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从众心理的危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的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众心理的危害

第1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攀比;人生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78-01

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伴随着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思想的变化,还带来了一些盲目与他人攀比的不良心理。作为接受了新生活的大学生也是难逃“攀比恶魔”的魔爪。例如比吃喝,比家庭,比穿戴,比手机,比电脑等等现象已在大学生蔓延开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攀比现象的产生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所谓虚荣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在大学生中攀比心理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面,穿衣的牌子,吃喝的档次高低。典型的就是现在大学生的苹果套装: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苹果平板。很多来自家庭不大富裕的同学也要求家长买这些物件,只是为了不让同学看不起自己。

攀比心理的产生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的大环境是大学生攀比心理滋生的原因;(2)父母从小的教导;(3)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攀比。

1.社会的进步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值得提高。各种优秀的品牌为人们所喜爱和追求,有了喜爱通过交流就会产生攀比心理。一方面,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会激励人们为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或要达到的目的而努力奋斗,从而起到促进个人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但是攀比心理产生的更多是负面影响,它会使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产生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治安与和谐。而大学生身处的大学校园同样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生们同样有攀比心理。

2.个人的原因。有些大学生拥有好面子,炫耀求异以及从众心理。(1)大学生是前卫时尚的代言人,他们想要以一种富足的生活状态来向他人展示自己,他们不想再外在看起来输于任何人从而提高他自己在集体中所占有的地位。(2)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入他人或集体生活而采取的错误的消费,从众消费是盲目消费的典型。

3.攀比心理的产生与家人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家长从小就教育小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什么都是最好的,一味的溺爱孩子,孩子要的家长都尽量满足,家里的消费支出很大部分上都在孩子身上。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助长了大学生们的攀比心理。

二、对策

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但会影响大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还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所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住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使大学生更好地更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时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平台,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剔除这些不良习惯。所以大学在授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聘请专门的思想道德老师来向同学们开展专题课堂,外界心理学家开展专题讲座,学校举办攀比心理危害的案例展,以及多向学生宣传具有正能量的知识。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使命感,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自发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业中来,为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

家长应引导孩子从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家长是孩子的最重要的导师,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是美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懂得自己所拥有的点点滴滴,拒绝铺张浪费。另一个方面就是家长对于孩子不要过度的溺爱,溺爱并不是完全都是对孩子好,对孩子应保持适度,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克服攀比心理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自身就应摆正心态,该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拒绝铺张浪费,不盲目追求物质的享受,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把追求外在美变成追求内在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学业中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学识修养和能力才能将自己在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2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危机 心理 心理机制

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最近连续发生的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都向人们提出了食品安全这一重大问题。该问题之所以重要,主要有如下原因:

食品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性

食品是人们消费最为普遍、日常消费量最大、与千家万户联系最为紧密的特殊商品,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流行病侵袭的商品。食品安全发生问题,不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易发生性

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交通的便利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流行病的快速繁衍、传播提供了温床,甚至导致不同种类的病毒汇集在一起产生人类从未接触过、短时间内亦无法扑灭的变异性病毒,给人类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现代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可能因为导致新的生物品种、病种的产生而带来不可预测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些都使得现代社会中发生食品安全危机的可能性要超过以往的任何社会。

食品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并得到广泛实行的社会,具有特殊的社会重要性。饮食业在中国因而也成为普及面最广而且长盛不衰的行业,拥有巨大的消费群。因此,如果食品安全发生了问题,必然成为中国社会爆发非常猛烈、涉及面非常广泛的问题,影响到千百万人的生活。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

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危机发生时的心理状态,以有针对性地作好疏通、引导的工作,以维持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食品危机突然来临时,消费者一般会呈现如下几种心理:

恐慌心理

食品是直接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联系的商品,因此食品安全危机比其他商品的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惊恐要大得多。此时人们迅速拒绝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利用各种渠道不间断传播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有时还容易产生对食品安全的过敏化和扩大化反应,不仅拒绝消费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且连带性地拒绝消费其他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跌宕起伏乃至全面萧条。此外,不少消费者还会产生过度防备的心理,其最大特征便是大量购买、囤积食品,造成食品供应全面紧张,严重时甚至造成食品市场崩溃;而当商品危机迅速过去后,那些囤积起来的大量食品又给消费者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给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浪费。

