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 Helga E,Halfens Ruud J G,Lohrmann Christa.Nurses' wishe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among graduate nurses in Austria[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1.交际礼仪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日常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关于吃饭、去处、去做什么事情等,这使得人们感觉到一种亲切感。然而在西方国家,这种寒暄方式反而会使对方感觉到突兀、尴尬,甚至厌恶,在他们看来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是在“盘问”,是在打探他们的私生活。对于西方人来说,日常问候只需一声“你好”或标明时间来区分的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又如,尤为特殊的是,英国人见面一般只谈论天气:“今天天气很好啊!”
在称呼上,汉语中一般只有彼此很熟悉甚至亲密的人才可以直呼其名。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则在很大范围内都可以“直呼其名”。在英语中,“先生”和“夫人”是用来称呼不知名的陌生人的。对于女性来讲,十几或二十几岁称呼为“小姐”,之间不分长幼尊卑,已婚的可称其“女士”或者“夫人”。家人之间可以互称姓名或者昵称,可以叫父母的名字。所有男性长辈均称之为“叔叔”,所有女性长辈均称之为“阿姨”。而在汉语文化中,一定要严格分清老幼辈分等关系,否则就是及其不礼貌的。
在告别语方面,中英两种语言差距也较大。如医生和病人告别的时候,汉语中多数会说“多喝温开水”“注意加减衣服”“好好休息”之类的话,以此表示对病人的关切。但英语中这样的表达往往会被认为是唐突和冒犯,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人一般只是简单地用“请多保重”或者“祝您早日康复”等来表达。
2.餐饮文化的差异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可见中国人是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的。中国菜肴素来讲究色香味形意俱全,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西方国家则是讲究科学的饮食,注重营养的搭配以及吸收。西方人的饮食多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健康状态,似乎不太讲究色香味形意的搭配。
对于餐饮氛围,中国人很享受喜庆热闹的氛围,喜欢大家围在一起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国人在餐桌上没有很特别的礼仪,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而西方人则享受幽雅娴静的用餐环境,他们很重视自己的用餐礼仪,强调文明用餐,如在进餐时绝对不能发出不雅的声音。在宴请礼仪方面,中西方也是各具特色的。在中国,向来都是以左为尊,地位最尊贵的客人要被安排在最左边的上座位置。而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女宾的席位要比男宾的席位稍高些,男士要给自己右边的女宾拉椅子,以示其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在用餐时要端正而坐,他们认为低头,弯腰或者用嘴凑上去用餐,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用餐时,西方国家的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而在中国的餐桌上酒却是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教育背景的文化差异
教育是所有国家振国固邦的重要因素,中西方国家都着力发展现代化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这其中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就教育模式来看,考试是当前世界各国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手段。然而,考试在各国考试又存在很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体现在各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
深受几千年来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考试成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张提供了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受种种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就美国而言,美国的基础教育及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相对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尤其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培养。中国的家长和学校都将“应试”作为学习的目标。
就国际数、理、化“奥赛”而言,我国对其重视程度无疑超过了任何国家。某位参赛选手在“奥赛”中获得了金牌,其省教育部门的领导及学校地领导和教师们为其组织了隆重的仪式并全程拍摄,此段拍摄在其省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对此事要很漠然得多,有甚至连相应的正规辅导也不进行,这仅仅被看做是对学生某种能力的日常测试。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其成功经验,对中美教育的差异发表了自身的见解: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教授还通过他所指导过的中国研究生总结了中国学生的某些共性: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一到实验室却不知所措。他曾在一次演讲中用一个生动事例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对一个将上海交通地图背熟了的外地学生和一个完全没有背上海交通地图的上海本地学生进行有关上海交通知识和能力的测试。在考场上,外地学生的分数遥遥领先,当两人进入上海市内交通中进行实地比赛时,外地学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才能成功,而上海学生却能轻车熟路地达到目的。
就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分数的提高而轻视人格的塑造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培养出学生和人格本位,培养出的只能是分数本位。
基于以上差异,经过反思,我们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其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不等的现象。强是指我们过多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传授和牢固,过多强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而有效。弱则是是指我们对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关键词:教学模式;差异原因;英语教学
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和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迥然不同的教育观①。教育观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教育模式的不同。本文对中西方教育模式进行多侧面对比,结合大学英语具体教学实践,吸取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期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中西教育特点及差异对比
1.指导思想
中国重视知识本位,注重知识的灌输,崇尚知识的积累,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属继承性教育。中国教育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目标为目标。而西方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追求知识的应用,崇尚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综合能力,属创造性教育。
2.师生关系
