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第1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验;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003-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多。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负担越来越重,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是减少生活垃圾处置、回收资源的必由之路。

有学者指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存在各种弊端,例如生活垃圾填埋会带来严重的渗滤液污染问题,生活垃圾焚烧运行成本过高等等,认为从源头上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尤为重要[1]。影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因素主要是国家缺乏有效地鼓励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收入较低,缺乏配套的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的设施[2]。有学者提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模式[3]。

高校作为人口聚集区,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相对于其它人口生活单元,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较高,大学生环保意识较强,所以可在高校率先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示范。本文以高校学生区为研究试验点,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试验,根据分类试验结果,提出实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并分析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早,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其常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分为:可燃生活垃圾、不可燃生活垃圾、资源生活垃圾、有害生活垃圾和大型生活垃圾等[4]。“厨房是分选工厂,双手是分拣机器”的分类收集方法简单易行,被众多国家采用[5]。瑞典、日本、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都先后实施这一分类收集方式。美国生活垃圾分类采取大类粗分与部分居民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在美国的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桶可分绿、蓝和黑色三类:绿色生活垃圾桶存放花园及厨余生活垃圾,由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公司免费回收后,经堆肥处理被加工成有机肥料再销售。蓝色生活垃圾桶存放玻璃瓶、易拉罐、纸板等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黑桶生活垃圾存放有害生活垃圾,会被送到固定场地安全填埋。对于淘汰的家电及家具,市民要向回收公司缴纳费用,或者等待一年两次的免费回收日。德国采用“三桶系统”,分为灰色生活垃圾桶、黄色生活垃圾桶和棕色有机生活垃圾桶。灰色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不能回收利用的剩余生活垃圾,黄色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带“绿点”标志的包装废弃物,棕色有机生活垃圾桶用于存放有机生活垃圾。

国内目前进行分类收集的城市只有北京、南京、广州等属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南京市从2000年起推行“三色行动”,即在全市实施生垃圾分类收集,居民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用三种颜色的塑料袋来分装可再生生活垃圾(废纸、废塑料等)、不可再生生活垃圾(厨、果皮等)和有害生活垃圾;广州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再生生活垃圾(纸、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和不可再生生活垃圾;北京从2000年起,全市8个区在单位和有条件的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6]。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依旧采用传统的混合收集+填埋或混合收集+焚烧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

2 分类收集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项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学生区为试验区,目前校区人数约为12000人,校内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为由清洁工将生活垃圾进行混合收集,由生活垃圾运输车运送到校内压缩房,压缩后送到生活垃圾填埋场。

本试验在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以及学生区室外生活垃圾箱设置四个收集地点。将生活垃圾分为: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和不可回收类等五类。试验采用抽样调查法,试验期为2012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

试验期学生区的四个收集点的生活垃圾分类产生量见表1,由表可知,不同收集点地点的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种类具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3t,其中宿舍楼收集点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约占学生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的82.6%,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区室外生活垃圾箱等三个收集点生活垃圾产生量只占17.4%左右,且生活垃圾种类比宿舍楼少。学生区可回收类生活垃圾约3.9t,约占总量的32.0%,其中纸类约占13.4%,塑料类约占15.6%,剩余金属类以及玻璃类约占3.0%,平均每人产生0.14kg的废纸,0.32kg的废塑料。

3 生活垃圾分类与收集方式

3.1 生活垃圾分类与收集方式 根据试验结果,可对高校学生区的生活垃圾按纸类、塑料类、空瓶类(包括玻璃瓶、塑料瓶、金属瓶等)、不可回收类、有害垃圾类共五大类进行分类收集,纸类、塑料类、空瓶类作为资源送到资源综合利用单位再利用,不可回收类送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害垃圾类统一处理。

根据学生区不同收集地点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其产生量,建议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区垃圾箱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见图1-图4。

3.2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建议 由学校配置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高校通常都有环保社团,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由环保社团组织实施;首先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同时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的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的收入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系统的运转。

4 效益分析

4.1 环境效益 试验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后,大约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2.0%,大幅度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和处理负担,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试验结果估算,一个万人规模的高校学生区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每年可回收约54.8t废纸、60.7t废塑料、15.4t空瓶类,减少生活垃圾排放量130.9吨,环境效益显著。

4.2 经济效益 根据试验结果,回收的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瓶、易拉罐等按市场价估算,一个万人规模的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送综合利用单位,每年可带来约120000元的收入,并且节省了高校处理这部分生活垃圾的花费。由此可见,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使废物变为再生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验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区生活垃圾具有产生量较大、种类较少的特征,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可以显著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有利于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并且也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是构建绿色环保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培.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大循环-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新思路[J].再生资源研究,2005(5):24-25.

[2]卢英方,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2,10(1):15-17.

[3]董淑英.社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探索[J].江苏环境科学,2006,19(4):62-64.

[4]刘贺,方晓波,麻培侠,周珊,樊悦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机制的研究[J].西部大开发,2012(1):34-36.

