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我国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乡各类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据统计,目前全国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约为3.6亿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7亿吨,清运量1.4亿吨,处理率为60.3%;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9亿吨,清运量与处理量甚微。垃圾不仅影响景观,还污染了与我们生存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但另一方面,垃圾也是人类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垃圾资源化的潜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增长。在垃圾的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有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这些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而且,有些物质通过合适方法的转化也能成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先分类再回收利用是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综上所述,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的强弱和行为的能力。
本文以我国浙江省H市部分城乡居民为调研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了该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分析了该市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和行为,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藉此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早已有之,综合起来可概括如下:
(一)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研究
岳金柱指出在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尚兵提出:当前大部分农村存在垃圾任意堆放、随意丢弃的现状。杨天周认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主要包括:垃圾分类处理缺乏整体运作;垃圾成分复杂、数量增加迅猛;二次污染“造就”环境隐患;基础设施和相应回收机构缺乏等。褚巍也概括了相关问题: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快速增长且增长势头仍难以遏止;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压力日趋严重;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理处置技术落后,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等。
(二)关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岳金柱认为一是中国老百姓家里产生的垃圾中几乎没有可利用的东西,而其中产生臭味主要是厨余垃圾;二是社会各界人士始终做到不乱扔垃圾;三是堆肥与回收利用是我国居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褚巍归纳了以下相关原因:村民觉得乱倒垃圾无所谓;垃圾存放点太远,自己就随便处理。杨天周认为相关原因有: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缺位、市场淡漠、居民参与不足等等。
(三)关于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岳金柱的相关建议是:政府主导推动;以市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市场机制运作;运用激励手段;依靠科技支撑等。褚巍则建议:一是实行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无害化;二是增强村民的意识;三是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管;四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张翠华等人认为应该遵循“三化”原则处理农村垃圾;加强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垃圾处理等。杨天周提出了创新投资机制;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动公众参与;全面落实长效态制度等应对措施。
总体上,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涉及居民相关意识和行为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实地调查并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面,提出的相关对策过于宏观空泛,没有更为深入的具体化和论证。
三、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在我国浙江省H市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达93.4%。此外,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与相关区域的街道、乡镇和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现将调研结果归纳、分析如下:
1、当地生活垃圾投放处所在位置状况
当被问及“在您生活的地方,生活垃圾投放处设置在哪里?”问题时,有94.65%的被访者表示在家附近都会有生活垃圾投放处。这说明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投放出所在位置基本便于居民投放。
2、居民每天处理生活垃圾的次数
当被问及“您每天处理生活垃圾的次数?”问题时,有97.64%的被访者每天处理生活垃圾至少一次及一次以上;每天处理生活垃圾在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居民占比66.81%;还有2.35%的居民视生活垃圾的数量多少而定。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还是很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洁净度。
3、被访者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种类情况
当被问及“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种类?”问题时,仅有44%的人表示了解,不太了解的占了50%,而不了解的有6%。这也表明大部分人对垃圾如何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有待加强。
4、被访者实际处理生活垃圾的情况
当被问及“您是否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时,只有46.47%的被访者有保持一直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而很少或从不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被访者高达53.53%。这说明大部分被访者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虽较强但实际相应行为却不多,意识与行为不相对应。
5、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认知情况
当被问及“您是否了解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问题时,有26.04%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是堆放;有33.82%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是填埋;有40.14%的被访者认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是堆放焚烧。这说明在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上居民分歧比较大,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也不甚了解。
6、居民获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途径
当被问及“您获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的途径”问题时,调研显示有40.92%的居民表示获知的相关知识的途径来自社区宣传;有59.08%的居民获知相关知识的途径来自网络和媒体。这些数据表明了社区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
四、讨论和建议
(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讨论
1、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传统的垃圾集中排放、收集、处理的方法,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已经形成了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行与普及。
2、落后的环保意识
从调研来看,不少居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他们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还只局限于大气、水源等污染,很多居民地认为环境污染与自己如何处理生活垃圾无关,居民对自己制造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认识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阻碍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3、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与宣传力度的不足
早在十多年前,浙江省H市就试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排放与收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从调研可以看出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上看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宣传还不够,这些都导致居民无法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4、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缺乏有效监督
对于居民丢弃的生活垃圾是否进行分类,并且是否按规定投放没有必要的检查,缺乏监督,导致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步,居民处理相关问题也是随心所欲。
5、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目前相关经费基本来自于政府拨款的,如果要全面推广,需要经费之巨大可想而知,单纯依靠政府是不现实的。
(二)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持续推动,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还需要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日本,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备:日本对保障垃圾回收的实施制订了三个层次的法律,分别是促进建立循环社会的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以及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的综合性法律、根据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垃圾分类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十分明确:在日本的法律中,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各参与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每个人不论什么角色什么地位都主动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需重视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出台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促进垃圾的分类,明确单位和居民的垃圾减量和分类责任,规范运作模式,对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制定与垃圾减量和分类挂钩的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和扶持规模化、产业化的旧物回收企业,建立科学的旧物回收机制和规范统一的旧物回收网络;建议完善的奖惩机制,细化各项标准,使垃圾在分类、收集、处理、回收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
为鼓励居民的积极性,推进相关工作开展,政府应最大程度的承担生活垃圾分类的成本,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例如免费发放垃圾桶,垃圾袋,给予积极人员有偿奖励,增加管理人员,给予相关企业财政补贴。
3、加大宣传力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有关方面需要对保洁人员,垃圾清运人员、小区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相关培训;可以采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小册子,在地方电台安排先关的电视节目,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相关的媒体报导,使居民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环境保护的观念,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
4、增加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引导
安排专人对居民的生活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垃圾放混的行为进行引导,对于引导劝告后屡次不进行垃圾分类的村民,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罚款,对于表现积极的,认真做好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有利于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
5、完善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进资金支持
政府有必要规范垃圾收运和回收的主体,扶持和发展具有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收运企业和回收公司参与垃圾分类,吸引市场资本对垃圾进行产业化投资,建立有效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回收利用体系。例如在垃圾收运环节,村委会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将清运车拍卖,同时与车主签订协议,实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输使用效率。
6、居民要积极配合、认真实践
居民应该积极主动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知识,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多参加有关环保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居民还需要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相关教育并身体力行为子女树立模范,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知道如何科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为国家环保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岳金柱.治理视角下的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从源头破解垃圾围城与污染的治本之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06).
[2]尚兵.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11).
[3]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4]杨天周.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7(05).