在中国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是权威的化身。学生在老师面前常常表现得谦虚谨慎、循规蹈矩,在课堂上常有紧张感和压抑感,不能自由地表达思想。西方课堂上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地位,营造出民主、自由、充满活力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敢于直言和争论。西方教师对学生一般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鼓励远远多于批评。
3.教学形式
中国属于封闭型、讲授型教学。教师通常全班集体授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或交流的机会较少。课堂上有较多的纪律规范,师生都有约束感。西方属于开放型、多向互动式教学:理解、参与、创新,学中用、用中学。西方教师在互动模式上通常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西方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体现出以人为本、灵活应变的原则。
4.评价体系
中国教育是静态评价、重结果、方法简单、答案唯一,中国师生非常重视考试,考试通常采取笔试的形式,内容上往往侧重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西方是动态评价、重过程、方法多样、答案开放,考试形式一般灵活多样,考试内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
5.非语言交际
中国老师在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利用上――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身体距离、服装打扮、空间不够充分,对教室的空间布局也很少关注。西方教师一般衣着随意、善于表演、表情夸张、个性张扬,喜欢将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布置,以便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有时会采取户外授课的形式。
二、中西教学差异原因分析
1.教学体制原因
中国长期采取的是单一的办学体制。自秦始皇统一之后,便建立了一元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为历代统治者培养的是效忠、尽能的御用人才,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学校体制政治化、官僚化,体制僵化,思想萎缩,没有独立自治和自主。
西方是多元的办学体制:西方社会立足于商业经济基础,官、私办学体制并存,一般私人办学比官方办学兴旺发达,尤其是私立学校实行的是学术自由、思想独立、教育自治、政治色彩少,是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世纪西方大学城就是在一条街上,无单一场所,分散在各条街上进行高等教育的私立学校集合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教育才真正繁荣起来,教育思想几乎是沉浸在自由与宽容的气氛之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校,也培养了不少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总之,西方与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同之处的核心在于它的独立、自由和宽容。
2.教育理念原因
在中国,“教”“育”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教”的含义最早是对外部权威的效法和遵从,体现了社会的意志;“育”字则反映了个体成长的需要。在我国先秦古籍中,“教”和“育”连用得很少,大多只用一个“教”字来解释教育的事情。千百年来,我们只强调了“教”的功能,而忽视了“育”的重要作用。另外,儒家教育体系中重传统、重规范、重结果的教育理念,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西方国家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要适应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卢梭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具有极大的影响,像德国的康德和赫尔巴特,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美国的杜威等无不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3.文化背景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差异,也就是强调群体,忽视个体。中国古代把维护群体的协调、社会安定作为最高的伦理政治原则,认为群体的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体对于群体来说,义务重于权利,奉献大于索取。这种文化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就是注重整体,而忽视对个人的深入解剖与分析。重群体的价值取向,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系统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专制主义,约束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
西方文化传统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和尊严。早在古希腊的伯利克里时代,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此后西方教育思想家大都把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视为培养人才的基本目的,提倡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
转变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学习者是语言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语言知识和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引导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实施自我管理和自主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2.建立开放、活泼、富有成效的新型课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应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鼓励他们的自信和好学;让他们感觉充满力量,感到安全、放松。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音像手段增加语言输人源,创造真实性、交际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语言及其文化。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在人数较多、学生基础不一、语言潜能、认知风格、动机和目的各异、需求不尽一致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关注学生可理解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
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形影不离,在外语交际中,相同的话语也许会因言语、非言语等文化差异而大相径庭。中国外语学习者也经常因为文化缺失在外语交往中犯错误。面对时代的发展,可以说,在未来社会中,没有多种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将是“残缺不全”的人。因此,外语教学应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要着力于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中西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教育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我们在教学中很多启发。就英语教学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坚持因材施教,触及学生的可能发展潜力,关注并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教学富有个性,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取得语言学习的良好效果。
注 释:
①所谓教育观,简而言之,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外语教学,2003-05,24(3).
[2]刘道玉.“塑造与成长”:中西教育观的两大分野.教育信息报,2007.
