自负、自卑以及早恋、暴力、自虐等心理问题,导致其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及时地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带离心理问题的“深渊”,踏上明媚、平坦的人生之路。

二、作文教学是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

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对于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需求,但也经常陷入困惑,甚至陷入人际孤独。不难发现,存在人际孤独问题的学生往往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甚至自我封闭,这很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文教学可以以“尊己与尊人”、“分享与合作”、“诚信与真诚”等有关人际交往的话题在课堂设置小型谈话会,让各小组间合作分工,搜集论点、资料并各抒己见。这既能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口头作文)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二)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迅速,对日趋复杂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的环境缺乏足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应对能力。这会使青少年学生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压力,使一些心理承受力弱的学生更加畏惧困难,内心焦虑烦躁,不敢迈开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情境性的作文题目。比如,“假如我落榜了,……”、“假如我摔倒了,……”等。以指导学生理性分析,找出合适的心理状态、合理的应对方案。如此,无形中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降低对挫折的焦虑和畏惧。

(三)作文教学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矫正与预防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比如,让学生坚持记日记、写周记等,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快乐的、难过的……通过抒写学生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轨迹,从而来平衡自己的情绪,反观自己的不足,其中的理性思考也能促使他们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作文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针对性、个性化设计作文教学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面临不同的学习环境、生活状态,作文教学的主题可以由此确定。如,初升入中学的学生,面临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适应,新同学、新朋友的结交”等问题,可以设置“心灵的碰撞”、“不变的环境,可变的心情”、“朋友”等作文。又如,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一些困惑,可以设置《我的烦恼》、《生命的意义》等作文,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写作,直面挫折,感悟生活的魅力;再如,临近毕业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部分心理健康素质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在学习心理上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如,恐惧、焦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为此可以设置《我的未来我做主》、《谈压力》等作文,让学生敞开心扉,直面压力带来的恐惧、焦虑和不安,勇敢说出埋藏心底的“秘密”。同时,引导学生在作文时主动思考自己“秘密”产生的原因,客观、理性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二)通过真诚的批语“治病疗伤”

作文评语是师生进行交流的有效方式。通过作文,学生将内心深出的想法透露给老师,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做出真诚的回应。评语的内容不拘形式,可以是一句关切、鼓励的话,一段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诗或歌词,也可以一个微笑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拉近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比如,面临繁重的学习负担及升学压力的学生,部分学生的成绩可能会退步或止步不前,这都会给压力中学生敏感的神经增添一捆捆“稻草”。这时他们可能会有不自信、怀疑、甚至否定自我能力的倾向。这时,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以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等激励性的诗句或歌词等激励学生。

(三)通过作文评讲,集中进行心理疏导。

学生作文源于对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可以清晰的传达他们的所思、所感和所想。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学生可以获悉学生对写作的困惑、缺点以及隐含的心理问题。有时候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或心理困惑会出现集中性、典型性,这时候,简单的真诚批语就显得不够了。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作文评讲课,为学生解疑答惑。充满鼓励、探究的作文评讲课将会是唤醒学生写作热情,重拾学生学习、生活信心的不二之选。

(四)鼓励课外阅读,累积心理正能量。

对作文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只有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是力不足道的,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不可缺少的部分。引导学生在课下多阅读图书、杂志等并摘抄富含“正能量”的优秀句子、段落或在感悟人物魅力的同时写下自己对人物、故事的真实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健康成长。

四、总结

第8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亚文化;青少年;心理;“二次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43-0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二次元”文化,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兴事物并且借助互联网特有的传播,迅速成为青少年喜爱的媒介形式,可以成为我们更深入研究青少年心理的一种介质。

一、“二次元”概念的界定

“二次元”一词源于日本,其原意是“二维空间”、“二维世界”,本是一个几何学领域的术语,后来被日本的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爱好者用来指称这三种文化形式所创作的虚拟世界、幻想空间[1],因而也被合称“ACGN/ACG”,是“Animation” (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这几个英文字母缩写的统称[2],就是指代主要以动画、漫画以及游戏(以日本动漫游戏为主),次要的辅助于小说(轻小说)构成的一种虚拟世界,因为动漫、游戏等都是以二维动画为主,因此又称“二次元”,既区别于“一次元”――一种以文字为表达内容的纸质文艺形式,又区别于我们现实世界立体化的“三次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媒介形式。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市场样式的多样化,“二次元”被众多商家所追逐,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漫画、小说可改编成动画,进而再推出游戏,游戏可改编成动漫、小说甚至延伸至舞台剧、cosplay、“同人活动”、电影(电影《爵迹》就是一个典型)等等。腾讯于2015年11月正式提出“二次元经济”,标志着其作为一种产业开始运做起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作为几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体,“二次元”文化在中国一经传播,就受到以90后为代表的青少年极力追捧,热情高涨,带动了“二次元”以及相关产业(手办衍生产品、主题公园等)的发展。

