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餐饮消费 社会文化诸因素 影响
餐饮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尽管这些因素中的大部分都不是餐饮营销活动所能够改变和控制的,但是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可以强化我们对餐饮市场以及对自身目标客源的掌握。无疑这对于市场细分、餐厅定位以及餐饮产品的研制和服务设计都有极大帮助的。
影响餐饮消费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很多,其中的一些主要因素有: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它对餐饮消费行为的影响要比其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和深刻。一种文化有多方面内容所组成,它是由诸如精神、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许多内容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而每一种文化都包涵着能为其成员提供更为具体的认同感亚文化群体。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的民族、宗教以及种族团体都有以其各自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不同亚文化。
民族传统是文化和亚文化的长期沉淀,而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着餐饮消费行为。在我国,民族传统心理中电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莫过于餐饮消费。任何一种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讲究“酒食合欢”,体现“和为贵”的特点。餐饮过程中也最能体现出礼让,讲究宾主之间的礼貌,大家聚而食之,各取所好,聚中有分,合中有离,互相调剂,皆大欢喜。如果能够和一定身份的人同进就餐,还能成为炫耀自己的资本。
由于民族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这种传统因素在餐饮消费上表现也非常突出。一是喜欢请客,大量的社会交往活动都会在餐馆酒店进行;二是在饮食上习惯于和周围环境和别人保持一致,不愿意离群,不愿意太引人注目。
在文化中,风俗可谓是无形的民族行为的规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于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家庭及婚姻等社会生活方面的传统,经年累月,逐渐形成了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它反映在饮食、宴客、节日和经济等方面,直接涉及到人们餐饮消费行为。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是由其所属的自然环境、物产、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决定。所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各民族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是决定其风俗习惯的主要因素。人类社会中还存在着社会阶层的人,他们的餐饮消费也有所区别。有些餐饮在某些阶层深受欢迎,而在另一些阶层看来则显得有失身份,对有些阶层的人餐饮意味着物质的满足,而对另一些阶层来讲,则可能更多地寻求一种地位和身份,这些都是由于处于不同文化群体对顾客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餐饮消费行为同样也受到一系列社会因素影响,主要是相关群体、家庭和社会角色与地位。
相关群体是指那些对消费者行为准则有参考价值的群体,这些群体或多或少地对消费者的餐饮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群体往往能使消费者的行为规范化和强化。相关群体对消费者作用有两种:一是能为消费者提供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二是为消费者提供比较参照物。与消费者有关的有些是属于主要群体,例如家庭、朋友、邻居和同事,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主要群体倾向于非正式。有时消费者同时也属于次要群体,次要群体比较倾向于暂时的,相互影响较少,其中包括各种宗教组织,各类专业协会和各种工会等等。就餐饮消费者言,相关群体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模式往往对消费者有约束和影响作用,而有些相关群体的消费行为比如著名的电影明星、体育明、政府首脑等,他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和模式对消费者的餐饮行为起着某种示范作用。当然,被诱导的消费者群体同样也存在着文化素质与类别的不同和一定的时空特点。
家庭成员对消费者的餐饮消费行为影响最大。家庭作为社会甘露醇单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对饮食要求、喜好程度首先是从家庭学来的。因此,家庭对餐饮消费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前父母饮食消费的习惯和饮食的方式影响子女。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不仅决定了家庭购买和消费餐饮的能力,而且决定了家庭成员的需要层次和饮食习惯。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生活阶段、周期、不同的经济收入和家庭对餐饮消费的态度、类型,是影响餐饮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从饮食习惯和口味看,由于人们从小就在家庭中生活,因此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对他们有根深蒂固影响,而且从小由于吃母亲做的菜,因此许多人的口味都是以母亲“味”作为标准的。人们在小时候吃什么,怎么吃,并不能由自己选择,但是一旦养成习惯,便往往和童年、故乡、母亲“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终生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模式。这种“妈妈味”的心理及其社会和文化学意义,著名饮食文化学者石毛直道教授有过很精彩的论述。同时,市场调查中研究家庭对消费者的影响,还在于由于家庭中决策类型的不同,而导致选择餐馆以及菜的花色品种方面的不同。家庭中每个成员在决定餐饮消费时地位是不同的,有的家庭是丈夫决定,而有的是妻子决定,还有的是长辈决定,有时候外出餐饮是按照孩子意思来进行,因此要研究餐厅的目标客源在家庭外出餐饮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顾客是如何选择餐馆以及由谁来选择决策的。
三、个人因素
餐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个人特征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个人的经济收入、年龄、生活方式和职业等。
经济收入是影响餐饮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负担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决定一个人属于高收入还是低收入群体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餐饮消费需要的心理、兴趣和表露于外的个人行为。
不可否定的是,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餐饮消费行为。例如,婴儿饮食消费受其父母制约,无法自主选择,食物由大人决定,吃甜食则是婴儿的共同需求。
处在青少年时期,餐饮消费心理已经形成,有了自己的见解。青少年的模仿性很强,往往是看到同伴和同龄人喜欢吃什么自己也便想吃什么,很少考虑经济因素和实际可能。这个时期的人对不喜欢的食物,往往根本不吃,并影响一生。
成年人的餐饮消费心理带有明显的锓倾向性,他们更多的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宗教因素和民族因素,餐饮的偏爱一般不可逆转。成年人一般拥有经济的决定权和支配权,但在家庭 决定外出餐饮时往往容易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尤其是子女的影响。老年人的餐饮消费心理与上述年龄段的人不同,因为老年人已经处于人生暮年,虽然他们没有什么负担,但比较倾向于保守,在外餐饮的机会不多,对饮食也有特殊的要求。
生活方式对餐饮消费决策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可以把消费能力最强的消费者简单地分成未婚女性、主妇、未婚男性、较高收入的已婚男性、保守的中年人等六大类,以下是这六大类消费者的生活特性。
