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纵观日本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日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崛起,进而在世界中站稳脚步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大力发展日本的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带动其教育模式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日本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最终分析了日本文化发展对我于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文化;影响
一、日本文化的特点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
在与我国封建与保守的中华文明相比较来看,日本的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性与连续性的特点。日本文化之所以具有独立性,其主要是由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此外日本文化的发展要比世界其他先进国家,例如欧洲、中东地区以及中国晚几百年甚至数千年。同时,在早期日本的文化发展还受到了当地绳文文化的束缚,在这种状态下持续了8000年之后,到公元前三世纪才结束。这样的困难背景下,日本的文化在日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日本吸取了外国的文化精髓,使之变为自己的东西。日本的文化中不仅广泛包含了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等中方的文化,更大大吸收了以葡萄牙文化为主的南蛮文化、一荷兰为主的红毛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西方文化。充分体现出日本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开放性’,敢于接受新鲜的文化精华。
(二)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日本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取外来的文化,除了“开放性”,日本的文化还有“主体性”这一特点。伦理学家和迁哲郎曾对日本文化的特点发表看法说“如果将日本文化中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剔除掉,那么日本文化将所剩无几”。即使如此,日本也能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有的特色,日本人是文化的吸收者、加工者、创造者,充分的体现出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从日本文化发展开始,就吸取了大量外来的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逐渐的把这些好的思想、文化转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思想,这就是日本文化形成的基本方式,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延用至今。例如,6世纪日本幵始引进佛教,在制定了身份证明制度后,佛教在日本传播开来并且渗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此日本被誉为“佛教徒之邦”。在日本神道教也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每年有很多的大事件都要在神社进行,其中有正月的初次祭拜、结婚典礼、婴儿参拜守护神、七五三节等。
(三)日本文化的“混血性”
日本文化除了“开放性”以及“主体性”外,正是这两种因素导致了日本文化的“混血性”模式,这种“混血文化”主要是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之后大量的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日本当时的文化模式进行融合。特别是在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在美军侵略日本之后,同时将美国的文化带到了日本领土当中。此外,特别是日本引进并关注游戏的过程中,很大程度的受到欧美文化而产生混血文化。
二、日本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
对于日本文化产业,日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联合各个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以税收和财政手段来支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注重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等方针可以说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的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另世界经济大国都非常惊讶,同时我们也知道日本经济的告诉发展与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华文明主要是保持着“原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而日本的文化产业具有“开放型”、“主体性”以及“混血性”的特点。此外,日本的文化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就没有被其他国家所侵占过,所以说日本文化产业和美国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由于日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而这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经济发展中是非常特别的。可以说日本文化独特的环境使得日本文化具有好奇感与神秘感。正是日本这种强烈的好奇感导致他们吸收与与引进其他国家当然文化。同时由于日本在吸收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排斥,进而造成了日本没有根深蒂固外患意识的同时,也没有对其他国家文化排斥的心理。另外,在日本早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在国际交流大会中总是接受很多,付出很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日本加大引进其他国家的文化,最终形成了日本一种愿意吸收外国文化的状态。即使是敌对国家,日本也对其优秀的文化进行引进与吸收。日本人是重实用、重现实、重实践,强调日常行动方式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不擅长创造丰富的理论思想,既没有创造出足以让世界惊叹的哲学思想,也没有创造出独立于外来文化的哲学体系和思想体系。与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相比,日本文明虽然发展较晚,但重实用、重现实的文化传统,却为日本人有效吸收一切外来先进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日本作为世界先进文化最出色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是世人公认的。而且,日本在继承和实践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还有自己的创造。日本文化是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选择、有机融合外来文化形成的一种“混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经济之所以成功,乃是东方儒家传统道德与西方经济民主主义相互结合的结果。
三、日本文化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国家对外提升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国家的国际形象,创造出国家自主的品牌;对内有利于发展新的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点,促使经济长期发展。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外宣传国家“与自然共生、尊重多样性”等价值观,这样彩有利于解决安全、环境等国际化问题。文化产业不单单对经济利益和国家形象等方面起到帮助,更多的是加强国民的素质,加强国民之间的交流,甚至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因此,文化产业必须超越原有的基础,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制定文化间的交流。
可以说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为基础的,并且现阶段的主流发展模式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文化产业不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以日本文化产业为基础来提升本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此外,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作为一种软实力来提现的,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将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等联系到一起,不但加强了政治方面的能力,同时对于军事方面也进一步的提升。
结论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后可以看出,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积累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日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联合各个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以税收和财政手段来支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注重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等方针,这些策略对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而带动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有用的。与此同时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还应该注重开拓文化产业衍生市场,进而达到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目标。(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杨月坤.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J].管理现代化.2010(02)
[2]冯建.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09)
关键词:文化资本;MRW模型;面板数据;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4-0012-05
一、引言
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发现资本投入要素是不断丰富和演变的。以Solow[1]为代表的学者最先提出新古典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随后,以Romer [2]等为代表提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Mankiw、Romer和Weil(MRW)[3]在Solow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构造了扩展的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更好地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此后,Ishise等[4]等学者在MRW基础上进行扩展,分别引入健康资本、R&D资本等作为经济增长投入要素,MRW模型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基本范式。
