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党的十以来,我国一直在遵循“中国梦”战略思想,构建了富含时代性的话语体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方向及规律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院校都在文化建设、教育教学中引入这一战略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更是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效提升了教育效果。
1 “中国梦”内涵简述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其主要内涵包括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几个方面。国家富强主要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予以解决,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最终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和谐则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解决人们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养老等,使人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基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提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2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1 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中国梦”这一构想的融入,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中国梦”思想中包含着其内涵、意义等多个方面,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都可以运用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教育活动的教育资源。在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教育方式、载体等,深入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
2.2 坚定大学生信仰
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乏、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等问题,导致价值观、道德观逐渐发生偏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坚定其信仰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能够更好地改善现阶段大学生缺乏梦想、深陷物质欲望的情况,以科学的思想激发、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重新塑造其道德观、人生观。同时,“中国梦”是一种价值追求。[2]在大学生坚持信仰、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中国梦”会对其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巩固理想,坚定追求目标,从而完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有效克服信仰危机。
2.3 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直以来,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都是我国各级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其中饱含着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以及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而要想实现“中国梦”,其主要核心便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其中蕴含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2.4 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
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形态,学生愈发注重物质方面的满足,逐渐摒弃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梦”倡导集众人之力,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社会,不仅强调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强调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要求个人发展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3 “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
3.1 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要实践途径
思想政治课程是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一门重要教育课程,将其作为“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实践途径,能够有效借助传统教育课程体制,实现“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有效融入。首先,高校应对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在教材中增设“中国梦”相关知识内容的专门章节,并将其渗透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使其真正进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基本原理概论”部分,教师应着重向学生讲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教师则应着重向学生讲解“中国梦”的重要作用及地位,使这一战略思想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课程中。其次,应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不利于“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渗透。因而,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案例法、讨论法、情景创设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教师的课堂自信,提升学生兴趣和教育实效性。
3.2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目前,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巨大,使其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据调查表明,现阶段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媒体,占其所有获取信息途径比例的70.6%,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视角和方式,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认知,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其生活、学习中。例如,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高校可以运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向学生宣传“中国梦”战略思想,并将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对“中国梦”理论的学习。同时,了解本校学生应用各类网络平台、即时沟通软件的频次,选择大学生广泛应用的平台、软件,建立校园公众号,并构建学校自己的交流平台,鼓励大学生针对“中国梦”理论进行交流探讨,形成良好的舆论气氛,从而提升“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3 增加“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提升“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因而,高校应围绕“中国梦”战略思想主题,组织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清形势,获得改造主观、客观世界的能力。[3]例如,开展“中国梦”思想学习活动、助力大学生完成梦想活动、“中国梦”宣传讲座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内容已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目标。而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探索知识所蕴含的新现象、新规律,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探究、乐于质疑、勤于动手的优良习惯,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政治;有放教学;课程教学
伴随新课程的实施,课程教学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过程有了新的定位,课程实施过程称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而课堂教学已发展成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已成为影响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及归宿。本文分别从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过程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一、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教学活动开始至今,教育家就致力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教学是一个具有效果性、规律性、效益性及效率性的过程。目前,我国典型的研究主要针对于有效教学的基础性及发展性两个方面。基础性的研究过程主要包含教师能否完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能否注意个体间的差异;能否进行清晰表述;能否合理使用教学资源等。对于发展性的研究则包含能否合理选择、使用及编制教学计划;能否启发学生融入课堂;能否体现课堂互动及开发需求;能否培养学生自律、尊重教师的意识。
二、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形势和内容不相符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便是提升课堂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全民的基本素质。教学质量的提升归结于教学形式的选择,而教学形式是服务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形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及形式主义问题尤为突出。首先,教师采用“满堂问”的简单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增加了课堂中的无效提问,教学情境的设置过于频繁,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并弱化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励评价的价值较低,容易使学生丧失进行自我判断的能力。其次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变成形式上的参与过程。通常表现为学生在教师宣布小组讨论后立马乱成一团,讨论声音很激烈,但大多数是随声附和,很少有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课堂形式收效甚微。最后,课堂的实质性互动相对缺乏。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掌握着话语权,使得课堂互动过程表现为教师的单向线性表述,学生没有进行提问及评价的权力;此外,还会存在部分学生垄断的现象,成绩突出、性格外向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使得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遗忘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
