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媒介融合的弊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融合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的弊端

第1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一、何谓媒介融合

所谓的媒介融合以百度为准是这样解释的: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现阶段,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之所以要采用媒介融合的形式进行工作开展,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所致,跟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媒介融合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具有信息传播广泛、表现形式丰富、使用快捷容易等优点,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的重要契机;二是,对于国企员工特点而言,大部分年轻职工接触快,对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等信息传送工具使用率较高,但对于年龄较大的企业职工还是热衷于传统媒体,如早年养成的看报习惯,传统媒体在遭受如此危机之下,新媒体却是愈发生机勃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媒体即将取代旧媒体,毕竟新媒体在获取信息源、保有可信度等方面对传统媒体仍然有很深的依赖。对此媒介融合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无疑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创新改进。

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在媒介融合形势下开展创新改革

(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媒介融合的认知度

媒介融合是一个时代不断变化的产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形式,在工作开展前,对于国企思想政治共从业者的自身来看,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具备捕捉时代敏感性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条件。国企要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做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媒介融合的认知度,教会他们不要停留在传统的宣传意识中,要学习利用新媒体资源渠道,如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宣传渠道丰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为提高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充足条件。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契合点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往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座谈、聊天、读书、讨论等方式,但是这种传统媒体的宣传教育形式并不具备及时性和实时互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上并不太高。对此,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要优选媒介融合资源,媒介融合并非摒弃传统媒体的宣传形式,而是要实现新旧媒体优势互补。如国企思想政治宣传内容在传统媒体报刊中刊登,内容虽然生动详实,但是由于版面受限,在思想政治宣传上存在空洞、说教的弊端,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可以结合传统媒体的媒体信息资源,将信息资源到手机微信端、微博,使无限的宣传版面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这种手机端的传播还能便于职工随时阅读,在无形之中正确引导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员工的生活、贴近工作的实际。

(三)创建媒介融合综合平台,丰富思想政治宣传方式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要敢于使用多样化的媒体宣传渠道,敢于利用媒介融合综合平台,宣传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在媒介融合平台上所宣传的思想政治内容要实时更新,改善传统单板、教条的政治内容,可以通过图文、声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增加幽默感、扩大知识量、增强吸引力。同时媒介融合综合平台也是提供企业与职工交流互动的平台,企业职工可以利用平台为我所用、展我所想、建言献策,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贴近职工工作、生活实际,听取民声,加强互动、交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第2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1.1主流媒体需要注重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在媒介融合普遍而深入的布景下时政新闻一直是我国媒体传播的首要消息范例。众所周知,时政新闻的传播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有其重大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党媒传播而言,时政新闻始终贯穿着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等,反映着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总的来说,任何性质的传媒都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对于广义的时政新闻而言,时政新闻又超越了意识形态领域,譬如政府的全部传播行动都可以看做是时政新闻的传播。时政新闻的传播以传媒作为中介,具有“诉说”和“解释”两个重要环节,通过了解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来考量一个媒体的专业水平。长期以来,至少对于我国的主流媒体而言,始终是把政治宣传等同于时政新闻的传播,态度严肃,始终追求宏大的叙述观念和语态,这种明显的刻板印象受到不少群众的排斥。因此,若想实现时政新闻传播承载的重要功能,首先要保持时政新闻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和权威地位,其次要保证时政新闻在人民群众中的有效传播。这样才能表现时政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于此同时,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时政新闻是其主要的媒介职能。就如全国的“”等重要的政治活动,主流媒体相对来说会承担更加重大的时政新闻传播任务。事实上,对于时政新闻的传播,应该更加注重其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而很多以往的媒体总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报道数目和规模上下工夫,并没有从群众的角度考虑这种问题。换句话说,缺少理想的传播效果,过多的传播机会只是在浪费机会。

1.2网络化共建为时政新闻的传播奠定了新的优势在当代世界时局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仍在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由此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呈现出新的美好前景。在媒介融合此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发生着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为媒介融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在此根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做简要概述。众所周知,视频是电视传播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先天的优势也使得通过电视传播新闻始终在各种媒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传播还包含了音频、图像和文字,这种各方面媒介手段相结合、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闻传播方式更有利于大众的接受,也有着更加明显的传播效果。当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媒体组织开始拥有更为有序的明确分工、合作,时政新闻的有效传播也更为显著。在时政新闻传播之前,又涉及到了时政新闻的制作。无论哪一年,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会时常有重大的新闻或者历史事件涌现出来,奥运会、世博会、世界经济危机等,从这些新闻报道来看,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些许相似的特点:网络媒介推动着这些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并且看似星星点点的非官方的媒体在网络消息的采集等方面都提供着重大的线索,他们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手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充分可行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进而搜集正确的报道角度、挑选合理的素材、选择简单有效的报道方式,通过网络中网民对报道主题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使得时政新闻更具有趣味性、丰富性,更能够贴近民众,也有利于报道往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发展。然而,时政新闻的制作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拿来主义”,尽管在当今媒介日趋融合的背景下,仍然有网络、广播等同质化的问题,但是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发轫期,因为这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当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发展趋势日益激烈,网络化共建的优势也将逐渐表现出来。如此一来,时政新闻制作的内容的说服力将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种传播方式。

1.3时政新闻的传播要求媒体多向度并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内容和方式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化的不断影响,我国时政新闻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是向大众文化转变,从意识形态方面影响受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大众文化极大的降低了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趣味性,严重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其消极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传播礼仪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首先,从传播礼仪的角度来看,若想抵御大众文化对时政新闻的消极影响以下两个重要途径缺一不可。1)时政新闻的源头;2)传播时政新闻的机构。对于第一个方面来讲,政府机构若想保证其自身的权威,就必须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政务礼仪方面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免更深层次的造成致命的硬伤。而另一个方面,时政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够以讹传讹,同时也有义务甄别来自网络上的不实的言论,以提高网络上新闻的真实性。否则由此源头衍生出的时政新闻就没有过多的权威性、神圣性可言了。注重传播礼仪的另一个优点有关于人际关系的传播,即在收集有关时政新闻的材料和传播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与受访者进行融洽的交流,这不仅能够更大限度的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材料,还能够传播时政新闻在受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使得传播的效果更佳理想。时政新闻的传播观念不仅要注重传播礼仪方面,还要考虑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在时政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最反感的就是其内容的枯燥无味,传播方式的古板老套。而时政新闻传播的多向度并行就是建立在时政新闻制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满足各类受众对时政新闻的接受习惯和条件。其指向性和普及性使得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2结论

