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融合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第1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 广播媒体;媒介融合;信息化;品牌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33-02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广播媒体而言,即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同时也带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那就是通过与现代传媒技术进行有效的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传播现象,媒介融合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同时有效地推动了新形势下广播媒体的发展模式的突破,例如你可以用手机收听广播,你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收听广播,亦或者你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收听你错过时间的新闻广播等等,这些便捷的收听方式,无疑是媒介融合这个大的发展趋势给广播媒体带来的新的变革。

1媒介融合的概念及特征

1.1媒介融合概念

所谓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率先提出,其最初的含义是多种媒体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功能上的体现。媒介融合的概念共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其隶属的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在内的媒体的媒介形态通过整体运作而变化的过程;另一个层面上媒介融合涵盖范围更为广泛,泛指媒介融合的主体和外延部分,也就是说与媒介有关的所有构成元素,不仅涵盖了第一层面的媒介形态融合,同时将触角延伸到其媒介功能、所有权形式、传播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融合等方面。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一种适应时展的新型产业模式,是现代社会信息传输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是集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与信息时代的产物互联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发展为一体,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经过信息统一处理,形成多种媒体形式和内容的组合,促进了信息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而这些新产品又通过多种渠道迅捷的传播出去。

1.2媒介融合的特征分析

1)数字技术的网络融合。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产物,与数字化技术共同促进了多个产业领域的发展,这两项技术将多种形式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转化,成为可读的计算机二进制数据,计算机再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相同的数字符号,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交流。换一种说法,统一后的信息,经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给了传统形式的信息以新的传播机遇,网络传播,这一新颖渠道使信息流通更加广泛便捷;

2)终端的多元化融合。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媒介终端的功能也走向高科技,以有线电视为例,IP机顶盒、数字机顶盒技术屡屡更新,其他辅助设备也与时俱进,消费者收看电视更快捷,更方便,还有更多的功能可以选择,比如通过加入新的传收介质,如今电视也拥有了浏览互联网、电子商务、下载数据等原来网络特有的功能。媒介融合凭借不断更新的技术优势,也提升了移动电话的进步,移动电话网络化已成新趋势,上网、收看电视节目、收发邮件、APP应用等功能是手机的又一个进步。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传统媒介产业的界限逐渐模糊。为此,传统媒介都有自己固有的传播范畴和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产业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具有时代优势和市场需求。传统的媒介报纸和广播是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营销渠道也有各自的优势。如今,我们能看到报纸、广播媒介这些传统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互动、合作、融合,使得其原有的较为明晰的传播范畴扩大,媒介之间交互性明显化。

2 新时期我国广播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必要性及优势

2.1广播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1)传统媒体落后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手段。媒介融合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表现最突出的是媒体技术的改变,当然,管理体制、运营手段、盈利模式等也随之进行整合。我国广播影视行业所实行的管理体制建立在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导致管理机制以及运营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与受众的需求,因此广电行业机构设置上下层级之间表现出很大的矛盾,另外,有线电视网络市场也存在严重的分割现象,广播资源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共享;

2)新时期国外媒体的强势行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得知,西方发达国家都将科学技术作为新媒体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力求成为掌握核心技术以及行业标准的第一人(国)。以美国、瑞士为首的一些国家致力于IP电视的推广和应用,韩国、意大利等国家新媒体发展方向则瞄准了手机电视。举个例子,上个世纪的美国福克斯公司专门设立了一个制作移动电视节目的部门,该部门成立之后已经成功负责了超过一百个移动节目的制作。另外,互联网也以迅猛的发展势头进驻新媒体领域。由此可见,整个新媒体市场正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随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传媒市场也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外媒体,以推动我国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

2.2广播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有利条件

1)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利于本土化品牌的塑造。任何事物发展都有规律,新生事物取代传统的事物时有发生。基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广播电台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压力也是契机,广播媒体应该坦然面对,广播电台可以利用丰富的本土资源优势,打造本土化品牌产品。如何打造本土化品牌,是目前广播电台发展的当务之急,所采取的措施制约着品牌打造的成败,我认为要具有本土优势,就要贴近当地人们的生活,关注上至民生国策,下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反映,以当地人们的生活为出发点,同时还要弘扬正气,关注弱势群体,将群众的生活放到第一位。这样一来,立足于本土,才能更好的扩展其外延,为媒介融合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2)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为广播媒体的整合奠定了基础。广播电台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突破传统媒体的桎梏,将自己打造成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媒体。广播电台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多种媒体之间要加强互动。在当前的社会要求下,广播媒体应该不断提高观众参与互动的热情,如利用手机、网络等实时更新平台,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参与节目互动的机会;其次,媒体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这个整合过程不但要继续发扬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还要充分借鉴手机、网络、报刊等新老媒体的先进性,提升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手机可以突破参与互动的时空限制,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而报纸能够将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社会价值挖掘出来。现今,很多广播电台的节目都拥有了自己的同步微博、微信平台,并且推出了手机APP应用下载,就是传统与新颖的有效结合;

3)不同媒体之间要加强合作,推动广播媒体的不断壮大。从当前来看,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要大于合作,这就导致媒体资源的整合度较低,很多资源难以实现共享,这不利于广播媒体的发展。不同媒体之间要尽量加强合作,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统一体。这样既可以消除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压力,使不同媒体之间能够进一步沟通。此外,不同媒体之间通过合作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同一个信息源,广播播送、电视播放、报纸刊发、网络更新等等形式都可以利用,只要每个媒介形式做到同源异现,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和播送范围,全方位使用信息。在这一前提下,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必将不断壮大。

3 我国广播媒体实施“媒介融合”的策略

3.1立足品牌形象,树立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要想提高广播的收听率就必须要提高受众的忠诚度,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提高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专业频率要将专业领域内的信息作为主要内容,如音乐频率主要以最流行、最时尚的音乐为主要内容,交通频率主要以路况信息、汽车性信息为主要内容。提升广播频率公信力必须要表现出客观公正的信息处理态度,注重在节目中体现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得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受众的忠诚度。

