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

第1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关键词]电力建设项目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73-01

前言

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这就给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电力工程建设又不同于一般工程建设,涉及高电压、高空作业等一系列危险因素较大的工作,具有人员杂、技术尖、专业广、交叉作业多、大型机械设备使用频繁的特点,且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就成了电力工程施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的危险因素分析

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的《2013年电全国力安全生产情况》中可以看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但是,当前电力安全生产仍然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身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12年,电力建设人身伤亡责任事故起数6起,死亡21人,同比上升50%和200%。(2)外包队伍发生的电力事故多发。2012年,外包单位共发生人身伤亡责任事故17起,死亡35人,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9%和81%;发生较大以上人身伤亡责任事故5起、死亡20人,占较大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3%和95%。(3)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人身伤亡事故多发。2012年,因触电、高处坠落、坍塌导致的事故起数分别占总起数的31%、27%、22%,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4%、41%、17%。由此可见,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概况起来主要为五不到位:(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2)盲目抢进度,抢工期,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3)现场安全管控流于形式,导致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4)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差,导致思想认识不到位;(5)过重追求效益,不注重安全生产投入,导致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不到位。

二、强化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管控模式

1、建立有效的考评体系

(1)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标具体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贯通、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

(2)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包,提升安全生产履职能力。在按照“安全生产目标分级控制” 的原则,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岗位、到个人,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考核机制和奖惩方式。同时将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横向对比,使每个考核单位和个人可以辩证的的分析自身的优势,客观认识存在的差距,准备找准自身的定位,从而形成互比互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3)发挥目标考核导向作用,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完成,必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完成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必须切合实际,推行逐月考核兑现的量化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同时将安全生产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指标以及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

2、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各种作业风险,安全保障工作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流程管控为手段、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以安全生产目标为指引,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制度系统建设、行为规范建设和物质保障建设,开展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营造安全生产人人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控的良好格局,从而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建立现场安全监督体系

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履职能力、履职效果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宣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明确专职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专职安全员的岗位职能作用,增强专职安全员的履职能力,有利于增强现场安全监察力度,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环境、人员、设备等因素复杂多变,很多时候受天气、工期、进度的影响,造成盲目赶进度,抢工期,在工作安排时忽视安全要求,甚至置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于不顾,这个安全生产埋下了很多的隐患。此时作为专职安全员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协调沟通,协助工作负责人优化作业现场安全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应给予专职安全员最大程度的支持,协调生产和安全之间的关系,使专职安全员真正担负起工作责任来,提高安全监管的整体素质和制度执行水平,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保证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4、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管控是对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针对工程施工作业,不仅要关注作业本身的分析,还有关注其他作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作性质、复杂度、风险情况、交叉作业、施工用具、施工时间等方面对作业项目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并充分考虑影响作业项目实施的各类因素,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并以量化依据来界定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明确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对整个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进行管控,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作业过程中可能参数的危险因素。

5、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设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的重要“抓手”。通过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将施工作业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分解,辨识出每个步骤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制定出安全可行的作业方法。同时员工按照标准化作业程序,认真执行制定出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和施工步骤,控制作业风险,保障作业过程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提高工作质量。

6、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中,设备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人员素质是保证。员工从懂得安全规定到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有一个长期学习和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和督促手段,可以抓好员工的思想教育。

电力建设施工往往伴随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多、安全意识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自我防护能力低 的特点,因此安全教育必须实行全覆盖,无死角,多模式,易理解的方针,将全体员工融入到大家庭的安全氛围中,同时利用多种宣传模式和手段,将安全生产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易于掌握,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员工安全行为由被动接受变成自觉行动。

三、结束语

通过考评体系、保障体系、监督体系、风险管控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充分发挥了超前预控、全程监管、岗位保障的强大合力,有效的解决了施工现场的综合协调问题,解决了现场施工之间错综复杂的安全管控问题,提升了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保证了现场施工得到实时有效的监管。

参考文献

第2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关键词】办公室;安全管理工作;要点;思考

一、培养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首先,要履行培养员工安全意识的工作职责。要培育部门员工,自己必须具有很强的安全生产意识,个人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工作实践,不断地提醒和告诫自己要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只有部门主任自己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培育部门员工的安全意识。

其次,要让员工时刻牢记时时安全、事事安全的原则。不论什么业务,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只要有业务就有安全责任,只是安全责任大小的差异,所以,不论安排任何工作,都要有安全事项交待。只有把时时安全、事事安全的安全意识传递到员工,固化在个人思想意识中,才能让员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时刻与我相关,要时刻牢记安全职责和义务,要具有很强的安全责任意识。

再次,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安全意愿与安全目标的关系。安全意识来源于对安全意愿的追求和遵从,从安全意识层级上看,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而安全意识则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又更优于安全意识。只有良好的意愿,才会带来行动上的自觉,才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本质安全。

最后,正确认识安全价值观。每个员工都要正确理解安全目的,安全为了谁?这是每个员工都要能理解、能知晓、能回答的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安全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工友、为了企业。才能形成员工自觉遵守及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养成自觉服从和服务的行为习惯。

二、树立风险意识,识别业务风险

根据业务特点,注重业务过程风险意识建立,可以有效防范和管控各类业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在办公室业务过程中,业务安全风险有依法经营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两大类。

