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绿色工厂能源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工厂能源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工厂能源管理

第1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大部分都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经过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在90年代便出现了增长缓慢的发展状态。美国的环保产业,其投资的规模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2%~2.5%,但是我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在国民生产的总值当中却仅仅占据1.5%的比重。[1]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节能环保的产业始终处于发展时期,如果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必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市场热点,而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产品与行业也同样会得到国家支持。目前阶段,我国已经强制性地实施了降低燃料的含硫量法律法规,并且要求民用与生产所用能源产品应经过相应的净化处理。然而,能源净化行业实际生产规模和自身技术水平发展同能源行业整体的发展之间具有较大差距,而且高端的产品与高科技的技术也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此同时,化工生产行业所使用的设备与生产的产品也随时进行更新和换代。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源净化的行业也必然会向中高端市场方向发展。

2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当下,化工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工作的问题逐渐凸显:第一,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节能与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即便国家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予以重视,并且出台了较多节能环保的政策和制度,然而,却未得到化工企业重视和认可。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化工企业,尤其私营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于节能环保的政策了解甚少,导致工作人员自身环保意识落后,进而同我国实际制定的节能环保需求之间的差异较大。[2]第二,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其内部节能机构与技术工作人员严重匮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并没有设立科学合理的节能环保部门,而且,节能技术的工作人员数量不多,进而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节能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企业对于节能项目的相关技术经济分析的研究并不深入,即便已经开展了节能环保的项目,但是,并未对其准确技术进行经济性的分析,所以,要想确保节能环保项目实现理想的效果具有极大的难度。第四,我国化工行业中,并未建立起节能技术支持系统,而且,在大多数的化工企业当中,就是因为生产产品的类型和其生产模式不同,最终使得不同化工企业在实际开展节能环保工作的时候也必然会采取不同的方法。由此可见,对不同节能环保问题的解决一定要具备健全的节能技术支持系统。但是,我国在此方面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所以效果也并不理想,更需要不断地努力去完善此系统。

3完善化工生产过程中环保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充分利用水资源,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在化工厂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较多的污水与废水,因此,废水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重复利用,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3]第一,重复利用间接冷却水资源。因为在进行化工生产的时候,需要使用的间接冷却水量较多。但是,间接冷却水中并不含有污染物,因此,要想实现重复利用具有较大的概率。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建立起若干间接冷却水重复利用的相关装置,并回收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间接冷却水。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节省水资源使用的量,进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第二,实现工艺废水的多级串联使用。这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新鲜水资源使用的量,而且还能够降低废弃水的排放。化工生产中的废弃水与污染物,对其采取节能减排的处理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实现废弃水的重复利用。然而,针对化工生产用水来说,大部分都会使用闭路循环的方法,而并没有设置出针对废弃水排放的环节。而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产生的途径较多,其中有清洗地面所产生的废弃水,在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污水,还有蒸汽站污水与水质软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水等。将上述废弃水在污水处理站中进行处理以后,大部分都可以实现回收并且再利用。

3.2有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化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能源的种类较多,而且对于质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然而,在生产的时候,会出现吸热与散热的现象,因此,在实际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对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散热处理,同时也可以将多余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热量的重复利用,进而有效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4]因为化工生产中,实际消耗能量大部分都是以低位热能的形式散发的,所以,要想有效地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就一定要加强低位电能利用的效率。具体的方法可以把精制甲醛时所产生的精馏塔废弃水排至水处理器当中,并对其进行处理,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与此同时,由于精馏塔的废弃水具有极高热量,所以,在冬季就可以利用其为居民提供热能量。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把化工生产中产出的废弃水应用在居民冬季取暖方面,这样不仅实现了多余热量的有效利用,而且还能够减轻冬季供暖的能量需求压力,所以,这是一箭双雕的方法。

3.3充分回收再利用资源

资源回收再利用指的就是将化工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资源,经过有效的方式进行翻新或者是整修,并实现其再次利用,同时也能够把废弃资源中的一部分当作其他产品零件,实现对其的重复利用。在化工厂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如果部件的瑕疵不严重则可以进行重复利用,还可以进行包装并重复使用,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浪费。包装部件的时候,针对回收产品包装应进行集中性的管理,并对其进行统一的清理和消毒,而后将其当作产品外包装,实现包装的循环再利用。通过该方法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而且还能够提高实际的经济效益,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减少了包装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把已经无用的废弃物重新进行加工以后投入到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化工厂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更好地保护了环境。

3.4降低动能消耗

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所占比重最大的就是动力消耗,主要有电力消耗和蒸汽消耗。要想不断降低化工厂动能消耗,就需要采取能够调整电动机变频速度的方法与手段。然而,当前的化工厂中装置的实际负荷率并不高,所以,要想有效地节约能源使用量就必须要使用变频调速的方法。[5]实际进行操作的时候,需要实现装置之间的联合,对供热系统设施进行有效的优化,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之内实现冷热物流的合理匹配,确保能量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的状态。

3.5积极研发绿色化工技术

所谓的绿色化工工艺,就是在生产的源头上实现绿色生产理念,并且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对废弃物进行重复的利用,保证资源合理的利用,使得生产的成本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减少,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进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不利影响。然而,绿色化工工艺研发属于十分艰巨与内容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以,需要随企业发展和进步而得到完善。我国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并未意识到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要作用,而且地方政府也未对节能环保项目予以一定的重视与关注,导致化工企业污染变本加厉,进而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重。所以,一定要积极贯彻节能环保理念,并渗透到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使其通过多种节能环保的方式来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进而为社会和国家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做出巨大贡献。绿色化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予以合理解决,并积极地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化工行业的进步,同时,这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6强化安全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近年来,我国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逐渐提高,并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化工与煤炭产业当中,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更大。[6]事故发生不仅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损失,而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化工厂进行安全治理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具体原则,并且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时刻谨记安全准则的内容,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营造安全并且稳定的工作环境,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化工厂还应该积极建立并健全标准规范,确保安全管理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且明确各部门间的安全责任,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具体规章制度。除此之外,化工厂还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装置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还应该定期开展安全勘察工作,对各个部门的安全整合措施进行严格监督并积极贯彻落实,避免出现漏洞。全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进而确保化工厂的运行更加安全与稳定。

3.7全面培养能源管理专业人才

化工厂企业中的能源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一定要对党的方针与政策深入了解并掌握,熟悉能源管理科学知识。所以,企业一定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并通过企业培训与上级部门或者兄弟单位培训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能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可以派遣其到相关的院校接受培训。[7]众所周知,科技进步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能源的科学管理工作务必要提高重视程度。能源的节约是长期性的工作,并且环保性与效益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研究工作中,一定要对不同形式与状态的载能工质在能量与质量方面上的差异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具体的工艺和设备要求,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并且深入挖掘出能源节约的潜力。

3.8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与工作机构

要想实现化工生产中的能源管理,必然需要具备完整并且健全的管理机构与工作人员,积极建立并健全责任制度,进而充分地发挥出管理机构自身作用。应将化工厂能源自进厂到使用的所有环节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权责统一。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积极地组建节能网,其中主要包括厂部、车间和班组,组织定额的活动,并积极开展骨干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也可以成立节煤或者是节水电的小组,积极地制定出完整的管理体制。