3.2创新广播内容,形成广播媒体独特的节目风格

对任何广播节目来说,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能提升受众的关注度。所以,各广播频率都要力求在内容上以及表现形式上突出创新,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风格特征。我们发现广播节目的风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播节目的收听率,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零点乐话》,楚天电台的《吉祥鸟》等,无论是节目主持人还是节目形式都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听众。所以,各广播频道应该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听众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自己的节目风格,以提高受众的收听率。

在当今媒介融合的形势下,独特的节目形式具有很高的媒介价值,所以有时候策划一档新节目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节目本身的内容。如今,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增多,受众面临着多种选择机会,因此媒介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一定要重视节目形式的创新,在开发节目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受众的需求,形成独特的节目风格,以创新来赢得更多的受众。节目策划者要重点把握受众需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发生偏离,在准确了解传播特征的基础上适应更多受众的需要才是正确之策。

3.3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往往更容易也更应该受到广播媒体的青睐,但是复合型人才数量却十分有限,媒体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能够承担起基本工作,也就是能够胜任不同形式的采访报道工作,不但可以对着摄像头发表即兴评论,也能够挖掘信息的价值,还能够快速出稿等。第二,高于第一层面的要求,如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征,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判断出吸引受众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快分配好各种资源,顺利完成节目的制作过程,这样才能在采访过程中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适应多媒体发展的要求。第一层面要求准确把握不同媒介的表现特征,充分了解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第二层面的要求是,必须在日常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传播规律,这样才能胜任不同形式的媒体工作。

4结论

虽然,媒介融合发展呼声很高,但真正的落实很难,站在哲学的角度分析,所有新事物的诞生都需要一个过程,但以新代旧,以先进取代落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媒介融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诸如市场的、技术的以及成本的,目前,新媒体的发展还只是媒体市场的一角,与应有的发展趋势相距甚远。不久的将来,信息传播渠道会更加通畅。总之,在现代社会,传媒数字化发展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广播媒体要积极向媒介融合迈进,依托现代化的科技优势,树立新的品牌形象,紧跟时代的要求发展,也是听众受体的集体呼声。媒介融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广播节目创优战略[J].记者摇篮,2008(6).

[2]王菡. 略论广播媒体与微博的融合―以福建交通广播为例[J].东南传播,2011(4).

[3]陈佑臻.浅谈地方广播媒体“迎奥运”宣传的创新思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0).

[4]黄彩虹.广播参照系下谈CMMB发展[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11).

第2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高校培养体系;新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73-02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则直接加速了国内媒介融合的步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数字技术为不同的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为不同传媒形态提供了新的基础。传统媒介之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是一个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包容、转化整合、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特点

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根据最早提出此概念的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的本意,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媒介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他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媒介融合的基础就是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出现;二是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各媒体之间的合作与渗透,这包含了内容和技术的合作与渗透。

二、培养媒介融合下新闻从业者的必要性

不同媒介的融合,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而要求在跨媒介介质的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这也必然催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出现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而是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媒介不同受众群的需要。因此,对媒介从业者的要求不再是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通才记者”,而是要培养跨媒体记者。记者需要具有全新的头脑,全新的思维方式,能在网络上自由穿梭于文字、音频、视频之间,不仅会使用采访本、照相机,而且会使用录音机、摄像机、互联网等多种手段,根据采访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采访手段。

三、高校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按照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人才需求为基础的,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和融合,这种按照媒介种类来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我们也必须抓紧改革现有的新闻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体系,以适应新型人才需要。

1.师资结构重整。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于能够胜任媒介融合教育的教师极度匮乏。媒介融合的特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业界实践经历,其次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媒介工具,例如懂得摄像、摄影,会创建网站、管理网站、使用图片编辑软件、音频视频编辑软件。纵观现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大多都是新闻相关专业科班出生,理论功底深厚,但是实践方面难免欠缺,更遑论熟练的多媒体技能。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请进来”,即直接从媒体中引进优秀资深从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专兼职俱可。来自媒体前线的从业人员能够将从业经验和业务技能这些“一手货”直接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吸引力。不过这种“请进来”的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高校在师资方面缺乏变通机制,有的硬性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否则不能授课,这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进课堂可以说是一个不甚合理的规定,因此,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上也应更加人性化,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二种措施,就是“送出去”,为那些有意到媒体单位实习、提高的教师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空谈理论,把最新的媒介技术、动态和趋势带到课堂上来,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实践经验相结合,达到教学的完美境界。

2.课程体系的革新。首先,针对媒介融合的要求设立新的课程,例如媒介融合理论课程、融合新闻学、数字新闻学等;其次,更新传统课程,例如,新闻编辑学要加入网络数字编辑,新闻采访学应加入网络在线采访等,新闻写作学要加大多媒体写作的训练。再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宽广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深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各类媒介技术操作能力教育。高校可以尝试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拓宽包括新闻专业在内的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3.培养环节的变革。长期以来,高校的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真正从事新闻业工作的较少,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世界知名新闻学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经验,其教学核心理念是:新闻实践,是培养新闻人才最有效途径。“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理念,对于我们革新新闻培养模式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高校应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改变以理论考试评定成绩,重视实践操作环节,将实践操作纳入学分考核指标中,督促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通过课外讨论、媒体参观、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等途径,实现“知行”合一。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开设媒体融合的实验室,把实践和实习结合起来,把平面、影像、网络等在数码技术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交互式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这样既可以实现报纸、电视和网站的多种媒体内容的和共享,节省资源,又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做中学。

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媒体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或联合办学,一方面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传媒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6).

[3]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9,(4).

