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灾害应对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第1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的领导,明确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地震应急快速、协调、高效、有序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市地震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订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我乡或发生在邻区波及我乡的地震,及与之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活动。

1.4工作原则

立即响应,自行启动: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乡政府和相关机构立即自动按照方案实施地震应急工作,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乡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实施地震应急工作。

社会参与、协同行动:乡政府有关部门和村、社区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与救助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武警部队、基干民兵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2地震应对组织机构与职责

2.1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2.1.1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后,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指挥下,协调组织本区域内的地震应对与救灾工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如下:

指挥长:乡政府乡长

副指挥长:乡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乡长

乡武装部负责人

成员:乡党政办、乡综治办、乡财政所、乡产业办、乡社会事业办、乡司法所、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为成员。

2.1.2乡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地震应对方案。

(2)统一指挥全乡抗震救灾工作,组织乡有关部门和村、社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派出现场指挥部。

(3)协调县人装部、县武警中队、全乡基干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4)向市政府、县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和地震发展趋势,视灾情请求市政府支援和对外呼吁援助。

(5)部署、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和村、社区的地震应急、应对工作。

(6)在上级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7)必要时提出交通管制、征用物资、灾区进入紧急状态等措施的建议。

(8)处置地震应对和救灾工作的各类突发事件,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对和救灾的重要工作。

2.1.3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及其职责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乡长兼任。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2)提出抗震救灾方案、措施和建议。

(3)贯彻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之间的应对救援工作,并督促落实。

(4)掌握震情监视和会商情况,分析、判断地震趋势。

(5)制定新闻、宣传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组织信息会,审核有关新闻稿。

(6)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7)承担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2.2乡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

视灾情情况,成立乡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其成员如下:

指挥长:乡政府分管地震工作的副乡长

副指挥长:乡武装部部长

成员: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和村、社区负责人。

乡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指挥协调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指挥协调公安消防部门迅速消除火灾及其隐患;指挥协调卫生部门紧急抢救、运转伤员;指挥协调民政部门迅速安置灾民生活、发放救灾款物;指挥协调通讯、供水、供电、供气部门迅速解决临时通讯、供水、供电、供气问题;指挥协调建设、交通部门迅速抢修重要市政和交通设施;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保障和支援工作;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反映震情、灾情处置情况,并负责落实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处置现场其他事宜。

3预警预防

提前识别地震前兆,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区域的破坏性地震趋势作出预测,及时预警信息,做好预防准备,落实应对措施

3.1预警预防行动

乡(镇)政府根据地震预报,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防止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稳定。

3.2地震预警级别及

乡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地震重点危险区执行。已经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乡政府可以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县政府和县地震局报告。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其它地区7.0级以上的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299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5.9级地震,发生在其它地区6.5—6.9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49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4.5—4.9级地震,发生在其它地区6.0—6.4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4.0—4.4级地震,发生在其他地区5.0—5.9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其他地震应急事件,是指强有感地震(﹤5级的有感地震)、震情异常和地震谣传。应对其他地震应急事件,在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乡防震减灾办公室组织、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4.1.2地震应对分级响应

应对县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分别启动Ⅰ级、Ⅱ级、Ⅲ级响应。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委的领导下开展地震应对工作。

应对县内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地震应急、应对工作。

4.2扩大应对地震应对期间,在受灾区域发生相同、更大等级地震灾害事件,或受灾区域发生洪灾、传染病暴发流行、社会动荡等其他意外事件,产生更严重影响或破坏,灾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或现有的应急力量不足,可相应提高响应级别,迅速将情况报告县政府并提出应对建议和援助请求,同时部署乡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地震应对工作的正常进行。

4.3信息报送和处理

地震灾害信息报送和处理的内容包括: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乡政府有关部门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情灾情公告。

4.3.1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

接上级地震部门的信息后,10分钟内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报告。

4.3.2地震系统的灾情速报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地震灾情速报的工作程序如下:

地震工作部门迅速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汇总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灾情发展动态,按1、2、6、6、6、……小时间隔向上级地震局报告,直至应对结束,如有新的突发灾情,应随时报告。

4.3.3乡政府的灾情报送和处理

震区乡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及时向县政府和县防震减灾局报告。

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灾情进行初步核实,及时汇总统计,向县政府报告。乡政府各部门和各行业部门及时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灾情信息。

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乡政府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县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政府。

4.3.4震情灾情公告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布震情、灾情信息;有关震情灾情的新闻报道须经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后,涉及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的报道,须经县外事台侨办同意后。

4.4指挥与协调

4.4.1I、Ⅱ级响应

在省应急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4.2Ⅲ级响应

在市应急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4.3Ⅳ级响应

地震发生后,乡政府和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应第一时间派人参加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全乡地震应对工作。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召开乡地震应急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灾情,确定应对规模,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

(1)组织抢救被压埋人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组织实施紧急医疗救护,协调伤员转移、接收与治疗。

(3)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4)启动应急避难场所或临时避难场所,设置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简易住所和临时住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5)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做好次生灾害的排查与监测预警工作,防范地震可能引发的火灾、水灾、爆炸、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或者剧毒、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等次生灾害以及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6)依法采取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必要措施。

4.4.4其他地震应急事件

我乡发生4.0-4.9级地震,由乡防震减灾办公室组织、协调全乡地震应对工作,及时收集震情和社会影响情况,提出震情趋势判断,并报告县政府和县防震减灾局。负责人为分管副乡长。

发生地震谣传事件,立即由乡防震减灾办公室牵头处理,迅速调查了解地震谣传缘由、影响范围、群众情绪等情况,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平息地震谣传方案;安排布置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追查谣传根源,快速平息谣传。

4.5紧急处置

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地震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对救援工作体制。

现场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险或威胁,消除次生灾害;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地震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与协调,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开展救援工作。

