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培训学习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前些时候,我参加了由我国著名的安全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进行的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安全培训内容丰富,系统介绍了国家安全生产法,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并列举了大量国内外安全案例,作为一名安全员受到很大教育,感受很深。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教授的安全知识培训,对于安全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正常生产组织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灵活应用安全管理的五种手段;督促,检查,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四级安全教育,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对本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一、企业顶层财税经营意识
(一)成本管控
(1)成本的基本概念:1、成本是利润的减项,同时也是获取收入的来源(成本具有投资的属性)。2、成本领先战略是常用的公司竞争战略。3、成本管控的实质是管控人的行为4、成本永远掌握在花钱人的手中。5、成本控制从砍掉浪费,砍掉损失,砍掉低效率开始!
(2)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是我们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
Y(销售利润)=a(成本)+b(单件利润)X(数量)
思考 定成本为20000
产品单价为10,单位材料成本为5,需要销售多少才能保本呢?
答案:需要销售20000/(10-5)=4000件才能保本
公司最大的经营风险是亏损
盈亏平衡点越高,盈利门槛越高,盈亏平衡点越低,盈利门槛越低
固定成本越低,盈亏平衡点越低,固定成本越高,盈亏平衡点越高,固定成本就是经营风险
固定成本变动化是企业成本改善的一个方向
规模经济的概念:
举例:A公司固定成本1200万元,变动成本80%,则盈亏平衡点6000万元;售价10000元/台,每台设备分摊的固定成本是2000元,产量提高为1.2万台,每台设备分摊的固定成本是1000元
(3)赚钱模型:
投资回报率=利润/投资
利润=销售利润率X投资周转率X投资
=效益 × 效率 × 资源
=30% × 1× 1000万=300万
= 5% × 6× 1000万=300万
= 5% × 1× 6000万=300万
(4)提升效率将是我们未来公司转型的基础:
1、人的效率:人均单产、人均费用
2、钱的效力:应收账款(账期)、存货(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周转率)、投资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天数(现金缺口)=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收款期-应付帐款付款期
(5)公司经营策略的支撑——中层成本管控:
降本增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回报率。需要不同岗位的中层在各自的工作环节把好关。1、销售总监:价格+回款。2、采购总监:降低周期+价格-应付账款。3、生产总监:周期。4、人力资源:人效+人力成本。
二、企业数字化管理
大数据时代应该从语文管理转向数学管理,数字是工作沟通的语言。企业的3大指标是收入、利润、现金流。这3个指标形成一个三角形,在财务战略中,很难同时做大,大多是砍一角,增另一角。一般是先定目标,在匹配资源来支撑目标。目标财务预算应是财务部门牵头,各个部门参与配合。用数字做工作沟通的语言。根据市场变化,发挥内部优势做好相应的策略调整。
举例1销售总监的数字语言语言:1、这个月销售额是多少?2、完成完成目标率是多少?3、这个月一元收入费用占比率是多少?4、这个月产品的销销比是多少?5、这个月新客户占比是多少?6、这个月账期是多少?
举例2 人力资源总监的数字语言:1、招新人的用人成本是多少? 2、招聘成本是多少? 3、解聘的补偿成本是多少? 4、离职前的低效率成本是多少?5、新人入职培训成本是多少?
