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消费观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生活用品消费现状
1.经济来源
(1)新生经济来源比较单一
刚入校的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较少,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家庭,金额800~1000元不等,而其他的经济来源基本上没有。可以看出新生对家庭依赖性较强,并且对大学环境的陌生,她们没有兼职的来源渠道,加上缺少工作经验,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所以大一新生的经济主要依靠家庭。
(2)老生经济来源比较丰富
经过在学校的一年锻炼,高校女生的自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从经济来源上分析,除了来自于家庭的固定经济外,大部分高校女生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兼职等其他方式获取额外的经济收入。据调查,大多数女大学生每月兼职能获取的经济收入在200~1200元不等。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学业较繁重,所以她们的兼职经济相对于大四学生来源较少;而大四学生时间很多,又处于实习阶段,所以兼职时间较多,经济来源渠道相对多点。
2.消费结构和渠道
(1)消费渠道
绝大多数高校位于城市近郊的大学城内,校内建设相对较全面,环境宜人,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在校大学生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校内超市用品种类齐全,价格低廉,所以大部分高校女生选择在大学城内的超市购买生活用品。随着社会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网购逐渐成为高校女生购买生活用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网购的出现方便人们的生活,减少步行需要,网上物品的种类、价格都很符合当代人们的需要,女大学生尤其热衷于网购。
(2)消费结构
表2显示,(采用调查人数中的反馈信息的平均数),除去每月必需的伙食费以外,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把钱花费在购买服饰类用品上。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和审美观的提高,高校女生对穿着打扮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服饰消费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服饰消费已成为消费中的第一大消费。其次,是生活用品类消费。同时,随着年级上升,大学生对更高学历的追求上升,如转本、考研,因而学习资料投入有一定比例。根据调查,随着在校时间增长,经济来源愈加丰富,女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
(3)消费存在的问题
①习惯性错误消费
如何拥有正确的消费习惯,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课题之一。除去必要的开支外,大学生把消费主要放在购买服饰类、化妆品上,而忽略其他,如学习用品类,有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学习任务轻松,在学习用品上的开支相对较少,大部分钱就用在个人装饰上,这样的消费心理导致消费习惯错误,从而导致整个消费结构不合理。
②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青年期是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也是少年心理向成人心理过度的关键期。从心理发展水平上看,多数大学生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时期,所以外界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不健康消费心理的产生。青春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下产生爱慕虚荣心理;“90后”却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大多都很宠爱,导致很多大学生个性较强。到了大学以后,大学生社交圈更广泛,更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一般通过购买奢侈品来使自己的外表更夺目;再次攀比心理是促成错误消费的重要原因,这些错误的消费心理更容易导致消费的不合理。
③储存观念淡薄
家庭的经济收入随着社会发展而增加,因而高校女生得到的生活费用也随之增加,追求品牌和时尚永远是女性不变的主题,有些高校女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没有合理规划,只知道满足一时的兴趣,买高档货、化妆品等,储存意识比较淡薄。
二、生活用品消费现状的成因
1.家庭因素
当代女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的重点照顾对象,父母对其几乎有求必应。尤其在子女读大学后,父母更是秉持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将最好的给予孩子。也有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无节制地满足子女的需求,导致在经济方面对进入大学的子女无私奉献,助长子女奢侈消费行为,提高高校女生的消费底线。另外,有些家长自身存在一些消费误区,习惯性的超前消费和崇尚品牌消费给子女树立负面影响,致使子女消费无节制和崇尚奢侈品,是众多高校女生消费不合理的原因之一。
2.学校因素
高校女生出现消费不合理现象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存在一定联系。当代大学教育对中华民族传统节俭美德方面的重视度不够,片面强调学术知识而忽视内在品质方面的教育。另外,大学是自由阶段,高校女生在校园里接触到各种思想、交到不同层次的朋友,加上学校疏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高校女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无形地改变消费观。同时,各大学城内部、学校周边出现越来越多的餐厅、咖啡厅、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让原本浓浓的学术氛围中充斥奢靡玩乐之风,吸引高校女生进行娱乐消费,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
3.社会因素
近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生活水平都随之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丰衣足食,而是追求更多的享乐,释放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而这种享乐之风开始蔓延于校园内,影响当代高校女生的消费观。另外,媒体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氛围是影响女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因素,网络上出现过多崇尚奢侈的报道,对高校女生的消费做出错误导向,电视上各种商业化广告也吸引高校女生,明星广告效应等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高校女生的消费观。
4.自身因素
大学是高校女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刚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走出来,她们需要找一个方式追求自由和成熟,故而觉得衣食住行方面的高消费就是成熟,而没有想到用文化和气质实现自己的成熟与美丽。也有不少高校女生因进入大学远离父母,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艰辛,每每钱花完了就管父母索要,不会计划性消费。更有高校女生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他人攀比,不顾自己的经济水平,宁可借钱也要穿名牌、吃大餐。另情绪化消费在高校女生中也是常见的,不少高校女生通过购物、吃大餐发泄情绪,产生冲动型消费,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
三、生活用品合理消费的建议
1.对高校女生自身的建议
高校女生经济来源过于单一,过于依赖父母。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生,应该加强独立意识,适当参加一些工作,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如兼职、自主创业、获得奖学金等。
高校女生在消费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消费的“度”,量入为出。在消费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标准,不能因为虚荣和攀比,而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消费。节俭是一种基本的生活美德,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是高校女生的一门必修课。高校女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消费意识,学习理财方面的知识,提高理财能力,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
2.对家庭方面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价值观对子女的消费观具有极大影响。因此,要培养子女正确的消费观,首先要端正父母的消费价值观。家庭消费中,父母要反对奢侈,有计划地消费,建立正确的消费结构,为子女树立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好榜样。
