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经济学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

第1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尤其在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管理学学士学位的教学计划中,正在成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长期依靠计划配置资源的环境中,讲授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西方经济学,通常会面临着方法论上的困难。在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李嘉图开创了以数学方法为逻辑基础的数理分析范式,大幅提升了经济学的严谨性。然而,由于过于依赖数学模型,李嘉图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往往脱离丰富多彩的经济实践,在完全抽象的条件下完成经济学研究。这一研究思路被熊彼特称为“李嘉图恶习”,其重要缺陷在于难以反映经济实践的复杂性,在主观假定条件下进行数学推导,有时甚至会得出谬误的结论。这一不足也被称为“抽象的方法论”(萨缪尔森),以及“黑板经济学”(科斯)。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李嘉图恶习”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导致西方经济学通常在充斥着数学推导和证明的过程中完成,在研究生的教学中更为明显。本文将结合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何正确对待“李嘉图恶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进思路。

二、“李嘉图恶习”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马克思认为,当一门科学能够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李嘉图恶习”的产生,有其实践规律和学科规律。一方面,现代经济实践日趋复杂,另一方面,数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及其自身固有的逻辑性使得经济学研究更加依赖数学。这一趋势导致经济学教材中经济模型更倾向采用精细复杂、逻辑完善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使得教材完全“数学化”。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例,微观经济学中的供需均衡、弹性概念、边际效用等不仅具有非常严格的概念假设,还具有动态连续变化特征,只有采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才能表达清楚。在宏观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延伸,比如均衡产出、IS-LM分析、AD-AS模型等,不仅分析了传统的产品市场,还将货币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多种函数变化,研究二者的均衡动态过程。在对增长的研究中,从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教材均采用数学语言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并基于生产函数对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客观地讲,数学语言不仅大幅度推进了西方经济学的严谨性,还建立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系统方程,为研究多个变量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对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困难。第一是数学语言过于繁多,容易诱发教师和学生的抵制情绪。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具有很强的思辩性和哲学性,王亚南等名家的翻译也使得这些名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现代经济学的数学化,使得经济学从人们印象中的“哲学思辨”特征转化为“理科优化”特征,较为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一些不擅长数学的同学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课堂访谈中,一些同学直言西方经济学涵盖内容太多,而且数学篇幅太大,难以理解,如果数学不够好,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第二是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衔接存在不足。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由西方经济学教材翻译而来,翻译者通常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对原有内容进行重新加工。这会导致经济教材对原有内容的表述逻辑发生改变,如果不增加一些旁白性的解释内容,会使得教材内容出现跳跃性,影响阅读者的理解难度。在一些经济模型中,会直接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中间缺乏文字语言的过渡,无形中增加了理解的难度。第三是西方经济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存在一定的重复。西方经济学是诸多著名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现行教材中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选择。然而,许多内容在理论框架上有所差异,但是在数学分析模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均衡的概念,既可以在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货币市场进行分析,也可以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整体均衡之间进行分析。同样,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到消费者领域和生产者领域,如消费着均衡、生产者均衡等。

三、改善“李嘉图恶习”的对策

1、教材的选择

目前,高校使用较多的教材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具有较精深的经济学分析功底,注重数学模型推导,尤其适用于研究性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该教材,则会缺乏对背景和经济实践的延伸解释,学生学懂学透的难度会比较大。在国外优秀教材中,比如麦克•帕金、曼昆等主编的经济学教材,都非常注重文字的推理和图形的结合,还辅之以耳熟能详的彩色图片作为注解,使得蕴藏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浅显易懂,更富于亲切感。教材选择上应该更加多样化,呈现更多内容和视角。

2、教学方法的改进

西方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要模型,可以采用Workshop等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同学们学习经济学的热情。此外,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理解经济模型,而现有教材相对缺乏,选择恰当的案例是准确理解经济学模型的重要途径。

3、教学内容的优化

第2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药学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78-03

本文主要研究药学院校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教育问题,其授课对象与综合性大学或一般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相比,在教学目标与学科背景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给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如何突破这种差异性导致的局限性是药学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药学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对象分析

1.药学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分析。药学高等院校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综合性大学和以及财经类高等院校相比有其学科的特色性。一般财经类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是为培养掌握经济学知识的专业化人才服务,而药学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着力于培养既懂医药专业知识又具备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药学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的特色性带来的好处是,培养的学生更适应市场的需要,专业领域就业更有竞争力。药学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的特色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局限就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药学院校的经济学课程是用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的学科。学生在四年当中除了学习一般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以外,还要学习医药学基础课程以及时药学课程的实验课。这样一来,学习时间相对来说就会被压缩,而且一些相关辅助课程也不可能全部开设,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相对来说就要薄弱一些,这对西方经济学的老师来说就是一个考验。如何既能按照一般经济学教学规律,又能结合药学背景上好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药学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对象分析。药学院校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生主要经济与管理学院,其学科背景以理科为主。以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与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学生90%高中都是理科,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对于数学,化学等课程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而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却迟迟难以进入角色。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高中课程重点与文科不一样,理科生对于人文类学科没有文科生的扎实基础。另外一方面还源于高中阶段所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在进入大学之后一两年内,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还是理科思维。西方经济学虽然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更关注的是理论之间抽象的逻辑联系,理论的假设背景等,因而在大一大二开设西方经济学,对于他们来说就他们有很大的难度。如何充分发挥药学院校本科生的理科思维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经济学思维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老师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方法探索与尝试

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角度来说,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是实现西方经济学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药学高等院校本科生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首先要遵循一般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要结合药学院校培养目标与生源背景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教学理念创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老师的主导性,老师教学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因为学生作为施教的对象,对于教学的评价与建议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接受度。基于此,笔者在改良教学方法的同时都会征询学生的看法,也会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而听取学生看法与建议的主要途径有:第一个途径是课堂讨论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作简单介绍,然后征询学生意见,考虑到教学时间,不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第二个途径是个别座谈法,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融入学生,和个别学生就上课方法进行交流;第三个途径则是利用最新的网络信息平台互动,比如在授课网站上开放学生留言,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手机信息互动。经常的互动,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评价更加全面、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2.教学内容创新。特色案例教学,突出行业特色。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实践的课程,当前较成熟的案例基本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事例,本文建议使用特色案例教学,以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作为医药行业院校,我们在案例的选择上,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选择行业热点问题,通过案例把行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第二,所选择的案例能与相应理论有机结合,并能对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理论及方法有较大帮助。基于此,我们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目的是让大家感到所学的知识与所向往的行业不但关系密切而且切实有用。比如在讲市场失灵的时候,启发学生联系医药产业的实际,分析医药企业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以及解决方法,在讲公共物品与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启发学生分析医药企业性质,进而分析相关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于宏观部分,结合国内外分析,重点突出医药行业在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发展。在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并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并给出点评与补充,得到学生的好评。