职业的差别也是构成餐饮消费行为的一个变量因素。商务人员显然比一般人更多的在外进行餐饮消费,他们对餐馆的情况比较了解和熟悉。从事体力劳动往往要求食物多、足、饱,而脑力劳动者要求食物少、优、精。人的个性以及自我概念也都对餐饮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四、心理因素
摘 要 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已经由供给方占据主导地位变成了消费者主导的消费市场局面,渠道终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消费者的需求状况,本文以扬州为例,对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行为进行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渠道终端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生鲜农产品是中国消费者除了粮食以外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阶段,我国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形成了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区、生鲜超市等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且竞争日趋激烈,渠道终端各有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已经由供给方占据主导地位变成了消费者主导的消费市场局面,渠道终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消费者的需求状况,于是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生鲜农产品的渠道终端该如何发展,影响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行为的因素是什么,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相关研究成果
Maruyama(2007)通过对Hanio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的一个显著性因素;经济因素对消费者选择购买场所也有影响,行驶距离和购买生鲜食品便利性显著地影响着消费者对零售渠道终端的选择;Samuel(1997)通过对上海市550位生鲜食品和饮料购买者的问卷调查,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决定上海市居民是否进行购物活动与住处与商店的距离、购买者性别、购买活动决策时的时间和购买者的收入有关;胡定寰等(2003)对北京200多位消费者购买蔬菜行为的调查,认为家庭月收入、蔬菜的价格和质量、消费者的特征(消费者的教育程度、家庭口数、年龄等)以及购物时间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logistic模型的消费者渠道终端选择行为实证分析
1.模型的选择
根据调查问卷的设计,解释变量都是分为几类的,变量都是在几个有限的选择项里选取;被解释变量即二分类变量,为去超市和去农贸市场两类选择。对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据进行分析,需要构造一种解释变量包含有虚拟变量的二元选择模型,因此,选择二元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来对居民生鲜农产品超市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的范围内,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一般为:
式中: 表示消费者选择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概率, 是自变量,表示影响居民生鲜农产品超市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N表示自变量的个数,即影响这一概率的因素个数,u表示随机误差项。
2.变量的选择
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可以用下面这种经验方法来估计自变量数:首先选择因变量中较少的那一类,然后将该数值除以10,这就是模型中可以分析的自变量数。本文此次调查样本总量为202,其中选择去超市购物的人数为79人,选择去农贸市场购物的为123人,所以较少人数为79人,因此可以分析的自变量约为8个,于是选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购买时间、周均购买总量、周均购买频次、一次花费时间等八个因素进行分析。
各变量的具体统计数据由下表给出:
3.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tsitc回归处理,用于选择变量进入方法,有进入法、逐步法和后退法三大类,本文选用进入法,让所有变量都进入方程。模型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根据SPSS处理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周均购买频次在0.05的水平(双侧)下与生鲜农产品购买地点显著相关,购买时间在0.01的水平(双侧)下与生鲜农产品购买地点显著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年龄、文化程度、周均购买频次和购买时间这五个因素是影响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消费者个人基本情况与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行为
被调查者的年龄与购买生鲜农产品的地点呈负相关关系,即消费者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去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而较年轻的消费者会选择去超市购买。综合来看,年轻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鲜的食物,年纪稍长的消费者则受到传统购物习惯的影响则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购买场所。
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与购买生鲜农产品的地点呈正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去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文化程度较高的消费者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且一般文化程度高的消费者都会拥有更高的收入,对生鲜农产品的价格要求没有质量要求高,他们会选择能提供更高质量生鲜农产品的超市,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对健康不一定那么重视,他们倾向于选择便宜的农产品,所以选择农贸市场。
(2)消费者家庭月收入与居民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行为
被调查者的家庭月收入与购买生鲜农产品的地点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去超市购买农产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价格会较高一些,一般家庭收入高的群体倾向于享受型购物,而不是非常在意产品的价格,而家庭收入低的消费者则相反。
(3)消费者的购买特征与居民生鲜农产渠道终端选择行为
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时间与居民生鲜农产品超市消费行为呈负相关关系。购买生鲜农产品越晚的消费者越喜欢到超市去购买生鲜农产品,这跟消费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农贸市场是早市型市场,早上卖的农产品最新鲜,而且农贸市场关门早,到晚上基本很少有农产品卖了,而超市则相反,超市关门的时间很晚,很多上班族下班后直接去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所以时间越晚,消费者就越偏向于去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
家庭生鲜农产品购买频次与居民生鲜农产品超市消费行为呈负相关关系,购买频次越小,越倾向于去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一般去超市购物的消费者更偏向于“存储式”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Maruyamam,Le Viet Trung.Traditional bazaar or supermarket:a profit analysis of affluent consumer perceptions inHanoi.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Distribution andConsumer Research.2007(03).