国内学者在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前期研究中,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模型,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作为投入要素,如Chow和Lin[5]等;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由此衍生到将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等作为不同角度的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如郑久平等[6]等;部分学者也试图采用MRW模型解释我国经济增长,杨建芳[7]、严成[8]等学者在包含人力资本的MRW模型框架下,研究了各资本要素投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黄苹[9]则采用MRW模型研究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述文献研究了各类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都忽略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Bourdieu[10]首次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承与积累而形成的经济资本,其客观表现形式为文化产品;Throsby [11]将文化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当中,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财富形式的价值积累,这种积累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并形成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从理论上论述了文化资本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文化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袁晓婷和陈春花[12]等研究了文化资本的存在形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王云和龙志和[13]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文化资本的特征及经营模式。已有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未有文献将文化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的范畴。实际上,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文化资本的积累将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过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拉动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本文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投入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扩展MRW分析框架,研究稳态经济增长下,人均产出水平与资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证分析加入文化资本的C-D函数模型,比较各资本要素在稳态经济和实际经济运行下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差异。
二、我国省级文化资本测算
文化资本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属性。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内含的无形文化内容,其物质载体的经济价值基本可以忽略。因此,文化资本的测算可采用无形资本的测算方法。Corrado、Hulten和Sichel[14~15]提出了测算无形资本投资与存量的方法,被称为CHS模式[16~17]。
从资本的角度看,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形成的财富,是可测量、可交易和可积累的资产,体现为创意、品牌和版权等无形资产形式。界定为文化资本的文化产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产品的生产必须具有原创文化艺术和创意的意图,并体现在最终产品中;第二,该产品必须具有版权或特许权,满足可交易的市场条件;第三,该产品必须满足资本化的条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重复使用,使用期超过一年。
根据上述判别准则以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特点,本文将文化资本分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三种类型。其中,创意资本指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积累形成的无形资本;品牌资本指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的广告投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本;版权资本指娱乐、文学或艺术原创类投资形成的无形资本。据此构建我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表1)。表1中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
指标
资本类型存量指标定义投资额估算指标备注创意资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之价值积累建筑设计投入额我国工业设计投入规模太小,与建筑设计投入不成比例,因此忽略不计品牌资本企业品牌推广投资之价值积累企业品牌广告推广投入版权资本版权产品研发生产投资之价值积累A.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及服务投入
B.电影生产及服务投入
C.文化艺术创作及服务投入
D.图书出版投入
E.图书馆和档案馆服务活动
F.音像制品投入新闻、游戏类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和杂志等文化产品不计入根据表1,本文分别估算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的投资额及存量,加总得到我国各省区文化资本存量(以2004年为基年,CPI指数平减)。数据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现代广告》等年鉴及期刊。
创意资本存量估算方面。以建筑设计投入作为创意资本投资额,从统计资料得到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建筑业增加值,参照全国建筑设计收入占建筑业增加值114%的比例,估算得到各省区建筑设计收入数据。进一步,参照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研究,设定建筑设计服务收入的6443%为创意投入,折算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的创意资本投资额。
对于基年创意资本存量的估算,参考Harberger[19],测算公式如下:
K0=I0/(δ0+g0) (2)
式中,K0和I0分别为基年资本存量和资本投资额,δ0为基年的综合折旧率,g0为基年前后某个时期的平均资本增长率。本文假定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相等,利用2004年前十年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945%)代替资本增长率g0;参照Corrado等[15],设定创意资本的综合折旧率为2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创意资本存量。
品牌资本存量估算方面。将企业的品牌建设视为投资,借鉴Landes等[20]研究,以媒体广告收入之60%作为企业品牌广告投入额。设定品牌资本综合折旧率为6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的创意资本存量。
版权资本存量估算方面。借鉴CHS模式,将我国版权产业细分为广播电视节目版权、电影生产及服务、文化艺术、图书馆服务活动、图书出版和音像制品销售6个行业,按其产出指标测算出我国版权产业投资额。设定版权资本综合折旧率为2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版权资本存量。
将我国各省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存量三项数据加总,得到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文化资本存量面板数据篇幅所限,本文未列出测算数据。 。
三、MRW模型分析框架
本文在Mankiw等[3]的基础上,同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纳入模型分析,扩展MRW模型。假定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结合,形成有效人力资本,共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设定经济产出模型如下:
Y=Kα(AH)βC1-α-β (3)
其中,Y为经济总产出,K,H,C分别代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A代表外生技术进步。α,β为对应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且0
式中,ΔK和ΔC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增量;sk和sc分别表示经济总产出中用于固定资产和文化资产投资的比例;δk和δc分别为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折旧率。已有研究大多假定资本要素折旧率相等[8],这与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不符。显而易见,不同类型资本要素的折旧率存在较大差异,无形资本(文化资本)的折旧率要远远高于有形资本(物质资本)。因此,本文假定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折旧率不同。
令k=KAL,c=CAL分别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则人均有效劳动产出水平y=YAL=kαdβc1-α-β。
四、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研究首先考虑稳态经济增长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模型为式(15)。数据处理上,本文采用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由于文化资本相关数据搜集上的困难,本文仅使用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 。实际产出以2004年为基年,采用GDP平减指数折算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由式(5)计算得到,其中,劳动力和受教育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外生技术进步速度参考杨建芳等[7],假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018;物质资本折旧率参考张军等[22]的计算,设定建筑、设备和其他类型资本品的折旧率分别为69%、149%和121%,但张军等设定历年各省区的三类资本品比重不变,得到历年各省的物质资本折旧率为0096。但这种设定与我国固定资本投资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基于各省区2004~2009年的三类资本品的投资额,得到各类资本品的比重,再根据各类资本品的折旧率加权求和得到历年分省的物质资本折旧率数据,更为符合现实情况;文化资本折旧率根据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的资本折旧率,按照各自的比重加权求和得到;总产出用于物质资本投入比重(sk)测算上,杨建芳等[7]等直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表示物质资本投资比例,但显然忽略了物质资本的折旧,使得测算数据存在误差。本文基于式(7)和式(8),结合历年的固定资本和文化资本投资数据,分别计算得到历年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占GDP的比例。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虑无个体效应(Pool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并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设定与选择,Eviews 60实证结果如表2。表2基于MRW模型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变量无个体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β10.2471.5590.647***21.0180.545***7.250β20.675**2.5030.994***18.5860.529**2.450常数项10.311***13.3434.639***28.3795.987***8.648调整R20.1550.9860.378残差平方和35.631.1872.030个体效应检验―147.93***3013.02***注:1. **和***分别表示在5%和1%的水平下显著;2. 个体效应检验采用F检验,检验结果均远远大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由表2,固定效应模型各系数估计值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且调整R2和残差平方和也明显优于其他模型。结合个体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论可知,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模型(15)的实证研究。
