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融合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一、技术融合与全能文化。媒介融合首先体现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媒介融合最根本的社会背景是数字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广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媒介融合呈现出明显而突出的技术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介的竞争与融合,表现出多元文化的技术性特征与全能性特点。它不仅能代表大众文化的特质,也包含着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
二、集中生产与公民写作。融合的媒介要求不同种类的传播媒介从各自独立运行向整体联动发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融合新闻”诞生了。融合新闻主要特点是将多种不同传播媒介的新闻活动进行整合,利用多种媒体和多种平台的方式开展新闻的传播。媒介融合在内容的集中生产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媒介机构的联动合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内容生产的公民自媒体写作。
三、内容融合与平台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径有很多种,综合起来可以包括内容和平台两个方面的融合。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来看,包括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等;从传播平台和载体上来看,则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的内容。
融媒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要求新闻传播活动要具有跨多种媒体的编采能力,比如,报刊与互联网的文字撰写、电视节目的采编录制、新闻栏目的组织编导等;在媒介融合的机构框架中既能关照全局、协同合作,又能够从自身特色出发做好信息的传播。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都给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转变和调整的方向和目标。
一、融媒专业技能。媒介融合是不同传播媒介的重组或者说是整合,交融与互动,是不同传播载体在信息的采、编、播、发的全面合作。它大大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新闻传播活动的流程,成为一种全方位、多媒体、融和式的新闻生产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媒体集合在一个传播工作平台上,统筹兼顾,资源共享,根据各自传播特性和受众需求特点对新闻信息进行采制加工,完成不同的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渠道传递给大众。这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呈现出闲的特点:也就是新闻传播的主体由专门的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发展变化为职业人员与普通民众的共同分享;新闻编采流程由以单一媒体独立采编传播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平台为整合的、多种媒介的“新闻信息与服务提供系统”;新闻报道形态由线性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式、全方位的状态。
新闻记者页不可能再如过去一样只为某一类型媒介提供新闻信息,而是要同时照顾到各种不同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内容形态上也不能只提供单一的信息形态,而是要求记者能运用图文音响等多种形态的信息为大众传媒和受众工作,为传媒集团之中的多个媒体数据库服务。
二、复合式知识结构。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线索来源渠道剧增,特别是在自媒体条件下,公民新闻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不再,在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有更专业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探究才能吸引受众。另外,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记者还必须善于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对新闻信息作更为深入浅出的解读,使新闻的易受性大大提高,尽力降低受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时间和精力支出。
这些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复合式纵深知识结构。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储备,特别要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国计民生,才可能受到新传媒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三、多媒体思维方式。媒介融合时代信息呈现传播多渠道、多平台特点,同样的新闻信息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和平台进行传播和,所以,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
从信息的发源地开始,新闻记者考虑内容与形式的配合,也就是什么样的信息适合什么样的载体。同时还要对传播效果给以更多的关注,以便更好的改进报道,最大限度的提高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传媒生态环境的嬗变,迫使新闻传播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而这种改变最终将引发整个传媒格局的蜕变。在这种彼此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况中,我们看到整个传媒发展环节链条的联动,彼此互为环境,相互作用。关于媒介融合境况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和对策仍有巨大的探讨空间。
参考文献:
[1]媒介融合下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李红祥文教资料 2012-02-05
[2]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探讨黄建友当代传播 2008-11-15
关键词 媒体融合;科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61-02
21世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的创新,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媒体工具出现至今,经历了冲突对抗到共存共荣的艰难融合过程,最终才造就了今日的媒体融合趋势与科技传播的进步状态。但科技已一步步入侵了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当前,社会的知识化与共享化已经离不开科技传播的辅助。从某种程度上看,科技传播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也驱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除此之外,科技传播工具的完善,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本身的使用价值与隐藏在科技背后的文化意蕴,使得民间不同地区的文化能够打破空间限制被传播给其他地区的公众。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使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
科技传播的发展,少不了媒介的助推作用。一方面,媒介为信息传播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渠道;另一方面,媒介本身的功能爆发性特征也强化了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媒体形态实现了自身的演变,科技推动信息更有力地传播。
1 当前媒体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日本学者植草益在2011年结合通讯行业的信息发展现状全面阐述了媒介融合作用。他认为,媒介融合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放宽限制为契机形成的现象,其最终的目的是减少行业贸易的限制,强化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的竞争。同时,他提出,当前,不仅在信息传播行业,金融、运输等产业也在积极聚焦媒体产业融合。而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负责人AndrewNachison提出,真正的媒介融合是动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战略的互动联盟。由此可见,融合在媒体领域涉及技术融合等多个方面。
