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伊索寓言经典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There are a lot of foreign classic fairy tales, such as "Grimm's fairy tales",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fairy tale", "one thousand nights", "Aesop's fables"... .
These books with beautiful language, rich imagination, tells the story of one of happiness, anger, sorrow, joy and moving story. Let's see those kind, lovely, good wishes for their hearts, have in common, the final step by step toward the light; Also see the greed, hypocrisy, and wicked people, for their evil, be punished. These stories make me understand a truth, to do an honest, kind person since I was a child, because to make others happy, we, too, must be happy.
Classic tale beautiful language, imagination is rich, full of praise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ugly, I like to read classics.
我很爱读经典童话,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读两个故事,像《神笔马良》、《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田螺姑娘》……。
还有很多外国经典童话,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
关键词:认知隐喻 典故 文化 喻义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57-02
1 引言
典故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所创造的不朽的精神财富。它文字简洁洗练,语义含蓄深邃,回味隽永深长。“引经据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日常交际和写作时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的运用而增色不少。典故作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直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当今世界交往频繁的情况下,对民族特色的典故充分认知和了解已成为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知识。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典故,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演变、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各自的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典故可以说是文化的缩影,因此各自的民族色彩在典故中体现得也十分明显。可见对两种语言中典故的研究将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十分复杂的。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帮助语言研究者推开了一扇探索之门。
隐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20世纪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1980年, 美国两位学者G. Lakoff和M.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 明确提出了“概念隐喻”, 将隐喻研究从“表象”提升到“概念”层次。“概念隐喻”理论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的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 projection)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即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例如“时间是金钱、“争论是战争”等等。据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实质上,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2 典故的隐喻性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典故是一种隐喻。典故的隐喻性体现在典故在引用过程中,不是直接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其隐含的意思。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应该既包括典故的喻义又涵盖典故的文化特色。从本质上讲,典故的产生和典故的使用都是隐喻式的。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白民军,2004)。下面笔者主要在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理论的框架下,依据典故的理据性和来源类型,对英汉典故在本体、喻体、喻义、喻源之间的对应与非对应关系进行简单地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把握其准确的含义,以便于正确理解和引用。
2.1英、汉语中同源对应的典故
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的典故在来源上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它们的喻体和喻义完全或基本相同。这可以分两种情况:一是两种语言中的典故的来源或出处完全相同,即两种语言中典故的形成是根据同一个事典或语典凝固而成的,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如“ugly duckling”和“丑小鸭”,虽然英、汉语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述,但它们均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故事,且喻义都是指“小时丑长大后好看的人或先遭歧视后受赞美的人(或物)”。二是两种语言中典故来源类型相同或相近,喻体和喻义也基本相同或相近。如“blow hot and cold”(《伊索寓言》)与“朝三暮四”(《庄子》),它们都来自寓言故事,喻义均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英汉同源对应的典故在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却在人们日常语言交际中经常用到,因此,这些典故的引用频率高于其他类别的典故。
2.1.1喻体、喻义完全对应的同源典故
英、汉语在隐喻性方面完全对应的典故的数量不是很多,主要因借用而产生的,也就是把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典故性词语从对方语言中翻译过来,并被本民族的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本民族语言中的常用成分。虽然文字表达形式不同,但来源和喻义是完全相同的。其中以汉语借自英语中的典故为主。这些典故主要来自于《圣经》,《伊索寓言》和童话等。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来:
例:“garden of Eden”(伊甸园)、“forbidden fruit” (禁果)(《圣经》)
这是英语从《圣经・创世记》中有关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两个典故性词语,现在已被东西方文化普遍接受。它们的喻义“幸福之地”和“因遭到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也已从隐性转为显性,不需要解释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隐含之义。
