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融合的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手机媒介 手机报 波特竞争力模型
一、手机报是传统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机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不仅是私人的通讯工具,而成为可以传送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多功能媒介,同时手机的便携性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随时随地与外界沟通成为可能。3G、4G的发展和三网融合成熟后,将进一步促使手机朝大众化媒介发展。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威胁到已有媒介的生存空间。但即使到了电子传播时代以及手机带来的互联移动时代,旧媒介也没有消失,反而相互融合,在新的环境下寻求变革。比如广播在电视产生后,其功能空间就从“广场”转变为私密性的“卧室”。同样,手机报也是传统报业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的一种选择。因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人们接触信息使用的媒介。手机报也只是适应这种变化。在历史上,新闻业选择报纸作为承载物质并非偶然,是因纸质便于携带并且能长久保存。而如今手机的便携性已经超过了纸质,并且手机的即时性和个性化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新闻业的载体从纸质移转到手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截至2012年3月,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接近10亿,这就意味着通过手机这一媒介,新闻能够接触到比传统报业更多的受众,手机报市场前景广阔。
手机报虽然是传统报业寻找出路的必然选择,但自2004年我国第一份手机报开通以来,其发展却没有预期的乐观,反而困境重重,因此甚至有人提出手机报只是一种过渡,不会长期存在。笔者认为手机报将作为一种常态成为新闻的另一个载体,其困境主要在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弱。
二、利用波特竞争力模型分析手机报行业的发展
波特竞争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关于分析行业竞争环境的模型,包括“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竞争”。笔者就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手机报整个行业的发展困境。
(一)内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弱
首先,手机报的产业链框架是作为内容提供商的纸媒负责编辑内容,网络科技公司提供适合手机报的软件系统的技术和设备,运营商掌握的用户资源则是目标人群。这样的结构就限定了手机报的发行渠道只能通过中国的三家网络运营商,造成发行渠道的单一,使得从手机报到受众的通道阻塞,即同一区域的受众能收到多份手机报,这也加剧了手机报内容的同质化。另外,手机报优于传统纸质报纸的一个方面在于其能够收取订户的订阅费或者浏览网站的流量费而不用完全依靠广告收入。但是由于手机报特殊的发行渠道,所有的收入都必须由报纸、网络科技公司以及运营商三方分成,且报纸分成只占少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广告收入一直不断减少,传统纸媒不得不在承担广告收入减少的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开辟手机报市场,这无疑会恶化报纸产业的生存境况。但目前这种发行渠道并没有替代性,使得传统报纸从一开始就处于弱势。
(二)手机报行业内竞争激烈且潜在进入者多
自2004年我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诞生以来,我国已有1500多种手机报。不仅有各区域性报纸开通的手机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纸也开通了手机报。而且目前地区性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阶段,传统报业的战火无疑会延续到手机这块新大陆上。以报业发达的广州为例,该市拥有《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6份日报和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周报,而每一个报纸都开通了手机报。另外,该市市民也可以订阅其他全国性手机报,以致广州市的手机报多达39种。此外,手机报作为一块充满潜力的新土壤,其他媒体以及运营商也看准了其潜力。比如中国移动开通了自己的《新闻早晚报》并且是订阅量最多的一份手机报,同时它还和新东方合作创立了《M-Zone英语》来争取年轻用户;而以《电影爱好者》为代表的杂志也纷纷开通手机报以扩大市场。可以预见的是,以后将还会出现更多满足受众不同需求的手机报,这个领域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三)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手机报的替代产品多
一方面,随着3G、4G的继续发展和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都将在手机屏上寻找新的空间。另一方面,手机因需要兼顾接听和通话的功能及具备便携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屏幕不能太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机报承载的内容,这就意味着手机报的内容主要是作为一种提示性的精练化内容。此外,手机的上网功能使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网络搜寻多样化的信息,而且人们可以使用微博等工具主动消息,并即时转发和评论,这些都是手机报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手机报不仅要和视听新闻竞争,也要和同样是文字新闻的各类网站竞争,其优势进一步被削弱。
(四)手机报用户的议价能力强
首先,手机报用户只有一个接受平台即手机屏,但是却可以选择各类型的手机报。手机用户的多种选择,使得手机报成为买方市场。其次,目前手机报的盈利方式主要有“收取彩信定制用户的订阅费,按时间计费,WAP网站浏览以及广告收入”三种。就订阅费而言,用户通过一定的订阅费可以每天接到讯息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第二种按时计费的方式在互联移动时代则不具有竞争力。因为目前网络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包月上网业务,花订阅手机报同样的钱也可以浏览新闻网站。手机报仍然是采用“推”的方式编辑内容发送给用户,而手机上网却使用户完全主动采用“拉”的方式,用户的主体性更加凸显。第三种广告模式是媒体获得生存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手机报广告还有一个适应期,毕竟手机是一个私人媒体,广告的无孔不入将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并且手机报广告不同于报纸广告可以利用版面大小的冲击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何运用手机有效表现广告也还在探讨期。所以在手机报与用户的关系中,用户的议价能力强,手机报处于弱势。这对手机报造成了诸多挑战。
结语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新闻;创新发展;实现路径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主要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即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形式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1]。广播是一种以“听”为主的媒介形式,这种“听”的性质意味着要实现与其他媒介的融合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其实,在电视媒体出现后,广播一直是在电视与平面媒体的夹缝中生存,而近年来又面临着以网络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与挑战,因此传统广播媒体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主动寻求和强化与其他媒体的融合,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广播受众。本文拟分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新闻传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探讨在此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新闻传
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就传统媒体而言,广播新闻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受众规模和影响力都落后于电视和平面媒体新闻。随着近几年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往受众通过广播、电视或报刊来获取新闻资讯,现已逐渐习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微博、微信或新闻客户端来浏览新闻。换言之,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已从传统的借助广播、电视、平面媒体逐渐转变为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这种改变给广播新闻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广播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广播新闻受限于“听”的传播方式,声音稍纵即逝,既没有生动的电视图像,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又因为篇幅的缘故难以对新闻事件展开详细深入的讨论,在深度上也略逊于平面媒体。目前广播新闻传播仍受每日播出时间和次数的限制,一旦错过时间,听众便无法收听到相关的新闻节目。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广播新闻影响力减弱。
2.广播新闻受众老龄化与流失。
一方面是用收音机听广播新闻的忠实听众日趋老龄化,受众人数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手机等便捷的移动接收终端从新媒体中获取新闻资讯。在享有较大时间自主选择性的同时,当下的年轻人热衷互动,更喜爱时尚化、非规范的网络语言风格,这都是造成广播新闻年轻受众流失的重要原因。
3.广播新闻内容的滞后性。
出于每天播出次数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广播新闻内容方面有一定的重复率,在播出时间上也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在重大或突发新闻的播报方面,与电视和网络媒体相比,广播新闻的时效滞后更为凸显,在激烈的媒体资讯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简而言之,受众资讯获取习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体的竞争格局与增长趋势,单一介质的广播新闻传播在与其他传统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在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下,其生存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这意味着传统广播新闻传播急需利用媒介融合的大平台寻求创新性突破,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生存与发展。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创