总之,我们力争通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同时也对医药行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最为主要的是能够尝试着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医药行业的实际问题,这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原本相对枯燥的经济学学习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做到言之有物,学以致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创新。模拟研究性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模拟研究教学主要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选题、围绕选题展开调研、集中汇报评比和总结等。本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上包括:活动布置环节、分组选题环节、课题调研环节、汇报展示环节和活动总结环节等五个主要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首先要确定讨论的主题,然后将学生分组后组织其通过图书馆、网络媒介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各组自身的观点后,由小组成员代表或全体成员阐述观点,并由其他组的组员进行提问后产生辩论来形成思想碰撞,最后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归纳。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的教学问题。首先,解决了西方经济学课程课堂教学中有关理论过于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第二、解决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并不能将理论转化为能力,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模拟研究教学的组织模式激励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初步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通过参与活动选题、课题调研和汇报展示等环节,学生增加了对现实经济社会的关注和理解。

4.教学手段创新。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元化的现代教学辅助工具并用。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板书,现代教学方式主要依靠电脑多媒体的手段,制作形象的幻灯片或利用新型网络平台互动交流。

首先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借助多媒体方式和手段,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演示过程中,穿插相应的统计资料、图形分析和数学演绎,可以大大增强授课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在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图形分析的演绎中,多媒体很难直观地呈现出来,而这些都有赖于通过传统板书的方式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推导和演绎。

其次,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常常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制约,而借助于网站,学生、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在网上进行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专门设立的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http:///sc8/logon/userlogon.do),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公告,作业,讨论题目,交流的主题,以及学习资料,还可以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些方式成为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考核方式创新。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除了期末闭卷考试之外,应该更加重视过程考核,增加平时成绩在考核中占有的比例。我们目前在考核上主要增加两种平时考核方法,第一种就是小组案例分析考核,老师给出热点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组团,利用课件等形式,由小组代表讲解,教师再提问,根据情况,然后综合给分。第二种方法是趣味考核,一种是模拟招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进行演绎。另一个就是学生班级辩论,根据西方经济学相关问题选择一个辩题,以班级为单位分为正方与反方,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最后评委老师综合各方面情况,给各班同学打出成绩。平时考核方式的灵活创新一方面可以有效巩固学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积极性。

总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有赖于社会与高校的共同努力,更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不断交流与探讨。当然,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则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苦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2]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西方经济学是我院中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抽象、学派林立、偏重数学推理、与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和理论变化快等特点,学生经济思维和专业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领悟与理解。因此,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我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着手解决的问题。而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正是在教学过程中克服教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采取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课程特征,注重经济思维训练,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形成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从而促进西方经济学综合教学效果水平不断提高。

1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所谓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是指以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的教与学双向互动,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拓展教学空间,在西方经济学的每章教学环节中,采取“讲授理论+实践演练或研讨”的方式,以综合整体效应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构建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1课程特征和学生特点是模式构建的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特点等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

西方经济学课程及授课对象可用六个字概括:“基础课,低年级”。从课程特征看,宏观经济学体系由众多林立的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对于同一经济问题,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观点相互排斥和对立,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一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困惑和费解。

从学生的特点看,授课对象一般是低年级学生,在心理适应、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专业认同等方面还没完全适应;学生个体之间学习的兴趣差异性较大,对未来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比较迷茫,特别是对于相当一部分文科学生来讲,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这部分学生尽管有学好的愿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显得异常吃力,以至于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削弱。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尽快摆脱低年级适应期各种问题的困扰,也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显然,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难以实现上述目的。

1.2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条件

美国学者理查德?L.阿兰兹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两类,即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显得尤为明显:知识信息传递单向性,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对知识只是被动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各课程探索的教学模式。教师们积极探索,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教学效果不太明显;二是学生基本上大合堂上课,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有限,学生参与度不高;三是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参与为中心,以经验代替理论,以活动代替学习,会影响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全面系统的把握;四是教学活动过程中难以控制课堂的整体局面,会影响教学方法的整体效果。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性质的特点,决定了其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全面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技能;三是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必须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法、讨论法、比较法、问题导向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师有创意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教师课堂教学,而是要在教师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应互动的教学结构模式。

1.3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师生是通过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的,由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形成互动关系。因此,教学相长,追求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复合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学会学习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经历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新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这一理论更适合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与性质特征,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环境。

2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某种功效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范式。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正是体现这一模型的基本特征,它不是单一地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强调在每一章的教学过程中都实施“理论+实践”的复合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2.1讲授基本理论

复合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就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假设条件、分析方法,这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尽管在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弊端,但也不可否认,这是当前对大合堂众多学生统一施教、过程可控、系统传递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主导讲授作用,单纯地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去获得西方经济学的精髓,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理解和消化知识能力较弱,难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因此,教师通过课堂来系统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仍然是该课程的首要教学环节,但需要教师力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2加强实践演练

这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加强实践演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西方经济学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联,其相关经济理论都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每一个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假设条件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联系。如果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理论,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必然会造成经济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谈不上学习兴趣的形成,当然学生也难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的每一章节中有意识地设定一些问题,通过市场模拟、市场调查、论文写作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培养学生经济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经济分析的能力。

2.3进行主题研讨

通过开展主题研讨,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分析方法、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由教师设定教学主题,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根据社会经济现实自己设定探讨、争议的理论问题,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调研、小组讨论等,然后开展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成果交流等研讨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合作性得以提高,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思考,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效果提高。

3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3.1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向学生传递知识,知识传递效果比较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体现。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师生互动,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如在市场供求理论教学单元中,教师系统讲授基本理论时,交叉融合各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是由教师设定问题,向学生设问:为什么有的年份农民农产品丰收了,农民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谷贱伤农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谷贱伤农的现象,国家和农民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设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转到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兴趣上来。其次是涉及供给理论时,点名提问,迫使学生思考并回答“谷贱伤农”的理论内涵,提出中国为什么会存在“民工荒”现象,让学生课后讨论交流。再次是为让学生利用自身经历,深刻领会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并进行点评、对比、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优势与不足。最后是在讲授价格弹性理论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对春运火车票问题、春节商品打折促销等问题进行有组织、有准备的研讨活动。这些综合性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

