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从众心理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从众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当人们所处的情况,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三是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就从众的意义看,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就业信息方便快捷,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心里难免为之所动,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甚至与专业都无关,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将商品大打折扣,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可谓是一哄而上,迅速被抢购一空。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只能闲置下来,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如今不仅明星整容,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认不出其真实容颜,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方面,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那我也应该谈恋爱,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已十八周岁,是独立的个体,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有人盲目从众,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利益,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过于盲目地从众,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浪费金钱,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大学生要正确对待,避免盲从,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第2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石家庄街头——王女士从银行取了4万元钱,谁知路上装钱的袋子竟被剐破,400张百元钞票全“跑”了出来,随风飘了四五米远,七八个人一拥而上,街上有一个大姐说:“大家把钱都还给人家啊。”七八个人很快就把钱还给了王女士,分文不差。

两个城市,两个丢钱的现场,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这是由从众心理造成的,“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有一位学者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行动。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呢?首先是情境模糊不清的时候,这是关键点,当你一时间头脑发蒙、不知道怎么办时,就容易受别人影响。

其次是情况处于危急时刻。危急是另一个促使人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的因素,而且常常与模糊情境同时发生。在危急时刻,我们往往来不及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但我们又需要立即行动,因此我们就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照着做。

还有一些,比如专家效应、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模等。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用专家和明星的身份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营销目的。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就常会跟着“凑热闹”。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一般来说,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而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就叫做从众行为。

第3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79-01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李焕是我校一名临床专业的学生,他性格内向,一与陌生人说话就脸红。在班中年龄最小,经常与大他两三岁的同学一起玩。平时去干什么或不干什么他从来不作决定。面临毕业分配时,其他同学根据自己所好决定到公司去。一来能将自己所学医学知识用到市场营销的专业实践;二来争取将来能有出息,当个公司经理或总裁什么的。于是几个同学纷纷行动,很快与大小公司签了约。而李焕呢?他深知自己性格不适合从事竞争激烈,商业气息太浓的工作,但又想,几个朋友都去了,自己不去,不是太各色了吗?于是,他也和一家大型医药销售公司签了约。同时拒绝了一份适合自己到医院上班的工作。但工作没几个月,他觉得自己实在无法融入单位的商业氛围中,也觉得自己的能力在这里不能充分发挥,因而感到压抑,情绪低落。而此时他的朋友则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在自己的公司干的有声有色。最后,他还是回到医院当了一名医生。

李焕的曲折在于他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由于受到团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方面做出与众人趋于一致的行为,当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别人都这么做”的时候,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从众行为。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团体压力。如团体的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李焕主要受朋友的信息压力,而导致他不十分情愿地进了公司。因为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别人获得的。经验似乎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多数人都赞同的意见正确的概率高。因此, 是否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就成了人们评价自己个人的判断和行为正确与否的依据。致使别人提供的意见、信息成为个人行动的重要参照依据。

2. 从众心理使人获得安全感。比如有时我们在街上溜达, 看到许多人排队买东西, 虽然不知买什么, 但想着这么多人买的东西准不会错, 于是也跟着排队。在毕业分配时也一样, 许多人都想去的单位肯定好, 于是, 也跟着凑热闹, 也不想想各人之间的差异, 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3. 从众心理使个体容易为群体接受, 使人有一种归属感。人是社会的人, 需要群体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从群体中获得自己想获得的认同和情感满足。尤其是在毕业分配的关键时期, 任何一名毕业生都想得到一份同学认为好的合适的工作, 以得到亲戚朋友的赞许。因此, 一些毕业生还来不及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草草地决定了自己的工作单位。性别、年龄、个性和从众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岁数小的人易从众, 个性随和自卑感较重的人也容易倾向从众。

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

2. 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旺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3. 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

4. 被动从众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只会是退化自我真实性格与实力,使其独特失去价值。被动的从众带来只有迷茫和无措。

那么, 怎样才能避免不良的从众行为呢?

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就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积极的评价, 扬长避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争取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增强自信心。一般来说, 自信心和个性强的人, 从众行为少,,缺乏自信,个性软弱的人从众行为较常见。因而, 毕业生应该在毕业分配过程中保持充分的自信, 敢于面对社会中的问题, 相信自己能在求职大战中战胜对手, 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好工作成千上万, 然而并非都适合自己。因为任何工作都有其特殊要求, 如学历、专业、性格、性别等等。我们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特长, 确定适合自己的地方、岗位和任务。

在分配时, 如果觉得自己年龄还小, 阅历不够丰富, 看问题不够深刻, 易受他人影响,你可以求教自己的父母, 长辈及老师, 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集思广益。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不良的从众行为。

参考文献

[1] 姚建银.对从众心理影响下大学生行为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第4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违章 心理 安全 对策

随着勘探作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设施不断完善,标准化操作已成为潮流与趋势。事故发生率越来越低。可是纵观钻井平台所发生的发生事故,违章操作逐渐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国家安全局安全管理专家从170万宗事故研究和分析中,总结出由于人为因素或缺乏效率导致的不安全动作与行为,占事故总数的85%,中国石化历年所上报安全事故,主要也是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 因此,分析违章操作现象产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消除对策,对石油勘探工作十分重要。

