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研究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语言暴力;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51-02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其中“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更是引起普遍的关注,而对于“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首先涉及到对“语言暴力”的认识。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一种意见比较中性,仅从语言的形式特点作出某些界定,认为“语言暴力”(violence language)是指“激烈的语言或者用语言来表达激烈的、强烈的、有力的语言”。而另一种观点则不仅注意到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同时对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后果也进行了认定,这种意见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
这种差异也影响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而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界定思路,即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造成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关于这一概念还需作两点说明:
首先,有的研究者认为“暴力”是一个中性词,而“语言暴力”也分两种,一种是正义的暴力,一种是非正义的暴力。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认同,持这种意见的人把针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与“语言暴力”直接等同,这是错误的,其潜在的逻辑是当目的正义的时候实现它的手段或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但笔者认为,程序的正义与目的的正义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并不必然采用“语言暴力”的方式加以呈现,而且,如果它采用了“暴力”的形式反而会降低其批评的力度和可信性。
其次,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施加于虚拟空间,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也多为虚拟存在,所以这种让人不快的“伤害”依靠自己的修养和漠视等主观因素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和释放,恐怕也谈不上实质性的伤害。
这一看法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网络语言暴力”并不会因为其载体的虚拟性而减少其对被施予者的“伤害”,而网络中广泛流行的“人肉搜索”使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由“虚拟”变为“现实”,再加之网络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强化了这种“伤害”。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一)网络自身特点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自身的某些技术性特点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对他人肆意的谩骂和攻击不受传统的监督和审查,随之而来的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导致网民道德责任感和约束力减弱,人性中某些弱点暴露无遗。当然有从网络管理、网民素质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大都言之成理。
本文认为,除此之外网络群体藉由“集体心理”获得的力量感也是导致网上“语言暴力”泛滥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许多形形有着不同心理和利益诉求的网络群体,它们是因持续的上网活动而聚合在一起,并因各类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形成了一定的集体心理的网民集合体。而处在一定“集体心理”状态中网络群体的个体成员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感,法国学者勒庞《乌合之众》一书中即指出:“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1]”而网络空间的延展性更使这种力量感迅速膨胀,与此相随而至的是对本能的某种放任和不加节制,因为集体是无名的,因此不须为之负责。在此情况下,对他人的语言暴力就自然获得了某种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
与在“集合体”中感受到的力量感同时存在的是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对网民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思想或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上与群体所表现出来规范和模式发生冲突时,个体成员为了求得与集体趋同会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一般会迫使个体作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
具体到网络语言暴力中,一旦在讨论中语言暴力的“场域”形成,参与语言暴力未必是全部网民真实语言态度的反映,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动机。这里最为吊诡是,当群体在带给个体以安全感和力量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个体也为群体所胁迫和绑架从而成为群体语言暴力的牺牲品。
(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犯罪社会学;暴力犯罪;社会控制论;微观分析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血腥、逼真、交互性和竞技性强的特征,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尤其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网络游戏,抑制其对青少年犯罪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不能因噎废食,网络游戏也有自身存在的重大的意义,我们也要认识到网络游戏的正面作用。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及其发展状况
网络暴力游戏具有虚拟性、社区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增强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虚拟性是互联网世界的最大特点,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极尽夸张,华丽,满足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想法和愿望。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我国网络游戏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几百亿元,而且未来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对于经济的带动也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
(一)网络游戏引起的“满足冲动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渴望自我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是很难的,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只有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中找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在网络游戏虚拟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约束,更没有法律规范,在网络游戏中"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其犯罪的罪恶感也会大大减弱。这不仅极易导致青少年不良思维定式的形成,而且会使他们轻易地从最初的冲动作案发展到习惯性作案,青少年连续实施暴力性犯罪行为也就在所难免。
(二)网络游戏引起的“侵财型”青少年暴力犯罪
网络游戏的费用负担是青少年侵财性暴力犯罪的诱因。青少年玩网络游戏需要相当的费用负担,在经济不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其侵财型暴力犯罪。青少年用于网络游戏的费用数额较大的且是持续性的开销,对于没有太多经济来源的青少年而言,用以支持自己游戏进程的费用负担的确是一个问题。网络游戏的费用承担和游戏中疯狂肆意的打怪杀人即可获得金钱形成鲜明对比,这对于每一位游戏玩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冲击,这也正是多数青少年实施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网络游戏引起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微观分析
(一)社会控制论的分析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一名17岁的男生钟平将网络中的血腥杀戮克隆到现实中,将同班一女生残忍杀害后分尸。“他在网络里找到了自我,可能到最后,他已经分不清现实和网络了”,一名老师说。通过进一步了解钟平的成长轨迹可知道他犯罪的真正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中仅剩年迈的奶奶照顾他。他学习不好,时常逃课。老师发现后,把他赶出教室,钟平就去泡网吧。他经常通宵上网,白天上课就在课桌上打瞌睡。“他喜欢(在游戏里)杀人,战士能量最强、最暴力,很适合他。”他的一个同学觉得这种游戏环境影响了钟平,“在网络里,杀人是不用负责任的。”我们从犯罪社会学的社会控制论对此做一些分析。社会控制论是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解释犯罪的一种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法犯罪,而是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违法犯罪,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犯罪的原因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要受到许多社会约束:个人的、父母的、同事的以及像学校这样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机构的。当这些约束加强时,个人因担心越轨犯罪行为会危及自己在社会中的相应地位,他就不会冒险去参与越轨犯罪行为。反之,当对个人的社会约束削弱时,他们就会更“自由”地实施犯罪行为。钟平的暴力犯罪正是由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教育,缺少监护人、学校或者社区来纠正其不良行为,最终导致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亚文化群体及差异交往论分析
22岁的易华面对现实的不如意选择了逃避,躲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很快,他找到了一些同道网友在虚拟世界中“打打杀杀,闯荡社会”,并组建了游戏战队,自封为“忠义造反者”。易华向未成年的队友灌输“忠义”和“造反”的观念,要求队友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但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经济入不敷出,易华感到了现实的无奈,他急需钱,决心在现实中“干一把”,这是网络游戏亚文化群体的典型。差异交往论正好可以解释这个案例,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在交往的互动中习得的。犯罪行为的习得主要发生在与犯罪者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种群体中,群体成员频繁接触,其中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会在互动中被学到,这种接触是不同接触。在这个案例中易华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渐渐产生影响,使爱好网络游戏的青少年逐渐行成一个群体,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即忠于自己的组织,对队友讲义气,敢打敢拼,在这种亚文化的影响和指导下,他们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结论
网络游戏并不是引发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网络游戏只是一个诱发原因。在犯罪社会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根本原因还是早期教育的缺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家庭的正确教育。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很多:社会方面,可供青少年进行良好的课余生活的地方少之又少,因此许多青少年选择结伙去网吧娱乐。其次,政府对网吧等营业场所监管不力,导致黑网吧丛生,滋生网瘾青少年。通过犯罪社会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引起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只归于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来还青少年一片美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陈晨.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2]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广聪.犯罪学中社会控制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6).
