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从众心理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众心理的定义

第1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体育运动

1.从众行为的定义

从众行为常被大家理解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等行为,准确地说,从众行为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原因是为了缓解或消除与群体大众间的矛盾和冲突,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

从众行为因其具有一定盲从性,故产生的结果也为双重性。一方面其有助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等;另一方面则会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和抑制个性的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挥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效应

(1)扩大高校体育组织的规模。心理学家认为,某种意见持有人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最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下,从众率的高低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完全形成,“随大流”现象更易发生。

(2)合理树立“行为参照”。有时无助的处境、重要的抉择都会使从众心理越发严重。此外,相似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我们相似且有着相似想法和行为的人的影响,利用“相似性”原理,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一群体中有着很高威望或者地位的人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多数人,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校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利用从众心理去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动。

(3)增强高校运动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凝聚力的强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越熟悉,越了解,团队凝聚力就会越强,从众心理倾向也就越强烈。因此,应当发挥一些大学生在集体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活动的中流砥柱,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不断增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不断增多。

3.减少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效应

(1)压力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内部如果有人背离了其他成员的意图,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指责,最终被孤立。在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氛围淡漠的大氛围下,如若有人大力宣扬,鼓动大家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话,那必然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适得其反,不能很好地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要鼓励所有同学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消除这种压力。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从众人群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阿希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业压力大,而体育观念尚未形成,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参加意识都处于开始阶段,可能一时兴起去参加体育运动,但不可能长久地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成常态。因此,我们要利用从众心理通过不同途径去引导我们身边的人,不断加强体育意识,进而影响其他人,使形式上的“从众”内化为“习惯”行为。

(3)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氛围一旦消失,则会很容易使众多从众人群不知所措,从而改变原有计划。社会上“一窝蜂”现象很多,但是现象过后便又回到从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因此,良好积极体育氛围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这不能仅仅通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起到效果,我们要不断进行长效的活动来巩固、带动、保持,促使形成“动力定型”,而不应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使本来好的体育氛围因得不到巩固而逐渐丧失。

参考文献:

第2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从众心理 调控措施 从众的故事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从众的定义

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他/她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即为“从众”。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2 从众的表现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够成熟,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根据具体行为表现有好有差。如:

2.1 学习从众

学校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班级,半年左右时间,班级之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不同步”现象。有的班级学风浓,专业练习蔚然成风,比如每天的珠算训练,训练时间一到,噼里啪啦,每个人都专注地练习。正如某男生所说:“他们都在拼命学,我不认真,考不上级,岂不丢人?”

2.2 不良现象的从众

(1)消费从众。笔者所在的学校,经常看到许多学生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要手机、要名牌衣服。家长也无奈:孩子吵着要,说班级里同学都有,想想也不能让他被同学看不起,买吧,好看了脸面,难受了钱包。(2)恋爱从众。据笔者私下调查,职业中学的孩子谈恋爱不在少数。“大家都在谈,没办法,我也找一个,况且,生活也比较无聊。”某男生说。(3)浪费从众。值班时经常看到食堂的泔水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啃了一两口的包子。餐桌上的盘子里总是留着饭菜。实在忍不住偷偷地问小A(该生家庭比较困难,申请勤工俭学)“不合口味?身体不好?”他脸涨得通红地说:“其实我吃得了,而且还不够,刚来校的时候我每次都吃完,他们就取笑我说我饿死鬼转世,说我吃的盆能做镜子。老师,盆吃得太干净是另类……”(4)抽烟、打架从众。不可否认,职业中学有些学生各方面表现真的不是一般的差。抽烟、打牌、喝酒、打架无所不为。有些从初中就是这样,父母也知道但管不了,还有些真的是到了这个学校学会的。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 从众产生的因素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刚才谈到的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浪费从众等主要来源于:(1)群体因素。由于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2)情境因素:职校中的抽烟打架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这些孩子当中,有的本身就有问题,是真从众,而也有部分是因为在一个团体内,大家都在做,如果不参与,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他、她就会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重的惩罚。这种假从众的现象。(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正如小A同学,由于家境困难,本身人也不自信,在吃饭这件事上,虽然知道自己没错,但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4 从众的利与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从众心理也不例外。积极的方面——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尤其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在《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篇章中,林黛玉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吃饭行事的规矩都和家不一样,少不得一一改过来。”社会心理学家也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孟母三迁”是自觉运用从众效应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范例。

但从众心理也有消极的一面——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

5 从众心理的调控措施

5.1 营造良好的班级和宿舍氛围

校园环境是育人的有效载体,是育人工程的基础条件。“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夸美纽斯也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在校园的百米文化长廊,诵百家之言,赏百家艺术,悟百家思想,思自我得失,感受知识的浩瀚,一花一树一墙,自我提升之欲油然而生。同时各班级针对专业特点,设计班风、班级寄语,充分发挥德育阵地作用,利用黑板报、展板、手抄报、对教室的环境进行精心地布置,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班风、学风不是挂在墙上的空话、口号,需要制度的制约。比如仪容仪表:要求每个学生全程带好胸卡,那我们就要做到坚持督促——1日2次常规检查,1次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值日班长每天放学前公示在黑板上。同时要求学生简朴,生活上不铺张,衣着打扮干净自然。首先在班级里宣布重大集会一律校服,其次着奇装异服不准穿到教室,对于奇装异服的界定,由全班决定,这样一来,至少在精神面貌上学生不会有过格的做法。

