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

第1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西方经济学应用于现代IT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意义IT人才缺乏会成为阻碍IT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针对软件产业来说,情况更是如此,所以,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的IT人才,已成为当前推动我国IT产业发展、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们国家中,IT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在高校进行,当然也有一些IT产业也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在高校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影响,所培养出的IT人员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会使得IT人才层次与知识结构产生严重的缺陷,进而造成IT人才的大量浪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IT人才培养存在着几个重大的问题,第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定位不清,在我国,不论是一些重点高等院校还是其它普通的高等院校,在进行IT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培养方式还是教学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存在着大同小异的现象,这些院校的教学目标也存在着很高的一致性。再者就是一些高职学院在培养IT人才的过程中,总是极力向普通高校看齐,这会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出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较差,无法在工作中突出自己的特色。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落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IT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这些软件人才在工作中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他们必须熟练地掌握与IT行业相关的最新技术,这就对IT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人才培养在这些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会使得所培养出的学生在参加工作后不具备最新IT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IT技术每天都在更新,相比之下,大部分高校的教材更新速度则显得过于缓慢,这就使得在校学生无法及时地接受国际上最新的IT技术,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达到工作的要求。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企业中必须再接受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工作培训才可以正式上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实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T产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严谨、深刻、逻辑结构严密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理论可以指导市场实现有效地资源配置,将西方经济学融入到现代IT人才培养中,可以有效地规避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得人才培养时刻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方向随着行业发展方向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将西方经济学教学应用于IT人才的开发培养中,有利于IT人才的高效利用,有利于我国IT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IT人才开发培养中的西方经济学应用

将西方经济学应用于IT人才的开发培养中,这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实践教学将学生掌握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对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教学首先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应用教学型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1.在IT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要想在IT人才培养中,发挥出西方经济学的最大功效,我们首先就要对西方经济学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常情况下,西方经济学是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将其应用于IT人才教学培养中,会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思想混乱。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产阶级所创立的一门学科,最初其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的学科,IT行业的发展以及IT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西方经济学所包含的理论体系不会因地域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其理论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我不能因此而将其全盘否定,我们应该秉持审慎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人才培养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大胆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所包含的理论和方法,当然,在运用西方经济学时,离不开的指导。

2.案例教学和数学化

相对其它学科而言,西方经济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这一课程时,会遇到许多数学公式、数学图表图形以及数学推到理论,长期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枯燥的情绪,所以,在将西方经济学应用于IT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案例教学和数学化的教学方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依然推行的是市场经济,在教授学生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来刨析经济学原理,然后通过相关经济原理来促进学生对IT技术的学习,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的IT人才培养工作。学习数学的严密逻辑可以帮助学生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时可以加入对数学的教学和应用,通过此种培训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经济现象抽象为数学语言,然后再将数学理论演变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IT人员的专业素养。当然,教学案例本身就具有生动性,在加之数学理论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3.在IT人才培养过程中

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行业情况分析经济问题。在IT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习者经济学思想的培养,使学习者能够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IT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西方经济学内容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中所包含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外,还让学生具备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之上的,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理论掌握不熟练就会导致理论和实际无法有效结合的后果,这样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理想的效果。而且,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而发展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时不能全套照搬,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一些必要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灌输,而且在教授过程中,要根据IT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实际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这样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IT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4.适当增加非主流学派的理论和经济学前言理论介绍

经济学是一门发展比较快的学科,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应有重点的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如博弈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流派和经济学发展前沿理论,不但能够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动态的了解,开拓他们的视野,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和应用能力。

5.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善于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熟悉教育学;二是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三是关心和了解与教学有关的行业发展情况,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四是掌握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应制定一套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校应根据需要,将选派骨干教师去学习、进修或去同类高校进行交流,以便获取信息,随时更新教学内容,更好为应用型教学服务。

6.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提问式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上述几种教学法外,还可以采取因果式、启发式、探究式、推论式和对比式等其他教学法相辅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7.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给老师和学生的教和学提供必要的实际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以此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让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可以让这些很少参加实践,对国内外经济生活了解较少、对企事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接触的很少和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能够使他们能达到对某一实际问题的新认识、使他们具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热情。

三、结语

第2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96-0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为社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尝试对人文社科类其他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大致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概论等的西方经济学。对于政治经济学,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基础上完全可以理解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课程安排、专业适应,对西方经济学相关内容和经济学思维方式还未形成,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很难适应。所以,探讨和分析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一、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为背景,全面阐释市场经济一般理论体系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在提高学生市场经济意识,参与市场行为能力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也在尝试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介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毕业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由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某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中的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和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构成的,其理论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紧密结合,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二、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相关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西方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一般为本科的低年级,以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居多。而对于多数人文社科类专业来讲还没有来得及甚至根本就没有计划开设高等数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因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结构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根本就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特征决定了经济学学习的困难