[4]陆玉林.虚拟时空中的角色探索--论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6(9).
【关键词】网络影评 网民戾气 社会戾气 影评人
低头看手机,抬头看电脑,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互通互联的网络世界。有了网络,就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众多网民;有了网络,更出现了特色各异的观影模式,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观影甚至发表影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一些网民通过网络传声筒自由地对影片进行发声,由于网络虚拟世界具有匿名性和交互性,鱼龙混杂的受众在网络世界“高谈阔论”,甚至漫无边际,网民戾气也在网络影评中展露无遗。
网络影评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倾覆的大趋势,主要体现出两种形式:一种是言说评述,主要体现在主流论坛的影视板块或者是专门的影视网站,这种平台上的网络影评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媒体性,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对影片进行评论;另一种是评分方式,主要体现在豆瓣网的评分机制上,在电影还未上映前就已经通过点映或者前期的舆论宣传使受众了解电影,对其进行评分,这样的评分对电影上线之后的影院受众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和观影建议。
无论是言说影评模式,还是评分影评模式,这些网络影评都是对影片的态度表达。现在网络影评开始出现话语暴力,即“狂欢式话语”,“俄罗斯学者巴赫金将狂欢节式语言特点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大众的语言,是通俗的语言;其次,充满了至俗、卑贱和亲昵;最后,狂欢节的语言赞美与咒骂并举,呈现为驳杂多元的复调形式。”①用巴赫金对狂欢式话语的概括来描述影评中出现的话语暴力相当贴切。
一、网络影评中网民戾气评析
网络影评中话语暴力的出现是网民戾气的一个重要体现,这种网民戾气的出现是现实社会戾气与网络虚拟非理性情绪表达相结合的产物。
网络虚拟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话语暴力,常见于一些突发性社会事件发生后出现的不正常社会心态:仇富仇官、愤世嫉俗、冲动暴力、社会正义等。在网络影评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这种话语暴力。网络影评中的网络戾气指某一部影片上映,随后爆发出的一种激进、负面的言语评论浪潮。网络戾气不一定是对影片的负面评论,主要包括3种类型:第一种是对影片内容的评论,指由于影片所揭示的社会现实而爆发出的对社会不满的情绪言语;第二种是对影片表现形式的评论,与影片真正表达的主题内容无关,而是对影片过度商业化或者政治化的一种对抗式言语冲击;第三种是对专业的拍摄技巧的评论,这一点是从影片专业角度进行评析,对影片剪辑和拍摄技巧进行评说。
第一种是对影片内容评论中产生的戾气。网络中所展示出来的戾气并非都是虚拟的情绪表达,这也是一种社会戾气在虚拟空间中的爆发体现。例如2014年上映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社会正义力量的推动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之前,看到微博或是朋友圈寻找孩子的信息,我不会转。之前,看到地铁街角乞讨的孩子,我不会施舍,不会问询,不会拍照,不会上网。仿佛距离很遥远。但是,以后我会,因为也许这条信息对于背后的痛彻心扉焦急万分的父母是种希望。”这是百度影评中对《亲爱的》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正是社会中问题的折射和引申。刘德华主演的《父亲》、张译主演的《山河故人》,这些电影都是抓住了社会的痛点,同类型电影的出品使更多网民对拐卖孩子的行为嗤之以鼻。
第二种是对影片表现形式评论中产生的戾气。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折射出商业文化,电影中的植入广告、网络宣传和前期影评比比皆是,最为典型的网络营销电影案例就是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其网络营销的关键就是由郭敬明和《小时代》带来的“全民争吵”,郭敬明从炙手可热的作家向导演D型,拍摄《小时代》,其在网络时代电影营销方面展现了其独有的商业奇才。在微博上,其尽可能多地对电影片段进行合理释放,到演员阵容的高度配合,再到紧锣密鼓的话题炒作,每个细节都兼顾到,同时也遭到了各行各业的质疑甚至言语攻击,用郭敬明本人的话说就是“你既然在宣传期惹我,我就借一下你的力”。另外的《致青春》《泰濉返群诼淼缬暗某鍪溃都和前期的网络营销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前期的大肆好评宣传与后期的网民话语暴力形成了对比,但至少为票房的提高铺就了道路。
第三种是对专业的拍摄技巧评论中产生的戾气。主要体现在一些专业论坛或者媒体网站中专业影评人的评析,另外也包括一些对知名导演评头论足的话语暴力。现在的影评人中有一种“自傲”的情绪存在,谁都不认同谁,对其他电影习惯于评头论足。“精致的外形与粗糙的刻画是一部电影最为可悲的地方,而电影《小时代》正好是个典范。郭敬明最大的失误在于,在一部电影太过追求吸金和表现更多东西,这种贪心导致镜头切换过快,忽略观众情绪过渡的时差,使得电影看完后感觉平平,毫无质感。”“电影情节错位不顺。”这些都是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对《小时代》进行的评价。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世界中的话语暴力此起彼伏,但网民戾气终究是社会戾气和人的戾气的投射。
(一)社会戾气在网络中的重生
在网络语境中,观影环境发生改变,个性化是鲜明特点,网民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观看自己喜欢的影片,并且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网络影评,也可以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后续评价,甚至可以聚合相似趣味的人在同一空间。网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网络,形成虚拟集群,集群环境下更多的负面语言就可能发酵、扩展开来。
网络暴力的出现一种是用户的对抗式话语,就是对电影内容、形式、宣传营销的一种对抗式话语表达;一种是电影商业文化的话语收买,为了达到影片的商业利益,收买一些网络,对影片进行评论,吸引关注度。这样的网络影评不单单是对影片的正面评价,更多的是对影片的抨击和批评,因为越是极端越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代网络影评最让人担忧的不是暴力话语问题,而是‘话语是否独立、是否出自内心、是否控或是盲从,或许更值得警惕的是媒介资本的话语收买’。”②这样的话语收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出现于电影上映前、中、后。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社会压力,现实中,受到道德、法律、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和规范不好发泄出来,而在网络社会,匿名的环境下与法不责众的心态造就了“非理性的狂欢者”。
电影是一种来自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艺术展示形式,或讽刺黑暗,或幻想未来,都是社会真实的一种体现;而真正的对影视作品的评价主要展示为一种形式的美与内涵的真的融合体现,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对现实生活负面的一种真的情绪表达,而选择放弃美的表达形式,就可能出现太多的话语暴力,从而造成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戾气之风。
(二)人的戾气在网络中的放大
人的戾气指的是一些人内在的心理状态和属性导致出现的社会不良之气,这样的心理原因有如下几个:
1.审丑时代
