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医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以人为本;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85-01
从1978年以来,高中生物教学就几经改革,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经历了大起大落。高考要考时就教、就学,高考不考时就不教也不用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长期以来,高中的生物教学就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靠满堂灌,靠死记硬背那些考点,使本来实践性、趣味性都很强的生物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可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师们必须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把生物教学引领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轨道上来。
一、在学生现实生活背景下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这是由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无“人”,把学生当知识的接收机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和探究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物生命科学在社会、生活方面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它的价值也越来越高。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比如:食品和农业、环境保护、人口问题、疾病与医生、健康与保健、经济活动等都与生物学有关。
英国的生物教材也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1] 。因此,对生物学的教学我们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在学生现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下实施教学。这既是由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也是世界科学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具备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于把人放在了教育的第一位,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人的天赋,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使其都能得到相应能力的提高。
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由于高考生物所占分数比例较低,使得学生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学校在生物学科的资金投入也相对不足,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根本无法开展,为应付考试,教师长期实行满堂灌,学生则就死记硬背重点、难点,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生物的快乐,逐渐丧失兴趣,对课堂上记住的知识很难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教学中“无人”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能力从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育中处处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善于观察、归纳和总结,具有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良好的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对于中学生物这种科学课程,它具有科学性、过程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与生活、社会联系非常紧密,非常适合对上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育学生尊重科学,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记住,这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形式,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尊重科学事实、养成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既然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把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一些生物现象引人到教学中,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学中的核心理论。引人社会上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让同学们从生物学的观念去讨论,比如现今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在讨论中既能训练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基本理念中的首条内容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在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其有个性的发展。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有关科学教育的生活目标,如标准A要求:选择科学内容,修改与设计课程,使之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其他能力和他们的经历;标准B规定:科学内容必须嵌入各种适合学生的发育水平、有趣和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程形式[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和能力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能够把新的生物科学和技术引人到教学中,开阔学生的眼界,激起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重视探究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学习感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多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施教,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克服疲劳学习,让他们会学、愿学、主动学,从而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是适应生物科自身的特点和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转变观念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摘 要]感悟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学生学习的核心也是感悟,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获得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悟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
[关键词]感悟 经历 数学学习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47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领会“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数学课程教育理念,尤其对如何在感悟学习中落实这些理念进行了一些尝试,从中体验到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悟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下面,我以“时、分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提供多种感悟材料
感悟教学的完成是在师生共同获取、呈现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后形成感悟,进而发现新知,并创新地运用感悟的成果。这个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师生共同获取和呈现感性材料,所以材料的多少、是否具有代表性等因素,影响学生感悟的完成。实践证明,提供多种感悟材料,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感悟。
教学片断:体会1分钟的长短
1.师:我们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那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1分钟时间里,你能做些什么事?
生:口算,跳绳,写字,跑步……
2.组织学生分组体会。
第一组:跳绳,看1分钟能跳绳多少下。
第二组:做口算题,看1分钟能做多少道口算题。
第三组:朗读课文,看1分钟能读多少个字。
第四组:写自己的名字,看1分钟能写多少遍。
3.反馈:交流。
……
上述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悟材料,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形成感悟,获取1分钟究竟有多长的新知。同时,教师设计多种体验活动,使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能举一反三地根据经验说出1分钟时间里还能做些什么,这其实就是对感悟的成果进行运用和创新。
二、生活经验感悟
感悟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数学问题生活化。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知识的机会,使他们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感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片断:“学当小小营业员”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和它们之间换算的关系,下面进行“学当小小营业员”的游戏。
1.如果小红带了10元钱,买一支6元的钢笔,你该找她多少钱呢?可以怎样找钱?
2.如果小明带了5元钱,要买3本练习本,共付1元5角,你该找他多少钱呢?有多少种不同的找钱方法?
3.如果小刚带了20元钱去买书,一本《故事大王》要4元,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要6元,一本《趣味折纸》要2元4角,你该找他多少钱呢?又有多少种不同的找钱方法?
……
上述教学中,教师如果将习题设计成计算题,学生虽然会算,却无法直观感受元、角、分之间的兑换,自然就无法发现多种找钱的方法,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了。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训练成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感悟,获得发展。
三、变“先明示”为“缓说破”
感悟教学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主体限制少,少说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学习选择权。学生通过感受材料、思考探索,从中自己感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教学片断:倒数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出示: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2.提问:你最喜欢求哪些数的倒数?为什么?