众所周知经济学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甚至经常对立,并时常出现理论与经济生活现象不一致的状况。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讲授的许多内容抽象、难懂,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通常无法辨别其内容的是非。

(三)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通常遇到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

例如《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门课程来讲,安排至少有120学时以上。而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教学计划一般要求一学期5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内容。教师如果要实现学生理解并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四)教材的适用性与针对性较差

由于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理论多按照西方社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编写,课程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与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并不完全吻合。这样的教材本身对中国学生学习经济学就有难度,而目前不少高校的非经济类专业也采用了几乎与经济类专业一样的标准教材,这类经济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不需要熟悉和掌握的,当这些内容也被放在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教学内容里边,这就增加了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容易使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果难免不佳。

(五)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大多数学校经济学授课方式还是按照“老师讲授―学生背诵―做例题―考试―遗忘”的授课方式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会在学生中形成经济学学好学坏无关紧要,只要应付考试就行,经济学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使得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也就无法实现在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的目的。

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的改进方向

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构架和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以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讲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本土化课程教材

结合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以后。在教学计划中一定要先安排开设高等数学或经济数学等课程,只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弹性系数、边际分析等知识时能更好的接受。中国现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学教材的结论以及案例大多都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例。对于国内学生来讲对理论知识的解读缺乏感性的认识。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择那些本土化教材。在讲授过程上应该更多地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教学

在经济领域,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联系,所以对经济学的研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范式。如果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范式去讲解,就会使学生对经济学形成一个固定化模式,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构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除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要引入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提倡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具有传统讲授不具备的优势,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逻辑关系,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之处,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热情。特别是结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案例展开讨论,可以更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实际用途,并引起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例如在讲需求定理时,对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很多同学都能用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需求定理的内容。对于需求定理的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闻,教师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进而总结出需求定理例外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在案例教学时重点关注分析的过程,因为西方经济学很多的案例分析的结果并不唯一,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教学不是纠正学生的分析结果,而是教会学生使用什么分析方法,从哪里切入进行分析。

(三)减少理论考核,应用性考核方式为主

中国经济类专业教学,一般通过围绕教材而设立的题库来监督与考核教师是否按要求授课、学生是否按要求掌握了基本知识。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容易形成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而不是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入手,不能达到对经济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学生成绩的以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小论文及期末考试等多方面加以确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经济理论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开展案例教学,围绕经济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就某一经济理论开展教学,并把课堂讨论计入相应成绩,没有参与讨论或者没有自己简介的不给成绩评定,结合经济理论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论文评定论文成绩。这样做可以形成学生重视课堂学习,会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可以顺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四)构建经济学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专业性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教授专业知识,而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社会生活事务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帮助很大。因此对于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经济学通识课程,很有必要和意义。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大学生参与市场经济能力,应适时在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经济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可以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部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胜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经济学通识教育理论内容应更具有概括性、基本性,在课堂中只讲授经济学最基本原理,只用保留经济学和管理学完整体系,相关深层次理论可以不用讲授过多。

参考文献:

[1] 王桂霞,刘佳.普通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改进的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2] 易杏花,刘云忠.让“沉闷”的经济学生动起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

[3] 杨波.适应经济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07,(5).

[4] 李萍,张晓虹.《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1).

第3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Guo Yiqu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学方式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in economic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bring together imparting knowledge, trai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mphasize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establish new quality-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式 体育院校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2-02

0引言

现如今,为满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许多体育院校设置经济学专业,但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经济学》作为高等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教学,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针对《西方经济学》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改进,探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于一体,是系统反映和描述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原理、定律和理论,因此这门课程呈现出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分析工具多样,内容繁多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体育院校经济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基本特点如下:

1.1 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体育院校开设经济学专业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高级人才是应时之需,但由于社会长期主观认为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方面人才,对体育经济学和体育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缺乏足够了解,造成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好,部分为调剂招生,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虽较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特别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缺乏探索精神。

1.2 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方式过于教条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讲授,而此时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数理逻辑思维较差,对经济学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则明显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3 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关注较少,缺乏实践锻炼经济学通过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应用性较强,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把学习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书本知识上,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基本经济政策缺乏了解和关注,理解也相对不深刻;另外经济学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新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实习实践基地不完善,也进一步造成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2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

2.1 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应用的角度教授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注重分析经济学理论对体育产业、企业经营的意义。在进行理论讲解中,通过大量与体育经营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从体育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思考理性的生产者行为决策,研究和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2 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 文化素质课教学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全面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时事介绍前沿领域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来。

2.3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的舵手地位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学中在把基本经济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下,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轴、练为主线”。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养成学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

2.4 在创业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西方国家高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是根本。西方经济学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原理和理论都需要实践经济案例来验证。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也将应用于实践,这与在教育中引入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是相符的。

2.5 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注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评估体系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为高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主体化。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入手。

