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灾害性气候;种植业;影响;防灾减灾;江苏海门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60-03
海门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门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下,海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年平均气温15.2℃,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出现在1966年8月7日和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年均日照时数2 122.5h,年最多日照时数2 529h(1967年),年最少日照时数1 821h(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1 033.3mm,年最大降水量1 500.7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均蒸发量1 278.3 mm,年最大蒸发量1 466.3mm,年最少蒸发量1 12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际变化呈夏半年高于冬半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5%(8月),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12月)。
1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海门市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海陆相和气候的过渡带,是典型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连阴雨、热带气旋(台风)、高温、冰雹与龙卷、雷暴、寒潮、低温、大雾、大(暴)雪等,其中对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常年造成一定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常发性的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另外,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间歇性灾害性天气。据农业受灾记录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常发性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了2.30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7 793.12hm2,农作物绝收面积累计59.19 hm2,农业经济损失5.77亿万元。
2主要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2.1旱灾
旱灾指由干旱性气候引起种植业在田作物因为缺乏必需的水分而产生生理性破坏,对农作物产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划分成偏旱、大旱及特旱,依此划分,海门地区1960~2008年大旱年份有1年(1978年),偏旱年份有13年。资料显示,海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干旱性天气出现,从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旱、伏旱、秋旱和干冬4种类型。
2.1.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影响春玉米播种与出苗,设施瓜蔬作物的开花、坐果以及油菜、蚕豆、马铃薯等生长。1960~2008年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年发生率25%,其中最严重年份为2005年。
2.1.2伏旱。伏旱一般发生于盛夏7~8月,资料显示,海门历史上伏旱最严重的为1967年、1978年及2005年。1967年7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60d总雨量仅20.3mm;1978年出现空梅现象,初夏干旱连伏旱,6月1日至7月12日,只有6月24日下雨18mm;2005年也出现空梅,春旱连着伏旱,自5月1日至7月4日,历时65d降雨量仅25.6mm。伏旱对种植业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夏茬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瓜果、蔬菜的生长,造成受害作物萎蔫、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并且伏旱能导致棉花等作物红蜘蛛大发生。
2.1.3秋旱。秋旱发生在秋季9~11月,一般在海门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影响棉花结铃与吐絮,水稻灌溉,油菜育秧及移栽活棵,蚕豆、三麦和部分秋露地蔬菜播种与培管。尽管如此,秋旱有时也利于棉花铃裂吐絮,并且对秋季作物成熟收获也较为有利。
2.1.4干冬。干冬指发生在冬季的旱象,一般以12月至翌年2月为主,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遍布中国北部区域的干旱就是典型的干冬,造成农田浅土层土壤湿度下降,如再遇冷空气侵袭,则易使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遭受冻害致死。海门地区对越冬农作物威胁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干冬。
2.2涝灾
涝灾主要是由于短时降雨量超过一定程度使得农田积水被淹,作物根系土壤郁闭程度加大,致使在田农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受抑制,大大削弱作物长势,出现叶片枯黄、落花、落铃落荚甚至作物植株萎蔫死亡,形成严重的产质量损失。暴雨或者持续大雨是涝灾的成因,而暴雨是主要诱发因子,暴雨依据划分标准分为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3种。海门地区由于滨江临海且地势平坦,地表平均海拔高度仅4.96m,最低处仅3.8m,频降暴雨时江海出现位,积水难以排泄,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据海门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出现大涝年份均为暴雨较多年份,如1991年7月1~2日,受台风倒槽影响,出现连续暴雨甚至大暴雨,造成海门境内河水水位急速上涨,85%以上农田被淹,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从涝灾发生时间看,海门地区暴雨量与频次月际变化表现为6~7月暴雨全年最多,至10月暴雨日显著减少。因此,涝灾主要发生于6~10月。
2.3连阴雨
与暴雨造成涝灾不同,连阴雨(连续性降雨)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急速的,而是迟缓发生的。根据连阴雨划分标准,7d以上连续阴雨过程且日雨量≥0.1mm的天数达到或超过70%,若含无雨日,则该日日照时数少于5h视为连阴雨;此外,一次过程的总雨量在10mm以上,连续5~10d为短连阴雨,连续11~15d为中连阴雨,连续16d以上则为长连阴雨。当连续3d无0.1mm或者以上降水则视为连阴雨结束。按照发生时间连阴雨又可以分为春季连阴雨、初夏连阴雨及秋季连阴雨。