3.2强化思考体验,拓展学生思维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要求教师角色必须从授业者转变为引导者。复合教学模式积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反思、质疑、批评、提问、总结,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国民收入核算教学中,在系统讲授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后,首先引导学生思考:GDP核算方法有什么缺点? 如何看待现实经济生活中“唯 GDP 是从”的现象?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极大兴趣。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由 GDP 崇拜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灰色收入等问题深入思考、探讨。要求学生在查找、收集和分析比较各种资料后,写出相应的经济论文。这一过程,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过程,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3增强实践体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为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实践体验,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条件。如在讲消费者行为理论,先后为学生设定三类实践活动:其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调查,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讨论交流,并写出小组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规定的时间内交流、展示调查结果。其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引申理解消费者剩余概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考察和体验来理解、运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其三,根据替代效应理论,组织学生展开关于“盗版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的主题探讨,促使学生以专业知识与理论正面分析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这些方式与活动综合运用,极大增强了学生实践体验,让学习变得有兴趣,使学生形成以专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4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4.1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

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主要探索以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多元复合,双向互动,动态生成,循环累进”特点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教学目标明确,比较易于操作,效果明显。具体模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

4.2西方经济学复合教学模式的优点

(1)模式简单易于操作。从上图可以看出,这种复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发挥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流程清晰,结构稳定,简单易于操作。(2)学生受益面大。课堂理论知识传授,课后实践运用、探讨,“理论+实践”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既有随机提问、小组合作,也有个人任务、论文写作等不同形式,既有团队写作,也有个人能力的发挥,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只学不思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处在不断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状态,学生的受益面比较大,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也能够参与进来,有了更多实践锻炼机会。

第4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地方本科院校 “五个三”教学模式 应用型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协同理念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245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研究”(2012453);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促进湖南省高校社科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XJK012BGD02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研究”(2012YJ GY00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课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KJGY1315)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感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产业经济学学科的特别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2-02

西方经济学是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做一个一般性的概括以及抽象的描述写作。其主要是以研究市场经济之下资源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有效利用的问题,同时也是经济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其余专业学习与理解经济问题的选修课程。经济学具有大众需求性,这就要求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对西方经济学的应用教学。但是从目前教学的整体情况而言,学生尽管对于学习内容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过程中就存一些障碍,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也是存在非常大的误区,这在很大的程度之上会影响到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同时也会磨没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特征分析

(一)理论体系庞杂,学派林立较多

西方经济学目前主要包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侧重点主要还是体现在资源的选择以及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1]这些方面的理论在实际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生活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价值。

尽管西方经济学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也存在不同学派的理论与学术观点,这些都充实到了整个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中,比如新制度学派、货币学派、新凯恩斯学派等等。不同的理论学派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在不同学派中存在争鸣与对立,这给初学者带来不少的麻烦。

(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西方经济主要是在研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来优化资源的配置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同样也是面临类似的问题,其对解决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就是需要将相关的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以相关的案例来进一步的融合在理论教学之中,这样就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提高整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语言与抽象化方法的结合运用

西方经济学在通常的情况之下,都是利用一个抽象的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的假设条件来设置相关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分析方式。教学中最为凸显出来的问题就是数学相关方法已经深入广泛地得到采用,从而就使得西方经济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数学化倾向。[2]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实践性教学内容严重缺乏

尽管现行具有诸多地方本科院校标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对于一些专业基础性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对于培养实践型的学生就有所忽视。即使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制定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也是没有具体形成一个严格标准与评估规范,满足不了相关的要求。加之一些学生对现行的实践问题还不重视,对于一些调查类的报告是敷衍了事,不能形成真正的实践能力。[3]

(二)教师实践性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教师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因此,建立一支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实践教师队伍是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保证。没有建立一支高水准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话,那么实践教学任务就难以实现。对于大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做了不少积极探索与尝试,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一些实践经历与实践检验,就难以来驾驭西方经济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三)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相关培养目标不一致

不同专业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求是存在差异性的,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于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等要求较高,金融学专业则是对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要求要高,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则是对微观经济学中市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要求较高等等。很多的一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西方经济学是基础性课程,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大班上课形式,经常情况是没有分专业来进行的,上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更有甚至在非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一样,且大多都是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来学习,这样导致就没有能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的衔接问题,未能依据不同专业与人群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严重影响到整个的教学体系效果。[4]

(四)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西方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往往就忽视了整个学生参与的重要性。由于受到教学进度、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就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讲述理论、模型以及公式等等内容,就难以真正落实教学方式改革,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颠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地位。[2-4]这样就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更加不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背而驰。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五个三”教学新模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涉及老师、学生,同时也有学校本身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不能仅仅是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注重全面性。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要在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就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一)实现路径之一:创建了“三类课程互补”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构建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所谓的“三类课程互补”是指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三种不同课程类型相互补充。第一是在管理类专业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方向中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第二是大胆尝试在应用心理学和人文教育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专业选修课。针对社科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科技学院探索开设经济学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构建了含54学时、3学分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体系;第三是开设面向全校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公共选修课。

(二)实现路径之二:开展“三个维度互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是转变课程教学观念,实现从单一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引导思维、形成方法三者并重的观念的转变;第二是构建了满足“三个能力层次”需要的课程教学内容;第三是探索团队式专题化教学模式。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庞大,专业班级多,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团队式专题化教学模式。

(三)实现路径之三:搭建了“三个平台互享”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注意到资源共享,构建一个“三个平台互享”实现教学资源与其余资源的互补,所谓“三个平台互享”就是指经管类和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互享平台、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互享平台以及课程教学科研与地方服务互享平台,三个平台共享互补。第一是为满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搭建了“经管类和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互享平台”;第二是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利用课外实践搭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互享平台”;第三是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搭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科研与地方服务互享平台”。

(四)实现路径之四:实现了教、研、用“三项职能互动”

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实践,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地方高校应有的作用,实现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等三项职能互联互动,相互促进。

(五)实现路径之五:开创了课程、师资、学科“三个要素互促”的良好局面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注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一个“三个要素互促”教学体系。第一是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教学的基础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的平台建设;第二是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三是要注重学科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个通用的弊端,就是缺乏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现行地方本科院校往往过于注重专业建设,而不了解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专业西方经济学教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4):153-154.