1 违章操作的类型

违章操作就是指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动作或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违章操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意违章和无意违章。无意违章是指在无意的情况下所造成的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动作或行为。无意违章也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当行为人或操作者在意识不清的状态时发生的违章行为。例如,突发性癫痫患者、精神病人、夜游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其意识混乱,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操作行为。其二是虽然操作者或行为人处在意识清醒状态下,但由于某种生理、心理缺陷或无知造成的违章。例如:一个患有红绿色盲症的人闯红灯,对他本人来说无意的违章。有意违章。又称故意违章。所谓的有意违章是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例如,石油钻井队司钻不按规定下压下钻,导致卡钻,就是一种有意违章行为。

2 违章操作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安全心理学原理及安全工作的实际经验分析,违章操作人员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2.1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作业人员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他们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和缺乏安全知识,多数是“明知故犯”。他们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他们把事故的偶然性绝对化,尽管事故的发生常带有偶然性,但偶然性里包含改变方必然性的因素。一次违章不一定就发生事故,但多次违章显然就增加了产生事故的概率,而且违章侥幸没出事故,会给人的违章行为带来强化作用,容易使这种行为发展成为一种习惯。

2.2惰性心理。惰性心理又称“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惰性心理对安全的影响很大,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心理。惰性心理和侥幸心理密切关联着,认为省点事不至于出问题,孰知恰恰是这种心理,常常成为致祸的根苗。

2.3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麻痹大意者在行为上多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操作时缺乏认真严肃的精神,嘴上讲安全,心里却觉得无所谓,缺乏应有的警惕性。造成麻痹心理因素的产生源于操作自负、经验主义、精神疲劳,个性突出、思想松懈和缺乏创新意识。

2.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它受好奇心、好胜心、思想偏见、虚荣心、对抗情绪等心理活动所驱使,造成行为对抗。表现为:“你让我这样,我偏那样”,“越不充许,我越要干”等特征。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故意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逆反心理造成的对抗行为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显性对抗,例如当安全检查人员指出他违章操作时,他不但不加以改正,反而会大脾气,甚至骂骂咧咧,当面顶撞,并继续违章;二是隐性对抗,例如,当受到领导批评后,表面上表示要立即改正,但当领导一走,仍旧我行我素,“阳奉阴违”。逆反心理很强的人,往往缺乏理智,不辩是非,对自己“讨厌”的人和事盲目地加以拒绝或否定,容易导致事故。

2.5逞能心理。逞能心理是争强好胜和个性炫耀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逞能(或逞强)心理的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来。如一钻井平台井架工为受逞能心理的支配,操作钻铤柱下钻,不带安全带由于惯性作用,从二层平台摔至钻台致死。

2.6凑趣心理。凑趣心理是指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个体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同时也为了表示友爱或激励,常与其他同伴开玩笑、说笑话话、交换马路新闻等,如果掌握适度,可融洽团体气氛,松弛紧张情绪,增强团体成员间情感。如果掌握不适度会伤害同伴感情,产生误会、导致无理智行为的发生。如职工凑在一起互相取笑,常会引发愤懑、过急情绪和行为,影响团结、造成心理伤害、而不利于安全工作。

2.7冒险心理。冒险心理源于员工激情驱使,或强烈的虚荣心而产生的非理性的心理需求。例如有的人本来比较胆小,害怕登高,但为了不使自己在众人面前“露怯”,硬充大胆,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为。冒险常是惹祸的根苗。

2.8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是从众行为内在驱动力和根据。

2.9无所谓心理。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满不在乎。在这类群体中,他们没有危险意识,认为制度、操作规程是领导用来卡人,安全和制度章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心里根本没有安全这根弦。因此在行为上常表现为频繁违章,有这种心理的人常是事故多发者。

2.10好奇心理。好奇心理人皆有之,它是对人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有的人违章,由于好奇心理驱使,什么事都想尝试、非岗位操作也照干,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其一出手就违章,从而产生不良操作结果、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

3消除违章操作心理的对策

3.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钻井平台要时刻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注意培养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要通过违章案例剖析从中深刻吸取经验和教训;

3.2加强检查和监督。钻井平台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事故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作业前要制定好各项安全措施、作业中要勤检查多指导、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同时,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监控。防范违章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5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女性审美消费心理 女性酒水 包装设计

1 女性审美消费心理

1.1 追求美的心理

“美”是女性追求的永恒话题,在生活中,女性希望自己是美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精明的商家懂得用个性、靓丽的包装来吸引女性消费者,赚足眼球才能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从好奇到探索的心理转变,自然而然引发了消费者的购物冲动,也就形成了一次消费过程。

1.2 自我意识的满足

女性的心理意识是独特的,有别于男性的。美国女作家黛安莱克曼所著的《气味、记忆与》一书提到两性脑部奥妙的区别:“女性的大脑比男性轻10%~15%,但女性的神经元却有更多的联结。研究所显示女性较长于思量和情感相关的事物,情感经验的联结和记忆在女性身上比男性身上更密切。”[1]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自我意识的满足在女性酒水包装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是极强的,女性消费者希望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极大地满足其自我意识的需求。只有充分理解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其消费心理的设计,满足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意识,从而赢取消费者的认同。

