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校园范文

大学校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校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大学校园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活力文化校园

一、大学校园文化活力释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及与外部环境的作用经由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独特的精神力,它主要体现为大学所拥有的理念、管理、制度、学风、教风、校风等方面。同时它又是一种良好教育氛围,为学校自身和师生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支持"。

第一,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2]它化身为大学校园文化力。也就是说大学校园文化更体现为其本身所产生的"力量",对大学组织内部所有成员所产生的引领力、推动力、凝聚力、整合力和约束力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识别力、感染力、辐射力甚至征服力。

第二,它是大学校园文化人文濡化力(育人力)。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3]美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是教育学生爱护美好事物,做善良和具有同情心的人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无法替代的。[4]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以其有形的物质实体为大学人提供物质基础,是大学不竭的资源力;另一方面,校园所承载的物质世界的内涵丰富,它对人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施于影响,是无形的育人力。

第三,它是大学"文化校园"核心实现力。良好的大学文化不仅是一面旗帜,还是大学的精神领路者,是弘扬一所大学的主旋律;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引力场,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它能够引导师生意气风发地前进;良好的校园文化更是学校的一种个性,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特色。大学文化尤其是作为大学核心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大学师生的目标意识,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活力不足问题分析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只有对问题进行追踪,我们才能够知道下一步必须做什么以便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5]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在现实中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不足集中体现为:

1.校园文化自身的育人力弱化。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教育人是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存在体最基本的特质,是大学在社会实现自身活动力最为鲜明的表现。然而,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作为大学文化育人力的表现力之一,已逐渐弱化。

2.校园文化自身的引领力低弱。这主要表现在大学校园文化缺乏自觉力。当前大学校园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校园中弥散着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校园的氛围已变得躁动不安,无法静雅深思。不但不能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坚持自身的作为高等文化组织的个性品格,而且无法发挥批判社会,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致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呈现逆流而上的趋势,举步维艰。

3.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力不足。在现实中,大学研究者的学术研究劲头日渐萎靡,学术造假、学术研究力逐渐弱化、学生学习态度不端,作业糊弄,考试作弊抄袭现象日渐普遍致使大学校园的学风稀薄;大学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态度不正,教学行为不端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力,降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力。

三、激发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促生大学"文化校园"相关路径

客观、理性地对导致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不足进行归因分析,进而探寻促生大学文化校园的可行路径,正成为每一位关心大学问题,促进大学发展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追求。

(一)树立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理念,保证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

所谓理念,就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根本认识。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保持自主发展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校园文化理念是大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是决定大学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是大学能否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中保持独立自主,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力。因此要保证大学校园文化自主发展力,树立大学校园文化理念应当:

1.培育与提炼大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6]它体现出大学巨大的整体人格力量,渗透到大学的所有方面,是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大学的未来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全力建设凝聚人文精神的校园物质文化。第二,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文化。一方面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促进学生自由交流互相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增进师生真诚交流,拉近双方距离,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感情,在真实的体验中亲身体验见证精神情感的力量。

2.检视与佐证大学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指标、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7]大学价值观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是文化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大学应重新审视并理性认识自身本质和功能,勇于担当深层启蒙的重担。在现实中,大学应重视对自身的审视,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纠正思想中失当、偏颇的育人观、社会观、发展观。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实,对自身进行正确地定位,找准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并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现实中去。

(二)打造具有时代、地域、人文特色的大学园区,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第2篇:大学校园范文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非纯公共产品;“俱乐部”理论

近年来,有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引起了很多争议。一方面,因为大学校园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等设施,公众认为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共享,允许民众到大学游玩、读书、听课、自习、锻炼,甚至吃饭,领略大学的氛围。而另一方面,一些校方对大学校园的对外开放则持有反对的态度,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北大把国庆节游客拒于门外、武大樱花对外收费等。本文用公共产品理论对大学校园进行分析,期望对大学校园是否是公共产品有新的理解,对解决大学校园对外开放问题在理论上做一探讨。

一、公共产品理论沿革及其判断标准

1919年产生的林达尔均衡是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萨缪尔逊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和“公共支出理论的图式探讨”,他把公共产品定义为:“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从中可以推知公共产品的两个重要性质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产品(非纯公共产品)进行了讨论,非纯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1973年,桑得莫发表了“公共产品与消费技术”,着重从消费技术角度研究了混合产品(非纯公共产品)。