社会的流行风尚在不断改变,各路网红为争夺受众,各行其法,当审美无法获得关注,就开始选择“审丑表现”。审丑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模式,越是与主流背道而驰,越是极端的言语或者行为越能够引起关注,从而突显出自己的存在价值,无论这种存在价值是金钱利益价值,还是社会关注价值。在网络影评中,极端的、粗俗的、别具一格的甚至抨击性的言语最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话语收买
“话语收买”是现在网络营销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影片宣传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式和途径。这个心理诉求很简单,就是众多网络用户为了获得一点经济效益而成为网络,越容易引起重视的话语经济效益越高,越是极端的话语越能受到众人的关注。
3.自炫心理
自炫心理,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自我炫耀、自以为是的心态在作祟,一般这样的心态出现在专业的影视人或者影评人中。万事万物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瑕疵会被所谓的“专业人士”诟病,或者是由于想法、观点存在差异,也可能导致出现负面的评价,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确性,总是建立在对别人的批评上。
4.从众心理
观影的网民一般都是社的普通民众,没有较为专业的影视制作技巧和评价能力,但是却具有一定的草根意识和公民意识,处于社会群体中不可能不受社会的影响,一旦出现激烈的批评甚至批判的言语时,处于从众的心态,这些人可能会分门别派地开始进行“口水战”,不同“派别”之间的口水战只会使得网络中“烟雾弥漫”。
二、寻找与新时代契合的网络影评新途径
网络影评中的负面评论是现实压力的排气阀和影视进步的推进器,网络社会“人人都是影评人”的现状也导致了专业影评人的消失,所以对于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最合适的方式,“呼唤真正影评人的出现”,让其服务社会和大众。
(一)影片内容的提升
呼唤影评人前提必须是好影片的存在,现在的商业社会下,电影作品内容趋同,专业性弱化,商业化倾向明显,若想出现专业理性的影评,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影片内容。“事实上,今天中国电影业的辉煌,并非昔日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电影的逻辑延伸,而基本上是在一次彻底的断裂之后,在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巨无霸式的电影产业。”③影片的创作必须考虑到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规律,了解世界电影市场,寻找到更好的主题和绝佳的表现形式,从内容、形式、经济效益三方面宏观把控,才能创作出好电影,有了真正的好电影,影视界才可能成就真正的影评人。
(二)影评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今天电影市场重要的问题,不仅是资本的绝对、近乎唯一的引领角色,而且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甚至试图僭越电影这一特殊商品的特质与电影市场的规律。”④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出现了特殊的商业电影,在对其进行影评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商业经济可能对专业或者非专业影评人的影响作用,以防止影评人对用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影评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舆论引导的作用,一旦受到利益驱使、导向发生偏差,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网民群体在进行网络评论时,更需要坚持自我,表情达意,切忌受到蝇头小利的诱惑而出现导向偏差。
(三)专业影评的出现和引领
影评的出现最初都是以专业性为前提的,包括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的专业影评,都具有其自身的影评理论性和专业性,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成为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时代,“网络影评因其门槛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突出的市民性,又因网民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导致影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情况时有出现。”而且影评质量的好坏也对影片的最终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影评我们必须坚持朝着语言亲民化、内容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粗制滥造影片情况时有出现,但是却反映了大众的批评意见。”网络影评也是一种传播方式,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反过来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传播并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受众的直线行为,受众在吸纳作品意义的同时也贡献着多样化的自我解读,使得深层次的作品意义得以最终生成与流通。”⑤如果网络影评有一定的自我意识的表达,这样通过网络社会可以了解到网民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意见,但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商业电影所利用,这样的网络戾气对我们的现实社会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杜庆春认为网络影评‘话语暴力是对公共事件的对抗’,‘是对权威文化的对抗’,这种定位是看得很准的。这是一种‘对抗性表演’。”⑥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社会中的话语暴力是不可规避的,在任何空间存在的话语暴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抗性表演。现在的商业电影的网络影评的出现更是当今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文化体现方式,需要我们提高警惕,更好地利用,使之成为影片质量提升的催化剂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注释:
①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⑤魏天娇、董思文.豆瓣网最受欢迎网络影评类型及特征研究[J].新锐视点,2014(11):22.
③④戴锦华.呼唤影评人[J].热点评论,2016(1):18.
⑥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J].当代电影,2011(2):18.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36.
[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135.
[3]曾莹、杨向荣.受众心理影响下的网络影评及其反思[J].求索,2016(6):162.
[4]宰飞.网骂岂能当作生活“必需品”[J].青年记者,2015(19).
[5]张亚璇.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和当代独立电影制作――克里斯朵夫・泰尔西特访谈录[J].艺术评论,2010( 4):36-37 .
[6]【美】扎克・坎布尔等.互联网时代的影评:专题论丛.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9(4):29.
[7]张真.亲历见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都市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2009(4):109-112.
