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从众心理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众心理的概念

第1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早在193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利用“游动错觉”做了有关从众现象的最早实验研究。这个实验充分表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观点,即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

由以上对从众心理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推导出大学生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个体在集体生活、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群体影响,产生心理压力、避错心理、依附心理、向往安全心理等现象,从而产生趋同心理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

1学习从众。学习从众是大学生从众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到不同院系,小到不同宿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会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从众心理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集体性的认同和竞争使大学生产生“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心理,促进学业进步。

2消费从众。消费从众在大学生群体中尤其特殊的表现。大学生群体经济来源单一,消费能力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各有不同。在集体环境下,有人能够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但也有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人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消费欲望,一心向钱看,荒废了学业、扭曲了心灵、出卖了灵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节俭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这股清风正气也给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理性消费,拒绝过度物质化,正在成为大学生群体认同和遵循的消费观。

3择业从众。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问题上,往往带着功利主义色彩,不能很好的对自己进行定位,以至于在一些所谓的热门职位上扎堆。他们看到大部分同学去了大都市、大企业,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这些城市和企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等问题就盲目跟风。这就是大学生在择业时从众心理的集中表现。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1积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助于健康思想的内化外化。在群体的影响以及舆论的压力下,健康的思想很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很快就会在个体的心里,内化成为自身行事的准则,从而外化为行为,而对于这种行为的认可,则有助于个体对这种行为的重复,从而行成了一种习惯。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层次上、心理需求上、知识结构上以及生活习惯上大体一致,表现出很大的相容性。这将增加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的可能性,并大大提高每个成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度,促进个体融入集体生活的从众性,进而把这种价值观外化相应的行为。

其次,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助于抑制和防止大学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发生。在个体发现他的某种思想或行为在群体中得不到一定的理解或肯定的时候,就会有意或无意的对这种思想或行为加以克制。因此,当不良的思想或者行为在大学生中间产生时,如果不被大多数人认可,迫于群体压力,大学生个体会刻意规避这种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很难流行发展。

再次,积极的从众心理也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会受到校园环境和周围人群的积极的影响,在诸如学习从众、入党从众、等积极从众行为的影响下,大学生往往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消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消极的从众心理会造成学术上的从众。学术上的从众在大学生群体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的大学生面对理论研究的时候,往往缺乏主动探索及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求一知半解,随大流,不去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甚至照搬照抄,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群体的学术创新和发展。

其次,消极的从众心理会阻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大学生盲目的从众,遏制了创造,往往会形成“一家之言”的学术局面。这样,便会严重的妨碍到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在课堂的教学中,少数学生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由于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是一致的,而少数人为避免出错的危险,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由于得不到老师具体的、客观的指导,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从而影响到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消极的从众心理会助长大学生享乐主义的泛滥。时代的进步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大学生群体如果受到消费从众、娱乐从众等从众心理的作用和影响,追流行、讲排场、比阔气的不正之风就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从而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人生态度,进而使享乐主义的错误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

四、利用从众心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从众心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努力消解大学生的消极从众心理,变消极为积极,切实发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力量。

4.1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舆论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具有公开、迅速、及时、影响大等特点,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某些态度,指明行为的方向。在群体舆论的推动下,群体成员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生活在班集体和各类组织群体当中,必然要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准时机,时刻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思想导向,纠正不良的思想舆论,建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上统一阵线;同时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阵地的建设,如通过校报、广播台、宣传栏、墙报等宣传载体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等。

4.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着非同小可的教育作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学生的行为活动主要在这个空间和环境中展开。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向上,但也充满着复杂性和易变性,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为他们创造一系列良好的行为模式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心理行为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2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学龄前幼儿心理极不成熟,自我控制水平和调节能力较低,自我意识在萌芽阶段,在环境等不良因素下,易形成不健康心理。因此,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谈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教师指导儿童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对“从众概念”的理解、认识与幼儿“从众”特点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一般的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自己服从多数,往往结果是正确的。但缺乏自己的分析,不能自己独立的思考。不管事情的是非一贯的从众,随大流走,这是不能被认同的,这是错误的从众。

幼儿的从众,幼儿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行为或表扬后,转变原有的态度,放弃自己的想法,采取于大人或同伴一致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从众现象。

同龄小伙伴随着相互间的接触、玩耍、交往,渐渐地凭相似的爱好、情趣、个性及各自家庭相近的文化层次,生活条件,形成松散的小群体。在小群体中,幼儿为了赢得小伙伴的认可,求得小群体内与伙伴活动、游戏的机会,往往不得不主动地去适应小群体的要求,甚至违心地屈从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显然,这种从众心理,将给学前儿童的成长以影响。

三、幼儿从众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从众心理会导致儿童创造力及创新意识的缺乏。

教育活动中的现象:美术课上,我请幼儿来画一画“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我画的是飞机,并给幼儿总结了其他的交通工具,但是班上大多数幼儿设计出来的也都是飞机,大多数孩子没有自己的创造力,盲目的跟随教师。因此,众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儿童缺乏创新意识。

2、从众心理会妨碍儿童成长中良好人格的发展。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我班的大宝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甚至有些调皮,还会无故打其他小朋友。为此,我们没少批评他,他承认错误的态度非常好,过了一会儿,但也犯同样的错误,真的让我们头痛。有一天,孩子们正在看图书,我在地上发现一张图书的彩页,就问:“是谁把书撕破了?”孩子们都不说话,你看我我看你,小雨说:“是大宝!”然后有些小朋友说:“是大宝撕破的!”我问他:“是不是你撕破的?”他说没有。这孩子,虽然皮,但是他做过的事绝对承认。我又过去看了他的书,发现看的不是撕坏的那本,于是我问:“大家看到他撕书了吗?”大家摇摇头,我接着说:“那为什么说是他撕的?”孩子们都没有说话。我拿起大宝的书本说“看,他的书没有坏。你要看见了才能说,没有看见就不能乱说知道了吗?”,幼儿都点点头说知道了。

因此,如果老师经常批评一个小朋友,会给其他幼儿留下他就是坏孩子的印象,以后一有什么不好的嚯不对的事情,大家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是他做的。这样往往会冤枉甚至伤害这个幼儿。所以,对于特别调皮的幼儿少一些批评,多去发现他的优点、多去鼓励他,他将会越来越棒!