[2]S.Nicholas Samuel.The purchasing behaviour of Shanghaibuyers of processed food and beverage products: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retail management.British Food Journal.1997(04).
[关键词]青少年群体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09-01
青少年是指满13周岁但不到20周岁,即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年龄段,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群的生理或者是心理都慢慢地从儿童转变为成人,他们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消费观念要比父辈们更为超前。但是,消费过程是一把双刃剑,一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激发人们的竞争、生存、自由与开放意识,另一边也使人们产生金钱至上,对物质迷恋,怨恨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的叛逆心理,而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不正确,容易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该研究分析青少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为其制定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极其重要。
一、分析青少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
消费心理即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行为即消费者为获得所需求商品或劳务时的物色、寻找、购买、使用而表现的心理活动。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完全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群体,主要表现为:
(一)炫耀——符号象征性
较多青少年为了追求自己心理的满足感,常常在不考虑自身实际需求及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进行非理性的消费,即炫耀心理。其主要表现在多数的青少年在消费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产品的品牌,非品牌的产品基本不会进行购买。根据2005年4月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表明[1],共1150青少年参与调查,其中有77.8%的青少年进行消费时注重品牌,仅有1.8%的青少年在消费时可以无视产品的品牌。符号象征性是炫耀心理在消费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一件商品的符号价值就是它所具有的进行社会区别与彰显社会等级的功能。商品与品牌已然成为人们体现个性与自我表现的道具,成为人与人交往时的标识,也成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符号象征,这种重视商品传达的个人与社会信息的消费行为即为符号消费。
(二)趋同——消费从众性
青少年由于社会环境与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往往呈现趋同心理。趋同心理即为了使自己与社会群体保持一致性,看到其他人购买某一商品后,即使明确自己并无相关需求,也要进行与其他人相同的消费行为。有研究表明,有51.3%的青少年的消费意愿容易被统领群体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影响。[2]因此,消费已然不仅仅是解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行为,也是社会交流与表现的过程。
(三)猎奇——消费个性化
猎奇心理就是人们的好奇心理,对新兴事物极为敏感,对任何新知识新事物都会感到新奇,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些都是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了充分的个性化,表现为他们追求时尚关注流行,又崇尚独特的风格,喜欢特立独行,他们用独立的思考方式追求彰显个性、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
(四)广泛——消费多元化
青少年群体进行购买的商品种类繁多,因其对新产品、新技术非常敏感,接受新事物速度非常迅速,而且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也不断增强,以前许多的“奢侈品”变成现在的必备品。近年来,青少年的消费方向也呈多元化发展,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完全得到了满足,便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在休闲、娱乐、旅游、知识文化等方面都将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二、影响青少年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
我国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日益增多,在这些家庭中都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从日常饮食、作息时间、活动项目等都由孩子的需要做决定。这样就使孩子养成了不考虑家庭承担能力,不考虑价格问题,想买就买的习惯。
(二)社会因素
青少年有着相对强烈的成人意识,而且他们已经有很广泛的生活层面,使他们能不断地接受着来自不同生活层面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消费理念。大多数青少年处在初、高中的学校环境,有着同学、朋友等作为有形的参照群体,所以,学校这一因素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因素。[3]为了满足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需要,被集体所认可,他们喜欢穿着相同的衣着,进行相同的活动;他们也有着明星、偶像等作为无形的参照群体,刻意模仿偶像的衣着打扮,产生了模仿性消费,而事实上,在青少年时间,模仿也是重要的消费特征之一。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参照群体都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动机及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成梅.校园消费主义:名牌的压力[N].中国青年报,2005
-4-25(A2).
