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网络暴力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暴力影响

第1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摘要】“余额宝”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方贷款销售平台,刚刚出现就对我国的金融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网络化的 21 世纪,投资网络化也将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在网络方面的创新,也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人应当顺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弥补我国法律在网络投资这一方面的空白,本文仅从经济法简论之。

【关键词】余额宝,证券投资,法律,网络化

2013 年 6 月 13 日,余额宝正式推出“余额宝”这一业务,余额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内,既可以随时用于余额宝消费、付款等支出,同时也能够购买货币贷款投资收益,获得增值。余额宝的操作流程并不复杂。用户将自己余额宝中的资金转入余额宝用户,后者中的资金平时用于投资金融产品,而当用户需要用钱时,可直接从余额宝用户提取。

余额宝实际上是将贷款机构的贷款直销系统内置到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过程中,余额宝和贷款机构通过系统的对接将一站式为用户完成贷款开户、贷款购买等过程。而目前仅有天弘贷款“增利宝”一家贷款机构作为余额宝的对接贷款机构。

用户存在余额宝的投资所获取的利益并非是银行利息,而是投资货币贷款的收益,银行利息至少在国内是无风险的,而投资货币贷款尽管投资风险极小,但并不属于无风险投资。贷款机构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贷款出现大幅缩水或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的情况,而贷款手中所持流动性资产又不敷支出时,曾在 2006 年就出现过这种现象,这将是对货币市场贷款重要一击。货币市场贷款必将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在 2006 年就曾出现过。

T + 0 交易适用于用户的不固定性,同时余额宝可以给用户贷款,使用户可以用此笔钱投资、消费,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使用余额宝。以前对于现金的管理一直以传统货币独占鳌头,但是因为传统货币不够方便,在 2012 年,贷款机构就要用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来替客户先垫付资金,此时是最早的 T +0 产品的赎回过程。

虽然省略了传统货币带来的不便捷,但如果销售量增加,对于中小型的贷款机构的资金流动量是重大压力,此时需要贷款机构提出高效的营销方式来度过难关,不论是哪里信用体系没有 100%完善的,虽然淘宝推出天猫利用成交数建立信任度,但是对于信用体系依然不是完全靠谱的,信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支持。

如此看来,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小额价值、数量较少的商品后由作为第三方的直接余额宝垫付,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快捷。而增利宝则是作为一种货币贷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直接被消费者购买。

相对于用余额宝购买商品只能在网络上进行的局限性,用户将资金存放于银行零风险,以及购买商品的平台不受约束。由此而来,更多的人信赖有实力的贷款机构名而非排名 50 名左右中小型贷款机构,大型贷款机构介绍的产品也更受欢迎。

证券投资贷款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贷款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贷款托管人托管,由贷款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炒股、债券等金融手段投资。人们平常所说的贷款主要就是指证券投资贷款,它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投资者通过购买贷款的方式来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贷款的设立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发行贷款股份成立投资贷款机构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机构型贷款; 二是由贷款管理人、贷款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贷款契约设立,我们通常将其称为契约型贷款。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证券投资贷款基本都是契约型贷款。

随着网络在社会应用中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网络也逐渐深入到金融行业中,银行销售的产品也将目光转移到互联网上,其中也包含贷款。银行以往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储户的存入银行的钱来获得利息差额,像余额宝这样的新式业务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老百姓传统的投资、理财理念,虽然现在这种新的网络贷款形式没有像银行的存蓄业务一样被大众完全接受,但是作为网络的金融界势必会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严重冲突,同时网路上的金融行业一定有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必将成为金融 IT 及大数据挖掘机构的新宠儿。

虽然我国在证券方面法律不断加强如《证券法》、《证券投资贷款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依然不及贷款业法律。liuxue86.com

证券投资贷款的法律依然不够完善,没有以此为主导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连较为相配套完善的规范性文件都没有,没有一套完善的证券投资贷款法案,对于在贷款中产生的问题,政府即使参与进去监管,但是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政府也很难有效担任起监管的重任,监管的操作性差,监管力度便跟不上去,国外的证券投资贷款具有延续性,法律法规相对健全,而我国到现在为止,监管贷款行业的机构如中国证券业协会主要要求大家以自律为主,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利,一次监管的力度一定会受影响。

目前,我国网络证券投资贷款的法律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我国2012 年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贷款法》,及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部门规章均未出现与证券投资网络化相关的条文,这也让目前的网络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缺乏相关保障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投资现状。

这要求有关国家权力机构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章的制订,弥补我国法律在这方面存在的空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尽量规避法律的滞后性。从而,为调控证券投资网络化中出现的各种法律关系提供法律上的支撑。同时,我们也应当完备相关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相关法律得以准确适用、实施。

余额宝的一经投入市场,便以惊人的迅猛速度发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网络证券投资贷款将会为我国金融界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金融界发展创新的同时,法律应当与时俱进,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参考文献:

[1] 欧丽君,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 王怡,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大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

第2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网 暴力游戏 暴力倾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网络游戏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最近十几年内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各地警方发现,在青少年喜欢玩的电脑游戏中,其情节内容基本上都带有暴力内容,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由于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存在可能的联系,而当前网络游戏在社会上日益流行,我国还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为此,积极开展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便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在已有的网络暴力游戏的研究中,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接触暴力的网络游戏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论证,主要是通过让被试者玩不同暴力水平的游戏,再分析所产生的暴力行为因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的方法有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暴露于网络暴力游戏都导致了暴力行为的产生。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包括研究的可重复性,样本的大小是否足够,信度、效度是否控制,是否有时间次序,以及潜在的虚假因素的影响是否控制,交互影响是否考虑等。而最不足的是缺乏长期的研究以及多角度、多变量的讨论。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更好地认识网络暴力游戏这个日益流行的现象,探讨其与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关系。

本文以传播学的“涵化理论”和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的网络成瘾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广州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少年玩网络暴力游戏的状况。文章考虑了性别、年级、每月可用零花钱、网龄、父母学历、与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等因素。

根据相关理论,我们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

(1)暴力游戏:游戏中含有“血腥”、“杀戮”、“战争”、“攻击”、“打斗”等内容的游戏即为暴力游戏。

(2)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多个游戏者参与其中的互动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并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根据《大众软件》的划分方式,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A 零级。是指游戏中无任何表现血腥、暴力及非人的内容;B 一级。指游戏中有暴力倾向力’面的暗示,有少量表现的血腥或其它场面非人场景的内容;C.二级。指游戏中有暴力倾向,有一定数量表现的血腥或其它场面非人行为的内容;D三级。指游戏中有详细表现肢体分裂的过程或状态,有明显的施暴过程以及表现其它非人性的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种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3)暴力倾向:是指具有暴力的想法且有可能发展成实际行动的一种心理与行动趋势。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广州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16所中学(包括初中5所,高中11所)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574份,回收有效问卷535份,有效回收率是93.2%。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性别比例是4:6;高中与初中学生的比例亦是4:6;其中,将近7/10的被访者就读于省/市重点中学;超过7/10的被访者每月零用钱不高于300元;超过九成的被访学生网龄超过1年。

2 调查工具

通过Excel2007对样本进行数据录入,并以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

3 调查程序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3-5月,历时两个多月。调查问卷由课题组五位高校传播学、法学老师在文献资料搜集、分析下制定,并在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在研究变量(被访者认知、态度、行为)确定后,进行变量操作化并设计成问卷。在问卷初步拟定之后,由广东工业大学三位专家共同审读问卷内容、斟酌文字,力求提升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问卷初步确定后,进行了前测与试测以了解问卷的确切性,并依据测验结果对相应题目予以修正。最后确定问卷,并由广东工业大学社工系学生调查组对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三、研究结果

1 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

(1)玩网络游戏的频次与时长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访者(样本为334;约62.4%)每周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将近15%的中学生每周玩超过5次。

笔者就每周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的334个被访者进行调查发现,将近半数的中学生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长为1-3小时,而超过三小时的中学生有将近三成(样本为98;约32.4%)。

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每周玩游戏的次数非常明显地高于高中生(t=6.852**)(见表1),男生玩游戏的次数非常明显地高于女生(t=7.158"*)(见表2)。

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与“性别”显著正相关(t=2.224*)(见表2),但与“年级”、“网龄”无太大关联(见表3)。

表4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在与父母关系融洽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2.536,p

调查结果显示,“每月零花钱”、“父母学历”、“父母关系融洽程度”对沉迷程度也有所影响。每月零花钱1000元以上的,玩游戏的时长非常明显地高于500元以下的同学(t=4.129*)。父母学历为“小学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戏的时长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与父母关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t=2.536*)。

2 所玩网络游戏的级别

调查显示,被访问的中学生中,有将近1/5(样本是58.约17.4%)所玩游戏的级别在二级及以上(见表6)。且最受中学生喜欢的游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QQ游戏(N=110)、CS(N=50)、CF(N=37)、魔兽(N=28)、卡丁车(N=27)。

相关分析显示,玩网络游戏的级别同被访者“年级”、“性别”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玩游戏的级别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中生(t=4,604**)(见表1),男生玩游戏的级别明显高于女生(t=5.522**)(见表2)。

父母学历对玩网络游戏的级别也有所影响。父母学历为“为小学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戏的级别要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同学。

2 青少年玩网络暴力游戏与暴力倾向的相关性

(1)不同游戏级别对暴力游戏的认知

从表7可以看出,对网络游戏“画面血腥”、“音效富有煽

动性”、“现实中没有的刺激”的认知,零级和一、二、三级差异显著,零级更不赞同网络游戏“画面血腥”、“音效富有煽动性”、“现实中没有的刺激”。而赞许度与认可度通常是暴力倾向形成的前提。