家庭作为高校女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要对高校女生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父母要严格控制子女的日常生活费用,对子女的消费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子女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对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父母要及时提出并教导子女改正,帮助她们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指导她们构建正确合理的消费结构。
3.对学校方面的建议
高校作为女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对高校女生消费观产生一定影响。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关于消费、文明礼仪讲座等活动,纠正高校女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增强合理消费意识,提高她们对享乐主义、虚荣攀比的抵制能力;积极鼓励高校女生参加勤工俭学,让她们体验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快乐。同时,学校还应对周边及内部消费环境进行整顿,提倡简朴节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4.对社会方面的建议
社会上应坚决改正崇尚奢侈的不良风气,整改并规范消费市场,建立健康有序的消费秩序,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现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而大学生作为现代网络最大的使用群体,网络上的资讯影响高校女生的消费观。社会应对大众传媒更好地监督,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从而帮助高校女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行为 问题 对策建议
大学生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背景所形成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了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以学为主,使自己健康成长。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呈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和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般认为,大学生消费通常指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但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害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发展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行为的异化。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异化的特质,而所谓“消费异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消费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越来越注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满足,使消费与“需要”和“使用价值”渐渐背离,消费不再是目的,它成了满足欲望和体现其他意义的一种手段。大学生借助于消费向同龄人表达传递了其他的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大学生不但消费产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
2.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生活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但在实际中却发现,为了诸如人际关系开支、娱乐开支、情感投资等的需要,大学生们往往压缩伙食费,而把过多的消费在这些方面。由于这些方面消费的增多,再加上消费的无计划性,必然导致大学生消费结构出现不合理。
3.消费行为缺乏计划性。作为一种理,消费应该有预期计划和目标。目标消费、量入为出,合理分配开支是良好消费的基本原则。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却往往是没有明确目的,仅凭感觉、兴趣引起的冲动需求而产生的消费。这种随意消费产生迅速,消失也容易,有时甚至只在闪念之间,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大学生往往陷入盲目冲动消费之中。
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的原因探讨
上述消费行为问题形成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客观的,有社会的、家庭的等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良消费观念、消费现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校园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受社会上不良消费风气的熏染。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折射出消费者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诱使许多人“一切向钱看”,贪图物质享受,鄙弃高格调的精神追求,消费观念多元化,消费层次高档化,追求超额消费和超前消费,却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所有这些不能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了负面作用。
2.社会化过程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包括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两个基本方面。内化是指大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社会学习和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社会价值、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稳定的价值和行为反应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合作能力较差,主观与客观需要的不协调性等,造成内化能力较低。由于大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的实质,在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费上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在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行为: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的消费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冲动,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显示出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2.形成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心理和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个人思想、道德、心理、爱好及消费常识的支配和制约,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行为带有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给予正确的引导,除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还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3.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双管齐下,矫治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才可取得最佳效果。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对于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家长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约束一下,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极其不利。此外,学校应加强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学校每学期应将各种正常收费通知家长。
四、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果不及时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才会趋于合理和理性。
参考文献:
[1]徐 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4
[2]方正泉 崔荣国 姚剑英: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
[3]童 旭 李雪莲:大学生消费思潮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2
