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媒体融合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融合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融合概念

第1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共鸣效果 溢散效果 公共领域 网络媒体

新媒体是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而创生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化、多元素的互动媒体形式,其具有的优势对传统媒体产业带来了深远影响。而新媒体1.0向新媒体2.0的衍生升级,使得新媒体在其原有的分众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更具备了融合运营的优良品质,它将开拓更为广泛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和更为新颖的跨媒介发展历程。

在数字化生活日益普及和创新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并已成为当今研究媒体产业及电信产业的专家和学者长期关注的热点。按照“媒介即信息”的观点,每一次技术层面的革新都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飞跃。而在三网融合、IMS及LTE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我们新媒体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传媒产业和电信产业的发展格局,而且也革命性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一、新媒体1.0向新媒体2.0的衍生升级

近年来,在终端多元化、移动媒体化、网络融合化的多重发展力量的驱动下,新媒体的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时髦名词。其实,所谓的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它主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富媒体化复合信息的中介。而在三网融合、TIME时代等新的融合产业发展趋势下,新媒体也经历了1.0向2.0的衍生升级。

“新媒体1.0”是利用新媒体传统工具的精确性及互动性,实施分众传播的时代。互联网及移动手机的出现,触发了众多媒介和多种业务形式的创生。新媒体1.0通过细分用户的定向传播、用户广泛的互动参与等新型特征不断得以发展,使得媒体在精确细分和有效到达方面有了全新的优势,分众传播的概念也得以实现。新媒体的精确的量化、“分众”式的传播、去中心化的发展、信息内容的定制、碎片时间的占有应用使得用户能够在四维时空里体验媒介的优良品质。但受限于政策的分业监管、业务的发展成熟度等因素,新媒体1.0的各类媒体及其业务之间相对孤立化,还无法满足用户的融合服务产品体验。

随着TIME时代的到来,电信、互联网与媒体等产业链条相互介入,融合型智能终端发展引发了对跨媒介内容的用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IPTV、IMS、云计算等融合的网络技术及业务不断发展,三网融合等融合监管政策更是大力推进,使得“新媒体2.0”――融合运营的时代应运而来。在融合的媒体业务内容通过融合的媒介进行和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介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人的融合传播需求,用户可利用融合终端实现各媒介之间的无缝切换,从而实现对全媒介内容的融合品质体验。新媒体2.0是对多种传播手段和不同媒体之间融合与重组的追求和响应,它的出现是传播形态深度融合的一次演化和升级。

新媒体2.0在继承了新媒体1.0的优良特征的基础上,在传播模式、技术实现、用户内容、广告营销等层面都有着诸多不同的创新产生(具体见表1)。

二、新媒体2.O的发展特征诠释

产业融合趋势下,“无所不容、无处不在”的泛网络为“新媒体2.0”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并赋予其更多的发展特征:

1.在继承新媒体1.0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新媒体2.0更加突出强调融合型、开放式、社会化的传播特征。其中,融合型具体表现为:融合的终端/平台、融合的信息内容、融合的产业,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媒介融合。开放式表现为:业务平台的开放、产业链合作的开放。社会化表现为: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微博、百科或者其他网络协作平台实施产业媒介传播的形态,如以Flipboard为代表的社会化阅读软件及其代表触发的媒体形态。总之,融合型、开放式、社会化的媒体模式必然成为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2.新媒体2.0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全天候”的服务理念、“泛信息化”的思维形态来大力推进融合媒介及其平台的协同运作,从而实现“内容海”“媒体雨”“个人云”的媒介循环再生。在新媒体2.0中,广阔的媒体内容形成了“内容海”;而媒体运营商应用多种媒介蒸馏作用,在时间的渗透与“碎”式叠加基础上,形成“个人云”;并在以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主要载体的基础上,创生“媒体雨”,再通过多种媒介对用户形成接触点的互动影响。

3.在社区化、虚拟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内容聚合引发社会关系网络重构,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永远在线的实现价值统一,虚拟社区与现实生活的达成混沌整合,消费模式也由“小众部落族”向“媒体群居圈”演变。新媒体2.0推动消费者按照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消费需求重新聚合,由“小众部落族”向新的“媒体群居圈”发展演变。“媒体群居圈”内消费者内容的聚合形成了新的媒体内容和媒体传播形态,分享的力量让社区化媒体成为阶段性的主流媒体。

第2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体融合数字电影

数字技术变革着媒体形态,几乎使单一功能的媒介产品及服务成为了模拟时代的遗物。传媒产业也必须顺势而动,努力适应媒体融合的潮流。由于传媒产业对新技术具有敏感性,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媒体融合的趋势日益凸现。从早些时候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到全球范围内电信与广电界线的日益模糊,传媒产业结构的变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即将告别模拟时代的传媒产业将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尽管现阶段媒体融合主要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但电影产业也不能例外。面对电信业对文化内容市场的影响,电影产业必须尽快寻找到应对变化的方法。数字电影正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利用胶片数字化技术,电影作品可以被制作成数字化文件在电脑上观看,也可以进入影院让更多的人观赏。与之相适应,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都与传统胶片电影有所差异。除去在各大院线上映之外,数字电影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的媒体相交换。可以说,数字化技术为数字电影的流通开辟了多种途径

本文试图以电影、电信、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的融合现状为突破口,讨论媒体环境的急剧变化会使作为媒体形式之一的“电影”发生怎样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会对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之后通过分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媒体融合现象对传统意义上以胶片为载体的“电影”概念的变革,在综合考虑电影制作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对数字电影进行界定的方式。

一、媒体融合现状分析

(一)媒体融合的概念

从字面上看,“融合”的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应用于传媒产业领域,“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网络宽带化和文件压缩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产业界限不断被突破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广泛探讨的“融合”概念包括:“通过其他网络提供原由特定网络提供的服务或商品”(FCC)以及“改善现有服务技术,以便利用现有设施提供新的服务、开发新形态的设施、产生新的功能”(ITU)。

媒体融合在网络融合、服务融合、事业融合和接收终端融合四个方面均有所体现。其中,服务融合和事业融合主要是指在媒体提供的服务之间以及媒体经营主体之间出现区分不明显的现象;网络融合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输网络之间的区分不再明确,或是出现“多网合一”的现象;接收终端融合是指接收媒介内容的终端设备的整合,即一种接收终端兼具接收多种形式媒体信息的功能。所以,媒体融合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急速发生的现象,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众通过简便的方式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内容。

值得注意得是,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各种媒体的统合,而是要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体服务,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不能将媒体融合的概念局限在技术范畴当中,而要看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在社会、经济和美学领域发生的变化。

(二)媒体融合现状

1.电影和电信的融合

在我国,利用电信宽带网络在线或下载观看电影是一种较为普及的互联网使用方式,电影《功夫》也曾被拆分为10个片段,使影迷得以在手机上进行观赏。尽管从融资形态、内容来源、利益分咸等方面看,我国电影和电信的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未来发展考虑,电信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寻求与电影业合作,开辟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内容来源,符合其长远利益。国外一些电信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进军电影业的途径,力图突破原先网络运营商的定位,成为电影内容供应商。以韩国为例,SK电信与IHQ通过股份制形式进行合作,构建了一条包括内容生产(YBM首尔唱片、IHQ、YTN Media)、广播电视频道(YTN Media、Mov ie Club)、平台运营商(TU Media)在内的产业链;KT则为电影发行商Show Box投资80亿韩币,以换取所需的内容资源。电信业通过投资或并购方式进入电影业,促成电影业新平台的诞生,要求电影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怎样的电影才能适应新平台的需要、如何创造出电影的附加价值,是必须加以重视的课题。对传统电影概念重新进行审视,结合新媒体出现后受众在观看电影时的投入程度、接收终端屏幕大小以及可观看时间长度等媒体接触形态方面的变化,考虑电影制作的方法,将是电影发展的必然环节。