关键词:校园网上订餐;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
一、引言
随着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等校园网上订餐平台逐渐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这种新兴的网上订餐方式,很快被90后的我们所接受并盛行开来。大学生纷纷扫描二维码下载食堂外卖APP,每日的特价饭菜,便利的订餐方式,使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去食堂吃饭的习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美食。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参与食堂网上订餐环境的构建中,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于它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我们大学生正处于这个浪潮的中心,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出现的问题,对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习惯和培养健康饮食意识等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从吃饱、吃好向营养、保健、长寿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他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目前,许多学者和教师们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注大学生对餐饮的消费行为的却少之又少。周忠民(2002)最早给出了饮食消费行为的定义,他认为饮食消费行为是饮食消费者有意识地寻找、购买、食用和评价以满足需要的食物、服务及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它既包括饮食消费者的形体活动过程,也包括其思维活动过程。宋晴葵(2008)分别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苗芳、韩潮、郝鹏炜(2013)从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观念和饮食消费现状,三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杨亚(2014)也从上述三个方面描述了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在分析过程中指出大学生营养结构不完善、偏食等问题。
校园网上订餐作为一种新兴的订餐方式,本文着重研究这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总结其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正确的健康意识提出建议。
三、研究样本与方法
此次调查以辽宁大学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了解校园网上订餐环境下,大学生的饮食消费结构、饮食消费方式和饮食消费观念。最终共发放问卷410份,有效问卷400份。其中,男生占37.9%,女生占62.1%,这与我校整体男女比例相近,此调研结果可以更为客观地反应我校使用校园网上订餐的总体饮食消费状况。在对数据的处理上,用SPSS和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利用卡方进行检验校对。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校园网上订餐的使用现状
目前校园网上订餐业务在我国只是处于形成期,从网站数量来看并不多。截止至2015年5月21日,入驻各大高校的网上订餐平台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美团外卖、饿了么和淘点点,主要消费群体就是高校大学生。经调查显示,在400份有效问卷中,有369人使用网上订餐,所占比例92.2%,没有网上订餐经历的人数为31人,所占比例7.8%,这个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大学生已逐渐适应校园网上订餐这一新的消费方式。
在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校园网上订餐次数的调查中发现,每天订餐次数在一次所占比例为28.2%;而每天订餐次数在2次的有225人,所占比例为61.0%;而每周订餐次数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有40人,所占比例为10.8%。按照正常每天三顿饭计算,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上订餐平台订饭,通过访谈得知,大学生白天上课,早餐通常会在食堂进行,这样计算则可以得出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每次吃饭都会使用网上订饭。
2.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对新事物具备一定的分析、识别和判断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观念以理性消费为主流。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大学生在参与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主要考虑到食品的质量、价格、个人的购买力和时代潮流四个因素。
(1)质量
校园网上订餐是食堂商户与网上订餐平合的一种订餐方式,这使得消费者将对食品质量的关注转移到对食堂整体情况的关注,校内食堂的食品是经过学校食品卫生部门检查审核通过的,这使得大学生对食堂食品质量的满意度较高。虽然虚拟网络下的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商家是校内的食堂商户,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发现,大学生愿意使用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原因中有78.3%的同学认为网上订餐方便、快捷、可信。
(2)价格
调查发现,价格是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的主要原因。有92.4%的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方式而非去食堂购买的原因是存在价格优惠,这种线上购买线下交易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平均每顿饭可以比标准价格优惠1元-2元,这种价差带来的优越感使得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使用这种新模式。这说明价格会对大学生选择购餐的方式造成影响,而且对于网上订餐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如果就餐成本较大,就会损失大部分的顾客。
(3)潮流
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在这种潮流推动下,大学生也更倾向于尝试新鲜事物,本调查为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只考虑网上订餐这种新模式带来的顾客需求,我们调查了食堂与线上购买无差价的情况下,大学生对网上订餐的需求,统计发现,有80.6%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这种新事物,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开放的心态和独特的思想,使其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
(4)购买力
经济因素是体现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和实际可支配收入,大学生购买力的变化主要是由实际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给予,只有少部分通过兼职和奖学金获得,问卷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有25人,占6.8%,801元-1500元的有238人,占64.5%,1501元-2000元的有81人,占21.9%,2001元以上的有25人,占6.8%,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生活费用集中在1500元左右,其中实际用于饮食消费的情况如下表:
表 不同生活费用区间的饮食费用消费情况
饮食费用占生活费的百分比,500元-700元的比重较大,为44.7%,这说明这部分大学生用于饮食费用方面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较多,我们还可以发现,有30.6%的大学生实际用于饮食费用在300元-500元,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饮食的价格就成了主要因素,如果网上订餐有优惠,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网上订餐的方式。
3.饮食消费方式
校园网上订餐出现之后,网上订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饮食消费方式。网上订餐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惠的餐饮,同时也说明大学生逐渐青睐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简单还体现在支付的方式上,现在常用的两种支付方式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通过调查分析,有82.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支付,远远高于倾向于现金支付的同学。其原因之一是网上订餐所实行的获取优惠的方式仅限于网上支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线上支付。
4.饮食消费结构
美国农业部在1992年正式的《食物金字塔指南》指出:人们应该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出现,为同学们较低价体验餐饮提供可能性,也使得大学生较少的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饮食结构问题。在调查大学生的饮食结构时,只有23.9%的大学生考虑到订购餐饮的营养价值,有65%的大学生没有注意到饮食的合理性,以个人偏好为主,随意搭配,还有11.1%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注意。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潜在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5.饮食消费时间
规律的饮食是保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网上订餐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加餐、多餐等现象,饮食时间也较不规律。只有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使其饮食时间更有规律,有45%的大学生认为和原来基本差不多,49.3%的大学生饮食时间较难固定,这说明网上订餐模式对一半左右大学生的饮食时间产生冲击。
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为避免吃饭高峰时间会提前订饭,这使得大学生会占用上课时间进行订餐活动,这无疑也会造成课堂效率得降低。
五、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
校园网上订餐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主要消费人群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消费观念超前而消费能力不足的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在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表现出的饮食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追随时代潮流