[2]林权、李庆南.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

第5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一、引言:高等教育的新环境、新主体呼唤新方法

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新形势,同时高等教育的受众和主体也有新的变化,不仅包括“90后”的大学生受众,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的加入),对西方经济学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都要有所创新。

很多学者都认为经济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刘志彪等认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学教学模式经过多次更新,但由于其是脱胎于苏联的教学设计思想,因此仍存在若干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或问题[1]。方福前指出,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大偏向:一是夸大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二是完全忽视西方经济学中所蕴含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全盘地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方法论意义来对待。他认为要矫正这两大偏向,必须进行教学理念、方法的改革[2]。逄锦聚从宏观层面指出了经济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有待转变,高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等方面[3]。

也有一些学者在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元惠萍从现代经济学本身的分析方法入手,指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合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转化到具体[4]。阮守武认为,像西方经济学这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中心,教师应该侧重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尤其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5]。于泽认为,实验辅助教学是本科经济学教学较为理想的选择[6]。唐国华认为,教师应通过比较教学法使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课程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7]。

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尝试提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几种可能的“新方法”,包括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教学法、内容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以期引发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二、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学教育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面对教师与学生的“新主体”,如何设计、开发与选择西方经济学教学上的新方法,是本部分的核心研究主题。笔者认为,“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抑或以上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能构成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的备选子集。

(一)换位思考教学法

在理论研究层面,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有关换位思考法的研究较为鲜见;在实践教学层面,这一方法也未得到广泛运用。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同行听课,笔者发现,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并促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实现双向换位思考,寻求相互间的交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主动将自身定位为学生,把握以下内容: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教方法,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的把握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当老师从学生的视角来开展教学时,一方面,更容易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对教学难点的解决与根除功效更为显著,更容易了解学生为何“卡”在某个问题上,找到问题的症结。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总效应”的讲解过程中,如若教师能实现学生身份的换位,就能够很容易把握学生在理解这组概念的过程中的难点,这个难点在于对“补偿预算线”的来缘和对替代效应的理解,即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其一,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其二,使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我们界定替代效应时,却提及“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两种商品而言,其中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二者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进而导致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动”,看似前后矛盾,而事实上,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分析某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时要剔除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由此,在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界定过程常常出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这一表述,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严谨与作为一门“科学”的显性特征。

(二)批判式与内容创新式教学法

这里的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均是相对教学内容而言,而非方式本身的创新。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将不仅使该部分内容取得较佳的传授效果,还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独立思考、创新的热情。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富有创意的一代,教师理应注重这一层面的培养与训练。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对教师主体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更要求教师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形成对原有内容的批判与创新。也恰恰因为这一要求较高,这个方法在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国内一些微观经济学教材往往倾向于将“需求”与“需求量”这一对基本概念相互混淆,进而使学生产生极大误解,笔者曾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复习微观经济学内容时,问及“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9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价格,而且其理论根据均是来自于教材。

(三)研究式教学法

所谓研究式教学法,就是针对相关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在对基础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式的深入研究。研究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有利于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根据差异化受众主体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应用,比如综合性大学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主导性的教学方法,而普通财经高校和其他一般性高校则可将其贯穿于重点章节和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之中。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开展研究式教学,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或难度高,而且相反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掌握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并能拓展其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时间允许、精力充分和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个人单独完成,如若某些条件受限,可以采用分组开展,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

例如,教师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可以布置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应用研究,如“如何运用弹性理论看待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运用弹性理论对超市日常与周末商品差异化定价进行经济学分析”,“从供求理论与弹性理论看公园门票的定价问题”等。再如,在讲解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年来采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思考并形成若干小论文,如“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何提出保8而不是保7.6抑或9呢”,“家电下乡政策的逻辑出发点、内在机制与效果”,等等。

(四)体系式教学法

截至目前,体系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中较为鲜见,然而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步认识到该方法的必要性。这里的“体系”指的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坐标位置,即该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若能做到这一点,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具体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实上,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和教学体系了然于心,否则就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体系式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体系式教学[鉴于国内各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有所差异,因此这里笔者基于国内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与宏观部分)进行阐述。]十分必要。如从对微观经济学整个体系的把握来看,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对整个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把握:(1)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之有个概览;(2)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即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要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并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3)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4)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5)引导学生思考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这个纽带显然是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6)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的介绍;(7)在上述讲述的基础上可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可引导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8)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由此引出对微观经济干预的介绍。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主要以国民收入或总产出为分析框架展开教学:第一,从国民收入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第二,在国民收入内涵与核算基础上,讨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利用IS―LM分析工具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仍然是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此同时对均衡利率的决定进行分析;第四,从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两个层面,仍借用IS―LM模型,论证财政或货币政策的运用组合方式以及政策效果,落脚点同样在国民收入;第五,借用另一种分析框架或工具,即AD―AS模型,放松在IS―LM分析中价格P不变的假定,使得分析更为接近经济现实,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六,表面上探讨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内在关系,实质上仍围绕总产出为中间变量开展论证;第七,放松IS―LM、AD―AS模型中国际汇率E固定不变的假定,基于全球视角将汇率内生化进行考察,利用IS―LM―BP模型探讨国内外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八,从长期视角分析国民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以及周期性波动问题。显然,国民收入构成其整个分析过程的核心主线。

这一方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全程教学过程能否做到认真对待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每一门分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

(五)启发式教学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并没能具体细化,也不具可操作性。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初始阶段,而且还可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之外的经典寓言、人生哲理、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西方经济学课程自身内容进行启发。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经济生活的现实,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微观经济主体是如何定价的?该考虑和权衡哪些变量和因素?如若定价不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现实当中又有哪些成功案例和惨败的经验教训?这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启发足以引起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再比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何判定与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制定?政策力度该如何把握与决策?政策效果当如何评价?这一系列贴近现实的问题必然能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六)兴趣式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非常重要,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笔者之所以撑起为“新方法”,是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兴趣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教师“教”的热情与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授课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学生兴趣被调动时,教师就在一定程度上驾驭了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就完成了一半。至于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其实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将学生导向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其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其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动机。从宏观层面来讲,校园的教风与学风、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等都会对其有较为深刻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的人格魅力、具体的课堂传授方式等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它并没有标准划一的方法或模式。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常见的生活案例,“假定今天早晨你的口袋中只有3元钱,你如何安排你的早餐?”“假若只有馒头和油条,你又会如何选择你的消费组合?”这会让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兴趣激发式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七)实验教学法

尽管实验教学法在众多课程(如物理、化学等)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这一方法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尽管实验经济学这门课程近年来已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并重点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但截至目前,它在我国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仍较为鲜见。