其次,教育管理上讲究艺术,以表扬鼓励为主,从点滴的小事,让学生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当然,学生犯了错误必须严厉批评,规矩成方圆。在班内职务安排上,笔者的做法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让每一位同学在某一方面都负一定的责任,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习课按学号由学生担任值周班长,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大大增强,让每个学生在诸多方面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宿舍的管理也是如此。“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5.2 建立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其中有一段话写得好:“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他孤身一个人的,他不能焚烧宫殿或者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的时候,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这种不良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后果比较严重。这时候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很重要,教会他们辨别是非就尤为重要。

5.3 培养独立的个性

首先要适时地培养独立能力,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如自己洗衣、洗鞋等;其次利用班团课用些案例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5.4 缓解消极的团体压力

第3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优势,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心理障碍,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网络心理障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定义及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对网络的认知,对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1]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方面、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一)在人的情绪方面的特征: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3.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二)在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的特征。1.独立与从众心理并存。持独立心理的人往往能冷静的对待网络信息,以研究的态度决定对信息的取舍。另一种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他会影响到个人的认知水平。2.求知与猎奇心理并存。大学生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满足自己的求知与猎奇心理,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未知领域。(三)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特征。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冲突。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总是会有一些差距的,当这种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发生心理冲突。[2]2.自控心理与失控心理的冲突。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可能发生失控的行为。3.自律心理与放任心理的冲突。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人的自律心理就放松,放任心理就会增加。

二、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危害

随着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适用程度越高,网络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畸形网恋。大学生通过网络而相互认识,他们通过“网恋”来弥补现实情感交流中的遗憾与不足,满足自身内在的情感需求,发展自我的情感体验。一些大学生对“网恋”抱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态度,轻率的恋爱,甚至欺骗对方感情,缺乏最起码的真诚和责任心。(二)网络孤独症。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上网而忽视了与人正常的交往,从而在生活中产生孤独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三)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长期上网的学生,把计算机网络看成万能之源。他们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网络,过分顺从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网上的亲密关系终结,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四)网络犯罪。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表现为网上盗窃行为、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建立的行为、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网上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五)网络成瘾综合症。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成瘾者有大量的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可以分为网络性成瘾、网际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手机成瘾、电脑成瘾。[3]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策

根据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网络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要在大学校园内外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得大学生能够克服各种网络心理障碍,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二)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要得到及时防治,必须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应加强宣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消除大学生前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的疑虑。同时要加强对专业咨询老师的培训,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启动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三)加强网络管理的法治建设。首先,要尽快出台尽快出台相关的网络管制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依法严惩。其次,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阻止国外垃圾信息的流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高校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工作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组他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起到预防和舒缓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发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4-95.

[2]李正军.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06.

第4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消费群体 饥饿营销 企业的发展

前言

饥饿营销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营销方式,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却铸就了很多销售传奇,所以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与热捧。我们只是看到了饥饿营销辉煌的表面,也有许多企业在运用饥饿营销之后不但没有使产品热销,反而使企业的产品形象大不如前,所以我们要正确科学的看待饥饿营销策略。饥饿营销策略的施行,既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要充分研究好产品的市场定位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后才能谨慎施行。

一、饥饿营销的释义

通过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和资料我们可以把饥饿营销定义为,是指产品的销售者或者提供者故意制造产品短缺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让其购买欲急剧扩增,制造销售供不应求的假象,以此换取较大的利润击败竞争对手的策略。这是人为的有意制造产品的短缺,调低产品的生产量,其根本性的目的是利用供不应求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的概念来赢取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进行猛烈的攻击,来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较高的利润,同时达到了提高商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对于饥饿营销下消费者心理分析

饥饿营销的策略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样企业实行饥饿营销策略的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深层次研究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根据其消费心理来科学的制定消费策略,所以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尤为重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者心理上“求新”

大凡是消费者都具有求新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共性,因为随着人们思想上的变化、科技的不断进、个性化的追求能决定了新品的不断推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其中追究新品的消费者中以年轻人为主,具有相当大的购买力,所以大部分饥饿营销的成功案例是年轻人的产品,他们是新潮流的代言者,是时髦的象征。饥饿营销要抓住这部分消费群体的特点,根据当下不同产品的销售策略,紧紧围绕它们的共性牢牢抓住消费心理。

(二)消费者心理上的“攀比”