(一)办公室依法经营风险。办公室在全局经营管理中主要归口管理了辅质的综合后勤业务,由于辅质,此部分业务大部分委托第三方承担,但业务量较大,依法经营风险主要包括:

1.按照职责分工,办公室负责局长会、局领导班子周工作会等的组织工作和有关资料整理,以及局领导的一些日常事务如出差向上级请假报备、考勤等,如“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等工作制度执行不严格和不规范会给全局依法经营带来风险。

2.其它具体业务方面,办公室负责综合后勤、车辆、接待、新闻、消防等业务,并归口管理这些业务的专项费用,业务费用金额较大,风险增大,由于业务属辅质,容易轻视,关注较少,在业务的管理过程中和专项费用的使用上如果管理不到位也会带来风险。在接待工作中如把关不严格,适用标准错误,会给局领导班子带来政治风险。

3.作为综合性管理部门,办公室还负责会议管理、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等业务,这部分业务虽然不涉及具体的费用,但在业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审批权限,也存在一定的廉洁从业风险。

(二)办公室安全生产业务风险。作为全局交通、消防及综合后勤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办公室安全生产业务风险主要包括:

1.交通安全作为全局生产行政用车保障范围,是全局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电网企业就有生产作业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且随着集中办公、集中监控、集中建设中心(所)等业务集中化发展趋势,交通保障需求和作用更加凸显。天气、道路、车辆、人员技能及精神状态、周围环境等均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大因素和风险,任一风险都会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有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是办公室安全生产最大威胁,也是最难管控的因素。

2.消防风险覆盖面广,无论任一岗位员工均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存在一定消防风险,且消防风险意识建立较难,消防事故发生损失及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办公室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3.物业维修、清洁、食堂、高空清洗等业务无一不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且从事这部分生产业务的人员身份复杂,属社会通用工种,报酬较低,大多没有得到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责任和防范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基本得依靠办公室管理人员来督促和开展安全教育,监督安全责任和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也是办公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

三、严防违章,以风险辨识为主线抓实办公室安全

基于办公室安全业务的特殊性,要防范办公室业务安全风险,应该遵循以遵章守纪教育培训,严防违规违章为主,以安全风险辨识为主线来抓实办公室安全生产,保障办公室业务的依法经营安全和生产业务安全。

(一)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准则,防范业务不规范引起的安全风险。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业务标准和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只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流程才会得到落实,法律法规才会得到落实,经营安全才会得到保障。办公室从业人员要树立被动执行转化到接受执行再到主动监督别人执行的过程的转变,(下转第96页)(上接第54页)要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良好习惯,才能做到人人关注安全、人人落实安全、人人遵守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达到以制度文化培育安全文化的管控作用。

(二)提高风险辨识能力,做到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以派车保障业务为例,单次派车人对本次车辆行驶路线、路况、近期天气情况、车辆状况、驾驶员身体及精神状况、乘车人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要能清楚地知晓本次行车任务中有哪些风险因素会影响安全,所交待的安全防范措施才会真正被落到实处,才会对本次行车安全风险做到有效防范和管控。再以业务接待审批为例,只有审批人员学习掌握有关要求和制度,才能针对接待范围、接待标准、陪同人员、费用依据有审核把关能力,才能正确地审核业务,否则将给上级带来违反规定的政治风险,等等。个人的安全风险辨识能力决定个人对业务安全的管理控制能力,因而要有效防控业务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提高风险辨识能力。

(三)提高安全技能,充分运用科技设施防范安全。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变的形势下,对现有的安全设施充分利用,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如车辆GPS系统可以对车辆超速行驶、运行轨迹、路线进行如实记录,可以防范驾驶员违章行驶,违反路线行车等不安全行为; 配置新的消防火灾监控系统和灭火系统,可以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和防止事故蔓延,减少损失;配置新型高空清洗设备可以减少人员作业安全风险等。将科技设施应用到安全管理中,采取物防的方式管控或降低业务风险,达到安全目标。

第3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控制

一、煤矿生产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风险评估的前提。危害辨识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了风险评估效果。危害辨识就是对煤矿所要评估的单元或系统、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的识别,包括人、机、环和行为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根据风险预控管理的要求,分析其产生方式。

(一)从危害因素入手

煤矿生产中产生危险或有害物质因素主要指:瓦斯、矿山压力、冲击地压、矿井涌水、自燃煤层、各种运行电器和机械设备及各种粉尘,它们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顶板事故、矿井涌突水事故、矿井火灾、电力伤亡事故、机械伤亡事故、煤矽肺病等灾害及疾病,给矿井、职工安全带来损害,应积极预防和控制。

(二)从作业环境、设备装备入手

1、矿井生产的所有电器设备,是否具有防爆、防潮、防腐蚀、防粉尘、耐磨的技术特点。

2、是否采用阻燃电缆和阻燃皮带;是否使用各种保护及连锁、闭锁齐全装置;是否完善用电制度及用电标准;是否加强设备运行检查、维修。

3、是否使用相应矿允炸药,并按标准爆破作业,防止矿井爆破引发瓦斯爆炸。

4、是否对有毒有害气体、矿尘及噪音进行防治。

(三)从管理因素上入手

管理上的漏洞是产生一切危险源的源头,是人类在煤矿生产中最主观、最难克服的危险源。在辩识其他危险源同时,必须查找本矿安全管理漏洞:

1、管理制度是否齐全。

2、质工程是否到位。

3、管理过程落实是否到位。

二、煤矿不安全生产的控制

煤矿生产安全风险很大,我们必须构建一套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其结果通常伴有风险的排序。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能被有效的鉴定、理解,并提出对策,将风险最小化,达到合理可容忍的水平。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前期风险评估、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定量风险评估、安全检查表分析、事故树、工作安全分析等数十种方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应贯穿于煤矿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衰减期的全过程,并选择职工易于理解、易于操作的方法,确保全员参与及不断提高职工风险意识。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了危险源的辨识,了解了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后果及风险程度,使每个员工都知道本岗位存在哪些危险源,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作业才能控制和消除危险源,避免危险源造成严重后果,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找出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分级,找出矿井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日常重点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这些重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不安全行为控制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不仅要重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安全教育培训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仅特殊工种培训重要,全员教育也重要。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法规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行为;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2、加强安全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奖惩制度

根据煤炭企业的特点,以控制不安全行为为目标的安全管理,宜采取激励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要通过严厉的安全奖惩来树立安全至高无上的权威,尤其是对因违规违章导致的安全事故、重大恶性事故,不迁就照顾,不讲情面,按责任大小当罚则罚,当重罚则重罚。同时,对那些为实现安全生产作出贡献的员工,特别是对制止事故发生起到重要作用的员工,要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在经济利益上给予大额度资金奖励。

3、改善作业环境

井下作业条件艰苦,作业空间封闭,不利于噪声能量的释放。对于噪声大的工作岗位如采煤机司机、泵站司机、综掘工作面、压风机房),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采用隔声、吸声装置,个人可佩戴耳塞、耳罩等,不同于地面工厂。确保瓦斯抽放系统、防尘系统、防火系统、排水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的完备性。如矿井通风的目的是供给矿井新鲜风量,冲淡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保证井下风流质量和数量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各种伤害和爆炸事故,保障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因此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性高、技术先进合理和经济效益高。其主要表现为系统简单、网络结构合理;能保质保量稳定的向用风地点供风;主要通风机与网络特性相匹配,风机能高效、经济地运行;具有较高的防灾抗灾能力;有利于矿井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三)生产系统控制

主要规定了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生产活动,特别是防突防瓦斯、防灭火、防治水等系统的管控要求,其作用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全面贯彻到生产各环节,实现动态达标。

(四)建立预控保障机制,严格监督制度的落实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限期整改,并进行验收,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第4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关键词:数学模型;养老金入市;风险管控;股票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48

1引言

我国养老金入市,在经过了数年的讨论与评估之后,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养老保障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金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养老金的保值和收益增加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对养老金的投资与利用,是解决养老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养老金入市在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促进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数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风险管控作用。有效利用数学模型,评估养老金入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是促进我国养老金实现合理增值的重要保证。

2数学建模的应用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的符号和表述,通过运算来解释实际问题,由此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并接受实践的检测的过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从一个定量出发去研究实际问题,这时人们通常在深入展开调查、广泛收集数据、观察事物内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社会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数学在经济、医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发面发挥了广泛的作用,成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并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产生了密切的结合,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数学建模是数学发展过程中,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应用数学技术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也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环节。构建一个数学模型,需要对相关事物的特征、规律等数据进行详细的收集,再经过抽象、简化,打造出一个完整的、合乎逻辑的数学结构。数学建模的应用范围十分之广泛,由于它是建构一个模型来对现实问题进行运算得出相应的结构,具有预测的作用,因而在风险管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股票投资中的风险管控:基于数学建模的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促进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贡献了不小的力量。人们纷纷购买期货和股票,期待获得较高的收益。在股票市场中,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并存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性的金融市场已经建立,中国的股票市场受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及程度进一步加深,股票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也进一步加重。在残酷的资本市场中,风险管控是投资者必须要重视的工作。做好风险管控工作,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投资素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以外,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股票市场中的风险做相对精确的预测和判断,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规避风险。

应用数学建模,可以优化股票投资的结构,提高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走向的判断,对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做相应的评估,从而合理安排投资规模和结构。目前我国股票投资中的数学模型已经日益成熟与完善,对于完善股票投资市场、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促进金融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4我国养老金入市中数学建模的应用

4.1养老金入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老保障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有效就业人口的增多,我国养老保障基金额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国家对养老金的管控政策一直非常严格,规定除了支付养老保险外,其余部分只能用来购买国债或存入专门账户中。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养老金都处于禁止流通状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这种做法有效确保了养老金的稳定,保证了养老金支付的安全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完善,禁止养老金流入金融市场的做法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稳定固然是好事,但是通货膨胀的风险一直存在,因而养老金的潜在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养老金入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养老金入市,意在实现养老金的稳定增值。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养老金入市经验不多,还在摸索着前进。以美国为例,美国的“401K”养老金管理计划,将资金的60%投向了股票,不但有效地促进了股票市场的长期繁荣,也推动了自身市值的有效增加。我国在对养老金的管控上,进行适当的放开,让养老金实现合理增值,才是养老金入市的真正目的所在。