第2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方案》后,生活垃圾分类再次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从鼓励到强制

居民提来垃圾,称重后,拿着积分卡往类似POS机的机器上一刷,积分就打到了卡上。1千克厨余垃圾积2分,1千克废旧报纸积10分,200个积分折算15元,可兑换卫生纸、洗手液等生活用品,或享受家政保洁、理发等社区服务。在北京朝阳区劲松五区社区的“绿馨小屋”前,这样的情景经常发生。

劲松五区有26栋居民楼,居住着近1200户居民,每天平均产生各类生活垃圾近5吨。这里分布的3座绿馨小屋,是专门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的小场所。绿馨小屋是北京首创智慧环卫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震在2012年建立的。

如今,把分类垃圾送至绿馨小屋已经成为社区很多居民的习惯。分类后余下的垃圾,则被投放到社区主路边标有“其他垃圾”的大桶中。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清运车将错时进入小区,每辆车上安装有GPS定位系统,防止混装混运。这些垃圾清运车将劲松街道的厨余垃圾送往位于大兴区的南宫生活垃圾堆肥厂,经过发酵降解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变成可被再利用的肥料,“其他垃圾”则被运往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

绿馨小屋的方法代表了当下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的一种典型模式,即以自愿和奖励的方式鼓励居民进行分类。而此次《方案》的,则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强制性。

“所谓强制,隐含的意思就是界定了垃圾分类的责任,明确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要对这些垃圾负责,否则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解读说,“但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估计短时间内可能还是会将强制性手段与激励性措施结合起来,双管齐下,让居民尽快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生活垃圾到底应该怎么分?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影响以及现有处理方式的要求等,将垃圾分离成不同类别,为后续的科学处理提供基础,有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垃圾分类是发达国家较早进行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一些城市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比如1993年北京制定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对“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到了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全国范围内的垃圾分类拉开序幕。

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应该怎么分呢?“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二分法,比如干垃圾与湿垃圾,或不会烂的垃圾与会烂的垃圾;有三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还有四分法,包括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实,世界各国的垃圾分类方法不尽相同,这需要因地制宜。”刘建国解释说。

此次的《方案》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并未提出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办法,给出的参照方法是分为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有害垃圾,包括餐厨垃圾在内的易腐垃圾以及包括废纸、废塑料等在内的可回收物三类。但《方案》强调“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

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看来,这是此次《方案》中的一个亮点。“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家庭有害垃圾的单独收集相对来讲是个短板,而这次的《方案》把它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两网融合与三个衔接

国内垃圾分类进行了这么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很多人的感觉是,从表面上来看,垃圾分类似乎止步不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徐海云看来,这是因为三个对接还有待完善,即可回收物与废品回收利用系统的对接、有害垃圾的收集与危险废物收运系统的对接以及厨余垃圾收运与整个生物质的利用的对接。“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要从顶层设计、全社会参与等方面逐步推进。”徐海云说。

徐海云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拾荒者的废品回收系统,他们是可回收物分类的主力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废纸、易拉罐、废塑料等回收率也是很高的。但我们目前还没有摸清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底。“每个城市现有的废品回收系统究竟能回收多少纸、金属、塑料等,收集后去了哪里,有什么问题、困难,我们还不清楚。”徐海云说。

“再生资源回收或俗称的废品回收与垃圾处理的两网融合是必然趋势。”刘建国说,“两网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如今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从事废品回收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成本太高了,这样更多的垃圾进入到垃圾处理系统中,增加了负担。此前废品回收是市场主导,垃圾处理是政府主导,推动两网融合,实际上要承认废品回收就是垃圾分类,废物利用就是垃圾资源化,废品回收跟垃圾处理一样,也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样废品回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争取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在刘建国看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形成高效顺畅的系统。“‘四分系统’关键在一头一尾,即分类投放和分类处理。前端分类投放准确率较低,制约了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污染控制效果;反过来,后端处理设施不到位和低效率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所以,一方面居民要尽到垃圾分类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做好分类处理设施规划建设。”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

如何提高全民参与程度,也是摆在生活垃圾分类面前的一个问题。

“这是习惯养成的问题,它与社会整体的进步相关,涉及到人的心理、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改变习惯需要时间。但现在必须明确的是,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多反思自己,不要把责任一味推给他人。”

采取各种措施,能让大家便捷地进行垃圾分类,尽量不增加麻烦,这是李震认为调动居民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垃圾分类首先要满足居民‘我要扔垃圾’的需求,然后才是‘如何扔垃圾’。”李震说。

在徐海云看来,生活垃圾分类的全民参与还离不开倡导对再生产品的使用。“可回收物最终要变成产品,需要市场。一提到循环经济,大家可以夸夸其谈,但问题是如果没人购买再生产品,这就是空话。明确告知消费者这是再生产品,消费者愿意去购买,这才是绿色循环经济。”对此,刘建国表示赞同,“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再生产品最终也只能变成垃圾。”

垃圾分类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解决的是垃圾问题。刘建国和徐海云都表示,从源头上来说,还是要提倡人们改变消费模式,尽量少产生垃圾。

第3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垃圾围城,迫在眉睫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统计信息显示,2015年全国有246个大、中城市公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这些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总计约为1.86亿吨。而这个数字也只是“冰山一角”,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0年统计,我国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达4亿吨,且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至8%的速度递增。

在公布相关信息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毫无悬念”地位于前列;此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同样产生着大量的生活垃圾。