论文摘要:在道德价值观中,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中西道德价值观差异的基本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本位意识将会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二者的区别及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道德是通过道德主体的内心感悟自觉地实行善恶价值取向。中国与西方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关系不完全一样,二者的道德价值观差异明显,但仍有一定的相似。
首先,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有阶级性的,教育方法也自然会被打上阶级烙印,所以,二者道德教育理念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次,二者都倡导人道主义思想,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对神权思想,要求“尊重人”的思想,以及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与孔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治国》)的人道主义思想并无多大的区别。
西方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而中国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整体主义。个人主义最早是由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提出的,强调个人自由及个人自主与尊严,不受外来的约束。在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国家的革命就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自由平等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同时,个人主义的发展也为国家政治权力无节制、无休止的发展与膨胀提供机会。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i.强调个人价值与强调整体价值个人主义推行个人至上,以自我为中心,突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个人独立的思想。同时,强调自我是价值主体,离开自我就谈不上什么价值,自我是实现价值的主体。对于每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与特定利益的正常人来说,最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就是允许他们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目标和达到目标所用的方式或手段,并在不违背现行法规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付诸行动。苏格拉底曾说过:“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是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可见,苏格拉底把品德培养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夸美纽斯强调的则是人的身心是和谐的,他说:“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在德智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任何人都有能力在自己身上发展某种独特的人类优秀美德——不管是思想的、艺术的、还是伦理的,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是独特的还是共同的等等。”都是有能力实现他们值得钦慕的潜能。这里所说值得钦慕,也会有道德上的差异与文化上比较。某些特定范围内的人类美德,会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其中的方面,这些方面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德。
而整体主义以群体为中心,整体重于个体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中心,个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个人作为整体的部分依附于整体,且无条件的服从整体。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如不纳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就得不到肯定。整体主义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的道德原则,以宗法、血缘为纽带,培养群体人格,约束个性。在古代没有个人的观念,一个人似乎不是为其自己存在的。如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强调就是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义利关系上,强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论语·宪问》)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显仁》)“因民所利而利之。”(《论语·饶日》)强调了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舍生而取义的思想;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以整体为中心的观点,体现了为国家、为人民的献身精神,对于培养当代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为人民服务精神,及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2.培养心性修养(耻感取向)与信奉法制力量(罪恶取向)在古代传统思想中,有影响力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其认为是仁义礼智的根源,只要人们进行修养,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实现自己道德理想。强调了自我反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及“克己”反省的道德精神,从而提高人们修养的自觉性,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
西方文明在形成之初,就与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有着不同的特色。西方社会以地域划分层次,以个人为本位,认为哪怕是神与神之间,也会为私利而争斗,其社会契约论就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之上的,以一定的契约来约束管理社会事务,以一种制度对人们进行调节,这就是法律制度,法律在西方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法制是其主要的制约机制,它较之道德或其他的制约机制具有更显著的地位与更重要的作用,并在长期发展中完善自己的法治秩序。西方在法制建设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对西方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造成中西方道德本位区别的原因是复杂的,中西方道德价值观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环境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影响差异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西方不同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各自的道德本位。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无论中国或西方,“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中西方道德都是公开维护统治阶级的制度,只是中方的起源以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的,而形成了宗法制度。同时,人们依靠土地生活,若没有天灾或其他事情,一般不会迁移到其他地方,所以,整体关系愈来愈密切,形成了中国家庭稳定、和谐统一的优良传统,对家庭成员个人的独立性与个性得不到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古希腊,以居住地区与财产划分阶级而形成的国家、家庭关系没有中国古代那么重要,同时,以雅典为代表奴隶制城邦工商业十分发达,以行业分工制到行业内部分工都十分周密,在城邦内外贸易。工商业者的经济活动就是在交换中寻求利益,追求个人幸福,追求个人主义,在交换中得到尊重与尊重他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们注重平等自由,强调了个人权利等个体道德品质。
其次,统治阶级的专制程度方面。在西方,基督教统治着人们思想界,其教义认为人生在世上就是痛苦;对上帝应爱、服从,上帝会宽恕人们的一切罪行。其教义不仅通过教育,而且由仪式或日常其他方面向人们灌输。可见,其影响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很深,宗教伦理在超越性的意义上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可以说,西方市场经济的规范中,主要依靠法律与宗教伦理配合。同时,在社会中,一切都是商品,每个人都是商人,在交换上,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一直以儒家人伦本位思想为主导的价值观,因而对“礼”的维持既是传统伦理也是传统经济的最大价值,竞争必然被当作与伦理秩序不相容的因素。于是,经济生活被严格限制在伦理的范围内,人伦关系制约着经济关系,个体经济活力的约束必然抑制主体从事经济生活的能动性,从而达到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以至于遏止了工商业的发展,为专制特权统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物质条件。
如果以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任其发展,不仅会导致社会责任与集体意识的缺乏,还会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因素;而且在道德理想层面上无法造就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的理想人格。同时,还应认识到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西方价值观是在适应西方市场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并且这种价值取向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
而以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有它积极的方面。整体主义的内容会因时代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来说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如果走向反面,个人积极性就会受到伤害,特别是青少年由于思想上未成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能避免的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教育青少年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的同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中有“严苛死板”的中国教师与“捣蛋调皮”的英国学生,他们之间的“摩擦碰撞”,引发世界各国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异同的大讨论。中式教育素来以“勤学教育”闻名中外,而英式教育则以“欢乐教育”著称全球。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孰好孰坏的激烈争论历时已久,与其在发扬光大哪种教育的问题上争个“你死我活”,不如冷静下来,好好地做到脚踏实地,认真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便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和借鉴,不断融合中英教育优势,为中式教育的推广化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从而使得中式教育的未来发展得更好。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中式教育