第3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综合材料;中国当代;油画创作;表现;运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下油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综合材料也开始更广泛地被应用到油画创作中,使得当代中国油画创作摆脱了传统材料、技法的束缚,使得油画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朝着更加综合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油画艺术创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发展。在百花齐放的文化交流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发展,本文就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问题展开探究。

1综合材料绘画概述

综合材料,是指用在造型塑造上的各种材料的综合形态。综合材料绘画通过对多种媒介材料的应用能够创造出更形象、生动的绘画视觉语言。可见,综合材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材料。综合绘画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油画创作表现形式,进一步突显出了油画的画面效果和视觉感染力。

2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应用综合材料的必要性分析

2.1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应用综合材料是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

油画的创作不仅能够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够展现人们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油画创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显示出独特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综合材料是多种创作材料的结合体,将其应用到油画创作中是油画与时俱进的体现。

2.2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应用综合材料是油画家创新意识的必然要求

在油画艺术创作者思想观念的变化下,油画表现语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受艺术审美和思想意识的影响,油画创作者的审美视觉需求不局限在传统、单一的油画材料上,开始追求新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综合材料的出现充分满足了油画创作者的这种创作诉求。

3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综合材料以视觉语言的形式存在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是多种艺术文化语言的融合,也是欣赏者对油画欣赏方式的一种重新构建。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是时代进步发展的重要表现。

3.1综合材料丰富了中国当代油画的表现语言

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增添了油画创作的生机和活力,打破了我国油画创作单一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使得我国油画创作从古典时期迈入发展新时期。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是,拓展了油画表现语言形式,出现了新的油画色彩。在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变化下,油画色彩和媒介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不同成分的调和剂被应用到油画创作中,提升了油画创作质量。油画材料的丰富拓展了油画创作者的创作思想领域,使得油画创作者积极寻找多种油画表现语言形式,实现了油画材料本身特点和艺术创作观念的充分融合。

3.2综合材料赋予了中国当代油画以民族符号价值意义

在时代的发展下,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和时展紧密结合,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了油画艺术创作的时代价值。受文化交流的影响,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在材料选择上充分借鉴了西方油画创作形式,打造了属于东方的油画创作形式。在将油画审美特质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油画创作者通过综合材料绘画对油画创作进行更深一步的社会文化演绎,使得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显示出民族特点。比如许江的绘画作品充分凝聚了个人风格和思想观念,并在油画创作中融入了浮雕和绘画,使得创作出的油画成为本土民族文化的符号性语言,充分表现出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4综合材料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4.1综合材料的选用

大自然中的很多材料是能够被应用到油画创作中的,通过融合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享受,激发人的某种联想和想象。比如张元的油画作品《自然裂变》,通过对大自然各种材料的选择和拼贴应用展现出极具艺术魅力的造型和色彩关系,增强了油画作品的视觉感染和趣味,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自然性绘画艺术。

4.2综合材料的思想情感表达

在油画创作中,不同材料的选择和搭配应用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主题思想。可见,材料的选择是为最终思想表达服务的。油画创作主题的树立一般分为三个要素:第一要素是油画创作者的个人兴趣、喜好以及其对艺术的理解;第二要素是油画创作者善于塑造的场面和主题内容安排;第三要素是油画创作者对油画种类、表现形式、表现语言的熟悉程度。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不仅为油画主题表现提供了支持,还充分展现了油画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邓国源的油画作品《山中》,通过对综合材料的应用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的自然图像,表现出自己在现代文明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惑。

4.3综合材料的形式表达

油画作品的创作注重画面形式和媒介材料的统一。其中,画面形式是指人们能够看到的外表,包括色彩、形态、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的营造是油画创作者思想和综合绘画材料融合的体现。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展现独特的画面形式语言,而且还能够增强油画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比如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将具有个人色彩的标记符号和绘画表现方式结合,充分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感受,表达出他对人类生存深层问题的思考。

4.4综合材料的个性表达

油画创作所选择综合材料的不同,最终油画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思维、艺术审美不同。比如综合材料中较粗肌理表现出来的是质感、质朴审美特质;较细肌理表现出来的是精致、高压审美特质;硬的质感表现出来但是坚硬、冷漠的思维情感。4.5综合材料的技法表达在油画艺术创作的深入发展下出现了综合材料技法这一新的媒介表现形式。综合材料技法在油画创作的应用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意义,彰显出新的表达方式。综合材料技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色底。色底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包含两种,一种是作为油画创作载体,另一种是展现油画创作内容。有色底的油画创作通过形色综合材料的应用营造出相互碰撞、相互重叠的视觉效果,拓展了综合材料的使用空间。第二,媒介肌理法。这种技法主要是利用不同颜料的特点,制造出彼此融合的视觉效果。媒介肌理法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实现了油画创作和多种表现技法的融合,赋予了油画创作更多的抽象意义和具象语言。第三,拓印法。拓印法是一种复制技艺,是工艺的保存方法。在油画创作中的拓印材料是颜料,通过拓印操作能够更好地丰富所要拓印的物体。

5结语

在文化多元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当代油画发展呈现出综合状态,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着中国当代油画风格和技法的演进发展。为了能够让油画创作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追求,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中国油画的表现语言,丰富油画创作内容和情感,从而将我国油画创作推向世界绘画领域。

参考文献:

[1]…杨晶瑛.论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5.

[2]…付诗善.浅析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的应用及表现[J].安徽文学(下),2011(03):100+102.

[3]…王春明.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艺术,2011(03):141.

第4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一、社会变迁与融合之道

对当今新闻传播教育所处时代和媒介化社会的解读是与会院长发言的普遍起点。外部世界的变迁,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危”与“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需直面的问题。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者所面临的困境既有共同性又有地方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在演讲中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战,他提出了四个“融合”加以应对: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教与学的融合。长期分管教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认为,经过多年讨论,中国新闻学院院长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打好基础平台。在新技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新闻教育应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强培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则强调了“特色化”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在题为《新闻业与新闻教育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检视了美国的情况,认为从今天美国的一些报道来看,现在既是新闻学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也是新闻界最糟糕的时刻,其表现是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大幅削减岗位,新一代的受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体转而投向互联网的怀抱。“就业”成为很多人对新闻学的担忧。他驳斥了“新闻业已死”的论断,认为教育者要开发创新性的课程,要有更多的教材,不仅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学生,也让市民成为更好的新闻业消费者。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Charlie H. Beckett在《网络媒体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我们处于新闻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首先有必要把新闻的生产和它的传播分开来看。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二是“连接性”(connectivity)。网状的新型媒体结构改变媒体的消费和制作,而且影响深远。就欧美的情况而言,目前媒体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改变,也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在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一种改变。所有的公司,所有的组织,他们很多公众职能都变成了媒体公司。我们新一轮教育是要不断地挑战新闻业者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价值以及新媒体的本质。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回应了新闻和传播研究的四个课题。第一,21世纪是一个新的百科全书时代,要构架出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组织,汇集多种不同的知识,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百科全书研究网络。第二,面对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与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第三,对于大学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与各类机构合作,他认为新闻和媒体研究是社会的一个接点或者说是“契合点”,现有大学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而在媒介化社会下,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成为一种需要。第四,在全球化视野中亚洲新世纪已经到来,教育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积极进行教育交流。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在主题发言《寻找未来的传播教育》中认为,我们可能正面临着古登堡革命之后400年来的最大挑战,进入了后Google时代。对台湾新闻教育而言,不仅有来自全球化、媒体汇流的挑战,还有来自商业化的挑战。他认为我们今天传播教育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资讯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讨论的最基本问题总结为三对概念: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务、新闻与非新闻。从“面向”而非“矛盾”的视角去理解这三对概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当前新闻教育的困境。他还构筑了一个由三对概念构成雷达图,并给出了横向(院校间)和纵向(历时)比照的标准和建议。他认为各院校应该根据规模、需要、历史传统等建立平衡和协调的标准。