2.3.1春季连阴雨。海门地区春季绝大多数年份易出现连阴雨,最多年份出现4次,平均每年出现1.5次,而其中以短连阴雨居多,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3年4月27日至6月3日累计38d连阴雨。从发生月份看,主要在3~5月,其中4月居多,占57%。春季连阴雨期间田间湿度大、渍害重,造成三麦赤霉病、蚕豆赤斑病、油菜菌核病以及保护地设施瓜蔬灰霉病、菌核病等普遍加重发生,导致露地小麦、油菜等作物大面积倒伏受灾、产量减少、品质降低。
2.3.2初夏连阴雨(梅雨)。初夏连阴雨主要指梅雨期,一般年份均有发生,仅个别年份出现空梅现象。初夏连阴雨或梅雨季节在海门地区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连续性阴雨天气常常造成在田露地农作物及保护地设施内瓜蔬作物病害加重发生,田间杂草生长旺盛,削弱目标作物的生长优势,同样会造成农产品、瓜蔬的产质量损失。
2.3.3秋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一般出现在9~10月,11~12月偶发。海门地区年平均1.5次,最多年份出现5次,并且仅6年未出现连阴雨,在出现的秋季连阴雨中也以短连阴雨为主,占59%;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8年11月27日至12月20日,累计24d连阴雨。秋季连续阴雨常造成秋季露地种植的西甜瓜、大白菜等感染软腐病菌而出现腐烂症状,在田棉花亦大量出现烂铃烂桃现象,水稻因连续阴雨而易发稻曲病,秋玉米、大豆、花生等发芽霉烂,造成农作物大大减产,品质降低。
2.4台风(热带气旋)
台风是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最为频繁的灾害性气候,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有登陆北上型、登陆消失型、正面登陆型、近海活动型和南海穿出型五大类型。从台风影响海门时间看,每年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类型不同的热带气旋,但7月上旬至9月中旬相对集中,为其多发期,而8月则为热带气旋影响海门地区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月份;从数量上看,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均2.7个,最多年份达到7个(1985年),其中影响时间最早的台风为2006年1号台风珍珠(2006年5月19日),最迟的则为1972年20号台风(1972年11月8日)。台风过境对海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2种类型:一是热带气旋本身环流影响;二是热带气旋和西风带共同影响。影响的天气主要表现为7~9月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与8级以上大风,常常引发花生等矮型农作物被水淹没、玉米等高秆农作物大量倒伏、保护地大棚等设施被吹垮倒塌,使种植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寒潮(低温冻害)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海门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空气影响后48h内最低气温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即为1次寒潮过程。寒潮侵袭时不仅有偏北大风、剧烈降温,还常伴有雨雪和冻害,影响海门的寒潮按照季节可以划分为秋季寒潮(10~11月)、冬季寒潮(12月至翌年2月)和春季寒潮(3~4月),其中,春季还常发生倒春寒。寒潮侵袭多以低温冻害形式伤害在田农作物,越冬农作物在遇到0℃以下的低温,使植株体结冰或者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植株死亡或者部分死亡。伴随寒潮低温的霜冻主要有秋霜冻和春霜冻,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也十分严重。春霜冻对拔节后的三麦、抽薹的油菜、露地蔬菜表现出极大的杀伤性,原因在于拔节期三麦、抽薹油菜正处于低温敏感期;并且随着近年暖冬现象的出现,越冬三麦及油菜生长势渐强,生育期提前,可以说春寒潮出现越晚对农作物影响越大。而秋霜冻则出现越早对秋季在田作物影响越大,一旦发生秋霜冻,未吐絮的棉桃棉绒变黄,出现烂桃,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山芋等其他喜温作物后期成熟受到抑制,秋玉米易失收,部分露地叶菜类蔬菜也常被冻伤萎蔫枯死。
2.6偶发性农业气象灾害
相对于上述5类主要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者年度间间歇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前两者突发性大、破坏力重,但是影响范围小;而雪灾在海门地区发生概率更小,近年来只有2008年中国南方各省出现的持续冰雪灾害波及海门全境。目前,对海门种植业影响巨大的主要为冰雹与龙卷。冰雹与龙卷均是局地性天气,影响范围都不大,持续时间短,气象观测难以记录,预测预报更有难度,但是一旦小范围发生则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对保护地大棚设施、林果树木等造成严重损坏。据海门气象资料显示,自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龙卷风(包括飑线)、冰雹记载共有49次,其中4月、5月、9月各4次,占比8.2%;6月为8次,占比16.3%;8月10次,占比20.4%;7月19次,占比38.8%,可见海门地区冰雹、龙卷发生活跃期为6~8月,7月为发生高峰期。而雪灾则主要由于强降雪、持续大雪对农作物造成机械伤害、低温冻害等。海门市年平均降雪日5.2d,平均积雪日3.8d,历史上海门地区冬季最多降雪日为17d(1976~1977年),最多积雪日为14d(1968~1969年),累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月28日,最早初日11月27日,最迟初日3月18日;累年平均降雪终日为3月2日,最早终日1月5日,最迟终日为4月2日。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雪灾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3~4月,但是作物越冬期出现持续暴雪或大雪也能造成农作物严重受害。如3~4月正值三麦拔节抽穗、油菜抽薹开花期,耐寒性下降,此时若春雪迟到,加上大雪融化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则直接导致夏粮作物减产;而冬季若出现类似持续的强降雪,也同样对种植业生产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海门地区遭遇了“1月25日夜间至29日”与“2月1日午后至3日”2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累计持续7d,过程雨雪量近41.9mm,农田最大积雪深度超过23cm,造成油菜出现机械伤口与茎杆裂缝,融雪出现的低温冻害加重油菜的受灾程度,使得当年海门地区油菜生长势与抗逆性削弱;加之种植的油菜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最终导致当年油菜菌核病呈现大发生至个别品种局部特大暴发成灾,使广大油菜种植户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强降雪还造成众多保护地大棚设施被严重压塌压坏。当然,强降雪后出现的持续冰雪严寒天气冻死了大量农业害虫,尤其使2007年在海门地区达到大发生至局部暴发的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种群激增与扩散危害态势受到了明显抑制,2008年至2009年入春以来烟粉虱在海门地区的发生都呈现中等偏轻趋势。