这其中,萨谬尔逊的描述成为了经济学关于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并规定了两个条件,一是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二是消费具有非竞争性。

受益的非排它性,是指每一个消费者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他可以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就是公共产品的总量。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或者这种排除在技术上可行,但费用过于昂贵而使得排除没有意义,从而实际上也是非排他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国防。

消费的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消费的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同时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公共产品每增加一个公共消费者,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并不增加成本。对于国防而言,增加一个人并不需要增加国防供给量的边际成本,即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量其边际成本为零。在公共产品消费中,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依照萨谬尔逊的观点,要判断一项产品是公共产品或是私人产品,就要看这项产品是否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纯公共产品是不多的。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依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将物品分为三类:一类是私人物品,同时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第二类是纯公共产品,既具有非排他性也具有非竞争性;第三类叫非纯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但是不具有竞争性;或消费上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排他。

二、大学校园的公共性分析

教育具有传播知识,教化民众的作用,它担负着全社会赋予的责任,大学校园作为教育的实施场所,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

1、大学校园的提供

社会需要大量的消费产品,一直以来有人认为可以从消费产品提供的方式上来判断是不是公共产品。因为,消费产品的提供大致上可以简单的划分为由公共提供和市场提供,公共提供要求产品提供所需的资金由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筹措,并且免费的为消费者提品。而市场提供则是消费者自己的收入,通过市场购买来获得消费权。在这不同的消费方式上的差异,就可以划分产品的性质。如果依据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就可以轻松断定,大学校园应该属于公共产品,因为我国的大学都是由国家筹措资金加以修建的,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校园应该是公共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一个前提是我们应当注意,就是国家筹措资金的目的是否是用于公众消费或是在公众中有选择的开放。另外,公共产品并不能等同于政府提供的产品,公共产品的名单要远少于政府供给的产品名单。以产品的提供方式来区分产品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是与公共产品理论相违背的。

2、大学校园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指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个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享用,或者说,不能按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大学校园所提供的教育的功能是对全社会所有人提供的,大学校园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3、大学校园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又被称为外部性,是指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大学校园拥有大量的教学、体育、科研等设施。从社会公众的需求角度进行分析,社会公众对于这些设施的需求源于对自身的知识、健康等的需求,通过设施的使用可以给个人本身带来利益,但给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还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会通过受益外溢给社会。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这将有助于整个国家的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使一个国家得以强盛,这是一种外部效益。

这里需要强调,外部性和公共产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不一定是公共产品。只有当市场无法提供,从而必须由政府通过税收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时,它们才能成为公共产品。虽然,大学校园具有一定的外部效益,一个人获得了受益,同时社会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但我们不能简单以此判断大学就是公共产品。

三、大学校园的非纯公共产品性质

综合看来,大学校园应该属于非纯公共产品,它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同时有一定的受益排他性和竞争性。

1、大学校园受益的排他性

大学校园是具有受益排他性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校园的主要受益者是在校的大学生,在目前大学招收人数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客观上把其他人排斥在了大学校门之外。而对于其他想进入大学校园的社会公众,大学校园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排斥成本上都可以实现对外来人员的排他,例如:可以修建围墙、增加门卫、对进出人员查验证件等。通过一些办法可以有效避免搭便车情况的出现,因此大学校园具有受益的排他性。

2、大学校园消费的一定范围非竞争性

大学校园在用于日常的教学或科研时,可能会存在未饱和运转的情况,在未达到饱和状态时,大学校园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个社会公众的消费,在大学校园未达到充分消费时,则不用增加成本,亦不会影响到大学在校学生的消费。但是,当大量的社会公众涌入时,由于消费超过了一定数量界限从而出现“拥挤”。在这种情况下,边际生产成本将不再是零,新增加的消费对大学校园带来了成本。如:首都体育学院各类体育场馆常年对外开放,已经影响到了学生正常的训练。校方为应对体育场馆高昂的维护费用,只好对外开放获取资金。同时,边际拥挤成本也不再为零,对大学校园消费的增加会影响到在校学生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如: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造成了人民大学自习室紧张情况的出现。武汉大学樱花开放季节,因大量有人的涌入,严重影响了日常的教学秩序等。因而,大学校园的非竞争性是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或者说是局限在饱和界限范围之内的。

四、大学校园以“俱乐部”理论的方式对外开放

关于大学是否开放,两百年前柏林大学创办者洪堡就提出“大学要与社会进行持续不断的交流”,大学校园的开放,也正是这种交流的体现之一。一所禁止普通民众进入的大学,是谈不上兼容并包和思想开放,也谈不上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互相依托,而且会在社会民众和高校之间造成人为的隔阂。

