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养结合的困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背景: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的数量显著增加
学术界对空巢老人的定义有细微差别,刘美萍认为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长时间离开自己所属的地区,只剩下父母留守的家庭下n;张云英等认为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川。总体来看,空巢老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无子女、无配偶,如单身老人、终生未生育的夫妇、失独老人和丧偶老人;二是有子女但子女大部分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三是一部分子女虽然在父母身边但不履行赡养义务,弃老人于不顾。空巢老人的这些特点表明,依靠子女、居家养老很难保障他们的生活。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改变,老龄化问题愈加明显。2006-2013年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长迅速,2013年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4.9%。2010年与2000年相比较,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的抚养比有显著变化,2010年城市、镇和乡村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幅度很大,同样的劳动人口需要抚养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我国的养老负担加重。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单身老人户、一个老年人与未成年人的亲属户、只有一对老夫妇的户和一对老夫妇与未成年的亲属户数量占全国60岁及以上所有家庭户数的35.21 %,也就是说,全国单独居住老人与老人和未成年人居住的户数占比超过老年人总户数的1/3。而且,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加显著,2010年65岁及以上单身老人、一个老人与未成年人、只有一对老年夫妇、一对老年夫妇与未成年的家庭户数比2000年的户数增长72.86%,城镇和乡村的增长比分别为107.55%和51.64%,其中,单身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人夫妇的户数增长幅度较大。
二、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1.空巢老人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查显示,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自杀最主要的原因首要是生存困难,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再次是情感问题,即饿死、病死、寂寞死。而在城市,空巢老人对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日常照料是空巢老人养老函需解决的问题。空巢老人使3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一是老年人中70%患有慢性老年病,15%患严重疾病,需要终生治疗及护理;二是老年人行动迟缓或不变,常引发伤亡事故;三是部分老年人生活无法自理,日常起居需要有人帮助川。在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空巢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当前需要关注的最重要方面。如表3所示,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尤其是5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居民两周患病率也是以55--64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为最高。
2.空巢老人服务供给不足
空巢老人服务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养老和医疗。现有的养老机构不能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第一,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多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现有的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都只能使少部分老人享受社会养老,2013年底全国有养老服务机构4.3万个,床位474. 6万张,而2010年全国60岁以上单身老人为1 824. 39万人,平均每名单身老人的床位数为0.26张。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不匹配。养老机构为了节省成本投人资金少,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通常以解决老人吃住为主,很少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服务质量低下。第三,养老机构中的专业人员缺乏。现有的养老机构中,有专业护理知识的人员很少,对老年人各方面了解的人员也不多,全国30多万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中仅有6. 67%的人员取得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第四,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关注少。
从健康状况来说,慢性病和两周患病率已经证明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大,尤其是医疗护理。老年人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社区护理、疾病护理和基础护理,其中社区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但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远远不足,大多数医疗机构只为老年人提供门诊和短期的住院服务,针对老年病的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比较缓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时间比较短,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设备和资金等资源缺乏,只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四、理论与对策:社区医养结合应对城市空巢老人需求
1.空巢老人社区医养结合的理论探究
(1)从社会支持理论看,社区医养结合为空巢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支持网。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或团体,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互动关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与帮助下。
(2)建立社区医养结合机构是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的保障。生活质量是指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们所享有的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体现为人们所处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状态的主观体验,生活质量是人们生命质量与生存环境质量的统一下。
2.社区医养结合的对策建议
社区医养结合具备满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优势,我们应该利用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1)加大政府投人,促进多方参与。医养结合是在已有的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构建设方面的投人主要用于增加床位、建立老年人文化娱乐设施、配置必要的医疗资源。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医养结合的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提升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岗位制度。
(3)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医养结合应该以老年人为本,对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要积极响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老年人的健康照料与日常护理则应该成为社区医养结合的特色,保障人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权衡生活水平差异,提升老年服务质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空巢老年人的养老待遇需要依靠不同的主体,于困难群体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保障其生活质量;于中等经济水平的空巢老人需要提高社会的关注;于经济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则以家庭主导。
(5)加强医养结合顶层设计,促进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医养结合的发展不是局部的、短期的,而是从整体上、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角度出发,规划和设计好医养结合的发展目标,组织和控制发展过程,监督和管理政策的执行和实施。