3.提问:求哪几个数的倒数比较麻烦?可以怎么想?
4.反馈得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就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
上述教学中,教师没有分类来讲解求倒数的方法,而是将各种类型的数都出示给学生,并提问:“你最喜欢求哪些数的倒数?”因为有了倒数概念和举互为倒数的例子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想出前两个数的倒数,从而得出求倒数的一般方法: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然后教师再问:“求哪几个数的倒数比较麻烦?可以怎么想?”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处于启发、点拨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自主感悟结论,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生物 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是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人类以高度责任心做出持续努力。为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是落实我国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要形式。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强化环保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背景与意义
1.普及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从普遍性角度考虑,对初中生进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育是社会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参与,每个公民依法都应当完成初中阶段学习。因此,初中阶段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环境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
2.初中生物教学的特殊性。生物教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后,通过生物课程学习,开始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以生态学为基础,了解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平衡,了解生物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现实情况的差距。目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统计资料和实际调查不难看出,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群体,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学认识,环境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而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实践
1.对生物教师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培训。环境教育成败常常取决于教师。目前我国中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还比较淡薄,普遍缺乏环境教育专门知识,对所有教师开展环境教育培训的成本太高且成效不大。根据目前我国中学师资力量及教材内容设置情况,可以考虑由生物教师承担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对生物教师进行专门的环境教育培训,包括职前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和在职教师环境教育培训,从而在中学中培养一批拥有较高水平的环境教师队伍,这是环境教育成功的关键。
2.挖掘环保内容,搞好课堂渗透。初中生物教材有些内容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较零散,怎样把这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关键是教师如何合理地挖掘教材、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再以适当形式传递给学生。如“形形的生物”这一模块部分的教学,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列举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结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模块部分教学,可以直观方式向学生呈现我国大约已有200多种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而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现状,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结合“健康的生活―健康及其条件”模块部分教学,介绍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环境教育渗透时要注意:(1)找准环境教育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2)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
3.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心理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经常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4.付诸行动,体验保护环境成效。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保护环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师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社区、街道、河边亲手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义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情况,同时感受到作为“环保志愿者”受到人们赞扬的喜悦。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出版墙报,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的节日举行专题讲座等。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广度和深度还应大大扩展,加强“环教”课外活动开展和环保知识宣传,直至全民参与,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义务感。这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发展而言,价值无法估量。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环境教育是既系统又跨学科的综合课,要运用到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课程改革中,生物教师应积极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为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浩荫.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质 科学态度 科学精神 证唯物主义 探究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96-0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一切结果都要有可重复性实验支撑。化学理论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尊重事实,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学生化学科学素质表现在对化学的态度,对化学现象的认知能力,对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辩证的分析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教师应围绕以上五个基本要素,结合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精神。