在20世纪末期与21世纪初期相交之际,世界信息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不同信息技术力量相互融合形成了媒介形态,加之各种交流工具,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日益兴盛,促使各种媒介实现了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同时,各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将不同终端的信息相互整合为一体,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共享。从当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媒介融合已是不可阻挡之势,尤其是在新闻媒体等信息传播行业。媒体融合在新闻行业的最初尝试是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将其旗下的报刊、电台与互联网统一在一座大厦中,并以各种方式将各个媒介中的信息传播到另一个媒介上,从而实现新闻资源共享。此时,不少记者甚至同时担任报刊记者、电视采访员与网络新闻采访者,我们统称其为背包记者。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进步,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实现了相互合作;手机、电脑与广播等终端设备也融合为一体,使得信息的传播有了产业融合的支撑。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媒介的出现提供了依据,如我国近些年由联合通讯研发的原版数字报纸、电子杂志,还有其他网络广播等。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上,同时也是组织结构上的相互联合,而且这种联合也突破了原有传播方式的限制,有效扩张了传播平台。
2 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作用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同媒体技术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普遍,媒介机构间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亲密。同时,科技传播的速度、内容以及受众的反映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2.1 提高科技传播主客体的传播效率
信息传播速度显著加快是媒介融合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媒介融合,为信息传播打造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使得信息能够被即时上传和即时接收,也避免了传播资源的浪费,节约了传播时间,提高了不同媒介或不同地区受众的互动速度。科技传播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受众实时及接收信息的能力,扩展了受众筛选信息的空间。换言之,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科技传播的进步,大力推动了传播主客体的传播效率。除此之外,科技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技知识的创新。如果说过去是以日时来计算更新时间的,那么在媒体融合趋势下,则是用分秒来计算的。由此,科技传播改变了以往传统传播,提高时效速度,达到即时传播和时时互动。
2.2 科技增加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通过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新闻信息拥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如一条信息或以直接性文字、或以图片、或以视频、或以音频的方式对外传播。不同媒体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科技传播的形式,使传播主题能以更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综合来看,多媒体传播并非是单一媒体的传播,而是媒体融合下的多样化传播。同理,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也可采用不同方式最快掌握信息内容或发表自身的看法,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作用。随着媒介融合趋势愈演愈烈,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的优势也日益凸显。如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信息得以被保存或迅速扩散;又如,网络能储存海量信息,只要公众需要并作适当的搜索,就能从网络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信息具有适用性和趣味性,还会得到公众的分享与转发,进而实现进一步对外传播。这些媒体特性,都成为了强化科技传播的有效动力。
2.3 推动科技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变革
在媒介融合趋势还未出现之前,受众与信息提供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信息传播速度慢,而媒体融合则打破了这个限制。融合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变成了双向交流模式,传播主体既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进而满足了传播者信息发送与接收的双向需要。与此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还可进一步细化受众的目标,进而针对不同受众目标,提供实用信息,真正凸显受众的主体地位。所以,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巩固现有受众群,科技传播要利用好媒体融合的优势。
3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科技传播新思路
非线性是展现科技传播特殊性的最显著特征。在当前的媒体融合时代,科技传播已不再趋向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更注重实现传播信息传递方与接收方的互动。
3.1 传播主体
在科技传播系统当中,传播主体与其信息接收者都被包含在一个整体的动态反馈系统内。就当下的传播主体来看,政府、媒体、公众、非政府机构与科学共同体,是占据分量最重的五大主体。其中,政府可通过建设各种科技政策来助力传播,以媒体力量助力国家宏观调控,如建立大型场馆设施等;从某种程度上看,非政府机构减少了政府失灵状态下的宣传盲区,同时,因为多媒体传播架构灵活,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非政府机构在政府政策宣传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学共同体则是指按照某一个既定的规范,科学信息与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与生产者相互组合形成的群体。就整体而言,不管是政府,或是科学共同体,其在新媒介的助力下,都大大强化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
新媒体互相嵌入的多元主体特征,使得动态多变机制逐步贯彻落实在了科技传播模式当中。新媒体存在一个不断循环的内部系统,而在这个内部系统中,不同主体相互联系,进而使得科技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如公众既成为了信息的提供者,也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在传统的科技传播中,传播者往往更关注有哪些传播通道,而忽视了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通过媒介融合,科技传播复杂性更明显。如在传统传播模式下,传播者在发表自己的评论时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但媒介融合则无需如此。在媒介融合之下,传播主体可以直接一对一或群体发送信息。多媒体的出现与发展,让传播主体乐于相互粘聚或互动交流,进而实现媒介的交叉融合。媒介作为传播活动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播主体的原有的合作模式,使得主体合作既可以组织结构为基础进行融合,又可以战术为基础进行融合。由此可见,在传播环境日益复杂的状态下,多线路网状结构已经进一步丰富了科技传播模式。
3.2 传播受众
不沉迷终端叠加,而要追求社交连接
传统媒体对媒体融合的探索更多地体现在传播终端的融合,但终端本身只能组合,无法融合。如果简单做加法,传播终端聚集得再多,最终的效果也只是各自作用的叠加,远远激发不了“你我共融”的化学反应。同一个议题如果能够实现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够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的浑然一体,就可以迅速构成一个即时的、流动的信息场。媒体融合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激发所有人作为社交化主体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传递、交流之中。只有以人的连接为中心,媒体融合才能取得实效。
