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人口普查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普查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一)组建机构

6月22日前,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和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共同组成试点领导机构,负责综合试点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制定方案

6月22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什邡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方案》,依据试点方案提出试点工作安排意见。并会同皂角街道办按照试点方案要求进行必要的试点工作准备及相应工作安排。

(三)确定试点区域

6月23日前,什邡市、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办公室现场勘察试点区域,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和户籍人口总量等确定试点区域。承担试点任务的街道、居委会两级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印制试点用表

6月25日前,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什邡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普查表》(包括长表和短表)、《死亡人口调查表》等试点用表。

(五)编写培训教材

6月25日前,由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综合试点培训教材印制。

(六)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6月25日前,皂角街道办按试点方案要求,完成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并填写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花名册,上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七)区域划分与绘制地图

6月28日前,完成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划分及普查小区地图绘制工作。

(八)试点物资准备

6月28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制作、购置入户登记必需品等。

(九)业务培训

6月28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及试点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解综合试点的目的意义、工作安排、普查表填表说明、指标解释及综合试点工作流程等内容。

(十)、开展宣传动员

6月18日~7月18日,试点办公室利用横幅、标语等宣传形式,逐步深入开展试点区域的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

(十一)、户口整顿与流动人口清查和摸底

6月29日~7月4日,进行户口整顿和流动人口清查,以及调查登记前的摸底工作。户口整顿和流动人口清查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

(十二)、编写数据处理程序

7月5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完成综合试点调查数据处理程序的编写工作。

(十三)、资料整理

6月30日前,收集相关部门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十四)、长表抽样

6月30日,进行长表抽样工作。

(十五)、登记复查

7月1日~5日,普查员按照普查小区地图和《户主姓名底册》,顺序入户登记;

7月6日~8日,由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进行复查,在此基础上,召开知情人、群众积极分子座谈会,并结合社区暂住人口登记信息和驻本普查区单位提供的外来人员信息进行核对,发现疑问重新入户或到单位核实。重点核查外来人员数量及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分析各种不同信息来源的准确度及误差的原因,尤其是漏登流入人口的原因。

(十六)、快速汇总

7月8日~9日,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对普查表进行过录、汇总。

(十七)、编码

7月10日,对专项编码员进行培训;

7月11日,集中进行专项编码。

(十八)、验收

7月12日~13日,完成普查表的验收工作。

(十九)、数据处理

7月14日~16日,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综合试点登记资料进行录入、审核、汇总。并于18日前,将汇总数据报送市人口普查办公室。18日前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完成试点数据的处理工作。

(二十)、总结

7月18日前,皂角街道办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编写试点报告报送什邡市人口普查办公室。

二、试点村组基本情况

皂角街道办双泉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流量较大,人口普查试点资料显示:该社区2、4、8组共有户数279户,总人数668人;与本村组及计生、派出所掌握的基本资料均有差异,其中与村组的差异分别是:普查试点户数多34户,人数多39人;通过复查议查表明:这些人户均为外来人口,既没到派出所进行常规登记,又没到村组报到,而是通过人口普查试点入户实地调查清理登记。

三、试点存在的问题

(一)普查的组织问题

此次试点工作涉及200多户、700多人的调查登记,配备了20多名普查指导员,60多名普查员,从入户反馈的情况看,人员仍显紧张。而城区的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据初步测算10万人,7万户左右。按照试点方案150-250人规模划分普查小区的要求,正式普查城区需要划分800多个普查小区,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仅人力就需要1000多人,业务培训、宣传发动、摸底登记、正式入户等阶段的工作投入大、周期长、问题多。城区如何组织开展普查的各项工作是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

(二)部门的配合问题

此次试点,从国家到县市区,主要是以统计系统为主,部门参与的很少,而人口普查需要公安、计生、宣传、城建、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但由于工作重点、统计口径、指标设置等的不同,相关部门的资料难以满足普查的需要。如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利用部门资源为人口普查服务,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两员”选调问题

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是各类普查的关键环节,“两员”素质的高低事关普查的成败。从此次试点来看,该问题比较突出。首先,“两员”抽调难。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作为基层部门,日常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此次试点抽调的20多名指导员全部来自市统计局。60多名普查员中街道干部6人,双泉社区15人,其他镇(街道)46人,辖区内主要企事业单位由于减员、体制改革以及机构改革等原因,没有人员可抽。正式普查的人员如何抽调,是各镇、街道、村、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两员”素质难保证。试点的“两员”集中了统计局的全部人力,各镇、街道的普查业务骨干以及皂角街道管辖社区的人力,基本上保证了人员素质,但其中部分人素质、能力依然较低,出现了漏户、漏人、编码错误的问题。正式普查“两员”受经费、组织、周期等的制约,将主要由各镇、街道、村、社区人员组成,其文化层次、工作能力以及责任心相比试点,会有明显的下降,如何保证“两员”素质,是历次普查,更是第六次人普的难点之一。其三,人员固定难保证。街道、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富余人员很少,几乎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正式普查从培训、摸底到入户登记结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人员的变动很难避免。

(四)入户难的问题

此次试点的双泉社区,外来人口众多,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租住户多,人口流动性大,构成复杂,变动频繁,入户难的问题十分普遍。第一,进门难。第二,找人难。双泉社区的外来人口、流动人员很多,部分居民要么经常不在,要么回来的很晚,普查员很难找到人,有些户需要上门五六次。第三,部分居民配合差,有拒报现象。部分居民明明知道普查试点,但就是以种种理由不如实填报。第四,入户的时间难把握。工薪族在家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但中午一般人要休息,不好打搅;晚上很多居民吃晚饭要散步、休闲娱乐,普查员入户时不在家,再晚了又打搅休息。

(五)业务培训问题

此次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培训分了三个层次进行,但只是重点介绍,相对培训时间较短,只能针对主要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够全面、系统。业务培训直接影响普查的成败,需高度重视。

四、试点的收获

通过此次的试点工作,我们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在机构设置上,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二是在组织层面上,培养和锻炼一批基层骨干力量,总结出组织流程方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三是在总体认识上,进一步掌握了外来人口的活动状况,了解了外来人口普查登记的难点和突破口。四是在技术层面上,检验了登记中普查表项目设置的科学性、调查内容搜集的难易程度以及填写方式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完善人口普查各项工作细则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对于正式普查的建议