1.3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也是女性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受外界影响而形成的个人行为。这种心理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女性更加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种在认知、决策及感受上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和社会舆论的行为表现。女性愿意将自己觉得满意的物品分享给自己身边的朋友,这可以使商品在适应人群中的口碑快速传播开来,口口相传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广告方式,进行过消费的消费者会带动周围的消费群体,成为新的消费者,周而复始,就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 女性审美消费心理与酒水包装

想要设计出受女性欢迎的酒水包装,首先要懂得女性的审美消费心理。要在尊重女性思想的同时迎合女性的审美。商品包装上除了有产品的基本信息以外,更多的是设计师对产品的设计。只有符合女性消费者审美的设计才会使消费者愿意进一步了解此类商品。

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早的酒水包装是大大小小的酒坛子,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今天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酒水包装,再将其细分类,啤酒、白酒、鸡尾酒、葡萄酒等类别应运而出。如何在这种类繁多的酒水商品中脱引而出、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目光,就是设计师要掌握的一门不容忽视的技能。

以RIO鸡尾酒为例,据统计,RIO鸡尾酒的消费群体中有79.55%的消费者是女性,之所以RIO鸡尾酒会如此受女性消费者的欢迎,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在酒水口味上,RIO鸡尾酒选择了众多的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形成了鸡尾酒不同的颜色。RIO鸡尾酒的包装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它采用透明磨砂质地的玻璃瓶,可以将鸡尾酒的颜色透出酒瓶,又有种模糊的即视感,让女性消费者体会到色彩的朦胧美感。RIO鸡尾酒的瓶型设计采用了流线型的设计让女性更有想品尝其味道的冲动。由此形成购买欲望进行消费。由视觉上的刺激转化为心理上的影响,女性消费者容易受情感影响,形成购买欲望乃至行为。这就是商家运用包装设计来进行的一种销售手段。

除了普通玻璃瓶形式的包装,RIO鸡尾酒还有易拉罐的包装形式。当女性两三好友出去野餐时,基本没有条件找到开瓶器这一类的工具,这时候易拉罐装的酒类饮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女性不同于男性,有时女性饮酒只是为了制造一种氛围,大部分女性对酒水需求量还是较少的,易拉罐装的酒水既轻便,方遍携带又小巧,可以随手装进女性包袋中也不会有饮用不完的尴尬场景出现。无论是携带、开启、还是酒量上都给了女性人文方面的关怀,为女性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饮酒条件。

3 如何设计出符合女性消费心理的酒水包装

女性的审美消费心理是独特的,所以要针对女性审美消费心理做出符合其审美消费心理的包装设计产品。 在酒类包装设计中,应从以下三个点出发,才能营造出符合女性审美特征的酒类包装设计。

3.1 色彩美

酒水包装中色彩的应用是最直观的。据调查,人们被色彩所吸引的注意力约为80%,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在对物体产生第一印象时,往往先记住的是他的色彩,搭配协调的色彩,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女性很容易受情感影响,所以说符合女性审美心理的颜色搭配更加吸引女性消费者参与到购买流程中来。例如九朵玫瑰花汁饮料,它采用了玫瑰红的颜色,来体现产品原料的同时,还抓住了女性偏爱柔美色彩的视觉特征,使女性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酒水都采取透明玻璃瓶来作为酒水的承装容器,这在凸显酒水独特颜色的同时,还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缤纷多彩的酒水颜色体现了酒水不同口味的界定,给了女性消费者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不同颜色的运用使消费者联想到不同的口味,充分调动了消费者的视觉与味觉体验。

3.2 图形美

图形是仅次于色彩的视觉要素,不同的图案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女性消费者更亲睐那些优美、柔和、卡通类型的图案,有些商家即投其所好,生产不同的包装。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包装会使产品的销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高,也说明了女性消费者追求酒类包装图形美的心理。例如RIO鸡尾酒针对女性推出了凯蒂猫限量版鸡尾酒,自从推出后网络销售以及实体店面常常会供不应求,虽然只有两种口味,但仍然很紧俏。RIO的包装采用了人们熟知的凯蒂猫这个经典的可爱形象来作为包装上的设计元素,再搭配适当的颜色就可以满足女性消费者追求美得心理,从而引导女性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的情感而进一步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很多女性消费者能从众多同类酒水商品中快速浏览到该品牌的酒水并形成印象。

3.3 文字美

产品包装设计中所应用的文字不但起着推介和说明的作用,还能通过文字创意设计,增强该包装的艺术魅力,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2]。设计师不仅仅要在色彩和图案上注重女性审美,文字的攒写以及形式上也要适当照顾女性的审美以及自我意识。市面上一些女性酒水包装并没有华丽的色彩及图形,但文字上体现的人文关怀却赢得了女性消费者的青睐。如“美女就爱小任性”(白酒)、“醉月”(樱花、玫瑰酒)都会使女性消费者产生美好的联想,从而产生好感最后进行消费。