大学生追求时尚,跟随时代潮流。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一方面其新颖独特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其简单便捷的订餐方式也着实便利了大学生;同时,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尝试新事物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追随时代潮流,推动时代的进步。
(2)追求效用最大化
大学生在选择是否使用网上订餐方式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价格、质量和购买力。效用最大化时大学生满意程度最大,其中价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相同的食品,大学生花费的价格越低,其满意程度越高,效用就越大。校园网上订餐也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利用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最终获得竞争优势。
(3)缺乏营养知识
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利用较低的价格享用美食,这使得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菜样的种类,而忽略了均衡营养的摄入,偏好成为大学生选择饮食的主导因素,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经常使用麻辣、多脂肪或者多糖盐的食物,造成各种营养素的不均衡,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构建大学生营养价值体系。
(4)饮食控制力较弱
大学生饮食控制力较弱主要表现在饮食时间的不规律和订餐时间的管理缺陷。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可以订购美食,同时也导致大学生三餐时间不规律,甚至也有大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选餐、订餐、抢红包等活动,降低了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
2.对策与建议
(1)帮助大学生树立营养价值观念
大学生要合理的搭配一日三餐,均衡饮食结构,做到健康饮食,不要因为网上订餐平台的优惠而过多的选择肉食类食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资料查询、咨询营养师、参照食物金字塔等方式,正确的选择饮食;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饮食教育课程,指导同学搭配三餐,激发学生对搭配食物的研究动机,培养同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方法和策略;另外,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营养师开展关于饮食搭配的讲座,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2)加强自我管理,控制饮食规律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规范生活作息,克服惰性。学会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合理分配学习、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的时间,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不要因为在课堂上订餐而降低课堂效率。合理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心,根据目标制定并实施计划。积极参加社团、宿舍文化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可以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着重教育。开展大学生饮食消费教育课程,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特别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消费观念的培养尤其重要,避免大学生沉迷于潮流,迷失自我;同时不能忽略对饮食消费方式的教育,电子支付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校应多开展有关方面的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方式;在饮食消费结构方面,学校可以特聘专业营养师,进行分期讲解,让大学充分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蔡晓梅,赖正均.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8(3).
[2]高庆,盛鹏,郭玲艳.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现状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4).
[3]宋晴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2008(17).
[4]周忠民.浅谈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
[5]宋晴葵.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1).
[6]杨亚.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4(1).
[7]苗芳,韩潮,郝鹏炜.关于大学生饮食消费的调查报告.经济视角(上),2013(1).
关键词:消费行为;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1990年,国家提出发展绿色食品,并在十几年的发展进程中,开发出粮油、蔬果、饮料、酒类、畜禽蛋奶、水产等各方面的绿色食品。人们对这些自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渴望程度相当高,形成了一定的消费群体,这是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基础。为了保护环境,抑制生态环境恶化,国家也大力倡导绿色食品的消费,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一、绿色食品的含义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绿色食品时,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1、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个性、收入、对绿色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消费价值观等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庭消费价值观对绿色食品消费有着重大影响,当家庭对某种商品或某个品牌的消费成为一种习惯现象时,它甚至会背离家庭的经济能力。
2、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反映了一个社会所共有的理念和传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价值观会大不相同,但每个社会都会有一些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文化价值观是相对持久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得到传播,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一代一代得以延续,同时,这些影响消费行为的社会文化又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
3、参考群体因素。参考群体是个人形成自己的消费观、态度和行为时,接受其影响或用来参考的群体,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熟人等直接影响者,也包括其喜欢和崇拜的电影明星、运动健将、社会知名人物等间接影响者。参考群体具有规范和比较两大功能,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行为规范上的影响,信息方面的影响和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4、企业营销因素。一个企业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被消费者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营销战略的运用。影响消费者的因素主要有:产品因素,包括产品特征、功能、产品的档次、包装、品牌、产地等;价格因素,包括定价策略、价格变动策略等;渠道因素,包括消费者购买的便利程度、是否符合购买习惯等;促销因素,包括广告媒介的选择、人员推销的使用、销售促进的方式以及公共关系的运用等。
三、基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对绿色食品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对绿色食品的宣传。绿色食品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在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促销手段多样化,在宣传中既要注意突出绿色食品的特点,又要注意产品的品牌宣传,更要重视绿色公关。比如可以通过 媒体传播、发放环保教材及资料、绿色赞助活动、博览会、展销会等形式进行绿色食品的推广和销售。
2、重视绿色食品消费者的培养。绿色消费者是指那些关心生态环境、对绿色产品和服务具有现实和潜在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消费人群。
3、大力开发和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策略是其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绿色食品企业在生产种植中要切实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开发生产真正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要不断完善绿色食品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工技术、包装技术,在贮运、销售等过程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运用绿色包装、绿色储运等方式避免产品的二次污染,形成可持续性的绿色食品生产与发展模式。
4、制定合理的绿色食品价格。一般地说,绿色食品的定价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本因素,即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为生产开发销售绿色食品所花费的成本;二是市场因素,即目标市场的购买者的消费心理、购买行为、购买能力;三是竞争因素,即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水平。在绿色食品定价策略上,笔者认为企业应该更多采用心理定价策略,包括声望定价、习惯定价、招徕定价等策略。目前来看,绿色食品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主要受商品类型和购买动机影响,所以企业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利用人们求新、崇尚自然的心理来定价。绿色产品价格可以比非绿色产品价格一般可以高出30%至100%。由此可见,采用心理定价可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加有利于促进绿色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淑荣.绿色食品的特征和营销战略[J].市场研究,2006(4).