逃避心理

这是消费者在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产生的一种消极退让的心理,其行为特征是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尽量远离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人群,采取极端自我保护措施,有时不愿意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缓解食品安全危机所作的努力,对他人在食品安全危机中遭受的伤害表现也比较冷漠。

悲观心理

这是行为主体丧失信心的心理表现。持这类心理的消费者为缓解自己由于悲观而产生的过高心理压力,可能采取违规性消费行为,比如继续消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由于缺乏对自己主观判断的信心,他们往往容易为市场流行的意见左右,是食品安全危机中危险性、有害性消费行为的高发人群之一。

逆反心理

这些消费者往往对政府、医疗界、媒体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采取的行为则与这些机构倡导的行为刚好相反。一般来看,逆反心理的产生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经历较少或者心理在过去受到压抑有关,有些则与消费者过去长期形成的对传媒的怀疑态度和刻板印象相联系。

破坏心理

严格说这是一种心理。一般只发生在极少数对社会现状不满乃至怨恨的消费者身上,但是其破坏性极大。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这类消费者内心不仅不感到恐惧,甚至还感到高兴。他们往往通过传播谣言,故意夸大或者缩小食品安全方面的危害;有些甚至进行违法性消费活动,比如向他人推荐已经携带病毒的动物食品。他们的行动极易造成人心浮动和市场混乱,严重的还可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机制

社会网与大众心理感染

社会网是社会成员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人际交往网络,是大众心理相互感染的重要工具。现代社会中人们社会流动的空前增多,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能够快速建立和扩大自己的社会网,这些都使得消费者通过社会网全天候、全地域向社会各个阶层迅速传播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成为可能。错综复杂、跨地域、跨社会阶层的社会网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很容易成为大众心理紊乱、失常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社会文化取向与从众心理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取向的典型的东方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与他人在心理、行为上保持一致受到公众舆论的肯定,而个人也只有在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时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心理安全感。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使得消费者普遍具有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往往趋于一致,产生了所谓“大概率价值观”现象。在发生食品危机时,由于信息的混杂和失真,人们缺少正确进行判断的必要信息条件,发生从众性消费行为的可能性更大。SARS发生期间,一些地方在食品供应仍然非常充裕的情况下发生抢购食品的行为,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应该注意的是从众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食品危机中,如果对消费者从众心理引导不力,它有可能最终发展为“服从”行为,导致消费者无条件服从某些消极、负面的心理,形成逆向运作的巨大社会合力,猛烈冲击食品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秩序。

集体无意识与非理性心理及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每个个体都具有理智,但是当人们采取集合行动时,却可能发生非理性、“无意识”的集体性越轨行为。食品危机期间消费者发生集体无意识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言和谣言。二是社会信任机制的缺乏。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们社会流动较少,容易做到相互熟悉,形成了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所谓“熟人社会”。与此不同的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流动性带来的“匿名性”。人们每天都在与大量陌生人进行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一次性博弈,其行动逻辑是追求陌生环境下的自我保护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社会信任机制难以建立。我国社会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社会流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城市中的“陌生人”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期间,消费者很容易发生集体非理,使相当部分社会成员无意中卷入冲击市场、冲击社会的活动中,造成比个体层次的非理严重得多的破坏。

食品危机中消费者心理引导

鉴于消费者心理在食品安全危机期间的特殊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探讨引导消费者心理的有效方法。

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食品危机期间消费者心理本质上源于食品危机事件。因此,从宏观来看,要根本缓解消费者的不健康心理,必须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危机的发生。这就需要重新考虑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新思考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和后果。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和动植物疾病防治体系,在WTO框架下完善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稳定消费者心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微观方面看,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政府对消费者的引导

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政府在自然和社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替代不了的。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政府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加强对消费者的积极引导,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并显示战胜食品安全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心理的稳定创造基本条件。

完善政府公共信息、管理制度

如实、及时地公布食品危机中的相关信息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消费者在混乱的形势面前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协作政府作好抗击食品安全危机的工作。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政府在危机期间向人们公布“双面信息”即正面和负面信息,能增加民众的信心;相反,如果仅仅公布正面信息,反而容易引起民众的猜疑,为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流下空间。政府信息越透明,越有利于消费者保持心理稳定,这已经为SARS期间的实践所证明。