不迷信内容为王,而要调整产品供给
媒体融合要实现高效连接,入口依然是内容。但这个内容和我们以前理解的内容完全不同。第一,普通的、缺少专业水准的新闻产品没有价值了。现在,信息生产和传输是零门槛,稀缺的是真正深度、专业的新闻产品,这对自诩拥有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体其实是个严峻的挑战。第二,当前,内容产品的内涵更为丰富,远远不止新闻产品这一单调的类型,还包括服务产品、体验产品、活动产品、休闲产品等新成员。金陵晚报多年坚持调查读者意见,以前最受欢迎的都是新闻栏目,但前年开始突然变成《每日菜谱》专栏。报纸每天刊登一个时令菜,没想到好多老人每天早上看过后再去菜市场买菜。这对传统的内容标准是一个颠覆性的冲击,以前我们不以为然的调味品现在竟然成为主菜了。第三,内容产品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生产过程,而是处于动态的生成和再生产之中,需要融入推广和互动环节,让用户参与到专业生产者的流程之中。
不热衷闭门造车,而要习惯众筹众包
融合一定不是自己和自己玩儿。我们不但要跨界融合不同的媒介形式,而且要跨出自己的院子,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连接更多的人、更多的终端、更多的渠道。
融合一定不是自己玩儿别人看。在互联网世界中,应让用户成为内容生产、传播的主角。能不能实现社交化传播效果最大化,是融合的关键。如果不改变单向的推送、单方面的呈现,融合只能是一种想象。
融合一定不是一厢情愿。对于媒体融合而言,议程设置非常重要。通过愉悦体验的议程设置,让用户自主参与到传播的链条之中,主动在不同的平台中分享、交往,自发地促进平台的互联互通,从而刺激传播的交融、裂变、深入。
不满足数字游戏,而要推进社群构建
媒体融合需要的不是数字堆积,而是用户对你的认同、信任和依赖,是一种共同体的生成与构建。所以,下载量、粉丝数、阅读率只是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是弱关系的入口。融合传播的目的是与用户形成一种稳定的强关系。怎么才能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关系呢?要改变简单追求规模的传播心态,根据用户的特征,进行分众化、小众化的组合,定向运营垂直细分的社群,从线上的互动走向线下的参与,提供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媒体服务,从而把弱关系做成强连接。从弱关系到强连接再到强关系,通过社群的构建,才能体现媒体融合的效果,为融合的商业开拓奠定基础。
不模仿“二次售卖”,而要探索小微经济
摘 要:随着近几年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媒介融合的新优势已经凸显,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主要就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概括,并总结其传播特征和发展优势,对媒介融合的限制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加以预测,旨在为优化其发展进程,促进媒介融合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特征;优势;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的概念首先被提出,并简单地被定义为将原属于同一类型的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此,美国艾·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传媒经济学》的作者喻国明教授这样理解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作为中介,将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作为传输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并且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加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从而导致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
近几年中,新传播科技与新资讯媒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也被大大促进了,并涌现出了众多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传媒集团,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重整与优势互补,生产出融合型的信息产品,从而达到了单一媒体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应该看到的是,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媒介融合也逐渐开始加强重视。综上所述,研究媒介融合的优劣势以及发展前景是非常必要的。
一、媒介融合的传播特征
当前,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为以下两种:一是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即通过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联合新旧媒体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手段以及全新的媒介形态。以下是媒介融合的主要传播特征:
(一)新闻业务等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打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了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介,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将共享的新闻内容制作成文字、图像等,形成风格迥异的新闻产品,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相同信息根据不同的媒介产品将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加速传播。既扩大了市场,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又有利于打造交互媒体的品牌效应。
(二)数字化的新闻载体
媒体发展至今呈现出边缘淡化与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这与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传媒科技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将成为各个媒体平台共同存在的形式,最终实现“媒介大融合”,出现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全新数字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都将数字化并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2]。
二、媒介融合的优势
(一)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更加便携的应用
媒介融合搜索功能中的搜索结果更加清晰和准确,这是由其多媒体特性决定的。搜索的结果将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并能进行评级分类。
媒介融合的便携功能主要体现在媒介终端上,媒介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与时刻都可获得任何目标信息,而这依赖于媒介终端向更轻巧便捷改进。
(二)传播结构优化,服务个性化需要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传播的广泛度提升,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没有了清晰的界线,受众更加主动地参与评论、传播、反馈和分享。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任意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传播效果强化
受众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因媒介融合提升,受众的积极参与使得信息的接收和记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同时新媒体能够获得更更准确、快速、及时的用户信息,有利于媒介受众定位和传播策略的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传播效果。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同时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可以使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在同一时间认识客观界[3]。