[关键词]网络信息异化心理学
[分类号]G352.1
1 引言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网络信息一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异化问题。信息异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网络信息原有的优势就不但发挥不出来,反而会使它成为缺陷和弊端更加彰显的扩散器。引起信息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源于网民的心理因素。由于人的外显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网民信息异化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实现对网民心理因素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2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机制
2.1 异化与信息异化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精神错乱”之意。异化的一般意义是:主体创造了客体,但客体却不受主体的支配,客体变成支配主体甚至敌视主体的力量。20世纪,“异化”这个概念渗透到了包括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之中。
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原有内涵,反客为主演变成人类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人们创造了信息,缔造了整个信息时代,但是人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预期,人类在试图主宰信息的过程中,最终被主宰的恰恰是人类自己。
2.2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症状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给人类带来了一种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2.2.1 “信息迷茫与信息焦虑”浮现于心灵空间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要经过严格的把关,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绝大多数都是有益的“精神食粮”。网络信息却绕开了原有的“把关人”环节,大量的垃圾信息不仅使网络信息环境恶化,也使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使许多人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所适从,人们普遍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感到迷茫和焦虑。
2.2.2 “人格扭曲与网络侵犯行为”充斥于网络虚拟空间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常会使人格发生扭曲或异化,难以正确地估价社会环境形势对自己的要求,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合理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同时,网络空间中极其容易出现侵犯行为,例如利用互联网危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行为,利用互联网传播黄、赌、毒、封建迷信甚至言论,破坏社会秩序等。
2.2.3 “信息崇拜与情感畸形”根植于认知空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网络的依赖性明显提高。有些人“触网”后便陷入了对这种高新技术顶礼膜拜的“信息强迫症”中,网络的工具特性上升为支配使用者的外在强制力量,使得有些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许多人常会把现实中的情感转移到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过度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希望从中获得安慰、关爱、自尊等。但是长时间对网络的依恋,往往会导致情感的异化,一方面不利于健康情感的发展,增加了情感的随意性、定约性和虚假性,降低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更加冷淡、麻木、自闭,更加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和无助。
2.2.4 “信息窄化与符号暴力”遍布网络群体中 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对信息进行系统性过滤的环境,在网络群体中选择性的接触特点不断强化接近性的信息传播,出现“信息窄化”。看似个性化的信息受到这种“窄化”机制的制约,使得网络群体中对话、沟通的内容很容易集中于类似的观点。网络是民意表达的有效平台,但它也是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暴力”中的“暴”事实上不是现实中的暴力,而是一种“符号暴力”。网民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追缉、鞭挞讨伐的对象,是网民表达愤怒的一种非理性方式。根据沉默螺旋理论,网络言论缺少制度和道德上的制约,网民在网络发言中的自律程度相当之低,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网民会受群体意见的影响,对某种不理智意见进行一边倒的支持,利用“符号暴力”宣泄隋绪。
2.3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机制
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所衍生出来的现象,心理的产生根源于物质反映特性的高度发展,心理现象是专门应对刺激而产生的物质反映现象。网络信息异化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笔者认为主要是网民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映:
2.3.1 扭曲的价值观 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隐蔽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网络的异质性、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不利,也容易产生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如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经验系统发生改变。同时受西方网络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扭曲了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凸显。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畅游,绝不能离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引。
2.3.2 信息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政策、伦理、管理等方面,信息法律是一种刚性管理,信息伦理是一种柔性管理,信息政策介于两者之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净化网络环境的主要内容。目前,信息政策还不能实现对网络的宏观调控,解决信息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网络信息资源空间是一个由信息供给者、信息需求者组成的组织,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因此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适合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信息环境异常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信息异化。
2.3.3 信息需求过度信息需求是人们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是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欲望和能力。任何信息消费行为都是在信息需求支配下产生的,先有需求而后有消费。目前,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被称为一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与发展机会的资源,因此人们总希望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具备信息处理、应用能力,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逐渐形成了信息崇拜和信息依赖等信息异化现象。
2.3.4 行为强化作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当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人有利时,这种行为在以后就会重复发生;不利时,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人们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起初是正强化起主要作用。网络中的信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开阔眼界,带给人感官的刺激,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随着所在网络上的时间不断增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少,不满越来越多,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人们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宣泄心中的不满,反而更加依赖网络,更热衷于在网络中接收信息,明知道被网络信息所统治,却无动于衷,习惯变成麻木,即出现了信息异化。
2.3.5 从众现象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任何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从众行为,它不简单地等同于随波逐流和丧失原则。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比比皆是,例如,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事实还没有水落石出,网民就开始盲目地跟帖,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现象,即从众的信息异化现象。
3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分析
3.1 个体心理研究
个人自身内在的心理特性和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网上生活风格。理解与研究网民个性心理,将能探究他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举止,解释多种信息异化的原因。
3.1.1 信息依赖的心理原因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即原我,本我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即遵循着“快乐原则”来满足人的各种欲求;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它代表道德与良知,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自我,依据理性、常识、逻辑来行动,它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不断地协调两者的关系,使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状态,在现实世界指导人的行为。人们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常以各种精神防御来化解生活中的问题,即选择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很多人过度依赖网络,借网络来逃避问题,是将在现实世界期待的、不容易实现的强烈情感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较容易实现的网络世界,以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安宁,这样逐渐强化了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于是对网络信息越来越依赖,将网络、网络信息看成是逃避现实生活压力的“良药”。久而久之,就会深陷其中,最后甚至发展成网络成瘾。