3.1 突破传统讲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相对教条,学生具有被动接受性,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把经济学理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通过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问等,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例如在讲解短期成本知识中,可先讲授李宁公司在一周内生产运动鞋的过程,列举一些实际数据,然后提出3个问题:①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联系:李宁公司的生产与其成本有何关系?②利用短期生产规律解释短期成本变化:能否利用李宁公司的生产数据解释其成本变化过程?③利用短期成本曲线变化的规律解释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否利用运动鞋平均成本变化来优化李宁公司最佳的工人数量?通过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产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掌握生产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应关系。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建设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体系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多样,一个理论可以用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来表述和说明,因此教师在把内容熟记于心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的表现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可以生动描述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降低授课难度。另外,省去板书使授课的信息量和效率也提高。在制作好教学课件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开发网络教学课件,促成学生与教师间互动,在网上进行自由讨论,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一套以传统的教学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档案管理优势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和课程管理体系。

3.3 重视案例教学法:构建案例库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使知识得到深化理解。针对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取现实经济中与从事体育产品的企业、体育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后研究,通过课堂分析讨论、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中强化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穿插使用讨论法: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限于“黑板经济学”,更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解释,勇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明确各种解释方案的前提假设、约束条件下,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结论或解释,并等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意性的问题,可以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讲完均衡价格后,讨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从奥运会开幕前到结束后的价格变化。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均衡价格形成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失业或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3.5 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性质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化解,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例如,在讲述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时,首先对有关需求理论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供给理论,则重点指导让学生对比需求理论,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过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文武,张国良,杨丽萍.西方经济学教学基础―经济情景[J].生产力研究,2010,(7):11-12.

[2]曹休宁,王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7-198.

[3]张树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8,(9):129-130.

[4]何苗.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204-206.

[5]韩利红,薛光武.注重产出效应,强化案例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31-32.

[6]林森.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第4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西方经济学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49

Explor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 Course in Local Colleges

WU Qingx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lunbuir College,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8)

Abstract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courses. The in the course of western economics, for example, put forwa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irstly embodi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resources of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earlier,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breaking students accept the knowledge passively situation, training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independent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s of western economics flipped classroom, inquiry in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ow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highlight the practice and knowledge of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western economics; flipped classroom

1 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

1.1 目标明确但形式含糊

地方本科院校自1999年问世,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模糊、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升,层次超前但内涵滞后等同质化问题。面对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稚嫩的地方本科院校又迎来国家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怎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首先就要对大学教育的基础单元―课程―进行变革,包括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就意识到本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不同,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及应用,让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思考,主动去说,主动去做,把大学课程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1.2 授课方式单一,缺少针对性

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模式沿用国际一流学校和国内研究型大学的授课模式,课堂上注重理论教学,50分钟“填鸭式”大学高中化教学,而忽略了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基础差、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课下对学生的引导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跟不上,导致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大规模的普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引进了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但是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实行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学习评估、课程管理的效果和影响力有限,只发挥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作用,并没有改变“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模式。

1.3 课时压缩,实践性不强

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整合,减少课时,甚至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直接将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合并成一门经济学原理。在有限的被压缩的课时内,要达到讲授完庞大的经济学原理教学培养的目标,无疑增添了教师授课的难度,更别提增加实践内容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只能通过作业和考试单向交流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

1.4 信息滞后,更新成本大

西方经济学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将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目标和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三四线城市,对于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局势敏感度差,教师的西方经济学课件和教学内容中案例可能是几年以前的。即使教师有心更新,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而且对于崭新的经济活动,教师受到阅历和视野的限制,又怕举例不当,“驾驭不了”终究放弃最新实时案例,教师尚且如此,学生自不必说。

1.5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理论知识不扎实,独立思考能力差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弱,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有教师的传道和授业,缺乏对学生“惑”的引导和解惑的途径,学生对西方经济学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麻痹倦怠,缺乏激情和动力。

1.6 教材迥异,经济学原理抽象

目前,虽说西方经济学是各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都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现有西方经济学教材五花八门,各个教材共有的特点都是用公式、函数、图像和模型解释抽象难懂的专属语言及基本原理,即使有一些案例也都是与理论知识衔接不上的人物传记、企业介绍等,而且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侧重的知识点不同,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跨学校考研究生的学生学习。

针对这些地方本科高校共性的问题,需要改变西方经济学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方式,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

2 翻转课堂能够满足增加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M)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与教师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大量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下面根据美国课程论之父Tyler(1949)提出课程的框架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着重阐述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由此可知,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本理论和原理,重点包括供求论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研究、生产者行为研究、市场结构分析、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的解释;(2)原理应用技能,包括分析国际及国内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运行规律;(3)继续学习深造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上述三项内容均被揉进教材枯燥的模型、公式和文字中,通过课堂教师讲解举例,辅之课下学生做作业,查资料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效果不明显。