(四)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
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受众是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实,信息本身才是传播过程的主体,而传播信息的内容恰恰受到了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的制约。媒介融合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于,它充分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变成了传播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媒介融合突破了传播信息内容的境界,使媒介成为为内容服务的真正传播载体[4]。
三、制约媒介融合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政府并没有放开对传媒产业的管制,传媒产业仍没有统一规划,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竞争机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管理机构不统一。在我国当前的政策体制中,并非所有媒体都有新闻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跨媒体的采访时,除少数中央级的媒体外,大部分媒体仍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网络媒体中的绝大多数没有采访报道权,不可兴办刊物、杂志和电视台;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使得我国新闻媒介融合深入、多样化的发展和探索得到了抑制。
(二)传统媒体管理落后
目前,报纸、电视、电信、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都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条,管理体系逐渐完备,但内部管理落后、整合能力缺乏。就我国初步构建的媒介融合的媒体组织来看,多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框架,仅呈现了操作层面的初级融合,而没能实现产权融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三)缺乏全能型优秀人才
媒介融合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手”被更多的需要,这就是说,对同一报道内容,他们要同时为平面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报道。这就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在掌握新闻业务知识的同时,熟悉电脑和网络知识并能综合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等传播手段;从业人员在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还需及时进行文字报道以及视频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目前极其缺乏能够适应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转贴于
四、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尽管媒介融合现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充分体现出特点和优势,我国政策和媒介环境中众多因素仍制约其发展,但纵观全球视域,媒介融合呈积极走向,我们应在积极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改变束缚其发展的消极因素,优化其发展进程。
(一)新旧媒体的内容融合
媒体内容的融合,即分属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生产、交换和消费平台,利用数字和网络终端,逐渐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然而传统媒体自身却难以对规模化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生产和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技术的先进优势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变为可能,但资金的缺乏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的高度融合势在必行。
(二)媒介融合趋向于多元化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更新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涉及更多相关产业,媒介产业融合形式在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战略联盟的主导下更加多样化,将进一步打破电信业、计算机业、大众传媒业的技术壁垒,并趋向跨地区的媒介融合。媒介跨媒体、跨地区的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改变了媒介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极大地增强了媒介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使得媒介经济得到有效增长。新型的媒介融合以此为基础,将更加注重开拓新的赢利模式。另外,当媒介发生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后,会大大增强垄断势力,媒介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形成,使得节目创新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节目种类和媒介言论都将更加多元化[5]。
(三)关注低成本运作与人性化服务
媒介融合使媒介尽可能为信息消费者即受众提供“一站购齐”式的服务。这成为媒介融合的动机之一,同样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消费中,现代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受众可以享受到媒介融合所提供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全方位解决方案,这又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提升了规模效益。媒介融合的趋势从当前来看是“三网合一”——融合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逐渐形成一个包括数据、音频和影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并依赖全数字化网络设施的支持,将电视、电脑及手机有机融合,为受众提供信息人性化服务的“三网合一”,如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将给受众带来更加快捷、便利、舒适的服务[6]。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寒.论新媒介时代的媒介融合[J].才智,2011(28).
[3] 张乔吉.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走向[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0(3).
[4] 周志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编辑素养研究[J].编辑之友,2010(10).
[5] 孙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科技与出版,2011(4).
摘 要:根据香农——韦弗提出的传播模式,信息渠道是广告信息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当前,随着大量新媒体形态不断出现、传统媒体转型加速,各种媒体融合,共生的趋势持续演进。带来了整体媒体新生态环境。媒体环境的变迁,对广告具有深远影响,将推动广告传播流程中各环节的变化。本文将在解读新媒体环境下的基础上,归纳媒体新生态的特点,分析其对广告传播的影响,进而结合当前业界实践,对新环境中的新兴广告传播思想的起源、内涵和影响进行初步梳理与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传播特点;趋势
广告作为媒体的产品,面对媒体生态环境的更新,也正在经历从思想到实践的变化。在这其中,媒体对广告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催生的新兴广告思想值得我们思考。
一、媒体在新环境下的扫描
媒体的新环境是由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传媒产业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变迁。新生态的直接表现就是多种新媒体形态的出现。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的费用下降,网络的普及性大大提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切分传媒产业的新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直观解读媒体新生态。