四、幼儿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在的父母更多是80后的父母,00后幼儿产生从众心理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的。

1、群体因素。一般来说,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的意见一致,就易于使某个幼儿产生从众行为。例:我们班安安是个聪明听话的孩子,喜欢跟她玩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一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玩球,让幼儿体验多种方法玩球,有大部分孩子看到安安在夹球跳,纷纷都改成了夹球跳。这时,晴晴在顶球,她的球一会往前一会往后,总是掉,还咕噜的很远很远,小朋友们总是笑她。她看到安安在夹球跳,改变了自己的玩法,和大部分小朋友一样,改成了夹球跳。外界的信息往往是决定儿童行为思想的基础,当孩子与同龄人行为不同时,如果集体的嘲笑,经过几次后,将跟随别人的意愿行事。

2、情境因素。这主要是幼儿年龄较小对很多事不是很清楚以及幼儿接触的成年人家里人和老师的影响。即幼儿处在这种情况下的特点,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例如:家长在接送孩子时,总是叮嘱道:“听老师的话!”从而使孩子感受到听话就是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总是给孩子灌输循规蹈矩的事,有些孩子不愿接受,外部因素的强大压力下也乖乖听话,甚至有的孩子不听受到责备和惩罚,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想法。

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幼儿认知水平低,人格尚未完全形成,他们不能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内省和反思。一般来说,智力低下,缺乏自信,性格软弱的幼儿,容易从众。女孩比男孩容易从众。在幼儿时期,他们的从众现象应该是盲目的。

五、改变幼儿从众心理的实践

1、家长是幼儿改变从众心理的教育者

(1)家长让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并及时给与肯定.

父母要想使他的能力有所提高,应不断的丰富孩子的知识。给孩子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幼儿认识自己,因此,相信自己的实力。

例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自己洗袜子、摆碗筷、擦桌子等,当孩子们做好这件事,给与及时的表扬,那么,孩子就可以肯定自己,增强了他对自己的认识,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坚持己见。

(2)家长应改变男女性别角色观念.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性别差异可能也是影响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有些研究结论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我们认为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而导致了男女两性不同的性别角色而形成的,从而导致了男女幼儿有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态度和人格特征。这种趋势说明由于社会的进步,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平等,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独立性也会随之增强,而从众行为反应也相对男性逐渐接近。

由于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幼儿存在不同的社会期望,,比如家长总希望男孩坚毅、刚强、独立、果断、富有主见即所谓“男子汉气概”;却希望女孩温柔、顺从、听话等,即所谓“女性风范”,这种性别角色的期望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女幼儿的 社会行为,因而致使幼儿在从众反应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3)家长应不断地丰富幼儿的知识.

培养孩子的自信的同时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例如:大甜甜是班里较大的孩子,妈妈是一名小学老师,从小甜甜妈妈就让甜甜学围棋、轮滑、美术等,孩子比同年龄的孩子多学了很多知识。每到老师讲到她会的知识时,她就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从众于其他孩子,甚至有时还是其他孩子跟随的对象。

(4)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用平等、民主的氛围相处.

第3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文化心理与设计

1、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文化心理,是构成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精神主体的要素之一,它从本质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这既包含着人的行为和自然规律的和谐,也包含着人的精神和自然精神的一致。具体到设计艺术中,在现代工业文明发达的时代,伴随着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进步,作为“人工物”的设计产品越来越丰富,却也逐步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慢慢脱离其自然、生态的属性,人与本源自然之间的关系愈加矛盾和紧张,这种不和谐的因素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显得更为突出。“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从中国古代延续到今天社会,早已渗透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这种民族的文化心理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和制作各种产品时,要“重视顺应自然物性,遵循自然规律”,即运用自然的形态、色彩、材料、技术与设计师从生活中激发出的灵感“生态”的融合在一起,赋予机械化的人工物以自然的韵味,增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

2、“中庸”的文化心理

中庸的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文化,是中国人典型的文化心理,是一种包容万象、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这种文化心理使造物不能越过一定的界限,要有“度”的约束。中庸文化中“度”的衡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思想的进步是略有差别的。中庸思想在今天现代化的中国社会仍然发挥着其潜在的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在设计产品时要“审曲面势”,适度地选用材料和设计造型,避免使技术发展为“奇技巧”。但这不意味着设计要平庸化,恰恰相反,要加强设计理念的创意性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实质相匹配、相协调,并且满足舒适、便捷、健康等功能美要素,这样才真正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征。

3、从众文化心理

从众心理从侧面折射了中国人喜欢服从他人、不自信甚至带有奴性色彩的文化心理,表现为相信权威、随波逐流,在当下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极容易造成设计文化的“非理性”取向。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许多城市室内设计行业中流行的“装修热”,一方面凸显了人们急于融入主流文化和生活观念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大众由“服从”到“盲从”的行为,已经发展为不健康的文化心理,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会导致设计品格庸俗化,使设计失去其精神文化属性。针对从众的文化心理,设计者应在设计之前对消费群体做客观冷静地分析,由此产生适合不同层次并且有新意、有创造性的设计理念,重视媒体和广告的推介作用和健康的市场引导,增强产品的形式感、功能性和文化性,设计师通过设计语言与大众之间建立审美趋向的交流,从而提升整个族群设计文化的品味。

4、“礼”的文化

中国的“礼”文化源于原始社会的物质交换和人际来往,“来而不往,非礼也”是其初始的涵义,发展至周代文王制礼,形成了系统的典章制度和繁文缛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拓展人道的功能,看到了其内在的道德伦理意义。进入到现代中国社会,物欲横流、精神文化的缺失,设计艺术更加需要重视产品传达出的道德寓意。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图案设计选用的是“祥云”,通过“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借祥云之势,传播祥和文化,传递东方文明,拓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礼”文化在设计艺术领域的应用。

二、现代化语境下当代中国流行的文化心理与设计

1、消费文化心理

消费文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消费文化的层次与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以及人们的整体素质有很大关系。消费文化不应当是一味地追求奢侈享受和炫耀财富的浪费行为,而应当是健康积极的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中国的消费文化就有着自身某些独特的现象,例如传统观念中“未雨绸缪”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制约无节制的浪费,然而今天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富有阶层的高消费行为促使了奢侈文化的流行和蔓延,怎样合理地抑制“物欲横流”的现象,构建和谐、生态的社会,设计文化是有一定责任的。因此设计艺术的消费文化应当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断地创新设计理念和完善功能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在“量”和“度”的把握上适当控制奢侈豪华的设计之风,提倡节约性的设计消费观念和文化。

2、休闲文化心理

在经济学中,休闲经济的出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在中国当代,是人们“有钱”之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逐渐加强对休闲文化消费的欲望和需求,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回归。有经济学专家谈到“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指引我们‘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地成为自我,并因此而使生活富有意义’”。在休闲文化心理的作用下,设计作品所诉求的就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超越其上的融合、和谐和自然的精神满足,符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如以野生动物等为题材的主题性酒店设计、城市近郊度假村的景观规划以及大中城市不断增多的有特色的咖啡厅、酒吧的室内空间设计等等,都是设计的休闲文化的体现。