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

在现代社会食品危机发生的高风险的严峻形势面前,该项目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得以建立,其主要功能是定期公布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信息,辅导消费者规避食品安全隐患,并提供消费者相互交流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台。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高于发达国家,更应该加快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的建设。考虑到该项目是一个对国家、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有利的项目,其资金可以由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分担,而且可以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合作进行管理。

利用集体力量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

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不健康的相对普遍性决定了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而广大消费者居住的分散性、心理特点的差异性,又决定了这种心理辅导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熟工作方法的优势,积极运用社区和群团的力量,以贴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而且高效、及时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保持消费者的心理稳定。

参考资料:

第3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社会化;保障;消费;心理;分析

院校学员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其饮食消费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大多数院校采取刷卡消费的自主就餐方式,在饮食消费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无计划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猎奇消费等不良饮食消费行为。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内隐的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的,院校学员的不良饮食消费行为是受不良的饮食心理影响的。因此,研究院校学员的饮食心理规律,分析非正常心理及其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潜在危害,这对引导学员正确、健康的饮食消费,为业务部门采取相应对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学员由于缺乏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和科学合理的饮食消费观念,存在着以下不良饮食心理:

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俗称“随大流”、“人云亦云”,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院校学员生活在群体环境中,其饮食消费的观念和行为非常容易受到周围同龄群体的影响,例如看到很多学员喜欢吃某种菜肴,自己也不考虑身体需要不需要,营养价值高不高,也随大流点这种菜肴;别人爱买零食吃,自己也跟着买。这种从众心理如果不适当控制,势必造成盲目消费,对学员身体来说有时会出现食物营养搭配的不平衡,影响身体健康。

二是攀比心理。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在个体之间差异性很小、外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从而引发消极情绪,导致极端的攀比行为。例如看到别人天天点价格较高的菜肴,自己心想,我也不比他差,凭什么我就天天吃一般的饭菜,我也点价格高的,甚至超过他。许多学员由于攀比心理的存,导致伙食费开支严重超标,有的甚至高出一倍,给个人甚至其家庭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

三是猎奇心理。猎奇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奇心理。当别人不让你去做某件事情,或者从没有尝试做某件事时,自己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想去看个究竟,要去尝试一番。例如,当他们得知某些学员消费了某些新食品后,自己也就产生了尝一尝的想法,或是在他人的劝说下,也随之进行这方面的饮食消费。每天吃饭时不问价格、不考虑营养,只要是新菜就必然要买。当然,适当地尝尝“鲜”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控制这种心理行为,就容易陷入盲目消费、无计划消费的行为之中。

四是抵触心理。抵触心理就是由于个人的意念心态,去否定其他任何答案。即便对方是对的,你也不愿意去承认。有许多学员在享受了一段时间院校的社会化饮食保障后,就会又留恋家庭或部队那种非刷卡式就餐方式,对学校的社会化饮食保障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看不到这种保障方式下的任何优点,对食堂里供应的饭菜和提供的服务总是不满意,产生抱怨情绪,影响正常的消费行为,有时还会对社会化保障这种方式的正确与否产生置疑。

上述几种心理现象是影响社会化保障效果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86~87.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78.

[3]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0~91.

[4]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6~48.

第4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晓虹炫耀、攀比的心情和状态其实是一种“孔雀心理”,这是现代女性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隐患。“孔雀开屏”是很华美的景象,但多少也有些爱炫耀又霸道的含义;因其开屏时总有些高高在上的样子,而且又占据不少空间,有种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味道。一个人待人接物一旦出现“孔雀心理”,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攀比的境地,而且常常是为了强出头而盲目攀比。

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孔雀心理其实源于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如今社会太强调成功、成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浮躁心理,急于争胜求赢,惟恐落于人后。

“孔雀心理”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膨胀的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当然,人免不了都有些虚荣心,但如果虚荣心太过,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即“孔雀心理”。这时不妨检测自己是不是已脱离现实,以致要常常膨胀自己,才够得上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打击和种种压力,染上“孔雀心理”就很容易引起心理失衡,进而导致身心疾病。因为炫耀、攀比是没有止境的,因而快乐永远离自己遥遥无期。