随着“垃圾围城”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显现。我国在垃圾清运、处理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缺口,部分城市对于生活垃圾甚至仅仅是在市郊露天堆放,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值得关注的是,“垃圾围城”不仅是城市病,而且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8千克,按照2015年底全国6亿农村常住人口测算,我国每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1.75亿吨。同时,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实行生活垃圾处理的仅21.8万个,且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只是简单地一埋了之或一烧了之。

垃圾分类,举步维艰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就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效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公众的公共意识有待提高,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习惯、新素养,公众需要在生活中不断适应、反复习得,才能内化为一种素质,外化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在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政府也需进一步有所作为,引导、帮助公众养成垃圾分类意识。现阶段,尽管很多地方都推出了相关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但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主体缺位、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执法力度不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谈到垃圾分类的话题,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日本,日本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将垃圾分类的方法逐步细化,目前可以说是已经把垃圾分类进行到了“极致”。日本的垃圾分可燃、不可燃、资源垃圾等类别,其中资源垃圾又细分为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家中的各类生活垃圾会在每周的不同日子里进行回收。日本各地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稍有差异,但基本上都细分到10种以上。

从幼儿园开始,日本的学校就会教孩子识别商品包装上的各种符号,了解这些包装分属哪类垃圾以及如何丢弃,并请家长督促孩子们实践垃圾分类,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宣传教育之外,法律规范也是重要的一环―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最高可被处以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万元)。在日本很多地方的街头还贴着宣传画,警告不法丢弃垃圾者可能遭到何种处罚,并要求公民如发现乱丢废弃物者,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

看似烦琐的垃圾分类,给日本带来了丰厚回报。通过垃圾分类,日本年处理垃圾量大幅减少,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问题。垃圾分类后,可再生资源被分类回收,不可再生的垃圾则被埋藏或焚烧发电,例如电子产品会被解体以回收其中的贵金属等可用资源,废弃食用油被加工制成生物燃料。

国家发力,推进治理

近日,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目标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按官方计划,全国将有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时,将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

此外,《方案》中要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于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方案》提到了三个分类: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

第4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戏网论谈10”为你整理了这篇垃圾分类工作二月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总体进展情况

1.二月任务完成情况。本月垃圾分类管理科,牵头工作任务共2项,实际完成2项,未完成0项,完成率100%。

2.全年任务完成情况。二月份共完成全年任务1项。其中,按原计划二月份应完成1项,实际完成1项,未完成0项;提前到二月份完成全年任务0项。目前,累计完成全年任务共2项。

3.二月未完成任务进展情况。上半年未完成任务0项,目前完成2项,未完成0项。

4.提前开展任务情况。原计划2021年开展,提前到二月份开展的任务有0项。

二、二月具体进展情况

(一)扎实督导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了加快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雁塔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对大雁塔街办、杜城街办、小寨街办、等驾坡街办、长延堡街办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检查。在检查以上街办辖区内发现存在不足:宣传氛围不浓厚,标识标志不规范,个别垃圾分类容器存在混投现象,垃圾分类工作台账资料缺失。针对存在问题。雁塔区垃圾分类办将加大工作督导力度,要求各街办加快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从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制度建立、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抓好措施落实,切实加快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准开展《条例》普法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推进《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普法宣传工作,加深广大市民对《条例》的熟知。2月2日,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生态环境局雁塔分局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开展垃圾分类 建设美丽雁塔”主题宣传活动。开场前工作人员通过发放《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雁塔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环保购物袋等宣传资料,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活动期间乔局长莅临宣传现场指导和参与了此次宣传活动,充分肯定了宣传氛围的营造、宣传资料的编印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乔局长指出:生活垃圾分类任务重要而艰巨,要做到最大程度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完善生活垃圾宣传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巩固现有好的经验做法,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随后,活动在热舞中正式拉开序幕,背景屏幕循环播放雁塔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纪实宣传片。激情洋溢的《生活垃圾主题舞蹈》以及精彩纷呈的《垃圾分类我能行》模拟投放小游戏,吸引周边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参与。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和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在文艺节目之间穿插的创建文明城市和喜迎十四运以及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环节,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将活动氛围推向了。

(三)加强辖区检查力度。我市疫情防控平稳局面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加大监督和执法查处力度,一月份以来共督促检查辖区小区170个,单位及沿街商铺536家、现场督促整改生活垃圾分类问题238个,下发整改督办单2个,并对督办整改效果进行复查。

三、工作亮点

(一)构建党建引领三级联动分类平台。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治共管”的思路,制定《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党工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动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平台,同时,实行区级领导(部门)联系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

(二)形成“1322”垃圾分类工作“雁塔模式”。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在认真学习,总结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区推行以宣传培训为中心,围绕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三个基本点,强化分类执法和分类运输两个保障,确保达到分类知晓率和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即“1322”的分类工作模式,使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迅速有效展开。“1322”垃圾分类工作“雁塔模式”也在建部调研中得到肯定。

(三)强化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用好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要求,采取区级领导及区级部门包抓街办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5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建议;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迅速。城市生活圾垃堆存直接导致一系列问题:长期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城乡结合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并且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制约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垃圾问题,还城乡居民一个健康、洁净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1、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