3预防措施
3.1在气象上加强预测预报
针对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统计分析历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着眼点,做好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中长期及短期预测。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和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对当地农业种植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课题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程度;并将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农林种植业部门,以起到事前防备的作用,增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性的主动性。加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以尽早在龙卷、冰雹出现之前开展好一系列防范工作。
3.2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上加强防范
3.2.1提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程度。农业气象灾害事关农业种植业生产安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与农林部门高度重视,以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交流,尽早了解与掌握每一年度、每一季、每一茬作物不同区域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气候特征;尽可能做到事前介入防范,启动相应的防御措施,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宣传、农民参与的农业气象灾害群防群治运行机制,让规避灾害、防灾减灾的行动成为一种自觉防范行为。
3.2.2各项防范措施运作到位,起到实效。一是应对旱灾防范措施。为了应对春旱在春玉米、马铃薯播种时可以采取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增温、保墒,而且有利于作物提早近10d上市,增产10%;在保护地设施条件下,栽培大棚西甜瓜时使用膜下滴灌,控制水滴流量;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植株的抗旱能力。应对伏旱,在玉米摆果肥、棉花花铃肥上可加大施肥的对水量。应对秋旱,可对秋熟作物施足基肥,特别对棉花、水稻等作物早期施好钾肥,可以大大提高其抗逆性;油菜育苗、三麦播种时,可以采取前天上水,第2天播种,下籽播种时可以适当深播。此外,应对旱灾,可以引进新栽培技术,如西北农大新近研发的保水剂,确保旱期作物根系始终有必需水分吸收。当发生旱情后,必须尽快组织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抗旱。注意利用早晚抗旱;避免漫灌;加大田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机电抗旱机械设备;对于棉田等作物上由干旱导致的红蜘蛛普遍大发生,要及时选用杀螨剂喷雾防治,以减少次生害虫危害。二是应对涝灾防范措施。应对暴雨等强降雨造成的涝灾,可以事前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搞好田间一套沟建设,深挖排水通畅的沟渠,做到能排能灌;在汛期、暴雨来前开闸降低内河水位。当发生涝灾后,及时组织群众排干田间积水,确保在田作物不淹水,对于根系吸收受影响较轻的作物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生长势。三是应对连阴雨防范措施。应对连阴雨,部分作物可以采用高垄栽培,此外要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田间与保护地内不积水。对棉花苗床则要抬高床位,防止烂种。当出现连阴雨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对玉米等春播作物进行松土、施肥,以提高抗逆性。对于田间由于连阴雨滋生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需要及时加以必要防治。尤其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瓜蔬类病害防治在阴雨季节应该换用施药方法,改原先喷雾法为棚内烟熏剂熏蒸防治,以免再度增加棚内相对湿度而加重病害发生。四是应对台风防范措施。由于台风来势迅猛,事前对农作物无法进行防范,只能对一些保护地大棚设施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台风侵袭过后,则要及时扶理倒伏的玉米、棉花等作物,排除田间积水,施好补伤肥,对折断严重的田块则立即改(重)种。五是应对寒潮防范措施。应对春寒(包括倒春寒),对玉米、棉花春播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对春播四青作物、瓜蔬则利用小棚、大中棚设施栽培;适当推迟和提前每天早、晚开关棚门时间;对露地作物利用晴好天气松土,以提高作物根系土壤温度。为了应对秋播低温冻害,应严格掌握秋季收青玉米的播种期,最迟不得迟于8月10日;推广早、中熟棉花品种,按照“早增、早发、早收”进行相应培管,以提高优质铃比例;适当提早大棚草莓、越冬蔬菜的地膜及大棚棚膜的覆盖时间。应对冬季寒潮,在寒潮来临之前,对露地越冬蔬菜采用作物秸秆、地膜等覆盖,在冷暖尾头天气搞好露地其他作物的中耕,不断提高地温;对保护地设施蔬菜,及时抓好大棚棚门管理,在大棚内采取多层膜覆盖,夜晚在大棚外加盖草帘御寒;采用电热丝育苗,提早早春瓜蔬作物苗的移栽期,并提高秧苗质量。应对霜冻,在早秋霜冻发生前,及时收获秋熟作物,对越冬作物,特别是瓜蔬秧苗,及时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盖严棚膜;在春霜冻之前,对春玉米、棉花苗及时施好苗肥,提高其抗寒能力,对所有苗床覆盖好地膜;春季霜冻之后对三麦、蚕豆、油菜等夏熟作物迅速喷施好叶面肥,以增强生长势。六是应对偶发性气象灾害防范措施。由于小区域范围内冰雹、龙卷风等偶发性气象灾害(雪灾除外)无法及时准确预测,所以事前的防范工作不能发挥作用,而只有在偶发性气象灾害突发后,第一时间采取抢险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发生冰雹、龙卷风之后,应该迅速组织群众扶理倒伏作物,喷施叶面肥,对受害严重作物田块则拔除改种或重种,以减少经济损失。
4参考文献
[1]吴富宁,刘洪伟.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J].中国水利,2009(3):45-46.