4.2对养老金入市的风险管控:数学模型的应用

积极地利用养老金入市,有效地提高养老金的市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股市具有风险,盲目投资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本节将从风险管控的角度阐述四个常见的数学模型,对其在养老金入市上的应用进行阐述。

4.2.1Black-Letterman模型

Black-Letterman模型于1992年被首次提出,是对均值-方差模型的一种发展和优化,它将投资者的对资产投资比例的观点与回报进行结合,得出对回报的预测,从而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在各项资产中的配比。贝叶斯分析框架在Black-Letterman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者可以在模型中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得出自己所需要的分析结果。连续的均值-方差的数据可以让投资者对各个股票的收益情况有大致的把握,为自己的主观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4.2.2VaR模型

VaR模型用来评估在一定时间内投资某一项理财产品或者产品组合时,所可能发生的最大的损失。该模型可以预算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规模以及发生的概率,更加全面地指出了投资中的风险,让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风险大小与概率。这种模型具有操作简单、上手快、便于理解等特点,在风险评估方面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4.2.3波动性模型

该模型是基于数学统计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用于测算投资中的收益的波动以及潜在的风险。该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差与方差。当得知投资的波动性,则可以计算出该收益的波动与风险。比如,养老金的投资市值在1亿元,标准差为3%,则其可能损失的金额在300万。由此不难看出,该模型只是对投资风险进行了一个平均的估算。但对于具体某一个投资品种,还需要结合其他模型进行综合评判。

4.2.4灵敏度模型

灵敏度模式,就是通过对投资市场中的敏感性因子进行估算,得出投资资产的风险的模型。该模型中的参数因子包括股票指数、汇率、大宗商品价格、利率以及战争等。针对具体不同的投资方向,灵敏度模型的类型也不同。以养老金入市为例,常见的灵敏度类型为贝塔系数,该模型是建立在投资对象与大盘指数的研究上,其绝对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收益幅度与大盘的波动性差异。如果是负值,则表示大盘涨,投资对象的市值却往下跌;大盘指数往下跌,它却往上涨。由此不难看出,通过这个绝对值比以及正负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养老金在投资对象上的风险。

4.3数学建模在养老金入市风险管控中的作用

数学模型的应用,为我国养老金入市提供了科学判断依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3.1优化资产配置

股票市场的股票类型复杂,数据量非常之大,要在如此庞杂的股票市场中选择有升值空间的潜力股,合理地分配养老金,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我国养老金的规模处于缓慢的增长之中,合理地分配养老金,优化资产配置,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做支撑。数学模型对股票的分析,能够帮助投资者判断当前的股票市场,并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分析自己有意向的几支股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处理养老金。

4.3.2科学评估风险

高回报、高风险一直是股票市场的两大主要特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股票市场中,对风险的评估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风险管控的过程就是评估风险、认识风险,再到规避风险、防范风险,提高应对能力。数学模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评估风险。例如VaR模型,就是以科学可靠的风险评估能力而著称。

4.3.3提高决策能力

养老金入市,在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的基础之上,必然要面对比原先大得多的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变幻莫测,投资者的决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收益与是否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不同的数学模型能够得出不同的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去解读股票市场背后所隐藏的信息,科学合理的评估风险。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决策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其所作出的每一决策都是经过了海量的数据收集以及充分的信息论证,大大降低了投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其资金安全必须得到可靠的保证。在资本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养老金入市是提高资金投资回报率的必然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我国养老金入市,不是为了抢占股票市场,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社会保障事业服务。做好养老金入市的风险管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模型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为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优化资产配置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相信在依托数学建模技术的基础之上,我国养老金入市之路将越来越畅通,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章.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入市风险预警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

[2]余佳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绩效测度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3]王海琳.Black-Litterman模型在中国养老金入市投资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03,(9):119120.

[4]吴奇.养老金入市的风险控制VAR模型的修正[J].上海管理科学,2014,36(2):2934.

第5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控

一、集团财务管控的模式:集权还是分权

集团财务管控要体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为推动企业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集团总部的积极性及下属公司的积极性都必须得到充分的调动。集团总部的战略制定、资源配置能力,下属公司的生产、营销及创新意识都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财务管控上要适时地运用集权与分权的方法。

在集权方面,集团总部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财政金融政策法规的变化、行业景气度等,灵活而又审慎的调整集团财务管控策略和方式方法,拓展融资渠道,适时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从整体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上企业价值,以更好的实现企业集团制定的战略目标。以下几个方面的财务管控权应全部或大部分集中到集团总部来:投资决策权,包括产能扩张、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重大股权投资等;重大事项,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及辅业改制,搬迁及土地置换等;制度体系建设,如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科目及编码、重大财务事项管理、资产减值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

在分权方面,集团各成员子公司要对成本管理,费用控制,运营资金的管理等具体性的、战术性的问题做出及时科学的决策。集团总部要给予下属企业适当的运营自主权,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宏观指导。这样做,既充分尊重了各下属企业的法人地位,又利于集团总部集中精力,做好资本结构、财务资源配置、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等重大事项。