中式教育,也被称为“中国传统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从中国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它总是指一种旧的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是说不好。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本身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教育中存在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存在有不好的或者是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那就是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式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分数。其实它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逐渐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纪录片中可以看出,中国课堂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而且有体育手工烹饪,引入中国式的教育,培养英国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2英式教育
英式教育,也被称为“英国传统教育”。英国传统教育强调“绅士教育”。“绅士教育,一方面,使英国培养了大量社会精英,并在英国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英国绅士教育成为英国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如今的英国强调绅士教育、欢乐教育,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纪录片蕴含着此理念。
3.中英教育现状
3.1相同之处
在BBC纪录片《中式学校》中,老师都很认真地教授学生知识点,也都认为学生能弄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式和英国式的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制定大纲、编写教材、水平测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该看到,中国式和英国式的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偏见还有待澄清。比如,周期长,效果差;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3.2不同之处
中式教育注重基础教育,英式教育强调创新教育。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普遍认为孩子在早期就应该认真学好基础知识,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只好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机械地死读书,读死书。不加思考,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背书,他们才能有机会考上重点小学、初高中及重点大学。而西方学校在教育上则主张采用“融合式”教育方法,教师从学生小时候就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把各科的基础知识简单死记硬背,牢记在心中,考完试便会忘光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英式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独创性。对他们来说,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3.2.1原因分析
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基础与创新各有千秋。导致二者之间在教育理念上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文化传统的差异。博厄斯认为,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与其各自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即儒教在中国根深蒂固,其核心是道德和伦理。它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义为核心。在学校里,要尊师重道,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强调对学校教育权威和老师的绝对服从。西方的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的发展。受此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咨询者或者顾问,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2)社会环境的差异。中国教育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学模式影响,所以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制。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实践中学校的自主权仍然有限。在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科技的追求十分重视,西方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注重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发明。同时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限。
3.2.2
英式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自主、创新精神,而中国教育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格、严谨、勤学精神。所以,从创新能力的角度看,中国的学生容易自我约束、迷信权威,以及因为害怕出错而会习惯于墨守成规。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优点,重基础,同时要吸取英式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重创新。
4.纪录片《中式学校》中教育融合问题的提出
纪录片《中式学校》的热播给中国与英国教育方式的融合带来了新思考。中式教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有教无类,其中,孔子被后世奉为圣人,其教学思想至今仍在广为流传。儒家教学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教育,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繁荣。英式教育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演变与变革的过程中,这种演变与变革伴随着对中式教育文化的引进、学习和融合,这种融合一直到现在的现代社会中还在一直潜移默化地发生。纪录片《中式学校》中,英国博航特中学大胆尝试引进了中式教育,这是中西方教育融合的典型案例。引入中式教育后,英式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英国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来的英国学生在考试中更容易名列前茅、取得好成绩。这与传统西方教育中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初衷格格不入,纪录片中校长表现得很不满中国教师自顾自讲课的方法,学生也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抵触和不理解的情绪。同时,毋庸置疑的是,中式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在对知识的掌握上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纪录片中,也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创造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制。他们觉得中国人喜欢死记硬背,太枯燥乏味了。所以从独立性与创造性方面,可以引发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优缺点及教育融合问题的探讨。
4.1从纪录片《中式学校》看英式欢乐教育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欢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且在未来不断地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所以,BBC纪录片中的英国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总是笑意盈盈地在上课,很少见英国学生在课上是眉头紧锁、满脸严肃的,他们都是在享受上课的过程的。中国老师觉得他们是在嬉皮笑脸、嘻嘻哈哈的,一点儿也没有在认真上课,可是其实他们也是在专心学习,只是看起来似乎是不用心而已。但是,他们确实会容易在碰到不懂的知识点就直接放弃不听老师讲课,纪录片中有一位学生(卢卡)就很直白地说,他要是觉得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或者是遇到什么不会做的题目,就会分散注意力,然后就会分散别的同学的注意力,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很不好,但是他好像控制不住。要想他们放弃学习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其中,有一位中国老师犀利地评论道,要是没有英国的福利制度,或许英国学生会比中国学生更“拼命”学习。在这部纪录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学生上体育课时的情景。首先,英国学生在听到体育课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的时候,倍感惊讶;其次,当他们听到体育课成绩是要算入考试总成绩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已经是在迅速抓狂和崩溃中了,他们说,自己完全是无法想象中国的学生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而且无法相信这在中国是事实情况,并且早已是司空见惯、小巫见大巫了。由于体育课成绩是要算入总成绩的,因此要测试学生的运动能力。在体育测试课上,一位小男孩(乔)因为跑步能力不行,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坐在操场上伤心地哭了。让中国老师惊讶的是,英国体育老师的鼓励方法与中式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她鼓励乔说,他应该为自己坚持跑完了全程而骄傲,记住自己并没有放弃就好了。如果在体育上不出色,你一定会在别的领域表现得很出彩。她认为,中式教育的体育与英式教育的体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英国体育课上是鼓励学生要战胜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在中国的体育课上,由于要达到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就会感受到压力,开始拿自己和他人比,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就会感到很伤心。中国老师则只会站在一旁,“冷漠地”拿着计时表,说两句象征性鼓励话语:“加油!你行的!”可是,有些同学就是天生的运动细胞不发达,即使是给他们加上“几千吨油”也照样跑不及格。中国的学生,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号啕大哭,会被视为是丢脸、软弱、没有能力的表现,会被同学瞧不起。然而在英国,情况有所不同,他的同学并没有看不起他。在纪录片中有个女孩“霸气地”说,就算是史蒂芬?霍金的体育能力也不行啊。这充分说明,英式教育认为,拥有才华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某人某方面不“牛”,就完全抹杀了某人的别的方面的天赋才能。刚谈到的那位跑步不及格的小男孩,乔就在接下来的纪录片中就表现得相当优异,比别的同学在“中国九连环”方面都学得快。他还很热心地教别的同学怎样学会它,片中体现英式欢乐教育。
4.2从纪录片《中式学校》看中式勤学教育
中式教育,也可以说是“勤学教育”。中国式教育一向倡导学生勤奋学习,坚信“勤能补拙”。纪录片中的中国学生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面前也是堆满了一叠厚厚的课本。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而且没有福利制度保障,就业形势严峻,竞争环境异常激烈。学生从小就非常清楚要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纪录片中,虽然最终考试结果证明是中国教师胜出。可是,这意味着中国式教育的胜利吗?我们应该思考:中国式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果不能,应该如何改进?从哪里突破?要心中牢记:千万不能盲目乐观。
5.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首先,完善培养体制。从单单重视基础教育向注重基础和创新转变。其次,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落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最后,要加大教育领域投入。