要满足女性消费心理,只满足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师还应注重包装的细节、瓶型设计、版式设计、包装方式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使酒水从包装上引导消费者,达到满足女性消费心理,使消费者与商家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女性消费者在社会中已经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女性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购买行为的主要群体。伴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条件再也满足不了女性的要求,只有满足女性心理上的需求,才能使女性形成购买行为。作为酒水包装、不但要在视觉上满足女美、自我及从众的独特消费心理,还要在细节、人文关怀等各方面满足女性心理,才能设计出更贴近女性心理的酒水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技工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合理利用

一、学生从众现象

现象一: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2011级计算机班女生比较多,社会上流行什么,都会在这个班展现出来: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

现象二:车床空闲。在实习普车时,由于学生多车床少,教师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轮流操作车床。可是十几分钟后,车床前空无一人,学生们都三五成群靠在窗边说笑或玩手机。

现象三:寒冬腊月,男生只穿两条单裤,在寒风中战栗。

为什么明知这种打扮不适合自己,却还有一些女生穿短裤?为什么学生放弃车床不操作,却站在一边无所事事?为什么男生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心甘情愿挨冻?笔者进行调查后发现:以“大家都……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占90%,由此可见,这是学生从众心理在作怪。

二、从众的定义和属性

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引导或压力之下,在认知、态度与行为等方面自愿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随大流”“入乡随俗”“人云亦云”;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从众包含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引起从众行为的根源来自于群体引导或压力。在现象一中,班中大多数女生穿短裤,如果自己不穿,她们有可能疏远自己,迫于压力,也买一条短裤穿上。第二,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做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既可以是清醒地意识到压力存在而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抉择,也可以是没有意识到压力,不自觉地跟从了他人的行为。在现象三中,有些男生迫于压力只穿两条裤子,这是有意识的从众,但也有些男生身体强健、不怕冷,也穿两条裤子,这就是无意识的从众。第三,尽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这里不牵涉直接的强迫性因素。自愿性是从众区别于其他社会影响形式的重要特征。

通常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是对的,但缺乏分析、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笔者所在学校属技工学校,生源复杂,学生多来自农村,男生多于女生,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厌学情绪高。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和其他同学比吃比穿,就是不比学习,在给家庭增加负担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找到“车床落寞”的原因:实习教师布置完实习任务后,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离开车床到窗边娱乐;还有一部分拈轻怕重的学生,看到实习普车又脏又累,又看到部分同学已离开车床,便也加入到说笑的行列;完成实习操作或还在进行操作的学生,看到大多数学生离开车床,也放弃实习。

三、从众心理的两面性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消极的,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车床落寞”这个现象就充分体现了其消极的一面。一面是积极的,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的缺点,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误会等。

四、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管理学生

第7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高段学生 课堂问答 随风倒 对策

【场景回放】

一次听课活动,最后的作业环节。张老师拿着作业本问道:“这道题目谁来回答?”(题目内容是根据意思,从“词语盘点”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在几只高举的小手中,张老师选择王×同学回答(后来才知道其为学习委员)。王×一道一道说了下去。当说到“形容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时,王×说是“天涯海角。”张老师随即问道:“对吗?”下面同学异口同声道:“对。”于是,王×又讲了下去……

听到这里,笔者不禁愣了一下,这答案怎么是“天涯海角”呢?应该是词语盘点中的“与世隔绝”。虽然执教教师当时没及时指出,可学生怎么会那么众口一词,一个也没有提出异议呢?下课后,笔者悄悄地询问了一些学生,他们是这样说的。

学生1:王×是学习委员!她一般不大会错。她怎样讲,我就怎样讲。

学生2:开始我选的是“与世隔绝”,后来看着大家讲的都是“天涯海角”,我怀疑自己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所以也就随大流了。

学生3:起先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后来我感觉,若我一个人与别人不同,自己觉得怪怪的。

学生4:我是看出选“天涯海角”有点不对头,但别人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跟着讲。张老师起先好像没反对呀!

听了这几个学生的回答,笔者不禁感慨:我们的学生,怎么会如此相信别人。虽说,起初也有异议(从他们的回答中可知),可还是在一片异口同声中随大流了。类似从众行为,我们平时的课堂问答中也不少见。我们称之为课堂问答“随风倒”。其行为的实质是缺乏分析判断,盲目地接受多数人影响的结果。

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如它多半会压制学生的见解,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对群体的一致见解,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就不知道自己的创见是否正确,更不会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从而影响了自主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同时也多少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完善。盲从别人,以同学的对错为对错。久之,思维上养成了依附他人的习惯。思维缺了自由,少了独立,其人格的形成及完善也就是一句空话而已。

【原因探究】

学生课堂问答“随风倒”,除了教师权威自居,问题偏难等原因外,还跟教师、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关系。通过平时的实践和资料的收集,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

一、迫于压力迎合期待

学生课堂问答“随风倒”,应该跟教师的“有意”培养有关。如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环节后,常会问道:“听懂了吗?”待听到下面稀稀疏疏的回答,便会提高嗓门再来一遍:“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齐声答道。教师这才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此乃课堂问答常见一幕。此种情景,教师的目的或用意,无非是需要这句齐刷刷的话,满足其心理的需要,烘托一下课堂气氛,显示学生是积极参与的。至于是否真的都听懂,则不会去深究。教师如此要求,无疑会给持有不同见解者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不得不从众。