二、集团财务管控的层次

企业集团内部的组织机构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如下的结构层次:一是集团母公司;二是全资子公司;三是控股子公司;四是参股子公司,五是其他类型的公司,如省国投就存在这种情况,对产权交易中心是托管。不同类型的子公司,在财务管控的方式方法上会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管控方式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对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应采用直接管理方式;对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应采用间接管理方式;对只有经济协议或合同关系,没有参股关系的联营、协作企业,在财务上只有结算关系不具有管理职责。

第一层,对母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须严格按照集团财务管控要求和制度执行。

第二层,对控股公司的财务管控,应该允许他们自行拟订财务管控制度,但不能出现与企业集团的财务制度不一致或相矛盾的条款,各项财务制度和重大财务事项要由企业集团的董事会或总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层,对参股公司的财务管控要比较松散一些。企业集团财务管控部门不应该对他们限制具体内容,只需要通过企业集团派到参股公司的董事,对期重大经营事项、重大投融资决策、重大人事调整等事项,按照法定程序发表意见。

第四层,对于托管公司的财务管控,要充分尊重主管方的管控思路。首先把主管方的管控思路执行到位,其次再把托管单位融入到集团管控的框中来。

三、对控股公司的间接管理方式: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

在集团公司资质结构中,控股公司为多为按照公司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这种类型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对子公司的重要决策的制定,母公司只是股东之一,无法实行直接的管理。

对控股公司,集团财务管控要在保持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既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又要充分尊重控股子公司的法人地位。

对省管企业来说,目前较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并行。也就是,虽然在重大经营权、投资收益权、人事管理权等重大事项上,母公司无法直接管理子公司,但可以先实行内部核准程序。子公司的重大事项在通过母公司核准认可后,再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走相关的法定程序。通过内部核准程序和外部法定程序的并行,即符合和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对子公司的控制,也尊重了子公司的法人所有制的有关程序。

四、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建设建议

(一)预警指标的设置,应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及领导偏好,以财务指标为主,如净利润,EVA,将资产收益率等,同时应设置非财务指标,如订单完成率、投资进度、重大安全质量或认识变动、重大资产处置等。

(二)会计信息系统控制重点,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会计科目,建立集团和权属企业统一的财务系统等。

(三)全面风险管理要点,风险管理信息收集、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策略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制定和实施、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等。

(四)资金管理要点包括,账户管理,资金计划,资金集中管理(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收支两条线等),运营资金管理(应收账款、付款政策),融资及担保控制,重大投资决策支出,大额现金流动监控等

(五)组织与人的管理要点,明确集团各级财务组织的定位、职责;开展财务负责人委派制,财务负责人回总部述职制度,对委派制度进行细化,确保财务委派人员可以独立。

(六)内部审计控制要点, 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内审)和外部审计(外审)相结合的方式。内部审计应该在董事会下设的设计或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应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接受各下属公司委托,开展费用审计、离任审计、年度经济目标效益审计等各类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应充分借助于中介机构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力量,有效开展工作;内部审计还应该关注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执行,会计处理规范性、内部控制、潜在风险、战略执行等事项。

(七)全面预算与业绩考核,全面预算向两头延伸,即与年度计划衔接,与绩效管理衔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流程、表格得统一,把预算考核与子公司年度考核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晓东. 试论集团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5.P28-30.

第6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中国大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战略落地效果差,战略绩效评估不到位,重战略规划轻战略执行;以法律实体为对象管理,整合效率低下;管理以职能部门为单位,而非以流程为核心;总部管控能力弱,难以对集团业务规划、资源分配和经营监控进行适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流程纵向、横向梳理不顺,管理界面模糊不清,管理标准体系繁杂,制度体系冗杂;风险评估缺乏系统性、全面性,风险管理无法真正落地;内部监督失效,只停留于结果的事后审计,缺乏事前、事中的过程管理监督;IT整体规划与管理提升整体步调不一致,IT应用控制的设计与风险评估结果未能有效衔接。基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内外需求使风控体系建设变得必要且迫切。2006年6月6日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以下简称风控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和2010年4月26日分别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规定了内控合规时间表。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审核要求,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评估以及应对。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并非仅指企业的盈利水平,而是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在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能否及时掌握风险信息并采取适当行动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风险管理信息化控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2风控管理体系建立目标与企业需求

为满足外部监管和管控要求,结合企业多元化战略等特点,对企业全面内控及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进行诊断和优化,加强内部管理水平,防范企业风险,围绕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建立覆盖企业各业务、各部门的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机制,培养和建立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风险管理信息化控制要求企业流程规范、制度完善,对企业一些风险采取风险预警及采用风险应对措施,行业内部提出建立《全面风险和内部控制风控管理体系》的理念。2009年,集团公司成立风险审计内控部门,下属单位也相继成立风控审计部门,目的为了建立更好的企业,防止出现企业战略与经营层面的一些风险,借助国外的经营管理思想,提出风险和内控理念。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在战略层面企业需要投资一个新的企业,需要评估整个市场的定位,评估战略风险、实施结果风险、企业资金流风险,决策层面的风险、流程方面的风险、生产过程中进度风险、质量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是企业所需要面临的,怎样规避这些风险以及采取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对企业的损失是建立风控体系的目标。当然也存在利好的风险,如果对这类风险应对得当,对企业的发展反而是有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目标是建设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为手段的风控体系,并通过信息化将风控体系与各价值链活动和管理活动有机融合,提升企业运营管控水平,保证企业战略经营目标落地。