3.9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促进装备的升级

因为化工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其生产的设备,先进的程度与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装备比较落后或者是服务的时限比较长,就很容易出现安全环保的隐患,最终使得生产的能耗提高,环保的风险也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节能设备能够有效地实现化工企业的节能降耗,而且,先进工艺还能够实现工艺总用能的最优化,更好地提高装置实际操作的弹性,实现能量消耗的有效降低。在此基础上,装备的不断升级能够更好地规避既有设备的安全与环保风险,有效地降低环保治理的费用。

4结论

综上所述,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多种多样,而且技术相对复杂,资源的路线比较广,环境保护的责任也很大,同时能源的消耗也是极大的。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而我国政府也不断增强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因为化工行业的高产能与高能耗以及高污染的特点,所以,已经成为节能减排与环保的重点产业,需要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确保环保管理工作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

作者:张广松 单位:天津市郁峰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爽,王浩,周涛,等.浅谈化工生产装置大修安全环保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5(19):162.

[2]杨丹.化工生产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4(5):206.

[3]余辛.化工生产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34):229-230.

[4]杨立群.浅谈化工生产中的节能科学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127.

[5]苏冬萍,张全风.浅谈化工生产中的节能环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112.

第2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尽管很多电子企业选择生产外包,我们依然坚持自己设计和生产大多数的产品,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全球生产中尤其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工厂选址、设计、建设以及新产品的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我们努力保持所有材料和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控。

英特尔环境政策

我们建立了完整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流程和文化体系,更有效地管理公司业务、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体现了我们对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绿色承诺。英特尔包括保护环境健康安全政策、气候变化政策、水资源政策在内的多项环境政策,保证我们生产运营各环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英特尔行为准则”含有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用于指导员工的行动;我们对供应商也设立了清晰的环境期望和指导原则,便于供应商同我们一起行动,优化整个产业链的环境管理属性。

英特尔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健康安全政策

·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总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的要求

·承诺将安全融入到业务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提供安全和无伤害的工作环境

·承诺致力于设计、生产安全和节能的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承诺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社区做一名负责任的成员

气候变化政策

·英特尔相信气候变化是一项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严峻挑战,需要社会和政府的严肃应对。为此,英特尔已经通过减少全氟化合物(PFC)的排放、提高设备的能效、生产更高能效的新产品等措施不断减少“气候足迹”

水资源政策

·安全性:致力于保护我们在社区所用水资源的质量

·充足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我们的运营对社区水资源供应造成的影响

·透明性:针对我们的水资源使用和保护措施与社区进行交流

·可获得性:确保我们的运营不会对社区成员水资源的可获得性造成负面影响

·责任感:考虑我们所有运营环节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在项目选址时评估是否可获得可持续供给的水源、将节约用水纳入到我们的工厂设计当中、针对新的制造工艺变更制定具体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努力支持与当地实践相符合的安全、持续、充足、经济的水资源供应

全球环境管理体系

围绕英特尔的环境政策,我们建立了多个部门互相协作的全球环境管理体系,在推动与环境责任有关的战略、运营、产品改善以及政策行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大连工厂的总建筑面积为16.3 万平方米,其中洁净厂房面积达1.5 万平方米,工厂的建设和运营秉承了英特尔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理念,成为英特尔在中国“为环境而设计”的绿色工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直以来,大连工厂秉承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追求产品制造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结果。

大连工厂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重视环保、健康和安全,不仅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增长、社区的和谐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半导体人才的培养、芯片产业供应链的完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生态体系的建立、卓越制造和先进环保运行理念的变化。同时,我们结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全球领先的绿色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将公司多年来的环境责任战略、环保理念和提高信息系统自身效率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分享,使各界重视信息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大力推动形成适合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模式。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

总经理 郝弘毅( Rick Howarth ) & 厂长 梁月海

提高能源效率

应对气候变化是极为重要的环保议题,英特尔多年来采取措施,记录自身的碳信息,并公开披露碳足迹。

英特尔坚持以综合性方法降低自身的碳足迹。通过节能改造、绿色采购、增加太阳能使用等措施,逐渐优化生产和运营能效。作为降低碳足迹的重要措施,英特尔一直购买风能、太阳能、小型水电等清洁能源碳汇指标。2013年,我们购买了3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2014年初,英特尔连续第六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绿色能源采购商。

我们正在开发针对商业中心、数据中心、房屋及其他特殊功用建筑的能源整体控制方案,并同领先的科技团体合作开发高性能的温室气体影响模型,寻求更为直观的气候变化展示方式,同时主导、参与了多个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英特尔探索一种综合性的方法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在提升能源管理、提高能效、加大太阳能投资、增加绿色能源采购、绿色建筑设计等方面,通过有效且可持续的方法,经济且环保地采购和使用能源。

高能效运营

第3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智能社区主旨节能

记者此前采访了北京科博会,其主展区就是以展示“智能社区”为主题的。在绿博会上,“智能社区”概念得到了更加生动、细致、全面的诠释,受到参观者极大关注。

在绿博会上,东芝集团通过影像以及大型立体模型向观众展示了智能社区的景观,并通过能源解决方案、楼宇综合解决方案、办公解决方案、区域综合解决方案和住宅解决方案5个展区展示了相应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这些方案和产品清晰勾勒出未来人们生活小区的景致和必备要素。

东芝社长佐佐木则夫表示,在智能社区和智能生活中,云计算平台将扮演至为关键的角色。它将把原有的能源、发电、交通、楼宇控制、上下水等独立的各环节内容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不仅使得效能进一步提升,也使管理更加透明化。

松下展出的是“藤泽可持续・智能生活区计划”,实现新一代安心、安全又舒适的生活。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环境本部部长宫井真干子向记者描绘:“日本藤泽市一个废弃工厂,大约20平方米的范围内,松下与8家日本企业一起尝试进行智能街区建设,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家庭推向整个街区。”

作为绿博会官方赞助商,松下以创能、蓄能、节能和能源管理为基础,向参观者集中展示了从家庭、店铺、楼宇、公共场所到整个区域的能源解决方案,其在日本藤泽推进的智能街区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宫井真干子接受采访时表示,松下已经在中国天津、大连等区域谋求智能街区建设,希望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中来。

同样是智能社区系统,三菱电机的楼宇节能综合管理Facima-BA系统将节能和智能控制相结合,通过“可视化”控制楼宇内所有设备,实现节能和煤炭使用量,据统计可以削减18%的电力,达到节能、环保、安全放心的目的。

日立公司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水处理和产业等五大领域,系统展示了构筑智能化新一代城市的环保型技术和产品。自2010年起,日立先后参与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等项目,并将与大连市在低碳经济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

新能源技术备显神通

用可乐发电是索尼最新的“生物电池”技术。

随着生物电池“喝饱”可乐,连接电池的小电机随即转动起来,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生物电池已经成功驱动像随身听、小电机等简单的用电设备。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泄露事故为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平添变数。此次展会上,三洋电机、松下、佳能、东芝、日立、索尼、三菱重工等日本代表性企业纷纷登陆绿博会平台,展示了未来新一代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博览会上,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展出了基于尖端技术系统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