Kathleen(2012)认为学习的本质包括两个层面,即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而传统的课堂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知识是否内化关注较少。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会比传统课堂具有明显优势,原因有三:(1)将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讲解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传到网上完成知识传授,微视频一般都是经过集体反复打磨,基本理论和原理配以最前沿的经济案例,通俗易懂,与时俱进,视频等多模态刺激比单纯看课本学习效果更好,讲解的比单个教师课堂讲授的输入质量更高,每一个微视频后面辅以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2)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不受授课人数、课堂时空的限制,适应个性化学习;(3)如果采用名校慕课资源进行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名家,通过网络上的经济学优势资源为地方本科院校所用,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达到与全国最高水平“接轨”的目的。

教学组织层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室里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讲授知识的节奏,在一个传统的课堂上可以随时看到一个教师怎样组织教学,有一种仪式感和不容侵犯的感觉,但迫于课时较少的压力,课堂无法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赢”的目标。翻转课堂较之传统课堂可以弥补其实践教学这方面的缺憾。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组织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1)在线,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学生在线进行及时的互动,帮助学生完成以往在教室才能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除此以外还要及时查看哪些学生已经学习相关知识,哪些学生没有学习,哪些学生做了练习题,做了几遍,哪些学生参与了讨论,言论正确吗?这种在线的理论学习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也方便学生将课上没有想到或者羞于启齿的问题随时发问,使得学生不会独立思考的毛病慢慢改观,但是也需要教师在方向上和理论应用上的引导;(2)在课堂,教师的组织教学要让学生多形成自己对经济问题的观点,多思考现实的经济问题,让学生更有紧迫感和课堂主体感。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平台、学生和学习资源有机组织起来,这是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国家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等形式的根本区别和进步。

教学评价方面。传统西方经济学课堂受到课时限制,学好学坏具有不可逆性,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形式单一,作业抄袭现象严重,试卷不能完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翻转课堂中,且不说在线课后习题和讨论题可以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结果,被微视频解放出来的课堂成为学生讨论实时经济和说出自己观点的“天堂”,教师不光可以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能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并督促学生课下“查漏补缺”,及时找到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3 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方式建议

3.1 搭建和寻求西方经济学网络学习平台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分开来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个别专业整合成为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西方经济学在线教学的平台有中国三大慕课平台,其中包括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收费100元;学堂在线的“宏观经济体制与核算”;好大学在线的“创意学经济”等。国内外MOOCs平台虽然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但资源非常有限,而且有具体的学期限制和开课时间区间限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也并不太理想,所以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中网络课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开发建设,组建西方经济学教师团队,集体讨论授课内容和方式,学习录制音频和上传检测习题的方法,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课程课时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课程容量,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种方法是几所地方本科院校联合开发,共同使用同一种教学平台,减少成本,方便交流和比较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翻转课堂模式

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也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充分模仿传统的学习过程,但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课程设计过程为:选课―听课―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参加平时、阶段和结课考试―获得课程成绩。

(1)选课。翻转课堂体现灵活性,需要学生的自觉性和前瞻性,在选课之前给学生一定的辅导,讲解翻转课堂的学习和结课方式,告知利弊,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余的学生仍采用传统方式学习西方经济学,这样,既是对广大学生负责,以免有些自主性差的学生完不成该门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比较两种授课方式的效果。

(2)预习。每门网络课程都由若干课时组成,将西方经济学原理录制成若干段视频,每一个视频中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方便学生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设有留言区,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此外,课程开发者还会定期更新课程信息,提供一系列的学习建议和帮助。在一定的课程学习之后设置有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核者可获得该门课程的预习自学部分结课成绩。

(3)听课。但是,预习的质量要有保证,因为学生在学习在线课程时候不能保证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课程学习,可以统一学习每一节慕课,一个行政班在同一个时间内在实验室或者机房集体完成学习、提问、讨论以及交电子作业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这也是慕课的初衷,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自主性和持续学习能力有限,并不能放任自由。

(4)课堂汇报、讨论。这是颠覆传统课堂模式的关键,与传统课堂相比,课堂不再是讲理论知识,但可以简单的复习,也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复习归纳总结,保持课堂的仪式感,及时纠正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慕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干好几件事情的缺陷。此时要求进行翻转课堂方式授课的西方经济学教师要有高度的经济敏感度和责任感、提高课堂的控制能力、对学生所要讨论的问题了如指掌,能够准确给出点评和指导,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传授。

(5)成绩。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成绩由网络平台、其他同学、本校课堂教师多元评分主体给出,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综合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理论应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的理论学习成绩被弱化,实践和自学能力得到提升,选择翻转课堂方式的学生对经济要有浓厚的兴趣,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按时按量完成理论知识学习,时刻保持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思考的学习习惯。

4 结论

翻转课堂与传统单纯的网络课程不同的是,它除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文本材料之外,还能实现针对课程的在线答疑。翻转课堂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突出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发展契机,改变教师和学生懒散,一成不变的状态,特别是对实践教学要求很高的课程提供了变革的方向和捷径。