但依据以上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对于大学校园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学校园是一种消费上具有一定范围非竞争性,能够有效排他的非纯公共产品,而不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从理论上讲大学校园完全有理由“拒绝”对外开放。开放不是一个绝对的原则,如果不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一味不加限制地开放,难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我们不妨依据“俱乐部理论”对校园进行开放。

詹姆斯・布坎南将这种具有对消费规模限制的非纯公共产品称为俱乐部产品,所谓俱乐部产品,用詹姆斯・布坎南的话说就是:“有趣的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它们的消费包含着某些‘公共性’,在这里,适度的分享团体多于一个人或一家人,但小于一个无限的数目。‘公共’的范围是有限的。” 俱乐部产品的主要特征在于:第一是分步排他性,俱乐部产品在俱乐部成员与非俱乐部成员之间存在排他性,而在俱乐部内部,各成员之间则不存在排他,俱乐部的设施可以供全体俱乐部成员集体使用,一个成员不能把另外的的成员排除在外。因而俱乐部成员与非俱乐部成员之间排他是可能的。第二是非竞争性。对于俱乐部产品,每一个会员对俱乐部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或减少其他会员对同一产品的消费。第三是消费规模的有限性,俱乐部的消费规模是有限的,且只限于全体会员,如果把俱乐部无限扩到全社会成员,那该产品就不是俱乐部产品,而成为公共产品了。这就是说,俱乐部产品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有临界点的。一旦过多会员进入消费,非竞争性消失,拥挤出现。

很明显,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不仅仅由在校的学生单独消费,在没有有效排他的前提下,社会公众可以很轻易的搭“顺风车”。而我国大学校园的空间容量与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公众并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并进入大学校园消费。也即说,大学校园的消费规模是有范围和临界点的,如消费规模过度就会产生拥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大学校园看作是一种俱乐部形式的非纯公共产品。

在俱乐部理论中,俱乐部成员通过交纳会员费的形式提供俱乐部资金来生产俱乐部产品供成员消费。从我国的具体情况讲,通过收费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排他方式。一方面,收费相当于设置了排他环节,大学校园的收费可以减轻社会公众对大学校园消费的需求的无限扩大,避免严重的“拥挤”现象和滥用大学校园资源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所收费用可以用于大学校园设施的维护与修理,有利于避免大学校园提供设施质量的下降,甚至可以起到提高的作用。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大学校园排他环节的成本要低,低价的收费可以促进大学校园的最大限度的使用,促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五、结论

大学校园的是否对外开放应该源于它的产品属性,而不能从它的一些特性出发加以判断,由政府出资建设、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都不能作为大学校园应该对外开放的标准。因此,那种在社会中流行甚广的“大学校园由政府提供,是公共产品,应该对外开放”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各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必要时设置排他环节,而作为享受大学校园资源的社会公众应当付出必要的费用。

参考文献:

[1]杨玉龙,王骚.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彭艳.我国教育事业的公共性及其提供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78-80.

第3篇:大学校园范文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内涵;意义;对策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文化表明着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和回答的紧迫课题。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表明着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联系协调学校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是在大学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所积累、传承的大学精神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总和的群体文化。本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和过程,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通过这种推广来宣传众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同时帮助广大高校思想教育者了解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有助于为当代大学教育的变革和价值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其次,从现实意义来说,大学校园文化对当代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对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升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直接为我校的大学生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借鉴。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目前概况: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前身是陕西教育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但2012年才升为本科,2013年,成为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唯一试点院校;2014年,被陕西省确定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作为一个新升的本科院校,而且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学前命名的高校,备受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从这两年的建设状况来看,虽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和同类型二本院校相比,依旧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就拿学校的学习气氛来说,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气氛浓厚和学习气氛差的同学比较少,分别占有7%和8%,而认为学习气氛良好的和一般的同学比较多,分别占37%和48%。作为一个本科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很重要,但是调查结果体现出来的现象,不尽如意。说明在同学们的心目,我们学校的学习气氛属于中等水平,在保持的水平上有待提高。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老师上课都感觉生动形象,让人很感兴趣,这类人占80%,只有20%的学生认为老师严肃,不负责任。说明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好,上升空间很大。