攀比可以说是我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不提倡这种作风,但在现实世界里,这种作风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消费者中的攀比心理主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的争强好胜,有一种齐头并进或者胜过对方的消费心态,你有的我也要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的一种心理。它与自己的喜好并不是关系很大,可以说主要是一种“面子”上的购物需求,是虚荣心和嫉妒心在趋势消费者的购买欲,所以许多产品的饥饿营销策略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态大搞“限量版”,高品质、贵族享受这样的宣传语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攀比而产生消费,在我国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将会是一种常态。

(三)消费者心理上的“求名”

求名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过于追求品牌化、追求特色商品,仰慕商品名望等消费心理,只是喜欢的有点过,它的群体主要是部分青年人对时髦的追求,因为青年人的购买力有限;另外就是一些高端人群,需要交际或者在某些场合“摆阔”,一些大众型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其交际和身份的需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与自己是否真正喜好关系不大,有一个词可以精辟地概括为“炫耀”。这部分人经济实力雄厚,只要是有需求,不管售价的高低,在缺货的状态下愿意等,甚至加价要求拿到产品,饥饿营销就要充分抓住这部分人的心理大搞噱头。达到饥饿营销的目的,吊足这部分人的胃口。

(四)消费者心理上的“从众”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我们经常所说的“跟风”,它是指在见到大部分人的购买方向后,主动跟随他们的购买意志加入到购买队伍中,这部分消费群体比较普遍分散于老、中、清队伍中。在我国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我经常会听说今年流行某某颜色或者款式,还有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脑白金”等类的言语。其实这就是从众的体现,我国的许多产品比如刚才说的脑白金还有黄金酒、白金酒、苹果手机等就是抓住了这部分人的消费心理。

三、基于消费者心理的饥饿营销策略

消费心理支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过以上我们对几个方面消费心理的了解,饥饿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在充分研究的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施行,下面我们就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策略进行研究。

(一)品牌营销策略

产品的品牌相当重要,一个产品必须具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饥饿营销策略的基础和最终目的。一个企业施行饥饿营销策略不但要研究消费群体的心理,更要建立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质量上乘的产品才会被消费者认可,质量是企业的命脉,这也是大部分购买品牌的重要原因,也是知名品牌产品能屹立于市场而不倒的重要原因。品牌产品不仅满足实用功能而且满足消费者的某些心理,消费者会将自己品位与价值体现在品牌中,是品牌具有了差异性与文化的凝结性。饥饿营销策略的施行不是所有企业推行就能成功的,只有在关注自身企业文化发展与不断追求产品的质量的基础上,才能结出硕果。这种策略的针对不仅仅是单方性的,更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二)产品营销策略

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是靠几套营销策略就能占据市场的,生产的产品有没有号召力和潜力,能否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等还需要硬实力,这也是饥饿营销的关键。具体而言就是产品是否质量可靠、是否有创新、是否与时尚接轨、是否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和具有较强的竞争本能等。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触及到消费者的购买欲,鼓动起购买的行动,激发产品引领市场主流的潜质,满足消费者有形与无形的需求,消费者才会喜欢上并引领其他消费者加入到购买队伍中。所以企业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加工与设计不断地创新与超越自己,才能具备施行饥饿营销策略的基础条件。

(三)产品价格营销策略

产品价格对购买者的诱惑具有重大作用。产品的价格不仅仅表现出了价格的品质,也在反映社会心理价值的大小。饥饿营销策略有其独有的特质,企业在实行此策略时要维持高价原则,只允许小范围的涨价而尽量能避免大范围的降价。维持高价不但能赚取丰厚的利润,而且消费者心理会认为其产品在质量上、设计上等确实技高一筹,产生“贵的值”的心理;另一方面会使消费者产生自己购买的产品同具有文化、品味、实用性上的差异性,满足购买的本质即“攀比”与“炫耀”。如果降价则会与我国产品买涨不买跌的文化相悖,还会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形象,消费者会以为商家欺骗了顾客,甚至降价还会影响购买者的“面子”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从此拒绝再次购买。

(四)市场宣传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逐渐缓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逝去不返,饥饿营销手段都离不开市场的宣传与包装。因此,市场宣传是支撑这个策略实施的关键一环。主要方法是完善宣传渠道、扩展公众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结语

随着营销学科的精、专、深发展,现代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企业只有在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并具备实施策略的条件后,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饥饿营销这把 “双刃剑”,以此为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海玲.解析炫耀性消费的动机[J].考试周刊,2009(24),234-236

[2]刘清华.“饥饿营销”背后的消费动机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0):32-33

[3]成之莹.饥饿营销——攻心计[J].商场现代化,2011,(3):143

第5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过程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接受者的大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逆反心理。

1.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教育客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教育客体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态度反映,将倍增政治教育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有效性,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要使思政教育能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有必要对教育客体的逆反心理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去消解逆反心理。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复杂而微妙。因为思政教育的接收过程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变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认知过程获得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各种教育信息进行选择、理解和整合,形成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与此同时,还通过情感过程对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表现出积极或消极、认可或排斥的情绪与感受,形成自己的行为意向;最终将这种形成的思想意识外化为社会行为,从而完成接受的全部过程。在这里,接受主体是教育对象,接受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是教育形式和教育者,而外在环境也能对接受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造成教育对象的不接受,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特点