二、技术争议与专业本质

“技术”是众多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集中了较多的讨论。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vgeny Zaytsev认为要把新技术当成工具而不是被其控制,好奇心和知识才是新闻教育的两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理念比技能的培育更费功夫,技能要贯穿于理念之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等认为,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香港电台训练及发展总监张圭阳等。张圭阳认为,这种迎合市场即时需求的教育实践被证明存在极大问题,毕业生们越来越擅长于播报即时短信息,而在分析性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颇为欠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对媒介融合做了细致深入的介绍,他认为面临数字科技的这场革命,新闻传播学科首先要思考这场产业变革的本质,分析行业的关键技能何在,不能仅仅停留在担心的层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做了《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的报告,他认为不能泛泛而谈新媒体与新技术,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可能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在他看来,技术是一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对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的讨论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热点。对专业性的挑战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又有来自新媒介生态下诸如“公民记者”的挑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以重新审视新闻学教育的合法性为起点,对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何在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新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新闻实践所处理的是变化无常的复杂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专业体系能提供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及支持这种视角的理论分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学的专业程度又严重不足,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专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独有的精神气质。

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讨论了数字化时代新闻业所面临的一个悖论: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专业的记者和采编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新闻教育,而且需要一种与传统新闻学截然不同的,能够将研究和传播技术同知识与对公共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的新型新闻教育,这将为许多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新闻学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新闻学是属于21世纪的学问。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院长Ernest J.Wilson III在他的主题发言中也强调了向本学科外推广新闻传播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新闻学常识。

美国富乐敦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Rick Pullen和Jeffrey Brody教授回顾了美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源正是在煽情主义泛滥的年代,作为这场黄色新闻的教训,新闻学专业创立出专业化的课程计划。准确性不够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困扰,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威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存发展。同时,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来声称自己是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可能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新闻学更适应于作为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广,培养新一代的公民记者,以负责任的传统新闻价值理念培养更多的公民记者、更多优秀的博主。

同样面对公民记者的挑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院长叶明德认为与公民记者相比,新闻学院培养的记者更要着重于:第一,要更熟悉数字技术,成为更好的“讲故事的人”;第二,要有观点,有立场,大多数人要的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成千上万的网民竞争;第三,要重新界定媒体的公共性,在培养人才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否则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没有帮助。

三、培养层次与教育创新

正如本次论坛中多位院长指出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自从被定为一级学科,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在体系日趋健全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各层次到底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疑问。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介绍了深圳大学实践教学理念变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广告学专业实行实战性毕业设计代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搭建起从大学到业界的过渡桥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对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进行了区分,并针对网络热炒的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事情进行了澄清说明。其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毕业论文,而是想给毕业论文找出多种方式。她认为以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大适应业界对新闻学科的需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研究》中谈到在研究生层面计划从明年开始实行“3+2”模式,面向除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两年新闻传播硕士,从本科硕士跨学科的交叉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则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她的观点。自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这一举措是当前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政治学研究科主任濑川至朗介绍了日本在2008年才设立第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的背景。地处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创建于1882年,它以培养记者而声名卓著,但一直没有设置新闻学的系统课程。此前的日本新闻界一直坚持在岗培训(OJT,on-the-job training)的人才培养方式,新进人员像白纸一样直接被各个媒体涂上自己的“颜色”,已经带有“颜色”的记者并不受媒体的欢迎。而2008年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院开始设立新闻学硕士学位,这也是日本第一个新闻学研究生院。这一转变与大众媒体自身不断变化有关:24小时新闻播报使时限更为紧迫,记者们不再能从容地书写故事,也不再有时间来训练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让人沮丧,媒体间的混战、媒介入侵私人空间和错误报道导致一般民众对大众传媒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时,新来者凭借对新闻业使命的认知、对法律知识的熟识,及实践经验为新闻界带了一股新风。

悉尼大学媒介与传播系主任Steven Maras对博士层面的教育提出思考。他首先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关于专业博士学位(PD, Professional Doctorates)、专业实践型博士(Practice Based PhDs)及传统的博士学位(PhD, Philosophy Doctorates)的讨论进行了介绍,并集中介绍了国外对前两者的争议。与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的博士学位(PhD)不同,专业博士学位(PD)的诞生较晚,在英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以市场为驱动满足于特定领域的需要,如工程博士、教育学博士等。PD与PhD的区分较为明显。而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则是近十年的事,主要针对与艺术、创意等相关专业,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这类专业实践型博士的讨论集中了五种类型的话语:隔离主义的(Segregationist);PhD学位的堕落(Degradation of the PhD);包含主义的(Inclusive);(后)殖民主义的(Post-colonial);矫正或重整学术的(Disabusing/Reclaiming the Scholarly)。Steven Maras认同第五种话语,认为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是一个反思学术何为的契机,也是反思大学传统的契机。

本次论坛中多位来自英美的院长都强调了新的教育中要包含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大众传播学院主任Judy Turk认为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将带来大量的外包业务,催生出个人工作者的职业模式,诞生不为任何一个雇主而为多个客户工作的技巧娴熟的自由职业工作者。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者要主动探讨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强调新闻传播基本的价值,但也要更加强调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毕业生们不仅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求职者,更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策划人,为一个企业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跨媒介和产业平台的独立工作者。