二、避免犯错求得保险

学生课堂问答“随风倒”,在其潜意识里,有种避免犯错的保险情愫。混在人群中跟着众人回答,既轻松又省心。而站起来回答就差远了,你骤然成了全场焦点,那心理压力,两者感觉大不一样,更不用说站起来回答错了。也许有人以为太言过其实!其实“随风倒”者,多乃学习成绩中游或中下的学生。他们多半缺乏能言善说的课堂本领,几乎没有游刃有余的问答表现。

三、信人轻己习惯使然

也许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众人,或众人中的某些人,在课堂回答中,总是好过自己。特别是那些优生,他们的回答也往往代表正确的一面,而自己,跟他们确实有点距离。于是,这种相信,可能会积淀到“随风倒”者的心理深层。久之,耳濡目染,在别人正确、优秀的不断强化下,这种相信没准会逐渐升级,最后质变为盲目相信,其表现行为就成了“随风倒”。

四、时间紧迫无奈所致

课堂问答,问与答之间多少有些时间限制,否则其他环节的教学就难以完成,这就决定了学生思考时间的短暂和紧促。由于时间上的仓促性,加上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准确性相对较差,遇到需要转个弯、探个究竟的问题,那点滴时间思考,显然不够。当然,思考全面、思考准确也就无从谈起。于是,在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回答中,他们几乎想也不想,就选择顺从了他人的意见。

【策略探寻】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对应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探讨,克服盲从行为

(一)利用情境交流

选择一些课堂问答“随风倒”的案例,这些案例应尽量贴近课堂教学实际(对人物姓名适当处理)。如此,有助于学生感同身受。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数学课上,陈老师分析完这道应用题后,大声问道:“现在懂了吗?”

“懂了。”我和着众人的声音,其实我根本不懂。

“不懂的举手,不要不懂装懂。”陈老师提醒我们。

我刚欲举手,可环顾四周,竟没有一人,我又看看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几个,都没动静。于是,我也放弃了。

“王××,懂了吗,还有任××,有问题吗?”陈老师报了好几个名字,还点到了我,他显然不放心。

随着一片“懂了”声,我又附和着说:“懂了。”陈老师就布置了一道题,现场检测。

我一看,傻眼了,偷看起同桌。同桌不耐烦了,小声嚷道:“刚才不是说懂了,怎么又不会做了?”

确实,这则案例里面的“我”面临好几次机会,自己也有解决不懂的愿望,遗憾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众,最后被同桌揶揄。深入剖析到此,学生对盲从行为,无疑又多了份克服的决心和勇气。

(二)利用专题互动

最近,笔者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就“课堂上要不要从众”展开辩论。正反两方的选手都能以鲜明的观点,来诠释“要”还是“不要”,激烈的场面出乎意料。以下是部分观点摘录。

[要从众的观点摘录]

1.同学认真思考,积极举手,我也应该这样。这种从众就要得。

2.同学回答后,自己经过思考,也赞成这种说法的,这种从众就允许。

3.同学能在回答中说出自己的疑惑,我也应像他们一样。这样的从众就需要……

[不要从众的观点摘录]

1.别人不举手,我也不举手。别人举手了,我就举。这种从众就不要。

2.有自己的想法见解,当听到别人的回答,便不管对错,毫不犹豫地顺从了别人的回答。这种从众不可取。

3.自己稀里糊涂,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当然就反对……

通过辩论,学生深化了对课堂问答从众行为的认识,即因其合理积极肯定,盲目从众需要克服。

二、交心,消除盲从心结

(一) 教师主动出击,实施针对交心

针对交心,就是有选择地面对面进行心灵的沟通。一般地说,对那些回答从众、声音响亮、有时还伴以起哄、指名回答又说不出理由的学生就可针对交心。如笔者班上的吴××同学,语文课一味跟着人家说对对对,错错错,笔者就和他单独交流。先听他说这样做的真实想法,了解到他以为声音响了,真理就在他这边,想以声夺胜。笔者开导他,课堂回答关键不是说对或错,而是说对或错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根据,还得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几次交流下来,他课堂上改进了不少。当然,这样的谈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若我们用真心、真情去做,是有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泛起涟漪,激起波澜的。

(二) 搭建沟通桥梁,经常QQ交心

QQ交心,很少有师生面对面的紧张感。金××同学在QQ里告诉笔者,面对旁边几个阅读分析都比较出色的同学,每每听了他们的回答后,总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拿他们的说法当成自己的说法。她感到很无奈,想让教师给支个招。笔者和她进行了好多次QQ沟通,可在一个问题上卡住了。她认为,盲从优生,往往正确率较高。针对她的糊涂观点,笔者和她进行了多次QQ联络,后来建议她去百度中搜索求助,果然,网友们给她提了许多建议:

1.你虽然接受了人家的回答,可你真懂吗?要是不懂,还不是生吞活剥,吃在肚里消化不良。甚至会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

2.你回答时,总是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你的也是对的,甚至见解独到呢!况且,你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想法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思路。

3.不怕错,即使说错也没关系。因有错才学习嘛。相信自己,人不自信,谁信之?你说呢!