2.1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逆反,主要表现是逃课现象的普遍化。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里开设政治基础理论课完全没有必要,学习这些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选择逃课,政治理论课会成为他们必逃之课。如果老师不采用点名这种强制手段,那么来上课的学生必然寥寥无几。

2.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逆反,主要表现在对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逆反上。

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方针和路线、法律和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传播本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让教育对象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念,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然而结果却是背道而驰,大学生们只要听到或者看到与此有关的内容,就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上政治课时不会认真听,下课以后很少有学生会去讨论和政治有关的话题,看报纸时故意避开政治性内容,对学校的政治宣传活动漠不关心,从学校的政治宣传栏走过时目不斜视。

2.3 政治教育的冷漠,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的冷漠,以及对政治产生厌烦的逆反心理。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对于政治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大家都是现实的”。同学们主动去关注的政治问题都集中在就业等问题上。很多同学反映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课余时间少,学习太忙,不愿把时间花在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上。而且,从小对时政就不感兴趣,不关心也无可厚非。”当今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更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改革事业,对政治教育活动缺乏热情,不喜欢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和政治有关的活动和形式都表现出比较严重的逆反。

2.4 政教育者的逆反,主要表现为不尊重教育者,对思政教育者采取敌对态度。

大学生对思想教育者的要求很高,希望他们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完美的人格。他们不喜欢政治课,对政治老师具有较严重的排斥心理,甚至在课堂上公然顶撞,或者故意刁难政治老师,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几乎很多政治老师会被学生在背地里称为“变态”。

2.5 思想政治观点的逆反,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大量负面信息,传播偏激的政治观点,大肆宣传与思政教育内容相悖的西方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观。

2.6 传统道德观的逆反,主要表现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统一,道德情感的消极,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常的情感,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与同情心;道德意志的自主性缺乏,对监督作用过于依赖和消极从众。

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3.1 育对象本身的观念系统对思政教育接受有效性的影响。

思想政治品德是在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控制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其中,教育对象自身的主观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其中,观念系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动力,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立场等。原来已经形成的观念会反过来主导着对思政教育的接受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里的渗透,使大学生的观念系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6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心理因素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流的频繁,各种非主流文化现象已成为都市的一道显在文化景观。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外来的节日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中国节日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下,也逐渐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掩盖,个别形式的亚文化滋生在非主流文化中,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思想,而正是这种思想却在青年群体中大受追捧。

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含义

主流文化,对外通常显稳定结构,是一种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比如,我们所说的传统道德观,民族意识等。

非主流文化与此相反,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它属于非大众的文化,换句时尚前卫的话说就是要张扬个性,并适合现在年轻人口味的另类文化[1]。非主流文化应该保持它的活力和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也是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向,也算是人类前进的活力源。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这种非主流文化逐渐的渗透入中国的各个阶层,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的不同,使得这种非主流文化在传入的同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内的非主流最初表现为主流一词的否定式,后因外来文化的传入,逐渐有了深刻的含义。

二、非主流文化形成的社会心理层面研究

要探讨一种事物的心理层面的形成原因,必然先要找到形成其的外部层面的条件,比如社会、地域、教育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非主流文化也一样,要探讨其心理层面因素,必先从外部原因入手。非主流文化样式的形成和传播与现时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与当时各个层面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

(1)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心理的变化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变迁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评估、调整和个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享受,张扬着前所未有的活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着它的压力、无奈、冷峻甚至残酷。各个层面的社会心态需要一种能轻松宣泄、抚慰的文化氛围来调节减压,因而这种文化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由于自身的定位和利益原则,不可避免的衍生出于主流社会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

(2)学生自身的社会心理因素

适应社会变化

在这里我们定义这个群体的主要成员为13到20岁的青年人,这个群体作为社会各阶层中最敏感,最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较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热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理解、接纳甚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但必须注意的是正是由于以上所述社会处于转型、变迁,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期,利益群体的分化和重组,思想文化领域的宽松和活跃,心理的多变和剧烈冲突,大众文化的大量生产,使新的社会现象、矛盾、价值观层出不穷,又使这个群体当中的一部分难以适应,以至于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无序、道德失落与思想混乱,于是就出现了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吸收趋弱,逐渐易于接纳非主流的表现。

满足情感

在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群体中,作为心理的情感需求,他们与非主流这个群体的其他群体一样,也需要情感的寄托、表达和宣泄。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和校园特定环境、校纪规章的的制约,使得沉积于他们内心的某些情感、情绪无处表达。于是,作为情感需求主体的学生便在传媒、网络等中找到与自身心态、情绪、情感相适应的某些场景、情节、文字、旋律,比如说火星文、奇异装扮,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极大满足。

追逐时尚,从众心理

社会上某一时尚流行,新奇原则是使非主流蔚然成风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以其新异入时,不同寻常等特点而引起社会成员的注意、向往和追求。青年学生因其生理与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先天的爱好和急切的追求,他们在接纳时尚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重组创造时尚元素。在这方面他们有着极其严重的模仿同龄群体的倾向。