三、阳光节税工程
节税工程是系统解决企业税收问题企业节税最根本的出路。节税工程定义:是节税的最高形式,它是根据都江堰治水原理,结合企业经营流程和税务实践创造的,从企业战略、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层面生发的一套创新型的节税解决方案。
许家印:节税工程高手。恒大地产集团利用"节税工程”的〃分江治水〃原理,将产业划分为设计、监理、采 购、建筑、开发、物业等多个环节,并通过〃小税换大税",大幅度降低土地增值税。
关键词栏目设置 杂志定位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
一本杂志的定位,犹如气质和个性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样。而这种“气质和个性”,是从杂志的栏目设置来体现的。栏目设置科学合理,则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群,并在其间产生大的影响,从而为塑造杂志的品牌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
《电力职工教育培训》杂志从1984年创刊,经历了能源部、水电部、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等各个历史时期传承至今,见证了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其间,经历了刊名的多次变化、主办单位的多次变更、机构人员的多次调整,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杂志为电力职工教育培训服务,为生产一线职工服务的办刊宗旨没变,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搭建起交流平台的办刊目的没变。
近年来,电力系统的传媒发展迅速,现在已是种类繁复、数量众多,大部分发电集团公司和省电网公司都有自己的刊物,仅国网公司就有报纸、杂志各二十多种。但是,作为全国电力系统层面上的、面向基层单位教育培训工作和一线职工的杂志却只有《电力职工教育培训》一本。杂志从创刊发展到现在,一直定位于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职工、面向培训教育工作者,重点是为培训技能人才服务。这是杂志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大特色和优势,是杂志能够二十多年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力这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电力企业大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强企成为企业发展的共同战略。鉴于这本杂志是全国电力系统层面上的唯一面向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杂志,我们在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定位,将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和一线职工培训、生产、安全、管理作为两大主题,在组稿方向、栏目设置、稿件选择、内容安排等各方面注重发挥优势,以独特定位视角和鲜明的特色体现杂志的价值。
为了实现杂志的“教育培训工作者的参谋助手、一线职工的良师益友、集团公司之间的交流平台”的三大功能,杂志在去年以来两次改版,探索更为合理的编排形式。一是对杂志栏目设计进行了调整,增、改了一些栏目,使刊物更加符合发展变化了的形势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鲜活性、能更好地为电力行业的培训教育工作者服务,为一线职工服务。二是改为彩版印刷,改版后的杂志,对栏目设置、登载内容和版式设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
在栏目设置上,我们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设了专稿专访、教育培训、班组建设、多彩生活四大版块,在继承好的栏目的基础上,增删了一些栏目。在权威性、指导性的基础上,增强了杂志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了杂志切入工作和生活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增加了时代元素和杂志的亲和力。
具体到各个栏目的定位和要求,举要如下:专题报道――有选择地介绍一些集团公司、发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做法、经验、特色;政策看点――集团公司的关于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制度规定;技术交流――基层发供电企业在技术进步、技能提高等方面实践经验的介绍交流;车间班组――发供电企业中车间、班组的组织、管理、执行,工作、学习、建设等各方面的体会认识与经验交流;培训实务(典型培训案例)――介绍企业培训实践中的好的培训组织方式、实施方法、成功经验、培训案例及关于怎样做好企业培训的研究思考;课堂案例――具有特色的培训课堂组织情况、实施过程及效果的介绍;培训师园地――企业培训师交流工作体会、学习心得、点滴感言,分享得失成败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园地;名师档案――对成就突出的优秀企业培训师的推介;他山之石――介绍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员工培训方面的做法特色及经验;经验借鉴――刊登电力行业企业的培训先进经验和做法,文章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成果,突出其借鉴性;生活时空――电力职工在八小时以外的多彩生活展示;金色瞬间――电力职工的、或是描写电力行业生产、生活、企业文化的精彩瞬间、经典定格的照片;感悟感动――电力职工在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感悟和触动;探讨交流――对电力行业管理、生产、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研究和理论探讨等等。
在文章的选择上,将投稿和约稿结合起来,严把质量关,注重刊登文章的代表性、前沿性,反映职工教育、班组一线生产、安全、管理中的共性问题,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探讨新技术,力求短小精干、言之有物,力避程式化、模式化文章。
创建背景
培训量大,传统培训模式难以承载
苇湖梁电厂是1953年建厂的老企业,2010年前后随着新疆电力发展,我厂外输送大量的技术人员,导致人员整体素质陡然降低;加之近年来现场设备技改改造较多,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对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训要求的数量、质量大幅提升,而传统培训模式所能支持的培训量相对稳定,培训的人力、物力并未水涨船高。根据目前企业现有人员结构、技能水平和岗位需求等实际情况,为了保证自身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安全,迫切需要公司扎实有效的开展岗位培训工作。
传统培训模式痼疾所在
首先,传统培训模式占用业余时间,培训针对性差,员工培训积极性低。其次是传统培训受众面窄,时效性差,知识不能累积与传承。再者,因岗位人员总在变动,新的人员上岗,老的问题出现,以前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培训班却不能因为已经举办而继续发挥作用,针对这些老问题不得已还需要再开新班,因而出现了培训题材重复的问题。
招聘竞聘考试,费时费力,员工却不信任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考试仍然是企业岗位招聘与竞聘的主要方式。一场考试,从工作人员安排、考场设置到出卷、监考、阅卷至成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然而对于考试的结果员工们却并不完全信任,对于试卷的保密性、考核的公平与否存在疑问。