(2)对暴力游戏负面影响的认知

本次调查将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设置为三个指标,分别是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导致精神紧张无法放松、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笔者将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中立、不太赞同、非常不赞同赋予分值,分别是10分、8分、6分、4分、2分。所有被访者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持中立态度(5分

3 对暴力游戏未来发展的看法

关于暴力游戏未来发展看法的调查发现,被访中学生中竟然有近六成对暴力游戏的未来发展持明确支持(样本为94,约17,6%)和中立(样本为193,约36l%)的态度。这也印证了上文中得出的中学生对于暴力游戏负面影响认知不够的结论。

4 周围朋友/同学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的例子数量

调查显示,被访者周围的朋友与同学中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的数量回答“非常多”、“比较多”、“一般”的人数占到44.1%。回答“比较少”、“非常少”的人数占到49.6%。

5 对网络、现实中矛盾的解决方法

调查显示,多数被访的中学生是可以区分网络和现实的区别的,针对这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虚拟/现实),解决方式也有所区别。对待网络上的矛盾,多数被访者认为“解不解决无所谓”(样本=243,约45.4%),其次,多数中学生选择“同对方就在网上PK”;而对待现实中的矛盾,将近六成的中学生选择“用现实生活中的方式解决”,其次是认为“解不解决无所谓”。而不论网络中的矛盾还是现实中的矛盾,选择“将游戏中的暴力方式复制到现实中解决”的人寥寥无几,前者只占了1.3%,后者只占了1.9%。

6 暴力行为赞同状况

本部分调查中,笔者将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状况分为五个递进的层次,分别是“暴力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暴力只能解决一些问题”、“无所谓”、“不太赞同用暴力解决问题”、“坚决反对用暴力解决问题”。其中,前两个指标表示对暴力行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第三个指标(即“无所谓”)表示对暴力行为持中立态度,后两个指标表示对暴力行为“不太赞同”和“非常不赞同”。调查发现,有超过1/5的中学生(样本为109,约20.3%)对暴力行为持赞同的态度。这一数据确实应引起青少年教育者及传媒人的注意。

另外,笔者将“暴力行为赞同状况”这一指标同其可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就现有的数据发现,中学生“暴力行为赞同状况”同被访者“性别”、“年级”、“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学历”、“每月零花钱”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正相关,即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暴力行为赞同度越高;与“玩得较多的游戏所属暴力级别”正相关,即玩得较多的游戏所属暴力级别越高,被访者暴力行为赞同度越高(见表8)。

四、结论与讨论

1、所调查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较高,并且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网络游戏的沉迷程度更深,无论是频次、时长,还是游戏级别,都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的频次、级别明显高于高中生。

2、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沉迷程度还与家庭的各因素相关:每月零花钱300元以下和300-500元之间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频次、时长和级别方面差异不大,但1000元以上的青少年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显著高于其他人;父母学历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或研究生及以上的,每周时长和游戏级别明显高于其他人。与父母关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

3、青少年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认知不够,只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持中立态度,

4、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一定的暴力思维倾向,玩过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中,超过1/4的人存在崇尚暴力的倾向,且游戏级别越高,崇尚暴力的倾向越大。同时,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状况也受他们玩暴力游戏的时间及游戏暴力程度影响。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影响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就行为上而言产生的影响较小,

以上结论印证了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即网络这种传播媒介的某些暴力性倾向,不知不觉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现实观,导致了青少年一定的暴力倾向。而且,沉迷网络暴力游戏的程度越深,青少年所受的“涵化”影响也越深。

第3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第4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当我们惊异于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力量,憧憬着它对民主政治和民主监督的巨大推动力时,网络暴力又向我们展示了它狰狞的一面。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很黄、很暴力”的事件接踵而至,参与网民数量形成规模,不仅在网络上声势浩大,更对现实生活产生冲击。

从网络民意到网络暴力

不少网站,大到门户网站,小到专业网站,打开后,常会有的窗口显现,或者以“很黄、很暴力”为内容的社会新闻。诸多反道德、反传统、反伦理、反科学的现象、事件被置于网页的重要位置。有业内人士称,网站赖以生存的是点击率,点击率越高广告收入就越多,而性和暴力是增加点击率的主要法宝。

越来越多的网络群体暴力事件正在向刑事方向发展,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侵犯了当事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给其生活造成相当大的不便。

纵观种种网络暴力事件,我们发现,网友们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辙,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社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打破了他们原有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围绕所谓“川航张敏佳事件”、“虐猫事件”、“铜须事件”及“崔真实事件”,某些网友所发表的言论,已经超越了正常理性,不仅在虚拟空间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更严重的是,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处罚。而这些处罚的基础,并不是公开的程序,而只是网络舆论的过分压力。