2.电影和广播电视的融合

电视电影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是电视与电影竞争的产物。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轰动欧洲的作品《十诫》,就是电视电影系列片。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电影日臻成熟,现在已成为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主要节目内容之一,观众每年平均可看到200多部电视电影。我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专为电视播放而拍摄的电视电影,以投资小、回报稳定见长。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电视和电影在制作手法和承载介质方面的差异,使人们构筑完整的电视电影生产体系的设想成为了可能。

二、媒体融合环境中的电影

(一)电影媒体的进化

自从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使用“活动电影机”成功进行首次商业放映以来,电影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以及宽银幕的出现,电影技术的每次飞跃,无不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除了技术的进步,电影产业的迅速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影产业的变革主要由其他新媒体的发明引起,电视、家用录像机、有线电视、互联网点播等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20世纪40年代电视机的出现使电影丧失了作为独一无二的活动影像再现媒介的地位,也分流了电影广告。新媒体带来的;中击迫使电影产业直面技术变革,通过采纳革新求得生存和发展。

数字技术是继有声电影、彩出现后电影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数字技术与电影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数字影像”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图像研究者开始研究数字影像的实现技术,电脑动画等应用方式随之出现。在电视广告、音乐电视、动画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影像技术同样被用于电影创作,主要用于制作影片所需动画和特殊效果。互联网和卫星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摄 影机、数字编辑机、数字放映机以及动画影像压缩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影响逐渐突破制作环节,向发行和上映环节延伸。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电影从以胶片的物理形态存储、剪辑、放映转变为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用计算机剪辑、利用卫星或互联网等先进的通讯手段传送到各大影院,再通过数字放映机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技术的历次变革都使电影面临着来自美学、产业和社会领域的挑战,电影努力调整自身的形态以适应技术的变化,在100余年的电影史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数字技术开启了电影媒体的新时代,也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定义电影媒体的机会。电影不再仅仅是以胶片为介质在特定的几个影院进行放映的媒介,它是以活动影像方式同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而数字技术使这种活动影像媒介的制作、发行和上映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二)数字电影

1.数字电影的概念

对数字电影进行准确定义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还在进行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字电影技术具有不同于有声电影和彩技术的特点。虽然数字电影技术是以“数字影像”为先导的,但仅从电影制作技术角度对数字电影进行定义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考虑到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有必要把电影发行和上映一并纳入到定义中进行考察。并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取得质的突破,数字电影这一概念的范畴还将进一步扩大。即便仅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数字电影”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广义看,从胶片内容的数字化到数字放映再到用数字技术拍摄或制作、以胶片形式存储的电视电影(telecine)都可以被算作是数字电影。从狭义上说,从制作到上映的整个过程全部实现数字化的“数字电影”则是指用数字化文件形式对胶片或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影片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存,并利用固定媒体(硬盘)或卫星、宽带网络等将该数字化文件传送到影院,以数字放映机为观众提供高画质影像服务的电影。

2.数字电影的优势

在媒体融合环境中,兼容性对媒体内容的生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于内容提供商而言,必须将电影内容进行数字化,使电影内容能够在作为同一内容来源在多种媒体平台上得到应用。另外数字电影还在节省成本、开拓文化产品市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从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对数字电影的优势进行考察。

(1)制作环节

在电影“制作――发行――上映”三个环节中,最早使用数字技术的就是制作环节。数字电影削减了电影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另外,运用数字影像技术还可以拍摄出现实中难以拍摄到的场面以及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形象。目前高清晰度数宇摄影机已被应用到电影拍摄过程中。数字电影技术在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拍摄阶段,采用数字电影技术可使主创人员在影片拍摄现场对拍摄效果进行确认,增加了影片表现的空间,还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同步进行影片现场剪辑、同期声数字采集和后期制作。由于影片是以数字化文件形式存储的,主创人员不必担心胶片的成本问题。在剪辑和后期制作阶段充分运用DI(Digital Intermediate)技术和CG技术,能够制作出多种特殊效果以及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等。

(2)发行环节

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引入,电影的发行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发达的通讯技术为影片在全球各地同步上映准备了条件,也使影片发行的利润具备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不只是在经济层面,电影的数字化发行在文化层面上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发行链进行电影发行,可以有效避免原先电影拷贝造成的画质损耗,并且使影片的永久保存成为可能,有利于作为文化财产的电影内容的保存和共享。

(3)上映环节

电影的数字化上映主要是通过在影院构建数字化影片放映系统实现的。完成数字化改造后,影院可以作为数字内容展示平台使用,从而增加收入来源。以DVD、录像带等为代表的数字电影周边产品可以拓展电影产品票房之外的价值,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也可以成为数字电影的展示空间。通过开拓多种形式的电影上映渠道,可以使影片不断创造出新价值。

数字电影市场的扩大有利于终端设备制造业和数字伺服器(digitalserver)构筑、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将促使网络运营商和广播电视经营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电影市场当中,从而使电影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数字电影美学

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电视、家用录像机、游戏机等多种新兴媒体的启示,在影像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表现形式方面不断进化,表现为电影美学的变化。数字技术为电影语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贯穿在现阶段电影制作的全部过程中。通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电影发行和上映的巨大变化,但电影的基本表达方式――活动影像投射在屏幕状的物体上――并未发生改变。尽管电影发行和上映的变化不会对电影语言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会通过影响构成“电影”所处环境的各个部分影响到电影本身。例如使用手机观看电影时,由于手机屏幕不同于影院的宽银幕,观赏时间也受电池电量限制,电影的形式和内容也都需要进行调整,这种变化也对电影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提出了要求。

与数字电影美学相关,需要在电影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对人们接触数字电影的方式进行广泛考察。数字技术对与电影语言直接相关的制作环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发行和上映环节电影产业环境的变化与数字电影美学之间具有怎样的相关性,都可以归结到接触方式的变化上。

(一)数字化与电影语言

1.数字影像与数字电影

数字影像与数字电影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影像侧重于强调电子影像是一个无论何时都可以进行变形和处理的过程,具有虚拟实体的性质,既可以对现实事物进行仿真式表现,也可以借助于数字技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形象。这种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数字影像是德勒兹(GillesDeleuze)心理分析理论的体现,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于电影中,使电影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即可以用非再现的方式生成新的形象,对世界进行新的模仿,使人们在影像活动中重新建立对于世界的信任关系。但当数字影像作为数字电影的素材出现时,数字影像作为虚拟实体的可能性并不会在表面上显露出来,而是会被缝合在电影之中。数字电影将以数字影像为代表的许多活动影像作为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形式传递给受众,其最终形态是活动影像的组合。一个完整的数字电影文本具有电影媒体强烈的单向性特征。