基于对以上背景的认真分析,苇湖梁电厂对现阶段及今后的培训工作方向形成了几点认识:①在人力、物力、财力一定的基础上大幅提升年度培训业务量并保证质量。②减少占用员工业余时间,加强培训需求的针对性,不让员工对培训反感。③扩大培训受众面,提升培训时效性,解决知识的累积与传承。④改变现有考试模式,保障试题与阅卷不出问题,让员工信任。引入软件培训模式,配合传统培训模式,以创新的企业培训管理新模式解决苇电培训工作中的问题,提升苇电培训工作整体水平,保障人员素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创建过程
软件设计
软件的设计包括三个方面:①知识库,包含各类培训资源,如试题、试卷、视频、课件、书籍、文档等等;②在线学习,包含多种学习模式,如试题开闭卷练习,视频、课件、书籍、文档学习,特别支持培训班实况视频的学习;③网络考试,以员工信任为第一目标,确保试题无泄密,阅卷无漏洞。
设计障碍与突破
(1)在线学习的障碍与突破。如何确保员工在线学习?苇湖梁电厂提出通过强制学习与自发学习相结合。设定目标、量化过程、考核结果是强制学习的必要条件。为此,企业设定了每位员工的学习培训任务,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质量监督。在强制学习之外,人力资源部也从员工自发学习的角度入手,做了大量工作。保障自发学习的必要条件包括:①培训资源对位,为促进自发学习,人力资源部组织精兵强将开始培训资源的自建与收集整理,尽量覆盖到每一个岗位,确保针对性强,培训内容新。在软件投运的2011全年,仅试题的整编,已完成52806道。题库内容都是结合苇湖梁电厂实际编写,包括一些本厂实际案例。②软件操作简单,为避免软件操作复杂挫伤员工的学习热情,在软件操作方面也进行了众多优化。如培训资源的播放问题,单独配置媒体播放服务器,承担各类资源的格式转换,以支持直接播放,服务器费用5-30万不等。针对学员学习时,根据各类文件格式安装种类繁多的播放器增大了学员的使用困难,电厂借助武汉佳腾教育软件公司的帮助,通过技术手段在没有增配服务器的情况下实现了常用格式文件的网页播放,且无须安装各类播放器。既节省了费用,也解决了问题。③学习氛围浓厚,考虑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促进员工自主学习,我们在软件中构建了各类竞争排名的数据统计。课件、多媒体设有学习心得交流窗口,从部门、班组到个人,通过荣誉感的引导,部门间争上下,个人间争高低,竞争与合作在各级部门深入人心。团队凝聚力在软件应用的同时得到大幅提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同时也获得重大突破。
(2)网络考试的困难与突破。①试卷公平的最大问题是试题泄露,最好的办法是随机抽取试题。由于可以用于考试的试题量非常大,即便是先考的员工泄露试题,后面的员工也很难遇到,由此试题泄露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对试卷的设定,确保每一份试卷的题型、题量、题分、知识点分布、难度分布完全一致,尽管试题不同,从难度控制上维护试卷的公平性。②阅卷公平也是考试中为人诟病的部分,该软件能够做到客观题自动阅卷,即时考试即时出成绩,避免了通过阅卷作弊的问题。涉及到主观题的考试,采取“申请复审”和“查询其他考生的卷面与评分”两大措施,从而获取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创建成效
知识库成效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共计整编题库450000多道;整编视频、课件、文档等各类培训资源共计500多份。知识库的构建立足苇电发展要求,覆盖管理、技术等人员,共计180个岗位,35个工种;涵括锅炉、汽机、电气、热工、化学、燃料、继点保护七大生产专业,生产管理、安全检查、人力资源、财务、经营管理、物资管理、党建、消防门卫管理七大管理专业。知识库的构建使得单位与部门购买的各类培训资料如多媒体课件得以在全厂范围内共享学习,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随着大量培训班实况视频的入库,使得每年大量的培训成果继续为来年的培训工作发挥作用,也使得后期培训工作因为不必开设老课程而节省了大量的费用与时间,培训资源向新的领域倾斜,企业知识库的构建初见成果。
在线学习成效
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全厂人员全部上线学习(截止当前苇电总计人员351名),平均年度累计达到15000个学时,平均年度个人累计达到60个学时,达到了大幅提升培训业务量的目标。由于在线学习的开展,许多培训班移植到网络进行,扩大了受众面,提升了时效性,员工可以在工作时间内抽空学习,减少了对员工业余时间的占用;在线学习同时支持员工针对自身需要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培训变得不再让人反感。
关键词:培训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U6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7-0066-02
在知识经济爆炸式发展的时代,在打造“互联网+”及智慧港口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只靠资本投资和规模经济等传统方式就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一场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一大批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培作为被企业长期广泛采用的提升员工业务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企业也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员工培训工作当中。
1 港口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1.1 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培训结束后,培训效果的体现需要一个过程。由于不能明显感觉培训带来的益处,有些企业对培训投入的热情不高,不舍得对培训投入更多。在人才管理中“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选送受训对象时,以“工作忙,抽调不出人”为理由,使主要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骨干长时间得不到培训,这些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战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2 培训的需求与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
对参加培训的个性需求缺乏调研。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体系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一些企业制定培训方案,没有分析组织现状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差距,造成培训设计的整体目标偏低。对各类、各层次人才的理论、业务、能力等素质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对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也没有对培训对象的个性需求进行分类分析。这样就导致了不管哪一层次的人员,都是在被动地进行培训,培训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1.3 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目前,港口企业培训基本是由企业内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企业内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一般是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局限性比较大;企业内兼职教师有着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但授课经验缺乏,对先进知识、工艺和管理经验的授课基本是“一言堂”的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式的交流、研讨。由于培训教师的素质不一和培训方式的单一,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培训效果不佳,成果难以巩固。此外,从培训的周期性来说,短期培训疲于奔波,难见奇效,长期培训又会影响到港口的生产作业,教和学处于矛盾之中。