(6)完善医养结合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对空巢老人养老和医疗给予重视,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引导,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医养结合,并主动参与医养结合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保障基本,统筹发展。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对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机构为依托,做好康复护理服务,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对多数老年人,以社区和居家养老为主,通过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推动普遍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统筹各方资源,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服务供给和资金保障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潜力和活力,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强部门协作,提升政策引导、服务监管等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行业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以下统称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
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三、重点任务
(三)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本着互利互惠原则,明确双方责任。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养老机构内设的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含中医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四)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并按规定由相关部门实施准入和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政策规划支持和技术指导力度。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
(五)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
充分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无缝对接。发挥卫生计生系统服务网络优势,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鼓励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卫生和养老相关规划时,要给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留出空间。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品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七)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重点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提高综合医院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依法依规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充分发挥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的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系列服务产品。
四、保障措施
(八)完善投融资和财税价格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落实好相关支持政策。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适当支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逐步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完善购买服务内容,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
(九)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
各级政府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做好用地规划布局。对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可采取划拨方式,优先保障用地;对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应当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保障用地,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可将在项目中配套建设医疗服务设施相关要求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并明确不得分割转让。依法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
(十)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继续做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进一步开发包括长期商业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鼓励老年人投保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建立健全长期照护项目内涵、服务标准以及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和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等比较健全的专业照护服务提供体系。
落实好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政策,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治疗性康复提供相应保障。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衔接,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同等对待。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
(十二)强化信息支撑。
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试点,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组织医疗机构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各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针对性。
五、组织实施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同。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各地要及时制定出台推进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规划制度和具体方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共同支持医养结合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计生、民政和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加强在规划和审批等环节的合作,制定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及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财政部门要落实相关投入政策,积极支持医养结合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保障医养结合机构的土地供应。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医养结合机构的用地布局。老龄工作部门要做好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和接受居家医养服务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中医药相关服务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服务产品推广,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人才培养,做好中医药健康养老工作。
(十四)抓好试点示范。
国家选择有条件、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促进医养结合的有效形式,每个省(区、市)至少设1个省级试点地区,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密切跟踪各地进展,帮助解决试点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走向深入
从社会保障来看,制度更加完善,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得以合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养老金不断调整增加,逐步形成了养老金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不同制度不同人群相对应的调整机制。最新数据显示,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达到每月3315元,水平居全国前列。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来看,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有养老机构660家,床位总数114907张。累计建设576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38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500多家老年活动室,累计为29.5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从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来看,也有新的发展,2014年来,3万名低龄健康老人通过“老伙伴计划”为15万高龄老年人提供了家庭互助服务,同时,为1000户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性改造、为老年人家庭成员提供喘息服务、护老者培训、爬楼机租赁等措施,对老年人安心居家养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困扰上海老龄事业发展的一些瓶颈开始逐步破题,医养结合、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老年护理保障等“尖端问题”的解决有了实质进展。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全面扶持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等开展签约服务。6月上旬,市政府召开医养结合推进大会,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各部门意见。积极探索开展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在徐汇全区以及浦东、普陀、杨浦、闵行等4个区的部分街镇开展评估试点,着力夯实梯度保障、精准服务的工作基础。积极开展高龄老人医疗护理保障计划试点,探索减轻家庭照护负担的路径。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几大核心问题
