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看法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调查时间 2002年7月15日~7月30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WWW.DIYIFANwen.com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家庭暴力危害成因对策
家庭暴力是一般公众和学者近年来最为关注的问题。尽管有法律保护妇女不受虐待,但是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能得到,除非打成重伤或出现致死人命的情况。许多受虐妇女因此丧失了的勇气,不得不继续维持暴力的婚姻关系。有些人甚至去走极端,主张只有用暴力和谋杀的手段才能结束这种关系。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在年主办的一次婚姻质量调查表明,不论程度频率如何,丈夫打过妻子的占.%;妻子打过丈夫的占.%。中国目前正在展开关于家庭暴力对策的讨论,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确认这一针对妇女的暴力罪行,并找到制止此类行为的对策。
我国年月实行的新婚姻法对家庭暴力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制裁条款,如将家庭暴力作为受害方提出离婚的一个条件,受害方离婚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等,还明确规定受害方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援助和居委会进行劝阻,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家务事”,而是一种法律予以制裁的行为。
本文试就家庭暴力内涵、现状、危害、成因、预防与对策等方面谈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
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经历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肉体的、性的、心理的、感情的、语言上的或经济上的等等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行为方式不仅有直观性还有非直观性的。可见家庭暴力是许多不同行为所体现的一种共同性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都是施暴者为了实现对受害人的控制。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行为。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与一般暴力两类。按照表现形式,家庭暴力可分为以下三类
()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从而引起他人难受。
()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接触。
二、家庭暴力现状
近年来,妇女运动越来越多地关注针对妇女的暴力这一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男性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作出解释。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心理分析派把暴力看作少数人的变态;社会结构论的解释则认为,暴力行为是社会的阶级差别所带来的挫折感和压抑感导致的;由于社会上有些人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由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由于恶劣的住房,恶劣的工作环境,由于缺少工作机会,一些人才会变得有暴力倾向,因此,对妇女施暴的现象较多发生在社会的下层。有许多女权主义者对暴力现象持有这样的看法:如果像统计数字所表明的那样,犯大多数对于被害妇女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那么这种暴力行为就应当说是由不平等的权力关系造成的。有学者提出,家内的男女不平等与家庭暴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夫妻平等的家庭增加了,家庭暴力一定会大大下降。
自内罗毕战略提出与针对妇女的暴力作斗争以来,各国妇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从妇女教育和受虐妇女庇护所,到全女性警察部队的成立,一场全球性的反对对妇女施加暴力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不少人提出建议,应当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网络,把针对妇女的暴力这一问题摆进世界人权问题的议事日程当中去。这个专门对付针对妇女的暴力的全球性网络将把社会工作、法律、教育、卫生及受虐妇女庇护所等各方面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帮助受虐妇女。
(一)家庭暴力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以北京为例,年以来,妇联系统接访的人次中,家庭暴力投诉案件件次,占总数的。打进热线的人次中,涉及家庭暴力的人次,占总数的。家暴致伤鉴定中心先后为名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了伤痕鉴定。对名公众抽样调查显示,夫妻吵架后动手的占,的人认为存在家庭暴力现象。家庭暴力给妇女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同时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轻者夫妻不和,家庭不睦,重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违法犯罪。
(二)轻微伤是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精神伤害占一定的比例
调查显示,以轻微伤为主的轻微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北京市家暴致伤鉴定中心鉴定的名受害妇女中,轻微伤占。妇联系统接访的起涉及家暴的案件中,轻微伤占。轻微伤中以拳打脚踢为主要表现形式,精神伤害在家庭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女性实施精神伤害的比例高于男性。
(三)施暴者的年龄、文化和职业呈多元化,低学历、工人、农民占多数
对北京妇联系统案件的统计分析显示,市区的案件、市郊的案件有家庭暴力情节,农村比城市高了近个百分点。施暴者年龄在岁以 下的占,岁的占,岁的占,岁以上的占。施暴者中工人、农民占,个体经营者占,下岗失业人员占,干部(包括公务员、职员、军人等)占。施暴者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高中中专的占,大专以上的占。由此可见,年龄在岁、文化素质低、工人农民的施暴者占多数,公务员、职员、军人等较高文化素质和高层次人群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家庭暴力现象。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岁以下和城区岁以上的施暴者,农村初中以下和城区大专以上学历的施暴者分别高于对方。
(四)公众求助意识增强,妇联、村居委会成为求助的首选单位
对妇女热线情况统计显示,年有的家庭暴力受害者通过派出所、指挥中心、街道、居委会等途径求助,××年求助比例提高了个百分点。对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遇到家庭暴力时,的人希望求助外界解决。在选择求助单位时,的人选择妇联、村居委会,的人选择法院或派出所,的人选择亲戚朋友,的人选择双方单位。妇联、居委会成为公众解决家庭暴力的首选单位。
(五)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度较高
调查显示,%的人认为家庭暴力是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认为妇女、儿童、老人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的人认为家庭暴力不仅是肉体的伤害也包括精神上的折磨及待。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认识中,殴打、限制人身自由、捆绑、拘禁分别占、、、。恐吓、咒骂、威胁、人格、讥讽分别占、、、、。由此可见,随着婚姻法的宣传普及,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度较高,对家庭暴力内涵及行为的认识与婚姻法的定义相符。
三、家庭暴力的危害
首先,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具体为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
其次,家庭暴力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由于家庭暴力受害人绝大多数是妇女,因此她们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只不过因为身体上的损伤是外在的、较为明显而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精神上的损伤是内在的、较为隐蔽而容易被忽视。精神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遭受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有的悲痛欲绝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在找不到正当的解脱途径的情况下她们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消极反抗方式。当虐待超过了她们肉体、精神的承受能力时有些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第三,家庭暴力严重地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创造者。而那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在其生命、生存及人身权利、人格、名誉等这些做人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剥夺的情况下在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产、发展中去呢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这部分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直接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家庭暴力也严重地危害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满暴力、充斥吵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员会是幸福、快乐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子女深受家庭暴力的影响其生理、心灵上必然会受到较大的伤害也会给下一代人的心理投下灰暗、悲伤的阴影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子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在他们长大之后如果其心理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其中有的人甚至会成为敌视社会、报复社会的人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点已为社会上发生的许多案例所证实。
四、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
(一)“夫权思想”是滋生家庭暴力的土壤
几千年“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把妻子作为私有财产,认为“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在家里以功臣自居,把妻子视为奴婢,稍不如意就拳打脚踢。有的妇女把丈夫作为自己的生活支柱,经济上、心理上依赖丈夫,面对丈夫的暴力行为不敢反抗。
(二)生存压力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因素
激烈的社会竞争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压力,当夫妻一方或双方失业,家庭生活来源短缺时,家庭矛盾突出,家庭暴力随之产生。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一旦失业或者工作不景气,面对巨大的生活、思想和生存压力,常会通过酗酒宣泄,因为酗酒引发的家庭暴力不断发生。