尽管网络电影和互动电影强调互动性, 但上述形态在交互性方面的尝试尚不成熟,观众的选择受到了多种限制。事实上,现阶段数字电影的观众仍处于被动观看状态。

2.非再现性

摄影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再现现实的需要而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在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于现实的再现上。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中,逐渐淡化了电影的现实标签功能。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形象借助于数字技术在电影中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电影从对世界进行再生产式的“再现”工具转变为对世界进行模仿式的“非再现”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规律的要求的延伸。

电影作为现实标签功能的弱化意味着影像与现实关联性的弱化。电影不再被看作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忠实翻版。绘画、图像等在电影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的价值因数字电影的出现再次受到重视。在数字电影中,实际拍摄的部分不过是构成电影的影像素材的一部分,电影由再现的艺术变成了非再现的艺术,可以表现出实际空间中无法做出的动作、随时间流动的物体等梦境般的影像,计算机图像技术甚至可以使这些虚拟形象看上去比实际存在的东西显得更加逼真。人们还在进行用非再现影像表现再现现实的尝试。

3.空间蒙太奇

在数字电影制作过程中,后期制作甚至比影片拍摄本身更为重要。合成技术要求我们重新对电影蒙太奇的概念加以审视。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中原指将各部分装配到一起,顾名思义,就是在破碎分割中达到的一种完整状态。各种综合艺术在电影中都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段组织到银幕上去。传统的电影蒙太奇概念具有强调时间元素的倾向,通过与场景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意义。与传统电影不同,数字电影更加关注单一场景以内蒙太奇概念的重要性。在单一场景内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彼此各不相同的影像结合在一起,和传统电影在各个画面之间进行排列组合、建立联系的蒙太奇手法具有相似之处,而同一场景各影像间的蒙太奇也非常重要。数字影像的空间配置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剪辑”的范畴因此被扩大了:数字影像剪辑不再是剪下记录各个场景的胶片,再将它们粘贴起来,而是包括了在场景内放入新的影像,将分散的影像合成为一个完整场景的过程。这是空间蒙太奇概念产生的现实基础。在同一影像中并置的各影像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意义愈发重要,对影像进行安排,可以产生类似于计算机超文本链接的多种关系。

(二)产业环境的变化与美学

不仅是制作环节,数字电影的发行与上映环节的变化也影响着电影美学。利用卫星在全球同步上映影片的电影放映环境以及媒体融合后多样化的电影流通渠道,为电影观众开辟了比以往更多的观赏环境。电影必须努力适应个人移动媒体、数字化影院等新兴的电影观赏形式,创作出适合在小型个人移动媒体和超大型屏幕上放映的数字电影作品。

电影观赏环境对电影的重要影响力主要可以归结为屏幕影像和观众的投入程度。对于观众来说,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看小屏幕上的画面。数字电影在多种媒体终端上呈现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数字时代需要为各种接收终端量身订制的数字电影。在不久的将来,屏幕尺寸大小不同可能成为划分电影类型的重要依据。适合个人移动媒体屏幕、普通影院银幕和超大银幕等多样化放映媒介的数字电影,会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电影美学表现方式。“空间蒙太奇”在手机屏幕和大型环幕上会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四、结论

数字电影的技术特征体现在电影“制作――发行――上映”全部环节的变化之中。从制作环节看,有助于建立更具效率的制作体系;在发行环节节省了胶片费用,可以利用卫星在世界范围内同步发行,并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映方面,把电影院的概念扩展为多种文化内容的消费场所。与媒体融合潮流相结合,有必要对新型电影美学进行探讨。

第3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农村地区;传播偏向;多元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37-02

1 概述

1.1 媒介融合的概念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课题,但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核心概念仍处于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

美国新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1 ]。他强调了“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之后,美国学者李奇・高登提出了媒介融合的“五种融合说”,总结了在不同传播语境下的6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这使得媒介融合的概念更加清晰具体化[ 2 ]。

国内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2 ]。此外,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 2 ];中国人民大学高钢认为,媒介融合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的信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 2 ]。

虽然各学者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一个共性:媒介融合并非排他或者替换,而是互补共享,在传播过程中保持自身的个性优势。而媒介的传播偏向维持着媒介自身的个性优势。

1.2 传播偏向的提出

伊尼斯在他的著作《传播的偏向》中提出了“时间-空间偏向”理论。他认为:“根据媒介的特征,某种媒介可能更加适合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而不是空间上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另种媒介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而不是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v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 3 ]。

传播偏向理论又将媒介的传播偏向分为了四大类:口头传播偏向、书面传播偏向、时间偏向和空间的偏向。由于时代的局限,伊尼斯的大部分研究放在了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上,只有少部分涉及了广播传播偏向。其继承者麦克卢汉则有涉及对电视传播偏向的讨论,却还是无缘于新媒体时代的研究。之后也有学者对传播偏向论进行相关研究,梁艳芬等人的《伊尼斯传播理论的学术渊源》,从伊尼斯的学术渊源和思想谱系,探讨了传播偏向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从具体媒介的传播上进行传播偏向相关研究的有:胡婉婷的《论网络媒介的传播偏向――对伊尼斯传播偏向论的推进》,杨腾飞的《电子书的传播偏向――以亚马逊电子书Kindle为例》,廖雨思的《对电视养生节目节目话语的传播偏向研究》,胡昌龙的《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等;而操瑞青的《传播媒介的消极偏向:由批判三部曲解读波兹曼的媒介批判理论》则从媒介传播偏向的文化批判视角进行论述。

以上大部分的研究几乎都围绕着媒介传播偏向的理论渊源、单一媒介偏向以及文化批判几个方面展开,对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导致媒介融合多元化的趋势却鲜有甚至没有相关研究。直面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媒介,依循前人的研究路径来探索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特点是我们的荣幸和责任。

2016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其主要针对新媒体影响下公众获取知识产权信息渠道的方面进行相关调研。调研中发现,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涉及新媒体、传统媒体和最原始的人际传播,形成了以新媒体为主导,传统媒体和人际传播三者交织的传播格局。为什么新媒体没有取代传统媒体而一枝独秀?传统媒体为何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仍能占有一席之地?而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却也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消亡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以公众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为研究基础,从媒介传播偏向的视角对新媒体时代农民获取信息媒介传播偏向进行相关研究。

2 媒介的传播偏向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乡镇、农村3个地域公众最常用的获取知识产权信息的渠道均以计算机网络、电视台和报纸为主,辅以图书、电话、电台,而农村公众还热衷选择像乡政府、村能人、农技员以及集市等人际传播渠道。由此看来,农村公众在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首先会选择兼具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新媒体;其次选择单一偏向的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作为补充媒介;再而可能会选择去集市道听途说或是同邻居闲聊,虽然这些道听途说可能不够客观,渗入许多个人感情,但这却是任何时代所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见表1)

所谓媒介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其含义是:“对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向”[ 3 ]。像报纸媒介,其本身具有的图文并茂,保存时间长,传阅率翻阅率高等特点决定了其偏向于空间的传播,但其时效性和消息相对滞后的特点却导致了在时间传播上受阻。相反的,电视传播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其信息采集、处理与达到了与事实现场的同步效果,使得电视在传播的时间偏向胜一筹。当然,因为传播的时效性也造成信息在保存时间上的缩短,以致其在传播的空间偏向上稍逊于报纸媒介。

