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第1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生心理;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78-01

一、行为主义理论

(一)理论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心理学界风行了至少50年。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对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反叛。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主题是意识经验。由于意识经验对有经验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只有采用内省法才能研究人的心理。但构造主义的方法论的脆弱、狭窄和僵化适应不了学科的迅速发展,便随着出现了机能主义心理学。它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人的活动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反对把心理分析为各个元素或部分;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进行独立的研究。

但是,有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是心灵主义的,并且都是使用内省法,应该加以大力抛弃。此人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

(二)行为主义的界定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意识感觉,而是应该研究行为,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二、 不同行为主义理论对学生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认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变化,观察是认识人的心理直接途径。

华生认为,思维活动不仅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内脏组织。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动作和内脏组织是同时起作用的。思维的高级形式,包括创造性活动,也都是言语活动。

华生特别强调家庭是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孩子的情绪是由家庭造就的,父母是孩子情绪的种植者、培育者。因此他特别重视受褒扬的学生情绪,并且明确反对惩罚。因为在晚上惩罚白天的行为,达不到防止今后再次发生的目的。其次,惩罚学生多半是父母或老师自身发泄情绪的途径,而不是教育手段。最后,体罚有轻有重,轻则不足以阻止消极行为,重则伤害学生的整个内脏系统,不利于学生健康。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学生的行为。他们之所以要做某件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如果孩子的一个行为发生后,成人立即予以注意,如加以赞扬,或加以呵责,都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如果其出现了不良行为,如愤怒发作或无理取闹,成人可以暂时不予以理睬,采取“冷处理”,排除对他的注意。

此外,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如果小孩偏食不肯吃菜,对于他的这种行为的矫正,可以用到这两种方法。当其吃一口蔬菜后,立即予以表扬这属于积极强化;反之,如果其坚持不吃蔬菜,就不给他吃其它食物,就属于消极强化。这里的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和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消除行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课题是社会化,研究如何教育学生掌握社会规范变为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的成人。1941年,米勒和多拉德提出影响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模仿。而模仿就是学习。班杜拉进一步认为,学生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第2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4岁,平均59.2岁,>60岁者32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其中21例右侧胸腔积液多于左侧;单侧胸腔积液16例,其中11例为右侧,5例为左侧。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伴少尿者28例,其中不能平卧15例。

胸片发现有左心室增大18例,全心增大15例。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21例,低电压18例,心房纤颤12例,T波变化9例,房颤性早搏9例,ST段压低6例。

40例中有16例因少量胸腔积液或应用利尿剂后胸液明显吸收而未抽取胸腔积液,其余24例抽取胸液共33次,其中胸液李凡它实验阳性者15例,共24次。40例患者中有低蛋白血症者19例。

本组入院前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5例,支气管肺炎9例,胸腔积液性质待查8例,8例入院前曾诊断为CHF合并胸腔积液,而入院后8例均又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讨 论

胸腔积液的病因较多,胸腔积液出现多伴有基础疾病,包括肺、胸膜、心血管、肾脏、肝脏及全身性疾病等,故仔细询问病史和观察患者症状,对于胸腔积液的正确诊断十分重要。CHF伴发胸腔积液临床并非少见,胸腔积液部位有其特殊规律。本组40例,双侧胸腔积液24例(60%),其中21例以右侧为多;右侧胸腔积液11例(27.5%);左侧胸腔积液5例(12.5%),其中以右侧为主的双侧胸腔积液和右侧胸腔积液共35例(87.5%)。由此可见,胸腔积液的确对心源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示CHF引起的胸腔积液以右侧为主,而且往往以双侧者居多。其发病机制为胸腔毛细血管的静水压增高所致。