晓虹首先要改变认知,认识到虚荣心的危害。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形成鲜明对照的。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有人把奋斗目标定得太高,非能力所及,于是终日郁郁不得志,这无异于自寻烦恼;有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小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避免挫折感,晓虹最好还是明智地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的成就,自然会心情舒畅了。

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晓虹不要陷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要有比较远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同时要有丰富多彩的高雅生活情趣和适当的学习安排来充实自己。

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 晓虹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形成独立的人格,找回生活中的自我。

第5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德炳教授说“发生在青少年中恶性事件并不完全是学校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着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全国有心理疾病的病人约1600万,其中三分之一是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这些数据说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候了。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学校的安全及德育工作工作重点是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矫正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应从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层面入手,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悲剧发生。

一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情形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违法犯罪有一个过程,在他们接触到某些语言、人物、景物使感官受到刺激而形成犯罪心理,遇到适当的机会和条件即发生犯罪行为。因此,青少年在犯罪时必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表露。孩子如有不良言行出现,家长、老师就应高度重视。因为孩子的这些举动往往是出于好奇、逆反心理作怪,但他们毕竟处于一个行为变化的初期阶段,这时候如果教育引导得当,让孩子逐渐从不懂得懂事,就能从根本上阻止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二 澄清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利于矫正青少年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易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心理因素,以及各种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学校的;有社会环境的,还有个体主观原因的。主要表现如下:

(1) 不平衡心理。这是当前青少年犯罪前的一种主要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的产生与互相攀比的作用、学习成绩的差距、或在同龄群体中的地位及尊卑感等因素有关。

(2) 逆反性心理。是对青少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的不健康心理。主要原因与“代沟”和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3) 孤独和空虚。青少年的这种心态,主要是由于缺乏他们心灵所需要的关爱、友谊和情感而产生。

(4) 争强好胜心理。青少年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

(5) 心理极为脆弱、偏执。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来自父母的高压,专制和棍棒,造成青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6) 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青少年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

(7) 报复心理和心理。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

(8) 从众心理。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

三 对引发青少年犯罪不良心理的矫正措施

青少年犯罪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作用的综合症,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为更好地防止青少年犯罪:

(一) 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增强自信心,树立远大志向,保证健康成长。现代青少年非常注重自身的人格尊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抓好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就要求全社会都就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讲究平等、自由、民主。对于他们在这方面是来不得半点打击和虚假。

(二) 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育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更要注重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具体工作中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学校的法制教育长期化、制度化。2、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抓住青少年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了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3、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三) 发挥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影响,学校仍重智轻德,一些教师更多的是看重师德之尊而忽视对学生之尊,,往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伤害,容易造成学生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学校,那就更不用说教育学生了。

(四)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遵循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认清不同年龄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荣辱点感情点,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语气要诚恳,不能粗暴地对待学生,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将导致学生越来越差,未来的路越走越偏。

(五) 持续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正不良心理。心理作为内在活动,往往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以此为信号,家庭、学校之间应常沟通,在信息上相互交换,杜绝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没法管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动向。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的苗头和症候,及时教育挽救。

(六)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要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并认真考核。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通过各种心理活动情景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切实有效地促进人格完善。

第6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行政决策;从众心理;生成因素

一、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

1、决策群体的群体压力

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每个决策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由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听取其他决策者的建议,经过一翻辩论渐渐地分成了少数派和多数派,多数派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并劝说少数派服放弃他们的观点,赞同多数派的主张,个别决策者会放弃原来的观点,顺从多数人。仍然不肯屈从的人,会受到大家的攻击,如说他不顾全大局,破坏团结等等,此时,少数派会感受到群体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必然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冲突,迫使决策者在坚持独立与屈从集体中选择,行政决策者在孤独感和压力的驱使下,最终使其行为或意见与多数派保持一致。

2、决策群体的群体凝聚力

行政决策群体内部凝聚力的高低是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行政决策群体的凝聚力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第一,行政决策者之间的相似性。决策者的态度、观点等其他特点越是相似,决策者之间就越容易产生好感,彼此间的吸引力也就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强。第二,内部的协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行政人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协作,互相帮助,彼此间产生好感,这对从众行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第三,决策领导者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若行政决策者专横霸道,会造成有的决策者不愿意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盲目附和决策领导者的观点或追随大多数人的意见。