1、树立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我们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为时一周的问卷调查和谈话访问,9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有影响,比如校训,调查显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校训“厚德载物”,94%学生认为校训对自身有影响,很重视自己学校校训的精神内涵,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人各方面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和学生共同发展。但只有6%的学生了解学校的主流文化,剩下的94%的人要么了解一点,要么就不知道学校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从这一调查就可以显示出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欠缺和不足。所以,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要有以下4方面的定位和眼光,积极努力的将本校建设成一所具有自身品味和时代特征的学校。

首先,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自身要有个准确的定位。必须定位准确,明确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其次,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界定要与时俱进。全球化、网络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也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时代境遇,它们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客观上要求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要改变传统形式,增强时代的气息。[1]

再次,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界定要突出其本质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抓住了其本质特征,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要体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当今时代正处于不断对外交往的深化之中,我们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外来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充实自身的体系宝库。

2、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机制

首先,夯实新时期{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从我们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调查发现52%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所在的学校,这就说明我们的学校所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环境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比如说只有50%的学生对图书馆满意(这就包括对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图书等的要求,公共设施方面,比如自习室,11%的同学觉得够用,这就说明做的不好;图书方面,虽数量可观,但是书籍整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90%以上的同学表明进了图书馆找不到检索的书目),23%的学生对商苑满意,22%的学生对体育场满意,剩下的像教学楼、食堂、宿舍、水房的满意度在5%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学校的硬件建设落后。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内部的各项硬件设施进行建设,比如图书馆增加座位和管理老师、食堂扩大建设规模、教学楼新建、室内体育场的建设等。同时,还要加强校园软件设施建设,比如增加本校和外校教授的讲座、增加研讨会的数量等。因为有80%的学生表明学校提供的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太少,不利于大学生文化的拓展。

其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根据调查显示,本校36%的学生认为领导、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89%的学生还不清楚本校校训和校徽的含义,60%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有先驱人物,针对这些,学校可以创建自己的校园文化周进行宣传和普及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可以组织相关文章征集比赛或者大型辩论会来弘扬本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方可以从细微处着眼,在学校各个角落中不经意体现校园主流文化,比如垃圾桶侧面可以设计成几种不同字体的“师”字、名人雕塑的修建以及校园地砖上的主流文化体现。

最后,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领导、老师在制度文化建设这一环节起着支柱和核心地位,介于64%的学生不知道领导、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领导老师要做好制度的引领和监督,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起到最大作用。

3、创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首先,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造网络思想教育阵地。随着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校园文化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将学校图书馆的无线网对外开放,学校阅览室数量增加。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官网建设方面,内容要及时准确,结构要完整,布局要合理;要尽可能发挥贴吧的作用,引导校园文化发展朝着积极方面。同时图书馆的免费网络下载论文系统需要加强。

其次,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想糟粕纷至沓来,本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在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对国家的认可度和自我的爱国心,比如社团组织义务劳动和乡村支教活动,(这一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要重点建设,因为只有50%的学生对社团建设和组织的活动表示一般满意)。同时注重文化建设的形式创新,以吸引学生的认可接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立足国家,立足社会,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提{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要注重实际。比如针对有些学生心理不健康,本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安排专门的心理老师解决该问题。再比如,学生有就业恐惧,学校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总之,应该从学生实际已遇到的问题或将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问题。

三、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以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想,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人才。尤其是正在起步中的各大高校,例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鉴、吸收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探索自身发展的特色,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优秀大学。

第4篇:大学校园范文

2、年轻是最大的富有,但要倍加珍惜时光,贫穷无需害怕。懂得培养自己,懂得什么是贵重物品,懂得该投资什么,懂得该在哪里节约,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3、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活在当下,正向提升。

4、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5、当你穷的时候,不要计较,对别人要好,这叫人穷志不穷。富的时候,要学会让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对别人更好。学会舍得! 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很少人能够明白。

6、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一直奋斗。

7、请你不要冒然评价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是听闻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8、别乱买衣服,少买一点,但是可以买几件很有品味的。多在外面吃饭,要吃就请客,要请,就请比自己更有梦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

9、穷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富的时候,就不要摆阔了。生命已经恢复了简单,已经回到了宁静。

10、一旦生活需要的钱已经够了,最大的快乐,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的梦想,去放开你的翅膀大胆地实现,超越梦想! 去让生命经历不一样的旅程。情绪低落时请多读两遍。

