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医养结合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养结合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养结合的前景

第1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居家养老;医养融合;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逐渐改善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民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到2020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3亿, 2025年将突破3亿[1] 。而80周岁以上的龄老人在2020年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的12.37%[2] 。所谓居家医养结合是指以社区资源为基础,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具有一定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日常生活照料 、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兼有医疗和养老功能的服务形式。

1 建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1.1 机构养老不能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需要

一方面, 机构数量不足。目前机构养老供需矛盾突出,孙小娅等[3]对苏州市7个区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意愿的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4%。另一方面,服务能力不足,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多为日常生活照护,仅有少数能够提供医疗服务,部分养老机构存在设施条件差、活动空间狭小等问题。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还存在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人员的流动性大的特点。

1.2 家庭结构转变使家庭养老必须转为居家养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第二、三产业的兴起,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迅速减少,核心家庭快速增加,尤其是计划生育的施行,“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迅速形成。子女迫于生活的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年人。以家庭为核心提供养老服务和养老资金逐渐被居家养老所替代,转而依赖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资金、提供养老服务。

1.3 老年人养老意愿仍以居家养老为主

在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特征以及“未富先老”的国情和传统的养老观念下,多项养老意愿的调查表明,大多数老年人首选居家养老,老年人希望能在熟悉的社区和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晚年。田奇恒等[5]对重庆市1009名空巢老人的调查显示,有高达83.9%的老年人表示“希望在家养老”。董华蕾[4]对山东省7个地市3300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96.2%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1.4 居家养老必须走医养结合的道路

建立具有医疗功能的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控制和降低老年人的失能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4.1 居家医养结合有利于社区健康管理和首诊制的建立

目前社会参与社区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居民服务需求理念滞后[5],制约社区健康管理的长效开展。设备简陋、医疗服务人员素质低、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是影响首诊制的主要因素[6]。在医疗服务融人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利于社区首诊制的开展,同时也有助于社区健康管理提供可及性的服务 。

1.4.2 医养结合有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是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和收益的过程。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人[7]。医养结合模式,能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日常照料,促进老年人身心、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促进老年人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各项活动,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从而有利于实现健 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

2 建立居家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

2.1 文化传统的可接受性

以“孝”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赡养义务,强调家庭、亲情等人伦价值。 “孝顺父母、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依然是我国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居家养老给予父母精神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慰藉,医疗服务融入居家养老中更满足其医疗护理的照料,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 。

2.2 政策环境的可行性

居家养老服务分为福利性与市场性两部分,福利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属于拥挤性的准公共产品,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市场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则需要政府制定规则、行业监督、引导与扶持。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2013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规定子女以及社会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进一步明确老年人的权益。

2.3 卫生资源储备的可获得性

目前我国有上海、广东、湖北、重庆等地启动家庭医生责任制或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建立、家庭病床设立能够使有医疗需求的老年人获得专业健康服务,并且为患者提供方便,为家属减少负担,切实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

第2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保险企业跨界到养老服务中,所选取的养老服务模式也各有不同。有的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入口,投资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公司,打造互联网+时代一体化养老;有的从社区养老着手,在一二线城市中,通过竞标地产的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养老社区,采用高端护理模式,打造全护理概念。在建立养老社区的同时,保险企业还建立了健康养老体验中心,注重线下养老体验式服务,形成休闲养生、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多种业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例如,由泰康人寿投资建设的国际标准大型综合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已在北京市昌平区投入试运营。社区总建筑面积约31 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3000 户约4500 位老人入住。泰康之家燕园的社区服务体系由生活服务体系、医养康复体系、活力文化体系三大部分构成,包括日常生活服务、餐饮服务、健康管理、专业护理、医疗问诊、康体娱乐、活力课程和社工服务等,全方位满足入住长者的综合需求。

养老业务拓展需要大量人才,2016 年3 月,泰康人寿与北京、上海等地20 余所开设护理专业的高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破解养老人才短缺问题。

保险企业切入养老,一般都是大手笔,并迅速铺开,要取得规模效应,对资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对于善于资本腾挪的保险企业来说,似乎并非难事。大型保险企业选择以投资商、运营商一体化的全资运营模式,通过自建+ 控股+ 合作的方式培养体系化的养老服务能力。还有一些保险企业采用股权合作模式,与开发商联合成立股份公司,该模式有望成为国内保险公司进军养老地产的主要模式。

而在美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产业的渠道以间接投资为主,保险公司大都不直接参与养老社区开发建设。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成为养老住宅的持有者,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2013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 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2014 年8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但对保险公司自身来讲,在进军养老项目前必须选准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点及盈利模式。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养老项目多集中在地产领域,以养老社区的形式切入,其中并不排除圈地嫌疑。而持续的低入住率,让险资们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让其对养老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国平安集团子公司平安不动产的养老地产项目合悦,在2015 年春节后进行封盘。该项目以全龄化全方位社区服务为特色,提供颐养身心的全方位服务。据悉,合悦项目并未叫停,仅是暂时封盘。但外界对于平安不动产关注不是这一项目的暂时停滞,更多的是质疑其以养老名义圈地,但平安不动产方并未做出回复。

剥离房地产属性,养老社区并非暴利、高盈利的投资项目,其投资周期也许要长达8 至10 年。在项目投入前期,能维持收支平衡已较为不易。目前从各养老社区运行的情况来看,其短期收益大概仅为5% 至6%,若收益要达到8% 至10% 之间,则需要10至20 年的投资周期。

第3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我国第一本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其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内容。《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明确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药与食相结合的理念。《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了“药食同源”的重要思想;而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食治”篇,是现在最早的中医食疗专论,也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食疗、食药结合的理论。宋、金、元时期,药食同源的理论和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治未病”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食药养生理念也得到了我国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大大地促进了食药养生产业的发展。

药膳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延伸,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

我国食药养生产业在日常食补或疾病保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食药养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中医药走向世界,食药养生产品越来越受到世界人们青睐,这是我国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就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人们很关注健康,更加注重食疗营养保健。国家把中医药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食药养生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医药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产业发展有了法律地位和政府政策的保障。

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食药养生食品尽管起源较早、种类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不断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导致我国食药养生品种结构失调。产品市场的生存周期短,特别是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市场上很多品种供大于求,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其次,发展不够成熟稳定,产品开发的人力、资金投入不足,产品市场发展不够规范,产业发展中监管力度不够,涉及此类的规章不够健全,严重地制约了食药养生产品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国保健协会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保健食品企业,共7000多个品牌,市场上销售的约2000种,其中约四分之一是冒牌货,真正具有实力的保健食品企业不到100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400多家外资企业以7%的品种收获了国内市场约40%的市场份额,使国内中药衍生品企业面临更加艰巨的竞争格局。