参考文献

[1] Tyler R.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The Univer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第5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教学 本土化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与教学研究实践”(项目编号2008A018),以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27)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背景分析

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其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被大规模引入我国。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普及市场经济学的知识,改变学生的经济学知识结构,提高我国经济学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和经济研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的教学有一种误区,许多教师误认为越是原汁原味地讲授西方的经济学,就越是与国际接轨,越有价值。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高校教师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忽略了与本国现有实际相结合,即本土化问题,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简单照搬照抄照讲,结果既没有达到“西为中用”的目的,又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内涵的把握。

所谓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就是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植根于我们的民族,内在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基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即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采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对经济学的内涵。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心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教学团队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课程建设来说,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建设了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才能建设好的课程。一是选好团队带头人: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由学术带头人的教授担任,负责对本团队对本团队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绘制建设蓝图;二是组建好教学梯队:多年来,西方经济学一直保持有6-8人稳定的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学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团队主要成员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开展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尤其针对团队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升团队教师教学能力,并通过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研究凝练教学研究方向,凝聚教学队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上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并于2009年获得了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2.科研促进教学

团队教师以学生为本,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结合,致力于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按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思路,团队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上下功夫,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加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以科研促进教学,即科研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承担了自治区级以上经济学学科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研究”、广西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经济学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团队教师深入学习、领会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动态,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夯实了基础。

第6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29日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分析和洞察能力。但由于该课程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内容比较抽象,同时包含大量的数理论证及图形分析,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讲授好这门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完善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都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入新的前沿经济理论,还要注意对经济理论本质的挖掘,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尤其是在举国上下以“双创”为主导的今天,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给任课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当然也可以说是机遇。教师们可以就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提高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成为当今经济学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现存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引导问题。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框架和基本理论的认识,锻炼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但又不同于其他的应用性学科,理论性非常强。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新鲜感比较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和抽象,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和思维能力欠缺,就会越来越感到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和抽象。再者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而该课程中又有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公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小,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教师讲授的难度。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讲述的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和规律,而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具有特殊性,许多现实的经济现象与西方不一致,让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离现实很远,是空中楼阁,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合理地配置资源与利用的学科。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假设与现实的距离不断被拉大。尽管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经常出现在舆论报道上,可能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但要真正理解其内涵和实质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缺乏社会阅历和洞察力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很多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照本宣科,以完全肯定其核心理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就导致许多学生误把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都当作真理来接受。

(二)教材和学习阶段的选择有待商榷。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我国现在有很多高等院校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但由于这些教材主要介绍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从而导致我国的学生只知道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却不知道我国是怎么运行的,这就容易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式,在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时简单地用西方国家的理论去解释,并没有学到真正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其次,在学习阶段的选择上,西方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但由于西方经济学是由各种经济变量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具有很多的数学模型与深刻的定量分析,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等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从而给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教学内容过分枯燥,理论化比较严重。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知识覆盖面较广,在经济管理类所有课程中非常有代表性。尤其是与学生之前的知识结构相比较,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可能都有所不同,微观经济学内容可能比较贴近现实,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宏观经济学相对来说就是更加抽象更难以理解。实际上经济学的理论及知识都是蕴含在现实生活中的,随处可见。但是,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体系来说,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就有所困难了。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学生在一些经济问题上思考的深度、广度上还是有所差距,与教师的期望相比较相去甚远,学生们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难学难理解就很好理解了,导致部分学生对经济学学习感觉困惑和生涩,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不愿意花时间来深入去学习和思考相关内容。

传统的经济学讲授以知识传授、公式推导以及经济学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一开始接受经济学知识和理论,可能一开始还有所新鲜,但没多久就感觉比较枯燥,繁琐的公式和假设搞得很多学生稀里糊涂,尤其是课程内容更多地以脱离现实的理性人假定、市场出清假定以及信息完全对称假定为基础,但是这些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成立的,教师们按照这些假定将内容讲授给学生,使得很多学生都觉得经济学理论脱离实践,指导不了现实生活,慢慢地就会产生学习经济学无用的思想。

(四)教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均略显单一。首先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大部分高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学方式单一,普遍采用和中学一样的“满堂灌”,教与学脱节,师生间缺乏互动,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忙学生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大规模使用多媒体后,老师们使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填鸭式”灌输,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老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播放画图表、讲模型,虽然较之以前的板书形象生动来了很多,但这种模式缺乏老师的思路形成过程,学生们并不一定都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尤其是一些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对经济学直接没有基本概念,也没有注意到身边发生的经济问题,在大量的信息和知识面前很难消化和真正理解、掌握,教学效果必定得不到保证。此外,大部分教师更多地注重理论的讲授,缺少联系实际和补充理论以外的信息和知识,学生听起课来晦涩难懂,一脸茫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多种方法进行,不能盲目追求某一种新方法,否则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其次,西方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一般都采用闭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却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没有得到重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作为消费者抑或生产者,人们做决策时很少会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的含义,很容易形成对西方经济学乏味、枯燥、难学的心理,从而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二、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进与完善

