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灾害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灾情信息;分类编码;互联网;鲁甸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6)04-0664-09
0 引言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需要了解灾区的破坏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次生灾害等,这些信息通称为灾情信息。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已日益普及,互联网以其时效性高、互动性强、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朱艳,李文学,2011)。当地震发生后,大量信息会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来自互联网的灾情信息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徐敬海等,2010)。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编码规则和结构,如何将这些多源复杂、离散异构的互联网灾情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存储,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加工分析处理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服务,已成为应急信息服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基于网络的地震灾情信息特点
通过对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5个特点:
(1)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由于互联网传播内容的自由度高,使得互联网所蕴涵的地震灾情信息内容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灾情信息内容涉及面多而广泛,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应急响应、救灾情况等信息与灾情信息并存。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增加灾情信息真实性辨别的难度,网络地震灾情信息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2)表达方式的随意性。互联网中传播的地震灾情表达形式较为口头化和随意化。由于灾情信息上报者主要是灾区当地政府部门、媒体、民众等,他们大多不是地震行业从事者,也没经过专业化培训,对科学规范标准的地震破坏、地震烈度等表达方式不熟悉,并且信息上报者文化、性别、年龄、所从事行业各有差异,上报的灾情信息表达方式参差不齐,最终呈现在互联网中的灾情信息表达形式多样随意性较大。
(3)传播载体的多样性。互联网中地震灾情信息的传播载体兼具文本、表格、图片、语音、视频等富媒体模式。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下,无线网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已不局限于图文方式,在地震发生后各种文字、图形、音视频等多媒体灾情信息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
(4)传播速度的及时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具有快捷方便的特性。建立在互联网中传播的所有灾情信息都是数字化的,其生成过程和传播速度都较快。不同的信息形式可以方便地互相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图文、表格、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化的信息生动、形象,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真实性。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全方位的反复传播,使人们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影响。
(5)影响效果的交互性。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传播的方式已不再是单向行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可以在收到灾情信息后,及时反馈自己感知或掌握的信息,并可与许多人在网络上相互交流和互动,这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各式各样,由于个人感知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导致信息在交互传递中发生偏差,真假难辨。
2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
2.1 分类目的
对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目标是实现从多源异构和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摘取受灾程度信息,快速形成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图,以便尽快采取合理的地震应急决策和救援力量部署。根据互联网灾情信息多源异构、离散复杂的特点,按照设定的原则和方法对不同网络渠道上基于不同方法获得的灾情信息进行科学分类,解决灾情信息的界定问题,如哪些属于地震灾情信息;哪些是地震后出现频度最高、出现最及时、对评估受灾范围和程度最有效的灾情信息。通过分类,将这些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本文所研究的灾情信息分类就是要在标准规范和市井大众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把市井大众的互联网灾情信息最终转为标准规范的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
2.2 分类原则与方法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随意的特点,其信息分类既要遵循《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2002),也要兼顾灵活性和实用性。根据地震灾情信息的复杂特征和标准体系研究的特征,要求地震灾情信息的分类体系既要有系统性、确定性特征,又要有可扩充性的特点。因此分类按下列原则进行(白仙富等,2010):①实用性原则:分类的主旨是为地震灾情会商服务,这些信息要能为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快速圈定服务;②习惯性原则:考虑灾情信息分类不是针对专业、行业化的信息分类,面对的是多源异构、不规范、不专业的信息,是针对习惯的、日常的、大众的信息分类,为了分类结果与信息来源的高度匹配,分类时特别考虑这些信息在日常使用或出现的习惯性;③精简性原则:同一类灾情信息从逻辑上可能涵盖无数条下一个层级的信息,在分类时从使用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灾情这一关键指标,而且是地震发生后在不同层面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信息;④兼容性原则:充分考虑国内已有地震信息或者其他相关信息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⑤可扩展性原则:互联网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传播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等特点,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及新需求的分类保留扩展能力。分类方法参考以往研究对灾情信息的分类情况,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采用最基本、最常用的线分类方法(刘植婷,2004),按选定对象(关键词)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将其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
2.3 分类结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为震感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房屋破坏信息、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包括电力、通信、交通、供排水、水利工程、燃气、输油系统)、地震地质灾害信息、其他次生灾害信息(苏桂武等,2003)共6个大类。
震感信息是指地震发生时人的直观感受和看到的器物反映,不同烈度区人的感觉不一样,比如明显震感、头晕、惊醒、惊慌、摇晃、颠簸、抛起、摔倒等这些感觉;同样,在不同的地震下器物反应也不一样,比如悬挂物摆动、门窗作响、器皿翻落、铁轨弯曲等。
人员伤亡信息是指因地震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信息,包括死亡、失踪、重伤和轻伤信息。人员伤亡信息是最为关注的灾情信息,也是地震发生后来源最多、流传最广的信息。
房屋破坏信息是地震造成的不同使用类型的房屋的破坏信息。地震后从不同渠道得到房屋破坏信息主要为民房、学校、医院、其他公房、厂房、寺庙、棚圈等破坏信息。
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利工程、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等破坏信息。
地震地质灾害信息是由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或灾害链信息,最为常见的有滑坡、崩塌、滚石、落石、塌方、堰塞湖、喷砂冒水、地裂、塌陷等,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往往把崩塌、滚石也都归并到滑坡中。
其他次生灾害信息是指地震引起的非地质类的次生灾害,比如水灾、火灾、毒气、爆炸、放射性污染等。但是,这一类信息往往和地震烈度没有很明显的关联关系,但作为灾情信息分类的完整性和灾情信息的特征看,这些灾情信息也是来源比较多、传播比较远、影响比较大的对地震受灾范围和程度的判断也有辅助作用。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如表1所示。
3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编码
3.1 编码目的
针对互联网中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具有复杂多样、分散异构、交互兼容的特点,编码的目的是利用通俗简单的字符串和数据描述语言表来代替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灾情信息编码机制,实现灾情信息的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管理(曹彦波等,2010),为计算机系统实现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在地震应急响应中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灾情汇集、处理、分析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聂高众等,2012),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3.2 编码原则
在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方便计算机存储、查询和使用,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的目的,结合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特征及应用需求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关键词和程度词进行分析与规范,制定出适合实际应用的互联网灾情信息编码规则,本文按下列原则进行编码:①唯一性: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体系中,每一条灾情信息仅对应一个代码,编码所表示的对象或对象集合必须具有唯一性(马晓萍等,2002);②合理性: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结构要与其分类体系相适应;③实用性:设计的代码要尽可能地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有助记忆,易识别,便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和使用;④灵活性:编码要具有灵活性,当新增或删除一个分类的编码时,不应影响整体的编码体系;⑤可扩展性:编码结构要具有可扩充性,结合地震灾情信息来源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的特点,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应为新技术应用产出信息的编码留有余地,保证其扩展能力。
3.3 编码方法
利用层次码编码方式设计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代码由类别码和描述码共同组成。类别码表示地震灾情信息的类别标识,类别码有大类码和小类码之分,用于唯一地标识受地震影响的元素类别;描述码是对某类物体受灾情况进行描述,反映了受影响的元素的破坏程度(郑向向,帅向华,2012)。
3.4 编码结构
灾情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位是大类码,它表示地震造成破坏的大类,如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第二位是小类码,代表了遭受破坏的某一大类下面的小类,如房屋破坏下的民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等不同行业房屋的破坏情况;第三位是描述码,描述受到地震影响物体的破坏程度。
在灾情编码中,类别码由大类码和小类码组成,类别码代表对应的灾情类别,为两位字母,第一位为大类码,第二位为小类码,如仅有一类,则小类码用a表示;描述码代表物体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由一位数字组成。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如表2所示。
