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

第1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保护;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99-03

安徽省合肥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曲艺、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以及典籍精粹各大门类近30种”[1],其中,庐剧、门歌、庐州大鼓、山庙会等多项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很强的地域性,非遗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研究就更为全面。合肥市非遗在全省乃至全国并不算十分突出,学者对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基本以几个典型的非遗项目为主。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的统计,全市普查成果共计12类238项。现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6项、市级9项。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3人[2]。

合肥市非遗的各门类分布比例是:民间文学36.6%,民间音乐9.3%,民间舞蹈12.6%,戏曲1.8%,曲艺6%,民间美术10.7%,民间手工技艺8%,消费习俗8.4%,人生礼俗0.4%,民间信仰4.2%,民间知识1%,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0.4%[3]。其中,以民间文学、民间舞蹈和民间美术占主要地位。

二、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现状及问题

通过普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的编写,再按照门类和发展态势的不同,我们可以对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以下分类和初步结论。

(一)民间文学类

主要有故事、传说、谚语等形式,在合肥市非遗中占最重要地位。民间文学的传播面较广,形式大部分为口述方式流传[4],也有一些政府干部、文化工好者、民间人士有意的进行搜集整理。

通过普查,这些民间文学被记录在案,经过有效整合可以编辑成民间文学作品出版,供人们阅读、研究,从而可以长期保存。这一类遗存,只要被收录在案,便不存在传承不下去的问题。不过由于环境演变、方言复杂等因素,很多已湮灭,无法考证和记录,也就无法扩充新内容[5]。

(二)民间舞蹈,民间杂技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

民间舞蹈主要有生活习俗舞蹈、生产习俗舞蹈、岁时节令舞蹈;传统杂技、体育类主要是肥东地区的蹴球。这三类非遗,在地方举办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节庆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定为法定假日,为这些非遗活动创造了展示的平台,广受民众的欢迎与喜爱,因而前景比较乐观。

不过,这三类项目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满足群众日常锻炼需要或迎合旅游市场的综合开发而复兴的[6]。某项非遗其本身的初始形态和精神内涵是否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是否已经偏离了它的原态而成为一种简单的娱乐活动、人们在进行相关活动的同时是否淡化了对非遗的认知等问题还有待思考。

(三)消费习俗与民间信仰类

消费习俗主要体现在饮食上;民间信仰则以庙会为主。这两类非遗,尤其是前者,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本身符合大众消费方向。目前,国内餐饮市场发展迅速,一些地方特色的饮食,通过商品化、品牌化的加工与包装,开拓出自己的市场,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给消费者带来新鲜与满足。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使自己逐步成为地方特色的代表,在大众心中形成认同感甚至自豪感,从而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给非遗本身加以充实,达到了综合开发与保护非遗的目的。后文将举个案详细描述。

(四)民间美术类

民间美术主要以工艺、雕刻为主,可以在博物馆、收藏馆等得到帮助。有学者提出“博物馆保护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行的,因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博物馆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博物馆可按照自身的职能,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藏、展览和研究。”[7]比如,在安徽省博物馆就展出过铁画。另外,如同民间文学类非遗,可以通过出版发行来传播成果。

(五)民间音乐,戏曲与曲艺类

民间音乐以口头传唱的一些民歌小调居多,还有一些节庆、仪式的乐曲;戏曲以庐剧为主;曲艺以门歌、大鼓为主。

在全球化下的互联网新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内容丰富多彩,可选择性高。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各种娱乐节目、网络游戏、酒吧、KTV等,给处于高压生活下的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减压方式,其简单、高效,能跟的上快节奏生活频率的特点迎合了大众需求。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三类非遗的传承情况并不十分乐观,面临着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尴尬境地。听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没有兴趣了解、不愿意学。这类非遗目前只在部分农村有一定市场,而由于这些地区普遍较为贫困,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投入时间多、收益少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紧缺[8]。非遗传承与保护受到了空前的打击,甚至引发了这些非遗的留存问题的争论。

(六)民间手工技艺与民间知识类

民间手工技艺主要有装帧、编制扎制等;民间知识仅有5项,如药王庙中医诊法、无借助算万年历等。这两类非遗,在与民间传统活动挂钩的时候,往往依然能够发挥一些作用,比如举行祭祀活动,一些地区还会有扎纸人、纸房等物品的风俗。

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已经不需要再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人们有了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便捷有效。就好比发明了电灯后,蜡烛的使用率就大大降低了。比如,现代西医诊断方式已经基本占据主要地位,中医诊法不仅缺乏人才,很多资料也因为年代久远而消失。

综上,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和存在问题。在合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同类型的非遗所面临的发展前景相差很大,有时候,同一类别的非遗项目发展境况也不一样,甚至是同一地区同一类别的非遗项目发展前途也不一样。因为性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的差异,影响着某项非遗本身的发展空间和方向。这里的“空间、方向”直接取决于人们的接受程度,它是否能满足当前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否符合大众的需要,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前途。

三、案例研究

除了非遗本身的性质促成了其发展差异,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对不同类别的非遗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同时,市场化对每一项非遗也可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这里,以下塘烧饼、庐州烤鸭两项非遗为例来简单谈谈结合产业化运作,合肥市非遗保护的发展情况。

(一)下塘烧饼

1.来源与内容

下塘烧饼属于消费习俗中的饮食类。它的起源很早,相传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途径下塘,老百姓献上烧饼,赵匡胤吃后赞不绝口,而后名传天下。清朝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间,派兵驻扎下塘集。由于军队行军打仗急需干粮,烧饼师傅争先恐后的在烧饼的配料和烤制工艺上下功夫,以招揽更多的生意,因而烧饼的质量不断提高,色、香、味俱佳。后来湘军屡吃败仗,引得人们戏说湘军“只顾紧吃烧饼,哪管战事吃紧。”此语虽属笑谈,但下塘烧饼却因此名声大增[9]。

下塘烧饼的美味在于其独特的制法:“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是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下塘集被誉为“烧饼之乡”。当地人民还有制作烧饼园子的习俗,把烧饼作为礼品馈赠亲友[10]。

改革开放后,下塘烧饼开始向外地发展起来,不过此时还是以街边叫卖、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店铺为主。

2.发展

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下塘烧饼现如今的飞跃式发展。安徽省中华餐饮老字号同庆楼集团,已于2011年成功注册“下塘集”商标,对下塘烧饼进行了包装整合,将制饼手艺人请到公司,将传统的制作烧饼的吊炉搬进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万达广场。从此,下塘烧饼登上了大雅之堂,名声快速传扬,铺前买烧饼的长龙成为万达广场的一道靓丽风景。同庆楼集团此举无疑在对传统饮食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上作了巨大贡献。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同庆楼集团不仅仅局限于开发下塘烧饼本身,更是推出了下塘集酒楼等多种业态,使“下塘集”真正实现了品牌化的发展。同庆楼集团将在合肥天鹅湖万达广场推出全国首家地理美食主题餐厅――下塘集大酒店,以合肥及环巢湖地区的乡镇传奇美食为主题,聘请当地有名的厨师,主理各地特色名菜。

3.问题

尽管下塘烧饼目前的发展态势较好,但依然存在问题。我们收集了部分群众对下塘烧饼的评价,主要观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下塘烧饼口味不错,有特色”;另一种是“感觉和街边烧饼没什么区别,4元一个还挺贵,没有传说中的好吃”。因此可以看出,部分群众对烧饼的口碑产生怀疑,正是在产业化运作下过分追求利益和宣传而忽略品质的结果。

(二)庐州烤鸭

1.来源与内容

庐州烤鸭属于消费习俗中的饮食类。它原系宫廷御膳美食,明朝时流入豪门至民间。该产品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合肥庐州烤鸭店的前身是解放前一家名为“吴鸿发”的私人中餐馆,后改为“大众早点店”,当年他们使用一种特制大缸制作“吊炉烤鸭”。1984年,合肥市政府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就包括对“大众早点店”的改造,引入了北京全聚德烤鸭技术。庐州烤鸭店将鸭子改为巢湖、肥东、肥西等地所产的小麻鸭,区别于北京烤鸭的肥腻,逐渐获得了合肥大众的认可[11]。

