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80-01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即:载体网络媒介、产生语言的主体网民还有网络网民共存其内的社会,从这三个维度可窥见其产生带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唯有对该现象的成因进行全方位透视,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分析
(一)社会客体
1.社会矛盾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演化
网络语言暴力展现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当中非理性的层面,反映了人们在情绪上存在的盲从心理,而我们发现执行网络语言暴力的人大都具备缺乏个体判断力、盲从且情绪化的特征,这些都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冲突下产生的个体病态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诟病的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巨浪袭击下我国文化界出现了由较为纯粹的精神理性活动转变为肉体感官活动的审美异化,而这种异化直接在影响力深厚的文化界作家圈反映出来,更引发众生效仿。再转看非本土社会的文化影响,譬如音乐文化中的Rap元素,原本取材西方黑帮文化,当中带有较多暴力、反体制、性滥交、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想。美国好莱坞电影、外国研发的暴力电子游戏,这些文化产业的附属产品都明带着各类暴力语言的元素。
3.社会经济及法律层面的缺陷
网络语言暴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就在“人肉搜索”上,而这一方式无疑是众多依赖网络营销盈利的网络最成功的商业操作,因为每次成功的“人肉搜索”,都将造成网民的大肆跟帖和点击,这为网站所带来的影响度和收入不可估料,这些非正当的商业动机致使网络语言暴力频繁出现。当前社会层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所特定的法律法规并非完善,而且由于网民的虚拟身份以及网络自身的特性,造成了诸多法律法规存在盲点,因此未能真正从法律的层面彻底解决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而“人肉搜索”对网络外和法律外的社会自由人所形成的危害亦是无法估料的。
(二)网民主体
语言无主体则构不成语言源。当前我国社会的网民主体,大部分都是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即知识基础的群体,其间以年轻人居多,结合这类群体的年龄特征和个人心理机制(譬如爆发阴影原型之说、自卑感影响、社会无意识的释放等),标新立异的出格行为和网络暴力语言成为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形式。在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过程中,网民盲目从众心理也是关键的心理因素,道听途说而后人云亦云,往往加大网络舆论的效果。
(三)网络媒介
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从主体和客体方面论述,还需要联系到主客体间的衔接者,即网络媒介。网络媒介所带有的特性,也会成为衍生语言暴力的因素。譬如网络文化的大众性质,使其具备娱乐性,因此网络语言也被增添游戏、夸张的成分,若这类语言未能有序正常的展现出来,被居心不良的网民肆意粗暴利用,则会产生暴力性语言。网络媒介的本质属性便是其虚拟性,这也是其与现实社会区分的最大特性,由于其虚拟,因此为网民们无形间套上防护罩,使其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而肆意对正常规范造成破坏。这是网络媒介的固有弊端,也是社会管理在法制法规上存在盲点的根本所在。网络媒介的管理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层面,因此网管在传播内容审核监控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也是致使该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语言暴力对策略谈
网络语言暴力介于其存在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根除只能加以预防和稀释。首先必须完善对网络管理法规的制定,在《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也有体现,争取以后台实名制的方式来避免网络匿名所带来的各类麻烦,特别是当前各大高校的BBS论坛,以广州大学的惠风和畅论坛为例,多采取实名学号和个人信息登记的方式来维护网络的安全环境;其次是不断完善网络语言的监管机制,定期监控和检查网络页面中出现的污言秽语内容,加强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语言规范培训,提高网络技术升级的管理,采取类似“防火墙”的网络语言过滤程序;此外还要对网络传播教育进行普及和强化,引导社会上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念,家长和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网络语言的传播现象并及时加以疏导,网络媒体自身亦要关注文明网络的建设,集体摈弃“愤青型”的言论方式,利用专业媒体来营造文明空间,在校园网络社区方面可以多设一些权威性专业学术站点,如中国知网和维普、万方等网站镜像,开设网络讲座及名师专家的谈话内容,组织带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客体、网民主体和主客间网络媒介三个维度简单论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现行网络环境和社会情况略谈网络语言暴力处理的有效对策,旨在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考方向。
当Web1.0转变为Web2.0,从单纯的“读”模式发展到“写”、“共同建设”,网民便不再是互联网信息的被接受者,个人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有话语权。
4.85亿的中国网民,高达36%的互联网普及率,更兼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打造出的3G网络,“麦克风时代”已然来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情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
这样的形容并非危言耸听,对照近年发生的河南杞县钴泄漏谣言、江苏响水县化工厂爆炸谣言、抢盐风波便可知晓,网民们的跟帖、盖楼、转发,便如同蝴蝶翅膀般一扇,说不定便会有一场轩然大波紧随其后……
全世界每四个网民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网民,而每十个中国网民中就有八个在40岁以下。互联网一代并不是非主流,而实际上,网络社会正是青年生活的主阵地。
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年人,他们的说话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网络的语言风格。他们的意见诉求,已经成为民意的风向标。他们的话语力量,积沙聚塔,确实在冲击着一些不良的现实弊端――
“早晨起来看微博,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国家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微博把人的这种情结激活了。”
这样心态,在网民中很有代表性。今天,国人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人手一只麦克风,发言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你该如何发言?