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科学有效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②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可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③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2、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2.1 焚烧法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具有减量化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等优点,焚烧处理早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对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建设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场,许多小城镇、医院等,也建有相应的固体废物焚烧处理装置。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回收体系也较为健全[1]。

2.2 卫生填埋法填埋是由传统的废物堆放和填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经过长期的改良,废物填埋已经演变成一种系统而成熟的科学工程方法,即卫生填埋法。该法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使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置废物方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卫生填埋法的主要优点是:①其一次性投资较低,运行也较为经济;②适应性广,对生活废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均无苛刻的要求;③是一种相对完全、彻底的最终处置方法;④运行管理相对简单。

2.3 堆肥法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还原于大自然,堆肥法既是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过程,腐殖质中含有可被土壤接受的有机营养物,能够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并维持了自然界物质的良好循环,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成本小、实现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的优点,但此方法需要前期做好垃圾分类,否则会增加后期处理难度大,且得到的腐殖质肥效不佳[2]。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3.1 公众环保意识弱,垃圾分类收集难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习惯于将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这种混合收集的垃圾中往往含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和一些危险废弃物,如废纸、塑料、易拉罐、废旧电池等,如果将这些物质同生活垃圾一并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大了垃圾处理成本和后期处理难度。虽然我国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试点了“垃圾分类收集”,但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及其他因素,都使得“垃圾分类收集”收效甚微。

3.2 垃圾处理投资单一且不足由于垃圾处理作为城市公共事业,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不能很好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投资渠道窄,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造成政府财政压力大,资金紧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的处理需求。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以及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普遍存在设施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垃圾渗滤液、焚烧废气等二次污染更得不到有效处理,甚至无人问津。

3.3 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我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共同难题,现有的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垃圾处理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包括垃圾减量、填埋、焚烧和分类回收在内的合理有效的综合性管理体系也势在必行。另外,相关管理制度奖罚不分明,城市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对现有的环保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重形式,走过场”,使得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无‘法落实。

4、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尽早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回收可利用资源和有害废弃物,减少二次污染,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从源头管理,控制并减少垃圾的产生量。②拓宽垃圾处理产业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了增强企业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责任,投资者必须关注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积极出谋划策,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水平。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要想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就必须洁身自好,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认真执行,并且创新。③加紧完善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不管从法律监督的角度还是从工作监督的角度,都应该强化对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推动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

5、结语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处置,才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要求多部门全面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利好固废行业,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浅谈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J].科技传播,2011,68.

第6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一)生活垃圾减量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1.城市生活垃圾的界定。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活垃圾减量化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原生资源开采费用的增加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上升,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活废弃物产生的问题;生活垃圾减量化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通过重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循环物资,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不仅是缓解资源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生活垃圾的“三化”内涵及社会经济效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狭义内涵分别是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成源头、生成后的中间循环处置环节、最终处置(末端处置)技术而言的。

    生活垃圾“三化”目标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三化”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

    (二)上海生活垃圾组成成分的分析与预测

    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生活垃圾的成分具有餐厨垃圾含量高、可回收物质较少、季节变化较大、水分偏高等特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煤气普及率的提高,全市生活垃圾中可燃成分含量逐步提高,可回收成分逐渐增多。垃圾成分出现的这些新特点,要求与其有相适应的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据预测,到“十二五”末期,上海生活垃圾各组成成分的比例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十二五”末期上海生活垃圾成分图

    (三)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工作现状

    1.垃圾的分类处理在上海的实施现状。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始于1995年,其间分类模式经历了多次调整。十多年来,垃圾分类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一些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垃圾分类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垃圾分类城乡推进不平衡;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垃圾分类方式粗放,后续资源化程度不高;末端处置技术中填埋处置比例过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等。

    2.垃圾的收费政策。美国、巴西、加拿大、台湾地区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垃圾收费政策,这些办法都有可取之处,但还无法直接“引进”到上海,因为对于垃圾收费,很多人从心底还未能接受。因此,上海暂不考虑用收费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3.垃圾管理立法。目前,上海与生活垃圾相关法规包括:《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餐厨垃圾自行收运管理办法》、《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这些法规尚未形成体系,对市民处置垃圾的行为缺乏约束。

    4.宣传教育活动。上海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力度不够,在宣传形式上主要采用宣传栏开展平面宣传,利用现代的大众传媒较少,总体宣传效果不佳。

    5.垃圾管理引进社会资本在上海的实施现状。目前上海环保治理的经费不足,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环保产业没有规范的政策加以保障,缺乏有效的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环保产业,不能形成多元投资机制。上海市在调动“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主要瓶颈及其成因研究

    制约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的瓶颈主要包括:

    (一)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缺乏研究

    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生产——居民购买与使用——垃圾产生——可回收垃圾再利用——填埋或焚烧”等环节,其中垃圾减量化自“设计”开始直到“回收”结束。“改进产品设计与提高”与“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两个关键抓手。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机制应重点围绕两个关键抓手展开。而“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的核心是垃圾分类环节,只有将可循环利用物资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回收利用才有保障。