本市面临快速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的双重挑战。2014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为41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8.8%,比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预计到2020年和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高达530万和600万左右。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父母逐步步入老年,应对老龄化的任务更趋艰巨繁重。从上海老龄事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老龄工作中存在几个关键问题,或是长期存在,或是逐渐凸显,若能更妥善把握,有利于将老龄事业更往前推进一大步。
核心问题一:老龄工作力量的发挥
无疑,上海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仍然艰巨,本市依然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迫切需要全面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要确保上海老龄事业顶层设计和战略思考落地,工作压力非常之大,如何才能让老龄工作的力量发挥出来?量力而行的冷静思考是必须的,而面对问题和矛盾能逆流而上,尽力而为也极其重要。首先,要把职责落到实处。我们应当想清楚哪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哪些是政府应当协助解决的、哪些是政府应当推动社会组织帮助解决的、哪些是应当由老年人通过市场自主解决的,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让工作的边界和层次更清晰,有政府工作的“责任清单”,我们的职责才能更明确。其次是如何促使各方面减少扯皮,形成合力。老龄工作条线庞杂,部门约有三十余家,资源共享、法律要求、政策衔接、工作合力等有很大的整合需求,壁垒很难避免。比如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的标准、民办养老机构用地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水电气优惠等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都有体现。老龄工作委员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显得非常关键;同时,通过更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评判工作成效和投入产出,也是重要举措。三是法治氛围的塑造。维护老年人权益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所以通过宣传法律,弘扬传统美德让全社会形成保护老年权益的氛围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全社会自觉尊重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更要牢记居家养老是基础,为支持家庭和子女承担养老责任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撑,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关爱老人、赡养老人。
核心问题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内涵的深化
“9073”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早早就得以明确,这为上海的养老服务工作立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与“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法律要求是吻合的。这一体系作用的发挥、内涵的深化还应走在进行时,不是完成时。执法检查了解到几个倾向,反映了当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首先是居家、社区养老部门相对机构养老工作推进的不足。“基础”和“依托”的部分享受到政府公共资源相对有限,政策相对分散。相比机构养老服务的推进以床位数量为硬指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评判是偏软的。其次是机构养老床位指标“虚化”。设施布局与人口布局没有匹配,按照“户籍人口”测算的床位数量配比与人口迁移情况没有对接;机构床位指标的完成按照“建筑封顶”计算,实际并不能全面投入使用;土地资源有限,床位“保存量、托增量”的压力较大。
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到今年第二季度,全市及各区县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3―2020年)将全面完成,这一指标性规划的出台是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大事,如何提升督查力度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是当务之急。要根据养老实际,不断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硬件建设、能力提升及政策配套,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更加全面、更具质量的服务。要加大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抓紧研究新时期的养老服务格局和标准,力求根据上海人口老龄化实际,让“十三五”规划在养老服务内涵深化上加强综合设计,努力构建更加符合未来发展需要,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梯度衔接的养老服务体系。
核心问题三:医养结合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江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一是注重政策引导。“十二五”以来,江苏先后颁布实施了《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l例》、《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等地方法规,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先后在规划建设、医养融合、购买服务、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养老服务评估、养老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文件,各市、县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基本形成了上下衔接的法规政策体系。二是注重政府托底。建立实施城乡特困老年人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全面实行尊老金制度,全省8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领取高龄津贴。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低保家庭中的失能老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五保供养条件。建立了城乡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及其他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结对关爱服务制度。三是注重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省养老床位总数达到6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超过36张。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万多家、虚拟养老院95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2所、社区老年人助餐点4097个,为老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四是注重社会参与。切实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在全国率先统一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标准。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办民营。截至2016年底,全省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各类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56%。五是注重医养融合。实施护理型床位补贴政策,截至2016年底,全省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超过35%;大力发展护理院,全省共有护理院98家。南通、徐州已经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苏州、南京等地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六是注重产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产业资本有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2016年仅国家开发银行对江苏养老服务项目授信就超过10亿元,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养老设施项目正稳步推进。全省已建成省级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1个,在证交所挂牌养老服务企业7家,投资建成20亿元以上的养老服务项目5个。全省补短板重大项目2016投资计划中,10个养老产业项目均为社会资本投入,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