(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理念,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天下归仁”为最高的道德教育目标。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创办私学,广招各类学生,打破了封建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认为如果学有余力,就可以从政,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所以孔子将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特别强调培育道德自我的重要性,他以人自身为主体来说明德育问题,体现了其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孔子注重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在今天看来,孔子所提倡的便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孔子还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出了多方面的人才。在德育教学中,孔子还重视“举一反三”的作用,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仁义”是孟子德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仁义”是人们修身养德的规范和准则,他把这种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将“性善论”作为人们加强道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源自人的本性,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孟子注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要求自我反省,“反求诸己”。他认为求仁者不能行仁,便应当反求诸己,检查自己是否端正了动机。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贵在持之以恒,他认为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积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奋斗的明确目标。荀子批判性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理念,采百家之长,成为了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孔、孟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礼”、“法”的理念,他重视道德修养,隆礼重法,礼法并举,礼是人们修身育德的道德模范,而法则是达到德育目标的法制保障。荀子认为没有经过教养的人是不会为善的,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发生争执,他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化性起伪”使人格得到提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荀子主张“行高于知”,他强调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手段,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在学习中要树立合理的义利观,只有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达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才能构建一个因义得利、德福自然统一的伦理社会。
(二)西方传统教育理念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可以视为西方最早的教育理念,他强调美德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只能凭内心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认识自我,听从神的训示。在教育实践中,苏格拉底以培养人的道德和治国人才为目标和宗旨,他主张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首位,在成为有德行的人之后去学习广博的知识。苏格拉底以其特有的辩证问答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来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这和孔子“愤启悱发”的启发式教学有相似之处。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理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以“心性三分说”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理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柏拉图提出了以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四科)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育目标,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理性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忆已有知识启发学生。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公共教育的理念,他强调国家应当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忽视教育将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最终获得知识和美德,所以他以发展理性作为教育目的,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亚里士多德重视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主张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因此,他在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理念之后将其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二、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比较
(一)注重共性和发展个性
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被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塑造的“圣人”、“君子”等人格形象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普遍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压抑了个体的发展及对个性的追求。古希腊学者则强调个体利益,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提倡对个体利益和个性的追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由、宽松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尊师重道和追求真理
儒家“三纲五常”、“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提倡师道尊严、尊师重道,老师被学生视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权威等级的观念固然能够让中华文化得到较为完好的保留和稳定的发展,但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迷信权威,缺乏创新能力。古希腊学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学生伙伴的角色,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
(三)言传身教与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教育以指导性教学为主,儒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学习标准。儒家十分重视知与行的统一,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特别注重学与思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用心体悟以增强道德修养。古希腊学者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张学以致用,以问答和辩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练习和现场体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三、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现行的中国高校教育以社会本位的教学为主,注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高校采用统一的知识标准和教学内容,强调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教育,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道德滑坡形象频频发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高校教育应该由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教学转变,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校应当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统一,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强调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育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双主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指标,教师一味的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然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将学与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知行并重,交叉渗透,学以致用
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轻视,道德教育呈现出形式化、教科书化的现象,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修养。高校德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可以更好的将德育理论运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中。此外,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校内,高校可以采取辩论赛、讨论会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校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调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理论和价值。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各自的长处和缺点,借鉴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有益成分和先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创新之路,培育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周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广晋,王引兰.孟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伦理学研究,2008(3)
[2]冯兵.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东南文化,2007(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双向浸润