4.5.1抢险救灾

牵头单位:乡武装部

成员单位:乡、村、组干部、民兵应急分队、乡团委(青年志愿者队伍)等

应急工作:遵照乡抗震救指挥部命令,组织调动乡抗震、民兵预备队迅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抢救国家重要物资。

4.5.2医疗卫生救援

牵头单位:乡卫生院

成员单位:各村卫生站

应急工作:组织调动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赶赴受灾现场进行救治,做好危重伤员转运、护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及时清运垃圾、死亡牲畜,保持环境清洁,预防各种疫情,做好饮用水源保护、食品卫生监测检查工作,保障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4.5.3交通运输

牵头单位:乡交管站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对被毁公路、铁路、桥梁和有关交通设施进行抢修,消除路面障碍,设置醒目标志,保证救灾车辆通行,确保抢险救援人员、物资运输和灾民疏散,实行交通管制。

4.5.4城市基础设施与工程抢险

牵头单位: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电力系统破坏情况进行检查,并迅速进行抢险、抢修,保障救灾电力供应;负责供水、燃气、排污、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检查抢险,负责水库、河道、堤坝等水利设施的抢险排险。

4.5.5通讯保障

牵头单位:乡产业办

成员单位:乡移动、联通、电信营业厅

应对工作:在通讯线路、设施遭受地震破坏时,开通备用的应急通讯设备,保证抗震救灾通讯畅通,并尽快恢复破坏的通讯设施。

4.5.6物资供应保障

牵头单位:乡社会事业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做好救灾物资(帐篷、被服、食品、药品等)的储备、调运、发放、管理工作,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4.5.7社会治安保障

牵头单位:乡综治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急工作:加强灾区社会治安和国家重要财物、设施、次生灾害源以及救灾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灾区党政机关、要害部门、物资储备仓库等重要目标的警卫,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4.5.8灾民救济及安置

牵头单位:乡社会事业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设置、检查各避难场地,调集救灾资金和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负责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4.5.9震情跟踪监测

牵头单位:乡防震减灾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加强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工作,及时向乡政府报告震情信息和震后趋势判定意见。

4.5.10灾情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

牵头单位:乡防震减灾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及时收集震区受灾情况向乡政府报告,按照相关规范,迅速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4.5.11应对工作资金保障

牵头单位:乡财政所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筹集、调拨应急资金。

4.5.12次生灾害防御

牵头单位: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对道路、桥梁、天然气、供排水等重要基础设施采取措施排除或控制险情,迅速组织力量对灾区的建筑物进行鉴定,圈定危房、竖立标示牌,对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危险地段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或控制险情;对已造成堵塞沟道、挡水堤坝损坏的险情,要采取紧急有效处置措施排除险情,防止次生洪灾发生。对灾害性天气及时作出预报。各有关工业部门和有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部门负责对灾区易于发生火灾、爆炸、毒泄、污染等次生灾害的物资、设施采取紧急措施,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4.5.13对外呼吁与接受外援

牵头单位:乡社会事业办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按照有关规定乡社会事业办负责请求和接受社会各界向我乡受灾区提供的紧急救援和捐助,并及时向灾区发放。

4.5.14宣传报道

牵头单位: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工对作:按《乡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向社会震情、灾情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道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等方面的情况,配合地震部门加强地震科普知识、防震抗震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凡涉及震情、灾情的报道,须经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同意。

4.5.15后勤保障与社会动员

牵头单位: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成员单位:各村民委员会

应对工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4.6信息

地震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地震预报和地震灾情信息通报工作。有关震情信息、抗震救灾和灾害损失情况的新闻报道,须经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后。

4.7应结对束

应对结束必备的四个条件:经地震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一般地震的可能;地震应急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地震应结对束命令的,并及时上报县政府。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因救灾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讯设备等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5.2社会救援

乡社会事业办负责接受、管理、安排社会各界的各类捐赠物资,并登记造册,报乡政府备案。乡镇政府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制定救灾物资、资金的使用计划,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适时向社会公布。

5.3灾后重建

合理安排、严格管理救灾资金、物资,提出恢复重建的短期计划,并启动实施。乡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协同做好灾区重建规划,加强房屋和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工作。

5.4保险

乡防震减灾办公室负责协调县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条款及时实施理赔。

5.5调查和总结

乡防震减灾办公室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对地震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并报送乡政府。

6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宣传

地震应急、应对宣传坚持“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在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地震、科技、教育、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强化配合协作,采取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6.2培训

各村、社区要加强地震应工对作培训;承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各村、社区,要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地震应对能力和水平;各村、社区要开展社会民众震时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工作;乡防震减灾办公室要加强对各村、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

6.3演习

各村、社区、学校和相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整合各种应救对援资源,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对演习。

专业救援队伍有关管理部门应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演练,必要时举行跨部门多种救援力量合练,检验应对联动、紧急集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现场救援、后期处置等能力。

7附则

7.1定义与说明

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共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7.2方案管理与更新

本方案由乡政府批准。乡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应当根据本方案制订本部门、本辖区的地震应对方案,报乡防震减灾办公室备案。《乡地震专项抗震救灾应对工作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

地震应急方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防震减灾办公室承担。

第2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全市学校师生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我市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现制订此方案。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的宣传普及,安排好防震减灾教育课、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答题竞赛等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发挥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提高自救互救基本技能。要积极动员广大中小学生向社会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要深入开展校园灾害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带来的威胁,切实做好校园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要充分发挥校园合力,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到隐患排查中来,集中力量对学校进行一次全面隐患排查,确保校舍及其附属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要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保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要切实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治,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师生安全。