3.1.2 信息饥渴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包括受人尊重和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5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才能进升到另一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需要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行为靠需要来驱使。当需要有了情感的参与以后,它就会成为欲望,同时它的目的性会增强许多。人们在满足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用获得的信息来解答。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信息需求与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已经认识到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还能转变为财富。因此,人们对信息数量、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获得的信息越多,反而觉得对信息的欲望越强烈,即出现信息饥渴的信息异化现象。
3.1.3 信息强迫症的心理原因 信息强迫症是指过高地估计了信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不主动地去收集信息便会觉得焦虑和紧张,同时出现了强迫的意向,即形成信息强迫症。信息强迫症,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行为强化”。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原理指出:“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这种行为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信息的利用价值越高,对人们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当网民得到一些信息后,如果信息符合他们口味,他们就会继续寻找下去,想寻找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是正强化在起主要作用;如果信息不符合他们口味,由于害怕重要信息被遗漏,他们更会继续寻找下去,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在正、负强化的双重作用下,网民的信息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
3.2 群体心理研究
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社会属性,如果把网络当成一个社会的话,那么对于网络群体活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某些信息异化现象。
3.2.1 信息窄化的原因 信息窄化的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在网络中,从众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人们会无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拥有相同言论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个体的观点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整个群体就像一个“回音壁”。久而久之,在这种群体中,那些被排斥的不同“声音”就会逐渐消失。一旦网络中的群体都向这样的方向发展,那么即使网络中的信息量再庞大,也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失去价值,出现信息窄化。
3.2.2 信息污染的心理原因 造成信息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去个性化。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的身份和行为都得到了很好的隐藏,几乎变成了“隐形人”。同时,网民所处的群体是由若干个体构成的,这就意味着群体的责任被分散,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也许只有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承担的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在这两个条件共同的作用下,人们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都有所降低,出现去个性化的信息异化现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网络中肆意制造垃圾信息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对,在他们看来这只是虚拟行为,代表的是他所在的群体,自己根本无须负责。
3.2.3 网络暴力的心理原因 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例如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论中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倾向。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性,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快速性,使得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容易出现从众或者众从现象,诸多网民以网络“哄客”的匿名身份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一旦在群体中“听到”相同的声音,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而且为了在群体中得到赞同,会以更激烈的方式,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出现“网络暴力”现象。
4 网络信息异化的控制措施
4.1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内部机制,与他律相对应,它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在道德情感、道德观念来调节行为,其来源于康德伦理学。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具有自由意志,能够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为,网民在网络中应该具有道德自律性、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做到“慎独”,这样才能在无人监督下使自己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一致。未来的社会是人类由“自在”走向“自为”的社会。可以预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更加自觉地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推动科学技术向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前进。
4.2 心理调适与情感疏导
采取心理调适的方法完善个体性格,是解决网民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方法。通过适当的调适,可使网民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能够直面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正确的防御机制,避免出现信息异化现象。同时利用心理学的测试工具,可以了解网民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等。例如向网民提供一组意义不清、结构模糊、没有确定内容的刺激物体或活动,让网民说出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解释,网民将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推断与思考,尽可能把意义阐述圆满,这样网民就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担心等流露出来,有利于网络监管者据此对网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政府要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经常开展开放的、自主选择的体验活动,使人们不仅在网络上,更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4.3 增强意志品质的自制力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的个人利益和愿望常会同他人或社会的愿望与利益发生冲突,这就需要依据公共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此时,网民的自制力就显得尤为可贵。具有自制力的网民,通常被称为意志坚定的人。网民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信息异化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增强自制力,网民将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克服信息异化的毅力,提高克服信息异化的勇气。
现代医患关系正呈现出激化之态,日益普及的社交网络在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医患纠纷及暴力事件的发生情况,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提出现代医患关系的内涵较之传统概念更加完善,同时阐明该变化的意义与实现途径;最后分析国内新兴的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对现代医患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医患关系;社交网络;在线诊疗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诊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获得了长足而显著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患关系中人性的淡化。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被推向市场以后,这一弊端已逐渐显现,医患关系正趋向紧张,医患矛盾亦日益尖锐。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推动医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分配的公平,与此同时,医患矛盾的缓和需要多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本文着眼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网络的兴起,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医患关系的概念,从而借助社交网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1医患关系的困境与成因
1.1医患纠纷及暴力事件发生情况
