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第1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

一、大学生从众的常见行为

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学习、消费、恋爱、就业等方面。

(一)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从众

走进大学校门,对于刚进校的大学生来说,一切都变得不同,所有的感觉都很新鲜。他们会不同程度上的学习宿舍甚至班里的其他同学,他们不但保持自己固有的学习习惯,并且与其他的同学保持一致。而且在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以及作息也容易从众和趋同。如果自己不从众的话,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孤僻,与众不同,甚至不合群。大学校园中常常存在着一种现象,刚进校门时,大家的程度都差不多,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大多数同学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进步与退步。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证书考试以及培训、考取各类证书,所谓技多不压人。不管是宿舍,还是班级的同学无不努力的学习,为以后毕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学生之间的这种心理趋同,正是从众心理的主要表现。

(二)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从众

现如今的众多消费群体众,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备受关注。大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所处的群体又十分特殊,所以他们的消费理念和心理都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不同。现在的大学生愿意追求时尚,容易攀比,消费出手阔绰,从众心理也十分明显。尽管家里不是富裕,但是他们为了不被其他同学看不起,不愿意让人说自己穷,他们更愿意在消费上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

(三)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从众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都不再似以往埋头苦学,他们放下考入大学的思想包袱,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征途。而且大学生又处在青春期,身体里的荷尔蒙使他们表现出和异流的强烈愿望。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大学里面的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有的宿舍几个人谈恋爱了,没有谈恋爱的人往往会觉得是自己哪方面不出众,感觉自己和同宿舍的舍友在这方面没有共同话题。甚至班上一大部分人谈恋爱了,没有谈恋爱的人就会感觉不合群,或者无法融入到群体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向大家看齐。

(四)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从众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化。大多数大学生都不愿意从事蓝领工作,更多的愿意进国家单位,觉得有保障,生活比较安逸。大学生学生在毕业的季节就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或者是加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大军中。甚至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择业的时候根本难以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从而表现出从众心理,

二、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一)舆论

大学生的三观还尚不成熟,又易受其他人的言论影响,过多的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舆论是一种社会力量。俗话说“众志成城”,“众怒难犯”,在受挫或是自信心不够的情况下,他们就容易受别人的舆论影响。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原有想法而去在意别人的舆论,行动上就会备受影响。希望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尊重别人的意见,变得优柔寡断,思想易受影响,进而形成随大流的心理,进而走进从众的漩涡。

(二)群体压力

个体在认知,判断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众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然而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却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一种不约而同,他们会在一些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所以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大多数学生就会重视群体的压力,从而选择从众。

(三)言语暗示

大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总是以同宿舍、同班级的情况出现,关系好的几个经常在一起,聊人生,聊学习,谈古论今,遇到问题总会大家一起商量,一起解决,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别人的言语暗示,会使大学生很快做出决定,他们会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大家都是为了他好,甚至觉得就应该这样子做。有时候个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但是同他关系好的人又给他讲的头头是道的,也会促使他放弃自己的想法,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从众心理。

三、结束语

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重要原因,才能使高校工作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为大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如果将从众很好地引导大学生,将会使它更加的发挥出它的优势,从而使大学生的发展更加完善,使社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韩华.大学生从众心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9).

[2] 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3] 吴贵生.温义媛.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的调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第2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 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第2期

第3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攀比;人生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78-01

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21世纪,伴随着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思想的变化,还带来了一些盲目与他人攀比的不良心理。作为接受了新生活的大学生也是难逃“攀比恶魔”的魔爪。例如比吃喝,比家庭,比穿戴,比手机,比电脑等等现象已在大学生蔓延开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攀比现象的产生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所谓虚荣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在大学生中攀比心理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面,穿衣的牌子,吃喝的档次高低。典型的就是现在大学生的苹果套装: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苹果平板。很多来自家庭不大富裕的同学也要求家长买这些物件,只是为了不让同学看不起自己。

攀比心理的产生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的大环境是大学生攀比心理滋生的原因;(2)父母从小的教导;(3)大学生相互之间的攀比。

1.社会的进步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值得提高。各种优秀的品牌为人们所喜爱和追求,有了喜爱通过交流就会产生攀比心理。一方面,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会激励人们为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或要达到的目的而努力奋斗,从而起到促进个人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但是攀比心理产生的更多是负面影响,它会使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产生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治安与和谐。而大学生身处的大学校园同样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生们同样有攀比心理。

