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

第1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开始用“碳”来计算。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全球聚焦,更使得“低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不知不觉中,低碳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北京市民是如何看待低碳生活的呢?市民现阶段的生活习惯距离低碳的标准有多远,是否愿意尝试选择低碳生活呢?带着这些问题,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0年5月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调查形式对北京市18区县1146名市民进行了调查。

市民眼中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能源,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由于北京不断加大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大部分被访市民听说过低碳生活,并对其理解较为准确,但农村居民对其还较为陌生。

逾七成被访市民听说过低碳生活

调查显示,72.3%的被访市民听说过低碳生活的概念,其中64.2%能给出低碳生活的解释,8.1%听说过但不知道如何解释。在能对低碳生活做出解释的736名被访市民中,89.7%对其阐释较为全面,更有35%完全阐释正确,另外还有10.3%阐释错误。可见,大部分北京市民对低碳生活的概念并不陌生,且理解也较为准确。另外,不足一半(42.6%)的农村居民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比例远低于城镇市民81.5%的比例。

调查显示,市民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和报纸、杂志了解低碳生活,比例分别为88.3%和76.3%。其次是与亲朋好友聊天和网络渠道,比例分别为65.3%和64.6%。另外,43%的被访市民表示曾主动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内容,可见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具有一定主动性,反映出人们对低碳生活内容的关心。

“节能减排”是北京市民对低碳生活的主要理解

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低碳生活的主要理解为“节能减排”,这符合低碳生活的实质含义。在听说过低碳生活的828位被访市民中,人们既给出了低碳生活的概括性解释,也列举了其在生活中的例子。从中可以归纳出,60%的被访市民表示低碳生活中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7%表示包括节约能源,还有33.6%和9.8%表示包括绿色环保和节俭、省钱。

另外,被访市民认为绿色出行、节电和节水是低碳生活的具体体现。在听说过低碳生活的被访市民中,若只考虑其举出的具体例子,则绿色出行、节电和节水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2.6%,26.8%和20.3%。认为低碳生活的表现是少用一次性物品(7.4%)、垃圾分类(6.3%)、购买环保型家具电器(5.8%)等的市民比例均没有超过10%。

市民认为低碳生活的主要意义是保护环境和解决气候问题

调查显示,32.2%的被访市民认为倡导低碳生活最主要的意义是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态系统;28,7%的人认为倡导低碳生活可以缓解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问题,还有18.6%和10.6%的人认为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公众拥有更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使社会加快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转变。特别地,只有9.5%的被访者认为低碳生活最主要的意义是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所以说,人们普遍认为低碳生活的主要意义在于解决生态环境和气候问题,而非能源问题。北京低碳生活进行时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及国际大都市,节俭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时尚的生活观念同时影响着市民,使其生活习惯与低碳生活较为靠近,且已有一部分被访市民正在体验低碳生活。我们选出18个有代表性的低碳生活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市民平均做到了其中15个,另有15.9%的被访市民完全做到了这18个细节。可见在被访市民中,虽然不是所有生活习惯都符合低碳生活的标准,但大部分是与低碳生活相符的(见右图)。

逾八成被访市民节能意识较强

调查显示,在节约能源、拒绝浪费方面的4个细节上,有83.2%的被访市民能够完全做到。其中,96.6%的被访市民平时少或尽量不使用空调:96.5%的被访市民当家用电器长时间无人使用时,能够及时调整为待机状态或关闭电源;94.9%平时注意节约用水或安装节水龙头;92.3%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礼品或其它商品。可见,北京居民由于受到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在节约能源、拒绝浪费方面向低碳生活转变得较为自然、顺畅。

近四成被访市民环保意识较强

在被访市民中,37.4%能够完全做到有关绿色环保的4个细节。其中,94.9%的被访市民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莱肴,90.1%拒绝购买不环保的高档家具;73%的被访市民在日常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56.2%除废品出售外,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再投放。可见,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所

18个有代表性的低碳生活习惯

1 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礼品或其它商品

2 多开窗通风,尽量少或不使用空调

3 平时注意节约用水,或安装节水龙头

4 当家用电器长时间无人使用时,及时调整为待机状态或关闭电源

5 除废品出鲁外,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再投放

6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菜肴(如鱼趣、熊掌等)

7 拒绝购买幂环保的高档家具。如红木、真皮等家具

8 在日常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

9 在家中少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10 在家中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11 餐馆就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如一次性筷子

12 不在郊游野餐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13 四层以内尽量走楼梯,或平时少乘电梯

14 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或骑车、步行;少乘坐出租车,私家车或专用轿车

15 驾车接送弦子上下学

16 采用节能的方式开车。如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变速,定期更换机油等

17 除交通限行外。有意识减少驾车出行次数

18 如买车,选择小排量的汽车欠缺,如果能在这一点上得到提高,北京市民就会向绿色环保的生活前进一大步,从而更加接近低碳生活。

逾四成被访市民较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和纸杯

低碳生活提倡减少对日常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特别是一次性餐具。调查显示,43.5%的被访市民能完全做到有关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方面的4个细节。其中,98.8%的被访市民在家很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纸杯,94.3%的被访市民在家中很少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66.8%的被访市民在餐馆就餐时不会要求使用一次性餐具,57.4%的被访市民在野餐时不准备一次性餐具。可以看出,市民在家中时对一次性餐具及纸杯使用次数很少,但在外出用餐时的使用频率较高,人们在外出用餐时的低碳意识还有待提高。

七成被访市民有绿色出行习惯

调查显示,70.8%的被访市民有绿色出行的生活习惯――平时不驾车的被访者,能够完全做到绿色出行的2个生活细节;平时驾车的被访者,既能做到2个绿色出行的生活细节,也能完全达到4个低碳用车的标准。在所有被访市民中,89.3%平时尽量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84.7%平时尽量走楼梯、少乘电梯。