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估计值,可得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45、0379和0376。这表明,当我国区域经济达到稳态增长时,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每增加1%,将分别推动GDP增长0379%和0376%,而固定资本投入及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进一步,根据式(7)和式(8),判断我国区域经济是否达到稳态增长。表3为2004~2009年各省区人均有效物质资本(k)和文化资本(c)的年均增长率。表32004~2009年各地区人均有效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年均增长率
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北京9.5%11.2%安徽16.7%6.8%四川18.4%9.9%天津17.0%13.3%福建16.6%8.6%贵州16.9%14.2%河北16.7%6.4%江西21.0%7.4%云南14.0%8.0%山西22.5%8.6%山东20.4%7.6%28.0%2.7%内蒙古36.5%10.9%河南22.9%9.1%陕西21.4%19.1%辽宁21.4%7.1%湖北19.9%11.1%甘肃20.9%7.9%吉林28.1%10.4%湖南17.9%8.00%青海18.5%8.5%黑龙江13.5%7.0%广东12.7%5.1%宁夏20.8%7.5%上海10.5%9.9%广西21.7%7.9%新疆13.5%5.7%江苏16.3%5.8%海南8.6%8.5%平均18.7%8.5%浙江17.6%3.2%重庆19.6%7.0%由表3,目前我国区域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均未达到稳定状态,人均有效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存量仍处于不断积累过程中,且物质资本的积累速度显著快于文化资本,表明我国现阶段处于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接下来,基于模型(3),不施加稳态条件限制,考察现实经济运行中各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现实经济运行与稳态经济增长下各投入要素弹性系数的差异。实证分析中的文化资本存量采用前文测算数据,物质资本存量同样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将张军等测算的省级物质资本存量折算为2004年价,作为基年物质资本存量,并采用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由于缺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统计数据,通过与其他省份拟合,本文采用宁夏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 将当年价固定资本形成额折算为2004年价格,各资本折旧率和劳动力等数据与前文设定一致。考虑Pool、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分别记为PC、HC和CC,Eviews 60估计结果如表4。
由表4,固定效应模型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且调整R2和残差平方和也优于其他模型。结合个体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的结论可知,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模型(3)的实证研究。
从表4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积累,其弹性系数高达0517;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也起到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295;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限,仅为0187。结合稳态经济增长情形下的各资本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可知,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固定资本投资与积累,粗放式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还未体现出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优势,尤其是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大大低估,现有资本弹性为0187,离稳态经济增长状态下的0376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累积,我国经济逐渐步入稳态增长阶段,物质资本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将得到调整,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大大减弱,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显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但已有文献均未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的投入要素纳入内生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本文首次系统地测算了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并将文化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拓展了MRW模型分析框架,更全面地分析了稳态经济增长状态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
本文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份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基于包含文化资本的MRW分析框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实际经济增长和稳态经济增长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稳态人均有效劳动产出与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投入比重、弹性系数以及受教育水平正相关,而与劳动力增长率、外生技术进步和各资本折旧率负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限;但在稳态经济增长情形下,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物质资本的推动作用将大大减弱。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资本投入要素的积累,我国经济将逐步进入稳态增长阶段,粗放的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将得到调整,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教育资源和文化资产的投资,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有效调整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Solow R.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106): 531-555.
[2]Romer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1002-1037.
[3]Mankiw N, Romer D, Weil 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al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 407-437.
[4]Ishise H, Sawada Y. Aggregate Returns to Social Capital: Estimates Based on the Augmented Solow Model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9, (31): 376-393.
[5]Chow G, Lin A.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 (30): 507-530.
[6]郑久平,冉光和. 资本有机构成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2011,25(5):96-98.
[7]杨建芳, 龚六堂, 张庆华.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06, (5):10-18.
[8]严成. 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拓展的MRW框架的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6):3-20.
[9]黄苹. 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软科学,2008,22(8):87-90.
[10]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A]. J G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of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New York:Greenwood, 1985.241-258.
[11]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 [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999, (23):3-12.
[12]袁晓婷, 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98-102.
[13]王云, 龙志和.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文化资本特征与经营模式[J]. 经济地理, 2009, (12):2028-2033.
[14]Corrado C, Hulten C, Sichel D. Measuring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n Expanded Framework [A]. Corrado C, Haltiwanger J, Sichel D.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11-45.
[15]Corrado C, Hulten C, Sichel D. Intangible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9, 55(3):661-685.
[16]Ark B, Hao J X, Corrado C. Measuring Intangible Capital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 [J]. EIB papers, 2009, 14(1):64-93.
[17]Fukao K, Miyagawa T, Mukai K, elt. Intangible Investment in Japan: Measure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9, 55(3):717-736.
[19]Harberger A C. Perspectives o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Artis M J, Nobay A R. Contemporary Economic Analysis[C]. London: Croom Helm,1978.15-40.
[20]Landes E M, Rosenfield A M. The Durability of Advertising Revisited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4, 42(3):263-269.
[21]彭中文,吴朝霞.人力资本与R&D溢出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06,(4):6-8.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一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3.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关键词:明清时期运河;经济和文化;影响
古运河纵贯阳谷全境,造就了阳谷悠久的文明史。这座因水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明清时期被誉为“挽漕之襟喉,天府之肘腋”。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运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繁衍了生命,孕育着文明。运河作为维系中国大一统局面的经济文化纽带,增强了民族向心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及工商业、城镇的兴盛,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为阳谷带来了数百年的繁荣。