[4]蔡红英: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L.G.希夫曼著:消费者行为学(第七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1.1 盲目攀比,追求高端消费品。年轻人强烈的新鲜感、求知欲和表现欲,潜移默化地助长了其消费欲望。据了解,大学生校园贷的消费主要是购买高端消费产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昂贵的消费产品的需求,他们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或者运动鞋,名牌皮包等,有的大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欺骗家长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等,这些都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为了追求新鲜感、满足其虚荣心,盲目攀比的心理。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家庭,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这种消费行为与其身份极其不搭调,但是为了其无底洞的欲望,在校园网贷下,大学生传统的消费观逐渐变为超前消费、分期消费等观念,甚至出现了畸形的消费行为,让个别大学生走向了黑暗深渊。
1.2 恋爱消费成本过高。大学生不管从生理和心理方面上讲,都逐渐不断成熟,对异性的爱慕之情以及追求情感的需求不断增强。据了解,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的花销比不恋爱的大学生普遍高。主要是一方大学生经常会购买一些礼物送给另外一方,男送女居多,当然也有女送男的情况,这种消费行为是当今大学生恋爱消费的主要形式,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从造成大学生恋爱消费成本过高。
1.3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当今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城纷纷成立,与传统的校园生活相比,当今的大学生的生活圈子俨然是一个小社会。如今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消费成本不断增高,主要是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他们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人脉基础。然而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过多将财务投入到这个消费行为,因此,有些大学生在校园网贷的诱惑下,纷纷透支自己的经济信用额度,换来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压力下有的大学生会拆西墙补东墙,进入了校园网贷的陷阱,不断挣扎越陷越深,最终走向不归路。
1.4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大学生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来说,其消费行为和方式只要其父母能够承担,就不存在因“贫困”而消费不起的情况,但是当今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来自于广大农村地区,有的家庭条件普遍都不是很好,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讲,超前消费、透支消费、分期消费等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困扰,而且还给父母增加了经济负担。有人认为“贷款消费无可厚非,但是贷款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偿还的能力”,作为当代大学,如果能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通过自己的努力如做兼职、家教、勤工助学等不依靠父母,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独立自主、信用意识是有极大的引导作用。
2 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2.1 树立大学生理性消费的观念。首先要树立“适度”消费观念。 因为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家庭,所以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谨慎使用自己的财务,在购买物品时尽量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其次树立“理智”消费观念。在追求时尚、潮流的时候,大学生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最后,树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坚持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和方式,这不仅是我们做人的原则,更是发扬我国传统美德的要求;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少送贺卡、选无磷洗衣粉、绿色食品、买环保电池,节约能源,少开空调等,从小事做起,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2.2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理财意识。作为高校学工口教师要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一是邀请专家以讲座形式为大学生讲解如何加强大学生理财意识,特别是以互动的形式或者案列分析的形式,使大学生明白理财的重要性。二是以小组比赛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或者培养理财能力的培训,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这类培训活动,增强大学生理财意识,提高理财能力。三是学校出台规章制度,安排学生选修理财相关课程,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
2.3 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每个家庭每月或每年在给予大学生的生活費用时候,要考虑适度原则,给予符合当时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费用,保证提供给予大学生刚刚能够满足其生活学习的需要,合理消费。首先,在消费前要考虑周全,什么东西是必须的,什么东西是可有可无的,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次要,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其次,货比三家,找出性价比最高的,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最后,还要注重自己的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过程中提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消费要能带来快乐才是真正值得的;此外,作为高校学工教师,应努力构建一套“高校、家庭、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梁鹏.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节约型校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的学生占52.1%,500元左右的占30.5%,600元及以上的占10.3%,300元及以下的占7.1%。对我校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10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600元。91.8%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
二、消费特点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1.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讲究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2. 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现代大学生的消费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其他消费支出明显增多:
(1)电脑消费:电脑步入大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最能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目前,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57.6%。而购买电脑的经济来源基本上都是家里,73.3%的回答者表示是由“家里特别提供”;13.8%的回答者说是来自自己“节省的生活费”;7.2%的人回答是来自“勤工俭学”;5.7%的人回答是来自“奖学金”。
(2)手机消费:据抽样调查显示,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6.8%,购买手机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有的高达5000元,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52%,其费用大多由家庭支付。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1.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反映出一些学生受虚荣心的驱使形成的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恋爱支出和同学交往。19.3%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同学之间的聚会及一些礼品投入的花费也是从他们的生活费中支出的。