另外,在347名平时会驾车出行的被访者中,46.1%完全符合4个低碳用车标准。其中,92.5%会采用节能的方式开车,如避免冷车启动、避免突然变速或定期更换机油;81.3%会除交通限行外,有意识减少驾车出行次数80.1%在更换新车时,会选择小排量的汽车:65.1%不驾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调查还显示,北京市民体验低碳生活的总体意愿很高(95.6%),其中市民最愿意尝试着节约用水和注意及时关闭长时间无人使用的家用电器。

第2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低碳;包装设计;瘦身;过度包装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054-03

Thinking from Low-carbon to the Current and the Future of Commodity Package Design

WANG Lin(School of Art Engineering,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China)

Abstract :Nowadays, Low-carbon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studying project of global economics and living life, whichappraise beliefs and behaviors of everyone, test people if they have responsibility and conscience to the earth or not.Packages of a big number of commodity for sale are too excessive, which causeenergy consumption, pollution discharge, excessive garbage and many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 need to use low-carbon policy not only to give human beings a warning, but also to prevent this situation becoming worse. But, to make commoditypackage become real low-carbon,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s changing perceptions and solutions of package design, because in some way it will always be designing which decided what the package look like.

Key words :low-carbon; packing design; slimming;excessive package

Internet :.cn

一、前言

自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各国在如何发展上的主题,而“低碳”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关键词”。“低碳”这个原来似乎并不被我们认识的词汇,今天不仅成为了我们“地球人”在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成为了今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标准。

所谓“低碳”,指的是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含有少量甚至是微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人类曾经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经济的极度扩张与人口的不断剧增,以及当今的人类对物质欲望的无限量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的情况愈发严重,进而导致地球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环境系统承受巨大的危机,更致使全球的气候产生了恶性化的改变,并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重重危机,身体的健康更是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呼唤“低碳”生活,“绿色”经济,还人类一个“干净”“安全”的地球,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如何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生产与发展方式便是人类各行各业的首要工作,这就是“低碳”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3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00年中国有8个城市成为原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0多年之后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在10多年的实践中,既有不成功的尝试,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还须以政府为引导,制定简便、易行的分类标准,尽快制定垃圾处理循环利用的产业激励政策,完善垃圾的末端处置途径,增强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扎实、细致地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依托同济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我们经过一系列调研、跟踪调查和面向公众的问卷调查,对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规则的可执行性不足与应对策略

古人云: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矩能够实行,必须简单。英国的户外垃圾箱总是并列三个,箱体外没有文字说明,只有图案标识:一个是玻璃瓶,一个纸袋,一个屑屑粒粒的点,掷弃者一目了然,知道归类抛物,哪怕不识字的,都会各得其所。在上海,垃圾箱上写着“有机”“无机”的化学名词,表示出科技含量。一个垃圾箱,老人、小孩自然不知所云,外来农民工也不知所措,像我这样也算读过些书的“知道分子”,只能像下注彩票似地抛掷垃圾,这样标识的垃圾桶,应该放在化学系、科技馆门口。”

另外,一些城市普遍设置“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甚至写上外语,让人感觉“先进”,但实际上多数只是摆设。很多人对“可回收”、“不可回收”视而不见;一些守规则的人想“科学”分类,结果左右为难,因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模棱两可;少数认真的人,发现分类后的垃圾普遍被混合起来收集,因此,积极性备受打击。以至于市民难免会“腹诽”,生活垃圾分类在当下中国的很多城市,几乎成了一个噱头。

规则简单、明晰,执行才容易。规则不是做给内行看的,而是做给外行看的,让全社会的相关者都能一目了然,哪怕有些弱智,这是智慧。这样的管理方式也许会认为是粗线条的,但容易管理,而且为未来的规则扩充、细化提供了空间和基础。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生活小区户外垃圾箱可设置厨余垃圾、塑料垃圾、纸类垃圾、废弃电池、其它垃圾五种。根据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考察,厨余垃圾与普通家庭厨房必备垃圾桶的习惯一致,因而方便分类投放。塑料垃圾是重要的污染源,而回收废品的人员经常只收饮料瓶、洗发水瓶等较大的、便于回收的塑料垃圾,而大量的小塑料瓶、超市售菜用的塑料盒、塑料托盘、小食品的包装盒、包装袋等都没有得以回收,设立专门的塑料垃圾回收箱,一方面可以让“拾荒者”自然拾走一部分,剩下的则可以集中处理、回收利用。纸类垃圾许多居民已有单独收集的习惯,与塑料垃圾一样,单独设立垃圾箱既方便了“拾荒者”的自然分拣,也避免了混装带来的污染,也便于集中处理、回收。废电池已单独收集多年,居民对其污染性已有认识,所以延续此做法。

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听取家庭主妇们的意见,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例如现有的玻璃品垃圾箱其实不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毕竟对于家庭来说玻璃类的垃圾并不多,过去很多包装用的玻璃瓶也被塑料等其它包装材料所取代。

在公共场所的垃圾箱,设置“塑料”、“纸类”、“其它”,方便路人掷弃。一方面与生活小区的垃圾箱设置相对应,另一方面也符合人们的掷弃习惯,并且方便分类回收利用。

“简便、易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推广垃圾分类来说,在初期显得尤为重要。

二、政府参与的典范与启发

近期,广州市政府正在有意把广州打造成中国大陆第一个市民自觉自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并宣称要打一场生活垃圾分类的“人民战争”,这个姿态在当下中国十分重要。

“从现代城市治理、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要引导市民在短时间内接纳一种先进、环保、可持续的生活理念,促成个人生活习惯、城市风尚的全面进步,没有谁能比政府在其中发挥出的作用更大。”

日本推广垃圾分类最早始于1970年代。1970年,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但由于早期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政府并未积极参与,民间抵触也比较大。直到1990年代,在证明焚烧处理方式的危害之后,许多政府全面参与了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运动。