[2] 邵末兰,谢萍.2004年湖北省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价[J].湖北气象,2005(3):36-38.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综合气象监测网络。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旅游、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构建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着力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预报预警技术,重点加雨、大雾、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全面提高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趋势预测,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二、全面落实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三)切实抓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气象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深入查找在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到位。
(四)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发展改革、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建设、交通运输、能源等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五)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县市区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紧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六)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江河堤防、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程设施的防灾抗灾作用。气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并加强检测、监督和管理。暴雨、山洪、滑坡等灾害易发地区,要科学制订防洪、防渍涝、防滑坡等工程建设标准,提高综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七)加强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业、林业、生态旅游、地质灾害、电力、交通、城镇环境、重点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八)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要求。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经常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九)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多部门相互配合、资源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体系。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和电信部门要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根据需要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人员密集场所、关键街区、主要建筑物、公交设施上布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村级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网,组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十)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十一)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后。根据需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主动予以应对。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科学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并及时上报灾情。认真落实减灾救灾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十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重点抓好烟叶、高山蔬菜、柑橘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增雨防雹作业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十三)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灾害易发地区要延伸到村、社区、学校和企业。进一步完善气象、公安、民政、国土、建设、铁道、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环保、民航、安全监管、林业、旅游等部门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真正形成防灾减灾的工作合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07〕49号),加强气象服务基础建设,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切实做好我省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
我省地处沿海和黄河下游,是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6%。干旱、洪涝、台风、暴雨(雪)、雷电、冰雹、大风、大雾、霾、沙尘、高温热浪、低温冷害等灾害每年都不同程度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山洪灾害等也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突发趋势,各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产生的影响将日趋加重。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风廓线仪系统、水汽监测网(GPS/MET)、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网,以及雷电、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生态环境等专业观测网,构建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综合气象监测系统。重点加强灾害多发区、农业区、林区、渔区、沿湖、沿海、沿路等区域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网和半岛城市群中小尺度加密观测网建设,增加监测站点,提高监测精度。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切实做到统一布局、共同建设,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特别要做好主要城市、近海、湖区、矿区、林区、主要河流、大中型水库以及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进一步完善包括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雷电、人工影响天气等专业的集约化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体系。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探测信息和预报预测技术,提高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预警时效性。重点加强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台风、暴雨(雪)、大风、雷电、冰雹、龙卷、大雾等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时效和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多灾种预报预测机制,加强对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灾害预报的会商分析,切实做好影响我省的突发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预测。
(三)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覆盖面。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加快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拓展全省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专业信息网站、电子显示屏和气象灾害警报接收器等功能,建设面向城乡不同群体的预警信息接收子系统。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快中国气象电视频道在我省的落地,做好与全省有线电视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和公共服务网站的对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以及在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城镇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或悬挂规范醒目的警示标志等设施,及时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对公路、铁路、航空、内河与海上运输、海上作业、生态林业、滩涂养殖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及时准确暴雨(雪)、雷电、大雾、大风等灾害预警信号。高度重视对农村、山区、社会弱势群体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切实解决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处置气象灾害和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工作中的职责,制定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和发现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加强针对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等区域的防洪抢险、防台风、防风暴潮等预案演练。特别是针对跨地区的大范围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等各类气象灾害应急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以及海上、陆地灾难搜救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气象灾害调查、风险评估、处置决策、技术培训、灾害救助中的作用。学校、医院、社区、宾馆、旅游景点、机场、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依托群团组织、红十字会、基层社区等,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志愿者队伍,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和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健全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报送气象灾情,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常识。
(三)强化气象灾害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大力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工程,加快移动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配备先进的移动气象探测设备,建立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增强气象灾害现场信息传输与灾害处置的指挥调度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影响,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加强主要河流、水库、湖泊的防汛抗灾工作,认真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强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工作,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四)大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工程,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省级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和鲁西北、黄河三角洲、济南南部山区、半岛丘陵地区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全省立体化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为抗旱救灾、缓解水资源紧缺、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保障。要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基础上,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要不断拓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域,开展针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以及人工消雨、消雾、防霜冻等科学实验。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给予经费保障,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我省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及其造成的灾害损失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相互关系、成因分析和灾害风险评估,做好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根据各地气象灾害特点、发生发展规律和防灾抗灾能力,制定和完善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加强气象灾害隐患排查与整治,定期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山区、港口、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巩固防灾减灾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海堤、水库、防汛设施、城市防洪排洪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按照有关建设标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建立和完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区域的监测监控系统,切实加强对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库、重点水利设施、重大油气输送与储运设施、重要水上和陆地交通线路、重要通信枢纽等基础设施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加强对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设施的除险加固。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大力推广应用海洋天气警报系统,提高海上船舶、作业平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能力,加强沿海地区防风、防浪、防风暴潮等工程建设,切实增强防御海洋气象灾害能力。