二、“二次元”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文化舶来品,“二次元”具有鲜明的大众流行文化的特征。首先,“二次元”利用媒介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去年“二次元”漫画(《十万个冷笑话》)搬上大荧幕,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大大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高度发达的影像与漫画完美融合,给大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其次,借助高度发达的网络新媒体资源,加速了其文化传播的速度。“二次元”的最初引进,伴随着“御宅族”一词。“御宅族”在日本特指“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在跨语际的实践过程中,逐渐中国化、本土化,衍生出我们今天常说的“宅男/宅女”,语义也逐渐扩大为“喜欢长期宅在家里的人”,“宅男/宅女”离不开网络资源,又进一步推进了“二次元”在“宅男/宅女”中的传播。最后,在市场的作用下,“二次元”产品在内容形式上,更贴近大众心理需求、审美情趣等,恶搞、吐糟、不同元素的胡乱嫁接,一味地迎合观众口味,对青少年思维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二次元”文化的影响

“二次元”文化其受众主体大多由以90后为代表的青少年组成,兴起的艺术类型主要是动漫以及依托动漫形成的“cosplay”(模仿游戏人物形成的舞台剧)。本文主要以这两种形式为例探讨青少年的“亚文化”心理状态。

“亚文化”在我看来其实是有歧视性的,就如“他者”一样,处于被支配的、边缘性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位置,有文化暴力的某种倾向就如大众在审视“cosplay”成员的扮演者一样,“cosplay”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舞台剧,只是主流正统的舞台剧模仿的是文学巨著,而“cosplay”则是动漫游戏:成员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化着极其夸张的装束,有如“杀马特”一般,扮演着动漫游戏中的各种角色。因为文化的等级性,很自然地在大众眼里,舞台剧就是高雅的“阳春白雪”,而“cosplay”则是不入流地乱七八糟的带有低级趣味的“东西”,人们会用猎奇的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这是主流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也成为90后心中最难以挥去的一层障碍。其实在“二次元”世界中的90后眼中,只是每一代人接触的信息受到的文化构成不同而已。动漫游戏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态系统,有自己的规则、逻辑,有正义反面之分,它区别于电影电视文学的本质也是90后最迷恋于此的是:主流艺术形式是封闭式的,人设结局都是固定的,作者导演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可以操控人物的走向;游戏则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作者游戏者共同完成故事的走向,游戏者可以直接参与到故事的发展命脉中,改变人物的命境。简而言之,就是90后更注重个体的主体性能的发挥,更注重“个体的参与感”并在“cosplay”所营造的氛围中获得一种“仪式感”,这种对主体经验的满足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比如在对“cosplay”的扮演者进行询问:“你们为什么喜欢cosplay?”,很多人回答“兴趣爱好,单纯地喜欢”,“简单”。由于是自身的选择,“cosplay”的团队往往是自发形成的,从服装造型到道具,都是成员亲力亲为一手打造,而非市场公司的运作。早期市场少有动漫角色服装,成员的衣服甚至是要靠自己的手工完成,这对90后绝对是一项技术活,自己设计自己缝制衣服,这种源于兴趣使来的恒心和毅力,成为这个群体很显著的性格之一。而在选择排练成型的过程中,个体的想法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思想付诸于现实又使得他们很有成就感。