韩国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大约是在1990年代初,政府参与更早,行动更加干脆。由于政府果断介入使得1995年成为分水岭,大约两三年时间,生活垃圾分类便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习惯了。

习惯先天具有顽固性,能够和它有效对抗的只能是坚持不懈以及全面细致的工作。但由于习惯和个人的自由直接相关,这使得政府在最初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往往只能是鼓励、循循善诱为主,惩戒为辅。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可以用“事无巨细”一词来形容:除了制定相对完备法律、定制垃圾箱、垃圾袋等等,各种传媒上几年如一日的公益广告,从幼儿、小学开始的基本教育,给临时租客、游客房间钥匙的时候同时附带的一本垃圾分类指南,按时上门的垃圾分类收集车,一旦发现有人乱丢垃圾就会上门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等……而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求政府必须有长期性,能坚持下来,本着务实的态度,把工作做细、做好。

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方面,显得表面化、不实际,在网上并不能轻松找到垃圾分类对照表,给市民看的垃圾类别与给环卫部门执行的混杂在一起,不明晰。在日本,除了简略的垃圾分类表,还有供人们查询的日常生活用品属于哪个分类的表格。

此外,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用废旧塑料做材料的服装表演秀、或用废旧物品做装饰品之类的展览,其实这些并非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和工作重点,这些活动只能是作为垃圾分类主导宣传的补充。随着这些年环保、低碳生活观念宣传的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是有积极性的,政府应该尽快抓住契机,有所作为。

三、垃圾分类方法的导向:适民、利民与可持续

“未受工业化影响时的中国农村,废弃物的分类、资源化利用非常有效,可称之为‘有垃圾无废物’的社会。由于社会变迁、观念更新,城市垃圾处理较少汲取传统社会的生态遗产,而一味学习工业化国家做法。事实上,真正可以操作的垃圾分类方法,一定是‘此地’的办法,无论是传统农村还是国外成功的垃圾分类,都是建立在当地具体情况基础上。”

日本是将垃圾粗略地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大型垃圾、资源物品、塑料垃圾以及废弃食用油、废弃电池、有水银的体温计、灯、废弃灯管等几种特殊类别的垃圾。在日本的家庭里,一般有分好类的几个垃圾桶,同一类的垃圾扔进同一个袋子里,方便扔掉。垃圾分类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很多家庭都会在冰箱上贴一个垃圾分类表或者查询表方便查询,不同的垃圾,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扔掉。同样,人们的冰箱上会贴上这样的扔垃圾日历,这个月的几号扔可燃垃圾,几号扔不可燃垃圾等等,人们在指定的时间把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

这样细致的垃圾分类做法,效果自然很明显,但由于国民性格的差异,我国居民随意性较强、个性相对懒散自由,因而参照其实施的难度较大,也不太现实。

上海探索垃圾分类投放已有10多年,但进展并不大。复杂多变的分类标准让很多市民感到无所适从,十年中生活垃圾分类变化了4次,平均两年多变一次,原有分类标准还未形成习惯,又出台新的分类标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同时,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垃圾分类投放属于前端环节,处置属于末端环节。从经济角度看,如果没有适宜的垃圾处置设施,就不需要进行前端分类,否则劳民伤财。从社会动员角度看,做一件费时费力却没有意义的事,很容易增加居民的不信任感。因此必须重视前端分类与末端处置的系统整合。

四、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

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关于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指出,上海垃圾“三化”处置存在“垃圾全程分类系统未建立”、“垃圾减量缺乏配套机制”、“资源化利用处于初级无序状态”、“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畅”、“市民观念习惯有待转变”六大问题。报告指出,“与源头分类相匹配的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设施尚不到位,全程分类的收运系统始终未形成。分类垃圾重新混装、有毒有害垃圾未单独收处、装修垃圾与日常生活垃圾混放等现象仍很普遍。”

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垃圾处置非常急迫,但城市管理层级多,社区内部差异性较大,从当下来看,要达成理想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厨余垃圾、塑料制品和废电池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从技术角度看,分离厨余垃圾是推进垃圾分类的突破点,分类收集后通过生物工艺处理,生产出生态、高效肥料,再施用于农作物,实现循环利用。从以上几个突破口出发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日后垃圾分类进一步细化打下群众基础。

如果垃圾处置末端能打通,即使分类有困难,也能逐渐有效推进,且末端的信息反馈会强化前端分类工作。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从末端处置反映出来,再反馈到前端分类,由问题来推动分类正确率,更可使居民充分理解分类的意义。可见,垃圾分类的实践逻辑是以末端可行的垃圾处置办法推动前端垃圾分类,而不是目前所通行的由政府或某个机构按照某种意愿,从前端进行宣传推动。

因此,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应与资源循环利用紧密结合,尽快制定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形成气候,从而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处置流程。

五、总结

总而言之,垃圾处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其社会动员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笔者认为垃圾的分类和减量工作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操作的难度太大、过于理想化,想起哪个做哪个,势必“按下葫芦起来瓢”最终一项也没做好,分头来操作容易见成效,而且最终的综合效果是一样的。

在宣传方面,电视、地铁等强势媒体上很少看到关于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实际上,不仅要大力宣传分类标准,还应该让市民实实在在地了解垃圾的去向,垃圾回收利用的结果等,这样才能激发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动力,同时又将这种动力持续地保持下去,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大伟.英国,傻瓜式的智慧.新民晚报,2012年2月26日.