(三)缺乏制裁措施是家庭暴力蔓延的重要原因
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的惩罚性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新婚姻法虽然规定了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过错赔偿制度,但操作上有一定困难。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暴力索赔问题,法律上没有依据。对占家庭暴力绝大多数的轻微暴力行为,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四)宽容态度纵容了家庭暴力的产生
“家庭暴力是私事,外人最好少干预,清官难断家务事”等意识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市场。一部分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务事,外人最好别插手。遇到家庭暴力后,大多数人选择自己解决甚至选择离婚。
(五)缺乏救助渠道,影响了家庭暴力的解决
目前我国救助渠道很少,对于急于摆脱暴力环境的妇女,无法提供紧急援助,使处在暴力中的妇女心理和人身安全不能得到完全保障,暴力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
五、反家庭暴力对策
家庭暴力严重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得到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把反家庭暴力工作纳入政府行为
政府重视和干预是解决家庭暴力的根本途径。因此,在反家暴工作中,政府应发挥主渠道作用,把反家暴工作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目标责任,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考核体系,纳入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制定配套的行政措施,从政策和经济上对反家暴工作给予支持。同时,要对立法和司法人员、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进行反家暴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决策层和执法者的性别意识和反家暴意识。
(二)加大执法力度
依法打击家庭暴力行为是反家暴的关键环节。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做到预防为主,违法必究。将家庭暴力干预纳入 指挥中心和社区警察的工作范畴,在派出所建立“反家暴示范点”,探讨实施“救助卡”“告知卡”和“超前预防,事中干预,延伸服务”的工作模式,使公安机关成为反家暴的首要环节。还要进一步提高警察反家暴的意识和技巧,加大干预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同时,检察机关和司法审判机关也要加大家庭暴力案件的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反家暴意识
提高公众的法律素质、道德水准、反家暴意识和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反家暴的基础。要通过宣传栏、婚姻家庭学校、家庭对话会、法律进家活动、广场咨询、法庭进社区等面对面的形式,向公众传授反家暴的方式方法和法律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家庭暴力是社会公害,人人反对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要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对一些大要案的曝光、以案说法等形式,鞭笞家庭暴力行为。要把有无家庭暴力作为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的条件,倡导文明、健康、新型的家庭关系。要加强对妇女的法制教育,转变“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观念,引导妇女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帮助广大妇女树立证据观念和证据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要教育妇女树立“四自”精神,提高素质,增强抵御家暴的能力。
(四)加强社区防范,健全社会防控机制
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有效防治家庭暴力的重要保障。社区是防治家庭暴力也是保护妇女人身权利的第一道防线,要强化社区反家暴意识,把反家暴纳入基层居民自治组织管理的视野,成立社区反家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街道综治办、妇联、派出所、法庭、社区医院等部门参加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分工合作、互相联动的工作机制。设立家庭暴力致伤鉴定中心,“家庭纠纷调解站”,“社区反家暴工作站”,家庭暴力投诉热线,或开展“零家庭暴力社区”、“优秀妇女维权岗”创建活动等,制止家庭暴力行为。
(五)畅通救助渠道,建立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
救助、保护妇女,是反家暴的重要环节。国外建立解除受害妇女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的救助机关的做法值得借鉴。要设立“受害妇女心理指导站”、“心理医疗诊所”、“反家暴救助中心”等社区救助服务机构,建立为受虐妇女儿童提供紧急、临时居住的妇女避难所,畅通家庭暴力的解决渠道,从生活和心理上帮助受害者渡过难关,树立生活的信心。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项目合作,提高反家暴工作水平
第四次世妇会《行动纲领》把“对妇女的暴力”列为个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反家暴工作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应加强国际交流和项目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提高反家暴工作水平。
六、对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建议
救助应该应以预防为先,调解为主,诉讼为辅。
一、早期救助(也可以称其为主动救助)
早期救助的实施主体应该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主要的手段还是以教育为重,宣传法律法规,提倡良好社会风尚。居委会和村委会可以设立定期的法律咨询服务,就有关家庭经济财产纠纷,离婚事宜,婚内双方权益,继子女、继父母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赡养、抚养、扶养等的问题给居民、村民提供意见。尽早使其了解自已在法律上会获得哪些帮助,将家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或危害性降到最低。定期的组织辖区内的妇女学习防暴技巧,相关法律措施。加强对男性家庭成员的法制教育,毕竟半数以上还是男性为施暴者。
作好邻里互救工作。有家庭暴力发生的家庭的邻居作为知情人有义务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对已遭受暴力侵害,身心损害严重,有可以预见的生命危险的受害者应施予援手,避免悲剧发生。
居委会和村委会还可以与几家主要的医疗机构挂钩,有辖区内的因家庭暴力受伤到该医疗机构诊治的,医疗机构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保存重要验伤报告、诊断结果。
各级妇联还应有效保障妇女权益,指导和监督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必要时提前介入家庭危机。
民政部门应加强对新婚夫妻的反家庭暴力教育,以个案警示他们。要对年老公民作定期的探访。
教育部门要对在校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普法,使他们了解自身权益。
男性受害者增多,妇联及各基层组织也应兼顾对于他们的救助。家庭暴力事件总有一方是女性,不能因女性成为受害者就重视,男性成为受害者就不顾,对于施暴之妇的教育也应重视。
二、被动救助
()受害者未成为加害者
因为家庭暴力案件还是属于自诉案件,当事人不报或未至严重地步法律无法介入,所以各基层组织,妇联及民政部还是以调解为主要手段,缓解家庭暴力对于受害者的影响。提倡推广社区调解员制度。在调解无效,暴力行为仍存在的情况下,可建议受害当事人向法院提讼。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双方,法院应尽快作出判决准予离婚。避免在此过程中,施暴者变本加厉。
()受害者成为加害者
我所说的受害者成为加害者,指先前的受害者在遭受长期的暴力侵害、受虐后,忍无可忍之下作出使施暴者伤亡的行为,从而成为加害者。这里,受害者显然触犯了刑律,法不容情,治罪是肯定的,但法律还应酌情考虑。实现对受害者的最后救助。
受虐妇女综合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用来证明受害者行为的合法性,即属于正当防卫。这在法律界有争论。受虐妇女综合症可以解释受虐妇女由于长期遭受丈夫或同居男友的暴力侵害,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无法摆脱施暴者的无助感,以及她们对施暴者的暴力行为或暴力威胁作出过激反应的合理性[],而正当防卫是针对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伤害行为所采取的致使行为人伤亡的行为。我认为这二者是相符的,受虐妇女综合症可以作为法官判案的一个有力依据。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受害者对显性的,外在的,肉体上的一种侵害的反击,受虐妇女综合症则是受害者对隐性的,内在的,精神上的一种侵害的过激反应;法律保护的不仅仅是公民的肉体安全,还包括精神安全。正当防卫强调了要在侵害行为进行过程中施实,其实,家庭暴力,虐待行为,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经常性的行为,这种侵 害行为对于精神上是一直持续从不停顿的,这就符合了侵害行为进行中的条件。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人际 互动重构
一、研究缘起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人生是一出戏,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也称‘面子’)。为了观众心中建立起这种‘面子’。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角色,竭力表演。”在新媒介技术扑面而来,移动端新兴自媒体成为网络生活的“新常态”,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不仅被搭建起来,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浸的“平行世界”。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微信朋友圈”功能同时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到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基于此,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沟通发生在“熟人”之间,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介个人内容的公开性稍弱。基于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将更直接、直观、立体地影响别人(“观众”)对自己的看法(“印象”)。
对网络传播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来说,微信朋友圈使其关系网络从现实联络到虚拟世界,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与行为、关系维持模式实现了新的变革。当下,研究微信等新兴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大多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或单纯从理论层面进行探究,或单纯从实证角度进行量化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塑造,特选取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排名不分先后)共10所代表性高等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中不同层次的20名大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并作记录整理。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塑造