二、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个人因素

1、决策者的基本素质

我国行政决策者的基本素质不高,阻碍其理性思维能力,最终导致从众行为的产生。首先,行政决策者缺乏良好的政治素质。有些行政决策者由于缺乏的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立场、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不够坚定,难以抵制消极心理因素对行政决策者的影响。其次,行政决策者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我国政府基层部门行政人员的知识素养水平偏低,缺乏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的行政人员。最后,行政决策者缺乏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有的行政决策者缺乏丰富的阅历以及社会生活实践,也没有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提不出有建设性的决策,只能选择从众。

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在实际行政决策过程中,有些行政人员由于刚刚进入政府部门,觉得自己作为新人不仅没什么经验,而且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也很一般。在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害怕自己作出错误决策,怕担风险、负责任,常常回避争论焦点,不敢独立思考,不敢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不管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有效地决绝问题,为了不得罪其他比自己职位高的行政人员,不敢对他们的意见提出质疑,迁就附和他们所提出的方案,极力保持与大多数行政人员的意见一致。由此可见,行政决策者在群体中的地位高低对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地位低的行政决策者更容易从众。

3、行政决策者的心理素质

行政决策者的心理素质会导致行政决策过程中从众心理。一是情感。情感无论是低级还是高级,都对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情感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消极的情感会干扰甚至破坏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二是智力。智力低的决策者对于相关信息资料、法规政策难以理解,调查研究也无法进行,更是提不出好的建议,不得不从众。三是意志。意志薄弱的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容易受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四是欲望。在决策过程中,有些决策者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会屈从于多数人,最终选择从众。五是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心弱的决策者,害怕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够好,而不敢提出,因此,很容易从众。

三、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体制因素

1、行政决策制度的不完善

第一,政治协商制度的不完善。政协在做出行政决策时大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缺乏政治协商结果的共识性。这会使有的决策者认为自己即使加入少数派,也不能改变结果,还不如保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第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对信息公开不是很重视,加上有的行政决策主体垄断信息,导致行政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在作行政决策时,极易受到多数决策者的影响,最终选择从众行为。第三,民主集中制度的不完善。在行政决策过程中,以多数决策者是否赞同来确定行政决策方案,只做到了集中,没有做到真正的民主,即使有缺陷和不足少数人也不敢提出来,只能被迫从众。

2、行政决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第一,行政决策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立法机关对行政决策者的从众行为难以确立直接有效地处置条例;社会监督起步晚,还不够成熟,监督做用没有充分发挥。在现实行政决策中,行政决策主体为了自身利益,只求与其他决策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无原则迁就附和别人。第二,行政决策失误问责制度的影响。政府决策是通过集体商议决定的,一些重大决策失误是会追究责任的。尤其是在集体决策中,有些行政决策者因为怕承担责任,就会选择支持多数决策者的观点。

四、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环境因素

1、思想道德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文化环境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复杂化趋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兼具精华和糟粕思想,比如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都影响着我国的思想道德环境,这使得行政决策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责任意识淡薄,从而导致议事和决策风气不正,在决策过程中极易产生“排队”、“看形势”等现象,不重视决策是否正确、科学,只求不与其他决策者搞僵关系,不危害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观点保持一致。因此,行政决策者的思想道德修养不高,势必会使行政决策者出现从众的不良行为。

2、科学文化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行政决策者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还算高,但是决策者个人教育水平各有不同。教育水平越低的决策者越容易从众,教育水平低的行政决策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也不高,对相关信息资料理解不透彻,对研究调查搞得不细致,不能准确认识和判断行政决策问题,从而对自己的观点不确定,更在意其他行政决策者的观点。因此,教育水平低的行政决策者在作决策时,提不出独特的建议和意见,又怕遭到别人的嘲笑等,导致决策者在决策时受他人观点的影响而从众。

为了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矫治行政决策者的从众心理。一要改善行政决策的群体环境。纠正行政决策群体内决策者的观念,尊重行政决策群体中“少数派”的意见,优化行政决策群体的结构。二要提高行政决策者的综合素质。提高行政决策者的基本素质、理性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三要建立健全各项行政决策制度。如政治协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主集中制、咨询论证机制、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思想道德环境、科学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等。(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金平,王金娥.公务员决策心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警察院校;女生;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一、警察院校女生心理现状