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是化学的基本研究渠道,所有的结论都是由实验来确定的。比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定量分析、变化规律等。通过实验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何选择试剂,如何判别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拓展延伸能力,提高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从中领悟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逐步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强化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把生活小常识融入实验教学中。比如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做的一些生活小实验:如何制汽水、如何除家中烧水壶中的水垢、酒精的挥发、燃烧和灭火等等。
2 通过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微观组成时,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可以把物质、分子、原子以及谈们的组成、运动等做成FLASH动画或POWERPOINT课件,直观的让学生去看,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现行的新课标,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实践的体验和感受要经过自己或小组共同设计化学活动来完成,新课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熟悉新操作。教材中的学生必做的实验,验证性实验逐步减少,而探索性实验逐步增加,并逐步地引导学生提升团队意识,发挥团队力量。这就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探究化学问题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专题,巧妙地把相关知识点设置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点、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规范准确,并向学生讲明为什么要那样操作,不那样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实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是什么,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受,学会探索新知识。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拓展和延伸知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既开阔了视野发散了思维,又培养了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 通过学习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辨证的对待客观事物
教会学生辩证的对待和解决问题,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之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通过研究物质的组成、变化规律、相互影响等,使物质更好的服务人类。物质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世界使物质的、物质的运动使永恒的。学生通过学习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污染、合金的利用等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对立统一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的辩证的分析问题。通过学习酸、碱、盐的特性与通性,引导学生了解个体性质与整体性质、“点”和“面”的关系;通过学习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领悟事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合金的成分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学习,领悟物质存在的内在规律;通过《化学与生活》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研究物质的性质要为人类服务的观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陈一中:校车出问题多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像大城市和江浙一带,当地政府有规定,新建小区要配套建学校,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不能就近入学的问题,偶然有不能就近入学的情况,当地政府一般也会提供校车服务。浙江省也有贫困地区,也有校车,但主要是在农村、在郊区,不是在城区。撤点并校之后很多孩子不能就近入学,有的家庭离最近的学校也有十多公里,家里人还不一定有时间接送,对他们受教育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有责任提供校车服务。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解决边远地区孩子的读书问题是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这是法律规定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不如不让他出来读书。如果不来读书他还有生命,但任由他乘坐不安全的车辆就使他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是对他生命的不尊重。在做文盲和冒生命危险之间,人们可能宁可选择做文盲。
我去过农村学校,也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过教。在一些农村,下午五六点钟放了学以后天已经黑了,但很多小学生还得自己骑自行车花三四十分钟回家,有的孩子甚至还没有自行车高。这其实也是不安全的,你想在漆黑的路上骑自行车怎么能安全呢,虽然并没看到发生事故,但我看了之后很心酸。而那些还没有成人就在校车事故中丧生的孩子则更是令人心痛。
解决边远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的问题,地方政府有三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搬校,一种办法是搬家,还有一种办法是“搬人”。像杭州的淳安县,他们的办法是让山民把家搬到城镇里。通过这样的一次性投入,这个家庭的子子孙孙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就不存在校车问题了,而且山区的贫困问题也能得到较为彻底的解决。这是最理想的一个办法,但是投资是最大的,把一户人家从山上搬到山下来,补贴至少要有十几万元甚至更高,很多地方的政府还不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第二个办法是搬校,就是到山上去找块平地建学校。建学校的投资排第二。校车是“搬人”的方式,就是学校是固定的,用校车把学生从四面八方“搬”到学校来,这是最省钱的办法。但买校车其实还是治标的方法,不是治本的,它只能解决一代人的问题。而且校车买来之后还有维护费之类的支出,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搬家,如果搬家、搬校、“搬人”都做不到,很多学生,尤其是山里的学生就只好辍学了。然而,如果让学生为此辍学,这就是地方政府没有守法。
《中国教师》:中小学校车事故频发,应归咎于谁?
陈一中:其实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包括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坐不安全的校车。甘肃庆阳校车事故中那个八座的面包车坐了六十多个人,死者中还有一位是教师,难道教师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吗?难道校长不知道这个车子有风险吗?校长也知道,教师也知道,这都是无奈之举。无奈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就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有些媒体怪罪学校,我觉得是不公平的,其实他们是受害者。学校的责任是在组织学生乘车和安全教育这两个方面,到目前能够在媒体上看到的由校车引发的安全事故,学校基本上都没什么责任,这不是学校能够办到的事情。
《中国教师》:现在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做这个事情呢?
陈一中:表面上看,有财力的问题,也有侥幸的心理。本质地看,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和有些地方政府对孩子的读书问题、对学生的安全问题不是太重视。这些地方政府不能马上就看到办好一所学校,教育好一代代青少年,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多大贡献,因为这中间有一定的滞后性,可能是20年、30年。但20年、30年以后官员都将离任,所以他在任期内就没有这个积极性。这和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是有关系的,就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国民生产总值,教育等公共服务可能也算是考核指标之一,但肯定不是权重很大的指标。所以从浅层次来讲,是因为地方政府没算清这笔帐,没认识到买校车是最划算的方案,从本质上看,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体系还存在缺陷。
《中国教师》:黑校车安全隐患多,为什么许多家长都在让孩子搭乘黑校车?