第3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期刊 新媒体

媒介融合是数字化时代期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媒介融合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传统期刊业要利用已有的品牌、资金和人才优势,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新媒体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媒介融合,期刊可以发展为手机版、多媒体版、语音版、网络版、博客版等。延伸期刊生产价值链。

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背景

媒介融合的理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简而言之。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形态所呈现出的一种全新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莱恩・布鲁克斯教授在2006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讲座中解释说,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其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与媒介融合同步是媒介的分化,融合、分化的共同作用将导致现有媒介形态分类的变革。第一媒介报刊、第二媒介广播、第三媒介电视、第四媒介网络、第五媒介手机,这种以媒介形态作为分类依据的模式可能被改变,而变成以特性为主的分类方式,从而形成三种媒介:固定媒介、移动媒介和可固定可移动的媒介。媒介融合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期刊媒介融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期刊业和其他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形成具有多种媒介单位组合的大传媒集团。二是期刊和其他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期刊通过不同媒介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相互借用,实现媒介功能重新组合和媒介资源重新配置。由此可见,期刊媒介融合并不是媒介集萃,而是要突出期刊的自身特性,吸纳其他媒介可以为我所用的特点,构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期刊在媒介融合竞争条件下的发展,不能排除期刊独有的表现形式,而是在融合运用其他媒介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依靠其自身独有的传播形式。并将其作为全媒体运作的核心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期刊发展不能摒弃自身形态。恰恰相反,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独有形式的优势,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新时期发展的战略转型。

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背景。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期刊的读者群体越大。人们对期刊质量和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技术背景、消费者背景和产业背景共同促进或制约着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和在传媒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期刊的单一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媒介融合使高科技应用于传统期刊内容编辑、制作发行、传输及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期刊媒介产业组织的发展空间及市场机会也相应增长。不同媒介方式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数字技术打破了期刊媒介的介质壁垒。使期刊同一内容多介质实现成为可能。

第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受众背景。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期刊拥有巨大的作者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媒介受众即读者的需求由单一的阅读转化为多元化,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选择和互动。收入、文化及适应力的差异使读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再趋同,如受众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一般是媒体利用度高、年轻、收入高的社会中坚阶层,是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受众的需求是媒介融合的内在驱动力。媒介融合使得期刊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传统期刊传播信息的主要是编辑和作者,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的主体转变为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原来单一的传受关系也将随着这种公共交流平台的建立而改变。

第三,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产业背景。期刊媒介融合涉及广播、电视、电影产业、信息通信产业、电子制造产业、出版产业等多个产业,目前我国对期刊媒介融合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广播电视产业和电信产业。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需要在业务、网络等领域冲破上述产业间的壁垒,通过市场结构使资源合理配置。

第四,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3G原本是通信技术,但在当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3GH{代手机媒体成为网络的延伸,传统的期刊和互联网与手机的融合,可以实现移动网络化和网络移动化,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

新媒体与传统期刊业激烈竞争态势和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发展

传媒行业激烈竞争的态势。传统期刊业正在面对新兴媒体的竞争压力,以互联网为例,据CNNIC统计的数字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16亿,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高,新媒体分流了大量传统期刊业的受众和相当部分的广告市场。传统期刊和新媒体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媒介融合模式。

第一,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低于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根据2009年2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手机用户达到6.4亿,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176亿。3G网络建成后,手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将大大提升,384kps是基本的速度,最高可达到2.8M/秒以上,将来手机上网会比传统互联网上网更为方便快捷和高速,必将吸引更多的人上网。而与此同时,传统期刊的发行量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第二,新媒体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期刊。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透露,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811亿元,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报纸发行等产值均超过200亿元。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增长较快,移动媒体年总收入达到1053亿元。网络媒体总收入297亿元。传统传媒产业,除有线电视收费外,其他门类收入基本都呈下降趋势,图书出版、电视广告、报纸发行、广告公司等占传媒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大。

第三,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从上世纪90年代的我国报纸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我国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还处

于初始阶段,多数还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传媒集团的规模还不大,从目前媒介融合的情况来看,是三网合一,即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国最初的媒介融合是组织的融合,这种结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政力量)使媒体结合成共同体,如中国的一些报业集团,普遍存在融合深度不够,组织松散的弊端。我国媒介的不同行政区划也对媒介融合有影响,如目前一般都遵循一省一报业集团一广电集团的模式,地方市场几乎是被当地媒介集团所垄断。我国目前的政策体制,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进行跨地区、跨媒体的新闻采访时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影响搭建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多媒体平台。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G引发传统期刊业更深刻的媒介融合。实施3G技术后,传统期刊业可以在3G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期刊传播信息网站。传统期刊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专业性强、稳定而优质的作者队伍和信息源等优势,通过3G使用户高速上网获取多媒体信息。在营收方面,传统期刊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收取信息费,比在网络上收费更加可行。3G技术实施后,还将促进传统期刊广告盈利模式的发展,大大降低用户承担的费用,传统期刊有强大的信息内容优势,在与3G时代的手机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到大量的受众,广告空间也随之扩展,手机广告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广告创意,表现效果大大提高。3G引发了我国期刊业更深刻的媒介融合,传统期刊产业在手机媒体这个新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手机媒体可以像传统期刊那样根据目标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内容表现形式,加大与读者和用户的互动性,而传统期刊会真正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办刊和营销理念,可以按照用户需要,以服务信息的形式为读者量身打造传播内容。