2.对目标的认识不足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目前,教师在设计三维目标时通常会缺少一定的理论指导及实践经验,从而造成目标实施过程易产生教学目标偏重的现象。例如:片面的追求技能及知识而忽略其他方面,价值观、情感及态度目标存在`贴标签”现象等。从教育机制方面来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像讲解知识点一样,脱离情境及内容,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无力、空洞的教学过程收效较低。
三、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文教育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新的理念及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及学生成长的需求,充分反映高中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例如,建立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课程框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及行为表现;充分挖掘学生隐含的能力,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强调学生应在获取基本技能及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态度。
2.强调回归生活,活化生命教育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会由混沌逐渐走向清醒,因此,在该阶段中,教师的点拨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学生能够在该过程中享受学习、读书及求知的乐趣。新课程以政治思想为统领,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生活主题为基础、并将学科知识当作基本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过程中应避免违背理论逻辑,追求生活逻辑性。此外,新课程下的政治教学还追求教学过程的终极关怀,确保教学不仅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情感及技能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在自我激励及教师鼓励中直面生活,并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3.进行综合探究,优化互动教育
新课程追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能够开展探究性、发现性及研究性学习,并能将学习中的探究、发现及研究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在高中政治课本中,每个单元之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该题目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与适应社会并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感知经济、政治及文化领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其中存在的乐趣,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心智及创新意识。
4.坚持发展为主,强调终身学习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并将学生的身心、潜能及个性发展作为核心。这种转变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愿望,带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因此,在新课程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舞台,培养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并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率。
四、总结
教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职业,而教学策略的制定也没有十全十美。新课程下,教师正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新课程标准理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困惑中不断思考,在新课程标准的视野下对高中政治有效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首先要充分了解有效教学的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良好的实施,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能够对学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识、智慧及品格。
作者:雷泽兰 单位:福建省南安成功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政管理;交往互动;途径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一种偏差,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与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强调单向灌输,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思政相关的知识被绝对化与客观化,并由此形成了与人们的需要和情感与生活绝不相关的较为抽象的东西,忽视与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佳并且效果也不理想。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交往互动的理论基础
关于教育中的交往互动性很早就被论及,比如孔子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古以来,交往表现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与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交往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人际互动、社会交往与人际交往或社会相互作用的实际推动力。交往互动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境况的背景条件,交往互动双方或多方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和制约的情况下,促使彼此敞开心扉所进行思想的真正碰撞与感情交流,以致产生心灵共鸣,达到心理交感意义沟通与行为互动的提升。交往互动往往以语言符号为媒介,通过对话与行动来进行知识、观念、信息与情感的交流以达成相互理解和共识的人类特有行为。人类的交往互动是理解与定义的过程,人们往往通过对符号的定义域理解进行交往互动。胡塞尔还提出了“交互主体论”,其理论核心是生活世界与交往。
认为,交往互动产生于社会实践,其本质是人类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交往实践观。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思想还内蕴了教育与交往的关系,可以是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理论基础。考察人类的交往互动行为历史表明,整个人类交往关系的内在主要矛盾始终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类交往表现为人类最终克服个体与社会的对立与分裂状态,并且在交往互动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自由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交往互动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交往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强调实践交往理论具有丰富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营养。某项特殊的管理与一个人的发展均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共同发展。如今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其实质是信息交往互动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管理者与教育者以及大学生之间不应该是原来的在灌输教育中所形成的简单关系。已经客观发展为一种从封闭走向开发,从单一方向走向多维角度,从依赖关系发展到平等,从简单的分立到合作,从他塑到独立的自塑等教育新形态。管理者与教育者同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高校这一特定群体在大学这一特定社区内进行的相互互动往来产生的诸多现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互依存与促进的关系。
注重交往互动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与教育体制不断深化与推进,相应地高等教育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与深化。为了客观上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时代的交往要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自然不能只注重教育体制的单一改革,尤其还应在交往与互动的方法上进行创新。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往往只注重教育要素,反而忽视了大学生这一交往互动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体现单向的讲授,或者体现为枯燥的理论教育与静态教育,相关教育形态只会是呆板与枯燥的、单一并且不易被接受的缺乏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忽视动态的交往互动实践,必然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实际,准确把握住大学生思想脉搏,转化的交往理论,有效结合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开展切实而有效的教育与管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交往互动的主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交往互动活动,应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断优化教育关系,积极拓展理解、对话与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首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话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是一种交往活动,体现为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这就要求管理双方的平等、差异、自主与开放。让学生、教师与管理者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意见与看法,开展相互启发与相互争论,在积极广泛对话中引起思想的碰撞,从而激发创新思维的有效火花。在开展对话的教育中,往往还会遇到相互对某一问题产生困惑甚至出现热烈争议的现象,往往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创造。