3.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942人中有495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都是父母给予,只有一些同学是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自己赚取生活费,但大部分还是不能自给自足,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他们的理财观念更是非常淡薄,即使生活费有所剩余也没有投资、理财的概念。
三、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众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
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利用种种理由向家里“诉苦”,钱就邮来了。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并充分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达到教育目的。
(三)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为构建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6)
[2]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网购环境
一、消费观的定义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与生产观、交换观和分配观一样,消费观是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观念,消费观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各种消费观及其特点、作用和变化规律,以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根据我们组员的实地走访和收集的资料来看,大学生的网购行为占购物行为的90%左右,并且网购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消费方式。然而,大学生的经济不独立、思想不够成熟导致了冲动消费,又在攀比心理的作祟下,大学生在理性消费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电子产品围绕的环境中,受到广告的诱惑,在广告中的商品让大学生眼花缭乱,容易不做考量就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记录消费情况十分陌生,根据我们的统计52.4%的大学生无此习惯。29.5%的同学只对高档的消费有计划,22.8%有计划或者记录的习惯。因此,大学生没有消费计划,对生活费不做任何规划,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从不考虑消费的合理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面子是是很重要的,为了让自己有面子经常请同学们去高档场所消费,一切用品讲究格调,花钱大手大脚,没有一点金钱概念,也不知道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大学生主要的交流圈就是同学、朋友和家人,所以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面是服装、饮食、聚餐等娱乐活动、以及交通费、话费等杂七杂八的事物。若是有计划地消费,将部分的钱存下来理财会有可观的收入,不必让父母成为我们资金的来源。
三、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小组为了更好的了解在网购环境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我们制作了问卷,并在不同学校找男女各半的学生完成了问卷。我们回收了300份问卷,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大学生的网购花费占他们每个月生活费的20%―40%,存在着消费观念薄弱的现象,网购支出较高,没有计划性,没有目的性;超多50%的大学生对于网购的认知就是在于消费的便捷,对于所购物品的质量并不是第一考虑条件;在服装上的消费为34%,大多数大学生在网购时,首先考虑的是服装类,在网购上消费比例不协调,所购的用品较为集中,因此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最后,我们发现在网购发展前景方面,70%的大学生都觉得网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会成为未来主要的购物模式之一。
根据我们回收的问卷所收集的数据,我们发现95%的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于家长给予,少数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兼职收入。6.32%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500至800元之间,36.67%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800至1000元之间,33.68%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至1200元之间,23.33%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200元。大学生们认为网络购物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价格优惠,商品种类齐全,节省时间,因此网购也成为了主流的购物方式。再者,各个网站在节假日,会有很大的折扣力度,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去疯狂消费。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男生一酬。有56%的被调查学生对自己现在的消费状况表示很满意,而有32%的学生没考虑过这一问题,对自己的消费不在乎,有12%的学生不满意自己的消费现状。这些数据表明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消费状况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不认为自己的消费行为存在着问题,一小部分的学生注意到了自己消费的不合理。最重要的一点,从我们的实地访问中得知,大学生对于物品的选择容易被自己的主观色彩所引导,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算已经拥有很多了,但是还是不能克制自己不去买。而这种行为还不被大学生们所注意,他们习以为常,认为这样才是正确的消费模式。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较为单一,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和环境条件使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太多勤工俭学的工作。此外,大学生消费倾向比较相似,饮食和服饰所占比重很大,上大学后,在服饰和社交活动消费方面花销明显增多,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生们的饮食消费占总体消费的比重很小,而服饰比例很大,而在书籍等学习用品上的花费日益减少。大学生们宁可在服饰上花费很多钱也不愿意在书籍上花费一点点的钱财,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多过精神生活的享受。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极其不合理,出现了偏向性,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也很不健康。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虽然,他们的消费还有一定的不理性、不合理。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一般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有时候他们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消费时的冲动而有所改变。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在拥有更多的社会经历之后大学生们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的。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是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并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而是会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扩张开,影响拥有相似消费观的一群人。因此,引导大学生进入正确的消费观念,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觉悟还需要校园和家长的帮助。
四、网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
(一)正面影响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在网络上购物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访问,在网购平台上“逛街”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大学生日常的一个日常习惯,他们普遍认为逛网店能满足自己的基本购物需求。同时,网购价格相对于实体店便宜一些,方便快捷的特点是大学生选择它的重要理由。在网上购物能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商品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商品的规格、外观、参数、价格、功能等,还可以参考其他买家的评论,充分了解之后并不用着急购买,可以在充分对比选择和考虑之后再来购买。除此之外,网络中商品的查找也相对更加容易,选择的商品也更加多,也可以避免逛街带来的劳累感。