在农村地区,按照“时空偏向”理论解释:报纸媒介因为具有空间偏向,更适合于广泛传播;而电视媒介的时间偏向,则更适合于生活节奏较快的城市地区。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众获取信息时除了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外,还习惯到集市、商店等人群较多的地方打听相关信息,或者跟邻居聊天,或者跟村能人取经等,人际传播方式在农村地区依然占势。农村公众在选择报纸渠道上相比城镇少了很多,但其他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都在相应增加。这说明了农村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乡土本色使然。在《乡土中国》一书写道:“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统万有的真理,这是乡土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特点”[ 4 ]。同样的,乡土社会的人在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时也是不追求“万有真理”的。这就使得农村公众在训责获取信息的渠道时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可以说,任何媒介在乡土环境中都适用,却没有哪一单一媒介独自在这里适用。

其二,对新媒体的新鲜好奇感使然。新媒体的数字化和交互性特征是其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数字化作为新媒体的技术基础,使得新媒体可以海量的存储信息及光速传输,让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能够共享资源,实现媒介大融合。交互性即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每个新媒体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媒体信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这与传统媒介的单向、线性地接信息模式完全不同。在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的用户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而这种新媒介的参与感又恰与人际传播最为贴切。

伊尼斯认为,一个社会的主流媒介,只达到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平衡还不够,还需要将人际传播在内的如口语传播作为桥梁来平衡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理想传播方式。笔者比较赞成伊尼斯的观点,毕竟人是社会中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除了需要时空带给我们历史感,还需要情感给予我们当下感。在人际传播中,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有强烈的参与感,可以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而且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情感的因素在其中发挥着纽带作用,或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传播效果只有在人际传播中才能真正实现。

人类的现实生活极其复杂,交流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任何一种单一偏向的媒介都不可能满足人类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海量信息,从信息量的角度来说,可以说相当充足。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面对着同一信息,公众也时常会翻开报纸看看相关报道,也会偶尔打电话问问请教相关的专家学者。正所谓媒介有偏向,生活却无偏向。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性正是因为其包含了时间、空间和感情的三位一体之结合。因此我们说,新媒体时代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趋势不可阻挡。

3 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农村的日常交流重视人际传播是事实,但当代的年轻农民或现代农民每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不像年长的村民找村能人咨询,而是首先会想到上网,因为网络具备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特征和优势,它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是一种兼具多元偏向的新媒介形式。总之,现代农村选择多媒体集一身的网络媒介,既是迎合了媒体融合本身目的即为了让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畅通和多元,也是为了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在互联网和数字传播技术条件下,许多媒介的个性可以实现共享。如手机报的出现,不仅实现将报纸自身进行了媒介形态的转变,消除了传统的报纸媒介时间偏向的阻隔。同时将移动互联网时空偏向的媒介传播形式引入进来。至此,报纸真正意义上实现时空的跨越,不再担心传统媒介传播偏向带来的阻碍。

新媒体的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而更多地呈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使用传播媒介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多的是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来实现和他人的交流沟通,以及满足个人内心交流所需。

4 结论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体本身是一个集视、听、触、嗅、品于一体的综合媒介。随着文字、印刷品、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的外在媒介的出现,人的感觉渐渐地被分割成若干部分。文字分离了人的视觉系统,广播分离了人的听觉系统,虽然电视将人的视觉、听觉进行了融合,却最终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了。如今,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仅集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而且将人的感情也尽可能纳入技术的框架内,并对人体感觉的完整性施以了新时代的观照,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让人重新找回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感觉。

参考文献

[1]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9.

[2]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中国广播,2012(5):73-75.

第4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 图书馆 融合服务 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076-04

The Paths and Drives for Library All-Media Convergence Service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studies in all-media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all-media and convergence service, summarized four applicable methods for library all-media convergence service by analyzing the drives for all-media convergence servic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digitalization, 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and extended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by application cases.

Key words all-media; library; convergence service; digital library

全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深刻影响图书馆的新一代传媒形态。国家文化部在2011年5月的《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其核心是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分布式资源库群,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1]。文化部将“全媒体”写进重要文件,足以体现出全媒体在文化服务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在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边界将逐步消弭,呈现出一个内容融合、平台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的全媒体服务形态。图书馆要重新设计自己,积极转型,走符合国家要求的全媒体发展道路。

1 全媒体融合服务概述

“全媒体”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互通而发展起来的。2008年全媒体理念开始在国内传媒界崭露头角,有学者提出“全媒体战略”或“全媒体定位”,并呈现出两种发展方式:一种是注重媒体手段丰富拓展的“扩张式”全媒体;另一种是注重媒体手段有机结合的“融合式”全媒体。2009年传媒界对全媒体的定义出现了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从“营运理念”角度认为全媒体是指媒体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南京政治学院讲师周洋则从“传播形态”角度认为全媒体是媒体走向融合后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随着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媒体内容、传播渠道、功能层面逐步融合,媒体形式的丰富多彩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概念,至此,“全媒体”的定义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逐步清晰了。2010年武汉大学的罗鑫在《什么是“全媒体”?》一文中指出:“融合式”发展才能发掘出全媒体的真正价值,更符合其内涵。全媒体是在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使受众获得更及时、更便捷、更个性、更多视角的媒体体验。全媒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随着众多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传统媒体网络化、数字化转型以及各种媒介、媒体之间的深度融合,全媒体的内涵与外延变得越来越丰富[2]。可见,“融合”是全媒体的核心理念。

图书馆全媒体融合服务是指在信息传播网络融合环境下,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深度融合产生的服务。将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有效结合,通过内容处理、资源共享、聚合衍生形成融合式信息知识产品,即可以通过多平台、多终端传播同一信息知识内容,也可在同一研究平台和终端获得跨媒体、融媒体的信息知识服务,是一种创新运作模式。信息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使网络传输系统兼容了文字、图片、影像等传统文献内容,超强的数据加载能力使新老文献信息深度融合繁衍,并精确链接融合传播,结出融合信息知识服务的新颖果实。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不同载体文献之间鲜有交集,但是现在不同了,信息技术赋予传统文献新的传播方式,传统文献通过文字扫描技术实现数字化,融入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仅拥有数字文献传播功能,还有导航功能,可进行知识发现、智能推理、跨媒体搜索,可为用户创建一种新的融合阅读研究平台,把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图书馆全媒体融合服务,是传统文献与数字文献在资源体系、组织联盟、用户终端、智慧服务等方面的融合服务,具有立体化,互动性,同一性、聚合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鲜明特征[3]。目前关于全媒体融合服务的理论框架尚未形成,但它所影响的服务创新已悄然展开,图书馆面对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必须接受挑战。

2 全媒体融合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路径

近年来,图书馆在全媒体服务领域有所拓展,正在积极构建全媒体服务体系和传播平台,但尚处在实践和探索时期。笔者试将全媒体图书馆融合服务归纳为四条路径,它们都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具有“融合”特性,是全媒体服务形态的初级阶段。