[5]张翠华,范小振,施民梅.农村垃圾处理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关键词】杭州市滨江区 社区居民 垃圾分类 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乡各类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我们每天都投放大量的垃圾,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活垃圾投放所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越发地凸显出来,因此也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垃圾分类是杭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 同时也是我们每个社区居民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所能做的小事情。当前,把垃圾分类作为社区管理的内容有着重要意义。
一、垃圾分类的概念
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别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二、滨江区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
杭州市在2004年便已颁布《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本市逐步实行生活垃圾的袋装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并在2012年通过的《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则明确规定生活垃圾必须全面实行分类投放。可见杭州政府在这十年间逐步实施并加强了垃圾分类的政策。2014年8月1日,滨江区出台了《“清净在源头”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16年底,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小区中,家庭宣传普及率达到100%。由此可见,垃圾分类的政策已由市政府落实到区政府,滨江区也加大了垃圾分类前端投入力度,开展了居民垃圾分类工作。
但是就目前滨江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社区居民在排放垃圾时分类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垃圾的分类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二次分拣阶段,这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繁重程度,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我们对滨江区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进行了调研。
三、滨江区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现状
笔者于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杭州市滨江区主要社区(包括东冠社区、联庄社区、西兴社区等),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问和实地调查三种方法对滨江区社区的垃圾分类参与者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共发放400份问卷,有效问卷378份。我们针对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进行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基本摸清了社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
(1)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居民对待垃圾分类的态度有较大差别。只有17%的居民在投放垃圾时,会刻意区分垃圾桶的分类,42%的居民则不会刻意去注意,如果注意到了标识,则会将垃圾分类投放。19%的居民表示在注意到了垃圾桶的标识之后会分类处理垃圾,但是基本上不会注意到垃圾桶的标识。其余的22%的居民则完全不在意垃圾桶的标识,不会关注垃圾的分类。
在另一项调查中,31% 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种环保行为,应该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27%的被调查者表示并没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但是如果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则会积极配合。其余41% 的居民则表示生活习惯已经定下来,很难真正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2)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处理方法。将有价值的垃圾出售是垃圾处理的一个方法,也可以说是垃圾分类的一个初步环节。其中有63%的居民在处理家庭垃圾时会将有价值的废品出售。在这其中,15%的居民会将剩下的垃圾分类投放,48%的居民则不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另外有37%的居民对于生活垃圾一般既不会分类也不会做卖废品处理,而是将生活垃圾整袋直接扔进垃圾桶。
(3)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看法。在所做的调查中,居民普遍认为滨江区目前垃圾分类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对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有9%的居民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且政策的落实也不到位;21%的居民认为政府或者社区监管的力度不够,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另有11%的居民认为宣传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规定并不了解,7%的居民认为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有效扩大的垃圾分类监管队伍,增加、更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开展垃圾分类新技术的研究等。然而在这些原因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仍是群众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5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垃圾分类工作做的不好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意识的欠缺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了。
四、滨江区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1)垃圾分类注重规章制度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垃圾分类方面的专用法规,只有一些指导性的条文,且均缺乏对垃圾如何分类、如何收集和处置等实施细则的规定。分类责任主体模糊,垃圾分类缺乏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总体可操作性较差。
(2)垃圾分类标准制定不够详细,居民各自对垃圾分类的标准都有差别。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居民对可回收垃圾概念的理解仅仅是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使得居民的投放垃圾选择不一样,从而达不到垃圾分类的效果。
(3)部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很多居民都是将所有生活垃圾放在同一个垃圾袋中,然后将整袋直接丢到垃圾桶,没有细致的将可回收的、有毒的、厨房垃圾等分开来,他们觉得那样分类太复杂太费力。
(4)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正确率不高。部分居民会在家中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投放的正确率却很低。比如厨余垃圾是指厨房做菜或日常饮食剩下的垃圾,而食物的包装盒(豆腐盒、水饺袋等)不属于厨余垃圾。
(5)宣传方式单一、力度小。垃圾分类的宣传主要在社区进行,这样的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影响力有限。政府缺乏监督,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在社会上引起重视。同时,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宣传大大不够,垃圾分类在深度、广度、频繁度上急需加强。
五、根据滨江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和立法。尽快完善杭州市城市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将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理各环节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可以结合滨江区的自身情况,具体制订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滨江区出台的《“清净在源头”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2)增加垃圾分类的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的资金投入,来断扩大的垃圾分类监管队伍,增加、更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开展垃圾分类新技术的研究等。
(3)建立垃圾分类奖励制度。对垃圾分类较好的居民,采用多种形式给于一定奖励,如发放垃圾分类补贴给做的好的家庭等。这样有利于大大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4)统一完善垃圾分类标准。在垃圾分类尚未成熟的阶段,分类标准应以方便居民理解和投放为主。对垃圾分类划分的标准,应当参考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于一些可回收的有利用价值的垃圾,比如废纸、塑料瓶,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回收点,社区居民可以直接将这些垃圾变卖给回收点;对于那些有害的垃圾,比如废电池等,社区应专门派工作人员定时上门回收。这样垃圾分类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5)加强多渠道宣传,公众参与。很多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是由于政府、社区、媒体等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做的不到位。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不应局限在社区内部,政府应当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手册,增大垃圾分类的普及面。大众媒体也应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教育工作。学校也应当加入其中,一个人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应从小就教育孩子进行垃圾分类。只有全民参与进来了,才能更有效地实行垃圾分类,达成目标。
六、总结和展望
通过这次调查实践,以及笔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见证了滨江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实施状况。如同大家所料想的,垃圾分类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体制和设备尚不成熟,未来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问题,应举权社会之力,由政府、社会、家庭共同来参与。
参考文献:
[1]文建军, 许振国, 庞志峰, 杨斌, 金永久, 杨敏, 张娜, 马楠.城区居民对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认知水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3).
[2] 高顺枝,罗兴章,郑正,冯景伟,赵国华,聂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思考[J].环境卫生工程,2009,(1).
[3]黄宝成,张钊彬,赵婷婷,宋苏丹,汪美贞,冯华军,沈东升.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情况调查及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7).
[4]姜朝阳, 周育红.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2).