三洋展出了“eneloop爱乐普”充电电池为代表的民用产品,其所倡导的“循环使用的生活方式”,也让到场参观者充分体验到绿色技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变。

在同期举办的新能源论坛上,三洋电机董事副社长本间充专门针对日本地震灾后重建及核电站事故所导致的电力供求失衡的局面,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与分散型蓄电系统”的构想,并指出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松下公司也展出了HIT太阳能电池技术,区别是它是双面发电,能效更高且更节省空间。

NEC展出了能源管理、清洁能源和污水处理三类环保解决方案。NEC集团副总裁久保田向记者表示,2011年NEC将在中国重点区域布局,并将在节能环保、交通、医疗领域推出新的技术及解决方案。NECN~I-最大的亮点是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这款提供给常州普利司通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充电锂电池的相关技术指标与提供给日产聆风电动汽车用的锂电池的性能指标相同。

新材料极尽想象空间

新材料在环保领域也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帝人集团的展台就在博览会入口处,迎面就能看到“汽车、飞机轻量化”材料使用的展示。他们研发的对位芳纶成为汽车刹车片、离合器面片的替代材料,还可成为轮胎的增强材料;所研发的Pen薄膜强度是玻璃的200倍,重量是玻璃的1/2;所研发的碳聚酸酯树脂用于车前灯、三角窗、全景车顶上。这些新材料通过降低车身、机身重量,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松下展出的一个白色方形LED吸顶灯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技术员通过手中遥控器,使这盏灯变色、变亮度、变光线方向,营造丰富的光照氛围。据介绍,这样一盏灯在东京售价折合人民币7000元,日本很多家庭已经在使用,但是在中国尚无同类产品销售。

而与松下一起在此领域有建树的住友化学也展示了其成果:霓红有机EL发光面板,能够实现“面发光”、“透明”和“薄与轻”。面发光其实也是荧光灯等照明方式具有的特点,只是霓红有机EL发光面板形状不存在限制。另外,还有望在厚度很薄的情况下,将发光面大幅扩大到几十平方厘米甚至一平方米以上。更重要的是,同等亮度的EL灯用电量只需要白炽灯的10-20%。

不仅在照明方面,记者还看到住友化学在用于轮胎的特种橡胶技术、高纯度铝技术等新材料方面的展品展示。

在照明方面另外一家公司也出了新招。针对太阳直射,而室内光线不均等问题,索尼公司发明了调光膜、逆反射隔热膜,这层膜可以贴在普通玻璃上,使太阳光照进屋里后,本来阴暗的墙面也变得非常明亮。其中隔热膜还可发挥功效。

在绿博会论坛上,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董事长根岸修史表示:“不做环保经营的企业,将来是无法生存下去的。现在是一个环保的时代,所以只有做好环保经营企业才能发展下去”。可见这位日本企业家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视程度。

环境改善涉及全方位

绿博会上,在水处理、沙漠改造、海水淡化、土壤改造等环境问题方面,日本也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技术。

作为全球著名综合性化工集团的日本东丽株式会社(Toray)带来了其在新能源、水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高端科技。

在入场处左手边,东丽塑料集团在类似于沙盘的桌面上,铺了大片沙土,上绷着白色尼龙线绳。这是模拟沙漠治理的一个解决方案。模拟中看到,铺设一年后的沙漠已经有绿色植物出现。这个技术已经被证实可行,对中国的沙漠治理应该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东丽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是世界

上少数的能同时提供醋酸纤维膜和聚酰胺复合膜的厂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具有RO、NF、UF、MF,纤维滤布系列膜技术研发与向市场提供全系列商业化膜产品的膜厂家。它的膜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目前在世界各地已达到累计54万lm3/d以上的使用业绩。另外,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污水处理技术革命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东丽已经完成了该膜产品的技术开发,已开始投放于中国市场。

目前,东丽正在积极开展在中国大亚湾、舟山、天津等地的业务,其中水处理技术是其主要合作方向。

旭化成(Asahikasei)集团可能在中国还不为人们熟识,它在日本水处理领域技术已经非常尖端。技术员给记者详细介绍了Microza膜过滤水技术。这种名为“Microza”的水处理用中空纤维过滤膜,为聚偏氟乙烯(PVDF)材质的中空纤维膜,其特点是耐久性和耐药性出众、机械强度高。同时,通过独特的膜组件构造,降低了曝气量并有效抑制了膜表面的污泥堆积,使低成本运行成为可能。

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和废水处理,Microza具备了设施占地面积小、处理水出水水质优良、运行管理容易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化学、精密电子工业以及上下水道、食品、医疗、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使用于下水道和工厂废水的除浊、除菌以及再生利用。

在中国,此项技术已经运用于中石油海南公司的废水循环利用工程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项目。在奥运工程中,运用Microza系统、设置河水的净化处理设备,把温榆河的水净化,引入到潮白河中,为北京奥运的赛舟、皮艇等水上竞技项目提供了水处理设备。

据介绍,Microza在全世界拥有超过20%的市场占有率,赢得美国自来水净化膜市场50%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拥有70个膜过滤及MBR的项目业绩(包括在建项目)、总处理能力超过100万m3/d。

在水处理方案,索尼公司也有自己的办法,从植物(海藻、纳豆、秋葵等)中提取絮凝剂来净化污水。工程师告诉记者,1kg植物提取的絮凝剂可以净化1000公升的废水,同时削减50%的药剂投入量。

废物循环利用意识超前

三菱的废旧家电循环再生技术令人印象深刻,在展区展出了使用回收塑料的除湿机,并用模型示意了家电中废旧塑料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过程。据了解,2010年三菱电机在日本的首家大规模、高纯度塑料循环再生工厂投入运行。该工厂每年可对7000吨高纯度塑料的再生利用,每年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7300吨。

博览会上,松下电器环境本部长宫井真干子透露,松下在杭州桐庐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项目计划于2012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预计能够每年回收处理1 00万台废家电。新的回收公司将以中国新出台的家电回收条例中规定的5类产品,即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和计算机为对象,先从回收企业处买入废家电,在工厂内利用同样应用在日本的回收处理技术和设备进行拆解处理,将产生的再生利用资源提供到冶炼公司、树脂再生企业和家电生产厂家。

事实上,在博览会开幕前一天,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其在华首家家电回收处理工厂正式在杭州成立。这也是日本家电生产厂家在中国首次开展回收处理事业。

索尼公司也有一个将自己生产链上的废品进行再利用的办法。这家公司的音像制品光盘生产部常常会废弃下来大量的CD和其他塑料,这些废弃物也被技术员利用起来,通过粉碎、除涂层、加阻燃剂后,变成了液晶电视机的黑色外框,缩减了成本。工程师介绍说,“这个外框可比普通新树脂外框结实耐用多了。”但是他也坦承,这只是废物再利用,不存在可持续性。