11、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大起大合,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也不会明白命运为何这样待你。只有在你经历了人生种种变故之后,你才会褪尽了最初的浮华,以一种谦卑的姿态看待这个世界。

12、当你穷得时候,钱要花给别人,富的时候,钱要花给亲人和爱人! 很多人,都做颠倒了。

13、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你要学会走走停停,看看山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生活的满足。

第5篇:大学校园范文

国内如火如荼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呼唤并激发了相关学术界的研究热情,并催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概括而言,这些成果主要围绕着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性质、思想(哲学、文化)基础、功能与价值、目标及路径等六个方面。

(一)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定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定义的界定是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的基础。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学术界尚未出现公认的定义。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别进行了定义的界定,笔者将其归纳为“5说”:(1)生态系统说:祝杨军(2010)在其硕士论文《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目标与实现路径》里,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主张大学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哲学视角切入的、消除了本体论意义上二元对立的、理想目标与现实路径相统一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体系[4];于巍(2014)同样基于生态学的学科背景,认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社会经济等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不仅具有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而且可视为一个区域性的、抽象的生态系统[5]。(2)和谐文化说:庄景全(2009)从文化学的视野出发,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校园内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发育的文化,重视教育的人文性和对个体生命性的尊重。”[6]不过,事实上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包括学生、教师等的众多利益相关者,而本定义的利益相关者主要聚集在学生身上。(3)新文化(观念)说:林莉(2002)主张,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7];张娟娟、宁岩鹏(2012)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8]。(4)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说:叶宗波(2005)提出,校园生态文化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把握道德价值的重要载体[9]。(5)五要素反映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指在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和谐作用于校园以及与校园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对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的直接反应,是师生共同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产物,具有和谐性、整合性和与时俱进性[10]。总体来说,尽管学界尚未对校园生态文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基本上认同上述“五要素反映说”这一观点。

(二)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议题,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将其归纳为“4说”:(1)四生态化说:胡祖吉(2007)指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包括学校传统和现代文化观的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具有科学化与前瞻性、系统性与规范性、和谐性与持续性的特点[11]。(2)三文化生态说:高永蓉(2006)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管理生态、学术生态和信息生态,以推进新世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12]。(3)全新文化说:覃逸明、吴文亮(2003)及徐建芬(2008)均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全新的校园文化,它强调校园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和谐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客观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又要重视主体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培养[13]。(4)三特定环境说:田传信(2012)强调,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为大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特定环境: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环境[14]。

(三)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哲学、文化)基础思想、哲学或文化基础事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深度,其重要性非同小可,故研究者对此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笔者将其归纳为“4说”:(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说:贺旭辉(2004)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正确认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含义和建设的必要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传播、开发和研究,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15]。(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说:冯婕、祝杨军(2008)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元素。它一方面揭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存在的系统性、开放性、超越性和动态性;另一方面,又从本体、价值取向和历史性的视野指出了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源头和走向或归宿[16]。(3)生态价值观说:刘艳华、张冬玲(2009)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而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7]。(4)儒家文化说:蒋黎黎、叶爽(2012)主张,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应努力寻找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挖掘儒家文化中和谐观念、义利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内在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18]。

(四)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功能、价值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问题,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多样化的观点,笔者将其归纳为“6说”:(1)践行说:徐达(2012)认为,构建校园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文明”的践行[19]。(2)育人说:覃逸明、吴文亮(2003)认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师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和充满生机的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3];佟瑛(2008)指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实现育人的功能[20];吴烨;朱玉芹(2011)提出,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品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21];蒋黎黎、叶爽(2012)主张,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承载着“育人重任”[18]。(3)保证说:喻秋兰、余文龙(2011)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大学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关键说:朱玉芹、吴烨(2011)强调,校园生态文化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23]。(5)基础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认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高校的必由之路[10]。(6)“三生态”说:刘月岭、武立敬(2010,2011)主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生态文化的具体样式,作为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化的路径选择,具有“生态育人、生态立校与生态服务”的功能。显然,“育人说”是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的主流观点。

(五)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未见直接的、系统的研究报道,也未出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目标谱系。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着眼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此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概括起来,有“4说”:(1)四目标说:祝杨军(2010)提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学术目标、环境目标和系统目标四个部分[4]。(2)三目标说:于巍(2014)强调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实践目标由人才培养目标、学术科研目标及和谐环境目标三部分组成[5]。(3)文化共同体说:张华、闻彦(2011)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生态精神,形成文化共同体,是生态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26]。(4)四生态化说:李国新(2012)主张,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目标分别为教育目标的生态化、学术目标的生态化、环境目标的生态化及系统目标的生态化[27];可以看出,本目标的“四生态化说”与祝杨军(2010)的“四目标说”在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显然,除“文化共同体说”外,其他“三说”在目标谱系上具有一定的交集,即均将教育、学术和环境纳入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

