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发展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大数据时代特点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大数据所指的不仅是规模,更是包括了数据形式的多样性和数据储存处理方面的复杂性。大数据在概念上指的是不仅大小超出常规,同时也有卓越的数据获取、储存和分析管理能力的数据库。
大数据具有数量大、数据多样、时效性高、价值密度低、真实性存疑的特点。互联网中每一年所产生的数据量都是海量,数据的多样性较高,数据处理速度异常快,但价值密度比较低,需要在大量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另外,在网络社交账号中展示出的内容也往往是经过美化的结果,数据的真实性存疑。
(二)大数据时代的思维特征
大数据时代科技的进步也造成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相比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
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的变化首先是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方面。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针对这一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大数据时代的方式则是搜集更多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之后找出其中的关系,不考虑事件发生的原因而直接找出解决方案。而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也更加注重对整体的把握,而这一思维方式的变化也导致了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能够在庞大的数据量中找出事物发展的脉络,小部分数据细微的不准确是可以容许的。
2 大数据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展示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针对日常行为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推动思教教育建设。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全面数据化也能够将学生生活中的行为完全数据化,根据学生的结束记录、兴趣爱好、社会关系和关注的社会热点等元素进行数据化,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建立起数据建模,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生活的全面掌握,导致产生了比较重大的伦理问题。首先是数据化是思维会导致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全部数据化衡量,而对数据的过分依赖也导致容易出现个人失去反抗性和批判性,学生身上被贴上了“标签”。而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也尚未得到解决,数据的收集、储存、挖掘都有一定的技术上的不足,而大数据本身的安全问题也会导致个人隐私的暴露,从而造成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更有可能导致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技术上的优势进行意识形态的影响。
3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一)树立大数据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创新,首先需要正视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的现实,建立起大数据发展的意识,强化对数据的敏感性,并且树立起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性的转变,构建起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为主题,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辅助的管理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和运转。教育部门推动相关的法律和条例的建设,健全对数据的监管和保密的措施,加强对数据安全的防控体系,构建起对数据牵涉的相关方进行责任承担的合理机制,教育方位更好地展开教育,往往会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追踪学生的信息数据,这也对学生的隐私权造成了侵害,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
(三)培养专业性人才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介入。可以通过从零开始培育专业人才,也可以强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本身的信息化素养,提高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据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同时也需要培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的政治方向的坚定正确,保证工作者能够在大数据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输入时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场,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将数据进行集中,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和共享的平台,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数据进行整合,对每一位学生都建立起思想政治状况的模型,可以直接将学生的思想变化作出图表,一目了然的看出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达成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
关键词:政府;农村职业教育;责任,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下同)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相关条文有第一章第六条;第三章第十七、十八、十九条;第四章第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
六、三十七和三十八条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出台了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规。国务院在2002年和2005年又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两次做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做出了比较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决定在农村兴办职业教育,要求每个县市都要建立1~2所农村职业中学。各行业、部门开办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为整合职教资源,改变农村职教办学分散、规模偏小等状况,河北省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多校一体”的办学体制,要求在每个县市举办一所示范性的综合职教中心。此后,职教中心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规划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职业学校存在办学混乱和分散的状况。一般情况下,每个县市除了由政府主办、教育局主管的县农技中学以外,还有各部门、各行业、企业主办的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学校虽然数量多,但普遍存在着办学规模小、力量分散、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清、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政府统筹后,尤其是建立职教中心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初,国家要求各级政府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趋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当地的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出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到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职教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对办学条件都提出了硬性指标。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各级政府还积极调整当地的办学结构,不断出台相应的措施,支持职教中心的建设,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策扶持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县必须建立一所农技中学到政府统筹、各地投入巨资建设的高规格、高标准的职教中心;从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不能升学深造)到农村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立;从最初的单一学历教育体制到现在的灵活办学机制;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单一的财政投入为主到多元化筹资政策的出台等,职教中心的每一个发展环节都得了政府政策的扶持。
办学条件上的支持和投入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当初的农技中学,还是现在的职教中心,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扩大规模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批复解决;学校增设专业,专业教师不仅可以从师范院校调配,也可从非师范院校、工厂、企事业单位引进;在学校建设投入上,在各县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县市仍能拨出一定数额的职教专款用于职教中心建设,同时给予政策支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职教中心建设的资金需求等问题。