三、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各学校要针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校园地震应急预案》及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要进一步强化综合防御防范措施,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要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5月12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制定好《校园地震应急演练方案》,在显著位置标识《疏散路线平面示意图》,在楼道、走道、操场等设置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安全、高效、有序,强化广大师生对地震等灾害的应对防范工作。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各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方案,细化实施环节;精心安排活动过程,保证确保演练不发生安全事故。

各校要以这项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市广大师生防灾减灾应急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活动辐射到家庭和社会,促进我市平安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3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就宏观调控政策而言,人民银行仍需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相信这不会成为阻碍对灾区这一局部地区网开一面、区别对待的理由。

即将开展的重要工作是灾后重建。预计重建工作将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但银行信贷的作用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可商业化的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企业生产恢复等的资金需求,信贷投入有可能成为主渠道。为此,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必要针对灾区放松信贷规模管理,引导商业银行资金在可持续性的原则下有序流向灾区。

对于已受灾的银行贷款客户,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商业银行应根据其受灾情况将贷款展期。人民银行也可考虑针对灾区出台优惠利率政策,并延长信用卡还款期限,以减轻灾区企业和居民的还款负担。

目前,受灾倒塌房屋的按揭贷款归还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法理上看,银行按揭贷款协议一旦签署,协议将独立于房屋状况而存在,或者说房屋损失不应构成还款违约的理由。但从我国实际状况来看,一方面,保险公司目前并未开展地震险的业务;另一方面,在受灾群众无房可住的情景下催其归还贷款,的确有悖情理。

依笔者之见,这一问题应纳入灾后重建工作统筹解决。对被毁的居民房屋,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筹集资金进行重建。这笔资金看起来规模很大,但由于只是建筑成本而不包含土地成本,因此相对于房地产的价值就小得多。

房屋建好之后,银行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对还款人进行一部分补偿;同时,对于一些在灾害中失去配偶或失去工作的按揭贷款人,由于其短期支付能力不足,银行还可将贷款拉长期限以减轻其还款压力。天灾无情,法理无私,但百姓的安居乐业,终究是领导者首先应该考虑的。(摘自2008年5月20日《新京报》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美、日两国经验

1994年1月,美国洛杉矶地区发生里氏6.7级地震。据美国保险信息研究学会的统计,当时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亿美元。美国很多保险公司因巨额损失和对潜在风险的担心,在1994年后停止或缩减了地震险的业务,因而促成加州议会于1996年审核通过成立了加州地震局。其名称类似政府机构,但实为地震保险商业机构。

加州地震局既直接销售地震险给普通消费者,也给保险企业提供再保险业务。目前,该局在资料中称其拥有29亿美元的储备资金,加上与其他保险企业协议的地震后资金供给约37亿美元,加州地震局共有超过60亿美元储备资金总额。

第4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震监测预报监测手段观测环境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一次次的地震显示出大自然对人类的喜怒无常和不可捉摸。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的神经。经过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测研究在观测、实验、理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大地震震例研究,提出了以前兆分析为基础的预报新思路,并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地震,做出了若干成功的预测预报,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据统计,1949年—2005年止,中国地震灾害造成27.8万人死亡,民房毁坏约11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20亿元。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7.1级地震使得社会公众对地震这一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也对地震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地震监测预报的作用

1.1实现有显著影响和具有破坏性地震的速报,积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球介质及各种物理场变化的连续、完整和可靠的资料,为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各项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2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地震监测预报科技进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新时期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保障。地震监测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可以大大减轻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3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经过统计分析,用比较严格的三要素标准来衡量年度预报的报准率约30%,若把时间尺度略放长一些,把发生在圈定的区域边缘的地震计算在内,则报准率可接近60%。

2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理论基础

2.1受我国的震情和国情决定,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我们既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把防震减灾的重点放在建筑物的设防上,也不能像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那样,把防震减灾的重点放在震后的紧急救援上。

2.2根据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重的实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开展地震预报工作。

2.3以预报破坏性地震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地震预测预报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结合各自实际,强化监测、预报和科研的结合,提高震情跟踪监视和分析会商的科学水平。

2.4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按照“长、中、短、临”渐进式,科学部署,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观测、研究和震情监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地震工作机构和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在地震短临预报工作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3 地震预报的常用前兆手段

自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陆续归纳并在中国地震系统广泛得到应用的地震前兆手段有如下几十种,如地下水、地电、地磁、地光、地声、水化学、放射性、地温、降水、旱震、气象云图、电离层、九大行星运行规律、磁暴、次声波、地应力、地形变、地倾斜、地裂缝、电磁波、动物异常、植物异常等等。这些方法在地震的临震信息监测及预报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1地应力测量。由于地震发生前会引起地壳的应力变化,因此,常利用钻孔变形应力计,或者体积式应变计探明地壳中各点应力状态,根据应力的变化预测震中位置。

3.2利用氡气前兆。大震前调整单元或调整场上的快速变形引起地层变动进而使氡气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氡气突跳,但是因氡气变化是没有方向的,所以很难预测出地震的震中位置。

3.3自然电场。自然电场地震前兆是由于震源地方微裂和预滑产生的电场,或是调整单元流移产生的过滤电势。

3.4次声波。用次声波传感器及记录仪组成的次声波观测系统,记录电压信号,次声波具有衰减小、传播远的优点,因而世界范围内7级以上地震在一般情况下震前能观测次声波信号异常。

3.5动物异常。震前许多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利用许多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报地震。

3.6卫星热红外遥感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地表和底层大气温度变化进行地震预测。但是,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测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利用这种方法预测地震仍然处于积累资料和实验预测的探索阶段。

3.7磁暴二倍法。磁暴是由于太阳上的黑子群或耀斑等所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引起的全球性的磁扰动。数据表明通过几百次地震与磁暴组合分析结果,磁暴强度越大,对应地震越多,震级越大。这种方法已被用于多次地震预测,是一种有效的地震预报手段。