2.1 “文献信息中心”服务

国家、区域、行业系统的文献信息中心,将资源、网络、组织、服务共建共享,是打造全媒体融合服务新业态的重要基础。国家文献信息中心即“国家数字图书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将构建覆盖全国的数字文献资源体系和服务网络,截至2011年6月,数字资源总量达560TB,服务全国二十多个省区。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是由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及学术团体共同建设的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的教育数字文献信息中心,可提供跨媒体一站式知识服务。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于2011年7月, 提供的云图书馆解决方案实现了国家中心、省中心、图书馆之间的三级互联互通,资源总量约7千万条,为1251所高校提供服务。目前,在我国还形成了以中央党校为核心的党校数字图书馆系统,以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为核心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系统。各级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知识的普遍存取,使任何群体、任何个人都能与人类的知识宝库近在咫尺,使图书馆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文献信息中心”。

2.2 “区域集群”服务

组织融合的“区域集群”模式体现了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图书馆由单馆到多馆的融合服务,达到文献信息资源由孤岛到共享的理想目标。珠江三角洲图书馆联盟是以广东图书馆为中心的集群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其文献数据库和元数据仓储范围覆盖了国内外著名图书馆馆藏,平台操作简便,可实现跨库检索。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是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的区域图书馆联合体,成员达261家,打造完成了六大服务品牌,即: 文献共享的“一卡通”服务,远程检索的“e卡通”服务,联合知识导航服务,网上委托借书服务,馆际互借服务,讲座延伸服务,形成了跨行业的共建共享新机制;2010年末,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实现“一卡通”全市区基层服务点全覆盖,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图书馆集群服务系统,开创了将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融为一体的图书馆服务新形态,体现出全媒体时代图书馆融合服务的新颖、多样、融合、交互、人本的全新理念。

2.3 “终端融合”服务

媒体传播的最终展现需要各种终端,终端是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环——信息呈现。终端融合是指使用不同终端如电脑、电视、手机、手持阅读器对同种或同类文献内容或数据库进行查询、检索、阅读而获取文献知识的方式。杭州图书馆是“终端融合”服务模式的先行者,尝试了门户网站、手机、电视三大服务终端的融合。该馆是国内首家实现三网(宽带城域网、数字电视网、移动多媒体网)融合、三平台(网站、手机、电视)运行的数字图书馆,读者通过网络或电视可以进行书目查询、图书预约续借、电子书刊阅读、音视频观赏,也可以通过手机在线阅读期刊,在网站上可以免费获取涵盖多学科的数据库资源服务。杭州图书馆注重多种传播终端的全媒体融合服务,前瞻性地把握了全媒体时代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4]。如今各种类型的终端层出不穷,自从Michael S. Hart 于1971 年推出电子书以来,其后四十年间承载人类文明的载体已经从纸媒悄然进入到了数字化平台,各类电子书、电纸书、手持阅读器层出不穷。在2011年第七届文博会上推出的有声图书,实现图文、声音以及影像等跨内容形态的精确链接,能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上看到与之关联的影像内容,实现通过纸媒、网媒、掌媒等载体个性化选取纸质文本、电子文档和音、视频内容,使用户享受同步阅读的乐趣,让奇妙的全媒体融合阅读成为现实。

2.4 “智慧图书馆”服务

物联网通过技术手段的扩张融合,赋于图书馆新的含义,让图书馆变得聪明起来,达到智慧状态,实现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融与互动。深圳图书馆是国内第一家全面使用物联网RFID技术的图书馆,通过 Internet 达到物理图书馆任何文献的互联,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可识别任何文献,使文献成为附有动态信息的“智能产品”。在此基础上深圳图书馆开发研制成功“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集办证、借书、预借、还书、查询等多功能为一体,使得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街区,该系统又被称为是“知识银行”的ATM机,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完美融合。2010年台北市立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建设了一个无人值守的智慧图书馆,通过感应装置验证用户身份和图书RFID标签,自助借还机协助用户完成无人值守的借还操作。无锡新区图书馆于2011年8月建成依托网络融合技术,基于RFID+Web2.0的智能图书馆,既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借阅传统物理文献,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文献数据库数字资源。

3 全媒体图书馆融合服务动因分析

全媒体融合服务的根本动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瞬息万变,使得不同媒体间的依存关系、功能边界发生变化,催生出许多新概念。“全媒体”是从多媒体-跨媒体-全媒体发展而来的,最近又出现了“融媒体”、“云媒体”等新概念。新媒体技术还将催生什么概念,我们无法预测,但促使图书馆融合服务发展的动因,我们有能力展开分析。笔者认为: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是全媒体图书馆融合服务的主要动因。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3.1 数字化

数字图书馆,从技术视角理解分为两个范畴,数字资源和网络系统,一是将传统文献信息转化为数字文献信息, 二是构建泛在的数字文献信息存储、交换、传播系统。国外图书馆数字化进展卓有成效,大英图书馆于2011年6月公布将版权过期约100万册图书的数字化计划,并和搜索引擎谷歌达成协议,目前已将25万册图书扫描成数字版推送至互联网上,时间跨度为1700年至1870年,可以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提供服务。谷歌已和世界40家图书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扫描图书1500多万册。国内图书馆数字化进展也如火如荼,由浙大牵头,人大等16所国内高校图书馆参与的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China-America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 CADAL)项目,拥有17个扫描中心,扫描仪150余台,月加工能力1500万页以上,可以扫描图书、缩微胶片和大幅地图,2010年该项目技术智能服务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大力支持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计划到“十二五”末,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核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主要节点,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总量将达到10000TB。2011年数字出版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电子书包研发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电子书包”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形成8至10家具特色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我们若站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战略储备的高度来看待数字化图书馆的意义,上述事实正是发展全媒体服务的最大推动力量

3.2 物联网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概念由于受到物联网领域观点分歧的影响,出现了两种研讨倾向,一种是基于RFID的智慧图书馆研讨,一类是基于RFID+Web的智慧图书馆研讨。在物联网领域争议的焦点是:物联网究竟能否与互联网融合?一种观点认为,物联网的本质是专网业务和应用。另一种观点认为物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的延伸,能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具备数字处理功能,它不仅仅局限于传感功能;目前物联网的确是专网专用,但从长远来看,彼此隔阂状态会被互联互通所取代,信息孤岛只是物联网发展初期的表现。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马建认为:物联网就是互联网的延伸,是走向国际化的全球的网,是可扩展的;物联网真正的应用不仅是物理事物的管理,要与其它网络具有互操作性,网络融合也是一个重大的体现[5]。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认为:物联网各模块和技术的综合集成,将提供巨大的信息空间,我们可以随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随时传递出去,物联网使人机或能结合,变成“脑脑互通” [6]。如何把物理实体和数字信息相互关联起来,是物联网核心研究之一。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将智慧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愿景划分为三个维度:①更透彻地全方位感知和度量图书馆的本质和变化;②与互联网、移动网等实现更广泛的互联互通;③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真正达到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对话[7]。如果说物联网是迄今为止最广泛的网络,它可以将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传感网等各种异构网络整合再造一个超级网络,那么基于未来物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图书馆既有RFID物理图书馆服务功能,也有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由此产生的融合服务,正是全媒体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3.3 云计算

有专家预测今后两年人类所产生的数据将是过去五千年文明的总和,云计算与数字化、物联网是息息相关的,其扮演的角色对网络应用有很大影响。因为运行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庞大信息将创造出浩瀚的数据海,云技术可将数据海信息完善储存、处理、流通,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未来智慧图书馆所创造出的数据,不仅有感知、定位、描绘物理文献的数据,还有海量的数字文献和知识信息数据,在这片数据海上,可以诞生许多“数据云”,当“数据云”飘进图书馆时,如何将文献资源与读者需求匹配,服务方式将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云计算有超强的计算能力,优化了IT基础,以互联互通的智能网络作为支撑,使得“云图书馆”无需配置庞大的基础设施,将资源分布在“云”上,便可整合、组织、关联、导航,甚至可视化服务,让用户实现“云中漫步”之美妙体验。云计算的本质是数据共享,与全媒体共享理念不谋而合,融合服务的更多精彩或在未来五年或者十年。

4 结语

随着新旧媒体的不断冲撞整合,新媒体连续上演着媒体传奇,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大多数纸质文献将寿终正寝,这一观点显然是带有激进色彩的媒体进化论。事实上,现在的新兴媒体流淌着传统媒体的血液,而传统媒体也不断生长着新兴媒体的元素,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缺陷。全媒体融合服务作为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作为历史现象,其发展也还刚刚起步。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全媒体融合服务以“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与“服务”为基本点的研究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玮.两部门决定“十二五”期间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EB/OL].[2011-05-31]. http://省略/jrzg/2011-05/31/content_1874168.htm.