新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极为多元化。基于此,广播新闻正不断强化和深化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自媒体的合作,在技术上拓展广播新闻传播的渠道。目前电脑、电视、车载收音机、手机等终端日益丰富,广播新闻的受众到达率已明显回升。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的《2013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综述》显示,2013年在我国的广播节目中,新闻节目的收听率回升到61%,远高于交通、生活消费等资讯的收听率[2]。由此可见,广播新闻应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编播形式,拓宽优质节目的输出渠道,重塑广播新闻的品牌形象。
(一)电台内部不同栏目的信息融合
媒介融合是一个大范畴,众多学者强调的是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介融合定义不但指出融合的形式包括大量媒体之间的内容分享,还强调新闻编辑部内部人员的合作与互动[3]。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媒体在向外寻求与其他媒体融合的同时,应首先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效益。由于不同的广播频率、栏目定位及播出时长要求的不同,在操作上,可把一次新闻采访的素材制作成不同篇幅、不同侧重点的稿件,在不同栏目中进行差异化运作。换言之,以广播新闻素材为基础,在不同广播栏目间滚动播出,达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以广东广播电视台2015年11月举行的2015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的报道为例,笔者采访了近半数的与会外国经济专家(即省长经济顾问),并在新闻、新闻专题和外宣新闻版块分别发稿。在广东新闻广播的新闻栏目中,题为《国咨会开幕,省长经济顾问热议广东经济转型升级》①的报道突出新闻时效性和新闻点,即在官方新闻会召开前,笔者利用会议茶歇时间,采访外国经济顾问,把所获悉的会议信息写成新闻稿件,其长度适用于当天的新闻报道。第二天播出的新闻专题稿件《国咨会顾问提炼金点子助力广东开局十三五,建议推广“物、服务与人互联”智能制造、优化构建协作与包容性创新环境》②,侧重梳理观点,按不同热点话题,归纳外国经济顾问在会议不同场合中最精彩、最有建设性的发言,凸显其针对性、前瞻性的建议内容,稿件长度较长。而在随后播出的外宣新闻节目中,笔者的英文稿件《Today’sFocus---InternationalConsultativeConferenceontheFutureEconomicDevelopmentofGuangdongProvince2015》③则重点呈现外国经济顾问对广东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建议,并以西方听众易于接受的角度和风格,对笔者原有的中文新闻专题稿件内容做出取舍及编译,向西方受众传播广东以开放的心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创新的信息。上述案例显示了电台内部信息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只要记者和不同栏目的后方制作人员有意识地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根据其不同的要求,把采访素材运用到不同的栏目中,就能高效地利用好采访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与电视媒体融合
“媒介融合可以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可以是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融合的目的一是整合资源,二是扩大影响,对广播媒体而言,后者可能更重要”[4]。美国学者戈登把媒介融合更具体地归纳为五种类型,即所有权融合、战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及信息表达融合[5]。戈登把所有权融合放在五类融合之首,可见其重要性。近年来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合并已成为一种趋势,广东电台与广东电视台也于2014年合并,成立广东广播电视台,旨在整合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提升竞争力。电视台的采编资源与广播电台相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相对更雄厚,电视记者奔赴的新闻现场相对更多。在电台与电视台合并的背景下,电视记者可将电视新闻稿件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利用,即以电视新闻素材为基础,在广播新闻栏目里综合利用电视新闻素材。以《我们的坚守》④报道为例,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记者采访了微生物学家李泰辉教授,该稿件在广东卫视2015年5月1日的《全省新闻联播》中播出。在对标题和部分内容进行调整之后,《行进中国,精彩故事:青山走遍只为“菌”的广东微生物所研究员、微生物学家李泰辉》⑤于5月4日在广东广播新闻中心的新闻栏目中播出。在电台与电视台整合的背景下,广播与电视的融合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合并之后电视媒体所做的新闻稿件可视为是广播新闻声音素材的“富矿”,随着融合的深入发展,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将能更便捷地综合运用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资源,甚至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提出素材预约和订制要求。
(三)与开放性网络平台融合
广播与网络的融合实现了广播传播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微博平台实时、开放、互动的特质已为广播新闻和网络融合的创新发展所利用。受众可在微博平台留言、评论、爆料及转发,这不但提高了对广播新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保持了在新闻再传播过程中的热度,而消息的继续发酵,又为新闻的发展引出新方向,提供了新素材。当然,在此过程中,记者需牢牢把握好新闻素材的精准度。以广东广播电视台设立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帐号为例,它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公众参与优势,实现了广播新闻和网络互动传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以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策划的新闻直播节目《寻找华南第一枪》⑥为例。为配合该广播节目,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于2015年9月2日当天连续更新49条博文,图文并茂地在微博平台同步直播这场年度重头戏。微博平台上的配图既有记者们前期采访的现场画面,也有采访对象的照片、珍贵史料的照片和所走访的抗战遗迹照片。这样的图文直播,既能让没有收听到广播节目的受众了解到其最核心和最精彩的资讯,同时也弥补了广播听众在收听过程中没能对新闻涉及到的人与物“眼见为实”的遗憾。通过与网络平台的融合,广播的优质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输出,扩大广播新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与移动终端融合
广播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融合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与其他移动终端相比,人们对智能手机已形成了严重依赖。广播收听的移动化、网络化与听众的网民化在“互联网+”时代越发明显。微信平台近年来逐渐成为最多广播受众使用的互动平台,也成为越来越多广播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其优势是微信公众号具备语音推送等功能,广播媒体可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微内容,例如微新闻。微新闻策略旨在打破传统广播新闻节目的自有逻辑,利用新媒体思维精选广播新闻素材,具体表现为片段式、专题性,突出和聚焦热点话题,有助于提升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关注度,增强广播新闻传播价值。仍以广东广播电视台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所策划的一组《人民的抗战》系列报道为例,每篇报道除了在不同新闻栏目和频率播报之外,还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九大频率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在这个微信公众号上,笔者推送了该系列的采访稿件《血性东北军战士抗命开枪,“9•18”夜击毙两名日本鬼子》⑦,推送内容中有广播新闻的音频和采访现场的照片,并以照片说明的形式突出微信稿件的亮点。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官方微信号上同日的其他资讯相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样严肃、厚重的新闻在点击数量上百倍地高于其他新闻信息,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需调整新闻侧重点,突出部分重要和生动的信息,“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更加追求‘小而美’的效果,在宏大事件中抓住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进行介绍”[6],更容易激发用户乐于分享的心理。其次是以更适合年轻受众阅读的方式和编排风格将广播新闻的优质资源进行再次传播。好的内容和创新的内容不但能增加点击率,也是广播新闻传播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增强影响力、谋求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7],近年来这一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广播新闻传播不仅要正视自身的困境,还要与时俱进,抓住发展机遇,走出一条有广播特色的新闻传播创新发展之路。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需立足于制作精良的优质资讯,以媒介融合的创新发展方式,多渠道地争取受众。作为广播新闻记者,需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升自我,争取成为能适应传统和创新制播方式的技能全面的广播人才,以应对媒介融合新形势对媒体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毛永晖.媒介融合趋势下广播的战略转型[J].青年记者,2009,(11):82.
[2]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2013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综述
[3]乔新玉.媒介融合: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J].青年记者,2012,(12):68.
[4]肖柳.媒介融合下广播是如何提量、提速、提质[J].中国记者,2010,(1):92.