1.新媒体业务层出不穷
数字技术驱动下出现了大量具有媒体特性的信息载具,如手机、互联网和移动电视。这些媒体形态是新媒体的重要来源,其核心动力是数字传播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越来越多本身不具有媒体特性的行业开启了媒体化进程,其中,移动通信的媒体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化为新媒体形态的丰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新媒体业务体系的拓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受众的定位正在经历从“观众”到“用户”的转变。借助媒体我们已经能够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和目标,受众对媒体的需求和期望在不断升高,使用媒体的参与程度也日益加深。
2.媒体融合进程加速
今天我们所见证的媒体新生态环境是由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数字化共同塑造的。其中,各种媒体形态衍生出多元化媒体应用,在相互竞争和博弈的同时不同媒体之间的技术界限和功能分野正在逐步弱化,各种媒体形态之间呈现出趋同、融合的发展态势。从近年来传媒集团的发展趋势来看,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跨媒体的传播平台的发展模式屡见不鲜。从同一个编辑平台生产出的新闻信息可以灵活选择适合的平台进行和传播。当前,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媒体融合:
首先是网络融合,新媒体产业的基础是网络建设。
互联网、广电网和移动通讯网是支撑各种新媒体形态的网络基础,随着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了“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制订了具体的推进计划,中国的三网融合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对于当前的传媒产业而言,三网融合是新媒体领域运营主体的共同博弈,将产生新的游戏规则。
其次是业务融合。
媒体新生态环境中,随着各种新媒体业务的同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替代性竞争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带来了业务层面的融合发展。整合营销传播、病毒式营销等新兴营销理念与媒体新生态环境的结合更使得广告业务成为当前各种媒体形态的必争之地。
最后是终端融合。
网络和业务层面的融合模糊了不同媒体之间的功能和技术界限,多功能媒体终端的普及已经成为融合的重要体现。以手机为例,除了传统的移动通信功能外,今天的手机集合了电视、游戏机、广播、电脑等终端的多元功能。由此带来的媒体经营变化和受众使用习惯变化,将进一步带来广告传播的变迁。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几个特征
根据前文的论述媒体在新生态环境中,新媒体业务体系构建、传统媒体转型和新旧媒体融合的总体趋势正在不断演进。
1.互动性
传统的媒体环境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信息编码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受众只能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信息的内容,而很难直接参与内容的编辑和传播。而媒体新生态中,大量的新媒体形态应用,实现了编码和传播的权利下放,原本集中
的编码权利趋于分散,传受双方关系从单向转变为双向,信息交互成为了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
2.海量化
媒体新生态中,海量化的特征体现在媒体商品层面。根据多勒理论,媒体是一个双重产品市场,媒体企业同时生产两种商品。一种是内容,如影视节目、报刊文章,新媒体的各种增值业务等等;另一种是受众,被媒体内容吸引的受众群体,构成了媒体二次销售的价值,对于广告而言,这时受众资源可以被打包、标价之后出售给广告商。
3.平台化
传统传媒产业中,我们习惯从技术角度进行媒体分类,如电波媒体、印刷媒体等这种分类方式反映出对于媒体所占有资源的强调。新媒体形态的出现带来了传播渠道的过剩,传统的以媒体资源为导向的分类方式正在进行调整。光纤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的带宽带来了传统频率、频道等传媒资源的贬值,平台的概念应运而生,媒体的分类方式也从以资源为标准向以目标受众为标准过渡。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趋势
1.广告主角度——多元化的媒体选择标准
广告主对广告传播的精准化程度的兴趣度大大提升,纷纷将注意力转移至寻找那些对目标市场更有作用力的媒介。这种变迁的结果就是广告主的媒体选择标准不断趋于理性、多元,对于媒体与其目标消费者的关联性进行多指标分析,在综合考虑媒体的定位、受众结构、知名度、权威性、美誉度等指标后做出理性选择。
2.编码角度——广告内容化
广告内容化趋势,是媒体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海量化的内容和平台化的传播渠道为广告形态的更新和升级提供了土壤和动力,从搜索引擎到手机微博,随着各种新媒体应用业务的不断出现,广告的编码方式还将进一步变化。
3.解码角度——受众主动性提高
媒体新生态环境中,处于解码端的受众在广告活动中的作用明显加强。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受众开始直接参与广告信息的编码和传播,基于海量用户数据库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业务的病毒式营销、口碑营销等营销方式出现,开启了网络时代的营销新篇章。
其二,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选择能力加强,随着信息来源的渠道增多,受众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所需的内容和业务。
其三,受众的主动搜索能力加强,受众按照消费需求,主动搜索广告信息同时通过多媒体积极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
4.受众角度——消费市场的分化重聚
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体应用的出现为受众的重新聚合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个人、家庭和社区这三个信息平台的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受众特征。另一方面,媒体新生态环境中,数据库和媒体传播技术已经成为广告信息流实现与目标受众个体化沟通的有效渠道,针对碎片化消费市场的精准传播将会成为新的广告传播价值所在。(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
[2] 李良荣、张嫄:《新老媒体结合造就舆论新格局》,《国际新闻界》,2008(7)。
关键词:媒介融合 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路径
项目资助: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媒介融合正在快速推进,我国的媒介融合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更多地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实现交叉、合作与融合,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创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对新时期传媒人才的类型、规格、质量、层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迫切的变革诉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媒介融合的相关内容及知识体系在传媒专业教学介入不足,存在“零散化”、“自发性”状况,知识覆盖的系统性有待提升。虽然当前我国媒介融合在实践层面获得了快速推进,在理论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建设等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当前大部分高校在新闻传播及管理学专业教学中没有安排专门的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在关联课程中,媒介融合知识章节的内容存在缺失或者份额偏轻,与最新的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存在较大的落差。一些专业教师凭借自身专业兴趣与工作阅历随机向学生介绍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当前媒介融合相关内容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评价标准等亟待进一步厘清。