让人忧心的是,技术进步了,发言便利了,语言却愈发暴戾了。随便上一个门户网站,看看对某一事件的评论,就会发现相当大比例的人们不是在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论,更不是对事件给出建设性意见,而是在对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指责、谩骂、人身攻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并且,网络情绪具有传染性,这样的传染性使得更多的人盲目跟风,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发泄,于是,网络语言暴力愈演愈烈。
比如郎咸平采访郭美美,原意本是与当事人面对面,让信息趋于对称。节目播出后,郎咸平被网民骂了个狗血淋头。郎咸平严厉地表示,你们可以不赞同我的采访风格,也可以合理的怀疑她们的诚信,但是你们有什么权利以低俗的语言霸占舆论平台,散播收受贿赂等下流的人身攻击?
每一位网民,都应珍惜手中的“麦克风”。充满个人情绪的出言不慎、宣泄私愤,都有可能演化成网络谩骂、网络暴力,甚至引发社会不安。尤其是在竞争压力重重的社会转型期,人心浮躁、心理失衡,你的一条微博,一则跟帖,保不齐就会被裹挟进舆论的洪流中,难以驾驭。
人手一只麦克风,但要提防自己成为麦霸,提醒自己别当“话痨”,更不要做一个起哄、攻击和制造事端的哄客。少谩骂,多宽容 ;少激愤,多建设;少怨气,多乐观,情绪激动时,请记住,理性表达绝不是建立在破口大骂的基础之上。谦虚礼貌的表达,即使在最前卫的网络上,也不会过时。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媒体; 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
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总体而言,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本文以网络媒体为例,试论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与弊端,及其积极与消极作用。
自1994年中国获准加入互联网至今,网络在我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孕育(技术与内容发展、受众形成)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中国网民数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18.7个小时,中国域名总数775万,其中.CN域名353万,网站总数230万。在此乐观数据支撑下,网媒在新闻传播中究竟有何优势呢?
首先,网络媒体具备多维传播优势,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有机结合多感传递,提供读听看的功能,留言、微博、博客提供写功能,同时在触屏终端上亦可应用。其中,音视频文件引入,对营造传播氛围、增强感染力作用显著,使传播变得丰富和立体。
其次,海量存储优势。这既表现在整体数据存储上,亦体现在个体新闻传播中。整体而言,数据保存载体具扩展性,安全性和管理成本上也更可靠和节约。个体新闻传播活动与报纸受版面、电视受时间段的决定性限制相比,网媒则有着非线性传播的优势。此外,网页多层布局架构也为一屏这个黄金区域开辟了新空间。
第三,快速反应与交互能力。网媒通过滚动新闻、弹窗新闻,实时报道,文字直播等方式来传播最新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最新报道。滚动新闻全时性、全时性知晓,新闻量大、单位页面承载新闻量多,形式醒目易被受众察觉。实时报道与文字直播则更具时效性。交互能力是网络媒体的又一优势所在。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在线提交、留言、评论、及时通讯等功能使互动迅速便捷。
第四,聚合功能。系统检索功能可迅速聚集某一新闻事件的所有稿件,通过预先策划以及后期整理,并可融入多媒体手段聚合显示。此外,动态添加使聚合页面处于时时更新中,新闻既可被录入到常规栏目,又可在相关专题页面同步更新。
第五,网络媒体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省内外国内外一网包览,新闻源也获拓展,题材更丰富,更贴近大众。20世纪末美国一位著名学者提出:到21世纪中叶将存在三类记者——受众记者、机器人记者和当下存在的这类记者。
第六,网络媒体在信息统计上,可做到快速准确反馈,这对于改进新闻传播方式和思路,掌握舆情等具有积极作用。
第七,更加个性化。受众可自订喜爱和关注的服务,网媒也有意识地从内容和技术上考虑受众的个体需要,打造个人化、个性化、智能化。
事有利弊,物分两仪。网媒传播优势毋庸置疑,其积极功用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体现:运用网媒第一时间消息、平息民众恐慌疑问,报道事件最新进展,增强社会透明度等等。然而,网媒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负面消极影响,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快速反应和便捷互动性,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滋生蔓延的温床。新闻源的开放性,在诸多事件中表现出积极正面的功效,但也有恶意炒作、谩骂攻击的情况。
其次,网媒对标题的处理增加了受众的阅读负担和困惑。网站在排版上为增加信息量,除头版头条以标题附摘要或图片外,其他基本上都以纯标题显示,且常一行两题乃至多题,单新闻标题被压缩到几个汉字,增加了在修改标题中非主观因素造成曲解原意的机率。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5.38亿。上网浏览新闻的人,其阅读习惯倾向于快速获取,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知晓信息。很多网民看新闻时只看导语,甚至只看标题,因此标题产生的“误会”时有发生,影响面大。
关键词:网络用语;表达方式;特点;弊端
中图分类号:H003
本文将阐述以下几个问题:网络用语的定义、类型、特点、弊端和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规范网络用语。
1.网络用语的定义:
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符号,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用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用语可分为3类:一)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虫”、“黑客”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菜鸟”、“东东”、“瘟都死”、“斑竹”等,符号如:“:-D”(开口大笑)等。
2.网络用语的特点及弊端
2.1特点
2.1.1缩略简约
为了提高语言交际效率,加快聊天节奏,网民很自然的会选择以较少的符号来表达意思,这样做可以缩短上网时间,节省开支。例如:“JJ、MM、GG、DD”分别是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的简捷表达。再如:“886”和网友道别显然比输入“再见了”更快捷方便得多,所以,无论是字母词的产生还是数字谐音的应用都是网络语言追求简约特点的合理体现。
2.1.2杂糅多样
网民们上网聊天多是为了追求娱乐、休闲,单一的文字表达当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网络语言经常把文字、数字、字母与其自制的“表情符号”任意镶嵌链接,以期尽量接近口语交际模式。
2.1.3机智传神,富有幽默感
很多网络新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特点,例如:“美眉”,“伊妹儿”,就比“妹妹”“电子邮件”“电子信箱”更加俏皮传神。“骇客”,“防火墙”两词将线民的好恶褒贬表现得淋漓尽致。“*-*”,“:)”,“:(”等表情符,“9494”(就是就是),“1314”(一生一世)等数字谐音符号更是显得机智幽默,富有灵气。
2.1.4新奇独特
目前网民的年龄结构多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青年的天性使他们在对语言的运用中体现出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希望通过网上的交流释放自我,彰显个性。于是,互联网上出现了大批看上去有些怪异的词汇,如:把网友见面后因失望而关系终结称为“见光死”,把在聊天室中长时间说悄悄话的称为“潜水”等等。
2.2弊端:
2.2.1部分内容粗俗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也的确成为了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造就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但部分网络语言非常的简单和草率,青少年正处于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这种网络语言,会使青少年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有所下降。
2.2.2过度流行