(六)关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涉及到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问题,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想、措施或建议,笔者将其归纳为“6说”,分别为:(1)四层面说:叶宗波(2005)认为,可从校园建设、学校管理、学术研究、情感交流等四个层面上创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9]。(2)三层次说:佟瑛(2008)提出,要围绕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层次来展开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20]。(3)二环境说:杜君芳、江红岩(2011)认为,应从外部和内部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10]。(4)生态化教育、教学系统说:喻秋兰、余文龙(2011)主张,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教育、教学系统,可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和行为体系[22]。(5)生态教学观说:刘海仁(2013)提出,大学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应树立生态教学观以促进生态课堂中师生生态主体生命质量的升华,并推动校园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8]。(6)景观设计说:李静(2007)根据安徽大学新校区南实验楼———笃行南楼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体现景观特色,营造文化家园”的设计思想,主张应遵循自然式植物配置原则,在相似的空间环境中,展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独具特色的校园风貌[29]。(七)其他相关研究以上是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议题研究成果的主流,此外,国内的个别研究者还关注高校校园生态文化运行机制的构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基于大学所属层次(佟英,2009[30];朱玉芹,2011[23])和学科专业(朱玉芹,2011[19])的建设特色,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与其他管理、服务活动的关系(徐建芬,2008;王改红,2011[31];胡薇,2011[32])以及关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机理。对于后者,张华、闻彦(2011)探讨了校园生态文化共同体的生成、核心价值的建立及文化信念和精神品质在多重文化系统中的共享和浸润对校园生态文化利益相关者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催化作用[26]。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一)存在的问题概括而言,国内研究者在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方面视野较开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已达到了较深的理论深度。然而,也存在着某些明显的不足或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定义、内涵与目标的界定等方面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定义尚处“百家争鸣”的状态,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在内涵方面也是“百花齐放”,也未出现获得共识的表述;在目标的论证方面也呈多样化的态势,目标体系欠系统和全面。研究者们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或个人喜好各执一词,这有碍于相关研究理论水平的提升,也制约了实践指导效果的提高。因此,规范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定义与内涵等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2.在研究内容的结构方面比较而言,国内学术界对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功能、价值、重要性、对策等阐述过多,而对一些基础性、专业性的问题(如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建设资源评估、建设效果评价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文化需求调查等)鲜有研究,后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可能说明后者是有关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的难点。然而,后者却涉及到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对实践指导效果的提高等诸多重要问题。因而,它们应该是今后相关研究的主攻方向。3.在研究方法方面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对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一般性描述、经验性介绍或主观性对策建议,以思辨、定性研究为主,实证、定量的研究缺乏,研究尚显粗放化。今后,新的研究方法的创立、相关学科(尤其是生态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运用以及基于某些具体高校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证、实验研究将受到重视并成为主流。

第6篇:大学校园范文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五种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在创建和谐大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系统的诸种育人功能中,德育功能居于核心地位。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加强学校管理,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大文化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从各种层面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从高校德育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五种功能。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师生员工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包括领导集团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办学理念、学校定位、管理理念、人才观、教育观、发展观、质量观等,这些价值观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是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等来具体体现的。在校园文化中,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所以,校园文化中蕴涵的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各种管理行为,管理实践中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实现领导集团所确定的预定目标(价值取向)来展开的。师生的价值观是校园精神的内核,制约着师生理想的产生、行为的选择,构成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目标,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体现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个学校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源于学校绝大多数成员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然而,这种认同并不是天生的,是学校通过灌输、教育、约束等多种途径逐步达成的。学校管理和学校领导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全体师生员工对大学校园文化所创造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尤其是大学精神的认同过程,也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

1?郾学校的校训、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对学校的成员时刻发挥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教育作用。

2.教育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反映,也是管理过程中规范各成员行为的依据;规章制度从制定到变为绝大多数成员的自觉行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园文化中的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幽雅宜人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仅彰显着学校集体的审美取向,而且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审美情趣、集体意识的培养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文化传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为绝大多数校园人所认同,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同化功能。这种同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同化作用。文化传统实际是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优秀的观念、价值取向、管理模式及物化形态的文明成果之总和。文化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积并经过历史检验的。因而,文化传统对师生员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同化作用。