(一)扩大宣传范围,切实加强人口普查宣传力度。一是认真组织宣传材料,采取法律法规摘要、一问一答、图文并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二是开展实地宣传活动,选择人口流动大的地段发放宣传材料,扩大影响,宣传点要多,时间要长;三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人们生活常见的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四是与商场、工厂等人口聚集的企业相合作,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资料。五是要求每位普查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宣传活动,既要当好普查员,又要当好宣传员。

(二)加强普查员选聘工作,切实维护普查员利益。除了要选聘社区中有经验的社工以外,还应当从群众认知度高的人中选聘普查员。在试点工作中,有些群众是十分热心的,不仅积极配合普查工作,还主动帮助普查员对其他人家进行普查,这部分群众往往在邻里群众中威信较高的,建议加大从这部分人中选聘担任普查员,将极大的提高普查效率。但也应当注意加强这些群众的培训。同时合理分配调查户数量,杜绝大锅饭现象。

第2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一、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目的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摸清各类人口普查对象底数,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着力解决户口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为普查登记和落实实有人口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二、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任务

(一)核准户籍人口底数和户口登记项目。重点核准户籍人口户数、人数以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户主关系等主要户口登记项目。

(二)根据本普查小区建筑物情况和居住人口、户口情况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重点摸清以下六种人情况

1.具有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小孩未落常住户口情况,包括收养、抱养小孩未落户口情况;

2.手持各类证件未落户口人口的情况,主要包括持迁移证、准迁证、复员转业证、刑满释放证、护照等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

3.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主要包括参军、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死亡等应销未销户口情况;

4.人户分离人员情况,包括有人无户和有户无人情况;

5.户籍地在外省市的在京居住人员(暂住人口)情况;

6.常住在京的外籍、港澳台及无国籍人员情况。

(四)摸清户口登记中重登重统、漏登漏统情况。

(五)摸清因道路改扩建、危旧房改造等整片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情况。

(六)对没有门牌号的村、街巷、住宅、楼房及时设置门楼牌号。

(七)对工作中发现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户分离等未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督促其及时办理登记和注销等手续;对发现的重登重统、漏登漏统和户口登记项目差错,要及时予以更正;对未登记暂住户口的,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暂住登记,符合办理暂住证条件的,到居住地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八)维护各类人口数据库。公安派出所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境外人员、出生未落及死亡未销户口人员,要逐一录入相应人口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补充、修改、完善相应人口信息。

三、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标准时间为2010年8月1日零时

四、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法步骤

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7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及部署。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县公安局制定《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方案》,并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乡镇、办事处要会同辖区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

2.选调入户人员。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按照普查员选调标准选调普查员,7月中旬前到岗到位。

3.开展业务培训。7月底前县普查办和县公安局完成对乡镇、街道等普查工作人员即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目的,掌握工作方法及人口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统计表、汇总表及《户主姓名底册》的使用和填报等。

4.搞好宣传动员。各乡镇、街道、派出所要通过黑板报、悬挂条幅、张贴宣传画、致被调查户一封信、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配合。同时,要加大户口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人户分离人员、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及流动人口主动到派出所办理相关户口事项及暂住登记等。

5.人口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7月底前,各乡镇、街道人普办会同派出所统计、整理、打印以居(村)委会为单位的《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并根据普查小区划分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切分。同时,要与当地卫生、民政、计生、流管等部门沟通,收集2009年11月1日零时至2010年7月31日24时的相关人口资料,并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

6.物资准备。备齐普查员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必须的各种物资,印发宣传材料,分发所需各种登记表、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第二阶段:入户核对与《户主姓名底册》编制阶段(8月1日—8月31日)

1.普查员要沿各普查小区的边界实地走一遍,明确自己负责的地域范围,掌握本普查小区内各种建筑物的用途、数量和分布情况,核实《普查小区图》,按规定进行修改。

2.普查员要对《普查小区图》上标明的各种建筑物以及住房单元,采取逐一入户进行摸查。要摸清普查小区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是否有人居住,住了多少户、多少人等,同时要对居住在这里的人口情况进行了解;要摸清每座建筑物和住房单元上,是否有户口寄挂和集体户口;要注意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特殊户和特殊人员的情况:

1)对居住在本普查小区,行政隶属关系隶属其他社区居(村)委会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要摸清情况,根据地域原则一律在本普查小区进行登记,不要漏掉。

2)对户口在本普查小区,但由于拆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全户外出的人、户以及空挂户等,要根据户籍资料进行核对,掌握其去向、原因和离开本普查小区的时间等。

3)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区,但在本普查小区滞留且没有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对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桥洞、广场、车站等居无定所的人,要认真访查,不要遗漏。

4)对本普查小区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情况要认真访查。普查员可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掌握本普查小区内的出生、死亡人口情况:查看妇女怀孕登记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等有关记录;走访医生、计划生育员、社区居(村)委会干部、楼门长等;参考户籍及当地医院和火葬场的相关资料等。

5)对以下人群要进行重点访查,不要漏掉: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等单位内的保安人员;住在饭馆、商店、加工作坊以及建筑工地的工人;医院里的护工;住在洗浴中心、发廊和地下室等场所中的各类人员。

6)对于全户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临时外出的户,普查员要在户口整顿表和《户口姓名底册》上做备注,及时报告社区居(村)委会人口普查小组,在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这部分人员。

3.普查员在入户时,要携带本普查小区的户口整顿表,摸清六种人口情况,核对并更新《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核对《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和《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填写《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暂住人口登记表》和《境外人员登记表》。对居民户口簿登记项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告知群众持相关证件证明到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对拆迁地区形成的废弃地址数量以及空挂户口的户数、人数等情况,填写《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对没有门楼牌号的村、街巷和居民住宅,派出所要根据《北京市门楼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规定的及时填写《门楼牌制作表》上报分县局制作安装。

4.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普查员在入户填写户口整顿表时,要同时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过程就是普查员将本普查小区内所有普查对象的情况,真实、全面地记录在册的过程。《户主姓名底册》既是普查登记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工具,同时也是抽取普查表长表调查户的抽样框和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导工作、核查质量、验收数据的重要依据。《户主姓名底册》具体编制方法详见《细则》。

普查员在入户时,还要告知住户11月1日—11月10日为普查登记时间。对登记期间住户有外出计划的,要做好记录,并留下联系方式。

第三阶段:《户主姓名底册》核实与整改阶段(9月1日—12月31日)