第4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垃圾箱,城市环境

一、统计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城市生活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是城市形象以及管理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环境的保护也是当代社会关注的要点,而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最重要的仍然是生活环境。在已有的公共设施中有许多都是华而不实,缺乏人情味。设计是使人、物、自然、社会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关键。因此,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便愈发重要。在物质层面上,它满足城市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在精神层面上,它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既拓展了其功能,同时统一城市环境,给人以得到美的享受并满足审美的心里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公共设施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引导当今社会城市公共设施融入城市环境之中的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环境中,从而使人类的公共生活与公共环境更好的和谐统一。

二、当代公共环境中垃圾箱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垃圾箱虽然已经存在很多,但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在已有的某些公共垃圾桶的设计就存在着外观和功能上的不足。

首先,在城市环境中有许多地方的公共垃圾箱整体配置的数量远远的不够于本地区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房地产业不断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不足现象,逐渐加重。新建的公共垃圾桶的配置数量不足以承受城市垃圾的压力,而后扩建的公共垃圾箱配置数量依旧保持在初始的状态。

其次,在城市环境中公共垃圾箱分类的配置不均,在不同的活动场合所产生的垃圾总量自然也就不一样。在一些对于垃圾箱需求量大的地方却远远配置不足。同时,公共垃圾箱的分布不合理在不同的社会场所分配的垃圾箱有的不合理,因为在不同的场合,所产生的垃圾总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公共垃圾箱没有严格的按照公共场合的需求量来进行分配。如:商场里面对公共垃圾箱的需求量与街道对公共垃圾桶的需求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同一个社区公共垃圾箱的分配也不合理。

如:在学校里面,在校到旁边的垃圾箱与在每个班级的垃圾箱所被需要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同时也有设计上的不合理,有的在造型上是及其不合理的,如:连体型的公共垃圾箱,在造型上比较呆板。采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造型,不便于卫生的清洁,容易残留大量的垃圾。在有些场合,有的垃圾桶的形象比较单一,并没有融合到整个区域的环境中去。如:在动物园,垃圾箱应设计成可爱的小动物的形象。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设计首先应该充分考虑我们日益减少的资源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应该为维持和保护我们日益所依赖的生活资源而提供帮助。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相辅相成。设计在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能够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美的感受,一个好的设计在公共设施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和谐。

三、公共设施在公共环境中的意义

公共设施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设备或物品,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城市中,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生活环境的公共设施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是城市形象以及管理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城市公共设施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显著的标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每个环境都需要特定的设施来构成氛围浓郁的环境内容,体现不同的功能和文化氛围,例如:休闲设施、卫生设施、贩卖设施、娱乐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城市环境设施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视觉感官,公共设施的外观、形式影响着城市空间精神层面的差异,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特性。同时,公共艺术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市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模式, 加大市民对城市环境的重视并予以改善,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

第5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厨具 生活模式 智慧 健康 情感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51―02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厨房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将有新的变化。人们在快节奏生活的同时,厨房及厨具应该从功能和情感上满足人们各方面新的需求。本文所做出的探讨,希望未来厨具能够依托厨房这一角色引领人们智慧化、健康化和情感化的未来厨房生活模式,为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1 厨房及厨具的发展历史

史前时期,燧人钻木取火用火来取暖、烘烤食物,但是由于烹饪离不开器皿和炉灶,人们开始使用一些陶制鼎、(fou)、罐,在山洞里用石头搭灶台,早期的厨房由此诞生。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灶具较为粗制笨重,不够结实,传热性能也不好,烹饪方式也很单一。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夏商周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不仅善于传热,同时也提高了烹饪功效和菜品质量。战国时期的铁质锅釜更方便放于灶上,上面放上蒸笼用于蒸和煮。到了秦汉魏六朝时期,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并且有了台灶,厨房已经初具雏形。近代以来,人们开始用泥土或砖搭建灶台,并在上方接上烟管,还利用风箱来加大火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利用电阻丝传热的电炉子更方便人们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燃气灶出现标志着现代厨房的到来。

通过对厨房及其厨具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厨房是伴随着人类及其居住地的繁荣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兴盛促进着厨房的革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公布的数据,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根据2014年《中科院城市现代化报告:未来40年新增4.6亿城市人口》中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中国未来40年内,城市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

2 现代厨房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不断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生活品质更为关注,饮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厨房作为食物的“诞生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未-来厨房的发展,同时关系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在家中制作或者食用一日三餐的时间越来越少。首先,由于人们工作时间紧张,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特别是午餐,几乎是在单位解决的,只有晚餐才有可能在家中。其次,年轻人占上班族的绝大多数,会做饭的人相对较少,而且由于离开父母一辈人来到城市生活,所以更没有人教授做饭这门“技艺”。并且,有客观原因也造成厨房利用率的降低,例如由于城市居民区距离超市和大型的市场有一定的距离,上班族每日没有充足的时间购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等食材,这也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进一步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外卖行业通过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只要打电话或者在手机上的几步操作便可解决用餐问题,更省去了在厨房耗费的时间。时间的紧迫,工作的繁忙,让人们逐渐远离厨房。

另一方面,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格外关注。对于健康的、高品质的食物,人们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比如近几年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的豆浆机、榨汁机以及各种食物调理机,人们会在厨房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应用这些机器制作食物,目的就是健康、安全和美味。超市里供应的各种无农药有机蔬菜,即便比普通蔬菜价格高出许多,但是人们为了饮食健康,也会偶尔选择购买。当人们有意识要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厨房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3 未来厨房用具引领厨房转变

这种矛盾的厨房角色,反映出现代厨房需要进行改变的迫切性。现代厨房的角色已经由传统厨房发生了改变,体现在:(1)传统厨房具有被动性,厨房用具仅限于工具层面的意义,和用户之间仅仅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但是,现代厨房变得人性化,厨具与用户之间有互动性,有信息上的交流。(2)传统的家庭厨房是单人操作模式,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中,厨房是女人的专属工作地。现代厨房开始接纳更多的成员,可以是二人模式甚至多人模式,相应的也变得更加开放化。(3)传统的家庭厨房仅限于餐饮功能,现代厨房不仅局限于此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满足了人们例如娱乐、休闲、教学等多样化的需求。

在未来的社会环境、用户行为方式、生态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的背景下未来厨房需要在现代厨房基础上作出更多的改变,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同时对于厨房生活给出更好的导向。未来的中国厨房将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而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的厨房用具将促成厨房的转变。