据腾讯科技披露的数据,截止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而微信朋友圈则是微信的重要社交功能之一。在朋友圈中,可以直接图片动态、小视频、纯文字信息、网页和链接、广告,并进行评论、点赞及添加地点信息等。腾讯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高级功能,自己的朋友圈分享可以随时删除,图片和链接可以收藏和转发,收藏支持标签管理。图片还可以编辑权限,选择“谁可以看”和“提醒谁看”。朋友圈支持“不看TA的朋友圈”和“不让 TA看我的朋友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25.0%(见图1)。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渗透,在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互动带来新生力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人际交往和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互动
作为大学生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通讯工具之一,微信朋友圈具有记录、分享、评论、转发、点赞等多种功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联络网,大学生实现了微信上的虚拟社区搭建。通过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等搭建起的熟人社交圈和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搭建起的陌生人社交圈共同构成了纷繁复杂、相互交错的交际网络。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微信朋友圈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交往对象有家人、同学和朋友,在网络中认识的交往对象有陌生人和网友。朋友圈实现了跨越现实和网络的人际互动,实现了人与人在物质、情感和信息上的交流与传播。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微信朋友圈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树洞”的角色。对于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及合理的排解方式的学生来说,朋友圈成为了不二选择。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A的叙述:
“有时候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时,我会在朋友圈里po出来。不少同学和朋友都会给我评论一些安慰的话。有些关系很好的朋友甚至看到的第一时间就会私聊我,询问我具体情况,甚至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下面是L谈对象小B的叙述:
“哈哈说实话,我把吐槽学校或实习单位的话配上大热的表情包,有不少同学给我点赞和评论呢。对于他们来说,也有或多或少类似的吐槽。一方面是纾解我的情绪吧,另一方面我也想看看屏蔽老师发出来后,我的同学们是不是也有同感。”
从以上两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通过朋友圈中的互动,大学生群体获得了更多同学、朋友的安慰和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收获了心理上的认同,从而有意识地形成对自我的激励。同龄人对于“成长的烦恼”的理解与认同、朋友圈分享的私密性(可设置分组可见)和主体互动时或加深或淡化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身份认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群体达成了交流和发泄情感的目的,而囿于朋友圈分享的可选择性和匿名性,封闭滞缓的信息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群体观念的更新。譬如,对某一事物持有相同或类似想法的受众会进行“抱团”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群体、虚拟社区,而对持有相反观点的群体则会进行排斥甚至抵抗。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C的叙述:
“朋友圈还是蛮开放的,解锁了我上大学之前没感受过世界。譬如之前我觉得LGBT群体离我很远,直到有位学长公开出柜,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同性恋。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关系,我觉得不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平等的,首先是爱,其次才是性别的区别。”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D的叙述:
“我现在这份实习工作就是在‘朋友圈’找到的!看到学姐转发了实习信息之后就去投了简历,按部就班地面试、入职。我觉得朋友圈还是蛮有用的,像是信息的集散地,如果我有什么好的实习或就业信息的话,也会在朋友圈里发出来,说不定哪个学弟或者学妹看到了就从此以后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从以上两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朋友圈实现了信息的流动与传播。熟人和陌生人组成的圈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异质性强的圈子会促进文化的开放和观念的创新。圈子中的信息获取与交换(如“信息转发”、“添加好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试金石。
(二)裂变
朋友圈的分享功能虽然实现了信息更大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心理认同划分出不同的受众群体,实现了人际互动的裂变。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微信上多元化的社交渠道开拓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弥补了现实生活中同质化的空白,但基于内容共享而存在的朋友圈也加剧了网络人际互动的裂变。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E的叙述:
“朋友圈的功能更多在于分享吧,分享彼此的情感、日常生活。在我的微信好友里有一个同学会每天都发一些负能量的话,比如‘人总要寒心一次,才知道世界的真真假假,并不是谁都能以心换心’。类似这样的‘毒鸡汤’看都要看吐了,所以我选择屏蔽她的朋友圈,干脆不要让自己被这样的负能量感染。当然,我庆幸自己和她的交集不多,平时不怎么见面,否则真要时时被她爆棚的负能量给淹没了!”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F的叙述:
“微信朋友圈就像个染缸啊,大家都会想把更加积极或者更好的一面示人。但是‘有阳光一定会有阴影’。前不久我就看到有同学在晒去美国学开飞机的照片,秀自己的定位。有些同学就会晒自己买了或收到了多少多少大牌口红,在用多贵的护肤品。对于家境一般的同学来说,我觉得这可能会刺痛他们。也许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拜金’的一种推波助澜吧,之前就有看到新闻说女孩子为了用七百多元一小瓶的粉底液,买两千多元一个的包包去借裸条,或者更不堪地去。”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G的叙述:
“朋友圈里的微商、代购之类的是有一定隐患的,特别对于经济实力不强、判断能力弱的大学生来说,有可能会上当受骗甚至物财两空。我就曾身边同学说起过,朋友圈代购付了款没发货。搞得都不相信代购了!”
从以上三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朋友圈的信息分享传递的不仅有正面、积极、多元的信息,亦有负面、消极甚至违法违规的信息,甚至可能发生隐私泄露、引发财产损失。“刷朋友圈”如同从另一个空间和维度“凝视”(gaze)着生活。限于基于朋友圈形成的闭环,对负面、消极甚至违法违规的信息进行检测和清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以负面情绪的传递为例,很多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会在微信群中寻找有同样心理问题的“病友”,看到其朋友圈中分享的内容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
(三)重构
基于朋友圈互动形成的网络群体并不是完全稳定的,每天更新的海量信息从现实生活中涌入虚拟的社交平台,实现了人际交往的裂变,也重新塑造着人际关系。朋友圈也重塑了大学生的表达方式和关系维持,通过内容分享从而在开放的社交平台塑造出理想的自我形象,进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影响着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H的叙述:
“这么说吧,有些我不喜欢的人给我评论的话我不会回复。还有一些负面的评论,或者称之为‘唱反调’的评论我也不会回复,我也不会跟他(她)争论什么,孰对孰错。但是我会记住,他(她)曾经给我泼冷水或唱反调,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今后我们的关系。”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I的叙述:
“之前我对院学生会的某项政策有异议,并委婉地指出了改善的余地。没想到院学生会主席就在朋友圈‘怒怼’我,并说我的态度有问题什么的。更夸张的是,他还纠集了一大批他的干事为他‘摇旗助威’。我就想不明白了,都是为了学院好,至于用网络暴力来孤立我吗?”
从以上两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从看到朋友圈的分享内容、自行解读分享信息到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大学生群体将网络人际互动迁移至现实生活中。而这种网络人际互动更大程度上与现实交往相融合,重新塑造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版图。值得关注和警醒的是,对于朋友圈可能引发的网络暴力应当提前防控,规避可能带来的交际风险。
三、微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引导策略
(一)舆论上:宣传、教育、引导
“人是社会的动物。”基于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的特殊性,既要在法律法规上进行弥补和规范,从道德和法律上进行双重约束,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网络环境。调动学校、家长和朋友的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如有意识地以正面话题进行引导,结合丰富具体的案例进行教育,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宣传,对于监督、举报不良信息等行为进行激励。
(二)技术上:监测、监督、维护
通过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环境,既要防范负面、消极等不良信息在朋友圈的传播,更要在一经发现后及时叫停、严格惩处。如设置敏感词过滤、利用大数据筛选锁定等,充分认识网络平台作为工具的属性,共同维护大学生的网络交际空间。
四、结语
基于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互佑氪播功能,大学生群体满足了对信息和情感的需求,拓展了社交圈,弥补了现实生活交往中的空白。对于相同或类似观念的认同形成了稳定却不固定的网络群体,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身份认同、寻求心理安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社交圈的扩大也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甚至诱发财产损失甚至网络暴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既要从舆论上对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模式,通过学校、家人和朋友加强和大学生的交流引导,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社交环境,更要从技术上进行引导和监督,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社群。
参考文献:
[1]聂磊等.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05).