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新闻教育的新领域。新加坡传媒学院副院长Jackson Yip以新加坡的个案为例,介绍了《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硕士计划》。Jackson Yip认为如今的媒体和创意产业正发生着结构调整,为就业准备的传统教育框架再也不能满足传媒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具有灵活性的全新的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与解决方案来满足不断演变的技术发展。而整合多种资源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则帮助媒体与创意人士的实践工作更专业化。

第5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电视媒体;新媒体;发展路径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领军者――电视媒介已经逐渐失去自己的稳固优势,传统电视媒介要发展,就要从各方面有所创新,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市场之路。

一、探寻电视媒介发展路径的必要性

从外在压力上看,新的媒介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式的产生,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这使得传统媒介的市场主导地位被动摇。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与传统媒体一整高下。从传播手段上看,传统电视媒体传播手段单一,节目播出时间相对固定,收看场合也有一定限制。而新媒体不然,以网络媒体为例,只要有一台电脑,有互联网,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从传播速度上看,网络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要快与传统媒体,因而,很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习惯第一时间从网上获取最新信息。因此,在新的技术冲击作用之下,传统的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思路,不能盲目排斥新媒体、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菲薄,事实上,传统电视媒介可以和新媒介相结合,寻找新的发展途径。罗杰.菲德勒认为:所有新形式传播都源自于对旧形式的延伸,自我独特形态的塑造源自于渐进的演变过程。由此可见,传统媒体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并不断发展,必须寻求一条突破自身之路,这样才能使传统电视媒体焕发生机。

从自身发展需要上看,电视媒介也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我国电视媒体从产生到今天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其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从央视到各地方台,电视人一直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如今,新媒体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电视媒体的冲击和触动更是巨大的。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中仍旧保持领先对位,但面对新媒介,电视媒介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从受众角度来看,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规模在不断减少,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网路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另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成为社会舆论形成和扩散的重要基地,网络舆情也成为我国大众意识形态走向的风向标。

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的压力巨大,面对全媒体时代下的严峻形势,传统电视媒体如果再不思考自身的创新之路,势必被时代所淘汰。因此,电视媒体可以考虑与新媒体交叉发展,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不仅自身得到发展,还可以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二、电视媒介的多维发展路径

(一)探寻电视媒介新定位

互联网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观赏节目的方式和习惯,受众逐渐习惯随时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受众欣赏方式习惯的转变促使传统电视媒体也在寻求自身的转型道路,电视媒介可选择创办自己的网站。然而,电视媒介网站和纯粹的网络媒介传播不一样,不能仅仅局限于将电视节目放到网络上,这种方式并不是创新,也不会各自己带来多大的点击量。要做到传统与新媒体的结合,又要有别于新媒体,就要融入崭新的元素。我们要寻找电视媒介发展的新定位,思考更多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充分调查媒介市场现状,思考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既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能使自身产业化运作得到健康发展,提高生命力。

(二)提升节目内容质量

虽然网络等新媒体有很多优点,但是,电视媒介也有着新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优势,例如优先播出权。播出时间上是传统电视媒介的优势们,任何节目都要先通过电视传播,然后再放到各大门户网站上。但同时,这也是传统电视媒体的一个弱势,因为受播出时间和收看条件的限制,传统电视媒体不能满足受众随时收看节目的续期。在创办自己的网站时,如何使自己的内容有特色,有灵魂,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而,创新节目形式和策划推广手段,使得电视媒介和网络真正得以融合,在内容制作上要求一体化,这时,电视节目制作者也是自己网站的负责人,这样,更适应全媒体时代下对电视人的要求。这样的运作方式,不仅节约了成本,也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因而,电视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改变内容发展的策略,重组电视媒介和网站构架,实现二者之间的全面融合,让数字化内容成为电视媒介的主流产品之一,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空间。

(三)革新传播手段

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手段单一,只是一个单项流动的方式,无法收集到用户的反馈。而在信息时代,用户希望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将自己的体验反馈回去,而这种反馈可以使商品得到更大限度的更新和发展,也可以扩大用户使用乏味和空间,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电视栏目也是产品,因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体思考技术上的优势思考自身的革新,为电视媒介增添用户体验,及时反馈用户信息,也是提高自身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因而,电视媒介未来发展需要利用网络技术获取用户体验的反馈信息,为用户提供发表自身意见的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广告商。现在很多电视栏目都可以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各网站也同样如此,当扫描二维码后,观众就可以在手机上随时关注栏目动态,适应了受众的需求。

(四)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发展的支撑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传播方式大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传媒技术的发展要求传媒人员改变传统陈旧的传播理念和方式,重新思考,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运作模式,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占领市场。传统媒体的优势已经不能支撑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愈演愈烈,而且网络媒体的便携以及低成本更是传统媒体的弱势。这些冲击都促使电视媒体转变自己的传播方式,由单项传播转向多元化传播,媒体人的思维方式也要随之转变,不能沉浸在“老大哥”的地位上沾沾自喜,要有紧迫感、压力感甚至是危机感。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的出现使得每个受众都可以成为媒体人,自媒体时代也已经到来,传统媒体人如果依然固步自封,比更新思维方式,创新节目形式,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电视媒体要想保持自身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必须在保证自身信息准确的同时,及时有效的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信息,不必拘泥于电视节目,可以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网站消息,由权威媒体的权威网站的消息更具有真实性,同时,又做到了实效性和可交流性,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就能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也符合信息时代的传播特征。(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

参考文献:

[1] 汪文斌.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战略构想与实践[J].新闻战线,2010年02期.