(二)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农村职业教育在20多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和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城镇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相比,却显得滞后很多,这种滞后,又和政府的缺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尽管职业教育法和“决定”、“办法”类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地位以及责任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的某些作为却是不尽如人意,首先表现在政府对待职教的态度上。事实上,大多数县市政府并未真正将职教的发展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职业教育“上头热下面冷”,即地方政府并未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在各级地方领导心中,办好普通高中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首要任务。另外,在教育系统内部也普遍存在着不认同职业教育的倾向,单从教学指导来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设有以基础教育为主的教科所或教研室,设立研究职教的专门机构或科室的则很少。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严重滞后根据国际通例,同等规模的职业中学所需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但我国职业中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比普通高中还要少。这可以从每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中得到证实。以湖南省为例,2001年和2002年,接受调查的13所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仅为387元、394元,分别比普通高中低280元、227元。该省13个县市职成教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平均仅为2.49%,其中1个县市财政拨款为0,6个县市的公用经费拨款为0。这13所学校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为37.59%,生均校舍仅为国家基本标准的一半左右。由于财政困难,中央规定的20%城市教育费附加职教专款几乎不能投入到职教中心。职教中心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和借贷款。
没有给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足够宽松的发展环境首先,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舆论和管理体制等社会环境方面政府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有些方面做得甚至很不到位。由于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创办过程中,绝大多数县市的职业中学是由二、三流普通高中改制而成,因此起点比较低,影响远不及普通高中教育。同时,政府的导向与社会舆论关注的都是普通教育,社会对职教的认可程度不高。其次,政府的推动力不足。实践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三种力量,即政府的推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学校自身的内驱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3%。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来支撑,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和经济同步,甚至要适度超前才行,但现实情况却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没有把职业教育真正纳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致使学校整体发展动力不足。另外,农村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学校缺乏办学活力和积极性。就目前来讲,农村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虽然被冠以“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一校多制”之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的县市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从管理体制上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学校统得过死、管得过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活力。
政府在监督、指导、推动职业学校办学,落实有关政策上还不完全到位作为办学的主体(指公立学校)和管理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政府(主要是县级人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很难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给予真正的扶持和指导。其实,政府对职业学校最好的扶持应该是既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又要落实有关的政策。但是在地方尤其是在县级以下的农村城镇中,国家的政策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劳动预备制度、劳动准入制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监管执行不力,社会需求的拉动力不足,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社会影响力不大。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方式探讨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为经济发展和人们更好地就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服务现代化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一个负责的政府不仅必须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而且应当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
(一)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决定》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省级政府,为确保全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尽快、尽早制定本省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三个增长”、金额预算和公办职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以稳定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学;二是设立职教专款制度,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专项资金审计制度。另外,政府部门要对职业学校加强监管力度,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增加和扩大职业学校的融资渠道,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政府要尽快制定当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划,以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决定》明确提出,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左右,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决定》精神,合理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布局和规划。目前的情况是,普通高中发展过快,学校数量过多,而职业学校数量过少,规模过小。要实现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就必须适当压缩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扩大职业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开展专题研究,在宏观决策上,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以加大职教的发展力度。
(三)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和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真正关注、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要求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要把发展职业教育列为对党委、政府业绩考核和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和追究制。其次,从中央到地方,要像宣传经济那样宣传职教,扩大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再次,政府要切实做好统筹工作。这里讲的统筹,不是指理论上的统筹、政策上的统筹,而是实际操作上的统筹。例如,部门联席会议,不能仅是一种形式,而应该由政府出台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并将此纳入对各部门的考核体系。
(四)搞好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促教