2.个人的原因。有些大学生拥有好面子,炫耀求异以及从众心理。(1)大学生是前卫时尚的代言人,他们想要以一种富足的生活状态来向他人展示自己,他们不想再外在看起来输于任何人从而提高他自己在集体中所占有的地位。(2)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入他人或集体生活而采取的错误的消费,从众消费是盲目消费的典型。

3.攀比心理的产生与家人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家长从小就教育小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什么都是最好的,一味的溺爱孩子,孩子要的家长都尽量满足,家里的消费支出很大部分上都在孩子身上。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助长了大学生们的攀比心理。

二、对策

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不但会影响大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还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所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住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使大学生更好地更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时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平台,有义务帮助大学生剔除这些不良习惯。所以大学在授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聘请专门的思想道德老师来向同学们开展专题课堂,外界心理学家开展专题讲座,学校举办攀比心理危害的案例展,以及多向学生宣传具有正能量的知识。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使命感,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自发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业中来,为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

家长应引导孩子从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家长是孩子的最重要的导师,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是美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懂得自己所拥有的点点滴滴,拒绝铺张浪费。另一个方面就是家长对于孩子不要过度的溺爱,溺爱并不是完全都是对孩子好,对孩子应保持适度,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克服攀比心理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自身就应摆正心态,该保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拒绝铺张浪费,不盲目追求物质的享受,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把追求外在美变成追求内在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学业中来,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学识修养和能力才能将自己在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4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体育运动

1.从众行为的定义

从众行为常被大家理解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等行为,准确地说,从众行为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原因是为了缓解或消除与群体大众间的矛盾和冲突,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

从众行为因其具有一定盲从性,故产生的结果也为双重性。一方面其有助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等;另一方面则会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和抑制个性的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挥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效应

(1)扩大高校体育组织的规模。心理学家认为,某种意见持有人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最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下,从众率的高低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完全形成,“随大流”现象更易发生。

(2)合理树立“行为参照”。有时无助的处境、重要的抉择都会使从众心理越发严重。此外,相似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我们相似且有着相似想法和行为的人的影响,利用“相似性”原理,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一群体中有着很高威望或者地位的人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多数人,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校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利用从众心理去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动。

(3)增强高校运动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凝聚力的强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越熟悉,越了解,团队凝聚力就会越强,从众心理倾向也就越强烈。因此,应当发挥一些大学生在集体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活动的中流砥柱,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不断增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不断增多。

3.减少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效应

(1)压力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内部如果有人背离了其他成员的意图,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指责,最终被孤立。在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氛围淡漠的大氛围下,如若有人大力宣扬,鼓动大家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话,那必然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适得其反,不能很好地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要鼓励所有同学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消除这种压力。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从众人群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阿希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业压力大,而体育观念尚未形成,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参加意识都处于开始阶段,可能一时兴起去参加体育运动,但不可能长久地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成常态。因此,我们要利用从众心理通过不同途径去引导我们身边的人,不断加强体育意识,进而影响其他人,使形式上的“从众”内化为“习惯”行为。

(3)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氛围一旦消失,则会很容易使众多从众人群不知所措,从而改变原有计划。社会上“一窝蜂”现象很多,但是现象过后便又回到从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因此,良好积极体育氛围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这不能仅仅通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起到效果,我们要不断进行长效的活动来巩固、带动、保持,促使形成“动力定型”,而不应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使本来好的体育氛围因得不到巩固而逐渐丧失。

参考文献:

第5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论文摘要:学校的道德管理,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成本的实践,家长及教师的道德示范、对学生“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心理健康发展起奠基作用。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获取其他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和学习,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人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哪怕是这样做眼前会吃亏受损。道德教育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幼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学校的道德管理,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成本的实践,教师的道德示范、对学生“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心理健康发展起奠基作用。

1“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些负道德行为从不同角度、层面渗入校园,学生中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学家就我国现阶段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为:不知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反叛心理等四种负道德表象。

一个正常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以上影响学生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并非学生自身固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造成的。

2“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示范作用

2.1“从众心理”与强行制约的作用。具有从众心理的人普遍认为‘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这是一种在不讲道德问题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见利忘德”的表象。