虽然江苏在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居家养老支持政策不够完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缺乏运营资金和专业人才支撑,服务功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二是医养融合还不够深入,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进入医保定点范围的医疗型、康复型养老机构偏少,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还做得不够;三是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在养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未形成;四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认可度及社会地位偏低,客观上造成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稳定性较差。这些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养老观念改变,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下一步,要贯彻关于老龄事业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紧紧围绕“两聚一高”目标,以创新理念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增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保障基本需求,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努力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重要内容,凸显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也要把共享发展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上发力,首先做好保基本、促公平的事情,让全体老年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是切实保障困难老年人的基本服务。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老人以及其他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是社会上最困难的群体,要予以特别的关爱。要落实好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精神关爱、丧葬等服务。实施好养老护理、服务补贴制度,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发放补贴。要高度关注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对象以及其他重点空巢独居老人关爱照料问题,通过乡镇(街道)民政办、党员或村(居)干部、老人的邻居或亲属和老人结对关爱等方式,做到关爱服务无死角、无遗漏,覆盖到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二是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相对于城市养老服务而言,农村养老服务在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等方面还比较薄弱,要作为“补短板”的重要着力点。要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转型为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在保障政府供养对象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并承担起区域内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指导、养老服务培训等方面的功能,带动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要鼓励支持农村小型互助式养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适合农村农民实际、富于生命力、可持续和推广的农村养老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标准,列出服务清单,明确应提供的服务种类、服务要求等,是为群众提供均等化养老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养老服务的重点领域,抓紧制定完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融合、能力评估、教育培训等标准,以标准化建设带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紧贴群众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服务,要坚持需求导向,群众的需求集中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就要放在哪里。要紧贴群众需求调整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性”。一是加大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毋庸置疑,家庭养老是中国最重要的养老方式,既承载着传统孝道文化,也承载着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可替代的精神寄托。目前国家及江苏省在家庭养老方面的支持政策还比较少,扶持家庭强化养老功能的作用还不够明显。要加快制定子女与老人共同或相邻居住亲情养老模式的配套政策,探索建立“照料假”制度。大力推进适宜养老社区建设,指导帮助老年人家庭进行生活设施无障碍改造,强化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二是做实做好社区为老服务。居家养老离不开社区服务的支撑,只有把社区为老服务做实做好,才能让居家老年人享受到媲美专业机构的服务。需求调查显示,老年人普遍需要便捷的助餐助浴等日常照料服务、医养融合服务。基于此,“十三五”期间江苏将每年建设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市街道和社区全覆盖,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同时,鼓励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连锁经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实体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是促进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互补。居家养老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意愿,但在设施和服务的专业性方面比不上机构养老;机构养老专业化水平高,但直接服务人群有限。新形势迫切要求促进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要在居民小区内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就近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实现机构养老专业化与居家养老亲情化的完美结合。要打开养老机构的“围墙”,将机构内的助餐、医疗、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居家有需求的老年人,充分发挥专业资源的最大效用。
加快促进医疗和养老深度融合发展。医疗和养老,是老年人的两大基本需求。江苏失能、部分失能和失智老年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0%,其中完全失能的约占3%,发展医养融合服务,十分重要、非常迫切。要站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通过优化政策设计打破制度藩篱,通过创新融合模式促进互联互通,着力实现医疗和养老制度衔接、资源共享、服务相融。一方面,要注重制度创新,强化医养融合政策支持。在宏观政策层面,要将医养融合纳入民生重点工作和大健康产业,作为中长期规划的发展重点,由各级政府统筹协调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多方资源,形成推进医养融合的工作合力和协同机制。在中观政策层面,要抓住医养融合的关键点――护理保险做文章,通过保险政策的介入,为老年人接受长期的、制度化的医养融合服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在微观政策层面,要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的养老机构和组织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引导各方面资源重点投向医养融合领域。另一方面,要推动模式创新,优化医养服务资源配置。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以最恰当、最具操作性的方式促进医养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所有老年人,要推广实施普惠型的健康管理服务,即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日常体检、咨询及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推动医疗资源向社区和老人家庭流动。对于大量小型的、没有条件单独设置医疗设施的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引导其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或者建立应急通道。对于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养老机构,鼓励其按要求设立卫生室、医务室、护理院等卫生设施,配备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生、护士,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为住养老人提供不出院门的医疗服务。对于医疗机构,尤其是闲置床位较多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要支持其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同样落实护理型养老机构补贴政策。同时,要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引导较为富裕的老年人自主选择家庭医生服务。
近两年,我省把发展养老产业摆上重要位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近两年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处于“传统产业负向拉动与新动能、新领域生成争取时间、相互赛跑的关键时刻”,急需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包括养老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其二,在老龄化不断加剧和老年人“健康养老”刚性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省发展养老服务业或者说养老产业“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龙江鲜明供给优势”,特别是我省夏季自然生态条件、充足的有机食品保障能力、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和明显的医疗保健优势等,都赋予了我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不可多得的优势和潜力。