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已基本健全和完善。问题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地方缺乏配套措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较严重;企业、个人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要改变这种现状,地方政府要摈弃地方保护主义,真正从企业长远发展、经济社会和谐进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要因为一时一地的利益而影响全面的发展,要真正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价值观、政绩观和发展观,切实负起责任。要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引导和鼓励企业依法办事。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并在实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控,真正为职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政府在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宏观管理的基础上,扩大学校的办学自
职业教育的经济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外生性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的部门多、制约因素多、受众范围广等特点。现行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有调动发展多方面积极性的有利的一面,但不利于统筹规划和整合资源。要解决管理体制分割的问题,制度创新是根本性的突破,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则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根本保证。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部门、各行业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政府要做好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其次,政府要切实推进制度创新,解决管理体制分割问题。
制度创新主要突出以下五方面。第一是政府统筹。要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实质性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第二是部门合作。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互惠互利。政府要做好推动工作。第三是市场运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第四是促进资源整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利用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以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第五是校企结合、教产结合。首先法律对企业要有约束力,并要加大执法力度;其次是政策导向要明确,真正使企业受益,对企业有驱动力;再次是运行机制要可行,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企业有驾驶力;最后是企业行为要到位,努力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人才竞争力。
再次,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教的发展不能再沿袭计划经济的老路,必须建立相应的职教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一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学校进行自主招生。二是学生考试科目由学校自主确定。三是学生毕业证书按有关规定由学校自主发放。四是学制长短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主确定。五是专业设置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自主决定。六是课程设置与开发由学校自主决定。七是教材由学校自主选用。
在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后,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将下放权项一一制订配套措施。二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注重建立、健全以就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评体系。三是积极推进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六)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
职业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离不开创新。而这种改革和创新,更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促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一文中,对职教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明确的阐述:(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二是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三是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一要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二要加快公办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三要动员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办职业教育。四要促进东西合作、城乡合作办学。(3)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扩大在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一是大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二是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三是继续推动职工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政府就要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职业院校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管理和责任管理,并从政策上给予保证和监督。要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合理确定编制的基础上,允许职业学校的师资进行合理的分流转岗,给予学校招聘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一定范围的自,以满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对师资更新的需要。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真正达到职成教的有机融合,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做法,将职教中心办成县级成人教育总校,把现有的乡镇、村成人学校划归职教中心协调、管理,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以拓宽和延伸职业教育的规模和作用,便于协调开展学历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真正使农村职业教育办好、办活。
当然,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方式还有很多,各地也有许多很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让恒.湖南给职业院校更多办学自[N].中国教育报,2005-5-8.
[2]邢晖.打破职教管理体制的分割[N].人民政协报,2005-10-26.
【关键词】整体性思维 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局限
西方哲学奉行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在最初认识人与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久就引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话题,即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自然作为人类创造价值的工具,由此造成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一理论思潮源于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在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人们试图通过对“人与自然物的平等”等论题的讨论作为保护自然的前提,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忽视人类自身利益诉求的实现,片面强调客观事物的存在和规律制约的作用,弱化甚至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把人置于一种碌碌无为的被动适应环境社会发展的境地,看似保护生态环境,实则限制了整个人和社会乃至自然界的全面发展。其实本质上人与自然并没有目的论的关系,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中心,两种“主义”最后的落脚点也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因此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寻找更加适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与道路。
二、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优点