(三)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和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城市功能、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气候影响评价与可行性论证,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适应和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制订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落实责任,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加快建设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3号文件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52号),切实提高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六、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支撑能力。认真落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完善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建设省级气象灾害与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搭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防御、气候变化应对等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引进开发与本地业务化以及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研发突发灾害性天气、海洋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用技术,发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业务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联合攻关、优势集成,学习借鉴国内外防灾减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建设,促进防灾减灾规范化管理。加强与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相衔接的相关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的建设,并完善相关实施细则。认真落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加强气象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加快地方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大力推进国家、行业和地方气象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应用,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法管理我省涉及气象领域的各项活动,加大气象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公共气象信息传播设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尽快将我省各部门的气象探测设施和探测资料统一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布局,实现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预警信息、应急气象服务、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大力支持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研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关键词:山西省 气象灾害 应急 措施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气候年景差。《2016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1℃,全国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南北洪涝并发,此外,台风登陆多、台风强度也不断提高,2016年登陆我国的强台风比例为历史最高;强对流天气也多发重发,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损失惨重。为了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管理,各地纷纷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气候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过高,从而在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产生了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现象。如今,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气候变化未来将连续对中国天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一、当前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现状
气象局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部门。在中国,一般指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属于从事气象业务的政府单位。
山西省为了做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政府不同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联动防御,做好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水平,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降低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山西省颁布了《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该预案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方案和实施依据,明确了气象应急管理的工作目标。该预案根据《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山西省抗旱条例》《山西省气象条例》《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暮救助条例》等编制。通过该预案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了以科技为支撑的责任到部门的协调有序的现代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目前该预案已应用于寒潮、暴雨、低温、大风、雷电、霜冻、冰雹、干旱、沙尘暴、雾、高温、降雪、霾、冰冻等造成的灾害的应急处置。为了提高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效果,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山西省还成立了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省公安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广电局等全部为指挥部成员。
二、山西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虽然山西省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预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全省范围内的气象灾害形成联动响应,但是如果气象灾害强度大或者多种灾害同时发生,现有的应急制度和应急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应急联动响应不到位、效率不高等问题,并且在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信息报告、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等方面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同时乡镇的气象灾害预报也不及时,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差,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等,影响气象灾害应急结果。
(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次数较少,应急管理仍然处于喊口号的阶段,导致各部门在气象灾害应急中协调力不强,尤其缺乏跨区域、跨行业的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其二,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缺乏有关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预案以及重大气象业务系统保障应急预案等,还有县以下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一些乡镇的气象硬件设施不完善,信息化能力较低,导致不能及时了解灾害信息。
三、提高山西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建设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
由于乡镇的气象灾害应急和防御能力较弱,通常一些气象灾害信息不能及时在乡镇,因此,为了实现省市乡镇的联动,需要加强乡镇气象灾害的防御建设,提高公众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防御能力。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自动安排气象灾害之前的预防工作和气象灾害之后的抢救工作,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山西省气象局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为指导方针,建设标准化的防御体系,各个部门基层领导要支持气象应急管理工作,并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及时拨款,建立为气象灾害管理和防御服务的社会组织,形成多元化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理的硬件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理的硬件建设主要内容如下:其一,山西全省安装了气象预警大喇叭系统并已正常投入使用,这让农民群众每天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听到天气预报及农事信息,解决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递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气象预警大喇叭群众可直接了解当地天气变化,特别是掌握突发性的短时灾害性天气信息,遇到灾害性天气或恶劣天气,将随时播报最新天气情况,以增强农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降低各种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方便群众安排生产生活。其二,建设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专门针对区域小气候环境的参数和气象要素进行连续监测,主要观测基地雨量、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浅层地温等环境参数,监测数据通过LED屏实时显示,同时通过GPRS无线网络传输回数据库,达到实时监测农田小气候的目的。其三,在气候自动观测站安装LED显示屏,让老百姓可以更直观地观测到气候信息,通过“三农”专项建设,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加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力度,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三)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报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开展重大气候事件和气候趋势监测预测及影响预估,加强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强化和规范突发性、局地性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同时,开展灾害性天气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强化应急救援服务保障,共建共享共用基层防灾减灾设施和信息员资源,解决气象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开展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应急管理效果,提高各部门应急指挥中的协调性,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如山西2016年开展了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桌面推演,旨在检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对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的操作性及完善度,提升各部门应急管理水平和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省军区、武警山西总队、公安、水利、国土、住建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9个成员单位以及太原、吕梁市政府参加了演练。各参演单位按照《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职责及分工要求,积极响应、协调联动,既演练了暴雨气象暮η榭鱿缕舳应急预案的工作流程,又对各种救援力量的集结拉动和应急物资的紧急调度等进行了模拟部署,是一次要素全、过程实的演练。在演练中各部门能够认真履职、快速响应、周密部署、高效联动,各项应急响应措施采取得力,组织部署高效严密,信息互通及时快捷,表现出较强的防灾救灾组织能力和应对水平,取得了预期效果。
四、结束语
气象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气象的变化和研究及观测都非常重视,只有及时有效的做好气象的管理和检测工作才能有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文章对山西省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进行了分析,为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突发事件处理提出了有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姜月清.南宁市气象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S1]:184- 186.
[2] 朱明,潘杰丽,黄仁升.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3):64- 66.
[3] 姚家钊,陈华宣.基层气象台站防雷问题浅析及其解决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76- 79.
[4] 王高芳,师高峰,马国凯.气象灾害应急与预案初探[J].北京农业,2012,(21):89- 90.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防灾减灾保障能力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流程,形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防灾减灾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著。
二、重点工作
(一)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结合秦区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农村灾害性天气监测站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乡村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库库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完善雷电、土壤水分等专业监测系统,构建广覆盖、高密度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充分利用集约化、精细化预测预报业务体系和现代数值预报等技术,加强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和落区预报,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时效性和准确率,围绕暴雨、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等灾害,开展预警评估等业务服务,指导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二)大力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升级现有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气象、防汛、广电等各类信息渠道,完善学校、医院、社区、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气象信息设施,加快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公共媒体资源,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实现灾害预警信息全覆盖。加强镇级气象工作站和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信息接收终端设施,提升预警信息在农村偏远地区的传播能力。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组织群众防灾避险。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农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中央“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和省级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示范县、现代农业园区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积极构建面对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直通式”和精细化气象服务水平。围绕各类农事活动、病虫害防控等开展农用天气和土壤墒情预报,指导做好农业生产。开展气候变化研究,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主要农作物气候适宜性区划,加强趋利避害引导,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效益。