一、城镇的繁荣
明永乐二十一年,明成祖“择天下形胜,建都北平”,“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漕运新渠》。为此,特设12部,下属143卫,漕军12万(宣德增至16万),漕船11000多只,经大运河北运漕粮达400多万石,最高年份达580万石。阳谷县流动人口大增,漕船携带各地的手工业品、土特产进行贩卖,亦可载客,南北交流频繁,运河沿岸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屋瓦鳞次,店铺林立,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主要经济活动在此进行,大大促进了运河城市的发展繁荣。阳谷县的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迅速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重要商埠,使得阳谷县的县域经济地位得到整体提升。
张秋镇据传本名涨秋,因秋季易涨水成灾而得名。后因当地居民忌见“水”字,故又将“涨”字“水”旁省去,称为张秋。张秋一名,始见于五代。宋称景德镇,明代一度改名为安平镇,清复故名,沿称至今。明清之际,张秋为鲁西重要航运码头和商业中心,附近州县漕粮贡物均由此装船启运,客商来此经商者极多。“河上官商船只云集,樯桅如林;市肆楼房栉比,百货云屯;商民往来,肩摩毂击,俗有小苏州之称”。其繁华景象,可见一斑。镇内较著名的手工工场及商号有天增帽店,刘振升、源茂永、鲁兴聚画店,王太恒、泰盛隆、保医堂、常兴全、常兴和商店等60多家,所产毡制品、木版年画、白酵酒等远近闻名,行销全国各地。
明清时期,阿城镇扼南北水运之咽喉,处东西陆路交通之要津,“阿城为水陆通衢”“士民辐辏,商贾云集”市面及其繁荣。当时的阿城,吸引了众多的商人来此经商,涉及范围广泛,西起山西省东至淄博周村。经营行业中,尤以盐、当号称首富。原来,盐商的地位很高,列为官商。盐的买卖和转运均由盐运使署租办,管理运盐的机构为盐运司,设有盐巡,以保障其顺利。据说,阿城有13家盐园子,有专门用于运盐的石道也即盐道,素有“银阿城”之称(阿城是盐码头)。镇内运司会馆、山西会馆、於陵会馆等,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外地商界同仁聚会之所。阿城为名贵中药阿胶的原产地,所产的阿胶通过运河入贡京师,素有“贡胶”“真胶”之美誉,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头等奖。
七级镇据传本名“毛镇”,因运河古渡口建有石阶七级,遂取此名。明清时期,镇区有6门、4关、6纵、8横、14条街,势如棋盘。街市铺面相连,生意颇盛,阳谷、东阿、莘县等县均在此设仓转漕。15J七级古渡为阳谷八景之一,“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是其繁荣状况的真实写照。七级镇在民间有“金七级”之称(七级是粮码头),其历史地位相当高,作用非常大。
二、工商业的兴盛
(一)张秋木版年画
自元代运河开通后,张秋镇一跃成为鲁西重镇,至清末约有两千多户人家,有9门9关厢,72条街巷,82个胡同,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张秋)”之美誉,是一个极尽繁华的城镇,仅山西、陕西两省商贾在此开店铺的就达三十余家。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木版年画由山西晋南传人张秋镇,明清两代得到长足发展,画店多,样式丰富,且影响力空前。
张秋木版年画人物造型丰满古朴,表情安详含蓄,线条简洁、流畅有力,刻工印工较为认真,虽然只有草版,但从不偷工减色。张秋年画一般要印6-8遍,色彩有亮青、大红、二红(水红)、大绿(黄绿)、绛绿、丹红(杏黄)、黄、蓝八色。体裁与题材多样,体裁有魁头、门神、单座、娃娃画、扇面画、画对子、月饼签、轿车围子、纸扎画等,因袭传统画样,题材多以神像为主,仅门神一项就达130多种,加上其它年画题材,品种多达三百多种。
清代,张秋镇的年画店共三家,有源茂永、鲁兴聚、刘振升画店,均为山西人开设。后来刘振升画店迁往东昌府,从而促进了东昌府年画的兴旺、发展。1918年间,张秋源茂永画店就有25盘印画案子,一年最多印画用48件纸(达1440令),鲁兴聚画店的规模与其相当。鲁兴聚门头五间,技工、查、发货人员达80余人,年印画数十万张。两家画店加在一起即张秋镇印制年画一年约2 880令纸,数量相当可观。
张秋木版年画历来只坐庄卖画,从不零售,春天印扇面画,供给做扇子的手工业者,阴历八月底开始印制年画,十一月就挂牌出售。除了销往本省的西南部县市和济南、潍坊、泰安、临沂、德州等地外,还销往省外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各地商贩由运河来此贩运年画的络绎不绝,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因利润丰厚,带动了周边县市的木版年画的制作和销售,如:寿张、堂邑、莘县、东昌府等。由此,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二)商品经济
明清时期运河纵贯南北,连接五大水系,大大促进了全国物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闽广地区的水果,山东地区的鱼盐,山陕地区的毳皮革,江浙地区的纺织品,在阳谷都有销售。流人阳谷的商品以杂货、绫罗绸缎为大宗,来源于秦晋、闽广、吴越等地区;由此地输出的商品主要有烟草、果木、棉布、枣梨、棉花等。阳谷的商品通过张秋、阿城、七三镇进行分销和集散,把鲁西南与鲁西北的市场联结起来了,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贸易区,覆盖了整个鲁西平原,造就了阳谷区域社会经济的大繁荣。
随着商业的发展,张秋出现了大量的买卖中介一牙人,有近300人,分布在二三十个行业当中,且都持证上岗经营,政府每年征收的牙税有二百余两,作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归人国库。
’
(三)蓝印花布
因运河开通,阳谷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山西陕西商人来此经商,经济技术交往频繁。阳谷人前往山西学艺,将蓝印花布技术带回,传授给子孙后代,流传至今。因运河畅通,棉花的广泛种植,促进了花布制作的发展。尤其在广大农村,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
据记载,清道光十七年,查各集贩卖花布居多,每集贸易者多至数十万斤。图案有“鲤鱼戏莲图”、“狮子滚绣球”、“猫碟富贵”、“石榴和鹿”、“凤凰牡丹”等传统版样20多种,当时的蓝印花布业十分发达,阳谷、高唐、茌平、东昌府等地,特别受到国外人士的青睐,成为出口赚外汇的产品。
(四)草编苇编
张秋镇地跨运河两岸,通行便利,农副手工业应运而生。张秋东北沿金堤一溜营子和附近村庄,编织手工业历史悠久,花色品种繁多,用途广泛。苇编尺寸有四六席、五八席,可用于铺炕、盖庄稼垛、缝粮食囤、搭席棚、篓子、圈席、枕头席、凉席等,图案有枣花、线板花等,极为美观。草编亦做工精细,所产蒲包、枕席等除本地销售外,还销往外地。当时编制户多为无地或少地户,以此手工业作为谋生手段,促进了就业、增加了收入。该镇作为县东南部最大的农贸市场,逢农历一、六为集日,草编苇编制品交易最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
三、文教事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因运河的繁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由此促成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和节目有扭秧歌、踩高跷、耍龙灯、跑竹马、舞狮子、王小赶脚、挽花船、抬阁、抬县官等,其中以高跷、龙灯、竹马、花船最榱餍小O啬诹鞔的歌谣甚多,号子类以“运河号子”、“黄河号子”为代表,船上常用的运河号子有起锚号、冲号、拉纤号、撑篙号和摇橹号等。黄河号子多为劳动人们与黄水作斗争时使用的歌曲。流传至今的有《咳咳呀》、平夯用的《平续调》、《梅花落子》等36首。“船夫号子”有《拉蓬号》《摇橹号》《拉纤号》等21首;爱情类歌谣共23首,其中以大布乡土山寺一带流传的《十二月盼情人》、寿张镇南台传唱的《送情郎》、县北部流传的《小放牛》较为出名;生活情趣类歌谣共有31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本县南部传唱的《一百忍》《画扇面》《塔上鸡呜小唱》以及歌颂水浒英雄武松的《大实话》《武二爷除害》等。书法方面,清康熙年间,阳谷东八里营村人刘琰之书法知名当时。其晚年寓居于张秋镇,远近登门求书者极多。“得其只字片纸,必宝藏之”。
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了书院的兴盛。明代后期,因运河的交通便利,阳谷县域内出现了众多书院,如寿张的寿良书院、凤城书院,张秋的安平书院,七级的冉子书院,阿城的柯亭书院等。由此,培养了一大批科举名士。明清时期,山东籍状元共26人,而运河区域有12人,占总数的46%,其中阳谷的李梦说为清光绪十五年乙丑武科状元;殷云霄,明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六年任靖江知县,后迁南京工科给事中,以理学知名当世,《明史》有传;刘琰,康熙三十年辛未科进士。在翰林院十年,参与国史篆修,后升江西学政,严格以才取士,拒受贿赂,有“铁面冰心”之誉,被称为“居官清正,两江第一”后寄寓于张秋,闭门谢客,日以诗酒自娱;张令璜,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京兆尹;周天爵,清嘉庆六年出仕,历任漕运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四、名著中的阳谷县
明清两代;运河的畅通,促进了南北的文化交流。众多的文人雅士,齐聚阳谷县。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很多的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都涉及到阳谷县。
水浒传中的描述,多次提到阳谷县、寿张县等地名,特别是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其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事情也发生在阳谷。清朝进士曹玉珂曾在《过梁山》中这样描述:“祝家庄,邑西之竹口也。关道口,李庄也……”因本地人忌讳说三打祝家庄,而后改称竹口或祝口。祝口附近有个莲花池村(今阳谷县内一村庄),曾是祝家的后花园。
被誉为第一奇书的《金瓶梅》与阳谷县有着不解之缘,商品经济发达,为其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书中多次提到阳谷地名,景阳冈、狮子楼、紫石街等,足见与此地的密切关系。书中描写的居住在阳谷县运河岸边的西门庆及家眷,日常生活穷奢极欲,所消费的物品囊括了全国各地及西域诸国的名产,如江南鲥鱼、洞庭橘、凤团雀舌牙茶、六安茶、泰州鸭蛋、辽东金虾、金华酒、无锡米、杭州衣梅、胡椒、竹叶青酒、湖州丝线、杭州缎绢绸绢、南京云锦、潞州绸、四川绫、蜀锦、衢花绫、杭州粉、松江阔机尖素白绫、甘州绒、陈桥鞋、苍阳毡笠、杭扇、荆州纸、螺钿木床、苏州邓浆砖、端溪砚、大理石屏风、太湖石、云南玛瑙雕漆、云南羊角珍灯、象州古玩、合浦明珠、洒金川扇、建昌木、西洋大珠、猫眼、法郎、银回回壶、伽南香、安息香、檀香等,这些珍贵物品都是由运河运送而来,足见区域经济的昌盛。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经济;典型调查;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一、前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和特点,体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风貌、礼节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重视,因而,从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却在茫然和落后中无法找到有效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条件及调查对象的典型性,选取了中国北镇满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孟村回族聚居区等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典型调查,试图深入实际,从多个不同层面探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并进而探求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典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田野调查法而开展。
二、典型调查分析
(一)关于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简要说明