[2]李玉峰.基于微信的大学道德教化信息的传播与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
[3]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J].山东社会科学,2002(01)
[关键词]电子游戏;心理健康;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18-02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小学四年级到初四10-15岁的学生,淄博五所小学和八所初级中学的小四、小五、初一、初二、初三、初四的823名学生。
2,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量表,自编玩电子游戏封闭式问卷,利用班会时间进行问卷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量表由100个题组成,测验被试在心理健康的8个因素的得分情况。自编问卷中有17个题,1、2、3、6题调查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频率、最初时间、地点、种类;4、5题调查了被试对电子游戏的看法;7~14题调查了被试对电子游戏的迷恋程度;第15题调查的是父母间的关系。
把自编问卷的题目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量表题目设计在一起,自编问卷的答题卡附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测验》量表答题卡的后面,让被试以无记名方式回答。共收回问卷815份,有效问卷804份,除去从未玩过电子游戏的问卷113份,共691份关于玩电子游戏的问卷。
初步整理原始数据,将8个因素的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总分转化为标准分。参考美国网络成瘾的9项标准,从691份回答玩过电子游戏的问卷中,抽出自编问卷答案中同时回答有以下答案的问卷:2,C、D 20-30小时/周,7,D,E异常烦躁、想去死,9,D严重超时,10,C、D经常偷跑到游戏厅玩,11,c、D为玩游戏借、偷、抢钱,12,C经常逃学,13,C不写作业,14,C课堂上会联想游戏里的情节,15 A父母关系和睦,作为迷恋电子游戏组,共56份。余下的635份和从未接触过电子游戏的113份,共648份问卷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
1关于游戏内容和地点。现在的游戏种类很多,为了统计方便,我们将其大体分成了两大类:暴力类(角色扮演类、射击、格斗、冒险等)、非暴力类(赛车、扑克、智力、体育等)。结果显示:94.4%的学生喜欢玩刺激、惊险的暴力类游戏,而迷恋组56人中有53人(94.6%)喜欢玩暴力类的游戏。在自己家电脑上网人数占76.9%,在网吧里上网的占14.3%,去游戏厅的占O.7%,到别人家里玩的占8.1%。不论在何处上网,所玩游戏的种类比例仍如上所述。故在本研究中,游戏地点不能作为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
2,关于迷恋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迷恋电子游戏组在学习焦虑方面均值低于对照组,t(502)=2.586(p
3,关于性别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男生迷恋人数(20.1%)多于女生迷恋人数(5.5%)。男生迷恋组与对照组在学习焦虑、交往障碍、孤独、自责、过敏、冲动六个方面有显著差异。而女生迷恋组与对照组在学习焦虑、交往障碍、自责、过敏四个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孤独、冲动两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4,关于起始年龄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迷恋电子游戏组玩电子游戏的最初年龄多在9岁,故可忽略该因素引起的差异。
5,关于年级层次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的学习焦虑、身体症状、交往障碍、自责、过敏、恐惧六个方面,小学阶段(四、五年级)与初中阶段的迷恋组没有明显差异,在孤独、冲动方面,初中阶段明显高于小学四、五年级阶段。
三、讨论
1,关于学习焦虑。本研究发现,迷恋组在学习焦虑方面得分较对照组低,二者差异显著。这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们压力很大。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既新鲜刺激又有奖励的游戏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焦虑暂时得以释放。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学习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它能提高学习者的责任心,所以适当控制学生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使学习焦虑达到中等水平,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但对焦虑水平本来就很低或自控能力很差的学生来说,玩电子游戏一旦上瘾成绩就会下降。
2关于身体症状。本研究未发现迷恋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是一定的,除了要上课,还有大量作业需要完成。迷恋组学生除了利用课外时间玩游戏外,还可能偷偷利用上课时间玩,但毕竟是有限的。这和王济中所报道的游戏成瘾者有躯体化症状不同。
3,关于交往障碍、孤独、自责、过敏、冲动。本研究中,迷恋组和对照组在交往障碍、孤独、自责、过敏、冲动五个方面均值均高于后者,差异显著。这与Subrahmanyam、Funk所报道的电子游戏可导致儿童抑郁、孤独、攻击是一致的。这可能和迷恋成瘾者的应激、防御方式有关。
4,关于游戏的种类。调查中发现,94.6%的学生都喜欢暴力游戏。这与Funk所报道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暴力游戏”一致。在暴力游戏中,“无罪”的暴力被示范、实行并强化,暴力以游戏的形式存在而不会产生消极的后果,游戏者选择“编程好的暴力行动”就能得到回报,这对儿童心理有重要影响,可发展儿童的攻击性思维,导致一些孩子在现实中更可能会选择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暴力游戏本身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华西医科大学的杨彦春把这种强化作用分为阴、阳两性强化。操作游戏机中的角色和情景获得好的成绩、得到某种奖励时,行为的后果直接以物质利益的形式得到体现,这会使游戏者在认知和情绪水平上产生正性的情绪体验,攻击的本能以象征的方式得到满足,自尊、自信、个人的权利也得到满足,行为频率就会增加。另一方面,当游戏成瘾以后,儿童的现实的适应功能明显降低。老师、父母的责备、批评,使儿童感到丧失了对生活的控制能力,引起自我否定的不愉快体验,摆脱这一境况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再次返回到游戏中。因此,玩电子游戏进一步发展成应付应激、失败、挫折、精神痛苦和消极情绪的一种手段。
5,关于性别的差异。本研究发现,男生迷恋电子游戏人数多于女生。在迷恋组内,男生比女生人数多,女生在恐惧方面比男生分值高,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达到依赖水平。这与荷兰的Wiegman的“喜欢玩攻击性电子游戏的儿童,特
别是男孩子,更加有攻击性”的结论一致。因为女生语言能力强,更容易和别人交流,所以孤独和冲动的成分较少。
6,关于年级层次。在心理健康的学习焦虑、身体症状、交往障碍、自责、过敏、恐惧六个方面,小学阶段(四、五年级)与初中阶段的迷恋组没有明显差异,在孤独、冲动方面,初中阶段明显高于小学四、五年级阶段。这可能与年龄的增长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对电子游戏的熟练程度增加,对它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
四、建议
1,极力净化社会大环境。规范社会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的管理,坚决取缔那些非法的“黑厅”;加强娱乐进口管理,使电子游戏产业连锁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多出版设计健康、科学的游戏软件,特别是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游戏软件。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张胤认为,电子游戏有七个可以作为标本课程的品质,如信息时代的生活图示的表征、经验的迁移与运用、游戏即知识、促进知识情趣化等,应该加以开发并科学利用。
[关键词] 大众传播;媒介;中学生;体育信息
【中图分类号】 G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09-2
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
(一)对中学生体育态度和兴趣的影响
一方面,大众传播的媒介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有极大影响,如2008年中国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带来了全国健身运动热潮,而李娜获得大满贯及巡回赛单项冠军,则引发不小的网球体育运动热。因此大众传媒具有引导青少年体育兴趣、改变他们体育态度的功能;另一方面,受众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会引起同学关注大众传播媒介中该项赛事的传播。如很多热爱篮球的同学都关注NBA,而热爱乒乓球的同学则更关注各类兵乓球超级联赛及其他国内、国际比赛,因此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也引导青少年关注相关体育信息。
(二)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综合的看法和态度,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向。它既可以形成一个人的动机,也是看法和态度。因此价值观对一个人的行为更具指导性。中学生通过体育达到强壮身体的认同率最高,其次是愉悦身心,最后是培养自身意志力和素质。这说明在学业较重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持身心状态是中学生的首选。
二、中学生本身对媒体体育信息的不同需要
由于经济社会的“信息环境”等传播因素存在不可逆性,有关教育研究者要充分认识到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要考虑到青少年教育范畴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摈弃“信息环境”中不良信息的误导。
(一)中学生从广播中接受体育信息的内容较少,这是因为目前大众传播媒介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因此受众较少关注广播媒体的体育信息。
(二)中学生从报刊关注体育信息内容主要出于对相关新闻、赛事报道、娱乐性及兴趣的动因。
(三)相对于报刊媒介来说,杂志的阅读量相对较多,主要需要是体育信息内容新闻、赛事报道、知识、评论、欣赏体育明星等。
(四)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是中学生体育信息需要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包括体育新闻、赛事报道、评论、娱乐爱好、体育消费引导、名牌栏目欣赏及关注体育明星等。