1.《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阶段

1)9月1日—9月10日,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结合户口整顿表和部门资料,对各普查小区《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要把问题解决在正式普查登记之前,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2)9月11日—9月15日,各乡镇、街道普查办对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分类汇总,于9月16日将各类统计表和《户主姓名底册汇总表》报到县普查办。其中,将开列到普查区的户口整顿统计表(电子版)于9月17日前报县普查办(户籍人口数据要与派出所9月15日下班时的派出所计算机系统数据一致)。

3)10月10日—10月15日,县普查办和乡镇、街道普查办要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采取多种方式,核实户口整顿结束时点8月31日以后的《普查小区图》和《户主姓名底册》的变化情况,并据实更新。《普查小区图》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普查小区房屋的新建或拆迁情况;住户搬迁情况等。《户主姓名底册》的核实内容包括:本户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变动情况;本户户籍人口的户籍变动情况;本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变动情况;本户归侨侨眷人员变动情况等。10月16日将核实后的《户主姓名底册》报县普查办。

2.整改阶段(9月20日—12月31日)

1)9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人口普查办将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移交当地派出所。在移交当地派出所之前,复印一套完整的资料,以备普查登记时参考。派出所利用户口整顿表和登记表对新登记的人户分离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及出生未落、死亡未销人员信息进行核实并录入相应人口数据库;对原有登记信息发生变化的,要补充、修改相应人口数据。对户口核对工作中发现的主要户口登记项目差错及自然项目变更问题,派出所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更正;对应落未落、应销未销等户口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要简化手续尽快办结,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注明原因暂不解决。12月31日前派出所完成数据维护工作,并将各种资料留存好以备检查。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1日)

第3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规定,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据悉,中央财政为此投入近7亿元。在地方,以北京为例,市级财政投入2.9亿元,各区县政府投入3亿元,总计投入将近6亿元。以此估算,全国各级政府在人口普查一项上投入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在公众对于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的认识愈加清醒的背景下,巨额的人财物投入换来的统计数据,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的难度究竟有多大?怎样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真实性?一系列热点问题正引发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人口普查都是一项国情国力调查,日本还将其称为“国势调查”,可见其重要性。而在中国这个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情况,更可谓第一国情。

“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发展规划司司长于学军对本刊记者表示。

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掌握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至于在去年底召开的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将如实掌握人口普查数据的重要性,上升到了“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耕地安全和经济社会安全”的高度。

于学军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转变加快、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刻,这些复杂的形势对经济发展能否再上一个台阶构成巨大挑战。“在人口总量超过10亿的国家保持经济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平稳较快发展,是史无前例的。”他认为,此时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正当其时,普查结果不但关系到“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也关系到长远的政策选择。

“也许老百姓觉得人口普查离自己很远,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实际上,这关系着他们切身的利益,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北京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顾兖州举例说,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确定社区老年和儿童人口,铺设老年餐桌和幼儿园,确定社区图书馆数量规模,规划、建设健身场所;涉及医院、学校、公交车站、地铁站的分布,高速公路建设,市政等公共设施建设等;还能摸清社会保障的底数,以便决定公共财政的投入比例。

“很重要的一点是就业――民生之本。目前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5%。发展高端产业,需要高端人才。通过对人口就业和文化状况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服务”,顾兖州说。

近日,北京市政协《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披露,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其中70%是流动人口。

“北京提前10年达到了城市总体规划中。“2020年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说通过人口普查摸清人口底数,在‘十二五’期间控制城市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是重中之重”,顾兖州告诉本刊记者。

数据真实性迎受挑战

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加剧、利益多元化、社会心理变化,都给此次人口普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其一,人口流动的规模、范围、频率都在增加。“与‘五普’相比,全国流动人口增加了5000万以上”,于学军说。顾兖州则预计,北京的流动人口大概比“五普”时翻了一番。居住地和工作岗位不稳定,是流动人口的最大特点,人户面访难度很大,不易查准。“为得到更趋准确的普查数据,此次普查对流动人口既在流入地登记,也在流出地登记”,于学军说。

其二,人户分离现象非常严重,即人口的户籍登记地和居住地是分离的。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般城市人户分离大概占到了30%到40%,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占到了50%以上。“这导致入户普查时容易‘漏人’”,顾兖州说。

其三,城市化、动迁、行政区划改革,影响查准人数。以北京为例,今年纳入市政府拆迁的城乡接合部就有50个村,各区县政府还有一批拆迁村,拆迁力度明显加大。“按照现行拆迁政策,在安置之前一般要有2~3年的租房期,居民分散居住,影响普查数据准确性”,顾兖州介绍说。

其四,居民隐私观念增强,配合程度有所降低。这在顾兖州看来是人口普查最大的难点。“六普”的普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普查员人户持三类表格:短表、长表和外籍人员登记表、死亡登记表。其中短表需要填写1 8项,长表需要填写35项。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地区如高档社区,名人、外地人、境外人口多,入户难度更大”,顾兖州表示,“住房几居室、有没有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等都要记录。现在商业调查比较多且不规范,这使得居民对入户调查较为警惕,出于保护个人和家庭隐私的顾虑,一些居民不愿意透露实情。”

其五,瞒报人口问题。“个别地方确实存在故意瞒报或多报人口数量的问题”,于学军说,“低龄人口,特别是学龄前人口不及时进行户口登记、新生婴儿死亡不及时申报,以及老年人口死亡后户口未能及时注销等,是难点问题。”

这些难点给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于学军指出,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期间,迫切需要全面、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撑。“但我还是要强调,由于主客观原因,普查数据质量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普查登记的结果,也要对普查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力求全面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像办奥运那样搞人口普查”

曾参加过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顾兖州,已有20年的人口普查经验。在他看来,搞好人口普查有四个要点。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形成合力。人口普查虽是统计部门牵头,但却需要公安、民政、计生、市政市容、教育、卫生、住房与建设等多部门协调联动。今年北京市参与人口普查的部门就多达37个。

“我们的政府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如果我们能够像办奥运那样搞人口普查,就一定能够成功”,顾兖州说。