其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解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育者和管理者与受对方应对教育的内容进行理性认识,进而达到相互宽容和体谅,即相互理解。管理的前提是理解者从内心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精神的一种复制与重构过程。相互理解能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互动关系和一种宽容心理的相互关照,本质是一种双向交互活动。
第三,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心理接纳途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渴求互动是人自身最基本的需要,因为在人的社会需要与发展需要中,相互之间的爱与归属的需要,相互交往的需要与尊重的需要等,其实是人际的或社会的互动的心理接纳需要。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互动,实现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交往与沟通,达到心理之间的真诚接纳。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高校必须直面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交往互动等前提下,促使多方共同参与并且共同来做,从而促使高等教育帮助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与道德社会化,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关键词:政治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政治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践层面就是要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来推动政治发展。而我国政治发展的主题就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实现政治系统运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政治发展本身的复杂性、我国所特有的政治文化、现实国情及所面临的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政治及经济体制改革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抓住其中的关键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改革策略与改革模式,将政治发展逐步引向深入。
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任何政治体系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政治发展是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在特定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会不断发生和发展,从而导致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变革和调整,这种变革和调整的过程就是政治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以经济革命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其最终目标是政治民主化,此过程也就是政治制度化的过程。而以民主政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制度化水平,并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因此,政治发展应具有以下特性:
政治组织和秩序的制度化。政治制度化是指建立健全政治制度的运行程序。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认为,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才能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法律的权威性,强化公民的法治意识,实行政治制度化。通过政治制度化,加强各个集团、组织和部门间的相互制约,从而保证社会处在一种有序的运行状态之中,保证社会统治的稳定。
政治的适时性。政治发展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由政治结构组成的一个严密系统。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方向,受制于各种因素,服从于总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亨廷顿坚持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出发,使政治发展沿着现实道路前进。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两难的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而后再进行政治民主进程。因此,政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地调整其功能,实现其结构的专门化、系统化和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出高效、高质的政治体系,实现整个社会政治结构的最佳配置。
政治变革的能动性。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向政治体系提出新的要求。政治在完成其职能和取得发展方面,既需要稳定性和连续性,也需要适应性和探索性,在现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唯有经常的调整和变革才能保持政治自身的一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变革是稳定的基础,也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所以政治体系要保持其活力和适应性,就必须能主动地变革其政治结构,完善政治功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政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全面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阿尔蒙德和派伊认为,具体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要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必须做到“全面发展”。既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也要加强人民民主建设;既要与时俱进地着力构建政治制度,完善政治体制,也要调整政治机构的功能,同时加强思想建设,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治文化,“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既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也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建设等等。以上各个方面,尽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有所侧重,但是总体上看,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宏大工程,只有在结构、功能以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推进,才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贯彻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智力支持。
协调的政治发展。协调主要指经济与政治的协调、渐进性与紧迫性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必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放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必须在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协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不意味着政治发展总是被动的,也不说明二者在时间上必然有固定的先后之分,即只有经济发展了政治发展才会跟进;而且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主动做出某些调整,清除经济发展可能遭遇的体制。
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变革,我国的民主化、现代化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战略,在这样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关键就是把握路径、过程和节奏。一个可持续的政治发展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形式。可见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政治问题。只有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才能实现政治系统的持续稳定。所以要确保我国政治的稳定,必须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政治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首先,政治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从根本上说,政治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因此,它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只有当社会基本矛盾引起利益关系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并转化为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变革旧秩序的政治实践时,政治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来看,政治革命是政治关系的质变过程,导致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政治改革是政治关系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过程,促成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总之,政治发展就是政治系统丧失稳定再重获稳定的过程。因此,政治改革并没有严格的逻辑可以遵循,而是要根据政治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应对。