对于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是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尽快采取措施,以便能顺利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培养出大批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经济学人才,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涵盖面广、系统性强,要想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程,不是靠读一两本教材就能够学好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倚重指定教材,这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更多地局限于教材,大多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况且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很难将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往往学着后面的就把前面的给忘记了,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切身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价格理论时,可以首先提出现实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苹果手机价格是五千元”等问题,然后再提出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其次,问“供给和需求达不到均衡时价格如何变化”,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采取这样逐层推进的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衔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会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经济理论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西方经济学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但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其中内涵,进而才能真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案例是连接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以具体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经济问题作为案例,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启发他们主动思考,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生涩抽象的经济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现实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客观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两种案例教学方式:一种是穿插式教学,即在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时,穿插一些现实的生活案例,以吸引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应提前精心选择好课堂的讨论内容,将国内外的一些热点经济问题及时地介绍和深入透彻地分析,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意义,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价值所在。例如,在讲授供求关系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真正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另一种就是综合案例分析,这种方式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案例,而是在某几章的内容讲授结束以后,选取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提问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如何,师生间的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提问式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取得良好地教学效果。所谓提问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某一经济理论或知识时,可以先提出与之相关的现实经济问题,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老师的提问既可以在讲授之前,也可以在讲授之中或在讲授之后。提问式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某一经济理论时,可以先提出现实的经济问题,由此引出要讲授的经济理论,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明白该理论在经济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教师也可以在讲授某一理论的过程中,针对基本原理可能得出的结论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某一概念或理论讲授完成以后,还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该理论掌握的程度,同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做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寡头市场存在着价格刚性均衡,表明寡头市场厂商竞争主要通过提高产品的差别程度,如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变产品的款式、提高产品的效能等等,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特点。由此可以向学生提出自由竞争阶段的特点,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厂商之间主要进行价格竞争,即个别厂商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价值,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在竞争中取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授课过程中介绍经济学前沿理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西方经济学在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交叉与分支学科,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渗透到社会学科的各个角落。在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重要学科,在现行的教材中不可能将所有的最前沿与最新理论涵盖其中。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经济学发展的最前沿,跟踪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理论与思想,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原有的一些理论上已经有所突破,尤其是随着计量方法的大面积应用,这些使得经济学能够更加广泛深入地研究现实问题,从而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为此,在教学中适当介绍有关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思想、观点以及成果,如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有限理性、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等,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各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敢于创新,选择新颖、科学、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今后在教学方法选择上的一个趋势。因此,不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基于学生、教师和内容的实际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经济学人才,使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于璐,秦少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5.3.

[2]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第7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4502

1 引言

为适应国际竞争发展的需要,大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2001年8月颁发了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在大学专业英语的教育中,双语教学是既基于基础英语教育又高于基础英语教育的良好教育手段。在适当的时期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进行横向的跨学科双语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可有效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的衔接和提升,提高学生的专业国际交流能力。开展双语课程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即学到世界最新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语言的背后是文化,高校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大学生科学知识的国际对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发展自己。

为了提高学生外语运用、外语与专业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专业外语能力考试的通过率和优秀率,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自从2010年9月推出了10门双语课程,涉及经济类、法律、新闻传播、外语等专业学科。在这些双语课程中,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最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

2 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从国外教科书中直接翻译、改编而成的。选用外语教材,使用英语讲授课程,基本概念、定理、定律、规范及法则的表达更加“原汁原味”,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直接,对于掌握专业知识易深、易精、易透。拓展了学生获取专业技能的空间,为专业学习和发展夯实了根基。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成功展开,必须要有合适的教材。所以除了使用英语编写的专业原版教材以外,我校还在积极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对照教材。

西方经济学为我国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是一门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课程,并需要通过大量的图形及数理实证分析去学习、理解这些经济学原理,简单的照本宣科会对学习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们普遍感到教授的内容抽象而枯燥,难以理解。

3 案例教学的总体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使得抽象的图表形象起来,枯燥的数理生动起来,学生们可以从具体案例的分析中自己导出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这样不仅让学生不容易忘记学到的知识,而且能真正把掌握的知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恰恰是在学生们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策划下,根据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进行案例的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识别、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沟通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4 案例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

4.1 为学生创造用英语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讨论的安全感

创造性思维必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笔者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尽量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利用集体、小组等互动方法,创造一种互动互助的协作氛围,试图让学生摆脱由于害怕出错而引起的紧张、困惑等消极心理因素,让同学们在愉悦融洽的环境中享受讨论的乐趣,充分发挥其思维的创造性。