当前,促进食药养生产业的科学发展已摆在我们面前成为不容回避的课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对策。

第一,在产品方面,加强研发,提高质量,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剧,我国从事食药养生产品研发的企业应该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加强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低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从广告策略转向技术和服务策略。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应该重视食药养生食品的应用研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新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第二,在企业方面,强化品牌意识,增强市场活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健康理念趋向成熟消费者通常认为知名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更有质量保证,即使名牌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也可以追溯、索赔。消费者一般不会去购买信誉不好,知名度差的产品。所以从食药养生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企效应,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第4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介入超声学;微创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生物学、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医学等多专业结合的典型的交叉性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研究组织器官病变机理,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疾病提供诊断、治疗、预防的有效方法。不久的将来,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现有技术的不断演变、改进,新技术的发明、医疗整合及精准医疗的出现会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未来医学对于操作的微创性、精准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越来越精,生物医学的发展无疑会对医学的发展展现其巨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1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

1.1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始终贯穿于整个医学发展,是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1985年由英国Payne和Wickham等最早提出了“微创操作”的概念[1]。而“微创外科”的概念是在微创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其本质是腔镜技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实则就是对患者采用最小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都归“微创技术”,如介入超声、介入放射、内镜、腔镜及微创化手术等。而这些微创技术创造、发明,都是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下完成的。

1.2内镜技术

我国内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是纤维内镜。伴随科学技术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和腔镜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诊疗过程也越来简便、微创化,是微创技术发展中最为全面和成熟的,如目前有更轻便的胶囊内镜等,无处不体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

1.3腔镜技术

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自1992年我国荀祖武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后,腔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直到今天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2],目前国际及国内更流行的有3D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2生物医学工程在影像及介入医学的应用

2.1影像介入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透视引导下的微创技术更是发展迅猛。根据透视设备的不同,透视微创技术主要包括在X光/CT引导、超声引导和MRI引导下开展的透视微创治疗技术。而介入超声因其设备轻便、操作简便、无辐射等优点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青睐。

2.2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技术是在1895年由Haschek和Lindenthal两位教授在行血管造影后首次提出并应用的,此技术出现后就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介入放射学因其创伤小、效果好等特点,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成立有不同规模的、单独的介入科,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已成为部分疾病的常规诊治措施,甚至取代了外科手术。

2.3CT引导下的微创-数字技术与医学的融合

生物医学不仅在诊疗设备、三围图像重建及数字医学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而且在诊疗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成果的取得恰恰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的[3]。主要体现为CT辅助的立体定位技术,例如CT定位引导下组织穿刺活检、脑血肿清除及腰间盘突出的定位。

2.4超声引导微创技术

我国在半个多世纪前超声学已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相对于其他医学影像学,超声有其诸多优势(如无放射性、无创伤、费用低廉、设备简单、报告迅速、便于多次随访等),而且还可以动态观察机体或脏器情况,对体内病理改变比较直观,故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乳腺、肝脏及肾脏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也得到良好效果。目前介入超声治疗在临床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尤其在小肿瘤的治疗优势更明显,其不仅代表了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而且还展现了其定位精准、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医学发展模式。介入超声学在临床的应用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学术活力的医学科学体系。近10余年,由超声科、医学工程学科专家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门新型学科技术,正在被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及骨科等更多的临床医师所应用,这不仅使得介入超声学得到更迅速的传播和承认、在肿瘤及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超声引导下肿瘤的射频消融术对探针的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对金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化学等性质,在疾病的诊断、食品检测、肿瘤的显像与放射治疗、靶向载药、药物控释、以及对有机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等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4~7]。面对学科发展之迅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同时也要求我们技术操作更科学、合理、规范、个体化[8],而这些恰恰需要有生物医学工程的参与,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精、更无创的医疗设备。

3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3.1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合作

微创技术需要永无止境的追求。个人觉得相比于“能治病”,“会治病”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要要培养一种临床思维模式,这正如我们需要通过“微创”在客观上建立另一种临床思维模式,即微创技术的创新-微创医学的长远发展[9];在微观上,借国家医改大好政策,展望未来5~10年微创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及普及,如现有各种微创技术的全面、系统提升,以及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但是,微创医学发展到今天仍挑战巨大,特别是学科之间竞争激烈,这些可以在医疗资源及专业主导地位的分配反映出来,故使我们不仅要更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且要促使基础、临床及预防医学和其他多个学科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快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创造新方法、制造新设备的步伐,最终使各个学科受益,各个患者、医生受益。

3.2医疗整合

近些年临床各亚专科、亚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医学的发展模式也是以“能分则分、能细则细”为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疗水平,同时伴随的是医学知识及诊疗实践出现碎片化、机械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可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以及未来医学到底该如何发展?樊代明、郎景和等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在2016年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发言称: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不仅要进行医学整合,而且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我们为保障人类健康而具备新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新的医学观念,而不是像目前仅具备的单纯“能看病”。所谓整合医学,前提必须是以人的整体为基础,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现实将各医学专业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知识和各专科最有效的治疗加以有机整合,使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更符合、更适合的新的医学体系,医疗服务不仅使得心身并举、防治结合,而且要达到医养共进、人病同治的目的。国民全面健康,医学发展必须要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及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整合,医学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凡是涉及和人或人类健康有关的学科或科学都应该用来更好的为医学服务,为人类健康服务。而生物医学工程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同时把各种先进知识、有效实践经验进行合理、不同程度的整合,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形成生命医学高度融合的乘法效应。

3.3精准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年1月30日在国情咨文演讲,宣布美国正式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10]。早在2011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科学委员会就共同发出了“精准医学”的倡议[11~13]。其最高规模4大研究机构的联手倡议,为未来的医学指明方向,代表精准医学就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医学发展史上发展的3个里程碑分别是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循证医学。而过去的研究模式以试验为主导的[14,15],这不仅和临床距离大,而且根本无法达到临床需求。而以临床为主导的新研究模式恰恰是目前所提出的精准医学,精准医疗的发展必然要应用更精准的医疗仪器及设备,而精准设备及仪器的研发恰恰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6]。展望未来,所有疾病的治疗最终都将走向精准医学,医学的发展一定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同呼吸、共命运”。

参考文献:

[3]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35(1A):1-4.