(五)互联网是中学生对体育信息内容需要较高的媒介,该项目统计数据均较高。
三、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中学生体育活动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有关体育知识方面
大众传播的体育信息的主要功能是体育知识的普及,综合调查数据分析,首先是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知识面针对性和即时性强,且当下充斥娱乐强、低俗化的媒体信息内容,特别是金钱社会的物欲崇拜等问题,会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2.有关体育暴力方面
青少年叛逆心理及无意识冲动行为,容易产生体育暴力事件。如球迷骚乱过程和足球流氓事件等,都是在不良榜样的鼓动下,很多亢奋状态的青少年在从众心理带动下,产生的暴力事件。而竞技体育的竞技文化中本身就具有胜负的竞争基本特性和规则,不过,在胜负之间巨大的利益失落和获得的差距间,以及失败者将受到的社会歧视的代价,让运动员产生违背竞技体育价值观的行为冲动,以至于背离竞技体育的平等竞技这个最终目的,最终演化为竞技比赛中的一场暴力事件。而现代传媒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样消极的事件散布出去,且为了强调现场视觉强烈的冲击感,播放血腥的暴力场面。青少年由于感性认识和叛逆的性格,缺乏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因此会因与这些不良信息接触频次的增加,沾染上暴力倾向,产此以往,自我印象中竞技体育及其精神将是暴力的代名词。
3.有关体育道德方面
大众传媒自身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会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社会金钱观带领下,各式各样的缺乏社会公德规范的不良信息席卷而来。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价值观及辨识能力十分欠缺,极易被社会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左右,进而错误的社会认知。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也会迎合受众需要来推波助澜,各类负面消息在大众传播媒介平台上肆无忌惮的传播着。
4.有关偶像崇拜方面
大部分中学生表示体育明星有着“令人羡慕的收入”,并将这些作为喜爱这些体育明星的理由。而学校的素质教育及思想品德教学流于表面,加之社会种种不端的行为屡屡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重影响下,并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误导下,沦为金钱的奴隶。然而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中也迎合受众喜爱明星的需求,一面报道他们风光无限的场面,另一面连篇累牍地挖掘和报道一些小道消息及明星负面的信息报。由于体育明星在青少年心中的示范作用,因此其行为往往较为深远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历程。
(二)问题的原因
1.媒体的接触渠道不够畅通
中学生接受体育信息的愿望强烈,因此他们会更主动地寻求多样化的接触方式。而正因为是开放的、积极主动的寻求和探索各类体育信息,因此表现出多元化的、独立的现代意识,也表现为批判和叛逆的性格趋向看待各类信息。不过青少年自身也存在局限性,且社会认知及价值观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因此会对体育信息的一些内容产生更激烈的反应。
2.媒体体育信息影响力强度不足
中学生大多以体育知识及新闻、体育动态等为主要接触体育信息对象,影响对体育传媒看法的主要是这些信息不够丰富,知识性不足。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表达直接,看待事物敏感,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体育信息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设计传媒内容,以符合青少年这个受众群体的接受体育信息的特征。
3.对媒介体育信息功能的认识有所欠缺
中学生感性认识及冲动性较强,因此接受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时更多凭借自我的兴趣爱好挑选自己喜爱欣赏的传播内容,对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内容不加甄别,或挑选没有针对性、对象性的内容。另外在欣赏媒体体育信息是,感性和肤浅的认识也时有发生,没有深入了解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
4.体育教育形式的单调
学校体育教育及阳光体育没能系统开展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便在开展体育运动及教学时,也没有能够认真研究学生兴趣爱好及课外体育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经常性开展体育教育和引导,帮助同学们养成体育习惯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课题。
5.中学生对信息感受能力需要加强
媒体体育信息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接受体育知识、了解体坛动态,欣赏精彩体育赛事等内容的重要方法。而中学生长期接受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体育信息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形成体育价值观的过程。而同学们也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但是认知能力比成年人要弱。因此只关注了精彩刺激的比赛,简单的体验了体育的娱乐性和游戏过程带来的乐趣,却忽视了其内在的体育技巧及赛事规制、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和体育文化等更丰富的体育信息内容。
(三)应对措施
1.创造良好媒介条件
首先,市场竞争情况下,作为竞争对手的各类媒体也要加强互补与合作的关系。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导向研究,要形成行业规范及协作机制。
其次,要从社会公益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思考,既要保障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特性,还要从社会公益角度出发,从社会公德及法制角度考虑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达到利益均衡。
2.媒体强化正确引导
第一,强调媒体的积极功能
一是要强调媒体的积极导向功能,要广泛传播健康内容的体育信息、体育文化及知识技能,发挥媒体受众广泛,教育形式新颖,表现形式丰富的特性,从正确的角度传播和正面信息内容,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体育精神。二是要提高媒体的互动能力,让更多中学生在与体育专业人事、运动员的信息交互中真正了解体育真谛,了解自身的认知不足,强化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进而真正提高自己体育素养,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三是学校要完善体育信息引导及教育方案、教案,系统研究和使用大众传媒的体育信息内容。
第二,消除媒体的消极功能
首先要加强政府、行业的管理力度,防止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互联网及手机无线网络的管理,笔者建议应建立青少年信息接受技术规范及信息使用法律法规。其次,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方法加强体育信息管理,限制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扩散。第三,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媒体信息接受的辨识能力,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制止和批评,要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批判接收、思辨表达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及道德意识,养成自身抵制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3.以学校为重点正确运用大众传媒搞体育教育
中学生接触体育信息越多,越能促进其体育参与的程度和深度。因此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及行为的影响。
4.体育教师发挥应有作用
在大力推行学校体育建设,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设备设施及器材的同时,体育教育者要根据专业特点、现有条件等客观因素,开展体育运动及教学设计。教育过程中,还要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年龄和性别差异等特点,开展体育信息教育引导及教学工作。同时,要对中学生关注但参与度较低的节目,如针对赛车、拳击赛事报道等,开展体育运动项目赏析、相关知识普及的课程。
四、中学生体育活动建议
第一,全社会及学校要重视青少年的“阳光体育”的开展,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报道相结合,总是对高中生的体育教育和引导工作,重视以时展背景下重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特点,社会有关管理部门、媒介单位及学校三方一道,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及教学,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体育信息的正面教育作用。
第二,体育教学要开展专业的体育项目只是学习和技能训练,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要与大众传媒的体育信息内容更好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体育兴趣,培养他们的体育习惯,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
第三,媒体在进行体育信息传播中,要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和体育信息去求特点,制作并广泛传播寓教于乐的体育节目。还要通过互动方式,加强传播体育信息的媒体、专业人士、青少年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并树立体育名人效应和示范作用,让更多高中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张国进.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影响[J].理论求索,2006,(3):41-43.