[2] 陈刚,赵梅.电视媒体的新机遇与电视广告经营的发展[J].电视研究,2011年01期。

第6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1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美,媒介素养研究中心1992)。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是一支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知识结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和健全人格是整个医疗体系发展进步的基础。媒介素养教育发源于英国。英国学者FR•利维斯等人即时提出了媒介素养(medailietracy)这一概念,并开始把旨在反对大众传媒的流行文化价值念、训练青少年抗拒流行文化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为目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西方国家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期,媒介素养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在教育界掀起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其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为媒介素养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证依据。第一,针对某一区域受众媒介素养状况展开调研。例如针对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上海市、广州市、南宁市、扬州市、郑州市展开调研的,这些都是人口比较密集的省或省会城市。第二,针对某一人群展开实证调研。例如学界针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青少年、甚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学生父母、领导干部或政府官员、农民工、官兵、儿童、武术运动员等各种人群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其中尤以大学生群体是媒介素养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与大学生作为我国新媒介主要消费者有关,部分研究者己在西安、上海、武汉、河北、江苏等地的大学生中进行过问卷调查和有关分析。也有研究者将媒介素养专门指向医学院校,例如山东省的泰安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河南的新乡医学院,四川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等医学院校都做过媒介素养的调查与研究,其中的新乡医学院在2015年还实行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并被评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就辽宁省来看,辽宁省作为东北的核心区域,拥有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医学院等6所高等医学院校,在这些医学院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对医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2016年4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想“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离不开媒介素养的教育。其次,从医学教育的本质看。“医乃仁术”是医学的本质属性,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当前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双改”的深入推进,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只有“呼唤人文回归”才能完成“还原医学本质”的根本目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展,为身处于其中的医学生提出新的课题,医学生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最后,从医学生网络舆情事件来看。2009年,网上爆出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在解剖课上将人体骨骼标本当道具拍照取乐;2011年,网上爆出医学生用人体骨骼标本摆成“LOVE”形状求爱照片;2011年,有医务人员无视患者生死,盼其下班后再死;2012年,浙江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曝出的“虐婴门”事件。尤其是“虐婴门”事件,时至今日,以关键词“实习护士+虐婴门”在百度仍能找到5640个相关结果。客观地讲,这当中有媒体扩大渲染宣传的嫌疑,但是也暴露出医学教育中一个非常现实而严重的问题,即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培养医学生媒介素养的能力,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丰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提高医学教育实效性,促进医学教育深化改革。同时,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当前国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3.1高校开设的媒介素养课程。课程开设分为两种,一种是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课程,且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传媒相关专业一般都是开成必修课,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其它非专业性院校一般是选修课,例如新乡医学院。另一种是以整合课程的形式开设,与信息技术整合,改设综合素养课程或与其它人文课程整合,内容理念渗透其中。绝大部高校采取的是这种形式。

3.2各种媒介素养教育中心、团体或组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主要也是由学校牵头成立的,例如在东北比较有名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渤海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中心主要提供媒介素养的相关讲座、报告及组织一些相关实践活动。

4关于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构建的几点建议

最后,笔者根据上述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建议:

4.1独立课程教育和多元渗透课程教育相结合

4.1.1开设媒介素养选修课独立课程能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课业负担重,开设必修课也不太现实。因此,医学生的媒介素养课可以开选修课。

4.1.2多元渗透课程教育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政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

4.2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1)线下教育主要借助校园媒介,包括校园走廊文化、校报、校刊、校园电台、校园网、校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最美乡村医生、南丁格尔、钟南山等先进事迹,宣扬非典、四川汶川、玉树大地震历史时刻医务人员发挥的作用,构建医学信息传播平台。

(2)线上教育主要借助网络媒介,在网易、搜狐及千龙网的新媒体素养学院学习媒介素养的网络公开课或相关知识。

第7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推广;挑战;策略

引言

阅读推广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增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其他营利性机构和专业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已经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各种传播形态以及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阅读推广,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是当前公共图书馆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1全媒体概念辨析

对于“全媒体”的概念,在学术探讨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全媒体的概念在传媒业受到了重点关注。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阐释,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媒介运营说,认为全媒体是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和策略,是由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构建的庞大的报道体系共同组成的报道系统。第二种是媒介形态说,认为全媒体是一种利用多种表现符号来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内容,这里的多种表现符号包括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光线等等,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第三种则是媒介整合说,认为全媒体是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它是一种全新的媒介观念、媒介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媒介运营模式。

在了解全媒体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运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全媒体就是全部的媒体,是一个集合,也是一个不喾⒄怪械母拍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新传播技术的革新、新的媒介形态的不断涌现,媒介概念还在不断深化,它必然还会产生更多丰富的内涵。而在目前阶段,笔者认为,媒体运营说和媒介形态学说仍然占有主要地位,但这两种学说都强调一种融合。

2公共图书馆运用全媒体进行阅读推广的优势和必要性

相比传统的阅读推广而言,公共图书馆利用全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可以尽可能地扩大阅读推广受众覆盖面。公共图书馆被称为全民阅读的主体,其面临的受众范围十分广泛,多种媒体的传播可以有效地增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范围;其次,可以综合利用媒介资源,大幅度降低阅读推广成本。图书馆每举办一次阅读推广的活动,都是有其运营成本的,耗费许多的人力物力,效果却难以估算。而全媒体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让不同的媒介依据各自特点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使受众接受的信息更加全面,同时克服单一媒介传播渠道的缺陷,极大地降低阅读推广的成本。因此图书馆应该在全媒体环境下,推陈出新,把握机会,在构建“全民爱读书,处处飘书香”的学习型、阅读型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3全媒体环境的特点和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挑战

3.1全媒体的融合性要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注重多渠道多技术的使用

传统图书馆阅读推广所依赖的主要形式有比赛、讲座、沙龙、读书会、展览、访谈、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主要是线下的活动,图书馆在举办传统阅读推广活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日常化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应用、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智能家居、交互视频等新的媒体形态的出现,要求图书馆不断完善和拓展阅读推广的渠道,积极搭建更加开放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的平台,例如微博、微信推广新书,口袋书、手机图书馆、图书馆LED大屏、读报系统等都可以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平台。

3.2全媒体的系统性要求图书馆建设有效统一的服务平台

全媒体是一个整合平台,即整合运用各种媒体表现形式以及媒体渠道。因此,对于图书馆来说,对已有资源和渠道应该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使得阅读推广的形式和渠道组合是系统有序的,强调对各种类型推广信息的统一,实现一次性无缝,它至少要求图书馆建立集中的内容资源平台,网络平台以及覆盖各种终端类型的服务平台。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全媒体排斥单一表现形式,而是对各种表现形式有所侧重。而在全媒体环境下,需要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鉴别合适的表现形式和渠道,进行统一规划,这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整体策划能力,对不同渠道的特点,受众特点的把握,以及对图书馆内部资源的规划也提出了挑战。需要提出的是全媒体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问的简单链接,而是共存互补,有机结合,它融合了传播技术、传播形式、传播手段和营销方式等,并进行全方位整合,形成传播技术、内容、渠道、营销的集成体。