[4]张磊,刘晓燕,沈晶晶,等.纳米颗粒在抗癌药物可控靶向释放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1375-1382.

[5]曹丰晶,胡玉才,王卓,等.金纳米颗粒在疾病诊断和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31-35.

[6]凌萍,张旭光,涂或.纳米金在肿瘤显像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35:59-62.

[7]王亮,孟祥举,肖丰收.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39:827-833.

[8]马和平.微创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实践与展望[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6):489-491.

[9]王永光.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J].中国医刊,2004,39(1):57-59.

第5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一、(略)。

1.(略)。

2.景德镇市人口老龄化特点。一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才开始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其人均GDP基本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景德镇市目前尚处于欠发达阶段,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275美元,呈现“未富先老”的态势。二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10年,景德镇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4.6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82%,刚刚跨越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而农村虽然在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只是试点,而且标准很低,广大农民还没有真正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之内。三是人口老龄化与资源枯竭、经济发展转型不期而遇。2009年3月,景德镇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优质瓷土是景德镇千年辉煌的基石,经过千年开采,目前景德镇已探明的瓷土矿储量还剩90万吨,最多只可开采10年。这是景德镇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大难题,必将对瓷都景德镇造成巨大冲击。在面临这个千年不遇的难题和发展转型的紧要关头,景德镇市人口发展也进入老龄化时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转型不期而遇是景德镇市人口老龄化的又一重要特点。

二、景德镇市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抚养比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使景德镇市人口的年龄结构比和社会抚养比发生变化(见下表)。如表所反映的人口变化规律和根据景德镇人口自然增长率0.64%预测,景德镇市未来人口年龄结构比与抚养比变化情况为:在未来20年,景德镇市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及比例将继续增长,但较前期相对放缓;少儿人口比例进一步减小,较前期相对减慢;老年人口总量及比例继续增长,且速度加快,社会抚养比在未来20年内将先降后升。目前,劳动适龄人口的继续增加和社会抚养比的降低,为景德镇市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同时也给就业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随着景德镇市经济发展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偏重于质量,这种压力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2.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同时,“空巢老人”家庭和单身老人家庭迅猛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景德镇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17.2万人,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55万人为空巢老人,占老人总人口的14.83%。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深,“空巢”率呈快速增长。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为继,而养老保障尚不充分,养老将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3.财政资金支出方向将发生重大调整。人口老龄化给景德镇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景德镇市财政支出方向必须做重大调整。一是养老保障支出日益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和老年人口的增加,景德镇市财政资金用于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将不断增加。2010年,景德镇市用于养老保险的财政补助支出达5.6亿元。同时,为老社会服务需求迅速膨胀。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景德镇共有公办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52家,全市养老护理的床位数为老年人总数的1.2%,远远低于老年人的需求。其他方面,比如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加大为老社会服务建设将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二是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10年,景德镇市基本医疗卫生支出达4.24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为景德镇市社会发展方式、产业调整方向、公共设施建设等提出新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总揽全局,把人口老龄化问题放入景德镇市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合理统筹,突出重点,重视民生。首先,人口老龄化与资源枯竭、经济发展转型不期而遇,为景德镇市的未来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困难,我们要沉着应对,把人口老龄化问题放入景德镇市发展的全局中考虑。要认清并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养老保障与服务等在发展中的主次轻重缓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养老保障问题。景德镇市被国家认定为资源枯竭城市,中央给予大力财政支持。正如景德镇原市长李放说,发展陶瓷产业不等于景德镇市的全部,“这笔钱将主要用于民生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其次,据预测在未来30年至40年内景德镇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不是太高,社会抚养相对较低,将继续存在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机遇窗口期。景德镇市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大力发展经济,加快科技创新,实现发展转型。

第6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从去年底,有关移动医疗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在年初阿里投资中信21CN引起了业界对BAT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关注,而在近期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之后,有关BAT参与移动医疗领域的竞争的话题彻底被引爆,近期围绕BAT与移动医疗的行业分析数量明显增多,这一现象似乎预示移动医疗行业将走向市场爆发阶段。另外,伪巨头小米投资九安医疗也进一步刺激了行业热情,移动医疗已经激起了全民关注热情。

当一个行业频繁提到BAT时,意味着这个行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而背后的含义或表明一个道理,在国内有能力深入改变医疗产业向互联网领域渗透的玩家也就只有BAT了,BAT对中国市场的作用,似乎已经不单是互联网的标志,而成为市场经济链条全产业转型的催化剂。

回归主题,BAT对移动医疗市场是认真的,而且是积极的,尤其是阿里和腾讯,投资中信21CN和支付宝搭建“未来医院”的举动都被视为阿里撬动医疗市场的决心,而腾讯除了7000万投资丁香园外,手Q也已经开始行动搭建健康中心平台。

BAT三家中,阿里和腾讯今年以来行动颇为迅速,频繁出手,而百度在移动医疗领域表现的相对保守,但要论对移动医疗的了解程度,百度无疑是其中之最,要知道医疗广告为百度营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百度要比AT更能敏锐的察觉移动医疗市场机遇,而且移动医疗的市场地位对百度也至关重要。

阿里思路清楚,直入“就医用药”

阿里发展移动医疗的策略很清晰,就是直接渗入医疗服务环节。投资中信21CN为的完善药品网络消费市场,尤其年底或将开放的处方药市场,医药电商服务能力是阿里基础,而布局“未来医院”,是为了掌握医疗服务的入口,这两步完成了,阿里就掌握了“就医用药”的重要环节。

腾讯准备不够充分,还需持续补充

腾讯在移动医疗领域仍处在探索期,投资丁香园是为先拉拢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而手Q的健康中心仍仅仅是一个空台子,离发挥实际作用还差的很远。无论是丁香园还是手Q健康中心,目前都看不到能立刻发挥市场价值。不难想象,丁香园与手Q健康中心相互串联是可预见的直观发展规划,不过,丁香园的核心优势在医生资源,而将医生资源对接到手Q健康中心供用户使用还有许多问题,更需要等市场进一步成熟。

不过,无论手Q健康中心,或是未来换个马甲的微信健康中心,亦或是单独成立腾讯健康中心,只有丁香园一张牌仍显得腾讯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势力比较单薄,丁香园与腾讯健康中心的连线组合也很难被看好,这其中涉及到网络问诊、多点执医等复杂难解的问题。所以,接下来腾讯或会继续投资补充移动医疗势力。

百度底子好,或在压注云平台

百度在移动医疗领域也在行动,只是没向AT那样大手笔的引起舆论关注,百度早前悄然搭建的“百度健康”平台,除了提供一些医疗保健知识外,还能提供网络挂号服务,已有不少医院加入了这一平台,百度在医疗领域对医院和药企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另外,除了健康平台,百度还搭建了dulife智能硬件平台,主打健康监测牌,健康手环、心电仪、血压仪、体脂测量仪、智能体重秤、皮肤检测仪应有尽有,不过目前来讲这些主打健康的智能设备中看不中用,百度搭建健康智能硬件平台目的更多是为市场卡位,为后期做准备。还有,百度还与北京政府合作在dulife智能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了“北京健康云”平台,实质上无论是dulife智能硬件平台,还是与北京政府合作“北京健康云”平台,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利用大数据与医疗服务相结合。

移动医疗能解决什么问题?