“网络暴力”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须运用法律、文化和道德等手段给予制止,治理网络暴力需多管齐下。

依靠技术治理网络暴力

我国互联网在网民表达事前没有建立“过滤机制”,事后也难以形成“追究机制”,自然就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极端言论乃至“网络暴力”大开方便之门。在网络的舆论场中,情绪化表达、情绪的极速感染、情绪失控,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容易导致非理性。

新加坡早报网也有网民论坛,网民通过邮件发来文章,编辑选择后到网上,它实际上是网民评论栏目。法国费加罗网站,除邀请少量名人开博客外,只有费加罗报电子数据的订户才能开博客,其网络论坛一般在嘉宾回答问题时才开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雅虎、CNN、BBC等境外英文网站未开设新闻跟帖功能,网民讨论归入论坛栏目当中。

2008年1月28日,韩国35家主要网站开始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登录这些网站的用户在输入个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得到验证后,方可发帖。从长远来看,对论坛、博客施行实名制,一方面保护了网民在网上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另外一方面也让网民知道,作为自然人,要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负责。依法治理网络暴力

如何界定网络暴力,“人肉搜索”能否入罪,在法律层面还没有明确答案,但这并不代表现行法律就不能制约网上的违法行为。造谣诽谤、毁坏他人名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他人隐私权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且刑法修正案已将保护个人信息作为修改的重要内容,同时个人信息也有望通过专门立法获得保护。有法学专家认为:网络暴力所涉及的问题,在《民法》中都可以找到应对,完全不必再引入新法。且网络技术尚在快速变化中,法又怎么立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没有在此问题上立法,看来并非偶然。

对网上违法侵权言论如何管理,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提供“人肉搜索”服务的网站应该尽什么样的义务,对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需要法律进行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笼统而简单的规定已成了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逃避法律的借口。

如何将网络和现实区分、区别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网络规则,以机制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无论你是实名还是“ID”,都必须在同样的法律原则下畅游网络――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个人自由权利。如此,才能做到将网络暴力化解于无形。

有律师认为,做出不实陈述影响他人的社会评价,就是侵犯名誉权;陈述的是事实,如果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就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很黄很暴力”事件则直接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益。这些情况都触犯了法律。此外,“媒体审判”曾经在欧美惹出过极大祸害,因而被严格禁止;目前所谓的“网络审判”也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网络舆论应有自身的底线。

以德治理网络暴力

网络是虚拟世界,同时也是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网民认为,“网络暴力”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匿名和暴力成本低。一分钟注册一个ID,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此撰文写字的人在网上被骂个狗血喷头是常有的事。不仅仅是名人因网络檄文而承受着巨大压力。

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并不是自我放纵的天堂,要使上网者重视网络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引导是关键。有人说,如果网上总是充斥着非理性和语言暴力,那么理性者和理性的声音就会自觉退场。反之,如果文明、理性的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那么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和谩骂攻击者就会退场或者改变其行为方式。

注重发展战略,对于行业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来说,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而对此考量的基本标尺,就是看它是否能确立和坚持具有远见卓识的发展战略,并在战略实施和战略管理过程中,随时注意遏制自身因外部环境刺激而可能萌生的“非理性发展冲动”,做到以一种平常、和谐的思想定力来保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从而规避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增长陷阱”。

这亦如国际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所说,“在影响战略的诸多因素中,强烈的增长欲望可能是最危险的。增长,应该是把事情做好后的顺带结果。有时候,增长的欲望恰恰是危害企业行为的根源。”

构建和谐现实社会

事关“社会公正”的领域,尤以“弱势群体”遭到公权和特权侵害的事件最容易招来“网络暴力”。这是“民意”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正常表达,不化解社会不公,不消除“社会暴力”,“网络暴力”只会有增无减。面对社会不公,“不让说”充其量只是掩耳盗铃。即便是最无理取闹、穷凶极恶的网络语言,也只可能、并且只应该通过民主法治的建设来逐渐“稀释”――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最有效的手段不是宣传教育,而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社会各界都在为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而努力。

互联网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快”与“好”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我们要确立“人本发展”观念,始终把奠定互联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追求目标及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5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关键词: 网络 青少年 侵犯行为 暴力游戏

一、暴力游戏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网络给青少年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有利有弊的。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和传播了侵犯行为的方式和类型。许多案例说明,一些青少年实施的暴力犯罪,是模仿了一些传媒中显示的侵犯方法。有的甚至是看到或听到的攻击方法的简单重复。

2.唤醒个体意识中的攻击冲动有时当某个人遇到挫折后,心理上虽然产生了攻击冲动,但由于他律与自律机制的作用。这种冲动没有通过攻击行为表现出来,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转移或消退。