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与热情,进而转向研究式学习的境界。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这一方法。事实上,很多教师会有疑问: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如何去设计实验?换句话说,设计实验很难。事实上,现有研究已为教师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素材,教师主体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lin)曾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研究市场的不完全性。尽管由于众多原因他当时未能取得成功,但这却为实验方法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重要思路。随后,当时还是哈佛大学研究生的史密斯(V.L.Smith)开始深入思考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并倡导经济学实验方法,促成了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借鉴史密斯有关市场机理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同样可以设定由某班全班同学进行经济学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将该班同学随机分成市场上的购买者和销售者两组,然后由这两组模拟市场进行自发交易,最后通过实验中的供需情况,来观察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供求理论以及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进而也使其能够通过实验实现对理论的验证。

三、评价与建议

以上论述了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可行的新方法。事实上,以上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也较为显著。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和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潜力也得到挖掘,不仅表现在课程成绩和成果方面,还表现在理论的升华、分析问题的视角拓展与能力的提升、实践应用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创新实践立项、获奖、等比率均表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教学方法的先后顺序并不意味对其重要性的主观价值判断。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很难量化每一种方法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新”方法,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学中所提及的一般教学方法相比,结合了经济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特征,显得更为具体、更为专业,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以上教学新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方法或单纯几种方法的组合运用。

其次,鉴于专业之间的差异,比如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不同,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上有所侧重。

最后,教学方法的内涵界定上通常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本文这里论及的“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更凸显了这一方法论上的内涵特征,即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教师在“如何教”方面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学生在“如何学”(包括批判式学习、创新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系式的系统学习、实验中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12):64-69 .

[2]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5(9):13-15.

[3] 逄锦聚.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0-12.

[4] 元惠萍.思想与工具――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8):18-19.

[5] 阮守武.对现代经济学的理解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44-45.

[6] 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70-76.

[7] 唐国华. 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妥善处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98-102.

The New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China

Fan Shide

第6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经济学范式特征看,新制度经济学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受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一般均衡方法、个体理性分析方法、经典物理学与现代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把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放在制度变迁的演化中,通过制度的供给需求来分析制度的演化。在研究对象(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经济学的影响,同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样,就决定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坚持经济学的基本“硬核”,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进行经济学的科学综合,进而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制度经济学范式。

一、经济学范式实质上是制度分析范式

经济学范式主要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世界观,另一方面是指方法论。从世界观的意义上讲,经济学范式所表明的是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经济学范式是指被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从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它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其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观,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方法与具体分析方法,三是以生产方式范畴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四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从其基本内容看,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采用的是制度分析方法,是较早地把制度纳入经济分析中的理论家。马克思明确地将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定义为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并将立足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政治的及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视为真正的社会制度。因此,制度范畴在经济学说中包含着作为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体系两个层面。前者可以看作是一种仅限于经济关系领域内的狭义的制度,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制度。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必然涉及并从本质上剖析作为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表现形态的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制度体系。

在经济学说中,制度范畴的内涵就是社会形态的“生理学结构”,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这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作为生产关系主要内容的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派生制度。三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并决定的上层建筑。在经济学中,“制度”分为狭义的制度和广义的制度,狭义的制度是指经济制度,即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这是仅限于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广义的制度是指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制度,即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这是存在于经济、政治领域的社会制度。的制度结构细致缜密,涵盖并详细界定了各种制度内容,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以一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探讨了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突出特征和最大贡献就是它以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为根据阐明制度变迁的动力。经济学阐明了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制度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制度的“外壳”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在社会制度的总体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生产关系,制度的“外壳”是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上层建筑。从二者关系来看,制度的“内核”是基础和内容,制度的“外壳”是结果和形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与包含前者。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制度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能够容纳并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能存在与发展: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不能容纳与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要被炸毁并被新制度的外壳所取代。马克思正是运用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框架论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社会制度变迁的浩大历史画面。马克思还具体地分析了生产方式发展引起社会制度变迁的机理:生产方式变化(物质生产方式变化——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变化。诺思认为,马克思的分析力量在于强调了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潜力与产权结构问的矛盾。这实际上是指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方式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将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或一种关于社会制度分析的理论体系。经济学不仅科学地确定了以社会制度为内容的研究对象,而且建立了以各种社会制度为基础的经济学基本范畴与概念体系;不仅具体分析了各种制度因素之间的唯物主义的辩证联系,而且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制度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客观规律。今天,我们要实现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继承经济学的科学传统,在继承经济学经典范式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进行科学综合,实现理论创新,努力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制度经济学范式。