陈一中:之所以出现黑校车,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布点不够,而且没有足够安全的校车。有一条我们要清楚,那就是老百姓都想让孩子多读书,上好学,每个孩子在一开始也是想把书念好。但是由于家庭与学校之间距离太远,又没有合格的校车,所以学生不得不乘坐黑校车。
在校车这个问题上,责任不在家长,学生及其家长绝对都是弱势群体。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没有人不希望乘坐安全的车子,快一点到学校读书,这是每一个家长和孩子的愿望。如果因为地方政府不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校车导致他们被迫无奈地去选择黑校车,出了问题却让家长承担肯定是不妥的。所以家长让孩子搭乘黑校车的问题是个表象问题,不是本质问题,本质上是地方政府投入不够的问题。
此外,一些农村家长都有从众心理,他作为一个个体来说,安全意识非常淡薄――他只是看到东家的孩子也坐黑校车,西家的孩子也坐黑校车,坐了几个月也没有出问题,就觉得我的孩子坐这个车也没问题。所以我们这个社会里不安全的地方,死人死得最多的地方,如缺乏生产资质的煤矿上、工地上,就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聚集的地方,他们的安全意识是非常低的。他们不会意识到没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是必然的,但我们的地方政府的官员显然要有更强的安全意识。因此,从家长、学校和地方政府三者来看,地方政府要负最大责任,地方政府不能指望家长有多高的安全意识。
《中国教师》:您对《条例》和最近社会上热议的中小学校车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怎么看?
陈一中:校车的安全隐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只要车在开,就肯定有风险,这是不可抗拒的,但基本的安全要有保障。不过我也不赞成各地都去买几十万的校车,这也是不现实的。何况车子的安全系数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再追加钱意义就不大了,这里有一个性价比的问题。校车可以特制,让它的框架的韧性和强度都好一点,比如可以在四周都装上比较坚固的保险杠,这种投资不会太大的。校车不在乎豪华,重要的是安全,只要车子受学生喜欢,安全系数高就足够了。
按照《条例》规定,还有一个三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一定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安全带和座位,驾驶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要能给校车装一些特殊的标志以引起社会的注意,使其他车辆能够主动礼让,这个是可以做到的,也是一定要实现的。
《中国教师》:《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应当靠道路右侧停靠,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由驾驶人将停车示意牌伸出车窗,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这项规定是不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当前这项规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陈一中:我觉得不存在过度保护问题,因为孩子,特别是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他可能根本就辨不清方向,所以孩子在交通安全知识方面是很无知的,所以后面的车辆及对面的车辆,包括自行车停下来是应该的,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是让他们享受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也是一种“爱”的种子的播种过程。我觉得应当补充一点内容,就是校车应当尽量停在不妨碍公共交通的地方,最好是能为校车提供类似于公交车港湾那样的停车点。至于可操作性,很多条例的规定可能都不是自动具有可操作性的,但制定了《条例》就指明了方向,事情就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条例》还设置了过渡期,我觉得这个过渡期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多事情不是所有地区马上就能做到的,但不能说做不到就不做,我们要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
《中国教师》:考虑到实施的难度,《条例》是否应该设置奖励条款,以激励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落实相关政策?
陈一中: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会存在难落实的问题,奖励是可以的。对于那些确实认真贯彻《条例》的欠发达地区,比如一年或两年内保质保量地建立起了校车服务体系的地区,可以适当奖励他们一些资金,专项用于校车维护。其实我想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贫困地区买得起车,可能用不起车,维修、燃油、人工等都要花去大笔费用。所以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置奖励基金鼓励各个县级人民政府努力去完成这项工作。事实上也确实存在校车的维护费越到后面越高,有车用不起的可能性。
《中国教师》:中国政法大学王敬波教授认为《条例》出于安全考虑,把很多安全责任给了学校。您对条例的相关规定是怎么看的?
陈一中:学校主要负责安全教育,我觉得这是不过分的,应该做到。校车配跟车教师也是正常的,但对驾驶员和跟车教师在每个细节上各自的责任和权力要划分清楚,以避免产生纠纷,比如说教师有责任点名,在教师下达开车的指令之前驾驶员不能开车等等。
《中国教师》:有专家曾建议,应强调驾驶人应该热爱教育事业而且品行端正。您认为驾驶员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可以让儿童积极仿效?
陈一中:第一是交通安全,驾驶员一天至少可以有两次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所以驾驶员对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和教育责任。比如最简单的“红灯停,绿灯行”他是否能做得到,校车司机在这方面都能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在交通安全方面,驾驶员可能比任何一个成人,包括校长在内的功劳都要大。他是一个交通安全的重要的教师。事实上,我见到杭州的交通事故,心里有时非常感慨,就是交通事故中死去的多是来自外地的,尤其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北京也可以见到这个情况。其原因就是他们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交通安全教育,他到了城市里来工作,却不知道城市的交通规则,所以他们到死都很冤。如果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驾驶员良好的示范的话,这样的悲剧就能大大减少。这样的教育,即使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城里可能也会缺乏,因为这样的知识课堂里是没有的,只能在生活中去学习。而这一课还真是不能缺失的,所以校车司机还担当着交通安全示范员的责任。第二是驾驶员可能会跟人交流,这就有了文明礼貌问题。在这方面,部分驾驶员的素质确实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经常说粗话、脏话,像这样的驾驶员就不适合做校车驾驶员。因此,我认为《条例》对驾驶员的要求应该更高,首先是要有很好的个人修养和交通安全意识,然后才是过硬的驾驶技术。
《中国教师》:校车是由社会运营好还是学校自主运营好?为什么?