[5]曹婷婷.有关杭州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成效的调查报告[J].杭州师范大学,2013,(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戏网论谈10”为你整理了这篇垃圾分类工作二月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总体进展情况
1.二月任务完成情况。本月垃圾分类管理科,牵头工作任务共2项,实际完成2项,未完成0项,完成率100%。
2.全年任务完成情况。二月份共完成全年任务1项。其中,按原计划二月份应完成1项,实际完成1项,未完成0项;提前到二月份完成全年任务0项。目前,累计完成全年任务共2项。
3.二月未完成任务进展情况。上半年未完成任务0项,目前完成2项,未完成0项。
4.提前开展任务情况。原计划2021年开展,提前到二月份开展的任务有0项。
二、二月具体进展情况
(一)扎实督导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了加快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雁塔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对大雁塔街办、杜城街办、小寨街办、等驾坡街办、长延堡街办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检查。在检查以上街办辖区内发现存在不足:宣传氛围不浓厚,标识标志不规范,个别垃圾分类容器存在混投现象,垃圾分类工作台账资料缺失。针对存在问题。雁塔区垃圾分类办将加大工作督导力度,要求各街办加快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从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制度建立、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抓好措施落实,切实加快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准开展《条例》普法宣传活动。为进一步推进《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普法宣传工作,加深广大市民对《条例》的熟知。2月2日,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生态环境局雁塔分局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开展垃圾分类 建设美丽雁塔”主题宣传活动。开场前工作人员通过发放《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雁塔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环保购物袋等宣传资料,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活动期间乔局长莅临宣传现场指导和参与了此次宣传活动,充分肯定了宣传氛围的营造、宣传资料的编印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乔局长指出:生活垃圾分类任务重要而艰巨,要做到最大程度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完善生活垃圾宣传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巩固现有好的经验做法,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随后,活动在热舞中正式拉开序幕,背景屏幕循环播放雁塔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纪实宣传片。激情洋溢的《生活垃圾主题舞蹈》以及精彩纷呈的《垃圾分类我能行》模拟投放小游戏,吸引周边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参与。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和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在文艺节目之间穿插的创建文明城市和喜迎十四运以及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环节,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将活动氛围推向了。
(三)加强辖区检查力度。我市疫情防控平稳局面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加大监督和执法查处力度,一月份以来共督促检查辖区小区170个,单位及沿街商铺536家、现场督促整改生活垃圾分类问题238个,下发整改督办单2个,并对督办整改效果进行复查。
三、工作亮点
(一)构建党建引领三级联动分类平台。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治共管”的思路,制定《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党工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动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平台,同时,实行区级领导(部门)联系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
(二)形成“1322”垃圾分类工作“雁塔模式”。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在认真学习,总结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区推行以宣传培训为中心,围绕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三个基本点,强化分类执法和分类运输两个保障,确保达到分类知晓率和覆盖率100%的工作目标即“1322”的分类工作模式,使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迅速有效展开。“1322”垃圾分类工作“雁塔模式”也在建部调研中得到肯定。
(三)强化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用好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要求,采取区级领导及区级部门包抓街办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严重公害之一,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严峻现实,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即垃圾减量化。实施垃圾减量化的措施包括源头减量,最大限度地废品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地回收可再利用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中包含了一些珍贵的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加强这些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从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角度看,每种资源和原料的开采、加工都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产生一定的污染,如果我们从垃圾中回收并重复利用,这就意味着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也减少了污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是治本之策,有利于减少最终需要处理的垃圾量,从而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提高“无害化”处理率,因此,研究解决垃圾中可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问题,是不仅达到资源循环利用,而且为社会发展提供变废为宝的一条途径。
一、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十分复杂,北方生活垃圾因气候影响有其独特的特点,居民生活垃圾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虽然近年来百姓的居住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在偏僻地区,特别是城乡接合部还存在许多冬天取暖、夏天烧煤做饭的住户,因此而产生的垃圾是大量的。据统计数字显示,一年中有三个峰值产生大量的垃圾,即每年2月份春节前后的取暖、做饭用煤量陡增,无机垃圾出现峰值;8月份,蔬菜水果大量上市,有机垃圾出现峰值;10-11月份,秋菜上市、取暖用煤陡增,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又出现峰值。
二、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前景
人类生活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家的环境保护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看,我国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市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必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1.垃圾分类、收集势在必行。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实现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分类利用。走资源化、减量化和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生活垃圾资源化。生活垃圾不分类那就是一堆垃圾,一旦分类那就是宝贝,废旧玻璃、铜、铝、铁皮、塑料和纸壳等,都不宜进入垃圾而直接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一经分类就是再生资源的“宝库”。二是生活垃圾减量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是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实行垃圾减量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关健,只有先分开才好利用,需要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2.建立废品回收和垃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要使垃圾综合利用体系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最根本的条件是有一个能使从事废品回收、垃圾综合开发利用的链条,持续、稳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将回收物品分类、捆扎、打包,并分别送往各处理场。成立垃圾资源利用公司,负责废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把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国内外合作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垃圾资源化技术进行筛选、推广以及再生产的系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高新产业。
3.制定优惠政策,依法实施垃圾资源化。垃圾资源化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所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是相当必要的。此举不仅可以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排放物进行依法检查,更在资金上支持了对垃圾无害化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大问题。
关键词:家庭小区结合;国民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模式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166-03
1引言