(二)负面影响
然而网络购物在为我们提供更多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也为我们冲动消费埋下了伏笔。还有许多同学对网购持有不赞同的态度,原因在于商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度、保质期等方面。除了上述的原因,许多学生认为网购的产品在售后服务上没有具体的保障,仅仅是通过电脑交流,没有足够的可靠性。
五、大学生消费观的不合理性
(一)经济不独立,理财观念浅薄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依靠父母的自助来生活,从不做消费记录和理财规划,都是月光族,有更甚者外债累累,最后在向父母要钱。家长虽然知道孩子们的过度消费,但由于过度溺爱孩子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使他们没有节制,不懂消费的合理性。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对于金钱没有一点概念,只是无止境的花出去,不去想想自己的花费是否合理,只要感到满足就好。
(二)追求奢侈品
在大学的校园中攀比行为、从众行为是避免不了的,大学生们在这些不正确的消费心理的驱使下,购买自己经济能力承受不了的奢侈品。就仅仅是为了在同学中炫耀,而其他同学也因此盲目的跟从,做出不理性的消费。这种风气已经在大学生中存在已经,没有人去抑制这种不好的行为,也没有良好的行为让大学生们认识到自己错误。
(三)廉价购买
大学生除了追求高档商品之外,还会被各种折扣商品所吸引而迷失了方向,看到商品的折扣而忘了商品的实用性以及质量。受到打折的诱惑,大家疯狂的购入商品,心理上是得到了满足,但是消费的结构越趋向于不平衡。面对网络上的折扣,大学生只会成为其俘虏,失去思考能力,不管不顾单单为了占这个自己认为的“便宜”,反而吃了更大的亏。
六、对策与建议
(一)大学生自己应该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消费结构
大学校园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所以大学生要在大学的时候要学会自我控制,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有计划的消费。同时,要尽早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观念,让大学生学会购买实用性强的物品。
(二)避免盲目消费,克服攀比心理
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是父母,所以在消费过程中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能力,不要追求奢侈品等高消费。为日后自己经济独立后的消费行为做打算,自己的消费能力要与收入平衡,不要成为人人鄙夷的啃老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切记理性消费,不要冲动的、盲目的消费。
(三)学校与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教育
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进行宣传,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比如,在校园里开展讲座,或者让大学生们切实的感受到不合理消费带来的危害,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慑。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养成健康习惯。校园要创造一个更加好的消费氛围。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加以引导,避免枯燥的说教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
七、成果分享
我们小组通过对于网购环境下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不合理性,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了深入的了解大学生消费观不合理的根源,我们通过问卷得到部分解答,于是翻阅了相关的文献,得到了相对完整、齐全的答案。基于我们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小组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大学时代开始适应社会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家长和学校要做好监督和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帮助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减少了大学到社会的过渡时期。
参考文献
[1] 彭慧蓉,钟涨宝.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J].经济师,2004(7).
[2] 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4).
[3] 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2.
[4] 卢思铮,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 现状分析 对策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作为网络消费主力军之一的大学生,网络消费为其生活与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购物以其商品丰富、价格低廉以及购物便利等特点使得大学生不出校园便可买到所需的商品,而大学校园更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网络使用平台,加之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接受与吸纳新事物的能力强、有比较娴熟的网络使用能力等特点,这些都是大学生成为网络消费主力军的推动因素。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群呈“橄榄状”特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体从大一到大四都有,但总体来看大一、大二学生的网络消费相对大三、大四学生的要少。其中生活费用较高的群体,可支付能力更强。调查显示,有近85%的受访者的月生活费用普遍集中在600元以上,其中600—800的占49.1%,所以大学生对网络消费有一定的可支付能力。
2.在消费种类上,风险比较小、性价比比较高的实物商品比较受欢迎,虚拟产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在实物的购买中,服饰、图书、电子或数码产品最受欢迎,在虚拟消费方面例如网络游戏、网络服务以及交流平台的中的收费项目等消费相对较小。与此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上属于价格敏感型,总是货比三家,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随着商品价位的的升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
3.消费需求多样化,追求时尚、个性、新颖。第一,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奉行务实的消费观,由于网络消费所具有的消费者主导以及无国界化特点,大学生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性价比最高的商品进行消费,在同质产品下效用最大化;第二,网络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去挑选自己能够购买的、最想购买的商品;第三,满足了其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网购商品的质量问题。大学生由于资金有限,需合理规划自己的网络消费支出,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超值的商品,各商家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往往以各种噱头推销质次低价的商品,出现照片上的商品与实际货物存在色差,样貌不符等情况,从而使网购该商品的大学生权益受到伤害。
2.网络交易支付的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在社会中较常见,而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单笔数额较小,所以交易风险也随之减小,可是这却是大学生网络消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诈骗技术越来越高,这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3.较易助长盲目消费、高消费。网上有很多新产品,对于追求新奇,自制力不高的大学生来说,会滋生其对名牌的欲望。另外,利用银行卡支付有的还办有信用卡也可能诱发盲目消费、高消费。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对网络销售商的交易行为进行严格全面的审核,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力度,运用法律、经济手段以及各种微观政策来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严格规定网络经营者的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经营方式,使网络消费规范化,对那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严惩。