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利益关系和政治统治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决定着政治民主的性质。为了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并协调其内部利益关系,还必须完善必要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的完善过程,就是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随着人们利益诉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日益多样化,唯有通过政治发展,才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这个意义是说,民主政治不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切实把握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由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稳定是动态的、发展的,所以政治稳定的实现与维持都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推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已经确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不仅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而且改变了人民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生活。当然,毋庸讳言,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政治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目前,在社会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复杂局面里,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目标必将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把握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对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根据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经验,今后我国政治发展既不能不顾社会发展的历史,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的模式,也不能不顾社会发展的现实,走激进式的政治发展进程,而是应该紧密结合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进程和实际,通过渐进的政治发展实践,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在政治稳定中推进政治发展,在政治发展中巩固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高等学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53-01
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重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基本含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可以从教学的实践前提、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三个方面加以界定。一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以实现是通过教学的实践过程来衡量的,只要教学持续了一个既定的阶段,完成了既定的程序,就足以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已经完成。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实践只有通过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实践的结果才能加以衡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前提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脉络,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的良好效果,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动态分析
与其他专业课教学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变动性特征。其教学实践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受教育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些变化,适当调节教学实践过程和教学环节。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体现为思想政治理论“入耳一人脑――入心”的动态过程。
(一)入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初始阶段
所谓“入耳”,就是指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乐于接受。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会对学生的兴趣选择起着导向作用。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氛围的学校,学生必然乐于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
首先,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动性。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读性。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可提出一些具有“震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二)入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的中间环节
所谓“入脑”,就是指通过通俗易懂、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能力。“入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兴趣既是“入耳”的重要前提。也是“入脑”的重要途径。解决“入脑”问题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教师必须把握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
一是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础。
二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规范.这就决定了对该内容的记忆仅仅是简单的背诵是不够的.必须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密切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根据遗忘规律安排复习。克服遗忘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闱4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以后
逐渐缓慢。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进行有效的密集多样的复习,无疑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迹,这对于长时记忆会有很大作用.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三)入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有效实践的完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研究和遵循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外化的规律,积极探索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外化的方法和途径,使思想政治理论“人心”。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学生在思想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把思想和道德的要求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和社区参观、调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知以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写出来,通过整理思想,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青耀.浅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创新”[N].光明日报,2006-05-23.
关键词: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等。体能和智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活动能力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发展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必须要以礼相待,要有道德品质。此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心理体验。意志是人在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和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里过程。性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人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侧重在做人上,一般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智,当然就是指的智力。体,指的是体育,体质。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质不好,就不能为共和国做更多的贡献。美,指的是美育,即一个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劳呢,现在不怎么提了,就是指劳动。咱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共和国的公民都是这个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下面,一一介绍分析。
一、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 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二、智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此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体
体育是指以发展、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体育教育本质是指体育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体育教育学首先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体育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四、美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
五、劳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两方面。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关键词:时事评论;简约高效;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师的基本工作,高考题的设计也基于时事背景,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关注时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反思,我实施的课堂前5分钟时事评论深受学生的欢迎,丰富了课堂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政治课堂效率;在课外,学生收集相关时政素材,进行分享,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评析,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水平均得到提升。课前时事评论的引入实现了时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1.怎样选择适合高中文科学生的时事素材?