构建立体期刊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包括数字化平台、期刊网站、电子商务、电子阅读器、多媒体数字期刊、户外数字媒体、手机报刊、手机二维码、移动采编系统等。传统期刊业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包括数字化平台构建和移动采编系统等。内容编辑仍然是期刊杂志最重要的竞争力。期刊社应集合自身资源,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多种媒介生产和、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等各方面支撑的系统平台,实施灵活的数字技术机制和通畅的数字采编业务流程。编辑将稿件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等合成到统一的平台上,经选择性编辑分发到不同的媒体终端,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实现媒介融合的新模式。期刊社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体系。注重人性化服务理念,通过高效互动模式,实现内容信息为各种媒介所共享,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同时应创建期刊品牌、保持权威性和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时代,期刊编辑要实行一个内容多个介质(期刊、网站、短信等)的联合工作方式,配置全千兆以太网连接以及IP电话、集成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功能,接有多个频道的IPTV。媒介融合的最核心涵义是媒介形态的多媒体融合。传统期刊社要构建网站(包括网络版)、多媒体数字刊(包括手机报刊、电子纸刊、电子显示屏信息)、数据库等。传统期刊可以融合互联网多媒体、超链接、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在阅读习惯上保持传统读者的认同,还要满足受众互动参与和接收多媒体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融合后的期刊可浏览、可播放、可检索、可链接、可评论、可下载,从传播终端的选择来说,可以在线阅读,并且可向3G手机、电子纸或者其他阅读器平移,使传统期刊向数字出版、电子发行转型。

第4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新媒介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的传播也在不断的进步,其中新媒介对视觉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快捷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的具体速度主要取决于所有物质载体具有的传播速度,同时受到运动相互反应产生的速度影响。在新的媒介下,信息在生产以及传递的整个过程中都在推动着信息具体的传播速度。在当代的广告设计中,平面设计中的具体信息内容,只有拥有相应的硬件支持就可以选择在任意时间通过媒介,并不像过去一样还要等到完成印刷才能最终。因此,在新媒介下产生的各种平面设计,在物质性方面来说,完全摆脱了以往必须要经过印刷环节的弊端。在如今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各种广告的速度非常快。由于新媒介具有的这种优势,新媒介拥有的传播速度超越了传统的媒介传播。

(二)有效的视觉传播

在新媒介下的各种平面设计,通过各种动态图形以及各种声音的综合运用,能够为受众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这种视觉的刺激改变了传统媒介中单一使用的静态视觉语言,使平面设计的视觉传播更具有表现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有效的促进受众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传统媒介中的各种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信息具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印刷的基本形式,利用实体展现视觉信息的具体内容,通过印刷品完成视觉信息的传播,例如,海报以及各种产品的包装等。传统的视觉传播停留在一种比较单一的静态画面中,对于一些视觉信息的传播会造成一定的限制。然而,现阶段在新的媒介下,各种平面设计使用的传播方式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平面设计具体的视觉语言包括文字,图片,声音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将各种形式的语言综合利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设计创意。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充分的考虑受众群体的具体情况以及受众接受的环境等多个因素,从整体上分析设计的主要构思,从而实现有效的视觉语言的传播。现代信息传播具有的新特点包括全方位的设计以及多种视觉语言的综合利用,属于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二、新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语言具有的审美特点

(一)平面设计使用视觉语言具有的多样性

在新的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具体视觉语言具有独特的多样性,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比传统媒介使用的视觉语言更具有挑战性,受众审美的角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媒介下,平面设计具体的视觉语言多重整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特点,视觉语言的选择包括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通过多重整合实现平面设计的多样性。

(二)视觉语言逐渐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环境

在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语言改变了审美特点的同时改变了以往的传播环境,包括阅读模式的转变,受众不再仅仅停留在以往报纸杂志的阅读,而是拓宽了阅读的渠道,在各种阅读环境下,受众都能够实现平面设计的阅读,欣赏多样化的视觉语言。

(三)视觉语言推动了传播艺术

活动的开展平面设计属于一种具有艺术元素的美术设计,在平面设计中除了展现了人们追求的美感更多的是注重人伦美的设计。在新媒介下,平面设计使用的视觉语言充分的激发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现设计的艺术内涵。并且,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受众不会局限于一种形式单一的空间阅读,也不会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的信息传播,通过新媒介的传播,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会存在多种形式,并结合自身的审美观念充分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三、结束语

第5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一)教师团队的实践性较弱

新闻学教育的重点,主要是着力促进新闻业发展,也就是将新闻学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然而,在校教师团队中绝大多数并没有新闻工作实践经历。这一点就难免让社会对新闻教育的实践性有所忧虑。根据对国内几所著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团队调查,博士学位高素质教师比例高达80%,然而,拥有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仅占27.97%。悬殊的比例落差证实了新闻教育界对实践的漠视。这个有待商榷的新闻教育界观点,将成为新闻教育多元化飞跃的绊脚石。

(二)教学条件的不足

除了教师团队对实践的欠缺,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国内高校的传媒设施多半是十年以前的“存货”,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新闻学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用自己购买的设备来弥补校内设备的不足。结果是,虽然学生在课堂内学习了photoshop、corelDraw等专业性的软件,但对于他们的了解多半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三)新闻专业学生人满为患

基于高校扩招潮流,新闻学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产亦是能过剩。很多学生毕业后得不到实习机会,有的即便获得了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真正亲力亲为实践的机会也很少,且实习期满后,多半没有继续留下在新闻界工作。据2011年数据统计,国内在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多达20万人,在毕业后激烈的岗位厮杀中,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新闻学教学系统陈旧