然而这种思想毫无疑问又带有肤浅性,是各种碎片化的信息胡乱嫁接,很难生成一种体系。比如深受90后喜爱的动漫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其中有一则笑话是改编于传统神话故事“哪吒”的诞生:“老爷,老爷,夫人她生了”老爷兴冲冲地跑到产房却大吃一惊:“为啥生了个球啊?”说着就要拿剑刺杀,“相公剑下留球”“相公,这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实不相瞒,此球乃妾身无所事事挖鼻屎积攒而成的…”单纯的,缺乏厚重文化的积淀,不相干事物的胡乱嫁接,再加一些恶搞的元素,却成为90后眼中“多彩的世界”,这也是大众对头脑简单的90后引起关注的一个很大原因。“二次元”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日本漫画历史最为悠久,在产业链中处于最基础核心的地位,因此也涌现出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动漫大师,比如宫崎骏等,他们只是借助这一形式阐发更加深刻的对世界社会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实,其内容是不断被重新解读重新认识重新感悟的,是永恒的经典。反观中国,在传播的过程中,动画借助于更加大众的网络技术媒体,形式上成为“条漫”(可以在手机上用手指飞速地翻上翻下的条目),失去了传统纸媒时代左右上下并列印刷的丰富版面;内容上呈现世俗化、娱乐化、低龄化倾向,再加上市场资本的参与,文化成为产业并且过于快速地膨胀,一味迎合年轻人的胃口(甚至很多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只是因为从众心理)。历史与现代的剥离,加剧了文化的无根性,“二次元”成为极其没有营养的快餐品。然而,更令人值得警惕的是“二次元”作为与“三次元”现实生活完全平行的空间,其本身的虚拟性,往往会让青少年沉迷于此,乐此不疲,将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性的精神体验放在与实践生活中的身体实践同等重要甚至更上。比如游戏中男生热衷于玩的打装备,女生喜欢玩的结婚游戏。究其根本,就在与网络所虚拟的“二次元”世界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它深深依托于漫画、动漫、游戏、小说等纸媒或网络二维平面,不依赖于现实世界,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不需要与三次元世界进行联通,二者可以互不干预平行存在[3]。电子虚拟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假为真不再成为戏言,正如依托于电视网络媒体的广告,“广告效应”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产品自身、产品使用功能等的宣传造势,而在于它的诱引和制造作用:它诱引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欲望,通过制造幻境让消费者沉溺于此,控制着人们深层动机中的欲望,“人们在今天的资本主义消费中从来没有消费到物品真正的使用价值,只是消费了‘被消费的意象’”[4]。同理,“二次元”文化不在于其形式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猎奇感,而是它催生并营造出一种独立又完整的世界,使得青少年“傻傻分不清”,“中二病”(网络词汇,特指深陷在网络虚拟中,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的“二次元”迷所犯的病)由此得来。可见,“二次元”文化的到来,不仅仅对青少年心理,甚至对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结构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符号化的“二次元”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文化,其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对于尚不能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尚待加强的青少年而言,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

参考文献:

[1] 林品.青年亚文化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双向破壁”――“二次元民族主义”的兴起[J].探索与争鸣,2016(2).

[2] 高寒凝.二次元 宅文化[J].天涯杂志社出版,2016(1).

第9篇:对于网络暴力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家访;沟通;教育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沟通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快捷,更加多样。老师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泡着热茶手执电话历数孩子在学校的“罪行”,也可以打开电脑,“飞信”一封,通报孩子在学校的种种状况,甚至可以短信群发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我们在节约了时间的同时,是否也考虑到了情感交流的质量呢?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十多年里,我也一直在努力摸索一条真正与学生心灵沟通的道路——那就是家访,走进孩子的家庭,走近孩子的小世界,用爱去触碰孩子的心灵。

家访,在当今时代算是一个稀有名词了。“好多年没有老师家访过了,大概二十年了吧?”当我走进我班小泓同学家门的时候,他的奶奶,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样说。“蓝老师,我都被你感动了!”

一、我的案例

张林是我班一名身材矮小,长相不英俊,性格非常内向又有些懦弱的男生,在小学班上,他就是同学们冷嘲热讽的对象,为了避免班上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在学生入学的第一次讲话时我就专门就这点提出了要求。可是,今天,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出其不意的班会

一天下午第二节课进行中,学生李庆慌张地跑到办公室找到我说:“老师,张林哭着从教室里跑出去了。”“怎么回事?”“因为政治课上老师要求我们推选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陈远说选张林,大家也跟着起哄,还说了他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什么的,还有更有创意的,说他长相可以降低犯罪率,长的遵守交通规则,集天地之光辉,聚日月之精华。”

此时的我无比地震惊,更是无比的生气。惊于大多数孩子的麻木,气在他们是非不分。但是气归气,要解决问题还得平心静气,如果不把这件事情及时解决,我们的班级风气将不堪设想。今日事今日毕,教育最重要的是契机,也许今天就是育心最好的时机。

于是,在最后一节课上完后,我出其不意走进教室,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我们是同学”五个大字。我概述了今天政治课的突发事件,并用平稳的语气给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张林同学平日为人很差,与班上很多同学有过节吗?第二,大家在政治课上对张林同学的评价是你们发自内心的真实而中肯的看法吗?第三,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是什么?请大家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我希望得到大家真实的答案。”我的冷静让全班同学感到很意外,他们沉默了片刻就开始了讨论。