2.发展

1983年,庐州烤鸭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87年分别荣获安徽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庐州烤鸭店曾获“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的称号[12]。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庐州烤鸭店已经在合肥乃至全省人民心目中形成了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三高”效应。

3.问题

然而,庐州烤鸭店近年来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给本身的发展和庐州烤鸭的推广带来了阻碍。问题包括:有群众爆料庐州烤鸭店出售过变质发臭的烤鸭、使用地沟油,食品质量令人堪忧,并且有市民反映店员的服务态度恶劣、店内环境卫生较差、烤鸭不如从前好吃,很多人去庐州烤鸭店仅愿意购买小食而不点烤鸭。这些问题使该店的口碑在一段时期内迅速下降,庐州烤鸭的声誉也大打折扣。

四、结论

综合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对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小结并提出一些问题。

(一)人们返璞归真的理念与消费观为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发展创造了机遇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在国内刮起一阵饮食潮流。其实,该片的走红不仅在于朴实的记录了各地美味饮食,更是传达出的一种浓浓的中国特色的家乡情节,一种追求本味、寻找本真、回归本我的情怀,唤起了对中国最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的敬意。

事实上,这种返璞归真的理念在此纪录片走红之前就已经流行于市场。以餐饮业为例,人们出门消费喜欢选择绿色健康食品;城市人在周末喜欢去城市周边体味农家乐。从餐饮业扩展到其他方面,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偏爱讲究“原汁原味”,传统节日也相继定为法定假日。这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归与宣传带来了契机。被冠以“非遗”头衔的产品更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追捧。例如紫蓬山庙会,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假期娱乐需求,还有长丰草莓、吴山贡鹅等等,具有成功的共性

(二)在快速推进非遗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证非遗项目的原态

我们要密切关注怎样保证非遗项目的内容与精神原汁原味、不被弱化,非遗项目在被商业化包装之后还能否保持原始风味、是否因为市场竞争下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能保质保量等等都值得思考。

另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心境愈发浮躁,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轻松简单的满足感来缓解压力,繁杂的回归传统的过程有时并不一定迎合群众的心态。比如近年来通俗易懂的网络歌曲走红于民间,而像庐剧、门歌这类非遗项目,流行面却非常狭窄,值得深思;舞龙舞狮等民间舞蹈、杂技,在各类民间节庆互动中如何保证不是仅走形式,而是能够调动起人们的情感、达到精神上的互动,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度发展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要把非遗放在一个动态的空间里才能保证它的生命力。而创造、维持非遗发展的空间,需要非遗保护工作不断的进行纵深探索。

比如提倡合肥市公交站名沿用老地名的做法,应做到让这些标志不仅被人们所“识”而更被人们所“知”。我们可以相应减少公交站广告牌的占用空间,在站牌处开辟该站名传说的宣传栏,让市民在等待公交车的闲暇过程中增进对其由来的了解。同样,对很多民间文学、绘画、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及作品等非遗项目,我们并不能只是简单的进行普查、记录,然后放进档案馆束之高阁。怎样向社会普及、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愿意主动了解自己的文化、传承自己的文化,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台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72-04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大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活态性、多元性和民族性等特征。

旅游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就是优质的旅游资源,可以赋予旅游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可以适度加以开发的。只要找到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是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能更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能更好地永续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现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台州古属瓯越之地,这里山海神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从2003年开始,台州着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先后公布了4批共 22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各县市区也相应地公布了县级名录。在整个浙江省,台州入选国家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位居前列。其中,有10个文化项目入选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台州乱弹、天台济公传说、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仙居花灯、临海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临海词调、黄岩翻簧竹雕、仙居彩石镶嵌、仙居九狮图,还有台州玻璃雕刻、临海剪纸和台州刺绣等64个项目入选省级名录。

总的来看,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精品不少,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文学

台州自古拥有众多民间传说、谚语等,内容丰富、感人,是台州人智慧的结晶。如戚继光抗倭传说、济公传说、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传说、赵康王南渡传说、大陈岛传说、黄岩蜜橘传说、蔡缸爿故事、台州老话、气候谚语、渔业谚语等。

(二)民间音乐

台州的民间音乐来自于生活、劳作或,并结合乐器、动作,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的现实生产生活或信仰,本土气息浓厚。如作铜锣、细吹亭、莲子行、天台山佛教音乐、道教南宗洞经音乐、台州船工号子、仙居山歌等。

(三)民间舞蹈

台州的民间舞蹈由群众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播和传授,具有独特的表现和传承方式。如黄沙狮子、上盘花鼓、大石车灯、大奏鼓、坎门灯塔鱼灯、叠罗汉、卷地龙、亭旁杨家板龙、闹湖船、大田板龙、九狮图、鲤鱼跳龙门、十八罗汉等。

(四)民间戏曲

台州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门类。他们运用不同的表演艺术,结合唱、念、做、打等技巧,演绎了台州乱弹、黄沙乱弹、临海词调、路桥评书、路桥莲花、路桥花鼓、道士戏、道情、黄岩评书、黄岩白搭等。

(五)民间工艺

台州民间工艺源远流长,种类多样,工艺精湛,有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天台干漆荚苎工艺、台绣、玻璃雕刻、黄岩翻簧竹雕、路桥灰雕、临海根艺、剪纸、枧桥鼓、温岭石雕、海洋剪纸、门神画、贝雕、三门石窗、黄岩漆金木雕、米塑、彩石镶嵌等。

(六)民俗风情

台州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丰富多彩,颇具地域特色,如庙会、婚俗、洞房经、海洋渔俗、椒江送大暑船、路桥开年节、温岭石塘小人节、黄岩宁溪“二月二”灯会、临海正月十四夜元宵、状元游街等。

如何使这些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并不断传承、发扬,如何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来实现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是值得研究的。

二、台州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台州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台州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政府逐步重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渐渐向深度拓展,旅游产品亦有所增加。

1.依托民俗风情旅游,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展示活动

台州依托蓬勃兴起的民俗风情旅游,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如紧抓民间艺术场馆建设,已建成台州刺绣博物馆、吴子熊玻雕艺术馆、黄岩区翻簧竹雕艺术馆、温岭市石雕博物馆、仙居县无骨花灯展馆和临海民俗博物馆等,能让市民和游客领略到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高对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利用地方旅游节庆活动来传扬非物质文化。如临海的古长城节,温岭的曙光节、石文化节,玉环的海岛文化节,仙居的油菜花节,黄岩的柑桔节,天台的云锦杜鹃节暨济公文化节,三门的青蟹节等,都推出了集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表演、民间习俗等于一体的大型民俗风情活动,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活和宣传,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在温岭、仙居等地红火开展的“农(渔)家乐”旅游中,也重视了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挖掘,乡土特色浓厚的大奏鼓演出、农具打击乐表演、婚嫁仪式、“快乐手工匠”演出等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

2.开发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一些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景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例如:仙居县白塔镇高迁古民居、玉环县东西文化村等,特别是三门蛇蟠岛旅游区和仙居皤滩传统建筑群落旅游区已入选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名单。三门蛇蟠岛旅游景区内建有石窗艺术博览园,石窗林立,造型多样,不仅有浅浮雕、浮雕、深雕、半圆雕、圆雕、透雕等各类工艺精致的镂空雕花石窗,而且每个石窗均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文化内涵丰富。仙居皤滩传统建筑群落旅游区则集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于一体,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相似的人文环境,使这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着原始的风貌、技艺和格局。该景区内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仙居花灯,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盐埠商号和古民居建筑艺术、香沉木雕、卵石镶嵌、仙居石窗,还有参与景区表演的非遗项目鲤鱼跳龙门、卷地龙等。所有这些,都使皤滩古建筑群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人。