融合的媒体,需要融合的新闻学科予以配合。然而,新闻学却固执地秉承学科精细化传统,将学生的课程按照新闻传播平台分开教学。媒体融合,意味着传播方式不再是过去的报纸、广播、电视,而是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把多种传播方式结合在一起,加大新闻的深度,拓展新闻的后期跟踪,透明化受众群体对新闻的态度。所以,按照媒介转播方式分开教学显然不能与实际情况匹配。此外,课程单一、主修内容陈旧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于高校新闻教学中。

二、新媒体形势下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重新认识新闻学

从1919年《新闻学》的出版开始,对新闻学的争论就从未停止。那么,新闻学到底是什么,新闻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学理学科,与其他文科专业相同,在学科的进化中,不断挖掘学理知识的深度,重视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本文的观点,新闻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学理基础,而是以兴盛新闻业为主要目标,融合政治以加强新闻的民主性;融合哲学以加强新闻的伦理性;融合文学和艺术以提高新闻的表达能力;融合历史以提高新闻的客观、严肃性。新闻学与普遍的文科学科不同,它没有深厚的学理根基,却有严谨的术理系统。所谓术理,是指新闻学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中依据大环境的不同所调整出的实践模式。新闻学通常不能单独的存在,它依附于大环境,独特的属性要求其不能闭门造车把自己封锁在理论圈子里,必须敞开怀抱去同空间的广度、时间的长度进行融合,它必须时刻关注周边学科的新动向,必须时刻跟随社会趋势的新发展。

(二)提升新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学从20世纪40年代的传播学介入后,有了质的飞跃。传播学为新闻学前路的黑暗提供了光明,从单一的新闻传播的研究发展到对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符号等专业化传播要素进行研究。除此之外,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播学的融入,国际关系、经济学等周边学科也应有所涉猎。其次,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也应是新形势下新闻课程的改革重点。过去传播信息的方式主要局限在传播者单向信息输出,所以对新闻传播报道要求较低,阐述新闻事实即可。但新形势下网络媒体中除了必要的基础信息的传递,更多的是延伸信息的挖掘,满足受众对更多信息的渴求。例如,对于两会信息的报道,专业化的受众在接收到基础信息后,会产生对于特定内容的追踪性疑问,如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针对特定内容的处理对策等。新闻工作者必须针对基础信息进行更立体化的信息提供和结果描述。所以在新闻教育的课堂中,要注重学生新闻评论能力的培养、特征专栏的撰写培养等。

(三)从招生改革和办学模式改革中解决问题

新闻专业学生人满为患。新闻学希望从理论的殿堂走入实践的民间,障碍重重。针对这一棘手问题,可从招生的角度来思考。目前盛行跨考考研,这条道路同样适用于新闻学。在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中,不乏对新闻学感兴趣并有意向从事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以此类学生为主要招生范围来进行新闻学进修的生源考量,这样做的优势就是极大程度地消除了新闻学课程单一的弊端,未来从业人员在信息传播的广度方面得到提升。此外,拥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媒介融合的现状,提高课堂内容传播的有效性。

三、结语

第6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融合;传媒价值;让渡;调适。

[作者简介]魏正聪,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发展。

罗杰・菲德勒说:“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用自己的需求和智慧创造了形态各异的传播媒介,不断拓宽信息交流的时空疆域;与此同时,新媒介不断涌现,打破即有的传播格局,从而形成多元媒介共生共存的融合大观。

从传媒的发展历程看,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虽然会对旧媒介造成巨大冲击,但它并没有直接导致传统媒介的消亡,“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媒介的演进是“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在融合背景下考察新旧媒介的价值生态,我们会发现价值让渡和价值调适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媒介共生的核心机制。

一、传媒价值的界定

李凯尔特认为:“一切纯粹存在的问题都必然仅仅涉及现实的某些部分……哲学开始于价值问题开始的地方。”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价值理论存在某种联系。但具体到传媒,如何界定其价值,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传媒产品属性的复杂性使然。传媒产品是一种以智力劳动投入为主的劳动产品。智力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它既生产出作为商品的传媒产品的使用价值,又生产出作为商品的传媒产品的价值。“严格来说,传媒信息产品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即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

另一方面,传媒实践中活跃着多个价值主体。传播者与受众各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从而在传播活动中生成不同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的主体是受众,客体是新闻信息,其价值本质是信息价值、精神价值;传播价值的主体是传播者,客体是传播结果,其价值内涵既包括精神价值,也包括经济价值。

第三,媒介的传播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多少活动领域,就有多少种价值。从传播的不同时点来观察,传媒信息处于不同的状态,如信源信息、信道信息和信宿信息,相应地传媒信息的价值也有不同的构成。当传媒信息产品处于其原始形态――信源信息状态时,信息价值更多地体现为信源信息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从而进入传播系统的特质,如重要性、新颖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等;当传媒信息产品处于其传播形态――信道信息(传播文本)状态时,信息价值更多地表现为劳动价值、使用价值、宣传价值和公益价值的统一体,后三者可以统称为潜在的传播价值。当传媒信息产品经过传播进入其实现形态――信宿信息状态时,信息价值也进入了实现阶段。信息价值实现后的形态更多地表现为经济价值与传播价值的统一体,后者具体包括狭义的传播价值、舆论价值和公益价值。