“搞准全国人口信息,应强调做好各部门日常的人口统计工作。特别是要打破部门界限,实行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人口信息交流共享制度,充分开发和利用不同部门收集的人口信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互相校验、对比、补充,以便提高人口数据质量,提高政府效能,提高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准确性”,于学军认为,这一点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关键是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二是有科学合理的普查方案。这次普查国务院制订了1个总体方案、12条细则,并颁布了第一部《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普查的每个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三是有一支能打硬仗、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普查员队伍。今年北京、上海两地分别组织了10万人的庞大普查员队伍。与以往的抽调方式不同,这些普查员几乎都是聘用人员,需要培训、签订劳动合同、上保险,北京的人口普查员月均收入不低于1500元。“我们在人力上的投入占到全部资金投入的60%,而以往这一块的支出是很少的”,顾兖州对本刊记者说。

四是保障手段要跟上,经费、宣传、信息化技术、法律保障都要到位。

据悉,为应对“六普”的诸多难点,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也日益明晰起来。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户口整顿,为正式普查打好基础。目前,这项工作在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开始。北京将在8~9月份开始户口整顿,届时普查人员将直接人户填写户口整顿摸底表,摸清人户分离、出生和死亡人口、外籍人口等情况。

其次,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从2009年11月已开始组织各地对0~9岁低龄人口基础信息进行核查工作,现已将全部信息纳入各地全员人口数据库。“我们要求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与公安部门、统计部门进行人口信息共享,将最新的基础人口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统计部门,支持户口整顿和人口普查工作”,于学军说。

再有,签订保密协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规定,人口普查的数据仅作为数据调查、政策制定参考依据,不作为政府行政处罚、政绩考核的依据。

目前北京市已经印制完成800万份保密协议,保证普查员人户时与每一户都签订保密协议。“现在北京市的人口普查网站已经开通,每名普查员的姓名、年龄、证件号、照片都可以实时查询。我们还设置了举报电话,严防普查员泄露个人隐私信息”,顾兖州说,“这主要是为了解除人民群众的顾虑,便于如实申报。”

同时,适当掌握相关政策的执行尺度。今年6月,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防止漏报瞒报的通知》,明确指出,在超生人口方面,对在人口普查登记过程中如实申报的政策外生育的人员,可按本省(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较低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生活困难的家庭,经当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分期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4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探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验,推动全区“六普”工作的顺利进行,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组办公室将全市的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放在我区办事处海楼路、南温泉、黑泥地三个社区进行。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动员全区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到试点工作中来,共同为“六普”工作探索和总结经验。今天,市“六普”领导组组长、市统计局王崇明局长及市试点领导组相关领导也应邀到会作指导,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及区人普领导小组向市“六普”领导小组组长、市统计局王局长及办公室所有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我区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市普查中心副主任同志介绍了试点方案,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同志对试点宣传方案作了说明,我认为方案是可行的,措施是到位有力的。区级相关部门也作了发言,大家的发言都很好,我很赞同。随后,王局长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王局长的指示,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综合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来、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规模在全市最大,人口信息最为复杂,在全市最具代表性。办事处是区政府所在地,辖22个社区居委会,截止到末,有入住户数34382户,人口97849人。在全区20个乡(镇)、办事处中经济发达程度最高,交通便利、人户分离现象较为严重,流动人口规模较大,有利于取得人口普查所包含的各种复杂信息。办事处所辖的社区具有城区、城郊结合部、村庄三种不同的城乡结构,在全区和全市都具有地域代表性。选取的海楼路、南温泉、黑泥地三个社区分别代表三种城乡结构,能充分反映人口普查的复杂性和代表性。综合试点工作将对三个社区居委会的25个普查小区,4414户人家,14467人进行试点,要求从普查的组织、宣传、“两员”选调培训、小区划分、户口整顿、摸底、入户登记、复查、事后质量抽查、快速汇总、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等环节都真实地模拟全过程演练。通过综合试点,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获取人口普查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经验,为我区及全市人口普查工作探索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为正式的普查登记奠定扎实的基础。综合试点在我区进行,是对我区人口普查组织协调工作、各部门分工协作、以及普查队伍业务素质的一次综合检验。试点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区“六普”的进展,而且关系到全市人普工作的全面推进。同时,本次试点是正式普查的一次预演,是为了探索经验,锻炼队伍,培训骨干,为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涉及到人口普查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它可以检验我区人普组织工作;搞准人口总量的各项措施和对普查方案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人普领导组的安排部署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要求上来,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举全区之力搞好此次综合试点工作。

二、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这次综合试点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这次试点的目的

一是演练人口普查流程,检验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试点是确保普查方案科学可行、普查组织保障有力的必要前提,是普查成功的必要保证。通过对试点方案的完整演练,认真研究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方案实施中的重点、难点,详细总结各环节工作过程,检验普查方案和各项细则是否科学可行,检验各项组织工作是否严密有效,为全市执行好国家的人口普查方案和细则、组织实施好人口普查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二是积累组织普查的经验。需要通过试点,模拟普查的全过程,查找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积累组织实施的经验。区普查办、办事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和界定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切实担负起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职能,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普查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中多发现问题,多提出建议,多研究措施,多总结经验,努力把综合试点工作做细致、做扎实、做出成效。三是锻炼普查队伍,提高“两员”选调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口普查需要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热情高的普查队伍去执行,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关键。要将试点工作与培训结合起来,把试点的过程变成培训的过程,分阶段、抓重点搞好培训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入户登记的业务培训。通过试点参与普查全过程的演炼,充分吸取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下一步组织和指导全区、乃至全市大规模的业务培训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此次普查存在锁定调查对象难度加大、不可预见因素增多、提高数据质量压力增大、普查成本不断增加、普查员选任、入户登记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普查中如何解决,都要通过试点来回答。

(二)熟练掌握人口普查的各项业务要求,认真研究试点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综合试点一定要严格按照试点方 案和市人普办制定的各项实施要求去执行。我区参与此次试点的人员要系统地掌握人口普查工作流程,认真研究和分析入户登记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特殊情况、特殊问题,结合实际组织好各地的业务技术工作和入户登记工作。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此次试点工作参与人员规模大,人数多,认真组织好参与人员的住宿、学习和观摩工作任务繁重。我们作为具体承办者,要当好东道主,为参会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试点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门职责的要求,统一思想,服从大局,发挥部门优势、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试点和正式普查登记工作。

一是区普查办:接受市普查办的业务和技术指导,负责与市普查办进行业务联系,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拟定试点区域具置;负责指定地域的实地勘察、划界、划分普查区与普查小区并绘图;负责组织抽调相关基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进行人口情况摸底、填写住户摸底底册;负责组织相关基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参加培训并开展入户普查登记;负责进行手工过录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等。