近2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协会调查显示,98.4%的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其发生率和医院床位数呈正相关;73.5%的医疗纠纷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从经济损失上看,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每年医疗纠纷索赔金额高达42亿元,占医疗收入的5.9%;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与此同时,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比例亦在逐年上升。有研究数据显示,发生医务人员因医暴而受到明显损伤事件的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1]。各类医疗投诉、医患摩擦更是层出不穷,给医疗服务行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1.2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成因
医患矛盾的本质是患方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医方的医疗服务相对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包括器械和技术在内的高端医疗资源大量涌向高层次医院,医疗资源纵向分配失衡状况愈发严重。特别是对于我国由政府主导、半市场化的医疗行业而言,满足医疗需求的方式相对单一,导致高层次医院超负荷运转及医疗资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在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院发展靠自营创收的社会环境下,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由此出现医患沟通不畅、医疗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2]。可见,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方法是加快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进度,同时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者得到及时而便捷的医疗服务[3]。
2医患关系内涵的发展与更新
2.1医患关系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发展与普及,为专业的健康社交网络铺设了基础,推动了医患关系概念的更新。借助网络,医生可以同时与多名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医患关系由此发展为一个医疗团队与其所负责的多个患方之间的关系,即由原来的“一对一”变为“一对多”的医患关系。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概念极大拓宽了医患关系的范围,尤其把不同的患者团体囊括其中,同一类疾病的多个患者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医疗需求得到更高效的满足,在高度互动的在线站点内,患方群体相互交流,为处理当前医患关系提供了便利;同时,医生与其负责的多个患者借助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可以更便捷地传递最新、最准确的诊疗指导,使循证医学得以更有效的贯彻。
2.2医患关系内涵变化的意义
2.2.1增进医患沟通。
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但面对面的沟通不仅耗费医患双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常常“沟而不通”。2011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平时不愿与医生分享健康信息[3],而新概念下的医患关系利用新通讯技术弥补了这一缺陷,医患沟通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由个人发展为组群,这显著拓宽了沟通范围,提高了沟通效率。
2.2.2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在过去,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医患沟通的障碍,但众多患者因各自不同的病症可以形成相应病患团体,出于对病友的高度信任,在该团体中患者可自发地相互分享患病、治病的经验,进而能提高患者个体对于相应疾病的认知,使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2.3营造良性就医氛围。
患方对医方的低信任是阻碍和谐医患关系的直接社会原因。在新概念的医患关系下,患者通过网络能够更加了解医生的日常工作状态及其职业的特殊性;同时,患者群体还能相互监督,形成制约,减少“无理取闹”的发生,有利于对医生产生理解、信任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2.3适应现代医患关系新内涵的途径
2.3.1建立高效医疗资源整合与分配模式。
新概念的提出必将对现有的医患关系与医疗模式产生冲击,因而需建立新型的医疗咨询和治疗模式,例如网络上流行的“春雨医生”和“求医问药网”之类的新兴医疗方式,极大提高了医疗资源整合与分配效率。
2.4.2培养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疗工作者。
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变化及其影响,医务工作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传统医患关系上,而应加强医学知识的积累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新兴沟通模式与患者进行多种渠道的交流。
2.3.3加强网络医疗信息的建设与监督。
网络信息环境十分复杂。首先,互联网时布信息门槛降低,导致各种“伪知识”大行其道,因此要加强对于虚假信息的监督力度。此外,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患者往往会选择“患—患”沟通,因大家“同病相怜”,难免会出现误解医生的情况,所以要对于病患间的沟通正确引导。
2.3.4借助网络舆论正面宣传。
网络媒体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医患关系的新概念下,网络媒体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合理判断,另一方面要站在医生角度合理思考,处理好网络舆论与医患关系的问题,力求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3医患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与趋势
3.1推动医患关系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3.1.1移动互联网的推广。
回首二十年来的网络历程,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6.32亿,普及率达46%;互联网经济总量占GDP的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高于美、法、德等发达国家[4]。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保有量超过20亿,移动媒体成为用户连接网络的首选方式,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步入了4G通信时代[5]。巨大的网民基数、便捷的移动设备、高速的通信网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社会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迈进。
3.1.2社交网络的普及。
《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经常登录社交网站的网民比例高达53%,从社交网站获取健康信息的用户数量之庞大可见一斑[6]。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涌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交网络已然触手可及。腾讯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社交平台手机应用———微信,截至2014年初其用户保守估计已超过6亿,是社交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的成功范例之一。
3.1.3应用软件的移动化。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络,其用途目前已远远超过了交友、聊天和分享等传统通讯功能,移动互联网融入医疗行业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市场上可以下载到的医疗健康类手机应用已超过2000款,包括面向患者求医问药的“春雨掌上医生”、面向医生学习交流的“医学文献”以及用于购买药品的“康康买药”等各类不同功能的手机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满足了医疗行业内各方的多种需求[7]。
3.2现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人们对就医的时间成本更为重视,医院内咨询、挂号、候诊需花费大量时间是多数轻症患者选择在线寻求诊疗帮助的重要原因。有调查数据表明,约34%的用户曾利用过社交网络的支持寻求医疗信息;约有73%的患者在就医之后继续在线寻找医疗信息,并且其中超过六成用户认为搜索的健康信息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决策[8-9]。其他民众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和指导的初衷不一,譬如寻找更经济的治疗方案、对就诊过程中的医疗术语做进一步的了解、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以佐证及甄别医生的诊疗方案、自我保健等[10-12]。同时,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也发挥巨大作用,它不仅使许多“同病相怜”的患者获得了情感上的慰藉,也让他们分享求医问药的经验,更好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现代医患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4.1网络媒介对医患关系的负面作用
在新医患关系的背景下,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但潜在的问题也不能被忽视。从患方角度来看,由于疾病具有复杂性与独特性,看似相似的疾病实则机理、治疗存在巨大差异。患者之间的好心交流、经验之谈,有可能酿成大错,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结果。此外,不排除个别人员混入患者队伍中,向患者兜售药品、散播虚假信息等现象的发生,破坏“患者圈”的正常秩序[13]。从医方角度看,社交网络平台可能会加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对原本已劳累不堪的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4.2对策
网络的开放性较大,导致医疗信息良莠不齐,很难获取有效信息,甚至出现网络医疗诈骗等问题。鉴于此,建议由各大医疗卫生机构牵头,按区域、疾病种类、医生等建立类似于“医享网”式的医疗服务网络平台。患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进入不同的患者圈,一方面有助于患者产生同病相怜般的“共情”之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医生间相互竞争与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由于有正规医疗机构的维护与监督,医疗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患者求医问药也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借助社交网络建立患者圈,还可以实现患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医疗纠纷,也为基本医疗常识的普及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网民医疗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综上考虑,在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医疗活动时,要加大基本医疗常识的普及力度,提高患者对医学的认识,减少“病急乱投医”现象的发生,同时提醒患者不要随便采纳病友的药方,治疗详情应以专业医师为准。此外,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平台上的医务人员应以自愿为主,量力而行,并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医务工作者在留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为患者解疑答惑、排忧解难。