二、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应当现代化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不仅要继承经济学经典范式而且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吸收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推动经济学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首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以生产方式理论为基本框架的马克思经典范式是迄今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同西方经济学相比,它无论在世界观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科学性,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变革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其次,我们之所以要实现经济学范式的发展、创新、现代化,是因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类十分明显的“反常现象”:其一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大量“反常现象”,其二是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的大量“反常现象”。这两类“反常现象”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学只有实现理论创新,才能对新的大量“反常现象”具有适应性,才能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在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在马克思经典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形式所发生的新变化,提出新观点,建立新理论,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经济学。再次,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学迅速发展,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经济学应充分吸收这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实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形成制度经济学范式。最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运用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基本原理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特征和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对其进行的科学解释,形成了引人关注的经济理论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索,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目前,“经济学范式经过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框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整合进来,是该范式今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其自身发展趋势看,也需要同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兴经济学门类进行科学综合。一般说来,经济学范式的运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纵向批判与继承,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学革命;二是横向兼收并蓄,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综合(胡进,2004)。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发展是一个“建立——革命——综合——革命——综合”的过程。经济学范式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纵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自我扬弃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成果与方法的横向综合过程。从历史上看,经济学经典范式本身就是在广泛吸收当时经济学成果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构建现代制度经济学范式,应当而且必须充分吸收和广泛借鉴当代经济学的积极成果与科学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特征是坚持“理性——个人主义——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这种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方法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二是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与基本内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继承了个体主义的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人”假设,使它成为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三是坚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方法,因为“经济人理性”要求行为的一致、有序和可观测,而只有处于均衡状态的人的行为才是稳定的,具有可观测性或实证性,才能表现出“理性”。四是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总的来说,尽管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本身具有局限性并日益面临经济社会生活的挑战,但其实证分析方法、个体主义分析方法、一般均衡方法和数学方法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因而是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应科学借鉴和利用的。如果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为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方法,那么西方经济学门类的发展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20世纪以来,新制度学派、西方马克思学派、结构主义和演化经济学等学派广泛发展起来,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总体上看,西方经济学各新流派的基本共性是在许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学的影响,坚持“制度——历史——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和多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及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西方经济学新流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与主张,接近于经济学,成为构筑现代经济学大厦的重要理论来源。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新流派中,新制度经济学是最值得注意和借鉴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制度,或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拓宽到制度领域里。新制度经济学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很多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如,个人主义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供给——需求”一般均衡方法及经典物理学和现代数学的方法,特别是引入实验室实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的方法。二是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实绩与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内在联系。三是在分析框架的确定上深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理论的影响。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虽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存在许多重要区别,但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性及相通之处。第一,在分析方法上,二者都注重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特别是动态的历史分析方法,因而这两种理论都具有历史感。“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第二,两种理论都重视意识形态在制度稳定与创新中的作用,都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变化滞后性。第三,在制度创新的动力问题上,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都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寻求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当代经济学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成果,进行科学综合,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行。通过现代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体系对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还能在寻求融合的基础上带来重大的理论创新,进而构建现代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三、怎样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总体上说,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就是以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统一整个制度经济学理论,建立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崭新形式。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能承担这一重要任务,是由于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具有涵盖或涉及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理论广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运用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来解剖制度本质和制度变迁内在历史逻辑的理论深度。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必须实现同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因为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经济学体系,它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远距离、深层次、长镜头般的制度分析框架,揭示了制度的真正起源和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的制度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基本趋势,这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制度变迁观。但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历史任务所决定,对短时期内的具体制度变迁过程,这种研究就无法直接回答。制度分析框架既缺乏对制度和制度变迁深入的微观分析,又未能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理论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和数理分析。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进行综合,某种程度上就是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是一项宏大的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工程,需要科学设计、正确推进。从总体上说,这一工程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一是构建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首先,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制度分析框架,即从制度的角度来整理和构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制度分析框架:通过对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一定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这一研究是本质层次的,它必然涉及并要求从本质上剖析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体系,最终形成一个人类社会长期的、本质的整体制度分析的框架结构,以此作为一般制度分析范式的基础。其次,在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吸收新制度经济学一些相关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构建一个综合的制度分析的科学框架。二二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形式,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确立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基本原理,提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经济学的新观点。三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科学框架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特征与具体形式,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客观规律,确立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提出市场化、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中国化的新观点。

具体说,进行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构建制度经济学范式应抓住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一)在经济学宏观根本制度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对微观各项具体制度的研究,实现研究对象的制度经济学综合。总体而言,制度经济学属于宏观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经济学体系。制度经济学试图解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同社会形态之间过渡的客观必然及其各种主客观条件,并从现存社会制度内在的矛盾推演出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它既体现人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又体现人类理性构建能力和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一定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是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制度,是微观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等具体经济制度,这是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制度经济学将这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一是要在生产要素所有制、劳动制度、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与政治制度等根本制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国家制度等各种具体制度,即在分析社会形态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们的具体行为规则。二是要在分析各种法律、契约、政府和公司等正式制度的同时,研究各种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各种非正式制度。三是要在分析各种制度本身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制度的实施机制。这样,既可以从深层次上揭示制度的起源、本质和变迁的真实过程,又可以用更简洁、生动的语言和技术手段来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与运行方式,从而在本质经济学与表象经济学的统一上实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

(二)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框架下运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制度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这是揭示制度起源、本质和真实演变过程的科学方法,显然这是一种整体方法论。“马克思的总体方法可以概括为总体性、社会性、制度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五个基本方面。经济学中深刻地蕴涵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规定性、社会规定性、制度规定性、历史规定性和阶级规定性的理解”。同时,制度经济学还应采用个体方法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所采用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是因为个体分析方法在细致描述和刻画制度形成和变迁特征方面,在运用数理模型来描述和分析具体的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过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个体方法论能容易地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从而使制度经济学能使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描述方式,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的总体过程进行更细致、更具体的描述,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制度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因此,我们应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框架下运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来补充与完善制度经济学。

(三)在阐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前提下详细分析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实现基本理论的制度经济学综合。在马克思看来,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扩张能力即物质生产方式的繁盛与生产的社会形式及其生产关系的适应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应当而且必须将社会制度的变迁历史唯物主义地置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框架来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的变迁表面地置于“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框架来分析,认为制度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计较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也认识到在人的动机背后决定人行为方式的客观力量。前者可称之为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后者可称之为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构建制度经济学,就是要揭示与阐明制度变迁两种动力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内在联系:当生产的物质发展要求生产的社会形式进行相应变革时,必定同时存在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制度变迁主体会通过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比较来努力实现该种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如果仅仅停留在制度变迁根本动力的分析上,我们将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制度形成的具体步骤、原因及制度变迁的具体方式和过程,更不能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进行数理模型描述和定量分析。只有在阐明制度变迁根本动力的基本前提下详细分析制度变迁的具体动力,并将这两种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揭示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

从总体上说,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的主要内容,既包括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的综合,也包括理论观点的科学综合。通过这些综合,一方面使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使制度经济学得到丰富、完善、发展与创新,形成制度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制度经济学这一科学范式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制度经济学的“硬核”部分,如,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以生产方式理论为基础的制度分析框架,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及以此为核心的矛盾分析方法、整体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制度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关于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基本主体和主要内容等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等。二是制度经济学的“保护层”部分。如,制度经济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在马克思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论的框架内运用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在马克思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成本——收益”的均衡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矛盾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运用“谈判——合作”的博弈分析方法;在马克思逻辑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运用“数理——模型”的数学分析方法。又如制度经济学的新观点: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根本动力与具体动力综合作用的统一:制度变迁的范围是宏观制度变迁与微观制度变迁的统一;制度变迁过程是长期制度变革与短期制度调整的统一;制度变迁的主体是社会集团的集体力量与个人参与的统一,等等。

实现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深化,这种综合是经济学价值判断的综合和演变过程。它既是一种方法论的创新,理论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的拓展,又是一种关于制度经济学甚至整个经济学思想认识的深化。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框架和理论结构是科学的,它需要综合和补充的是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新的研究成果,它需要的是自身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拓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同制度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为丰富和发展经济学提供了营养,经济学是一种开放的科学体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符合科学发展的正常模式。

四、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有重要区别。无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方法论方面看,经济学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因此,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学的基础地位与指导作用。同时,应把经济学研究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努力实现其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