4.2 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在双语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兴趣,而且要培养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主动地用英语去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对英语没有浓厚的兴趣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莱坞电影,比如华尔街,套利交易,利益风暴,硅谷传奇,影子大亨等等都是讨论金融问题的电影。还有更多的金融纪录片,比如监守自盗,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金钱永不眠等。在观摩这些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进自己英语的语感,而且可以对西方经济金融有更深的直觉上的认识。

4.3 培养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由于受到英语听说能力的限制,部分同学对双语教学有着本能的距离,甚至恐惧感。如果我们仍然使用传统的方法,从理论到理论,从数字到图表,无疑是加大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进而必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将案例以更加生动的影像展示给学生,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激发同学们的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此之上,我们还可以給学生提供的一些最新的,紧跟经济时展脉搏的影像案例资料,如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经济类媒体,这些媒体对重大经济事件都有专业详细的报道。阅读这些试图用一些浅显的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当下的经济事件的报道,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本科生更好地把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联系起来。

5 案例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的能力目标

5.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加强外语能力,而是以外语为媒介、手段来熟练地掌握国际、国内的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所以,双语教学案例不能和英文阅读文章划上等号。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教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所以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一言堂的灌输,要把学生当做案例学习的中心,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其个人分析能力和集体思考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或较为独立的完成对案例的阅读,在课堂上拿出较为充裕的时间开展讨论,让他们有机会各抒己见,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判断案例,对于讨论中出现和暴露出的问题予以纠正,使得学生能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即辩论的方式——审慎的选择好辩论题目,提前将题目下发,以便学生提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后再以辩论的方式进行案例研讨,充分调动其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而且在辩论过程中锻炼了临场应变能力并体验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了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大力地探索案例教学的延伸:自主学习课程。可以将一小部分课堂讲授时间留给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需要上交自己的读书报告和心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增加感性认识,回到课堂上再展开讨论。如在讲解西方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某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回到课堂后组织同学讨论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它的运作模式,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厂商理论。

5.2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笔者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弱点不在于单词量而在于不会使用英语思考。我曾经亲眼目睹很多老师逼学生死记硬背大量单词而忽略学生如何使用单词的悲剧。殊不知,学好英语的关键不在于背诵多少单词,重要的是学会英语的思考方法。所以我始终向我的学生们强调,在背诵单词的时候要连句子一起记,否则还比如不记。教师在运用英文教学案例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有选择性地将一些生僻的专业术语和重点、难点的英文单词用简单直白、浅显易懂的英文加以注释,即用英文单词解释英文单词,这是我们经常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看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英文注释可以降低案例阅读难度,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效果。否则,对于英文水平不高、单词量不大的学生来说,英文案例中的术语、生词、难词就成为了他们在双语学习上的障碍。

5.3 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口语训练有很多误解:以为发音清晰,语音地道是学好“口语”的关键所在。而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我们大部分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最难的不是用英语说话,而是怎样能够让话说得有逻辑,有细节,有节奏。其实大多数英语口语有困难的学生即使用母语说话也很难令人满意,无话可说,好不容易挤出几句也是空洞无物更无逻辑可言。面对这种尴尬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往往把所有的错归结于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平时练习思考不够等等。英语是一门极其朴素的语言,它具有能够利用非常简单的词汇表达出深奥含义的神奇力量。相对于英语,中文就显得有些复杂,这就使得学生们在试图将自己的中文思想转换为英语时出现词不达意,笑话百出的情况。要想口语说得好,必须在逻辑和细节上下功夫。而逻辑和细节恰恰是让学生们有话说,主动迎战口语问题的利器。

要想真正能把西方经济学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落到实处,案例教学是大势所趋。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体,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8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是西方人研究经济问题的总结,是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科学。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对数学工具的依赖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门课程的及格率不高。但是西方经济学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例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会计学等课程都需要扎实的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因此,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一、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内涵

(一)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多变、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快乐、健康的学习气氛,并且实现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改变目前很多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心理学将人的需要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人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是:(1)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2)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3)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4)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外偿。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

2.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形式

1.正规的参与教学法。该方法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的结合。先由教师小讲课然后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以小讲课的内容为核心进行实战演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或者是教师评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和内容为中心,鼓励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项目的研究或实施方案。

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种方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本科教学通常是向学生讲授有定论的问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给学生介绍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是老师正在研究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问题。(2)提问式的讲课。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问题可以由其他学生回答也可以由教师回答。(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多做这种习题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4)论文形式的考试。教师可以进行考试改革,变闭卷考试为写小论文的方式,题目可以学生自己定也可以是老师研究方向的问题。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优越性

大学教育不仅要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式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与式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学会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并进行思考、演练,每一个过程的参与都让学生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同时文献收集和阅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参与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当学生获得教师及同学的鼓励和肯定的时候,必然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从而建立强烈的自信和表现的欲望。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参与式教学方式中的分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开始收集资料到资料的整理汇总,小组成员需要配合完成,对于极富个性和急于在心理上独立的大学生来说这就是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同完成任务的锻炼机会。