4 强化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4.1切实保证地震监测工作所需经费,把防震减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打牢地震监测工作基础;扎实做好地震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资料的准确、完整、可靠;加强震情的综合分析和跟踪,及时分析会商,捕捉地震前兆信息,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加强地震宏观观测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速报中的重要作用。

4.2要在保证地震监测信息连续、准确、及时、可靠的条件下,加密城市和广大农村监测网点建设,实施监测台网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依托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设地震立体观测系统和预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资料分析与处理水平,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

4.3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地震监测设施是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设备可以最快的速度测定出震中和震级,政府部门根据准确数据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派出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到达确切地点进行抗震救灾,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救灾期间,还有大量的余震发生,监测设施可将余震的数量、震级的大小、发生间隔的时间记录下来,专家根据记录的情况判断大震的性质及余震能量释放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是否会再发生强震,政府才能够根据判断的结果进一步采取措施。

4.4进行台站优化调整,才能提高监测产出资料质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有部分地震监测台站的监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直接影响着地震监测设施的正常工作。同时,新型高精度监测仪器又对原有的监测台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真正满足构造运动监测或地震监测的基本条件,确保地震监测设施每天、每时、每分甚至每秒正常有效地运转,产出连续、完整、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资料,为地震预测预报和各项地震科学研究服务。

4.5建立健全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要有经费投入,稳定群测群防队伍,确定并保障地震群测群防员岗位津贴的标准和发放,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并发挥作用。要坚持专群结合、社会参与、优势互补的原则,健全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体系,规范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规程,提高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效能。

4.6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支持年轻人员进修或进一步深造,逐步引进对口专业人才。同时,切实加强地震监测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地震监测工作,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质量。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把地震监测预报这个基础工作做好,实现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严格落实防汛安全各项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县、到乡(镇)、到村、到人,确保各级防汛救灾责任人上岗到位。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旦发生灾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级领导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履行职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决防止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对落实防汛工作不力、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要坚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密切关注自然灾害特别是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府引导和管理,运用手机短信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及时预警信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村镇、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区,特别是地震灾区以及病险水库、重要公路、铁路、江河等交通道路沿线和重大工程建设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居住在山洪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和低洼地段危旧房屋、临时棚舍中的群众,要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要及时预警,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特别是要加强对学校师生、外来务工人员、妇孺老幼群体的防灾知识教育,告知防范事项,落实防范措施。一旦发生超警降雨,应提前预警和转移。

第6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岩土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以城市地下空间为主体,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以及各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如浅埋暗挖、盾构法、冻结法、降水排水法、沉管法、TBM 法等)及其优化措施等等。

边坡与基坑工程:重点研究基坑开挖(包括基坑降水)对邻近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度分析技术,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以及新型支护技术的开发应用等。

地基与基础工程:重点开展地基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参数研究,地基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筑基础(如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等。岩体和土体是岩土工程的研究对象。在岩土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作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体也会因为地质作用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区别。岩石出露地表后,经过风化作用而形成土,它们或留存在原地,或经过风、水及冰川的剥蚀和搬运作用在异地沉积形成土层。在各地质时期各地区的风化环境、搬运和沉积的动力学条件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

2地质灾害种类

2.1地震

2.1.1地震大小的表示(1)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衡量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抗震能力越强,烈度越小,一次地震有无数个烈度。

2.1.2地震灾害的危害和影响。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北纬31°,东经103.4°的四川汶川县,震级8.0级,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相当于400颗投放于广岛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据各地反映,地震发生后,许多地方均有震感。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2.1.3地震防护。砖石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加圈梁可大幅提高其抗震性。房屋的跨度与其抗震性能成反比。地震发生时,最好躲在坚固的家具旁。住高楼的,最好不要盲目往下跳;地震发生后,尽早救出被倒房压住的人员,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应先救轻伤者、青壮年和医生。这样就可以扩大救援力量,救出更多的人。

2.2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指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会产生岩浆、碎屑、气体和熔岩等。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安全,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天气、气候。同时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使土壤变得比较肥沃。

2.3泥石流和滑坡

2.3.1滑 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3.2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急骤水流,挟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冲向山前地带的现象。其具有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能量巨大,破坏力大等特点。泥石流形成条件为流域内有丰富的不稳定的松散堆积物;地形条件是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突发而急骤的大量水流。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3.3泥石流防治

应遵循避强制弱、局部防护、重点处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1)水土保持措施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修建谷坊、坡面排水等;泥石流形成区。(2)拦挡措施各种拦挡坝与坝群;泥石流流通区。(3)排导措施排洪道、导流堤、停淤场。泥石流堆积区。

2.4崩 塌

陡峻或极陡斜坡上,某些大块或巨块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崩落或滑落,并顺山坡猛烈地翻滚跳跃,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下的现象。山崩:大规模崩塌。岩崩: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土崩:土体中发生的崩塌。其形成原因是边坡被陡倾裂隙深切;坚硬岩层下部存在有软弱岩层;下部有洞穴或采空区;软、硬岩层的差异风化。崩塌会造成房屋的损毁,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崩塌的防治:遵循小型-防止;大型-绕避的原则。通过削坡、清除危岩石、胶结岩石裂隙、引导地表水流等措施防止崩塌发生。

3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

各类地质灾害成因复杂,加上财力和科学技术本身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目前还不能对各类灾害作出早期预报。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就需要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开展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可能时作出预报。以便减少灾害的损失。