纵观媒介融合时代下的中国大众文化传播领域,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能够不断利用新技术手段上传和分享信息资源,人人都能够成为“记者”、“编辑”,文化正逐渐让位于技术。同时,媒介不仅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变成了社会大熔炉,传播渠道的复杂多样,传播内容的参差不齐等,使深受市场经济影响的文化正以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的形式呈现。因此,在这样一个文化被娱乐化精神瓦解的新媒体时代,如何把握住出版业的核心――“文化经营”,坚持文化本位的根和魂与编辑在大众传播中对于文化的坚守息息相关,发挥编辑的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编辑在文化领域的主体和中介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编辑文化地位的量变和文化失守现象
媒介融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技术手段、组织结构、传播载体、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呈现融合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也产生了强烈撼动与冲击。从媒介从业环境来看,媒介融合催生了众多的新媒体,使得信息流动更加自由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受众群体更加大众化,信息聚合更加零碎化,大大模糊了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界限。以互联网为主力的媒介融合,能够使得传统的传播对象利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上传”观点、“分享”经验,从信息消费者转变为集“受众”与“授众”于一体的新的大众传播者。而由于大众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反又使其自身被包围在海量且杂乱零碎、鱼龙混杂的信息浪潮中,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因严重缺乏文化素养的积聚与传承,媒介载体同时也变成了文化垃圾的聚集和质变的场所。编辑对于出版内容的把关正逐渐受到这些新媒体技术及随之而生的传播渠道的强烈地冲击。
因此,编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它必须承担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积累、继承和创新的建构使命。”①消除编辑工作者所面临的文化困惑,提升编辑的文化素养,不仅关乎中国文化的积存与对外传播,更关系到全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和振兴文化产业,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产生巨大意义。
二、现代编辑文化失守的具体表征和原因探析
1、理论层面
对于任何时代的编辑来说,文化既是编辑选择的基础又是其选择的产物,既依赖于一定时代的文化框架又受其制约。因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编辑主体文化价值的发挥,都联动着时代的脉搏。
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编辑都被授予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的重要社会身份。而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现当代,除了编辑出版工作相关行业能够始终对于编辑的工作性质给予一定的肯定之外,编辑仍然是一个不被完全肯定其价值的行业。同时编辑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也较为匮乏,主要是靠编辑从自身的素质以及前辈的经验和教训。
2、自我认知
(1)从意识形态来看,传统的编辑在选择编辑这个职业时,往往是倾慕于编辑所具有的文化品味和精神象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编辑已不单纯是文稿编辑的代表,编辑的工作从选题、策划、约稿、市场调研、发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被提出了更加市场化的需求。编辑逐渐为市场所操控,即使有责任心的编辑也会因公司、企业经济指标等要求,陷于浓厚的商业气息中。
(2)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编辑自我认知地位的不够,自身工作性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逐渐丧失,从而又制约了编辑在文化出版实践中的工作。以博客、微博、手机、虚拟社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更多的“专业人才”介入到网络出版等传播过程中。而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技术提供的平台而产生的“微内容”、“微记者”让信息更加复杂凌乱,“受众”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同时“网络水军”的注水,也引导着情绪高涨的大众,衍生了一批批“网络民主暴力者”。
3、外部环境
媒介融合语境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整个出版业态逐渐向复合型方向转变。尤其是借助Web2.0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用户中心论”的上传时代,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消费者,而是兼具了内容提供者身份,甚至填补着编辑在某些领域的缺陷。而在媒介化的社会中,“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②对于编辑而言,就意味着新技术下的信息大爆炸逐渐侵蚀掉传统的阅读空间,转移走大量传统阅读时间,却没有转移相对应的阅读内容,编辑更多的是在“不停地转换门户网站,不断跳跃式地浏览不同的娱乐和生活信息等,甚至信息垃圾也在耗费编辑的宝贵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削弱编辑的阅读力、判断力、逻辑能力和文字功底。”③正如尼葛洛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指出的:“网络真正的价值正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因此,编辑面对的整个外部环境是一种掺杂着娱乐精神、享受主义、个人中心等新媒体语境下的大众传播环境。
总而言之,编辑所面临的文化失守已经不单纯是其所面对的多媒体时代,而是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技术的宠儿,并让位于技术。整个社会各个层面所体现出来的娱乐现象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担心的那样:“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一切公众话语权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④
三、编辑的使命与担当――文化守望与困境突围
编辑在文化领域的失守,必然对现代的编辑在文化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文化失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内容在出版工作中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而且是全球媒介文化语境下,文化整体价值失去了其特有的权威性、有效性、传承性,编辑主体对文化积累的构建难以突破技术性制约。在这种环境下,编辑的文化素养不仅是对文化的一种运用能力,它更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境外文化的完善、现代文化的创新以及对未来文化的超越。那么编辑又将如何担当起他的文化使命,实现困境突围?
1、要审视编辑的个人价值观和“良心”
在传统的编辑出版活动中,虽然编辑进行加工的周期比较长,工作细致繁琐,但有价值的出版物却往往成为经典,广为流传。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四大名著改编的图书、电视剧等,尽管条件艰苦、周期长,但却因其幕前幕后过硬的功底,难以被逾越。而现今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往往因为高收视率、点击率等的诱惑,以及编辑自身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出版传播的产品存货周期短且没有太大的社会价值。这都需要编辑在进行编辑活动中,主动承担起其作为编辑主体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正如有人所说:编辑,社会的良心也。在媒介融合这个复杂的环境下,只有“体察民情,关心民瘼,顺乎民心,维护民意,方可肩起社会责任;登临远眺,吐故纳新,横贯古今,激浊扬清,方能不负文化使命!”⑤
2、培育更加健全的法律机制和媒介环境
传媒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法律作为规范整个社会行为准则的有力武器,是编辑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的后盾。一方面,需要相关国家政府部门颁布法律条令和行为准则,并且得以强有力地执行。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和传媒自身做好大众文化走向的规范引导和鼓励宣传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下新媒介的优势,不断创造出以当前技术为支撑的新内容。对于媒介自身,要注重编辑部门的评价体系,不应以单纯的收视率、点击率等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从而调动编辑守卫文化、创造文化的热情。
3、规范多媒体内部以及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从2011年3月到4月在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上的结果来看,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媒介内部因各自的利益斗争会使三网融合“夭折”。在现今中国,由于受到传媒环境以及媒介自身发展利益的要求,诸多能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意见在短时期内难以达到一致。虽然,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三网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从长远看,其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除了国家法律、政策等外部的支持外,各媒体内部更应放弃成见,达成一致的目标。
媒介融合趋势势不可挡,而以传媒为中心,向其他行业延伸,并与相关行业构建的产业价值链,使传媒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撑。传媒行业一边要担起诲人的社会文化功能,另一边要面对产业价值链上其他环节的利益分成,很难把握媒体的纯净度。因而需要传媒集团在价值链构建中,调整自己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关系,改变以往主要依托广告收入的行业状况,要依托传媒本身的品牌优势,缔造核心业务。同时在产业价值链的打造中,需要确定短期、中期、长远的目标,考虑价值链的整体效益,为媒介融合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而编辑在这样的一个文化大背景下,需要开拓视野,提升国际战略思维和水平,才能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进行文化创新并肩负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①张西山:《编辑的人格分析――编辑的文化视界》[M].人民出版社,2007