简单看完了对BAT移动医疗的介绍,我们来点实际的,先不跟着BAT一起YY移动医疗的未来前景了,我们还是先关心下移动医疗真正能解决哪些问题。

“移动医疗”是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对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统称,还有很多其他说法,有关移动医疗大致可以分为可穿戴健康设备、医疗APP、医疗健康大数据和医疗O2O,不过,这四个分类之间的界限比较模式,项目之间普遍存在关联性。

移动医疗的市场前景首先要看其能解决什么问题,综合目前各类移动医疗项目来看,网络挂号、电子病历报告、常见病预防监测、慢性病长期监测、病情交流分析、医疗案例共享、网售药品器材、网络问诊、用药(病症)查询、医疗服务市场监控、医疗IT系统等,这些功能看起来都很好,但实质上只是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并没有解决医疗问题的实质,医疗问题的实质是在于医生资源短缺,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医保制度仍不完善等问题。

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移动医疗很美好,但不能有效解决医疗问题的实质,更多是锦上添花,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智能硬件主导的“前向监测”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程度,网络化的“后向就医”能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从这两方面看,移动医疗有市场,但短时间内不能撬动国内目前的医疗体系。

当然,改变是一步步缓慢发生的,在移动医疗产业链上,价值体系或将有机会重新分配,患者、医院、保险公司、医药器械公司都会是新产业练下的价值贡献者,对于创业者来说,移动医疗机会还是有的,不过,目前国内移动医疗领域的盈利模式,多半都处在摸索阶段,患者、医院、保险公司、医药器械公司等产业链参与者,都早早的上了创业者的营收名单,卖硬件、卖数据、卖内容、卖服务、卖系统的什么都有,哪里有金钱,哪里就有创业者。

前向监测与后向就医,哪个更具潜力?

依我看来,目前可以把移动医疗分为两大市场,一个是针对未生病的老弱肥胖人群或是已得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可穿戴健康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前向监测”市场,医疗大数据服务也与这一市场有紧密关联;另一个是针对需要就医问药的已患病人群,提供的网络医疗服务,以通过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后向就医”市场。

从目前国内医疗市场成熟度度来看,智能设备主导的“前向监测”市场太小,发展不会太快,厂商需要通过“吓”、“哄”的手段促进市场消费,相比而言,普适性强,能提高就医效率的网络化的“后向就医”市场更大,机会更多,需求更直接。

可穿戴健康设备提供的“前向监测”服务的卖点为监测-监测-再监测-提醒就医,这更适合那些对生活品质高的用户,对于国内大多数用户来讲,目前的前向监测服务不太容易接受。不过,商家总是会有办法的,“吓”和“哄”的营销手段是少不了的,就像有防辐射服的概念就会吓唬孕妇购买,但防辐射服的实际效果大家都懂。而“哄”则是以爱护老人为卖点,哄着消费者尽孝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服务,顺便给你讲讲若不能有效监测,一旦发生疾病可能产生更多的就医费用来威逼利诱,一哄二吓,很多还算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也就屈服了。

随着民众经济实力的提升,可穿戴健康设备确实有不错的市场潜力,但个人更看好改变目前就医效率的后向就医服务市场。一般的就医流程为:挂号(排队)、问诊(排队)、检查(排队)、化验(排队)、等报告(排队)、医生解读报告、开药拿药(排队)、回家/医疗或住院(没有铺位)、住院观察、陪护、再化验、再观察、手术、康复、复查换药、彻底康复。

不难看出,一套就医流程下来,时间和金钱都搭进去了。能缓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才能更直接的撬动更大的移动医疗市场。

移动医疗最后的玩家还是BAT

第7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而“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而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面对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迅猛势头和严峻挑战,党的十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而随着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和经济的转轨,养老观念、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必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日益扩大,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

1 雅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

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雅安地处四川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人口小市,资源大市,经济欠发达市。雅安市早在1997年就开始迈入老龄社会行列,近年来,雅安市老年人口仍持续增长,据2012、2013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6.12%、18.5%。从近十年发展趋势分析,雅安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而且老龄化将逐步加重。预计在202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4以上,而在203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以上。近十年来,雅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现代型,总体看,雅安人口率先进入一个“三低”时期,已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且先于全省完成转变。雅安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1.2 养老服务机构现状

由于雅安社会经济欠发达,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养老机构主要是以国有为主的单一格局,民办养老机构起步晚,基础差。从数量上看,雅安市养老机构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主要为农村敬老院。截至2013年2月,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个,其中农村敬老院30个、公办社会福利院11个,合计床位3622张,“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只有1个,床位60张。由于“4?20”芦山强烈地震造成全市38个养老机构不同程度受损,使养老服务的提供受到了影响。目前雅安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1.3张,按照省上“十二五”时期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张的目标,全市老人需养老床位8484张,缺口达4802张。

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同养老机构之间的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全市公办城市福利院建设不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总体不能满足雅安市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社会福利院基础设施较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老年人对国有养老机构信任度比较高,入住率较高,有些社会福利院出现供不应求、预约及排号入住的现象,如市社会福利院“一床难求”,目前至少有100多人等候入住。但农村敬老院,主要是为“五保户”提供日常的生活供养和照料,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差,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金短缺、院舍陈旧、设施简陋、医护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入住对象精神慰藉、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严重缺乏,普遍存在着入住率低、床位长期闲置、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现状