陈一中:社会化管理比较好,我的设想是每个县或乡镇成立一个教育服务公司,公司隶属于教育部门。这种服务公司必须保持公益性,保障驾驶员的待遇。而且政府对其利润率要予以限制,就像学校的食堂一样,利润率不能超过一定百分比。经营校车的特点必须是利润稳定但没有暴利。中小学校车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驾驶员也有统一标准,所以更适宜采用社会化管理。学校如果再派校领导来具体分管这件事情,牵扯的精力会很大,将不堪重负,对围墙里面的教育就会有影响。校长不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不应该成为校车管理的专家。这方面的专家也确实需要,让那些懂交通安全,又懂管理的人来管理校车运营,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中国教师》:那些有余力的家长是否应当分摊一部分费用以减轻各级财政的负担?
陈一中:校车运营的费用主要应由各级财政来承担,同时也要鼓励社会捐赠。比如说可以通过用捐赠者或捐赠企业的名字给校车命名等方式鼓励捐赠。另一方面,我觉得家长是应当交一些费用的。送孩子上下学家长也是有一定责任的,自己送也是有费用产生的。校车费用完全由家长承担,可能有的家长会承担不起,不过大部分家长应当可以适量承担部分费用。
《中国教师》:对于《条例》颁布的意义您是怎样理解的?
文/张江海
老年人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因为当机体缺乏铁元素时,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导致贫血。
老年缺铁性贫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慢性失血
有些老年人因多年痔疮或钩虫病引起长期失血而致贫血。也有些老年女性在接近绝经期时,常因子宫肌瘤或子宫功能性出血而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这是因为老年人饮食量减少,加之不注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品,从而使体内储铁量下降而导致贫血,也有的老年人容易患胃酸不足或慢性腹泻从而影响对铁质的吸收而导致贫血。
患有贫血的老年人,会出现皮肤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等症状,患有贫血的老年人首先要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此外,还可以用饮食调养,在膳食中注意供给人体足够的造血原料,如铁、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
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西红柿、杏、枣、橘子等,民间也常用桂圆肉、大枣、花生红衣作为补血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只有二价铁离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在酸性环境下,三价铁易转变为易溶于水的二价铁,如果老年人体内缺乏胃酸,铁的吸收便会受到阻碍。因此,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还应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
维生素C也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B族维生素(维生素B1、叶酸)是红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动物肝脏和瘦肉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可多食用。
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贫血病人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
患贫血的病人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促进患者的食欲。事实上,美味的菜肴,对胃酸分泌也有促进作用。
饮用豆浆五注意
文/张坤
豆浆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不仅适合中国人的体质特点,利于蛋白质的吸收,而且其富含的优质植物蛋白是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但是怎样喝豆浆最健康呢?