(四)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按照有机构、有场地、有装备、有人员、有专项经费的“五有”标准,在全县建成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构建完备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网络,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减轻灾害损失。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建设,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五)着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制定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加雨、干旱、冰雹、雷电、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改善技术装备、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处置措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把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机构,强化工作落实。镇政府要按照“四有”标准成立气象工作站,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向基层延伸,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加快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设,指导本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关键词】气象灾害 应急管理 灾害预警 灾害评估
一、引言
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环流呈现较大异常,导致我国热带风暴、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灾害呈多发趋势,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强度较大、频率较高,气象灾害活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71%左右[1]。我国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3%~6%[2]。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登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热带气旋造成的年直接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3]。
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大气直接产生的灾害和衍生灾害两种:前者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雷电、龙卷风、寒潮、低温冷害和冻害、高温热害、沙尘暴和扬沙、连阴雨以及大风、大雾等;气象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它不但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基础设施,而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害,气象灾害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本文针对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当前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成灾的过程和特点,进而对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健全了我国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能够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气象灾害成灾分析
气象灾害一般指由于大气的运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它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导致了我国气象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特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冰冻害、风雹等灾害共7大类20余种;灾害影响范围广,重特大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影响范围往往覆盖数个省;发生频率高,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涝灾5.8次,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6.9个;灾害持续时间长,一种灾害常常连季、连年出现;灾害连锁反应显著,一些重大的气象灾害往往伴随着后续的连锁灾害出现,如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在气象灾害系统中,气象因素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几乎直接决定着灾害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我国气象灾害成灾特点包括:过程性(可预见性)、复杂性(开放性)、灾害性(应急性)[9]。可预见性指气象灾害的发生可以通过观测其影响要素的动态过程进行预测预报,以做好灾前的预警预防工作;开放性是指气象灾害的演变过程不是封闭的,它必将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动,一些关键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灾害的巨大变化;应急性是指气象灾害衍生和发展过程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从灾害初期的单一灾种到中期的多灾种,再到灾害的消亡,整个过程变现出一定的隐蔽性和多变性,应急应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是指根据气象灾害的衍生和发展的规律,开展的一系列针对灾害的防灾减灾应对措施。气象灾害一般是大范围的、长时间的气候异常造成的灾害,灾害一旦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发生,气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综合气象监测、评估、预警、防御、防灾减灾等职能,建成适应我国现状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职能分析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将气象部门的现有各项监测系统、预报系统、预警系统等业务子系统进行整合,将与气象有关的各个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集中到同一个气象应急指挥中心平台上[10]。经过整合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除具有单个部门所具有的应急职能,还派生出单个部门不具有的系统应急职能,这些职能共同构成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应急职能,有效地提升了应对气象灾害的水平。
2.气象灾害应对响应机制分析
气象灾害应对机制指的是气象部门在灾害发生时,开展不同等级的气象灾害应对活动的运行流程和机制,是一系列规范和活动机制的集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气象灾害应对响应机制是针对气象灾害发展、生成、发生的阶段,形成预报响应、预警响应和事件响应完整的应急响应系统,实现对灾害的全过程应急管理[9]。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气象灾害逐渐呈现出频发性、复杂性、蔓延性的趋势。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是减缓这些压力的一条必经之路。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气象灾害成灾过程和成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以气象部门为主体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并对其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当前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辛吉武, 许向春. 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 灾害学, 2007,22(3): 85-89.
[2]袁琳.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9.
[3]吴富宁, 刘洪伟.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J]. 中国水利, 2009, 44(3): 45-46.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气象灾害属于自然原生灾害的范畴,其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对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害大幅增加,也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直接影响,可以说这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从地区实际出发来积极构建完善的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提升灾害防御能力。本文将重点就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手段进行探讨。
一、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的影响力较大,为了最大化的减少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就需要加强对气候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工作。对气候资源的科学开发与运用是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管理体系构建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来精细化的实施农业气候区以及气象灾害风险区的划分工作,在做好区域划分和有效布局之后可以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更加细致全面的对农业气象进行监测和预测,完善技术支持系统,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气象服务系统。第二,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有效挖掘农业气候潜能,提升对气候资源的优化利用,构建先进科学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最大化的减少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新疆地区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这一体系建立之后,可以形成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预警,同时也能够做到及时的跟踪和监督,便于及时采取应急和管理措施。第三,加强气象灾害调查工作,积极构建灾害评估系统,为相关防灾减灾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提升气候资源的开发应用水平。
二、積极强化部门联动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推进工作不能单纯的依靠某一部门,而是需要将多个部门进行紧密联合,形成完善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同为气象灾害的预防以及处理工作提供支持。第一,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和沟通,做好气象预警信息的以及传播,构建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提升灾害预报和监测水平,从而最大化的减少损失。灾害预报人员要注重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及完善的资料支持来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度,并对灾害的具体情况进行明确的说明。相关部门要严格依照规定和要求来做好信息传播和传达工作,并依照方案和相关预案准备来积极应对灾害。第二,政府要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力度,从而有效减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社会以及国家的稳定程度。在处理重大的气象灾害工作时,政府必须要做到统筹协调以及合理布局,完善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方案执行工作,并在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之下来形成一个协调统一和高校实施的联动体制,在实际工作当中能够做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得气象灾害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健全。第三,根据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应急处理机构,并且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专门性的对气象灾害工作实施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三、创新气象灾害管理策略
气象灾害是影响新疆地区经济以及区域稳定的关键性因素,这就需要新疆地区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对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良好的灾害防范和管理意识,并将其贯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当中,不断创新气象灾害管理策略和手段,最大化的发挥应急管理系统的作用。第一,要全面推进管理体系构建,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和信息系统,以便能够将一首的灾害信息传达到地区的各个角落。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站,加详细向灾害的宣传,能够将一首的气象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并运用技术创新的方法来完善整个地区的气象灾害管理和服务系统。第二,建立和健全与新疆地区气象灾害管理工作相适应和相协调的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之下,政府各个部门以及社会群众参与程度会大大提升,并建立起较为坚固的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各方责任,有效落实各方责任。也使得整个社会都能够树立良好的防灾减灾观念,进而能够在管理体系建设当中贡献力量,最大化的减少损失,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三,完成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的相关任务安排,让每一位人民群众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气象灾害的相关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展开自救。
四、提升灾害管理人员素质
新疆地区的气象灾害较为复杂,同时也存在多种灾害病发的情况,这加大了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难度,增加了损失,同时也为灾害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和高标准。当前,新疆地区的气象灾害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而且在人员数量较为缺乏,这使得人员的安排以及相关防灾减灾工作的伙食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当今世界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率逐步提升,气象行业对于专业和科技的要求较高,这也使得提升灾害管理人员素质的诉求更加迫切。因此,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管理人员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方面是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气象管理技术和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灾害管理工作当中,满足为以及灾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必须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为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负责。除此以外,可以激励相关的业务人员例行外出交流和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灾害管理和预防技术以及经验,以便能够有效把握灾害规律,有效做到趋利避害。
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有效应对气象灾害,最大化的减少灾害损失的一种有力手段,对此必须将其作为新疆地区气象灾害管理工作的重点,并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做好相关的部署,创新管理策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具体而言,在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环节,要注重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强化部门联动工作,创新气象灾害管理策略,提升灾害管理人员素质,保障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大学,2013,(10):526-527.