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教师一定比学生知道的多,教师一定是正确的。而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或者不同的学生看法可能不相同。学生对老师不再是盲从,他们对问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这种见解有可能具有合理性。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和老师很好地交流,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师能够从学生那里吸取新鲜的血液,能够课程内容的深化。

三、西方经济学中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让学生讲授部分课程内容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由教师来教授的,而参与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讲授,这部分内容要求相对简单并且是非重点内容。例如微观经济学绪论中的第4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这一节不是重点内容而且适合学生自学。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4组,分别负责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凯恩斯革命四个阶段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书本之外的资料的搜集,要学生了解每一个阶段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传记、理论观点、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等等,然后每一组制作一个课件,派出1个代表讲演10分钟。完成之后先由班上其他同学对作业进行评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给出每一个组的成绩。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很喜欢的,因为这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西方经济学中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消费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等等。

(二)学术前沿问题介绍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系统,但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产生出新的理论和观点解决新的经济问题。我们现在给二年级的本科生所教授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经济学,而现今的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所谓的非主流经济学发展很快,有取代主流经济学的势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仅仅介绍新古典经济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的问题是西方经济学开设的课时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太多的学术前沿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介绍可以在大三开设中级西方经济学课程当中教授和讨论。

(三)经济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高校从事了多年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每次第一堂课我都会给学生讲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好处,这虽然有一些实用主义的影子,但是一门课程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够有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要贯穿全部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讲授弹性理论的应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调查哪些商品经常打特价,而哪些商品价格几乎不怎么变动,哪些商品经常在一起搭配销售等等,然后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在成本理论中介绍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这个概念的应用,比如大学毕业以后学生是参加工作好还是继续读研究生好呢?引导学生使用机会成本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最佳选择,也让学生对于人生中的得失有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在讲宏观经济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关注每年和每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在通货膨胀理论这章讲到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今后到底应如何理财。总之,要让学生知道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学,他们会非常庆幸自己在大学学过这门课程。

(四)热点经济问题讨论

第9篇: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范文

一、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当中,《资本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主要意图在于批判资本主义。会计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经济理论和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从商品货币理论上来看会计本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一)经济学中的商品本质和会计学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另外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进行交换,这就是价值交换。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出了货币,商品的价值也就有了代表性的价格。在经济市场中,会计本质是计算货币计量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的过程。可以说资本都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而将自身的价值逐渐提升,而作为会计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商品和货币以及资本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货币在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会计理论分析。

(二)资金循环、生产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企业当中资金的循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经过流通,然后经过生产,最后再流入市场,这个过程中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也只有生产过程才能为商品提升本身的价值,并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的资本运动也无法脱离流通的过程,当企业购买的生产材料无法适应劳动力,那么将不能进行生产。而在最后的销售阶段,如果对商品不进行销售那么生产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企业的资本应按照比例分为三分,一份用来作为生产资本,一份用来做货币资本,剩下的一份则是商品资本。资本是不断循环的,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周期性规律运动。资金周转的速度快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成本的各个部分即是并列存在,优势接踵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经营是十分重要的,周转速度越快就会产生越高的利润。

二、经济学、财政会计概念与实证剖析

最开始的会计体系是有人们经过长久的记账实践和不断的改良而形成的。上个世纪初,会计理论工作人员还将会计工作中的重点放在描述一些不便于观察的会计实务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会计理论和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权的逐渐变化,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保障,经过不断的研究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原则,以此来规范原本毫无章节的会计实务。到上个世纪20年代时,很多受过专业经济理论教育的博士研究人员逐渐的走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采取了比较规范性的演绎法,来彻底的改变了会计理论中的杂乱现象,形成了会计行业中的焦点概念。后来又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收益”这个概念。并在论证中对收益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分析,但是与传统的会计体系进行比较,其收入实现以及费用配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个实际70年代以后,西方的财政会计中心逐渐向资产欠债方面转移,资产转而成为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美国的财政会计概念中以一个比较新颖的思绪,也就是资产作为了财政会计的焦点概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政会计和陈述的框架。

三、西方经济学与我国会计学

(一)经济学视野研究西方经济学主要围绕:.出产何种制品或劳务,出产多少;采纳何种手艺来产出想要的制品和资本怎样分配;为谁出产和分配制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中的产出、就业、价钱和对外经济四个方面,以此来对财政政策拟和收入政策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来平衡总供授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比来20年而演变成的一个分支:新轨制经济学中主要对产权、经济组织和轨制变迁等理论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同时又有着极强的操作性。

(二)西方经济与中国会计关系和发展研究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履历这异常历史性的轨制变迁,不仅涉及到了根基的规制结构,同时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轨制放置,当中表现出了很多传统会计理论中无法阐述的内容和问题。对于在成长中的中国会计学者来说,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对我国的会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四、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