    (二)目前的上海垃圾分类制度尚待完善

    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已有一段时期,但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分类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推进——常见的公共垃圾桶含糊的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与“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且对居民培训工作不贴切、不到位,很多居民对分类标准一无所知,分类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垃圾分类在中国属新生事物,缺乏习惯与传统,而目前的宣传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类工作的开展。

    2.居民自发进行垃圾分类意识明显薄弱。除部分想分类但不清楚如何分类的居民外,尚有一部分居民习惯于传统的丢弃垃圾方式,认为垃圾分类增加工作量,拒绝开展。因此,加强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是今后实现上海垃圾减量化中的重要一环。

    3.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奖惩制度。目前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缺乏有针对性的直接或间接的奖惩机制。垃圾分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靠居民自发实现,缺乏制度保障。

    (三)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缺乏有效的平台进行系统整合

    目前,关于生活垃圾减量化方面的制度与规范彼此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衔接,亦缺乏统一平台将其有效整合,致使各种制度各自为政,难以产生工作合力。

    三、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一)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形势分析

    1.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分别与上海市总人口数及上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在对未来上海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进行预测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影响。

    2.“十二五”期间上海人均生活垃圾量的预测。RTCE(与生活垃圾产出相关的人均消费支出)指与生活垃圾产出密切相关的人均物质消费性支出,如在食品、饮料、衣服、鞋类、家具、书本、报刊等方面的消费支出。RTCE数据可以通过细化、拆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TCE数据得到。通过分析历年RTCE与TCE之间的关系,得到RTCE预测方程如下:

    通过分析历年RTCE与生活垃圾产生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以下预测模型:

    利用上式及“十二五”期间各年RTCE预测值,可以计算出各年生活垃圾预测值,其变化趋势如下图3所示:

    图3 基于RTCE预测法的“十二五”期间各年上海人均垃圾预测值变化情况图

    由图3可以看出,自2010年起上海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88公斤水平增长,2015年突破1.25公斤/人日,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形势严峻。

    (二)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生活垃圾减量化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全体市民,实践证明仅靠政府某个部门和单项法规难以取得成效。生活垃圾减量化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与支持,还需要订立相关的法规制度,这些离开政府主导几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高层领导主管生活垃圾减量工作;政府应给予生活垃圾减量以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主导立法工作。

    2.强化“二次处理”原则。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的“二次处理”是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理的中间环节,是在垃圾分类收集后,对其中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更深化的处理,“厨余垃圾”本地完成最终处理,不需再运入填埋场和焚烧厂;“其他垃圾”经过二次分类,最大限度筛选可循环物资;不可循环废弃物经压缩后运入终端处理场所,实现最大限度的减量。国外很多国家在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理的之间也都具备强大的“二次处理”能力。实践证明,有效的“二次处理”是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重要保证。

    3.“厨余垃圾”本地处理原则。“厨余垃圾”具有污染性、刺激性、腐败性等特点,是人们对生活垃圾避而远之的主要原因。目前“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0%左右,一旦“厨余垃圾”与可循环垃圾混合将极大地增加分拣的难度。因此,利用“厨余垃圾”的腐败性在区域内对其进行生化处理,不仅减少污染其他垃圾的机会,也减轻了最终处理的工作压力,具有重大的减量意义。

    4.循环经济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是实现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即减量化的重要途径。分类后的可循环利用物资必须由较为便利的渠道进入流通市场,作为次级资源进行重新利用,才能有效减少终端处理量。

    (三)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解决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从垃圾产生的源头(产品设计)开始直至垃圾焚烧、填埋,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垃圾减量化设计;通过对生活垃圾产生的流程分析,从生产商、零售商、居民小区、垃圾收运场所直到焚烧厂、填埋厂,开展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减量化设计;通过对生活垃圾产生、处理的所有相关方进行分析,构建政府规范、部门执法、企业自律、群众监督、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全方位减量化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一横一纵”的生活垃圾减量化综合处理体系。其总体思路如图4所示。

    (四)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阶段性目标

    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要有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长期准备。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各项工作,应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养成习惯、有序开展。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3年工作进度,如图5所示。希望经过全市人民3年的共同努力,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

第7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防治;对策;安吉县

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C110001);2015年度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工程项目(第二层次)、宁波大学SRIP项目(2015年)的资助

当前,我国城乡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多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十分严重。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4年统计数据,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1.5亿吨,全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70亿吨。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垃圾,我国目前大多仍采用 “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方式,这不仅使得垃圾中可利用部分白白浪费,垃圾处理耗费更多能源与人力,而且会对大气、土壤、水源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此,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书秦认为,虽然和城市垃圾进行对比,农村垃圾的形态相对简单,减量化更容易,同时在小范围内循环利用的可能性也越大,就地资源化更易实现,比如秸秆还田等;但因为农村村民对垃圾处理的认知相对短浅,一些硬件设备设施没有配套齐全以及资金短缺造成的人力、物力、管理的缺失致使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事务,更无法找到具体的人去监督、追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如果不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有效回收利用,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为此,笔者拟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初步实践情况,进行较深入调查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危害及其分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促进生活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