4 实际应用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应急工作中,我们依托云南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利用灾情信息收集平台,快速在网络上收集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等灾情信息,共计收到各类灾情信息309条,其中震感信息17条、人员伤亡信息119条、房屋破坏信息68条、生命线工程破坏66条、地质灾害35条、其他灾害信息4条。将收集到的灾情按照本文提出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进行分类编码。根据每一条灾情的关键词和受灾程度,按照上述分类体系中每类灾情信息的5种受灾程度,用编码结构中的1~5表示,其中1代表一般灾区、2代表轻灾区、3代表中等灾区、4代表重灾区、5代表极重灾区,大致对应地震烈度的Ⅵ、Ⅶ、Ⅷ、Ⅸ、Ⅹ度。结合灾情信息的地理位置,利用聚类分析、插值分析等一系列空间处理算法模型在GIS平台上反演本次地震造成的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并与中国地震局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做对比,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通过分类标注和绘制的基于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的灾区范围和受灾程度分布图,与实际调查的烈度分布图的范围和受灾程度较为接近,基本满足地震应急评估需求。地震发生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在互联网上快速开展灾情信息收集、分类编码、分析研判工作,为参与地震应急的部门和单位快速提供可视化的灾区范围图,体现出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
5 结语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在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与地震破坏等级或地震烈度之间建立桥梁,将口头化、随意化的互联网灾情信息与规范的学术化、标准化的地震烈度、破坏等级关联起来,既解决了灾情信息界定和分类问题,又解决了受灾严重程度区分问题。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编码的核心目标是将复杂异构的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系统能识别的语言,为计算机系统实现灾情信息分类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研判等功能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提高互联网灾情信息处理能力,快速产出灾情信息服务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灾情会商、影响场判定以及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工作。
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分类和编码成果在鲁甸地震中的初步应用体现出了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分类和编码成果可应用于地震应急响应、处置和决策的灾情信息汇集处理、分析研判工作,提高灾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还可以依据分类体系和编码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灾情速报。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编码方法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灾情的种类和描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扩充,灾情的受灾程度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需要在实震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其更好的在灾情信息处理分析和应急指挥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白仙富,李永强,陈建华等.2010.地震应急现场信息分类初步研究.地震研究,33(1):111-118.
曹彦波,李永强,胡秀玉等.2010.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编码研究.地震研究,33(3):344-348.
刘植婷.2004.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研究综述.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4):50-52.
马晓萍,肖学年,张坤.2002.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测绘标准化,(1):1-5.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2012.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地震地质,34(4):782-791.
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2003.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地震,23(3):27-35.
徐敬海,聂高众,刘伟庆等.2010.多源异构地震灾情分类与编码研究.灾害学,25(增刊1):286-290.
目前存在问题主要:一是我国《保险法》缺少相关的巨灾保险的法律条文;二是缺乏专门的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三是缺乏巨灾保险的整体规划,未将地震保险纳入国家灾难风险管理体系灾前防范环节中;四是政府未明确在巨灾保险体系中与商业保险公司的职能划分;五是对巨灾保险的再保险没有明确规定;六是缺乏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包括计提巨灾保险准备金、免征巨灾保险保费收入营业税等法律规范。实施商业地震保险的强制性不足。目前国内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所实行的财产保险条款都将地震保险责任列为免除条款,如建筑、安装工程险是以附加险形式扩展地震保险责任,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明显把地震保险责任列为免除条款,健康保险、人身意外责任险也将地震保险责任列为免除条款。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保险法》条款中进行修订增文,把地震列入保险责任,尽快恢复地震保险职能,使利国利民的保险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地震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目前存在问题是:一是在建建筑物存在制度性缺陷。我国政府自1989年起就出台法规,要求在建建筑物的设计标准要达到一定的防震能力,但现实中不少在建建筑物仍没有严格遵守防震标准,如偷工减料等现象,削弱了抗震性能,增加了保险承保的难度。二是缺乏对地震风险的有效评估。巨灾风险承保必须建立在对巨灾损失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上,但目前国内对地震数据与保险数据进行有效对接方面做得还不够,难以从保险角度对地震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三是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缺乏。大多数人只能从国民教育地理课本章节中了解地震、防震减灾知识以及人员逃生的常识,有关部门向社会大众开展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和提高防震抗灾能力的活动较少。
商业保险公司要主动恢复承揽地震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地震保险是广大客户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发挥保险补偿职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表现,主动为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排忧解难,分担风险,从而提升保险业在社会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保险市场的竞争力。商业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再保险功能。再保险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分散风险,使保险人利用分保手段对自身所承担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散,保证其承担的保险责任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由于承保地震险的保额巨大、风险集中,保险人将超过一定比例的责任分保出去后,不仅可以保证公司财务的稳定性,使其业务量得以扩展,又不影响其偿付能力。采用分保形式不失为分散震灾风险的最好方式,通过相互转分保,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既可将过分巨大的风险责任进行合理转移,同时又能吸收其他风险责任的转入,使保险公司所承担的总保险责任数额变化不大,但却实现了地震灾害风险单位的大量化及地震灾害风险责任的平均化,确保保险人财务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政府部门要为商业保险公司开办震灾保险提供政策支持。地震灾害保险不是单纯的商业性保险,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震灾害风险发生频率较低,公众投保意识不强,而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大,商业保险公司难于独立承担,需要政府部门为商业保险公司开办震灾保险提供政策支持。首先,政府应加快立法,在《保险法》条文增加相关的巨灾保险法律条款,并赋予实施地震保险的强制性措施;其次,国家抗灾主管部门应与保险监管机构联合设立专门的巨灾保险管理机构;再次,应明确对震灾保险给予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在《保险法》中增加巨灾保险的法律条款,制定与地震保险相关的经济补偿实施细则。
强化对在建建筑物工程防震抗震达标的监督管理。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在建建筑物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地震灾害保险的可行性。商业保险公司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级别厘定不同的承保费率。如,防震抗震级别较高的建筑物,可实行较低费率承保;防震抗震级别较低的建筑物,实行较高的费率承保,以全面促进在建建筑物工程设计施工达到国家防震抗震的标准和要求。地震灾害保险可列明自负额和免责条款。强烈地震一旦发生,往往财产损失较大,商业保险公司难以承担所有损失,只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进行补偿,所以在地震保险条款中可以列明被保险人对地震灾害损失风险中应承担一定的自负额,以及免除条款。此举有利于增强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责任和保护意识,也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运作和地震灾害保险的持续开展。
作者:蓝振家 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分公司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建筑设计
抗震结构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及人员的安全。尤其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内,更要提升抗震结构的设计水平,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下文将重点对抗震结构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对其遵循原则及设计理念予以详细说明。
1实施抗震结构设计的目的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保证建筑在小强度地震灾害影响下不会存在任何破损或裂缝等病害问题,维持建筑正常使用;二是要求建筑在中强度地震灾害中,存在轻微破损问题,且经过修复后不会对建筑结构带来任何影响;三是要求在强度较大的地震灾害中,建筑处于稳固不倒的状态下,保证周边环境及人员安全。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做好抗震结构的科学处理,根据现有资料数据,对区域地震灾害等级加以分析,确定建筑抗震性能,合理规划结构布局,改善抗震效果,维护建筑结构稳固性和安全性。
2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设计原则
任何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满足既定原则要求,这不仅是为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和控制,同时也是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安全性,提高后期利用价值。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作为较为重要的一环,在工作落实中也应该加大对原则要求的重视力度,明确现有的规范指标,并严格按照指标内容开展设计活动,完善设计内容,以此更好的推动后续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结构抗震等级,防止建筑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具体而言,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既定原则如图1。2.1整体性原则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从整体性角度实行综合分析与考量,综合思考建筑要求,合理规划建筑结构布局,以此来完善设计内容,优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减少问题的产生。同时要注重前期试验,确定不同等级结构在地震灾害中产生的变化特征,合理选择材料种类,增强结构抗震性。此外,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力传导性特点,避免应力集中在某一点致使局部破损,影响建筑结构质量,威胁建筑安全性。抗震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子结构种类较多,若想增强抗震效果,需要开展构件及细节的优化与处理,提高建筑安全等级。2.2清晰性原则抗震结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传力路径的科学规划,对地震力予以分散和消耗,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实际设计中,应坚持清晰性原则,根据建筑结构特征对传力路径加以科学规划。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对整个建筑结构实行分析和探讨,了解结构受力特征及外力施加中可能出现的位移情况,再结合模型进行计算,承载负荷,以此对传力路径加以科学规划,降低地震灾害发生时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2.3结构规则原则结构规则原则要求在在设计过程中增大建筑结构刚度,利用刚度加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风险系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忽略了建筑结构刚度的重要性,这使得建筑在外界压力增加或地震波作用下,出现位移、破损等问题,破坏了结构的稳定性。为此,设计中就需做好结构刚度的科学把控,尤其要合理计算抗侧移刚度,并利用专业软件加强计算的准确性,增大结构承载力,继而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