2.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3.教学目标定位还不太清晰、准确。
4.实践的方式还有待丰富、完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的探索,进一步寻找其教学规律,以指导实际教学。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
(二)意义
中学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课前时事评论契合了这一最新的课标要求,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在整体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上已达到一定的程度。该阶段学生虽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但从一般人格发展阶段上看,中学生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容易呈过分反感的趋势。因此,通过课前时事对中学生进行适当合理的引导十分必要。
此外,时事内容在高考中均占有重要比例。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水平,必须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政治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标。认识论认为: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实践,一个观点的形成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我们必须从课本中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对其达到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头脑整合有一个理性的飞跃,最后用这种认知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检验认知的正确性。只有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建立联系,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自主学习,并外化为指导行为的思想。中学生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它的原理方法论,更重要的是把方法论作为我们更好生活的准则。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时政教育,要求教师把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脉络,把所学致所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旦巧妙地引入时事热点,将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自己身边,学习之后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并会自觉把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从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美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提倡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促使个人成长,因此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课前时事评论正是贯彻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把真实的社会引入课堂,让学生不再置身“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而是以社会公民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各种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时事
指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和政治新闻,时政性是其基本的特征。课前时事评论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简单地说,就是收集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和关系社会民生的话题,分析筛选作为课前时事评论重要的教学素材。
(二)评论
要求师生间就某一话题自由发表看法与见解,并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进行简要的评价、分析。这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重要价值。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在国内外呈现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相关研究
学生事务管理平台一直是国外学校关注的焦点之一,也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在结合时政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国外学校一贯坚持的是“引导渗透”。“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 affairs in order to guide the form of Education Management”一文中这样写道:Students’club activities he has stric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each club activities must have a professional teacher to guide.Issues related to sensitive issues,racial issues,political issues have also been restricted in the community,he did not give funds and other ways to restrict.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national conditions,but the same is that they also have a guide,there is penetration,to their dominant values to allow students to accept.这是时政与社会实践课堂的结合,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标。
安富海在《国外公民教育实施途径研究述评及启示》中提到“以培养公民行动能力为着力点,注重实践性是美国公民教育的显著特点。走出课堂、走出课本、深入社区是美国公民教育的显著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让学生通过自愿的社区服务来感受作为公民的意义。至此,参与社区活动就成为美国培养公民行动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社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改善环境,帮助老人,支持慈善事业等。美国不仅将国民服务定为国家政策,而且还大量拨款支持和资助边服务边学习的活动。今天,社区已成为美国学生了解、接触社会的良好平台,也是美国学生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
杨尊伟、王红在《加拿大公民教育探究》中提到“社区服务是学生接触现实世界问题、进行直接经验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其中可以参与多种社区活动。此外,学校课程吸纳社区服务也成为一种趋势。加拿大的很多学校都提供国际学士学位,其毕业条件之一就是要有社区服务经历。加拿大的一些学校还引入与课程相关的社区服务,以缩小学校和周围环境的差距。”
张明澍在《美国公民教育研究》中提到“美国的公民教育课程是开放式的,注意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历史、地理时,大多数学校都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历史上的遗迹和名胜;学习选举过程时,往往组织学生走访选举组织机构、政党机构,如果赶上选举年,还要实地观察选举,有的学校还搞模拟的竞选和投票。”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时事评论与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专业的理论和专著不多,大多都是一线教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通过自身的简单探索得出的部分经验性总结和感悟,开设时事教育课程的学校也大多是时政新闻播报。
宋丽在《试论时事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对贵州省金县五中开展时事教育调查得出时政教育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系以及实现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对策。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要求在选择时事素材、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五、目标及内容
(一)目标
贯彻中学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是中学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课前5分钟引入时事评论,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的命运;培养学生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内容
1.课前时事评论教学目标定位。课前时事评论把鲜活的时事新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该课堂重要的教学素材,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培养服务社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权利,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简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尝试,也是贯彻“小课堂,大社会”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
2.课前时事评论教学内容选择。课前时事评论选题上要注重其内容的时效性,开放性时事的内容是复杂的,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腐朽的,需要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准备。
3.课前时事评论教学时间分配。由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任务比较紧,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存在困难,时间一般安排在课堂前5分钟,目前主要在非毕业年级开展活动。希望进一步探索实现课前时事评论课堂教学简约、高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冉汇真.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18):97-99.