一方面,学生作为发育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特别易于模仿社会上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社会认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从而获得社会肯定与接纳,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试图获得社会认同的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得他们竞相创新和追求时尚。

另一方面,青年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变化,产生了希望社会承认他们自我价值,接纳他们成为社会新成员的强烈愿望。这种心理驱使他们极力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及对时尚追逐的独特、新颖的奇异行为来引起社会其他成员的注意,即以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表现和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社会身份。

三、非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从正面来说,两种文化既是相对的,也是共存的,不存在单一文化独立存在的情况。所以这种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也不会永远对抗,正如优胜劣汰理论,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强的一种会压制弱的一种而暂时呈现一种主流状态,它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如英国学者克拉克说:“大部分青年人并不以文献研究中所描述的精英形式参与亚文化,但相当多的年轻人确实吸收了一些非主流文化风格的特定因素并创造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和自己对非主流文化的使用方法。”这恰恰解释了现在应用在装饰,建造,服装等设计行业所表现出来的非主流风格很受欢迎的原因。我们不失偏颇的说许多这种风格的设计还是很精彩的,这也表明,主流文化在吸收非主流的逆向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发展与壮大。

但是从负面影响来说,这种非主流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还是作用于学生这个群体。。现如今,铺天盖地的消费信息,层出不穷的消费场所,充满诱惑的销售宣传,花样翻新的时尚都诱导甚至支配着大学生的心理。这些非主流文化主要是会使他们产生享乐意识。这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意识之外的,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放纵感官快乐之中的非理性主义行为,是一种对一切都无所谓、不追求、不思索、消极涣散、自我消解的生存方式

据此来看,非主流文化还是一个需要我们多加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事物,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去接纳这种文化,同时去正确引导学生群体去适应这种变化。

参考文献:

[1]从文化角度看非主流.[EB/OL].天涯网,2008-1.

[2]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3]陈丽丽.浅谈“非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多重影响及对策思考[J].今日南国,2010,10.

第7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教育

基金项目:淮海工学院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校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 s2012021)的研究成果。

高校贫困生处于青年阶段,正是认知、情感、意志、个性以及自我意识与世界观形成发展时期,若因贫困而造成的心理负荷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与矫正,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障碍,甚至造成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因此,研究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及其疏导,不仅有助于其心理健康,而且也为其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1 高校贫困生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做了许多具体的定义,有学者认为高校贫困生,一般指经济上特别困难,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不能维持正常学业的在校学生。还有学者认为家庭人均收入较少,有一定数额债务,只能缴纳部分学杂费,基本生活接近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为贫困生;而家庭经济收入没有任何来源,基本上靠借贷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在校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为特困生。而国家统计局则认为,现阶段我国的贫困是指经济意义上的绝对贫困,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一种状态。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状况差。

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高校贫困生做出了定性描述的定义: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这是高校贫困生的官方概念界定。而对贫困生的分类有两种:根据学生生活水平可将高校贫困生划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是一般贫困生,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根据高校贫困生的形成与构成特点又可以划分为自然历史条件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型。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评定贫困生上主要依据三个因素:一是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每月消费支出;二是该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缴纳学费情况。

2 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的现实表现

来自发达与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面对贫困,有少部分贫困生会产生心理贫困。

2.1 就业认知上的功利主义心理

功利主义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心目中,能上大学的人就是最有出息的强者。当然,他们自己也有一种光宗耀祖的自豪感和做人上人的优越感。为了保持这份良好的感觉,部分贫困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实力,毕业后有个好的归宿。在工作选择的内涵上,往往以金钱的多少和物质待遇的好坏作为衡量去留的标准。对条件好、待遇佳的城市和岗位,他们趋之若鹜;而条件艰苦、待遇较差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常常受到他们的冷落。有的宁可待业,也不愿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老少边穷地区就业。一些贫困大学生甚至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只要有钱,就能换来幸福、地位与名誉。金钱主义和功利思想加剧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常常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攀比心理,使其对就业的选择变的盲目和急功近利,极大加重了心理负担和就业压力。

2.2 就业信念上的自卑绝望心理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生在就业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一些贫困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形成了一种灰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他们在择业中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人为地造成了自身择业的困难。

一些贫困生在毕业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评价偏低。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低,单位要求高而自己条件差,表现出严重的择业不自信现象。首先,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眼,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内向

、不善言辞的贫困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而自己却不善言辞,便产生自惭形秽的自卑感。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2.3 就业意志上的自卑从众心理

贫困生就业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对报名人数多的热门职位盲目追逐,选择城市时趋向大城市。从众心理反映了贫困生缺乏独立意识,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全然没有考虑自己的气质、性格、特长,没有对自己的综合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至于要从事哪种职业,去哪里就业,则完全随大流。