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两年,我省在不断完善“托底型”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放开市场准入、引入投资主体、盘活闲置资产、强化宣传营销等措施,推动我省市场化养老产业的体量、质量、含金量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领域。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进入养老服务业资金将达到150多亿元(其中,民间资本120亿元,包括重大项目投资77.9亿元、小微企业投资23.5亿元,医养结合投资18.9亿元;还有存量资产转入养老服务业23亿元,财政投入13亿元)。同时,全省已有登记注册的养老机构2265家,可提供养老床位20.45万张,其中民营占到60%以上;具有服务叠加功能的健康养老旅游综合经营主体277家,年均接待服务能力达到40万人次;小微型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实体7200多家,年均营业额达到21亿元。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15.6万人,两年来机构养老消费支出60多亿元;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吸纳从业人员达到10.5万人。2015年全省养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9%,比2014年上涨了0.7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还会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文化养老、旅居养老、医养结合、三社联动”以及“养老加互联网”等五种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并蓄积了产业发展新的动能。尤其是我省发展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夏季候鸟养老产业成效更加明显,凭借我省整体生态化优势在工业化后期的价值凸显,两年来,省政府组织赴省外举办了17场集养老养生、旅游度假、医疗保健、适老化有机食品和养老资产招商为一体的系列化、大规模宣传营销活动,在全国首开先河,使“夏季养老在龙江”的品牌走向大江南北。2015年来我省旅养老年人达到65万,今年据不完全统计已超100万,吸引俄罗斯及韩国老人跨境养老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前不久,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以“养老生意调查:栖息在黑土地的候鸟老人”为题,对我省候鸟式旅居养老进行了深度报道,给予了很高评价。
养老产业在全国范围来看,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养老服务事业向“事业与产业并重”转型时期,很多工作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我省通过近两年努力,虽然走上了一条市场化发展道路,但也只是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供需关系上看,存在着“有巨大潜在需求,但有效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从具体工作上来看,既有“专业化水准不够、供给侧产品开发不够、市场营销不够、吸引外来投资不够、交通便利化不够”等不足,还有技术、金融创新不多;初步形成了一些产业链,但还没有形成价值链;普遍化、集s化程度不够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下步工作着力予以解决。
近日,中央深改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大力发展市场化养老产业做出了部署,同时,在视察我省时也提出了“向优势产业和产品延伸要发展”的要求。下一步,我省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和的指示要求,针对我省养老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困难和不足,从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入手,推动市场化养老产业发展。一是影响带动和支持企业家干事。没有企业家,就没有市场化养老。要按照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帮助企业家发现需求,帮助企业家组织各类要素,帮助企业家研究市场经济规律,使养老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成长。二是研究产品、抓好营销、创造品牌。没有产品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现金流,形不成真正的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开发了一些产品,但总体上水准不高,精品少、精细化程度不够。下一步我省在发展旅居养老产业上要围绕“北药南用、南病北治”这个特色卖点,设计出有别于一般性旅游的旅居养老新产品;要突出适老化、便利化,拿出过得硬的老年产品用品。在此基础上,要运用现代传媒和手段,抓好集成化的宣推和营销;更要打造在全国叫得响的龙江养老品牌,抢占养老产业的市场先机。三是真正发挥好养老加互联网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养老产业中的深度运用,把供给和需求对接起来、线上和线下对接起来、实体和虚拟对接起来,把全省养老产业的资源要素、服务实体、客户需求汇集起来,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集成、共享平台,成为养老产业营销、交易的主渠道,牵动全省养老产业加快发展。四是继续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通过推动养老产业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并着力破除养老产业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倾向,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等,为我省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能。五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重点研究制定健康养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规划;完善创新金融支持手段、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的优惠政策;创制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候鸟式养老服务标准和规范;探索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我省养老产业规范、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中西医结合疗法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可能是由病毒、真菌、环境污染、毒性物质等原因造成的。这些致病因素作用于肺内常驻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咯痰、咳嗽,其予后不良,多数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目前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为主,但疗效不满意[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为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4~56岁。
12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制订的标准[2],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肺部CT及相关检查。
13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症候辨证规范》[3]及《中医诊断学》[4]有关内容,分为肺肾阴虚夹痰瘀型,肺脾气虚夹痰瘀型,脾肾阳虚夹痰瘀型。本文选择的62例患者均符合肺脾气虚夹痰瘀型。症见神疲乏力、喘息短气、咳声不扬、咯痰、面色皎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
14排除标准患有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者,可能影响证候判断者。
2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脾气虚夹痰瘀型以益肺健脾、化痰祛瘀为主。采用自拟宣肺化痰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20 g,丹参20 g,莪术15 g,全瓜蒌15 g,佛耳草12 g,桔梗12 g,鱼腥草20 g,沙参15 g,枳实12 g,白术12 g,炙甘草10 g,痰浊偏盛者,加白芥子12 g,竹茹20 g,瘀血偏盛者,加桃仁12 g,赤芍12 g,肺虚偏盛者,加五味子15 g,诃子肉15 g,黄精12 g,脾虚偏盛者,加山药20 g,莲子肉12 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所有患者均配合西药治疗,即波尼松30~40 mg/d,连服3~6个月,环磷酰胺100~150 mg/d,口服。
3治疗效果
62例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9839%(1例患者死亡,61/62)。3年生存率为8871%(7例患者死亡,55/62)。5年生存率为6935%(19例患者死亡,43/62)。本组大部分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肺脾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详见表1