流行是一件好事,它体现了一个文化以及事物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但是再好的事都必须有个度。网络上的新兴词语层出不穷,这就难免会产生大量的超出汉语语言规范的词语。现在的孩子开口“286”闭口“7456”,甚至在作文中,日记中使用类似的语言,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的错字、别字、怪字,甚至在语法上出现了不遵循汉语规则的错误。
2.2.3过度求新
部分网民为追求标新立异,彰显个性,往往会人为的添加制造新词,在求新度方面有些过头,例如:E-mail有“电子邮件、电子函件、伊妹儿”之称,BBS有“公告板、公告牌、告示牌”等多种说法,常常是一种创意还未定型另一种创意又出现了。
3.2.4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把用网络语言说话当成时髦。一些青少年缺乏自控能力,来者不拒,辨别善恶的能力较低,暴力现象以及“网络式恋爱”的现象在他们中屡次出现,这都需要家长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
4.网络用语的规范化
4.1态度宽容平和,积极乐观
我们既不应把网络语言看作“文化垃圾”,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也不能仅仅看到网络语言的风趣形象,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取舍”。语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阻止网络语言的发展,同时也不应不加限制地听任不规范现象的存在。
4.2确定语用环境,适当限制网语下网
这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说话和作文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网络语言而说的,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时尚,另类的事物,同时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因此要让他们明确许多网络词语只限于网络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他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4.3加强收集整理,注重网语研究
国外对于网络用语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近十年来其研究更是迅猛发展,国内研究虽亦有十多年时间,但比起国外还有一段落差。从语言学的角度系统研究网络语言应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看点,目前在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排斥,批评声较多,而收集整理的人却很少。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大量真实文本的研究,及时归纳总结,提炼其内在规律,提供一套网络语言规范标准及早建立起网络语言规范化大厦。
5.结语
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用语凭它的机智传神,形象生动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它的不规范不文明也令人担忧。研究掌握网络语言的使用状况以及构成规律为研究和解决网络文明的维护问题和网络文化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上的论述是对网络用语的调查研究的一个小小铺垫。
参考文献:
[1]詹伯慧.当前一些语言现象与语言规范[J].暨南学报,2001(7):116—120.
[关键词]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原因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之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会超过在家的时间。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活动与交流的场所,因此保障校园安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关键一环。然而,近几年世界各国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涌现,暴力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力形式越来越恶劣,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威胁。最早校园暴力研究起源于美国,且美国的情况也相对严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从美国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对美国校园暴力现象进行初步探究。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特点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校园暴力又称为学校暴力。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也有研究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和划定范围略有不同。但综合来看,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校园中、校园附近或上学、放学路上的,加害人蓄意对学校教师或学生的人身、财产进行伤害或威胁的行为。
(二)校园暴力的类型
美国校园暴力表现出类别的多样性,通过对已有案例的整理,可以将其划分成以下几类。
1.欺侮
欺侮(Bullying)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欺侮者和受欺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力量的不均衡。欺侮行为并不是偶发的,而是长期持续地一直存在[1],包括直接身体欺侮、言语欺辱或社会拒斥。男孩主要是以身体欺侮居多,女孩则是以言语或社会拒斥居多。
欺侮不仅仅是校园暴力的一种类型,而且可能是更严重校园暴力的前奏。2003年4月,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权发展学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研究指出,欺负或受欺负的儿童携带枪支进入校园、打架斗殴和受到伤害比没有此类经历的儿童比率要高得多。[2]美国国家威胁评估中心(the National Threat Assessment Center,简称NTA)对2000年37例校园枪击案件的调查显示,2/3以上案例中的青少年说自己对同学和老师开枪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同学的欺侮。[3]
2.枪击
枪击是校园暴力中最为严重的暴力行为,虽然发生的次数不多,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危害。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校园死亡枪击案上世纪90年生了9起;2000年以来就已经有9起,其中仅2006年就发生了3起。更严重的是一连串的恶性连锁反应:在哥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的两年内,一名被杀死的学生的母亲因为不能忍受丧女之痛自杀;一名目睹屠杀的学生也因受不了刺激而自杀。
校园枪击案的特征较为明显。相比于其他几类校园暴力的随机性,校园枪击均做好了充分准备,包覆性更大,且一般有明确的报复目标,在相对严密的计划下实施起来也就有高效性。
3.性骚扰
校园性骚扰是一种后果很严重、处理起来很复杂的校园暴力行为,它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伤害,而且对整个校园产生消极的影响。1993 年,美国高校妇女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简称 AAUW)的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男生和 70%以上的女生曾遭遇过性骚扰,并且有 1/4 以上的学生“经常”经历性骚扰。[4]性骚扰包括非身体的性语言、性玩笑、性手势,针对身体的触摸、推操、搂抱等等。女生被骚扰的情况比男生严重得多。
4.网络暴力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暴力也浮出水面。网络暴力行为是指“通过交互式的数字技术或移动电话,偷取或篡改受害者的信息,散布谣言,以受害者的名义发表言论等,给受害者带来一定的物质损失或精神伤害的行为,可称之为通过网络的暴力行为。”[5]由于网络暴力的加害者不用直接面对受害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的反应,可能会刺激加害者更肆无忌惮地进行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也可能更严重。
(三)校园暴力走向