二是区公安分局:负责户口整顿及试点工作,摸清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应落未落户人口、应销未销户人口等情况,并将有关资料提交区普查办,供普查登记时参考。我区此次试点要求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同时进行。此项工作,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开展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要求在6月27日前完成。

三是计生局:负责查准出生人口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提供搞准全区出生人口所需的育龄妇女及生育情况资料,流动人口资料。组织基层计生干部和群众参与、配合普查登记工作。每月7日以前提供各乡镇出生、死亡人口台帐。

四是区委宣传部:负责牵头宣传工作的组织实施。要求调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联系电视台在试点期间进行全市人口普查综合试点的新闻报导和宣传,营造普查氛围,使广大群众尤其是试点区域的群众理解和支持人口普查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对有关的领导宣传试点的意义,特别要讲清试点数据仅为总结经验、指导普查工作服务,不作为评价本地区相关工作的依据。同时,要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告知所有参与试点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为被调查户提供的家庭和个人信息保密,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如实反映情况。认真组织好有关单位和人员,精心排练,圆满完成7月1日的普查试点启动仪式的文艺演出任务。

五是办事处:负责协助区普查办组织开展好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完成“两员”选调和搞好群众宣传工作。配合区人普办公室对选定的区域按社区划分普查区,并在普查区内25个普查小区中再按标准确定普查员和指导员,“两员”的选调工作必须在6月5日前完成。绘制试点普查区、普查小区地图,并标明普查区、普查小区的边界线、主要建筑物、道路和人员情况等,此项工作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负责试点区域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在适宜的地方悬挂和张贴普查标语和宣传资料并认真组织入户登记工作。

(二)严格纪律,依法普查

担任入户登记任务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人员要注意依法进行普查,合法取得普查资料,严禁使用非法手段,伪造普查数据。对弄虚作假或干扰人口普查工作的,要依法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三)积极探索,认真总结

参与试点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把试点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经验、方法及时总结出来,为正式开展普查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对试点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并逐项进行研究,向市、区人普办提出意见和建议。区人普办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过程,真实反映试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为市普查办积累组织实施经验,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全市人口普查工作。

第5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一、基本情况

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调查方案》要求,**省于2009年7月17日至30日在安康市岚皋县进行了为期14天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专项试点工作。来自全省十市及杨凌示范区统计局、安康市辖区10个县和岚皋县蔺河乡的业务骨干、光明村和中坝村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共70余人参加了这次试点。

岚皋县蔺河乡光明村和中坝村试点登记家庭户和集体户473户,户籍人口1862人,其中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549人,占户籍人口的29.49%。常住人口1382人;公安部门户籍资料显示,两村共523户1882人,比试点清查登记多出50户20人。

各市及杨凌示范区以及安康辖区县的会议代表共调查家庭户和集体户100户,户籍人口386人。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87人,其中:外省74人、省内外市1人、市内县外1人、县内乡外11人。常住人口343人,其中:户口登记地在本乡镇街道299人、外省4人、市内县外6人、县内乡外27人、户口待定7人。

整个试点工作经历了准备、实施和分析总结三个阶段,全面完成了调查点的确定、调查物资及调查表发放、调查员培训、绘制小区地图、摸底、入户登记、与户籍人口进行比较、入户复查登记、核实、过录、汇总、与初次登记情况进行比较、试点总结等正式普查的全过程(除数据处理外)。

二、试点特点

本次试点是**省针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一次实战演习。在整个专项试点工作进程中,各级工作人员事前都做了充分准备,省局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派出骨干同志在试点工作布置会上认真细致地向与会代表讲解了调查工作重点、难点、填报方法等,与会代表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掌握了普查方案,熟悉了调查表的指标解释和填报方法,掌握入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并深入住户摸底、现场登记、手工过录汇总、对比讨论等一系列实践环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最后的总结会议为此次综合试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总的概括起来,这次外出人口试点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支持

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局召开局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局长王莉霞、总统计师杨天祥对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制定好试点方案,并组织领导好外出人口普专项试点,由安康市统计局、岚皋县统计局实施。在2009年7月24日至30日在岚皋举办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现场会上,省人口就业处负责同志指导并检查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准备情况时,明确提出搞好全省户籍外出人口普查试点的各项要求。在试点工作动员会上,岚皋县常务副县长卢峙兵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辞,市统计局局长张晓明、副调研员马效文均到会并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全省人口普查试点工作在安康进行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岚皋县县长周康成及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试点乡镇领导、村组干部参加了会议,全程陪同、协调试点入户工作。

(二)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实施过程规范严密,措施得力

为了保证人口普查试点的顺利实施,省局人口就业处多次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外出人口普查专项试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调查方案》,设计了符合外出人口调查试点的调查表,对试点的每个阶段、环节及工作流程都认真安排部署。

省局、安康市、岚皋县、蔺河乡落实了试点基层工作人员,选调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完成了普查小区的划分和示意图的绘制、相关资料的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安康市统计局、岚皋县统计局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筹备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试点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日程安排合理,组织制度严密,程序操作规范。在确定在岚皋开展试点调查之后,岚皋县统计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要求县统计局和抽中乡镇要积极配合,全力以赴,高质量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县统计局全员参与,由局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并成立业务和后勤保障两个临时工作组。

(三)确定试点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在乡镇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

为了探索在人口普查登记过程中如何查准户籍外出人口,寻找查准户籍外出人口的方法和措施,积累经验,提前掌握第六次人口普查外出人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按照试点对象选择的要求,在试点乡镇、村的选定问题上省、市、县局非常慎重,在充分考虑试点村人口构成代表性的基础上,还考虑了乡镇、村干部的配合程度及入户调查的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在安康市岚皋县蔺河乡中外出人口较多的光明村和中坝村进行试点,并多次深入蔺河乡就普查小区划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配备、技术质量把关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研究并逐项落实。

试点村确定后,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该乡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专门安排乡人大主席单福林同志专门负责人员抽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并抽调有基层工作经验、文化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19名业务骨干放弃周末休息,7月17日一早就赶到岚皋大酒店参加省统计局对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的培训,并加班开展摸底工作。在试点标准时间7月18日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全体普查人员准时奔赴各普查小区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并按方案的时间要求完成了审核复查、手工过录汇总等各项工作。按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四)宣传工作扎实到位