(一)自负与自卑心理。警察院校的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值期望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警察院校的女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部分公安机关在招考公务员的报名环节就明确女生没有报名资格。

(二)依赖与从众心理。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警察院校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女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跟大多数人一样,选择考取公务员,从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的分析。

(三)攀比与求高心理。作为警校的女大学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在攀比心理存在的情况下,警察作为特殊的职业,成为警察院校每个女生的就业价值趋向。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自己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或者与警察行业不相匹配,感觉有失面子,警察院校的女生就盲目放弃,但当踏入社会后又发现就业真正困难时却后悔不已。

二、加强警察院校女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立足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多层次人才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法制建设,为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保证;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警察院校女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

(二)警察院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针对自负心理,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要与人平等相处,提高自我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针对自卑心理,要正确认识自己、善于自我满足、坦然面对挫折、加强心理平衡;广泛社会交往、增强生活勇气。针对依赖心理,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针对从众心理,要积极向警察院校女生介绍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状况与就业形势,介绍国家的大学生分配的方针政策,帮助她们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针对攀比心理,要结合自身情况和爱好消除攀比心理,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警察院校的女生在择业的洪流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特长,确立个人目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杜绝盲目攀比,一切从长远出发,以正确的姿态服务社会,朝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向发展。

(三)警察院校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心理教育和训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其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让警察院校女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的方法,达到自助和助人的目的。

2.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应聘不是应试。职业应聘只是开始前的开始,许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与应聘的过程中将上面两种概念混淆,认为只要应付过招聘就算成功了,所以应聘时与应聘后的表现与状态反差很大,弄虚作假与表里不一是应聘者最不能接受的。

3.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警察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警察院校的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4.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警察院校的女生与普通高校的女生相比,具有相对沉稳的性格优势。要学会利用这种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纠正心理健康误区,树立科学心理健康知识观,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三、警察院校女性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一)女生自强,发挥长处积极主动就业。首先,警察院校的女生具有语言能力的优势,女孩子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在语法、造句、阅读能力等方面更为出色。正因为这一优势,女性从事文字整理、编辑、翻译、播音员以及教育、接待洽谈工作等,更能发挥其特长。其次,警察院校女生在文学创作、文艺表演方面也颇具优势,同时细致的思维让女生具有交往能力的优势,女孩子的天性普遍比较柔和,容易与人相处,善于体谅别人,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女生更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推销等工作。第三,警察院校的女生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具有忍耐力的优势,其耐心和韧性均要比男性强。因此,她们在担任财务工作、计算机操作、勘测设计、资料整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及办公室等工作中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学校配合,提高警察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要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计上要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接轨,以社会需求为契合,同时针对警察院校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科学培养方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其次,警察院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辅导,帮助女大学生认清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及早进行职业规划,适时调整个人的职业定位,同时通过就业技巧、求职礼仪、求职心理健康、权益保护等内容的讲座,增强求职的信心。同时,警察院校还要加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结合各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人才,将警察院校女生特有的优势推荐出去,得到各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政府干预,营造良好的就业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首先,应制订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女性就业干预机制:修正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保障平等就业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生平等就业的权益;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察力度与管理,减少或消除女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适时为女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上的援助。其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大媒体和社会团体的宣传及监督,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逐渐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为女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社会能够公平公正地解决女生就业问题,无疑也控制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第8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一、情景型

情景型即在出现关键字词时,脑海中呈现相关内容情景,使得记忆内容形象生动,在不经意间即能记住相关内容。

如“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的内容:进入青春期。人的身高每年可增长6―8厘米,体重每年增加5~6千克。青少年的心脏功能。呼吸机能有明显的增强。大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已经成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体内激素分泌增强,使得男女的体型出现明显的差别。第二性征出现,性成熟开始。可用关键字(加“”的部分为关键字或词,下同)将上述内容浓缩为“高六八,心肌(机)强,脑置(智)金,男女熟”。这是在教学时经学生讨论商定的,记忆时联想为:一个高1,68米的青年,肌肉发达,头脑灵活,善于正确与男女同学交往,比较成熟。情景联想呈现出一个青春少年的形象。