为获取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在本次典型调查中,我们分别针对当地政府调查对象和民众调查对象设计了政府问卷和大众问卷两种类型。问题的设计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个人或家庭在寻求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中,其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二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产业中文化的渗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此次典型调查在四个典型调查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发放政府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大众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同时,课题组分别在当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对实际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获得了对论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可靠依据。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作用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民族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12.8%的人表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立的经济主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深入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发展却仍十分落后,这与当地人民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良好的利用有一定关系。
1.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及特色欠缺深入了解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大多依托旅游业,主导产业为手工艺品制造业、民族文化业、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然而当地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加以全面合理的利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能有效带动地区发展的行业。
在对于当地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中,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是部分了解,甚至还出现了表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而对于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大量特色文化半数以上仅集中于旅游文化方面,对其他如建筑、自然等则了解不多,具体如下表2所示。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就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当地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方面便受到了限制,反过来也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表1 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2 人们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掏空”式文化资源的利用导致近半民众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些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掏空”式的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民众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多呈现不满意的状态。由下图1人们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的发展只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25.7%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整、缺乏侧重点,由此看来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自身福利的显著增加,因而他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而同时,调查显示也有超过半数的个人表示愿意对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下图2所示),但是由于没有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中看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因此,缺乏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思路,另外还有43.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与开发。
图1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图2 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意愿
3.偏低的文化水平将个人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使得个人无法实现高度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将自己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从我们对民众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受访者通过经营农副产品获得收入,28.2%的受访者经营服务业,而他们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高达53%。由此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多数人从事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而对于如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转变成财富,大多数民众则缺乏思考。
(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影响作用
政府是发展经济的“有形之手”,文化作为无形资源的存在和经济软实力的核心,对政府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作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当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和其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民族文化才能在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产生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典型调查,我们发现的却是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1.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他们缺乏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意识自觉及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只是把重点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下表3来看,政府成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仅占21.47%,持中立态度的占了64.92%,超过13%的人漠不关心或极力反对。
表3 政府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态度
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意味着即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发展文化产业却不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更多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资源索取回报,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也或者在缺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富余的劳动力纷纷奔赴外地打工,而本地经济却持续处于落后状态。
2.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无视使民族文化节成为活动过场和形式
民族文化节是当地传统和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体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无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即使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在内容上也趋于简化,流于形式,使文化节成为政府活动过场。下图3所示为关于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的多项选择,有高达64.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宣传民族文化,仅有41.08%的人认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不仅无法促进当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而且还使民众表现出对文化节的愈加冷淡和不愿参与,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节作用的片面认识。
3.政府扶持政策的无力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混乱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某种资源被认为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价值的时候,这种认识必然会投射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之中。然而,调查发现,有43.57%的当地民众不清楚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还有28.22%的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般或较差,如表4所示。
表4 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政策的模糊和无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混乱状况。下表5所示为对政府成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表5 政府成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不到位,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并未感受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从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被大打折扣。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可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融合创新,使文化元素渗透于其他产业中,从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不断延伸,使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是如此。在典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多数体现为在方式上都较单一,且影响作用发生在浅层次,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未起到实质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盲目发展和散乱的产业链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廉价谋生工具
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40.9%普通调查者认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35.7%的调查者认为文化产业未成体系。同时,在对政府成员的调查中,33.33%的成员也认为当地各产业盲目发展,另有28.57%的成员认为各产业的发展不成体系。在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也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各环节之间呈散乱状态,民族文学作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仅仅被当成是部分民众廉价的谋生工具。