3、都市文化心理

现代信息化的社会带来了快节奏的都市文明,商品经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衣、食、住、行的节奏都随之加快,出现了“seven-eleven”等24小时便利店、中式快餐、城市近郊一日游、网上购物等等新的生活方式以及高效率的工作方式,由此孕育出新的设计形式。但这种现代的都市文化心理常常伴随着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感,“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人际冷漠’、‘水泥城堡’、‘焦虑’、‘机械复制’等感觉”[1],这便要求设计“物”既要满足简便快捷的理念,又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形式美的规律,给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以轻松舒适的感受。

4、次文化

次文化亦称为“亚文化”,在当下社会表现为“年轻一代”对物质文化中主流文化的排斥,寻求自我主张的人生价值理念,对设计艺术有一定的影响,如趣味性、年轻化的街头涂鸦设计、年青人词汇中“GOTHIC”小说中所代表的各种奇幻的东西(如图1),有象征意味的服饰设计等等,都反应了对保守价值观的一种反面嗜好的设计文化心理。我们要明确一点,次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文化”的趋向,但不全是垃圾文化,在设计艺术中的次文化有着一种原生、创意的具有前瞻性力量的文化,而且某些设计次文化如街头涂鸦等在当下已慢慢为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所接受。

三、建构本土化语境下“生态”的设计文化心理

1、肯定和延续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心理,树立民族设计文化自尊和自信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于漫长的演进过程中,精髓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心理仍然滋养着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天人协调的和谐观念、文质彬彬“中”与“和”的文化心理、崇尚“礼”与“仁”的道德伦理观都为中国当下设计艺术的设计语言和精神内涵积淀了丰厚、深邃的民族文化基础,是全球化设计和国际风格所不能替代的中国独有的设计文化特征。当我们欣赏和赞叹中国古代工艺造物的杰作时,民族设计文化的自尊与自信感油然而生。肯定和延续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心理对中国当下的设计艺术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传统的文化心理以其一脉相承的广博性、传承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尤其近年来在本土化语境下探讨中国设计新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对设计中“传统之根”的诉求也愈来愈强烈,我们在融合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设计理念、东方含蓄玄奥的文化心理与西方人本、绿色的多元设计新概念中找到一个交点,以“释放出更具生命力”的中国特有的现代设计文化,实现民族设计的“复兴”与“超越”。

2、认识和避免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对设计文化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与当下的文化心理中都不乏大量“亚文化”的存在。假如把设计比作植物的生长,那么设计师就犹如细心辛勤地园丁,要时时梳理设计文化的叶脉,去除腐朽、枯萎等不健康的枝枝叶叶。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从众”心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极易出现审美水平的下降和世俗化,降低设计文化的格调和品味;更为严重的是,中国设计师如果大量存在“从众”的心理会出现大量的抄袭和模仿,很难产生有亮点的革新设计理念和创意设计形式,失去了设计的个性化语言和地域文化特征,从而使中国当代设计文化之路举步维艰;再如当代中国流行的奢侈文化心理,虚浮而不切实际地追求“物”的庞大数量和昂贵材料上的挥霍,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也影响了设计艺术的健康、积极的生存。因此,正如世界上没有生来完美的事物,设计文化亦是如此,我们要时常正本清源,“清醒地认识自身文化的优劣,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实现传统文化心理与流行文化心理的有机融合。

3、构建“包容万流”生态化的中国当代设计文化心理

设计文化心理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模式,而应当是着眼于“包容万流”生态化的生存状态。我们既肯定信息时代带来的现代化文明的优秀成果,鼓励设计文化中商业价值的开发,又要重视流淌于我们血脉里的传统文化心理的作用,充分认识到“节制消费”、崇尚自然与强调人自身发展等心理对当下设计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也就是伽达默尔所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尤为重要的是在本土与全球、“土”与“洋”之间的取与舍、传承与融合中不断丰富设计文化心理的内涵,并增加其要素,在本土化语境下,构建具有新形态、周全的“包容万流”的生态化中国当代设计文化心理,从而守候我们设计文化的精神家园。

注释

[1]王慧.《都市文化与中国当代艺术略谈》.《美术界》.2008年02期

参考文献

1.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吕品田:《必要的张力》,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4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另一方面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经济也持续增长,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使娱乐消遣广受欢迎,从而引起了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精神上的幻灭感、不稳定感加强,求新求异,及时行乐成了他们的共同心理。后现代艺术就这样成为了装饰,走向了市场,开始了艺术的大转折开始。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消费时代的到来使艺术成为了商品,政治的热情已经消退,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享乐心理漫延开来,于是娱乐化、商品化、平面化、世俗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应时而生。

    可见,社会转型期各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变化,社会心理是推动当代审美文化产生的内在动因。当代审美文化对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以隐喻的方式来体现的。社会心理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并不一定都能得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影响也可能是间接的,委婉的,以一种转喻或隐喻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式来体现。审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表象,而所指的影响甚至制约却是始终存在的,多义性的背后如风筝线一般总能追溯它的社会心理根源。隐喻总有着相似性的解读,在语言的、图像的、造型的等各种文本中,我们总能找到社会心理与审美文化二者结合的以符号为具体表现形式的隐喻传达。如大众对时尚的追逐与从众心理,审美文化文本中自我表白的盛行与自恋心理,快餐文化的风靡与浮躁心理,各种审美文化文本的心理安慰功能与孤独心理,戏说文本与颠覆性文本的泛滥与游戏心理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各种编码方式中,都有着特定社会心理的所指。我们可以在各种审美文化文本中解码其中的社会心理动因,可见当代审美文化中的种种现象不仅是其表面化的信息,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多种复杂因素。

    当代审美文化是现时代社会心理的折射。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充满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充满纷乱和芜杂的变革,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思想交汇,市场经济确立,全球时代到来,科技迅猛发展,打破了长期不变的稳定的社会状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多元文化态势造成了多元价值的冲突,社会心理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世俗化、大众化、感性化和消费化为特征,一方面促使大众的享乐思想、个体取向、多元选择、符号化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在社会出现了失衡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物欲横流和收入不均现象,导致精神的失落和迷茫。激烈的竞争和纷繁的变化,角色的迷惘与心理的冲突,使许多人的心理趋于失衡边缘,产生相应的心理偏移。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留下许多繁复、轮回的印迹,这种印迹彰显了失衡的社会心理导致当代审美文化产生感性膨胀和两极发展的随动变化。具体而言,当代社会心理的转型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从重理性到重感性;从重集体到以个人为中心;从单一唯美到求新求变;强调身份符号的代言作用。而这些变化反映到当代审美文化中,就具有了种种与之相应的表现。