豆浆彻底煮开后再喝
一定要把豆浆彻底煮开后再喝,否则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的中毒症状。当豆浆煮到85-90℃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易出现假沸腾现象,此时千万不要误以为豆浆已煮沸,否则就会出现上述的中毒症状。家庭自制豆浆或者煮黄豆时,应该在100℃煮开条件下,继续加热10分钟之后,才能放心食用。
豆浆中不能冲入鸡蛋
因为鸡蛋清会与豆浆中的抗胰蛋白酶因子结合,从而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不要空腹饮豆浆
空腹饮用豆浆,其中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化掉,造成蛋白质的浪费。
不要用保温瓶储存豆浆
豆浆因蛋白质含量高,给细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繁殖的环境,因此很容易变质。用保温瓶储存豆浆,3-4小时后,豆浆就会酸败变质而不能饮用。
不要过量饮用豆浆
关键词:厚德载物;美育;大学生;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76-02
引言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成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厚德载物”出自《坤卦・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命题的提出,浓缩了儒家文化对理想人格和君子典范的追求,而“厚德载物”这一美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故步自封,应与时俱进,不断地赋予新的阐释,使其对现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发挥积极的影响,达成孔子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一、“厚德载物”美育观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一)借“厚德载物”美育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接纳力
在经济、文化、国际关系日益复杂、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面临多元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由于多种文化、思想的交融互通,那么当众多有着不同社会背景、文化结构的人聚合在一起,怎么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不同群体之间的分歧怎样平息?“地载万物而成其广,海纳百川而成其大”[1]78。《周易》在强调人要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创新进取的同时,指出一个社会能正常运转,政治清明,国强民富,更提倡社会公民应效法“地”道的博怀、恬静、诚信宽厚,像大地一样滋养万物,承载世界,心怀敦厚,无所不包,会通万物,才能福泽无边。引导大学生认知到这一观念,正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各自为政的言论和立场时,面对同学间各异的性格与观点时,可以以如大地般宽厚的胸襟和情怀,怀徕四方,包容各方面的人和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声,各安其道。
(二)借“厚德载物”美育观化育大学生谦恭之心
在社会关系的调节中,大学生们往往急于去表现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的重要性,缺失了化育他人优秀品质的契机和见贤思齐的自觉性。在厚德美育中,要使群体中的优秀品质得到化育,就必须先树立一种思想,人不宜贸然前驱、高调张扬自我,而应该谦虚谦厚,这样才能达到《象辞》中所说的亨通无碍,最后必定得吉。通过厚德美育的渗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一个品德高尚、素质均衡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全面、正确认识诸多事务和处理各种关系的人,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中感悟生活,寻求真理,能从失衡的状态中权衡出最优化的平衡点,协调好关系。同时,一个品行完善的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表现为既能和谐处理,又能使事情快速解决,也能在群体中利用群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做好群体成员的表率和榜样。一个社会只有培养出这种品德厚实的青年和人才,这个社会才能和谐正常地运行。是否能够在社会中化育出优秀品质的关键是在于能不能谦虚地接受优秀的思想,谦虚地接受批评和意见。
(三)借“厚德载物”美育观警醒大学生遵从大局
大学生处于青春焕发的时期,往往有小部分学生喜欢自行其是,不太愿遵从学校与班级的管理,展现出另类行为,实施厚德美育,则有助于对这类行为予以一定的警醒与化育。在“天行健”与“地势坤”的关系中,《乾》是纯阳卦,意味着纯刚、至健,天即是这样的特点,自强不息,刚强向上。如果在社会伦理学的范围里来讲,乾可以代表君主、家长、领导等主导的角色。而坤卦“地势坤”重点在地的顺从比辅,地厚承天,体现出《坤》卦的顺从和比辅的含义。王充《论衡・问孔》曾曰:“忠者,厚也。”[2]140这也是顺从比辅忠厚特点的概述。引导学生深刻体味厚德美育中的这一观念,能够警醒学生为自己与集体的角色有一个合理的定位,理解遵从集体管理与意愿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二、基于“厚德载物”美育观进行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
上文探讨了传统厚德美育的重要意义和实施必要性,如何用传统厚德载物美育思想化育当代大学生,是当代美育的一个重要论题,笔者就个人认识尝试提出以下化育的思路与方法。
(一)解读经典,去芜存菁
厚德美育思想是一座历久弥新,充满无数珍藏的宝库,但当代大学生多数不甚了解,对相关经典的阅读也认为干涩难懂而持排斥心理。因此,美育学科的教师应当在呈现与推介经典的同时,以通俗易懂之言语对经典进行深刻解读。例如,关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解读:远古以来,人类对土地的膜拜早有记载,所有的生命和成长都在大地上开始和结束,大地孕育了万物,承载万物的生长,最后也化育了万物死去的残骸;大地带着母亲般的情怀,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博大能量来造化神奇多样的万物生灵。古往今来,人们对厚地养育的恩情充满敬仰和赞叹,以大地的博厚之德比拟君子,提出君子应秉承“厚”的概念。“厚”的实质是厚道,因此,在这一点上,“厚”更强调一种君子自修的涵养,带有厚道、沉静、睿智、包容、淡泊、安详等特征。当然,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存在都是瑕瑜互见、菁芜并存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判断,需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具体形式,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扬长避短,尤其是某些存在等级偏见、封建迷信等的理论也是在摒弃之列。因此,对于传统的厚德美育中的一些瑕疵我们应该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扬清激浊,这也是当代厚德美育人格构建的必由之路。