这些来自英语的典故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语或句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被引用。如“sour grapes”(酸葡萄)、“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Open sesame”(芝麻开门)、“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等。
2.1.2喻体、喻义基本或大致对应的同源典故
英、汉语中有一些在本体、喻体、喻义和典源方面基本对应的典故,它们一般都浅显易懂,其隐含义都可以从字面义中看出来。因此,这类典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下面是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英汉基本对应的典故,从中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它们的隐含之义。
(1)Walls have ears.(历史故事)- 隔墙有耳(《管子》)
(2)castles in the air(《天方夜谈》中的《神灯记》)- 空中楼阁(佛教)
(3)skating on/over thin ice(美国民间谚语)- 如履薄冰
(《诗经》)
2.2英汉语中非同源对应的典故
非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英、汉中的典故虽然来源和出处不同,喻体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喻义上相同或相近。在对典故的隐含意思的理解上,可根据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选用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典故来对应。这类典故在英汉对应的典故中占多数,而且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也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 喻义一对一的对应典故
这类对应的典故不多,主要是指一种语言中喻义单一的典故对应另一种语言中喻义单一的典故,它们在喻义上是一一对等的,不会作别的意思理解。东西方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在表达同一种事物或概念时,就会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英、汉语各选用适合本民族特点和语言习惯的典故来映射现实中的人或事,虽然喻体不同,但在喻义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其中有些典故由于出处(典源)不同,在引用和理解过程中它们的喻义仍会受到各自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例:智多星吴用(《水浒》)- Odysseus(俄底修斯)(《希腊神话》)
诸葛亮(《三国演义》)- Solomon(《圣经》)
在表示人的足智多谋时,英、汉语中都有许多人物典故隐含此义。一般在表示“智多星”之义时,吴用与俄底修斯相对应;表示“智慧谋略”之义时,诸葛亮与所罗门相对应。
英、汉语中这种一一对应、喻体不同,但喻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的典故还有不少。如:
(1)直言不讳(《战国策》)- call a spade a spade(格言)
(2)祸不单行(《说苑》)-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谚语, 雨不下则已,一下就是倾盆大雨)
(3)吹毛求疵(《韩非子》),找碴儿 - find quarrel in a
straw(《哈姆莱特》)
2.2.2喻义一对多的对应典故
英、汉语中的典故形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表达同一事物时,两种语言会出现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一个典故可能在另一语言中会找出几个或更多的在喻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典故,这样就形成一种语言中的典故对应另一语言中的几个或更多的典故。在语言表达中,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不同的典故与其对应。如下:
例:cast the pearl before swine(《圣经》)
对牛弹琴(《庄子》),明珠暗投(《史记》)
英语字面意思是“把珍珠丢在猪前面”,隐含讽刺之义。一般用来比喻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的人,相当于汉语中的“明珠暗投”,或用来比喻某人说话不看对象,随意发表高谈阔论,与汉语中的“对牛弹琴”相对应。
英、汉语中这种对应关系的典故不多,虽然语言表达受地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但由于人类观察和认识事物方式具有相似性,所以语言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典故也处在多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下面再看几个一对多的对应典故:
(1)apple of Sodom(所多玛的苹果)(《圣经》)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徒有虚名(《北齐书》)/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左传》)
(2)no smoke without fire(谚语)
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佛教)
(3) be 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被自己的炸药筒炸上天)(莎剧)
作法自毙(《史记》)/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请君入瓮
2.2.3 喻义多对多的对应典故
除了以上两种对应情况外,还有一种多对多的对应,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不只一个典故表达同一喻义。这是与人类思维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历史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相似性和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不过这种多对多的对应典故在英、汉语之间毕竟是少数。但在具体引用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话题选取恰当的对应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下所见:
例: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习俗)/at one’s wit’s end(《圣经》)
不知所措(《论语》/智尽能索(《史记》)/智尽谋索(后汉・张奂《与延笃书》)/计穷力屈(唐骆宾王)/计穷智短(《元曲选》)
这些典故中只有“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在绳索的末段/尽头)的隐喻性比较强,虽然它的隐含义与其它几个典故相同,但它的理据性(来源)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它的隐含理据是这样的:家养的牲畜在外吃草时,主人一般总要用绳索把它拴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受绳索长短的限制。即使范围之外有嫩草可吃,它也很难挣脱绳索,只能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而“at one’s wit’s end”(在才智的尽头)的理据性比较显现,和汉语的典故一样,它的喻义也很容易理解,都用来比喻“人到了紧急关头或处理较棘手的问题时,而感到的那种智穷才尽,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的境况”。
英、汉语在喻义上多对多的对应典故的形成,说明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众多的典故不仅为我们表达不同的思想提供了方便,同时典故的语言形式简洁,言语婉转,喻义深刻,给人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3 结语