2、任锦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1).
3、周延风.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实际应用[J].当代经济,2002(12).
4、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乐发瑞,严奉宪.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现状与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
关键词:网络消费 影响因素 大学生
1 概述
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一个庞大的网络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而从网民的构成来看,约有57%的网上个人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而大学生网络消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而且由于这类人群未来的消费潜力很大,网络消费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对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2 相关研究综述
网络消费者行为是基于消费者行为所进行的研究。网络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体现,是消费者在外部、内部因素以及网络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采取的包括信息搜寻行为、购买行为和购后行为在内的各种行动。
郭赞伟(2010)通过研究指出,居民人均收入、上网计算机总数以及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间对我国人均年度网络消费具有正相关的影响;郭赞伟(2010)则通过宏观计量的方式分析了我国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而王林生(2012)则借鉴国外网络消费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我国网络消费具体情况,采用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结合分析模型,从价格、收入、网络消费经验、主体特征、购物导向、上网时长等角度分析我国网络消费影响因素,并初步探索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大学生作为我国网络消费的主要群体,对于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也比较多。史淑珍(2011)通过建立一个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得出,大学生的个体因素、网络零售商特征、营销因素与消费意向有正相关关系,网络感知风险与消费意向有负相关关系;黄飞(2013)将影响我国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分为风险因素、信任因素、条件因素和主体特点四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对于大学生网络购物偏好而言,风险因素和信任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在风险因素中大学生更加关注经济风险和效果风险,在信任因素中更是网站知名度和网站安全保障程度更为重要;李怡芳(2013)将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参照群体和信息来源,内部因素则包括消费态度、消费动机和经济因素。
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人,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 年底,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 亿元,同比增长42.8%,预计2014年有望达到27861亿。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体,通过研究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分析出这一群体的关注点将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进一步了解这一类群体,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最终提高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这些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
3.1 外部因素 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外部因素包括有商品性价比、产品品牌、购物平台、口碑等。
3.1.1 商品性价比。大学生作为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购物需求一般为低格偏低种类较多的特性,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敏感度非常高,非常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因此,有竞争力的价格、较高的质量、较低的物流成本是刺激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
3.1.2 产品品牌。产品品牌是指,可以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提供指引,以反映商品各方面信息的一种特性。大学生因为并未完全进入社会,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网络消费模式下,产品品牌对这类群体消费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
3.1.3 购物平台。在我国,大学生网络购物常用平台有B2C(天猫、京东、卓越亚马逊等)、C2C(淘宝网、拍拍网)和团购平台(美团网、窝窝团、大众点评网等),网络消费群体特别是大学生,时间观念非常强,购物体验要求更高,因此,实用的平台购物网站非常重要。
3.1.4 口碑。口碑是指口头的、人与人之间关于品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流,网络口碑即为网络上传播的口碑信息。大学生处于一种聚集状态,各网络消费者之间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口碑传播因其具有较高的说服力而具有较高影响力。
3.2 个人因素 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个人因素可以从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态度、满意度和网络购物经验、冲动性消费、购物动机、风险感知度及消费者决策风格等来进行分析。
3.2.1 态度。购买行为主要由购买意愿决定,态度是决定意愿的因素之一,因此,大学生对网上消费的态度、产品价值感知的态度、购物体验度和对待风险的态度、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态度都会影响其网络消费行为。
3.2.2 满意度和网络购物经验。顾客满意度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同普通网上消费者一样,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经验会使其形成一定的满意度,而网络顾客整体满意度会影响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此外,消费决策还建立在消费者先前的购物经验基础之上。网络消费者对网络商店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会影响消费者是否再次光顾该网站以及消费意愿。
3.2.3 冲动性消费。冲动性消费行为与计划性消费行为是相对的,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非计划性购物行为,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情感因素。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情绪化、群居性等特点,因此,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会刺激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进而冲动性消费的刺激点也有所不同。
3.2.4 购物动机。网上消费者的购物动机是指在网上购物活动中,能使消费者产生网上购买行为的某些内在驱动力。只有当大学生这一购物群体感受到对某种生存或发展条件的需要,并达到足够的强度时,才有可能产生采取行动以获取这些条件的动机。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购物动机相对单纯,因此,电子商务企业的应对也相对要容易。
3.2.5 风险感知度。消费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承担风险并试图减少风险的行为。大学生作为一种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风险意识相对更高,因此,他们将依据感知风险来选取相应的购物方式和消费行为。
3.2.6 消费者决策风格。消费者决策风格是一种倾向、习惯、态度的认知和情感上的特征,本质上是消费者基本人格特征。其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过程中产生内隐作用,从而影响其决策行为。
以上只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六种主要因素,相对于外部因素来说,这些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4 结论
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对网络消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成为营销领域内的重要话题。而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别是对影响他们购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不仅对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有所裨益,对电子商务企业来说,这些影响因素也是他们对自身进行改进的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1]吴满意,谢海蓉.论网络消费[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徐战利,侯其锋.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动机及其行为指向性分析[J].市场周刊,2012.