②④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③郝振省,《数字出版为编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报业网,[EB/OL].2010-
10-1.省略/News.aspx?id=306435
⑤任火,《编辑,社会的良心》[J].《编辑之友》,2009(7)
一、新旧媒体融合是时展要求
自美国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概念以来,传媒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创新了多样化的媒体形态。媒体融合使受众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不仅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而且以特有的互动性深受受众的欢迎。
新媒体尽管受欢迎,也有劣势。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人才、专业化运营管理和操作规范,更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传统媒体在信息的形式和互动性方面略逊新媒体,但权威性和影响力还是受众所认可的。此外,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运营和发展形成的品牌效应,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口碑优势。
新媒体以其互动性的优势,采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通过海量的信息储存、挖掘和可视化呈现,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直观,受到受众青睐。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受众逐年减少,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但是,还是有媒体坚定地认为自己仍然具有政策、人才、资源和内容生产的优势,不思进取。这些媒体坚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认为只要我做的够好,就一定能让受众满意。遗憾的是受众并不买账。还有一些传统媒体,即使已经洞察到媒体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只是想方设法建个网站,弄个手机报,推出微博、微信,推出新闻APP,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往上一贴,就算融合了。结果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依然各玩各的。
从上面分析看出,无论新媒体多么受欢迎,还是一个受众获取信息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受众要的还是权威的信息。新媒体形态无论有多少变化,还是传播媒介的一种形态。对传统媒体来讲,自身的优势显而易见。新旧媒体要获得成功都需彼此扬长避短,推出对方的优势业务,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不仅可以使新闻信息传递的平台多样化,还能使新闻媒体产生规模效益,让受众获取信息更加便利,让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接受并参与信息。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我国新旧媒体融合现状
我国对媒体融合概念是2005年蔡文老师提出的。如今,媒体融合进程正在加速。那么,我国的媒体融合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一)新旧媒体融合在不断探索中
我国媒体融合业务比西方国家晚,目前还同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国媒体融合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新旧媒体融合形成快速发展之势。在内容融合上,新旧媒体在新闻采访、制作和传播上,共享内容,通过不同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立体传播。在终端融合上,媒体间在资源上进行了优化重组,创新传播形式,推出新闻APP、微信端等,使新旧媒体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融合。在经营上,积极探索发行融合,推进广告经营和其他经营活动的融合,形成品牌效应。
其次,媒体融合途径不断推陈出新。关于媒体融合,人们一般认为是传统媒体转型对新媒体的融合,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凭借优势,在技术上同新媒体进行多方位融合,比如《人民日报》。其实,目前也有新媒体靠实力兼并了传统媒体。
再者,中央级的大媒体通过全方位的布局,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走得较快,起了带头作用。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使用全媒体立体互动传播,深受群众欢迎,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新旧媒体融合发生聚变效果得较少
我国尽管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来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得较少。比如,有些媒体信誓旦旦提出了媒体融合,却还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的冲击,在投入上舍不得下力气,不下决心优化配置资源,到头来当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也有些媒体,虽然顺应了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却认为仅仅办个网站,开个微信端,弄个微博,把传统媒体报道的内容单一重复地放到新媒体平台上,最终也是失败。还有些媒体认准了媒体融合的前景,通过各种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心急火燎地搞融合,却因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盈利模式不清晰,也避免不了失败的下场。
三、我国新旧媒体融合的困境
新旧媒体融合已成趋势毋庸置疑。唯有新旧媒体不断探索创新融合思路,并付诸实施才有出路。然而,我国的新旧媒体融合实践并非一帆风顺。那么,新旧媒体融合的困境是什么呢?
(一)缺乏新旧媒体融合意识
尽管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尤其在2014年加大了媒体融合的支持力度,但还是有一些媒体对媒体融合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观念和意识。
在要不要融合上,领导融合意识不强。传统媒体领导误认为凭借国家的制度和媒介品牌,就一定能战胜新媒体,没有意识到新媒体完全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做大做强,超越传统媒体。如果没有媒体融合意识,早晚会被受众抛弃,被市场淘汰。
在融合的主导权上,认为新媒体一定会被融合。持这种态度的认为,传统媒体经过长期的发展,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媒介运营管理经验,而新媒体既不懂信息生产,也不熟市场经营,必定不会成功。殊不知,新媒体尽管劣势不少,但刚一出现,就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未来发展定是趋势。如果这样的意识不抛弃,传统媒体必定失败。
在融合的技术意识上,缺乏新媒体技术意识。媒体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具有互动性、分众化等特点。传统媒体是单线传播,明显缺少技术互动因素。
笔者认为,媒体融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政府、媒体领导者和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媒体融合意识。
(二)新旧媒体融合机制僵化
我国传统媒体制度是基于传统媒体、条块分割和严格市场准入的管理制度,在运行模式上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这一制度行政管理方式壁垒森严,不能有效地对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调配。长期下去,媒体融合当然不会散发活力。
在经营上,媒体融合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套用,加上顶层设计不足,媒体融合管理滞后,缺乏有效整合。目前媒体构建的融合框架,只是操作层面个别业务和个别产品的尝试,还不是全局性的战略融合。
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机制是转型的最大困难。要使媒体融合长久持续下去,一方面需要体制创新,加强政策支持,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要探索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增强竞争实力。
(三)新旧媒体融合盈利模式模糊
新旧媒体融合改变了新闻传播模式,需要新的盈利模式来支撑。没有利润,媒体融合就不会有动力。然而,目前新旧媒体融合不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融合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有的传统媒体依然坚持用既出售广告又出售内容的模式经营融合媒体。还有些媒体的媒体融合投入很多,却赚不到钱,没有融合后劲。
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二次出售”的盈利模式显然已不能支持其继续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些媒体采取了提高“出售内容”价格、策划活动等盈利模式,效果并不理想。新媒体的免费或收费APP业务、数据挖掘服务、出售信息、舆情分析等等模式。这些盈利模式看似不错,也还没有真正给媒体带来丰厚利润。没有好的盈利模式,媒体融合就不能健康运行,也没有生命力。
影响媒体融合的盈利模式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因素。既然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融合,就不能离开互联网做文章。二是内容因素。无论什么样的技术融合,受众需要权威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三是心理因素。我国受众已习惯于网络新闻的免费模式,对于收费有抵触心理等等。当然,设计媒体融合盈利模式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既需要根据媒介本身的特点,也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环境,才能使媒体融合产生动力。没有好的盈利模式,不但传统媒体的阵地很难坚守,新媒体也不会成功,媒体融合更不会顺利。
(四)新旧媒体融合人才难觅