不同的灾害需要不同的监测手段。GPS 是一种高科技的手段,可以用来监测大面积的地面变形。但它不适合于地震的监测。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还是传统的地震仪。对滑坡、泥石流和崩塌,有位移监测法(不仅是 GPS 法),还有各种其他方法。最好是通过多种监测手段赖获取数据,然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预报灾害是否会发生。一般说来,使用的手段越多,取得的数据就越多,预报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当然,不同种类的灾害,预报的成功率有很大的不同。迄今为止,地震灾害预报的成功率就一直很低。一些灾害预报的成功率,与经济基础有关。如水库库岸、城市附近和露天矿的边坡,就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预报的成功率就相对较大。技术部门和有关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固然重要,但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对策和管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重要。一旦灾害发生,如何抢救被困人员,为幸存者提供水和食品、衣物等,防止瘟疫和流行病,灾后重建,等等,都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必要途径。

3.1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树立全民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以防为主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减灾与发展并重;积极开展灾害科学研究。

3.2做好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措施对地质灾害的防止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3.3做好生物防治措施。植树造林,种植草地,合理的放牧等是生物防治的措施。其应用范围广、成本少,还能够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但是生物防治措施的持续时间较长,起效比较慢。

结 束 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具体开展岩土工程施工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情况,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制定综合而全面的防治措施,从而最终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林超.深圳地区公路建设地质灾害分析与评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2).

[2]黄 龙.云硫获首批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证书[J].化工矿山技术.1995(05).

第7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灾民;洪灾;突发灾害;灾后应对

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国家,灾难和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1〕。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州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抚河唱凯堤决堤,洪水肆虐,雷雨交加,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在灾难形势严峻面前,有些灾区同胞沉着冷静,有些灾区同胞不知所措,还有些灾区同胞知道该自救,却始终不知该怎样自救。调查组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灾民同胞对洪灾应对的认知情况,可为政府(尤其是医疗机构)对灾民同胞开展灾害救护培训提供实证和依据。

1资料与方法

调查组于2010年6月26日至7月1日深入多个灾民安置点,对10岁以上灾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洪灾及雷电的应对措施,灾后挫折及压力现状以及对灾后安置、防疫等方面的看法。调查前由专业人员对调查人员集中培训。对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调查表内容者,由调查员向其详细讲解,然后由其独立选择,调查员记录。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48份,回收率95.27%。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灾民基本情况

受调查者1048人,男性375人(35.8%),女性673人(64.2%),平均年龄42.4岁。10~岁组176人(16.8%),20~岁组111人(10.6%),30~岁组167人(15.9%),40~岁组197人(18.8%),50~岁组207人(19.8%),60~岁组127人(12.1%),70~岁组63人(6.0%)。

2.2洪灾及雷电应对的认知情况

洪灾来临时,应首先抢救人体生命,然后再考虑抢救家庭财物或家禽家畜。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洪灾后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占79.8%,不同年龄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1)

雷电时应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不应在大树下、高墙上、树木下及电杆旁或天线附近躲避,灾民对此正确认知均在91%以上,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相差不大。(表1)

洪灾发生后,人们常常会手足失措,想行动又觉得力不从心听之任之,或是无任何行动应对,甚至产生忧郁。本调查结果中,仅37.8%的人采取了正确的积极应对方式,不同年龄段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1)

2.3灾后挫折及压力情况

灾后安置不理想、救护不到位、不适应安置点生活及经济困难常常是导致灾后挫折及压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经济因素占67.6%,是灾后挫折的最主要因素,各年龄段之间的挫折因素有统计学差异。灾后感觉快要崩溃的占17.7%,感觉没有压力的仅占6.1%,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压力情况有差别。(表2)

2.4灾后安置及防疫的认知情况

对于灾后安置,人们的看法各异,认为随灾区村领导要求安置的最多,占37.7%,认为应快速分流安置的占25.5%,认为快速集中安置的占23.9%,认为随群众要求安置的占13.0%。

对于灾后防疫,认为应注意环境卫生的占29.9%,认为应注意饮食卫生的占25.5%,认为应注意灭蚊蝇的占7.9%,认为应注意传染病的占36.7%。

3讨论与建议

3.1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洪灾时能采取紧急正确的应对者占79.8%,正确防范雷电袭击者占93.9%,说明大多群众都能设法避免危机灾难的压力源,对突然的洪灾这一极端的压力源大部分人的紧急应对方式是类似的,这是人的本能反应。由于灾难往往没有规律可循.没有人能够预测下一个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复杂性。但是所有的灾难,不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会造成相似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后果〔2〕。建议政府(尤其是医疗机构)不仅要对医务人员重视灾难救护的学习意识,还应加强市民及中、小学生的学习各种灾难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知识培训,一旦发生灾害,全民有义务帮助救灾

3.2在灾民应对方式及灾害压力的认识方面:灾后积极应对者仅占37.8%,由于灾难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精神伤害〔3〕。调查结果显示:灾后感觉压力大占51.2%,灾后感觉快要崩溃的占17.7%,感觉没有压力的仅占6.1%。不同年龄段之间的认知有差异。灾难过后,对于无论是与死神较量过的幸存者,承受瞬间亲人离去的巨大悲痛的受害者,还是在焦虑恐慌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受灾民众,除了身体的救治,最需要的就是亲情的抚慰、压力的疏解和心理的干预,需要灾难过后内心的平复,需要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建议政府(尤其是医疗机构)及时地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对遭受精神创伤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灾后治疗的一项重要护理工作〔4〕,帮助受灾人群走出阴影,重建生活。

3.3灾后灾民的防疫认知不一致:认为应注意环境卫生的占29.9%,认为应注意饮食卫生的占25.5%,认为应注意灭蚊蝇的占7.9%,认为应注意传染病的占36.7%。由于灾害的发生,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患者多、病种多以及病情复杂等情况。然而进驻灾区的医务人员及政府人员相对于患者来说少之又少,一场对灾难的成功回应,需要按照预先制订的计划,在人们的互相帮助下,获得丰富的资源,并得到各个机构稳而有序的配合。“大灾之后防大疫”,故建议政府部门加强灾害的预防、预测和预报,制定自然灾害的管理准备(管理预案、物质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做好自然灾害的应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尤其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需要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流行过程、防治方法等知识,防止疾病传播,加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对易感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等,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在救治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为应对现代社会中灾难的频发和巨大的危害性,政府作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国家机构在灾害医疗救援方面起着中枢的作用[5],灾难的救援以及应急措施认知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预防,未雨绸缪才能运筹帷幄。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应重视医院对灾难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中国危重病急救学,2003.15(6):324―325.