基于已上原因,从目前学术界对于“传媒价值”这一概念的界定来看,很多表述其实都是从具体的传媒形态入手,而进行地具象的或者说偏表象的分析;尚且缺乏一种着眼于整个大众传播宏观视野的、能真正揭示所有传媒价值之核心和实质的科学的、完整的表述。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价值”这一基本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对之理解与运用的差别。根据我们所搜集的资料,国内外关于价值概念的表述至少有二十多种。其中尤以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给学术界带来的争议最大。一种是主观价值论,强调价值就是主体需要、情感、欲望和兴趣。这种观点主要来自于马克思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克思说:“……如果说,‘按照德语的用法’,这就是指物被‘赋予价值’,那就证明,‘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另一种可称为客观价值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价值是独立于价值对象和评价主体之外的一种先验的性质,是客体与生俱来的某种功能和属性。前者片面夸大了价值主体的作用,忽视了价值客体的作用;后者只从客体的角度来界定价值的意义,又容易把价值凝固化,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基于这两种观点的缺陷,有学者主张价值的“中间说”。认为真正的价值,既不存在于客体之中,也不存在于主体之中,而是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价值是从人们对待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供需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功能属性,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相媾和的产物。因而它既不是单纯的主体属性,也不是单纯的客体的属性,并且诸多价值一旦产生,也并是所有的价值全部依附于主体而不依附于客体,或者全部依附于客体而不依附于主体的”。

从本质上看,价值实质上就是客体的主体化,它表达的是一定客体对于社会主体人的生存、发展、活动及其结果的意义。对于传媒来说,传媒价值的产生也必须有主体、客体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主体有某种需要,媒介作为客体具有相应的属性、结构;这种属性和结构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并对主体的发展有积极的肯定意义。所谓“传媒价值”,指的就是传播媒介作为客体,对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的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一定的满足。

二、价值满足――传媒发展的核心动力

德国哲学家舍勒指出:人是一种趋向的动物。人类对价值的追求,总是面向未来的,这决定了价值是一种生成性存在,具有内在否定性,它以不同的形式和内涵促使人类不断地变革历史客体,不断地认识改造自己,推动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传媒的发展亦是如此。社会环境不同,受众的需求会相应发生改变,这使得任何一种媒介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价值的变迁和演进。可以说,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就是传媒的价值要义,也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

“人类活动的动力就在于其活动的内部,也就是主体不断增长的需要与客体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正如马斯洛所认为,人类需求有若干层次,低级需求满足了就会产生高级需求。从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价值生活中,“现在永远也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的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是在希望中生活”。主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转化为价值追求,通过实践去发现、创造客体对自身需要的积极属性和有利功用,从而形成现实的价值关系,创造和实现价值。

大众传播媒体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基本功能问题很早就受到学者的关注。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概括出传播的三大功能:一是监测环境。二是协调社会关系。三是社会遗产的代际传承。拉斯韦尔的媒介“三功能说”,其实可归结为一个核心命题:传播就是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者的过程;传媒价值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信息价值。

从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看,人们创造传媒、接触传媒、使用传媒的原因和重要,也是为了强化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认知,减少不确定性。借用麦克卢汉“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一说法,媒介必然与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有关,其目的皆是为了借助此感官的延伸来适应环境。文字的发明让人类的传播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弥补了语言传播不能保存的弊端;印刷术的发明,进一步强化了此功能;而报纸的诞生,更是直指信息传播。美国人李・德弗雷斯特(Lee DeForest)研制无线电广播,是基于当时信息只能点对点进行传播的限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安装在大都市剧院舞台上的传播器和屋顶的无线电话,大歌剧音乐可以被传送到几乎所有居住在大纽约市区和邻近地区的居民家中……对其他大城市也会如此。教堂音乐、讲座等,通过无线电话可以传送到国外去”。而宾夕法尼亚州的约翰・沃尔森和弥尔顿-沙普起初的想法也只不过是希望向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发送更加清晰的信号,最终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有线电视的巨人。

可以说,一部媒介和社会发展史,就是人对信息不懈追求的历史。人类不满足于仅仅借助他人之口、一纸之言了解这个世界,而是希望能够更深入、更全面、更真切的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些需求推动传媒从口口传播、文字传播、视像传播一步步迈入今天的多媒体传播时代。

在社会机体的价值实现过程中,主体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就意味着人将怎样选择、设计和创造客体形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这种矛盾推动人们进行价值的创造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证明和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对于传媒而言,以受众为中心,不断强化信息传送的能力,真正做好受众的耳目,将客观世界真实呈现在受众面前,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和要义。随着人类对信息的不懈追求、努力实现和不断升华,传媒价值也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

三、价值让渡与调适――传媒融合的关键话语

由于“人类传播的历史是传播系统的附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由一种系统转向另一种系统”,经历了多次传播革命的累积和沉淀,当今的传媒形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多。为什么新媒介的诞生并没有直接导致传统媒介的消亡,而是能够和传统媒介互相借鉴,最终握手言和,和平共处?透过多元传媒共生、融合的表象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我们可以剥离出新旧媒介之间价值让渡与价值调适的机理。

在社会学中,“让渡”是指某一社会行动者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责任和功能等转让给另一社会行动者的过程。在本质意义上,让渡就是转让。价值生态中的让渡,特指在文明有机体和社会发展的特定情境中,为了追求和达到社会文明的整体合理性,某些价值必须部分和适度地让渡自己。对于传媒而言,价值让渡,意味着媒介功能或影响力的弱化,或活动领域的萎缩;而接受者则获得在此领域活动的权力。

“调适”,亦即调整、修正,使之与环境适应。调适本身具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一个是面向过去,实现对其原有价值领域的回归和重申;一个是指向未来,强调对社会变迁中新生领域的占据。怀特海认为,“低级”机体只是一味地重复同一个样式,仅仅具有样式的“稳定”,而很少对样式进行“修正”的情况应该是,机体在体现过程中应该达成一种样式的“稳定”和“修正”的协调,既要立足过去和现在,也要面向未来。由此,调适是一个复杂的理性行动集合。从本质意义上看,调适是行动者积极的活动,是其采取一定方法扩大自己活动空间以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行动。它既反映了行动者能动性,又反映了行动者的理性。