[2]谭永平.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
[关键词]中职院校 上网实名制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216-01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作为培养我国中级技工人才的中职院校来讲,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中职院校的教学、实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中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来看,学生入校的成绩普遍较差,素质普遍较低。从中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组成来看,学生的年龄正处于是非观念存在不明,个人意志较为淡薄的年龄阶段。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的娱乐活动就是上网、打游戏以及浏览一些论坛和网站发表一个个人的观念。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网络上关于言行的法律法规相对还不健全因而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会在论坛以及贴吧和网站等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言论甚至已经触犯了法律给他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加强中职院校网络实名制的实施迫在眉睫。
1、 校园网网络实名制的意义、必要性
1.1国家趋势、网络法治化的必要
当前网络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网络已经和主流活动融合为一体。网络实名制成为国家发展的标志性政策与制度,当前实施网络实名制的条件已经成熟,这关系到人们的合法利益是否收到保护。对于意识还不成熟健全的青少年来讲,更应该通过网络实名制的约束来规范自身在网络上的言行,以净化社会的网络环境,这有利于培养下一代。网络实名制能有效预防网络谣言和一些侵害行为,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络言行和网络犯罪起到较好的抵制作用,同时通过网络实名制登记,使得全社会养成一个对自身言行负责的人,从而提高全民素质。而中职学生一般是针对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于自身缺乏一种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通过毫无避讳的网络自由来引导自身的思想,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此时,就应利用网络科技和网络制度对网络进行管制,以此约束社会上的不良言论和行为,加强对中职学生青年的成长保护,对其进行文明化的网络言行引导。
1.2分析中职学生网上行为特点、提出对中职学生上网实名制是依法治校的需要
中职学生网上行为特点:中职生一般缺乏学习自治能力,他们通过上网来聊天、游戏享受人生娱乐,而不是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学习。久而久之,网络上流行的一些不文明和不健康的思想侵蚀、腐蚀着这些学生的成长,不利于构建网络文明校园文化建设,催生了网络成瘾、犯罪等社会问题,即使一些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还不能体现出一些犯罪问题,但部分中职学生出社会后素质相对较差,多年后也容易爆发社会问题。
在没有实行校园网络实名制的情况下,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非常自由,毫无避讳,对学校的看法和意见直接倾吐,有的言论还有偏激的情况,然而却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心声。同时也催生了一些不良的言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对中职学生上网实名制是依法治校的需要,目的是对学生的言论行为负责和学生对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
2、 国外网络实名制的效果
韩国数字化程度较高,然而网络化犯罪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其在2005年就已经开始了网络注册“实名制”,网民需要通过真实身份验证才能上网。在日本,通过移动运营商之间的防范协议,对入网的手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以防止匿名带来的网络犯罪。在文化教育和通信、科技等部门的联合下,对中小学生光顾的网站进行实名制,当前民众没有强烈的反响。美国还没有进行网络实名制,只有在购物的情况下回提供真实身份。
作为中职院校来讲,主要涉及的网络实名制主要指的是学校的BBS论坛,学生往往会在上面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言论甚至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对于学校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其次,很多学生利用网络沉迷游戏,阅读不健康的信息,或者受到一些网络诈骗,这些都会伤害到学生。
3、 中职院校实行校园网实名制方案的问题及对策
具体对策可以从校园网系统中的浏览信息、发帖、关键词搜索、网购四维度进行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动态管理。
技术方面。利用软、硬件的建设规范化管理中职学生的网络行为,对一些不良网站进行关键词、非法网站的过滤,学校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上网情况购买或者研发Kercap引擎软件,对一些不良网站进行过滤,禁止学生浏览。自主研发的软件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因此,要加强保护机制,防止信息发生泄漏,合理管理各种上网行为,分别对宽带、聊天、网游软件、下载工具加强管控,能提高带宽效率;利用有关过滤手段净化网内言论行为。通过网络行为的分析统计表,高效掌握和管理校园互联网的使用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达到规范化的网络管理和应用。
实现途径之软件部署:
这主要在于利用网关路由器增加包检测功能,即DPI。利用分析识别管理技术,对网络中的聊天、网络视频、游戏、下载以及暴力进行过滤,再加上各种流量统计功能,进行综合的网络信息管理。通过软件部署的优点是安装方便简易、容易维护、能快速升级,对于成本方面适合多数单位。然而软件的安全稳定性较差,易受攻击,所需管理者较少。当前学校一般用护航360、互普威盾两种,可酌情购买设计软件。
实现途径之硬件部署:
这一管理途径主要是根据购置硬件来实现。它是一种配备管理软件的高性能计算机,关键点是软、硬件结合,为硬件带来巨大的管理功能。优点:功能和专业性较强,能方便的进行升级,部署也简单。缺点:需要较多的管理人员,且价格高昂,维护需复杂的技术,对管理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
对于普通规模的学校,建议采用软件部署的方式进行校园网络的监控管理,而规模大的学校,可以兼备软、硬件部署。硬件部署有串接和旁路两种,根据管理的程度决定。对于串接的管控效果较好,然而易发生单点故障;对于旁路虽不易有单点故障,然而管控效果欠佳。当前国内厂商所提供的硬件产品都较稳定,低故障率,有条件的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来部署。
4、结语
综述,针对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其上网行为相对其他类学生来讲,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实施实名制上网还欠缺一些不现实的技术支持,实名制上网需要有技术支持,其信息安全技术方面需要较多的资金来维护,这对于很多网站来讲,是不太现实的,增加了全社会的上网成本。然而可以针对那些青年人所学习的中职院校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以保护和监管青年学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小学生;道德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以及共享性特征的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使网络触手可得,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当前的小学生作为网络互动活动中的一个组成群体,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成长的阶段,尤其缺乏对事件的是非判断能力,易于影响价值观念的形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既要适应社会的要求,也要做到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同时家长和学校更要做好对学生道德发展的监督。因此,探寻完善新媒体环境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道德发展的转折期,要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更多地需要外在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发展逐渐由外在的制约向内在的自觉性过渡。因此,外在的环境是影响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主要因素。道德判断是道德认识的重要内容,“道德认识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1]有了良好的道德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行为,使其在一定情景中是合理正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手机等通讯设备越来越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变得多样化。新媒体环境具有大众性。学生除了要受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引导外,不免会去尝试、了解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今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2000多万。与2015年相比,10岁以下儿童群体所占比例有所增长,互联网正在不断向低年龄段渗透。可见,小学儿童在网络使用中已经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一些较为常见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以及各类移动应用软件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小学生的身影,他们会对一些社会现象大胆做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些是偏激的也有些是极端的,他们的道德认识还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他们在行为的标准、社会道德的规范以及是非观念的认知上都是不完善的,会受到网络上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在其进行行为推断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行为后果是小学生做出道德推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中,儿童往往会通过所观察到的网络事件的后果去判断这件事情的好坏。而事实上,这个事件的后果本身就需要首先做出判断。因为这个后果并不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不能切实去体会。所以他们可能是受一个已经被判断过的后果所影响而做出评价。根据小学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很难去做出明确的分辨,所以小学生的道德判断的发展在这些大量网络互动中不免会受到一些影响。
(二)阻碍小学生自制力的养成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自觉性和对自我的控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体现,是规范自身行为的内在约束力,即自制力。因此,自制力的培养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传统的小学生道德成长环境一般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道德训练。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及时性、海量性以及共享性,智能手机的出现成为新媒体各类平台的重要载体,不断更新升级的手机系统更好地发挥了这种作用。当前小学生普遍拥有手机,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更加紧密,做到及时帮助儿童查缺补漏。但是正因如此,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新媒体带来的丰富内容。大量多样化的信息类型吸引着他们的眼球,一些儿童沉溺于手机或是电脑游戏。近几年,新闻报道中不断出现儿童因过度玩手机而导致脊椎损伤等案例。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长此以往,不仅伤害身体健康,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自制力的养成,小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是随着年龄不断增强的,新媒体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诱惑,已成为小学生自制力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