如果你手里有废旧硒鼓,你会如何处理呢?在废品回收方面,佳能公司有一种硒鼓再生技术,实现了资源的“消耗地就地再生”。硒鼓中每一个组件都被当作资源被重新利用,没有浪费,同时也没有产生新的废弃物,实现废弃硒鼓的100%无填埋处理。

记者在绿博会上了解到,佳能在1990年就开展了自主回收硒鼓的业务,在1991年就开始循环利用,截止到目前,佳能在全世界硒鼓的累计回收量已经达到19万吨,而如果将这些回收的硒鼓连接起来,其长度可绕地球1.5圈。回收来的旧产品或者作为新品的零件、或者作为原料进行循环利用,再资源化率不断提高,累计减少新资源投入达11万吨,减少C02排放31万吨。

在中国,从2005年4月18日开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便在国内16家分公司以及一家培训中心、北京展厅、北京快修中心等20处场所展开了鼓粉盒回收的环保工作,其回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家用电器完成升级换代

在中国家电业沾沾自喜的时候,日本的家用电器已经完成了升级换代,本次展会就是一个缩影。

以彩电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并为中国百姓熟知的日立、东芝展台,已经看不到任何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电产品;佳能、奥林巴斯展示的是绿色环保、节能再生的产品技术;全球最大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索尼展示的是太阳能、水处理等环保概念与技术;松下以创能、蓄能、节能和能源管理为基础,向参观者展示的是从家庭、店铺、楼宇、公共场所到整个区域的综合节能解决方案。

佳能展示出了自己在摄像、打印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及产品。在低碳理念普及的今天,佳能也在从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以及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同时实现“产品高性能化”及“环境负荷日最小化”。

在索尼公司展台,技术人员用太阳能硅晶电池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电能,并可以存储到一个电脑主机大小的金属盒子里。

第4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目前中国节能工作步入攻坚克难阶段。随着基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结构节能潜力空间逐步缩小,节能必须由“以退促降”转变为“内涵促降”,搬迁调整带动能耗快速下降已经成为历史,技术改造驱动能耗缓慢下降将成为主流。随着国内节能产业快速发展,节能领域方兴未艾,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节能机构提供高、精、专的工作支撑,现有的节能机构迫切需要改革与发展。这些如何定位、如何运行,才能在节能领域切实发挥领军作用,是目前摆在各节能机构面前的重要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日韩两国节能机构运行机制的异同点,并与国内进行对比,进而对我国节能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一、节能机构须在法律保障下开展工作

(一)日本:制定并完善节能环保法律体系

为推进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日本政府相继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日本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础性法律,如《关于能源使用合理化的法律》、《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二是综合性法律,如《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三是为各类产品制定的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和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循环法》、《建筑及材料循环法》、《食品循环法》及《绿色采购法》。

这些法律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能环保法律体系。日本政府根据能源供需形势和节能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并不断完善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并配之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健全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市场机制在节能方面的缺陷,为节能机构开展工作创造了相对完善的制度环境。

(二)韩国:节能机构在完备的法律环境下运作

韩国政府1980年颁布实施了《能源合理利用法》,1987年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法》,接着又根据该法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基本纲要》。2006年2月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能源基本法》。此外,针对热能设备(如锅炉)的性能,以及各种产品能耗效率等,韩国制定了《热管理法》和《能源利用法》;针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韩国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石油业法》、《海外资源开发法》等。2002年韩国规定,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在兴建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时,必须将5%以上的建筑投资用于安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施。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从制度上保障了节能机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日韩两国节能机构的设置形式不同

日本节能机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设置相关节能部门;而韩国主要的节能机构则是非营利的韩国能源管理公司(KEMCO)。

日本政府节能组织由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资源能源厅及下属日本新能源产业综合开发机构(NEDO)、日本节能中心(EC-CJ)和九个地区局组成(见图1)。2001年,经济产业省属下的资源能源厅煤炭部节能课升格为节能新能源部,负责制定和执行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建立能源节约鼓励制度和政策;九个地区局负责监督各地方节能工作的落实情况;两个节能专业机构即:日本节能中心(ECCJ)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D),前者负责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收集并提供信息、节能诊断指导、普及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后者负责有关节能技术的开发、设备的引进和普及推广。

韩国能效管理公司(KEM-CO)是在韩国商业部、工业部及能源部(现更名为知识经济部,MKE)的联合推动下,于1980年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该公司负责全国能源效率管理的规划、设计、执行及推广等工作。

作为唯一一家获准在韩国全境调节能源需求的机构,为实现机构本身可持续的发展,韩国能效管理公司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即机制创新(包括群策群力、业务流程管理和员工教育等)、提升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及伦理管理(事物公开透明,组织活动公平)。

韩国能效管理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准在韩国全境调节能源需求的机构,是韩国主要的能源服务机构,其服务宗旨是促进能效提高和保障能源安全。该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具体执行国家节能计划和提高企业及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具体职责包括:执行自愿性减量计划;对高耗能工业、建筑业及运输公司进行能源管理;对节能项目提供资金协助;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出版及资讯交流;支持地区节能计划、区域供热与集中供热事业;进行替代能源技术开发;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三、日韩两国节能机构的运行机制不同

(一)日本节能工作是通过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完成

1.建立了工厂能源消耗监控制度

根据日本节能法规定,对能源消耗大户,必须建立监控制度。有两个衡量标准。根据节能法规定,工厂耗能一旦达到上述标准,就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监控,依法履行节能义务,如能源管理人员的选任义务、提交能源使用状况的定期报告义务、中长期计划书的提交义务等等。

2.建立了能源管理师制度

按照日本节能法的规定,在节能工作中推行企业配备能源管理师制度。实行全国统一能源管理师资格考试。目前全日本共有约6000名能源管理师。

3.推行节能产品领跑者制度

该制度是指同类产品中耗能最低的产品作为领跑者,比如,汽车的耗油量标准和电器产品是以同类产品中节能性能最好的产品为既定指标,各企业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和超过这个节能指标,否则就可能被淘汰。目前,日本已在汽车、空调、冰箱、热水器等21种产品实行了节能产品领跑者制度。

4.推行了节能标识制度

即按能耗级别在产品上加贴标识,以给消费者提供能源消耗信息。截至2006年4月,日本已对空调设备、电冰箱、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13种产品实施了节能标识制度。

5.实行“节能产品推广品牌店”制度

日本每年在营业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大规模家电销售店和家电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商店中开展评选“节能产品推广品牌店”的活动,对评选上的商店授予“节能产品推广品牌店”标志,允许商店在广告中使用该标志。

(二)韩国的节能工作是通过韩国能源管理公司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实现

1.能源效率标示与标准计划:

1992年起推行具有法律强

制性的“能源效率标示与标准计划”,通过国家产品最低能源效率标准(MEPS)的制定,将低能源效率的产品从韩国市场中淘汰出去。目前这个计划包括了冷气机、电冰箱、汽车、空气清净机等20种国产及进口产品。

2.高能源效率产品认证计划:

于1996年推动自愿性“节能源效率高产品认证计划”,主要是对一些节能效率高于政府规定的最高标准的企业,颁发“高能源效率产品”证书,允许厂商张贴代表高能源效率的EnergyBoy标志。韩国政府会制定一些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通过认证的产品,该计划涵盖了照明器具、燃气、燃油锅炉等37类国产及进口产品。

3.待机电力管制计划:

于1999年推动自愿性“待机电力管制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厂商在生产或研发产品时,能考虑在未使用的待机状态下,将产品的待机耗电功率降低到一定基准以下。该计划涵盖了办公室设备、影音设备及通讯电子设备等21项产品。

4.自愿协议计划:

自愿协议是韩国政府与工业界的合作计划,由韩国知识经济部及韩国环境部共同管理。有意加入该自愿协议的公司应提交意向书,写明详细的行动计划、提高能效的目标、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其详细的流程。加入该协议的公司将得到政府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和技术及公关活动等其他方面的支持,以进一步实现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

5.能源服务公司计划:

能源服务公司计划主要是将政府主导的节能计划,转变成由民间私人公司主导的节能工程。内容包括:节能设备操作运转服务、节能设备投资相关的商务、以及节能有关的能源管理监测。

6.能源查核计划:

能源查核计划是针对工业、商业大楼及交通等不同地点实施的能源查核计划。

四、有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这些年我国的国内节能环保工作已取得很明显的成效,但国内环保机构在节能工作深入细化、专业化和综合性方面同国外先进的环保机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第5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2.一间值得尊敬的中国公司

3.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信息化实现增效?席丹,黄培,胥军

4.国务院敲定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举行/中国企业500强,中石化蝉联榜首

5.有色金属行业信息化年会成功举办罗华,谢世诚

6.冶金企业信息化建设感悟中国信息界-e制造 王政

7.制造业IT服务需求旺盛梁半秋

8.第六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召开自主创新,成败关键在于CAE李卫忠

9.虚拟计算给企业带来实效《e制造》沙龙上海站成功举行《中国信息界-e制造》编辑部

10.联想:成就商业用户"简约IT"之道张岩

11.广东红海湾电厂资产管理系统实施侧记李卫忠

12.天威新能源:追求精益创新的领跑者谢世诚

13.川仪十一厂经营管理集成化应用面向订单的敏捷制造张岩

14.四款云安全软件比比看CHIP《新电脑》评测实验室

15.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IO黄敏访谈IT技术塑造柳工核心竞争能力孙楠楠,谢世诚

16.信息动态

17.制造企业CIO到底是谁?梁半秋

18.易管理:化繁为简的管理张晓东

1.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之路《e制造》编辑部

2.无法回避的升级转型之路张岩

3.制造企业该智慧转型孙雁飞

4.GDP、制造业:又大又强才好梁半秋

5.造船工业系列观察(之五)造船业结构调整不简单!张长涛

6.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趋势前瞻黄培

7.信息动态

8.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建设迫在眉睫张岩

9.《e制造》沙龙南京站成功举行《中国信息界-e制造》编辑部

10.新能源车,中国汽车崛起的机遇?李卫忠

11.报表展现:李宁公司的眼睛李卫忠

12.华录:信息化帮助控制大集团谢世诚

13.惠普工作站助力北石厂产品创新

14.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面向实用,自主开发CAE李卫忠

15.联想服务瞄准IT管理外包市场张岩

16.IBMPower联合ISV完成智慧系统三级跳谢世诚

17.虚拟计算实实在在走进企业谢世诚

18.中国信息界-e制造 行业手持终端方案标准化是大势所趋郭畅

19.多项技术举措支持产品和服务创新李卫忠

20.PDM项目实施手札之十八:离开汪伟

2.制造企业应重视B2C电子商务梁半秋

3.造船工业系列观察(之四)造船热的十大遗憾张长涛

4.绩效指标,关键在流程王磊

5.信息动态

6.破解造船信息化的难点与症结张岩

7.措施提振轻工业谢世诚

8.重视能源管理企业有望"拨云见日"英国标准协会

9.新兴信息产业将迎来更长远发展机遇周冰

10.EVA:央企信息化新挑战周冰

11.信息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及组织架构的影响信息化的印迹李卫忠

12.RS10/SRM全面提升长江车辆采购战略

13.保隆汽车科技信息化建设纪实小投资也能见大效益谢世诚

14.2010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侧记有梦想才会有未来梁半秋

15.IBM软件的转型之路李卫忠

16.企业可以运作得更智慧李卫忠

17.绿色数据中心渐行渐近谢世诚

18.消费偏好推动可持续性设计周冰

19.内存技术引发实时计算的下一波浪潮数据分析加速度李卫忠

20.全球化时代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策略韩潭清

21.联想R680G7服务器构筑世博IT基石

22.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系列观察(三)三方面控制操作层风险王政

23.PDM项目实施手札之十七:超级项目(三)汪伟

1.工业的信息化给软件繁荣带来机遇《e制造》编辑部

2.机床行业:离e制造还很远《e制造》编辑部

3.从汉普加盟中软谈起谢世诚

4.信息化再规划始于现状评估李翔hHTTp://

5.北京市部署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卡特彼勒挖掘机产能将扩大四倍/河北推介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项目

6.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制造企业IT管理优化与转型"沙龙研讨会大连举行谢世诚

7.第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胜利闭幕精英齐聚成果卓著

8.专访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ERP首席专家蒋明炜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难点和对策张岩

9.上海市:工业软件的"中国制造"之路张岩

10.独家专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振兴工业软件打造现代制造新高地张岩

11.一个偶然的事故促成的信息化项目谢世诚

12.MES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李仁

13.MicrosoftDynamicsAX为小家电制造企业勾画最佳发展蓝图德豪润达实施信息化成效凸显陈丹

14.信息动态

15.RS10/ERP打造典型应用案例南车二七信息化渐入佳境

16.联想:三重角色科技护航世博张岩

17.3款经济适用喷墨商务一体机推荐

18.ERP不再是"ERP"中国信息界-e制造 谢世诚

1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卫忠

20.超越商业智能李卫忠

21.成长型企业塔式服务器的理想之选联想推出万全T260G3双路塔式服务器

22.欧特克展现创新和可持续"设计"愿景周冰

23.达科携手思科参展世博会谢世诚

24.学企合作推动制造业革新周冰

25.普贴趣新品速度与精度再上台阶周冰

26.西门子:十年内实现"数字工厂""数字工厂"是一个梦吗?周冰

27.惠普推介集成归档平台谢世诚

28.达索系统完善PLM2.0战略周冰

29.着重四大行业,和佳软件新战略谢世诚

30.惠普服务器:两个月收回成本/看得见的美好看不见的GIS/信息网络创新年会举行

31.PDM项目实施手札之十六:超级项目(二)汪伟

1.转型?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产业《e制造》编辑部

2.物联网RFID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张琪

3.造船工业系列观察(之三)"八面镜子"看中日韩造船业张长涛

4.工程机械行业亟待优化物流管理吕谋笃,李骞,常博宇

5.信息动态

6.浙江省"两甩"工程实现技术突破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

7.信息化累积效应显现:机械工业高开高走张岩

8.重庆: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9.化工行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会议召开李卫忠