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就开始关注垃圾分类问题并取得很好地分类效果。在日本,垃圾以家庭为单位分成可燃烧与不可燃烧垃圾,并分别在指定的时间,用指定的塑料容器或半透明的垃圾袋装好后丢弃到指定的垃圾站[1]。在德国,生活垃圾则在居民家中实施分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居民根据不同成分垃圾的利用及处理途径,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收集,利用“三桶系统”和储藏容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开处理[2]。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后,到90年代,玻璃的回收量已达到其产生量的50%,纸张的回收量达到其产生量的41%,塑料的回收量达到其产生量的5%,纸板的回收量达到其产生量的1/3[3]。在美国为了减少垃圾进入填埋场,当地政府推行多项回收和减少产生废物的计划,其中包括源头减量,改变垃圾回收价格,路边进行回收等[4]。
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卫生填埋为主,但并没有先分类再填埋,导致许多可回收资源浪费。在美国,为鼓励居民多进行分类,竞选活动通常会涉及到以社区为单位的相关分类项目[5],但目前我国并没有订制关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虽然一部分拾荒人员和废品收购站在一定程度上对垃圾中可再利用部分进行了分拣,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我国鼓励民众自主进行垃圾分类,如在街上设置分类垃圾桶,但由于我国分类知识普及度不高,且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分类垃圾桶的垃圾没有分类回收而是混合在一起进行回收,导致分类垃圾桶基本没有起到作用。
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他国的分类方式,要求国民将垃圾细分成十几种,而是需要一种更贴近大家生活的分类方式,简单方便并能让居民体会到分类对生活产生的益处,同时要鼓励企业及政府投入到其中,加大号召力及实施力度。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家庭-小区相结合的分类回收模式,并通过对该模式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及企业经济效益做相关分析,来探讨该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
2家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的参与可行性
2.1家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
根据重庆市镜园小区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的分类模式,详见图1。
2.2家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参与可行性
本项目在重庆市九龙坡镜园小区内进行,此次家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是基于居民的自愿合作,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简单地分为干、湿两类,通过问卷调查,有83.4%的居民在无偿条件下愿意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而有偿条件下为89.3%,说明如果在实施初期给予居民一定的物质奖励将能加强居民的分类意识,提高分类意愿,居民粗分类的展开是具有可行性的。
居民进行粗分类后需要依靠相关企业进行后续的细分类,即将干垃圾中的可回收部分进行分选,这就涉及到分选技术设备问题。在2013第二届中国(南京)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不乏一些日常处理设备,如利用风选和磁选将垃圾中的塑料、纸制品、金属等从中分离的设备,有将餐厨垃圾中油水分离的设备,也有将厨余垃圾搅碎、离心、脱水及压缩的设备等等,展会上的许多设备都具有体积小,处理量大等优点,完全能满足小区内进行细分类的要求,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该模式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3家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的经济可行性
3.1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3.1.1国民经济效益评估
对该小区生活垃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收集分拣,根据《中国环境评价报告》(2012年)中指出我国的生活垃圾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以该增长率作为参考,对小区5年内生活垃圾总量及可回收部分的重量做一个估算,详见表1、表2。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国民经济效益进行估算。
(1)可回收垃圾产生的经济效益。根据重庆市当时对可回收部分的回收价格及表2相关数据,得到纸类收益131328元,塑料类172805元,金属类28006元,玻璃类143956元,共计47.7万元。
(2)因垃圾量减少而节省的费用。由于湿垃圾的含水率达到90%,经过处理的湿垃圾体积及重量将会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处置成本。现有技术可让湿垃圾的脱水率达到50%左右,根据表1,5年内湿垃圾经处理重量可减少1163.7t,据调研,干垃圾经过分拣重量减少328t,重庆市九龙坡区每吨垃圾的运输过程中的运输和处理费用为80元/t,垃圾处理站的费用为68元/t,所以5年内因垃圾量减少而节省的费用为22.1万元。
(3)垃圾分类后续处理节省费用。由于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并对湿垃圾进行脱水压缩处理,使垃圾成分相对简单化,后续处理更为简单,据有关研究结果,后续处理可以节省的费用P=20元/t,垃圾经过分拣后垃圾总量为2964t,再经过脱水垃圾总量为1800.3t,后续可节省费用为3.6万元。
(4)固定总投资折旧费用。为方便居民将干湿垃圾分类投放,需要配备垃圾桶,根据小区规模,5年中购置垃圾桶总费用为20625元。小区每年需对保洁及分类人员提供劳动护具及工具,每年的费用为2000元,则5年共投入1万元。同时在小区里设置一个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设备价格为7.5万元,使用年限为五年,则垃圾处理设备折旧费用为7.5万元。且五年的电、水费等经估算需5000元。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处理后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为65.4万元。
3.1.2国民无形效益分析
以上是从经济层面对垃圾分类所产生的效益分析,而在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对社会产生的无形效益也不容忽视。例如,生活垃圾经过源头分类后,垃圾总量是减少,可回收部分的再利用则减少了对现有资源的浪费,减少了焚烧的垃圾量,减小了焚烧过程对大自然带来的污染,同时资源消耗的减少能为我们营造一个更良好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总的来说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善。
3.1.3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民经济效益的评估分析,可知如果采用家庭-小区相结合的垃圾分类模式,5年中将会带来的国民经济效益为65.4万元,同时带来巨大的无形效益。政府可以将这部分的经济效益转移到推动分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鼓励企业及居民投身到分类进程中,相信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经济效益及无形效益。
3.2企业回收经济效益分析
3.2.1企业回收经济模式
现针对提出的家庭-小区回收模式,在鼓励居民能够配合的提前下,更需要相关企业或单位的共同参与,以获得更有序更高效的效果。但企业的运营模式都是建立在盈利基础上的,如在家庭-小区模式的回收过程中,企业通过回收可再利用部分再进行出售,减少垃圾清运量从而减少油费等因素来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盈利模式,相信不少企业会参与其中。本文将从最基本的收支模式来分析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后是否会对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即企业收益=总收入-总支出。
3.2.2企业总收入
本文3.1.1的(1)部分中对此部分做出了说明,企业通过回收生活垃圾有再利用价值的部分,所产生的经济收益是47.7万元。
小区入住居民为1784户,居民每年须向物业缴纳物业费,物业费中的卫生费则是保证小区垃圾清理处置的费用来源,现根据重庆相关水平,每户每月所缴纳的卫生费大约为6元,则五年所收取的卫生费为64.3万元。综上所述,企业在五年内总收益为47.7+64.3=112万元。
3.2.3企业总支出
在企业或物业针对生活垃圾源头回收如不考虑湿垃圾的处理,只是针对垃圾干湿分类并将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部分分离出来,那么主要的支出为设备投放及聘请员工的费用。
其中设备投入在3.1.1的(4)中以做出说明,为11.1万元。员工工资根据现小区配备的6名员工,每名员工的工资为1500元/月,外加福利300元/月,年底年终奖3000元。则五年6名保洁员的工资总费用为73.8万元。
由于垃圾分类后垃圾总量不会明显增多,所以清运人员的数量不需要增加,但需要专门的分类人员将可回收部分分类回收。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调研估算得到需增加2名分拣人员,五年的工资为29.4万元。可知企业如不对湿垃圾做另作处理,则五年的总支出114.3万元。
根据上述分析,企业总收入为-2.3万元,即企业或物业只是单纯的将干垃圾分类出来,5年后企业将会亏损2.3万元。
3.2.4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企业如果投入到家庭-小区相结合的垃圾分类模式中,且不对湿垃圾做其他处理的条件下,企业五年将会亏损2.3万元,并且实际操作过程比本文假设情况更为复杂,企业的亏损将远远不止2.3万元。所以只是单纯地依靠企业单独参与到小区里的分类中,将会给企业带来亏损,从而导致没有企业愿意参与其中。如果政府能对此项目进行经济及政策上的支持,相信将有不少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投入到这项极具深远意义的项目中去。
4结语
通过以上对家庭-小区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的经济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该模式的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看出如果企业单独参与到分类项目中,五年后企业至少会亏损2.3万元,将没有企业愿意参与其中,即该模式不具可行性。通过对该模式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5年中将会带来的国民经济效益为65.4万元,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无形效益,从国民经济层面来说是,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如果政府能将相应的国民经济效益转接到企业中去,并能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保证实施的力度,鼓励企业及居民参与到该项目中去,家庭-小区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对环境具有深远良好影响的模式,将具有美好的前景及可持续性。
致谢:在此要特别感谢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城镜园小区的观江物业,业主委员会、老科协及九龙坡区环卫所对本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政府赴日本考察团.日本东京都垃圾管理经验与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74~77.
[2] 罗仁才,张莹.德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7):30~31.
[3] 徐海云,黎青松,翟力新,等.高级管理人员赴欧洲技术考察报告[J] .环境卫生工程,2001(1):39~44.