2.从学校角度来说,高校应该开展消费观念教育讲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并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抵制;此外,学校还要请专业人士进行合法网站识别以及防范网络诈骗的技术手段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消费信息的性质与特点,扬长避短,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3.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要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与习惯,重视精神消费,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学业上,而不是沉溺于虚拟的网络。培养合理、适度、量入为出的有计划的消费上,摆正对网络消费的态度,尽量避免冲动性购买与盲目的攀比、高消费。
4.从网络运营商的角度来说,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水平,;根据市场动向,了解学生的消费特点与心理,完善其营销模式,开拓市场,规模经营;与快递公司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双方的联系,缩短物流运营时间,让消费者尽快拿到商品。
在整个网络消费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网络消费中的信息不对称,避免柠檬市场的出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使各方达到帕累托最优。不可否认,网络消费给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网络消费中存在的不好的现象与问题也不能忽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遵循网络消费的客观规律,加强大学生对网络消费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官波.我国大学生网络消费潜力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3]郝金镇.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商贸,2012(30)
关键词:校园网上订餐;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
一、引言
随着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等校园网上订餐平台逐渐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这种新兴的网上订餐方式,很快被90后的我们所接受并盛行开来。大学生纷纷扫描二维码下载食堂外卖APP,每日的特价饭菜,便利的订餐方式,使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去食堂吃饭的习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美食。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参与食堂网上订餐环境的构建中,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于它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我们大学生正处于这个浪潮的中心,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出现的问题,对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习惯和培养健康饮食意识等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从吃饱、吃好向营养、保健、长寿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他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目前,许多学者和教师们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注大学生对餐饮的消费行为的却少之又少。周忠民(2002)最早给出了饮食消费行为的定义,他认为饮食消费行为是饮食消费者有意识地寻找、购买、食用和评价以满足需要的食物、服务及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它既包括饮食消费者的形体活动过程,也包括其思维活动过程。宋晴葵(2008)分别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苗芳、韩潮、郝鹏炜(2013)从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观念和饮食消费现状,三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杨亚(2014)也从上述三个方面描述了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在分析过程中指出大学生营养结构不完善、偏食等问题。
校园网上订餐作为一种新兴的订餐方式,本文着重研究这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总结其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正确的健康意识提出建议。
三、研究样本与方法
此次调查以辽宁大学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了解校园网上订餐环境下,大学生的饮食消费结构、饮食消费方式和饮食消费观念。最终共发放问卷410份,有效问卷400份。其中,男生占37.9%,女生占62.1%,这与我校整体男女比例相近,此调研结果可以更为客观地反应我校使用校园网上订餐的总体饮食消费状况。在对数据的处理上,用SPSS和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利用卡方进行检验校对。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校园网上订餐的使用现状
目前校园网上订餐业务在我国只是处于形成期,从网站数量来看并不多。截止至2015年5月21日,入驻各大高校的网上订餐平台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美团外卖、饿了么和淘点点,主要消费群体就是高校大学生。经调查显示,在400份有效问卷中,有369人使用网上订餐,所占比例92.2%,没有网上订餐经历的人数为31人,所占比例7.8%,这个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大学生已逐渐适应校园网上订餐这一新的消费方式。
在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校园网上订餐次数的调查中发现,每天订餐次数在一次所占比例为28.2%;而每天订餐次数在2次的有225人,所占比例为61.0%;而每周订餐次数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有40人,所占比例为10.8%。按照正常每天三顿饭计算,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上订餐平台订饭,通过访谈得知,大学生白天上课,早餐通常会在食堂进行,这样计算则可以得出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每次吃饭都会使用网上订饭。
2.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对新事物具备一定的分析、识别和判断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观念以理性消费为主流。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大学生在参与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主要考虑到食品的质量、价格、个人的购买力和时代潮流四个因素。
(1)质量
校园网上订餐是食堂商户与网上订餐平合的一种订餐方式,这使得消费者将对食品质量的关注转移到对食堂整体情况的关注,校内食堂的食品是经过学校食品卫生部门检查审核通过的,这使得大学生对食堂食品质量的满意度较高。虽然虚拟网络下的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商家是校内的食堂商户,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发现,大学生愿意使用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原因中有78.3%的同学认为网上订餐方便、快捷、可信。
(2)价格
调查发现,价格是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的主要原因。有92.4%的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方式而非去食堂购买的原因是存在价格优惠,这种线上购买线下交易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平均每顿饭可以比标准价格优惠1元-2元,这种价差带来的优越感使得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使用这种新模式。这说明价格会对大学生选择购餐的方式造成影响,而且对于网上订餐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如果就餐成本较大,就会损失大部分的顾客。
(3)潮流
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在这种潮流推动下,大学生也更倾向于尝试新鲜事物,本调查为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只考虑网上订餐这种新模式带来的顾客需求,我们调查了食堂与线上购买无差价的情况下,大学生对网上订餐的需求,统计发现,有80.6%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这种新事物,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开放的心态和独特的思想,使其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
(4)购买力