4讨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呼吸系统疾病中诊断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一组疾病,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一个疑难疾病,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它可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给自身及家人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压力。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此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治疗上,在急性病例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但慢性时多无效。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有协同作用[5]。这些药物存在依从性差,副作用大,耐药性高,易复发等缺点。而中药副作用小、作用温和,且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及耐受西药的能力,有改变血液流变的作用,在当今医学界日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在中医文献中,并无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记载,该病属中医“肺痹”、“肺痿”、“咳嗽”、“虚劳”、“喘证”等范畴,病属本虚标实,其病因为肺气虚冷,瘀血内阻,痰浊热蕴。基本病机为营卫宣降逆乱,痰热瘀浊凝着,气阴肺体痹损。肺脾气虚夹痰瘀型患者,属肺痹而尚未出现肺痿者,治以益肺健脾,化痰祛瘀为主。方中黄芪补中益气,丹参莪术活血祛瘀行气,瓜萎、佛耳草宣肺止咳平喘;桔梗、鱼腥草宣肺祛痰排脓,沙参清肺养阴,枳实行气通痞,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润肺,诸药合用,共奏益肺健脾,活血祛瘀,化痰止咳,补气养阴之功。其疗效优于有关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超,夏永良,宋康从痰从瘀论治肺纤维化.中医药学刊,2006,24(6):10611063.
[2]ATS Idiopathic phlmonary fibr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0,161(2 pt 1):646676.
[3]冷方南中医症候辨证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535.
金牛区紧密结合实际,坚持把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建立起了“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扶持”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解除了失地农民的近忧远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全面实施保险救助,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金牛区坚持“以医疗保险为重点,以困难群体为关注点”,统筹推进农民社会保障、救济救助与城镇居民的接轨,基本建立起高水平、多层次、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使全区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社会救助:完善各种机制
金牛区从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入手,从2005年6月起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和残疾人中的贫困户等全部纳入城市低保体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210元。对特困家庭发放定额生活补贴100元,上浮20%的低保标准42元。
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帮困助学机制,帮助城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对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提供免费午餐,考入中专、大专学校的,提供1600-4000元的助学金。全面建设城乡医疗救助机制,制订了《金牛区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加上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给予因贫未参加基本医疗或住院保险的村民大病住院一年5000元的医疗救助。2006年,有132人享受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额25.63万元(人均1942元)。巩固提高了农村五保户供养、残疾人补助机制,在五保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供养实际标准达到414元/月(年人均4968元)。将对特困残疾人的补助标准由50元提高至100元/月。
社会保险:赋予农民与市民相同的社保待遇
在全区农村推行与城市接轨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赋予农民与市民相同的社保待遇,并突出解决农村居民最迫切需要的医疗保障需求。因农民社保办法具有政策覆盖面宽、政府补贴高、各险种补贴可以合并计算的特点,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险种,根本性地解决了农民迈向城市的后顾之忧。
以住院医疗保险为重点,以“5060”人员(女满50周岁、男满60周岁)全覆盖为目标,增加财政补贴。为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以住院医疗保险为重点,制订了缴费比例较低、财政补贴高的住院医疗保险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大住院医疗保险补贴力度,区财政补贴50%,街道财政补贴30%,个人出资20%。按此标准,农民个人全年仅出117元就能享受到最高58552元的住院医疗保险待遇。2006年,全区实现“5060”人员医疗保险全覆盖。
推进新居工程建设,确保失地农民住房保障
解决好住房问题,是农民向市民转化后安居乐业的首要保障,是以农民居住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金牛区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农民新居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全面提高农民住房保障水平。
根据全市总体规划,结合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金牛区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了11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安置全区9.7万农民,彻底改变农民传统的散居方式。新居工程完全按照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在新居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以房屋出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实际,按照每个农民人均面积60平方米进行建设,并在户型设计上充分征求每户农民的意见。农民不出一分钱,不仅能入住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居,而且拥有一至两套富余住房用于出租,为农民奠定了坚实的房租收入保障。同时,在新居工程范围内,为农民建设了人均近10平方米的配套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和经营,发展社区服务业,其收益主要用于农民分配和社区公益开支。
统筹推进“三结合”,落实失地农民就业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金牛区把农民非农就业情况作为构筑农民生活保障的工作目标,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走出了城市和农村就业有机结合、培训和就业有机结合、配套政策和充分就业有机结合的统筹城乡就业新路。
金牛区把城乡劳动力就业纳入统一管理,搭建城乡统一的就业工作平台,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机制,营造城乡统一的就业环境。有效地保护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更加和谐的环境。在培训组织上注重实效性,培训规划上注重层次性,培训内容上注重针对性,培训方式上注重灵活性,设置村内培训点,开设晚班、双休班,方便群众参与培训;变“给岗位”为“增技能”,送技能上门,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对提供就业岗位较多的企业,按照企业要求开展成规模的“订单型”培训,对企业提供的零星岗位,通过岗位汇总的方式,开展集中培训。
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失地农民收入
集体经济收益历来是金牛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金牛区充分借鉴沿海发展的经验,不但没有解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且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新型集体经济,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托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新居工程及商业配套,大力发展房屋租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现代物流等二、三产业。目前,金牛区40个涉农社区都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全体村民股份参与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较好的高家、郎家等社区资产总量均超过7千万元。现在,金牛区农民普遍拥有土地流转金、房屋租金、集体经济分红金、就业薪金等“四金”收入保障,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
链接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之无锡经验
关键词: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三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02-03
一、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的概况与“三生教育”对策
2006年12月的一项调研数据,估算北京地区高校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到了23.66%[1]。近年来众多研究文献的相关数据表明,国内高校学生抑郁症患病率在13.25%~79.9%之间浮动[1]。2006年至2009年,大学生自杀有增加趋势,多个调查显示,抑郁症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2]。采取简便、易行、有效的对策,尽快遏制高校学生抑郁症发生率及相关自杀现象增长,是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对高校学生进行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珍惜生命有恒心、科学生存有决心、热爱生活有信心”为主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三生教育”。
二、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相关因素与“三生教育”的关系