3风控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思路

传统企业建立风控体系是以部门级需求为主、以企业风控主管部门为主,独立完成各类风险评估,建立部门级风控体系,仅仅是风控审计部门的一个风险评估工作平台,并未达到企业级防控目标,提升不了企业战略高度。企业风险有战略经营层面风险、资金风险、库存风险、生产风险、IT风险、服务风险、交付风险等渗透在各个业务流程中,只有各个业务部门知道各个业务的风险发生点,所有风险的监控需要各业务部门协调,由企业级风险控制部门统管,组成企业级风控团队,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为了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从部门级风控需求上升至企业级风控需求,驱动企业战略目标,使企业业务流程化,组织绩效最大化,建立基于端对端流程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面向企业级需求总体设计和规划企业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做好企业的风控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IT系统的治理和改造过程,将风控点渗透到企业信息系统中,找到风险点在何处,分析哪些风险是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哪些风险是业务层面的,由公司风控管理部门协调管理。风控体系建设目标分为体系建设和IT建设两部分。首先企业应明确风险是企业全部门的事情,要培养企业员工风控意识,没有风控意识,企业制度不完善,业务流程不规范甚至没有业务流程,都将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风险管理文化要贯穿至企业各业务和流程中,完善企业各类制度、规范流程,梳理出各类风险点,企业就有了风险体系和风险管理文化,基于风控体系企业的合规性IT建设就有良好的基础了。从体系优化到IT系统固化:风险监控预警与内部控制系统采用一套流程、不同视角的设计理念,可在企业战略管理、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中,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分析,通过数据集成提供实时动态的风险监控预警。发挥IT技术对风控体系在各业务系渗透作用,力促营造依法合规、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运营氛围,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5风控管理体系的蓝图设计、方案设计

围绕企业战略流程的嵌入式管控体系,梳理出各业务风险点。风险监控值、目标值、阀值和实际值都来源于业务。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通过风控系统风险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保证,风险指标的合理性、监控预警模型和算法得到规范,实现企业风险智能监控;企业领导层所关注的各个层面的风险展示界面清晰、快捷;企业风险点明确;风险评估、预警准确及时;为决策及管理层提供风控主题,使风控企业内闭环流转,提高工作效率。经过大量的闭环运行,企业预警模型才能逐步完善,基于模型创建风险指标,才能实现企业风险的智能监控。风控体系建设蓝图设计使风险-内控-审计有机结合,在各项业务活动中管控风险。风控体系的建设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梳理业务架构,考虑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各风险领域,在此基础上设计支撑战略目标实现的内控管理流程及具体控制措施。风控体系的建设应将企业已有的应用系统与风控系统集成设计。企业风控体系的建设,实际也是对企业IT系统的治理和改造,将风险点渗透到各个相关系统业务点,通过风控系统也业务系统关联,达到风控目标。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促进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文化需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风险语言,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经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第一道防线,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提出这道防线,最大好处是把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内控程序融入到了企业的各业务单位的工作与流程中,防止风险管理与各业务单位的工作脱节,搞“两张皮”。第二道防线,专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设立这道防线,有利于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策略与标准,共享人力资源。第三道防线,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系统从企业战略出发,以风险为导向,通过评估、改善与提升、监督的方法维护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作,实现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检查、检验报告应及时报送企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企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检验,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或改进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企业总经理或其委托分管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把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6结论

第7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1有效开展健康安全环保培训

一是打造风险辨识能力。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基础,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置条件,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很多领导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出要注重安全环保工作基础,风险辨识即是安全环保工作基础,使员工掌握风险辨识的有关概念,风险识别及评价的方法以及具体控制措施是员工应具备的安全环保基本素质。此外,风险辨识能力还可延伸到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响应与准备、污染控制等多个风险管控环节,从根本上控制风险。二是打造独立审核能力。HSE体系审核是对企业HSE管理水平的全流程“诊断”,是系统的评估企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健康安全培训中最全面、系统的管控方式。根据销售企业精简库站外人员编制要求,实行机关审核员承包责任制,建立库站基层审核员队伍,打造基层HSE“联帮”,可实现以点带面,连片“升级”,自主有效的推进HSE体系运行。三是打造安全培训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安全环保培训中应注重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与受众开展沟通,受众之间开展沟通,去糟粕,取精华,可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培训中应穿插事故案例,教学视频,互动游戏,寓言故事等多种引人入胜的环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此时归纳提炼出的结论或知识点更易于被接受。四是打造安全检查能力。各石油销售企业经常性的部署、开展各类安全环保检查,组织相关人员“走马观花”似的为了完成检查而检查,致使一些安全环保问题“反复抓、抓反复”。因此在检查前应明确目的,设定目标以及预期效果,制定详尽的检查表并附检查情况说明及量化分值。如此一来,成了人人都会查,全员都会审的基本工作,不但能使全员参与,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和企业其他开支。五是打造工作执行能力。石油销售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正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健康安全环保培训经验与探索