经济因素是体现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和实际可支配收入,大学生购买力的变化主要是由实际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给予,只有少部分通过兼职和奖学金获得,问卷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有25人,占6.8%,801元-1500元的有238人,占64.5%,1501元-2000元的有81人,占21.9%,2001元以上的有25人,占6.8%,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生活费用集中在1500元左右,其中实际用于饮食消费的情况如下表:
表 不同生活费用区间的饮食费用消费情况
饮食费用占生活费的百分比,500元-700元的比重较大,为44.7%,这说明这部分大学生用于饮食费用方面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较多,我们还可以发现,有30.6%的大学生实际用于饮食费用在300元-500元,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饮食的价格就成了主要因素,如果网上订餐有优惠,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网上订餐的方式。
3.饮食消费方式
校园网上订餐出现之后,网上订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饮食消费方式。网上订餐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惠的餐饮,同时也说明大学生逐渐青睐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简单还体现在支付的方式上,现在常用的两种支付方式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通过调查分析,有82.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支付,远远高于倾向于现金支付的同学。其原因之一是网上订餐所实行的获取优惠的方式仅限于网上支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线上支付。
4.饮食消费结构
美国农业部在1992年正式的《食物金字塔指南》指出:人们应该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出现,为同学们较低价体验餐饮提供可能性,也使得大学生较少的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饮食结构问题。在调查大学生的饮食结构时,只有23.9%的大学生考虑到订购餐饮的营养价值,有65%的大学生没有注意到饮食的合理性,以个人偏好为主,随意搭配,还有11.1%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注意。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潜在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5.饮食消费时间
规律的饮食是保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网上订餐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加餐、多餐等现象,饮食时间也较不规律。只有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使其饮食时间更有规律,有45%的大学生认为和原来基本差不多,49.3%的大学生饮食时间较难固定,这说明网上订餐模式对一半左右大学生的饮食时间产生冲击。
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为避免吃饭高峰时间会提前订饭,这使得大学生会占用上课时间进行订餐活动,这无疑也会造成课堂效率得降低。
五、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
校园网上订餐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主要消费人群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消费观念超前而消费能力不足的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在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表现出的饮食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追随时代潮流
大学生追求时尚,跟随时代潮流。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一方面其新颖独特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其简单便捷的订餐方式也着实便利了大学生;同时,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尝试新事物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追随时代潮流,推动时代的进步。
(2)追求效用最大化
大学生在选择是否使用网上订餐方式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价格、质量和购买力。效用最大化时大学生满意程度最大,其中价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相同的食品,大学生花费的价格越低,其满意程度越高,效用就越大。校园网上订餐也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利用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最终获得竞争优势。
(3)缺乏营养知识
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利用较低的价格享用美食,这使得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菜样的种类,而忽略了均衡营养的摄入,偏好成为大学生选择饮食的主导因素,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经常使用麻辣、多脂肪或者多糖盐的食物,造成各种营养素的不均衡,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构建大学生营养价值体系。
(4)饮食控制力较弱
大学生饮食控制力较弱主要表现在饮食时间的不规律和订餐时间的管理缺陷。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可以订购美食,同时也导致大学生三餐时间不规律,甚至也有大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选餐、订餐、抢红包等活动,降低了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
2.对策与建议
(1)帮助大学生树立营养价值观念
大学生要合理的搭配一日三餐,均衡饮食结构,做到健康饮食,不要因为网上订餐平台的优惠而过多的选择肉食类食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资料查询、咨询营养师、参照食物金字塔等方式,正确的选择饮食;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饮食教育课程,指导同学搭配三餐,激发学生对搭配食物的研究动机,培养同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方法和策略;另外,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营养师开展关于饮食搭配的讲座,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2)加强自我管理,控制饮食规律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规范生活作息,克服惰性。学会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合理分配学习、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的时间,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不要因为在课堂上订餐而降低课堂效率。合理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心,根据目标制定并实施计划。积极参加社团、宿舍文化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可以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着重教育。开展大学生饮食消费教育课程,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特别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消费观念的培养尤其重要,避免大学生沉迷于潮流,迷失自我;同时不能忽略对饮食消费方式的教育,电子支付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校应多开展有关方面的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方式;在饮食消费结构方面,学校可以特聘专业营养师,进行分期讲解,让大学充分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蔡晓梅,赖正均.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8(3).
[2]高庆,盛鹏,郭玲艳.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现状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4).
[3]宋晴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2008(17).
[4]周忠民.浅谈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
[5]宋晴葵.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1).
[6]杨亚.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4(1).