(二)新制度经济学尽管在其阶级立场、价值观和基本方法等基本“硬核”方面是错误的,但其研究对象和具体分析方法与成果等方面有许多科学因素和积极意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具有对立性而且具有互补性、相通性。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学综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第7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从学科体系看,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的专业课,如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的基础。但西方经济学却是让老师头疼、学生畏惧的课程。这固然有课程本身的原因,但更有教学方面的原因。因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济学自然就成了令人头痛的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可扭转这一窘况。因为,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实践视角学习理论,然后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案例来源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活动,可以弥补教材冷酷、森严和乏味的缺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经济学案例的选编

要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做好案例的选编工作。案例选编应该:

1.经济学案例要本土化。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因此,其案例也大多来自西方。这些案例虽然经典,但毕竟源于西方的经济生活,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不太容易被我国学生理解。例如,关于弹性,西方经济学教材经常使用的弹性表就和我们中国人的不太一样,比方说,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中的弹性表中,书籍、杂志与报纸、银行与保险服务是和食物一样的缺乏弹性的必需品,似乎和中国的国情不是很相符。

因此我们选编经济学案例时,要注意中国的风俗习惯、传统和国情。但是,坚持本土化,并不排斥对经典案例的引用。实际上,那些经典案例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很多时候还具有象征意义,如阐释科斯定理的火车和沿途农田的故事,论述外部性的蜜蜂和果园的例子。

2.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中国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3.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4.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心国家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三、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案例教学中,教师或在课堂当堂呈现案例,或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不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山前台转向幕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则应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除了应该把握讨论节奏,控制教学进度外,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第8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不过,说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是经济学的时代,并不准确。在此之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思考方式就是经济学的,虽然那是另外一种经济学。在经济学界内外,迄今仍能听到两个名词:“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1990年代后盛行的是后者,并在学术界大体上替代了前者,但前者在学术圈之外仍拥有自己广泛的世界。因此,中国早就处于经济学时代,且保持着连续性。

哪种经济学?

195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了集中经济体制,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成为经济性活动之直接控制与经营者。这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通常是国有制,即政府占有资源,占有生产资料,开办工厂,开办商业、金融等企业。第二,这些企业也是国营的,也即政府直接经营这些工厂、企业,企业负责人由政府任命,其身份是国家干部,员工则是国家的雇员。第三,这些工厂、企业全部按照政府自上而下的全面计划,组织生产、商业活动。

这样的体制是按照当时的官方经济学中的制度蓝图建立起来的。因此,那个时代就已经是一个经济学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反复接受官方的政治经济学教育――迄今依然如此。因此,当时思考问题的主流方式基本上是经济学的。那个时代也自然形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历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几乎全部与经济有关;即便在文学评论领域,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当然,那个时代是比较特别的。从一个侧面看,那是一个政治的时代,但彼时的政治却是使用经济学的术语进行的。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政治的背后是经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则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官方经济学正是以此为建立和维持国有、国营、计划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彼时的政府就是一个庞大的公司:政府像公司管理层一样统一指挥人们进行生产、消费、积累等经济性活动。

因为官方经济学在公众、在政府、在教育体系中有那么深厚的基础,所以,1990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学热,也就不难理解。因为,人们早就已经熟悉了经济学的术语,也熟悉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当然,此时流行的是西方经济学,因而,影响公众的经济学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这个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基本上是19世纪后期形成、在20世纪积累了深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罗宾斯曾经给这个经济学下过一个经典而简短的定义:经济学家研究如何有效率地配置稀缺手段。1950年代后盛行的官方经济学是论证政府控制、管理经济活动服务的信仰与知识体系,其理论框架中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国家,或更准确地说是政府。西方经济学则实现了个人主义转向,将个体视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此个体透过理性选择实现其收益之最大化。这样的经济学或可称之为商人的经济学。在这个经济学理论体系里,只有相互竞争的个人,而没有政府,这一点与官方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因此,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曾经发生过不少观念、理论、政策建议上的冲突。

不过,在政府官员、公众的心智中,这两种经济学是混杂在一起的。官员、一般民众在学校学习的是官方经济学。在校外,比如在大众媒体上、在财经作者的著述中,接触的则基本上是西方经济学。如果说1990年代确实是经济学的时代,那也是两种经济学体系的混合。只不过在不同的人那里,两种体系的搭配比例不同而已。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依据不同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不同的经济学概念体系与思考方式,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则是有意识的。

一个基本的搭配结构是这样的:人们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处理私人事务,在公共事务领域则运用官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在1990年代流行的最大社会后果,也许是对“私利”的启蒙:它对斯密的体系进行了割裂,以一种过分简单化的逻辑论证了:私人利益并不可耻,增进私人利益反而是光荣的。经过经济学的这一启蒙,人们开始光明正大地普遍信奉收益最大化的信条。人其实总有自利之心,但在以前,人们对此还是遮遮掩掩的。通俗作家笔下的经济学则说:自利就是美德。于是,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就被人们普遍作为人生的道德指南。这一点,商人自不用说,普通民众、官员亦然。

民众可能会用官方经济学的话语来批评自己不满意的社会现象,比如,人们会依据官方经济学来批评政府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官员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更是本能地坚持官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比如,他们仍然坚持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广泛、深入控制。今天人们看到的政府的公司化、商业化,不过是原有的政府直接控制资源、经营企业的体制的延续,而官方经济学对此是可以提供论证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可理解当下中国民众、尤其是各级政府官员的心智。毫无疑问,如果进行一番国际对比当会发现,当代中国人的心智之经济学色彩可能是最浓厚的。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小就接受了系统的经济学教育。这其中,官员的心智又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有经济学色彩的。他们自如地在两个经济学体系之间转换,让不同的知识为我所用。而中国当代社会的诸多严重问题,也恰恰渊源于此。

回归秩序的经济学

上述两种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气质:物质主义。两者都强调对于物质利益的获取、占有、支配,并享有其好处。只不过,官方经济学里的主体是政府,强调政府对于资源、财产及其收益的占有,以增强国家的力量;西方经济学里的主体是所有的个人,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个人实现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至少中国人是如此理解的。前者以政府为商人,后者则以个人为商人。

这样的观念体系,当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人不是商人,或者说,正常的人不应当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计算机器。当经济学成为一种盛行的迷信,当利益最大化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信条,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非经济性因素,就会被人们当作商业性质的问题来处理。比如,很多经济学通俗作家曾经用经济学分析爱情、婚姻、友情、孝道等等。此时,社会秩序必然趋向松动、扭曲以至解体。