1.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危害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十几年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为主,大部分厨余垃圾也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得更为复杂,塑料、玻璃、金属、纸类、布类等生活垃圾比例上升,导致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变得更困难。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有机成分含量高,若不及时、合理处理,将会侵占大量土地和污染附近水体与环境,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大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露天堆放,也会造成疾病的传播率增高,同时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土壤、空气和居民生活环境。

1.1 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污染与破坏

1.2 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危害

1.3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1.4 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常见问题

2.1 处理设施沦为摆设,投入大收效微

以笔者调查的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当地在2014年7月就实施了垃圾分类,并尝试通过垃圾袋编码追责机制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民众的配合与村政府的深入宣传,这些机制最终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据调查小组的研究,不仅安吉县如此,垃圾处理机制在全国各乡村推行中都遭遇了此种问题。缺乏监管与配合不H会导致垃圾处理的无疾而终与财政的巨大浪费,更会成为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一道“过不去的坎儿”。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2014年间,贵州累计在640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各类资金4.4亿元,但受益人口仅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7%,垃圾和污水处置率极低。同时,垃圾处理设施的利用也十分低下,即使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造价近100万元一个的污水处理厂只能使不到500人受益,成本巨大却收益甚微。

2.2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观念与知识缺乏

长期采用传统的“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村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极度缺乏。大部分村民错误地认为废品等同于可回收垃圾。许多村庄投资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收集点,但大多数的收集点没有专门分类垃圾箱,只是一个大垃圾池或大垃圾桶。公共道路上设有分类垃圾桶,但缺少专门的分类指导,村民不知道如何分类,甚至大部分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分类标准,处理时完全混合。这些情况都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当人们有了全面的垃圾分类知识,他们在进行垃圾处理时才能有效运用。

尽管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已处于我国环境保护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垃圾处理机制在村民中推行仍有难度,难以得到持久有效的实施。“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如何矫正村民观念,让大家积极参与环保,主动履行责任与义务成为建设新农村与美丽中国的关键问题。安吉县通过近一年的探索,根据7个试点村的自身实际,在厨余垃圾处理上形成了四种模式。成功的试点调动起各个村镇的积极性,随后就有50多个村申报参与垃圾分类。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在农村垃圾处理的道路上,还应不断加强创新探索,因地制宜,发掘一条长期有效的垃圾处理道路。

2.3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处理机制待创新

垃圾分类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村民有较全面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且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更需要有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出台并对村民的行为进行合理地约束。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写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里,将会使垃圾投放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分类投放的意识也会增强。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我国有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此后,我国陆续颁布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但是这些规定都没能对垃圾分类做出真正有意义的指导,形成法律上的监管,更多在于约束地方市政与相关部门.。

3.安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践调查

作为“美丽乡村”的发祥地,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引领着全国,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一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随着安吉改革开放的推进,也有一些问题频繁地暴露,比如由于持续关注生态问题导致GDP下降,出于提升GDP考虑而引进的一些工业项目再次导致了水源环境的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如何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贯彻污染防治,并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不仅考验着群众,也考验着相关政府部门。

3.1 分类处理的提出与实施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北靠天目山,面向沪宁杭。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其区位条件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交汇的紧密型城市,是L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县市之一。作为生态大县,垃圾集中处理办法曾经一度让安吉人引以为傲。但随着每年垃圾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能源过多的浪费,集中处理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安吉人民开始寻求新思路,同时垃圾分类这一国内较为新颖的方式逐渐走进安吉人的视野。

2013年安吉县有7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在体制机制,分类的方法和管理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按照计划,之后安吉县将对187个行政村(社区)垃圾分类处置统一规划,分三年铺开,并实行百分制考核。2016年安吉县将有50个村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从实施情况看,到今年年底,全县C类乡镇垃圾分类将实现全覆盖, A类、D类乡镇部分覆盖。

3.2 初步实践调查与分析

此次调查采用了以实地调查走访为主,文献报告查阅为辅的方式。对于安吉县往年的环境保护情况和垃圾产生、分类等信息,通过访问相关的网站与翻阅相应的文献获取。2016年4月,两名小组成员就安吉县报福镇进行了主要街道的走访和生态办的调查。两人随机调查了20户居民,询问其垃圾桶被分配和使用情况;将报福镇主要村庄以及彭湖村各个街道的垃圾桶类型、垃圾桶外标、内部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拍照留存信息;在政府工作日上报福镇生态办和负责人了解当地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情况以及生态办提出的相应政策措施。另两名成员来到安吉县鄣吴镇来调查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系统。通过与村民交谈、政府部门、考察当地环境来综合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以安吉县报福镇为例,该村目前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改善垃圾分类与处理:一是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即每家都需认领印有自家编码的垃圾袋,如若出现垃圾丢放不合理的现象,则需本人负责到底。二是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县内每个村都会设有宣传垃圾分类的标牌,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村民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且,将垃圾桶的颜色区分开来,使之有较大差异,能让人轻而易举地观察到这是放置哪种垃圾的垃圾桶。三是设立奖惩机制。在宣传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报福镇通过全村家庭户评星定级和优秀家庭户推荐表彰来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美丽家庭示范村落建设,助推精品示范村建设。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诸多问题,比如:实名制成本投入大。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报福镇景溪村委会依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定制了三款不同颜色可降解的垃圾袋。首批给每户发放了90只垃圾袋,每只成本0.38元,总共花了1万多元,估计一年要花5万多元;长期坚持性不强,许多村民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便不再使用该类垃圾分类法,因为垃圾分类太过繁琐,并且市面上仍有其他垃圾袋流通;缺乏一套完善并强制的垃圾袋使用和奖惩制度,制度的约束力不够大;人口迁入或迁出导致“垃圾袋户户有”未能圆满实现。