新旧媒体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人才。具有全媒体素质的专业人才决定了媒体融合的速度和水平。如果没有合理人才储备,在媒体融合上投入的资金再多,设备再先进,媒体融合就无从谈起。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和发展,媒体形态变化,媒体行业壁垒打破,媒体融合的人才缺口已凸显出来。
传统媒体新闻人才尽管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但是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等的冲击,还是无所适从。媒体融合的人才,既要具备使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采集、编辑和制作等工作,也要能够承担图文、音像等报道工作。传统媒体的人员多数对音视频采集、编辑和传输等业务缺乏了解,懂媒体融合管理的精英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有人说,人才源于培养和教育。可是临阵磨枪式的教育和培养,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媒体融合要求。一些新闻院校教育本来就同实践脱轨,让其培养全媒体人才,培养跨界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当然,媒体也可以自己培养媒体融合人才,从网络技术部门聘请一些高手充实到媒体单位进行新闻业务培养,使其既有媒体技术又懂新闻业务。遗憾的是,这些人员由于受传统用人机制的影响很难留下来。
媒体融合只有破解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瓶颈,才能顺利进行。为此,媒体就要加快建立媒体融合人才管理体系,激活人才队伍活力,打造既具备专业新闻素养,又懂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技术的推进使新媒体越来越受欢迎,技术的推进也使传统媒体不得不考虑革新。两者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必然走向融合。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准媒体融合的困境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媒体融合健康、快速和良性发展。新旧媒体融合只有使媒体之间形成合力,壮大实力,才能提高竞争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媒体融合必将会使我国传媒市场呈现跨越式发展。
(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5XW026)
参考文献:
[1] 范红艳.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视听,2015(1):8―9
[2] 唐学良.全媒体下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3(22):181
[3]卢凤娇.全媒体时代的新旧媒体融合[J].金田,2012(8):235―236
[4] 齐峰.媒体融合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15(2):3―9
为行业生产消费者促进消费
报社广告部门的角色一般是被动的,联系客户、刊登广告,策划实施活动,吸引广告投放。在广告客户与读者之间充当着一个牵线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旁观者。至于他们是否能“成交”则一般不在考虑范围,有时候即使考虑到了也很难落实到位。
但在当前这种要充分扩大消费的经济形势下,这种广告模式无助于充分挖掘报业广告潜力。《华西都市报》副总经理郭登礼认为,广告部门不应仅仅是拉广告、登广告,策划活动那么简单,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广告部门的功能除了牵线,更要为行业生产消费者,推动行业的消费。
他认为,即使现在信息多元化,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但由于消费者无法甄别,商品信息与消费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对称的关系。如汽车、房产等大宗商品,许多消费者往往了解不够,把握不住而常常蒙受损失;从另一方面来看,信息不对称也导致消费者对大宗消费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影响消费行为。
因此,面对太多杂乱无章的信息,报纸专刊一定要为受众做消化、过滤、选择、梳理工作。做读者的“信息管家”。使每个版面都有明确定位,将客观事实和专业信息转译为目标受众能听懂并喜闻乐见的信息。
另外,对于汽车专刊而言,举办车展活动是营造消费气氛,培养读者的较好方式。只要车展事先详细调研,合理安排时机,营造的现场气氛火热,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就被激发出来。
点评:其实,现在广告部门策划的活动都大同小异,不外乎车展、楼展、读者俱乐部、团购侃价;关键点在于是否在策划中有促进行业消费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落实到策划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拉动消费的过程中,将实现三赢的局面。正如郭登礼所说,要和消费者、行业共同成长。
报业广告的一般模式是刊登广告,然后从广告客户手中获得广告费用,这种赢利渠道比较单一。在广告商缩减广告费用的情况下,报业广告有必要拓展赢利的获得渠道。《成都商报》广告部主任黄成军认为不仅要从广告客户手中获得广告费用,还应该直接到消费者中寻找广告增量。据他介绍,《成都商报》举办“旅游直通车”活动,组织游客乘坐专列到旅游景点参观玩耍,直接从消费者手中获得收入,把终端消费者和商家联系起来,还能从商家获得广告收入。
点评:在这样的活动中,报社就充当着旅行社的角色。初一看,这种活动与这几年来报业所倡导的多元化经营没有多少区别。多元化经营也是“直接从消费者中获得收益”。事实上,许多报社的多元化经营刚开始虽然搞得红红火火,但后来由于业务不熟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都黯然收场。旅行社、房地产、出租车公司、甚至还有服装厂,大部分的经营都没有给报社带来多大的利润,反倒是让报社平添了许多麻烦。
关键在于没找准与报社经营的契合点。上面提到的这种到消费者中直接寻找广告收益的活动对于报业经营活动的借鉴意义在于不仅能直接从消费者中获得收益,还能从商家获得广告投放。也就是它找准了跨业经营与报社经营的契合点。这一点无论对报业广告经营,还是报业多元化经营都有借鉴作用。
构建健康的广告结构
所谓健康的广告结构是指一家报社的广告收入应来源于多种行业,而且应该比较平均,这样,当某种行业遭遇困境或者由于某种其他原因而导致广告突然减少时,报社利润不至受到太大影响。据郭登礼介绍,《华西都市报》的广告结构相对健康,各行业的广告分布比较平均。房地产20%、汽车15%、奢侈品、医疗、IT通讯、旅游、教育、快速消费品各占10%,因此,每年的发展都比较稳健,在今年报业广告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纯利润达到1.1亿。
点评:构建健康的广告结构的话题应该属于老生常谈了,特别是在当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导致某一行业广告突然减少时,就会有很多广告人提起健康的广告结构这个话题,比如以前医疗广告由于有关部门治理而不得不减少时。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呼唤健康的广告结构更显得特别有意义,报业广告所倚靠的支柱—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都面临困境,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如果报社还是完全倚靠房地产广告支撑,那么则不得不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比如2005年时的北青传媒,由于在房地产行业急剧动荡时业绩大幅下降而导致“报业拐点”的争论。
一位广告部主任所说的话颇具代表意义,他说:“对于报业来说,当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如房地产行业对报业广告贡献大,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替代房地产广告在报业广告中的地位与作用。面对房地产广告大幅下滑的风险,我们只有努力将这种下滑保持在可控范围,而不至于对报社总体利润造成大的损失。”看来,健康的广告结构确实是报业不得不正视的话题。
多媒体广告融合平台
点评:说到媒介融合,现在很多人关注的是媒介采编的融合,事实上,媒介的经营融合或许更有意义并更容易实现,因为各媒介都有融合的基础和需求。相比之下,采编的融合所需要解决的利益矛盾要复杂得多。
媒介的经营融合应该是报业广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新的亮点。成都另一家报纸已有类似尝试,据《华西都市报》广告部主任黄薇介绍,《华西都市报》的分类广告独家公司建立了一个城市网,所有分类广告在报纸和网络上同步刊登,网络分类广告的易检索,报纸分类广告的可信度,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提高了分类广告的关注度和效果。
经营的“精细化分权”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纽约时报》将停止发行印刷版。”9月10日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小阿瑟-苏兹伯格的一番表态,在世界报业产生不小的振动,各大报刊纷纷以此作为新闻由头,对报业发展前景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审视,文章所展现的不外是风光了百年的报纸从天堂般的盛况走向末代衰落凋零,让人油然生起对报业发展前景的担忧之情。虽然,随后10月19日,纽约时报公司CEO加奈特・罗宾逊(Janet Robinson)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纽约时报公司不会在近期全面转向网络版报纸,该公司将继续出版纸质报纸,但《纽约时报》目前所面临的读者大量分流、发行量下降、广告利润减少等经营困境,却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岂止是《纽约时报》有如此捉襟见肘的难堪。历经百年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生存压力下,从去年4月就开始放弃印刷版,全面改为网络版。放眼世界,危机四伏的又岂止是美国。据英国发行量稽核局统计,今年8月,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报》的发行量降至494205份,为1994年以来首次低于50万份的发行。其他报纸,如《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每日星报》等,发行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并难转颓势。即便是在被称为“最适合报纸生存”的日本,报纸作为大众媒体的历史使命,也出现“将到尽头”的征兆:2008年,每日新闻社北海道分社下设的《秋田魁新报》的晚报停止发行;去年2月,《南日本新闻》停刊;随后的三月,《冲绳时报》和《琉球新报》也相继停止发行。而极富盛名的《朝日新闻》也未能例外,2008年出现了创业以来第一次的财务赤字,将子公司计算在内共亏损139亿日元,至去年其巨亏的状况没有如人愿得到改变,经营危机日深。报业之难堪,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说,《纽约时报》当前的困境和危机,代表着世界报业的困境和危机。有人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归结为“纸媒与时代的代沟”,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报纸不再是人们的“必需品”了。
毫无疑义,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先前预言家发出的“报纸消亡论”这一震人发馈的声音,真真切切地由远而近了,“报纸消亡论”的假设将得到印证?