3.1 绿色厨房,帮助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人离不开自然的供给,但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的环境。例如现代厨房的油烟直接排放到厨房外部,飘散在空中对大气会造成污染,未来厨房的油烟处理设备不仅要在解决室内的空气净化问题上有突破,更要对要排出室外的空气进行处理;厨房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代厨房对于垃圾的处理依然处于粉碎排出的状态,并未充分考虑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厨余垃圾也没有充分利用,未来的厨余垃圾处理需要更好地解决方式;由于现代化的人类早已逐渐远离农耕事宜,所以情感上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也逐渐淡化,这种情感上的联系需要重新建立起来,只有情感上对于自然有热爱才能自然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2 情感厨房,搭建起感情的桥梁。一日三餐是将一家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效工具,蕴含着无限的关怀。未来的城市生活,让更多的人远离自己的父母和家乡,做饭问题要自己解决,同时也不能向父母一辈讨教厨艺,这种通过厨事建立起来的情感逐渐疏离,未来厨房将建立起新的情感联系;同时,厨房生活对于高压力的城市人群来说能够作为一种休息和缓压的手段,未来厨房应该让厨房生活充满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为使用者带来美好的、愉悦身心的体验,摒弃对在厨房里烟雾缭绕和辛苦劳作的印象。

3.3 智慧厨房,未来的厨房能够自我管理,以用户为中心,不仅应该协助用户处理厨宜,而且应该对用户进行引导和指导,成为用户的“良师益友”。厨房由各种厨具组成,厨具本身不单要功能完备,更要和其它厨具彼此协调,配合良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用户。

右图显示的是未来厨房的一角,智能数字终端由显示屏、可移动摄像头和相应软件配置组成。对于相对年轻的用户来说,通过此设备和父母进行视频对话,既能在厨房学习厨艺,又能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此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厨房知识,为合理膳食以及操作提出合理建议等等。

第6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区参与;内涵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14-02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与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相契合。北欧和北美的经验表明,社区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将社区参与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之中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美国学者罗依·莫里森(Roy Morrison)1995年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在1987年即提出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1]。针对生态文明生态学家、生态经济学家、哲学家、环境社会学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定义。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一般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2]。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3]。

著名经济生态学家、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小约翰·柯布博士在其《文明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一个充分的生态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在该关系里,人类作为一个更大的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换言之,就是像其他物种一样进行活动[4]。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际上都同人的观念、行为直接相关[5]。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认为,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文明形态表现在政治、物质、精神等各个领域,是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看,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强调人类对待自然关系所达到的文明程度[6] 。

从上面诸多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的内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积极、良性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绝不是拒绝发展,而是要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地发展。第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这包括人类的可持续和自然的可持续,二者是相统一的。第三,生态文明应是一种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对自觉的生态文明来讲,仅有“天人合一”这样的哲学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自觉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第四,生态文明与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整体框架。它们紧密联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从自然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来看,生态文明可以看做是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有着诸多的探讨,所推崇的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平等这些价值观都是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但是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研究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政府和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实践。

十的报告中有一个板块专门讲到了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中讲到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优”、“节”、“保”、“建”四个角度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论述。“优”讲的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节”讲的是“资源的节约”,“保”讲的是“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建”指的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的两位研究人员王金南和张惠远[8]在《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一文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重点放在社会系统建设、经济系统建设和生态系统建设三个方面,涉及到文化意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资源利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等内容。王金南和张惠远两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和十的表述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比如社会和经济系统建设就和十报告中讲到的“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社区参与能够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可以在环境教育、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环境美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来。

(一)环境教育

国外学者约翰·福布斯在论述21世纪教育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时就把“环境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讲的环境是生态环境,环境教育也就是生态环境教育。美国佛罗里达学院这样定义:“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其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9]。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与环境质量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章专讲环境教育问题,指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人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并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 [10]。最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国家已把生态环境的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之中,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如意大利1983年就创办“绿色大学”,1986年发展到16所。澳大利亚也把生态环境教育普及到学校,其他很多国家也创办了“绿色学校”。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地方,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最为接近,能够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能够把居民的环境意识转化为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二)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再利用的关键,这些都已经成为学界和民众的共识。国内学术界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持肯定态度并愿意以实际行动坚持,如果小区普及垃圾分类设施,估计垃圾分类的比例可能会提升20%。北欧等国家的发展表明,只有根植于社区之中垃圾回收才能够得到真切的执行。丹麦的哥本哈根市的经验表明“垃圾处理的关键在于分类,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严格分开,并分送不同的垃圾场处理”、“要让社区居民做好来及分类,首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不能使垃圾分类变成居民生活的负担,进而让人们逐步适应,自觉遵守”[11]。

(三)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

煤炭、石油等石化能不可再生,其大量消耗也是当下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京津地区的雾霾天气就与煤炭的大量使用具有很强的关联。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除了更多使用可再生资源之外,能源的节约和低碳出行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社区可以通过提供自行车、汽车共享、社区巴士等方式减少交通对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采用集中供暖、社区智能电网和节能建筑等方式节约能源,而所有这些方式都需要积极的有效的社区参与。

(四)环境绿化及生态系统保护

社区是居民生活栖居的场所,国内的城市社区一般都是由物业公司来承担社区的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社区居民很少参与进来,而农村的村庄一般是农户自发的零散的进行树木种植和生态系统保护,村庄和乡镇基层政府也很少进行相应的规划。社区绿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最终要靠当地的社区居民,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和集体行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参与的水平,进而影响到环境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59.

[2]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与现实,2005,(4):4-5.

[3]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学习时报,2006,(354).

[4] 乔瑞金.生态文明是可能的——“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与现实,2007,(6):52-58.

[5] 丰子义.生态文明的人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0,(7):5-10.

[6] 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9,(9):1-7.