贫困毕业生中存在从众心理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缺乏对自身的认识,有些人对前途很迷茫。目前越来越多的贫困生盲目挤向三资企业,不顾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是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这样一来,沿海大城市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热,却没有认真考虑一下适合自己的岗位究竟在哪里,哪里才有自己最大的发展空间。一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境的贫寒以及自身条件的不足,加上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理解而产生心理偏差,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他们感到束手无策,逐渐产生了一种与世无争,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不健康心理。

3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建立就业自信心

贫困是引起贫困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不少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带来的失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当他们感觉到自卑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努力,放弃与别人交流,封闭自己,甚至自暴自弃。高校应对贫困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对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疏导,尤其应注意对贫困生进行日常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要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必须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贫困生不应该只看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磨难,还应该看到贫困给就业带来的帮助,树立就业信心。事实上,有很多就业单位很喜欢招收贫困大学生。在他们看来,贫困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比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等。贫困生应把少年时所遭受的挫折当作一笔人生财富,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贫困毕业生树立了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才会更加顺利。  3.2 加大资助力度,为贫困生提高就业素质创造条件

在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学校寄希望于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高校已不能单纯从经济层面关注和帮助贫困生,还应着重在贫困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提升方面下功夫,并将其作为贫困生的就业突破口,进行多方面、有系统地加以帮助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改变偏理论的倾向,相应地增加实验课、讨论课和见习课等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针对贫困生大多个性封闭、不善言辞、缺乏自信的性格现状,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及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相同条件下应当尽量鼓励让一些贫困学生来担任,锻炼其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贫困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树立贫困生的合作观念和团队精神;鼓励贫困学生经常加入到竞争性的比赛中去,以改变自卑胆怯的心理,逐步树立信心,增强其竞争意识;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增加贫困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

3.3 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贫困生就业指导的效能

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增强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统一的就业指导模式会导致以偏概全,针对性不强,指导效果不理想。校院(系)就业指导老师或辅导员应从贫困毕业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综合素质、社交能力、求职观念、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值、性格类型等多个层面建立贫困毕业生个人就业档案,然后梳理分类,进行个别指导。因为每个

毕业生的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不同,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要细致入微,实施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毕业生的不同特征,确定职业目标。这样针对性强,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顺利的实现就业。此外,高校要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成立院系就业指导领导小组,施行两级管理。首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导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牵头统筹协调,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思路和对学校层面就业工作人员、运行机制进行管理、考评和监督,对各院系就业指导领导小组进行指导和调控,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意见,提出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建议。其次,院系就业指导领导小组要落实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3.4 根据需要,努力提高贫困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首先,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知道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剖析、机会评估、自我定位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最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恰当地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贫困生对个人的身心特点分析、自我优势分析、局限性判断来进行自我职业的判断。并且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设定新的短期可操作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必须把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是大学生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就业信息指导需要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处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提取那些具有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的信息提供给相关专业的学生,为贫困生就业架桥铺路。学校不仅依靠就业指导机构收集就业信息,而且要调动内部一切力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学校还要积极和各级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和社会人才中介力量开展合作和交流,多方面全方位为贫困生收集就业信息。

再次,加强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给贫困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创业机会,把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把创业作为将来职业生涯中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使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能够认识到选择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够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和岗位,同时也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成为大学生流向社会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这一就业模式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带来无尽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孙英海.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2):67.

[2]安悦.浅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

[3]王苏来.论高校贫困生就业的消极心理及其教育[d].湖南:中南大学,2010.

[4]张国蓉.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85.

[5]黄发友.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2(7):84.

第8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在E时代,这种对媒介的依赖突出地表现在对网络的依赖上面。我国自1994年联入互联网,网民的数量迅猛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①。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介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关系。

在日本、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中,不少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不但超过社交、其他娱乐休闲等各项活动的时间,有些人甚至还超过了其他各项活动的总和,许多人已经把工作和睡眠之外的时间全都交给了网络,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如同睡觉、吃饭一样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失。

一、理论研究

早在197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DeFleur)和鲍尔・基洛奇(Ball-Rokeach)就提出了“媒介依赖”(Media Dependency)理论。其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成为此后媒介依赖研究的研究架构。鲍尔・基洛奇把媒介依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理解依赖,它包括自我理解和对社会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认识和解释自身的信仰、行为、个性等;对社会的理解指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获悉和解释今日、往昔和将来的事件和社会文化。

其次是定向依赖。包括自我定向和互动定向。自我定向,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决定消费行为,决定阅读什么书等;互动定向,如从媒介信息中获得关于如何恰当处理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的提示等。

最后是娱乐依赖。包括自我娱乐和社交娱乐。自我娱乐,如单独一个人通过听收音机中的音乐节目放松消遣等;社交娱乐,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看电影或欣赏音乐会等。

除了欧美的研究者以外,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了“电视人”、“容器人”的概念。两者均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的,属于媒介依赖现象。

林雄二郎还总结媒介依赖(媒介依存症)的主要特点: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中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②。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依赖也逐渐被提出。互联网依赖的最基本含义是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最初Goldberg给出了互联网上瘾这一定义来描述与互联网有关的心理问题。1998年Griffiths假设,互联网上瘾源于互联网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互联网的内容(如)以及在线的社交活动(如聊天室、MUD游戏、BBS和电脑游戏)等等。 1998年Kandell把互联网上瘾的定义扩展到了和网络相关的所有活动。