要培养学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强行制约不可缺少。比如: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这是从幼儿园起就己人人皆知的不文明行为,但此类现象在各公共场所屡见不鲜。原因:都这么做,也就不认为是道德失范了。因此,制度经济学研究再次说明:强行制约式的制度化管理是道德心理养成的有力措施。又如,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原因很简单: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学生生活的空间:社会、家庭、学校处处可见烟云缭绕,尤其是各种媒体上演示的英雄、名人在重大决策时总有一些吸烟的动作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助长青少年学生的从众心理。对此现象的制约和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现一些公共餐厅和水房,打水、打饭就餐者秩序混乱,剩饭、剩菜及浪费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查:一些礼貌谦让,排队等待者,反而成为这混乱一团之中的“傻冒”,只有参与到哄挤一团仿佛才正常。就餐时有意的剩一些饭菜成为一种时尚,而不剩饭的人被认为是饭桶、寒碜,显得很没面子。这些从众心理的表象只有通过制度化管理,强行制约才能逐步改善。然而家长和教师在各种场所的示范、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2侥幸心理的滋长与道德成本的兑现。道德成本是对道德或非道德行为可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心理学家认为道德行为应是一种代价的付出。就是说:一是遵守道德的人需要用行为代价来体现自己的道德表象;二是违反道德的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处罚。有侥幸心理的人一般认为“做不道德的事不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一表象一般都存在有侥幸成功经历者的心理现象。如学生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虽在常抓不懈,但因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受到应得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负道德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或受到处罚),引得后来人仿效。尤如社会上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若加大打击力度,使此类行为成本大于利益,还会有制假售假泛滥么?

青少年负道德行为的侥幸心理萌芽,决不可忽视,学校、社会要研究青少年各种心理表象,使一些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早地得到解决,决不可放任。就考试作弊这一行为应让它解肢在萌芽中,教育者首先自己要领会并大力宣传国家针对考试作弊的相关处罚规定,让学生清楚考试作弊是违法行为,使学生在养成‘收获=代价’的成本观过程中,打消侥幸心理。

家长的“表率”作用及教师的引导和“师表”是在给学生一个辨别、分析问题的平台。要遏制学生的道德失范,就必须用教育者自身健康的道德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去渲染学生,要置教育事业高于一切,道德上“从我做起”,使学生在学校从教师身上在家从长辈那里学到、并悟出做人的真谛和硬道理。

教育者不仅是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师,还应是自我道德雕塑的工艺师。一支具有良好道德心理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乃至整个民族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道俊等主编的新版本

第6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王稳等人从行为金融理论和博弈论角度对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 殷孟波等人运用期望理论分析了国有大银行贷 款集中投向大企业的原因,中小银行则由于从众心 理亦跟随大银行投向大企业。本文尝试运用行为金 融学中羊群行为的相关理论及知识从银行信息不对 称和银行经营管理者追求个人利益的角度对我国中 小银行贷款集中成因展开讨论。

一、羊群行为及其在中小银行 贷款市场中的体现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首先引起关注的是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一段时期内 不约而同地买卖相似股票或进行相同方向的买卖, 使理智、信念、常识都失去了约束力,人嬗变为一种 疯狂的动物。羊群行为并不只局限于股票的买卖以 及交易时机的趋同性,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许多 决策都可能产生羊群行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只是 社会诸多从众现象中的一种。羊群行为现已成为行 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主题。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是 指受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 的投资策略,即投资人的选择完全依赖于舆论,或者 说投资人的选择是对大众行为的模仿,或者过度依 赖于舆论,而不是基于自己所挖掘的信息。它的关 键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会影响个人的投资决策,并 对他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羊群行为所带来的 投资效应就称为羊群效应。

与证券市场相似,银行贷款市场同样存在着信 息不对称和参与者的非理性,我们可把贷款人视为 投资者,贷款对象视为投资对象,进而将行为金融学 的分析框架运用到银行贷款行为的分析中来。我国 中小银行贷款集中实际上就是羊群效应在银行资产 业务决策中的具体表现,探究中小银行贷款集中的 原因,就是要找出羊群行为产生的根源。心理学家 认为羊群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 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投 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关系以及经济 主体的有限理性等角度来探讨羊群行为的内在产生 机制。