一是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将上一年度HSE管理评审会议中总结出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列为本年度安全环保培训主要内容,并制定工作目标,分阶段实施,确保达到预期目的。从阿克苏销售公司2014履查屡犯专项治理活动数据显示,专项工作经过专项培训专项抓之后,效果提升了95%。同样,培训后的员工对问题的关注度提升98%。加油站员工安全环保培训需塑造五项能力,结合五项能力分阶段开展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按时间大表执行。部分地区公司受地域限制,将培训送到基层开展,减少员工长距离奔波,既减轻员工压力,也为企业减少大量开支。在基层开展培训可随时活跃现场气氛,遇到问题现场解决,除了理论讲解外,还可以现场实际操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培训更“接地气”。二是安全环保工作始终是严谨、严肃、严厉的工作,以往的安全环保授课给人感觉枯燥、乏味,授课人大多采用通篇“朗诵”,“照本宣科”的培训形式。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通过以学员为主体,培训师为主导,充分整合现场资源,培训中穿插案例、故事、视频、游戏等环节,调动现场气氛,使每一位学员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都有所提高或收获。目前,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石油销售企业也逐步通过“网络开口”,“微商”,“朋友圈”等网络手段开展经营活动。安全环保培训工作可按照此类模式推广开来。各地市公司可探索微信平台培训模式,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分享安全环保工作相关的课件、视频、图片等,员工在闲暇之余即可完成自学,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作者:孙旭 吕品 单位: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阿克苏分公司

第8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关键词:企业;风险内控;管理;对策

一、关于对风险内控工作的理解

风险内控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企业经营的宏观层面,也包括企业经营的微观层面。《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把企业的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不能孤立看待。企业应坚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手段的理念,推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内部控制是手段,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风险管理是目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有效的风险管理会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

二、开展企业风险内控工作的必要性

1.是确保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够防范风险,保护资产安全,还能够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经营的发展也亟需内部控制建设。

2.是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当前,企业在市场需求、供给不断变化,法律、政策监管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面临的风险日渐加剧。通过建立健全风险内控体系,确定企业面临的重大、重要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办法,可以防范于未然,有效规避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是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内在要求。风险内控工作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手段,通过开展内控审计与评价,发现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和问题,并提出改进优化的意见和建议。企业根据这些建议实施整改,切实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通过这样完善、优化的过程,推进企业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

三、如何做好风险内控工作

当前,企业的风险内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认为内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生产经营等指标,可以体现实实在在的业绩,认为做不做都无所谓。二是把全员做内控变为牵头部门抓内控。由于平级或平行关系,牵头部门对其他业务部门组织、协调、推动力度远远不够,加之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工作效果与实际要求相差甚远;企业的其他人员认为内部控制是牵头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上错误认识导致风险内控工作难规划、难推进、难落实。三是为了抓内控而搞内控。把风险内控工作停留在建立完善一些规章制度、开展几次风险评估等比较初级的层次,而没有真正融入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结合近年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企业风险内控工作。

1.理顺责任机制。一要健全组织机构。必须成立以企业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并做到“三明确”,即分管领导明确(必须是企业的高层领导)、牵头责任部门明确、专职业务人员明确。二要明确领导责任。风险内控工作涉及到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组织重大风险评估和管控,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必须由内控与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部署开展,主管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领导并对工作效果负责。三要明确部门责任。在内控体系中,每个人都是控制活动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受控对象。要改变“风险内控工作是牵头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是配合部门”的错误认识。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是直接责任部门,对部门职责内的风险内控工作负责。

2.切实优化内控环境。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业务程序规范、人员权责匹配。企业要合理设置职责权限,规范决策程序,确保“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有效落实;要严格区分不同业务和控制活动的管理边界,保证职权清晰、责任明确。要保证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和岗位互相分离,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架构;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树立现代企业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3.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构建内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内控工作设计有效性的根本要求和确保运行有效性的首要前提。企业要查找现行制度的设计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涵盖“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评价”五要素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在风险管理工作上,结合《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规范风险管理程序。

4.规范风险管控流程。业务流程是推进企业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实现效率最大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企业要以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加以梳理,理清业务发生的步骤节点、执行的部门岗位、风险可能产生的环节、采取的控制措施、对应规范性要求及制度文件等。通过以上措施,完成流程体系文件、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矩阵以及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手册》的编制。

5.加强风险预警和重大风险管控。风险管理重在预防。首先,要注重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准确掌握各种风险因素。其次要开展风险评估,找准关乎企业运营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重点进行资源配置,采取有效措施,全程防范。第三,注重风险管理责任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应最终落实到管理风险的具体部门、单位,对确定的重大风险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拿出有针对性的管控实施方案,做好管控工作。第四,要加强风险预警演练。对于重大风险因素,企业应有客观、完善的风险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做到准备充足、应对得力。第五,做好风险事件处理。风险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全面应对,在可控范围内尽量减小影响和损失。第六,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制定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措施。