关键词 水果生产;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93-02
葫芦岛市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是农业部规划的苹果、梨优势产区,就面积而言,这里曾有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有名的前所果树农场。葫芦岛市水果生产主要分布在绥中和建昌2个县,纬度、土壤、光照、无霜期等生态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生产,但葫芦岛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水果产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复杂,气候脆弱性明显。近些年,气象灾害发生呈现增多趋强的态势,给当地的水果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16年葫芦岛市政府制定了《葫芦岛市建设东北果业强市实施方案》,吹响了未来5年果业发展的号角。在将水果生产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对水果生产的影响和危害。总体来看,葫芦岛市水果生产还处在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阶段,冰雹、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对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而广大果农尚缺乏有效防灾抗灾手段。为此,该文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实际和影响水果生产气象灾害发生类型,提出水果生产趋利避害的对策,为广大果农科学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1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概况及气象灾害类型
1.1 水果生产概况
目前葫芦岛市水果已形成苹果、梨、葡萄“两带一区”的生产格局,现有果树栽植面积8万hm2,年产量120万t。规模在辽宁省仅次于大连;果农30万户、40万余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5,种植0.67 hm2以上的大户逾1万户。特别是“绥中白梨”享誉海内外,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2009年1月绥中白梨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栽培面积和产量位于全国第1位。
虽然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具有“地理佳、历史久、基础强”等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水果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很低,设施建设投入小,管理标准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水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条件的制约明显。
1.2 主要气象灾害类型
根据历史灾情损失统计,影响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有冰雹、干旱、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休眠期寒害5种类型。冰雹主要以物理伤害的方式直接影响水果产量和品质,其发生具有突然性,防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和低温冻害主要是因为果树生长发育的水分和温度因子异常,导致果树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从而导致水果减产或者绝产。这类灾害其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持续时间,配合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防抗结合,可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灾害损失。
1.2.1 雹灾。葫芦岛市冰雹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以6月为高峰期,占全年的28%,9月次之,年平均降雹日数在5 d以上,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降雹日为11 d。幼果和果实膨大期的冰雹灾害,一旦防护不及时,往往使受灾区域内水果品质、产量大幅度降低,雹灾严重时不仅当年梨果绝收,甚至未来3年都很少结果或不结果。
1.2.2 旱灾。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葫芦岛市降水集中性明显增大,干旱灾害时有发生[1-2],2014年葫芦岛市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干旱,2015年又遭遇了严重的夏旱。自然降水的减少和不均匀分布,加上地下水过度采伐,导致果树抗旱灌溉用水紧缺。另外,葫芦岛市的果树大多生长在山地和坡地,灌溉难度大,进一步加大了果树的旱灾风险。
1.2.3 低温冷(冻)害和高温热害。果树的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是指发生果树生产季节的温度条件异常所致的灾害。不同的果树品种、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冷热胁迫的界限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总结了白梨、苹果和葡萄3种葫芦岛市主栽水果的适宜和不利的温度调节指标(表1),该指标在近些年的农业气象服务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和修订。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果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温热害对果品的影响和危害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由于目前关于水果生产的高温热害指标研究较少,在实际的果树生产中,高温天气下,果树植株蒸腾加剧,破坏水分代谢活动,与大气或土壤干旱结合,往往造成植株叶片干枯、脱落,果实灼伤、萎缩、畸形等,一般认为38 ℃以上的高温即可出现高温热害。
1.2.4 休眠期寒害。休眠期寒害主要是指果实采收后,由于气温骤降导致树体伤害,影响来年水果产量的气象灾害。葫芦岛市果树的寒害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一是在果树休眠期前期,由于气温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低温持续时间长所致;二是在果树休眠期后期,此时果树处于强迫休眠期,常由于气温偏高,果树的芽及各生长点的休眠被打破,转而进入活动状态。此时如果遇到强冷空气活动,虽然对树体存活影响较小,但严重影响来年产量。
2 葫芦岛市水果生产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气象灾害的防御一般有“防灾、避灾、抗灾”3个方面的先期措施[3],水果生产也不例外。对于水果生产而言,所谓“防灾”就是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对水果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果树周边的小气候条件,降低灾害性天气强度,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而言,最典型的就是利用37高炮进行人工防雹,“防灾”的特征就是果树生长周边的灾害性天气得到弱化或者消除。所谓“避灾”即通过一定的农业技术手段,延迟或提前水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不利气象条件敏感的时期,或者通过改善果树生长发育环境,如将盆栽的果树在冷空气来临前移至暖棚内,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所谓“抗灾”就是通过加强管理,改良品种,提高果树自身的抗逆性,如越冬前加强果树水肥管理,促进果树安全越冬。“抗灾”重在提前计划,周期较长,而“避灾”强调积极主动应对突发的气象灾害。除了前面的3个先期措施,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救灾”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气象灾害限于果树栽培区域的自然条件,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水平下是难以避免和防御的。
影响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5种气象灾害,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其中冰雹主要以对果树和果实产生物理伤害为主;旱灾因水分亏缺致使果树受害,进而影响水果产量品质;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主要由于温度异常致使果树或果实受害。现分别对三大类水果生产气象灾害,按照防灾、避灾、抗灾和救灾的思路,从果农自身的角度提出减灾对策。