在安吉县鄣吴镇,农村垃圾分类实施收集转运系统,即“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2014年3月,鄣吴镇开始在下辖的6个行政村推广垃圾分类,采用“户分、村收、镇集中处理”的模式。鄣吴镇配有专职保洁员,每天清晨,挨家挨户地去收垃圾,然后运至村口的放置点。之后由镇里的垃圾清运收集员负责将各村收集好的垃圾,统一运至镇上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进行处理。

4.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建议

4.1创新处理机制,因地制宜实施

4.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4.3多方宣传引导,加强示范推广

4.4落实以奖代补,增进以补促投

结束语

在G20峰会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其危害问题,认为大量垃圾的堆积将严重破坏与污染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垃圾治理中法律体制不完善、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普遍缺少资金投入等,都要求我们对于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做出进一步调整。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关键。放眼未来,脚踏实地,做好规划,做出成果,做到长效,才能长久化解垃圾围村的尴尬,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真正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付建丽,李炳俊.优化垃圾处理技术加强环卫循环经济发[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4):37-29.

[2]孙洁.向农村垃圾宣战让村庄重归乐山乐水[J].中国农村科技,2016,02:28-31.

[3]北极星.垃圾围村“死局”难解[OL].环保节能网,2016.8.11.

第8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居民 生活垃圾 分类回收 资源化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处理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接近2亿吨,人均年产垃圾500公斤,并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许多城市已经陷入“垃圾围城”的尴尬境地。而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居民生活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60~70%。但目前居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机制效率并不高,大量可回收物品混同于普通垃圾流入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或填埋等方式的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时间和成本,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一、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界定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指包含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产生的垃圾,具体细分为厨余垃圾:指一般家庭餐前餐后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再生循环利用的垃圾,包括废纸、玻璃、塑料、金属、布料等;有害垃圾:需特殊处理的垃圾,如废旧电池;其他垃圾:一些难以回收的垃圾,如厕纸。

二、建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意义重大

随着城市中心的不断开发利用,出于综合的考虑,垃圾处理厂一般建设在离市中心很远的地方,这样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并且随着近期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城市人口即将迎来下一个高峰,城市居民垃圾的产生量也将大幅度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大气、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等也造成污染,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解决好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重大。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也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潜力并将不断增长的一种资源,因此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的现状,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率,将“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是现代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观念迷糊不清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并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多数只知道垃圾桶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且无法正确将一些不常见垃圾进行分类,因此在扔垃圾时也没有严格按照垃圾桶上的指示。当然这些分类远远是不够的,会给后续回收环节带来不便。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本身学术界对垃圾分类的研究就很不成熟,对于垃圾分类的研究必须全面分析垃圾的物理、化学等性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类过多可能造成垃圾回收设备和程序变得尤为复杂,占用太多时间和资源,分类过于简单又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另外,居民自身对分类知识的不全面也是原因之一。很多居民忙于追赶城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并没有用心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二)缺少回收动力,分类投放效果不佳

从政府的角度看,目前仅制定了一些规定仅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但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针对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居民的行为,导致垃圾投放行为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从个人的角度看:环保意识尚未真正植入人心,在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相冲突时居民多会倾向于前者。想要将回收机制落实到实处,必须打好群众基础,使居民深刻意识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

(三)垃圾回收行业未能真正市场化、产业化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处理产业依旧是以政府补助为主的公益性事业,这样的运营模式并不能长久,并且运行机制效率不高。没有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也造成管理上的障碍,比如很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拾荒者,他们经常在垃圾箱中翻找有价值的垃圾,将整理好的垃圾又再次弄乱。

四、解决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学术界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理论研究

高校和一些科研中心应加强垃圾分类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注重基础层面的调研。生活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并且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也会有所不同。在研究垃圾分类的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使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更大范围的使用。

(二)扩大对居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

政府要加强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环保宣传和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工作,比如:通过央视或地方电视台增加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各级学校加强对环保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奖惩和监督力度

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包含对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全部过程的约束,涉及对回收主体、回收客体和回收内容的全部要素的政策规范,才能使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机制具有让人信服约束力。同时,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进行执法监督,惩恶扬善,奖惩分明。

(四)以小区为单位建立“社区回收便利店”

要想将拾荒者真正纳入到整个环保行业,形成产业链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需要取消个体流动商贩的形式,按地区对他们进行身份识别统一编号分发废品回收专用证,再以小区为单位设立社区回收便利店;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变卖给便利店赚取积分,积分可用来兑取便利店的日常用品或者指定商家购物折扣,这样也能带动商家的消费人群提高商誉。最后由有指定回收证的人来提取便利店中分类好的垃圾卖给垃圾中转站,这样也扩大了环保行业的岗位需求,让拾荒者不再过“游击”生活,政府也需制定一些特殊政策给他们的家庭带去关怀。另外,垃圾回收产业运营不能光靠政府补贴,需转变成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性质,通过投标或者招标的形式将民间基金聚集起来。

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那还要赚那么多钱,拼命城市化有何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气土水要管理好生活垃圾,有效回收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是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只要人人都切实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共建一个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艳,安云云.城市垃圾回收系统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7:150-151.