同样,一个正常的政府也不能是商人。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说过:“论气质之不相容,无过于商人与君主。”商人可以以最大化收益、最大化财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斯密的说法,在恰当的制度框架下,商人的这种努力将有助于公共利益。然而,政府如果也以最大化即时的收益和最大化资源占有、财富积累为目标,则必然使整个经济体系扭曲。或者是政府既为裁判员又

为运动员,而置非政府的商人以不利位置;或者是政府给予某些商人以特权,让其他商人处于不利位置;或者是政府让投资者、经营者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特权地位,而令其他社会群体如劳工、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简而言之,一个按照经济学的逻辑行动的政府,一个物质主义的政府,极有可能让自己成为特殊利益群体,或者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制造权利的不平等。当代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却面临种种问题,即是因为这种不平等。

当然,在现代工商社会,在政府必须承担大量公共品供应、因而需要充沛税源的社会,政府无法抛弃经济学。但是,明智的政府会远离形形的物质主义的经济学、商人的经济学,而坚守斯密所讨论的“治国者之经济学”。

斯密写作《国富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把政府从商人变回政府。斯密集中批评之对象是重商主义体系,这个经济学体系就是一种物质主义的经济学体系,它指导君主为了积累国家财富而对工商业进行控制、管制。斯密提出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则是反物质主义的。他在第四卷《论政治经济学之诸体系》卷首写道:“被当作国务活动家或立法者之科学之一分支的政治经济学,为两个不同的目标而运思:第一,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收入或必需品,或者更准确地说,让他们能够自己向自己提供那样的收入或必需品;其次,向国家或共同体提供足够公共服务之需的收入。政治经济学为使人民和国家同时富裕而运思。”

也就是说,治国者也是需要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乃是治国者所应当掌握的一门学科。这门经济学确实关注“国民财富之性质和源泉”,但斯密告诉治国者:创造财富是国民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向自己提供收入或必需品。因而,斯密眼里政府的三大职能,不包括资源之直接占有与财富之直接创造,仅限于提供公共品,维持秩序。换言之,斯密所设想的作为治国者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与财富无关,而与秩序有关,与正义有关,它是一种秩序或正义的经济学。它讨论的主题是:政府如何维系社会创造财富的秩序,此秩序本身是国民基于分散的知识自发地合作、交换而形成的。

斯密的治国者之经济学原理让我们联想到儒家的教诲。儒家关注财富问题,它提出政府要“富民、养民、教民”。但孔子又明确地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教诲曾遭到西方经济学的中国信徒的广泛讥讽。然而在当下,这一教诲的价值已然凸现出来。

第9篇: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教育领域将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中第三项就是对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半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同时,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黑龙江科技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哈尔滨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6所高校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这些单位,这些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扩大社会合作,要面向行业、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一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面向地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教学以毕业生就业为指南的教学体系,向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同时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有新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与“80”后相比有自己的特点,这些背景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要有新的变化。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整个课堂教师是中心、是主角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地陈述和讲解原理,很少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进行广泛的讨论,忽略了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分析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同时,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经济结论,很少主动将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同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去查阅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书籍,更不用说主动到社会或企业独立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这门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下课时被缩减了,所以导致教学大多数以课堂为主,教师很少带领学生到企业或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缺乏对社会、经济的了解,尤其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市场运行等实践的深层次了解,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感觉这门课和实践结合的不紧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我们的教材内容(特别是国内的一些教材)主要是理论介绍,加上大量图形、数理分析,很少有案例和新闻摘录,比较抽象枯燥。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感到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现实脱离,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创新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并且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倾向和方法,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考核方法单一

《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因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必修课,所以一般是考试出题的方式、成绩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卷面成绩,另一方面是平时成绩,且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直接影响着经济学教学的效果。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只看中最后的分数(因为它是学生评选奖学金的依据),不重视学习过程,将考核成绩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过分强调最终成绩的作用及功能,没有认识到学习和考试的真正目的和作用,因此导致学生在考试前紧张地背诵书本知识,而忽略了拓宽知识面。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美国学者普遍认为,“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而不是教师。”所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让他们爱学习,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知识增长的发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有热情,有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了它学生才会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要求教师讲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讲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时,提问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是如何分配的,从而引出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讲到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时,让学生谈谈上大学的预期收益和成本是什么,上大学值不值得?讲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用“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解释这一概念: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面临选择,一个选择是上大学,另一个选择是工作,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四年打工挣钱可能获得的收入,这样便可让“机会成本”这一相对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在讲到消费者均衡时,提问学生假如你有8元钱,你将如何分配你的早餐?在讲到均衡价格的变动时,用具体的事件分析具体的市场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强调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习西方经济学有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到西方经济学并不是那么“高大上”遥不可及的,而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经济理论解释的大多是经济生活当中的固有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质疑问难和探索求解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同性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从而有利于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采用习题练习法、比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引导教学法、重难点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下面重点介绍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做法是,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课后查找某个经济问题的材料,做好准备,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是与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有关的,并且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且不能太难,不能理论性太强,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讨论的问题可以具有一定争议性和针对性。然后在课堂上安排学生代表阐述资料和结果,学生可以做成多媒体的形式讲解;学生代表讲解完毕后,允许下面的同学针对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代表和小组成员共同解答,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将气氛推向。教师最后逐一点评,并允许学生参与打分。这种做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锻炼了学生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的技巧。如在讲完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我国国有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如何转换机制”。在讲到垄断竞争厂商产品差别时,可以让学生从广告、质量、售后服务、品牌等方面探讨产品差别;在讨论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和大学生失业的原因时运用参与教学法。参与教学法需要学生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丰富的相关资料,理清所讲内容的逻辑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实践教学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解释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也可以采用专家讲座和创建实习基地等方式进行。

第一,专家讲座。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给学生讲授当前的经济理论热点及前沿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可以请一些经济学家为学生讲解什么是经济的“新常态”,“新常态”的特征是什么以及在“新常态”状态下,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作为有哪些?还可以设置现场问答环节为学生答疑解惑。生产理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学生没有工作经历,所以除了邀请专家讲解经济理论,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以及如何将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加强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体现经济学的实用性。比如,黑龙江东方学院搬到平房校区之后,请了平房区政府的领导讲解哈南工业新城的企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创建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校内,学生视野的开阔,基本技能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实现。学校系部可以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寒暑假或者学习过程中或者毕业实习等阶段到校外实习基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工作,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记录,考核实习效果。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理论的不足,使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下转203页)(上接181页)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比如,黑龙江东方学院搬到平房之后,可以和哈南工业新城联系创建实习基地,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将专业和企业联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