[7] 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之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58-59.

[8] 王金南,张惠远.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0,(4):35-38.

[9] [英]帕尔默.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田青,刘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10] 尹世杰.建设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9):5-9.

[11] 杨叙.北欧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251.

收稿日期:2013-06-19

第7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接着讲述了环境设计的规则和环境设计所涉及的要素及其的创新。

最后讲述了环境设计的创新。

关键字:环境;设计;设计要素

Shallowtalkthemodernenvironmentdesign

Summary:Thistextcarriesonelaboratetotheenvironmentdesignfirst,seeingtheenvironmentaldesignfromthedifferentangleagainafter.Relatedthemainfactorthatruleandenvironmentsinvolvewhendesignoftheenvironmentdesignimmediatelyafteranditofinnovation.Relatedtheinnovationoftheenvironmentdesignfinally.

Keyword:Environment,design,designmainfactor

引言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一般人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而至今流传最广的便是私家园林。回观今人所建之园林,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要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

一、阐述现代的环境设计

①何为环境设计

现代园林逐渐凝结成了融功能、空间组织及形式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一方面,设计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例如为人们漫步、休憩、晒太阳、遮荫、聊天、观望等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场所,解决好流线与交通的关系,考虑到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与流畅,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在形式创造方面,在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纷争的背景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现代主义、折衷主义、分解与拼贴、不相关秩序体系的重叠、历史或文脉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隐喻与象征、甚至幽默都成了园林设计可以接受的思想。但是,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阵营中,绝大多数设计师仍然视传统为设计的根基,在造型上仍采用理性方式去锤炼形式与探索空间,仍然以和谐完美作为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当然,这种和谐完美不局限形式本身,而是形式与现代园林服务于社会和人的诸多功能与需求的统一。

由于西方现代园林吸收了东方文化——中国传统园林的紧凑、自然与人工相辅相成,其简洁的形态正合现代主义的胃口。这些影响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构图中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自由运用多种形式。植物只是园中的一种造园素材,而不像在传统庭院中被作为主要内容。植物以自然形态为美,人工修剪或造型日渐稀少;用流动的线形或形体产生活泼与明快的空间,而不是仅用轴线或视线组织空间,重视经济可行性与空间的多用途性,追求非对称构图和动态平衡,注重具有亲切感和适于使用的室外空间创造;住宅庭院设计中,重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室内生活在室外庭院空间中的延伸,还有非传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材料新的用法。

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宇,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物体,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物体,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物体,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物体,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

②从不同的角度看环境设计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二字,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生活的环境景观,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的投影。人类在不断地为实现某种欲望而改造和创造景观,直至其实现了这种欲望后,新的、更高的欲望又引诱他去追求、发明新的技术,采用新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而在大地上写下新的景观。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直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科技进步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历程。

从设计方法上看,建筑外环境设计具有其“公共性”的一面。除建筑师外,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和雕塑师都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他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处理方法。比如园林设计师精通绿化,对植物种类和季节、土壤的适应性研究非常熟悉,还能够设想各种时令的景致变化;建筑师对营造的技术感兴趣,他们研究的是砌筑、搭建和形式,对于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室外空地尤为热衷。现代艺术的手法更富于想象力和整体意义,这首先需要参与者整体的观念更新,跳出栽绿篱、埋栅栏泛泛的处理方法,放弃狭隘的行业偏见。这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场所特征与整体环境相映生辉的基本前提。

二、随时展的环境设计观念

①环境设计所遵循的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它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文化面貌、生活方式和建造样式奠定了基础。我们应清楚,所谓地方性原则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难以与大多数现实的设计相对照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首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带有特殊条件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法国,设计的着眼点首先是要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其次,从建设坏境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具体设计的成败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是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条件。

后现代以来的城市环境景观,在首先满足功能性、技术性指标的前提下,强调了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1)注重追求城市空间的趣味性。(2)与地方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相呼应,使当地特有的风土文化价值得以保持和张扬。这样产生的新环境才能自然地溶入地方生活中去。(3)强调景观道的设置,为行人提供舒适和便利。景观道包括专用的和与城市干道同向的步行便道。后者则在保障一定宽度的同时,要求有绿色屏障与车行道相隔。另外,建筑底层的细部设计亦是为景观道创造情趣的重要手段,需要予以重视。(4)强调设施多样化和完整程度,注重使技术的细节在应用中得到鲜明而有趣的表现。(5)重视环境艺术作品的创作实施,使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线变得模糊,从而表达出生活艺术化的理想。

②环境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素(空间、场所、领域)

空间即Space,它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场所即Place,也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的,但是限定得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它有时没有顶面,有时没有底面。领域即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为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如一只老虎,一般活动出没的范围约为几平方公里,这一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第二只老虎,这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就是这只老虎的活动领域。空间、场所和领域三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而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因而设计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考虑,如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

③设计要素的创新

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最引人注目并且容易理解的就是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20世纪50—60年代法国的西蒙(JacquesSimond)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设想,用点状地形加强围合感,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对法国现代园林设计师有一定的影响。瑞士的克莱默(ErnstCramer)为1959年庭园博览会设计的诗园中,运用三棱锥和圆锥台组合体,这些地形就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环境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园林及环境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由埃里克森建筑事务所(ArthurEricksonArchitects)设计的罗宾逊广场(RobsonSquarePark),水池、瀑布水景与省政府办公大楼融为一体。巨大的水池位于楼顶,犹如“天池”,水从屋顶倾泻而下,形成了巨大的瀑布。除了体量外,水景设计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与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既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了城市环境,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