根据美国学校安全中心2005年关于学校暴力死亡人数的年度统计报告,“从1992年到2005年,12~18岁的学生受到暴力侵害的比例从1992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2.8%;1993年到2005年,在校内外打架斗殴的学生百分比从42%下降到33%;同一时期内,9一12年级的学生在校内持枪、持刀和棍棒的比例从12%下降到6%。”[6]从以上数据来看,美国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校园安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从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作案比率的下降并不代表问题的减少,美国校园暴力问题表现出了以下几个走向。
1.校园分布不平衡
2000年美国学校犯罪与安全研究(SSOCS)发现,1999年-2000年,大多数学校只发生过一起暴力事件,而一小部分学校集中着大量的暴力事件。其中7%的学校(5,400所)犯有50%(735,000起)的暴力事件,18%的学校(14,500所)犯有75% (1,090,000起)的暴力。在城乡分配上,暴力事件集中在城市学校,而城市郊区学校较少。
2.加害者与受害者年龄越来越小
1994年美国司法公布了一个报告,在1988―1992年间,针对12~17岁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上升了近24%[7]早期儿童性情变得更加狂暴,他们在还未进入青少年时就实施了更多的暴力犯罪。校园暴力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3.情节更加严重,涉枪案增多,单次死亡人数增加
90年代校园枪杀案只占所有青少年枪杀案的1%,但是涉及多位受害者的校园枪杀案由平均每年一件增加到每年5件,单次事件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而到200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中表示,与学校校园有关的凶杀案件共有109起,造成学生死亡的人数为116人,其中以枪杀死亡的比例最高,达到65%。因此,虽然犯罪率有明显降低,但造成的伤亡并没有显著下降。
二、校园暴力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原因十分复杂,校园暴力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产生不单是学校系统内部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交织作用而导致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使得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十分堪忧。
(一)学生个人因素
1.个性心理
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受到激素等影响,这个时期,青少年很容易情绪波动,并产生叛逆心理。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01年初公布的一项报告说,美国10%的儿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每10名儿童和青春期少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严重程度足以构成伤害,而能够接受所需治疗的人数估计不超过五分之一。
虽然相关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通常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身体上的攻击行为,而且由于家庭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来自下层阶级的孩子比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8]
2.成瘾问题
美国青少年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发生率近些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底由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11%的八年级学生、24%的十年级学生、32%的十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吸过大麻。吸食过的青少年不仅会出现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往往也会出现严重人格障碍,为了能长期吸食,他们可能去偷盗、抢劫,做各种违法犯罪的暴行,由此形成的错误道德认识及暴力观念极易诱发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婚率激增,能将婚姻维持在十年以上的夫妇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90%下降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50%。[9]而且同居、未婚生育和同性恋人数剧增。美国统计局的2005年“美国社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的美国社会中,有50.2%的家庭为非传统家庭,其中近50%为单亲家庭。
非传统家庭出身的子女得到的父母关爱相比于双亲家庭要少得多,使子女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孤独,自卑,厌世甚至等情绪。美国健康和公共服务部《1992年美国儿童的健康》的研究表明,家庭破裂和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爱是导致青少年行为包括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家庭暴力
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动辄拳脚相加,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子女会因此对暴力行为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耳濡目染便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Flalmery和Wiiliams的研究表明,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在成人期以前要比没有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超出38%的可能性因为暴力犯罪行为而被捕。
美国的家庭暴力一直是婚姻、家庭社会的顽症,而且其严重程度也在逐年加深,这边对校园暴力起了火上浇油的影响。
3.家庭教育
父母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承担主要教育任务一方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发现,校园暴力实施者的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有一定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过度严厉型,体罚或其它激烈行为会加重孩子的攻击性,形成“暴力引发暴力”。二是溺爱型,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无限宽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无法得到纠正。三是忽视型,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越来越有反叛性和攻击性。
(三)学校因素
1.自由教育观念
美国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自由教育,这种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但自由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不好把握程度,一旦过了头,自由教育就会变成“放任自由的教育”。学生的纪律问题、生活情绪问题是归学校的专职辅导教师负责,但辅导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久而久之,不守规矩的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良行为的习惯,那么,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就很自然了。[10]
2.道德教育不足
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学校又忽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和伦理道德教育,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价值淡薄,对人的生命的漠视使校园暴力的强度、残忍性和随意性不断加剧。例如,一项对城市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20%的学生认为将偷他们东西的人枪杀没有错。[11]
导致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是专职的辅导员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第二,美国公立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的内容很容易成为各个政党相互争夺的地方,许多中小学校基本不开设道德教育课,即使开设也是形同虚设。