3.减弱个体对侵犯行为的敏感度。一些研究说明,暴力信息减弱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情绪敏感性,从而使人们对生活中出现的暴力现象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对暴力型犯罪起到了鼓励的作用。

4.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产生错觉,大多数的成年人都知道对暴力信息要持分析和批评态度。但是,青少年还做不到这点,他们把暴力游戏与现实混同起来,从而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错误的认识,形成错误的行为反应方式,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他们也会付诸暴力。

二、暴力游戏引发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心理分析

在分析暴力游戏为何会使青少年侵犯行为增加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明确青少年为什么会喜爱暴力游戏。

(一)青少年酷爱暴力游戏的原因

青少年酷爱暴力游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暴力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青少年的特殊心理阶段使青少年更容易痴迷暴力游戏。

1.暴力游戏的新异性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和选择。青少年喜爱暴力游戏与暴力游戏本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第一,互联网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多媒体和三维技术在网络游戏中得到运用,使游戏的画面越来越逼真。游戏软件的开发者也越来越多,竞争使他们对游戏的内容越加注意,他们对游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第二,网络上的游戏资源极其丰富。现在可以通过“联机”进行游戏,从传统游戏的人与电脑的互动变为双方各操纵一台计算机,还可以组成团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不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在进行游戏的同时可以与其他地域的人交流,进行游戏中设置的交易,修炼武功,进行升级等。内容更为丰富。暴力游戏的互动参与性助长了青少年对暴力游戏的热衷程度。

2.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也是他们喜爱网络游戏的一个原因。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个体发展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使之成为了青少年喜爱暴力游戏的有利条件。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与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使他们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如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共存的诸多矛盾影响下使青少年理想与现实产生距离。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但脱离实际看不到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网络游戏的出现为他们的这种心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沉湎于电子游戏,是因为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个体始终存在一种“自居”作用,即在游戏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为游戏中具有超强本领的英雄人物,最终能通过努力完成伟大的使命,以此获得成就感。他们通过操纵游戏可以得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同时他们也通过玩游戏来宣泄和释放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抑感。

(二)暴力游戏引发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心理机制

1.侵犯行为是可以习得的在社会学习理论观点中,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可以习得的,他认为大多侵犯行为都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获得的。班杜拉在1961年进行了一项“目睹侵犯行为”的实验。实验者让一组儿童观看成人对充气塑料娃娃的攻击行为(拳打、脚踢、口骂)然后让他们单独玩这些娃娃,以观察其行为表现;让另一组儿童观看成人平静地玩同样的,毫无攻击行为,然后也让他们单独玩这些娃娃,以观察其行为表现,然后实验者将两组儿童的行为表现加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的侵犯行为要比对照组多12倍以上,这一实验结果证实了班杜拉的假设:侵犯行为是习得的,不是先天的。

2.社会环境对侵犯行为的诱发19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问题非常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等人的这一研究被称为“培养分析”。“培养分析”研究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手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从第一个方面说,格伯纳等人研究发现的电视暴力的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第二个方面,格伯纳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例如,尽管在当时美国社会生活中人们遭遇或卷入暴力事件的概率在1%以下,但许多人认为这种可能在10%以上,而且电视接触量越大,这种倾向也就越明显。

暴力游戏的参与使青少年侵犯行为增加已得到很明确的证实。我们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的侵犯行为。对于青少年而言,暴力游戏引起的侵犯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只有从根本上认清这个问题并加以分析,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第1版:352-358.

[2]艾森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第1版:490-495.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第1版:417-429.

[4]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个案篇.华文出版社,2002.1,第1版:110-157.

第6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维护正义还是网络暴力?

去年年末,因为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网页“很黄很暴力”,北京市13岁女生张某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更有甚者将她的出生年月、出生医院、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所获奖励悉数搜索出来。

“可能起初只是他们的一种娱乐的心态,却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隐私权。”湖南大学大三学生小未称参加人肉搜索的网民为“虚拟世界里的一群冲动的人”。

著名学者朱大可在《铜须、红高粱和道德民兵》一文中对人肉搜索有这样的描述:“他们以‘无名氏’的方式,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

“这样下去,人肉搜索的参与者都可能成为网络暴民!”调查中,65.5%公众认为人肉搜索可能会激发人性的阴暗面、成为泄私愤打击报复的新手段;64.6%公众认为人肉搜索侵犯了个人隐私,让人丧失了基本的安全感;51.8%公众认为人肉搜索充斥着非理性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影响不好;46%公众认为网络的匿名性使搜索者丧失了责任感和自我约束;26.5%公众表示,人肉搜索是一种新的暴力手段,会使社会紊乱。

而某网站主管月明风则认为“网络的力量超乎想象,当有丑恶的情况出现的时候,网友就变得空前的团结,并且非常具备正义和责任感。人力加搜索引擎让调查的力量异常强大”。而且,人肉搜索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很多人和身在震区的亲友失去了联系,腾讯网适时推出了SOSO寻人功能,动员网络力量搜寻灾区群众信息。截至6月24日,SOSO寻人已有寻人信息157556个、平安者信息96718个、伤员信息113122个。SOSO寻人所利用的正是“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人肉搜索技术。

人肉搜索有哪些正面影响?