中国报业“缓冲期”的发展迷思
在观念上,假如有人问:现在报业最新、最大的热点是什么?我想,同行都会说:莫过于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媒体的冲击,让传统报人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威胁和由远而近的危机。
但在行动和实施上,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就目前来看我国报业在战略反应上仍存在这两种情形:一种是“坐看风云,静观其变”,当然,就目前来看,这是极少数管理者的思维;另一种是“审时度势,动中应变”,占大多数报业的做法。而唯独没有像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那样“彻底求变,速战速决”的代表性案例。
如果究其原因,那就是,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报业仍有一个难得的生存和发展的缓冲期。虽然从2004年开始,中国报业在出现经营困境时,一时陡生“报业严冬论”,但几年过去了,今天报纸又从危机中走出并有复苏迹象。在全国经济环境向好、新媒体整体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势下,读者分流、发行量下降、广告减少的状况,在一定程度得到扼制。正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范以锦在《纸媒依然“危”而不倒》一文中指出:“虽然纸媒依然面临着各种危机和挑战,从长远来看也会衰退,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媒体的发展情况,在相当一段时期纸媒依然有发展空间。”
因此,当下,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是“新媒体群雄并起”和“传统媒体风光犹存”的共生共存的局面。业内有些人也乐观地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仍能够保持“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的状态。由此,中国报业“缓冲期”的发展迷恩产生了:报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生存,是整体的转型,还是局部的融合、转型?也就是说,报业的网络和数字化发展,是将传统的传播形态嫁接到数字化媒体上,还是彻底的数字化转型?
就目前而言,假如报业集团从以报纸为根本,转型为以网络和数字化立命,其发展模式必然面临着两个关键性问题的考验:其一,数字报业未来的最终形态究竟会是怎样?报业全面“转网”和数字化后,如何维持新闻品质和新闻的影响力?即如何在网络上延伸报纸在信息、舆论传播上所具有的“议程设置”的权威地位和垄断地位;其二,报业全面“转网”和数字化后,是否能建立起得以再发展和再壮大的新的赢利模式?即如何突破报纸现有的“广告加发行”的赢利模式,从而找到并实现网络化生存的成熟的赢利模式。因为,正如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企业的任何战略都有必须以持续盈利为目标,如果战略是舵,驱动舵的手就是商业模式。”是的,当在这两个关键性问题上存有疑虑时,难怪一些报业管理者对报业全面“转网”和数字化的发展持“壁上观”的态度,行动上总是“慢三拍”了。
但是,不论持哪种心态的传媒人,始终都要面对一个事实:在新媒体时代,如果传统报业固守原有的发展套路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话,其增长速度会出现缓慢,甚至停滞,并逐步缩小市场发展的空间,从而陷入经营困境和生存困境。因为,专家们所说的“报纸危而不倒”的观点,是有前提的、阶段性的。
办“报”者海阔天空 办“纸”者划地为牢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数字报业大潮下报业集团的未来之路》一文中指出,在繁荣的表象下面,报业内部已出现深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内容与运营模式的同质化带来的可替代性与微利化的趋势;二、由于盈利模式单一,而遭遇增长极限和“透明天花板”问题;三、新兴媒体对广告和受众双重市场的分流;四、报业生产竞争与利润重心外移,价值链遭遇报业生产外部组织的多重分割。
面对危机,如果我们用新媒体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报业,就会有新的理解和新的发现:在数字化传播的局势下,传统报业从传统的“报纸产业”提升到新时期的“信息内容产业”,新闻信息的载体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纸”,而是各种显示终端和存储介质。同时,报社的角色也不再是“报纸社”,而是多媒体新闻信息和内容的“内容提供商”。
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在颠覆传统报业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是危机也是机遇。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是传播的媒介,都是一种传播的方式与渠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不同传播渠道、不同服务方式的关系。如果报业主动出击,采取措施跨越数字鸿沟,搭建数字平台,实践数字媒体,就是一条自我拯救、自我发展 和壮大的出路。
媒体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平面取向转到立体取向、从静态形态转到动态形态、从实际模式转向虚拟模式。在新的媒体生态中,传统报业生存受到挤压,原有的传播强势地位受到动摇,网络媒体和其他电子媒体将呈爆炸式发展态势。当美国曾经无比辉煌的大报《纽约时报》,也抵挡不住来自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时,作为传统报人,必须审时度势,提前做好规划和铺设前路,应对未来的媒体变局,并求得未来的良性发展。一句话,新媒体时代,办“报”者生存海阔天空,办“纸”者划地为牢自困于井池。
报业网络化数字化生存的策略
纵观当前传媒业市场,不难看到一个日益深重的重新洗牌的竞争态势,随着媒介市场“碎片化”趋势的加深,传统媒体单一介质的经营价值正显示出递减态势。传统媒体如果不能以受众(或用户)的媒介使用和消费习惯为本,去建设和打造更多的媒介渠道,实现与传媒市场对接的话,无异于自断生路。因此,报业集团按照数字传媒的产业发展方向去进行全媒体战略布局,设计新的流程和架构,建立新的盈利模式,就有可能摆脱危机,实现产业的超常规的发展。
全媒体战略是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媒介产业的边界,彰显个性媒体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多样化的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以数字化作为引擎的全媒体战略的实施,将重塑报业形态,引领报业走向媒体融合,甚至实现产业融合。报业数字化发展,实施全媒体的策略,其运作方向如下:
一是用平台化的理念来集成内容,进行平台重构。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传统媒体其产业的价值重心仍停留在单一的内容生产上,而传播渠道与终端的创新、受众阅读需求与习惯的改变,从本质上要求传统媒体改变单一环节的运作模式,以应对新媒体多平台多介质的竞争。
全媒体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实质就是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做出什么内容、选择什么平台、以什么方式来进行最有效的传播。报业要实现数字化、全媒体发展的转型,建立以内容数据库为核心的、打通各媒介间的内容采编、经营管理等数字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媒体的数字化平台,是融合进程中的第一步。因为媒介融合以及全媒体的经营,客观上需要把各种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多格式生成,用多种介质进行。实现“多个内容一次反解,多种来源一并选用,多个媒体一起管理,多种格式一同输出”的资源集成和优化的目标。
拓尔思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郭军建议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建议报业集团在平台的建设上,实施“124工程”,建设1个多媒体数据库、2个平台(互联网平台和无线移动平台),4个界面(报纸、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对此,笔者很认同,利用新技术来重新建构报业的平台,是报业数字化、全媒体发展的推动力和核心基础。《南方都市报》从当年的一张报纸,发展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全媒体集群,其成功的经验就是,用平台化的理念来集成内容,多平台发展。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四个“I”实践:i-news(手机报)i―mook(数码杂志)i-paper(电子报纸)i-street(街道公共新闻视频),也体现了传统媒体今天的强烈的平台和终端建设意识。