中国哲学的特点在于它主张主客体的统一或合一,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人的主观能动和全面发展,有关自然界和客体的问题,最后都要落脚到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问题上来。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即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不是把主体与客体分裂开来,在统一体内,不论是实现对所谓“主体”“客体”各自的发展,还是减小由于各自对立产生的阻力,最大限度促进整体的全面有序发展;第二,在传统思维中,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把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即人和自然界是一气相通、一理想通的,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作用的范围内合理发挥人的能力,尊重规律才能更加清晰地摆明人的立场,不把自己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应规律才能做到趋利避害,最终实现人的利益;第三,整体性思维并不是以认识自然或者赞扬人类为目的,而是以实现真善美合一的整体境界为最终目的。不是把人置于被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境地,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视人的作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实践,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又要保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发展。
三、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于可持续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做到主客体的统一。主体客体只是相对而言的,更不能片面采用“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说,而应该坚持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天佑众生,世界大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充满慈爱,善良安定,就是强调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整体的平衡,就是一种广阔的胸怀。因此需要我们树立整体观点,同时搞好个体之间关系,使得整体功能的发挥大于个体简单相加之和,在有机统一的整体内,个体也得到最佳的发展。
第二,尊重与顺应自然规律。生命在周而复始中变迁演化,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是客观的,神圣不可更改。崇尚“无为”,不是毫不作为,而是不要“妄为”,即不要破坏天、地、人的和谐与平衡。万物都在遵循自身的规律生息繁衍,新陈代谢,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求得一种稳定的生存境界。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在开发和升华自我。维持生态平衡,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让其能够积极地休养生息。在处理人和自然界关系上,要合理取舍,综合开发,整体把握。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只有遵从自然的秩序,尊重客观规律,采取顺时而动的生产措施才能使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良性循环的状态,才能使有限自然资源获得最有效的利用。
第三,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适应人类需求,协调环境发展,实现可持续。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环境下,对于资源的有序利用和重复利用已经被证明了可行。不能片面利用资源能源高消耗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虽然取得了暂时成果,却对未来长远的发展不计后果。对于有限的资源,已经用掉的能否通过人为手段进行补充,正在流失的应该减缓浪费速度,增进利用层次,还未触及的,在综合论证和优劣评估严密论证下保护性利用,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尽可能多的效率,用科学的综合利用取代传统的粗放榨取,在自然资源不可持续的限制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仲泽,方延军.天人合一[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
[3]王崎峰,王威孚.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环境伦理价值[J].求索,2009(6).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转贴于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在既定的正式制度框架下,非正式制度将对实际的制度创新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最终的制度创新过程实际上是正式制度变化与非正式制度变化的统一和互动过程。非正式制度(如、社会习俗、文化观念)对经济增长或者发展的影响,并不在于其与正式制度摩擦费用的高低,而在于其是否降低了、增加了人均资本投入与运用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费用和成本,还是保持原来的水平催万田,2008)。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存在一定的刚性,这种刚性的强度受计划经济影响的深度与人们容纳市场经济观念的程度有直接关系。计划经济存在时间越长,刚性越强,思想转变越困难,新的非正式制度就越难以形成。
一、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也称之为软约束,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规范,而这种规范对行为的约束也就成为非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从何而来?它们来自于社会传递的信息,并且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008)。非正式制度由于是长期演化而来的,生命力相对持久。当然,非正式制度具有两面性,有时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时却阻碍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一般来讲,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
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如诺斯所言,“两者都是人类互动规则,构成了一个连续过程:从禁忌、习俗、传统到成文宪法。”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非正式制度具有一定的演化性,相对正式制度变迁缓慢。非正式约束解决协调问题时采用的惯例习俗等因素受文化影响较大,因而当正式约束变化时,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非正式约束并不直接随之改变,而是具有一定的渐进性和滞后性。“从变革的速度看,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比正式制度变迁过程更长。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一些正式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制度,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内含着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杜威漩,2007)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有时在交易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历史上看,在正式制度建立之前,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非正式制度来维持。即使在现代社会,正式制度也只占很小的比例,人们生活的大部分行为仍然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例如并非所有纠纷都是通过正式法律程序解决的,有时就是依靠一种获得广泛认同的非正式约束结构来解决;三是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可转换性。一方面,正式制度在产生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世俗化、习俗化,成为新的非正式制度;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也可转化为正式制度。当某一非正式制度被认可的人数超过一个临界点时,为了避免其模糊的阐述导致实践应用中的不当,官方往往会将该非正式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公布实施,非正式制度就成为了正式制度。
二、东北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对东北地区来讲,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主要有意识形态、传统、伦理规范、道德习惯等文化因素。这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源于计划经济体制而形成的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文化,另一部分是固有的区域文化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1 浓厚的计划经济意识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原有计划体制存在时间最长,根基最深厚的地区,计划经济意识形态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也极为深刻,有强大的主导作用和惯性,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体系根深蒂固。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政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干预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存在,同时,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仍然没有彻底根除,传统计划经济的“等、靠、要”的思维依然存在。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过度的依存关系导致东北人对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接纳能力较差,在诚信、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理念方面与发达国家甚至东部沿海地区都有不小的差距。“克服东北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刻板守旧的思维惯性,难度在于已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心理的潜意识层面。如果不着力冲破已成气候的‘集体无意识’文化氛围,是焕发不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活力的,这也是不少东北人在本地无所作为,而一旦到了开放地区却可以大展宏图的根源所在。”(王雅林,1996)