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的主要相关因素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外因方面:在中学阶段的高考指挥棒驱动下,普遍重显性学习成绩而轻隐性心理素质养成,造成一些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到了大学阶段才开始暴露出来;快速三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的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在推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高等教育一度出现了功利化、粗放化、简单化的倾向,导致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3],高校管理水平提高与校园生态建设需求增长不协调,有效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举措与日趋加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不协调,专业心理咨询师配置情况与心理问题增速不协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要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不协调,等等;快速三化转型期的复杂社会与文化因素也是间接原因。内因方面:独生子女群体在大学前阶段缺乏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差,以他们为主体的高校学生中,囿于时代观念不够明确、涉世不深、经历磨炼不够而心理比较脆弱的个体呈增加趋势,表现为在应对一些诸如环境变化、学习压力、就业竞争、情感纠纷等挑战时,自我调节能力不够。与抑郁症高发相关的大学生自杀有增加趋势的状况,凸显出对大学生进行以“珍惜生命有恒心”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的内外因素,在大学生中进行热爱生活、科学生存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辅之以切实措施,可以增强他们坚定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和面对挫折仍能坚持科学生存的决心。高校学生抑郁症高发率的因素比较复杂,对此采取措施并取得成效的过程复杂而漫长;采取“三生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一种相对而言针对性强、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的举措。
三、“三生教育”路线图
“三生教育”可由基础教育、榜样案例、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和综合配套措施等四部分组成,图1中是这四部分的的基本操作思路。
1.基础“三生教育”。生命教育: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演变、发展规律,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爱护生命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基础,真诚地爱自己、
爱他人是对生命的最好尊重;探求生命的深度,使其更加鲜活、灵动、美丽,不浪费时间,迷途知返,为梦想和追求放飞翅膀,这是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生存教育:强化面对挑战不屈服、不放弃的生存意识;把握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促进和谐发展的生存规律;掌握建立适合生存追求、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生存方式;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等问题的生存技能;树立学无止境、不断挖掘生存潜能、持续提高生存价值的生存价值观。生活教育:确立追求有质量幸福生活的目标;获得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大基本关系的生活常识;掌握自身生命与周围生命及自然万物相互适应、相互包容、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活技能;实践与他人合作、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努力创造幸福的生活过程;获得积极乐观、豁达宽容、奉献且富于爱心、换种角度和思维去面对困难、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砺生命意志的生活体验。
2.案例“三生教育”。①“三生教育”之伟人榜样:伟人列宁,在弥留之际还让夫人读着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从思想与行动上为普罗大众树立了珍惜生命的“珠穆朗玛峰”。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颗小螺丝钉的普通人,至少应像美国小说《最后一片绿叶》中所礼赞的那样,做一颗求生意愿顽强不息的螺丝钉,否则会被机器吞食掉。②“三生教育”之成功人士榜样:成功人士风光的背后是其奋斗过程的生命煎熬。李嘉诚成功企业帝国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坎坷遭遇和艰辛奋斗;汇丰大班郑海泉光辉之下是他年幼时的家境贫寒和露宿街头的经历;卡内基的“成功学”基于他曾把报童工作当作天赐的良机和他13岁时在一家纺织厂“一天12个小时,一周6天,周薪1.2美元”的童工经历,彼时的卡内基若因不堪负重和梦想破灭而自杀,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③“三生教育”之杰出人士榜样:有“生命诺贝尔奖”之称的“全球热爱生命奖”得奖群体,是世界范围内热爱生命的杰出人士的集合,其中每个人的坎坷经历和冷暖人生都可以成为一部热爱生命教育的上佳教材。
3.实践“三生教育”。①珍惜生命有恒心之实践教育。我校从2002年始,在学生中坚持开展宁养义工活动,每年一届人数过百人的大学生宁养义工队至今历经八年。宁养义工服务是在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期间,以减轻病人痛苦、提供心理辅导、支持及指导病人家属照顾病人、进行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哀伤疏导、咨询服务等宁养活动,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患者尽可能积极地生活直至死亡,帮助家属在患者患病期间和他们心情沮丧期间能应付面对的一切。参加宁养义工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秉持“珍惜生命有恒心”的理念,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教育自己树立加倍珍惜生命的信念,并将其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传导给全体同学。大学生宁养义工队还与附属医院联合举行世界宁养日宣传义诊活动,传播宁养医疗服务之珍惜生命的内涵。②科学生存有决心之实践教育。我校对学生的科学生存实践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从新生入学教育始,分别由知名医生、教授、导师代表、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以自己的科学生存实践,就如何做一名专业造诣与人文修养并举的优秀医生,如何养成发现、分析、综合、整理、求证的研究思维,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等问题,与新同学分享生活、学习、科研、工作的心得体验;随后的医学教育改革专题报告会,全面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哲学理念、新教学模式基本框架、课程整合和实施成效,重点强调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听讲与自学相结合、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新教学理念;每年举行的大学生英语科技节,以创业创新、论坛讲座、实战竞争、英语运用等活动丰富校园科技英语文化活动;常态化的大学生科研报告会,报告者以自己的科研体验和科学实验感悟鼓励低年级同学发扬探索科学的精神,积极参加到大学生科研项目中去;开放性专题科研论坛,以参与的学生用英语演讲自己开展专题科研的经验与感受、专家教授给予精彩点评、知名学者作高水平综合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医疗扶贫体验行动等。这些实践教育显著增强了学生科学生存的能力和决心。③热爱生活有信心之实践教育。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综合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热爱生活实践教育。前者有:采用全英语的表演形式,多种文艺节目组成的迎新生英语晚会;大学生“爱党爱国”歌咏比赛;专题演唱会(例如“微笑迎亚运,英语展风采”主题演唱会);校园合唱比赛;大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区域大学生专题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等。后者有:以“防止小学生视力恶化”、“聋哑儿童自卑感、孤独感及其干预”、“呵护颈椎健康”和“天使计划”等之类的旨在促进PSBH(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解决问题促进健康)团队之间的交流,深入理解PSBH项目的意义,使未来团队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为目的PSBH项目交流活动;临床技能协会的大学生小老师们对“绿丝带”和蓝天义工的志愿者开展急救培训;以大学生共青团员面向社会举办“健康爱心,医路同行”义诊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团组织举行“特色团日”活动;以“关爱大学生眼健康,共建和谐美好校园”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等。这些实践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感受和信心。
4.“三生教育”之综合配套措施。学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实施心理健康状况定期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处理所发现问题;为学生减压和释放压力创造条件;为应对学生心理问题建立能高效应用的实时发现救助系统;为应对学生中潜在和已发现的心理问题而逐步整合校内外资源,等等。
我校的“三生教育”综合实践有效改善了学生群体的总体心理素质,显著提高了他们的抗抑郁能力,通过综合措施对学生中的抑郁症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控制相关症状由轻转重,有效杜绝相关自杀现象。这些都说明“三生教育”表现出的和风细雨、体贴入微、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特点,可以在建立以抑郁症为主的心理疾病防治机制方面构筑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周鄂生,等.中国大学生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37-41.
[2]孟丹丹.中国高校连发自杀案 忧郁症是主因[N].联合早报,2010-05-10.