(二)小组研讨,关联时势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聆听只是一种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形式,但真正的思想意识建构却需要经历自身的反刍、贯通与运用的过程,因此,厚德载物美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一味的解读与讲授上,而可以围绕所述主题,适时设立若干需要一定思考深度的研讨话题,分设小组展开自由研讨。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研讨的兴趣,话题的选取尽量贴近生活,关联社会动态与时势。例如,2006年9月,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53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心胸和修养,该新闻便可成为课堂分组探讨的特别话题:同志所引用的这句话,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你是如何理解的?作为大学生又应当以怎样的形式展示这句话之精神?再如,针对抵制日货出现的最新时事,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深入研讨:厚德载物思想与抵制日货是否是相矛盾的?应当如何正确地看待抵制日货的行为?大学生的思想在小组研讨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
(三)以身作则,学科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厚德载物美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言行是最为直接、具体的榜样形象。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以厚德载物作为自己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厚德的包容性集中体现为待人宽、待物宽;容人,容物;成人,成物,因此,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平等善待不同的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给予所有学生发展、向上的机会。大学生从教师的外显的一言一行中,能够真实地体悟到厚德载物的内涵与表现,在教师魅力的感染下往正确的方向成长。另一方面,厚德载物美育观不仅仅也不应当只是在相关的美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中呈现,在其他各门课程中,都应当借助不同的内容载体形式予以渗透。例如,大学物理学科课程,便可以在讲到相关物理知识时,以故事的形式插入讲述物理学史上科学家们之间的学术相助与坦诚交流,讲述物理学家们如爱因斯坦等对世界和平的奔走呼吁与努力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厚德载物的美育观在各学科中的运用与发扬。
(四)潜默化育,润物无声
开展厚德载物美育观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日常学生管理、学生活动中都应当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名人名言、板报、塑像等展示与传递厚德载物的观念,使学生在校园穿梭步行、运动游乐中,都能受到一种无形的文化浸染,这样的缄默学习,往往起到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学生管理方面,教师应当以博爱之心,关心学生的学习、住宿、生活,从细微处现温情,带头建设温馨的班级文化,同时也为不同特长、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体现出宽广载物的管理风貌,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熏陶、感悟、成长,逐渐形成健康人格。在学生活动设计方面,可以考虑采用征文、辩论、演讲、文艺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围绕厚德载物的思想开展形式灵活的活动,例如,可以开设辩论赛,辨析该如何正确地秉承“厚德”的坤厚之道,是顺从领导的一切决定,还是加以思考辅佐灵活变通?通过类似相关主题外显化的学生活动,使参与的学生开展厚德载物美育观的自我教育,从而达成不教而教。
三、小结
上文探讨了厚德载物美育观在大学生人格培养上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开展厚德载物美育教育的途径与思路。应当看到,人格培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只有以时代的观点,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传统美育思想进行取精去粗地梳耙和整理,以传统的美育化育之道,来加强传统美育与当前人格构建,提取出适应当代社会的美育思想,才能更好地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大学生美育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文/张江海
药补不如食补,食物也是可以降压的。那么,吃哪些食物可以降压呢?下述食品可供选用:
1.芹菜
芹菜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磷等矿物质。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具有降压降脂的功效。食疗方法是取芹菜250克,捣烂取汁,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天2次;也可用芹菜250克,大枣10个,煎水加白糖调食,每天2次。
2.葫芦
葫芦含有丰富的糖、B族维生素、脂肪、蛋白质等,具有清热、利尿、降压的功效。食疗方法是取葫芦捣绞汁,以蜂蜜调服,每次20-30毫升,每天2次。
3.白萝卜
白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佳品。食疗方法是取白萝卜切碎捣烂取汁,每次50毫升,每天2次。
4.大蒜
大蒜含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止咳平喘,通窍行水的功效,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常用食物。食疗方法是取大蒜适量,放入糖、醋中浸泡7天,每次饭前空腹吃2-4瓣,并饮糖醋汁少许,连续服用15天;若伴有高血脂,则用大蒜捣汁,加适量牛奶口服,适用痰湿偏盛者。
5.西红柿
西红柿营养非常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眩晕、高血脂的常用食物。食疗方法是取西红柿1-2个,每天晨起空腹食用,1天1疗程。若高血压伴有高血脂症,则取西红柿100克洗净绞汁,天麻10克浓煎取汁,再将两汁合并混匀、温服,每次30毫升,每天2次。
6.木耳
含糖、脂肪、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等微量元素,具有补益气血,凉血止血,降脂降压的功能。食疗方法是取黑木耳10克,洗净以清水泡透,然后加冰糖清蒸1-2小时。每晚睡前常服,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疗效。
7.西瓜
除了不含脂肪外,它的汁几乎包括了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西瓜不仅是辅助治疗高热伤津、暑热烦渴的妙品,也是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佳品。食疗方法是取西瓜汁100毫升,每日2次饮服;或取西瓜翠衣12-15克,草决明10克,同煎当茶饮。
有泌尿结石慎吃橘子
文/陈锦屏
橘子中大量维生素C的代谢产物易与体内代谢的钙结合形成结石,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一定要谨慎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橘子最好不要和萝卜同食,因为萝卜在体内会代谢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物质――硫氰酸,若与橘子同食,橘子中的类黄酮物质会转化成羟苯甲酸,从而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诱发甲状腺肿。当然,橘子富含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维持正常心律。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均有抗脂质氧化作用,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有益处。