[2]张静,姜安丽.灾难护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9年7月第44卷第7.293

[3]明星,周立.突发灾难性事件后幸存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及干预[J].上海护理,2008,8(5):9496

第8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媒体;应急科普;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TP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3-0226-04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同时,要“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公众,都十分关注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2006年1月,中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的颁布,对于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要想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于民,科学普及工作便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其社会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近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与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 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科普的概念

1.1突发公共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这样定义它: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1.2 应急科普

“应急科普就是针对突发事件,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所开展的科普。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公众需要什么,媒体与科普工作者就要马上提供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一般来说,应急科普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时效性强。因为是一个突发的事件,所以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相应的科技知识传播出去,以解决事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过了某个时间段后,科普宣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是针对性强。突发事件通常都是一个非常特定的事件,这个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针对性也是非常强的。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为例,第一阶段要解决的科技问题就是怎样高效地救治废墟下被掩埋的生命,如何尽快打通通往受灾严重地区的道路,恢复与灾区的通讯;以后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防止疫情的爆发,怎样消除堰塞湖的威胁,等等。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都非常强,应急科普由此也需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

三是挑战性。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提出许多新的科技问题,它不仅对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科技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消除堰塞湖威胁问题,过去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规模、如此复杂、如此紧迫的堰塞湖危机局面,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这个危机最后是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一面研究一面解决,最终予以化解的。相应地,这个时候,我们的应急科普也遇到了挑战,要求我们学会在一个以往很陌生的领域开展科普工作。

2 网络媒体应急科普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就我国而言,矿难多发,自然灾害频繁,如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加强科学救生知识宣传,就可以减少此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或将灾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科技普及工作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普工作可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09年10月通信业运营状况。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0.51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7.3亿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首次突破1亿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络媒体发展之迅猛,而其中直接或间接的网络受众更是达到了好几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传统三大媒体之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媒体自身的种种特性,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科普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与不可或缺。

2.1 网络应急科普为整合相关科普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网络应急科普由于依托和运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在整合科普资源方面能收到传统科普形式和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在中国还没有传出疫情之前,H1N1就在国内受到极大关注。甲型H1N1爆发后,国内网络媒体反应强烈,各大门户网站分别以头条或专题形式展开报道,旨在第一时间向网民传达流感的最新信息。人民网更是在医药卫生频道开辟“甲型H1N1流感”专题,下设“最新动态、紧急电话、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国疫情数字、全球疫情报告、警告级别、国内应对措施、国际应对措施、特别提醒、观点评论、预防知识、图文报道、应对甲感,我有话要说”13个子栏目,内容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介绍到防治,从国内防治到国际防治动态,从国内应对到国际应对措施,并配有大量图片与评论报道等等,而且做到几乎所有内容每日更新。但如此丰富海量的信息内容却都可以集中在一张网页中,然后通过网民的自由选择与点击进入相关的详细内容,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中其资源整合能力之强大。而信息量之巨大、传播之迅速、互动反馈之及时更是众多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

2.2 网络应急科普为受众认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条件

网络科普表现手法多样,能够打破传统科普形式的束缚,能以共享信息为基础、共建平台为手段,构架特有的载体模式,科普知识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从而有助受众更快、更全面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对理性的反应。如拿2003年非典肆虐时带给人们的恐慌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于信息的及时正确公布而人们的反应则相对冷静相比,再加上到了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后人们更是理性面对,这其中互联网媒体的信息公布与传统权威媒体的议程互动、应急科普力量功不可没。

2.3 网络应急科普更能起到“应急”之效果

受网络媒体的传播交互式、资源共享式的特性影响,网络媒体在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时,更能做到让受众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更能达到“使用--满足”的传播效果。因此,相比传统媒体的传播单向性、一味灌输式的信息轰炸,其效果相对更到位,因为受众永远只关注自己最想关注的那部分信息。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图表:

图2.2009.5.23-2009.11.23用户与媒体

对于H1N1的关注趋势对比图

第9篇:地震灾害应对措施范文

[关键词]灾害救助 救助机构卡特里娜飓风

“灾害救助”是风险社会下,各国政府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关于自然灾害欲实行常态化管理的一项应有的制度安排。关于灾害救助的界定,郑功成认为,灾害救助隶属于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刘小利,李学荣认为,灾害救助不同于灾害救济,救济体现的是行为的施舍性,被动性,灾害救助应包括受灾中和受灾后及时持续的帮助强调解决灾民基本生活得前提下,帮助灾民重建生产,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对灾害救助的定义是用于弥补某地个人,家庭或企业未曾参保的资产损失的钱款或直接援助,即给予在其他途径无法报偿的巨额费用,但此项援助并不意味将受损的资产回复到灾害前的状态 。各国应对自然灾害都有一套应对体系。我国是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2009年初北方地区持续出现的干旱天气,新近发生的西南大旱、玉树大地震和南方多省洪涝灾害。这些突发性自然灾害给我国政府的有效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我国亟需建立有效地灾害救助机制以减轻灾害损失,安抚受灾群众情绪,稳定受灾地区社会秩序。本文就美国“灾害救助”问题的应对现状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从中获得对我国的有益启示,达到它山之石之用。