新媒体时代,多种不同的平台,依照市场和技术的不同特点,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明确分工,服务于特定的目标受众。可以断言,未来的新闻传播机构必定是一个掌握多媒体信息传播集团,拥有融合各种技术的新闻制作平台和信息终端系统。
二是用优化新闻信息推送机制理念,进行渠道再造。新媒体研究专家彭兰教授认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有两大特征,一是信息消费从“中心式”消费向分布式消费发展,二是读者对信息的接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选择与组合信息发展。
这种从“中心式”消费向分布式消费发展的趋势,要求报业在数字化转型时要注重经营好各种类型的受众终端,也就是说要做好“用优化新闻信息推送机制理念,进行渠道再造”的渠道优化和融合的基础工作。传统媒体如果不能以受众(或用户)的媒介使用和消费习惯为本,去建设和打造更多的媒介渠道,实现与传媒市场对接的话,无异于自断生路。可以说,多渠道分发新闻信息内容是报业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渠道再造,实际上是终端建设的问题,即是介质的选择和融合问题:选择何种介质作为主要的传播渠道?几种介质如何充分利用?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一条一线采集和加工好的新闻信息,如何以多个时间落点、多种表现形式,以多种方式发送到各个平台上?这是报业集团进行渠道再造的核心。道琼斯“波纹理论”的引导下,形成了自己的新闻信息分发的做法:把一条新闻分别应用到道琼斯通讯社、CNBC电视频道、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等七种不同的媒体,形成“一次开发,多次生成”的媒介内容生产细分模式。其渠道再造的理念和实践,顺应了现代大规模生产的趋势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是新闻信息的接收终端不断更新换代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新闻信息分发渠道不断再造的过程。因此,报业集团要以动态的眼光和发展的思维来进行渠道再造,才能主动适应传媒发展的市场。
三是从一体化的方向出发,以集成的手段,优化业务流程。随着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报业集团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相关业务,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提供24小时滚动新闻将成为新闻工作的常态,另一方面全媒体的新闻信息量生产,使新闻的表现形态多姿多彩,从而使以印刷版报纸为业务中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新的需要。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改造,也是报业网络化和数字化生存必须直面的问题。全媒体战略的实施,要求报业尽快建立一体化的采编流程和管理流程,并在内容采集、生产、和广告经营、发行管理等重要环节上进行创新。而整合资源,改进生产流程,实现内容的规模化生产和产品多个终端售卖,是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
优化业务流程可以三步走:
首先建立媒介融合编辑部(多媒体平台编辑部)和统筹多媒体平台信息处理决策的“全媒体的超级指挥台”,这是解决对各平台、各渠道资源的统一筹划问题的组织支撑。因为,全媒体的实施,“谁来决定新闻的形式和平台的选择”这个问题,是关键性的问题,它是一条新闻能否呈现“波纹效应”、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如《华盛顿邮报》成立了全新的统一编辑部,由一个主编主管,负责报纸、网络等各媒体平台的排版、格式、编辑、校对等工作,为新闻生产部门提供统一的编辑制作服务,并处理稿件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刊登时的形式转换。
其次是打造一条能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一条龙”报道的 数据流程和共享的通道。报业向全媒体转型,必须培养全能型的新媒体记者队伍和建立多媒体信息采集和制度。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给记者配备了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电脑和无线上网卡,并在编辑业务流程上,实现了“一次开发,多次生成,多平台”的资源集成和优化的目标。
第三,精简编辑程序,提高编辑和记者信息沟通速度和工作效率。如《华盛顿邮报》面对网络化生存的新业态,以精简编辑程序为出发点,重新设计和实行了新的业务流程。在新的编辑流程中,《华盛顿邮报》编辑们工作的时间和分工更灵活,新闻类稿件遵循“两次编审原则”,并体现系统化、集成化,有效地适应了网络媒体即时性的要求。而英国《每日电讯报》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首创了“中央辐射型”编辑部办公室,即把各部门核心领导的位置设在正中央,形成一个核心区,其他人员呈辐射状依次在四周排开,以此减少编辑部人员的信息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报业网络化数字化生存的赢利模式
在传媒业市场化发展日益加深的今天,媒体市场竞争的重点一是战略,二是营销,媒体的赢利模式成为竞争的核心。因此,报业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从传统的印刷出版到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如何找到新的收入来源,以支持新闻的采集和制作开支,并实现赢利。找准受众(用户)的需求,引领赢利模式的创新,是报业转型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一是在线内容赢利模式:数字内容的收费是数字化报业的难题,同时也是拓展机会的亮点。目前互联网企业最现实可行的商业模式是“免费+收费”,报业集团的在线平台的赢利模式,也可参照实行,对各平台的内容实行“免费+收费”的策略。即在线内容基础项目和服务免费,个性化和增值服务收费;一般性的新闻信息免费,精选的、专业的、深度的新闻信息实行微收费。报业集团的各个在线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划分出免费或付费的新闻内容,以混合的经营模式以及“交叉补贴”的手法,走出过去“烧钱不赚钱”的经营困境,包括向使用报业网站自有版权内容的商业网站实行高收费,对新闻阅读有个性需求的用户实行包月收费,并针对特别需求的受众,建立长期的、分类的、以“小额而持续”为特点的在线内容“微支付”渠道。事实上,在线内容收费模式的探讨,正成为世界报业的热点,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都在纷纷尝试在线内容收费的形式,并取得进展。
>> 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传媒人才互动培养的模式研究 传媒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浅析全媒体视角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创新年轻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媒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宁夏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试论现代传媒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小学期”教学: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 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探析 英语专业涉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装饰专业“精英教育”以点带面培养模式的研究 论新时期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传播新理念 做传媒人的忠实朋友 传媒人才资源的分层开发 传媒人才资源的培训机制 融媒体背景下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思考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的策略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张少雄.西方大众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我们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14-25.
④李建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2005(6):13-16.