3.学校缺乏处理暴力的资源和技能
学校针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是制止和减少校园暴力的重要条件, 然而大多学校本没有有效防止暴力行为的项目和计划。1992和1997年在俄亥俄州做的对1251名学校管理者、教师和评议员的调查发现,50%中学教师和57%的小学教师不知道其学校是否有应急计划,24%的中学教师和27%的小学教师不愿为预防项目工作甚至参加培训。[12]学校防范及干预的不足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校园暴力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
(四)社会因素
1.暴力文化泛滥
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指出,化解当前校园暴力危机最有力的因素应是新闻娱乐业而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一个美国青少年18 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 4 万起谋杀案和 20 万起其他暴力行为。美国全国反电视暴力联盟(National Anti-TV Violence Union)曾对美国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全国无线、有线电视节目中,有 37%含有暴力;家庭影院有线台的节目中,86%含有暴力;美国电视网台的节目中有 85%含有暴力。”[13]铺天盖地的媒体暴力内容,很容易对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恶劣影响,造成儿童对暴力的崇拜,导致不计后果的模仿。2001年2月5日,堪萨斯州霍伊特警方查获的三名预备攻击自己学校的学生,他们承认是1999年科隆比纳高级中学枪击事件的两名的崇拜者。他们计划攻击学校纯粹是为了模仿那两名的行为。
2.枪支管理
美国把个人自由放在无可替代的位置,持枪也被认定为自由权的重要一部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美国民间枪支大概有2.35亿,然而据统计,1972 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有 80 多人因枪杀案毙命,其中约有 12 名是儿童。
拥有枪支本身无可厚非,真正关键的是对枪支的管理。研究估计,0. 5%到 9%的学生在任何特定时间内可能携带有枪支。虽然美国对购枪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近半数高中生和1/4的初中生承认他们如果想获得枪支就能得到,超过10%的学生承认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事实上携带过一支武器到校。[14]不从源头上对枪支进行有效地限制,校园枪击案就无法得到有效的避免。
3.种族及文化差异
思路提示:(1)举行小型“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座谈会;(2)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3)到图书馆、书吧或者上网查阅、搜集关于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资料,为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4)撰写〈〈高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报告。(5)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目前关于此项研究内容的了解:
社会各界对高中学生上网利大还是弊大反映不一,众说纷纭。各地曾经展开过辩论,许多媒体也都设过有关讨论的论坛。但是,无论是辩词,还是论坛上的留言,大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并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当然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上网”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人不分种族,地不分南北,无论男女老幼,俊丑与否,很多人议论上网,自己亲自上网触电。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高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势不可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想通过这次高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目前我们学校的高中学生上网的情况,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当前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分析探讨上网对我们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利与弊,探讨如何对高中学生上网这股浪潮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把它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期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学校、家长以及广大的高中学生朋友借鉴,并给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意见。
研究方法:
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座谈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查阅的文献资料包括网上、书报杂志中的有关资料等等。
研究时间:
主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寒假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我校高三、高二、高一年级共8个班级的学生,被调查的班级是随抽的,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都参与了答卷。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0分。收回问卷中有380位同学上过网,其中,男生306名,女生74名。统计结果显示——
(1)上网地点:比例最高的是在公共网吧,占63%(以寄宿生为主,少数走读生);其次、家里占30%(以城区走读生为主,占95%;绝大多数寄宿生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第三、学校网吧占7%(学校开设微机课上)。这说明现在上网的地点仍还是在公共网吧里,很多中学生上网并不被家长或者学校老师所知道的。
(2)上网目的:被调查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聊天(42%)、玩游戏(38%)和看电影新闻(12%)。只有8%的同学上网是为了找资料,而查找资料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查找影视明星和歌星的相关资料。在座谈会调查讨论中得知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QQ号码。
(3)上网时间:在调查每周平均花多少时间上网时,我们发现380位同学中有160多位同学超过了2个小时以上。个别同学甚至超过了5小时。
(4)上不良网站:调查没有发现同学经常接触到同学登陆不良网站,如黄色或者暴力等网站。
(5)上网计划:座谈讨论发现,除了少数同学是为了学习查找一些学习资料而上网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无计划,随意性大,任意作为,盲目上网。相当多的同学随大流,有人邀请就盲目随从。
(6)上网对身体和学习的影响:在身体方面,380位同学当中有126位同学反映自己曾经上网导致眼睛视力下降、体力差、心情郁闷、反应迟钝、恶心头晕等症状;在学习方面,59%的同学反映上网导致自己学习成绩下降,26%的同学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只有15%的同学认为上网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7)了解计算机技术知识与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调查对象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上过网,但是80%以上的同学对计算机技术知识和网络知识都了解得微乎其微,知之甚少。甚至有45%的同学对网络知识不感兴趣,只是对上网的聊天、玩游戏感兴趣。我校高二年级580多位同学参加信息技术考核,一次性通过率不到60%,竟然有260多位同学考核不合格。就是很好的例证。