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建构与媒介融合的趋势存在较大的“疏离”。媒介融合本质上要求传媒从业者具备信息采集、分析、迁移、全方位立体化应用的能力,打破不同介质的媒体界限,具有多种媒体综合使用技能,这就对传媒人才的教学与实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介质定向性”。即根据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介质媒体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具有较高专业对口特征的定向实践等。这种实践模式对于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带来极大的束缚,与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存在着较大的“梳理”,亟需得到改变。
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牵引力有待提升。媒介融合最终将引发的是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方式等的系列变革,实现传媒最新发展趋势与潮流在传媒人才培养中的深度渗透,使传媒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传媒发展的需求。当前媒介融合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整体影响力和牵引力不足。一些传媒教育工作者自身对媒介融合的认知程度及实践经历亟待提升与丰富。而重建培养机制及实践模式所需要的有效要素支撑的不足,现行办学体制下对创新欲望的激励不足等原因,也成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障碍。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媒介融合仅仅停留于介绍与概念引入层面,尚未深入到实践与运用层面;媒介融合仅仅在局部院校进行了个案性质的自发性试验,尚未纳入整体传媒人才变革系统性规划进程,进入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主流政策议题及实践命题;媒介融合仍停留在传媒人才培养的若干个局部环节的变革探索,尚未进入综合性试验、联动创新的轨道。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原则
渐进性原则。媒介融合是传媒技术革命所带动的传媒理念、传播形态及方式、生产与营销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等的系列创新。不同国家因为原有经济发展基础、传媒发展水平及传媒管理模式的差异,媒介融合的推进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当前我国媒介融合受经济文化发展的统筹水平、自主科技成果尤其是信息技术成果的研发及转化效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力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匹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始终要秉持“渐进性”原则。紧密结合我国媒介融合推进的实际确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施方案,科学设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目标及试点方向等,踏准媒介融合推进的节奏,在稳步、逐级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方案,避免造成两者之间的人为疏离,形成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协调性原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如何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衔接等问题,也涉及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模式创新、评价机制改革等各项工作,牵涉面大、影响氛围广,且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协调性”原则。既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个性特征,又充分兼顾到整体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与特征;兼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实现集成联动,发挥整合效应;兼顾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整体进度,现有的区域经济及传媒发展基础,生源素质构成等要素,合理确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力度及改革幅度,避免片面求新、求大、求全而造成“后继乏力”。
关键性原则。在坚持统筹协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善于结合实际,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推进。这种关键性环节既可以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优势性要素,比如有些高校在传媒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一些高校在传媒“双师型”队伍建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包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及传媒发展水平所形成的“迁延性”、“反哺性”优势。比如某个地区发达的节目创新机制及优良的节目制作水平对该地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带来的深刻烙印等。当前,一是要善于发现关键性要素,及时总结与提炼办学中的一些独特优势;二是要善于转化关键性要素,注重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把握契机,创造条件形成独特优势;三是要善于利用关键性要素,创新思路与机制,通过关键性要素发挥,牵引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变革。
特色性原则。高校在长期办学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办学特色。这些办学特色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土壤。要注重在传承原有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媒介融合的最新趋势与特征开展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立足实际、多样化的改革方法,而不是片面谋求形式统一而忽视内在创新要素的传承与激发。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是建立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机构,建立开放式的研究平台,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区别于其他在人才培养模式若干环节、若干方向上的战术性调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战略层面的体系重建,影响面广、程度深,改革的难度相对较大。高校要集中学校内的精英研究力量,或者通过重大课题招标的形式,组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团队。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区域内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或者具有行业背景的同类院校开展协作研究。研究团队要密切追踪所在区域、国内乃至国际媒介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知名院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的相关经验,总结国内相关院校自发性媒介融合教育开展的成效,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基础,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路径等,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建设开放性的研究平台,要积极吸收外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充分吸收党委政府宣传舆论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传媒企业等用人单位、行业组织等部门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增强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在注重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大趋势、大环境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实际的紧密结合,凸显方案的“水土附着性”,结合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可以尝试建立分阶段的、梯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线图,使之更能适应实际需求。