看了这些建议,她的想法开始转变。几天后,她QQ里对我讲:“老师,现在课堂上,我努力在改变自己,我应该相信自己,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因为我的想法我做主嘛!”笔者心头一热,随即发了一张笑脸和一只大拇指,表示肯定和赞赏。

三、融洽,构建心理暖场

(一)改变心态,亲近学生

学生的“随风倒”,跟教师课堂“权威”有关。更多的是对于不依从他人而敢于发表己见的同学,当做另类看待。殊不知,我们的课堂问答,好多是一些主观理解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各人理解角度不同,见解也不尽相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因此,克服教师的权威心态十分重要。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况、表达水平等方面来思考和引导。而不是想当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同样,对学生提一些“懂了吗,对不对 ,掌握了吗”之类的话,实践证明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学生肯定顺着你回答。若定要问,不妨待学生回答后,检测反馈一下,是否真的学懂。那样,教师对自己的这种“要众”心态,多少会有所感悟反省,而变得心平气和。

(二)改变方式,贴近学生

教师在抛出问题时要多做一些铺垫,多给一些中差生思考的时间。尤其在个别优生举手示意时,教师应耐着性子等待一会,让中差学生思考。此时,教师殷切的期待,适当的点拨,无疑是加速学生深入思考的催化剂。没准学生的见解甚至独到的见解,就会从这短暂的等待瞬间迸发出来。为防止他们放弃思考,一般情况下,对首个或前几个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妨对优劣、对错暂时不表态。而应该多用“这是你的见解,其他同学或许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等一下,也听听他们的”之类的话语,促使学生继续思考,防止他们“随风倒”。

四、解惑,畅通思维之路

(一)课前早准备

既然课堂时间有限,思考无法深入。我们不妨在课前做文章。告知所要问的主干问题或关键问题,以利于学生及早思考,充分准备。当然,我们也应提供问题思考的思路及方向。这样做,无疑提升了学生课堂问答的积极性、准确性。

有时,想不如写,因为写下见解的过程需思考、分析、整理。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对自己最初的观点就产生了某种承诺,从而会减少他的从众行为。因此,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常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见解,结合自己的分析写在本子上,那么在课堂回答时,他们已有了充分的思考,同时又有了字面的整理,表达的流畅性相应提升,被同学的见解左右的可能性也大为降低。

(二)课后再反馈

学生的不懂,需查找疑源。是不专心听而不懂,还是理解上偏差,抑或无法理解等其他原因所致。笔者曾经询问过因不懂而盲从的学生小丽。她起初低头不语,问她是不专心所致,她拼命摇头。问她是哪一步不懂,她也默然不语。这样僵持了几天,我才从其他同学处了解到,原来,她碰到这类溶液浓度应用题,就傻眼了,一窍不通。原因既已查明,举措便会针对有效。由此,我们通过优生互助结对,教师单独辅导,家长从中配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有了收获。小丽从最初对这类应用题一窍不通到初步领会、试着模仿,再到深刻领会、自编自答,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第8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危机 心理 心理机制

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最近连续发生的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都向人们提出了食品安全这一重大问题。该问题之所以重要,主要有如下原因:

食品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

食品是人们消费最为普遍、日常消费量最大、与千家万户联系最为紧密的特殊商品,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流行病侵袭的商品。食品安全发生问题,不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易发生性

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交通的便利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流行病的快速繁衍、传播提供了温床,甚至导致不同种类的病毒汇集在一起产生人类从未接触过、短时间内亦无法扑灭的变异性病毒,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可能因为导致新的生物品种、病种的产生而带来不可预测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些都使得现代社会中发生食品安全危机的可能性要超过以往的任何社会。

食品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并得到广泛实行的社会,具有特殊的社会重要性。饮食业在中国因而也成为普及面最广而且长盛不衰的行业,拥有巨大的消费群。因此,如果食品安全发生了问题,必然成为中国社会爆发非常猛烈、涉及面非常广泛的问题,影响到千百万人的生活。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

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危机发生时的心理状态,以有针对性地作好疏通、引导的工作,以维持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食品危机突然来临时,消费者一般会呈现如下几种心理:

恐慌心理

食品是直接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联系的商品,因此食品安全危机比其他商品的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惊恐要大得多。此时人们迅速拒绝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利用各种渠道不间断传播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有时还容易产生对食品安全的过敏化和扩大化反应,不仅拒绝消费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且连带性地拒绝消费其他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跌宕起伏乃至全面萧条。此外,不少消费者还会产生过度防备的心理,其最大特征便是大量购买、囤积食品,造成食品供应全面紧张,严重时甚至造成食品市场崩溃;而当商品危机迅速过去后,那些囤积起来的大量食品又给消费者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浪费。

逃避心理

这是消费者在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产生的一种消极退让的心理,其行为特征是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尽量远离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人群,采取极端自我保护措施,有时不愿意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缓解食品安全危机所作的努力,对他人在食品安全危机中遭受的伤害表现也比较冷漠。

悲观心理

这是行为主体丧失信心的心理表现。持这类心理的消费者为缓解自己由于悲观而产生的过高心理压力,可能采取违规性消费行为,比如继续消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由于缺乏对自己主观判断的信心,他们往往容易为市场流行的意见左右,是食品安全危机中危险性、有害性消费行为的高发人群之一。