(二)台州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台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和保护,措施上还不够深入有效,保护性旅游开发的理念尚需加强。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联动发展的重视还不够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提升旅游项目品位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深刻领会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相关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沟通不够,没有形成合力。政府配套政策没有很好落实,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保管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的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民间艺人的生活和传承存在困难,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较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发掘和利用程度有限。而在已开发的非物质文化旅游活动中,又存在经营部门因经济利益驱动,任意改变民间遗产的内涵,以迎合时尚,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特性等现象,一些破坏性建设也时有发生。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宣传力度仍须加大

目前,台州虽有一些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组织,对本地非物质文化进行研究,但对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对如何保护性地发掘非物质文化资源使之为旅游产业服务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在台州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旅游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大,宣传形式不够多样化,使台州许多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不为外界了解,也为本地干部群众所不知。现有的展示场馆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不大,设计单一,影响力小,利用率低,缺乏全方位展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高规格展示场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保护意识不强。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台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在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上,文章还没有做足、做透。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不多。已开发的非物质文化旅游基本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参观型”为主,体验性不够,项目类似,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另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工艺产品也未得到很好开发。旅游六要素之一的“购”一直是台州旅游业的缺陷。台州虽有众多精湛的民间工艺,但作为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的数量却有限,一些工艺品如仙居无骨花灯、黄岩翻簧竹雕等,由于本身制作难度大、价格偏高、消费渠道不顺畅等原因,很难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市场,加上一些手工艺传承人市场意识淡薄,政府也没有相关法规保障他们的利益,导致他们不敢贸然把这些商品推向市场,只在小范围内进行交易,因此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三、加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采取保护性的旅游开发策略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选择。台州政府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进行有效结合,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业化的步伐,同时,通过旅游开发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减低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坚持文旅互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机制

台州地方政府和文化、旅游等部门要转变观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文旅互动,树立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保护的发展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并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需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统筹进行,分门别类,合理利用。因为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所以应筛选一些对游客具有旅游吸引力并适宜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使之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发中应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性,防止肤浅的异化现象出现。坚持以“软开发”为主,努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娱乐审美、文化生态等价值,进行展示、传播、弘扬。防止过多的“硬开发”和大兴土木建设之风。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管理。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关的政策条文,实行政府监管。要建立健全旅游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公众舆论监督机制等,杜绝破坏性开发。

(二)加强宣传展示,力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同步进行

加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展示工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台州政府应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展览、展示、表演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旅游开发的进程中。例如,通过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和旅游参观提供硬件支撑。在巩固发展已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建设特色鲜明的民间博物馆或专题艺术馆,政府、企业、团体及个人要一起努力,收藏和展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在台州市区设立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泛征集民族民间艺术精品和资料,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记录、保存和宣传,集中展示全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人们对多姿多彩的台州民间文化的了解,自觉增强保护意识。在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解说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制作多元化、个性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书籍以及音像制品,建立遗产旅游信息网站,突出遗产与旅游结合的独特方式,并辅以FLASH 动画、影视片、在线观赏等其它形式,展现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形象;整合现有的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充实活动内容,提高各项活动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以展示台州民间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旅客的吸引力;依托本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旅游景区景点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当地居民和广大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并加强导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解和传播,提高人们欣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能力;建立和强化当地政府与企业联动的市场化、一体化旅游营销机制,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大型旅游博览会、交易会,加快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步伐等。

(三)创新开发方式,精心推出具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

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表明,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将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爱和欢迎。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最贴近大众生活,最富有生活情趣,最具有纪念和象征意义。台州应在精心设计包装的基础上,尽快推出更多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注意在开发观赏项目的同时要积极开发体验型旅游项目,并设法让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组合,赋予景区、景点以更丰厚的文化、历史、民俗、科学内涵,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1.发展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对台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可发展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对当地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资源,进行真实、动态、整体和可持续保护。就如仙居皤滩古街那样,依托保存完好的历史风貌,把民间诸多的传统项目嫁接进古老的景区中,推出诸如“江南古镇游”、“古街风情游”、“古村探秘之旅”等特色线路,以创造良好的市场与文化效应。

2.做大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项目

以当地形成规模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为基础,进一步突出主题,弘扬台州山海特色,形成旅游品牌效应,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着力做大做强天台山旅游文化节、临海江南长城节、温岭石文化旅游节、玉环海岛文化节、仙居南北民歌擂台赛、三门青蟹节等旅游节庆,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品牌,如融入济公、和合二仙、威继光抗倭等传说,突显天台山佛道音乐、临海词调、黄沙狮子、温岭大奏鼓、仙居山歌、玉环鱼灯舞、三门板龙等民间音乐舞蹈,展现天台干漆夹苎造像、仙居无骨花灯、温岭石雕、三门石窗等杰出工艺,传扬玉环坎门、温岭石塘、箬山渔区风情文化及三门海洋渔俗文化等,把旅游节庆办成集文化交流与合作、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旅游资源推介、商贸洽谈、大众体育健身、饮食文化荟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使之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3.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

充分运用当地非遗文化资源,开拓旅游项目,加强包装和宣传,增添景区的人文色彩,营造独特的体验氛围,形成有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和经典线路。如天台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佛宗”“道源”双栖之地以及“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可以围绕“佛宗道源、济公故里、寒山子隐居地”这三张王牌,形成核心景区,合力推进宗教民俗旅游,确立天台旅游产品高品位雅文化品牌。又如三门蛇蟠岛,可在进一步建设石窗艺术馆的基础上,建造三门湾博物馆、海洋民俗馆、启明博物馆、特色农产品馆,建造民俗村、书画村、音乐村等,展现古朴、醇厚的海天村庄风格和乡土气息,形成滨海旅游胜地。另外,还可将台州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组合串联,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专线”,如积极构筑天台-仙居-临海-三门“新天仙配海誓山盟”旅游线路,通过整合各景区特色民俗文化项目,增大游客流量,并重视游客的参与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之旅、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学之旅等,丰富台州旅游线路产品内容。

(四)积极拓展渠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

旅游商品可以代表一地的文化品格,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台州政府应加强政策服务和引导,以多种形式特别是通过提供必要的经费来扶持和鼓励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旅游企业等,联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的研究与开发。如制作民间工艺品、音像制品、精美画册、特色风味食品等,扩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化发展。

特别是台州的民间手工艺品较具代表性,像台州玻雕、台州刺绣、黄岩翻簧、临海泥塑、临海枧桥鼓制作、天台干漆夹苎技艺、仙居无骨花灯、温岭石雕等都历史悠久、富有浙东文化特色,有关部门可根据新颖性、美观性、地方性、文化性、实用性等原则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为了既提倡手工艺品的“原汁原味”、保持手工艺传统的精湛技艺,又考虑把手工艺企业和作坊做大做强,解决手工艺生产企业和艺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开发民间手工艺品的实践中,要善于将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企业和艺人可安排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创作一批纯手工精品,供政府、博物馆和个人收藏,以达到抢救、继承民间手工艺的目的。同时,推进技术改造,以机器生产代替部分纯手工,开发一些适应不同游客消费层次的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满足大众游客的消费需求。用工艺精品的声誉为大众产品树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促其打开市场销路,实现经济效益。以市场化的产品养工艺精品,积聚财力支撑企业培养人才和艺人创作精品,这样就可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双赢的目的。

另外,为引起人们对旅游工艺商品的关注,还可进行体验化的开发设计。如建设一座市级的“民间手工艺精品展馆”,集展示、售卖、互动制作手工艺品为一体,形成特色旅游;在旅游景区建立某某非遗工坊或大师工作室,给非遗制作体验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空间;也可将简化了的非遗制作引进相关学校的手工艺制作课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提高购买欲,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

总之,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科学和保护的前提下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发挥旅游产业化的市场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 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信在台州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台州市文广新局.台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读(上、下)[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 台州市政协.关于发掘台州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台州市政协网,2007-9-28.

[3]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台政办发〔2007〕96号.

[4] 胡绍华,闻如良,曹诗图.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2006,(9):238-240.