虽然是普查试点,范围小,但对试点的宣传报道、培训预案和后勤保障也作了周密安排,为全省户籍外出人口普查试点工作做好了舆论和物资准备,试点动员大会上,省人口处负责同志、市统计局长张晓明和岚皋县常务副县长卢峙兵均亲临会场并作了动员讲话。岚皋县电视台派记者进行全面的跟踪宣传报道。试点乡镇、村以及村民小组,采取了张贴标语、横挂条幅、给调查户的一封信等宣传形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试点村村民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积极配合入户登记工作,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五)各市及安康所辖县代表认真负责

根据试点的目的和要求,各市及安康所辖县的代表必须参加培训和实际入户登记、过录、汇总,并在登记后与调查员的登记表比对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训后,会议代表分为10个小组,由村干部带路,每组3人进行了入户登记,并以小组为单位集中进行过录、汇总、讨论。最后形成了包括试点组织、试点方案的合理性、表式指标的设计、登记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议等多方面的试点小结。通过组织认真讨论,共收集试点登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20多条。

(六)锻炼了普查队伍

参加此次试点工作的有省、各市(区)及安康市所辖县(区)以及岚皋县蔺河乡抽调的业务骨干,还有试点村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与会人员多、层次不一。通过这次试点工作,这些普查业务人员对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调查方案有了基本的认识,形成了基本概念,为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积累了经验;熟悉、掌握了人口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所要反映的被调查户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等指标含义的理解和如何登记有了系统地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方案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学习的重点将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在即将正式开展的全省人口普查中,他们必将成为中坚力量。

三、主要经验

(一)强化政府行为,形成合力是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在2010年即将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党的十七大后国务院、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十年来**省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人口普查必须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才能成功。我们这次普查试点的成功,关键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上自下形成合力。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综合试点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

(二)精心选调普查员,强化技能培训是搞好试点的重要环节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普查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普查方案的直接执行人。他们肩负着入户调查的重要任务,其责任心的强弱、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普查表的填报质量,决定人口普查工作的成败。这次试点省上把安康市精心选调的19位调查员进行专题培训。从小区的划分、示意图的绘制、调查摸底、入户登记、指标解释、询问技巧等人口普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幻灯投影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以往人口普查和抽查过程中的实例进行重点说明。培训会上,安康市统计局马效文调研员对此项试点调查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实践证明,这次试点中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都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很快接受业务知识,工作认真,保证了试点工作的质量。另外,本次试点在培训中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讲授理论时采取深入浅出的模式,便于学员的理解消化。上午培训授课,下午就直接进村入户调查,省人口就业处业务人员则全程进行指导,随时解疑纠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要求是搞好试点工作的重要手段

专项试点是人口普查的一个缩影,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从调查点的选取、小区划分、宣传动员、“两员”选调培训,摸底、入户登记到过录、汇总、讨论、总结等每一项都有具体时间安排和目标要求。使全部试点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规程都很明确,更深层次地完善方案、推动工作,为下一步全面普查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试点方案、调查表的项目设置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尽管对代表和调查员的培训尽可能的扎实、细致,但实际调查过程中还是发现一些难以掌握、容易漏登以及容易发生错填的项目。

1.容易漏登的问题

(1)常住人口:造成漏登的原因是对常住人口的判断不够准确;

(2)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主要是对外出时间的判断和计算有出入;

(3)应该登记的人口:主要是对调查对象把握不准;

(4)集体户口外来人口漏登;

(5)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两个子女间隔不到四年,很可能造成相关信息不准确;

(6)外出人口居住地县(市区)不易掌握。

2.容易发生差错的项目

(1)户口登记地状况;

(2)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

3.难以掌握的问题

(1)高中生住校,在住户中如何登记;

(2)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判断;

(3)一人双户的问题:既农村户口未注销,又在城镇购买了非农户口;

(4)事实婚姻,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又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

(5)登记过程中实际居住情况与公安户籍登记的关系。

五、对今后试点的建议

(1)普查员应该由熟悉小区情况,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2)对普查员的培训除了指标解释以外,要更加注意实际调查中的实际讲解以及容易发生错登、漏登和难以把握问题的培训和询问技巧上,注重培训效果;

(3)调查表的填写应该先填写人记录,再填写户记录;

(4)指标解释应更加细化,如走亲串友、出差登人员的登记应该明确;

(5)宣传动员要扎实到位,以提高被调查户的配合程度;

(8)下发出生年月对照表,以便调查员能够更准确地填报出生年月;

第6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一、基本情况

根据镇现有人口,按照普查方案规定,全镇共需要选调配备“两员”近700多名,“两员”年龄50岁以下的占60.45%,高中以上学历占53.31%。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方案,广泛发动,积极做好“两员”选调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精心谋划制定方案。为确保“两员”选调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镇人普办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讨论,仔细研究,按照《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及《嘉兴市关于认真做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调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镇第六次人口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调工作方案》,对“两员”的选调时间、配备标准、选聘条件及选调对象等相关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普查指导员从各村民委会及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中选调,普查员则采用社会招聘。二是多管齐下广宣传。在方案确定后,镇人普办通过电视、电子显示屏、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动,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加入到人口普查的队伍中来,并组织召开了村、社区“两员”选调工作动员会议,要求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迅速行动,及时高效完成“两员”选调工作。三是落实经费强保障。为调动选任人员的工作热情,消除选任人员的后顾之忧,创造条件稳定“两员”队伍,镇人普办按照高于全镇最低工资标准,结合社会平均报酬状况制定平均报酬参考标准,按工作数量与质量支付“两员”的工作报酬。

(二)严格把关,加强培训,扎实开展“两员”选调与培训工作。前期,镇从各村、社区选调了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好、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普查指导员,并安排他们参加了县级户口整顿试点和全过程综合试点,进一步锻炼了工作能力,积累普查经验。此外,积极拓宽选聘渠道,面向全社会招聘普查员,并对普查员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和身体条件等作了严格规定,重点从各类退休人员、村民(楼道)小组长、居民骨干、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愿意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并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调。根据全镇“两员”队伍数量庞大的状况,为进一步提高“两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培训质量,镇分四期和二期开展了“两员”户口整顿培训和指导员清查摸底培训,邀请派出所及县人普办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讲解。目前,普查员清查摸底培训也在筹备中。