后来,K.Young③给“与互联网相关的心理混乱”提供了又一个定义:互联网非正常使用。 根据此定义要求,如果满足了以下八条标准中的五条,那么他就有互联网上瘾的问题。这八条标准 :①上网成为当务之急(Preoccupation with Internet);②需要更多的时间上网(Need for longer amounts of time online);③多次试图减少互联网的使用(Repeated attempts to reduce Internet use);④减少互联网使用时情绪变坏(Withdrawal when reducing Internet use);⑤时间安排困难(Time management issues);⑥生活环境紧张;(Environmental distress [family, school, work, friends]);⑦对周围的人隐瞒上网时间(Deception around time spent online);⑧通过上网调节自己的情绪(Mood modification through Internet use)。

Alex S. Hall 和Jeffrey Parsons④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互联网行为依赖”。他们认为病态的互联网使用会削弱一个正常人的认知、行为和感情功能。他们假设过多的互联网使用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良性问题,这种行为是对生活其他方面不如意的一种补偿,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自我调节来改善的。在他们的定义中,互联网依赖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症状:不能完成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使用互联网时间越长得到的乐趣越少、无休止上网、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尝试减少互联网使用但适得其反、不顾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

二、产生网络依赖的原因

现代社会已经从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的传统媒介时代进入到以数字、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中,从休闲娱乐、游戏购物到大众教育、政治选举甚至宗教布道等,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媒来实施。难怪许多网民宣称离开网络无法生存。

受众对网络的依赖,实际上也是媒介传播基本功能的一种体现。媒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消除受众自身的不确定性。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疑问越来越多,人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细、越来越深,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就需要求助于外界。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由于信息的丰富多样性和使用便捷性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它帮助人们用有限的精力、财力在数量繁杂的信息洪流中方便快捷地寻找出一条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网络依赖。鲍尔・基洛奇给出的三种依赖类型之一――定向依赖,即受众根据媒介中所反映的社会规范行为,通过分析判断,从而进行自知的比较,以达到与他人社会行为一致的目的的反应。这一过程实质上根源于受众心理的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从众的心理倾向,它是指个体的社会活动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其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之标准的心理现象。在信息社会,人们周围所处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这使得人们行为上的茫然和心理上的无归属感日益明显。网络作为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社会状态的传播媒介,也就愈加为人们所依赖;人们通过网络,来考察自己所处社会中他人的社会行为,努力纠正自己的言行,补充自己的知识,以期达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一致。

但是,受众对于网络的依赖更具本质的解释应该来自于网络媒体的特征。它的以下特征与受众的信息需求及其媒介接触特征是一致的:

首先,网络具有开放性。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高开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统,这是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系统的一大特点。从提供的信息服务而言,网络的“开放性”指它“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⑤。所以,相当数量的人群,把与全球相连的因特网作为自己的第一信息来源,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还削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力和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为自由交流提供了可能。

其次,网络具有共享性。指凡是与网络相连的用户计算机均可以分享网络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而建立,采用的是开放系统模式,并通过高速、宽带网络连接成分布式系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选择、利用和共享的程度与范围。比如,电驴用户可以无所不能地下载到从电影、音乐、书籍到游戏、程序等等的各种资源;没能上到世界名校,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图书馆、互动课堂,下载学习资料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

最后,网络还有自主选择性。作为新媒介代表的互联网特征之一是使用方式的选择极其丰富,实时与非实时,异步与非异步,实时同步与非实时异步,一切按你所需自主选择进行。选择性的自由决定了受众的自由,网络在这个层面给予受众无限的便利,让受众欲罢不能。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接触网络时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可以主动地、积极地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清楚自己要在网络上获得什么。同时他们在接触网络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信息,同时利用网络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在这种意义上说,很多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但是,一般人所拥有的媒介素养能力,大多是在接触网络的经验中获得的,是通过个人的实际操作与自我领悟获得的,所以个体媒介素养能力也高低不同,而且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的状态。虽然他们可以使用网络满足自己的需求,快速地搜索信息,但是他们却无法对信息的价值做精确的评判,也无法对信息的准确性加以肯定,所以他们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利用网络。

媒介素养能力的不健全,就导致难免出现种种状况,比如说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网络依赖状态。网络依赖会让人不自觉地通过不断增加上网时间获取满足感,一旦终止使用互联网就会烦躁不安,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如青少年的网瘾,不仅可能影响学习,严重的还有导致性格孤僻、怪异,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因此,缺少了媒介素养能力,就不能辨清信息的真伪,很容易被网络上各种形形的资讯所迷惑,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无法抹杀网络的存在,而网络的存在也确实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所以我们不应去破坏它,逃避它,而是学会怎样健康地使用网络,学会正确看待网络资源的方法。