2.少数民族地区几近空白的民族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相关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在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发展中,将扩大产业边界,加强产业关联渗透,同时推进传统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旅游、工业、农牧业、体育等传统相关产业都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载体,在这些产业中创新性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工艺、理念和创意等特色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并使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从而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四个典型地区中,其所拥有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和饮食等文化资源,多数是以简单的“硬植入”方式渗透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将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在旅游观光活动中观看民族歌舞或开展主题文化节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种简单的文化植入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的仅是浅层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更谈不上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3.人才的极度匮乏,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睡眠”资产
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都面临着极度匮乏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人愿意投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中,而在对未来的打算里,62%的群众希望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大都年岁较高,而年轻一辈由于看不到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前景而不愿投身其中,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消亡。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且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不足,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由此,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也无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睡眠”资产。
三、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上述深入实际所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好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生产力,使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这已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深刻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文化是兼具社会、宗教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资源。与文化的社会和宗教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投入,将文化资源要素依托一定载体转化为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回报。可见文化资源的价值来源于文化的经济功能,且文化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改变目前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和不甚了解的状况,通过积极的有意识、有目标和有规划的宣传和学习,无论政府或民众都应在观念上构建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意识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客观存在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作为政府才能制定正确的促进本民族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才能具有更多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谋求自己更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二)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开发和利用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品牌化经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散而乱的无序发展状态,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产品打造、渠道拓展、人才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产业深耕和地区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真正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为此,民族地区应首先明确本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并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有效整合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确定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主题,在打造地区整体品牌形象下开发特色产品和市场,分别形成系列文化主题城镇,并使主题城镇连成线连成片;第三,应重点培育1-2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力争提高其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外销能力,逐步实现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三)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尽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低端,但必须看到产业融合是当今以致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如果努力借力科技与文化创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将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创新性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尝试挖掘、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华,在整合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与外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并着力将科技因素和本民族文化元素充分结合,推进“创意”的横向延伸,使文化元素广泛渗入到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牧业、体育业、现代服务业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以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与不同产业融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文化原创精品,从而真正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的优化发展。
(四)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培养和引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资本,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保护、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中的杰出人才,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民族文化特色人才培训,使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制作人等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依靠他们搭起民族文化产品和市场间的“桥梁”,使文化产品在制造、销售和策划、组织、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都不乏“内行”的统筹和管理,以形成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贤,杨艳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1.3:28-3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3]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
[4]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4.
[5]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7.
[6]董恒宇.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振兴草原文化产业.前言,2005.5:8-12.
[7]李炎,刘薇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浅论.经济问题探索,2001.2:84-87.
基金资助: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连民族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ZJ12REYB009)
课题名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的典型调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3001)
关键词:景观设计;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4602
1 自然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地貌,都会限制园林建设,又会促使形成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景观形式。早期人们会模仿自然建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便模仿自然山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式园林,英国有大面积的牧场风光、地形多是起伏的丘陵,因此英国古典园林便有开阔的草地、自然弯曲的湖岸以及蜿蜒的小径,成为另一种风景园林。
不仅自然界的整体面貌影响着人们的建园构想,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也会影响到。意大利古典园林被称之为台地园,正是因为意大利国土中80%为山地和丘陵,园林大多建造于斜坡之上,开辟几层平台来建造园林,可以说地理地貌促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再比如阿拉伯国家多是沙漠戈壁,气候炎热,植被稀薄。因此伊斯兰园林多用树、建筑来营造阴影使环境凉爽,避免日光直射,营造水体同时调节小气候。因此古典伊斯兰园林便有了庭院风格。
由这些例子可以得出:景观其实是一种人们对抗地域自然环境而又屈服于自然环境,用来营造舒适环境的手段,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2 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周维权先生说过“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1]。”园林是以人为中心而主导建造的,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深远。从文化背景、思想方式到、文学、美学、哲学等,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园林中的各个角落。