10.钢铁产销一体化管理的信息化实践路国祥

11.未来汽车中的高科技

12.转型和信息化使邢钢成为业界翘楚逆市增长的背后谢世诚

13.八问回顾八年:走过荆棘是坦途《e制造》编辑部

14.用FIC系统加强集团管控力谭松柏

15.三友联众的信息化诀窍谢世诚

16.九洲光电:信息化助力LED点亮未来李卫忠

17.AutodeskInventor助帕卡萨打造跨国研发平台三维平台托起面向未来的房屋

18.南车眉山车辆厂基于ERP系统的联机运营陈俊义

19.中平能化集团:兼并潮头"云"起时周云

20.RS10/MRO在检修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文志永

21.SAP收购Sybase,意欲何为?《e制造》编辑部

22.惠普打响第一枪英特尔鼎力支持基于安腾9300的服务器陆续上市谢世诚

23.签下近400亿大单比上届增长47.8%第十三届科博会隆重举行《e制造》编辑部

24.3款中高端商用笔记本电脑推荐

25.安全方案:五厂商各有侧重谢世诚

26.联想昭阳K46助力企业打造高效团队

27.中国信息界-e制造 数据中心的网络争夺李卫忠

28.联想昭阳K26商用笔记本新品

第6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节能服务产业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一、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节能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公布的2011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近3900家,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3900家节能服务公司中,有1719家为备案节能服务企业,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2010年增加了88,23%;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到1250.26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从2010年的287亿元增加到412.43亿元。同比增长43.45%;实现节能量达到1648.39万吨标准煤,行业从业人数大幅增加,从原来的17.5万人增加到37.8万人,同比增长116%。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的《“十五”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为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节能服务产业前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节能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供给与需求数量差距悬殊

节能服务产业在面临“十二五“发展机遇的同时,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究其原因,缺乏一支精通节能技术、熟悉节能管理、事业心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我国节能工作的最大“软肋”,节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据估算,到“十二五”末,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容量预计超过2万亿元,“十二五”末我国至少将出现五万家节能服务公司,而这些节能服务公司仅以需要节能服务管理型和节能服务技术型人才各一名来计算,这一行业需要50万从业人员以满足市场需求。那么“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就将出现10万人的人才缺口。

2.综合性技术人才缺乏,人才质量亟待提高

21世纪初,我国便开始加大了节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但目前,节能人才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主要归结于节能服务人才的特殊性。节能是跨行业、跨学科的一种综合技能很强的专业,对节能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知识层次、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要求高;同时,不少节能项目投资小,投资回收期长,节能业绩计算复杂,业绩显示度低,要求节能管理和技术人才具备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从目前情况来看,两大类人才是目前节能行业最迫切需要的:一为节能技术人才,尤其是有过大型工程项目经验,可独立设计大型系统综合节能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为节能管理人才,那些对节能产业中某个专项领域有深刻认识,又具有市场运作经验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一直是企业追捧的对象。

3.高校专业设置缺失,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节能服务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高等教育培养和企业自主培养两种模式。我国高校在节能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节能人才培育机制,面向节能服务产业的类人才培育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环节都几乎处于空白。近几年,国内清华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地质大学、石油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设置了与能源有关的学院,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专门设置节能专业。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成立于2005年,是我国第一家以能源与资源工程命名的院系,也是唯一的能源与资源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单位。主要培养水资源利用、油气田开发、能源动力、新型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等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所学的内容不能说是与节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与节能所需的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对解决节能服务公司人才紧缺的问题仍是远水不解近渴。

在企业自主培养方面。由于大部分节能服务业企业还未形成一定规模,资金和技术较为缺乏,因此还不具备实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主要采取高薪聘请等手段吸引人才,而不注重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的建设,造成骨干人才归属感不足,严重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节能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节能服务业属于多学科领域汇聚交叉的新兴行业,它的新主要体现在运作模式和节能技术上,这就要求节能服务人才具有新行业知识和新技能。因此,节能服务人才的培养便成了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大量的人才缺口,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这是关系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未来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根本上满足产业的人才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鉴发达国家节能产业人才培养经验,加大政府财力支持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节能服务产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尤其是目前我国节能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段,更需要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进行扶持。在这方面美国的人才培养做法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为推进节能产业人才培养的步伐,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资金投入。在《美国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中,美国政府向劳动部拨款5亿美元,用于资助新的培训项目,支持和“绿色”劳动力相关的研究。节能产业劳动力培训也被纳入到该项法案的支持范围之内,通过各州能源项目的运作,直接获得6400万美元的节能培训项目资金。近期,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宣布投入3000万美元用于行业评估中心项目,培养未来从事制造节能行业的工程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帮助他们成长为美国的下一代行业节能专家。通过行业评估中心项目,全美范围内的大学都能获得实践训练和能效技巧培养的机会,有助于学校对各类制造设备实施能源评估,提高学校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受益于能源部资金培养的这批工程系学生会帮助当地的公司和工厂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成本,增强它们的商业竞争力。

2.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建立节能人才快速成长的通道

从短期需求考虑,应该进一步整合节能服务的培训工作,做到使台同能源管理的短期培训规范化、规模化。推广能源管理师培训项目,为我国基层专职能源管理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能源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t使企业管理者了解,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以及如何进行能源管理等,为企业带来直接而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不同企业对节能服务人才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及目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被培训者的技能,尽量满足节能服务人才市场的需求。

同时,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成人教育培训,建立节能人才快速成长的通道。增设成人教育中与节能产业相关的学科。开设相关紧缺专业,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

第7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迄今为止中国天然皮革鞣制行业首家也是唯一国内上市企业(代码002674),中国制革工业龙头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和福建省百家重点工业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第二工业区,拥有坐落在总部的安海事业部,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安东事业部和新建的全资子公司福建瑞森皮革有限公司,以及徐州兴宁皮业有限公司四个制造基地,具有近亿平方英尺的年生产能力。

公司专注中高端牛头层皮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人才发展、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实力,及在“市场导向,科技创新,环保优先,品质保证”等价值链全方位的扎实实践,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鞋面天然皮材料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是中国《绿色之星》产品优秀企业,“兴业皮革”品牌获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授牌。

公司拥有意大利引进的世界最先进皮革研发生产设备和尖端检测设备。公司不仅拥有一支由国内顶尖皮革技术专家、学者组成的研发团队,还拥有强大的世界前沿的国际皮革技术协作团队,获得国内外众多权威皮革认证机构或科研单位的广泛认可。公司成为福建省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型试点企业、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单位。先后荣膺《世界皮革》“全球最佳制革企业中国区金奖”(2011)、多届全国行业“十佳企业”、“福建名牌产品企业”、“皮革行业标准化工作功勋单位”、“中国皮革和制鞋行业科技示范企业”、“产业创新先进企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等荣誉;多年来,先后获得几十项国家皮革专利技术。

公司牢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责任,将“环保优先”铸造成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首,是福建省首家通过清洁生产验收的工业企业,先后获得中国皮革协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2008)、环境保护杂志社“环境保护优秀企业”(2013)等多项环保类奖项。