(8)家长和学校对待高中学生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发现有380位同学除了部分班主任和微机老师给同学介绍过一点上网的注意事项之外,几乎没有受过其他人的什么正确引导——没有受过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引。60%以上的家长对中学生上网持否定态度,学校教师也认为高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所以相当多的老师是明令禁止学生上网。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已经对当代中学生产生了巨大作用,影响了了高中学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方式。但是,我们这些高中学生没有明确上网目的,上网缺乏计划,很少人把网络作为吸取学习手段和工具。一些教师、家长对高中学生上网持否定与反对的态度,而事实是有的中学生对上网入迷上瘾。无奈的事实却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是无法逃避的。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上网存在的弊端、弊端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弊端做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造成高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通过调查和了解,目前形成中小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经不住诱惑。目前,中小学生需学习的课程较多,作业较多,因而面临的压力也较大。如果不认真听讲,就很难适应紧张的环境。面对大量的作业,又感到压力巨大,因而畏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难、畏学情绪加大,同时造成心理压力加大。而网吧内的电子游戏正好为他们释放压抑的情感提供了“适合”的场所。中小学生好玩的天性,使他们很快在网吧内找到了乐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就连上课时间也沉浸在刺激的场面中。因而放学不回家平常不想学习的现象就在情理之中,同时,为上网要钱的招数变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2、家长的管理不严。有的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会学不会与老师有关。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存上一笔钱,就算对得起孩子,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因而家长拼命挣钱,而对学生疏于管理。有的家长自己整日在麻将场、扑克场、酒场上转,哪管孩子的学业和业余生活。对孩子放任自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
3、网吧老板的利益驱动。尽管目前针对网吧,政府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但网吧老板经济效益的驱使,对各种规定不屑一顾。如“不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网”,可是,你随便到网吧去看看,上网的大都是十八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不准十二点以后再营业”,可通宵营业的网吧比比皆是。有的老板甚至鼓励中小学生从家中偷钱娱乐,有的老板看见学生上黄站也不闻不问。要知道,每多上网一分钟,老板就可多获得一分的利益。
4、社会的约束力不强。执法单位不能严格按国家的法令办事,对网吧管理不严。有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只是罚点款完事。还有的只要网吧缴上管理费,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肆意经营了。
由此看来,要治理好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高中学生上网的益处
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促进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网络使中学生不断接触大量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著名心理学家杨中芳教授认为:互联网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远要比负面的多得多。并且,对当代中学生而言,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注定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禁止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益处呢?
一、拓宽视野因特网是一部信息极其丰富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网络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因特网以最快的速度随意获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等,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号称“虚拟世界”“虚拟天地”。首先,在虚拟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自由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可能产生的摩擦与伤害,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其次,现代家庭都是“四二一”结构(祖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四人,父母二人、孙辈一人),独生子女为多,生活经历不同,孩子与长辈往往存在着“代沟”,不易沟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则给了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因特网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高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产生高中学生上网弊端的根源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原因
二、互联网本身原因
三、家长和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高中学生上网应该注意的事项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必要。然而,网络又是个繁杂的“社会”,中小学生上网要防止不良倾向的侵害。
(一)防止上网综合症
(二)警惕“黄色”污染
(三)加强道德自律
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国家应正确对待高中生上网
一、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
二、学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中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三、建立适合中学生的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
四、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实语言;新闻报道;使用规范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在生活中所运用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要与社会相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新的技术、新的事物,为人类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新的东西必定会带来语言的演变。互联网,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因为九十年代飞速的技术发展而进入千家万户,为适应网络沟通的需要,网络语言产生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猛增,网络语言以不亚于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迅猛发展起来,随着网民在国民中所占据的比例的不断上升,网络语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些年,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网民内部交流,开始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现实语言中,从日常交流到综艺娱乐、商业广告,甚至一向严肃的新闻报道中也有使用。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新闻的需求,探讨在新闻中如何更好的运用网络语言。