一、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所处的重要地位。美国语言学家ClaireKramsch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密不可分。”胡文仲教授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和社会能力(socialcompetence),即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可见,语言学习必须包含文化的学习。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忽视文化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重语言能力、轻文化意识不少教师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影响,过分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具体表现在:备课时只着眼于教材中的字、词、句、篇,教学时只满足于知识点的巩固与记忆,不重视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渗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自然而然地以各自母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指导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结果缺乏目的语文化浸润的语言学习者虽能说出语法正确的话语,却常常表达不得体,令人费解、尴尬,或是闹出笑话,导致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误,达不到顺利交际的目的。2.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还有人片面地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就是指英语文化。为了避免母语文化的干扰,有些教师刻意回避汉语文化,甚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轻视中华传统文化,以至于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仍无法正确、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比如,很多学生都熟知各种西餐的英文单词,却不知道日常中餐的英文表达法。这类现象中的“重症”被学者们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3.重讲解输入、轻浸润体验文化教学的途径很多,讲授法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课堂上遇到某种文化现象时,教师一般是口头讲解,或在PPT中以Tips的形式呈现。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文化体验,课堂上一带而过的语言讲解很难在小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更不要说今后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运用了。以上这些当前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值得大家正视和思考。经过多年文化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准确把握文化内涵,设计好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浸润,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主要内容
文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界说,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勃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了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其中,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把文化作为中心概念提出,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系统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则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这与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表述是基本一致的。准确把握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内涵,是英语教师实施文化教学的基础。然而在“文化意识”的二级目标描述方面,新课标却有所修订。让我们对比一下其中的微妙变化:“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对比一览表从上表不难发现,2001年版课标中“文化意识”7条二级目标几乎全部着眼于“英语国家文化”,而新课标新增的“了解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差异”,则打破了这一局限,提醒广大英语教师英语教学不能仅关注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还应关注中外文化差异。英语课堂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但也不能“全盘西化”,应将中外两种文化进行适当的关联和对比,以增加跨文化的敏感性,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在各科课堂上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凭老师的自觉行为,随意性较大,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做到“三结合一归纳”,即结合新课标的文化意识二级目标,结合课内外英语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归纳出至少以下五大类的中西方文化因素,以多种途径实施双向文化浸润:1.日常交际(称谓语、问候语、赞扬语、请求语、道歉语等);2.饮食文化(食品饮料、用餐礼仪等);3.文体活动(休闲娱乐、体育赛事等);4.节日文化(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性节日、校园文化节等);5.国家文化(首都、国旗、标志物等)。文化教学的内容分配上,低中年级一般以“日常交际”和“饮食文化”为主,高年级则侧重于“文化活动”、“节日文化”和“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基础好,兴趣浓,能力强,也可参考新课标文化意识五级目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增删取舍,进一步拓展中西方文化浸润的范围,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三、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基本策略
所谓“文化浸润”,指的就是英语学科中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浸入法,即“于无声处”教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化气息自然弥散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程内外、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多维立体地浸润多元文化,让学生置身于文化体验之中,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尝试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加强培训研修,提升教师跨文化素养英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还是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自身跨文化交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教学的成效。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浸润中西方多元文化,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的精髓,并具备用英语准确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并服务于语言运用。英语教师可多阅读一些介绍中外文化的书籍,观看CCTV-9电视节目或中西方文化专题片,积极参加文化社团以及对外交流活动,亲身体验多元文化的熏陶与冲击,不断厚底蕴,强师能,提升教师核心素养。2.关注文化因素,拟定课堂教学多维目标课堂是实施文化浸润的主阵地。备课时,除了遵循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三维目标之外,还应结合英语的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文化教学目标,关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凸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频共振的现代教育理念。例如教学numbers时,可将文化目标拟订为“了解和比较中西方幸运数字和不吉利数字”;教学colors时,则可让学生“了解各种色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教学family时,可“了解中西方家庭成员的称谓语”等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长文化知识,开阔文化视野,感受中外文化的丰富多样。3.通过对比融合,发挥母语文化迁移作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的。”德国的英语教学法教授Butzkamm也有一个极好的形容:“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恰恰相反,它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都会随着学习者登堂入室,在不同的阶段以它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与其强行将母语置于英语课堂之外,还不如保留而合理利用。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事实证明,母语表达能力出众、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反应敏捷的学习者往往也拥有更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来促进英语学习。比如语音迁移(PhoneticalTransfer)。汉语拼音与为英语单词注音的国际音标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英语音标的辅音/p/、/b/、/t/、/d/、/k/、/g/、/f/、/h/、/n/、/l/、/s/、/z/等和汉语拼音的声母p、b、t、d、k、g、f、h、n、l、s、z等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几乎完全相同;英语元音也与汉语拼音的韵母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构成音节的“主心骨”,发音都比较响亮,所以在语音教学时,可借助汉语拼音的正迁移,引导学生边听边看口型边体会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语音难关,享受自然拼读的乐趣。此外,词汇迁移(LexicalTransfer)、句法迁移(SyntacticalTransfer)、修辞迁移(RhetoricalTransfer)等,也都有利于学生在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和融合中,减少对目的语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4.强调理解运用,改进评价的方式与内容中西方文化浸润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手段进行检验和评估。尽管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运用与交际,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也不能无视考试,毕竟这也是一种量化测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进行考查评估,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小学英语试题中应增加情境对话的分量,让学生通过理解整个场景和上下文,选择符合文化习惯的恰当表达,尽量减少脱离语境、机械无趣的语法题。该题的三个选项中,A和B两个选项都很具“中国特色”,句法上都没有问题,但却都不符合西方礼仪和英语表达习惯;最得体的应答应为C选项。阅读理解题更便于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对比。例如学完六上Unit1Theking’snewclothes这篇童话以后,可在随堂测试中呈现《伊索寓言》中的FarmerGreedyandHisGoose,要求学生写出汉语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学生读懂全文后很快能找到答案——“杀鸡取卵”,两则寓言惊人的相似令学生感到惊喜。