二是科学设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综合协调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创新等各项改革,厘清改革的步骤、推进力度等,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专业人才不能简单具备单一媒体的实践与运用技能,而是要具备跨媒体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能够处理与运用多种媒体介质信息,能够适应多种场域状态、复杂工作环境的挑战。在这就要求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定位中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单一“专业化”方向,必须注重学生跨媒体能力的培养,能够熟练从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采编及报道任务。在此基础上,定向培养学生对某一类型媒体的专业能力。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试行跨媒体教育+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或者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完善跨媒体知识模块及技能培养环节。要加强媒介融合的相关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储备,尤其是要注重具有实践经历的“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可以试行“双送”制度,即专业院校培养的师资送传媒一线锻炼、来自传媒一线的师资送专业院校进修,不断提升其素质。要加速媒介融合相关教材的建设,编制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介绍等通识读本,同时根据跨媒体技能培养的要求,编辑覆盖各种媒体形式、知识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的相关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跨媒体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要更加注重专业教学的开放性,适当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要建立适应媒介融合的多种评价手段与机制,允许学生以跨媒体实践经历评价、实践作品等作为课业成绩,而不再是简单拘泥于课业成绩的考察。要稳步推进改革,使改革的力度、推进的幅度与区域传媒发展水平、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相适应。
0引言
国务院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为媒体传播产业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媒体业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成长,新闻传播事业蒸蒸日上,媒体融合逐渐形成。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媒体的工作方式也在逐步地变化,在这种全新的局面下,新闻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常常吸收新知识,升级工作思路,让新闻媒介实现全面的融合。其中的广播新闻也要实现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是时展所要求的,其创新有其必然性。
1广播新闻创新的必要性
广播新闻创新是其适应时展的必然,其主要载体是各级各类的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它的观众收听时间最长,听众数量最庞大。据央视索福瑞2010年对全国33个城市收听率统计的数据显示,每人每日收听新闻广播平均时间是24分钟,占总量的28%,远远领先于其他类型的广播频率。广播新闻质量影响着听众对广播频道的选择和对广播新闻的忠诚度,在电脑、电视等多媒体极其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广播新闻必须创新,其创新的必要性如下。
1.1媒体融合的冲击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多媒体激烈的竞争冲击着广播新闻,它的各方面影响都说明广播新闻创新的必要。
1)广播新闻的全媒体化。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新闻形式变得多样化。广播终端也多样化: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收音机等的全面运用,加速了广播新闻的全媒体化进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电信运营商合作,全面推进广播电台、电视,其收费用户已达60多万,并利用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好几十个Wap点播直播频道,其节目逐步面向移动互联网设计的多媒体网站,使其节目形态能够广泛地使用于只能手机或者其他手持终端和PC终端;
2)广播新闻听众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广播新闻中,其听众只是纯粹的受众,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终端可以是电脑、电视和手机的时候,受众也随着广播业务和渠道的改变,逐渐被用户这个概念所取代。这种取代是必然的,广播听众的用户化要求广播新闻要抓住媒体融合的机会,全面开发满足其用户各种需求及广告客户的要求;需要细化用户需求,改革与广播新闻息息相关的广播媒体,实现一站式服务;
3)广播角色的改变。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广播新闻赖以生存的广播媒介的角色有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广播媒介是新闻内容的播出平台和内容生产者,转变后的广播媒介是新闻内容和增值服务的供应商。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大力打造手机电视原创节目制作队伍的基础上,正发挥其集成运营商的优势,与80多家内容供应商签约,这些供应商包括传统的电视台、主流的视频网站及一些社会制作公司,所有节目形成一站式发展。
1.2广播新闻新特征的要求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广播新闻出现了新的特征,这些新特征要求广播新闻必须创新。
1)新闻素材获取的渠道多元化
传统的媒介,只能通过几种最简单的方法获取新闻节目的相关素材,如:记者采访,对群众调查访问,和少许的热心观众的电话热线,这存在这很大的局限。而在当前的形势里,新闻节目能够在短时间内与观众交流,与此同时,观众也能新闻广播的素材来源更加广泛,更具时效性。在这种能够更快更多地手机信息的情况下,广播新闻更应该创新,借助网络的力量来加大平台建设的力度。
2)新闻节目生命力的延长
在传统范围内,广播新闻有时间的限制,它据有时间段,时间一过,听众就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听到想听的新闻。而现在,媒体融合,广播新闻与新媒体结合,播过的新闻节目可以通过网络重新播出,让感兴趣的观众能够在节目播出时间外接受到新的信息。与网络平台和电信运营商合作,这种运营模式,使新闻的生命延长了,这种随时随地听到想看的新闻,驱使广播新闻不断地更新创新,以满足听众的需求。
1.3广播新闻创新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广播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没有技术和节目内容形式这两方面的不断创新,就没有现在的广播,更加没有现在的广播新闻事业。
但是,其他媒体的发展,特别是在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广播新闻事业似乎已经垂垂老矣。要使广播新闻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打败,以为地因循守旧、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法宝,广播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关键之路就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1)从新闻和其他节目的关系来看,一个电台的节目骨干是新闻,如果是系列台,那么其主干台是以新闻节目为主的时政台。新闻节目能够创新就能够带动其他节目的创新发展,从而提高全台节目的质量。但是,现在其他节目都不断地运用新的方法,新的招式吸引听众,而新闻节目受到其自身的限制,创新的步伐显得缓慢,如过不努力加快改变,必然会影响广播新闻的整体效应;
2)从新闻和经济效益来看,虽然新闻播放是无常的,不能够制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新闻播放的时间是黄金时段,其内容符合听众的需求,如果把新闻刻意经营,不断把新闻节目办出新意来,一定会进一步提高收听率,这样,紧接着新闻节目的广告对听众和客户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地加强,其经济效益也就一览无余;
3)从新闻和电台的地位来看,广播新闻在新时代一向不被人看好,要改变现状的办法是扬长避短,努力创新,把广播新闻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再说,电台所独有的方面快捷、声音魅力是其他媒体所望其项背的。
1.4广播新闻创新本身的重要性