[2]谭吉华,谭文翰.中学时事政治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德育,2014,(15):22-25.
[3]郝余晖.时事播报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尝试[J].中校外教育,2010(8):461.
[4]金萍.探索中学时政教育的有效途径[J].上海教育科研,2008(7):89-90.
1.法制教育有效的弥补了思政教育在内容上的不足
思政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则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思想道德建设其更侧重于在道德层面上加大教育,使大学生更加感性的认识世界。法制教育很好的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在高校中进行法制教育则是教育大学生们学习和运用法律,更加侧重的是让当代大学生更加理性的认识世界。通过传授大学生们法律知识,使他们认识到,严格依法办事,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来武装充实自己,并认识到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的合法权益。所以说,法制教育有效的补充了思政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2.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传播载体
由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其面向的对象是有理想、有文化的当代大学生,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因此,对这个群体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通过法制教育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加深对我国现行法制宗旨的理解,提高对我国现行法律内容的认识,树立遇事不冲动依法办事的处事原则,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说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现实制度形式
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讲解法律规范、讲授法律程序、解读法律体系等方式提高他们法律认知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体现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绝大多数的法律要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绝大多数的法治理念根本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法律本身就是统治阶级对国民的思想政治要求条文化的体现,所有把思想政治要教授的内容法制化,然后再通过法制教育这一个载体普及到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和变革,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开创。
二、高校法制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
1.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观、法制观、价值观
当大学生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仅仅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很容易使他们考虑大局而忍气吞声,但是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法律教育,他们将获得最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那就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显而易见,通过把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使大学生形成更好的认识观,法制观,价值观。
2.有利于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法制教育,其实是一种为了完善大学生素质的教育,换句话说,法制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完善大学生素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加入法制教育虽然看似仅仅是上大学生接受法治理念,其实更是在深层次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涵养,法制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法律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坚守社会道德底线的方式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其享有的权利而推动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升等等。所以说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促进我国法制化完善和发展
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法制化进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但小的冲突不断的今天,在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的今天,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结构不完善的今天,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但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稳定积极向上、行为合法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在国际形势、社会矛盾较为复杂的今天,青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甚至依法制国方略的实施。如果青年大学生都具备较好的法制修养,那么将直接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促进我国法制化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一、课程改革需要学术与政治的双向支持