1.4 对培训效果缺乏系统评估
目前,大多企业的培训评估只对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进行考评,而关于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没有考评。对培训是否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通过培训,学员是否学到了想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否已转化成了能力?以及培训的投资回报率如何等问题,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也就是说,企业连自身都不清楚培训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 龙口港在员工培训教育工作中对新方式方法的探求
近年来,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的培训教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人力资源部门对培训模式和方法的不断探求和归纳整合下,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培训体系,目前这一体系正日趋完善并得以巩固发展壮大。
2.1 在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集团公司现状及总体发展目标以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系统制定。由集团公司下属的各部门,分、子公司提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并由人力资源部实施调研,汇总分析培训需求,从而对培训的内容、方式、师资、教材和参训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统筹的规划和安排,进而制定出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必须阐明指导思想,明确培训目标和培训任务并以严明的培训制度作为保障措施,以保证年度内各项培训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
2.2 创新培训模式实现港口特色培训
龙口港的员工培训工作,根据港口发展的特殊性,在原有的外派培训,内部培训、聘请专家入港授课等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企校联合办学、举办“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培训班,搭建品牌系列课程学习平台、开展“打造兼职教师队伍,开发企业内训潜能,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等灵活多样的特色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港口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初,在原有传统模式及特色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增设“线上学习”模式。
2.2.1 突破传统“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大力开展企校联合办学
近年来,龙口港一直与大连海事大学及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收到了显著的培训效果。共派送龙口港基层以上管理干部100人到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选派生产一线的优秀班组长、技术骨干共近200名分批次到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短期脱产培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培训结束后,召开“学习心得交流会”,许多在管理中碰到的难题通过交流经验的方式迎刃而解,这种培训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校企联合办学”对企业来说,能够充分利用校方优质教学资源,结合生产经营与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高校来说,可将精品课程延伸至企业,进一步实现办学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2.2.2 搭建“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平台,把教学办在了家门口,圆员工一个读研梦
为进一步提升员工学历教育,龙口港于2009年开办了首期大连海事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班,应学员要求继续开办了第二期硕士班,至今两期硕士班共计75人研修了硕士学位课程。龙口港在承担教师往返路费,食宿费的基础上,给予取得硕士学位的员工报销50%学费。这些举措高度提高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员工在进一步提升自身学识和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后势力量。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也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2.2.3 增设华企商学院线上学习平台,增加了培训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当今社会,知识的价值日益凸显,知识更新的速度日趋加快,员工通过微信、网络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那么就需要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适应这一培训需求。2017年初,龙口港开启“管理人员线上学习”模式,通过在各部门、单位设置账号管理员,按照部门岗位需求选择设置必修课进行在线学习。通过视频、照片等痕迹化学习管理统计每月参加学习员工为1064人,每人每月至少保证4课时学习记录。学习内容涵盖形象礼仪、财务管理、互联网思维、人力资源、客户服务、团队建设、绩效考核等十大系列共160门课程,课程短小精辟,课时多在20-40分钟,适合业余、工间组织学习。不仅满足企业自身战略制定全员学习计划的功能且满足个性学习需求,好友交互式学习模式让在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PC端+移动端”的云服务学习方式让学习更加方便智能。
2.2.4 充分利用“技师工作站”基地实训平台,实现产学研联合工作状态