2010年,网络语言“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中(《江苏省给力“文化强省”》),轰动一时。此后,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被新闻使用,多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网络语言如此“给力”,它在新闻中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语言简练。网络语言能够提高网上交流效率,它的一大优势就是简洁,这符合新闻语言追求精简的需求。如“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简称)、“AA制”(指现场所花费用由参加者平均分担或各付各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等网络语言,在新闻中已经很常见:“假新闻泛滥影响选情?美国社交媒体被批‘不给力’”(《京华时报》)、“深圳大i八小时营救7名迷路驴友”(《网易新闻》)、“三个朋友聚餐说好AA制吃完却因费用起争执”(《重庆时报》)等,简化了语言且不影响理解,使新闻报道更为简明。
有时代特点。近些年,网民越来越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很多网络语言是网民根据社会热点创造的,而新闻关注的就是社会热点。如前些年出现的“躲猫猫”、“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楼脆脆”等网络语言,已经成了某种社会现象的代表,不止当年的新闻使用了,今年的新闻遇到同样的现象还会使用:“蒜价11元/斤‘蒜你狠’时隔6年卷土重来”(《沈阳晚报》)、“怕小区住宅楼变“楼脆脆”业主们反对隔壁建地下停车场”(《现代金报》)。
幽默、讨喜。新闻一向严肃,网络语言时尚、生动、幽默、活泼,使用网络语言能够拉近与阅读者间的距离。另外,网民数量的逐年增加,使用网络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新闻中使用网络语言能吸引他们阅读或点击。
但网络语言在新闻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
不规范的表达。网络语言为追求效率和有趣,创造过程比较随意,有缩略日常用语的,有用各种符号、数字、字母相互组合的,还有些是方言的发音、将错就错的错别字等,如“偶”、“叫兽”、“9494”、“QAQ”、“@-@”、“等待ing……”、“酱紫呐”、“港道理哦”、“你造么,不造”等等。如果新闻中使用了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会破坏新闻的严肃性,还会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引导,影响一些判断能力不强的读者,让他们以为在正式场合也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网络语言。
受众范围较窄。网络语言流行于年轻的网民中,而新闻是面向社会所有人员的,对中老年人、不常上网的、根本不会使用网络人来说,很多网络语言难以理解,除了新创造出来的“洪荒之力”、“蓝瘦,香菇”之类,还有旧词新意的“打酱油”、“白骨精”、“电灯泡”一类,如果新闻使用不当的网络语言,会对部分读者造成阅读障碍。
部分网络语言粗俗、暴力。网络语言的产生环境不受明确的时间、地点、场合与身份背景的限制,使用也较缺乏管制,网民很大程度上不必为自己的言语负责,甚至专门上网发泄不良情绪,因此网络语言中难免会有一些阴暗的成分。这部分网络语言拉低人民素养、不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网上使用都该受到限制,在新闻中绝不能出现。
集体在悄然间发生着裂变,学生在期待与希望中同过去告别,家长在惊喜中发现孩子正完成着质变……这些都是我能预测到的,因为前面的班级也是这样在我引领下走向了“成功”。尽管改变固然可喜,但问题并不因进步而消亡。于是,在进入到第二学月,我感受到了危机与沉重,一方面是蒙自豪、何纯阳、胡朝峻等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另一方面则是李嘉杰、许健明、梁科等优秀学生的思想弊端逐渐显现,再加上班级似乎被某种的东西压抑着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我一直不曾解决的反思与奖状的均衡调空等一同暴露,使我有一种难以招架的感觉。不过,面对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在一次又一次思考中寻找着突围。
去年11月,我走进了网络,这无疑给我真实的教育思考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因为有教育故事的坚守,我开始逐渐从感性的教育思考走向了理性的教育突围。这其中,为唐翠霞的执着感动过,为改造李嘉杰阶段成功而欣喜过,为个性突出的邓丹所获得的友善掌声兴奋过,为新生的梦想袋同学生一起欢呼过……但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语文人均分列年级倒数第一的尴尬,以及郭一外婆对我信任的质疑,让我再次陷入到沉重中……
今年二月,我是带着希望走进新学期的,但随着与每位学生聊天计划的流产,随着对六(三)、六(四)班的彻底放弃,随着对网络生活的过度关注,随着同领导关系的再度紧张,随着对骨干教师无可奈何地放弃,随着对教育理想教师价值的拷问,随着母亲病情的恶化小弟染上……我的教师生活陷入到从未有过的沉重、躁动与脆弱中,因为我的放弃,我在六(三)六(四)班面前丢掉了一个教师所应有的所有尊严。为了维持勉强的纪律,我义无返顾地拿起了已经丢掉了十年的教鞭,用“暴力”去获取表面上的平静。可每次施用了“暴力”,我都憎恨自己的窝囊与无能。因为憎恨,所以严重损伤了自己牢不可破的为师的大气与信心,因为憎恨,我开始有些灰色的呼唤戒尺的回归,因为呼唤,我开始以一种实验者的心态用尺子打顽皮学生的手板,可换来的只有更深重的“憎恨”,以及在理想面前的崩溃,和卓嘉、黄璞等一些学生的思想沦陷……
【关键词】网络社群;网络语言;社会互动
1“符号”与“假面”:互动中的语言
网络社会群体(简称网络社群)指的是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在网络社群中,人们彼此之间通过网络交互工具进行沟通和联系,并展开一系列活动,由此形成的集合体。而现在,QQ群、微信群、微博热门话题等的普及使网络社群中个体的互动更加频繁。对于这类网络群体而言,用户行为趋同,并且在意识和目标上也都非常相近,通过网络交互渠道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基于此形成的网络群体。从广义层面分析,社群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社群成员彼此联系,人们在社群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往活动构成了整个社群的互动。一般来说,网络社群的互动包括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在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中,米德认为人类交流都是通过符号实现的,不断提升自我认识,构建相应的群体乃至社会。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符号实现的,据此对自身行为对他人所形成的影响展开评估。在公共群体互动的条件下,个体的网络我已经消失或隐藏起来,躲在了数量巨大的网络群体背后,个体的网络我通过网络群体的活动来完成其立场、态度、观点或意见的建构与表达。在组成网络文本的主要形式中,网络语言符号是使用的最多、运用的最广、传播的最快的基本信息载体。符号实质上就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所发挥的中介作用,人类以此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达,是一种简化意义上对事物认知的手段,具体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并据此形成代码系统。同时,也有人指出,符号是基于联系、类似、习惯等对某种事物进行代表,在对抽象事物进行描述时更为常见。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拟剧论”,采用了舞台艺术和戏剧表演的原理,构建出了以“台上”、“台下”、“后台”、“表演者”、“观众”等为核心词汇的新观点。个体在他人面前进行展现时,一般都会投射出一种情境定义,这种针对情境的定义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网上的虚拟身份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戈夫曼的诱导分化理论来进行审视。人们在社会中所饰演的角色和隐藏在社会假象背后的真实身份就是一种体现。人们在网上获取网络身份成为网民,活跃在网络舞台之上,但网民的现实身份却留在台后掩人耳目。有了电子身份的掩护,网民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角色表演。在网络这个虚拟舞台上,人们都仿佛带着假面,而这张假面就是网络虚拟身份的隐匿性。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将自身的才华充分释放,以实现一种最为理想化的“自我”。
2文字、语音与表情包:网络语言的进化