逆反心理

这些消费者往往对政府、医疗界、媒体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采取的行为则与这些机构倡导的行为刚好相反。一般来看,逆反心理的产生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经历较少或者心理在过去受到压抑有关,有些则与消费者过去长期形成的对传媒的怀疑态度和刻板印象相联系。

破坏心理

严格说这是一种心理。一般只发生在极少数对社会现状不满乃至怨恨的消费者身上,但是其破坏性极大。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这类消费者内心不仅不感到恐惧,甚至还感到高兴。他们往往通过传播谣言,故意夸大或者缩小食品安全方面的危害;有些甚至进行违法性消费活动,比如向他人推荐已经携带病毒的动物食品。他们的行动极易造成人心浮动和市场混乱,严重的还可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机制

社会网与大众心理感染

社会网是社会成员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人际交往网络,是大众心理相互感染的重要工具。现代社会中人们社会流动的空前增多,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能够快速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社会网,这些都使得消费者通过社会网全天候、全地域向社会各个阶层迅速传播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成为可能。错综复杂、跨地域、跨社会阶层的社会网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很容易成为大众心理紊乱、失常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社会文化取向与从众心理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取向的典型的东方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与他人在心理、行为上保持一致受到公众舆论的肯定,而个人也只有在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时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心理安全感。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使得消费者普遍具有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往往趋于一致,产生了所谓“大概率价值观”现象。在发生食品危机时,由于信息的混杂和失真,人们缺少正确进行判断的必要信息条件,发生从众性消费行为的可能性更大。SARS发生期间,一些地方在食品供应仍然非常充裕的情况下发生抢购食品的行为,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应该注意的是从众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食品危机中,如果对消费者从众心理引导不力,它有可能最终发展为“服从”行为,导致消费者无条件服从某些消极、负面的心理,形成逆向运作的巨大社会合力,猛烈冲击食品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秩序。

集体无意识与非理性心理及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每个个体都具有理智,但是当人们采取集合行动时,却可能发生非理性、“无意识”的集体性越轨行为。食品危机期间消费者发生集体无意识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言和谣言。二是社会信任机制的缺乏。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们社会流动较少,容易做到相互熟悉,形成了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所谓“熟人社会”。与此不同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流动性带来的“匿名性”。人们每天都在与大量陌生人进行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一次性博弈,其行动逻辑是追求陌生环境下的自我保护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社会信任机制难以建立。我国社会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社会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城市中的“陌生人”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期间,消费者很容易发生集体非理,使相当部分社会成员无意中卷入冲击市场、冲击社会的活动中,造成比个体层次的非理严重得多的破坏。

食品危机中消费者心理引导

鉴于消费者心理在食品安全危机期间的特殊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探讨引导消费者心理的有效方法。

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食品危机期间消费者心理本质上源于食品危机事件。因此,从宏观来看,要根本缓解消费者的不健康心理,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危机的发生。这就需要重新考虑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新思考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和后果。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和动植物疾病防治体系,在WTO框架下完善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稳定消费者心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微观方面看,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政府对消费者的引导

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政府在自然和社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替代不了的。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政府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加强对消费者的积极引导,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并显示战胜食品安全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心理的稳定创造基本条件。

完善政府公共信息、管理制度

如实、及时地公布食品危机中的相关信息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消费者在混乱的形势面前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协作政府作好抗击食品安全危机的工作。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政府在危机期间向人们公布“双面信息”即正面和负面信息,能增加民众的信心;相反,如果仅仅公布正面信息,反而容易引起民众的猜疑,为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流下空间。政府信息越透明,越有利于消费者保持心理稳定,这已经为SARS期间的实践所证明。

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

在现代社会食品危机发生的高风险的严峻形势面前,该项目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得以建立,其主要功能是定期公布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信息,辅导消费者规避食品安全隐患,并提供消费者相互交流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台。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高于发达国家,更应该加快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的建设。考虑到该项目是一个对国家、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有利的项目,其资金可以由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分担,而且可以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合作进行管理。

利用集体力量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不健康的相对普遍性决定了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而广大消费者居住的分散性、心理特点的差异性,又决定了这种心理辅导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熟工作方法的优势,积极运用社区和群团的力量,以贴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而且高效、及时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保持消费者的心理稳定。

参考资料:

第9篇: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论文摘要: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但由于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降碍,使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丈章分析了英语口语学习中产生心理降碍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心理降碍的几种途径,以期改善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与对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国际交流使用的主要语言,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很多企事业单位更是将英语水平(含口语水平)作为招聘员工的一个硬件指标。因此,很多在校生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学校、教师更是在英语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口语教学更难令人满惫。本文将从消除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的角度来对如何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一、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

心理学研究认为.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我们这里将要讨论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的、非智力的,如动机、注意、情感、情绪、意志、兴趣等;另一类是有关认知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前者对认知过程及其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后者则直接涉及学习本身。人的心理因素就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紊。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学习情绪和学习态度。这些因紊尽管不直接介入具体的学习过程,但对于学习效果起着调节、激励或推动的作用。如果这些因家正常运作,那么我们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正常的、积极的、无降碍的,对学习过程起到了正面的、促进的作用;反之,则是不正常的、消极的、存在心理障碍的,对学习过程起到了反面的、阻碍的作用。