二、我国中小银行贷款集中原因分析: 羊群行为角度

(一)信息不对称

如果人们能获得全部的有用信息,就可以完全 消除风险,保证决策效果的最优。理想市场中信息 是完全对称的,投资者如果能掌握市场中的所有信 息,那么他是不必通过观察他人的决策来决定自己 的决策的。但实际情况是信息不对称现象在金融市 场上屡见不鲜,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未在市场上完 全公开。现实金融市场信息并非完全对称,不断有 信息流人市场中,信息变化速度很快,并且不同的参 与者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信息 变得十分不确定与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投资者没有关于投资的充分信息,所谓的私有信息 和理性判断能否有利于其做出最优决策也就具有不 确定性,但此时跟随别人的行为却又是最容易的,这 样群体压力下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也就产生了。而这 种随大流的投资行为,从投资者的效应来看,也可算 是符合最大效用原则的投资决策。另外,从信息获 取的成本来说,信息成本过高也会导致羊群行为。

在信息不完备的银行贷款市场中,贷款人并不 能准确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一方面,对国有 大银行来说,当自己受价值感受支配时,倾向于把大 企业不能还款的极小概率视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从而忽略了贷款集中的风险,同时它们又倾向于把 至少有一家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很小概率夸大,从 而夸大了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风险,于是把款贷给 大企业就成了“理性”的选择;而另一方面,由于目 前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国有大银行仍居绝对主导 地位,他们将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的行为就会对中 小银行形成群体压力,中小银行在信息不对称条件 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出理性判断,他 们往往认为大银行获取的信息应该比自己更多。于 是,中小银行就会忽视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私有 信息,而屈从于群体压力跟随大银行的贷款选择,将 贷款投向大企业、特定行业,贷款集中也就产生了。 而且,中小银行的从众心理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 下,如果从众,因贷款集中带来经营风险,受损的将 不只是一家银行,其损失具有外部性,从而对单个银 行来说则影响相对较小;如果不从众,即把贷款投向 中小企业、其他行业,出现问题则只是个别银行,相 对而言,外部形象的损害较大,作为人的管理者 也往往会因此受到其委托人的处罚。权衡其中利 弊,中小银行易做出从众行为。从信息成本来看,中 小银行把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而不愿开发中小企业 作为其贷款对象部分也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二)银行经营者基于声誉和报酬的考虑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某种行为产生的最直接诱 因是获得某种报酬。羊群行为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就是获取报酬或提高声誉。由于提高声誉的最终目 的是为了提高报酬,因此,可以将二者理解为问一原 因。究其根源,这种羊群行为的产生则是由于委托 关系的存在及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即决策者自 己并不是拥有投资资产的所有权,他们趋向于使自 己的利益(人)最大化而不是使得委托人的收 益最大化。

毫无疑问,对某个经理人的能力或技术的怀疑 将会影响到他的声誉甚至是职业发展。对一个经理 人来说,如果他怀疑自己正确选择投资对象的能力, 那么和其他经理人保持一致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 择,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保持平均业绩而不至于损害 自己的声誉。对于银行贷款的决策者来说也是如 此。Scharfstein指出决策者具有模仿他人的决策, 而忽略自己富含信息量的私人信息的趋向,虽然这 种行为从社会角度看是无效率的,但从关心个人职 业声誉的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却是理性的。

第7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心理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施提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从众心理通常是由于个人受到集体的隐形或者显形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目标,最终选择了和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2]

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心理表现得很普遍,并且已经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

大学生群体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生活圈小,接触的人较少,易受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从众的行为。

在校园中的从众行为首先表现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考研从众、择业从众、选课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逃课从众,有的男生甚至为了和同宿舍的打成一片学打游戏,出现“打游戏从众”现象。从众的行为使他们失去了理性的思考,一味地跟风。大学校园的这种普遍从众现象,反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淡薄,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久而久之,大学生的独创性和个性思维就会受到影响,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创新思维的形成。长久下去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而阻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然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在长期的训练和潜移默化中形成。

校园里的从众行为除了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例如自习从众,可以从同学中学到积极的一面,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作用,并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正确的引导。另外,大学生社团在校园的积极从众作用也不容忽视,社团组织人员应善于利用从众的积极作用使整个社团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具有影响力。

学校应善于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要分析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关的方法策略,但是要克服从众的心理不仅学生本身要努力解决,学校和老师也要积极面对,为学校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造成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