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还体现在行为示范上。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文化通过示范而体现的同化作用主要表现为领导集团的行为和学校成员的行为的相互作用。领导集团的行为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演示;学校成员的行为则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在领导集团行为和学校成员行为产生的影响合力下,任何不同价值取向的言行都会被逐渐削弱,且最终被同化。

四、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通过有形的与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两种形式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有形的约束主要通过高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无形的约束主要通过校园精神辐射作用体现出来,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管理、制度、纪律的控制作用所不能替代的。校园文化主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操,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能引导学生产生感情上的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促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校园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和传递,它融化在学校这个集体的血液中,积淀下来并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规范约束力量,使受教育者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完善了个性,促进了创造力的发挥,并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全面的、良好的基础,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在一些条件下,这种来自校园人“内心”的价值约束比行为的约束更加有效。

五、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的实质是解决动力问题。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方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指明方向的基础上,还表现为一股推动力量,推动师生员工朝向校园文化所倡导的方向不断努力,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价值观本身就是驱使人们努力朝某一方向前进的动力。因为价值观指向的是未来的目标,它不是一种对“实然”的事实描述,而是一种对“应然”的理想设定。无论是对教职工,还是对学生,这种理想目标都具挑战性和激励性,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从而促使其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校园文化就其短期影响而言,它能形成对教职员工士气的激励、鼓舞作用,会帮助学校克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学校良好的环境氛围;从长远发展来看,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学校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都应深化认识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努力学会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去建设校园文化,去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雷.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谢秀军.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第7篇:大学校园范文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更新;历史保护;华中师范大学

Abstract:The Renewal Design of Campus landscape relates to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architecture,landscape,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Renewal Design of Campus landscape should continue the history, satisfy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Taking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Keywords:campus landscapes;ecology;renew;historic preserv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117-03

1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化,很多城市将大学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动力机制,期望其能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良方。高校扩招现象普遍,校园人数和规模的不断增大迫使大学陆续在校园周边征地扩建或建设新校区。

大学校园已有景观缺乏内在生机活力是目前校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缺乏足够重视,缺少人性化的空间,景观设计忽视大学校园所处的地域文化差别,使景观空间设计模仿抄袭风严重,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怎样的规划才能满足校园的新旧更替,和社会发展同步,适应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追求,已成为当代校园空间研究的当务之急。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校园景观是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还能对学生精神层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性化的校园空间能激发好奇心,增强学生求知欲,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怎样建设好新校区的校园景观空间设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为例,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空间与校园户外生活作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促进、激发大学校园户外生活的校园景观空间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

3 研究地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57.6hm2(2364亩),09年校舍建筑总面积约85.77万m2,现有24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7000人,教职工3800余人,教学楼十余栋,图书馆两座。校内有桂子山、元宝山,南与南湖相接,北与东湖相对,东临风景秀丽的卓刀泉公园,西望享誉中外的长江和黄鹤楼,是读书治学的胜境。

4 校园景观更新设计意象分析

4.1塑造自然生态校园景观——校园绿化系统规划

结合已有生态绿化基质,梳理绿化脉络,增加绿化面积,通过点——景观节点、线——景观轴线、面——各主要景观区域构成点线面结合的校园景观结构,渗透到校园的所有部分(见图1)。

4.1.1面状绿化

面状绿化包括自然山体、生态绿地、体育绿地、休憩绿地。对自然山体进行合理保护,形成校园内的生态斑块。合理利用现有植栽及植物园,形成生态景观片区,优化校园环境。结合体育用地布置绿化,使运动空间更具可用性。

4.1.1.1保护桂子山和元宝山的自然山体绿化,增添游览设施;

4.1.1.2对元宝山北侧的水杉林和音乐楼北侧的树林,增添游览设施,注重绿化层次的变化;

4.1.2点状绿化

点状绿化包括广场绿地、普通绿地。广场绿地分布在教学楼四周空地,为师生提供绿色休闲空间。普通绿地为居住区及学生宿舍周边小型绿地,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4.1.2.1教学楼周围的休憩绿地要适当增加开敞性,同时布置小品景观,结合广场铺地设置绿化,增添游览设施,提升人气;

4.1.2.2完善运动场周边的绿化布置,为锻炼的人提供休息放松和交流娱乐的场所;