[2]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82-83.

[3] 张芳宁.“全媒体”视野下思考图书馆服务的未来[J].情报资料工作,2011,(7):74-76.

[4]叶辉.杭州图书馆的数字革命[EB/OL].[2011-02-11]. http://省略/qmyd_pd/hddt/201102/t2011021

1_67070_2.shtml.

[5]马健.全面集中发展物联网 实现整合多元创新[EB/OL].[2011-12-01].http://it.省略/20111201/n327586717

.shtml.

[6]潘云鹤.物联网时代数据为王[EB/OL].[2011-05-23].

http://tech.省略/t/2011-05-23/09535557715.shtml.

第5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在消费电子2.0时代,电视台必将死亡,他们必须勇于面对这个未来的现实”,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首席知识官亨利・霍尔茨曼(Henry)9月22日在海信集团做“消费电子2.0”报告时抛下的一颗重磅炸弹。“电视台真的会死吗?”这个话题近期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

亨利之所以预言“电视台将死”无非是看到了互联网对于电视的丘大冲击,他认为,硬件上电视和电脑的硬件越来越一致,内容上节目已逐步转化为应用和用户体验,运营方面的诸多需求完全可以不通过电视完成,因此“电视台”将死。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传统电视台的媒体霸主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其地位也在进一步弱化,正如专业家电市场研究公司中怡康的调查报告显示,传统电视正面临三大尴尬境地:一是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无论是时间还是人,电视的生命力正在被电脑、手机等新媒介侵蚀;二是电视取代收音机成为老年人的第一媒介。但对年轻人群、高学历人群的影响力则每况愈下;三是看电视的人越来越挑剔,现在高节奏生活环境下,广告中插播电视剧不断挑战观众的耐性。

减然,互联网2.0时代的相互链接、无缝连接、感知用户、简单易川、多屏互动等确实给电视带来强大冲击,可正如广播不能替代报纸、电视不能替代广播一样,互联网并不能使电视台彻底消亡。因为面对互联网的不断冲击,电视也在不断进化。首先,符大电视制作厂家在努力,互动电视、网络电视、云电视等一个个概念电视被推出,目的就是要使电视摆脱传统电视的局限,如不能互动、不能保存、不能多样化选掸等。尽管现在各种新概念的电视功能还不能像电脑一样强大,可这主要是受制于同前特殊的广电与互联网的格局,一旦三网融合有进一步的进展,这些概念电视将不再只是个“概念”;其次,相关的电视人也在不断努力,一方面各个电视台不断地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如短信互动、电话互动等,同时台网互动策略近几年也得到了各个电视台的重视,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也在积极地推进三网融合,2010年6月底,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而最近又有多方消息证实,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有望在年底浮出水面。尽管三网融合在我国的推进有不少困难,进展不是很快,但毕竟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

因此,亨利“电视台将死”论中的“电视台”准确点说应该是传统电视台即1.0电视台,1.0电视台属于典型的你传我听、你播我看的媒体形式,观众的选择性差、互动性弱。面对互联网的强力挑战,电视台必须摆脱以前的那种以我为主的心态,跨进2.0时代,与观众进行互动,让观众的选择再多样一些。

第6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70-02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像是媒介的一场革命,使传统电视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时不我待。电视包装,作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塑造与发展构架下的重要行业,它将是实现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将介绍电视包装的概念,分析电视包装的发展过程,探讨新媒体对电视的影响,进而从在播包装、离播包装方面提出电视包装在面临新媒体挑战下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视包装;新媒体;电视媒体

一、电视包装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电视包装目前是电视台、各电视制作公司经常用到的概念。什么是电视包装?电视包装的全称可以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包装。根据形象设计论的理解,按照国际广播设计者联合会和国际电视宣传与营销联合会的定义,电视包装是指关于电视频道、栏目、节目的全面包装设计,包括“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两个方面。在播包装是指除了节目内容和插播广告之外的电视播出内容的包装设计与应用,其要素涉及频道标识(ID)、频道颜色、频道声音、广告标语、形象宣传片、片头、导视系统、演播室等诸多方面。离播包装是指在非电视媒体以及社会公共环境中的形象设计与应用,涉及报纸、杂志、户外、广播、网络、推广活动等。电视包装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为统一性、发展性、独特性。

电视包装行业在中国发生与发展约17年,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995年到2000年,是电视包装的1.0时代,这是电视包装的起步阶段,大家都还没有包装,各电视台的竞争很小。在内容上只是一种简单的节目包装,没有频道整包的定位,也没有品牌形象的概念,主要是以独立的视觉设计为主;在制作上处于简单的模仿状态,那时电视台的要求也不高,往往只要片子做的大气好看就行。但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做起电视包装的时候,各种要求和压力就相继而来,电视包装的1.0时代也就很快过去了。

2001年-2006年,是电视包装的1.5时代,此时第一波蓝海已经过去,而逐渐转变成红海。那时,整体包装设计概念被引入,品牌的定位开始在电视包装中应用。电视包装的内容更全面,从策划到制作到维护,包括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设计;制作上开始走原创路线,并融合了二维、三维、实拍等多种技术。

2007年以来到现今,是电视包装的后1.5时代,现在我国大部分电视包装正处在后1.5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存在很多精彩纷呈的电视频道,尤其是在播包装这一块,设计已经很到位,使得接下去可以定位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现在的电视包装已不能只是在做片子而是在做结构,如果把一个个节目栏目看作产品,那整个频道就可视作品牌,电视包装要通盘考虑在播包装和离播包装,需要具备电视整体包装策划制作、品牌形象宣传管理等综合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在后1.5时代要寻找新的蓝海出口,离播包装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尤其是在新媒体出现后。

二、新媒体的出现和对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使我国电视包装即将步入新的时代,也就是2.0时代。

所谓新媒体,通常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体系上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类型很多,但其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基于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平台的新媒体。

较之于传统电视媒体,新媒体有着它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互动性、整合性、及时性、细众性。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受众的选择度、交流度、参与度大大加强,并可以自由的选择媒体接收的时间、地点和形式。

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决定了新媒体的继承发展和强大的生命力,也给作为被迫收视的传统电视媒体带来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电视受众急剧下降。新媒体较之传统电视的鲜明优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分流了传统电视的受众人群。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电视的主要受众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转向新媒体,庞大的年轻群体涌向新媒体,这必然会导致电视受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明显下滑。