关键词:仙浴湾镇;生活垃圾处理;调查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26
1 仙浴湾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问卷
1.1 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设计问卷的前期,针对仙浴湾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深入到不同农户家中走访、座谈,初步了解仙浴湾镇内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认知程度,分析提出的具体问题,将问卷问题做到细致。然后设计问卷,问卷中包括年龄构成,文化程度以及对生活垃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具体问卷如附件所示。
1.2 问卷调查对象选择
全镇居民共同参与,仙浴湾镇共有人口120000余人,为了尽量保证问卷调查的全面,本调查针对镇内5个村,每村根据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和居住的位置随机抽取100人参与调查,其中必须包括2名村干部,最终确定本调查问卷的对象。
1.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在发放问卷前,各村村干部提前在每个村组确定被调查人员,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有效,发放问卷时调查者针对村确定的被调查人员采取随机入户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487份确认为有效,有效票占总票数的97.4%,可以认为本次调查有效。
1.4 数据分析
根据发出的调查问卷统计出, 18周岁或以下占6.57%,19~39周岁的占16.63%,10~59周岁和60周岁或以上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6.55%和40.2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毕业及以下占的比例较大,占到了83.37%,而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4.99%,从未读过书的占比例最小,仅仅1.64%;家中的主要生活垃圾在调查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厨房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分别占81.72%和84.39%,而废塑料、废纸等占8.62%,其他垃圾占比最少;从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中,表示支持的占23.41%,表示反对的占24.43%,而表示无所谓的占比最大,达到了52.16%;家中垃圾的处理方式,集中丢弃到指定的垃圾箱中占比可达到74.54%,丢到自然形成的垃圾堆放点占17.86%,放在自己屋子的周围和其他地方的分别占5.96%和1.64%;对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垃圾知晓率在0%~30%的占13.96%和8.01%,在30%~70%的比例最大,占73.10%和75.98%,知晓率在70%~100%的占12.94%和16.02%;在是否关注过环保类的报道的调查中显示,非常关注的仅占5.75%,比较关注的占34.09%,一般不太关注的占42.09%,非常不关注的占到了18.07%;对周围有没有关于环保类的宣传或活动的调查,表示经常有的仅占3.9%,表示偶尔听说过的占6.98%,所占比例都较小,表示没听过的占43.12%,表示不清楚的占45%。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仙浴湾镇居民对生活垃圾的认识还是有很大的不足,生活垃圾的处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 仙浴湾镇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
仙浴湾镇人们生活垃圾处理多采用堆放方式,而在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占25.46%,收集堆放占74.54%。仙浴湾镇人口居住分散,每个村每个居民组都有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垃圾槽,但是仍有部分居住分散的地带缺少垃圾槽,而且由于道路等客观原因,给垃圾收集清运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仙浴湾镇和大多农村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一样,仍主要采用的是简单填埋和堆放焚烧。虽然各村各居民组都有固定的垃圾收集槽,村民生活垃圾收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垃圾清运和处理设施缺乏,垃圾清运过程中会有垃圾散落,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烟气等,造成二次污染。
2.2 垃圾基本处理方式难以妥善应用
就仙浴湾镇目前的基本条件根本不可能采用垃圾分类,更谈不上回收利用。在人口素质方面,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5%,而年龄在40~59周岁的占36.55%,60周岁及以上的占40.25%,大多数为留守老人。谈到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上,表示无所谓态度的占52.16%。而且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的水平不高,往往利用地点偏僻并且自然形成的沟壑或者山区对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填埋,使污染更加集中。仙浴湾镇就是将垃圾场设在山边空地,采用简单填埋的方式和简单焚烧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2.3 政府财政支持不足
仙浴湾镇财政靠上级支持,近年来农村各项收费政策取消,而镇内企业很少,财政收入很少,镇内日常开销都入不敷出,何谈投入到生活垃圾的处理,而且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仅仅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在经济效益上根本不会体现。所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很少有人或者企I涉足。而在农村,地方的财政支持着垃圾的处理,农村往往存在着资金不足的情况,需要上级财政的拨付,但是在上级的财政拨付过程中,按照比例分到各个乡镇,使各个乡镇得到的资金都无法满足当地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到目前为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缺口较大。通过走访仙浴湾镇各村村民得知,各村的日常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严重不足,这样何谈治理。
2.4 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不到位
在调查中发现,仙浴湾镇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占70%的农户。仙浴湾镇主要是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村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很低,但是社会发展较快,物价上涨迅速,收入远远不能满足消费。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考虑的是如何生活,是如何赚钱,而对环境往往忽略。由于农民的收入较低、文化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淡薄造成了这种狭隘观念的产生,所以农民大多数不会将注意力放在环境保护上。因此造成了农民这种认识遍布在农村的每个角落,使环境治理问题难上加难。
2.5 政府对农村垃圾垃圾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是产生的效果不大,而且实现的周期很长,所以相关部门往往忽略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性,更不会加大资金投入。在调查周围有没有关于环保类的宣传或活动时,有43.12%的人表示没有听过,有45%的人表示不清楚。
2.6 现行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方式可行性差
部分地区试行了“各户自行收集,各村分散收集,乡(镇)集中运输,县(市)集中处理”的环保管理体系。城市适用于这种管理模式,而农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在实施这个管理模式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可利用的垃圾和废品没有利用,造成资源的浪M,而且造成垃圾量的增加;基础设施不完备,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垃圾管理中,而且运输费用巨大,由于运输过程中没有苫盖严实,散落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城市环卫系统的运转已经饱和,如果农村生活垃圾运转到城市,将给城市环卫系统造成瘫痪,不仅解决不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而且还给城市垃圾的处理带来了压力。
3 仙浴湾镇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环保宣传力度不足
因为农村缺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在传统习惯背景下,导致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相对淡薄,在调查中也显示出,当问到是否关注过环保类报道时,表示非常关注的仅占5.75%,比较关注的占34.09%,一般不太关注的占42.09%,非常不关注的占到了18.07%;问到对周围有没有关于环保类的宣传或活动的调查时,表示经常有的仅占3.9%,表示偶尔听说过的占6.98%,所占比例都较小,表示没听过的占43.12%,表示不清楚的占45%。