4.1.2.3在教工和学生生活区布置形式丰富、尺度宜人的绿化,改善提升这一地区的绿化水平;

4.1.2.4提升梅园、牡丹园、梧桐大道、桂花大道等主题种植的空间品质,打造出华师的绿化名片;

4.1.3 线状绿化

行道树种植随道路不同富于变化。在树种的选择上注意季节、高度和色彩的搭配。丰富绿化层次,延长观景时间。

4.2提升校园景观活力——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设计景观轴线、景观廊道、景观片区、景观节点,做到点线面结合,组成丰富的景观体系 (见图2)。

4.2.1景观轴线

在本校区打造一横三纵的景观轴线。

“一横”为桂中路,规划在原有景观及绿化基础上整治提升,改造环境质量,增加绿化层次,提升轴线两侧景观价值。修缮桂中路西侧牡丹亭,使原有的端景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并作为景观转折点重点打造。

第8篇:大学校园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景观;花果山

1.项目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建校,东部校区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与甘井子区交界的凌水镇内,占地面积为211.4万m2,建筑面积136.6万m2。周围高校众多,北侧紧邻大连软件园,南侧为大连海事大学,西侧为自然山体,东侧为居住用地。

位于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中部花果山的山上礼堂,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大连理工大学举办校园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公共建筑。礼堂正门前山体绿地非常受学校师生以及教职工们欢迎,常用于集散、健身、休憩等活动,使用频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场地内可活动区域十分局促,功能单一,服务设施亦年久失修,陈旧落后。场地内绿地仅植有大量黑松、刺槐等,种植层次不足,缺少季相变化,植被维护欠佳。该场地越来越不能满足大连理工大学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校园景观环境的要求,亟待重新改造景观,拓展多样性使用功能,诠释校园文化精神和历史文脉,提升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的格调与质量。

2.生态建设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和理论的重大变革,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在大学校园景观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因此,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大学校园景观,具有必然性。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经济文化政策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到高校的层面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生态校园”。“生态校园景观”是“生态文明”在高校环境下的基本体现,是顺应国家政策形势,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必将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规划思路

3.1功能设置

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弘扬“求实创新”的校风,并将这些精神融合于校园环境之中。将花果山景观分为校园主人口广场、晨读区、中心广场区、植物观赏区、综合功能区。

3.2节点设计

(1)入口广场。人口设计以开放性“同心圆”广场为主体空间,周围绿化根据地形采取台地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并设计了文化墙进行点题,以期引导学生做人、做学问和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2)晨读区。位于绿地北面居中位置,形状呈现一个椭圆形,表面铺有透水铺装,该区中心位置设有长廊和方亭,两边均有立体树池,树池两旁有石凳、石桌,布局呈现规则式。植物上种植了桂花、樱花、银杏、红枫、迎春、含笑等,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3)中心广场区。位于花果山中心位置,由3个不规则圆形铺地组成,表面铺有彩色透水砖。广场中心设计了环形喷泉,周围设计了立体花坛及环形花架;周围设计了立体树池座凳,方便同学们一边观赏喷泉,一边休息。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体现了师生热情好客欢迎四方友人来此学习交流。(4)植物观赏区。该区域分为竹林、水杉林、樱花林、银杏林等。该区突出校园生态环境的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植物景观来消除学子们的各种压力。(5)综合功能区。东侧绿地构图以大小不同弧形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作为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

3.3种植设计

在保留原有物种的情况下,依据园林植物学和生态学的原理,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多色彩、全方位、生态型、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景观。乔、灌、草科学合理的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本方案坚持以树木造景为主,尽可能地提高绿地率,建设绿色大学校园。本基地选用的落叶乔木包括国槐、梓树、臭椿、白蜡等;彩叶树种有紫叶桃、红叶李、金叶接骨木、花叶锦等;秋色叶植物有银杏、红瑞木、元宝枫等;地被植物包括鸢尾、紫花地丁、白三叶、蒲公英等,这些地被植物具有选择适应力强、观赏性高、粗放管理等优点,可作为草坪的替代植物美化校园景观。

第9篇:大学校园范文

1、日趋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开始不断渗入高校,对高校校园主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作为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存在而进一步影响和补充着高校主流文化。我们将这种文化存在称为高校校园亚文化。

2、高校主体文化是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创造性精髓,体现着高校的价值追求,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但在市场经济冲击、多元文化思潮影响和高校的社会参与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就形成了大学校园亚文化。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