一、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人类文明出现的最初阶段,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生老病死的现象无法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个时期的人们将人类的健康、疾病、死亡都看做是受神灵支配的,人对此无能为力,健康是神灵的赐予,疾病与死亡是神灵的惩罚,只有通过对神灵的祈求才能实现健康的保护和疾病的治疗。处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疾病的解释和治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这一历史时期医疗活动由神职和巫卜人员兼任,并没有独立的医学行业。
二、朴素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伴随着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摆脱神灵迷信的束缚,对自然进行哲学思考,逐渐有了朴素的辩证整体医学观念。这一时期的人们将人类健康疾病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把哲学理论作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健康与疾病,形成了朴素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古代中国的五行、阴阳、精气学说,古代希腊希波克拉底体液说都是在此时期产生,这些学说都是对神灵医学观的否定,哲学思考逐渐代替了神学的解释,哲学家医生代替了神卜人员。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使得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的生老病死无法做出更加科学的解释,但是,它为以后医学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唯心的僧侣医学模式
基督教在中世纪迅速发展,为抵抗其它哲学和教派发展,上层传教士汲取希腊哲学中对其有利部分与基督教原有信仰建立成新的教义体系。英、法、意等大学在此期间设置了一系列为神学服务,为神学理论及辩护的学科,所讲授理论称为经院哲学。黑暗的中世纪,自然科学知识被扭曲,成为了神学的附属物,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科学与文明被淹没。这个时期的医学停滞不前,甚至退步。受当时奥古斯丁原罪思想的影响,人们依赖祈祷进行疾病的治疗与健康的保护,带有不切实际色彩的点金术与返老还童灵药盛行,此时的医生为僧侣医生,有限的医学知识沦为了僧侣医学模式的牺牲品。
四、生物医学模式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十五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初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天体运行理论以及伽利略所领导的实验科学等较为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的进步动摇了宗教神学的自然观。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提出实现了近代科学的第一次综合,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人们用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生命和疾病,把人体看成是许多零件组成的机器,疾病就是机器出现故障或失灵,可以修补和完善达到健康的目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封建权威和宗教神权的统治被彻底,为科学的进步扫清了障碍,自然科学开始迅猛的发展。近代的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近代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对生命现象及其变化以及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生物科学认识基础上的,认为疾病从发生、发展、到治疗、预防,都是有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生物或理化因素,会给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带来形态或化学上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测量的。这种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强调生物科学对医学的作用的医学模式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它认为疾病的生成是因为细胞的病变引起组织结构病变进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建立在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一直沿用至今。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755年,康德运用辩证的观点,概括综合当时的天文学、力学成就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恩格斯敏锐地预见到自然科学必然要回归到辩证思维,他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首次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i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指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种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ii这个理论指出,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应是整体性、系统性把握的,不应将其视为单纯的机械运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同样看到了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于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应替代已经不适应医学发展要求的生物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指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是“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学科,认识疾病和健康不仅应从生物学的变量来测定,而且必须结合心理、社会因素来说明,并且必须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水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疾病、增进健康”iii。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它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