3.2 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一直以来政府的精力大多时间集中在城市垃圾的收集处理,而对农村垃圾问题一直不作为,由于农村资金缺乏的问题,仙浴湾镇的保洁人员和设施配套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虽然有一些好的做法,但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很难实施。以2008年为例,中央财政环保投入430亿元,其中首度设立了5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仅仅占了总投入的1.5%。政府不断要求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程度,而政府财政的支持却停在原地,给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增加了难度,更谈不上无害化处理。仙浴湾镇每年投入改善环境卫生资金30余万元,上级政府也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仙浴湾镇卫生进行改善,但是对于处理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来说杯水车薪,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3.3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知晓率低
废旧塑料瓶和塑料制品经过加工可制作工业塑料块、再生塑料颗粒及木塑制品;生活中的剩菜剩饭和农作物的秸秆等可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取暖和做饭,发酵后的原料可制成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木头和干的农作物秸秆等可燃垃圾,可以用来焚烧供热和发电;废旧的铁制品可以回炉融化,制成新的可利用的铁制品等。而实际中,这些被认为无用的垃圾往往仍然存在利用的价值。调查中显示居民对不可回收和可回收垃圾知晓率在0%~30%的占13.96%和8.01%,在30%~70%的比例最大,占73.10%和75.98%,知晓率在70%~100%的占12.94%和16.02%。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都分不清楚,更谈不上循环利用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从2000 年的1. 18 亿吨增长至2012 年的1. 71 亿吨; 与此同时,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从244. 39 万吨增加到648. 31 万吨,2012 年人均垃圾日清运量达到1. 0kg,而台北市已降到0. 37kg。随着垃圾处置量稳步增加、处置标准的提高、用工成本的增加,垃圾处置的政府责任和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现有公开的统计资料仅包含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费用,不是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并且,缺乏详细的界定,以至于误导社会并影响正确的决策。因此,文中尝试在界定生活垃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的前提下,应用市场价格估计成本,即文中所称的社会成本核算,旨在为社会提供生活垃圾管理的成本信息,揭示生活垃圾管理所占用的社会资源,纠正公众的认识偏差,促进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处置属于城市公共产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其管理成本呈逐渐增加趋势[3]。很多发达国家采用各种措施努力控制生活垃圾管理成本,包括垃圾处置经营模式改革、实施垃圾分类促进减量等[4]。Lohri 等[5]将生活垃圾管理的总成本按照成本类型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按照管理环节将其划分为收集成本、运输成本、处置成本、垃圾费征收成本、公共部门管理与服务费、资源回收成本。Debnath 等[6]建立了生活垃圾管理服务的全成本核算框架,按照成本要素将其划分为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进而按照生活垃圾的主要管理过程将成本要素划分为收集成本、转运成本、处置成本。Kinnaman[7]为确定生活垃圾最优回收率讨论了生活垃圾处置全社会成本的估算方法,对社会成本进行了界定,认为社会成本包括垃圾收集与处置成本、家庭回收成本、处置外部环境成本、回收外部环境收益等。Fiorucci 等[8]和Costi 等[9]采用非线性优化模型核算了意大利热那亚市的生活垃圾处置成本,包括回收成本( 含收集费用) 、运输成本、处理成本。此外,学者还研究了生活垃圾管理各环节成本的构成,如,运输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燃料和车辆费用( El - Hamouz) [10]; 填埋成本包括基建成本、操作运营成本、垃圾运输到填埋场地的成本( Assamoi) [11]。国外针对生活垃圾处置成本核算的研究较为成熟,由于国内外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经营管理模式、垃圾处置标准的差异,在成本的界定与划分上有所不同。
国内学者在生活垃圾成本核算方面做了尝试。陈科等[12]基于垃圾计量收费的定价思路,估算北京市1998 年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填埋的社会成本,分别为21. 7 元/吨、37. 0 元/吨、39. 1 元/吨。何品晶等[13]认为垃圾处置成本应涵盖收集、运输、转运、处理等环节的费用,计算了2009 年杭州市余杭和临安的垃圾处理成本,分别为253. 5 元/吨和276. 6 元/吨。褚祝杰等[14 - 15]围绕生活垃圾按排计费的费率,根据边际成本定价法核算了垃圾处置的边际费用,包括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国内研究已对生活垃圾处置成本进行了初步核算,但尚未准确界定生活垃圾处置的全社会成本,并不是以市场价核算的全成本,核算所用数据资料不细致不系统。
北京城市规模大,垃圾产生量多,生活垃圾处理面临严峻挑战; 北京的生活垃圾管理是我国特大城市的典型,良好的垃圾处置成本控制具有示范效应。文中参照国外的成本划分方式,并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对生活垃圾处置的全社会成本进行界定,进而提出基于市场价格的全社会成本核算方法,据此测算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社会成本,以揭示当前垃圾处置所占用的社会资源。
1 生活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与核算方法
1. 1 社会成本界定
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和其他垃圾三类,如果可回收物、厨余未分类并混入了其他垃圾,则算作其他垃圾。文中估算其他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若可回收物、厨余已分类存放并单独处置,则不进入其他垃圾处置系统,文中不对此继续分析。北京市虽然试点垃圾分类已有14 年,但至今基本没有实现源头分类,因此,文中使用的生活垃圾( 进入填埋场处置的) 实质是其他垃圾。生活垃圾处置是指将生活垃圾从小区公用垃圾桶运送到密闭式清洁站、转运站直至垃圾卫生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安全处置的过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包括收集、转运与安全处置环节。以北京市为例,收集环节通常由各区环卫中心负责,将社区、机构公用垃圾桶中的垃圾收运到密闭式清洁站; 转运和安全处置环节的责任主体通常是市环卫集团或各区环卫中心,将垃圾从密闭式清洁站送至大型垃圾转运站,而后负责垃圾的卫生填埋或焚烧。生活垃圾处置全社会成本并未包含资源回收成本,原因是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并不属于同一管理系统,资源回收利用以价格和利润为导向,属于市场行为,并非公共支出的范畴[16]。北京市卫生填埋的比例为70%,是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文中针对最终卫生填埋处置的垃圾进行全社会成本核算,焚烧处置文中不做研究。生活垃圾处置全社会成本指全过程的、社会为其安全处置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并以市场价核算的成本,包括财政支出的费用和未以货币形式体现的成本( 如,土地成本)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并非完全的市场化行为,运输环节的真实成本用市场价反映; 同时,北京土地资源稀缺且土地存在机会成本,在核算中应考虑土地成本。
社会成本应包括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由于生活垃圾处置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因此,其社会成本实际为公共成本。按照生活垃圾管理的生命周期,文中将其社会成本划分为收集成本、转运成本和卫生填埋成本。收集成本指从社区公用垃圾桶将垃圾收运到密闭式清洁站和清洁站的全部成本,不包括社区内的垃圾清扫。转运成本包括密闭式清洁站至转运站的运输成本I、转运站建设和运营成本、转运站至卫生填埋场的运输成本II。其中,转运站成本指垃圾经过筛选、压实及最终渗滤液达标处理等产生的费用。卫生填埋成本指在渗滤液达标排放、填埋气回收处理条件下,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及运行成本。按照成本发生的时间尺度,将其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即为基建成本,需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可变成本即为运行维护费,直接构成当年成本。而且,在生活垃圾处置缺乏市场化的背景下,垃圾处理厂建设用地、运输等多个环节存在隐性成本。