电视广告遭遇瓶颈。电视广告长期以来一直是电视收入的支柱,目前由于电视收视率的下滑,广告投放也开始由电视向新媒体分流,而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则处于不断上升的成长期。

传统电视媒体将面临新媒体带来的危机,然而“危机”一词分开看,既是危险、又是机会。新媒体虽然一方面给传统电视带来影响并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使电视迎来了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将会是未来传统电视的一大出路,也是趋势所在。

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体现在优势互补和融合共赢上。虽然新媒体有着传统电视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然而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虽然已经处于相对饱和期,但是也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质与优势,使其有着独立的生存空间。电视内容主流化、制作高端化和操作简易化是传统电视之所以不会被新媒体完全取代的重要原因。传统电视和新媒体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两者融合发展,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成果。

三、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时不我待。而这其中,电视包装,作为电视媒体品牌形象塑造与发展构架下的重要行业,将是实现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包装行业传统的那套内容不能放弃,包括在播包装要素的视觉设计、离播包装在传统媒体的宣传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合新兴媒体形式,拓展新的业务渠道、寻找新的宣传平台、丰富和完善电视包装整个服务体系。这也是电视包装在新媒体浪潮下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在播包装的发展趋势。

其实早在1.5时代,电视在播包装这一块无论在制作技术还是制作内容上就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面对新媒体2.0时代的挑战,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播视觉要素的设计趋于简约。21世纪崇尚简单的生活,简单明了的东西也更让人容易接受,于是我们在在播要素的视觉设计上也应该体现出简约化的特点,通过仅可能少的包装符号将频道理念、宗旨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在概念内涵上多下功夫而非一味地追求复杂的画面效果,让设计在简约的同时又耐人寻味;也可以巧妙地从基本几何形或基本色的构成中去挖掘灵感、去抽离元素。

其次,融入新媒体风格的设计理念。例如,节目导航可以设计成游览器的样式,通过输入搜索框带出画面,字幕出现的方式可以犹如鼠标点击一样,也可以配上网络中常用的点击、消息等背景声音,这种仿佛正在点击上网浏览的在播包装设计,融入了目前新媒体互动风格样式,从外观形式上拉近了电视与新媒体的距离。

视觉设计上的简约化和新媒体化可以说是在播包装在新媒体时代合适的发展选择方向,值得从中进一步探索新意。

(二)电视离播包装的应对策略。

在电视包装的发展历程中,相比成熟的在播包装,离播包装还是相对不够完善的。电视离播包装这一块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点发展空间,以往较多地是在报纸、杂志、户外、广播等传统媒体上的宣传应用,但是新媒体出现后,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拓宽新媒体业务,以提升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将是电视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蓝海出口,这里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探索:

1.互联网新媒体拓展。

电视和互联网合作,其空间很大。包括频道网站、主持人博客、观众博客、网络电视等。

频道网站。包括节目介绍和预告、主持人资料、频道资讯、论坛社区等。供观众在电视屏幕之余了解频道信息、查阅节目菜单等。频道网站是电视频道在互联网新媒体中的形象展示窗口,使电视频道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形式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主持人博客。以前观众往往只是看到主持人荧屏前的一个形象,很难去了解一个主持人并且和主持人沟通,但是通过博客,观众可以跟主持人产生对话和联系,进而激发观众对节目的关注。

观众播客。现在很多突发新闻事件,都是由市民首先在第一时间将第一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在网络上的。于是,电视频道可以建立观众播客平台,播放一些由观众自己拍的东西,还可以把作者请到演播室同大家分享交流,想必这种互动形式会对频道的宣传很有利。

2.手机新媒体拓展。

如今手机的普及率已近很高,可以说近乎人手一台,借助手机平台开辟新的渠道,也会给传统电视带去良机。

短信互动平台。近年来很多电视节目已经在使用短信互动平台,例如在一些选秀节目中,观众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短信抽奖、短信留言等。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手机电视既具有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又具有手机的便携性,虽然手机电视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技术、内容、政策等诸多方面都还有待提高。手机电视业务也将会逐步纳入电视离播包装未来的服务清单中。

3.其它新媒体拓展。

无论是基于数字信号的数字电视,还是依靠无线信号的移动电视,也都是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可取的重要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开辟了新的电视播出渠道,以其技术优势使观众可以实现点播、回看、定制收看节目。

电视离播包装在新媒体业务的拓展应用,将会极大地帮助电视媒体提升品牌形象,将成为电视包装在新媒体时代的重点发展趋势。

四、结语与展望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国电视包装正在或将要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但是有着更广阔的蓝海出口等着我们去探索。相信在未来,随着电视包装走向更加完善的机制体系,会让电视荧屏精彩纷呈,同样也在屏幕下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郭蔓蔓.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05.

第7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2010年,国务院决定推进三网融合并圈定了12个试点城市;推进“一省一网”和有线网络的跨地区整合,但上市公司对于地区内有线网络的整合却时有动静、鲜有进展,华创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上市公司整合有线网络,并进来的资产只是增加了规模,相应的业务收入和利润虽有提高,但其中的体制等各方面难度行业内心知肚明。

以深圳为例,在其获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前后,天威视讯整合深圳关外有线资源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始终没有落地。在三网融合推进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传输通道的整合,实际上三网融合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传输层的整合,更是内容与技术的深层次整合;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资本市场对这类投资机会将更加关注。如果有某一厂商可以提供一套地域适用性强且具有全国有线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解决未来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技术体系参差不齐、难以全国统一运营的这个技术难题,更能以此为产品吸引到不同层面的关注,甚至于可以概念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未来的百视通将不仅仅做一个内容的平台提供商、运营商,更重要的是一个应用平台的构建者。

目前百视通在上海拥有IPTV用户约400万户,占全国IPTV用户份额一半多,其中约130万在上海。百视通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收费电视运营商。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的IPTV发展也呈现良好势头。

第8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媒介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所提出的各媒介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且渗透应用到广电通信传统媒介逐渐被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式取代,媒介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为媒介终端的越来越强大,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从而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大众时代变为了分众时代,媒介受众从以前的单向听受者这一角色变为了对娱乐,咨询,服务有个人要求的客户,媒介和消费的互动接触更为充分,传媒这一产业正在以每天更加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所以,顺应时代要求,各媒介即将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那么新媒体又是什么呢?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是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媒体形式,其中包括网络媒体,搜集媒体,数字电视等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还有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总的来说,新媒体也就是数字化新媒体。而如今,在媒介融合这一前提下,新媒体专业人才欠缺。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下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为实现这一需求,该建立怎样的机制。

(一)培养“复合”性人才

在我看来,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该培养新媒体复合人才,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渗透融合使得新媒体有融媒性,所以新媒体的专业人才应当有复合性,即掌握相关媒体的所有从业技能,例如广播媒体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的从业技能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在实践反面,应当将实践面扩大拓宽,在网络新媒体专业应安排同学适当了解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新闻学专业安排学生适当了解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网络学等专业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安排学习编辑出版学,网络学,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诸如此类。从媒介组织行为和从业人员角度可将媒体融合分为5种类型“所有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我们要培养这5种类型都擅长的人才,现在培养出来的人多数只有后两种,属于低级人才,只能完成基础工作,我们应当培养理论与实践贯穿统一的人才,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满足我国当前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并且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改变教育模式