2017年龙口港被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为“烟台市技师工作站”并一次性拨付专项培训教育基金10万元用于购置培训设施。龙口港技师工作站紧密围绕集团人才发展战略,坚持培养人才、服务企业的原则,优选各技能岗位的骨干和能工巧匠以及山东首席技师、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烟台首席技师等行业公认、专业技术精湛并在生产领域中起带头作用的高级技师20人入站开展工作,充分利用集机械精密加工、维修技能实训、机械设备实操、内燃机械维修功能于一体的研发创新和技能培训基地,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挖掘、考量和改进,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学技术、提技能、强素质,提高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进一步夯实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关键字:信息化 管理 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高度自动化,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使每个组织都主动地报告会计信息的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在此基础上实施会计信息化必然会遇到新问题,就目前来看,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难点主要是人才匮乏、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到位、网络建设滞后、软件发展广度深度不够、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针对这些难点,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一、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对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培养目标的挑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建立会计教育网络系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让在校会计专业学生、教师、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在会计教育网上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讨论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辩论,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失败教训等。使会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在校会计教育、后续会计教育、终身会计教育提供信息资源平台。为企业培训更多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电子商务知识,懂管理,善理财,既是专才,又是通才,真正既博又专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管理
企业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对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实现自动化。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以全面管理为重心,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强网络建设,实现数据共享
网络财务将是Internet和电子商务背景下财务软件的必然发展趋势,与传统财务软件相比,网络财务可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及时传递、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监控等功能。同时,网络财务还必须有各种辅助功能,如: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网上法规及财务信息查询、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网上理财、网上保险、网上证券投资和网上外汇买卖,等等。财务软件采用WEB技术,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门、人事部门)直接采集,而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也可根据授权,通过Internet从系统直接获取信息,实现数据高度共享,为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
四、实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保证信息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虽然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但必须严格进行授权控制,对来历不明或者没有经过审核的业务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二是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控制是指各个工作站分散输入业务,由网络服务器对全部业务进行集中序时处理,并对数据库实施统一管理;授权式是指各个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服务器则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接受访问。三是建立数据双备份制度,以避免因误操作或突然事件引起信息丢失;四是建立系统安全维护机构,由专业人员实施安全维护,提高警惕,随时防范黑客攻击和不法之徒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会计信息化是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横向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纵向上,不仅包含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还包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更高层次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同时,要让先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使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由传统的及时性提升为主动性和实时性。使供应商、债权人、投资者都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处理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将通过网络系统接受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传统以簿记为主的会计组织也将改变,甚至不复存在,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口号的变迁,它更应该代表一种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
参考文献:
1、未知作者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2、张前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探析。财会研究,200l(1)
【关键词】教学商鉴 “国示校” 建设 借鉴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55-03