2 长期的文化惰性
东北地区的早期文化是由农耕和游牧文化融合而成,移民又使文化自南而北嵌入,具有分散性和自发性。持续多年的移民浪潮,加上原有的游牧文化,错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农耕社会的独特文化结构:(1)生产方式粗犷。游牧文化以粗犷豪放著称,东北人早期属游牧民族,生活生产方式外延性明显,缺乏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这加重了东北地区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倾向,尽管这种生产方式早已不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21生活方式悠闲。东北地广人稀,庄稼一年一季,农民常忙半年闲半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稀少的人口使东北人养成了靠天吃饭的农业意识,农耕文化始终未能有效转化为商业文化;(3)家族性弱化。东北移民往往不是以家族方式迁徙的,而是以个人或小家庭方式迁徙的。所以,东北的血缘关系和家族统治比中原地区要薄弱。这些特点与计划经济的意识形态相结合形成了东北地区文化的惰性特征,思维方式趋向于不思进取,怕变求稳。文化惰性的不断强化,客观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消极作用。
——以T市H区政府为例
一、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从整体经济到实体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带来的严峻考验,出于保障经济形势平稳的需要,中央政府已经习惯于在宏观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各项政策调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特殊形势下更会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调控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如何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正确贯彻落实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将其快速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从微观层面直接帮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和抓住机遇,使企业在确保生存的同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和实际的课题。
本论文试通过研究分析在金融危机形势下,T市H区政府如何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符合自身实际的政策措施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及其取得的经验和效果进行概括总结,力争具备一定的指导性。
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现实意义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性大范围的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采取何种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将会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尤其重要;二是中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地方差异巨大,中央政府的决策部署必然突出指导性和原则性。当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逐级传达到地方后,地方政府在实际落实上级指令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定适应自己区域特定情况的操作办法,调度区域经济,在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下直接扶持企业发展。那么,总结概括一套符合地方实际、适应地方政府操作的有效的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操作办法,现实意义十分巨大。
在理论意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国家层面经济调控政策的研究非常集中,而对地方政府如何在微观层面扶持企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不多,更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本文即尝试从上述角度进行研究,力争为相关理论的形成做出一些贡献。同时,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指导下地方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是应对危机的非常举措和直接干预手段,政企在金融危机特殊情况下联系十分紧密,明显有别于我们普遍倡导的政企分开等发展方向,由此将会引出金融危机形势下对政企关系的重新界定。
二、论文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及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必然从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职能角度出发,因此本文以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并作为概念框架来分析。
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畴是由政府经济学研究衍生的,具体指金融危机特定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从微观角度发挥服务企业职能。核心概念包括:政企关系、地方政府、扶持企业等。
通过有目的地查阅相关文献,我们认为,国外与国内从宏观角度研究把握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文献比较丰富,成果比较丰硕,特别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分析社会转型期如何理顺政企关系的文献很多。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和施政特点,从微观角度研究其施政过程中如何具体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文献较少见,更少有对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政府如何采取非常措施扶持企业发展的研究,没有一套具备较强操作性的规范实施办法,更没有形成具备一定借鉴意义的相关理论及概念。对此,本文在克服相关文献较少的困难,尽量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更多地采用联想推理、逻辑判断、数字比较等方法对涉及问题进行原创性思考和分析研究。
三、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本论文研究思路(逻辑进程)主要是:首先,概括总结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和方法。其次,结合上述背景分析,以T市H区政府为实例,综合分析研究基层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目的、实际操作办法及其效果。最后,试归纳总结出具备一定借鉴指导性的、符合地方政府施政特点的金融危机等特殊形势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思路办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除经济学基本方法论外,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定量统计分析法、试验方法等研究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调研,掌握企业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其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准确的统计数据分析,对企业在接受政府直接扶持后生产经营效果变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得出结论。
本文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选题原创,比较符合时势,具备较强现实意义,创新性总体较强;二是论文纵向跨度较大,从宏观经济走向、中央政府调控到地方实体企业发展形势、地方政府措施都需要阐述,从政府经济学相关理论到地方政府对促进经济、服务企业的施政尝试都需要分析研究,分析的层面、角度较多;三是研究方法涵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四是以顺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形势的有代表性的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实例,采用资料真实客观、鲜活;五是提出观点、得出结论在当前具有较强的借鉴性、实用性、推广性。
四、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理论贡献
1.2.1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选题研究的理论贡献
1.2.2.1金融危机特殊形势下对政企关系的新界定
1.2.2.2对地方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办法进行总结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整体架构
第二章 政府与企业关系概述
第一节 研究政企关系重要性
2. 1.1 研究政企关系的理论意义
2.1.2 研究政企关系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节 政企关系基本概念和理论
2.2.1 政企关系研究的历史脉络和趋势
2.2.2 政企关系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三节 我国政企关系特点
2.3.1 我国政企关系的复杂多样性
2.3.1.1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2.3.1.2政府与三资企业的关系