除书面考试以外,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手段,如双语阅读积点卡、中西方文化知识竞赛、问卷调查、文化小达人评选等等,都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多关注中西方文化。5.围绕中西文化,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获取中西方文化信息。双语绘本阅读、中西文化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文化之窗小报展、中西美食汇、读者剧场等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积极参与,浸润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乐在其中。例如,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AbiteofTaizhou(“舌尖上的泰州”),让学生分组实地寻找并拍摄本地特色美食,上网查询或请教英语老师,了解它们的英文名称,制作成PPT,尝试用英语推介泰州具有传统特色的美食文化,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再有,可以在中年级举行英汉金句书法比赛,学生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双语格言和谚语,分别用中英文书法作品进行展示,不仅规范了书写,强化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更浸润了文化,陶冶了情操。“外语学习者首先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皆具合理性。”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浸润,正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积极、开放、合理的文化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缺失的现象,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真正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浸润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文化守望者。
【参考文献】
[1]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59-64.
[关键词] 《刮痧》;跨文化;冲突;解读;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描述了是自己为孙子做的刮痧。终于,约翰来到中国城,在详细地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刮痧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诞之夜说动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找到大法官为其正名,最终撤销了对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头痛哭,终得团聚。主人公许大同从片头在业界的佼佼者到后来沦落到被迫租住在贫民窟;从获奖后宣称自己已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已完美的融入了这个国家,到后面的近乎妻离子散和被禁足;从荣誉的天堂坠入不幸的谷底……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二、电影《刮痧》中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对的权威,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作为家长的大同却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这时候的大同完全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中国式父亲。而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威严遭到挑衅的情况下便直截了当关闭了儿子的电玩,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体现的是家长的至高权威。而这个场景却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兰大为吃惊,疑惑不解。因为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趋向于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公正和自由,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地相处,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亲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于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待、观察各种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感知、认知世界,从而获得推理出基本的经验和文化知识,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人们在态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社会风俗。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讲究理性与论证。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则强调直觉与感悟,多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对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就是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冲突下的具体体现。刮痧属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传统中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脉”的统一体。刮痧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讲究通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达到疏通脉络、调节精气、活血化瘀,从而重建人体的自然生理循环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组织出血并凝结成米粒般大小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腺扩张,从而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治愈疾病),这在美国儿童福利局的眼里却恰恰成为大同“虐待”儿童的铁证,因为这在美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是根本讲不通的。在美国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医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患者准确地诊断,继而对症下药的,却从来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是要依赖传统经验将病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更没有所谓的“精、气、神、脉”之说。因此,虽然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做辩护,但是他所引用的“气”“神”“丹田”和“七经八脉”等中医传统术语却难以让美国儿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学理论及诊疗方法的极大差异,再加上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为大同在法庭举证中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在法律人伦道德观上的差异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陈述客观事实;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因此,在听证会上,在控方律师的一再逼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儿子的事实,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这个案件。而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间是有“义气”存在的。因此,作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兰的“出卖”,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并将其这种行为看作是朋友间“最可耻的背叛”,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导致二人友情的最终破裂,用他的话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西方的朋友观则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与个人情感无关。因此,昆兰对大同的辞职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尽量避免人际间冲突的发生。而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彼此间交流说话的语言和方式都比较委婉,尽量做到得体,尊重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顾及大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极力维护上司或领导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当中,当自己的儿子同老板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的“当面教子”完全是为了给足老板的面子,是增进彼此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无谓的贬损自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与尊重他人毫不相关。在西方人的行为规范里,他们崇尚事实,不喜虚礼,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讲情面。那么,对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必然是无法理解了,也就更加无法捕捉到大同潜意识下这种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因此,当大同辞职时交代当初打孩子是为了给老板昆兰面子的时候,更是让对方极其费解甚至恼怒不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简直不可理喻。”
三、结 语
影片《刮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中医疗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向我们展示了华人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的种种不同而导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法律人伦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强烈的冲突,可谓是为每个身处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差异和碰撞冲突必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建立起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差异虽然是无法“刮”去,但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转机就在于许大同的老板对中国传统文化“刮痧”的体验——去中国城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亲身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刮痧之后,极力为其正名,最终得到法官的认可。从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来命名,更是体现了世界各族人民对“世界大同”寄予的无限期待,同时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官司所导致的家庭悲剧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
[6] 李维伟.《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J].青春岁月,2012(04).