3.3全媒体的开放性要求图书馆不断适应变化的需求

在前述有关全媒体的概念时我们曾经辨析过,全媒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的内涵在变化中不断丰富。全媒体环境下,一方面要求阅读内容数字化、渠道网络化,适应当下生活潮流,另一方面,全媒体环境下人们的阅读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线阅读和移动阅读变得需要表现形式多样化和操作使用人性化,以适应当下碎片化的阅读趋势,针对受众个体提供超细分服务。总之,全媒体能用更经济的眼光看待媒体问的综合运用,以求实现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更大。随着不同媒介渠道的不断产生,未来用户习惯还会发生各种难以想象的变化,例如随着互动电视、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用户的行为方式专长将进一步发生改变。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在这些新媒介形式和新技术的冲击下,相应地也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拥抱变化以适应读者需求。

4全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4.1构建全新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主体关系

我国现阶段阅读推广的主体包括了政府、图书馆、社会组织和读者,这几种主体各有各的优劣和不足。而图书馆是国家的公益文化单位,向来都是阅读推广的主要力量,传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经历了从馆内某一部门的附带工作发展至特定部门的专门工作,如今负责阅读推广的部门越来越多,不同部门都根据自己的工作特色开展了不同的阅读推广活动。然而,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的最终形态应该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建立起全新的主体关系,才能使得阅读推广更加活跃起来,形成全民阅读的意识。

4.1.1激发读者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全媒体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传播,而具有更多的互动。全媒体的融合也发生在受众身上,读者可以扮演双重角色,既是阅读推广的受众,也是阅读推广的主体。尤其是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手段,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增加,读者可以通过博客、播客、社区论坛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推广,创造传播内容,每个人都可以称为传播者,以往一对多的传播变为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例如微博下的留言区,读者在微博下的留言就是互动行为的体现。

4.1.2搭建与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上具有其他主体不具备的优势,图书馆拥有较多的文献资源以及专业的推广资源,同时也有与媒体、出版社、民间阅读机构等社会组织合作的经验,能够帮助社会组织实践相关推广活动。全媒体环境下,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也会更加频繁和容易。图书馆可以通过媒体报道来进行阅读推广,协助民间阅读机构、社会团体,满足读者多种阅读需求。

4.2建立基于全媒w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运营体系

4.2.1整合阅读推广渠道。图书馆通过各种渠道、阅读终端、无线传输网络的整合实现阅读推广。同时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除了运用传统媒介以外,还需要注意运用多种媒体进行阅读推广,加强与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合作,利用多媒体运作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节约阅读推广成本,扩大推广效果。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运营部门需要关注的是各个渠道流程是否通畅,研究各个媒体渠道的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并据此选择最合适的渠道,形成稳定的渠道分发策略。

4.2.2建立统一的阅读推广运营中心。阅读推广在公共图书馆发展至今,不同部门都参与到了阅读推广的活动中,如计算机或网络部门承担信息素养培训和数字阅读推广,古籍部门承担经典书籍推广,少儿部门承担儿童阅读推广。但图书馆在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最全的手段、最全的表现形式和最全方位的受众体验来服务受众。这就需要图书馆整合内部资源,摆脱过去的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统一的推广运营中心,由运营中心统一协调调度资源,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对图书馆的馆员、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各个部门,围绕阅读推广开展各种活动,才能够保证以最合适的渠道和方式去影响读者受众,同时也使得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4.3优化阅读推广的个性化体验

全媒体依然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塑阅读文化,全面落实以读者个性化需求为主线的阅读推广。全媒体为图书馆开展嵌入式服务提供了可能,图书馆需要迅速适应变革,由“向读者提供我们有的”到“向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直至超越读者期望,最终实现“向他们提供所想”的服务,不断与读者共同寻找、探索、设计出全新的服务形式,不断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4.3.1允许用户的个性化表达。全媒体环境下,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会越来越多,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个性化的信息,而且还要能够按照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服务,如满足用户信息的显示方式和提供结果的方式的要求,图书馆应该鼓励用户充分表达需求,如微信、微博、在线直播等形式,都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互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4.3.2分众推广。在全媒体环境下,读者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因此,读者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图书馆要想在阅读推广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将用户细分为不同的群体,才能够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图书馆可以通过调研,发现读者的喜好和现有的问题,总结出规律,并将这些规律运用到阅读推广策略中。

第8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传媒业;融资模式;资本市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1002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和国际传媒业跨行业、跨媒体组合的大背景下,媒介产业正逐渐涉足资本市场,资本运营成为我国传媒业实施规模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媒业的资源聚集和产业增值,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风貌。

1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必然性

一方面因为传媒业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其生产与发展,从1978年,传媒业实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国家减少并逐渐停止了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拨款,现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大多靠自主经营实现收支。同时传媒业的运作成本也日益提高,原材料价格及薪酬上涨、设备更新、设施建设等客观需求都必然导致经营成本的上涨。另外国外媒体对国内市场蛋糕虎视眈眈、国内媒体竞争激烈也迫使传媒业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和更新资源,不断增强竞争优势。

另外业外资金的急欲投入也是促使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深入融合的重要力量。首先传媒业投资回报时限段,回报率高。摩根士丹利的全球投资报告曾经统计过发展为世界级水平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年限,其中传媒业所需年限仅为8年,可见传媒业的巨大利润和丰厚回报远高于能源、电力、金融等产业。而国外的传媒市场发展相对而言已趋于饱和,跨国传媒巨头们觊觎国内的传媒蛋糕,境外资本于是源源不断地涌入国内传媒市场。同时传媒业具有独特的身份优势,其喉舌的权威性、社会公器的公信力赋予传媒业更多社会信誉,而政府支撑的背景以及行政区域市场垄断的经营地位也为传媒业附上了更权威、官方的标签。