    从重理性到重感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尊崇理性至上。孔孟儒学开创了中国传统思想史上仁义第一的道德传统,宋明理学更是把道德本体论是最基本的哲学体系,历史上各家对仁、礼、理、心、道的形而上的孜孜以求,对“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精神地位的过高抬举,导致现实人生和个体生命被忽视的客观存在。与此相应的是温柔敦厚,深沉内向的人格和清淡平和的审美趣味,人的自然欲望处于长期被贬抑的状态。全球化经济的登场打破了这种平衡,社会进入一个从一个平衡到另一个平衡之间的过渡期,这是一个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旧的东西已经被破除,而新的东西尚未建立的后工业社会的空无状态。传统情理之间的关系被完全颠覆,理想失落了,崇高退场了,世俗的现实的生活方式占了上风,感官主义、享乐主义、游戏心态是最盛行的时尚,实用主义原则横行天下。与以往社会相比,物质丰富程度达到顶峰,精神供给却出现了严重匮乏,现代人成了失去精神家园的灵魂漂泊者,一种焦虑情绪弥漫开来,本能地寻找可以疏缓的渠道。

    “消费”成为开启这个渠道的快捷方式。究其原因,是根源于商品消费过程中裹挟而来的生活泛审美倾向。现代生活处于图像和商品的包围之中,读图时代注重的是形象和表面,对于审美对象的娱乐性和感官刺激性的要求愈见显然。费瑟斯通曾言,它们被“赋予美的预约,提供美的佐餐。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作为代用品的使用价值之间既统一又有差异的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商品具备了一种审美的影像,不管它可能是什么,它肯定会为人们所梦想和追求。”

    这种审美活动已经失去了精神乌托邦的传统意义,而变成了经济和利润的代言人,它把一切都转变成为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价值。世俗的享乐被极大地强化了,广告中不断是宣扬着各种快乐幸福的生活方式,清贫和节约不再是生活的主调,大众审美文化不断生产出种种欲望,刺激大众的消费,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这就演示了审美心理的流变过程。广告文化,明星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游戏,都建立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基座上。从精神升华到感官娱乐的转变,表现出肯定现世享受、身体、世俗生活的倾向,它是审美大众化、世俗化、商业化从而不得不媚俗化的结果,它只作用于人的肉体,失去了精神自由的含义。人的感性的解放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然而当过度沉溺于感官快乐之时,就会造成对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导致对精神追求和终极价值的削弱。如此一来,人生就充满游戏、恍惚、戏谑感,把人引向精神堕落和意识危机。

    从重集体到以个人为中心

    中国长期以来的以家国天下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让国人形成一种群体思维模式,重群体性,轻个性,个人从来就属于集体和国家,唯独不属于自己。个体意识处于消隐状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地位的明确,“利人利己”的经济伦理蕴含于等价交换原则中,互惠互利的思维让人们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同时,旧有体制的打破和西方思想的涌入,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冲击,由此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现实机缘,生活和文化的多元化也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性,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塑造自我,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个人在参与竞争的时候都面临着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于是怎样让自己与众不同和更富有竞争性是让人们绞尽脑汁的问题。参考现成案例,为自己规划成功之路成为最轻松的解决方案。作为行为参照的偶像已经从保尔变为比尔,由战斗英雄变成致富能手,这反映了大众人生价值观的变化,后者这种成功型的现实榜样更能实现个人价值。人们的这种个性至上的诉求代表了社会心理中的个性自由要求,只有当实现自我成就、体现自身价值,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得到大众的认可。倘若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逃避心态,用消极的态度来应对现实对自我的压制,在各种消遣娱乐中释放无助感与受挫感。至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真理、理想、理性和永恒等“权威”概念都已经没落,人们把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都转向了自我。在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的时代背景下,自恋与对个性的追逐正是对外界逃避和厌恶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们对自我的关注越来越多。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和浩如烟海的信息资讯迷惑了已然没有多少信仰的人们,人们把对国家民族集体的关怀转为对自身感觉的满足,自我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重要的地位。然而,过度的自我表现所形成的审美时尚再次将个性诉求转变成共性关怀,隐含着求异和从众心理的二律背反。时尚的流行正是由一小部分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自我表现自我张扬的结果,当它一旦被大众群起而仿效之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时尚被那些想将自我从芸芸众生中标举出来的人来创立。不仅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个人化,这股风也吹到了文学界,时代的变迁让“诗人变成个体性写作的基本单位,甚至是不再热衷于打出宣言或张扬旗号,也不再注意什么‘主义’,而是关注自己当下生存状态或本能写作状态。于是,……开始强化个人写作和自己对重组中的自我形象的感受。同时还有一部分诗人开始进入非主流的、反审美的、对大写的‘人’的精神逃逸性写作。”这就是话语体系的标新立异,于是大力渲染性、欲望、变态的作品大行其道,私人叙事和关照人性的作品增多了,当个性化始终无法明确实现的前提下,人们只得继续生活在焦躁的、欲望永难满足的状态之中。

    从单一纯粹到求新求变

第5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一.从众定势

从众就是跟从大众,追随大伙、随大流,它是思维定势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从众倾向比较强烈的人在认知判定的时候,往往是附和多数,不顾自身条件,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新观念。从众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有利于群体一致的行动,这是它的优越性所在;但是显而易见,从众定势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形成创新意识。从众心理的形成,常与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相联系:从众可以不冒风险,对了皆人欢喜,错了大家都不丢面子;从众可以维持和谐局面,避免发生分歧、争吵和斗争;法不责众,即使是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人人都有份,可以不受到追究。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显然对创新思维是不利的。

二.权威定势

世上少不了权威,因为人们需要导师、顾问与教练,尊重各个领域的权威是当然的,但迷信权威则不可取,因为这种心态会扼杀创新精神。

权威定势一经确定,就会因有关的因素而不断强化。在传统社会里,权威定势往往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培植而强化。除了出现不断强化之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现象,就是把个别领域的权威,过分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之内。于是,某一领域的“明星”,成了无所不能的各种领域的权威。一些权威“出言为法”,总以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而迷信者生怕自己的意见与权威被不符而被视为异端,像粉丝对待他们所崇拜的明星那样自目的追捧、无条件的全盘接受。如此一来,如何思考,如何怀疑,又如何发挥他的自由和个性呢?