根据“美国国家地质勘探局”的统计,从1990年到2003年间,美国本土发生地震28692次,超过7级的地震有5次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加利福尼亚州,但这13年来死于地震的人数仅为86人 。美国拥有的先进技术,强大的物质装备,有序的灾害救助体系使得美国有实力成功应对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另一方面美国民族的独立性,由此形成了联邦制度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制度认为,联邦政府可以让渡一些权力以建立一个统一的但有强行限制力控制的中央政府。它以州和地方政府自治为特点。在灾害救助过程中,联邦政府扮演的只是支持者的角色,灾害发生后,州和地方政府作为主要响应者采取各项行动应对灾害,只有在其能力不足的时候,向联邦政府发出请求,联邦政府才调动国家资源出面参与灾害救助。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军队在灾害救助中的作用,在没有收到州和地方政府的请求时军队是一定不能进入受灾地区的。在州和地方政府接到请求后,军队才可出动。而在救灾过程中,军队也是由地方政府指挥。

一、1979年以来政府有关“灾害救助”机构设置

此时间起点并非说在1979年前美国政府不存在灾害的救助。美国政府对灾害的救助最早可以追溯到1803年,港口城市朴次茅斯、新罕布什尔州发生一连串的火灾之后,美国第七届政府通过了1803年国会法案,里面包含了很多应对灾害的措施,如通过对朴次茅斯商人减免进口关税。这项措施被广泛地认为是第一次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向受灾地区提供救济 。斯坦福灾害援助及紧急协助法简称斯坦福法案,是专门针对灾害发生后为了协调州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以有序系统地应对灾害而制定的法律。现行的斯坦福法案是1988年在1974年灾害救助法案基础上的修正案,它形成了今天的总统宣布灾害应急系统启动,并通过FEMA向受灾地区提供财政和物质援助。法案赋予了FEMA有权协调政府间的灾害援助活动,联邦反应计划的执行设计到了28个联邦机构和非政府部门,如美国红十字会。法案以为此项法案的通过而努力地罗伯特.斯坦福命名。现今美国应对灾害的机构主要集中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FEMA,即The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下面作简单介绍。

由于自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灾害救助管理机构不断分散,灾害响应和救助指挥掌握在不同的部门中。灾害应急事件发生后,多部门应对,多头管理,指挥分散的情况十分严重,整合的全国性的灾害管理机构亟待建立。FEMA应运而生,它创设于1979年4月卡特政府期间,2003年与其他22个联邦机构并入新成立的美国国土安全部旗下,是国土安全部的四大主要部门之一。联邦应急管理局由以前的一些相关管理机构组成,如:联邦保险局、国家气象预报局、国家基础管理局的防备机构和国家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联邦防灾局等。此外,美国治安保卫的职能也从国防部的治安管理局转移到联邦应急管理局。它的主要目的是响应发生在美国境内的各类灾害,协调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各机构间的资源 。FEMA内设17个处室及美国突发事件集成中心,将整个美国分成10个行政区域,(详见图)分别在行政区域内设立区域运行中心。

FEMA在救灾过程中主要提供个人救助和公共救助两大块,其中个人救助主要包括对个人、家庭提供紧急住房,财政救助和失业救助公众救助主要帮助州和地方社团和非盈利机构恢复和重建组织机构,并且一并提供清除废物和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受灾者通过网站或者电话申请援助,由FEMA下属的灾害恢复中心(A Disaster Recovery Center 简称DRC)负责。此处要说的FEMA官方网站上关于申请表的填写步骤和相关信息的介绍十分详尽,把申请前,申请时和申请后分为三个步骤,对当中遇到的各类情况都做了说明,如申请前栏对申请者的申请资格条件,需要准备的信息,灾害救助应包含的项目;申请过程中对不能识字的人群,不能听说的人群遇到的各类问题都有相应的措施对照。服务款项十分细微,考察问题十分周全。申请结束后,申请者可以通过该网站关注自己的申请批复情况,如何得到援助以及如何使用拨款等的说明。

二、卡特里娜飓风中的美国灾害救助机构的具体运作

暴发于2005年8月底的“卡特里娜”飓风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形成的强大的飓风并带来灾难性的洪水,给美国民众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伤害。此次飓风共造成的1330人死亡,是最近77年的最大人员伤亡(1928年的圣菲利普飓风及奥基乔比洪水带来2750人员伤亡) 。

卡特里娜飓风影响的地区波及路易斯安那州、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根据图一所示,FEMA分区中的第六区和第四区开展了灾害救助行动。在飓风肆虐期间中各主体对其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8月27日深夜 国家飓风中心主任(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致电新奥尔良市长和布什总统,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飓风以极高的警惕,并提到说这是一场潜在的灾难性飓风。

8月28日早上医院开始撤离病人,市长了强制撤离令。交通线路更改以保证车辆可以在高速路双向驶出。偏远地区、密西西比河沿岸和阿拉巴马州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

28号下午,新奥尔良市的气象中心预报本城市将有灾难性的灾害发生。在天穹圆顶体育馆公共汽车来回接送居民撤离到避难所。但是当局拒绝出动学校巴士接送,致使上千人滞留,无依无靠。

8月29日 周一 早七点飓风登陆:卡特里娜飓风由五级降为三级后在新奥尔良市东岸登陆,大风卷起巨浪向西移动到了城市东部的郊区地带。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掀起了巨浪。高层建筑、宾馆和医院的玻璃都被大风刮破。由于庞恰特雷恩湖(海水)护堤发生断裂,新奥尔良市中心水位迅猛上涨,80%的城区被淹没。下午2点开始断电了,城市的三台抽水设备都停止运转,城市饮用水池爆炸。医院的应急发电机燃料耗尽。洪水上面开始漂浮死尸。

晚上11点一些地区的水深达到了6米,搁浅的游船开始漏油,很多地方发生了煤气泄漏。电话和手机都失效了隔断了信息交通。

8月30日周二早上1:30 17大道运河东部有一处大的开口,运河里的水涌向了新奥尔良市的北部地区。同时伦敦大道运河也有两处开口。下午2:30为了修复运河国民警卫队直升机开始投掷3200千克的沙包在17大道运河上。