2.3.1.3政府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2.3.2 我国政企关系的发展变化性
2.3.2.1改革开放前政企关系发展特点
2.3.2.2改革开放后政企关系发展特点
2.3.2.3金融危机特殊形势下政企关系特点(比照美国凯恩斯主义)
2.3.3 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途径
第三章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
3.1.1 政府宏观调控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必要性
3.1.2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
3.1.3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趋势
第二节 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3.2.1 21世纪初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
3.2.1.1 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发展趋势
3.2.1.2 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3.2.2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3.2.2.1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2.2.2 金融危机也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第三节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
3.3.1 金融危机形势与我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分析
3.3.2 中央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的具体政策(财政、就业等)
3.3.3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金融危机形势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实例分析—以T市H区为例
第一节 地方政府施政特点概述
4.1.1 地方政府施政环境特点
4.1.2 地方政府施政方式特点
4.1.3 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式及效果
第二节 T市H区区域发展背景概况
4.2.1 T市H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定位(具备滨海新区特殊背景)
4.2.2 T市H区区域快速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金融危机形势下T市H区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实践
4.3.1 金融危机对T市H区企业发展的影响
4.3.2 T市H区政府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4.3.2.1 扎实开展基层调研并制定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实施方案(从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角度,结合区域发展规划)
4.3.2.2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政府经济调节职能角度)
4.3.2.3 努力扩大内需消费(从政府经济调节职能角度)
4.3.2.4 潜心打造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公平环境(从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角度)
4.3.2.5 全力保障企业人员就业、分配和生活水平稳定(从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角度)
4.3.2.6 利用政府优势直接扶持企业发展(分为正常服务和特殊政策措施方面)
4.3.3 T市H区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的特点和创新
4.3.4 T市H区政府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观察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措施的归纳总结
5.1.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遵循原则
5.1.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二节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发展相关问题展望
5.2.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的发展趋势
5.2.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结束语
摘 要: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数字媒体已成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并正在渗透到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众多方面,“数字媒体内容平台”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当前随着数字媒体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入化,数字媒体理解面临着媒体对象复杂性、媒体数据规模化、应用需求多样化等挑战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媒体应用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媒体内容的有效表示、建立符合人类媒体认知的计算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并且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需要重点解决3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媒体认知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构建符合媒体理解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媒体对象固有的多义性、多态性,发展刻画媒体对象多义性和多态性的表示体系;针对媒体计算应有的协同性、高效性,突破制约媒体处理协同性和高效性的技术瓶颈。该研究围绕该项目的三大科学问题之一――“媒体认知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如何符合媒体认知的特点”,开展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从视皮层细胞与网络水平的信息加工机理、双光子成像手段、理论建模、计算机仿真等几个方面研究视皮层神经机制是如何支撑视觉认知层次性与整体性的,建立模拟视皮层神经机制的算法模型,研究如何在算法层次实现认知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神经科学与计算科学在视觉问题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并进行实验验证,为提高数字媒体理解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字媒体 视觉认知 层次性
Abstract:Digital media is the major information source in current world, and it influences the economy,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welfare of the people. Thus it is one of the key issue in 973 projects. When more and more digital media is provid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information become a huge challenge, as well as a bottle neck, considering it complexity, data size, and diversified needs.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based on human cognition, to set up an effective representation, and to highlight the speed of computer, and integrate them together. It is highly demanding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questions.(1)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reflect the hierarch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visual system.(2)To establish a representation system to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objects.(3)To break the technical bottle neck for more effective computation.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irst scientific question, by using multiple techniques, including two photon imaging, computational model, simulation. In detail, we studies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rom retina to visual cortex, how the top-down feedback and bottom-up feedforward projections work as a whole, how a computational model simulates this process, and how this computation improves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Importantly,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will be compared side by side, to speed up this well-integrated project.