从众并不是盲目从众,从众者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和外界两方面。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首先表现在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的个体差异对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自信心强的人在做出选择时能够坚定自己的抉择,做事比较果断。反之,自信心较弱的人,遇事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确定自己的抉择,易受其他人的影响,这样往往会出现从众行为。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不同时,首先会怀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不去质疑别人的观点,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表现,缺失自信的人会表现得更明显,而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随从大家的意见。

自身因素其次表现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独立思考可以免受他人思维上的打扰,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创新思维反映在大学生的身上主要是自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心智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自身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故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如此下去,不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外部因素

首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其实“中庸之道”不仅仅是这层意思,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其理解为保守、中立、不冒尖。大学生从小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凡事要随从多数人的意见才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愿意保持和大多数同学一致的想法或行为。

其次,人的“社会性”属性。人是群居动物,个体往往依赖群体而存在,在做出决定或选择时,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压力,为了避免被孤立,从而会采取从众的行为,这其实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最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莫测。当今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变化比较快,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大学生缺乏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不能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提出新观点时容易人云亦云。此外,大学生在学校会比较在乎周围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有新颖的想法,也不说出来,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被同学笑话,为了保持和周围同学一致,最终选择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观点。并且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小,周围除了同学就是老师,相对外界来说比较封闭并且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从众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需要大学生自身有意识的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创新思维。

四、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创新思维

1、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更不要提创新。然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要有意识地去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的作业要独立完成,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征求别人的意见,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2、学会理智、自信地面对问题

面对各种问题或困难时要求大学生要理智、自信地去面对,不要被面前的问题和困难所吓倒,冷静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所在、不盲目地做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避免被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干扰,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3、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问题,避免从众行为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全班形成一种无所顾忌,自由发言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4、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社团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形成创新氛围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团中吸纳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大学生,不同专业知识相互交叉、融合,碰撞出新颖的思想火花。

大学生社团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讲座竞赛、辩论赛以及其它培养创新思维的活动,积极带动大学生参与,在校园形成有创新意识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喜欢“扎堆”,喜欢“跟风”,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较循规蹈矩,缺乏独创性的精神。我国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大学生的墨守成规和从众的心理,发掘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鼓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克服从众心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克服从众的心理,同时也要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努力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

【注 释】

第8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反映,人的社会心理变化必然使语言产生变异语言产生变异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由语言的心理属性所致。人的社会心理是错综复杂的,使语言变异的动因也是多层面的。新时期,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现代汉语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语和新用法。这些新的语言变异现象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语言主体多方面的语用心理。 从社会心理观察语言变异可以拓宽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一、求新求异的心理的影响

人类发展离不开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对于新时期,很多词汇都是由年轻人求新求异而产生的。年轻人思维敏捷、个性鲜明,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喜欢追新求奇,是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最敏感的群体。年轻人也多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及途径来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以期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鲜明的自我”,表示卓然独立,与众不同。求异求新能使他人更快地注意到自己以达到心理上的某种满足。因为新奇的东西对人的刺激最强烈,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心理导致了新词的大量出现。如“特困生”本来是指“生活有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内也具有指代“特别爱睡觉的人”。在校园内还有“学渣”的称谓,是相对“学霸”而言的,指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任性”本义是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本是一个固定词组,现在也有因个人的原因,不屑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的含义。如“有钱就是任性”,不乏有一种自我解嘲之意。每一代的青少年都在积极创造和使用流行语。所谓“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特定人群中迅速盛行、广为传播的语汇。词汇的传播具有波浪效应,新词语的传播也往往是以年轻人为核心,向年长和年幼的人扩展,让更多人来体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并逐渐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使用传播。

二、求雅避俗心理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求雅避俗的社会心理,而这种心理反映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周围的人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十分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竭力在语言表达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尊严。如新词语“瘦身”一词,与“减肥”的含义是相同的,但其含义更凸显“使身体瘦下来并保持苗条外形”,主观上又没有对自己肥胖的表述,所以“瘦身”要比“减肥”显得雅致,迎合了以瘦为美的流行观念因而备受时尚女性的欢迎。