6.实现风险内控工作的闭环管理。企业要将风险内控体系建设、风险评估和管理、内控评价和审计、内控缺陷整改、内控监督检查有机结合,系统考虑,实现业务的闭环管理。

7.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企业要逐步推进风险内控体系信息化建设,加快由人工控制向系统控制的转变,实现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机结合,减少和消除人为因素对风险内控工作的影响,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8.建立考核追究机制。企业要建立风险内控工作考核机制,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有效执行、重大重要风险有效管理与业绩考核挂钩,以考核促工作开展。对于因内部控制失效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管理责任。以此营造积极参与、自觉执行、主动监督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良好工作氛围,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

第9篇: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与理解范文

今年以来,抄表一班紧紧围绕全局营销工作思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特别是在蔡家坡客户服务分中心成立以来,面对全社会经济下行对电费回收产生的巨大压力,有效遏制住欠费户数和欠费金额出现增加的趋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工作业绩。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营销指标完成情况(截止   年 6月):

(1)营销指标完成情况:完成售电量亿千瓦时,销售收入 亿元;

(2)电费回收率 ;

(3)应收电费余额 万余元;

(4)月末抄见电量占月售电量比重 %;

(5)负控自动抄表核算 户,负控自动抄表核算比例 %。

2、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全力做好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明确工作思路,高度认识电费回收的意义。要求全体人员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电费就是效益、“量、价、费”工作无小事的思想,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电费月结月清、全年结零”目标上来。二是强化电费回收过程管控,努力完成电费回收指标。坚持电费回收分析和通报机制,加强电费发行后至月末电费回收的统计分析,确保月末应收电费余额,有效降低次月电费回收难度。三是认真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及“一户一策”制订工作。坚持每季对客户缴费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对电费回收高风险用户在日常业务办理中盯紧盯死,不放弃任何一次降低电费风险的机会。四是按时抄表、复核,并及时告知客户。抄表员必须严格按规定抄表例日抄表,抄表完,第一时间进行数据录入、上传、复核;电费发行后,必须当日通知客户,确保给客户留有足充裕的缴费时间。通过采取以上多项措施在不断减少当月欠费户数的同时,先后催收回 笔拖欠电费。

(2)全力做好同业对标关键指标的配合提升工作。我班电费回收率、高压电费风险可控率、自动抄表核算比率、实抄率、抄表准确和及时率均等指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全局对标指标,因此,我们高度重视,使我班的各项指标均保持在较好水平,特别是预付费电表的推广应用,由年初的2户增加至目前的49户为电费回收率、高压电费风险可控率等指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全力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全员业务素质。针对班上人员业素素养参差不齐、业务知识掌握范围不尽相同等实际情况,我班从工作实际出发,从抄表、数据上传、电费复核、电费基本算法、电费清单构成、基本电力法规等最基础的业务培训做起,采用工作中交流、工作后讨论、业务考试等多种形式,大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通过半年来的努力,目前每个员工都能完成日常所有基本业务。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电费回收形势严峻,欠费风险居高不下。2016年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很多客户艰难维持,出现了减产、停产甚至倒闭的现象。电费回收风险不断加大,电费回收难度大大提高。

2、全班人员对今年电费回收中的困难估计不足,对电费回收工作的认识与分中心的管理要求存在差距,个别人员催收电费方法单一,催收力度不足。

3、随着客户维权意识的增强,加之营改增和安装预付费电表等工作的开展,以及营销系统在不断升级改造和维护中系统出现差错几率大增等现象的客观存在,都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巨大考验,在抄表催费工作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招来客户投诉。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分中心工作思路,以精细化管理和异常管控为切入点,以电费回收工作为重点,强化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抓好相关指标的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体做好以下工作5各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对电费工作进行再认识。上半年电费回收工作中出现欠费情况,固然存在客观原因,但更主要是抄表员存在等、靠上级部门的思想,没有真正认识到电费回收是本职工作的核心,更是企业发展和管理成果的最终体现。下一步要通过学习局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分中心下半年重点工作和措施中,把大家对电费回收工作的认识,统一到象安全 “底线”不能破,服务“红线”不能碰一样,电费回收的“保障线”必须得到保障。

2、细化管理,以对标工作强化过程管控。按照抄核收的工作流程,强化各环节时间节点的管控,明确每个时间节点的工作进度、工作要求、工作质量,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工作全流程中前松后紧,甚至后期催费工作出现失控现象的发生。通过强化过程管控,让每位抄表员都不但知道自己每个时间节点上工作完成情况,也了解同事的工作进展,做好横向、纵向对比,查漏补缺、取长补短。

3、规范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对远采集抄的客户电表进行周期性现场查抄,避免估抄漏抄,确保实抄率。做到对计量设备的周期检查,对客户用电存在问题的及时反映,保证现场计费的准确可靠。逐步梳理完善电费协议,利用客户办理增票信息变更业务时,与老客户重签《电费结算协议》,保证电费协议的有效性和停电催费工作的合法性,同时为给客户养成良好的交费习惯提供可靠依据。

4、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式。为了适应售电侧改革形势,我局在构建“一体化”服务格局,深化“互联网+”营销服务应用中正在和即将运用许多新的技术、载体和智能化手段,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日常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主动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手段提高抄核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把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电力营销工作中,使营销管理工作适应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