(三)诱发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基于一定的道德需要,并且会受到榜样、行为后果、行为目标以及社会性目标等的影响,进而改变或形成某些行为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道德需要的内容、程度直接影响着道德行为。”[2]道德需要是指在一定社会或集体中人们将所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要求。“人们之所以有道德需要主要是认识到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所必须。”[3]因此,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其道德需要是紧密联系的。道德需要的内化需要一定的外界引导,激发主体从内部实现转化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道德认识还处于初始阶段,会易于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使内在的道德要求影响道德需要的形成,表现为行为上的缺失。网络上的一些行为是小学生易于效仿的榜样,这种行为的后果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损害他人利益等。较为常见的就是网络骂战,很多是年龄较小的小学儿童,这种网络暴力很多时候比身体上的伤害更加巨大。而参与这种活动的儿童表现为长期处于网络之中,较少参加课外活动,以及长此以往而导致的性格冷漠、孤僻,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更多的是到网络上去发泄,而不愿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会易于出现冲突。另外,新媒体包含的海量信息,使得小学阶段的儿童接触到超越其年龄的内容,当前的小学生常被人们称“早熟”,然而这种“早熟”一般指他们知晓很多事理,在认知上高于实际年龄,但是经验和阅历还是很欠缺,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冲动,如一些师生冲突、校园暴力等。然而这样的道德需要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道德需要下往往会导致其道德行为的缺失。
二、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道德发展有效途径的建议
(一)正确引导小学生道德判断的发展
1.建立班级网络互动平台班级网络互动平台是利用网络技术去模拟一些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围绕一些班级活动进行交流的模式,目的是引导小学儿童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行为判断能力的成长。这个互动平台的设置与小学生日常所接触的网络形式相类似,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在接触到类似情景时能够起到迁移的作用,进而做出恰当的评判,促进认知发展,深化内在的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以班级或者学校为单位开发新媒体平台的网站或电子信息共享平台,贴近小学生日常网络活动的情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研制手机版和电脑版。首先要对班级或者全校的学生做一定的调查,确定学生是经常处于什么样的新媒体环境中,这样使网站的开发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能够更好地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这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的参与,各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建立起这个模拟平台,成为引导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路径。2.制定手机管理制度手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有效使用手机所制定的一些措施。一方面针对在课堂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当前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主要处理办法还是采取没收的形式,但是这样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反而会增加师生间的矛盾,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是为他好,而教师也往往采用强硬的态度,这是一种师生互动中的思维定式,而因此引起的误会与冲突往往被人忽视。久而久之,难免师生关系恶化。制定手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严格控制学生的使用,培养小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使其他影响、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手机管理制度要依据学生的必要需求来制定,采取统一保管的形式。另一方面手机更多的是为了家长与儿童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络,所以在制定的时候既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同时也要考虑手机的真正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使道德认知的发展得到积极的外界影响。
(二)加强小学生道德意志品质
1.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人间本有的道德性,盖于骨肉之间最为自然,且天真流露,毫无修饰。”[4]64一个人基本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始于家庭生活,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之间的交往所养成的德行,处于主导地位的家长是儿童行为规范的引导者。因此,即使进入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道德发展初期的小学儿童。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已养成的他律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来引导儿童。所以家庭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推动性作用。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是指小学儿童在学校或社会活动中,在其遇到或处理一些行为事件时所展现出来的自觉性、坚韧性以及自我控制力。新媒体环境中的小学生很难把控新鲜事物的吸引,道德认知的不足易于导致片面的道德判断方式,对于事物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主观喜好,如果没有外界的及时监督会过于依赖和沉迷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便利性和娱乐性。家长在学校道德教育外要严格把控儿童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并了解儿童对于哪些信息关注度较高,进而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儿童良好自制力的发展打好基础。2.关注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自我评估,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主动的监管方式,它是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关键内容。通常包括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的管理会表现在其面对具有一定诱惑力的事物时所做出的反应。良好的自制力更多的来自于对自我的灵活调控能力,而更高层次的道德意志以此为基础。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小学生自我管理情况,新媒体环境对小学生的诱惑力很大,而这又是无法避免也不应去回避的,面对这项现代化技术,学生要去了解,同时也需要克服一些弊端。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群体之间的管理,这种途径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是一种学生自治的形式。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些群体活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通过讨论,制定一些规则,使管理活动有依据可循,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充分认识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理念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观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小学生的外部世界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更有助于小学生道德需要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对小学生社会化程度的影响是高于其年龄特征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了解周围的人是谁,在进行的是一个相对平等的交流。道德需要具有发展性,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道德需要,因此内在的道德要求就不同。在某些情境中小学生会面临高于其水平的道德要求,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形成相应的道德需要。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是通过直接的道德训练途径帮助儿童补充这种欠缺的需要,培养道德信念,使儿童在网络互动中的行为符合相应的道德标准,并内化为内在的道德要求,从而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奠定基础。但是这种理念并不是单纯地将日常生活的内容直接搬运过来,而是要从人性的角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与关怀,培养道德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组织教师自主开发生活类课程,创造模拟情景,让儿童接触一些社会行为,并观察、适当引导或提示其做出判断。这些情景的创设可以根据一些真实的案例或事件来研发,并且此类课程不应做分数评价,而应根据小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给出相应的建议。另外,还可以布置一些此类型的作业,如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做一个记录,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与做法,教师或家长给予一定的反馈。“品性的养成,必须是先由家庭做基础,学校继续之,社会辅助之。”[4]63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更多的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的道德准则也在不断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新鲜、复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渗入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中,并且新媒体时代才刚刚开始,未来将会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小学阶段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关键期与转折期,更不能忽视其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影响,教师、家长做好监督的同时,还要思考怎样利用新媒体技术服务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新媒体的及时性特征可以为师生提供实时沟通,一些信息的传递也变得快速、简单,也是对人力、物力的节省。因此,要积极引导小学生适应网络活动,而不应采取回避的方式来避免它的影响。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途径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小学生预防或克服新媒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特点,今后仍更加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55.
[2]柳斌,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397.
[3]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88.
[4]丘景尼.教育伦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6]李菲.对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0(10).