[3]黄敏学.网络营销[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杜,2000.
[4]石晓晶.大学生网络购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Abstract: This text research sports consumption awareness and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by documentary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nsumption to reasonably guide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nsumption and promote the sport consumption level.
关键词: 体育消费;大学生;高校
Key words: sports consumption;stud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240-01
0引言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用品、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体育服装、观看体育比赛甚至参加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是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社会文化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个人健康意识、休闲意识和余暇时间逐渐增加而出现的生活消费。体育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其体育消费水平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组织的效果和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旨在探讨广东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和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广东省8所高等学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即调查者在校园内随机找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表。调查对象共计1000名(男600名,女4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以“体育消费”、“运动消费”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查阅了关于体育消费的相关资料及体育消费行为的学术论文作为本文的参考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针对性的调查表,共发出表格1000份,有效问卷950份,有效率为95.0%。
1.2.3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通过微软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对其分析。本文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将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从消费意向和实际消费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消费意向代表着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潜在水平和消费承受能力。实际消费水平则是对他们过去消费的回忆和总结。在消费意向的调查结果中,有62.2%的大学生表示未来3个月内体育消费在350以内可以接受。20.7%的大学生选择300元以内。可见大部分学生体育消费意向处在300-350元区间。而实际消费水平的结果是,58.5%的学生过去3个月体育消费水平在170元以内。有11.2%的学生体育实际消费水平达到300元。从这个数据来看,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向和实际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而实际消费能力与他们的消费要求差距较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和使用的体育商品。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规律,消费越高,消费人数越少,呈递差趋势。广东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有一个较集中的区间,说明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育消费有一定影响,学生普遍具有体育消费意识和要求。同时,广东省居民平均消费在全国排名居中列,体育消费水平随着上扬,经济水平的提高,极大刺激了体育消费,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团体,人数众多,由此看来,大学体育消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2 大学生体育消费兴趣取向在本研究的调查中,有67%的学生选择将在体育服装方面进行消费,有23.2%的学生选择在体育用品方面进行消费,没有人选择在观看体育比赛或参加体育旅游等方面消费,对体育消费不感兴趣的仅占4.5%,说明了体育消费的价值观在学生中已得到基本的确立,而对体育消费不感兴趣的这一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化健康体育教育的重点所在。。受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因素制约,在预定支付额一定的情况下,选择一种体育消费而放弃其他消费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决定的,高校体育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消费指导,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积极改变,同时可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学生在校形成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价值取向对他们毕业后的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们的消费方式对他们周围的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引导和教育。
2.3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影响一个人消费的因素不外乎个人的收入水平、消费产品的多样性和消费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个人的收入水平甚微,大多数学生没有收入,因此,考察他们的收入水平只能看其家庭的收入水平。消费产品指的是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或者常见的产品,产品的多样性和价格区间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消费条件则包括学生消费时间、消费信息和对消费品的认识。
本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消费信息,即学生对许多体育消费品不了解,而对许多产品的好坏亦具备基本的鉴别能力。从调查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仍有56.5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家庭经济能力极大的制约了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很明显这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通常学生在社会中扮演消费者这一角色,他们本身还没有独立经济来源,大多数是靠父母每月提供的生活费来完成生活、学习及娱乐活动的各项消费支出。关于消费信息方面,高校体育课中或课后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是有必要的。调查显示,有些学生想购买较高价格的体育用品,比如羽毛球拍、登山鞋等,但由于他们不知如何鉴别这些产品的质量好坏,所以暂时不敢买太贵的。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1)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实际体育消费水平与消费意识存在较大差距。(2)大学生体育消费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同时,体育消费对他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引导亦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教育。(3)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其次,体育消费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实际消费。
参考文献:
[1]李东进.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家居服 调查 消费行为
家居服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市场,在21世纪进入中国,它的使用随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而变化,现已广泛运用于人们工作之外的所有领域。重庆作为3000万人居住的大城市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要挖掘家居服这一细分市场的供给变化态势,调查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家居服消费行为十分必要。
一、调查地点与对象
本次调查问卷总数量为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62份,占总问卷的比例为83%。调查地点选择在重庆市内人流量较大的四个步行街,包括江北、解放碑、杨家坪、沙坪坝;调查对象以20-60年龄阶段的中低收入阶层为主,当中男性37.61%、女性62.39%。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主要由15个问题组成,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年龄阶段);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购买家居服的原因、时间段、地点、价格,及对家居服的品牌认知和其他因素);三、消费者和相关群体对家居服的拥有状况。考虑到街头拦截调查的实际情况,问卷主要由客观题组成。