胸腔穿刺术既可用于诊断,又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抽液以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及加快胸水的吸收。胸水化验检查可明确胸水的性质及病因诊断。本组有24例患者抽取胸液共33次,其中15例共24次胸液李凡它实验阳性。心源性胸液虽然是漏出液,但有时胸液检验可表现为“渗出液”,其机制可能为慢性心力衰竭时胸液长期存在,经常使用利尿剂后,胸液吸收使蛋白质浓缩,因而胸液蛋白浓度增高。以上15例全部误诊,其中6例入院前已作出CHF合并胸腔积液的正确诊断,但发现胸液李凡它试验阳性后,临床医生又否定了原先的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胸液常规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根据胸液蛋白浓度来确定渗出液、漏出液可有部分被误诊,尤其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

第3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行为主义心理学旅游企业管理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征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广泛应用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而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研究。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行为是受到有形刺激(外在的可以看见的物理、化学刺激)和无形刺激(内在的如思维、情感、欲望等)后的反应结果。多个刺激的反应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改变。

2.强化是行为得以保持的关键。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的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前者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的现象,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从情境中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3.观察学习。人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取信息,通过自我调节及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不必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相互决定论。人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之前,主管先要掌握员工行为的实际水平拟定培训将要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演讲、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员工自身行为的变化表现为预期结果。如果员工表现出目标行为,主管可根据强化论及时给予强化,使员工的目标行为得到巩固。比如导游培训,可以专门组织导游技能大赛,让导游通过模拟现场景点讲解,展示才能,从而全面了解导游们的素质特点,以便进行针对培训。获奖者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强化。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技能落后是员工必须面对的难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可以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学习和行为塑造原理进行。根据认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刺激员工产生良好的工作情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追求卓越的斗志反之亦反。另外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主管和员工个人应明确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具体职业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拿酒店业来举例,酒店不仅应让员工有充电的机会,并且有持续的充电机会,为每一个有需要的员工建立培训档案,与员工一起进行职业规划,将员工的发展与酒店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倡导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员工感觉到这个酒店的氛围可以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经验。

2.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员工薪酬发放中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薪酬是员工行为的重要强化物之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报酬,但物质报酬是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因为员工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发展。有些公司的薪酬计划看上去很华丽即注重未来的薪金报酬和奖励的增长幅度,但与员工实际需要相差太远不能产生强化效果。公司薪酬方案如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则薪酬底线应该明确奖励标准和尺度应该科学合理且得到员工认同。例如酒店业,薪酬支付的时间也是有技巧的,支付的时间不同,产生激励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员工年龄的增长,经济状况的改变和酒店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薪酬的支付效果。例如,对年轻的员工必须即时支付,无论是发奖金还是给予休假,给予奖励或表扬都必须即时。另外当员工情绪低落时,也应该采取即时的薪酬支付,而情绪高涨时则可采取延迟支付,这样有利于保持员工稳定情绪。

3.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景区规划上的应用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针对旅游业,一个景区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其环境是否让游客舒适满意就成了必要条件。如果游客来到一个景区,接受到的都是一些有悖于自己认知、有违于内心预先期待的刺激,那必然产生抵触情绪,且会延续很久。所以景区规划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便利,给游客以舒服安全便利的环境。

4.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反馈上的应用

第4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现当代西方心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三种学习理论基于自身的理论假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学习的诠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们理解和把握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提供了多种思路和丰富的理论依据,也对当前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三种学习理论的内涵解析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自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在心理学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发展有三个阶段,即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前两个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基本类似,新的新行为主义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大胆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某些观点,成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混血儿。