雅安市养老机构总体呈现出工作人员数量少、城乡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差别较大的主要特点。目前,全市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与集中供养对象之比为1∶6,远高于省三星级(最高等级)敬老院1∶10的标准。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全市41个公办养老机构共有管理服务人员409人,其中在编165人,临聘24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41.8%。在编人员多为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安置人员,临聘人员多为“4050”人员。管理服务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较低,现有在编管理服务人员大部分无养老职业资格证书,临聘人员也只能从事清洁卫生等后勤工作,同时这部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管理能力、医护水平相对较低,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难以开展。

2 当前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保障体系不健全,老龄事业基础薄弱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交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现阶段的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老龄事业投入严重不足,老龄产业起步晚,一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机构人员力量薄弱,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现有养老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人的基本生存,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而当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养老产业之后,养老机构的管理以及服务标准亟待规范,行业的监管作用亟待加强。

2.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服务功能不足

家庭养老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刻体现的亲情给予老年人的精神寄托是社会养老无法替代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中国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城市“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城乡“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接近50%;与此同时,中青年人紧张快捷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客观上造成家庭成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多更好地照料老年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随着社会工作的加快发展,社区照顾模式作为社区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正逐步得到推行,但我国社区建设尚不成熟,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社区机构功能发挥不足,客观上造成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3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现有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离巨大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养老设施总量供不应求。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为4.4万个,床位数416.5万张,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床位22.4张,而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公立养老机构出现千人难求一床的尴尬局面。而民营养老机构却呈现床位空置率高,营运不佳的状况。从全国总体来看,养老机构和配套设施缺乏、养老床位不足、现有资源亟待整合优化,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2.4 养老服务项目、水平及医护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只能给入住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养生康复、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服务内容很少。过于单一的模式,不仅影响养老机构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会影响到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护工年龄偏大、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及流动频繁,不少养老机构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只能既当管理人员又当护理人员,身兼数职,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偏见,导致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2.5 养老产业发展滞后

从现实看,我国有消费能力的老人数量其实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是存在的,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国家有关扶持老龄事业的政策、规划虽然陆续出台,但地方政府实施的细则、配套的制度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各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不够,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还比较缺乏,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养老产业还一直处于被“观望”的境地,进展缓慢。与迅猛发展的老龄化进程相比,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养老产业规模小,形式陈旧,结构单一,数量少,由于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经营养老院或生产老年用品上,而从事老年用品的生产企业、消费场所普遍规模不大、产品不多,无法形成联动,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现阶段我国养老行业发展较为分散,行业准入标准还不完备,行业规范与监管也相对薄弱。

3 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地方党委政府要把老龄事业看作长期的战略性问题、重大的民生问题,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养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雅安要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契机,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走多元化、特色化、生态化之路。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推进城乡、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着力构建以政府投资和普通服务为特征的机构养老、以社会投资和中高档服务为特征的专业社区养老、以居住分散和服务分散为特征的居家养老这三种方式。建立与雅安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3.2 加强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养老服务规划、制定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加大基本养老服务投入以及养老机构规范管理等方面。一是要按照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超前规划的原则,在科学分析本地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全市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统筹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为未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将养老机构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对养老产业在简化和规范程序、土地划拨、税收优惠、减免费用、精神鼓励、财政补贴、信贷优先、吸引外资等多方面制定支持政策。三是提高财政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力度,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范围、标准、补贴申请和下拨办法进行具体规定,使对新增床位的财政补贴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养老体系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

3.3 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有计划地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开设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实用性专业人才。二是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主要优势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立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与轮训,逐步建立养老机构院长资质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三是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水平。四是完善专业人才与志愿者、社会义工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志愿服务。

3.4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已从传统意义上仅为孤寡老人提供抚养和生活照料的老年福利院,向覆盖全体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全方位的服务转化。而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现实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社区参与到养老服务业中。要超前谋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把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医院、社区调解中心、社区敬老院、社区托老所、社区老年学校、社区婚介所和家政服务中心等为依托,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构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子政务、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等形式,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合理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范围和方式,依据不同情况为老人提供有偿、抵偿或无偿的养老服务。

3.5 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重点解决农村老人“养”和“医”的根本问题。二是探索医养结合,引导医院与养老机构对接挂钩、开设全科门诊和派驻医务人员等,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定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政府为困难、空巢、失能老年人购买服务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三是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四是建立全市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对年龄在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实行享受高龄生活补贴,按年龄段制定适当的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3.6 大力发展民办养老产业,丰富组织形式与运行模式

雅安经济还比较落后、财政困难、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公立养老机构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而大力支持和发展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是切实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变我市养老机构数量少、服务类型单一的问题,缓解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状况。雅安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按照灵活适用的原则,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兴办养生养老公寓、老年康复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建设养生养老基地等高、中端生态养老服务机构。引导民间资本、企业投入养老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老年旅游产业,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方面进行重新组合,有针对性地设计老年旅游产品,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餐饮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场所、老年大学、老年运动中心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7 规范养老服务管理,加强行业监管

第8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膏方 颗粒剂 肺系疾病 缓解期 治未病

Application of Granule Paste in the Remission Period of Pulmonary Diseases

ZHANG Jing ZHANG Lishan JIANG Fengli CHEN Shenda REN Shijie SUN Wen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The past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s. And the granule paste is widely accept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due to its convenience,stable quality,and ease of formula modificatio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diseases,and the principle of constitution differentiation-disease differenti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e paste used in the remission period is mainly to boost the lung-spleen-kidney,and to regulate and harmonize qi,blood,yin and yang;and stasis-dissolving and phlegm-dispelling is accompanied.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inal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ementing without stagnation,regulating cold and heat simultaneously,combining movement and static,and obtaining the balance,so as to reinforce healthy qi and dispel the pathogen,regulate and harmonize yin and yang,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Keyword:paste; granules; pulmonary diseases; remission period;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各种慢性病越来越常见,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群生存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增加[1]。许多肺系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且发病有缓急之分,急性期的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因患者急于缓解症状,依从性良好,故中西医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缓解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加之多数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近年来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可,中药膏方即是方法之一。我们主张在治疗肺系疾病的缓解期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疾病特点、症状来辨体-辨病-辨证用药,处以膏方,便于患者长期服用,预防疾病反复发作,现介绍如下。