1. 2 成本核算方法
基于管理环节划分的收集成本、转运成本、卫生填埋成本需涵盖各环节的所有费用,核算方法详。其中,采用平均年限法①估算固定资产折旧,净残值率按照其原值的4% 确定。采用机会成本法估算垃圾处置占用的土地成本,且认为商业用地价格能够反映土地的机会成本。运用市场价格替代法估计运输成本,主要通过对物流公司的访谈获取相关数据。
2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置社会成本核算
2. 1 收集成本
北京市生活垃圾收集费用尚无统计资料,收集环节采用案例社区核算方法。以西城区阜外西里社区为例,该社区占地129. 1985 万m2,常住人口6159 人。社区其他垃圾清运量1168 吨/年( 2012 年调查数据) ,人均其他垃圾日清运量为0. 49kg,与北京市城八区居民户的人均垃圾日产生量0. 44kg 近似②。尽管2012 年北京市城区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为1. 0kg,但由于居民具有流动性,差额0. 51kg 应是在机构的产生量,假定机构和社区的收集成本差异不大,可用社区的代替。其他垃圾由西城区环卫中心收运到密闭式清洁站,进行压缩并以集装箱形式由市环卫集团送至大屯垃圾转运站,在转运站进行压缩并装入大型集装箱,最终运至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
该社区的收集成本具有代表性: 首先,北京市90% 以上生活垃圾经过密闭式清洁站运至垃圾转运站或处理设施,且密闭式清洁站均执行北京市统一标准③; 其次,多数密闭式清洁站由所在区县环卫部门负责管理运行,该社区密闭式清洁站由区环卫中心运营,在运营方式上较为一致; 再次,密闭式清洁站之前的收集成本主要是从公用垃圾桶到密闭式清洁站的运输费用,而收集工与收集设备一般由环卫部门根据社区规模统一配备,另外,由于核算的是单位垃圾收集成本,可避免不同社区因其规模、垃圾产生量不同而导致收集工及收集设备配备不同引起的成本差异。并且,本研究核算其他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与社区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关系不大。
西城区阜外西里社区有38 个其他垃圾专用桶,平均一个桶服务162 人,垃圾采用电瓶车密闭收集。密闭式清洁站位于社区内,占地约140m2,主要固定投资为一套吊装设备。收集成本分为公用垃圾桶成本、运输成本、密闭式清洁站成本。其中,密闭式清洁站土地成本根据北京市2011 年的商业用地价格以及商业用地40 年使用年限计算,为38. 3 元/吨。收集成本合计727. 2 元/吨。
2. 2 转运成本
( 1) 转运站成本。大屯垃圾转运站位于朝阳区大屯乡,是国内首座密闭压缩式②且符合卫生条件的垃圾转运站,执行《关于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公告》。该转运站于1994年投入运行,2008 年12 月经过改建后正式运行,占地9667m2,其主体建筑物为垃圾压缩车间,另有车库、门卫、地磅、污水池等附属建( 构) 筑物[20],主要承担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的垃圾转运( 涵盖阜外西里社区) ,总投资10417 万元,设计转运能力1800 吨/日,若按20 年使用寿命,其单位垃圾基建折旧为7. 6 元。2012 年,大屯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成本为39. 1 元/吨,包括人工费、动力费、材料费( 含轮胎) 、工艺费、修理费、设备折旧、资产税费、期间管理。其中,人工费占比最高( 49. 26%) ,其次是工艺费( 12.38%) ,动力费和设备折旧费分别占4. 72%、4. 30% 。参照密闭式清洁站土地成本计算方法,转运站土地成本为4. 7 元/吨( 2011 年数据) ,转运站成本合计51. 4 元/吨。
( 2) 运输成本。考虑到不同社区生活垃圾运输路线及运输距离不同,本研究以大屯垃圾转运站和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主要服务区域( 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 的平均距离核算垃圾运输成本。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的中心位置距离大屯垃圾转运站分别为17. 1km、10. 9km、12. 5km,即运输I 的平均距离为13. 5km,而运输II 即大屯垃圾转运站至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距离为24. 0km,因此,垃圾的平均运输距离为37.5km。北京市生活垃圾均由集装箱密闭清运,可按普通货物运输价格估算,根据对物流公司的访谈,按照平均运输距离37. 5km 计算,单位垃圾的运输成本为150. 0 元( 2012 年价格) 。
2. 3 卫生填埋成本
2011 年北京市环卫集团阿苏卫、安定、北神树三个垃圾填埋场处理的垃圾量占北京市城六区垃圾清运总量的53. 5%。其中,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昌平区百善乡,是北京市第一座符合现代卫生填埋标准的大型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实施气体表面收集及全密闭工程,通过点燃和沼气发电两种形式对填埋气进行综合利用; 渗沥液出水执行《关于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公告》。该填埋场于1994 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填埋场工程主要包括防渗处理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和沼气收集利用系统。该填埋场占地604000m2,总投资1. 1 亿元,使用寿命17 年,日垃圾处理能力2000吨,主要承担东城区、西城区的全部生活垃圾以及朝阳区、顺义区、昌平区的商业垃圾的卫生填埋( 涵盖阜外西里社区) ,单位垃圾基建成本为8. 5 元。2012 年,环卫集团三个填埋场的运行维护成本均为110. 0元/吨,即为政府补贴价,其中,材料费占比最高,为50. 09%,其次是工艺费21. 77%,动力费和设备折旧分别占1. 34%和2. 65%,成本结构详。参照密闭式清洁站土地成本计算方法,垃圾卫生填埋的土地成本为264. 5 元/吨。因此,卫生填埋末端处置的社会成本合计383. 0 元/吨。
2. 4 可比价格调整
为了更加准确且完全可比,有必要对不同年份的价格调整为以2012 年为基期的可比价。贴现率的选择在跨期成本( 或收益) 分析中非常重要,结合2000 年以来2. 24% - 4. 14%②的国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文中选择4% 作为基准贴现率。同时,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③调整因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波动。调整后的单位垃圾填埋处置社会成本为1530. 7 元。
3 讨论
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社会成本核算结果表明,收集成本占全成本的比重高达59. 1%; 转运成本占13. 3%,其中,转运站和运输分别占3. 5%、9. 8%; 卫生填埋成本为421. 7 元/吨,占27. 6%。收集与卫生填埋成本构成全成本的主要部分。垃圾收集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人工费占收集成本的36. 5%; 而真正用于垃圾处理的费用较少,转运站和卫生填埋的作业成本合计188. 4 元/吨( 未包括土地成本) ,其他1342. 3 元主要产生于收集与运输环节以及往往被忽视的土地成本。此外,在生活垃圾处置社会成本中,土地的机会成本为328. 1 元,占全成本的21. 4%,垃圾处置占用的土地资源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环境年鉴》中相关数据核算北京市2012 年生活垃圾处置成本为151. 2 元/吨。该成本包括垃圾处理厂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维护费用( 能源消耗、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及与垃圾处理厂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 ,为垃圾处理厂的处置费用,仅占垃圾处置全社会成本的9. 9%。依据公开统计资料估算的垃圾处置费用仅为末端处理作业成本,远低于垃圾处置的全社会成本。
2012 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清运量648. 31 万吨,根据1530. 7 元/吨的垃圾处置社会成本,估算其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总额达99. 23 亿元,占当年北京市财政支出的2. 1%,人均垃圾处置支出高达556. 4 元/年。不难看出,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已经非常高,垃圾减量已刻不容缓。
4 结论与建议
文中依据生活垃圾的管理环节,明确界定生活垃圾处置全社会成本,提出基于市场价的全社会成本核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的案例核算,得出如下结论:
( 1) 2012 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社会成本为1530. 7 元/吨,包括收集成本905. 1 元/吨、转运站成本54. 0 元/吨、运输成本150. 0 元/吨、卫生填埋成本421. 7 元/吨。通过该方法核算的成本涵盖垃圾从收集到卫生填埋处置的全部成本,远高于由公开统计资料估算的处置成本,垃圾处置的全社会成本被低估。
( 2)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已经相当高,人均垃圾处置支出达到556. 4 元/年。
( 3) 垃圾收集成本、转运站成本、运输成本、卫生填埋成本所占比重分别为59. 1%、3. 5%、9. 8%、27.