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神经系统中刺激和反应的联结的形成[2]。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增加了对刺激反应中介变量的研究。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影响或向别人模仿而使其行为改变的过程[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旧行为主义者以及新行为主义者将学习者看作是受环境摆布的被动者,把人和动物看作是可以随意驱使的机器,主体内部的心理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了。新的新行为主义者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渐渐将人的认知因素引入学习活动及学习问题研究之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向认知学习理论靠近。班杜拉更进一步指出,人、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绝大多数的外部影响是通过认知媒介(内在强化、自我强化)来对行为起作用的。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心理学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缺陷日益受到严厉的批评,行为主义那种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认知心理学迅速发展,基本上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心理学界的主导地位。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部认知因素,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情境的认知或领悟形成认知结构而实现的,因此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无论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还是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都重视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形成,认为认知结构对学习新知识具有同化作用,新知识和新经验促进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在形成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布?纳认为,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他要求,不论学习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布鲁纳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形成,还在于学习者本身。加涅提出的学习分类及学习的层次性和累积性模式,不仅强调了教师如何教,而且还研究了学生如何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美国传统教育受到严重冲击,新的教育改革运动开始的条件下诞生的,它立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旨在反对行为主义的联结说和认知心理学的“认知结构”说,强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使个体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完满的人格的人。它以独具风格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曾“作为一次浪潮震撼了西方教育界”[4]。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学习的内在潜能,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因此,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学习者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基于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意义学习,认为它不仅仅是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使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认为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行为的习得,还有人格的完满。此外,人本主义学习论特别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罗杰斯指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5]学习方法是在做中获得的,学生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经验,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

这三种学习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探讨了学习过程的不同方面,对于学习的看法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对学习的理解相互补充,对现当代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一定的范式,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教训。

二、三种学习理论对当今教学变革的意义和启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后,曾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实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其弊端和片面性日趋明显,随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引导了一场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它仍然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人性、道德等问题的研究。后来,人本主义的教育主张避免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缺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状况,三种学习理论的经验以及教训会提供一些启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改过程中少走弯路,突破素质教育进程中的难点,更好更快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第一,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充分发挥。认知主义学习论相对于行为主义学习论来讲,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人本主义学习论则将之发挥到了极致。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他认为,由于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教师不应以“指导者”而应以“方便者”自居。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潜能的发挥。为了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应该做到: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发动学习的动机;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学生自己评价。我们的传统教育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学生的主体性却难以真正展现。

第二,在关注知识教育时,应该注意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传授是很重要的,因为知识对于认知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学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个问题,奥苏伯尔提出了两条原则,即逐渐分化的原则和整体协调的原则,前者是指学生首先学习的是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后者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马斯洛和罗杰斯都强调,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只有当学生正确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基于此,在我国当前所强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着力改善传统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状况和偏重书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的联系,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联系,同时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三,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很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也提出一些令人称道的看法和建议,如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创造能力;格式塔学派重视顿悟和创造性思维;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这些观点对于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5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第一,人力资源培训心理学是研究人力资源培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培训实践中,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以达到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为人力资源培训提供原动力。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管理,可以根据心理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和考核手段,提升员工满意度管理的技巧,帮助管理者提升领导魅力等等。同时,管理者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心理素质,从容面对来自职场的各种挑战,缓解压力方式,正确处理工作中与遇到的困难,心理学应用到人力资源培训活动中尤为重要,更能推进企业员工的不断完善和自我发展。第二,管理心理学为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来拓宽自身的理论研究。管理心理学不断深入如何运用心理学来管理人的研究,不断地指导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事活动的作用日益显着,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系日益亲密。管理心理学对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能够充分增强企业凝聚力,改善领导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进而达到甚至超额完成企业的绩效目标,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第三,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积极心理学是以占人群大多数的普通人为研究对象,要求心理学家用更加开放与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能力、潜能和动机,利用心理学相对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和人性美德等积极层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也有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

培训是人力资源培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目前的企业培训与员工个人规划中,心理学的各种思想与理论不断渗透其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实质也是对企业团队的管理,团体心理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培训与开发中来,随着员工心理素质在日常管理中的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员工的心理训练也逐渐增多。

1.行为主义理论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

在培训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奖励,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从而调动课堂氛围。这就属于行为主义理论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是一种典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也叫做强化训练。行为主义理论可以使学员参与活动与获得奖励之间产生链接,从而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快速有效的,尤其针对基层员工培训。但此类学习活动最多只可作为培训中的点缀,过多使用会让学员产生纵之嫌。行为主义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2.认知主义理论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