纵览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在每次新媒介诞生并与旧媒介并列的交叠关头,价值让渡就会发生。在广播诞生之前,报纸是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以《纽约太阳报》为代表的大众化报纸,将排除在社会、文化和政治主流圈之外的公众,纳入到报业价值体系,并实现了它的格言:“太阳光照耀到所有的人。”但是,如何远距离地将信息以声音的方式向人数众多的公众传送,是报纸媒体无法解决的难题。“一个有关将无线电发展成为一种类似钢琴或留声机的‘家庭设备’的计划”始萌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无线电逐渐从一个单纯的技术观念,演变为一种娱乐和商业兼行的庞大实体;热情的公众由此迎来一个更加先进的媒介――广播媒体。人们因留声机的出现,已适应了家庭音乐的环境;而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得到即时的、内容广泛的新闻和信息。到1922年中期,美国家庭收音机拥有量从前一年的5万台上升到了100万台。当电视挟裹着声画合一的特点在40年代末登上历史舞台时,广播新闻传播的即时性、现场感和感染力的优势又被让渡,一同让渡的还有广播的娱乐杂耍功能。

报纸作为媒介的下一个价值变迁,是由电视引起的。1910年,美国有2600种日报,这是空前绝后的。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初期,日报的订阅量翻了一番,广告收入涨了三倍。但电视的出现,带来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不变化。缩短的工作时间、更多的空闲、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及女性进入工作领域,都改变着报纸的阅读方式。1945年至1970年间,总的报纸发行量从4800万份上升到6200万份,但是人们对报纸的阅读时间却下降了。人们只阅读了20%故事,每天不到30分钟的阅读时间,只有15分钟留给了报纸,大城市的报纸订阅率下降使得许多印刷所倒闭。

价值让渡成为所有新媒介得以存在的和发展的契机,但是传媒的价值让渡并不是无限度的、无止境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和碰撞,新媒介的传播优势逐渐彰显,价值形态趋于稳定;旧媒介则在此过程中反思、修正,不断实现价值的调适,从而迈入新的发展进程。以报纸为例,面对广播的强势登录,报纸并没有束手待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0年代解释性报道在报纸中的率先崛起。20世纪90年代,面对电视娱乐本位的价值取向,报纸转向公民新闻的尝试,把大量资源投入到有深度、长期的关键性社区事物的报道活动中,突出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以此拓展新的价值空间。

世纪之交,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成为传媒发展新的里程碑。由于兼容性远胜于其他媒介,互联网成为媒介融合的理想平台;传统媒体对于互联网的价值让渡更是成为传媒融合的重要特征。通过页面的无限链接,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使报纸的信息传播优势在弱化;它的互动参与和交互特征,使得电视媒介引以为傲的娱乐性相形见绌;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多样化、个人化、伴随性和移动传播,也在进一步挤占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可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对我们熟知的传统媒介实行全面包围和占领。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价值空间已被分拆和转移;如何进行价值修正,探寻合理化的生存路径,已成为所有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深刻命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价值让渡与价值调适是新旧媒介共生的重要机制。所有新媒介的出现,都暗含着人们的心理因素;预期和满意贯穿于整个传媒发展。一旦获得了这种满意,传媒的价值调适便得以圆满实现。

第7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网络电视新闻 网络电视 三网融合

网络电视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发展前景较为明朗的新媒体行业之一。网络电视整合电视与网络两大媒介,国家网络电视台的建立更是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冲击。

一、网络电视发展

(一)“融合”背景下媒介发展

美国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说:“传播媒体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的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①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在这种冲击之下,从媒介的形态上进行重新定位,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格局之下生存发展。这种媒介形态的发展趋势被称为“媒介融合”。它包括:

1、内容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②。早在1987年,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将内容搬上网络的报纸。而今,几乎所有世界重要的报纸都在互联网上开辟自己的网站,实时更新新闻信息。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内容融合近几年也发展起来,如2006年时代华纳公司开通in2tv网络电视在美国在线网推出,分为动画片、喜剧等六个频道,并随后推出真人秀频道。

2、终端融合

有学者将终端融合分为两种形态:终端设备融合和终端服务融合。③终端设备融合主要是硬件技术的融合。互联网与电视的终端融合最近几年也有突破性进展。Sony发表了全球首款采用google tv 平台的sony internet tv 电视。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三家企业获得互联网电视牌照。

3、网络融合

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更多的技术范畴的趋势,网络融合更多存在于经济范畴。 “三网融合”(有线电视网 电信网 计算机网)已成为世界媒体传播发展趋势之一。

内容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媒介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单一到多元,分散到集中的路径,这种融合展现了信息化时代的无限可能。

(二)网络电视优势及趋势分析

网络电视称为宽带网络数字电视,也称为iptv 。现在多为两种渠道,一个是普通电视安装网络机顶盒,另一个则是计算机下载相关应用程序如youku等。

2009年12月28日,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正式成立。打造“新闻+娱乐+服务”的视频“内容之王”,是国家网络电视台的定位所在④。网络电视台是在新媒体语境下,“三网融合”后的新兴产物。是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也是对一般视听节目服务网站的全面升级⑤。网络电视有这样一些优势:

1、以受众为中心

网络电视的传播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交互式传播⑥。双方角色较为平等,甚至可以互换。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受众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任意点击。受众从客体变成了主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少了时空限制,传播环节过多,反馈不及时等。可以参与信息制作及传播。

2、个性化突出

网络电视以服务群体和服务对象进行传播,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网络电视的用户集中在年轻的群体,网络电视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传播媒体,22岁的比例最高,25岁左右的次之⑦。

3、内容的海量性

上万个国内外视频节目,综艺娱乐新闻等节目都囊括其中。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服务网满足大众对各类节目的需求,观众可以暂时停止播放及反复观看。

网络电视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网民为网络电视提供了市场。但中国网络电视的发展还有传播者电信业和广电业因为利益博弈而造成的壁垒。传播的技术瓶颈制约网络电视更快的发展,比如网速及视频质量。受众对网络电视接收的程度还有待加强⑧。