2.4刚度与抗震能力相适应原则
刚度与抗震能力的协调处理可以保证建筑在地震灾害下,通过两个力的相互抵消减轻地震波带来的干扰和破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刚度和抗震能力间的关系,注重力学参数的准确计算,利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力,对地震波加以分散,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现阶段,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高度的增加,对抗震结构设计要求有所提高,在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高度、结构特征,注重承力分析和研究,确定承载能力,科学选择连接构件,从而优化结构刚度和抗震性能。建筑设计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地震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较大影响,虽然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人们可以对地震地质灾害予以提前预估,做到科学防控,但其对固定物体的影响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建筑物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中,要优化建筑的抗震性能,对地基基础结构、材料、建筑结构加以科学规划和处理,增强建筑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发生时带来的危险和破坏。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对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实行科学规划,以保障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并给出专业的施工方案,推动作业的顺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保证建筑在地震灾害影响下的安全性,避免倒塌、损坏等严重问题的产生,增加人们居住的安全系数,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形成。
4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时,为加强设计的合理性,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高工程的价值,需要对抗震结构设计理念进行深度了解和分析,根据现今发展实况及具体要求,开展适当的创新活动,从而更好的指导设计人员工作,转变传统设计思想,加强设计的有效性,达成最终的工程建设目标。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抗震结构设计作为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内容,应该加大关注力度,不断尝试设计理念的优化和调整,以此规范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明确指标要求,做到科学选址和规划,确定抗震等级及红线范围,最终优化建筑抗震性能。
4.1更新设计理念,加大抗震结构设计重视力度
在建筑结构设计及抗震结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设计人员,如果设计人员不具备专业能力,不具备明确的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很难将抗震与建筑结构融合起来,这样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就会因为抵抗能力不足而出现各种问题,威胁建筑及人们的安全。为此,设计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根据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做好理念的更新和优化,加大对建筑抗震功能的重视力度,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完成抗震设计,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设计精准度高等特点,故而设计人员在处理时应做到全面分析和考量,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更好的指导施工作业的开展。抗震结构设计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设计人员应加大对其重视力度,转变传统设计思想,注重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完善设计内容,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保障工程的整体效果。再者,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抗震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解地震带分布特点,掌握板块运动规律,不断完善抗震结构设计内容,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提高建筑整体水平,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设计完成后,还需开展专项评估和检测,确保抗震设计符合工程的建设要求。抗震结构的不同其产生的作用也存在较大差异,设计人员应重视这一点,并选择合适的结构种类,确保最终设计的合理性与科 学性。
4.2科学选址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地下板块剧烈运动强烈碰撞形成的,破坏性强、危险性高。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就应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由于建筑物的震害是由一些地质运动造成的,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地质较强的位置来建造建筑物。在选择抗震地理位置时,应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选择地质偏硬的地理空间建造建筑。该类型地质结构的承载力较大,不容易出现地震或山体崩塌等问题。在建筑建设中,可有效提升结构刚度和承载力,削弱地震的破坏力;另一方面选择地势平坦宽阔的区域,该区域稳定性强,地壳运动激烈性不高,地震等级也会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抗震结构设计难度,改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增大建筑安全系数。
4.3明确设计指标
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开展现场勘察,收集齐全的数据资料,明确设计指标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更好的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结构抗震等级。在设计过程中,指标参数的确定要做到科学合理,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切实增大建筑结构承载力、强度和刚度。另外,在设计指标确定中,还应考虑到国家现有规范标准,全面分析地震作用力对建筑的伤害等级,以此为依据,完善抗震结构设计方案。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树立全面管控意识,从多方面展开考量,注重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
4.4提升抗震等级
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如果抗震等级要求未达到标准要求,在日后使用中仍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并导致建筑结构出现破损、裂缝、位移等问题,降低建筑质量。为此,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建筑抗震等级要求予以掌握,增强抗震性能合理性,减少建筑结构病害的产生。如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结构性能特征加以分析,重点了解结构物理刚性,掌握其位移及扭转力参数。在分析过程中,可按照建筑形状的常规设计要求,遵循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合理测量和判断高层建筑的物理刚度,使高层建筑的扭转力和位移刚度在1.1-1.2之间。在剪力墙与简化连梁的设计中,需使相关参数符合如下要求:连梁跨度高度比要控制在2以内,设置暗柱作为支撑结构,保障结构稳定性;设计过程中如发现连梁跨度高度比在1以内,需要设置交叉暗柱作为支撑结构。地震运动多是受到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所以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对地质地理结构特征及运动轨迹予以详细了解,并根据以往数据资料开展分析工作,对建筑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加以科学把控,预测和判断地震发生频率、地震等级变化,为抗震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如图2)。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分析该地区的地震运动趋势,使区域建筑工程地质结构总体布局和该区域地震运动趋势大致处于相对垂直的状态,以降低特大地震对区域建筑工程前期设计的不利影响。4.5抗震防线设计抗震防线的科学设置可以在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的前提下,优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图3)。抗震防线规划设计原理为:在无大震的特殊条件下,注重侧向抗震性的有效延伸,以此保护建筑结构,优化抗震功能。通常情况下,抗震防线会设置三条,一条主两条次,以主线为主,开展防控处理。因为在地震灾害中,主要抗震线被破坏后,其他两条抗震防线才会出现问题,所以设计中要开展科学分析与考量,以确保放线质量。
4.6结构选型
抗震结构设计中,结构选型合理性对于抗震效果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大重视力度,增强整体设计有效性。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类型的设计和应用中,必须特别注意建筑结构抗震类型的正确设计和选择。根据建筑的具体功能要求及主体结构的特点,做到精心设计和分析,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立面的主体结构和建筑平面的主体结构,具体如图4所示。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还应该遵循既有原则和要求,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优化建筑抗震性能,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此,在建筑结构选型中,设计人员需要分别从整体性、安全性、协调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考量,增强结构抗震效果,提高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分析结构受力特征,并根据结构性能要求,对抗震性加以科学分析,以削弱地震破坏力,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为加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加大对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视力度,根据现有规范要求及建筑特征,对建筑结构抗震性实行科学规划和处理,提高结构刚度、强度、承载能力,科学选型、选址,保障建筑安全性,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和威胁,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与此同时,抗震结构设计水平的优化也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持续前行的关键,值得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理念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
[2]胡安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J].居舍.2020(02)
[3]茹彩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9(35)
[4]高继红.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有效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4)
关键词:微博舆情数据;灾情判定;有感范围提取
中图分类号:P315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7)02-0303-08
0引言