从古至今,造园的演变都是随着不同时期人们思想方式、美学、哲学等的变化而变化的。18世纪之前,古典园林大体分为规则式与风景式两种。东方园林以我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善于模仿自然,倡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和谐的境地,这是由于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决定的。儒家倡导“仁”、“礼”,表现在园林中则是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并重;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并发展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释即佛家讲“悟性”,表现在园林中就是对于意境的塑造[1]。因此这几种哲学思想便引导中国古典园林走向风景式。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崇尚人工美,提倡规矩格律,表现为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序的美。因为西方哲学提倡人力能够影响并且可以改造自然,美是需要人力创造来实现的,人造的园林艺术是自然美的最高境界,自然只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本身[2],因此西方古典园林走向规则式。
世界上宗教对于人们向往的世界都有描述,基督教在《圣经》中描述古犹太人对人间理想居所是“伊甸园”;佛教对于古印度人的理想居住环境――极乐世界,在净土宗的《阿弥陀佛》经中做了描述;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为的信徒描述了“天园”的生活情形[2]。在这些宗教中对于造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伊斯兰教。古典伊斯兰园林庭院设置十字交叉的四条水渠,象征“水河”、“乳河”、“酒河”、“蜜河”,相交之处通常放置喷泉、水池。种植了大量的果树不仅遮阳也可以采摘,象征永远取之不尽的水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古典伊斯兰园林的建造大多是以“天园”为模板,可见伊斯兰文化在园林中的影响。
人文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园林风格,也会影响到一个园林中的细节,包括铺砖图案,雕塑种类,颜色,照明样式,置石位置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环境对于园林设计是重要性。
3 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园林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古典园林的封闭式、内向式转向为现在的开放式、公众式的公共绿地。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文明,到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再到现在以信息、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园林的发展和新趋势。工业社会大背景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中产阶级崛起,人们追求自由与平等,在1857年美国中央公园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近代公园的开端,园林不再是为权贵所私有的财产,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场所。经过多种公园风格,如极简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等变化,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们更加关注生态修复,后来便产生了的生态主义。而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全球化的社会带来趋同性,全世界大城市的公园绿地都十分相似,因此地域主义的倡导便产生了,其实也是回到建园的初心,从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出发,建设适于本地区人们使用、社会认同具有归属感的公园绿地。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花园城市”,但它也是从工业化时期环境被破坏的状况下走向了花园般城市的,这都归功于新加坡自上而下的政策也就是社会环境。1965年建国后迅速的工业化使原有绿意盎然、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世界,但是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问题并且做出了决策[3]。20世纪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80年代引进植物、设休闲设施,90年展主题公园建立生态廊道系统,21世纪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这些使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行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力[4]。
4 结语
一段时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并不是由一个因素一蹴而就的,不单单因为自然环境或是人文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因为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而这三个因素共同形成的便是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是受地域限制的,体现地域特色的,为当地区人们服务的,是充满认同感、归属感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与经济表现一直是经济研究里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诺斯强调文化决定制度变迁,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格雷夫用比较制度的观点来把文化信念化,把信念内生化,用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不同文化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不同行为下交易成本的不同导致了组织形态和绩效的不同。所以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广东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影响经济表现的例子,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经过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区间的差异明显扩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尤其是客家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差异尤其凸出。对客家地区的文化进行剖析是必要的,努力分析客家文化中适合经济发展的和阻止经济表现的,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客家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一、客家文化的界定和主要表现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 L.克罗伯和K. 科拉克洪这样定义文化: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样式。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 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过来,随着与当地的融合,交流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客家人的先祖多居于“中原旧地”,为避战乱,不断地向南迁徙,曾迁徙到达安徽、江西等地,后来又从福建汀州和江西等地迁到广东粤东北部山区来。客家文化呈现的是山区文化特色。粤东北部客家地区的开发史就是一部开发垦辟山区的历史。为求出路,客家男子苦读求功名和外出谋生,使社会生产的重担落在了妇女的肩上,妇女集樵采、畜牧、灌种、纫缝、炊爨于一身,这是客家人一个特别之处。客家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重视功名。俗称的耕读传家。实际上重功名是自给自足下的被动选择和相应反应,传统的自然经济,生产的产品大同小异,贸易带来的收益有限,所以重功名是寻求更高收益的出路之一。如果说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客家人有着很强的家国情怀和忠诚。
二、客家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途径
格雷夫( 1994) 从文化信念与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的角度解释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1)经济制度由文化信仰和组织这两个相关的因素组成, 由于文化信仰是未经协调的各种预期, 经济制度的变迁受其历史的影响;(2)制度结构之所以表现出路径依赖, 是因为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 从而压制了背离旧有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国内学者韦森( 2003) 沿着格雷夫的思路, 系统研究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赖以生存的文化因素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社会制度结构的影响, 指出中国历史上信奉的集体主义文化因子决定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内卷性(深层次的路径依赖) , 而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文化因子决定了西方社会制度变迁外卷性( 进化演变) 的路径, 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不同的变迁路径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增长路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文化因子是欧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条件( 尽管不是充分条件)。基于农本文化的客家文化毫无疑问带有集体主义因子,而本着求仕的客家文化又使得客家文化中缺少商业气息。考虑到经济活动是人们之间的活动, 市场扩展则是人们交易活动范围增宽和深化的一个自然结果, 而近现代以及当代历史上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说到底只不过是市场扩展的一个外在表现。由于市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只是一种人们的商品和劳务交换行为的集合, 所以,市场参与者的商业精神和其动机 , 就成了市场秩序扩展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深层的或者说根本的动因了。
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来分析, 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言, 制度确实是重要的。然而, 制度的发挥是要环境的,文化及其氛围是极其重要的正如历史学家布雷戴尔所述谜题一样,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方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这也导致了同样性质的制度,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精神遗产中的作用链条和绩效不尽相同,且有时差异甚大。客家文化的商业性缺失削弱了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格雷夫(1993)诺斯的思路客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和重仕使得客家组织带有严重的科层色彩,而科层毫无疑问降低了组织的效率。根据诺斯所言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有效率的组织。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客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和耕读阻碍了市场的扩展和有效率组织的形成,最终带来了低效率的经济表现。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学生)
参考文献:
[1]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
[2]韦森;《从文化传统反思东西方市场经济的近代形成路径》. 载《世界经济》2002 (10).
[3]何东霞何一鸣:《文化与制度:一个文献的综述》 《学术研究》,2006(10).