1 膏方治疗肺系疾病缓解期的特点

1.1 膏方溯源

早在《灵枢·痈疽》即可见豕膏治疗米疽的记载,《灵枢·经筋》中有马膏治疗筋弛纵缓的记载。当时膏方多为外用,汉代后开始出现内服。《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大乌头煎和猪膏发煎为膏方内服的最早记载[2]。唐宋时期膏方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单方变成复方,开始用于康复、养生等。明清时期,膏方养生成为潮流,《寿世保元》中的琼玉膏、茯苓膏,《摄生总要》中的龟鹿二仙膏等至今仍是养生保健常用膏方。这一时期膏方的制作工艺亦趋成熟,还出现了膏方专著《理瀹骈文》,对膏方的治病原理、用法用量、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3]。近代秦伯未、蒲辅周、丁甘仁等大家都擅用膏方,《膏方大全》《丁甘仁临证医集》是研究近现代膏方应用的宝贵资料[4-5]。

1.2 中医与“治未病”

古人十分重视“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象辞下传》“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也”[6]。而在医学方面则体现为“治未病”思想,《黄帝内经》中有多篇论述到“治未病”,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金匮要略》中记载:“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均体现出古人非常重视疾病预防。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由治病为主向防治结合的转变,“治未病”理念也逐渐被更多人认可。临床上多种肺系疾病都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的工作、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疾病反复发作与平素消耗太过或体质因素导致正气不足有关,稍有外邪侵袭即可引发宿疾,所以通过培护正气,即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此即为“治未病”理论的应用。

1.3 膏方与“治未病”

膏方发展至今,功效从补益演变到补虚、却病、纠偏等多个方面,用药主张“以平为期”,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动静结合,气血同调。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所患疾病的特点,四诊合参,遵照辨体-辨病-辨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具处方,以达扶正祛邪的目的。膏方在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正如《膏方大全》中提出的“膏方并非单纯之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由于现代冷藏技术的发展,其服用不再受到季节的限制,从冬令进补发展为四时皆可服用。并且方剂的选用也逐渐丰富,从固定方药过渡到方药皆可为膏,比如薯蓣丸、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均为现代常用膏方,且膏方具有便携、易储藏、口感佳、方便服用、胃肠道反应小等特点,在“治未病”领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 颗粒剂膏方的优势

2.1 节约资源

膏方药性缓和,药力持久,较中药汤剂更容易坚持服用,患者的依从性较高。目前临床常见膏方有中药饮片膏方和颗粒剂膏方。传统中药饮片膏方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凉膏5个环节,需多次水煎煮,浓缩后加入易成膏之品如动物胶类、蜂蜜、冰糖、饴糖等收膏而成。其中前3个工序耗时约17 h,共用20~30 h,耗时长;而中药颗粒剂是传统中药饮片通过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加工而成,无需浸泡、煎煮,可直接冲服,其制膏时间为1~2 h,大大减少了耗时及人力[7]。

2.2 质量稳定

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制作膏方时,饮片来源不同,且长时间高温加热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氧化、水解、焦化,疗效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颗粒剂在制作过程中选用道地药材,来源可控,所含杂质少,且经过质量管理和有效成分含量标准化,药品质量得到保障;加之颗粒剂膏方制膏时间短,避免了长时间高温对有效成分的损伤,所以颗粒剂膏方的品质相对稳定[8]。

2.3 灵活调整

目前中药膏方多采用复方,饮片膏方在制作时所需药物量大,且考虑到制膏成本,一次往往制作可服用2~3个月的膏方,后期调整药物受到限制。而颗粒剂膏方对药量没有特殊要求,只需符合出膏条件,包含容易成膏的药物如饴糖、阿胶、鹿角胶、山药、熟地黄等,因此临床医师可开具服用1个月的膏方,之后根据节令、地域、气候、病情变化等实际情况调整处方,节约药物资源的同时,亦符合中医学“三因制宜”的原则,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与传统饮片膏方相比,颗粒剂膏方具有制作耗时短、节约成本和人工、来源可控、质量稳定、可灵活调整处方等优点,更加人性化,更符合实际临床要求。对于颗粒剂制作过程中需加入辅料导致含糖量高,不适于部分人群服用的问题,随着近年来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改进,辅料也由原来的较单一的蔗糖发展为多种新型辅料,如无糖型辅料木糖醇、乳糖、甘露醇等[9]。因此,这类特殊患者在制作膏方时可以选用甜菊糖和木糖醇来收膏,避免摄入糖分过多的问题。

3 肺系疾病缓解期膏方开具要点

3.1 肺脾肾同补,气血阴阳同调

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中言:“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指出肺系疾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现代多数医家认为肺系疾病缓解期在虚损方面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肺主皮毛,司呼吸,肺气虚则卫表不固,容易感邪为病。肺久病及脾,子盗母气,或因后天饮食、情志失调伤及脾胃,或先天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弱则容易受外邪侵袭。肾为先天之本,若因先天不足或久病耗伤肾气,肾不纳气,出现喘息、气急、呼多吸少等症状。而邪实主要包括痰饮、瘀血。肺为水之上源,宣肃不利则水饮停聚而为痰饮;脾胃虚弱,水谷不归正化亦可生痰湿,上渍于肺而发咳嗽、咯痰。久病入络,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血,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久病入络”理论,谓“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

治疗方面,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容易反复感邪之人,多用玉屏风散、补肺汤等补肺固表;若见气阴不足,可用生脉散。另外,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补肺多用培土生金法[10],参苓白术散、黄芪建中汤等均可选用。对于肾气不足、肾不纳气导致的喘息,则加入二至丸、金匮肾气丸等培补肾元之品;若以肾阳虚为突出表现,则加入肉桂、补骨脂、羊藿、巴戟天等温润补肾的药物;偏阴虚则加熟地黄、山茱萸等;对于阴阳俱虚的患者,可用龟鹿二仙胶,同时有助于成膏,可谓一举两得。而在慢性肺系疾病的治疗当中,历代医家更加重视脾胃,《黄帝内经》中的“形寒饮冷则伤肺”“聚于胃关于肺”理论,《伤寒杂病论》“保胃气”思想贯穿始终,金元四大家亦重视调理脾胃来固护正气[11-12]。而在固护中焦方面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脾胃气虚,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健脾益气;其次是中气不足导致的气陷,方用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补气升提;再次气虚甚者损及阳气,可选用理中汤等温补脾阳的方剂。祛邪层面,若夹有血瘀,可选八珍汤、丹参饮,补血活血行血;若夹痰湿,则加入二陈汤、苓桂术甘汤等化痰利湿。