此外,在与人体的生育、排泄以及死亡等有关的“不雅、不快之事”,也采用了相对委婉的说法来表达。如排泄被称“洗手”、“死”则被委婉的称为“老了”“仙逝”、“归西”、“驾鹤西游”、“圆寂”“谢世”、“辞世”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又必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众”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及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从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习他人的智能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和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心理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安全感的表现。在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的东西,个人也往往对其表示接受和认同。这种顺从大多数的心理和个体自愿接受社会行为规范的倾向是导致语言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时下非常火的“蛮拼的”一词,是指“很努力”、“很卖劲”的意思,是相对的程度副词,境界表述在肯定中仍有预留空间。表达出了一定的新时期新常态的含义。此外还有“打虎拍蝇”、“一带一路”、“神马”、“我也是醉了”、“且行且珍惜”等词语的广泛使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酷取代了“潇洒”,不同之处是,“酷”蕴含着更多的叛逆欲望和反抗力量。在QQ上给我留言也渐渐让步与“Q我一下”等。这些词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都表达了一定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

四、避繁求简心理的影响

语言交际中,会受到省力求简的心理影响,表达力求言简意赅,很多词简缩成新词语,或成为中英文结合体。如“躺枪”是表达“躺着也中枪”的意义,“智捉”是“智商捉急”的意义,还有如“公关(公共关系)、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注孤生(注定孤独一生)、冷无缺(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减负(减轻负担)”等等。新时期现代汉语中外来字母词的增多也与人们的避繁求简心理分不开。在新词语中出现了字母的简写和汉字与字母结合的形式。如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MM――美眉,WTO――世界贸易组织等。结构形式简约而表意丰富密切相关。 趋利避害是人类共有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对某些新词语的产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新时期 “零 X”词族的出现,语言结构的类推作用是其主因,但该结构的大范围高频使用显然与人们追求新颖和趋利避害的心理有关。 如“零接待、零缺陷、零误差、零噪音、零投诉、零损失”等都表达了人们希望努力消除和避免的。

五、结论

语言与社会是一对共变体,是相应地变化着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异现象既受到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同时又受到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因素这一角度解释当前一些语言变异现象,不仅能为语言变异研究本身提供更为广阔和深层的解释,也为应用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课题,从而大大扩大了语言研究的范围,使语言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为社会所重视。

第9篇: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面面观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增容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攀升。加入WTO后,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选拔注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题诸多,容易产生以下不良就业心理。

1.焦虑抑郁心理。焦虑是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抑郁是悲哀、沮丧、郁闷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学生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结果事与愿违,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会产生焦虑,若不及时调整心态,能发展成抑郁症,危害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犯罪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2.随意矛盾心理。求职就业中,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双向选择”,常表现出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的矛盾心态。他们渴望就业急于求成,轻率辞职好高骛远。随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3.从众攀比心理。从众是个体受群体影响,放弃自己主张,转变原有态度,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攀比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不对称比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重组和完善时期,易忽视个体特异性,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攀比心理。在就业中,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想进大机关不愿下基层,常与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业单位和工作生活环境。从众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更加严重。

4.自负偏执心理。自负偏执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刚愎自用,不善团结的心理表现。求职时,期望值偏高,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无视跨专业的职业选择,“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旦未被录用,不从主观上检查,往往偏执地认为社会不公,人为地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卑依赖心理。自卑依赖心理常出现于两种群体:(1)家庭贫困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表现出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自卑情绪。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2)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犹豫不决,常过分地依赖父母或亲属决策。他们应聘面试要家长陪伴,签约要家长拿主张,甚至报到时还要家长陪送。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是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首先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和自负依赖心理;其次,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容易产生自负偏执心理和从众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业时,过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点困难或不满意就表现出随意矛盾心理,在择业、就业、“跳槽”和再就业的循环中反复徘徊。

2.社会因素。(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应对策略

1.构建社会防御体系。(1)全社会都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确保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应着重解决毕业生异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业享受同等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全国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让大学生领悟到西部就业去基层锻炼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交流环节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兼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各种就业歧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就业氛围。

2.构建学校防御体系。(1)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3)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行个性化和全程化指导,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平台;同时,要建立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3.构建家庭防御体系。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父母与子女间应多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职受到挫折时,大学生最需要家人关心和抚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时,高校应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认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共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共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家庭防御体系。

4.构建大学生自我防御体系。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抓紧在校时间,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构建不良就业心理的自我防御体系,学会自我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理性地参与就业竞争;还要确立创业意识,暂无条件创业应先就业,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待机会再创业。

综上所述,只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竭诚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强,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的影响,有效地破解就业难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