当前培训领域比较主流的培训师角色定位为引导师。这类培训师通常以学员为中心,强调学员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是提供帮助、引导和鼓励。这就是认知主义理论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图式(即心智模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培训的过程就是促进学员图式的形成和变化,即同化、顺应。基于认知主义理论的培训要结合学员的自身经验来进行,这也是符合成人学习的习惯。同化就像植物嫁接,在学员原有的经验上增加新的认知,从而对学员原有的知识进行扩充和改良。基于认知主义的培训设计比基于行为主义的培训设计着重于培训前的分析调研:更注重分析学员当前水平与目标水平的差距,更注重学员学习动机的分析,更注重与学员学习风格的匹配,更注重培训过程中学习内容与学员情绪的结合等等。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和学员内心智力世界的交互作用,通过外因来促进内因。

3.其他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

第6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斯金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语言教学

1.引言

彭聃龄指出,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系统的论述,它主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行为特征,解释有机体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什么(2004:476)。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在研究学习本质的过程中对学习提出了不同解释,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学习理论的主导地位,直至受到以后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冲击,但是由于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及语言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学习理论对于语言教学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针对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种是由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而另一种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叫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行为的产生是强化的作用,强化决定有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和转化过程,因而要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就必须合理控制强化。

由于斯金纳特别重视强化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假说。

2.1强化与强化类型

强化物是指任何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刺激,而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行为概率的增加的过程就叫做强化。根据强化的性质,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通过反应后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而负强化则是通过减少或阻止反应后出现的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的频率。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可通过赞扬、奖品对学习者的进步进行正强化,也可通过收回批评、停止惩罚,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负强化。还有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惩罚,与负强化不同,惩罚导致反应概率的降低,而不是增加。一般说来,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也有效果,但不如强化的效果好,而且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条件地施以惩罚,教给学习者正确的做法以取代错误的行为,这样才可使学习者获得真正的进步。

2.2强化程式

强化程式指利用强化原理进行操作条件作用实验时,在强化物出现的时间上做出不同的安排,由此得出个体正确反应出现的频率与强化物呈现方式的关系。斯金纳根据间隔时间和频次特征将强化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间隔强化又可再分为固定比例强化与变化比例强化,固定时间强化与变化时间强化。

在教学中,斯金纳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安排强化类型的程式。不同的强化程式会造成行为的习得速度、反应速度和消退速度的不同,贺新宇和黄宇春(2009)指出,建立某一反应的最佳训练组合可能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然后是固定时间强化,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这值得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借鉴使用。

2.3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是对一种目标行为进行的渐进式培养,即把目标分为小步,对正在接近目标行为的各种过渡反应进行强化,直至培养出所需要的目标行为。渐进式接近是行为塑造的重要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同样有效。学习者可为自己每次设定一个语言学习的小目标,当达到小目标时就奖励自我、予以强化。这样通过一步步的强化,最终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种链式塑造技术在语言教学中同样有效,教育者首先确定语言学习的终点目标,并了解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将终点目标划分成一系列阶梯式的小步子,步子大小以学习者能力而定,每当学习者完成一步时就及时予以反馈和强化,直至终点语言目标实现,目标行为就成功实施。

2.4评价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他的学习理论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化倾向,忽视了人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他的行为主义方法包含许多合理部分,在教学别是语言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备受推崇的先驱(朱纯,2007:23)。

3.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语言教学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语言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语言行为是对刺激物做出的正确反应。在语言教学领域,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与影响主要体现在程序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以及盛行一时的听说教学法。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它们在语言教学的应用。

3.1程序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学习理论很好的体现与应用。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将知识分解成一系列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存在内在逻辑联系,前后相接,逐渐加深,然后使学习者按顺序逐个学习每项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反馈和强化,最终学习者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程序教学观的基本要点如下。

(1)小步骤。每次向学习者展现少量的信息和知识,然后从一个知识项目有序地向下一个发展。

(2)及时反馈。对于学习者的反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者正确的反应得到强化,错误的反应得到纠正。

(3)自定步调。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这有利于缓解班级学习中因学习速度不一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

由此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法有许多优点,在语言教学中有指导意义,如在外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将所教内容细分成多个小单元,并按小单元的逻辑顺序依次编排,形成由易至难的多个层次,前一个层次的学习是下一层次的基础,这也恰好体现了渐进式接近的原理,有助于学习者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