认知隐喻对典故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典故的认知隐喻对比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中典故的认识:英语典故和汉语典故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些典故在划分过程中彼此之间也有重叠的地方。在这些喻义方面的对应关系中,一对一对应的典故数量较多,一对多的典故次之,多对多的典故最少。不过,在英、汉语的典故中,这种有对应关系的典故毕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对应是典故性词语与非典故性词语之间的对应。随着两种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接触的增加,以后会发现更多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典故,使我们对英语中的典故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使汉语中更多的典故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所接受,最终使典故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存在形式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典故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典故存在于独特的文化环境之中,与环境息息相关,一经移植,差异性大于互参性,就会适应不了异族文化环境。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典故所体现的精神和熟知典故的本意,通过联想,运用认知主体的语言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运用典故的隐喻涵义,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eignan Alice, Metaphor [M]. 北京:外文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 2001.
[2]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白民军. 典故的隐喻文化透视[J]. 唐都学刊,2004,(7).
[4]陈家旭.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的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补[Z].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7]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王丽颖. 英语新词中的认知隐喻.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
(6).
[9]武恩义. 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2006.
名著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阅读名著,拥抱经典,是中学生提升素养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标要求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名著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朝花夕拾》《名人传》《繁星・春水》等。
[备考指要]
按课标要求,同学们阅读名著,重点要了解故事的内容、主题及有关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近年来,名著阅读考查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题型也越来越丰富新颖。综观近三年各地的中考题。从涉及内容来看,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从考查的形式看,除将名著和仿写、对联、读书卡、颁奖词、口语交际等结合起来考查外,还有很多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的颇具新意的题目。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谈谈应试的一些策略。
一、直接考查人物、情节、作品、作者
1 选择题
例1 (2009江苏南京)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 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 样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 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2 填空题
例2 (2008浙江衢州)郑屠当不过,讨饶。(甲)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1)选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
(2)文中的(甲)是_______(人名)。小说中,他是一个_______(性格特点)的人。
3 简答题
例3 (2004江苏连云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之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分析:以上这些名著考查题属直接考查。最重要的是必须将规定的名著篇目都认真读完,记住题目、作者、国籍等,熟练掌握名著中的人物及主要情节;其次要审清题干、弄懂题意,选择题一定要看清是选择正确的项还是错误的项,避免无谓失分;填空题要了解填写的是什么内容,特别要注意括号中的提示。不要填写与题目无关的内容;简答题要耐心读好题目,明确答题方向才能“对号入座”,还要组织好语言,做到简洁明了,流畅通顺。
二、结合情节谈阅读名著的体验和感悟
例4 (2004江苏南京)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名著:《水浒》《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三国演义》
例5 (2009江苏南通)请你对以下名著中任意一部的作者说几句话,谈谈作品某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要求:有作者称谓,语言得体,不超过60个字)
《西游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分析:此类试题无标准答案,要回答好,必须对名著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情节和人物特点谈感想、作评价。另外,所谈感想和体会一定要联系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不能游离于名著内容自由发挥。如果是和作者对话,还要注意语言的文明得体。另外,答题字数也要注意不要超出规定的范围。
三、结合名言、警句评说人物和故事
例6 (2004山西)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3个(句、对)。
分析:此类试题一方面考查名著阅读的情况,一方面考查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有关诸葛亮的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三气周瑜等。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
四、结合诗词、对联等概括名著内容
例7 (2006浙江温州)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于”。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
分析:这道题是典型的对联题,必须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对联要求来拟写答案。要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例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五、结合句子仿写点评人物、叙述故事
例8 (2007江苏泰州)(1)《格列佛游记》是________ (国家)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的作品。