根据公众的投票率,依次是:体现了正义追求、通过曝光劣迹约束了个人行为(63.8%);公民表达和网络自由的体现(55.5%);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基本公序良俗的作用(44.8%);信息共享,不同个体间得以互动交流(44.5%);新技术手段,为搜索模式注入活力(41.7%)。

“人肉搜索就像没有戴上金箍的孙猴子,其强大的法力可以打妖怪,也会伤到无辜的人。”有网友留言形象地描述了人肉搜索的两面性。

在网友libotao125看来,相关部门应该监管人肉搜索引擎的质量,“度”把握好了才能给大家一个互动的工具,反馈得好了也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则为祸不远也。

第7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1 对当下传媒制造新闻现象的反映与批判

《搜索》中的记者陈若兮认为这条新闻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围绕叶蓝秋事件刻意制造新闻,引起公众舆论,制造网络暴力。但是她这样的做法让我开始担忧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我开始质疑记者报道新闻的根本出发点。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和新鲜,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①作为受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不再像以往以天的单位更新,尤其是现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新闻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努力的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这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当今新闻可以忽略客观真实性吗?物极必反,同样道理,我们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新奇、吸引眼球性,弃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于不顾,这种情况下,不仅新闻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记者的个人品性和职业道德也值得我们质疑。就像影片《搜索》中,陈若兮把不让座事件的主人公叶蓝秋很多私人隐私都挖了出来,并且晒到了自家媒体的网上,只是为了换取网民们的点击率,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陈若兮在影片中,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所谓的收视率,把一件“公交不让座”的事情,大肆渲染,利用网民的“愤青”心理,制作新闻热点。原本叶蓝秋的道歉本应该是不让座事件后续真实的报道,记者应播出道歉视频帮助叶蓝秋澄清事实。然而陈若兮对事实的掩盖便是变向的制造新闻。她已经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的记者和网民又一次成为了悲剧事件的最终罪魁祸首,为最后叶蓝秋自杀埋下了伏笔。

2 网络暴力事件中受众的心理分析

《搜索》中的被搜索者叶蓝秋从独自扛着自己身患癌症的事实,到最后结尾的“被自杀”又让很多人震惊。叶蓝秋的死,可以说也是死于我们的网友的口诛笔伐,也可以说死于我们的记者的纠缠和无底线的“人肉搜索”。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大量网络暴力事件,从“虐猫”事件,到“艳照门”事件,再到“范跑跑”事件,先是在网络上引起大众关注,接着继而发起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现实生活带来了困扰,给受众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像这些“人肉搜索”不断在网上爆料别人隐私,实际上就是不断给被搜索者施加压力,也就是一种网络冷暴力。那么产生网络暴力现象原因有哪些呢?

2.1 娱乐时代话语权的改变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后,群众话语权在娱乐时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弱化,甚至模糊了身处媒介环境下的我们言论职责。由于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出现,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平民增加了话语权。近年来,媒体出现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而且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受众可以充分发泄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隐私的窥视和好奇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搜索》中,当叶蓝秋不让座视频被放到网上,引来了网民们互动评论,各种各样的评论铺天盖地。以至于后来网友们把叶蓝秋的工作单位,小学母校等隐私的东西全给暴露出来,甚至网上爆料叶蓝秋是小三,这些都让网上受众满足了自己的娱乐和狂欢诉求,并且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2.2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很严重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具体表现在网络中,网民们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流,人们便往这种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行成了极端的观点。正如凯斯桑斯坦言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在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②网民这个群体中易激动,非理性的特征导致了群体认同。《搜索》中网友们对于叶蓝秋不让座这样的行为大加谴责,他们认为让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去给老人让座,在这场网络暴力中,网民们对叶蓝秋的行为已经听不到不同的看法了。从这件已经发生的“不让座”的事件中,大部分网络受众自以为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已经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对于叶蓝秋进行谴责谩骂,给予叶蓝秋巨大的社会压力。

2.3 大众的从众心理

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也写到“在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会转到另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③勒庞还认为,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让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和绝对谬误。”③影片《搜索》网民表现出了从众心理,当媒体信息传播者提供给他们叶蓝秋不让座信息,让网友一边倒的谴责,被媒体给操纵。由此可见,从众心理也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原因。

搜索,表面上搜索到的是叶蓝秋,实际上搜索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态度,它展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也让从事新闻行业的人能够学会自我反省,应该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如何用新闻工作者客观的平等的视角去对待社会上的人。不容置疑,《搜索》是当代社会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它唤起人们的,是最深刻的思考,最触碰心灵的共鸣。