2.1 雹灾
在果树生长花期和幼果期冰雹灾害对当年的水果生产往往是致命的,人工防雹被认为是应对冰雹灾害最有效的手段。目前葫芦岛市开展高炮人工防雹工作已有20余年,在绥中县和建昌县主要的水果产区均设立高炮人工防雹作业点,人工防雹保护区域内的冰雹灾害基本得以消除和减轻。
人工防雹作业尚未覆盖区域内果树,生产农户应注意及时接收气象部门发送的冰雹灾害预警信息,在冰雹来临前,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御冰雹灾害,灾后要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及时补救,以尽可能地恢复产量和树势。总的来说,果农自身对于冰雹灾害的防御手段是比较少的,发展大棚果树种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冰雹灾害。
2.2 旱灾
葫芦岛市部分果树生产区域内土壤和灌溉条件较差,在干旱的年份,除了生长在山坡地地势较高区域内果树易出现旱灾损失外,总体来看,干旱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影响较小。
果树抗旱除了寻找水源灌溉以外,还可以采取诸如覆盖地面降低土壤蒸发,合理修剪降低果树蒸腾等措施。干旱灾害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果树抗旱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果树不同生长发育季节,果农所采取抗旱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的出发点就是“找水”与“节水”相结合,让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用。
2.3 温度异常灾害
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和休眠期寒害都是因为温度因子异常,致使果树生长发育受阻并产生危害,此类灾害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果农自身就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温度高可以采取诸如果树喷水、果园覆盖、果袋通气等措施,温度低可采取如熏烟、果园灌水、剪除冻伤枝条等措施[4-5]。对于此类灾害提前预防的有效性和重要性要明显高于灾后补救,而且提前预防的手段也比较多。
3 结语
本文根据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历史灾情及损失情况,总结出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实际,从果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趋利避害的防灾减灾对策,旨在为葫芦岛市广大果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1)对葫芦岛市水果生产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种类主要有5种,分别是雹灾、旱灾、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休眠期寒害,按照其致灾机理不同又可以归纳为雹灾、旱灾和温度异常灾害。
(2)做好水果生产的气象灾害防御首先应树立主动防灾意识,因地制宜,科学应对,密切关注天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是做好水果生产气象灾害防御的先决条件,要注重先期预防,当灾害损失不可避免时,要及时采取灾后补救,近几年实行的农业保险也是减少果农经济损失的一个有效补充。
4 参考文献
[1] 汪丽新.葫芦岛市旱涝指标的确定和干旱规律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78-80.
[2] 江和文,郭婷婷,包颖,等.辽宁省近50年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2):29-33.
[3] 李美荣,刘映宁,李艳莉.陕西省果业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6(1):60-62.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大范围地区遭遇洪水袭击。往年,我国主要的受洪水威胁的地区是南方;而今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洪水的肆虐似乎无处不在。如此大范围的洪水袭击造成惨重的损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7月21日消息,我国洪水造成的遇难人数已超过700人,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而且失踪人数并没有计算在内。
气象灾害的受害者不止我国。7月下旬以来,全球多个国家遭受了气象灾害。在巴基斯坦,这个曾倾举国之力支援四川灾区的国度,一场罕见的全国范围的洪灾造成至少1600人遇难(联合国数据),失踪人数至今没有明确统计,超过1400万人口受到影响。巴全国多个地区变成“泽国”――而这一地区往年一向受干旱缺水之苦。
在俄罗斯,一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大范围火灾造成至少53人遇难,超过4000人流离失所,全国20%的农田将绝收,由此也造成本已居高不下的国际粮食价格暴涨――这场火灾很有可能与俄罗斯今夏的异常高温相关。
在秘鲁,一场多年来罕见的寒潮侵袭全国,直接造成至少数百人死亡,其中仅在一个省份就有超过200个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严寒或由严寒引发的疾病。
更大范围的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也许正在西非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或称萨赫勒地区)酝酿。由于从去年以来天气异常干旱少雨,萨赫勒地区有超过11300万人饱受粮食危机之苦,其中在乍得一国就有超过200万人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
巨大的灾难,使得人们在悲痛之余应该反思:人类为什么在不断改变世界的同时,却对那么多同胞的逝去束手无策?
有专家认为,上述极端气象灾害,也许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气候变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副主席范・伊佩尔塞勒(Van Yperse-le)上周接受采访时认为,今年以来的所有极端气象灾害都与气候变化有关,而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英国气象局气候监测中心主任彼得・斯托特(Peter Stott)上周发文表示,已有“确凿证据”显示,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的确与气候变化有关。他说,暴发极端气象灾害的周期已大大缩短,到本世纪中叶极端气象灾害甚至有可能会常态化。
斯托特认为,上述极端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活动异常。通常,印度洋西南季风可以越过青藏高原直达内陆,而今年西南季风却与来自亚洲内陆的气流在巴基斯坦相遇。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洪水、俄罗斯的火灾都是这种大气异常的后果。
当然,不能将每一场气象灾害都与全球气候变化相连;断言今夏全球气象灾害多发就是气候变化的后果,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过。这已经足够警醒世人,要加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与应对行动,其别要通过国际气候谈判来维护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权益。
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其中的重要一项是加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这包括加强海堤(以对抗海平面上升)、加强防洪设施(以应对洪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应对干旱)、防沙治沙(以应对荒漠化)、改善农业(以应对粮食危机)等措施。
退一步讲,即使将来的科学研究证明,气候变化不存在,或与气象灾害无关,上述这些措施也能够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灾害的水平。
令人遗憾的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效合作机制特设工作组的最新案文中,“加强适应行动”的章节并未取得明显进展,主要症结是发达国家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移技术方面扭扭捏捏,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显然,要想更好地防止气象灾害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气候谈判代表们需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