(2)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分析:此类试题要求同学们在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规定句式来答题,所以分析好示例的句式特点特别重要。有的仿写要求比较严格,字数、格式都要准确。
六、结合综合性学习考查阅读评价名著的能力
例9 (2008江苏南京)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________。
[实战演练]
1 (2009江苏苏州)(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2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样子》
(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3)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他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请你模仿下面对寿镜吾这一人物的简介,从《朝花夕拾》中另选一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摘要::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成语习语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中英文作为世界上两种影响面极大的语言,有着极其丰富的成语习语资源,并反映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从文化的角度对汉英中的成语习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语言、掌握语言。
关键词:成语 对比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都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育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尔特认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词汇作为文化的承载物,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成语习语的定义、英汉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
二 成语习语的定义
习语,包括比喻性词语(metaphorical)、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成语(idiom)、格言(maxim)等,是指词汇中结构固定,语意、语法完整,在功能上以独立的单位来运用的词、词组或句子,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习语具有形象、简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短语,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的表现。
汉语的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英语“idiom”广义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习惯用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狭义指的是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三 英汉成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词汇与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下面我们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等方面对英汉习语及成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
1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说话方式和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地方特色,习语也如此。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就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英国是位于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英国渔业发达,人们历来善于航海,因此就有大量的成语涉及海上的航行和经受的风雨。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all at sea(不知所措)”、“trim the sails(随风转舵)”、“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等。
农业是每个国家都不可少的,磨坊和铁匠铺曾经是英国农村重要的手工业,从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如:“to plough a lonely furrow(孤独地行动)”、“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说得中肯,打中要害,做得恰到好处)”、“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卖)”等。
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相应的,习语很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顺藤摸瓜”;“枯木逢春”;“七十二行,庄稼头一行;“不耕不种,终身落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等。
中国盛产竹子,汉字里便有很多同竹子有关的成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节外生枝”等等。而英国不出产竹子,英语中“bamboo”的一词也源自马来语,所以英文中这方面的习语也寥寥无几。
2 宗教信仰
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所以许多英语成语出自《圣经》。如:“a labor of love(爱做的事,出自喜爱而做的事)”、“after one’s heart(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to heap coals of fire on somebody’s head(以德报怨使人感到后悔惭愧)”、“to fall from grace(堕落,犯罪)”、“to cast pearl s before a swine(明珠暗投,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者)”、“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想要面包,反而给石头;意为“得非所求”)”等。
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如:“一尘不染”、“不二法门” 、“五体投地”、“回头是岸”、“菩萨心肠”、“借花献佛”、“大慈大悲”、“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劫难逃”等。
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被神秘化的数字文化内涵不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数字“七”情有独钟。这是由于古人将七个天体(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与神联系起来,从而使数字“七”被神化,而这个神秘的数字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宗教方面的习语有:“Seven Days in Creation(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世间万物)”;“The 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Faith(信任),Hope(希望),Charity(仁慈),Justice(公正),Fortitude(毅力),Prudence(谨慎)and Temperance(节制)”;“The 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七大礼物)”;“The Seven Sacraments(七大圣礼)”;“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七天精神善事)”。