5%,收集环节成本远超过中间转运成本和末端处置成本。
( 4) 生活垃圾处置社会成本中的土地成本所占比重高达21. 4%,在成本核算中不应忽略。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对策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日渐增加,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城市生活垃圾作为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传统处理技术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实现对垃圾的妥善处理,致使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加强对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一)填埋技术
填埋技术主要是指将垃圾进行分层填埋,并将土覆盖在垃圾之上,进行压实处理,垃圾在厌氧情况下发酵,是一种无害化技术,也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处理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随着垃圾种类多样化,其中不乏包括可循环利用的垃圾,或者对一部分垃圾进行特殊处理,能够产生可利用能源,但是,填埋地点一般与市区距离较远,增加了运输成本、且占地面积较广,填埋区域恢复时间较长,垃圾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埋下了火灾隐患。
(二)焚烧技术
焚烧技术主要是将垃圾回收,并将其放置在封闭炉中焚烧,具有减量化、无害化等特征,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焚烧技术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然而,由于焚烧必然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二f英等,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伤害,而且,我国垃圾回收属于混合型,在焚烧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燃烧辅料,无形中增加了处理成本,不利于广泛推广和普及[1]。
(三)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主要是指在适合情况下,促使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发挥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成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垃圾进行提前处理,且耗时较长、占地面积广,卫生条件也无法达到标准。
二、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垃圾合理分类
实现垃圾合理分类回收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缺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垃圾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发挥。因此,城市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城市居民能够明确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采取多样化形式,例如:社区活动,公交广告牌等,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城市居民,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设置不同类别的垃圾箱,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2]。
(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构建科学垃圾收费体系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缺少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内容,使得垃圾处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垃圾分类方法等方面的规定,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惩罚垃圾处理不当行为,规范垃圾处理各项工作,提高垃圾处理水平,为建设智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垃圾数量日渐增加,处理成本也随之增加。所以,坚持“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将家庭作为单位,收取垃圾处理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城市居民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
(三)落实责任制,实现垃圾市场化运作
针对现行政府针对垃圾处理工作情况来看,大多数部门都参与垃圾处理管理过程中,但是,在出现问题时,却难以追责,缺乏具体管理,导致垃圾处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政府要明确各部门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并将其渗透至垃圾处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加大对垃圾处理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单纯的依靠政府实现对垃圾的最优处理是不够的,需要与相关垃圾处理企业合作,共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并增强垃圾处理企业竞争意识,积极投入到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中,提高垃圾处理水平,进而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除上述方式和方法之外,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利用媒体进行宣传,促使人们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垃圾处理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环保观念,逐渐形成妥善处理垃圾的习惯,例如:废旧电池等垃圾要进行分类,并进行集中处理,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3]。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城市生活垃圾日渐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妥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存垃圾处理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方式,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垃圾分类、回收等行为,并落实责任制,将垃圾处理纳入到政府日常工作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吕一波,梁洋,杨伟东.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现状[J].环境卫生工程,2010,18(03):259-261.
涉及到家家户户。为打造宜居生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性工作。市持续开展了10年创建活动,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实现乡村管理水平的新提升,需要更加注重乡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今天召开动员会主要目的就是前一阶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刚才,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知识竞赛活动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惩处;市创建办孙宏毅主任宣读了市创建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意见》各相关县(区)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识要提高
乡村人口逐步增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活垃圾处置工作越来越难。生活垃圾每天都在发生,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并且选址、建设都有很多制约因素,仅靠原来的垃圾简单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置根本不能满足乡村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使生活垃圾尽可能减量化、资源化成为当务之急。但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对市民生活习惯进行一种改变,年初酝酿这项工作的时候,大家也有畏难情绪,觉得垃圾分类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还没有完全解决到位,中国的大城市还没有做好,来做这件事难度更大。实际上,垃圾分类处置中国早有先例。大家回忆一下:70年代以前,每家每户都把塑料纸等能回收的东西全都变卖,把玻璃瓶等能利用的东西反复利用,把餐厨垃圾直接用来养殖或堆肥。因此,推进这项工作我有基础的关键是要下决心全面推进。
每个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1.21.5公斤。按市区70万人计算,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生活垃圾达30余万吨,一年的垃圾可以堆成一座小山,珍贵的土地资源被白白占用。如果垃圾处置不掉,乡村的周边到处堆放,形成垃圾围城。专家介绍,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用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现在很多怪病大多都因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土壤和饮用水引起。前几年,市政府通过绿化、导气、排水等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对西郊庞庄垃圾堆放场进行了封闭改造,实现了山体绿化。目前,许繁路仍有一个垃圾堆放场,一些乡(镇)垃圾到处可见,这些问题怎么办?最好的方法是从源头上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能回收的进行资源回收,能燃烧发电的作为能源再利用。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就是把能够利用的都利用起来,如塑料纸、书报纸、玻璃、金属等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主要是解决垃圾抛洒对土壤、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因此,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是一件大事,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就要做到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上治理。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把这项工作抓好。
二、目标要实现
全市集中力量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宣传工作,前一阶段。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好处、做法进行了全面宣传,宣传部门、创建部门和新闻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宣传效果非常好,群众认识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市民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少群众给市长信箱写信、网络上发表意见,批评我说:垃圾分类只见宣传、不见行动,只听打雷、不见下雨。原定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宣传,仅开展了9个小区和单位的试点。为响应全市人民的期盼,经过研究,决定扩大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制定三步走工作目标,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处置分类化。第一步,9个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年底扩展到111个单位和小区;第二步,从明年起扩大到乡村建成区(含主城区和新区已建成区域)所有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2001年以来新建的住宅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新建住宅小区由于基础条件较好,要全面普及垃圾分类收集;第三步,2012年到2013年,乡村建成区所有单位、小区、门店都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全面普及。为什么要用35年的时间?这是根据工作的推进力度、群众的接受水平,来估计完成目标的时间。工作力度到群众的认识提高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就是举手之劳;如果工作跟不上,磕磕碰碰,就只能用5年的时间。为什么2010年试点111个单位目标具体,后期目标讲得不具体?也是为了留下工作空间。市创建办要做好调查,根据扩大试点情况,确定明年的具体目标,明年的目标实现后,再稳步推进2012年和2013年的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把三步走目标落实到位。
三、措施要落实
以下6项措施要认真把握、切实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要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要一并考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市城乡规划局在道路规划、绿化规划、小区规划中增加垃圾分类场房,1.搞好规划。市发改委在制定年度计划、中长期发展计划时。已建小区要根据需要合理增设分类场房,新建小区要一步规划到位,要预留垃圾分类就地分解场房的空间。市城管局要修订完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操作方法,进一步细化规划建设和宣传推广的责任,要不断改进操作方法,对不按规定规划要求进行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收集、运输、处置的行为进行依法惩办。
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首先要分好,2.规范运作。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要规范、处置工作要规范。分类收集的终端处置和源头分类要有机结合起来。可回收的集中起来变卖成钱,厨餐垃圾送到制肥企业变成肥料,可燃垃圾送到电厂发电,有毒有害垃圾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落实各种垃圾分类箱、垃圾分类运输设备及垃圾分类管理人员经费。一定要把基本的设施落实到位。3.加大投入。市、区县两级财政和物业管理单位都要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建设垃圾分类存放的场所。
二要加强监管,4.强化监管。一要强化宣传教育。这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化。要从源头抓起,培养每个居民、每个单位职工的自觉性,一家一户内、一个单位内人人动手,通过举手之劳来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分类非常关键,垃圾分类收集的关键和核心在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住宅小区要监管到每个楼道;每个楼道要监管到每个住户;每个单位要落实到每间办公室。要逐户、逐单位监管,看垃圾分类设施是否到位、各项措施是否到位、源头分类是否到位。要探索新的措施,如新闻媒体、宣传单位,包括城管监管人员,发现混合投放垃圾的可对所在社区或单位曝光批评。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进行宣传;制作宣传品、小册子,5.大力宣传。要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宣传。通过年历年画、执法车辆、电子屏幕、各类会议进行宣传;通过课堂宣传,推广“小手拉大手”活动;坚持单位、社区定期宣传。要搞好属地宣传,深入到小区住户、机关单位,逐户居民、逐个单位面对面的宣传,把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各类设施规范、处置的方法、操作的流程等宣传到位。通过广泛、深入、耐久地宣传,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意义群众知晓率100%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主要方式群众知晓率100%市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行为形成率100%通过普及宣传、深入宣传,农村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行为形成率也要在35年的时间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