从当前来看,新媒体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变化一大截,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的,印刷业、广播电视业、电信业这些行业各自都有其各自的终端,且各行业有且只有一个终端,是纵向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学校的授课模式也是一种产业一种一种课程,除各产业的共同核心知识外,没有任何重叠知识,其他课程新闻业重视报纸新闻生产,广播电视新闻业重视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专业重视书籍,报纸杂志的编辑大部分学校看到了网络媒体,但是却没看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作关系,没看到新媒体的融合性,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不适合媒介融合新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应当改变教育模式建立网状模式培养类型。各产业知识融汇贯通,从内容,网络,终端三个方面进行培养新媒体人才。媒介融合时代应把信息内容的生产,信息的传播途径及传播手段作为一个重点,相对而言终端的的研发和革新了解就好不必过分研究。

第9篇:媒体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美学经济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27-8122(2012)04-0071-03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达》骄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号》创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纪录。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阿凡达》获得三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该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中国国内,不仅出现了连夜排队抢票的景象,在一些没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组团去附近城市只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的“壮举”。这样的疯狂和痴迷,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绝佳魅力。

新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状态,二是增强了信息传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三是实现了高科技、多技术、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体艺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现代艺术为内容,以大众传播科学理论为纲领,将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技术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并且,以此对文化艺术本身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文件,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与其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认同意义的概念目前还未产生。我国近年来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仍未采纳“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说法,而是保留了过去的称谓“文化产业”。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这两方面的结合。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的概念[1]。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以上二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文化产业的认识中,都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新传播方式这类要素的创意地位。

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英国将其分为13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子出版、时尚、互动休闲软件、影视、音乐、表演、电视广播。 美国依旧版权分为4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联合国则分为传媒、卡通、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旅游、文化、网络信息、音乐、戏剧艺术、艺术博物馆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动装置、虚拟装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动漫、影视广告、网络游戏、数码艺术设计、数字插画、CG静帧、数字特效、DV、数码摄影等。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但共通点就是被大众所接受的途径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动,通过人的触摸、空间移动、声、光、电等的效果,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联系、融入、互动、转化、展现这五个阶段。首先必须有人与装置之间的联系,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通过与系统和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与人的意识之间的转化,最后展现出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效果。

将当代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发展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它已不再仅仅依赖个体艺术家的才华和灵感,而是依赖整个艺术创作体系、艺术传播过程及方式、艺术媒介手法与参与方式等的全面创新。图像时代、消费时代以及“数字化生存”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实语境。

首先,图像成为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对许多人来讲,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时代的图像主要集中于用声、光、电为载体的多媒体种,而不再集中于平面中的图像、文字等这类静态印刷物中。“当代艺术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听觉的感官艺术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这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事实。”[3]

其次,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商品的价值已不只是其使用价值,人们消费商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内心需要的符号消费、仪式消费等,消费也成为艺术活动的基本方式。艺术经纪人出现后,处于艺术家和群众之间,他们了解并熟悉艺术家,懂得艺术欣赏,自身又赋有很强的营销能力,清楚明白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富有经验,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庞帝笔下的“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日渐成熟,科技的发展引起传媒形式的变化,艺术的多媒体化以数量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新颖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通过媒介,文化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艺术的创作的整个过程,真正可以成为艺术中的一部分。艺术传播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让人们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了艺术创作对生活的传统观念的反应。

(三)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

当今,数字媒体就像是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动机,它以IT 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极大地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影视、动漫动画游戏研发、广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产业、建筑、工业、服装等一系列的艺术设计、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装置等领域,并涉及到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4]。

首先,分解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解为三组概念,即文化、创意和产业。第一,文化(包括艺术)传播借新技术革命下的新形态媒介,提高了传播效率,又增加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并通过“点击”、“复制”等形式,扩大了传播的接受范围和接受频次,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从而,产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最重要传播特点――交互性。第二,新媒体的使用使创作者的“创意”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提高了作品“创意”的表现力。第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带来了受众的数量激增,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使文化具备成为一个产业,并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考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仍然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电影电视广告是新媒体艺术介入较快较多,也是进入大众视野最多的领域;动漫和软件开发业运用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和交互性更多,并且发展主要依赖新媒体技术的个性;随着人们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减少以及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日益增加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而旅游会展业,在近年来更加注重新媒体艺术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中,新媒体、声光电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大量的美感体验。

三、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

首先,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诞生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加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创意是其核心,并表现出多样性而非同质化、分众消费等诸多特点。新媒体艺术开放、自由、复制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充分考虑到受众个体喜好以及内心需要的相异,在提高其自主选择权的同时,有利规避了文化产业过去成本高、风险大这一缺点,并通过技术含量和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保障了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

其次,文化遗产作为地区人群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量丰富。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共4项,另外,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1175项。物质文化遗产易被破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易保留的特点决定了这两者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而在继续承担文化艺术传播功能的过程中,同时使自身被保护和保留。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功能以及数字化保存方式可以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贡献巨大力量,从而促进了文化的流传。

再次,新媒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它将过去一味依赖创作者才华和名气或者物品历史的文化商品的价值,转嫁到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中,以可感互动的体验增加艺术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含金量,可以更加有力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是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提高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因此,融合新媒体技术与文化艺术要素的新媒体艺术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

(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推广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载体

首先,新媒体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一种叫“体验经济”的重要载体。“体验经济”即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行为。众所周知,商品是客观存在即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会给人留下记忆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体验是主观存在,即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身体、感情、意识上参与所获得的。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体验是来自每个人的感受与商品之间的互动所得的感情[5]。在这里,大致总结了5种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情绪体验、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等。新媒体艺术交互、虚拟的特点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例如在四维影院中我们亲身体验到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电子影像、机械互动装置、遥控器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打造出幻真的虚拟世界。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体验是借助数字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使消费者得到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

其次,新媒体艺术的低门槛对于美学经济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美学经济指“立足于美学价值,通过向潜在消费群体提供审美服务产品(或将审美要素大量渗透到商品中),以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而获得利润的经济形态”[6]。美学经济的题中之义是强调艺术生活化,通过将美附着在能够更多接触到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或商业服务,来推广美的体验,实现审美教育和审美享受的普及,从而达到文化艺术的“平民主义”,即平民美学。新媒体艺术使艺术生活化,艺术生活化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以商业形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文化语境的构建契机,就是在这样一种转向中将高雅,高端文化推向边缘、消解它的光环的同时,也将它们的泛化促使形成更加公平的艺术文化共享空间,以便大众容易接受、理解这些艺术文化层面的享受,这无疑可以使社会文化更快更好地整体进步。

四、结 语

新媒体艺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多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可以尽快步入世界前列的产业类型[7]。我国在推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对新媒体艺术予以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视。200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有力地推动了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我国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超过10 分钟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 分钟以上) ,其中60 %必须是国产片。国家火炬计划批复的全国唯一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专业集聚区,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这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基地还在2006年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光荣地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意基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实现新媒体艺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

[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 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5).

[4] 田忠利,付琳,龚小凡.关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0).

[5] 金元浦.文化产业与体验经济[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

[6]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融合[J].中关村,2010(11).

[7] 金元浦.新技术革命与文化产业[N].膝望新闻周刊,2004-05-2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