英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有时就用“baker’s dozen”来代替。这条习语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作了规定。但是,要保证面包的重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容易做到。为了避免因短秤少两而受罚,面包师便在规定的一打12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宁多勿少。这样,“面包师的一打(baker’s dozen)”就变成13,而不是12了。例如:“She bought a baker’s dozen of eggs.(她买了13个鸡蛋)”。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要算“九”了。“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起初是龙形(或蛇形)之图腾化的文字,后来演化出“神怪”之意,象征着天。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面阔九间;紫禁城有大小院落及房屋9999间。汉语中带有九的成语比比皆是,例如,“九霄云外”、“九天揽月”、“九天九地”、“九牛一毛”、“九生一死”、“九牛二虎之力”等。另外,“天诞日”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民间还有九头鸟之说。
如今,随着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其价值观也发生相应变化,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由此带来对另一个数字――“8”的膜拜。因为数字“8”汉语谐音为“发”,因此凡是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商店名称(或开张日)无不带有“8”这个吉利的数字。由此可见,英汉民族不同的数字观念,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3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名著是成语的重要源泉之一。一些名著的诗文语句因此成为广泛流传的习语或成语,这一点英语和汉语具有共性。英汉语的一些习语或成语都来自本民族脍炙人口的名学名著。如英语有这些成语:“a nine day’s wonder(九天的新鲜)”,该习语出自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传奇诗《特罗勒斯和克丽西德》,比喻昙花一现的人事物;“paint the lily(给百合花涂彩)”,源自莎士比亚剧本《约翰王》第4幕第2场,喻指“作不恰当而过分的修饰”,这条习语相当汉语的“画蛇添足”(to paint the lily)。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百合花(lily)象征着纯洁、高贵、美丽与吉祥。关于百合花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夏娃因为同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被赶出了伊甸园。她悔恨自己的过失,不禁流出了眼泪。而这表示忏悔的泪水落到地上,立即长出了百合花。也许由于这一传说的缘故,西方人一直视百合花为圣花,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亵渎这种象征纯洁吉祥的花。如果有人给百合花上色,那就是“多此一举”,有时还引申为“冒犯”的意思。如在美国,人们常说“to gild the lily.”
再如,“Mid summer madness(仲夏疯狂)”源自莎士比亚剧本《第十二夜》第3幕第4场,这条习语被后来人喻指“极度疯狂”。
汉语中源自中国古名典名著的成语更是俯拾皆是,如四大名著中的成语就有很多。如:
《三国演义》成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割须断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足鼎立;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红楼梦》成语:骨肉分离;太虚幻境;曲径通幽;鸳鸯在梁;摸着石头过河;风水宝地;寻花问柳;耳鬓厮磨;锦衣纨裤;饫甘餍肥;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了然不惑。
《水浒传》成语:腥风血雨;心满意足;一马当先;逼上梁山;不识泰山;飞檐走壁;一箭之遥;人困马乏;改邪归正;徇私舞弊;积草屯粮;天诛地灭;探头探脑;有头有尾;民穷财匮;指手画脚;两相情愿。
《西游记》成语:三头六臂;拖男契女;三五成群;长年累月;福星高照;一本正经;万事不求人;好自为之;好吃懒做;神通广大;呼风唤雨;普度众生;法力无边。
4 历史典故与历史事件
典故是指典制和掌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结构简练,言简意赅,能使文章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含蓄幽默。一般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这样的一个渊源和背景是很难理解典故的涵义的。例如:“拔苗助长”、“滥竽充数”、“黔驴技穷”、“愚公移山”、“叶公好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朝三暮四”、“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东施效颦”等来自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都源自中华民族特有的古代文化。英语中与此对等的习语很难找到,表现了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国家也有类似从典故中产生的习语,如“to be cat’s paw(被人利用,吃力不讨好)”,源自《伊索寓言》:相传有一只狡猾的猴子看见火堆中烤着的粟子,自己想吃而又不敢拿,于是哄着猫儿“火中取粟”。猫取出一个,猴子就吃一个,等到猫把火中的粟子全部取出后,猴子也就全部吃光了。猫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的结果。
四 结语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浓缩的文化”。通过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生活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各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成语。
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中西文化就像两条相距遥远的平行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但源头的差异,决定了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过自己一段独立的互不相交的发展史,它们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今天来研究中国与西方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旨在把握中西两种文化在各种具体文化观念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认识文化交际的本质,从而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文化传达。
参考文献:
[1] 洪蓉:《比较英汉习语及成语 透视中西文化差异》,《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2] 赵冰:《从成语看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 陈兰娟:《从习语看中英文化差异》,《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 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民族特征
一、引言