从服务于企业来说,职业教育的起点在企业,终点也在企业,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所谓教学商鉴,即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方法借鉴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氛围。通过教学商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下简称“国示校”)建设真正办出了先进办学理念的示范、勇于改革创新的示范、一流培养质量的示范、鲜明办学特色的示范。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进行探讨。
一、商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商业的定位,就是令自身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鲜明地建立品牌。商业的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该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商业的定位就是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从传播层次上讲,定位就是与第一发生关联;从战略层次上讲,定位就是要找到和成为第一。
在教学中,如果把人才培养模式看做一项服务的话,那么这项服务要想成为教学领域中与众不同的“产品”,成为行业里的“第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定位问题。即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中要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怎样利用教学资源实现已经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示校”建设过程中,已经确立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政策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应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即“五个对接”。“五个对接”明确定位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业的定位是一种心智的定位,即要把我们产品或服务定位于客户的心智之中,“国示校”建设中,学生就是我们的客户群,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我们为其提供的服务,进入学生心智的唯一捷径就是使人才培养模式这项服务成为“第一”。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常常脱节,甚至出现在校学习两年不如企业培训两个月的现象。相比之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技能,同时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因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定位于学生这个特定客户群心智的定位。
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给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4P”到“4C”组合营销与课程体系改革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国示校”建设中,课程体系改革也是围绕广义的课程改革和狭义的课程改革两方面进行的,其中包括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教材的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改革,就是“不破不立”,就是要把旧的、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破”掉,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旧的、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都是教育教学专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规律制定的,课程的内容也以学科知识为主,教学上体现的是教师本位,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如果把课程看做产品、把课程体系看做系列产品、把学生看做顾客、把教学过程看做营销过程的话,在商业营销中,这就是典型的“4P”营销组合模式:产品(Product)――课程、价格(Price)――课时、渠道(Place)――教学模式、促销(Promotion)――教学方法。这种商业营销模式中,始终是从产品出发,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体现在课程上,即只强调课程的内容而忽略了顾客(学生)对产品(课程)的感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尽管在产品(课程)的营销(教学)过程中制定了合理的价格(针对不同的课程制定了相应的课时),也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教学)渠道(教学模式),采用了一定的促销(教学方法)手段,最终还是把学生当做了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而且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周而复始,教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没有成就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学习商业营销模式从“4P”组合向“4C”组合转变。
“4C”组合营销模式,就是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同样的,我们仍然可以把“4C”组合营销模式看成是:顾客――学生,成本――学情分析,便利――教学条件,沟通――教学反馈,这里我们的产品仍然是课程,教学过程仍然看做营销过程,“4C”组合营销模式即可看做新的课程体系改革。
“4C”组合营销模式的特点在于它始终瞄准的是顾客的需求。只有探究到顾客真正的需求,并据此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确保项目的最终成功。“国示校”建设中的新课程体系改革正是建立在研究学生的需求之上的“4C组合营销模式”。例如,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中的课程体系改革就是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专家对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岗位实际需要和职业岗位职责的要求分析和意见,以及汽车专业教师对汽车维修行业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和意见,对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汽车维修专业原理性的学习内容和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性学习内容,按照职业能力需要和汽车的各个功能系统不同整合成了13~15个模块课程,构成了“汽车专业模块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一体化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学生每学完专业模块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和技能训练项目后,随即按学习领域和技能训练项目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随堂考核和评出成绩。