[7]苗芳,韩潮,郝鹏炜.关于大学生饮食消费的调查报告.经济视角(上),2013(1).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观 调查分析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也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小标尺。人际消费已经慢慢成为现代人生活支出的一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人际消费呈现出上升势头。尽管因其形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而难以统计,但不可避免的事实是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卷入了人际消费的怪圈。正确引导其消费方式,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因此做此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以更好地如何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消费观,通过合理消费来建立和发展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以川北医学院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取分年级及男女性别的方式进行调查。先自行设计问卷,在调查开始前采取预调查,再次修订调查问卷。之后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全部队员分成2个大组对川北医学院新老校区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分为四部分:调查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生活费的使用情况,人际消费时的一些心理,对人际消费的一些看法。最后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数据分析
2.1调查基本情况
本课题共调查300人,有效回收问卷293份,有效应答率97.6%;其中51.3%为男性,25.22%为大三大四学生,调查对象生活费普遍位于800元―1500元,相当多的同学没有自己承担部分生活费,少部分同学会通过做兼职承担部分生活费,极少部分同学能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来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80%的同学完全不清楚父母对于人际消费的态度或者不会特意告诉他们,调查对象每月人际消费占每月总消费的比重平均为18%,对于缩减收支大部分人会选择人际消费支出;大部分人不明白通过人际消费可以获得什么。
2.2调查对象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校大学生的生源地,可以看出来自中小城市的同学较多,接近一半的同学都会通过兼职来承担部分生活费,有接近三成的同学有幸获得奖学金解决部分生活费。
2.3调查对象生活费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时会因为钱而感到无奈,因为我们还是依靠家人的消费者,同时不得不在其他人际关系中花上一笔钱――此为人际消费。该项调查表明,59.79%的在校大学生每月消费在600元到1000元之间,而月消费6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有30.16%,虽说他们的消费支出受家庭影响,但绝大数大学生每月人际消费平均占每月总消费的比例(见表2)。其中我们可以知道影响比例的因素是较多的,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更明显的是不同大学生的不同心理因素[1]。
有13.4%的大学生愿意花费超过25%的人际消费,他们认为人际消费是必须的,要有所付出的,而且将对自己往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帮助。调查显示,随着物价上涨,他们绝大多数能较为明显地感觉到生活压力。一般来说,人际消费主要是:买生日礼物,请客吃饭,聚会消费,通讯支出,感谢庆祝等等。54.4%的大学生表示相对愿意支出的人际消费是自己或同学生日上等等。在此类互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摩擦中渐渐改变,微妙往往是从中所惊讶的,这是一种简单的人际交往,在吃喝玩乐的面具掩盖下,建立起你我的关系。
3结果分析
在中国丰富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主旨和规范,人际关系理论丰富繁多。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这也与社会学中的“人在情境中”相契合。通俗来讲,也就是中国人一向看重人情关系,且非常注重“面子”。而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独特的消费群体,一方面绝大多数要靠父母为自己提供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进入社会的境况,这无疑增加了其在请客吃饭等应酬上的花费,而且趋势随着年龄愈加明显。这种趋势的背后反映了中国自古至今的一种社会风气[2],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但是它的确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生活负担。
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熟悉,最后到有所利用,即为人际网。或许有些同学不是像以上看的长远的,有利益性的思想,他们是被动的人际消费群,即为了不扫兴,被同学朋友拉去消费的,这类人在我的调查群体中占了最高的比例有40.9%,他们认为这种消费对自己往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一般的帮助,并不觉得有来自人际消费的压力。其中他们大部分来自不同城市,过半的人还没有自己承担生活费,并表示不会特意告诉父母在大学的人际消费。
4可行性建议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其消费行为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这是一个由于不成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共同来决定的,是由于处于这个阶段所必须经历的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过程,是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下的的一个发展阶段。(1)家庭方面:从家庭方面来说,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消费教育,尤其是对人际关系消费的教育。首先以身作则,合理消费,再次,给孩子的开支不宜过高,对孩子的各项支出有简单了解,并针对问题采取一定措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和学习环境,家长的忽视和家庭不良消费的影响也加剧了人际消费铺张浪费这些不良现象的滋长。家庭中不良消费如过度吝啬、过度奢侈和请客成风、酗酒成瘾也会对子女产生深刻影响。应该对子女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树立合理、适度、健康、量入为出的消费观。(2)社会方面: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的思想[3],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消费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从校园周边环境来说,社会相关部门应给予以大力支持,协助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给莘莘学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源头上消除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一些诱导因素,使高校周边能够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理想去处。媒体不应忘记自己的社会教育责任,如果一味地宣扬感情消费,必然会对在校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传媒要多宣传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市场等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3)学校方面: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从校园的一些社团来说,学生社团和学生会应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不去KTV、网吧?等娱乐场所就能愉快地度过周末和节假日。平常工作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聚餐活动,以减少学生的开支。(4)个人方面:不管怎样,适当的人际消费是有需要的,但大学生不能把此消费的压力转移到父母身上,若他们人际消费钱数大,最好的办法除了削减活动,就是自己打兼职。另外,调查中还显露大学生的一个现象,他们都没有记账的习惯,更不用说在上面记录人际消费支出。大学生还是有必要记账和记录人际消费支出的,不仅可以对自己的花费有数可见,而且还可以留待以后,看看自己是否从人际消费中得到“回利”[4]。
? 总之,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支柱,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其良好的消费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对当代中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应关注的,也是学校、家庭、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玲.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某高校为例[J].传承,2008,12:100-101.
[2] 方正泉,崔荣国,姚剑英.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01:50-52.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what )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why)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我们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how)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