地震发生后,灾情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分析和研判是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派遣救援力量、调配救灾物资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震后2 h的黑箱期内,如何快速判定灾区影响范围灾情时空分布、震害规模、强度等是地震应急灾情快速获取及服务的关键(聂高众等,2012)。目前,在震后有感范围确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通过“三网一员”、政府、地震部门应急人员电话、传真,网站灾情填报等方式获取灾情,绘制有感范围图;二是根据烈度衰减模型快速计算生成地震影响场来预估灾区范围和强度(汪素云等,2000;王景来,宋志峰,2001;张方浩等,2016a);三是基于智能手持采集终端(PDA、12322、IOS/Andrio手机端APP等)获取地震信息,生成有感范围分布图(郑黎辉等,2012;陈维锋,2014;章熙海等,2014);四是通过网络爬虫在网站上获取灾情信息,通过地址匹配、空间定位解析后插值生成有感范围分布图(帅向华等,2009,2013;胡素平,帅向华,2012;杨天青等,2016)。在实际地震应急中,上述几种途径在信息获取的时效性、获取效率、信息量、空间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短时间内都难以全面客观地反应灾区有感范围的强度和分布,“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在震后灾情快速获取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微博客用户242亿。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量众多的个人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相对于手机信令、浮动车、微信等数据,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平台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强扩散、空间分布广泛性等特点,微博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被免费、公开地获取(廉捷等,2011;刘经南等,2014;仇培元等,2016)。尤其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数小时内,大量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并广泛传播,汇集形成海量数据,包括用户账号、时间、经纬度坐标、博文、图片、微视频、关注热点等,这些数据中包含有地震灾情信息,如震感、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地震地质灾害等(王松等,2014;何宗宜等,2015;徐敬海等,2015)。通过对这些微博“大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分析、表达和应用,能客观地反映灾情时空演变规律,辅助地震灾情快速研判,服务政府应急救援决策。[HJ]
本文根据微博舆情数据特点和传播特性,研究如何利用微博舆情数据分时段提取地震有感范围,并以2014年景谷66级地震为例进行应用检验。
1研究技术框架
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首先根据地震三要素信息,通过微博API调用、关键字检索、网络爬虫、专业地理抓取等技术手段,实时获取微博用户的信息,信息主要来源于新浪、腾讯、网易、人民网等主流网站微博用户,对这些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库。其次,对微博数据进行解析、去重,提取有效信息,包括微博时间、博文内容、图片、空间经纬度坐标等,并对核心博文内容进行中文分词、清洗等挖掘处理,提取与地震灾情相关的特征词,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则对微博数据与地震烈度判定的描述性信息进行关联匹配,建立微博地震灾情信息分类表。最后,以微博灾情节点为基础进行空间插值,将离散分布的灾情点转化为连续分布的灾情有感范围图,描述灾情时空演变规律,辅助灾情研判。具体研究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2微博数据获取
微博数据获取方式有网络爬虫技术和调用微博官方API接口两种途径,基于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流程是通过设定入口URL地址,按照一定的爬行策略将网页内容保存,并提取网页中有效地址作为下一次爬行的入口URL地址,直到爬行完毕。由于地震灾情信息抽取和空间定位要求,该方式信息获取效率不高,空间地理位置还需通过地名规则、地址匹配技术进行解析获取,另外,多次访问有账号屏蔽风险(廉捷等,2011)。因此,本文以当前用户基数较大的新浪微博为例,注册认证后获取调用新浪微博的API权限,通过调用相关API,解析服务器返回的JSON数据文档获取微博信息,该方式微博信息获取时效性高,数据格式清晰,便于数据的存储和解析。微博数据获取技术流程如图2所示。
[BT(12]3微博数据分析表达
31微博数据分析处理[BT)]
面对海量的微博信息“大数据”,为提高数据挖掘效率和准确率,需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去重,提取微博的时间、内容、图片、经纬度坐标等有效信息,并对核心博文内容进行中文分词、清洗等挖掘处理,滤掉一些频繁出现而意义又不大的词,比如“的”“就”“是”“和”等语气助词、副词、介词和连词,提取与地震灾情相关的特征词、热词,对微博灾情信息进行分类和编码,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对微博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完成后,建立微博c地震灾情信息分类映射是微博灾情可视化表达的关键环节。通过对2014年云南地区70余次地震新浪微博博文内容进行解析,提取主体特征词,从结果分析看,震后与地震相关的内容,主体集中于人的反应、器物反应方面,约占统计的70%以上,房屋破坏、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破坏的信息以及地震地质破坏方面的较少。依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等相关标准,将微博信息与地震灾情描述性信息进行关联匹配,建立了微博灾情分类表(表1)(曹彦波等,2010;张方浩等,2016b)。
32微博数据可视化表达
微博数据的空间可视化表达是实现分析灾情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震后获取到的微博灾情数据往往是在地理上分布不规则的离散数据,为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地震灾情时空分布特征,需以这些微博数据点为基础进行空间插值。常用的空间插值算法有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to a Power)、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最小曲率插值法(Minimum Curvature)、样条函数插值法、Shepard插值法和自然邻点插值方法(Natural Neighbor Interpolation)等(高洋,张健,2005)。本文将采用自然邻点插值方法来处理高度离散化分布的不规则微博灾情节点,通过插值拟合来描述灾情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
由于震区绝大部分微博用户群体是一般公众,个人震感不一,对灾情的描述也有差别,为方便对微博灾情节点进行空间插值,使拟合出来的有感范围更接近实际,基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提出的“等震线长短轴半径与烈度对应经验关系”,计算微博灾情位置距震中的距离,根据距离震中远近对微博数据进行分级赋值,共分7级:1代表有感区,对应烈度表的Ⅳ度区;2代表轻微区,对应Ⅴ度区;3代表轻度区,对应Ⅵ度区;4代表中度区,对应Ⅶ度区;5代表重灾区,对应Ⅷ度区;6代表极重灾区,对应Ⅸ度区;7代表巨灾区,对应Ⅹ度及以上(表2)。
4微博数据应用实践
[KG(0.2mm]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39秒,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于(234°N,1005°E),震源深度50 km。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省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影响范围广,引起较多的微博用户关注。笔者通过调用新浪API,以本次地震震中位置为中心,150 km为搜索半径,数据采集时段为震后24 h。共获取到1 231条微博信息,经过清洗筛选后剩余281条与本次地震相关的灾情信息,包括人的反应信息178条,器物反应信息56条,房屋破坏信息15条,其他信息26条。这些信息的微博用户地理位置上主要分布在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3个州(市)的16县(区),震中附近区域震感强烈,微博活跃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永平镇、距离震中较近的景谷县城威远镇以及人口密集的普洱市主城区(图4)。[KG)]
从灾情数据分类结果来看,在震后24 h内,灾情描述信息以人的反应和器物反应为主,占总信息条数的83%,而房屋破坏、地震地质、生命线破坏等情况描述较少,不到20%,主要因为微博用户群体以一般公众为主,博文的内容主体集中在微博用户自身所处环境的感觉、表情、心情和身边器物反应的描述,对于其他如房屋破坏、地震地质,生命线破坏等比较专业的灾情描述不是很多(图5)。
从震后24 h内的微博灾情数据分时段统计结果看,大量的信息集中在震后2 h,共145条,占总条数的50%左右,第一条微博信息于2014年10月7日21时56分32秒,也就是震后3 min,的内容为“就在1分钟前,地震了,好恐怖[泪],这个美丽的地方又地震了”,地理位置是(101043 5°N,230588 8°E),距离本次震中64 km(图6)。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提取特征词库,拟合形成了震后10 h灾情演变时空特征分布图(表3,图7)。
来自Ⅵ度区以外的临翔区和思茅区,景谷县城附近震感强烈,周边的景东、墨江、景洪、勐海、孟连、沧源有感,根据该图,可帮助决策部门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宏观灾情的空间分布和重点救助区域的初步判断。震后1~4 h,随着救援力量、救灾物资的投人,灾区社会秩序逐步恢复,灾民得到救助和转移安置,通信恢复正常,微博粉丝活跃度逐渐增加,信息量增多,有感范围增大,但震感较强烈的区域还是在震中附近。震后8 h,随着救援行动的进一步深入,震中永平镇附近也有10多条相关的微博灾情信息,灾情进一步明朗,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永平镇和威远镇一带,强有感区边界也较清晰明显。震后10 h,微博灾情有感范围基本与实际地震烈度范围一致。
5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博等新兴社交平台产生的“大数据”信息丰富、多变、复杂,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数据,对震后有感范围提取,灾情快速判定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实现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博舆情数据的震后有感范围快速判定的技术框架,详细论述了微博舆情数据的获取方法和技术流程,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和《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等规范,将微博主体特征词与地震烈度判定的描述性信息进行关联匹配,建立了微博地震灾情信息分类表,采用自然邻点方法将微博灾情节点通过插值拟合来描述地震有感范围时空变化特征。最后以景谷66级地震为例获取了震后微博灾情数据,对灾情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生成有感范围时空演变图,对于决策部门震后快速把握灾情提供了一种可行和有效的途径。但在实际地震应用中,应将微博拟合结果与衰减模型烈度、仪器烈度、震源机制、破裂过程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判定,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
参考文献:
曹彦波,李永强,胡秀玉2010地震现场灾情信息编码体系研究[J].地震研究,33(3):344-348
陈维锋,郭红梅,张翼,等2014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报接收处理系统[J].灾害学,29(2):116-122
仇培元,陆锋,张恒才,等2016蕴含地理事件微博客消息的自动识别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8(7):886-893
高洋,张健2005基于自然邻点插值的数据处理方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2(3):346-351
何宗宜,苗静,彭将,等2015结合微博数据挖掘的时空特征分析[J].测绘通报,(10):60-64
胡素平,帅向华2012网络地震灾情信息智能处理模型与地震烈度判定方法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7(4):420-430
廉捷,周欣,曹伟,等2011新浪微博数据挖掘方案[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10):1300-1305
刘经南,方媛,郭迟,等2014位置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39(4):379-385
聂高众,安基文,邓砚2012地震应急灾情服务进展[J].地震地质,34(4):783-789
帅向华,侯建盛,刘钦2009基于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报告的灾害空间分析模拟研究[J].地震地质,31(2):321-333
帅向华,胡素平,郑向向2013地震灾情网络媒体获取与处理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3):178-184
汪素云,俞言祥,高阿甲,等2000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J].中国地震,16(2):99-106
王景来,宋志峰2001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模型[J].地震研究,24(2):162-167
王松,吴亚东,李秋生,等2014基于时空分析的微博演化可视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9(3):68-75
徐敬海,褚俊秀,聂高众,等2015基于位置微博的地震灾情提取[J].自然灾害学报,24(5):12-18
杨天青,席楠,张翼,等2016基于离散灾情信息的地震烈度分布快速判定方法研究[J].地震,36(2):48-59
张方浩,和仕芳,吕佳丽,等2016b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灾情信息分类编码与初步应用研究[J].地震研究,39(4):664-671
张方浩,蒋飞蕊,李永强,等2016a云南地区地震烈度评估模型研究[J].中国地震,32(3):572-583