二、网络电视新闻的发展

探究网络电视新闻,首先要回顾一下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我国早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有图片报道,电视新闻片以及口播新闻。有图片加解说词;新闻纪录片加解说词,如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口播新闻稿件多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如《简明新闻》由沈力播报,以录播为主⑨。

随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兴起,电视栏目化观念的深入,以1993年4月《东方时空》为标志。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栏目向评论类及深度类发展。评论类如《焦点访谈》,深度报道类如《新闻调查》。

19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这一年的三次新闻大直播“三峡截流”“黄河小浪底”“”,借助各种现代电视技术手段,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直播报道。此后,电视新闻直播进入观众视野。

网络新闻是指:传送者通过internet或者再,而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⑩。广义的网络电视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近变动和正在变动的事实报道和评论,其传播手段是互联网。

(一)上传者上传新闻

现阶段,国内的各网络电视的新闻有依托于用户上传新闻,自制新闻视频素材,由土豆、优酷等播出。甚至主持人的出镜也摒弃传统形式,不用高规格的录制设备,用手机或者一般的摄像头来完成新闻的录制和上传。

(二)照搬母台电视新闻

诸如央视网,凤凰网等依托电视台发展起来的网站,有以文字、图片、新闻结合视频的内容模式。也有将母台的电视节目新闻截断整合,分类放在网上播放。呈现当日网络最热门的时事新闻。

(三)网络电视台的电视新闻

CCTV网络电视台通过论坛即发帖推荐,征集,由网络电视台新闻编辑汇总。网络电视新闻主持人播报每日要闻,续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网友或者嘉宾进行讨论,并加以点评⑾。

网络电视新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点播及个性化

网络电视新闻的收看可以进行点播,使受众可以自由选择点播。受众在网络服务器上可以观看以及下载新闻报道。这样的点播方式充满个性化。

2、实时互动

网络电视新闻报道实现了及时互动。在收看网络电视新闻时,可以自由发表观点而不受时空限制,网民参与新闻的评论讨论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3、新闻丰富

网络电视新闻通过超文本及链接的方式,将新闻事件的发展朝纵深发展,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事件报道,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报道新闻。

4、便于统计

受众在收看网络电视新闻时,完成点击或者下载的同时,实时监测便可以统计点击及下载量。便于相关的广告商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网络电视新闻发展策略

网络电视新闻的发展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应该看到网络电视新闻在现阶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在以下方面着力改善:

(一)做主流新闻

网络电视新闻的自由度和个人化色彩较为严重,新闻的权威性不够。在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等方面,还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把关。对从事网络电视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给予重视。

(二)播出样式多样化,直播新闻的常态化

现阶段的网络电视新闻更多依托电视及文字和图片新闻呈现。网络电视新闻应将播出的状态调整为直播的状态,以“―ing”的方式与新闻事实同步,有固定的栏目,主持人,甚至前线的记者,将播出的样式多样化。

(三)精心制作

网络电视新闻信息量大,这是其优势之一,但信息的冗杂是其弊端之一。精心选择信息,提高网络电视新闻的品质至关重要。

(四)突破技术瓶颈

网络电视新闻的技术还有待提升,“流量”“网速”等关键概念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痛处。质量不高,速度较慢,缓冲时间过长,都是网络电视新闻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①罗杰・菲德勒:《媒体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19

②陈力丹:《2011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57

③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129

④高传智,《国家网络电视台发展空间与战略探析》,《现代传播》,2010(6)

⑤曹琴,《浅议视听新媒体“网络电视台”》,《现代传播》,2010(10)

⑥项仲平、刘静晨,《论网络电视对传统电视的冲击》,《当代传播》,2010(2)

⑦刘潆、吴长伟,《寻找新媒体受众和需求》,《中国记者》,2006(11)

⑧何其聪,《“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的障碍分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⑨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31

⑩杜骏飞,《网络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⑾刘连喜,《传播中国 视听全球》,《现代传播》,2006(1)

第8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三网融合 必要性 立法 监管 普及率 推广

一、文献综述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事实上,关于“三网融合”的实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观看视频,电脑用户通过电脑终端打电话等,通过一个媒介终端,一条数据线路即实现了看电视、上网、通信等多重功能的体验。

自2001年3月15日,国务院在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已然过去21年,尽管近年来国家举措不断,继2010年确定12个首批试点城市之后,国务院于今年1月又确定了42个第二批试点城市,至此,三网融合试点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和地区。然而,由于法制建设、监管体系、利益分配、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等多方面的原因,“三网融合”的发展道路依然显得困难重重,始终无法普及至中国每一个普通家庭。

一直以来,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的制约,通信行业(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广电行业、互联网行业基本互不干扰、各自为阵,形成了在网络状况、经营范围等方面的不同特色,优势与弊端明显。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三大网络独立经营,垄断各自领域的状况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实现三网互通互联变得刻不容缓。

二、“三网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的开放性、兼容性使得它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顺利无阻,而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却基于多方原因,举步维艰。

(一)立法缺失,资源不平衡——整合法律体系,调整准入政策

从美国、英国、日本等“三网融合”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无不把立法作为其发展“三网融合”的第一步,从而为发展提供依据和准绳。同时,鉴于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各自所持资源不同,放宽准入门槛,加快市场化竞争也成为许多国家促进三者不断创新,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反观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现状,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由不同行政部门管理,受制于不同法律规范,各自为营,互不干扰,严重阻碍“三网融合”进程的顺利开展。因此,我国也应该汲取经验教训,制定一部能够为“三网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的成文法(据《京华时报》,原工信部部长称电信法立法已提上日程),并放宽三者间的准入政策,在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二)监管不明——规范监管机制,明晰监管政策

“三网融合”的跨平台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要涉及不同监管领域,因此,为促进其全面畅通发展,三网分属不同机构管理的局面必须被打破。其他国家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通过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统一管理有关事项。如:美国的FCC,英国的OFCOM。其二,实现广播电视网监管部门与电信网监管部门的合作,成立协作部门,对有关事项进行共同监管。如:葡萄牙的ICP—ANACOM。我国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从这两种方式中选取最切合发展实际的方式,严格制定有关技术系统、产业规范、内容版权的监管政策,推动“三网融合”监管的有效、公平及传播内容的健康、积极。