三、消费行为分析
1.消费者性别与选购因素分析
从图1的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主要关注的因素有价格、颜色、款式、品牌、面料、档次等,不考虑性别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价格、款式、面料、颜色。综合性别因素的影响,女性对颜色的关注度比男性高20.89个百分点,对面料的关注度高9.95%,对款式的关注度高9.49%;男性对档次和牌子的关注度比女性高,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性别会影响购买行为发生时所关注的因素。
2.家居服购买价格分析
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不断下降,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图2显示,拥有5套睡衣的消费者购买睡衣花费比例最大价格为200-299,占33.33%,其他消费者均以价格在100-199之间为最大比例,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中档价格的家居服需求最大。
图2 家居服价格与购买数量
3.年龄与购买时段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购买偏好,表1具体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家居服购买时段的不同偏好。总的来讲,几乎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欢迎促销打折这一方式,其中最感兴趣的是56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老年消费者,但从表中也体现出“其他”选项比例也较大,表明消费者对现有促销方式并不满足,促销方式仍需改进。
4.消费者收入与购买场所关联分析
图3说明各收入段消费者基本上是将百货商场作为首先要购买家居服的购物场所;对专卖店感兴趣的消费者比例与收入完全正相关;对网络购物最感兴趣的消费者为收入1000-3000之间的消费者。
图3 消费者的收入与购买场所
5.消费者品牌认知分析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大部分消费者将内衣、休闲装、运动装,甚至化妆品品牌作为家居服品牌填入,这种现象说明了消费者对家居服品牌的认知还很少,在家居服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强势的品牌让消费者接受。另外,有91.94%的男性和93.5%的女性在购买家居服都十分的关注品牌。由此说明,消费者对品牌家居服有巨大的需要。
四、结语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回家时的温馨、无拘无束,于是对家居服的需求也日趋上升。从重庆市家居市场现状来看,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家居服时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企业应根据这一情况为消费者设计不同的产品;其次,中档价位的家居服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家居服企业应立足于大众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家居服产品。市场的一般规律是20 %的强势品牌占据着80 %的市场,在没有形成强势品牌的家居服领域,竞争者将面临大好的市场机会。所以,家居服的销售商现在所需做的就是抢先占有市场,获得吸引消费者的主动权,争做家居服市场的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蔡文:可拓营销[M]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陈建辉:家居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3]袁燕 戴鸿 雷中民 等:品牌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4,18(2):134-136.
关键词: 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 体育消费行为 体育锻炼
1.前言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也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品种不断增多,体育消费群体日益庞大。而在众多的体育消费人群中,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社会的精英体,其体育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对周围群体甚至全民族的健康行为产生示范作用。因此,本文对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体育消费特点,正确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为开发赤峰地区高校体育市场、促进大学生合理体育消费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10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相关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不论是大学男生还是女生,在闲暇时间最喜欢从事的活动都是上网;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对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发现男生整体上喜欢一些大球项目,而女生对健美操和身体对抗较少的运动项目情有独钟。同时男女生都很喜欢篮球运动,这和整个赤峰市具有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篮球运动可以进一步在赤峰高校中普及。对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行了调查,发现男女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场地和时间,没有兴趣和不懂得体育锻炼方法。虽然有很多大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但是在正常的体育课外,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每周3-4课余锻炼,时间为30分钟以上)的情况不太乐观。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能够进行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但女生中能够养成锻炼习惯的仅为37%。而且年级越高这一趋势越明显。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校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3.2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体育消费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对它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消费长期功能即终生体育成本投资的认识还不够,仅有21.6%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终身成本投资。大学生多处于19~24岁这一年龄段,是体育消费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应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体会体育运动的魅力。调查发现: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是多样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体育锻炼、健身,精神娱乐,获得美感,所占比例分别为70.6%、5.9%、3.9%。可知赤峰学院在校大学生已经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应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体育消费行为。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总体上体育消费水平较高。在最近一个学期内,被调查的102名大学生中有62人进行过51元以上的体育消费,占总人数的60.8%。纵观不同年级的体育消费水平,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开始出现较大程度的分化。在较高的消费层次上,很多学生的消费额度都在200元以上,表明出现较强的趋势。但在54名女大学生中,有26人(48.2%)进行过较低水平的体育消费,仅有16人(29.6%)进行过较高水平的体育消费。这表明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女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远不如男生。
3.3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经济因素,场地因素为第二位。而在影响大学生参与性消费的因素中,场地因素成为首要的因素。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而高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实际调查和与学生、老师座谈得知,场地情况不仅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结语
4.1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增强体质才参与体育锻炼的。男生大多以球类为主,女生多以健美操和跑步等身体对抗性较小的体育项目为主。
4.2从整体上看,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较为合理,“体育消费为健康”已成为他们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女生,这反映出女大学生已经成为体育消费的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张岩等.中国体育市场理论与实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