8月31日 周三 和9月1日 周四 水漫过了天穹体育馆,相关人员对仍滞留在新奥尔良市的居民进行撤离,包括在屋顶上的人和会议中心的避难者。他们将被带到高处的天文观测室或是休斯敦的别的地区。城市几乎被水淹没了,人民被困在屋顶或是阁楼内。

9月2日 周五17大道运河裂口处用钢铁打桩了以控制洪水泛滥。报道有火灾发生,其中一些为纵火案,大部分的楼里开始长霉。

9月4日星期天工程队修复了17大道运河的裂口。第二天市区大楼里开始正常供电。

9月6日 周二新奥尔良港口开始运送救灾物质。

9月8日 星期四 一些高地的自来水系统恢复,但是水不能饮用。避难所的人员达到了二十七万,还有四十万的人是住在亲戚朋友或是宾馆里。

9月10日星期六城市60%地区还是被水淹没。密西西比河水域上的货物运输开始恢复。

9月12日 周一到这一天,市区的五家医院还有污水处理工厂都重新营业。军用飞机高空作业撒杀虫剂,消灭蚊虫以预防疾病爆发。

10月1日周六受灾较轻的法国区(French Quarter) 和住宅区重新向居民开放。

10月5日周三工程队继续修复大坝并在Lower Ninth Ward 抽水。逐户搜救工作结束。

卡特里娜飓风影响的地区波及路易斯安那州、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根据图一所示,FEMA分区中的第六区和第四区开展了灾害救助行动。

美国政府在飓风发生后,成立了救灾小组 ,派遣FEMA组织现场救灾,调动武装力量参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的工作。成立了特大灾害应急小组,任命联邦协调官,负责协调各部门的救灾工作。拨付623亿美元赈灾款项,为每位符合条件的灾民提供额度2000美元的借记卡购买生活必需品。FEMA集合州和地方政府对居民采取的行动主要归结为:疏散转移;食品药品提供;住房提供等几个方面。

FEMA为应对卡特里娜飓风,在德克萨斯州出动了527名搜救人员和120辆救护车,在路易斯安那州州派出了860名搜救人员和80辆救护车。为受灾地区人们提供食品,饮用水,发电机,活动板房,防水布等救灾物资。FEMA官方网站里的启动了全国家庭登记安置系统,帮助在灾害中失散的家庭找到家人。(National Emergency Family Registry and Locator System)并开通了24小时声讯电话。

卡特里娜飓风完全损坏或造成不能居住地房屋达30万所,住房损失逾670亿美元 。针对飓风带来的大量居民无家可归的问题,FEMA向受灾人群和家庭提供了暂时房屋提供计划,这项计划在2009年5月1日终止。比起法定的暂时住房提供时间,这一住房提供的时间延长了44-26个月 。

三、几点启示

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带来了重大的创伤,在事隔近五年时间里,无论学者还是美国公民,甚至是政府官员都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案例。其的失败应对对我国的灾害救助政策和灾害救助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有效地执行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虽然各方面接到了灾前的预警,但由于其低估了飓风的破坏力,各救灾机构在灾害发生后应对不足,且缺乏协调机制,作为救灾的官员对于灾民被困于体育馆的消息需要通过收音机来获取。FEMA与各救助机构之间的合作失灵。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门机构,FEMA滞留海岸警卫队输送的柴油;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切断通讯线路;在飓风登陆第二天驱散前来救援的50多架民用飞机。 我国在2005年颁布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民政部作为灾害救助的主管机构,在近些年灾害应急响应中,它能够在灾难中协调好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地震、气象等有关机构和部门进行应急响应。在启动应急预案后,协调好发改委、财政、水利等机构和部门,组建国务院工作组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协调好交通、铁路、民航和军队等部门将救灾物资及时运发灾区。这些措施保证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预案的有效执行。这一协调机制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西南大旱中都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是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保障。

其次,建立全民参与的有序的灾害救助志愿者制度。美国FEMA的救灾体系中有着广泛的民间志愿者参与制度,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救灾,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有一套完善的救灾志愿者防灾培训制度。在我国,公安消防队伍在处置各类事故灾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逐步发展到城乡常规灾害事故第一现场的主体救援力量。NGO在灾害救助中力量有限,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大量志愿者奔赴灾区从事救灾工作,但由于其缺乏统一协调,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志愿者添乱”的现象。进一步发挥自愿者在灾害救助中的辅助作用,完善志愿者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国家应急救助体制。

最后,逐步建立灾害保险机制。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由于美国救灾补偿制度完善,救灾资金到位快速,美国实行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对灾民的补偿救济和灾后生产和生活的恢复起到了保障作用。据美国风险管理公司(RMS)估计,造成卡特里娜飓风损失的保险赔付高达400亿――600亿美元。美国政府在10天里拨付了632亿美元用于救灾。 在我国历次灾害中,1998年特大洪水的补充比例最高,拨付的救灾资金83.3亿元仅占直接救济损失2550.9亿元的3.3%。美国的经验表明,灾害保险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救灾补偿机制,商业化的保险公司可以分担政府救济的压力,也将增强群众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我国应该从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试点推广等方面着手,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保险机制,完善我国减灾和在灾后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吴亮福,美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应急系统及其运作[J].政治学研究,2004(1).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4,北京.

[3]美国政府对卡特里娜飓风的调查报告 联邦政府对卡特临安飓风的反应:经验与教训(一)[R].世界地震译丛,2008年第1期.

[4]Donald Hyndman, David Hyndman, Natural Hazards and Disasters2006 update[M],THOMSON brooks/cole 2006.5en.省略/wiki/F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