④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与传统园林的服务对象和装饰与观赏性不同,现代园林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形式建立在功能之上,并且力求简明与合乎目的。例如,纽约观景台公园和横滨美术馆前广场公园虽然都不大,条件也不复杂,但公园设计视线安排合理,使用方便,空间划分明确,细部考虑周到,反映了现代主义手法在当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他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哈普林对自然现象做过细致的观察,他曾对围绕自然石块周围的溪水的运动,自然石块的块面形态及质感,做了大量的写生与记录。在这些研究中,他体验到了自然过程的抽象之道。例如他设计的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Oregon)伊拉•凯勒水景广场(LraKellerFountainPlaza),从高处的涓涓细流到湍急的水流,从层层跌落的跌水直到轰鸣倾泻的瀑布,整个过程被浓缩于咫尺之间。

⑤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对文脉的深层阅读要求深入到一个场所的精神领域之中,并关注到传统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AlexandreChemetoff)在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TheBambooGarden),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苏州园林。绘画讲“意在笔先”,造园也是这样,必须先有一个主题思想。不但全园需要有一个主题,就是园中的每一个局部景观的组织也需要有不同情趣的主题。例如,苏州网师园,以“渔隐”为主题,其主体景观便选择表现“网师”(“渔翁”)生活的湖泊景象,湖泊型的水体衬托的山林景象构成了以“渔翁”为主题的园林意境,在这一主题下延伸发展而设置的其他景观空间,使全园的景观结构丰富变幻,而最终又不脱离“渔翁”的主题,做到了思想情趣与景观的统一,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三、园林意境的创造和环境设计的创新

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几大要素;然而,具体景观的建造还不等于是园林艺术作品的完成。景观只有被赋予一定的思想意境并与景观要素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园林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所谓园林意境,是高于直观的园林景观的审美范畴,是通过所见的具体景象来暗示更深更广的美好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便是如此。

①功能与景观的统一

单纯的景象构成,还只是限于形式,是一个美丽的躯壳,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一座园林,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没有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的环境,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座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饥渴时没有饮食供应等,其景观再优美也会使人无心欣赏,也就更谈不上领略其景观中的意境了。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出于思想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是必要的;出于实用的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同样是必要的。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同于看画,人的因素是作为参与者、体验者而融入园林景观中的,要在游乐中甚至生活中去观赏。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美感也不仅限于视觉,而且具有听觉、嗅觉、触觉及至全身心的舒适感。园林意境的产生,只有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

②再现自然的景观

意境的创造是通过具体景观形象来表现的。景观如何能产生意境呢,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首先应符合自然规律,反映自然的原型。艺术讲求“形似”与“神似”,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最高境界。一座园林艺术作品的产生,是基于设计家对生活的感受,经过主观再创造的结果。园林艺术的创作不但包含作者的审美观、自然观、园林观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反映出设计家对美的生活情趣所激发出的形象思维。因此,设计家对生活的观察越深刻、知识越渊博、逻辑思维越正确、艺术修养越高、形象思维越活跃、创作经验越丰富,其作品就愈具有概括性,作品的意境就愈加深远。

③生态理论应用于环境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写道:“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绿化的问题,从创造生态环境考虑,需要对以下的因素进行规划:(1)分析居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居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3)最大限度地利用居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现场地。(4)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要创造青山绿水中的风水宝地。园林生态在景观设计上的几点体现:(1)从绿化苗木来讲,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这一过程,需满足绿化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2)尽可能提高环境的“绿视率”。绿色是环境永恒的主旋律。提高“绿视率”,如停车场、路面,广场、架空层都要尽可能多的被绿色覆盖。(3)运用节省能耗的材料。在可替代的材料中,尽量选用能耗低的材料,特别注重环保新材料的应用。既满足生态原则,又满足环保原则。如构筑物选用多孔水泥砖,弃用粘土实心砖。(4)运用可循环或能降解的材料,如环保透水砖、PVC植草板等。(5)垃圾分类收集,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类,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环保型垃圾筒(6)深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征,让环境的改善与居民的素质提高相互促进。既有园林生态之考虑,又摘取环保中的某些方面。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

[3]何林.应用美学.辽海出版社,2000.

[4]许懋彦.淡路梦舞台——安藤忠雄圆梦的舞台.世界建筑,2001(2):70~75

[5]邓林.建筑艺术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6]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出版社,2000

第8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垃圾分类;学校;家庭;社区;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3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精神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历史地位。而垃圾分类处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作为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阵地,更要通过宣传、环境教育等,唤起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垃圾分类的意识,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在环境意识日渐引起重视的今天,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然开始养成,但是存在缺位。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网络,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垃圾分类意识,落实垃圾分类行动,进而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一、夯实底蕴,创新特色,为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

生态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夯实学校的生态教育特色,才能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开展生态教育,对学校而言,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品牌;对学生而言,规范了文明行为,更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教师而言,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体现了为人师表的风范。学校应该始终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作为改进校园环境管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来抓。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普及生态教育的基础上,以生态教育的科学探究活动为重点,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为提升师生垃圾分类意识,落实垃圾分类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管理,找准切入点,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1.分层有效促进,营造垃圾分类实践网络。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垃圾分类活动领导小组,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出谋划策,负责规划、指导、研究创建垃圾分类活动。并邀请社区人士、环境志愿者、学校师生等各界人士成立生态学校委员会,与学校领导携手共筑垃圾分类实践网络,实践网络应分工明确,学校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催落实,少先队具体抓,实行德育处、级长、班主任三级常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新途径。

2.环保科技引领,提升垃圾分类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环保科技的课程引领作用,将科技探索活动与垃圾分类活动紧密结合,以点带面,丰富校内育人环境,开辟校外第二阵地,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老师们的环保素养,将垃圾分类活动落到实处。科学老师可以利用课程开展不同主题的科技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低碳生活的简单环保,并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去,共同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氛围。可以组建“校园少年科学院”,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低碳、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实验,评选小院士、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以点带面,提升全体师生垃圾分类的创新意识。