安德鲁是当下走在现代建筑最前端的领军大师,其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曾经成为多方争论的焦点,虽有很多缺点,但仍被确定为实施方案并建成,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对权威的崇拜。

三.传统定势

在思维加工过程中,主体对材料的选择组织,对问题的评价、解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念。历史上,每种观念的产生都是以当时的实践水平和历史文化发展为基础的,因而有它产生的根据和存在的合理性。当实践向前发展了,时代向前迈进了,深藏于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则不愿随实践和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而成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力。这时,原本适时的观念就变成了过时的观念,这种观念一般称之为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是思维创新的重要障碍,它顽强地维护着它赖以存在的实践和社会基础,反对思维对现存事物进行超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就会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用老眼光、老套路、老办法去面对新问题。它使人的思维受原有的思维空间的限制,跳不出原有的框框,因}fit就无法实现对原有认识和现存世界的超越。因此,传统观念是阻碍思维创新的重要因素,是创新思维的大敌。

过去做建筑喜欢用简单的象征手法,二层房子四根柱子表现“二忠十四无限”,7米1代表建党,8米1就代表建军。马国馨院士也曾经陷入这种定势之中,他在回忆抗口战争雕塑园的设计时谈到:“我们一开始也做了方案,想往概念上套,因为‘七七’发生在卢沟桥就在地上做了好多‘7’的形状,像箭头似的,这就显得有些缺乏想象力”

这种简单的象征手法无疑是为使建筑设计获得更多的“理由”和“依据”,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并相信它们定能引起人们如何丰富的联想,获得怎样美妙的精神享受。但是,仅仅通过文字的方式给建筑加注脚,使人们从中“读出”在建筑中看不见也感受不到的东西,并由此体味出“丰富的”意义,恐怕是很值得怀疑的。这种解释和表达“含义”的方法往往穿凿附会,有时甚至达到可笑的地步。如郑州的“二•七”纪念塔,一定要造成两个七层的塔,连并在一起。造起来之后。实在矮胖得难看,只好改成九层。而其“雄辩”的解释是:九等十二加七,仍然象征“七七”!

四.崇洋定势

一些业主把“西化”和“现代化”划上了等号,认为到“西天取经”才能得到真经。这是中国开放后突然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西方、因而特别重视学习西方这一历史性状态有关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历史的逻辑性,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现象是永远合理的。这样的风气下,即使是建筑师自己做的方案,也要挂上合作设计的牌子。

在国内的重大建筑的中标方案中几乎很难见到中国建筑师的影子。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东方艺术大剧院到北京的“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厦,再到广州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很多重要的楼盘项目等等,无一不是国外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在颇受垢病的CCTV大厦设计方案上,中国建筑师似乎很想展开自己的话语,但在实际的评标中,橄榄枝却伸向了库哈斯。从业主到建筑师的“崇洋定势”,造成“挟洋人以自重”的误区,阻碍了创新成果的产生。

第6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广告传播;消费者行为;广告应用

一、前言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告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成为新型产业。广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承担的责任逐渐增加,不仅仅能够推动企业生产销售,还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便捷,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消费者作为广告的主要对象,判断广告是否成功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消费者在观看完广告后的购买水平,因此广告在制作中必须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相吻合。研究专家对于现今市场发展研究中认为,市场中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是消费者一直是市场发展中的核心组成。

二、消费者行为简介及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消费者行为概念及其组成架构

1、消费者行为概念及其简析

目前,消费者行为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中与购买单位之前的交换过程。对于消费者行为概念分析中应该对于以下几点关注,首先消费者行为概念中提到了“交换”词汇,这就证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中已经会在交换过程中扮演者一个角色,商品在消费者与厂家之间转移。消费者行为构建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交换过程。其次消费者行为概念中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方式是以单位形式存在的。这也就是产品购买者的行为可能是个人消费行为的表现,还可能是团体消费行为的表现。因此本文对于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分析中主要对于个人消费行为影响分析。最终消费者概念中对于消费者交换过程步骤划分,消费者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重点[1]。

2、消费者行为组成架构及其解析

消费者行为是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团体购买、交换过程、营销战略、个人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在这五个组成中团体购买代表着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商家所提供额产品及服务,消费者也是交换过程的实施者。对于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决策与行为在购买产品中受到了环境影响因素与个人影响因素的直接性影响。消费者受到环境影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除个体以外的因素对于消费者构成影响,例如单位、营销者。消费者受到个人影响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所能够享受到的售后服务及产品等。广告主要是对于消费者的个人影响因素起到帮助,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在广告制作中起到帮助。设计人员为了能够保证广告效果,应该开展个性化的产品营销手段[2]。

(二)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构成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以分为心理要素与自身要素。心理要素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动机、知觉、学习、信仰,消费者在想要购买某件商品时,动机就会抑制消费者的行为,在消费者采取行为满足自身需要后,动机才会消失;知觉是消费者在根据外界环境所构建的心理情境,消费者在产生购买产品的动机后,如果支配消费者具体行动就受知觉控制;学生是消费者根据自身长时间生活所累积的经验改变其消费行为;信仰是消费者对于一件特定事物所持有的想法。

消费者自身要素对于消费行为影响严重。例如消费者自身的生活方式,消费者会在生活方式中将其自身消费行为展现积累,进而反应在消费者购买产品中[3]。

2、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从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在消费中不仅仅受到自身上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于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也有着直观性影响。环境影响因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社会及文化。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广告策划人员在制定针对对象中所选择的群体,不同针对人群在购买产品中表现的态度及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产品销售情况也会根据针对人员作出相对应调整。文化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消费者所生活的时代,及在这个时代中文化环境[4]。

根据本文对于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内容时,首先应该将产品针对的人群明确,进而了解针对人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最终围绕针对人员设计广告内容及选择传播方式。

三、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

(一)广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因素分析

1、个人自身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人们在不同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消费行为商业呈现出巨大的不同。人们购买产品就是将自身的心理需求满足,满足度与消费者所购买产品的种类及特点有着紧密关联。因此人们在不同阶段购买产品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人们的儿童阶段购买产品中,儿童作为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价值观及人生观发展并未成熟,因此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外界事物模仿性强。模仿是人们的儿童阶段走向成熟的主要途径,也是儿童开始消费的途径。广告针对人群为二筒时,就需要在广告形象代言人选择上选择儿童较为接受的人物。增加儿童模仿性能,进而让广告就有良好的社会效应[5]。

2、自然环境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广告最开始的效应就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作用,进而在才是让人们产生消费动机,实施消费环节。因此广告设计人员在对于广告传播中一定要考虑广告传播的位置及天气因素。研究发现,人们在不同天气环境对于广告的态度也会发生一定转变,对于广告传播范围效果造成影响。

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心理状态研究中认为,零售产品销售中自然环境因素最为明显。零售商品对于社会销售环境冲击性较为严重,其中包括广告周围灯光、商场规模等。广告设计人员在广告传播中,不仅仅需要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分析,还需要对于广告中产品销售的环境但系,进而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产品销售途径[6]。