[5] 刘松,马静卿,吕冬阳.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J].北方经济,2009,(8):58-59.

[6] 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119-122.

Discussion about the protective tour development of 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aizhou

LIN Yin

(Economy and trade management school,Taizhou college,Taizhou 318000,China)

第4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76—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对一个地区或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记载,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和变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其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可以满足旅游者体验文化、寻求差异的需求。国内外非遗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表明,现代观光旅游可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重新赋予其市场价值,并激发和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因此,将非遗保护与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涉及民间文学、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内容丰富多样。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在199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当地知名度大幅提高,旅游接待人次逐年攀升,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中非遗旅游同样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凸显其文化效益。如绍兴鲁迅故里以鲁迅文化作为主题,展示鲁迅生活过的祖居、“三味书屋”;建立“鲁迅文化风情园”,设立“绍俗祝福”“迎神赛会”“男婚女嫁”等几个展览馆;举行鲁迅文章朗读大赛等,充分展示鲁迅文学和绍兴民俗文化。

(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如果采用合理的开发模式,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而不是掠夺式或者篡改式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首先,将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可以为后者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旅游开发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以使其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维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使其不断发展。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优势,既可通过税收等方式增加政府收入,也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例如近些年来云南省就实现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共赢,数据显示:西双版纳财政收入73%来自旅游业,丽江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90%,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非遗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有11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71项人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这些非遗旅游资源开发中,比较成功且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有:“大禹祭典”“西施传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等;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有:“王羲之传说”、越剧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为绍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绍兴安昌古镇将本地的岁时习俗与旅游项目相结合,连续几年举办腊月风情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鲁迅故里景区内的朱家台门,每天都有越剧、绍剧、莲花落等表演,每逢双休日、黄金周,在沈园景区可以欣赏到越剧演绎的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其他如鲁镇景区等也有展示,这些带有浓重乡土味的戏曲表演备受游客青睐。

(二)旅游景区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基地

如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而在公元353年的这一天,相传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士雅集兰亭,著名的《兰亭集序》由此诞生,兰亭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圣地,1985年绍兴市政府将三月初三定为书法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祭禹典礼传承至今,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兰亭、大禹陵等旅游景区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载体,是难得的历史文化传承基地。

三、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绍兴非遗旅游开发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对一些较为知名或珍贵的项目予以重点开发,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种类。但在具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合理开发与利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浙江是全国最早启动非遗保护工作的省份之一,于2007年5月率先通过了地方法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是这部条例主要涉及非遗保护内容,针对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详细规定。而绍兴市也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和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来保障《条例》的实施和落实。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非遗旅游开发混乱无序,过度开发、重复开发以及严重的商业化和庸俗化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传承人在社会民众中的法律地位欠缺,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传承人的培养经费匮乏等,这些都导致绍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不少传统表演如竹马舞、西路乱弹等濒临失传,一些民间技艺如绍兴锡箔锻制技艺等后继无人。如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依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仅关系到这些传统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和弘扬,也直接关系到绍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系统规划和资源整合

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非遗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绍兴市旅游局编制了《绍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非遗旅游开发规划,非遗旅游开发建设较为零散,个别非遗开发并未考虑其独特性,盲目跟风,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此外,绍兴县安昌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位,绍兴的旅游资源都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但是目前绍兴并未将非遗资源与这些自然景观、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结合起来。

(三)开发深度不够且形式单一

首先,缺乏对底蕴深厚、知名度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源禀赋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现阶段绍兴相关开发仅限于知名度高、获利快且能够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资源,而对于那些鲜为人知、底蕴深厚、文化价值开发潜力大,甚至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较少甚至忽略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以传统戏剧为例,对越剧、绍剧等游客耳熟能详的剧种宣传和开发较多,而对于莲花落、西路乱弹等知名度较小曲种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其次,绍兴非遗旅游开发大多仅是停留在旅游节庆、名人故里、博物馆展示上,开发利用形式单一,涉及内容也不够丰富。而且大部分旅游产品都是采用静态的形式呈现给游客,缺乏动态参与性。各类名人故里和民俗旅游村的旅游项目大多雷同,游客局限于参观游览民居、民间艺术品制作、品尝特色小吃,互动体验项目较少。这种参观游览式旅游方式不能使游客深刻体会非遗文化内涵和氛围,难以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四)缺少高素质的旅游文化专业人才

非遗保护与开发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的文化事业产业,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支持。但受市场导向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同时在非遗保护和开发中,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绍兴在非遗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少,擅长项目策划、资本运作的更少,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三是文化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缺乏活力,尤其缺少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且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加剧了非遗旅游开发人才匮乏的问题。

四、绍兴非遗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规制度,规范管理开发行为

首先,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办法》及相关法规,实现非遗旅游开发的法制、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同时明确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规避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确立非遗保护问题在旅游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可通过建立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协会或相关中介组织来指导和协调非遗的旅游开发,注重解决好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其次,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申请与使用制度,健全相关的配套设施,制定旅游开发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扶持既利于非遗保护又有利于旅游开发的好项目。

(二)整合非遗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链

首先,绍兴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做好非遗整体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县、区做好当地的专项规划,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非物质文化精髓和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典型形象,尤其是在县、区相似度较高的非遗项目,要选择最具有特色和保护价值的非遗项目所在的县、区作为规划实施主体。其次,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对非遗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如可以整合开发对旅游者吸引力较小的非遗类型,如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和民俗类遗产;可以建立非遗园,将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区中进行展示。在园区中不仅可以展演技艺,如表演音乐、舞蹈、曲艺和传统手工艺等,可以让游客共同参与、亲身体验或亲自参加传统工艺品制作,并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从而达到宣传效果,获得经济效益。

(三)创新开发模式,进行深度开发

首先,应更加注重对知名度低,但文化价值较高的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如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嵊州竹编进行旅游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展现形式。如让青年旅游者参观嵊州艺术村,了解竹编、根雕等特色地域文化和工艺流程以及新型竹编产品的科研开发。其次,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非遗内容和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开发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应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非遗旅游景区与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以及旅游购物等企业的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和开发。旅行社可以重点推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精品线路;在旅游酒店店面装饰中植入非遗图片、实物,还可建造特色鲜明的主题农家乐酒店;旅游交通公司应将非遗资源的广告宣传加入旅游车体的包装中,并开辟不同主题的非遗旅游专线。

第5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木版年画: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能够再现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和几千年真实生活的艺术载体,随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与深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誉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根”。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艺林拓荒――王树村民间美术收藏与研究成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出王树村历年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民间美术品精选,其中包括150件年画、刺绣作品,分设“门神”“戏曲年画”“刺绣”3个部分,同时还展出王树村艺术论著70余部以及手稿、读书卡片、采风日记、信函等,全面而生动地呈现了86岁高龄的王树村收藏、研究民间美术的艰辛历程。

据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介绍,自2004年起,王树村先后将其珍藏的年画、刺绣等民间美术作品230余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些民间艺术品存世极少,部分为孤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王树村1923年出生于著名的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因对家乡风物的热爱,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14岁的王树村开始搜集民间年画文物史料。节衣缩食,苦心访求,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民间美术的收藏与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这样描述自己的导师王树村:“近于刻薄的节俭,却让他在没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搜集到了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品种。”

王树村作为“艺林拓荒”者对民间美术的不懈追求与倾心付出,以及中国民间美术无穷的艺术魅力,感动着每一个参观者。自2004年始,重病在身的王树村以每年出版四五本著作的速度呈现其对民间美术的激情。展览剪彩仪式因其身体原因,只好由夫人林凌风女士代为参加。

在天津杨柳青年画行当里,流传着一句行话:“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画诀)。”但王树村不但将其苦心孤诣得来的年画老艺人的作画口诀整理出版,而且将自己几乎倾其所有搜集、珍藏的民间美术珍品捐赠于世。