公司采用国际标准化管理模式,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先后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建立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11年成为中国唯一的一家一次性通过并获得英国皮革技术中心金牌认证的皮革企业。公司拥有高效的管理团队、顶尖技术研发团队和稳定的生产制造团队。先后获得“晋江市企业文化最具创新案例奖”、“泉州市感动员工十佳民企”、“泉州市最佳和谐企业”、“CCTV泉州榜十佳年度雇主”、“全国十佳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主要生产工艺

近年来,公司根据皮革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特别把研制和推广环保型绿色皮革产品作为公司研发部第一要务去落实。经过研讨确立清洁生产技术攻关项目,其中包括“少硫无硫保毛脱毛技术”、“生态鞣制技术”、“制革过程节水技术和中水回收技术”、“制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4个大项目。这些攻关项目瞄准了制革废弃物、废水两大世界性难题,从源头上解决制革污染,努力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变为“工艺治理”,同时高效净化废水使之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减少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举措与我国“十一五”期间针对皮革行业提出的“发展绿色皮革产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谋而合,公司有信心力争成为国际领先的绿色制革示范企业。

公司全面推进实行清洁生产技术,采用先进设备、环保性化工材料,运用先进的清洁化生产技术,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公司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情况

污染物达标、总量排放

废水产生总量为3359.6t/d,为了生产需要,企业增加了废水深度处理设施,使得回用水量达1195.6t/d,并可使中水回用于生。产工艺,废水经末端处理后回用率达35.5%。企业每天有2164t经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后排入安海湾。

“五水分离”独树一帜

公司严格执行“五水分离,分流分治”的原则。“五水”是指皮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合铬废水、含硫废水、综合废水、生活污水及雨水。五水分离是自生产前至生产过程中,对含铬废液和含硫废水分别由单独的设施单独处理进行回用;以传统“A/O工艺注入高效微生物”去除氨氮,全面实现达标排放;采用膜处理技术进行废水深度处理,大幅度提高中水回用率,用于大生产。各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稳定,水质稳定达标排放,达到总量控制要求。

以废治废变废为宝

公司于2014年7月份申请锅炉技改,在原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决定由专业的热能供应商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对公司现有燃煤链条锅炉设备进行改造。本项目配套有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设备,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该项目可以减排80%,并做到达标排放清洁生产。

公司环保特色

反渗透水系统,利用反渗透膜,除去水中的多数溶解性物质,包括COD、色度、硬度,是回用系统的主要分离工艺。

超滤系统,一般作为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初步去除水中较大的污染物质,如胶体物质、悬浮杂质、细菌类等。生态保护方面的措施及愿景

第8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在节能增效方面,作为领先者的施耐德公司,对于能源价格的关注似乎更甚。施耐德全球CEO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仔细地算了一笔账:未来20年,全球对电力的消费将会翻番,“这肯定会带来能源价格的高涨”。

“高昂的能源价格有助于节能。我认为,所有的创新都是从约束开始的,有约束才有创新的动力。”赵国华说。全球“能效管理专家”

赵国华是一位少见的喜欢《孙子兵法》的老外CEO。他不仅拥有一个特别响亮的中文名字,甚至连妻子也是中国人,是一名十足的“中国通”。从2006年5月开始,赵国华便开始担任施耐德电气的管理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作为法国工业骄子的施耐德电气是全球领先的配电与自动化控制专家,是全球最大的低压电器供应商,更是法国代表性企业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代表。

“能效管理专家”,大多数人初听起来都有些迷惑。赵国华用不甚流利的中文解释说:“我先告诉大家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施耐德电气不做什么。我们不真正从事电力生产的工作,包括火电、水电等。另外,像耗电设备的空调、灯泡、电机等,我们也不生产。我们只专注于发电和供电之间的衔接工作,即帮助我们的客户‘善用其效,尽享其能’,让能源更安全、可靠。”

保证不断电、不漏电,不造成人员伤害,这是施耐德电气的传统业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施耐德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可靠的能源。“比如,在手术室不可以断电,在计算机数据转换中心或股票交易所也不可以断电。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从发电厂里发出的电力非常可靠地、安全地输送到用户端。”

2009年施耐德电气全球的销售额是158亿欧元,约为1580亿元人民币。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共有15万名员工,在世界500强中位于310名。

赵国华总结施耐德公司有四大特点:全球化的公司、重视诚信、重视可持续发展和业务高速增长。

如何实现发电和用电的有效连接,是施耐德电气的工作重点,赵国华也向记者做了详细的介绍:首先,通过确保用电安全,真正避免火灾,使能源更安全;第二,通过使用不间断的高效电缆,使能源传输更可靠;第三,帮助客户在各项功用、民用领域中节能30%~70%,让能源更高效;第四,在工业等领域实现自动化,让能源更多产;最后一点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太阳能的人网问题。

施耐德的本土化

“在很多其他的公司还只将中国看作是世界工厂时,我们就已经将中国定义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市场了。”施耐德电气的前任CEO拉贺曼就曾这样表示过。

据赵国华透露,施耐德电气去年的销售额有了大幅增长,目前中国的销售额在全球销售额的10%,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并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

2004年初,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进行改组,新的组织结构分为建筑、能源、工业市场和分销商销售事业部,将分销商单列出来进行管理,无疑是要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力度。

对技术和创新的重视是施耐德的传统之一,按照施耐德公司每年不少于5%的销售额投放在研发方面的规定,近几年来,每年至少有不少于4亿欧元用于研发方面。2000年,施耐德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2001年,又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全球其他地区的研发中心相比,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是投资最高的。

除了市场和研发的本土化之外,人员的本土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在中国施耐德员工中,本地员工的比率相当高。2009年,朱海也成为施耐德电气中国区的首位本土籍总裁。

谈到施耐德的本土化,公司在2006年又有了大手笔。2006年12月,施耐德电气与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德力西集团签署合资协议,计划组建双方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德力西电气公司。这一计划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争议,有人指责施耐德合资的主要目的的是消灭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形成垄断。

2007年10月,商务部批准了德力西集团和施耐德电气的合资协议,德力西电气公司2008年初挂牌成立,生产6条产品线的低压电器产品,并以“德力西”品牌进行销售。

赵国华曾表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的创立充分证明施耐德电气对中国投资的承诺,同时也表明了对中国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德力西电气的成立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大限度的收益,为所有的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价值。德力西集团总裁胡成中指出:“这家合资公司的开业将借助施耐德电气的技术专长、管理支持和海外网络进一步推进德力西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有助于推广德力西品牌。这项合作将共创中国电气新模式。”而施耐德电气亚太运营部总裁施瑞修说:“通过德力西的品牌形象和本地零售网络及供应链,这项合作将巩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的领导地位。它将以独特的营销模式实现区别于施耐德电气的价值主张。”

事实上,2009年德力西在电气产业的收益比2008年增长了20%,仅德力西的温州电气产业就为当地政府贡献了近4亿元的税收。

随着施耐德与德力西的合资成功,施耐德的本土进程又前进了一步。

“只有节约能源才能共享能源”