[2]谢和成.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04:42-44.

[3]张玲玲.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探讨[J].硅谷,2015.02:233-240.

第9篇: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范文

与日俱增的人口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面对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预测上海市未来的垃圾产生量,探讨合适的处置方法和调控措施,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收集数据,预测未来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和处理总量,对各种处理方式的收益进行了对比,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软件VENSIM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调控措施下,未来上海市垃圾产生量能得到控制和更加环保的处理;同时,需要控制人口,提高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实行垃圾收费制度.

关键词:

系统理论; 系统动力学; 城市生活垃圾; 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N 941.3; X 32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

Due to the population growing,more and more municipal solid wastes(MSW) are generated.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MSW surrounding city has made its disposal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forecast the MSW production and to find its appropriate disposal method and regulation measures.Dynamics model of the MSW generation and disposal system in Shanghai was constructed with system dynamics method.The data in the model was collected from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and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total volume of produced MSW,total volume of treated MSW.The comparison of benefits was made among a variety of waste treatment methods.The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VENSIM software.It was found that,with the regulation measure,the MSW output could be controlled and its disposal could be more environmentfriendly in the future in Shanghai by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increasing the sha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GDP,and implementing waste charging institution.

Keywords:

system theory;system dynamics;municipal solid waste;regulation measure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和沪苏浙皖超级经济区方案的上报,上海日益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面对大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上海,上海的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2012年上海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716万t,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2 kg・d-1,无害化处理量为598.5万t,其中卫生填埋377.5万t、焚烧103.6万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3.6%[1].

如此之多的垃圾如何处理成为了一个难题.目前的做法是采取填埋、焚烧、堆肥和临时堆放的方式处理,以填埋为主[2].但是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对地下水也有影响,会进一步加剧上海市人口与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形成垃圾与人争地的局面.因此,改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势在必行.针对上海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刘芳等[3]提出在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上对垃圾中的可回收成分尽可能地进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实行垃圾减量,然后对垃圾采取焚烧和生化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残渣以及剩余不能处理的垃圾卫生填埋.

在利用系统动力学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已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张蕾等[4]建立了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模型,并提出了调控方案.毕贵红等[5]建立了昆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模型,并研究人的行为对该系统的影响,提出了调控政策.侯燕等[6]建立了考虑源头减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型,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了减量的措施.蔡林[7]初步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探讨.林子健等[8]利用STELLA软件建立了澳门固体垃圾产生量的预测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了该模型的优缺点.黄宜等[9]分别利用指数平滑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云南省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在借鉴前人建模思路的基础上[10],结合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际情况,提出先分类回收,再回收利用,剩余垃圾尽量焚烧、生化处理,最后不能处理的进行填埋的处理方式,以此建立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型,并研究了各种政策对垃圾产生量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政策调控对居民垃圾投放行为和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并模拟垃圾焚烧处理的收益,为垃圾处理产业化提供政策建议.

1模型构建

1.1系统分析

本文研究地域限定在上海市范围内,模拟时间为2010―2030年.按垃圾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本模型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垃圾产生子系统、垃圾处理子系统和处理效益子系统.

由图2可知,生活垃圾产生量开始呈缓慢上升趋势,到2028年开始趋于平稳.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持续下降,生活垃圾焚烧、生化处理量持续上升.由此可见,调控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在生活垃圾收费、环保投资增加和人口调控的多重因素下,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最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填埋处理量下降,表明占用更少的土地;焚烧、生化处理量的上升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时其收益的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中可知,在调控因素的影响下,未来焚烧收益会逐渐升高,甚至高于填埋处理收益,这会进一步促进焚烧处理方式的使用,能有效减少填埋垃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3结论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要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控制,必须在垃圾产生阶段和处理阶段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尽可能采取分类回收的方式,并完善分类回收机制,从源头上减量,然后尽可能地采取焚烧、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残渣和剩余部分再进行卫生填埋.

上海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① 对人口进行调控,减缓人口增长率;② 提高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增加的投入会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临时堆放率,提高垃圾焚烧、

生化处理的比例;③ 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该措施能有效降低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朱志玲.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与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4):51-53.

[3]刘芳,陈季华,奚旦立,等.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5):13-17.

[4]张蕾,席北斗,王京刚,等.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系统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5):72-78.

[5]毕贵红,王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源头政策调控系统动力学模型[J].环境工程学报,2008,2(8):1103-1109.

[6]侯燕,王华,毕贵红.考虑源头减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1):1-6.

[7]蔡林.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研究的系统动力学方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5):65-69.

[8]林子健,路良刚,李金平,等.基于人口模型的澳门固体垃圾产生量的初步模拟[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0):67-71.

[9]黄宜,赵光洲,王艳伟.基于Shapley值的云南省能源消费综合预测方法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3,29(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