新课程体系改革,从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职业岗位行业标准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新教学模式下的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改善教学环境,建立实训基地,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突出了学生的能力锻炼。新课程体系改革打破了旧课程体系的单一、僵化、直灌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思想,实现了课程由“4P”到“4C”的转变。
三、“PDCA”循环与教学设计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又称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这里的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将戴明环应用于教学设计中是十分恰当的。教学设计中“PDCA”循环的应用见表1。
表1 教学设计
教 师 内 容(做中教) 学 生 内 容(做中学) 说 明
P(PLAN)计划 1.制订教学计划;2.利用多媒体进行任务的引入、导入;3.组织学生分工,下达任务 1.分析问题;2.收集资料;3.明确目标;4.计划实施 任务驱动,学生为主体,自主制订任务实施计划
D(DO)实施 1.组织、协调学生之间关系;2.观察、指导、点拨学生操作;3.小结,寻找新的兴趣点(NEW BUG) 1.执行计划;2.发现新问题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辩论等方式完成任务,同时养成安全、规范、高效的企业习惯。锻炼习惯、态度、服从、执行的职业素养
C(CHECK)检查 1.观察;2.评价 1.检查;2.对比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操作,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学生通过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互相对比,得出自己的结论
A(ACTION)处理 1.总结;2.考核;3.反思 1.巩固;2.迁移;3.规律 教师最后作出总结,然后根据总结出的规律进行考核,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提出反思。学生掌握找出的规律,并把它应用到下一教学环节中
从表1可以看出,利用“PDCA”循环进行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学生在任务引领下,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总结学习心得,形成学习成果。教师在“PDCA”循环中,制订教学计划,组织、协调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指导,完成教学内容后进行教学反思。需要说明的是,“PDCA”循环是一个过程管理循环,其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环节学习都要给予关注,这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利用“PDCA”循环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任务的下达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PDCA”循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再次提供了企业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例证。
四、“蓝海战略”与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从2007年7月开始,广西物资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这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教学改革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创建了12~15个模块化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了模块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对专业有了正确认识,流失率降低,汽车专业学生流失率从教改前的全校最多降低到教学改革后的全校最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对口就业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
但是,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职业学校建设扶持,各校汽车专业也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教学改革,广西物资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优势也逐渐被淡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改革创新再一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原有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如何突破,从哪里突破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从与企业的合作开始的,都是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下进行或完成的。校企合作可以说是职业学校生存的根基,只有夯实了这个基础,才能保证职业学校这棵大树常青不倒。校企合作是今后一段时间改革创新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进行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呢?
可从校企合作入手,创造教学改革中的“蓝海”。什么是“蓝海”?我们可以把整个市场想象成海洋,这个海洋由红色海洋和蓝色海洋组成,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这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所谓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蓝海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超越传统产业竞争、开创全新的市场的企业战略。要创造教学改革中的“蓝海”,就应从校企合作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深入的、独特的办学机制体制,做出教学改革的特色。
“国示校”建设是一个契机。“国示校”建设过程中,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项目有五项内容: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校校合作及服务。具体到广西物资学校汽车专业来说,就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学生顶岗实习机制,开展校企合作的冠名班、订单班项目,同时,积极开展校校合作办学、承接社会培训考证培训扩大社会影响力。这就是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就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