关于程序教学法的效果问题,施拉姆在回顾36项程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7项研究表明程序教学法更有效,18项研究表明这两种教学方式效果相同,只有一项表明传统教学方式更有效,于是,问题的答案似乎是程序教学是有效的。但是其中的原因和本质尚未知晓,这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赫根汉、奥尔森,2011:99)。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也是在行为主义学习观,特别是程序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呈现知识和练习来帮助学习者学习的。通常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及时反馈,即使没有老师的监督和评价,学习者也可从错误中和反馈中学到很多知识,但是朱翠英等人(2005:66―67)也指出,通过CAI掌握的知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虽然具有节省时间精力的优点,但从最终学习教学水平来看,达不到传统面授的效果。

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合理使用计算机技术为语言教学服务,目前CAI技术的发展是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即把课本、图像、音频等多渠道信息结合在一起的学习程序。相信这种教学模式会弥补传统课堂的一些不足,对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2听说教学法与模仿强化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的教授和学习深受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影响,听说教学法就是很好的例证。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而心理学依据便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而习惯需要反复的“刺激―反应”才能形成,所以听说法的核心内容是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等概念。在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听说法的教学原则体现以下几点。

(1)反复练习形成习惯的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学说认为,语言习惯的形成需要靠反复练习,所以在语言学习中,教师用大量的外语授课和录音等作为刺激手段,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2)限制使用母语原则。外语学习是一种习惯,只有通过外语本身进行大量句型操练才可以有效形成,所以在外语课堂中不提倡用母语和翻译。

(3)及时反馈纠正错误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掉,所以在语言学习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习者反馈,对于错误及时纠正,以免错误的语言习惯导致语言僵化现象的产生。

当然,听说法也有不足,它将语言看成习惯形成,只注重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重视句型的机械操练,忽视语法规则的指导作用和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无法解释人类习得语言的潜能和语言发展,无法解释语言抽象问题和语义,就对其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受到了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批判。

但是,对于外语教学来讲,行为主义的许多理论仍是科学的,尤其是强化和模仿,它们是外语学习中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董燕萍(2009:183―184)指出,强化不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等于说强化不起作用,而模仿虽不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但模仿对语言习得有一定作用。而且,强化和模仿对外语学习的效率和时间长短有影响。她认为,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强化和模仿不是外语学习中第一重要的,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思想,但有选择的强化和模仿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她特别提出三条注意:强化不是机械主义的强化,而是在某一时间内多次接触同一语言项目或同一话题;模仿不是鹦鹉学舌似的一字一句地模仿,而是对语音的模仿,对规则的模仿;所有的强化和模仿都是基于意义的,而不是基于形式的。

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来说,要想在相对较短时间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较多的内容,就要采取一定的强化和模仿训练方式,所以听说法的“强化刺激,反复练习”的原则值得我们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借鉴使用,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4.结语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对于语言教学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利用。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分析程序教学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和听说教学法的优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相信如果我们恰当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并且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就能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B.R.赫根汉,马修・H.奥尔森著.郭本禹,崔光辉等译.学习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2]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贺新宇,黄宇春.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7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第一节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种正常与异常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对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理解:

1.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

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相互转化;

3.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类群体中并存是永恒的。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尚缺乏确切定义(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有观点认为,应将异常心理作为疾病来研究------病理心理学;

也有观点认为,有相当多的心理异常,尚无器质性损害证据,不能称作“疾病”,只能看作脑的功能。

目前只能用”Abnormal psychology”,即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来命名。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1 精神分析的理论说明

两个基本命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性”:个体为了求得愉悦而对躯体部分进行的操作活动(如吸吮、抚摸)。

主要观点(基于上述命题推演出的判断):

(1)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口腔欲阶段:出生~1岁左右,婴儿的生物本能与欲望主要是获取满足与舒适。“自我界限”尚未形成,整个心理生活处于“自爱”阶段;