第一条为了保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四)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五)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必要时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五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物资,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国家接受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的援助。
第六条对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过渡性安置
第七条对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应当根据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对投亲靠友和采取其他方式自行安置的受灾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
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占用废弃地、空旷地,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农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第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为灾区群众安排临时住所。临时住所可以采用帐篷、篷布房,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简易住房、活动板房。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将学校操场和经安全鉴定的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国家鼓励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行筹建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住所,并予以补助。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条用于过渡性安置的物资应当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单位应当确保帐篷、篷布房的产品质量。建设单位、生产单位应当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确保简易住房、活动板房的安全质量和抗震性能。
第十一条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比例配备学校、医疗点、集中供水点、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日常用品供应点、少数民族特需品供应点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过渡性安置地点的规模应当适度,并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和预留必要的消防应急通道,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防范火灾和雷击灾害发生。
第十二条临时住所应当具备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第十三条活动板房应当优先用于重灾区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以及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条过渡性安置用地按临时用地安排,可以先行使用,事后再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到期未转为永久性用地的,应当复垦后交还原土地使用者。
第十六条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环境卫生整治。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及时惩处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受灾群众应当在过渡性安置地点所在地的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下,建立治安、消防联队,开展治安、消防巡查等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
第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复毁损的农业生产设施,开展抢种抢收,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保障农业投入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
第十九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组织供电、供水、供气等企业恢复生产,并对大型骨干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支持,为全面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提供条件。
第三章调查评估
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二)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三)需要安置人口的数量,需要救助的伤残人员数量,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及未成年人的数量,需要提供的房屋数量,需要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恢复重建的生产设施,需要整理和复垦的农用地等;
(四)环境污染、生态损害以及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毁损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受影响情况;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八)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需要调查评估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他建设工程进行工程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并开展地震活动对相关建设工程破坏机理的调查评估,为改进建设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三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应当采用全面调查评估、实地调查评估、综合评估的方法,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地震部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收集、保存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后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并建立完整的档案。
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应当及时上报国务院。第四章恢复重建规划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与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并坚持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区分缓急、突出重点,相互衔接、上下协调,规范有序、依法推进的原则。
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十八条地震灾后调查评估获得的地质、勘察、测绘、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依据。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和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对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复核,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害状况和区域分析,恢复重建原则和目标,恢复重建区域范围,恢复重建空间布局,恢复重建任务和政策措施,有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受损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复,实施步骤和阶段等主要内容。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土地整理和复垦等做出安排。
第三十条地震灾区的中央所属企业生产、生活等设施的恢复重建,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统筹安排。
第三十一条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吸收有关部门、专家参加,并充分听取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的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十二条地震灾区内的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需要异地新建的,重新选址时,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新址进行论证,听取公众意见,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应当及时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公布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修改、其他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的,或者因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修改的,由规划组织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章恢复重建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协助、指导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城镇恢复重建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城市、镇总体规划,注重体现原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合理确定城镇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并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的统筹规划、政策建议、投资计划、组织协调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安排和政策建议,并具体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
交通运输、水利、铁路、电力、通信、广播影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有关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建设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房屋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
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保障、生活困难救助、农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对孤儿、孤老、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助、心理援助和伤残康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影视、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维护市场秩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工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农业生产设施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条件恢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用地安排、土地整理和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商贸流通、工业生产设施等恢复重建。
环保、林业、民政、水利、科技、安全生产、地震、气象、测绘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及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公安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和稳定地震灾区社会秩序。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进口恢复重建物资、境外捐赠物资的验放、检验检疫。
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涉外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地震废墟进行现场调查,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范围,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
第三十七条地震灾区的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族事务、建设、环保、地震、文物等部门和专家,根据地震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清理保护方案,明确地震遗址、遗迹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护对象及其区域范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保护,应当在确定无人类生命迹象和无重大疫情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保护的原则实施。发现地震灾害现场有人类生命迹象的,应当立即实施救援。