[4]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6》, 中文版, 49~~65 页,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文化因子;产业结构;区域创新
一、引言
从20世纪40年代起,区域经济就已经被纳入到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内,国外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已经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用丰富的著述研究对劳动、资本、技术、专业化和分工等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如哈罗德、多马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这一模型以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并且劳动和资本的比率不变、技术状态不变等为前提,提出了资本积累和投资效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索罗、斯旺、丹尼森等人提出了技术进步论,一方面认为技术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看待。至80年代后,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学家提出了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以人力资本作用为核心内容的外在性增长模式,该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的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分工、政策、资本、技术、制度、创新等单因素、或两个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独独“文化”这一因素却一直被学者们所忽视。
从发展经济学研究来看,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世界里,当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皆能在世界自由流动,许多发展中国家拥有了这些基本生产要素后,工业化仍然没有实现,发达国家经济在国际化大环境下已更上一层楼,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仍举步维艰。二战后60年过去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同趋扩大的趋势。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并没有发展起来,而没有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反而腾飞。再看中国的情况,为什么同样处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资源贫乏的东部地区能够迅速崛起,而自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却举步维艰?为什么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不能就地创业或就业,而东部地区的普通农民却能够在中西部找到新的经济发展的空间?所有这些问题,在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里,都无法找到圆满的答案,而要从文化角度来寻找其长期的原因。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是经济活动的行为导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似乎“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了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面;而从狭义看,通常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H.H.Stern,1992)。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民俗风情、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齐文化、鲁文化、中州、湖湘、三晋、巴蜀文化,徽、吴、越、赣、闽文化等。对“区域文化”这个科学概念,至今学术理论界仍然众说纷纭,对区域文化的观点主要有三点: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范围。狭义的是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是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经历了数代人的公共选择,历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最终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经济发展不仅受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影响,而且受区域文化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区域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文化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背景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深层次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文化精神影响生产要素,尤其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积极的、勤奋灵活、开放进取的、包容性强的文化背景总是激励着劳动者创新、创业、进取,使劳动者感受到积极文化所带来的灵感和力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消极的、投机取巧的、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会大大削弱劳动者创新进取的积极性,使劳动者感受到消极文化所带来的惰性与锁定效应,降低了该区域劳动者的素质。
二是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产生强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当今时代是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性条件。不少城市将其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城市。如山东省曲阜市,主要依靠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三孔圣地,发展文化旅游业;湖南电视台近年来办的如火如荼,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一大文化产业和支撑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等。发展良好的文化产业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的路径
通过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本文认为,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区域经济。“文化无意识”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言行举止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素质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蕴藏于每个人的身上,寄存在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民族群体之中,构成群体意识。一旦这一群体意识形成,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并自觉和不自觉地注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干预”经济建设,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范式是: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在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影响分析中,张佑林老师创造性的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即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这是由一个人所具有的系统或局部的知识所构成。知识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发展教育事业是培养“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一个国家的各级教育对培养劳动者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它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观念人力资本”的代表就是企业家,其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创新的文化,企业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各经济区域经济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究竟是哪些文化无意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哪些会阻碍经济发展?若能促进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种“文化无意识”的力量怎么来衡量?“文化无意识”通过哪些看得见的文化因子和具有指标来体现?假设文化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衡量,一是定性的文化部分,如文化习俗和文化理念;二是定量的,如教育的发展,文化网络的发展,包括区域传统技艺和现代文化产业等。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具体可选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对外贸易额等经济指标来体现,但因数据选取和技术所限,本文无法定量给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只能对此路径进行详细梳理。
据此,本文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将转化为衡量四个文化因子对经济的影响:一般人力资本或者说智力因素、文化网络、文化习俗和文化理念。而在这四个文化因子中又包括具体的影响各因子大小或优劣的文化要素,而这些文化要素又会通过各种文化指标体现出来,本文通过整理出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指标,建立新的文化体系模型(见表1)。
四、结论
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都会受文化类型以及文化积累程度的影响。经济增长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资本增加、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及社会产业结构改善的综合结果,但是文化精神则是这些文化因子变迁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先进的、创新型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保守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区域文化通过四个文化因子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想发展区域经济,就要从根本上改善四个文化因子状况。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02.
3、约瑟夫・熊比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出版社,2000.
4、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5、叶滢,莫明浩,章定富.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7(5).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影响
1.引言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灵魂,对提高企业凝聚力,指导员工言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交流的加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标志,因此有效地提高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的积极作用对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管理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观念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要有着规范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作为保证,但在新的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企业软件、硬件等相关因素的综合性比拼。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凝聚员工思想,形成统一的企业价值体系,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提供保障;企业经济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必须的硬件条件。同时,健康、经济的企业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经济管理质量效益,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企业文化能使经济管理更具认同性
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规范性和严肃性是其本质的特点。而作为被管理者,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造成管理效益的底下,因此一直以来,国内外大型企业都在寻找能够使经济管理成为企业员工自觉行动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文化以其对员工思想观念、价值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能够使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员工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进一步统一起来,从而将被动的遵规守纪变为主动的行为,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行为的认同感。
2.2企业文化能使经济管理更有推动力
企业员工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学历背景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通过经济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来规范和统一员工言行,从而形成合力,是企业发展具有足够的推动力。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硬性的管理行为,难以对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做出针对性的措施,而企业文化则可以通过对员工思想的渗透,来规范和调整期观念,从而使经济管理行为更能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从而推动经济管理的落实。
2.3企业文化能使经济管理更有互动性
经济管理的模式就是一种从上至下的单方向的管理行为,其强调地是企业管理层对被管理者的制约和管理,易使管理对象产生不良的情绪,同时一些企业基层和一线的情况没有良好的渠道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反馈。而企业文化能够通过对员工思想的改造,促进其主动地向企业反馈意见建议,对经济管理的效果进行反向的传递,使得经济管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的情况中,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得到了企业的普遍重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了企业文化积极作用的发挥,难以有效发挥对经济管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的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使员工通过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来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为企业服务的热情。他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的文字表述,更是一系列具体的行动。但在实际中不少企业往往将企业文化归结为文字的阐述,而对其能否真正表达企业的内在精神和基本价值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造成了企业文化的形式化,也就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与企业文化产生共鸣,导致了文化建设的软环境与经济管理的硬条件不相匹配。
3.2企业文化建设重表面轻实际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要为管理服务,可以说文化是体,而管理是心。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等各个方面,并通过协调整合共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的实践。
3.3企业文化建设重宣传轻建设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其独特性是密切联系的,是企业独特魅力的体现,也是其吸引员工,提升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但在许多企业中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常常仅停留在文字上、墙面上,或是完全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经验和内容,或是不加区分,没有将自身特点、发展目标、经营策略等相关因素考虑其中,造成了企业文化的大同小异。而这些仅仅在表面上、口头上的内容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只有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其中才能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4.提高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积极影响的举措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企业上下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管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加以认真落实,针对以上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的促进。
4.1企业文化要将经济管理作为建设目标
企业经济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具体举措,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同样要严格按照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将企业经济管理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企业经济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激烈使得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更高、标准更严,但这种管理模式只是硬性的规定,而缺乏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能够与管理制度相互补充。二是企业文化要渗透到经济管理每个环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的浓缩只有渗透到经济管理的每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达成。
4.2企业文化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人才的竞争。企业经济管理行为的落实依靠的是人才。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同样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统一员工思想。企业员工背景不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将统一员工思想作为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培养统一的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经济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和谐人际关系。就是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共同目的来感召员工。三是培养员工素质。企业文化要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能够激励员工不断的进步,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4.3企业文化要将注重实效作为建设手段
企业文化要注重实际的建设,摆脱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一是建立详细的企业文化建设计划。能够拿出具体可行的举措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从而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二是能够贯彻企业经济管理各个环节。从企业高层到普通员工,都能自觉的遵循企业文化的宗旨,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三是企业文化要将沟通交流作为建设重点。建立上下畅通、及时高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企业员工能够及时反映企业一线的信息,确保企业管理层能够详细掌握真实信息,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关子.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J].广东科技,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