(三)狠抓管理,强化监督,确保“两员”队伍数量和质量。镇在“两员”选聘过程中,对“两员”的条件和标准作了明确规定,但在户口整顿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员”缺口问题,特别是普查员的“缺口”较大。一方面,一部分普查员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无法继续从事普查工作而申请退出,另一方面,镇人普办为了确保普查质量,辞退了一些不服从统一安排、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的普查员。在户口整顿过程中遇到人员短缺时,由后备普查员或村、社区干部接替。户口整顿结束后,针对出现的问题,镇人普办对“两员”进行调整,对普查员缺口实行再招聘,并在原有招聘对象的基础上拓宽招聘渠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选调:一是从镇机关站办中选调,为确保人口普查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允许机关站办工作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加人普工作;二是从保安队伍中招聘,在户口整顿中发现小区保安不仅年纪轻、对小区情况熟悉,而且参与人口普查的热情较高;三是从在职党员队伍中招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党员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普查氛围。

第7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时刻保持“新思维”

打开各类大型普查的专题网站,大多数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条信息中出现最多地莫过于“领导重视、组织有力、落实到位”,可是领导怎样重视、怎样组织有力、怎样落实到位却很少提及。可以说,信息的收集主要围绕“是什么”展开,并没有涉及“怎么样”的环节。其实,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普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存在同质化的趋势。而这要求我们在收集普查信息时要打破常规思维,抓住特色加以提炼。

抓住阶段性素材的“亮点”。积极思考普查准备、登记、宣传等阶段性工作可能出现的亮点来进行采写。比如,××省市普查机构在全国率先组建:××区普查办在普查队伍的选聘方式上采取了“社会招聘+社区推荐+志愿者”的新模式……例子中提到的“率先组建”、“新模式”突出了事件发生的时效性和创新性,是普查信息需要收集的潜在亮点。又如,××人普办设计主题新春年历做好人普前期宣传,××街道开展“民族知识入人心、配合普查进万户”主题民族知识教育等,其中融入了“主题新春年历”和“民族知识”等脍炙人口的素材,衔接了普查工作与公众生活的关注点,这在以前的素材中很少出现。

细化常规性素材的“重点”。找到普查工作的亮点后,收集素材的过程也要有所侧重。例如,××区印发《聘用人员指导性意见》以规范“两员”选聘工作,这条信息本身就很新颖,因为很少有区县对聘用人员印发指导性意见。在文章具体的布局上需要注意的是:择优聘用“三类”人员和拓宽选聘新渠道属于常规性工作,笔墨不必太多。重点应侧重于探索高等院校学生如何参与人口普查;招募普查志愿者的情况等内容。

放大新闻性素材的“特点”。还有一类具有创新性的素材,需要大家在占有素材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例如,遇到当GIS成为人普“测算仪”这样的信息时,信息收集者需要通过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明白什么是GIS,了解其建立地理单元间数据可比性的联系、创新人口普查成果展现方式、数据分级交叉开发等功能。

挖掘素材的“六脉神剑”

普查工作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普查信息好像没什么可写的,没有素材啊。”其实,日常工作中还是能够寻找到新鲜素材的。收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会议快报法。快速地将各类普查中的业务碰头会、定期例会、培训会等会议情况编辑成信息,可采取跟踪听会、整理会议录音、纪要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对会议信息的分层处理。会议信息素材采集分为三类:一是重要领导要求类。例如,××区区长对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提出三点要求。要抓住其对普查工作提出的要求,并将口语转化成书面语;二是内部重要会议类。例如,××区普查办召开建筑物核查工作培训会。这类信息应侧重于如何开展工作、工作进度和怎样解决问题;三是会议内容转化类。例如,××区开展建筑物核查专项试点布置会。专项试点工作解决的部分平房区建筑物结构复杂、普查区边界模糊、院落胡同分布混乱等问题是此区县独有的,因此可将此类信息转化为业务经验类信息。

文件提炼法。从普查办收发的文件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对工作部署、具体要求等进行提炼,结合实际工作,选取某一新闻点展开。例如,××区下发《关于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了数据处理的流程、工作计划和进度要求。而××区的实际工作中创新性地将普查长表的数据错误进行分类,在已有A类、B类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新的分类:如C类(深度审核已进行的修改),D类(原图与深度审核一致)和E类(深度审核修改手误)。

横纵沟通法。通过与各级普查办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最新动态,结合具体工作进行采集。其中横向沟通指与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进行沟通。例如,××区构筑“五大体系”助力户口整顿和入户摸底工作,“五大体系”包括了公安等部门。信息可这样布局:对公安部门讲解户口整顿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暂住人口信息移交等工作进行深入报道。纵向沟通即国家、市、区级普查办间进行的沟通,这类信息可将同类工作进行整合。例如,××街道利用“爱在重阳、关心普查”志愿服务日开展普查宣传;××街道开展“军民情深促社建、双拥共进讲普查”活动;××街道开展“迎中秋、说六普”主题联欢晚会等,可将其整合为××区开展“以点带面宣传”活动为正式登记营造良好氛围。

连续反馈法。即对重大事件进行不间断地连续报道,此类信息需要编者关注普查阶段性工作的重要节点,并适时跟踪采访。以普查中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为例:前期准备阶段,××区普查办以《关注“三新”、做好“三个转化”迎接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为题,分析事后质量抽查环节所涉街道如何开展自查工作;市人普办进行质量抽查后,××区普查办又以《完成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为题,将市人普办进行抽查的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报道;事后质量抽查后,××区以《“三项措施”做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为题,将质量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采取措施保证数据质量。

第8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1.深圳市光明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深圳 518106;2.深圳市光明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人口的变动情况,对于广东省科学制定人口政策和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 根据第一次至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人口的数量、年龄结构、迁移流动、受教育程度等变化情况。结果 广东省人口总量持续惯性增长,总人口数增加了7453.74万人,劳动力人口系数由1964年的54.64%上升至76.33%,老年人口系数由3.85%上升至6.75%,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出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城镇化率逐年深化,由1953年的12.03%上升至66.17%,受教育程度人口也有明显改善,流动迁移人口庞大。结论 人口数量的问题仍然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人口迁移流动、人口老龄化及高素质人才不足的问题也是影响广东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 人口变动;人口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广东