欲阶段:2~3岁,心理发展上,最主要的课题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理机能,来适应现实的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幼儿反抗期”;

生殖器欲阶段:4~5岁,完成“自我界线”的划分,同时已能区分男女两性差别,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特殊情感----“性蕾期”。

人的心理结构:

潜意识: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幻想、梦、精神错乱、催眠状态、或精神分析时使用“自由联想”,才会出现于意识中;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虽属无意识,但经本人加以注意或努力,即可易于浮现到意识境界;

意识: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人的防御机制

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是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

多为无意识过程;

恰当地使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过度、不当使用则可能为病态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必要条件。如果发展受挫,会出现性心理发展的“固著”或“退化”,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

“自我”必须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而体验焦虑;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克制和压抑非理性冲动的力量不足,会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压抑力量足够强大,会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这种冲突痛苦隐藏在潜意识中,但常会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出来。

2 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既非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亦非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刺激 (食物)

+ 反射(流涎)

非条件刺激(铃声)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理论:

三个特征:

强度: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存在强弱之分;

平衡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强度的均衡性,存在平衡与不平衡之分;

灵活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有灵活与不灵活之分;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

尽管目前许多学者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但按上述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是桑代克;

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

华生:旧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其将对人或动物的行为的环境影响归纳为:刺激与反应(S- R)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其发明了“斯金纳箱”,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评价1

不同行为主义观点,虽然其各具特色,但最终按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达到互补的目标。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对人类变态心理学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新的途径;

评价 2:

尽管对行为主义理论也有褒贬之辞,但其下述论点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人类无论是在种系进化中,还是在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认知本能),绝对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3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关注人的经验,将人作为处在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进行理解;

强调人类独有的特性,如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

潜能概念:人的潜在发展能力;

潜能性质: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均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基本焦虑”),即“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人的根本意义是“存在”,是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同时又有义务维护自已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因此必须承担“责任”。 这种“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对立所造成的焦虑,就是“存在焦虑”;

第三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正常心理活动功能:

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异常心理活动:

上述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丧失,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损害。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1)、内省经验标准:

病人: 病人本人的主观体验;

观察者: 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被观察的行为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一致性训练问题。

(2)、社会适应标准: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能否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否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

是否具有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称的社会能力。

将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

4、心理学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形式和内容上必需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自知力:

定义:患者对自已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丧失”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鉴定标准:自知力,妄想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鉴定标准:情感(逻辑、意向)倒错

第8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等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巴甫洛夫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他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木质差别。而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华生把情绪定义为一种涉及到整个躯体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变化的模式反应。

从1930年起出现了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并提出强化概念。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他不仅考虑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此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之后再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

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新”意

(一)动力观与整体观

新行为卞义者不再象早期行为卞义者那样用简单、固定的眼光看待“刺激一反应”全过程,而把这个过程看作各种力量相勺_制约的一种动态关系。赫尔提到反应在一个泛化范围内有变动。斯金纳也认为,一个操作性反应被增强,这类反应的概率都将发生变化。无论“内驱力还是“强化”都是指这种推动力。除占斯里外,新行为卞义者一般都从联结卞义的分子观转向整体观。托尔曼的立场最为鲜明,他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描述人件行为,即整个有机体的整体行为,而不是反射学的微分行为。因此,新行为卞义学习理论逐渐摆脱了早期学习理论的孤立的、静比的、元素卞义的观点,人人地前进了一步。

(二)内容的创新

托尔曼的认知行为卞义把认知观点引进行为卞义视野,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为学习理论打开了新局而,增添了新内容。如,“学习”与“作业”的区分、潜伏学习、日标与诱因的动机作用等问题,都是对“S――R”学习理论的强有力的挑战的超越;斯金纳关于学习的分类,揭示了动物与人类行为中人量的、常见的操作性反应活动,并提出了行为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赫尔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修正和补充了华生的学习律,突破了桑代克的“效果律”,并把它沿操作主义的方向向客观化推进了。可见,新行为卞义学习理论在总方向上坚持原有的思想路线,但在具体问题和理论内容上,却不断地对华生的体系进行修正、补充和弘扬。