2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融合的主要模式

传媒行业具有较高的资本门槛和规模效应,其自有资金的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无法适应和满足媒介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因此畅通的融资渠道成为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媒介组织从外部寻求资金时,必然要面临融资模式的选择。而融资模式的不同影响着融资的成本、风险、资金期限等方面。

2.1向国内商业银行贷款

从商业银行借入贷款是媒介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一种传统模式,并不改变原有股东对媒介的控制权,利息采取税前支付的形式。由于我国媒介存在的特殊性质,其他融资方式或多或少受到政策限制,为国内银行和媒介的合作创造了操作优势。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国内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贷款的安全性,会对贷款条件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一般媒体向商业银行贷款时所选择融资成本除了利息成本,还包含以借贷形式出现的间接成本,这无疑为媒体的贷款造成了较高的机会成本。笔者认为,在目前银行贷款余额基数巨大,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较低的前提下,一些急需资金进行改造与升级同时信誉优良的传媒组织可以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募集资金。

2.2合作经营

合作经营是指一些新闻媒体通过转让一定时期内的广告经营权、发行权或者频道、栏目、版面的内容刊播权,来获取其他的社会资金的融合或共同经营,这种合作往往是以媒体无形资产或特许经营权为交换前提,常见的合作经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界资本以投资形式控制传媒业。外界资本与传媒单位签订借贷合同,进而在规定时期控制媒体的广告发行、资金运转等经营事务。(2)资本买断某时期内传媒组织的广告权和经营权。这是运用较早也是最普遍的传媒资本运营模式,对传媒组织的内容生产业务影响较小,且剥离出广告经营后的媒体能更专注于内容的生产。(3)资源置换。这种形式常见于文娱类节目,前提是电视台内实施的制播分离体系。电视台从内容生产公司购买电视节目成品,然后将自身栏目内外的广告资源置换给内容制作公司,实现双赢。

2.3通过证券市场融资

目前我国媒介上市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子公司直接上市、子公司借壳上市、分拆上市。

(1)子公司直接上市。新闻媒体经过改制,对资产进行整合重组,成立股份制的子公司以后申请成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我国由于政策的限制,核心的传媒单位一般很难整体上市,所以通过剥离出具有资本潜力的业务,实现子公司上市成为很多传媒企业的试水之举。电广传媒、北京歌华有线都是通过直接上市的方法进入市场。

(2)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收购已挂牌上市的公司,然后向收购的公司注入自己的有关业务及资产的企业并购行为。借壳上市直接以资本的形式介入证券市场,速度更快,障碍也较少。在我国传媒上市制约较多的前提下,通过“壳资源”实现融资可以巧妙回避阻碍,融资成本较小。

(3)分拆上市。已上市的传媒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

2.4合资创建媒介机构

第9篇:媒介融合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智能化融合

一、引言

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改变了媒体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媒体需要逐步向新兴媒体转型,但不能盲目转型。在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智能化融合时,需要定位精准,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积极拓展相关领域,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二、广播电视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缺乏存储功能

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即时的,信息传播一闪而过,人们听过或者看过后就完成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不能对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广播电视媒体本身也不具备长时间甚至永久的存储功能,不便于人们查阅或者回忆信息新闻。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往往需要强大的后台系统做支撑,这也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体不能在第一时间报道热点新闻事件。

(二)传统媒体受众转移

互联网技术在媒体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受众可以选择的媒介种类也越来越多,而由于广播电视缺乏存储的功能,导致受众在获取信息上的局限性,进而导致传统媒体原来的受众大量转移。[1]新兴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加之新媒体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人们之前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传统媒体渐渐满足不了年轻人对信息获取的需求,这也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大量减少的原因。

(三)广播电视媒体改革不彻底

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一直存在体制问题,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媒体属于国营性质,改变起来顾虑太多,所以具体的进展不够顺畅,这也阻碍了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进程。新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符合市场化发展和多元化需要,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受体制差异化的影响,在融合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融合策略分析

(一)满足受众的需求

受众是任何媒体发展壮大的根本,广播电视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在于一些长期的受众转移到新媒体领域,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占领信息的最前沿阵地。目前,现代化广播电视媒体主要以有线、卫星为主,新媒体与之相比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为受众提供的选择也更多。在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要从自身特性出发,秉承一贯的服务理念,旨在提高信息有效交流和信息传达效率。[2]在广大媒体争相吸引受众的环境下,媒体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分析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将自身的传播功能转移到服务受众上来。广播电视媒体有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优势,只要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型传播途径就能继续发挥优势作用,只要抓住受众的需求,广播电视媒体就能再度获得广泛的关注。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对于整个媒体行业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在这种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应该积极通过智能化融合实现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广播电视媒体具有丰富的节目和内容,合理引进数字化技术对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向更广的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然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兴媒体已较早实现了数字化运用,正向更智能化的领域迈进,数字化技术也正沿着大数据的方向发展,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和互联网科技同步,结合各种互联网的前沿技术,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智能化融合,从根本上减小广播电视媒体在这个时代的发展阻力,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三)平台多元化发展

广播电视媒体长期以来的传播方式过于被动,受众无法参与媒体的传播过程,这也跟广播电视传播的单向性有关。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平面媒体都面临关门的危险,许多媒体也纷纷转变生产销售方式,这给广播电视媒体在智能化融合方面起到了警示作用。媒体多元发展是当代媒体发展的方向,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转变观念,由单向输送信息转变为全方位面对受众,为受众提供整套的信息供应及服务,形成一个不仅提供信息,还是受众分享交流信息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只有这样广播电视媒体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断实现自我价值。[4]

(四)安全有效地管理

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相对广泛,辐射面积较大,这就需要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内容的多样性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依法管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科学化管理能促进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媒体形式和平共处。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为融合提供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在整个媒体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在全面了解信息的情况下,自觉加强自我监管意识。

四、结语

通过对广播电视媒体的了解,印证了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在广播电视媒体实现智能化融合后,我国传统媒体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并且能够在媒体领域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管琼.探析跨屏互动背后的媒介融合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35.

[2]谭天,张冰冰.知变求新:走进媒介融合2.0[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54-158.

[3]胡鑫.“互联网+”模式下小型出版社的变革之路——以山东黄海数字出版社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0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