注释: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

②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

第8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关键词:网瘾;因素;影响;疗法

1、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组成中最为主要的群体之一,相比于传统的知识获取渠道(书本、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知识信息的获取更为快捷宽广。但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协调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相对缺乏,容易被虚假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其中,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26%~138%)。青少年网瘾现象在我国已经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多方关注。[1]2007年1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重,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的学生与网络成瘾有关,而出现不及格学分的在校本科生中,网络成瘾的超过四分之一。2004年合肥工业大学组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该校退学学生中有9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而被勒令退学。同时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濒临退学边缘。[2]

2、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因素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要么取决于外界条件,要么取决于主观条件。网瘾学生的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因素又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因此我们分析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因素需要从教育主体、客体等多方面考虑。

2.1教育主体的原因

教育主体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和群体。[3]由此可见,凡是对学生实行了教育行为的人或群体,都可称之为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具有多元且多变的特点,通常包括教师、父母、社会关系,因而我们在分析教育主体的原因中也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学校方面,良好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设施、学生可自带电脑在寝室上网,在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上网成瘾提供了客观条件;高校在扩大招生之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引发了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管理漏洞,尤其是对于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高校一般很难发现学生沉迷于网络,在出现问题之后也很难形成一套有效的与家庭联动的解决办法。

在家庭方面,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们进入大学已经成年,应该自我管理或者由学校管理,作为家长只需要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于是淡化了对于孩子们教育和管理;家长对于孩子期望值较高,当孩子们在学习上或者交往上遭受挫折时,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为了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往往会试图通过网络以寻求安慰和解脱。

在社会方面,目前在学校周围总是充斥着大量的网吧,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室等等都对于学生群体有着巨大的诱惑,许多网络公司将高校学生作为他们主要吸引的群体,推出各种游戏、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导致学生上瘾。与此同时,社会舆论教育也无法与学校及家庭教育相结合,缺乏长效作用机制。

2.2教育客体的原因

教育客体即为受教育者。大学生其自身是网瘾形成的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的因素。影响教育客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尊因素,孤独、社交因素,自控和认知因素。

在自尊因素方面,许多大学生因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与尊重,继而向网络寻求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教育客体往往通过网络游戏中不断得分、等级的不断提升,在讨论区中发表信息获得网友的讨论与共鸣,在虚拟世界中担任某重要角色,以此寻求自尊的提升,从而诱发过度上网。

在孤独、社交因素方面,有孤独感或者社交缺陷的学生容易在网络上寻求感情的寄托。网络交流可以避免面对面带来的陌生感、紧张感,这种独有的方式可以消除两个人之间因学历、地位、金钱等多方面带来的隔阂,可以让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成为朋友,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会让许多学生就此沉迷。

自控和认知因素方面,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网络的迅速、便捷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矛盾尖锐,他们在缺乏对网络全面、正确、系统的了解与认识,对网络信息的真假不能有效的判断和筛选,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3、网瘾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网瘾”患者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寂寞

一方面,网络的正确使用的确能给大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尤其体现在信息获取方面,全面、快速、透彻的信息获取让大学生能紧紧跟上时代的脚步。但另一方面,其过程却是相对封闭的,获取信息时依靠的是冰冷的机器,缺乏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此同时,一旦离开网络,会产生交流障碍,很难与同学、朋友相处。由此,不可避免使得网瘾学生产生寂寞孤独的感觉。

3.2冲动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可以提供超越时空界限、平等的地位、灵活并且匿名的身份,这些都对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使他们沉迷其中。但是,网络又是一个无底洞,你无法真正触摸到它,这也会导致人们产生害怕和躁动的心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相对浮躁,网友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很难通过网络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诉说,这也造成了学生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的心理。

3.3暴力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暴力游戏、暴力视频,导致一部分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沉迷其中,更为严重的形成暴力崇拜,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凡事都希望通过暴力解决。这也造成了因网络游戏、网吧座位或与网络有关的争吵、斗殴、杀人事件屡有发生。

3.4逸

大学生正处于性萌动期,对于性有着强烈的好奇感,而网络中有着大量的、天室,其的画面、下流的语言对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由此导致的抢劫、等犯罪现象屡有发生,也带来了学生中存在性放纵、缺乏起码的贞洁意思。

3.5虚空

网络世界是精彩的,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最新时讯、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但是,长时间的上网又会损害身心健康,造成记忆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的下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反差巨大,不免产生无聊的虚空心理,导致学生丧失进取心,更为严重的会产生自残或者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4、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