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可利用时间变得零散而破碎,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语言的零散破碎。在网络社群的沟通中,网络对话的口语性和键盘输入的非口语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因此,网民在网络交际中尽量以简省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书面语常以简短破碎的文字呈现,其中穿插着病句、错别字、有歧义的语句等非正常语句。作为语言动态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词汇成为网民自我宣泄、展现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的载体,他们不断创造出妙趣横生的网络新词,这些新的词语非常受网民的喜爱,不仅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更重要的是诙谐幽默,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信息传递,甚至影响到网络以外的媒体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在微信和QQ的使用中,大部分人习惯于使用语音。据调查显示,微信用户之间聊天时使用语音信息的比例高于使用文字信息的比例。口语中总是存在大量的缺省现象、迟疑现象,包含大量的非书面语。这些非书面语的表现非常复杂,有时反映了说话者的某一思想状况,具有向听话者传递信息的作用;有时并没有任何意义,仅是一种说话者的习惯方式。语音与文字对比起来,更能通过语气变化展现说话者的感情和心态,易于从各个角度把握说话者的说话内容。单纯静止的图片从智能手机普及后就开始风靡。人们觉得图片比文字更加生动,当然,这与网络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发送图片并不能代替文字,只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聊天辅助工具。当图片进化为动图(多为GIF格式的可变化图片),人们开始用它替代一小部分文字。因为一个连续的动图相当于一个小意群,也许时长不过0.5s,却可以表达一份完整的意思,且近年来,图片+文字形成的表情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在QQ、微信聊天中,人们使用以同一套表情主体的不同图片构成的表情包进行沟通,在聊天过程中穿插发送表情,不仅显得亲切可爱,更可以化解特定场景的尴尬气氛。配了文字的表情包可以代替文字,既达到了“卖萌”的效果,又可以省去打字的时间,缩短聊天成本,拉近人们的距离。表情包的语用功能增强,既是网络沟通的一种新尝试,也是网络互动演变的新趋势。表情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对聊天对象的状态,有利于使使用者实现交流的想法和目的。表情包的出现让网络互动变得更易表达和更有趣味性。真人秀的泛滥使得越来越多的明星的真实生活展现在公众面前,网友将其中富有幽默感的明星表情配上具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制作出表情包,于网络,引发网友热捧。随后这些表情迅速出现在微信和QQ的聊天中。通过这些表情,可以掌握当下的流行趋势。当网上对话一次次被此类独特的表情刷屏时,可以说,这一切抽象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3优势与争议:网络语言的影响
网络上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单调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中没有声调的变化、语气的强弱,更没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缺乏呈现意义的载体,如服饰、空间环境等象征物。这虽然给交流设置了许多障碍,但是网上交流却并没有停下它发展的脚步,人们认为网上沟通具有很多面对面交流所不具备的好处。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面具,让人们可以说出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说出的真实想法。②交流心态较为放松,不存在难以启齿的言语交流。③由于交流的双方互不相识,没有利害冲突,可以不必太过介意对方的看法。④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世界太多的干扰,比如相貌、嗓音、动作等视觉和听觉的因素,排除这些因素进行纯粹思想和体验上的交流。⑤可以满足人们爱好幻想的天性。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有局限,恰恰给网友们留下了天马行空的空间。但是,网上交流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故意“造假”,因为看不见当时的环境与说话者状态。不过大部分网民认为是人就都会有想要隐瞒的东西,不必过多计较,到话不投机时不去理会,也就可以自然地结束沟通。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即时通信工具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是必然的,引起一些负面效应也是可以理解的。除去宏观层面上的管理不谈,就微观个人层面来看,既然是作为网民的第二大网络活动,其存在必然契合了网民网络活动的某些需求和动机。网络语言的鲜活和生动,是吸引广大学生的特点。他们天性愿意接受新鲜的、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对于网络语言冲击了语文教育这一现象,一些人指出,对于网络语言应该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制约,然而无论人们怎样进行评论,网络用户的急剧攀升以及网络语言的平民化、大众化,这种冲击越来越强烈确实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输入软件的精确度问题、输入者自身的文化程度问题、输入者主观错误输入等因素,今天汉语网络语言中错别字、生造字和繁体字现象越来越严重。语言的‘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简直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③究其原因,第一,一些网络词语格调不高,被用来贬损或者辱骂他人,造成了语言污染。第二,由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很多情况下网名是随时都能够更改的,这也使很多人认为网络上并没有人会认识自己,从而在网络中表现的素质非常低下,甚至使一些不堪入目的脏话充斥网络。在网络论坛中,网民之间相互的地域攻击、人身攻击和无聊的谩骂、语言羞辱等言语暴力行为,严重降低了网络语言的格调和层次,妨碍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给互联网风气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这些现象尤其出现于网络论坛之中。第三,大肆泛滥的网络语言暴力,甚至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第四,带有黄色倾向和格调低俗的语言在网络语言中大行其道,影响恶劣。
4结论
网络社群的出现,突破了现实世界地缘、业缘的限制和血缘关系的纽带,使得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相同价值取向的人联结在一起,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但是我们又看到,那些通过网络社群在现实中走得比较近的人实际上又是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联系起来。公共群体互动网络空间提供给网民较大的网络自由活动性。公共群体互动的网络空间能够为大量的网民提供一个可以相对自由活动的网络平台区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互动交流带来的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加强。社区论坛、QQ群、微信群或者网络游戏群组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对社群关心的议题的策划和组织,为凝聚群体成员对社群的团结和忠诚度,为长久地发展网络社群的建设等也自觉或自发地组织群体成员的现实互动。社群的形式与网民的网络互动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现象,我们透过网络语言,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网络语言中新奇独特的词语和变异的表达方式,还有网络语言的那种随意和贫乏的文风,而是应该看到导致它们出现和流行的根源,那就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吕明臣,李伟大,曹佳,刘海洋.网络语言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张颖炜.网络语言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12.
[5]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9.
[6]谢朝群.网络交际中不礼貌话语的建构模式及其语用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