二、故事型

故事型即找出应记内容的关键字词构成一则故事。如“如何调适逆反心理”这一内容:要知道④善意的批评比美丽的谎言好。拒绝错误是①聪明的,拒绝正确是糊涂的。②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如果父③量错怪了你,要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他们。与父母平等⑤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真实想法。这一内容通过关键字词可浓缩为:聪明的李(理)母,善于沟通。

三、会意型

如“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危害及怎样克服闭锁心理现象”这一内容:“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虽属正常,但如果不当,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自己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如果将自己封闭起来,任其发展下去,会造成性情孤僻,形成有缺陷的人格。要克服闭锁心理,就应多与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交往,积极参加集体的文娱体育等各项活动,把自己置身于沸腾的生活中,而不要囿于个人的小圈子,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度过这段非常时期。”可用关键字将其浓缩为:独孤缺,多多激(积)活肺(沸)。关键字词就代表原意,旨在减少记}乙的篇幅,并可适当调整顺序,以便于记忆。

四、顺口溜型

这一记忆类型适合记忆法律法规等条款。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需要法律的保护。为此,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可用关键字词将其浓缩为:环保水,生(森)野矿,节约能源土地里(理)。

五、词曲型

对于篇幅长、条目多的内容可选择词曲型记忆法,即将关键字词组合为类似词曲的文字。如“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性意识觉醒,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自认为是成人,独立意识强烈。对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重视同伴间的友谊,从众倾向明显。依赖父母与摆脱父母的心理并存。情绪表现相互矛盾。可用关键字词将其浓缩为:性醒形,成人意,内心极大的兴趣;重友从众倾,赖父摆脱母,矛盾,矛盾,矛矛盾盾……这一则是学生自己归纳的,很直观地反映了记忆内容,念起来朗朗上口。

六、格言型

格言具有警示作用,又有激励作用,语言简洁有节奏,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如“应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烦恼的策略”这一内容:对不能改变的现实,如长相、生理缺陷等,不必自卑,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最可取的办法就是坦然接受,难过、抱怨只能增添烦恼。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议论,正像你更多的注意自己的事情一样,别人也没更多的时间注意你。无论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困惑,都要拥有一份自信,这是最具魅力、最具吸引力、最持久的人格力量。可用关键字将其浓缩为一句鼓舞应对青春期烦恼的格言:不卑不议,自信魅力!联想为:不自卑,不在意别人的议论,只要自信,就是最有魅力的。

第9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谣言传播的心理因素

1.传播者的心理因素

(1)心理恐慌。无论是传言还是预报,人们在听到之后都会产生心理恐慌,并表现出恐慌行为。这种恐慌情绪的表达和恐慌行为的出现,又给他人造成刺激,引发类似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通过这一相互刺激的循环模式,恐慌就会迅速增强并且蔓延。比如新疆7・5事件发生后,社会上流传“分裂分子还在实行秘密暗杀”的谣言。人们听到该谣言后,争先恐后地嘱咐自己的亲属及朋友不要出门,谣言通过传播不断刺激着越来越大的群体陷入恐慌。

(2)寻找事情的合理解释。谣言有时能为周围环境中令人费解的现象提供更广泛的解释,从而在使周围世界变得可理解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①有时传播谣言的动机只是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合理”解释,继而假定他人有某种行为,这种心理称为互补投射。

2008年,有一则“奥运数字谣言”神乎其神:“1月25日的低温雨雪灾害,3月14日的暴力事件,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三者月日各自相加,即为三个八,影射北京奥运开幕仪式的时间――2008年8月8日。”②这则谣言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广泛传播,造谣者打着“历史的巧合”和“神秘的力量”的招牌,造成了负面影响。

(3)释放压力。谣言能够提供一种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它们通常能为这些情绪的存在做辩解,而如果直接面对这些情绪,当事者也许难以接受;③受传者在听到某一无法接受的消息时,需要有一个排解的出口,否则便无法承受心理压力。所以,“谣言总是在表现人们的恐惧、希望和期待,这些感情又希望有别人分担”。④

(4)泄愤。当前中国社会发生着剧烈变化,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一些矛盾长期累积,得不到有效的排解与疏导,一旦碰到合适的导火索,便会发泄出来,甚至挑战公共权威。