第三十九条对清理保护方案确定的地震遗址、遗迹应当在保护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抢救、收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在不影响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对有倒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对废墟中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残留物进行必要的清理。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实施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历史价值与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但将来可能恢复重建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对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等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应当及时抢救、整理、登记,并将清理出的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运送到安全地点妥善保管。
第四十条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应当按照清理保护方案分区、分类进行。清理出的遇难者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清理出的财物,应当对其种类、特征、数量、清理时间、地点等情况详细登记造册,妥善保存。有条件的,可以通知遇难者家属和所有权人到场。
对清理出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废弃物、残留物,应当实行分类处理,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地震灾区的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对清理出的动物尸体,应当采取消毒、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第四十二条对现场清理过程中拆除或者拆解的废旧建筑材料以及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活动板房等,能回收利用的,应当回收利用。
第四十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镇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统筹安排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政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图,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第四十四条经批准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行安排使用土地,实行边建设边报批,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对因地震灾害毁损的耕地、农田道路、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废弃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应当依法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并治理地质灾害。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复审;确有必要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
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应当根据修订后的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进行相应修订。
第四十六条对地震灾区尚可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应当按照地震灾区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改造等措施。
第四十七条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地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地。
第四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的准确性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九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重点对工程是否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第五十条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五十一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涉及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第五十四条国家根据地震的强度和损失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由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构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款物。捐赠款物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将捐赠款物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作为受赠人的,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应当向捐赠人出具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捐赠票据。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物资和人员服务以及安排实施的多双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投资地震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第五十七条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依法实行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税务部门制定。
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地方税收优惠措施。
第五十八条地震灾区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九条国家向地震灾区的房屋贷款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贷款、工业和服务业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农业恢复生产贷款等提供财政贴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国家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应当优先考虑地震灾区的交通、铁路、能源、农业、水利、通信、金融、市政公用、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工程设施建设。
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等设施因地震遭受破坏的,地震灾区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正常运行。
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受灾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就业;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第六十二条地震灾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其监护人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国家给予生活费补贴;地震灾区的其他学生,其父母因地震灾害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地震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同等情况下其所在的学校可以优先将其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予以资助。
第六十三条非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安排,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国家鼓励非地震灾区的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援建等多种形式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第六十四条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六十六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分配方案、房屋分配方案前,应当先行调查,经民主评议后予以公布。
第六十七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来源、数量、发放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铁路、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
第六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并在审计结束后公布最终的审计结果。
第七十条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结束后,及时向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
第七十一条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七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都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三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部门侵占、截留、挪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的,由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追回被侵占、截留、挪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或者物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者明示、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十六条对毁损严重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建设工程,在调查评估中经鉴定确认工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嫌行贿、受贿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地震;灾害;结构设计
地震是人类在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1.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1.1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1.2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1.3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2.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2.1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2.2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
3.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遥感;三维;滑坡
【Abstract】This article get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landslide by util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GIS technology,dealing with remote sensing graph of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then preprocessing like geometric correction and comparing images of the disaster area after the earthquake with the before;make use of DEM elevation data of the diaster area to display 3D visualization image of the affected area and the landslide,which show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disaster-affected body such as location and scope more accuratly and more clearly;a rough estimate the acreage and volume of the landslide by using the 3D analysis function of GIS is also in this paper.