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浓缩的文化”。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化的历史。可以看出,习语是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经过提炼而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英语中,习语的范围很广,包括成语(set phrase)、典故(allusion)、谚语(proverb)、格言(saying)、俗语(colloquialism)和俚语(slang)等。汉语中,习语也叫熟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和短句。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英汉习语在性质和特征也大体相同,都具有实用性、稳定性、整体性、历史性、民族性。其中的歇后语是汉民族文化所独有的,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法。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各自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二、英汉习语在文化及其民族特征上的差异
1.英汉习语对生存环境的差异
由于习语有其民族色彩,其中不乏本国人们生活环境或本土人都熟知的事情,而外国人就不知所云。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岛国,它的习语多于水有关。所以,英语中就有大量与航海和海洋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灭顶)、“sin or swim”(好歹)、“rock the boat”(兴风作浪,惹事生非):“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而汉民族自古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汉语中则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缺乏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汉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未雨绸缪”――“While it is fine weather,mend your sail”,“捡了芝麻.丢了西瓜”――“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you will reap”等。地域的差异对人们的思想和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诗句可用来说明英汉两种语言中“东风”和“西风”的区别。如:中国元代诗人马致远所写的《天净沙》中的最后两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说明在汉语中“西风”是非常凄凉,而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则说明“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海峡。而在汉语中“东风”是个褒义词,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英语中的“东风”则和汉语相反。
2.英汉习语中动物的差异
“龙”在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典型。“龙”在汉语文化中被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集皇权、力量、好运为一身。在每年的二月初二这一天,民间称为“龙抬头”,因为人们相信龙王爷在这天会施云布雨造福黎民。因此,与龙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褒义,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飞凤舞”等。但不知何人首次把“龙”译为“dragon”或把“dragon”译为“龙”的。这种翻译对汉英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和危害。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常被描绘成一个庞大的怪兽,还会喷烟吐火。所以,它常指凶恶的人,如“the old dragon”指恶魔,带贬义。“凤凰”在汉语文化中象征吉祥、太平,而在英语文化中仅仅只是象征永生或复活。汉语文化中对“马”这种动物似有偏爱,如“骏马”、“千里马”、“老马识途”等都是含褒义色彩很浓的词,这与马在汉民族发展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但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马在农业劳动中举足轻重,起到农民助手的作用,而且它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无法估量。在英语文化中“马”(horse)却没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它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中性意义的动物来看待,这是与不列颠民族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分不开的。在其历史上,“马”所起的作用不大,马只有两大用途:耕作和作为战士打仗时的坐骑。因此,a charley horse(抽筋),eat like a horse(辛辛苦苦地干活),beat a dead horse(死马当做活马医),褒贬色彩不那么浓厚,也就可以理解了。同时作为一个热衷于赛马的民族,他们也有许多和这种运动有关的习语,但“马”仍然是被当作中性动物来对待的,如bet on the wrong horse(支持错了对象),that is a horse of another color (那完全是另一码事),其褒贬色彩没有汉语文化对“马”褒贬色彩那么强烈鲜明。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 (你是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在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
3.英汉习语对历史文化的差异
每个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反映到习语上,便使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尽管英汉两个民族有很多的差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英语中burn one’s bridges (又作burn one’s boat)和汉语的“破釜沉舟”如出一辙。相传公元前49年古罗马凯撒出征时,常烧毁船只,士兵们后退无路,只有勇往直前,战胜敌人。“破釜沉舟”说的是项羽跟秦兵打仗,项羽于公元前208年过河后让部下破釜沉舟,志在必胜。
4.英汉习语对寓言神话、的差异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的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叶公好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an apple of discord不和之神、much cry and little wool说得多做得少、雷声大雨点小(大卫和亚比该)、give a lick and a promise敷衍塞责,等等。
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中国文化是在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佛教思想中,既包括了儒家思想也包括了道家思想。道教是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在中国已近两千年之久。它是在我国古代的基础上,沿袭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故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反映出当时人们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修心养性”、“邪不胜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或“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人世间的一切,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来佛家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指僧家修行每前进一步就需要战胜内外的一切魔难。现在用来比喻一个法术比一个法术高,一个力量比一个强。“一尘不染”原是佛家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佛教徒修行要不被六尘所玷污,“一尘不染”。还有“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不二法门”、“牛头马面”等都反映出佛教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英国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国教是英格兰教,属于新教。宗教在英国社会生活中起相当大的作用。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因此,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许多有关“神”、“上帝”的词语,在胸前画十字时口中说着God bless me;与它有关的习语还有:Olive branch橄榄枝(和平的象征)、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牙还牙,以眼还眼)、scapegoat替罪羊(代人受过的人)、new wine into old bottle(旧瓶装新酒)等。英语习语中用Adam作喻体有as old as Adam直译为“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to raise Cain表示“大发雷霆”、as patient as job和as poor as job分别表示“耐心忍受”、“一贫如洗”等。