(5)寻求满足。有人传播一些传言时,觉得自己在听者面前居高临下。“这种满足在那些生活平淡无奇和心态不平衡的人群中可能很有吸引力。为了维持这种威望,他们煞费苦心地去听,将听到的内容传播给自己的邻居们,并由此感到自豪”。⑤

谣言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便要“归功”于某些“论坛达人”,这些达人爱好搜集重大事件的传闻,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和点击率。这些达人往往不会考虑谣言传播的后果,而只是乐于搜集和传播,甚至不惜凭空捏造。

2.受传者的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所谓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现象。⑥瓮安事件中,许多中学生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体压力使然。然而,这种从众心理可能会使一个极小的事件在很短时间内聚集起成千上万人,从而聚集起巨大的社会能量。这种能量一旦得不到及时疏导或缓慢释放,就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社会冲突。⑦

(2)好奇心理。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如果公众无法通过权威渠道获得值得信赖的消息,他们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转而寻找小道消息,这便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在2003年“非典”爆发初期,由于大众媒体集体失语,导致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谣言迅速传播,这实际上也是好奇心的直接产物。

(3)自我保护本能。突发公共事件由于事关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往往会激发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并引发对信息的渴望。一旦大众传媒缺位,人们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立即做出应对准备,以此来寻求自我保护的实现。在地震、台风、疫情等危机事件所引发的谣言传播中,受众认为这样的消息对自己没有多大影响,但常会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通过求证他人而被谣言传播中的信息所说服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谣言传播的几种心理力量

1.暗示的力量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⑧暗示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着很大的影响。比如人们担心谣言会造成食物、饮用水、药品的短缺和其他人的抢购,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被促使采取行动,从而造成商品的抢购风潮。

2.重复的力量

在谣言刚开始传播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相信谣言。但随着谣言一遍一遍的传播,人们的信念就会发生动摇,直至最后信以为真。“重复为什么可以发生较大作用?有两种解释引入注目。其一,重复地看到某一刺激物的出现在情绪上可能会引起人的好感,而逐渐变成适应直至喜欢;其二,重复可以导致熟悉,而这一变化可能有助于对此一被重复的刺激物产生良好评价。”⑨谣言的一再反复传播并不能使谣言变成事实,但是借助重复的力量,谣言完全可能诱使更多的受众相信并进一步传播谣言。

3.偏见的力量

从谣言中常常能够看出偏见的存在,谣言的牺牲品经常是替罪羊。偏见也不是社会事件,而是感知的部分。而谣言总是针对最新发生的事,所以,它能够表现出或加强潜在的偏见,但是却并不同于偏见。⑩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11)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地位上的不平等,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冲突导致敌视,敌视导致对对方的否定性情感和心理。偏见在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某些地方官员长期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已经很难在民众中树立威望和公信力。人们由于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存在偏见,往往不愿意相信官方的真实情况和公布的真实数据,而宁可相信民间传播的小道消息。

瓮安事件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人居多,这是一群最容易产生藐视现有秩序心理的人,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解释与他们所期望的解释形成极大的偏差,所以,这种官方解释无法获得人们信任,成为人们发泄不满的借口。

4.选择的力量

在选择性注意中,受传者在信息接受中总是进行有目的的接受,漠视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回避与自己立场相左的部分,而只接受与自己观念相同、立场一致的部分,以保持心理的平衡。

在选择性机制中,受传者会通过创造性理解和歪曲性理解,将原本真实的信息自我转化为谣言。“如果受众对自己的思维惯性和某些情绪不予合理控制,而听任其发展到无视信息的客观规律性的不适当程度,发展到与传播者的既存立场和传播者意向相背离的地步,那么,就会导致对信息本意的胡乱引申和肆意歪曲,影响信息的正常传播和准确理解。”(12)

选择机制与暗示的力量、重复的力量、偏见的力量相互作用,促使谣言产生、丰富、逼真直至广泛流传。

【本文为王灿发主持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二批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舆论的谣言传播及消解研究”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③⑤奥尔波特等著,刘水平等译:《谣言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谣言可以休矣》,2008年6月20日,qqq6187330.blog.省略/blog/static/8876028200852004345770 n/kw9992

④⑩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谣言女神》,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⑥⑧肖旭:《社会心理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⑨江万秀 雷才明 江凤贤:《谣言透视》,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1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