通过同学们的结论,我认识到,张林同学出现今天的问题也与自身的软弱有关系,于是,我让同学们书写了对这个事件的认识,当然更多的是给张林同学的建议。

(二)走进孩子的家门,靠近孩子的心门

当天晚上,带着63个孩子对张林同学的歉意和关心,我走进了孩子的家门。这是一个和睦热情的大家庭,有温和的爸爸妈妈,还有慈祥的爷爷奶奶。对于当天发生的这个事件,全家表现出的没有意外,更没有愤怒,更多的是对老师处理及时的感谢。但是感谢并不能解决孩子被欺辱的根本问题。

于是,我拿出了孩子给张林写的一张张或是表示歉意或是表达慰问或是抒发感慨或是提出建议的小纸条。部分如是说:

王文远说:“政治课上这个最受欢迎榜,在一开始的确大家都没有很严肃的对待,觉得乱说一个人起起哄很好玩。大家七嘴八舌的玩笑话,说张林长相英俊、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等等,直到他冲出教室,我们才意识到闯祸了。我对于自己的麻木和起哄想给张林道歉。”

萧萧说:“作为张林的小学同学,我很同情他的遭遇。但是他小学时就是这么软弱,别人嘲笑他,给他起外号,在背后整他,他都不敢反抗。一个不敢反抗的人当然就要受人欺负。”

在政治课上被同学们推上最受欢迎榜的刘芸同学说:“我作为一名女生,‘荣登’第三名宝座也不好受;张新源被说成猥琐,被当成笑料也不好受;沈云翔听到‘男生右边,女生左边,沈云翔中间’更不是滋味。但都只有笑一笑就过去了,我们的遭遇和张林的都是一样的。人嘛,总要适应环境,把事情看淡一点。只是我们潜意识里把张林当成了弱者,想要去同情他。我认为我们错在不该在课堂上恶搞和这种以貌取人的观念,特别是后者,这是时代给我们的污点。仅此而已。”

……

看着看着,张林的泪水喷涌而出,待他冷静下来,我和他及家长做了如下沟通:

1.张林性格懦弱,不敢反抗,导致他一贯被欺负;2.首先应该自己强大起来,才不会继续被欺负;3.要心胸开阔,更豁达地看待同学们的玩笑。

据家长的表述,张林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奶奶是小学教师,由于张林从小个子就比较小,所以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而家长对此采取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批评教育张林,让他学会隐忍。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难以做到的要求,于是“隐忍”至今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于是我用孙丹勇和马加爵事件来说明长期压抑个性想法的结果:

一个内心长期受到伤害的人长大后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伤害自己,二是伤害他人,这已经成为当今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了。第一,孙丹勇因无法忍受单位丢失重要物品被调查的压力跳楼自杀了,可以说,他缺乏用非暴力的手段化解人际冲突和人生困境的能力,所以才转向了指向自我的暴力(即自杀),以求从当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自杀的人造成的一家的悲剧。而另一些人可能采取指向他人的暴力来化解冲突——它暗示着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或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关系失调,是人无力解决与环境或与自我的冲突而采取的一种消极的应对策略,那么他所导致的就是社会悲剧了。马加爵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导致他杀害四个同学的重要原因就是与同学之间的积怨,这些积怨让他觉得等不到同学的尊重,内心收到极大伤害。当每月与同学为小事争吵积累下来时,就会在他内心产生仇恨的膨胀。这种膨胀被一次激烈的争吵所引爆,在缺乏正确引导,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教育时,他就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他15岁的日记中就已有记载,“对付恶人,要用狠的手段,要彻底处理掉……”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也是一致的,于是,以杀人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也就顺理成章,所以他走上了害人又害己的伤害他人的道路。

经过这次深刻的交流,张林同学表示自己会努力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张林的家长也终于意识到让孩子走上心灵自强的道路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他的爷爷奶奶也做了深刻的反省,不该总是溺爱孩子,不该总是将大人的所谓的高尚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三)后记

张林在后来的两年中能够与同学友好的相处,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周末还可以和三两同学去看电影,在最后的毕业晚宴上,张林和大家合唱《祝你一路顺风》时泪如泉涌。

三、我的感悟

走出家门,家长那殷切的眼神都令我难以平静。那是对孩子和老师的双重期望啊。通过家访,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家访是学校教育向学生家庭的延伸,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所以尽管社会已经进入通讯高度快捷发达的网络时代,家访这一传统然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方式,依旧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家访我们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理念和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牛序珍,张太连.一位小学教师的家访手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