Key Words:Vision;Hierarchy;Top-down;Bottom-up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0117&flag=1
关键词: 中学政治 学业水平测试 评价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一些地方初中思想品德课已经退出升学考试的历史舞台,高中思想政治课到2017年大部分省份也作为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来考查。考试方式的转变,给一些中学政治教师带来困惑。是不是新的考试评价方式意味着政治课地位的下降?它给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启示?新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核心价值观在哪里?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当前的中学政治课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的核心价值观
学业水平测试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有一段历史,有代表性的是2005年江苏省开启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的,也就是教育界熟知的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08高考方案。随着高考考试改革的发展,注重过程评价是考试评价方式的一个历史大趋势。综合近十年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改革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革;核心在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实关照,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方式多元化。
(一)以生为本,回归本质。学业水平测试作为一种考试评价方式,其背后的根本价值思维方式在于回归教育的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回归到教育的生态自然环境。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现实,教育必须培养具有信息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劳动者。教学不再仅仅以考试评价为目标导向,要符合时代客观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师为先,评价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目标导向作用。这是传统教育对教师思维的引导,不过可以趋利避害,发挥效率优势,积极进行政治课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于加快中学教学改革的步伐具有重大作用。这里的关键是政治教师考试评价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积极尝试新型的命题观念,“命题是学生学业成绩检测的重要环节,是每个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1]。
(三)关照现实,减负进步。如今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学生学业减负是一个社会热点。学生不是学的东西太少了,而是很沉重。而这一切原因,一些教师归结为高考的指挥棒。这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否定高考的巨大历史价值和作用。教育者更应该从教学、管理、课堂和评价上综合考虑。另一方面,科目众多考撕脱习,并没有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出发评价,不利于培养有个性、有专长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说回应了这一教育和社会现实问题。
二、考试评价方式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新启示
伴随着新一轮考试评价改革的大潮,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开始回归全国卷,打破了以往考试评价各自为政、参差不齐的局面,而且研究新课标卷,能够发现新的课程改革考说姆绞胶湍谌莘浅A榛睿不是考试评价回归全国卷后呆板、陈旧、封闭了,而是更加灵动、新颖、开放了。一线中学政治教师也有很深刻的感受,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要求更高了,以前形成的应对高考的“八股文”不行了,这是思维长期封闭僵化的结果。新的考试改革的确迫在眉睫,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一)积极应对,认清目标。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有知识性要求,更侧重思想性考恕H绯踔兴枷肫返驴危初中思想品德的考俗吖了从封闭式考试到开卷考耍直到今天许多地区的学业水平测试。从评价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能看出是在回归政治课的学科本质,初中生的法治观念、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封闭式的绝对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现实要求。教材、教学、评价都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过程性考试评价方式也是对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积极回应。
(二)丰富形式,高效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化要求教学方法要积极进行改革。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形式上和思维上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朝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政治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各种高效课堂模式,如翻转课堂。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
(三)求真务实,主体为本。应对新一轮的考试评价方式,逼着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不能缺位,对课堂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能错位,对学生不恰当的引导;更不能越位,就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满堂言”。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是课堂的主旋律。新的考试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恕4鸢敢丫不再固定,走向开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回到自然地课堂生态中,有压迫、压力、约束地进行自由、大胆、开放的思考和争辩,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各种思辨能力。
三、中学政治评价方式新趋势及政治教师的新使命
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会响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新的考试评价方式并不意味着政治学科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政治教师工作任务的减轻,更不意味着对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放松,而是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上提高,从而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根据思想政治课学科的复杂性、时代性、实践性等学科特性,思想政治课是紧密结合中国化成果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科研、评价必须积极回应新动态,增强本学科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政治教育者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新任务,动态地提高学习、科研、教学的能力,适应新的考试评价发展。
参考文献:
供电企业在国家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供电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整个企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将来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出来其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若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一定会阻碍供电企业的发展,因此,供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应该紧扣时代的主题,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使传统的方式得以改变,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1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缺陷