所谓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1]。为此,学术倾向于以学科和领域来划分。而伴随着学科内容知识的不断扩展、充盈,领域的界定由模糊到清晰,范围由大到小的细致化或由小到大的研究拓深,都表现了关于学术研究的细化。众多学者在作学术的进展过程中秉持着自己学科内容的精致化、纯粹化的追求,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而政治作为各种团体或个人为了各自利益而达成的肯定关系抑或结果,势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手段向社会成员宣传、灌输、渗透其所主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政治价值、政治准则等,使社会成员认可,并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进行生产与生活[2]。从动、静的层面关系而言,政治各种团体之间的关系呈现于一种不确定性、流动性,这种关系要素是由一定范围内确定性的物质、人员等构成,较少更深层的拓展,而只呈现平面化的利益趋配,而政治也更多地呈现一种现实主义。
而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这个教育领域极为重要的事件势必要实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调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调和。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学术、政治这两个要素在具体应用的层面,被要求体现出调和的趋势。
世间万物,都并非对立存在,但凡借助于一种手段,便可将之调和到为己所用。作为学术存在的理想化追求,作为政治存在的现实性利益分配,都通过人这一活动媒介调和而产生更有益于个体活动的具体实践或理论指导。这是从广义的学术与政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如果将研究视野聚焦到某一特殊的领域,如课程改革这一研究范围中,表面上来说,政治似乎要极力把控住学术,为“己”所用,为本集团的长远发展谋取人才暴利,但如果从深层的长远的角度而言,被“束缚”在这一宏大思想下的学术似乎更易看清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并以一种猛烈或柔和持续的方式,实现学术的“自由发展”,并反作用于政治的发展或变化的进程。
二、学术与政治走向调和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
以课程改革为例,我国的课程改革是以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重心的,因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3],是整个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改进程中,以社会、知识、儿童为三大重心要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努力重新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使其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单从课程改革的理念而言,全面、和谐、现代化、观念、民主化等字眼均体现出了一种政治倾向,但并非说课程改革完全是由政治的现实性所“领导”下的一种变革抑或是对面向政治既得者的倒戈。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建构的学习、课程的适应性这些字眼出发,课程改革也极具有教育学者的教育理想。为此,从其理念而言,是可以实现学术与政治的调和的,但这种调和却并不意味着两者的统一。
(二)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两者的辩证关系辩证
从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来说,这就是让学术与政治实现调和的最为鲜明的案例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朝野为之震惊,也就是在此时,一切关于教育的大讨论随之拉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因为并没有为这次事件做出“合理解释”而受到美国全社会的质疑。为此,在1959年的伍兹霍尔聚集了美国各方面的专家,其中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为首,开展了关于重新认识教育现状、实现教育改革的讨论。作为此次课程改革运动的理论指导,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成为新教学论研究的代表。布鲁纳率领的这次课程改革,立足于结构主义理论的教育思想,认为知识是独立存在的,可以被构建成一个个连贯的模式,形成不同的学科结构或学科体系。由上可知,此次课改的背景是由于政治原因——苏联的卫星上天,而美国在此方面的研究逊于苏联,而先前的实用主义思想为此受到质疑。此外,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布鲁纳所率领的课程改革运动中,又以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理论,而并非单纯受制于政治理论指导来进行。在这一层面上而言,政治理论是并不能单独存在的,它需以学术相关理论为自己的切入点,在两者的协调合作之中,实现具体实践的新发展。
为此,从整体的关系层面而言,学术与政治两者不一而足,是协调、合作的关系,而这种协调、合作并不意味着两者的统一。学术与政治作为人的工具而言,并非对立、亦非统一,而是呈现一种调和的关系,并以一种动态“利益制衡”的方式为人所用、为实践所用。
那么,两者又是如何实现调和的呢?下面,以课程改革中的三大要素来进行说明。
三、学术与政治调和的路径分析
社会、知识、儿童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向“单位”,是课改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之中,必将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一)社会的功用价值体现
从学术与政治的调和关系而言,需以社会这一基本要素作为自己开展运动的发展背景,即整体的国内、国际对于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单从这一点上来说,社会这一基本要素更倾向于是政治利益既得者的巩固手段,为了实现民族、国家、党内、党外的长远协调发展,便必须在其教育根源上实现其保证其可持续的发展。
(二)知识的内容价值体现
在对于知识这一具体要求上来说,在选择课程内容、编制教科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特征、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倾向、政治既得者的巩固倾向等。但追其本源,都是在以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儿童的自然发展,确保不压制人性的自然阶段。这作为具体的学科研究领域,是起着理论的指导性的。从这一方面而言,以儿童的相关研究作为基本立足点,综合考量政治方面关于其利益的保障,来选取相关课程内容。
(三)三者的功能协调
所以,在这一方面来看,学术与政治在关于课程改革运动中的调和是在社会、知识、儿童这三者的关系之中,平衡其两者的发展。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并非对立,亦非统一,而是呈现一种调和的动态发展。在以为人所用、所思的进程中,人为地将两者的平衡制约的路径做出条分缕析,在这种平面化的关系分析之中,实现既得利益者(包含政治领域,也包含学术领域)的利益最大化,继而实现平衡、可持续化的发展,即维稳性的发展。即便学术领域、政治领域如何变化,而社会人终究会借助于一种手段,实现其维稳性、平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