中国的节能减排力度已经举世公认,施耐德电气的高层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多次重申施耐德电气的创新技术和集成解决方案将为中国能源的使用提供可靠和高效的保障。

“大家都知道,计算能源很艰难。但是解决能源问题十分复杂。能源消耗矛盾尖锐,不可替代资源失去后,矛盾将增加一倍。”赵国华的言语中透露着担忧。

赵国华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人人关心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能源的变化将朝着智能电网发展。他表示:“我们必须让智能电网创造出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首先,必须使用可再生资源,但是可再生资源不会是唯一的替代能源,即便是20年后,可再生资源占全球能源的比例也不会超过15%~20%;这也并不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唯一方法,我们还必须做到节能增效。”

据他介绍,目前全世界电力消耗增长很快,电力消耗在20年后就会增加一倍。同时,也有气候专家认为,为了避免严重的气候问题,应该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到墓前的1/4。“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必须节约能源。我们相信,只有节约能源才能共享能源。”

赵国华认为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节能增效。他介绍说,基础设施、工业,全球能源消耗已经达到

70%了。“无论是在新的建筑还是在老的建筑,施耐德的节能增效方案最少都可以减少30%。我们可以做的更好,能源消耗可以减少四分之一。”

为了使能源更有效,施耐德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研究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赵国华告诉记者,如果施耐德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得以实施,每年可以为中国节约的能源就相当于整个法国全年的用电量。

此外,在赵国华看来,今天的智能网络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稳定;第二,楼宇和工厂不能和智能网有效连接。第三,便利化不足;第四,智能网教育还有欠缺。

赵国华希望节能增效方案的实施将加强各个层次的连接。“因为对于用电方来说,他们将了解电网的负荷和需求;对于电网来说,他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对于普通消费者,他们要知道消耗的具体数额;对于电力交通工具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要清楚也从何而来,如何付费……现代化的智能电网必须是透明的,可以让我们知道能源消耗的每一项内容,它还必须能够优化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

“从我做起”的节能增效承诺

由著名建筑师Jean-Michel Wilmotte设计的施耐德电气新的总部大楼HIVE可以容纳1700名员工,但它的能耗水平只有原总部办公楼的四分之一。

在新的办公楼里,施耐德使用了自己的楼宇解决方案,使每年每平米节省50千瓦时的耗能成为可能。这一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也只有3年。

“通过这些控制和管理,我们的投资降低了30%,维护成本也降低了30%。能源消耗减少了75%,而且这样的大楼比原来舒服的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口”赵国华介绍说。

从2005年至2008年,施耐德在集团内部实施了“能源行动方案”,旨在将全球生产厂区人均能耗降低10%。截止到2008年年底,位于32个国家的100多家工厂已经实施了能耗评估,一系列施耐德电气自己的节能增效解决方案应用到这些新工厂中。它们包括:变频器节能解决方案,灯光控制系统,功率因数校正,能源监控系统等。而施耐德在华的22加工厂也参与实施了“能源行动方案”。

据施耐德中国区的有关人士介绍,在2009年竣工的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中,他们通过一个新的能效管理平台,对整个工厂的配电系统、暖通系统和照明系统都进行了精细的能耗管理。这一方案是该公司能够全面了解自身能源的使用情况,从而达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事实上,在进入中国的23年中,施耐德电气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产品,全面参与到中国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提供设备和服务,为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等项目提供电气设备,为家乐福、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新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上海金茂大厦、F1赛车场等工业、商业、民用设施提供节能增效服务等。

第9篇:绿色工厂能源管理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 石油企业 经济战略转型

1、低碳经济概述

近年来,低碳这个词已经变成了世界的热门词汇,这个概念的产生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低碳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提出的,包括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不只局限于低碳经济,还包括低碳社会、低碳消费、低碳城市、低碳旅游和低碳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低碳经济,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所有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要求低碳化,发展经济时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的降低限度直至零排放为止,经济的发展要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低碳经济,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所有能源消耗的生态化,要建立低碳能源或者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绿色发展。

2、我国的石油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正处于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如何保持经济的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社会面临的重大考验与挑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家,在能源消费量上仅次于美国。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从去年的55%上涨至55.2%。数据显示说明:2011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环比上涨10.3个百分点,至1.98亿吨,在此期间,石油进口量上涨11.3个百分点,至1.07亿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学会表示:2011年到2015年期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减少排放量的目标,中国表面石油消费量(相当于产量+净进口量)的增长速度预计下滑至5%。与2006年-2010年期间的7.7%的年增长幅度形成明显对比。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预测: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2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60%,到2030年达到65%。有专家提出: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严重威胁到国家的能源安全,石油消费量增长速度已经超出了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这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耗能工业。政府应该加强能源管理确保未来的供应,应该为石油消费量设置上限,并采取措施把消费量控制在上限范围内。

3、低碳经济时代石油企业经济战略转型分析

在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石油企业作为低碳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紧跟国家的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与战略布局,不断的努力改变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石油应尽快向经济形势低碳经济战略模式转变。

第一,我国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战略转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我国石油企业主要的低碳能源就是天然气和化石能源中的石油,石油企业由于多年生产油气的经验,已经又有了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石油企业更加重视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油气勘探和开发,节能减排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对于石油利用效率也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升高,为低碳经济良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同时,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很多帮助鼓励石油企业加大油气资源勘查的投入和优惠税收与信贷政策,为石油企业大力在发展扩大油气业务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天然气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能源,石油行业在天然气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极大的推动了石油企业经济低碳战略转型。

第二,我国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战略转型还存在着某些劣势。首先,石油产品自身具有高碳性质这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煤炭、石油这些能源在燃烧时必然会产生二氧化碳的高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要求石油企业在高耗能的情况下,要长期进行减排和环境保护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其次,为了实施低碳发展的战略要求,政府会制定一些限制传统石化生产的财政税收政策,这对传统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巨大影响的。最后,石油企业的低碳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落后,在很多环节的低碳开发与利用是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而存在差距,缺少技术优势。

第三,石油企业低碳经济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首先,要石油企业要具有低碳发展的意识,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教育,熟练节能减排的发展意识,宣传和倡导低碳消费,提高人们的低碳热情。其次,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不断创新石油企业的低碳技术应用等。第三,积极的开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业务,提高新能源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的推动石油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第三,学习和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将其成功的与我国石油企业的低碳发展情况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推动中国石油企业的低碳健康发展。

4、石油企业低碳经济战略转型的途径

石油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石油企业要统筹规划,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着力构建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分步实施,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实现平稳转型;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低碳业务结构;务实发展,在抓好油气主营业务发展的同时,努力发展新能源。

综上所述,我国石油企业正处于低碳经济下的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唯有高效科学合理的进行经济战略转型,才能适应当今低碳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星,张运东,杨艳.国际大石油公司低碳发展实践及其启示[J].可持续发展,2001,(7):12-15.

[2]张书文.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9.

[3]钱磊,季远玲.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石油行业的深远影响[J].价值工程,2010,(1):11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