[3]黄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粗放[N].人民日报,2010-04-21.
关键词 畜牧业;问题;思路;措施;溪洛渡镇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02-02
溪洛渡电站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工程静态投资459.28亿元,动态投资792.2亿元,年均发电量571.2亿kW·h,建设工期15年2个月。随着溪洛渡电站建设大军的不断进入,作为生活最根本的肉、蛋、奶的供求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溪洛渡镇应该抢抓机遇,以大发展、大开放的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进行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首进行重点培植,以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增收为目标,对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增加财政收入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牧业生产现状
溪洛渡镇地处永善县城,辖区内有21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户数18 586户,总人口59 577人,其中农业人口46 222人,非农业人口13 355人。据统计,2006年全镇存栏大牲畜3 183头(匹),出栏727头(匹),存栏猪32 325头,出栏27 151头,存栏羊4 555只,出栏1 705只,存栏禽40 069只,出栏39 474只,肉、蛋、奶总产量达2 532 t。在全镇开展示范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11.2 hm2,种植萝卜115.9 hm2,牛皮菜387.5 hm2,青贮饲料7 812 t,推广配合饲料3 352 t,改良生猪3 425窝次,黄牛改良316头,改良羊213只次。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质量不高,结构调整需进一步优化
溪洛渡镇畜牧业以猪为主,牛、羊、马、禽类为辅,没有专业化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牛、羊等草食家畜得不到发展,名、优产品不多,优势畜禽及产品未发挥真正效益。
2.2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
对适宜牛、羊放牧的荒山、荒坡没有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没有有效的利用和开发,草山、草坡严重退化,种草、养畜观念尚未形成,影响草食畜的发展。
2.3 产品流通不畅,畜牧业发展受阻
一是在流通环节缺乏中介组织,农民发展畜禽业主要是自产自销,大批畜禽产品常常由于产品流通不畅滞消,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二是市场信息不灵,农民经济意识不强;三是产品小而全不成规模,农民没有风险意识。
2.4 基础设施落后,防疫体系不健全
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流通的日趋频繁,重大疫情的发生危险性和危害性的增大,对疫病监测预报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地方财政困难,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无法配套省市下拨的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扩充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着疫病监测、动物防疫监督、畜产品安全监测水平。动物预测预报体系不健全,设备简陋,技术手段落后,疫病扑灭更无足够经费保障。
3 发展思路
成立以镇畜牧兽医站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采取“中心+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指导畜牧业发展,认真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在21个行政村、4个社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在新拉、云荞、双屯、富庆等村把适宜放牧的荒山荒坡充分利用起来,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种植优质高产的一年生黑麦草,采取放养结合发展山羊、肉牛。在雪柏、白沙、双凤、玉笋、干河5个粮食作物较多的村大力发展养猪生产,提高出栏率,以满足市场需求;在离县城较近的桐堡、干河、溪洛渡村发展奶牛、优质土鸡、四川大白鹅和一些特种养殖,如:香猪、肉狗、七彩山鸡等。具体是:在溪洛渡村兴建1个奶牛场,在干河兴建2个优质土鸡场,在桐堡建3个大白鹅养殖场,在雪柏建1个生猪基地、1个仔猪基地,在云荞、富庆、新拉建2个肉牛场、3个山羊养殖场。
4 发展目标
坚持以提高畜牧产业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疫病防治为保障,以畜产品加工为突破,在稳定发展养猪的同时,加快牛羊及渔业发展。力争5年内实现以下目标:①在新拉、云荞、双屯、富庆村发展山羊5 000只、肉牛1 500头,年均养殖山羊、肉牛经济收入每户3 000元,人均收入750元。②在雪柏、白沙、双凤、玉笋4个村发展养猪12 000头,出栏18 000头,年户均养猪收入2 400元,人均600元,同时发展仔猪养殖。发展母猪户300户,户均年售仔猪纯收入2 000元,人均500元。③在溪洛渡村、桐堡、农场、干河种植优质的一年生黑麦草66.67 hm2,养奶牛10户,户均养殖奶牛20头,同时,发展优质土鸡100户,户均养殖100只,户均年纯收入800元,发展四川大白鹅100户,户均50只,每户年纯收入300元。④发展肉鸽、香猪、肉狗、七彩山鸡等特种养殖,发展养肉鸽户40户,户均养100只,养香猪10户,户均养30头,养肉狗户100户,户均养20只,养山鸡5户,户均养100只。通过努力,使溪洛渡镇畜牧业总产值达3 589万元(每年按10%的速度递增)。畜牧业经济收入每年按12%的速度增长达2 444万元。
5 发展措施
5.1 政策措施
5.1.1 切实加强对畜牧产业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投入财政无偿资金的扶持,加强产业的支持和领导力度,加大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养殖大户的积极性,对畜牧科技人员可采取入股分红,风险共担的办法,真正把溪洛渡畜牧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建立领导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1]。
5.1.2 加强畜牧产业机构队伍建设。为确保《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切实支持和保护农民科技养畜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加强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巩固各村兽医室,提高村级兽医员的待遇,以更好地做好全镇疫情监测、兽医防疫、产地检疫、畜种改良等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牧医队伍的综合素质[2-3]。
5.1.3 实施综合养殖措施。实施“种、料、管、防、训”综合养殖措施,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抓好流通环节。采取科技人员包村负责制,认真做好畜禽产前、产中、产后及中介服务,发展养牛、养羊、养猪的村社每村至少有1~2个人工授精改良站,养殖户需建立青贮窖不少于6 m3。同时,做好畜禽的驱虫、防疫工作,对养殖户需建档立卡、规范管理。
5.2 技术措施
5.2.1 良种体系建设。坚持以地方特色品种与引进良种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对生产性能差的种畜给予淘汰,全面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如:在养牛上可引进西门塔尔或高峰牛的对本地母牛改良,在养猪上,可引进大约克公猪和荣昌母猪进行约荣杂交,同时搞好本地黑山羊的提纯。
5.2.2 动物保护体系建设。为使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动物防疫法》,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动物免疫、检疫、监测等工作,建立乡、村防疫、检疫、监测网络体系,全力抓好动物重大疫病的控制。全面推行防疫发证及免疫标识制度的管理,强化动物免疫和产地检疫工作,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5.2.3 草料体系建设。饲料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加大牧草种植力度,统一规划,草畜配套,推行圈养技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良草轮作及田间种草,提高种草经济效益,同时加大配合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饲料的推广。如对云荞、双屯、新拉、富庆4个村适合改良的草场通过种植三叶草、鸭茅草、特高多花黑麦草、苜蓿等,开辟饲料资源,动员各养殖大户科学种植胡萝卜、芭蕉芋、红苕、牛皮菜等饲料作物,以此缩短畜禽饲养周期,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出栏体重[4]。
5.2.4 兽医防疫体系建设。随时组织畜牧科技干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搞好专业培训,强化兽医卫生的监督与管理,做好疫情监测上报工作,抓好春秋两防和动物重大疫病的控制,严格疫情上报制度。
5.2.5 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首先,加大对《动物防疫》《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认真学习,提高牧医执法人员水平和养殖户的法律意识,依法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对重大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其次,依法做好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开展产地检疫,屠宰和运输检疫,严格操作规程,强化畜禽及其产品运销管理,禁止从疫区调入动物及其产品[5]。最后,加大对兽药、饲料的监督管理力度,整顿、净化市场,对假冒伪劣药品和国家明令禁止药物要严厉打击,保证畜禽产品安全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 参考文献
[1] 索南.加快海晏县高效畜牧业发展的思路[J].中国畜禽种业,2011(12):20-21.
[2] 吉先加.黄南州畜牧业发展思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6):5-6.
[3] 王前程,郑捍中,吴和平.对城郊型畜牧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7(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