(二)消费者行为要素实证研究及广告传播策略分析

1、个人消费心理因素实证研究及广告传播策略分析

假设:一天早上某人工作中发现同事用的哪款手机是它最喜欢的哪款手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理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种心理上的活动就证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中的心理特征。不同的消费人群在购买产品中的心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中,首先应该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及时掌握,进而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广告方案,改变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的行为举止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非理性的。如人们在购买矿泉水中,行为就是不理性的,即使人们能够为购买矿泉水说出多种原因,但是并不与逻辑学相吻合。广告设计人员就是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分析,进而掌握到消费者在对于不同产品销售中的真实需求,满足人们的生理要求,开展针对性的产品宣传活动。

2、自然环境因素实证研究及广告传播策略分析

假设:端午节前夕,我国某地区超市中雪碧在举办产品促销活动,促销人员穿着由厂家所提供的统一性服装,为路过的每一位客人都递上一杯冰凉的雪碧,周围的电视中一直播放者该产品的广告[7]。

对于这个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自然环境对于消费者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广告设计人员如果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购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将发生改变。人们在购买一件产品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中就是根据人们的从众心理设计广告。从众心理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自身观念会跟随周围人的意见发生转移,进而跟随多数人的意见,让整个团体的意见一张纸。人们在消费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也是心理学上所的从众心理。商家对已产品宣传中,首要任务就是增加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行为度,进而改变消费者的行为。首先产品商家会为消费者提供温馨的购物环境,增加外部环境对于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如果消费者是与多个人共同逛街的情况下,周围的人就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8]。

四、消费者行为因素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分析及其应用

1、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广告设计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个人魅力。心理学上认为一个设计成果一般具有以下几种影响力:

(1)吸引注意力。广告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上,为了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视觉上的震撼,一般都会从新颖的角度对于广告形式设计,增加消费者对于广告产品的关注度。

(2)传播信息。广告时间虽然较短,但是设计人员还是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产品的主要信息呈现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于产品初步了解,进而增加对于产品品牌的认识。

(3)情感诉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广告中会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反映出来,消费者在观看广告中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对于品牌的信任。

(4)说服。广告在传播产品信息及引起消费者共鸣时,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态度将会发生转变,进而销售人员就能够说服消费者,促进消费者购买该产品。

2、广告策划应注意的内容

根据消费者在观看广告中的心理变化,广告设计人员在对于广告内容策划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

(1)研究广告作用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设计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产品销售数量,增加厂家经济效益,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概念消费者心理变化,让消费者在观看到广告以后能够购买该产品。部分广告传播中消费者并不会购买该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广告设计人员就应该对于广告形式重新设计,增加广告对于消费者的刺激,掌握消费者在产生购买欲望之前的心理变化。这让广告设计人员在对于广告形式设计上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是判断一支广告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9]。

(2)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广告诉求

广告设计人员设计广告就是引领消费者的思想及行为,但是广告中如果出现“说什么”等敏感性词汇后,消费者对于该产品将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广告设计人员在广告中提出问题时,应该选择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于广告产品兴趣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告设计人员对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分析,了解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中的动机。

(3)消费者对广告中的认知规律对广告表现的影响

人们经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改变,人们在对于外界事物开始认识中就被外界事物所影响。广告对于消费者影响也是消费者对于产品认识的初期。广告在消费者之间的认知水平,也是广告设计人员在广告内容设计上较为关心的一个因素。因此,广告设计人员在对于广告内容设计上应该遵循消费者对于事物认知的规模设计。

(二)消费行为转变的特点及广告有效传播策略

消费者在购买某种产品时,一定是经历过认真考虑后所作出的行为。消费者在对于某一类产品认识清晰后,在选择产品种类时就会随意性购买。新型的产品在消费者之间了解有限,广告设计人员就是增加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认识性,突破消费者对于某类产品在认识上的错误。广告本质就是改变消费者的心理。换个角度分析,广告就是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形式。

1、消费者行为转变的特点

心理学对于消费者心理研究中发现,消费者在对于某一种品牌产生消费需求后,信念将会转变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于某品牌形式一定的价值观后,购买该品牌会将思想观念转变为追求利益。其中消费者如果能够在消费中更加关注利益要比关注信念的消费持久性要更长,因为该产品的价值观念已经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吻合。

2、广告有效传播策略

广告在传播中也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变换发生改变。消费者的态度是广告有效传播中的重要成分,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广告内容认知上也存在一定误差。广告传播人员针对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消费者宣传中,最好采取双向式传播方式,就是将产品的优势及劣势都直接性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产品的公正性,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的行为由消费者自己决定。该层次的消费者对于自身的判断能力较为认可,在购买产品中不喜欢别人替他所处决定。

(三)认知消费者行为因素对广告传播的意义

广告在传播中,首要任务就是需要增加广告内容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进而推动消费者在购买该类产品中能够选择广告中的产品,对于产品具有一定信任度。广告在对消费者沟通中,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广告设计人员应该对于消费者正确认识。传统广告设计人员对于消费者消费观念上的认识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传统广告主要的观念就是“由内而外”,设计人员对于广告设计上是从产品角度出发,是向消费者展现商家的需求。这种广告策略模式被研究人员称职为“我要的消费者”。现阶段广告宣传中应该将传统广告宣传理念整合,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广告内容,厂家在生产产品中也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研发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10]。

五、结论

广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广告研究对于广告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仅仅对于广告对消费者决策及行为的影响分析,还存在较为不完善的部分,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瑾,张红霞.服务业中绿色广告主张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基于归因理论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5,03:67-78.

[2] 罗光帆.公益广告对消费者消耗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一个自然现场实验的证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72-74.

[3] 柳媛.虚拟社区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从“宝马微信朋友圈广告”浅谈虚拟社区下的营销策略[J].中国商论,2015,15:102-104.

[4] 周珍,高赛,林云,王瑞梅.网络口碑对在线零售业消费者决策行为影响[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19:108-116.

[5] 金鑫,桑红.论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3,09:49-50.

[6] 周彦莉,赵炳新.消费者决策关联关系及个体网络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04:171-177.

[7] 安圣慧,陈姜.网络视频广告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08,22:23-25.

[8] 陈翠,宋思根.植入式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评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05:103-110.