三、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目的语的学习过程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步骤可大致分为:“观察一模仿一重复一强化一成形”。

(1)观察:主要指学习者对教师提供的语言素材的观察.。

(2)模仿:学习者在观察到、接收到周围的语音或浏览了:关书面材料后,会立刻做出积极的反应。

(3)重复:学习者在一步步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出不断地重复过程,并且加以不间断的重复话语练习,从而才能更好地掌握目的语。

(4)强化:教师或者语言授予者在看到学习者的“反应”后,应给学生恰当的鼓励,这样能够帮助学习者巩固和强化他们对目的语的模仿。

(5)成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外汉语课堂授课中,学生通过重复的听说练习,反复进行听说实践活动,就会慢慢地形成一种固定的语言习惯,习得语言。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韩国、日本留学生读不准z c s r zh ch sh对此,我们传统上通常采取两种解决方案:

(1)教授拼音时严格要求,从而把基础打好。(针对来中国前没有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2)做人量词汇、语音的领读、分辨练习来纠正。(针对来中国前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

如果我们借鉴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从原始刺激入手:

(1)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初阶段,即学习汉语拼音初期,便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这一时期教师不应寄希望于通过日后民期的练习,学生自己更正,因为有的学生可能会被错误的语音民期刺激而形成习惯。

(2)教师在而对已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时,即错误的语音已形成习惯。此时可采用上述的“消除原始刺激”的方法:找到最初的语音刺激,与汉语拼音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着手纠正。通过上述练习这种行为,不断刺激学生形成习惯。这是一个“刺激一反应一强化”的过程,形成正确习惯。即:行为产生习惯。

(3)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拼音阶段,要求学生在模仿时尽量不看老师的唇形。

第9篇: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范文

生存”作为求学网的四大支柱,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共识。这种共识带来了学习内涵的全面更新,使得“学会学习”在教育中占据了核心位置,也即“学习”不仅仅是接受已有知识、使个体的存量知识得到累积,更重要的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学习的策略,知道应当如何学习,形成知识的自我生成能力,掌握知识的自我管理技能,使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全部才能(如记忆力、想象力、推理能力、交往能力、体力、审美观、领导者的气质等)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相应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更加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创造出一种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并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新的教学模式。显然,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符合时展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情境,努力使自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做到恰到好处。而做到这些的基本前提是对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全面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好教师”是极其重要的。

一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真实的学校和社会情景中探究人类学习的规律,研究如何改进教和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基础。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我国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一些闪耀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教学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将孔子和荀子的言论合在一起,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所特别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合一的知识学习原则。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先进性。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思想也早有萌芽,例如,19世纪前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教学要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讲究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程序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捷克的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原则,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1913~1914年又扩充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三卷本。书中提出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以及个性差异观点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渐趋集中,教学与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师心理等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研究取向日益明确,教育过程的探讨、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受到高度重视,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另外,教育心理学家还把视野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把学校和课堂看成为社会情景,对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深化,如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习的自我监控问题等都得到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渐趋完善,在如下四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即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即从内部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元认知、学习的自我监控机制等;(3)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即“学习共同体”的营造,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使“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能够共享教学环境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等等;(4)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建构活动,研究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近来,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由于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何使教育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民族的教育、心理文化传统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理解、解释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今后教育心理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学家们也都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以普通心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在学校情景中进行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个别差异、教学评价和测量等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认清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有效促进认知和情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应当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们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学习心理概述

只有了解了学生“学”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的规律。为此,广大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研究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学习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叫学习?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既可以来自外部刺激,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无论从那种途径,都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反复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次,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外在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必须是比较持久的。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外,还包括行为准则、态度等的学习。实际上,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日常工作、生活都包含着学习。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和累积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特点是接受—建构式学习。也许有人认为,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接受学习是指这种学习本身是占有人类社会已有经验、把别人发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物的接受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顺便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人片面强调创造学习(或发现学习),否定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已经造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混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当前,有人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这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曲解,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实际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一面,才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基础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派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