一、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的困境
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更多的播放渠道,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并没有结合新媒体自身优势,无法吸引受众,这也是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按长远发展看,不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稳定运作。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的出现,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运用,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融海量性、共享性、个性化等特点于一体的新媒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同时还增强了受众与节目的互动性。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平台、途径以及播出范围也加大了节目监管难度。电视新闻节目只有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定位,通过借助新媒体,及时做出创新,才能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稳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
1.电视新闻节目主题要突出。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借鉴新媒体的发展优势,比如通过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来引出某个新闻事件,对事件进行主题化报道,吸引受众。尤其是对新近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进行全方位报道,注重剖析与探索新闻背景和细节,从新闻事件中感受人情冷暖,保证新闻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也就更能吸引更多受众,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的覆盖面。同时,通过升级打造主题节目内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内容共享。比如一些民生新闻、突发新闻、网络热点、生活秘笈等,往往受观众青睐。可以通过与新媒体部门,在新闻的采编播流程上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新闻策划,打造符合电视和网络风格的新闻节目,通过内容共享的深度融合,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
2.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多样化。电视有独特的声、画和文字立体信息传播优势,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丰富,五花八门,电视新闻节目通过报道多样化吸引受众,综合运用记者现场报道、解说、同期声、字幕等多种表现形式。在众多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利用新闻采编专业队伍和自身的媒介资源,采集高水平新闻。
3.电视新闻节目技术要创新。受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大多时间固定,受众群体单一,存在新闻缺失。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少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做出了适时改变,对一些重要新闻,进行重复播报,弥补了以往的新闻缺失,中央电视台其中的新闻频道这一点就做得很好。电视新闻要注意吸收新媒体的成功之处,相互适应,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开展制播技术的创新与实践,确保新闻在采、编、播的高质量生产。信息技术下,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各种编辑软件的出现,为制作精细化新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多元化发展策略
1.传播互动 媒介互融。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成为现实,过去单向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闻传播活动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以及信息反馈等内容。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新闻信息的创造者,要想提升受众收看新闻的兴趣,必须吸纳受众参与到新闻话题中,加强互动。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核心,实现信息传播的飞跃,可随时随地享受到视觉盛宴。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要大步跨越,就必须全面创新。通过融合新媒体技术,借鉴新媒体的优势,让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向着特色化发展。
同时,利用新媒体,收集受众对新闻节目的反馈,提升观众的关注度,也是了解新闻节目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根据新闻传播基本理论,完整的传播链必须涵盖发出人、信息、信息载体及接收人。所以,重视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是实现电视新闻节目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融合性改革可以借鉴一二。比如,在新闻节目中,可以适当开展新闻评论,通过连线的方式将受众与新闻评论员结合起来,通过新闻探讨,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2. 打造品牌创新报道。在互联网大潮中,电视新闻节目日益多样化的新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渠道、观念和人才等方面陷入了多重困境。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立足新媒体技术下,打造优势新闻节目品牌进行实践探索,从新闻栏目品牌发展的角度,转变理念,借势媒介融合,建立新闻采编播报道的新思维,对新闻理念、报道形式、节目形态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以新闻品牌立台;开展多样化、多类型新闻节目编辑,实施多思路的编辑举措,努力提高电视新闻质量,倾听民生,保持新闻传播的准确性,用最真诚的态度对观众进行感化。
四、结语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技术革命对传统媒介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就开始了。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更作为一个平台,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急剧增加,特别是美国时代华纳与AOL合并后,“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于大多数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已不再陌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经历了从质疑到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时至今日,那种认为在新媒体的>中击下传统媒体难以找到出路的论调已是鲜有耳闻。今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不同媒介形式各自的特点,更多思考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适应与转型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受众研究、管理手段、传播模式、广告模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传媒产业,人才从来都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与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讨论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始于本世纪初。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适应转变的问题。2002年珍埃伦·斯蒂文斯称自己为“背囊新闻记者”,一时间使得如何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当时媒介融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在讨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的,如广播电视电影学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探讨。但是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30%-40%。同时,新媒体相关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然而,有了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支撑不代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自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起,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另外,许多高校也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等。然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如: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有多学科理念、内容整合理念、平等传播理念、本土化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把网络素养作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等。2011年6月25日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学者和业界精英也提出了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许多见解。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专业融合、方向拓展、课程重构以及行业接轨来进行改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性教育,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种媒体及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探索出两种模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出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相关理论仍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而相关实践缺乏成熟的模式,仍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媒介环境即媒介融合的实际,从而导致有的探索偏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收效不甚明显。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也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定义也在被不断改写。新的媒介形态的外显性和直观性使得我们容易将新媒体整体的产业与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等同起来。同样,媒介融合在媒介终端的融合也最为直观,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将两者等同而忽视了媒介融合背后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以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
(一)消解低端复合型人才的“负荷”,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当下许多人认为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复合性,即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但这种“复合”往往只是跨媒体技能的叠加。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与渗透使得新媒体本身具有融媒体的性质,致使有人认为一个新媒体专业人才要想胜任相关工作必需掌握相关所有媒体的从业技能,如广播电视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等。在相关的实践方面往往将课程设置的范围扩大,比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设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在新闻学等学科中也同样设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一来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变得十分庞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所适从,学习的内容多、压力大,却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高校因为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不足。媒介融合的表象背后其实是整个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领域包括传媒业内部的融合,即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即通信业、计算机业和电子消费品业的融合。其中传媒业内部的融合以及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代表了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融合。而三网融合代表了传播渠道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和渠道的融合构成了媒介融合最重要的部分,而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终端的融合等同于媒介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也曾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五个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的融合和信息表达的融合。有人认为这五个类型几乎涵盖了媒介融合的所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三个融合直接导致了后两个融合的产生,前三个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而后两个是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而目前来看,新媒体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只考虑了后两个融合。对产业融合的领域以及媒介融合的层次把握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机械的、低端的复合人才。他们的技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完成一些十分具体的工作,而对于企业发展的规划,媒介运用的统筹等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他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高素质的媒介融合管理人才才是目前市场最急需的。同时,这样的认识也使得媒介融合的研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对其背后的内容和网络的融合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企业抱怨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一般从高校直接招聘的毕业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另外,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而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媒体环境和整个运作的流程,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统筹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的经营与管理方面,企业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统计,在未来三年中,新媒体方面的人才缺口将达6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能够引导并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并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二)打破僵化的教育模式,建设横向融合的培养模式
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之所以僵化,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的变化。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分立的。拿印刷业来说,它所生产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传播的网络是有形的分销渠道,接受内容的终端一般是纸质的印刷品。而广播电视业生产的内容一般以图像或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输网络为有线或卫星网络,接受终端为收音机、电视机等。同样电信业又有一套独立的内容、网络和终端。与此相适应,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也是按行业进行纵向分立的专业设置,如新闻学(偏向于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等。这种专业的设置直接导致了课程的设置也按照不同产业进行设置。各个专业除了安排一些共同的核心课程外,其他的课程中新闻学专业注重的是报纸新闻的生产,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注重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学注重的是书籍、报刊杂志的编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视野却局限在网络上,没有看到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协同关系,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的融媒体性质。这种壁垒森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难适应媒介融合下市场环境的需求。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原先纵向分立的产业壁垒开始被打破。在内容生产方面,原来的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被统一为数字语言,而传播网络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最终都被统一到了互联网的框架中。呈现内容的终端变得无处不在,同一个终端可以呈现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终端上。这样一来,纵向分立的产业结构开始向横向整合过渡,逐渐形成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分离的产业。为了适应新的趋势,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从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方面去进行。融媒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信息的传播渠道及传播的手段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终端的研发和革新方面了解即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产业规制政策的探索,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作为较高层次的研究生的教育课题。
(三)改革脱离用人市场盲目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校企政三方深度合作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依靠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协作。这实际上也是由媒介融合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高校还存在“双师型”师资匮乏,相关的设备不足,理论教育方面缺乏媒介融合方面的教材,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等问题。这些也都是急需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提高介绍媒介融合内容的比例,但是又不能仅仅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仅添加一门媒介融合的课程,而是将所有的课程都放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高校可以对媒介融合展开系统的研究,编纂相关的教材,使得相关领域的教育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另外,高校可以自己设立一些研究媒介融合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项目,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这些都是对内的一些措施,而另外一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高校采取一些对外的措施。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在改革上的资金支持,使得优秀的师资能够引得进、留得下。同时也可以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去企业实践,或者挑选业界精英来校培训后任职等。这样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学校能够随时把握媒介融合的行业动态,使得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能够紧扣市场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