第7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女性消费心理;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60-01

随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日渐提升,该群体在家庭消费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中国市场迎来了“她时代”。我国女性消费者在10年前,就已超过4.8亿,占全国的48.7%。面对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出迎合其消费心理的广告宣传,在占领市场份额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各年龄段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女性消费者主要分为三个年龄层:22-28岁、29-35岁、36-45岁。以下是对各年龄层女性消费的心理分析:(1)22-28岁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大部分已经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有较为独立的经济主导权利并处于恋爱、婚姻的阶段,这导致年轻女性注重外在形象,“女为悦己者容”求美心理被强化。此外,该群体经济负担较轻,消费时较为随心所欲,容易产生冲动消费、从众消费;(2)29-35岁的中青年女性在这一阶段由“女儿”转变为“妻子”“母亲”,这使得女性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了家庭,闲暇时间和社会交往均比生育前有所减少。消费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质量、价格、口碑等因素,在消费心理上也更趋于理性化;(3)36-45岁的中年女性,冲动、从众等一系列非理性消费心理已经彻底褪去,对于广告的宣传毫不动摇,对于新品牌往往持怀疑态度,偏向于购买老品牌商品。在清楚了解商品、明确购买必要性的前提下,才会做出购买行为。

二、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诉求手法的影响

1.情感诉求。女性感情丰富、细腻,常会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抓住女性这一特点,正是打感情牌广告的突破口。很多广告就是利用了女性的同情心、同理性,采用以情动人的广告形式来打动女性。王品台塑牛排广告没有直截了当地点出餐饮类的特色属性,而是从侧面将温暖传递给消费者的广告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2.美感诉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特质在女性身上显现的特别明显。所谓美不仅仅只是姣好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一切与美相关的事和物,都能诱发女性的浪漫情怀。法国时尚品牌――丽派朵,在新产品推出的平面广告中将浪漫气氛与芭蕾舞者的优雅气质完美结合,体现了商品的美感与气质,满足了女性对美的诉求。

3.个性诉求。时代在变,女性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变化,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精神需求开始高于物质需求。她们开始寻找能够代表自己个性的符号化消费,为紧凑、乏味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乐趣。2011年卡西欧推出全新EXILIM数码相机,该广告将外观俏丽的数码照相机与女性常用的口红、睫毛膏等化妆品巧妙结合,完完全全抓住了女性的自我需求。

三、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形式的影响

1.抽象夸张的视觉创意。 “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虽然这是文学家高尔基对于夸张在文学的影响,但夸张手法在平面广告创意中同样适用。明显夸张或放大平面广告中的元素,强化该元素的美和特点,加深受众对商品特性的记忆。虚拟世界往往是我们内心的幻想,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广告能够激发女性的联想、创造。女幻想具有强烈的浪漫情怀,广告充满戏剧性和想象力能从精神和文化方面对女性进行引导,使其产生良好的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将思维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诠释广告创意,使其生动而有力。

2.图文结合引发形意想象。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可视化图形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视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在准确传达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赋予受众超出想象的趣味,达到最佳效果。女性对图形和文字较为敏感,而且图形具有诱导功能,能够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产生兴趣。充分利用女性的想象力,借助有限的形式语言营造足够的想象空间,是平面广告创意的惯用手法。用视觉语言将女性的内心情感图像化,丰满品牌在女性消费者中的形象。

3.色彩引发强烈情绪。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明度产生的。现代女性对色彩和形状的注意力分别大约占到视觉的80%和20%。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色彩的情感体验在对女性思维和联想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红、橙、黄给人以温暖、热情、亲近感,蓝、青、紫则给人以寒冷、理性、疏远感,色彩的张力是文字永远无法超越的。色彩在引领时尚潮流的同时,对品牌的识别作用起到一定过的作用,加速了传播。

四、结语

分析女性消费心理对平面广告创意表现的影响,首要清楚女性在先,其次才是消费者。掌握了女性消费心理才能创造出让人难以忘怀的平面创意广告;多重转换的角色也成了广告商针对女性度身定制平面广告创意策略的关键性因素。现代女性的消费心理影响下的平面广告,能够引起创意人对流行文化和趋势的关注,从而挖掘具有利用价值的广告元素,对流行文化进行再创造使广告效果更完美的呈现。

参考文献:

第8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消费主义;求异;时尚;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 05-0062-02

一、受消费主义影响的审美心理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离逐渐消失,变得界限模糊,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但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人们对审美的追求,更多时候寄托在消费中,通过购买某种商品,来获得审美体验。而且,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我们对所购物品进行审美体验时,常常被它的经济价值所左右。比如,在外观上看,我们肉眼观察一枚钻戒,其镶嵌的钻石与玻璃相比,并无多大区别。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钻石镶嵌的戒指比玻璃镶嵌的戒指要美丽千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知道钻石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玻璃。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在天然矿物中有最高硬度。但是作为一枚戒指的镶嵌物,它只是一个装饰品,并无实用价值,从审美的角度也就不需要使用它的硬度。根据以上比较,从审美角度看,钻石并不比玻璃有更多优势。但是它的价格与玻璃却有天壤之别。有无数人大力赞赏钻石的美丽。却没有人痴迷欣赏玻璃。原因就是消费主义左右了人的审美心理。很大程度上,人们追求钻石,对其进行审美时,不只是因为其具有的美感,而是因为它背后凝聚的一个价码。

现在的人,买衣物大多讲究品牌。质地相同,做工相似的两件衣服,如果其中一件是名牌,大家就会立刻觉得这一件是更美丽的。固然,很多品牌有着自己独具匠心的设计,但是日常生活中,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真正读懂这些设计。更多的表现是,人们对此类品牌物品未进行审美之前已经对美进行了定位。这件东西是美的,但美感不是通过审美体验得来,而因为它是大牌,使用它会代表着某种身份或品味。这是明显的带有功利性的审美。消费社会充斥着各种刺激感官的名词:品牌,流行,时尚。时尚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消费爱好,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内在的东西。在商品社会中,人们的审美心理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发上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为了达到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心理,比如提高自己的身份,炫耀自己的财富,而改变着自己的审美需求。现在的消费者不在乎他们买了什么,是否有实用性,而是通过购买使自己进入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或是阶级心理需求。这是为了在社会审美趣味中确定自己的价值以产生优越感。“日常生活审美化受阶级等级心理的制约而产生异化。阶级等级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而是以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新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产生社会身份的区别”

二、个性、求异的审美心理

由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泛化,似乎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艺术的气息,日常生活器物,马路边的路灯等,无不讲究造型色彩。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美疲劳,久而久之,人们开始追求异化的美,产生了审美的求异心理。“审美求异心理是指在对比中探索对象与对象,主体与客体,自己审美感受与他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对立的心理运动与特征,又称‘对比心理’,是审美探索心理的一种恒常方式,并生发出审美求新、求奇、斥异等心态。”这种审美心理往往容易走向极端。