欧美等国家开展媒介教育实践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引进媒介素养的理念只有十年的时间,并且没有开展正式的媒介教育课程,更没有把媒介素养教程纳入全国义务教学课程中。而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为了使人们在网络面前健康地生存成长,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从“小”做起,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达到网络和受众的和谐共生。

此外,在依靠外界教育力量让受众对新媒介进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个体进行理性思考和自我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好新媒介时代个体与媒介依赖关系的重要方法。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找出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认清自身的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培养直面人生的态度,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让网络成为提供生活便利的工具。

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人的本质是沉思的思想者,借助于沉思的帮助,人可以“从统治着的主体中解放处理,解放到存在的深厚与宽广中,回到内在的世界”。在不断动态发展的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始终应该记住这一点:网络仅仅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恰当对待工具,才能使之发挥最大的功效。

注释

① 数据引用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

②林雄二郎: 《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

③ Young, K.,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④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第9篇: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1.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一方面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效率低下,领导之过 B.团结意识亟待增强

C.员工培训,岂容忽视 D.做领导易,做“教练”难

2.细菌小得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下面对文中“关键性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B.细菌把有可能被锁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素分解出来并释放到大气中去

C.细菌在分解树干与枝叶的过程中将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去

D.如果没有细菌做分解枯枝败叶的工作,地球将无法维持盎然的绿意

3.科学研究表明,原来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强烈扰动。

由此可以得到以下推断:

A.太阳能量的不断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原因

B.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它的变化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

C.太阳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引起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这是造成严重灾害的根本原因

D.太阳能量的不断输出,将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4.国际捕鲸委员会1986年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严格禁止商业捕鲸。2006年,该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一项支持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但由于1986年的商业捕鲸禁令需要得到委员会75%以上成员的支持,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A.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已经获得通过

B.商业捕鲸禁令目前已经解除

C.商业捕鲸目前仍被严格禁止

D.商业捕鲸禁令目前仍然有效

5.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A.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6.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机能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

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

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

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

7.软件在长期运行和使用中没有磨损、老化、用旧等问题。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其失效率大都遵循U型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那是因为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常常容易出问题。经一段运行,便可以稳定下来。而当设备已经历相当时期的运转,便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会使失效率突然提高。这意味着已经到达寿命的终点,即将报废了。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软件在运行和使用中不遵循U型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

B.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但是越用越好用

C.软件和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

D.软件不像机械、电子设备那样运行一段时间便可以稳定下来

8.原来鉴赏与研究被一个绝深绝崭的鸿沟隔着。鉴赏是随意的评论与谈话,是心底的赞叹与直觉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如此说来,鉴赏者是一个观花的游人,研究者则是一个植物学家;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中两横线应填入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合理的一项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才是研究

②研究则非有一种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考察与观照不可

③鉴赏者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研究者却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

④鉴赏者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研究者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10.腐败和迷信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有了腐败才会滋生迷信。理想信仰缺失,官员就开始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而不是为国家利益,然后便出现了腐败行为。同时,官员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理亏,希望能得到神灵的保佑,这就是现今官员崇尚迷信的原因。

这段话主要强调:

A.官员崇尚迷信是社会转型期理想信仰缺失的表现

B.腐败和迷信有着必然的关系,二者互为因果

C.理想信仰缺失和腐败是官员崇尚迷信的根源

D.官员相信迷信的行为对整个社会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从语意上理解,文段是在解释“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并没有涉及员工效率和团结意识问题,也不是

强调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只有D项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另外,文段中反复出现“教练”这一关键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提到了“教练”。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C。解析:从材料第二句可知“吸收二氧化碳”的是“树干与树叶”,而不是细菌,C项错误。

3.【答案】B。解析:文段没有涉及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与“灾害”的联系,排除A、C。由题干也无法推出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排除D。故答案为B。

4.【答案】D。解析:由“2006年,该委员会大会通过了一项支持恢复商业捕鲸的议案”可知,通过的只是“议案”。根据“但由于 1986年的商业捕鲸禁令需要得到委员会75%以上成员的支持”的转折语气可推知,该议案还未实施,因此“商业捕鲸禁令目前仍然有效”,答案为D。

5.【答案】D。解析:文段由“从众”的定义入手,分析了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即一是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被迫趋于一致;二是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自愿与群体思想、行为保持一致。由此可知,D为文段的论点。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很显然,“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机能上获得了进化”,并非指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B项错误。

7.【答案】B。解析:由文中U型曲线可知,机械设备等到后期会不好用,所以不是越来越好用,故B项不符合文意,当选。

8.【答案】C。解析:题干的开头提出了鉴赏和研究两个概念,先分析的是“鉴赏”,接下来要分析的自然是“研究”,为了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前面的形式为“鉴赏是……”,后面应为“研究……”,而不是“……是研究”。并且②比①语气要重,更能突出研究的特点。所以第一空应选②。排除A、D两项。第二空要填的内容要和前文照应,“观花的游人”可以随意地评论与谈话,对应的是“可以马上说这首诗很好”,“植物学家”需要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对应的是“却不敢随随便便发表意见”。所以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