【Key words】Remote sensing; 3D; Landslide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成为制约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诱发滑坡地震在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发生,尤其在山区较多的地区,其中以云南、四川地震滑坡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地震滑坡灾害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近年来,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和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快速获取地震灾情信息、震后应急和震害快速评估的有效手段。因此,利用现代遥感影像(RS)、遥感图像处理和三维分析(ArcGIS)等技术,高度逼真地呈现地质灾害形状、概略计算滑坡体的表面面积与体积、划定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及危害性评估具有现实意义。
1 遥感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
近年来,各项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在地震中,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海量数据存储等技术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日趋成熟,为遥感在地震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第一,利用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获取震后灾情的宏观分布情况,以判断地震的影响范围,对活动断层、地震破裂带及次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分析活动断层的几何特性、构造地貌等。
第二,利用遥感影像可以得到震后房屋的详细破坏情况,以满足灾情的详细判断和震灾评估的精度要求,以便尽可能地获取灾情信息,从而迅速地为专家进行震后评估提供数据源;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估算出山体滑坡的面积、土方,还可以通过遥感监测推断出潜在的滑坡区域,为民众的疏散以及次生灾害的预防提供参考。
第三,雷达卫星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方式,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可实现全天候对地物进行观测,初步确定震中位置和推定地震烈度分布,为制定救灾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 三维分析技术模块简介
数据的表达和显示,是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利用ARCGIS的3D Analyst模块可以创建动态三维地形和交互式地图,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处理。
数据的三维可视化,一般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叠加影像到空间相应区域的DEM上。第二种是设置图层属性,以三维立体高度反映矢量数据图层中每个特征的字段值大小。第三种是直接使用3D Analyst三维分析模块提供的三维转换工具,将已有矢量数据特征转换到三维空间中。
本文主要采用第一种处理技术,实现数据的转换和三维图像显示,并利用三维分析模块中的aera and volume statistics功能,来初略计算目标物的表面积和体积。
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3.1 数据收集
研究区以某城市的山区为研究区域,收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30m分辨率的TM卫星遥感数据、1:50000等高线数据,使用软件包括ERDAS IMAGINE 9.2和ARCGIS 9.3等。
图1 研究区遥感影像图
3.2 数据预处理
TM遥感数据处理的内容主要是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增强、正射校正、图像裁剪等,提高其识别率,从而满足遥感解译和识别地物的需要。由于原始遥感图像色调对比度不大,灰度级较集中,遥感层次较少,影像分辨力和解译力均较差,不适宜直接应用于遥感解译,因此首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段线性拉伸处理,对图像进行正射校正以减少地形起伏对遥感影像产生的投影偏差,最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图像进行了分幅剪裁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如图所示:
图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DEM数据的生成,是将传统纸质地形图上的信息,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实质上是为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转化为图形线性数据,利用得到的矢量图为基础数据源源,精确定义图形数据中的各种拓扑关系,生成数字表达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其数字描述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对1:50000地形图进行校正并矢量化,得到shp格式矢量图,用ArcToolBox模块中的3D analyst Tool的功能技术,将SHP格式矢量化成DEM-TIN的格式图形文件,再生成由TIN-DEM转化的地形高程灰阶图。
图3 研究区DEM图
4 滑坡解译与三维可视化
4.1 滑坡的解译
滑坡的解译是斜坡变形现象中最复杂的一种,自然界中的斜坡变形千姿百态,特别是经过长期变形的斜坡,往往是多种变形现象的综合体。遥感影像上滑坡的解译主要是通过影像中色调、阴影、纹理、形态进行,在对滑坡进行解译时,除了直接对滑坡体本身做辨认外,还应对附近斜坡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植被、水系等进行解译。遥感影像上滑坡体的色调与周围稳定地形有着明显的区别,刚发生不久的地震滑坡,坡体上大都有着松散的堆积物质组成,表面具有较强的波谱反应能力,在影像上呈现浅色调为主,处于变形阶段的滑坡,滑坡体周边一般具有相比滑坡平面形态色调较浅的色环,或在后缘出现浅色线条甚至前缘出现局部的崩塌现象。
4.2 三维遥感立体图形
利用ArcGIS软件的三维扩展功能模块,在ArcScene中,将已形成的DEM数据信息添加到高程图层,遥感影像信息添加到纹理图层,经过透视法叠加组合,从DEM获取高程数据,并设置拉伸系数后,实现三维仿真效果立体图,灾害体的位置、范围等信息表现更准确、清晰展现。
图4 三维立体图
4.3 计算滑坡体表面积和体积
ArcGIS软件具有计算某形体的表面面积和体积的作用功能,利用3D AnyalystSurface Anyalystarea and volume statistics的分析模块,可计算出在指定高程以上或以下,不同形态地质体的表面面积和体积。
文中选取某块区域为滑坡点,通过统计计算其滑坡面积与体积,得出该滑坡体表面面积为1.3×104m2,利用高程值计算估算其体积约为1.82×104-3.25×104m3。
5 结论
通过ArcGIS三维分析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分析功能模块使用,能够完成简单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所无法完成的任务。与二维平面地质灾害预测图比较,三维立体地质灾害预测图,可使研究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更直观表现,对灾害体的位置、范围等信息表现更准确、清晰展现。文中由于受数据获取难度与精度等限制,选取不具有代表意义的区域为研究对象,但估算滑坡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是可具有普适性,在真实地震中将得到较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姜立新,帅向华,等.地震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J].地震,2003,23:115-120.
[2]柳稼航,杨建峰,魏成阶,等.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历史、现状和趋势[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6):4-11.