3.开发校本资源,充分挖掘垃圾分类课程理念。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生态课堂”教学活动,每个学科、每位教师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共同探讨、研究生态教学特点,充分挖掘自身学科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环境教育渗透点,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相关元素,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甚至可以将某一环境行动渗透到不同年级和所有科目的教学当中。品德课可以提升学生垃圾分类的认识,强化环保理念;科学课可以组织学生监测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语文课可以学习制订垃圾分类行动计划和生态章程;数学课可以讲授统计废纸数量的方法;信息课可以锻炼使用图表、管理数据的能力,统计校园垃圾分类情况;美术课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变废为宝”活动,运用废纸创作海报、壁画、工艺品等;音乐课可以编排相关内容的课本剧……学校教学大会也能成为环境教育校本研训的交流平台,邀请环保专家开展生态教育讲座,并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类环境教育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生态教育素养。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全校师生从各种视角认识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问题,从而有所成、有所获、有所得。不断提升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掌握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技巧,不断探索环境教育的做法。从而更好地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垃圾分类实践能力。

三、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垃圾分类的实效性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优化生态教育环境,构建有本校特色的环保体系,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将垃圾分类深入学生内心,强化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1.完善阵地建设,促使垃圾分类常态化。①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的宣传作用,提升师生垃圾分类意识。重视发挥少先队队部室、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红领巾网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少先队宣传板报、橱窗的宣传作用,不定期地举办学校、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图片展、学生手抄报活动等。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每周设“垃圾分类”专题节目时间,可以向广大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工作。校刊也能成为宣传垃圾分类的主渠道,定期刊登有关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让老师、学生、家长等通过校刊,了解学校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起到宣传、监督的作用。②充分发挥少先队小干部作用,使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每周召开少先队中队干部会议,进行有目的、有内容的垃圾分类培训和布置工作。组织各中队开展创建生态课室活动,制定生态规章,以及垃圾分类行动计划。使生态规章人人都能熟记于心,并形成共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按照生态规章及垃圾分类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去做。落实“生态文明班”评比工作,并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到“生态文明班”评选工作中,值周中队设专人监管校园垃圾分类投放点,督促各中队规范投放垃圾,作好登记。每班设立“回收箱”、“垃圾箱”,坚持“二次回收,二次利用”。并可以推选两名“垃圾分类管理员”,直接参与中队垃圾分类常规工作,长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软包装饮料盒专项回收等活动。发展和培养各级队活动积极分子,切实锻炼和提高少先队员垃圾分类的自主实践能力。

2.倡导活动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活动。巧用节日文化载体,展现垃圾分类特色活动。学校可以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彰显本校特色,让学生们从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明白要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为净化校园,为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而努力。①校园环保特色鲜明。每学期开学,可以围绕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办学理念,举办具有校本特色的开学典礼,明确我们小学生所肩负的学习、环保等责任,鼓励大家坚持节能减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平凡朴实的行为细节中做起,继续付出自己生态文明的行动,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践行垃圾分类活动,当好生态学校的小主人,为新学期注入新能量。②植树节来临之时,开展“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环保系列活动。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加强节约粮食、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回收等教育活动。在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废旧纸皮箱做成美观实用的废纸回收箱,每个废纸回收箱上画上各种生动有趣的环保宣传画和小口号。废纸回收箱摆放在每一个班里,让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将产生的废旧纸张专门收集好,并带动父母共同参与活动。③可以结合世界环境日,以环保墙体宣传画的形式宣传绿色经济。让学生绘制生动活泼的环境主题美术作品,宣传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体现作为学生,对保护环境、绿色经济的思考,对环境、经济的关注和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绿色经济重要性的认识。④六一儿童节可以召开别开生面的环保科技节暨跳蚤市场活动。同学们自己动手用环保材料、废旧物品自制玩具,每一个游戏蕴藏着一个科学小知识,既强化了同学们的生态理念,又进一步宣传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实践活动投入到绿色消费,创造性地发挥闲置物品的最大效益。⑤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呼吁市民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去。⑥举办“废旧物品巧变身”活动。每逢中秋、春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废旧月饼盒、利是封等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美观别致的手工制品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认识。⑦邀请专家到校为学生进行环保知识专题教育。利用少先队活动,邀请环境保护专家为学生传输各类环保知识,提升学生生态素养,为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打好理念基础。⑧“绿色假期,绿色金点子”活动。每年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金点子活动,把垃圾分类的环境意识从学校辐射到家庭,从家庭辐射到社会,让孩子们过一个环保低碳的绿色假期。开学可以让孩子们会把自己的“绿色金点子”做成小卡片,带回学校贴在展板上。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生态环保理念与做法。

四、打造特色校园环境,提高垃圾分类活动意识。

第9篇: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水利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41-0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已进入“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发展新时期。水利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施工区域内的植被、古树木尽量做到保护到位,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

2.1 防止施工扰民与运输道路污染

1)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要事前通知。夜间十点后,禁止施工产生噪音扰民。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废料,防止环境污染。

2.2防止空气污染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产生,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空气质量。

2)禁止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味的气体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许可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2.3 加强水质保护

1)砂石料加工系统产生废水的处理。产生的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道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道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施工机械维修含油废水一律不能直接排入水体,应集中收集后经油水分离处理,水中矿物油浓度不能超过5mg/L以上,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水质。

3)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设施,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河道,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临近建筑物和边坡稳定。

4)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淀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5)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应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2.4 固体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运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防治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及影响其他工程的施工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理,使场地平整,利于复耕和覆土绿化。

4)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箱,防止垃圾乱堆乱放,定期将垃圾运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2.5 水土保持

1)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设施工期间的落实,遵循《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倡导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节水、节地和节能技术等。

2)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外的土地,破坏庄稼及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临时占地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原来地表面貌及覆土。

3)施工期间采取设置给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和其他地物,不乱砍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进行土石方开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生物保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堆放和利用,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2.6 生态环境保护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林木,严禁在工地附近砍伐树木,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古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的,必须设置围栏并加以保护。

2)在工程施工完工后,按要求拆除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生态环境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