作者:徐志杰 王经杰 戚麟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
参考文献
[1]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2]袁晓玲,赵爱平.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10):91-93.
[4]麦肯锡.中国的数字化转型[J].IT经理世界,2014,17(17):12-13.
[5]欧阳盛劼.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研究[J].卷宗,2014,4(9):262-262.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2013.
警告:破解进入他人账户是违法行为,下文所有测试,都是使用的作者自己的邮箱,意在警醒大家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以加强防范。
蝙蝠侠小档案:
大二学生,编程爱好者。从初中开始迷恋上计算机,能熟练使用网上的许多黑客工具,尤其对嗅探类软件颇有研究。今天他的任务,是通过传输截获的方式,破解飞叔的邮箱账户。
敞着口袋旅行的新浪邮箱 邮箱弱点:明文传输信息,可以被直接捕获用户名和密码
演习之前,首先要准备嗅探软件,如Wireshark、sniffer、HttpWatch等。如果在无线网络中使用,可使用无线嗅探软件,如WinAircrackPack等。这里推荐使用HttpWatch,它作为IE的一个插件,主要功能就是对通过浏览器发送的http请求进行监控和分析,和网关的捕获信息一样,但是又可以不需要网关的配合在本地进行。HttpWatch专门捕获http请求,能够极大减轻数据分析工作量,当捕获到数据之后,单击POST Data选项卡就可以看到用户名和密码(见图1)。
我们是如何得到账户信息的呢?当我们进入新浪邮箱页面登录时,之前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将进行简单的编码转换,并使用标准的http协议在网络中传送。这样,在信息通过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可能得到这些消息,如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在网关处得到;如果不是网络管理员,局域网的其他计算机还可以利用ARP欺骗技术,自己冒充网关得到;在没有加密的无线网络中,好似无线电广播,任何人都能够收听到。嗅探器接受到数据包之后,再进行一次编码转换,把网络传输中的代码变为我们可以看得懂的文字,因此就能够找到刚才在页面中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了。
小提示
不只是电子邮件,登录论坛、博客等,通常也是不加密的普通登录方式,很容易被截取数据包查看到账号和密码。在使用Firefox的时候,淘宝的登录也是普通登录。
小知识:嗅探技术
在共享网络的情况下,网络上所有的机器都可以“听”到通过的流量,但对不属于自己的数据包则不予响应(换句话说,工作站A不会捕获属于工作站B的数据,而是简单地忽略这些数据)。如果某个工作站的网卡处于混杂模式,那么它就可以捕获网络上所有的数据包和帧。使用特殊软件来让网卡工作在混杂模式中,从而捕获这些不属于自己的数据包,就叫做嗅探。
重放攻击下倒地的雅虎邮箱 邮箱弱点:简单Javascript脚本实现的单向加密很容易破解
既然上面所说,明文传输的内容很容易让别人看到,那么把传输的内容变成暗语是不是就可以了呢?这样即使别人看到也理解不了意思。雅虎邮箱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技术。
如图2所示是捕获到的登录内容,用户名很容易看懂,但是密码变成了一行无意义的字符。这行字符并不是真正的密码,它是雅虎使用Javascript技术进行的单向加密算法,对发送的密码加密之后的文字,它是不可以直接使用的。
其实,可以使用重放攻击来登录雅虎邮箱。首先安装网站测试工具paros,这个软件为自由软件,我用的是3.2.13版本。安装之后,单击IE的“工具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地址设置为:localhost,端口:8080,将IE的信息通过paros工具进行发送。然后,将上面捕获的以POST开头内容保存为一个文本文件(单击HttpWatch的stream卡片,然后将内容复制保存在记事本中)。
接下来在IE浏览器中打开雅虎网站,输入捕获的用户名,密码随便,不要单击“登录”。然后单击paros的Trap,选择Trap request,对网页的请求进行单步执行,这时单击IE中的“登录”按钮后,会发现paros的窗口在闪动,paros拦截了用户的请求。分别以刚才保存的文件替换以POST开头的请求头部分和以TPL_usernae开头的主体部分。单击Contion后回到IE中,这时你看到了什么?居然已经登录到雅虎邮箱了。这就叫重放攻击。
难逃一劫的网易邮箱 邮箱弱点:POP3邮箱是一把双刃剑,方便本地管理的同时也带来风险
邮箱有POP3、IMAP和Webmail等几种,支持POP3协议的称之为POP3邮箱,它允许我们用Outlook、Foxmail等客户端软件来访问、接收邮件。这虽然方便我们本地管理邮件,但也留下了被攻击的隐患。目前免费邮箱中有、、、、等支持PO3功能,QQ邮箱激活14天后也能开启POP3功能。这类邮箱也就成了暴力破解的大餐。
第一步:生成密码字典
暴力破解首先要有一个密码字典做依据。这里以免费的易优超级字典生成器为例。这类软件都能按位设计密码,还能自动生成字符密码、生日密码、数字密码、拼音密码、电话密码等。
启动易优后,在“基本字符”选项卡中选择密码是由哪些字符组成的,如是否含有数字、大小写字母或其他符号等(见图3)。密码设计完后,进入“生成字典”选项卡,勾选密码位数(例如要生成6位密码就勾选6),然后在“保存路径”中设置密码字典保存的文件名和路径(如:c:\aaa.txt),最后点击“生成字典”,按提示确定即可生成密码字典了。
小提示
如果要自定义密码某位是何字符,可进入“自定义”选项卡进行设计,例如要生成ily开头的密码,可在特殊位下面的1~3位分别输入ily这3个字母;如果要生成生日密码,可在“生日”选项卡中设计。
第二步:暴力破解
有了密码字典即可暴力破解POP3邮箱了。这里以免费的MailCrack破解网易163邮箱为例。MailCrack是通过Smtp服务器对邮箱账号进行破解的。
连网后启动MailCrack,如图4所示,服务器地址选择,再设置要破解的163邮箱(输入邮箱账号即可,有时需要输入完整的邮箱地址),然后点击“字典设置”选择密码字典(如上一步中我们生成的aaa.txt)。最后单击“开始扫描”按钮开始破解,软件会自动用密码字典中的每个密码去试探,破解成功后会弹出提示框显示正确密码(见图5),通过它登录邮箱就可以了。
柳言飞语:打鹰莫反被鹰啄
需要再次声明的是,本文立意并非是如何破解邮箱(这是犯法的),而是提醒大家网络的不安全性,机密、隐私文件建议不要放到网上。另外,本文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己的邮箱密码忘记了,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找回时,不妨试试。
【关键词】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亚文化;文化功用
一、迷文化”与网络小说社区
“迷”可以指人,或是一种现象,简单而笼统的描述 “迷”就是“那些特别喜欢、着迷于某种事物的人”或是那种“专注着迷的状态”。迷总是专注且投入地着迷于特定的明星、电影、电视节目、流行音乐、小说等等。过去,人们很少将这样的现象视为一种正常的日常生活的社会或文化现象,对于“迷”的描述多是负面的,“迷”总被认为是狂乱盲从而病态的,其着迷行为是过度、近乎疯狂的;“迷”被视为一种假定的社会失调的心理症状。如自上世纪50年代起,英美的媒体报道经常将摇滚、失控的群众、青少年形象、甚至暴力、酗酒、嗑药、性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运动场上球迷的暴力也经常被媒体大肆渲染。“迷”被描述成像精神有问题一般,容易且严重地受媒体影响,幻想自己与明星及名人间有情感联系,对崇拜对象病态式地表达忠诚,人们有着对梦想与成功的下意识的渴望,而明星的某些世俗意义恰巧契合了这种渴望,于是明星也因此契合大众的深层心理需求从而获得了大众的认同。
无论是从日常用语或从学术作品中,迷的概念中有一个强烈的特色:代表“过度”的现象。根据牛津字典,fan的意思为“somebody who admires and is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a sport,a film star,a singer,etc.”fan的词源来自fanatic,后者在牛津字典中的定义为“a person who is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something and may have extreme or dangerous opinions(especially about religion or politics)”。无论是very或extreme字眼,都指向了迷具备某种“过度”的倾向。具体说来“迷文化”存在三大特征:辨别力与区隔、生产力与参与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网络小说迷也具备上述特征,但是对网络小说“迷文化”的研究始终离不开网络小说社区,这是由网络小说的性质决定的。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一种话语伙伴关系。网络媒介的出现,为这种对话与互动关系消除了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在网络小说的创作中,作者与自我、作者与作品、作者与读者、读者与作品等之间实现零距离的对话与互动,这种互动直接影响了作品的创作与发表。作者和读者都身处网络社区这样一个环境,因此网络小说社区不仅是作家创作的场域,更是上述对话互动的场域。选择网络小说社区作为研究网络小说“迷文化”的观察点,正是基于网络小说与网络社区之间的这种相关建构关系。
二、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亚文化性质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
西南政法大学的常桦在他的论文《赛博空间中亚文化社区的探索性观察与分析》中引用了约翰・菲斯克等学者在继承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理解为:亚文化是一种文化内的协商,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受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集体矛盾相对应。这一理解就表明了亚文化的抵抗性和边缘性的特征,并偏离主流文化价值观。
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以符号和文化实践为基础的文化身份认同之上。媒介为符号的建立与传播提供了可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使文化主体能以空前的“民主”方式主动参与到符号的建立和各种文化实践中去。在这里,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为各种亚文化提供了自由的实践空间。
“赛博空间为亚文化提供了一种可供利用的而又极少受到外加限制的媒介,尽管这种媒介并不是完全免费的。随后各种亚文化的百花齐放也证明了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赛博空间也为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极少受限的环境。赛博空间所保有的信息交换和联网接入的能力,促使更多的个体参与到过去被认为需要有耐力和责任心的诸如‘迷群’的行为中来”,赛博空间就是网络为我们提供的各种空间,各种虚拟社区。
网络小说迷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在网络小说社区建立各种符号和进行文化实践,完成对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迷文化,丰富了网络文化,并成为大众文化的微小部分,这实际上已经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亚文化了。
三、网络社区迷文化的文化功用
(一)对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