3.2 消补兼施,寒热并用,以平为期

膏方虽药味众多,但讲求配伍有序,繁而不乱。在辨体-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的基础上,也要从整体出发,考虑药性配伍。一方面,膏方多补益之药,需防滋腻碍胃,可佐以运脾开胃,理气消导之品,固护脾胃的同时也有利于补益药物的运化吸收,如焦三仙、枳壳、砂仁、陈皮、苍术、木香、莱菔子等,使周身气机调畅。另一方面,补益药物性味偏温,久服易耗伤阴津、动火生热,需佐寒凉药物如黄芩、连翘、柴胡、麦冬等,寒热并用,调和阴阳。方药配伍补泻兼施、寒热同调在《伤寒杂病论》中即有体现,如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的薯蓣丸,在调中补脾、益气养血的同时,不忘疏风散邪、理气开郁;再如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也具有滋阴通阳、寒热共用的特点,使全方阴阳和调,刚柔并济。

总之,对于肺系疾病缓解期的膏方治疗,主要以补益肺脾肾、气血阴阳同调为主,兼顾化瘀祛痰,而肺、脾、肾三脏之中尤其重视脾胃健运之功,以调理脾胃为核心。整体配伍呈现补而不滞、寒热同调、动静结合、以平为期的特点。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颗粒剂膏方更顺应时代特点,在推广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慢性肺系疾病如此,其他系统慢性病的防治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为民,罗汶鑫.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现状[J].西部医学,2020,32(1):1-4.

[2]杨兵,唐东昕,龙奉玺,等.膏方历史渊源及发展特色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4-6.

[3]杨玉龙,周婷,朱长刚.论述中医膏方之源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4):31-34,80.

[4]吴秀峰,章健.丁甘仁医案研究现状[J].江西中医药,2008,39(3):65-67.

[5]秦伯未.秦伯未膏方集[M].张玉萍,鲍健欣,点校.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4-5.

[6]徐经世,李艳,赵进东,等.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理论溯源与实践思考[J].中医杂志,2016,57(16):1351-1354.

[7]郭彩娥,黄治,周国彦.中药膏方制备工艺及改进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6):197-198.

[8]王一博.中药配方颗粒在膏方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75-176.

[9]庞丽.中药颗粒剂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6):469-471.

[10]李静静,王奎玲,花代平,等.“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5):490-494.

第9篇:医养结合的前景范文

【关 键 词】农村养老危机;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家庭—社会合作养老。

【作者简介】周伟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

1.农村养老模式变革的“外生”动力: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危机。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村人口的外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村庄老人空巢家庭增加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六普”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同“五普”人口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比例提高13.46个百分点,这种增长的态势还在加速。“六普”数据还显示,中国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这两个指标都超过国际老龄社会的标准(10%和7%)。在农村人口依然占多数的中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意味这更为严重的挑战。另据中国老年学学会的保守统计,我国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其中65岁以上农村留守老人达2000万[1]。根据预算,这种城乡倒置的养老危机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乡的老龄化却具有不同的内涵。

自古以来,农民的养老是在传统养老文化支撑下的代际交换式养老,然而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养老方式在急速现代化城市化条件下,已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青壮年的外流使“空巢家庭”越来越多,成为普遍现实,目前推行的新农合制度也只是杯水车薪,社会养老只占10%,家庭养老仍占90%,家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养老主体。但事实是,在老人空巢家庭增多的同时,养老主体却出现了空缺,农村家庭养老的壳还在,但养老的主体却都离开了村庄,根据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9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愿意回到村庄生活[2]。

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严重的危机表现为家庭养老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冲突。从大的背景看,一是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叠加在一起,农村轻壮年人口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同时快速发展,农村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家庭供养力下降,加剧了农村养老问题的尖锐性。二是贫困地区家庭养老雪上加霜。贫困地区的农民会更多的选择进入城镇打工,而他们的父母则是最缺少养老资源的人群。从家庭层面,第一是养老主体与被养主体的空间距离冲突。养老主体愿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而老人只能在农村养老。第二是养老意识与养老行为的冲突,家庭养老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危机首先是文化与行为割裂,从文化上,这代子女的思想上还有很深的传统养老观念,但生存理性却使得他们实际上无法尽孝,谋生与尽孝无法两全。第三是从养老形式上,是经济支持与情感支持的割裂,他们可以为老人提供经济和物质的支持,却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的满足。

2.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方式的讨论。近十多年来,理论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农村养老方式的讨论。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国家政策导向方面,有学者认为“在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中提“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利于我国人口治理与社会发展。一是不利于尽快扭转农村生育率偏高、重男轻女及出生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不良倾向。二是不利于应对下世纪农村人口老化程度高于城镇的局面。经济发展将导致大量农村年轻人迁移流动到城镇,下世纪农村65岁及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大幅度上升,全国2040年以后将达到22%-26%,有的省可能高于30%,明显高于城镇人口老化水平。“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事实上将难以实行。三是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民与民政、计生干部建立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性[3]。“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被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虽然这种取代需要极大的经济成本,但这种取代其本身也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起飞。故此,在完成这种转变时我们应注意自己的国情,但是也不能受国情的拘束以致趑趄不前、坐失良机。另外,还要充分注意好农村社会养老的地区性养别,促进农村社会养老的“梯度”推进。这样,在下一世纪中叶初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是极为可能的[4]。“孝”文化在我国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当前大多数农民的期盼。家庭养老成本较低、比较方便且能满足老年人对亲情的需要,也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发展滞后,确保“老有所养”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优势决定了在我国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石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从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实看,社会养老、集体养老和农民自我储蓄养老等养老方式都不具备对传统家庭养老的有效替代性[5]。

乡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以弥补正规制度的缺位,走出农村养老困境。农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主要类型有“宗族型”“华侨型”“先富型”“村集体型”“喜事型”“互助型”“自助型”等。该制度的成功运作需要乡村政府、乡村有识之士、村民等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再辅以配套的管理办法。家庭养老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以及“草根”型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村当前及较长时间内走出养老困境的理性选择[6]。“在农村,家庭还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家庭养老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满足每个家庭成员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促进家庭的和谐与安定。在农村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孝道文化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家庭养老必然是我国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主要养老方式,一定会在农村取得良好的成效[7]。

更多的学者持这样的观点,在很长的时间内,家庭作为养老的主体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强化家庭养老能力,还有的学者还提出要制定鼓励农民工回到乡村创业就业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尽养老责任。