(三)普及率不高,偏远地区宽带覆盖率低——加快技术革新,丰富推广模式

1、树立良好形象,多业务捆绑运营,吸引客户

现阶段,“三网融合”已扩展到54个城市和地区,但其用户数量一直维持在不温不火的状态,普通受众对它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用户规模成为推动“三网融合”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要想吸引用户,首先必须树立“三网融合”模式的良好形象,采用政府牵头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让用户了解“三网融合”的强大功能,自主选择使用;其次可采用低价、换购、套餐等策略,吸引消费者。如:推出以数字电视业务换购IPTV业务,使数字电视用户转向“三网融合”相关业务,最终成为稳定用户;将通信服务、宽带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打包为套餐,使消费者享受实惠,成为“三网融合”业务的固定用户等。

2、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只通过一种媒介终端便可以体验电信、网络、广电等多种功能服务是“三网融合”所要带给用户的享受。因此,为了稳定已有客户群,同时不断吸引新的客户群,运营商必须加强与用户的交流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网罗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率。如:特色节目定制、海量电影下载、体感游戏研发、报纸杂志电子版订阅等,满足各类用户群的多样化要求。

3、促进科技发展,实现技术融合及终端融合,扩大宽带覆盖面积

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更新是“三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宽带接入技术的多样化,使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能够采取无线或有线等多种方式实现三网合一,方便用户采取适合自己的宽带接入方式;终端的融合则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一个媒介享受各种服务,既提供了便利,又节省了开支。而针对偏远地区无宽带的现象,政府及运营商应该借助广播电视网或电信网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互联网进一步扩展到偏远地区,从而拓宽“三网融合”的覆盖范围。

参考文献:

[1]景行:《国外三网融合的情况和发展趋势》,邮电企业管理,2002年2月,第66页

[2]续俊旗,毛飞琴《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国外三网融合经验可资借鉴》,电信,2007年第12期,第15、16、17、18页

[3]邬建中:《基于使用与满足的三网融合推广策略》,当代经济,2011年第1期,第89、90页

[4]胡丹:《浅析三网融合中的法律规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30、31页

[5]吴生高、吴铮悦、季春:《美国“三网融合”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科技与经济,2010年8月 第79、80页

第9篇:媒介融合的弊端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制作;影视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2-0065-02

DOI:10.16604/ki.issn2096-0360.2016.02.037

新媒体是当前影视业常用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技术的互动性与艺术性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弊端,激活了影视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影视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

1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对影视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影视业的审美,而且借助先进技术影视作品更加丰富精彩,同时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有利于影视业的宣传。1)新媒体技术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影视制作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技术可以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影视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从而有效提升影视作品的可看性与艺术性。而多媒体技术中的数据压缩、数据同步等都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渲染力,从而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更高要求。2)新媒体技术增强了影视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影视业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大大增强了影视作品的审美力和艺术性,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素材的再加工,给人更加真切的感受,特别是纪录片中多媒体的使用,极大的增强了纪录片的纪实感。如今电影中较多采用的3D技术更是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观影体验迎来新的篇章。3)新媒体促进了影视的传播。新媒体在影视作品的宣传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新媒体便捷的传播方式让影视宣传更加有效。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让受众可以及时参与互动,为影视作品宣传造势。二是新媒体手段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当一切影像记录都成为拍摄工具,受众对影视作品制作不再陌生,从而最终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和繁荣。

2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功能

新媒体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媒介,互动性强、融合性好是其优势所在。借助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影视制作技术的创新,同时也为影视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1)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融合性。一是互动性。新媒体对影视作品相关元素加以处理,通过音像和图片为观众更好的展现内容,从而实现了观众与影视作品的互动和衔接。二是融合性。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动画处理、声音处理和图像的动态化处理,在这些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影视艺术才能够更加具有表现力。2)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与传播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应用方面。通过HCI与交互界面设计、多模态转换、压缩与编码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达到数据、图像处理的效果,这样处理出来的影视作品能够更加具有画面感和审美性。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也为影视作品打开了市场。二是在声音处理方面。通过采用音频信息处理技术、声音插入及配音等技术,使得影视艺术的声音更加清晰、音质更加优良,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对于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技术而言,此技术在纪录片中也大有可为,画面的切换都是借助该技术实现的。

3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要想实现影视制作与传播路径的有效提升,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性和传播性优势。在影视制作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实现与观众的互动是影视技术发展的关键。1)扩大新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范围。在影视制作中加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提升影视产品的可看性很有必要。这就要求制作方做到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加上多样的表现形式是影视作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多媒体技术在拓展电影作品表现力上大有作为。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电视节目互动,汇聚节目人气。借助多媒体控制灯光、音响效果实提升影视后期制作水平。2)提升新媒体在影视制作中的处理技巧。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影视后期质量。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控制画面感,再辅助以音乐伴奏的处理,通过无缝连接、淡入淡出、特效处理甚至是变调变速等方式,都可以让影视作品中的音质更高、音效更好。3)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受众的互动。互动性是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所在,将该优势在影视制作中加以运用对促进影视作品的繁荣十分重要。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让观众更好的领会作品背后的价值内涵。同时,新媒体实现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pad等多终端传输,可以让观众选择最喜欢的观影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4)实现对优秀影视人才的培养。在新兴影视人才的培养中,多媒体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在日常培训和教学中增加多媒体课程的学习,培训他们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同时在高校中开始文化产业相关课程,对多媒体技术与影视制作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研究阐述,让学生在提高整体审美的前提下,掌握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影视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结束语

新媒体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多媒体媒介的引入,影视产品将更加具有可观性,影视制作水平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袁乐欣.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