民间美术: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

在“王树村民间美术收藏与研究研讨会”上,中国美术馆播放了事先到医院摄制的一段录像。大屏幕里呈现出一个乡村老者般的瘦弱形象,声音虚弱,朴素而谦卑。

王树村声音颤抖着说:“……我的大夫不让我出院门儿,也不让我多说话,所以我只能在这里向大家鞠躬了。展出的不是我的成就,是老艺人的成就,我只是挂名儿。我只是把他们的遗产抢救下来,写出一个开头的话,好多事还有待于大家来做。如果说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成就,一代一代的人不断地维护、抢救民间文物和遗产。从这次展览的展品中,可以看出来,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笔墨,这样的艺术品,只有中国有。所以我说了,中国民间美术史还没有人写……”

309医院王树村的主治医师李大夫介绍说,6年前王树村来医院治疗时,他的病已经很重――肺癌晚期,医院已经放弃治疗。但王树村每次都说他收藏了好多民间艺术作品,如果不整理出来就永远丢掉了。去年冬天,因病情加重,两肺充满病灶,呼吸困难,便给他插了气管,用了呼吸机。但他依然说还有很多任务没完成,要继续写书。

深入民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王树村民间美术研究的一贯精神支持者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原民间美术系主任、著名旅美画家杨先让激动地说:“这次回来,能够有幸参加王树村展览感觉特别高兴。我知道他的病特别严重,今天看到他的样子,心里的难过就不用说了。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进行研究和收藏是多么重要,可是这些长期却不被重视。”

杨先让介绍说,1952年他在美术出版社图片画册编辑室工作时,王树村为了编辑一些年画经常跑来。他是那么谦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老祖宗。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特别重要的,但我们却了解得不多。我们的眼睛老是往上,盯着宫廷,盯着文人知识分子,但是中国文化艺术之根却在民间!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民间艺术已经在消失了。反‘四旧’,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艺术。”杨先让提起年画及王树村的遭遇时,多少有些痛心疾首的意味。

会上,杨先让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王树村的角色演得很好,他完成了,下一步是接力的问题。杨先让对民间艺术有着深刻的认识:民间艺术包罗万象,从中国古代妇女那里开始,最后走向商业作坊、民间艺人。年画是民间艺术的大集中,是压轴戏。

“研究民间艺术不能脱离老百姓,研究民间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国的老百姓。艺术常常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吸收了民间的东西而产生飞跃。吴道子本身就是一个民间画家,陈洪绶、任伯年也吸收了很多民间的东西……”中央美院教授薄松年如是说。

回忆古老民间艺术的遭遇,薄松年感慨万千,话语间流露出痛惜之情:“在上世纪30年代,不像现在形成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热潮,那时在杨柳青,许多木版都当劈柴烧了,甚至用它搭建鸡窝等,许多画稿说损失就完全损失了。王树村及时把它们搜集起来,体现了一种踏实的研究态度。”

薄松年对年画的收藏、整理与研究在业界同样享有盛誉,他曾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工作,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出版了《中国绘画史》《中国年画史》等。

同步世界:刮起一股中国民间艺术的旋风

杨先让是一位富有激情的艺术家,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杨先让家里,提起王树村的民间美术研究,提起自己上世纪80年代在中央美院创建民间美术系的往事,他依然不平静。他说中国的文化太深厚了,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有连续性。

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典型,本来自己是教西洋画的,后来却舍弃作画研究起民间艺术。1983年,杨先让去美国看望父亲,通过在那里参观、办展览、讲课等活动,觉得中国民间艺术优势很大,而美国的艺术家已经开始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民间方面汲取营养。

他说:毕加索不就是看到了东方一点点民间艺术,开始产生这个派那个派吗?而我们家里的祖宗有多少东西自己都不知道――那要产生多少派啊。

他赶紧回来,决定在中央美院创办民间美术系,但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否定。辩论,争吵,用他的话说,“真是跑断了腿!”最后终于成功了。之所以这么折腾,是因为他和王树村一样,认为民间美术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但民间美术系成立几年后,等到杨先让一退休就被取消了。

杨先让退休到美国生活后,继续传播中国民间艺术,十几年马不停蹄,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从美国南部到北部――在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文史馆、圣地亚哥人类学博物馆、费城富兰克林博物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被称为在美国“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民间艺术旋风”。他觉得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甚至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微薄了。

此前,杨先让曾先后带领自己的妹妹、女儿进入民间美术研究领域,用他的话说:“她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跑――连自己的家人都对民间艺术有感情,这难道没有说服力吗?”他的妹妹――已故的西安美院杨学芹教授曾写出中国第一本《中国民间美术概论》,而女儿――清华美院杨阳副教授已被他培养成了一位研究民间艺术的专家。

第6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近年来,为了有效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地纷飞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国作为一个历史大国,更加应该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立法保护,该工作关系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侧重从行政立法角度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行政法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优势,并总结行政法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不完善之处,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特征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那些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存在的、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们的认同感、并为社会文化创造提供灵感的各种物质、艺术、场所、实践、技能、工艺品等等,它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各种口头传说和表达,主要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其次是各种形式的表现艺术和表演艺术;再次是形式各异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等;此外还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后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凝聚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体现出该国家或地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特色,这是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本质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着纽带的作用,经过源源不断的过滤和升华,可以将整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凝聚在一起,保证民族生活的正常进行。其次是广泛的群众性,具体表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影响范围与影响力。通过漫长历史流传下来的特定民俗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超越地区和种族差异。再次是以口头或者其他方式体现的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有一些特定的形式,要想顺利在不断繁衍的后代中流传下去,必须最大限度的借助人的口头、动作或者其他方式来传播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变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致使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不断的发生变化,因为,口语这种传播形式本身具有很大的变动性,而且语言和行为很难在传播的过程被原封不动的模仿和传递,同时流传内容和形式也会随着民族心理、地域观念、社会变化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一些新变异。最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当地民俗的影响和渗透而具有独特的地区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

 

(一)地方行政立法的保护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宁夏、江苏等省先后制定了保护民间美术与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这些法律规章率先开启了地方行政立法的先河。1997年,国务院又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云南、贵州、福建、广西等省在国务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适合自己本省的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地方性民族民间传统保护文化的出台,有效的保护了各地各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借鉴经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现状有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庞大,需要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与数量众多,因此,需要首先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并将文化部门、文物部门等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完善、有效的非物质文化管理体系;建议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避免多方管理、责任推诿的现象的发生;制定高效、合理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规定保护条例的总则、认定与传承、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具体内容。

 

(二)中央行政立法的保护现状

 

中央行政立法保护的现状是在地方性立法保障的基础上,在总结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经验而出台的高级立法。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并给予了详细的保护建议。《意见》指出应该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其次,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文化部牵头,实行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等联合参与的保护联席会议制;再次,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意见;最后,实行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推动国家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乃至各省市的专家联手的行政立法的序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与知识产权的客体并不完全对应。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艺术等知识文化领域形态中所创造的出的精神产品,它可以分为创造性成果、经营性标记、经营性成果三个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各类传统工艺、技能、语言、艺术等等,两者之间的主体并不完全对应,知识产权客体中的经营性标记和经营性资信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不能仅靠知识产权法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行政法的特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涉及公、私两方面的利益,因此,首先应该确立国家范围内 的公法的权威性,由国家来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的历史文物,这需要着重发挥行政法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的高效、及时、主动的优势;另一方面,确保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政策,建立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采取合适、恰当的法律、行政、财政等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体系的建议

 

1.要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申报、确认和普查制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完整过程中,要切实实行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申报确认制,对有申报资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逐级进行申报。同时还要注意有优先申报的问题,对具有共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坚持优先申报的原则,“端午节”申遗事件就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抓住申遗的最佳时机,切不可被动。

 

2.加强行政立法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目前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不够完善,能够起保护作用的法律具体包括《文物保护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地方性的文物保护法规等,为此,应当建立专门的行政法,借助行政法来调整和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鼓励行政机关积极进行创制性行政立法,建立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个引入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听证制度的实行可以广泛征 集和了解民意,可以帮助行政人员全面了解真实情况,以减少人力和物力投入,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现行的听证制度主要包括处罚听证价格听证、立法听证、环境听证、许可听证等等。