4.1网瘾学生的自预

只有找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在其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就是网瘾学生的自预。首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于网络的自我认知。既包括对于网络特性的认知,又包括网络对于自身影响的认知。在网络特性认知方面,需要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功能,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网络对于自身影响方面,需要学生对比使用网络前后不同的生活状态,认清自己能从网络中获得什么又会失去什么,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向老师寻求辅导。其次,要积极培养合理分配时间能力,有目的性的上网并且限定好上网时间,可以邀请父母、同学等进行监督,逐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4.2家庭方面的干预

在预防网络成瘾的过程中,家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孩子应该共同营造充满关怀和公正的家庭气氛,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孩子认清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不能放任自流,更要履行监督义务,制止过多的网络使用。与此同时,作为家长要努力学习网络知识,言传身教,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

4.3学校方面的干预

对于大学生,绝大部分的生活学习都在校园内,校方需对学生使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学校应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避免成绩至上的评价体系以免学生成绩受挫时寻求网络的安慰。开展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课外团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其兴趣爱好,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得到愉快与放松,避免学生通过网络打发课余时间。鼓励网瘾学生班级的其他同学和班主任应经常的找有网瘾的学生谈话、体育锻炼,让其参加到班级活动中。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开设针对网瘾问题的专项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老师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定期进行针对所有学生的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

4.4社会方面的干预

对于网络成瘾的预防、网瘾学生的教育,社会系统责无旁贷。我国于2006年启动了“防沉迷系统”,2007年把预防与戒除网瘾问题列入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举措是进一步管理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的良好开端。[4]

首先社会各方面应该重视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网瘾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次,要加大力度对网络进行监管,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实行网站信息分级制度,依法打击非法网站。加强对于网吧的管理,尤其是校园周边网吧的综合治理,严格限制营业时间,制定针对网吧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最后国家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关的监察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荣,周倩.网络成瘾现象、网络使用行为与传播经验之相关性初探[J].中华传播学会,1997.

[2]邹居禄,宋娜.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1):42-45.

第9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一、小学生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一)手机方面

手机已成为我们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1.诈骗电话。诈骗电话是现在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就会上当受骗,小学生对于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有时候一些人就会钻这个空子,很多的诈骗电话就会重点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小学生不有效地进行辨别,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2.垃圾短信。垃圾短信也是影响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垃圾短信里面的不良信息对小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信息泄漏。手机购物、手机支付、二维码扫描等手机智能手段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然而我们的位置信息、银行或信用卡账户信息、网站登录名以及密码、身份证地址信息等个人隐私不小心就会泄露。手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业内安全专家也建议,我国用户要培养安全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二)网络方面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必要工具,网络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有很多的弊端,比如说不良广告的影响、网络游戏的冲击、黄色网站的侵染,还有就是交友聊天带来的危害。这些都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影响。

1.不良广告的影响。有些广告上会给学生造成“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渠道来获得”的错误认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还有一些如非法装备的贩卖,容易引起学生犯罪。

2.网络游戏的影响。网络游戏中有为了视觉冲击,很多时候会有很强的暴力倾向,还有就是在网络游戏中出现了问题就会用厮杀来解决问题,这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学生不能用理智来解决问题。

3.黄色网站的影响。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生理发育的初期,学生的心理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所以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4.聊天交友的影响。现在网络交友的聊天有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为语言的蛊惑力,会引导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就是小学生不良思想的影响,让他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发生重要改变。

二、开展小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给学生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我们要给学生营造安全的网络成长环境。小学生正是观察生活的一个阶段,在对生活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环境可以说对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家庭、社会以及个人都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好的环境,网络环境的营造也对学生至关重要,可以在平时的宣传中让学生了解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我们可以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进行网络安全专题报道,还有就是张贴宣传画。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文化氛围,社会各部门要学会齐抓严管,对于危害学生的网络安全行为进行打击。比如说,校门口就有一些黑色网吧,这都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该取缔的就要进行及时的取缔,该打击的就要进行及时的打击,该解决的就要想尽办法来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对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进行掌控,进一步对社会的空气进行净化,这样可以优化育人环境,我们要从社会的高度以及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标准,这样才能够端正人才思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二)学会辨别真伪,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和家长怎样进行教育,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学校才是对安全教育进行开展的一个主要渠道,学院一定要切实地负担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职责。在进行安全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味地进行“堵”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才是根本。要提高小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有效地提高对正确信息的辨别能力,可以让学生避免有害信息的伤害,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要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以加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重视程度。

(三)分清虚拟与现实,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有正确的判断力,可以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以及一些竞技类的游戏,尽量远离暴力游戏,因为暴力游戏会搅乱学生的正常思维,让学生形成一种暴力倾向,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加强教育,让学生远离这种暴力游戏。在进行网络交友聊天的时候要谨慎,因为网络的虚拟成分太多,很多人都是用花言巧语来欺骗人的,所以要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和网络上的人见面,以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

总之,学生的安全可以说是重于泰山,我们在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的安全理念进行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加强学生的自身安全意识,学生时刻有这种意识才能时刻对自己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