1)创新是创优的有效方法,创造出精品,是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浏览比较近几年获奖的新闻作品,就很容易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新。题材新、手法新、角度新等,这个“新”就是作品的最大亮点或者是卖点;
2)创新是竞争最重要的法宝,当前,各种媒体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新闻又是竞争的重中之重。新闻的竞争不仅仅是体现在抢时效,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利用创新意识创造出独家题材、独家手法、独家视角和独到的深度。
关键词:微时代;手机视频;融合;趋势
一、手机视频“微时代”的具体特征
手机视频是基于手机这个媒体终端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展示给受众多种动态影像。这些影像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声音节目,各种可视新闻,各类原创短片,个性化视频节目及动漫作品等。
1.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
手机视频用户定位于在比较年轻,学历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是时尚潮流的宠儿使用手机较频繁的商业人士,成功人士,白领及大学生等人群。他们思想开放、有想法、意志坚定,同时对手机视频内容具有明确的个人意向。他们之间有的喜欢看电影电视,有的喜欢国内外重大新闻,有的倾向于关注财经信息,这都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化诉求。
2.信息实时化
手机视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便捷的把信息传达给用户,信息内容多样,时效性都很强,过时的信息完全不能满足手机媒体受众的实际需求。形态上将各种现场报道、连线报道、互动报道组合。
二、媒介融合是手机视频内容建构的必由之路
媒介融合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势不可挡。无论是从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来看,还是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或者是从受众群体交叉结构来看,这都是一个趋势。
1.大主管部门携手产业链
各大主管部门应通力合作,与各大运营商、高新科技研究机构,手机开发终端厂商、App软件开发商等,站在多媒介融合的角度进行,使科学技术标准化,开发芯片和关键零部件、等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除此以外,在手机终端的建设上,要尽量解决手机屏幕小、分辨率低、存储量不足等问题,改善和提升受众的用户体验,让受众有效地浏览各自感兴趣的视频节目。这样的手机视频类型多样,其中包括综艺节目,网络自制剧,电影预告片,转载各电视台的节目和现场直播,大型综艺晚会,热门电视剧,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等。以《越狱》为例,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就专门为其制作了手机版,试金石公司也推出了手机版的《迷失》,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提高了电视剧的传播效率,也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2.购买与开发相结合,丰富符合手机个性的原创视频节目
现如今,手机视频内容不仅是传统媒体内容的横向平移,还是大众传媒视角下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所以,即使手机界面小,分辨率相对来说较低,流量标准传输速率低等问题,但还是要遵循它的内在发展规律,了解新媒体与旧媒体差异所在,把握手机视频的媒介特征,开发短、小、精、悍的原创视频节目,从而迎合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三、结语
虽然手机视频业务带来的效益巨大,但目前来看它还处于萌芽时期,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总结中国手机视频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打造自己的品牌效应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各大运营开发商,还是网络视频网站而言,最有发展的模式就是不断提高手机视频的竞争优势,使受众群体层次不断扩大,建立和培养用户定时观看视频的忠诚度;同时在内容上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创作出质量高,价值高的视频节目,最大化满足用户对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在手机视频发展领域,未来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仅要遵守各大运营法则,还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在规范内把视频网站的内容和效益都提高。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手机普遍流行,4G网络的技术发展,5G也正在研发,这会大大缩短流量传送的时间,用户视频体验会更流畅更快捷和方便。我们只有在这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迎难而上,才能在三网融合中占据战略性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终端视频业务服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在内容监管上的不断开放与完善,受众实时化、互动化、私密化的强烈诉求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实现。因此,手机视频也会成为新媒体中最有主导性的媒体内容。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融合中求个性是构建手机视频内容的有效方法,它将保证手机视频良好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晓渝.《第五媒体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
自媒体时代与网络舆情治理
新闻客户端同质化现象评析
移动社交APP同质化解读
社交媒体的粉丝经济探析
媒体融合发展与党报版式创新
在全媒体建设中占领人才制高点
浅析全媒体“中央厨房”的利弊
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解读
网络时代把握舆论导向的理念与策略
自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自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新常态
黄志杰:死掉的媒体都是伪媒体
新媒体的同质化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内蒙古日报社各子媒融合发展揽要
如何破解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同质化
全媒体合作:中蒙传播平台发展的新路径
《北方新报》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
报媒微信公众号的同质化现象分析
论新闻舆论观的治国运用
电台广告经营如何借力收听率数据
全媒体背景下对农广播发展思路
道琼斯公司“波纹”式新闻生产模式探析
彭兰:未来媒体发展趋势是“万物皆媒”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挖掘和思考”
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认同
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分歧与合作路径
自媒体时代社群营销模式及其发展图景
全媒体时代传媒人才需求变化特征和对应策略
媒介融合趋势下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与对策
全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
“Sage-BFT”模型在自媒体新闻渠道中的运用
中国报业全媒体“中央厨房”的发展路径探析
社交媒体生态环境下的舆论偏失与导向构建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特征思考
民族地区电视台应如何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开创新媒体研究的新时代——谢新洲教授访谈录
“两微”成谣言高发区——匡文波教授访谈录
责任操守良心——由百度违法违规受罚事件想到的
网络舆论引导在促进民族跨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加强新闻观教育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民族新闻媒介和受众生态的变迁分析
地方广播媒体融合进程探析——以通辽广播电视台为例
如何增强电视新闻报道架构体系——以内蒙古电视台为例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强化4个要点——赵子忠教授访谈录
新媒体社会责任评价尚有提升空间——钟瑛教授访谈录
时政新闻报道的路径选择——以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