 

4.实行行政奖励制度,鼓励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可以实行行政奖励制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和团体的积极性。为此,首先要在法律上对授奖主体进行必要的规范,明确各级授奖主体的权限和职责;其次,明确规定奖励的范围和条件,使得奖励范围和条件明确化,应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再次,明确规定奖励的等级和标准,利用多种激励方式,发挥激励的整体效应。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远非物质财富可以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上述本文的探讨,笔者主要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行政立法保障体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第7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义乌道情 传承 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城市化的推进使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道情就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浙江本土道情文化深厚丰富(主要集中在金衢地区),其中义乌道情最具代表性。但现阶段社会对其的认识和了解不深刻,甚至浙江某些地方的道情文化已经濒临失传,对其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对道情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和途径,不仅使道情文化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还让其焕发新的活力且为今所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累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义乌道情文化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

根据走访调查,义乌地区专职的道情艺人不过零星几人,以唱道情为职业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这是道情艺人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有的道情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找不到接班人。愿意学习表演这门艺术并以此为职业的年轻人无迹可寻,而热爱并懂得道情艺术的人多已年逾半百,维持这门艺术已显得力不从心,道情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再看道情艺术的市场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对道情艺术仍有兴趣的大部分为老一辈的听众,其中愿意付费欣赏表演的仅占少数,对道情有深入了解的更是微乎其微。半数以上的群众仅知道道情这门艺术的存在,且认为对其的保护并不是非常必要的。现在,道情演出仅限于节庆晚会、农村老年协会和福利院等。

我们还对道情的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保护的力度显然有所欠缺。很多地方把道情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进行宣传,期望道情能为地方文化增添色彩,对道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大部分地区的保护工作都是类似的点到为止,稍有成效后便不再深入,所以大众对道情艺术的认识并不深刻,关心也不够。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道情艺术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道情的传承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二)原因分析。

1.现代文化的冲击,使人们逐渐忽视了某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基于农耕文明的义乌道情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部分的人不了解道情文化的内涵及精髓,在快速消费的大环境下,仅把道情艺术看做一种可有可无的娱乐消遣,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艺术去欣赏,从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历史积淀与价值意义。有的甚至觉得道情过于俗气,而不屑于接触了解。

2.道情的传承仍然以沿袭陈旧形式为主,发展没有顺应大众的文化需求。

过去,道情艺人社会地位低下,文化水平不高,其作品缺乏专业的音韵加工。因此,传统的道情唱腔音乐旋律比较单调,缺乏音乐美感,伴奏乐器仅是“一筒渔鼓、二片竹板”,大大制约了唱腔的音乐性。在新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仅靠一板一眼“唱故事”已很难占据文化消费的一席之地,无法满足现阶段大众普遍的文化需求,道情艺术便渐渐地在我们的记忆中褪去了颜色。

3.后继无人,大量珍贵资料的漏缺、遗失。

“”开始后,曲艺协会解散,艺人们纷纷下放。艺人的流散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损失导致道情艺术的发展一度跌入谷底。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不重视对其的保护,以致很多珍贵的曲目资料漏缺甚至失传。现在唱道情的艺人,过世的过世,荒废的荒废,坚持在唱的已经寥寥无几。更令人担忧的是,道情艺术后继无人,愿意学习和表演这门艺术的年轻人非常罕见,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是道情传承面临困境的直接原因。

4.重视程度不够,以致许多道情保护工作没有完成到位。

经过调查,社会各界对道情艺术存在一定的保护意识,或多或少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由于对道情艺术的认识仍不深刻,大部分群众对道情艺术的保护没能提升到一个自觉的责任性的高度,很多建设性的保持措施浅尝辄止,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如龙游的道情艺术,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资源,数次申请非遗保护都没有成功。

二、现有的保护方法及评价

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查询等方式,我们收集整理了现有的保护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估,对已有的保持成果作了总结。

(一)充分确立政府在保护与抢救中的主导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范围,各地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实施保护,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由各地文化部门牵头完成。

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这是抢救和保护的关键所在。据了解,各地区政府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义乌道情的保护工作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义乌道情于2007年12月入选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义乌政府建立了一些激励机制,如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奖励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义乌道情的成功申遗相信能够增强其他地区政府保护该文化形态的决心。

【评价】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聚集有利资源,产生极大的影响力。由于过于讲求效益,容易使保护工作过于产业化、功利性。

(二)发挥文化组织、集体的桥梁作用。

义乌文化组织、集体积极为民间艺术提供交流的平台,为曲艺爱好者提供活动的阵地,从而拉近了民间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义乌文化馆积极创造条件,克服种种困难,于2008年在黄大宗祠开设了一个“曲苑书场”,组织民间艺人驻场演唱。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曲苑书场”逐渐成了群众文化的一个品牌项目。实践证明,这种原生态的保护方式,为道情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较之义乌的保护传承措施,其他地区的文化组织方面就做得远远不够了。

【评价】文化组织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它能促进艺人间的合作交流,同时娱乐大众。这种“文化组织”一定要属于民间的,不带任何产业目的,仅仅是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而存在的,这样有利于增强民众对“道情文化”的属有感、自信心。

(三)出书是道情文化发展的一大出路。

文字是信息传递的载体,要使道情文化有所发展,将本地的道情艺术编辑成书或多媒体形式,向社会传播是保护传承道情艺术的一个好方法。据我们了解,金衢地区至今还没有有关道情艺术的书籍或其他出版物,但是,在其他省市已经出版了大量的有关书籍,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值得金衢地区借鉴。

【评价】出书出人为道情的传承保存文献资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注重理论的积累的同时,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革新是道情艺术发展的方向。

不少地方的道情艺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努力。他们改变了说唱叙事性强但表现形式单调、音乐性差的陈旧形式,增强了道情的表演力和音乐性,音乐上引进了传统婺剧音乐,配以小乐队,表演上试用男女对唱,运用方言和义乌普通话两种语言演唱,使道情突破了地方局限。曲目上除了一些优秀传统的保留节目外,更加注重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评价】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众的文化需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变应变”是道情传承的必经之路。对道情的革新同样存在两面性,革新道情可以带来“新鲜感”,但如果过于追求“新”,则必然丢弃了道情传统的精髓。

三、活态传承的设想及试行效果

研究发现,道情艺术已有不少成熟的传承保护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道情艺术的保护多徘徊在几种常用的方法上。纵观义乌道情艺术的发展现状,仍有可进步的空间。我们觉得道情文化的保护应是“活态”的,关键要做到“还俗于民”,让传统道情文化扎根于其生长的土壤,“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我们根据道情现状产生的原因、现有的保护措施两方面设想了一些创意性的“活态传承”措施,旨在拓宽新化道情的保护方式,使道情艺术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共同产生一个双赢的良性循环。目前,部分设想已在试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总结如下。

(一)尽可能地拓宽道情的实用范围。

在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道情艺术,不仅能使其走出冰冷的陈列窗发挥自身的功用,还能加深大众对它的印象,让道情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将道情用于儿童教学。

儿童教学中,老师经常使用小铃铛、三角铁、发声橡皮球等工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们发现道情能起到类似的作用。道情音色响亮能很好地引起孩子的注意,且它节奏欢快明朗,用于语文、音乐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试行效果】我们把道情(小尺寸的)带入小学课堂,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实验。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借助道情的节奏进行拼音教学。明快的节奏很快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跟着节拍整齐地念出拼音字母,课堂参与度很高,气氛很活跃。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从小就接触、了解道情,这对道情的传承是有很大帮助的。

2.将道情运用到现代音乐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音乐进入电声的时代。不少艺人为求创新突破便向传统艺术寻求灵感,尝试在新形式的音乐中添加古典元素,使音乐彰显不同的风格。道情是传统的节奏乐器,它具有古典传统的音色,演奏时能形成很强的律动感,是理想的打击乐器。由它为音乐演奏节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道情素有“乡土R&B”之称,因为道情的表演形式与流行乐中的“说唱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较而言,道情艺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很浓厚的乡土韵味,它的唱词是地方俗语土话,腔调是地方民音乡谣。把乡土特色的唱调融入现代节奏音乐,或者用道情的节奏形式表演现代的说唱音乐,是很一种很不错的尝试。