一些学者认为,孝道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养老危机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是强化孝道文化教育,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好的文化支撑;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是由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主张政府出资建设养老机构,把农村老人像城市那样集中起来养老,资金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的老人由于一生没有自己的积蓄,所以只能依靠子女养老,所以建议农村老人要有积蓄养老金的意识,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这一观点对今后农村老人是一个好的建议,但对现在已经进入老年的农民却不是解决良策。当然,也有的学者提出让政府和社会全部承担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3.基于农村养老现实的选择。一是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性比城市强,但他们依赖的子女却都离开他们去了城市,唯一性资源的丧失对于农村老人来说等于是釜底抽薪。二是越是贫穷的地方,农村外流人口越多,回到村庄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他们的父母的自身养老资源就越是匮乏。三是大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村子女在养老意识和养老行为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还有孝顺老人的心思,也愿意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但在具体行为上,他们却无法牺牲去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和老人一起生活,很多人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他们中很多人表示,愿意给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但却提供不了生活照顾和情感上的慰藉。可以在节假日看望老人,但不能日日陪伴在老人身边。也就是说,农村社会中孝道文化还在,但尽孝主体无法尽孝和谋生两全了。四是很多村庄的集体经济薄弱,无法为村庄社会公共事业提供经济基础,政府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由集体提供养老的说法无法实现。

按照上述学者的观点,如果继续让农村家庭还成为唯一养老提供者,显然不现实,如果完全依靠孝道文化来解决家庭养老问题,也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如果选择让政府和社会来养老,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使是完全由政府来解决,把农村老人集中起来,但满足不了农村老人对亲情和乡情的需要。很显然,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前屯村创新性养老方式的意义

1.前屯村的探索。肥乡县前屯村地处冀南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共有300户1500口人。村里共有70岁以上老人75人,其中没有老伴的35人;子女外出打工成为留守老人的25人,两项合计占全村老人总数的80%。这些老人大都处于孤单寂寞、无奈的状态中,生活不舒畅、精神不快乐。从2009年开始,村干部开始兴办幸福养老院,这种“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既体现了传统居家养老习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这一模式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村级主办”就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闲置房产或租用农户闲置房产设施,村集体量力而行地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互助服务”就是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衣、食、医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内老人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群众参与”就是由村集体组织、动员和鼓励村民、社会力量与志愿者,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政府支持”就是由各级政府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

前屯村面临的困难是,由于集体经济太薄弱,幸福养老院由集体承担的公共开支如电费、水费等都无法支付,目前仅仅靠村干部自己的人脉关系求各方面支持一些,但难以为继,解决可持续集体资金来源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2.前屯村养老方式的价值。一是最大限度地动员了乡村的养老资源。当今的乡村养老,无论是家庭、集体、政府,其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在这个模式中,家庭、社会、政府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出比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资源优势。二是通过变通的方式既保持了乡村养老传统,又满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的养老问题,能够继续感受家庭亲情和子女照顾的需要。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对家庭养老的刻板理解,改变了家庭养老就是在家里养老的做法,也改变了子女赡养就是要每天和老人在一起的做法。三是作为赡养提供者的子女,既减少了老人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的担忧,又能通过经济物质提供及节假日看望老人等方式,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和尽孝道的心愿。在这个意义上,孝道文化在乡村得以传承,乡村老人希望儿女孝顺和儿女希望自己是孝顺的脸面得到保护。家庭养老的内涵继续保留,但表现形式有了变化,子女通过购买部分社会服务来尽孝道,而村庄则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平台,这样一个村庄的养老实验,不仅体现了农民的理性选择,也是村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要素与现代方式结合解决困难的尝试。

我们可以把前屯村的养老探索,看成是一种家庭与合作的社会养老方式,是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一种过渡性方式,作为一种过渡形态,符合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养老实际的需要。

当然,未来农村的养老方式还将会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村落逐步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农民居住逐渐出现相对集中的趋势,下一代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也将发生变化,现代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也将逐步取代传统养老观念和方式,农村社会将逐步从单纯的家庭养老,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这个过渡阶段大约需要二十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将会是一种好的选择。

三、讨论:家庭—社会合作养老的

社会支持环境需求

1.从村庄到社区:乡村公共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很多地方成为空心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方,很多村庄都走向凋敝和衰落。实现村庄向社区的转移,通过推进生产要素和生活主体向中心村社区的融合聚集,可以有效整合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文明程度。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增加社会服务机构,改善乡村社会服务功能。养老机构将成为乡村社区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机构,为乡村社会养老提供实体支持。

2.农村公共品供给:乡村养老提供主体多元化。很多农村存在着福利设施残缺、公共福利空白,人员流失、房舍荒弃、生产条件吃老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不同程度的凋敝景象,尽管在2004年以后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解决村庄“零财政”的问题,但是,村庄的凋敝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逆转。“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组织农民投入农村小型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形式,对加快农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这个政策的影响十分有限,一些边远农村基本没有从这一政策中受益,同时村庄公共品的供给完全依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一方面要重新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让集体经济,或农村合作经济成为遏制村庄凋敝、促进村庄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让集体经济成为村庄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农村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经济基础和组织机构方面为农民的养老社会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3.传统养老文化的现代性:乡村养老形式的多样性。中国农村家庭养老选择还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即中国传统封建“孝”文化的影响。奉先思孝,敬养老人,“父母在,不远游”等为“孝”道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在精神层面,它是中华民族重亲情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在功利层面,也是中国人代际交换的具体形式,千百年来,中国人认为,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儿女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精神慰藉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现代社会,这种文化传统依然是我们应当发扬光大的。但在具体方法上,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特点进行现代性转变,比如,在为老人提供赡养的方式上,作为子女由于求学、就业、发展等原因,客观上做不到每天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可以通过为老人提供资金物质、购买日常料理服务等来尽孝尽责;在精神慰藉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看望老人、通过网络聊天视频来进行弥补。特别是只有一两个子女的家庭,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现代的灵活方式来赡养老人尽孝道,虽然他们不能每时每刻不能守护在老人身边,但不能因此就说明这些子女不尽孝道,这是现代社会生活特点所决定的,养老的文化正在经历着自身的现代性过程,更加灵活、宽容和多样将成为现代养老文化的基本特征。

注释:

[1]赵宝华:《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 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

城市》,据 http:///politics/2011-10/04/c_122118818.htm。

[2]周伟文、侯建华:《“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城市化与婚姻的双重困境”》,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8期。

[3]曾 毅:《退休金缺口与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障》,据中国养老金网,2005年8月26日。

[4]樊海林:《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变迁前景展望》,载《人口研究》1997年第6期。

[5]张素琴:《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载《湖湘论坛》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