5.英汉习语对数字、色彩的差异
每个民族对数字有其特有的青睐,汉语里与偶数有关的习语很多,而英语数字习语却大多与奇数有关。在中国的《易经》中就有阴阳学说,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因此,双数在汉语里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在这种文化观照下,人们认为事物都是以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因此双数在汉语里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喜欢双数的偶合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中送双份礼,就连作为文学形式的春联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也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的情有独钟。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十”在以整拾递进的数字体系中含有达到极点之义,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表达一个完美无缺的量,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极有把握为“十拿九稳”,穷凶极恶为“十恶不赦”。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视单数为吉利,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一”,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万分感谢或千分感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西方人认为世界由大地、海洋、天空三大部分组成,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内容,人体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因此,西方人偏爱“三”,把三看作完美的数字。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和其发展的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如“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十年树木,百年树人);“three sheets in the wind”(飘飘欲仙)等。
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颜色的词,我们也很容易看出两个民族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如:汉语中,“黄色”有着“王权、高贵”的内涵。黄色在封建社会一直是法定尊色,只准帝王使用。中国人以黄色为尊,源于古代对地神的崇拜。中华民族先祖诞生于黄河流域,因而中国人对“黄色”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和崇拜。英语中,“黄色”(yellow)指背叛、邪恶、胆小等内涵。“yellow dog”为卑劣小人,“yellow belly”和“yellow livered”都指懦夫,“yellow union”指专门破坏工人罢工的工会,是受资方操纵的傀儡组织,“yellow newspaper”意为采用低劣手段渲染主题的报刊。“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因此,中国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之时都要用到“红色”,表达越来越红火之意。而英语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血战;它又象征灾祸,如red-ruin战祸;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它还象征着放荡、,a red light district 花街柳巷(红灯区)等。“白色”(white)代表纯洁、美好、快乐、简单、清白、希望、真实。《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与白色相关的习语: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white elephant(大、笨而无用之物);stand in a white sheet(忏悔);make one’ s name white again(清洗污名;昭雪)等 “ A white Christmas ”(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white hands ”(公正廉洁的); “a white day”( 吉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向把白色视为悲怆贫寒、衰败死亡的象征。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一穷二白”无不勾勒出苍凉凄寂、衰败哀愁的意境。“黑色”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如Black Mass安灵弥撒,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它象征邪恶、犯罪,如Black Man邪恶的恶魔,black guard恶棍、流氓,blackmail 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a black mark污点,black sheep败家子;它还象征沮丧、愤怒,如black dog沮丧情绪,The future looks black前途暗
淡。
三、结束语
习语还有很多,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出来。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和认识世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就像一面镜子,能明显地反应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习语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透过英汉习语文化涵义的比较,我们看到英语民族和汉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正是这种民族文化制约着英汉习语的产生及其内涵意义的差异。因此,只有深深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才能深刻地理解英汉习语地涵义,并正确地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2]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宇.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
[4]田延明.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比较及其文化溯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2月第20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