3.将道情运用至商品买卖。

道情本身就有吸引注意力的作用。现今的街头叫卖多是单一的“过来瞧一瞧,便宜卖嘞!”,这类的叫卖由于缺乏特色以致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如果我们把道情艺术融入买卖文化,形成一种创意性的叫卖方式,则不禁会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可以利用道情说唱结合的方法,把商品的特点、优势编进曲子唱出来,再加入滑稽点或引人关注的地方话语,使叫卖方式既有文化内涵,又能招揽顾客。

【试行效果】我们在当地的一个粥摊试行这一方案,刚把道情摆出来还没开唱就有不少路人止步围观。我们在粥铺旁即兴表演,不仅招揽了生意,还为店里的顾客提供了悠闲娱乐的方式,一举两得。我们询问了很多顾客的感受,他们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二)各地区联合举办道情文化节。

浙江本土的道情艺术在金华、衢州、义乌、遂昌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义乌地区的道情最出名。我们不能只着眼于义乌道情的保护,要各分支并重,使浙江本土道情艺术百花齐放。我们设想联合各地区定期举办道情文化节,这既是展示道情艺术的平台,又为不同地区的道情艺人提供交流的机会,有利于道情艺术整体的发展。道情文化节还是一个大众娱乐的活动,为大众的文化生活增添新的内容。文化节的成功将会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道情艺术,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保护道情的队伍。

道情文化节可安排以下内容:

1.道情大赛。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选手自备拿手曲目参与比赛,由观众投票选出最好的表演,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专业组的比赛为道情艺人提供切磋交流的机会,非专业组比赛旨在鼓励民众体验道情,拉近道情与民众间的距离。

2.道情讲坛。讲坛的内容是多样的,可以是艺人表演经典的段子,可以是艺人现场传授道情演奏技巧,可以是专家为大家普及道情的历史、发展等相关知识。

3.道情众乐乐。这是一个民众参与互动的平台,形式是多样的,关键在于用新奇有趣的活动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组织大家现场亲手制作道情,也可以道情接龙,还可以组织道情作品设计大赛,请大家参与到道情作品的设计中,从中选出最有艺术感、最有创意的作品保存下来。

以上是我们小组初步的设想。如果有更好更新颖的活动就可以加入道情文化节,希望能不断有新奇有趣的活动形式出现,吸引大家的参与。

(三)加紧道情与各产业间的联系,互利双赢。

1.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

可以把道情艺术更好地与当地旅游文化相结合,如在旅游区建立一个道情博物馆,陈列一些道情的历史文献资料,安排道情表演供游客欣赏,带领游客参观道情制作的过程。道情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它的外形可以有多种设计,可挂在家中充当艺术品,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我们还可以把道情做成不同的尺寸,小的尺寸可以当做孩子的玩具。此外,我们还能衍生一系列的道情产品,如道情光碟、道情曲目书籍、道情笔筒、道情手机链、车内装饰物等,陈列在旅游纪念品商铺里出售,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与毛竹产业相互依托。

竹子是制作道情的原材料。道情作为一种旅游纪念佳品进入市场,对它的消费需求定会带动竹子产业的发展。

3.与文化产业相呼应。

道情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发展肯定依赖于文化产业的进步。道情是浙江本土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要依靠文化产业的帮助,同时它也能反作用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这一点已在相关的文化活动中安排道情表演得到具体体现。大型文艺演出少不了道情艺术的参与,道情可以借助这个大舞台展现自身魅力,吸引更多听众,而道情艺术也为文艺活动增添了光彩。

(四)借助现代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1.利用村镇广播。

我们在乡镇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乡镇的路边、休息区设有很多广播设施,除了固定时段播放新闻外,基本上都在外放广告。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天早中晚各抽一小段时间播放道情戏,听众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就接受道情这门艺术。

2.利用电视媒体。

义乌电视台注重道情的宣传,在义乌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为道情做一个宣传片,在浙江省电视台播放,把道情这门艺术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众中。

3.利用网络。

网络是最常用、最时效、影响最广的现代媒体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专门为道情开设一个网站。把最新的资讯、演出的安排、活动的公告放在上面。还可以开设论坛,为道情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播放一些演出的图片、视频,以及经典曲目供大家浏览下载。

4.便携式播放设备。

有些喜欢听道情的朋友,苦于只能守在电视前,一年里难得看到几次道情表演,直呼太不过瘾。由于时间空间的局限,他们不能很好地体验道情艺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请专门的道情艺人录下经典的曲目,放在网上提供下载,或录制成磁带、刻成光盘。这样,热爱道情艺术的朋友可以把道情装进便携式播放设备,随时随地享受道情艺术,简单又便捷。

我们小组从道情表演者阿乐老师那里录制了一段道情戏,回去以后拿给自己的爷爷、外公等长辈听。之后询问各家老人的感受,得到了一致的反馈——这是个好主意。老人们都很喜爱这种方式,有的在晨练时听一小段道情戏,有的则在入睡前听上一段,有的直接揣入兜里走街访友时拿出来分享一下。他们觉得道情戏像个朋友一样时刻陪在身边,犹如生活中又多了一个好伴侣。

(五)成立义乌道情品牌促进会。

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于道情文化传承保护的组织,集政府、产业、管理等社会资源于一体。把道情作为一个品牌,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该组织由政府权威人士、专家、研究者、相关部门管理者、道情传承人等组成,是“道情文化”传承保护的推手,负责传承保护的方案设想、产品设计,并承担相关的实施工作,把义乌道情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在国内广泛宣传甚至推向世界。

四、传承保护义乌道情文化的意义

(一)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道情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块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同时,义乌道情与众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因此,义乌道情在很长时间内流派纷呈,在曲艺界独树一帜。它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特色浓郁,有着较广阔的活动阵地和较广泛的受众队伍。由此可见,义乌道情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其的传承与保护是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火种。

(二)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使其有用于今。

传承保护义乌道情的关键是在原生态继承的基础上注重革新。[2]当今社会,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传统艺术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只有将新鲜的血液注入传统文化,去掉保守的枷锁,将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个性继承发扬,将不足之处予以创新修正,使其成为贴近人民大众,贴近生活,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化模式,让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绽放绚丽多姿的光彩。

(三)助长经济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道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道情文化得到了推广,活跃了文化气氛,人们的精神动力得到了相应的激发,调动了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利用道情文化产生的积极效应不断创新发展,推出新形式,创造经济效益。例如一些地区将道情文化融入到旅游行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我们也有将道情艺术与文化产业、毛竹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的设想,若计划可行,将是很好的双赢案例。

(四)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经验。

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是不同文化保护的方式却是大同小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群众创造,也由群众共同保护。如今道情文化在一些地区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例如义乌的道情文化已经开始从小学普及,进入了学生的乡土教材课本;当地还在特定时段推出以道情为主要形式的新闻专栏频道;道情文化小组还组织艺人上山下乡为人民送娱乐,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可以借鉴使用在任何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五)利于“义乌道情”的品牌化。

“还俗于民”的设想响应了国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号召。借助义乌小商品汇聚地的优势,把“义乌道情”作为一种本土特色文化,推向国际,使“义乌道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五、结论

(一)浙江本土道情文化的现状。

1.浙江省政府及有关文化部门都给予了道情文化一定的重视,但在社会大众中的普及度和影响力仍然不够。

2.自从义乌道情申请非遗保护成功,义乌地区对道情文化的保护相对浙江其他地区要好得多。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许多保护措施只有计划并未实施,如整理典籍,出书出人等。

3.义乌之外的浙江其他道情分布区的保护相对较差,大部分人仅限于知道道情这一概念,对它的了解认识并不深刻,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4.道情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很多地方的道情文化已经濒临消失。

(二)方法与措施。

1.申请非遗保护,义乌道情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义乌道情已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其保护力度明显大于其他地区,民众对其的关注度很高。

2.依靠政府、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拥有权威的影响力,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合理地运用政府资源。让各界人士把道情带入各个领域,使它得到广泛普及、深入人心。

3.注重“活态传承”,拓宽道情艺术的实用范围,将“道情”还于生活。我们小组尝试性地把道情运用于课堂教学、商品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才能把道情更好地传承下去。

4.出书出人对于道情的传承十分必要,这是为艺术保留珍贵资料的重要途径,经我们调查,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要继续加大力度。

5.创新传统道情文化是传承的关键。很多道情艺人尝试用“老方法唱新故事”,使道情在新的文化需求下被大众接受和喜爱,这是道情维持生命力的关键,是道情传承和保护的必经之路。

由于我们对道情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研究不够全面,细节方面没有完全到位,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利于继续深入拓展和优化研究成果,并在社会大众中宣传推广,坚持从基础做起,才能使浙江本土道情文化继续生存和发展,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余雄.浙西曲艺——衢州道情文化及其传承、保护与发展,2011:3.