关键词:地震,灾害,结构设计
地震是人类在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1.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1.1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1.2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1.3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2.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2.1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2.2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
3.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鸿晶,宗德玲.关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
[2]陈天虹,李家康,马晓董.对“高层混凝土结构与抗震”课程教学问题的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
Abstract:Our country is located in such an earthquake-prone area, is the world by earthquake disaster among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linked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have occurred many times,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is our country schools, housing, office buildings, is widely used in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type of, and will be in a large amount for a long time in our country exists.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and the frame structure, steel structure, compared to seismic capacity is low, the strong earthquake in easily in the badly damaged.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on the seismic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analysis, adopting effective seismic strengthen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houses is the demand of social reality. In this paper of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hous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 and reason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Key words: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building; Seismic;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处南亚至地中海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地震活动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破坏性地震多达2600余次,绝大部分省份都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由于建国初期人民对地震及其预防的意识薄弱,我国直至1974年才出台第一本《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随后,随着对地震灾害认识的提高和重视,相关地震设防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陆续了相关抗震规范。由于在此期间建设的工程项目对抗震设防考虑不足或未经考虑,地震发生时,大量房屋结构难以抵抗[1]。从世界上发生的伤亡惨重的地震中可以得出,绝大多数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致。由于砌体材料使用简便、易于施工,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学校、居住、办公等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类型,但材料脆性较大,因此,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抗震加固的主要对象。
1 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的必要性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由粘土砖、混凝土砌块等砌成,是我国当前大量采用的建筑结构之一。由于砌筑材料属于脆性材料,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均不高,因此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延性较差,抗震能力低[2]。从国内外历次巨大震害可以看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尤为明显。在1923年发生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中,大部分砖石房屋受到严重损害,8000幢砖石房屋仅有12.5%可以修复继续使用;我国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破坏率高达70% - 90%;1993年我国云南普洱大地震中,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倒塌率高达75%[3];2008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震区建筑多为抗震能力较低的砌体房屋,破坏面积大,受损状况严重,是我国建围以来破坏程度最大和恢复难度最高的强烈地震灾害。
多次大规模地震灾害中,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受到的破坏程度最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量大面广,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开裂、倒塌现象严重,对其进行抗震加固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措施。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可以延长房屋寿命,增强房屋抵抗爆炸等突发事故的能力,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在地震发生时,可以有效降低房屋的损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进行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相比,未进行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往往比较严重,在1976年我国的唐山大地震中,京津地区在震前对一批主要建筑物进行了抗震加固,在地震中这批建筑物损害不大,无严重破坏现象,没有一处发生倒塌,震后仅1天就恢复使用,而其他没有进行抗震加固的建筑物则损坏严重。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及原因分析
分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害的特征及其原因,找出建筑物的薄弱部位,是进行建筑物抗震加固的前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受到震害可能由于设计时抗震能力不足、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良或其他原因所致。从多层砌体结构角度考虑,砌体结构墙体自重和刚度大,在水平方向受水平荷载抗侧移,在垂直方向受竖向荷载受压,在地震发生时吸收的能量多,受各种复杂的应力作用影响[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及原因可以从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2.1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水平结构的震害特点及原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水平结构主要指楼盖和屋盖,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整体水平移位、各构件之间相对移位,和部分构件自身强度不足受到损坏。对整体性较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屋盖,其震害较轻,而对整体性较差的屋盖,震害通常较为严重。水平结构的震害常出现楼板或屋面板沿接缝处产生裂缝、屋面梁支承长度减小、楼板或屋面板局部拱起、构件联结处松动、墙体局部沿楼盖或屋盖支撑处开裂等现象。由于房屋结构水平方向的抗剪强度不足,易造成檐口或楼盖支承处的墙体沿支承面产生水平裂缝或斜裂缝。并且,在强烈地震中,由于屋架支撑系统不完全、预制钢筋混凝土楼盖或屋盖各结构构件联结强度不足、部分构件局部支承强度不足、支承长度不足、横墙间距过大等原因,极大程度地削弱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易造成构件之间相对移位和部分构件自身强度不足受到损坏。
2.2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竖向结构的震害特点及原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竖向结构主要指墙体、柱等,其震害的主要特征是出现竖向裂缝、水平裂缝、斜裂缝等裂缝。由于门、窗洞口边缘处是墙体应力最为集中和刚度最易发生突变处,在门、窗洞口角端易出现斜裂缝,门、窗洞口上下沿易出现水平裂缝;纵横墙交接处由于联结强度较低易出现竖向裂缝;由于承重横墙和窗间墙受易受剪切破坏,常出现斜裂缝;对屋架下的支承墙体,因缺乏足够的支承强度,易出现竖向裂缝。当这些裂缝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墙体上密集出现时,将导致墙体部分砌筑材料掉落和墙体破碎,甚至发生墙体倒塌的严重破坏。
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技术
3.1 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法
当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不符合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进行加固。应在房屋四角、内纵墙与外墙交接处等应力集中的位置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截面面积不宜过大,配筋数量不宜过多,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截面和钢筋应适当增多[5]。构造柱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拉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对于纵墙承重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无横墙处的纵墙中设置构造柱时,应在楼板处预留相应构造柱宽度的板缝,并与构造柱混凝土同时灌浇,做成现浇混凝土带。构造柱的竖向钢筋末端应作成弯钩,在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180mm,在斜交抗震墙段内设置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抗震墙层间高度。
3.2增设圈梁加固法
圈梁可以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抵御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加强楼板与墙体的连接。对内横墙、内纵墙和外墙,应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圈梁必须与构造柱连接,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增设的圈梁、构造柱应与原有圈梁、构造柱形成整体系统。圈梁与构造柱共同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和延性,有效防止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发生突然倒塌。
3.3 增设抗震横墙加固法
当房屋承担地震剪力的横墙数量不满足抗震要求时,可增设抗震横墙,根据抗震横墙面积率确定增设抗震横墙的数量,增设的抗震横墙厚度不小于240mm,应能有效分摊地震荷载。对于原建筑中抗震墙较少、抗震墙间距过大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采用增设抗震横墙加固法是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有效方法。楼层增设的抗震横墙应采用同底层相同的连接方法,与底层横墙相对齐。当房屋不宜增设抗震横墙时,可在原横墙的单面或双面设置钢筋网提高横墙的承载能力。
3.4 联结与拉结加固法
联结与拉结是进行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的重要手段,其加固措施主要是连与锚。墙体等原有构件通过联结与拉结,和增设的构造柱、圈梁等后加构件形成整体,加强原有构件联结较差之处,提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增强山墙等构件的抗震能力。
4 结论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当前学校、居住、办公等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大量存在。地震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使用的砌筑材料属于脆性材料,延性较差,抗震能力低,因此,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抗震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强烈地震灾害发生时易受到严重损害。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表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震害中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因此,分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地抗震加固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有效御防地震灾害,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敬书,潘宝玉.现行抗震加固方法及发展趋势[J].工程抗震与改造加固,2005,27(1):56―57.
[2]信任,姚继涛.多层砌体结构墙体典型抗震加固技术和方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2(2):251-255.
[3]林玮,李巨文.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