我国古代美学多讲究天人合一,如建筑、服饰、器物等,多是柔和圆润的线条和造型。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也构成中国美学和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哲学基础。在当代许多审美似乎不再讲究天人合一。例如一些年轻人在挑选家居装饰物时,多会选择拥有奇怪形状或线条的东西,有些甚至是给人黑暗感、恐惧感的,这类东西不同于圆形、方形等普通造型,说不上是什么形状,但往往被称之为造型别致。甚至没有审美愉悦感,给人恐惧不适的感觉,却被称之为个性。审美主体,对于客体观察,有些崎岖的东西并不比或圆或方规则的物品好看,但是却有更大的感官冲击力,让人一下就能注意到。这种一下就可以吸引人的感觉,左右了人的审美心理,得到了被选择的更大的可能性。此外,还有各种行为艺术的展览。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社会发展形态决定着中国市民具有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特征。在古代,人妥协于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严谨的遵循规则,过低调的生活,不愿出众,不想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隐藏在大众之中,有安于墨守成规的从众心理。现在社会人生存的各方面的条件较古代更容易得到满足,人们开始自我的觉醒,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存在,重视个体如何才能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更醒目的存在,具有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异心理。而求异的结果就是有目的性的把具有实用性的生活物品变成艺术性更大的物品。

三、对时尚盲目认同的审美心理

时尚与流行往往来势凶猛,去势迅速。时尚袭来时,很多人的审美往往是麻木的,被冰冻了的审美感觉,无法判断自己面对的时尚是否是真的美,只是依据时尚杂志或身边人的说法,便觉得是美的。此时的人在时尚面前已经无法拥有客观的审美判断。对与时尚,如果从客观公正的审美来欣赏,未必对每个人都是美的,因为时尚的出现,必然是突破了一直被默认遵守的规则,而一种新的规则的出现之初,必然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应。只是绝大部分人在刚开始接触它时,它就被提前冠以美丽,然后就接受了这个美丽的概念,从此也觉得美丽了。而且,当这种时尚成为过去,人们再回头看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美了。人们追求时尚是因为审美的需要,而不是审美的结果。时尚的创造者们利用消费者盲目追求时尚美的心理,懂得如何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某服装品牌推出新的时装时,会努力向消费者灌输这件衣服很漂亮,或者这样穿衣服就是美的审美心理。为此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法进行宣传。比如通过时尚杂志宣传,或借助某些形象,这些形象通常在人们心中是美的化身,就像明星,首先社会肯定明星的价值,谈到明星,也总会有诸如时尚、富有之类的词语相联系。人们在接受明星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比如他们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喜爱的娱乐活动等等。时尚的引导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暗示,告诉消费者如果你像他一样,那么你也会很时尚。消费者从心理上愿意去接受这些时尚的观点,并会尽其所能使自己永远时尚。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盲目认同的审美心理。在这种时尚的引导下,人们对美的定义变化很快。实际上,人们追求标榜着独特的时尚正是一种审美的从众心理。当人人都追求、附和这种时尚、流行时,所谓时尚就只是一种存在的现象了。不再具备引导性。

“审美从最高意义上说是带给人类欢乐、自由、解放,是以教人奋进有为为目标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成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产物。经过了一定的生活结构、文化结构在心理上的积淀以后,并受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状况、社会风尚等多重影响,所形成的审美心理也是多变的。我们要正确把握审美活动的初衷,在有愈来愈多的艺术审美渗入的日常生活中,面对消费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保持审美心理的原始性与体验性。

参考文献:

[1]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张晓平.试论市民大众的审美心理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01(05).

[4]朱小麟.论时尚消费中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取向[J].商场现代化.2008(11).

第9篇:从众心理的概念范文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或者说流行现象,“快乐男声”的影响力早已超过电视节目本身。作为社会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受众无论作为抽象的概念,还是实实在在的群体都有着研究的必要,这样的理性分析过程,可让人们对事物有预见性,剖析与此有关人的行为,探究其原因与经验,并形某种共识,有助于我们适应世界。

一、从众心理

在以电视、平面媒体、电台、互联网四轮联动而共同营造的“媒体公众环境”中,“快乐男声”成为一个特别的符号和集中的焦点。经过媒体的正负两面的表面相斥,内里统一的合作推力,号称“大众的狂欢”、“全民的娱乐”的活动定位像催眠师的咒语一样,让年轻的FANS如痴如醉地紧跟其后。“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当身边人处于狂欢之中,你不参与其中,甚至无法加入话题的讨论,显而易见,或多或少地与主流圈脱节,甚至遭到冷落,甚至排挤,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要经受孤单的心理折磨。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一个媒体范围和社会圈影响下的“沉默的螺旋”得以形成,巨大的群体压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年轻人,若不想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就要加入FANS的行列。于是电视机前聚集了一些喜欢和不甚喜欢、了解和不甚了解选手的“忠实FANS”和“伪FANS”一起呐喊,甚而相互交换意见、看法,阐述自己喜爱偶像的点点滴滴。“快乐男声”在这种“节日气氛”的渲染下,更加深入人心,大家一起娱乐,互相认同,不断培养新的“FANS”,去吸引更多“非FANS”。跟风心态成为众多观众的普遍心理状态,这是“快乐男声”获得高收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待证心理

待证心理,是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于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

从全国海选报名号称上十万选手到最后总决赛的13强争霸,绝对可以说是万里挑一。晋级或者淘汰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评委的好恶、现场直播的临场发挥、FANS的基本构成、选手之间的微妙关系、包括下场后的表现,都会影响晋级和淘汰的结果。“有人欢喜有人愁”,比赛有了戏剧性,悬念就像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各有专擅特长,很难分辨高下,随着赛程的推进,选手的实力也越来越接近。到总决赛阶段,观众的感觉是好象谁都有继续晋级的实力,但是谁都没有脱颖而出的把握,他们的胃口也不断被激发。最后的强强对阵,比赛用PK之剑来决定选手生死时,悬念便达到,FANS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可能是节目的绝对魅力之一。

三、崇拜心理

偶像崇拜是将他人或团体当作崇拜的对象,期望自己也能成为对方(特别是青少年),或将对方视为学习的目标,以享有对方的尊荣,藉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慰藉,同时减少挫折带来的痛苦。

作为身怀才艺的年轻人之间集中展示和互相较量的舞台,“快乐男声”们是令FANS疯狂的目标,随时都会送上精彩的舞台魅力、绝佳的技巧展示,点燃FANS的崇拜热情。当自己的偶像在场上有出色的表演,FANS似乎也享有了同样的光荣和满足。对于青少年而言,看着偶像们享有万众瞩目的光环,同时,自己也体验着平时体会不到的一种激情,一种澎湃,一种成功感,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得以减轻和暂时的忘却。媒体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了受众的这个心理需求,生产偶像;而受众在消费偶像的过程中,得到心灵满足的同时,也给媒体创造了收益。

四、接近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