[2]何青.义乌道情的传承与保护.文化月刊,2009:9.

[3]吴琅云.义乌道情重在传承发展.中国文化报,2009:4.

第8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61-0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范围及保护意义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10个类别。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了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许多种类为世界独有或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以及灾害性破坏、建设性破坏,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者濒临灭亡,成为无人能解的千古之谜,给世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

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条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正式以政府的名义启动了这项工程,同时也正式把名称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要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分布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一批公布的8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天祝土族《格萨尔》等在内的民间文学7项,花儿、唢呐艺术等民间音乐8项,兰州太平鼓等民间舞蹈13项,环县道情、皮影等传统戏剧8项,兰州鼓子等曲艺8项,民间杂技与竞技2项,民间美术8项,兰州刻葫芦、天水雕漆等传统手工技艺13项,民俗类有夏河县香浪节、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等16项。第二批共计10类、88项,包括环县陇东民歌等民间音乐9项,庆阳庆城徒手秧歌等民间舞蹈17项,正宁县木偶戏等传统戏剧在内的7项,兰州太平歌等曲艺6项,平凉崆峒派武术2项,西峰泥塑等民间美术10项,平凉纸织画工艺灯传统手工技艺18项,传统医药1项,兰州清汤牛肉面等民俗15项。

上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布全省各地。

三、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由于抢救、保护工作起步晚,时间短,投入不足,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家底不清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些为全国独有,但由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地和传承人在偏远山区,鲜为人知;而文化部门对具体的种类、数量包括传承人的情况又了解不够,所以许多传统技艺陷入了濒临消失的境地,甚至出现人亡艺绝的现象。

(二)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还缺乏法律保护依据及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制度和保护标准,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如对古代的科技、工艺、音乐、舞蹈、民族文物、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没有科学的界定和权威的说明,也未能纳入文物保护法。

(三)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正确的认识,保护意识淡薄

大多数人对文物兴趣很大,幻想通过所谓的“收藏”能在一夜之间暴富,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模糊,认识不足。当代的年轻人中有一部分对网络游戏和国外的生活方式充满激情,却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学、大学的课程中几乎未提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重脱节。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独立存在,其无形性使得在对它进行保护、传承和延续方面都有一定困难。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僵死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我们保护不当而不能延续和传承。

(四)抢救、保护经费缺乏,人才断档

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由于财政困难,用于抢救、保护的经费严重缺乏,所以相当一部分地方因为经费不足无法进行普查、建档等工作。有的地县至今没有专门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现有的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有的体弱多病。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加上绝大多数传承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他们的满腔热情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难以长久,最终将会导致传承渠道中断。

四、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全面摸清家底,普查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抢救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当搞好普查,以便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甘肃省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搞好普查的重要性,于2006年了《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它第一手资料,再整理分类,编建档案,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资料库和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相关书籍。将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面具等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成立专题性博物馆等。只有做好普查,才能确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才能有组织、有次序、分步骤地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

(二)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从甘肃的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抢救和保护的法律、政策,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做法是:以宪法为依据,参考其他省市的做法,制定《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尽快成立鉴定和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查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分阶段制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长远规划,传承保护本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倡导公民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教育下一代时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识,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只有在法制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确保保护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利用新闻媒体,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目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民众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明白,更不用说去保护它了,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过时的东西。因此,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就显得非常迫切和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如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借助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在中小学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还可以组织民俗学专家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熟悉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形成保护它们的共识,促进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

(四)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不可再生性,它的精华是与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以口传身授为延续方式,以声音、语言、技艺为表现形式,只有这些传承人以不同方式复述、表演或制作时,人们才会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存在。目前甘肃各地县的博物馆和文化馆已对珍贵、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进行了征集、收藏和保存,但还应扩大征集范围。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优势,同时与相关的机构联系合作,聘请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理论依据,这样才能在短期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正轨。另外,还应该积极发动群众,征集民间的影像资料,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相应的高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招收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代培生、进修生等。因为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五)借鉴国外的经验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国外有不少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模式,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护机制相对完备。无论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还是保护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这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美国,保护经费每年由联邦政府拨发,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是英国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除此而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志愿者的义务劳动、无偿提供房产和固定资产,也可纳入资助范围。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早在1950年,政府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且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和保护办法。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相结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而对那些造诣很深、身怀绝技、被称为“人间国宝”的艺人和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每年发给他们200万日元(合人民币14万元)的特别扶助金,用以磨练技艺、培养传人。“文化遗产日”是法国人的首创,它大大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另外,不少国家在民间成立了相应的保护组织

第9篇:保护非遗文化的意义范文

意义深远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到我们的民族的未来。现在,西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散,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淡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趋附都市市场文化等等都是不争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民族的传统精神。

其次我国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现在我国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也正受到一定冲击。

再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它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资源。

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调整。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民间观念的改变。大凡民族民间传统文艺活动,有一定的民间观念基础,因此而具有权威性的号召力。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这种观念的基础正在淡化,其号召力逐步式微,导致民众对民间文艺活动的兴趣渐减。

其次,农村文化活动的不断变化。从前民间传统活动所以气氛热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农村交通闭塞、文化生活匮乏,因此只要有传统文艺活动,村民争相观看和参与,有如盛大节日。如今,农村多样的文化活动使传统文艺活动的吸引力锐减,这样就给这些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保护带来难度。

第三,民族民间文艺和民间技艺后继乏人,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在越来越多人,由于思想观念和环境的变化,对组织民间文艺活动积极性大减,有的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文艺目前已多年未组织活动,其文艺活动的程式和器具亦被逐渐淡忘和失传。民间手工技艺方面,因为市场供求的变化,使得手工艺人不得不舍弃原来的技艺,同时年轻人又不愿意学艺传接,故突显失传危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传承人消失,就意味着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任务艰巨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征,与群众文化的联系与生俱来。民族民间文化是最本原的群众文化,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构件。群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和保护手段。因此,文化馆站担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具体工作是:搜集、整理、研究和推广。

搜集:动用文字、录音、照片、录像、摄影等技术手段,科学全面地记录下来。这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

整理: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登记、分类、建立档案,从专业技术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忠实记录、慎重整理。

研究: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课题研究,并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传承:组织开展原生性、整体性、多样性和濒危性保护,重点是保护传承人、建立传承基地、落实传承措施。

推广:宣传和介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民族工艺展览等各种活动,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责任重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也是长期的工作任务,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作为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非遗保护工作,深刻认识其深远意义,增强使命感,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首先,认识再提高。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础工作。

其次,宣传再深入。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

第三,作风再踏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牵涉到村村寨寨、千家万户,普查工作要求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细致调查,坚持严、深、细、实,发现线索后,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

第四,业务再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牵涉面广,内容繁杂,有口头传说,有表演艺术,有民间技艺,涉及到文学、音乐、美术、工艺等门类,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成功地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