[7]徐涛,李文.新媒体与未来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77-02
微博是英文Micro Blog 的中文解释,即微博客,是一个以用户与用户之间关系为基础进行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文字一般较为短小,用户以短短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出信息、表达情感。同时,由于微博对用户的编辑能力要求较低,并且用户能够及时、快速地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微博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流行,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了新的挑战。
一、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功能表现
1.微博成为大学生传递信息的平台
微博以和获取信息为核心,用户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信息和接收信息,他们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由于微博具有短小性、便捷性、即时性等特点,并且微博的语言偏于生活化和口语化,微博内容的编辑不需要大学生过多进行思考,因此,它比以往的网络信息平台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只要拥有微博的终端系统,就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上传到微博与他人分享。微博逐渐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获取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有效信息。
2.微博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
通过微博表现出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两个种类:一种是用户与用户是彼此熟悉的,他们的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微博中的交往只是现实交往的一种延续,微博为用户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另一种是在微博中诞生的粉丝与博主的关系,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博主和粉丝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双方频繁进行互动,用户与用户之间极易形成新的人际网络,拉近了原本陌生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3.微博成为大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微博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型方式,其独到之处就在于用户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得到了话语权的解放。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大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伴随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出去,与其他“粉丝”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极易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形成校园主流思想。
二、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
1.微博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拥有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微博中的信息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可以是博主的原创,也可以是对他人信息的转载,其很多信息资源都可以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将分散的信息集合起来,使大学生能够及时的接收到最新的信息资源。微博中海量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微博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一对一灌输式的方式。这种方式缺少互动交流,很难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微博促使人们可以以匿名的身份进行学习、交流,而不必受到年龄、职业等因素的限制,从而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1]。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可以在微博中畅所欲言,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虚拟的空间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建立微博,即拥有了一个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即时传递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微博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时间优势、群体生态优势和潮流优势”[2],从而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3.微博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一方面,微博拥有的个性化、自由化及开放性等特点拉近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教育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与教育者进行沟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微博的使用逐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微博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增强了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多样性和连续性。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更加容易被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将微博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微博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重视力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是教育内容缺乏创新及教育模式的相对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许多高校尽管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网站,但是却不能经常更新,与大学生的互动更是少之又少,当大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宁愿选择其他社区或论坛与他人沟通。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逐渐下降。高校对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视,还表现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缺少宣传。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影响力普遍较小,人气也不高,再加上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许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的存在,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何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的影响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质量不高并缺乏吸引力
目前,尽管存在一定数量优秀的、质量较高的教育微博,但是许多教育微博不能及时更新内容,更新的内容也存在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因此,导致许多大学生更加愿意去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微博,如名人偶像、幽默笑话、天下奇闻等内容的微博。微博传递的信息内容较多,比较繁杂,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很容易陷入其中,又没有相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运用微博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质量不高并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成为浏览思想政治微博的一大障碍。
3.网络中的垃圾信息阻碍了微博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微博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存在许多垃圾信息。各种虚假的、伪科学的、黄色的、暴力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对正处于思想观念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歪曲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主流文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外,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的交往存在一定的匿名性和隐蔽性,造成网络社会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大学生长期处于网络世界,道德意识明显弱化,从而阻碍了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四、通过微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微博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将微博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合理地利用微博开展工作,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1.运用微博优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平台
构建微博平台,使其成为高校进行监督管理、信息宣传、学生教育的重要媒介。面对微博这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应该勇于探索,将微博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微博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可以开设课堂微博和教师微博,将教育内容置于微博中,延伸教学信息,提供课后学习资料,利用微博平台展开讨论,教师及时回复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效果。图书馆可以借助微博平台书籍信息、图书检索、知识讲座、学术活动等服务。其他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利用微博平台传递学校声音,校园最新动态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指导。教育者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微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组织建立学生微博社区,将学生会、班委会等融入微博中,形成统一的管理,促使微博成为了解成员信息、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
2.加大校园微博宣传力度,提高微博点击率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出现得较晚,导致许多大学生对其内容、功能缺少一定的了解,甚至有许多大学生不知道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的存在。因此,各大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地寻找各种有效方式对其微博进行大力宣传,建立微博平台以后,及时地告知大学生,鼓励大学生访问微博并参与微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微博中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发起在线互动讨论,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与学生在微博中进行交流,解答学生的问题,从而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学习,提高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微博中。
3.提升教育者媒介素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实现与微博的有效结合,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运用网络开展工作的能力。随着微博在大学生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教育者更加应该对微博有所了解,充分地认识到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认清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趋利避害,根据微博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具备使用微博的能力,对微博的各项功能都能熟练掌握,逐渐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对微博的掌控能力,将微博的传播、互动、宣传等作用有效利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4.创新使用微博,扮演微博舆论导向角色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所表现的舆论方式是全新的,尤其近两年迅速发展的微博,其舆论方式更是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主体积极进行引导,加强有效监督。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特色的微博,将一些有关大学生切身利益、并且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放进微博,提升微博点击率,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微博上要始终保持“微博态度”,习惯使用“微博语言”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微博中要避免传统刻板式的语言,要充分利用微博寻找与大学生交流的共同话题,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交流方式更为平等,在较为和谐的氛围中营造舆论氛围、形成主流思想。
参考文献:
[1]檀江林,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10.
Geng Li
(西安体育学院,西安 710068)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各类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影响了高校校园的稳定和和谐发展。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辅导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 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various types of emergencies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Emergencies treatment of counsell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counselors make a few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emergencies.
关键词: 高校 突发事件 辅导员
Key words: college;emergency;counselor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29-02
1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种类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中,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性质和机理,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性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高校内突发事件主要有:第一类是自然灾害,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等。
第二类是公共性事件,如食物中毒和流行性疾病,如2003年非典事件,2009年甲型H1N1流感事件。
第三类是人为灾害事件,包括火灾、校园交通事故、漏电事故、建筑事故等。
第四类是,如非法集会、游行、罢餐,张贴散发煽动,利用网络传播煽动师生参与群众性事件,冲击党政机关要害部门。
第五类是校园伤害事件,如学生自杀自伤事件、群体斗殴、师生冲突、劫持等暴力事件。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会直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影响校园稳定和发展,甚至会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
2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
2.1 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不可抗拒事件的发生。如当地震、水灾、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高校人员相对集中,不能在最短时间疏散,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伤事件。这些事件具有不可遇见及破坏性大等特点。流行性疾病也是自然因素引发的对高校产生负面影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它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并且给高校的正常工作秩序带来较大影响。流行性疾病发生时,高校纷纷停课,对学生进行隔离,调整教学计划,教师组织学生自学。
2.2 大学生容易受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时期,缺乏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危险的能力,此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等情况,所以他们在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时容易冲动,容易采取比较偏激的方式。
2.3 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学生,由于学生思想单纯,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容易采取过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集会、游行等,这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就会乘机进行煽动,导致事态扩大,还会制造暴力事件,嫁祸于学生。
3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辅导员要具备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掌握相应的处理问题的技巧和策略,这样,在事件发生时就不会手足无措,延误控制事态发展的时机。
3.1 加强预警预报工作,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加强预警预报工作,指导、督促好应急工作,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及时获取信息,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如何获取信息至关重要。辅导员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班团干部、党员积极分子、寝室长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源,当然,要想获取信息,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是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辅导员要真心爱护学生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对学生汇报的一些不良倾向,虽未造成危害,辅导员也应高度警惕,防范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同时,辅导员要保护提供信息的学生。
3.2 坚定立场,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辅导员必须时刻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密切关注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还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在发生公共性中,才能说服引导学生,化解危机。
同时,要加强形式政策教育的力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国家大事,分清是非,提高警惕性,不要受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明确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就要求辅导员善于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走进学生宿舍、课堂,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正面信息,摒弃负面信息。
3.3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日常行为管理者,在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针对不同特点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理论教育、模拟演练、预案制订等不同的教育形式妥善处理好意外事件,不仅可以降低事故损失,还可以对学生产生教育和警示作用。
由于高校扩招,致使校园各种资源相对紧张,人员相对复杂,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辅导员就要仔细观察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提醒学生在校内外都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自然灾害及传染性疾病发生时,要使用正确方法保护自己,将人身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在寝室要注意用电安全,禁止私接电源,禁止使用违章电器,禁止使用明火。
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往往都懊悔自己不懂法,以至于触犯法律,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还有的学生在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此外,由于纳入教学计划的法制教育课程相对较少,辅导员就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利用法制讲座、观看法制教育纪录片、发放法制教育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教育他们在做一个守法公民的同时,能正确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3.4 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波动明显,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辅导员平时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学生,多到学生宿舍及其他学习、生活场所,了解学生的生活需求及身心状况,尤其要关注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群体,如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及后进学生,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力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危机应急意识,可以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同学们灌输危机意识,并可以通过危机演习来加强效果。另一方面,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已经发生时,要做好当事人的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正确看待事件,减少恐慌情绪,因此,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如宣泄法、阻断法、控制呼吸法等,教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同时,要以朋友的身份来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在信任辅导员的前提下才能接受帮助,从而化解危机。同时,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把握心理情绪,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避免产生盲目从众性过激行为,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威慑,让其意识到某些不良行为行为的产生所付出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吴粲,张利先.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2009(12):121-122.
[2]赵晶晶,侯硕知.论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