20世纪的40年代,罗伯特・帕克为的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了“社会生态学”研究范式,认为许许多多小的社区组成所有的大型社会,而这些小社区的文化相对于其所在的更大的文化就是亚文化。以此类推,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是整个迷文化的小分支,迷文化又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大众文化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一微小部分,所谓细微处见真知,它恰好彰显出了文化生态的多元化。
在整个文化生态里面,正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迷文化就像一个粘合剂,把价值观相近或者利益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为共同的话题进行深究。由于文化生态的多元性,社会结构便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迷文化的独立发展,不仅维护了共同利益,而且对主流文化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从而形成某些社会结构或关系的认同。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所要倡导和建立的主流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吸收了西方古典文化和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精华,并以文化为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思想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自由民主的思想得以彰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各种非主流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得益彰。
(二)对网络文化生态的整合与丰饶
这首先要从文化的定义说起。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德・威廉斯认为 “文化“这一术语包含着三层意义:艺术及艺术活动、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发展的过程。网络文化的形成首先是一种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而这种生活方式正在从个体走向群体。正是虚拟社群的出现,使个体从漫无边际的浏览中趋向群体内的交流,虚拟的网络空间正在以各种各样的主题形成一个个独立却又交互的群体圈子。
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建构,体现除了文化的整合性。首先,它是作为迷文化与网络媒介的共生物,网络小说的网络性与迷文化的选择性使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建构成为可能。与其他迷文化不同的是,网络小说迷文化体现出对网络媒介的使用甚至带有依赖性。其次,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建构标志着大众文化、网络文化、迷文化不同程度的互相渗透、互相整合。这种整合的方式,将使网络文化的生态更加丰饶。
参考文献
[1] 张晨阳.“谜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J].中州学刊,2011(6).
[2] 常桦.赛博空间中亚文化社群的探索性观察与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
[3] 张晨阳.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迷文化:理论取向与现实观照[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4] 姜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求索,2006(3).
[5] 张嫱.迷研究理论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7(5).
[6] 陶东风,何磊.文化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
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与单纯娱乐的内容越来越多,在缺乏有效的网络监管与控制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好坏皆有。高中生相对来说仍然属于社会阅历与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较少,且处于三观建立形成阶段,容易受网络的弊端影响,产生社会规范漠视、道德自律缺乏的现象。所以,加强对学生对待网络文化的正确引导与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德育实践的建议
1.学校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充分正视与直面迎接中学生喜欢网络的社会现实后,当今德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出回应与配合。首先应该指导中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上形形的信息,主动进行谣言粉碎计划,推荐优秀站点并在学校主页等网站上进行链接。在班会课、黑板报、校宣传栏等合适的时间、地点,鼓励、支持学生积极接触有益的网站。在提倡多元化的同时,积极唱响主旋律,宣扬红色经典和正面的信息。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收集有关于正确对待有益网络信息的资料,并在班会上分享交流。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开展“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如举办“争做网络文明人”签名宣誓活动,举办“中学生上网利弊”辩论活动,举办“中学生文明上网”讨论活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在数字化、虚拟化网络中,在没人监督的环境中能够慎独,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发掘网络的积极因素。
网络对人类的影响主流是积极的,网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正确使用网络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与促进成长。学校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增加网络德育特别是网络心理教育。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网络时代的研究性学习,以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网络信息选择的兴趣爱好;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的形式,通过多渠道特别是通过网络查询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使他们抱着主人翁的心态进行命题式的研究探索,在与师生交流的情况下相互输出主流价值观。
3.与家长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有效的网络教育机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摇篮,可如今网络已深入其间,所以学校应重视家长对学生上网的引导作用。如学校可用开家长会或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互通学生的上网情况,同时让每一位家长保证: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硬性禁堵,要珍视网络空间的宝贵资源,做好孩子上网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建立好家庭“网情”,做孩子知心的“网友”。这样,可以使家长真正意识到:只有提高电脑和网络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做好对孩子上网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对文化层次低、网络意识差的家长,学校应积极宣传上网的意义,提高家长的网络意识,让家长努力创造条件,保障孩子早日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社会;教学效果;热点新闻;探究;实践体验
一、出示热点新闻,挖掘教材知识
思想政治课,是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课程。初中政治教学要脱离大篇幅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社会实际角度出发,为学生出示热点新闻,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感悟。以人教版教材中的“让我们选择坚强”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出示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天,张某(化名)在体检中查出了癌症。他是一名登山爱好者,而且经常运动,没想到得了癌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灰心丧气之后,他选择了坚强,在接受腿部截肢手术后安装了假肢。后来,他用自己的假腿登上了一座座山峰,其中还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什么样的个性和品质让他战胜困难,重新站起来并征服了世界最高峰?教师先在黑板上板书“坚强”二字,然后让学生思考“人为什么要坚强”“坚强是什么”“坚强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回顾教材,分析上述问题。就这样,在真人真事的感染下,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坚强的可贵和意义。假如教师只是依据理论知识讲解“坚强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甚至厌烦。而在社会新闻的牵引下,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当学生看到教师出示的新闻配图和视频后,都被事件主人公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二、课堂适时探究,启发学生思考
学习是探究的过程,在学习期间学生会将零散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找出问题的本质核心,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出示新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适时探究,在思考中挖掘知识。为了提升探究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互动讨论的学习模式。以人教版教材中的“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为例。首先,教师给学生出示了关于“网络暴力致人死亡”的新闻事件,让学生分析事件来龙去脉,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标出来;然后,教师让学生查找教材中有关网络法律法规的知识,再思考“遇到网络暴力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这一问题;最后,让学生利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完成探究活动,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选出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新课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总结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查缺补漏,完善学生探究出的答案,最终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可见,利用热点新闻引导学生探究,是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而且能为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