二、英语口语学习中心理障碍的表现

尽管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普遍认为课堂反应差、强人意,教学效果难如人愿,很多涉及到学生学习心理的问题层出不穷。英语口语课堂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1、胆祛心理。英语作为非母语的第二语言,对早已经习惯了母语思维又缺少语言环境的多数国人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口语表达方面,难度自然更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胆怯心理,惧怕发言,生怕说不好、说错,遭到嘲笑。这样的心理问题常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障碍,一张口就紧张,一紧张就语无伦次。很自然地,更加惧怕发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自卑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或者发音不标准,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自卑感较强,自认为不如其他同学,低人一头,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也不主动与老师同学就学习问题沟通,在课堂上默默无言,总喜欢躲在不被人注惫的角落,长此以往形成自闭孤独的性格。反过来,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学习上的津碍.影响了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业更加悲观、失望,学习效果更加恶化。

3.容位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害羞心理,在课堂上不愿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他们羞于在人前表现,一旦发言,往往面红耳赤、吞吞吐吐、扭扭泥泥。自然这样的课堂表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学生往往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与口语水平,很有可能导致胆怯和自卑心理的产生。

4,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心理”。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后种惫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惫见并付诸实行。

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发挥作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趋向于随大流,缺乏表现欲,别人不发言我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保持沉默。这样一来,课堂死气沉沉在所难免,教师的课堂设计不能得到发挥,课堂任务完成不佳。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放弃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失去了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学习过程缺少了反馈这一重要环节,效果大打折扣。

5.应付心理。与从众心理类似,多数英语特别是口语成绩不佳的学生存在着应付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责任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日常的学习,将老师的要求与布置的作业当作不得不走的形式,只求应付,从不考虑认真学习、通过努力学到真知。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内部无动力,外部压力自己解除,没有自觉性和紧迫感。时间长了,欠账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困难,更加没兴趣,甚至厌烦学习。

6.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厌烦、厌恶,甚至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老师的说教,不愿执行老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的现象。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第二,会引发学生厌烦情绪,造成心理疲劳;第三,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学习的效果;第四,会引发学生更进一步的过激行为,放纵自已,甚至自暴自弃,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会对社会带来危害。

三、英语口语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上述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其中个人的内部原因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成长环境不良或者家长教育、引导不当,有些学生缺乏某些良好的性格特点而具有一些不好的个性,比如悲观,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软弱,无法独立地解决问题,遇事倾向于逃避;偏激,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自卑,缺乏足够的自信;敏感多疑,总是感觉他人在议论嘲笑自己等等。这些个性特点对学生的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而情绪又会影响认知和学习过程,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显然,不经过特殊努力,要求一个悲观的、自卑的学生在口语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有出色表现、取得较好的口语成绩是很不现实的。

抛开个人的内部原因不谈,不良的外部刺激是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时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其中教师的不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表达方式、沟通方式、评价标准与激励手段是造成学生学习口语的心理障碍的外部不良刺激中的主要部分。

首先,有些教师未能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只不过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认识到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意义,还是倾向于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主意,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其次,如果教师不能使用正确的方式、合适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非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将对学生心理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焦虑感,失去学习的动力、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比如教师若是用负面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必然使学生感到难过、沮丧、尴尬,甚至会招致学生的反感、抵触;反过来若是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效果则必然大不相同。

再有.教师设定的评价标准如果过高.必然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学生感觉压力过大,就将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认知过程和学习效果。如果经过努力仍然与教师设定的标准存在相当差距,这部分学生的负面情绪将进一步强化,直接导致自暴自弃。显然,要求我们的学生用纯正的发音、正确的语法、地道的句子、严谨的逻辑进行口语表达就是一个令学生无法承受的超高的评价标准。

最后,不能采用科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激励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口语的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正确的激励手段可以诱发、引导、调节需要与动机,形成合理的感情与态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演绎出学生群体的一致性、凝聚力,进而演绎出模仿、从众、认同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然而,若不能采用科学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消磨掉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对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

四、英语口语学习中心理障碍的消除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调节学生的情绪,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心理处于正常的、积极的、健康的状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师务必采取有效手段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学经验和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游戏或听故事等其他活动动机,使学生这种已有动机和学习发生关系,把这种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

口语教学恰恰具有这方面的优势,由于语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是交际的重要方式,人们的生活中时刻都需要语言。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有趣的教学形式,比如小品表演、讲故事、新闻播报、模拟会议等等将学生参与游戏类活动的动机有效地转移到学习上。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向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知识的具体意义,引导他们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作为眼前动机。其次,用生动的语言与肢体动作,吸引学生注意,用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其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2.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丰富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及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口语课使用的教学材料、手段和工具大大丰富,比如多媒体的使用就可以起到板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让学习的内容变得更直观、生动、可理解可接受性也大大增强,学生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掌握课堂内容,练习起来也得心应手。

3.加强同学生的情感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化解学生的心理除碍。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与行为,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多理解,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选择正确的、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沟通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最终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