[7] 许爱兵.浅谈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J].魅力中国,2009(31).
[8]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从电影《刮痧》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碰撞[J].美与时代(下),2011(04).
[10]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1] 葛岚,洪长军,等.由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16).
关键词:混沌 交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6
一、混沌现象与人际交往的联系
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来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从此观点看,气象学中的混沌现象和人际交往关系也不无联系。混沌现象是1963年由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是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即使是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也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而人际交往中的“交往”一词,从词源上考证,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unis”,它表示的是沟通、交流之意。人际交往,在社会学中被定义为人们在生活的活动过程中或在生产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以混沌的观点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可以发现人际关系对“初始条件”也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然而在人际关系中,个体对他人的态度的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此时的人际关系,又反作用于每个人的生活、情绪、态度。甚至对组织的运作和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也印证了,在混沌系统中,初值的细微差别,都将会引起结果的巨大差异。
二、基于混沌的师生交往关系的历史考察
其中,对于混沌理论在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历史研究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混沌的中国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从此句可以看出,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中,更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即“教育之”,而学生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一直崇尚“尊师重教”。以混沌理论来看,中国的师生关系中的初始化条件就是教师的“尊”,一种师道尊严。在过程之中,由于教师、学生受“师道尊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不经意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师权威,从而形成了师生交往关系的等级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教师一直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这就是师生交往产生的最直观的结果,即是混沌的结果。
(二)基于混沌的西方师生交往关系的历史考察
在西方,英语单词中的“教育”“educ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文中的“educare”。前面的“e”表示“出”,后缀“ducere”则表示“引导”。二者合在一起就表示“引出”,即是说使用某种方式,唤起学生潜在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变为现实。可以发现,在西方“教育”中,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以混沌的观点考察西方师生关系,可以发现,在师生中的平等概念是混沌的初始条件,而西方资产阶级中的进步教育思想、“学生中心论”等是混沌的结果。
(三)基于混沌的中西方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比较
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还影响着教学效果,课程改革的方向等。用洛伦兹的混沌观来分析师生关系,可以发现,正是由于其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细微偏差,才致使了如今中西方在师生关系上的巨大不同。这也正印证了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即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如今中西方师生交往过程中关系的不同,恰巧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理论特征
(一)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本质属性
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最根本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其不同之处是这种关系产生于课堂中,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中展现出来。交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与人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常生活、教学。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不仅仅对分析师生活动有帮助,对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建立交往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在教学交往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学习、探索知识以及教师自我的完善。而基于混沌的师生交往关系的目的,是研究师生之间交往的动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人,人即目的。它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确立主体性。它的社会核心在于交往,交往是主体对主体,主体之间的一种活动。
四、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模式构建
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基于混沌的交往型师生关系的实质是通过分析师生之间交往的因果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对话交流模式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此基础之上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与“你”式的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对话交流模式也是新的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对话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理念、信仰、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对话交流的特点就是主体之间利用语言进行交流。
(二)换位思考模式
“换位”是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两人相互交换位置,“换位思考”则是指站在对方的位置,并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强调体验对方的经历,并最终达到为对方考虑的目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并引导学生体验对方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是否得当,是否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意识,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五、结语
本文以混沌为基础,分析师生之间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最终提出了两种类型的交往类型。同时,可以看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现代师生关系中,不再是传统的“我”与“它”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我”与“你”式的平等的关系。因此,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关系,也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2]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3]刘建华.师生交往伦――交往视野中的现代师生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高文.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J].教育参考,2001,(7-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