1.1 针对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薄弱
供电企业是一个大型的企业,里面涉及到的行政、职能部门等较多,因此,各项工作的员工人数相对较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时,采取的方式一般是将所有员工召集在一起进行系统教育,减少对员工进行分批教育的次数。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会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无论是从教育内容,还是员工现状的角度而言,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针对性较为薄弱。当今时代下,员工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与信念会随着时展有所变化,并且供电企业员工在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责任与知识范畴,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尽可能的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1.2 实效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不明显
新形势下,各种信息技术全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供电企业能够充分抓住机遇,使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方式具有多样化。比如,供电企业在开展工作同时,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各项文化活动等。虽然部分供电企业强有力地结合时展需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但是组织这些活动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否具有实效性还需要在日后考量。甚至有的供电企业虽然口头上一直在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活动的意义以及重要性,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只重视形式,没有真真切切考虑到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难得精心组织好每一项活动。
1.3 重视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不足够
供电企业的领导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与阶段性目标都有着决策权,有的供电企业的领导过分的看重企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经济效益,而没有看到长久的利益,因此,对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领导的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所具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久而久之,思想政治工作在供电企业中也形如虚设了,最终的恶果便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部难以开展下去。
2 促进新形势下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有效转变的途径
2.1 结合互联网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如今,互联网发展形势较好,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供电企业,也应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结合互联网运用。借鉴互联网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与渠道,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为新形势下的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增添时代特征,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展现工作的实效性。
2.2 强化思想交流取其经验
供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抛弃员工的想法与需要,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与员工进行交流互动,强化思想交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一定非要使用专职化、规模化的手段,可以结合实际需要与环境氛围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成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在工作中新员工与老员工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彼此加强了解的同时,新员工还能够获取宝贵的经验,方便在工作中尽量少出错,提高工作的效率。
2.3 建设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供电企业的部门较多,人员数量多且具有的知识层面较广,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位工作者走上了岗位就具有超强的知识与技能,不用再学习相关或其他的专业知识了。供电企业里面的员工要想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就得抓紧机遇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强化系统知识与技能水平,从而使自身储备多方面的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真正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企业的相关领导应全方位地了解影响员工思想的因素,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形象与标榜,而且相关领导应该深入基层工作调查,对在工作中有杰出表现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表扬与奖励,比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此形成正面宣传。
2.4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并完善相关的机制
企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该项工作顺利实施。供电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与领导责任制,保证每一个部门都能够正常工作运行,为供电企业创造效益。此外,避免有的工作者出现偷懒等现象,企业还应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让员工从内心重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履行自己的职责。企业借助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地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与动态实施考核,并在落实奖惩制度时可以参考考核结果,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警惕性。
2.5 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有效转变
以人为本的观念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理念之一,不仅是国家在发展中需要秉承这样的理念,供电企业若想正常运行也应时刻围绕这种理念开展各项经济活动。供电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尊重员工,并注意员工思想的转变,与员工互相交流,真心关怀员工的生活与工作,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从而在工作中更加富有责任心与积极性,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
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过程中,企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各部门的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协调,共同探索工作的新方法,大胆创新。企业不能因为自身的性质磨灭了人们具有的创造性,企业主动为员工提供培训平台与教育机会,能够帮助员工发挥潜能,找出灵感,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增添新动力,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