[中图分类号] R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a)-0105-03

人口变动是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1]。人口的自然变动及机械变动不仅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动,还会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动,如人口老龄化正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人口变动的一个重要结果。本文以第一次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广东省的人口变动情况,并针对广东省人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为广东省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建议。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2012广东省统计年鉴》[2]、《2012中国统计年鉴》[3]、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4]及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5]。

因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和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没有出生、死亡人数及人口迁移变动相关数据,所以1953年至1981年这段时间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迁移变动情况不作分析。

1.2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迁移变动情况、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城乡人口、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受教育程度人口、人口总数与人口增长百分比及与其他省市人口变动现状的比较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通过搜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了解有关课题的历史与现状,并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

1.3.2 统计分析法 数据库的建立:运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统计分析:根据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采用表格及图形描述方法,分析广东省人口迁移变动、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程度等情况;分析第三次人口普查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率、死亡率及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趋势;运用相对数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广东省人口与我国其他省份人口变化的差异。

2 结果

2.1 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情况

根据《2012年广东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 广东省常住人口数超过一亿人,为 10432.05万人,排在全国第一位,占全国人口的7.79%。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与1953年第1次相比,总人口数增加了7453.74万人,人口增长百分比由24.15%下降到20.71%(见表1)。

2.2 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情况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2》的统计数据资料,广东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改善,具有大专以上程度、高中程度、初中程度的人数增幅很大,而对于素质较低的人口,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如小学程度人数所占比例从2普的27.32%下降到6普的22.80%,而文盲、半文盲程度人数所占比例下降更为明显,从第2次人口普查的30.17%下降到第6次人口普查的2.00%,下降了28.17个百分点(见图1)。

2.3 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广东省人口的死亡率与出生率从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至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都成下降趋势,特别是1990—2000年间,出生率明显下降,由22.26%下降至12.91%,可见普及计划生育以来,人口生育率得到较好控制(见图2)。

2.4 人口年龄结构指标比较

从广东省第2次人口普查至第6次人口普查,少年人口(0~14岁)系数持续下降,由1964年的41.51%下降到16.88%,劳动力人口(5~64岁)系数和老年人口(65岁以上)系数上升,特别是劳动力人口数大幅度增加,由1964年的2020.5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963.04万人,增加了5942.50万人,而与前5次人口普查相比,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中老龄化速度较快,总抚养比由1964年的83.01%,下降到1982、1990、2000年和2010年的64.13%、55.88%、43.32%和31.01%,总抚养比持续下降。其中总抚养比=(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见表2)。

2.5 人口城镇化

广东省 2010 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903.03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529.02万人, 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分别为66.17%和 33.83%。2010年广东省人口的城镇化率超过66%,与其他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广东省城镇化率逐年在深化(见表3)。

2.6 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出现大量流动迁移人口,2000年,外省流入到广东省的人口为1506.4878万人,而到2010年外省流入到广东省的人口达到2149.8798万人,共增加了42.71%,年均增长率为3.62%,另外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还显示,广东省内流动人口也非常大,全省还有跨乡镇流动半年以下的本省人口(非常住流动人口)360 万人。

2.7 与我国及其他省份2010年人口情况比较

与2010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和四川6省比较,广东省人口总量目前排在第一,老龄化程度相比其他省市低,但劳动力人口系数与其他省市比较偏低,出生率较其他省市高,死亡率比其他省市低,人口素质水平比其他省市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人口总量庞大、人口素质水平低,这都跟广东省人口流动迁移有密切关系(见表4)。

3 讨论

3.1 人口总量持续惯性增长给广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广东人口数量的增长一直较快,主要原因是户籍人口和外省人口流入增加。2010年广东省户籍人口为8 500 万人, 比 2000 年户籍人口增加了 1 027 万人,增长了 13.74%,年均增长率为 1.30%[6];另外,外省人口大量流入,2000年,外省流入到广东省的人口为1506.4878万人,而到2010年外省流入到广东省的人口达到了2149.8798万人,十年增加了643.392 0万人,增长42.71%,年均增长率为 3.62%。从以上数据得出,10年间,广东省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慢于人口的机械增长速度,从1953—2010年人口数量增加庞大,目前,广东省人口总数排在全国首位,广东GDP也是全国第一,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人均GDP水平并不是全国第一,广东的人均GDP低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江苏等省市,排在全国第6位。这表明,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广东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3.2 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导致人口调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蔡昉[7]认为中国改革以来扩大了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为迁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在国外,Brown[8]等对俄亥俄河谷地区的研究表明,衰落地区失业人口是否外迁取决于很多因素,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口迁移影响存在地域差异,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随着广东经济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迁移流动人口,且广东省内的人口流动也非常大。大量的外来人口与本省的流动人口给本地政府、社区的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3.3 人口老龄化给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2000年,广东省老龄化水平为6.06%,广东省已基本上步入了老年型人口结构,2010年广东省老龄化水平达到了6.79%,且根据一些学者预测,广东未来50年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很高而很快[9]。但流动人口稍微缓解了广东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因流动人口年龄结构主要为年轻型。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的赡养负担持续加重,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将急剧增加。人口经济学家认为,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被抚养人口比例较小的年龄结构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称这段时期为“人口红利期”[10-11]。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降低劳动生产率,阻碍经济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3.4 高素质人才的不足对广东省科技创新的影响

根据广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3]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4]数据,广东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为8213人,但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为8930人。大学程度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初中、高中的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对广东的科技创新带来消极的影响。

4 建议

目前,人口数量问题仍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且人口迁移流动、人口老龄化及高素质人才不足的问题也是影响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政策建议。

4.1 稳定低生育水平

由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政府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政策,政府及计划生育部门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增大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且各级的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制度,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提高公民生殖健康水平。另外,对于农村来说,低生育水平很难得到保障,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传统思想观念造成的,也与目前养老机制不够健全有关,对于农村居民,对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给予老年时所有生活补贴和医疗保险等,这将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有力的保障。

4.2 协调广东省内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广东目前人口分布较集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广东省政府应该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帮助经济不发达地区,对于偏远山区跟不发达地区,政府应给予经济、政策等的扶持,扩大各地区就业容量,有效吸引人员迁移,促使人口达到合理分布的格局。而广东省迁移流动人口中来自省外人口占比重较大,对于省外的流动人口,政府应建立相关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和服务体系。

4.3 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适时适度提高退休年龄

随着广东人口老龄化的逐年深化,在人口红利消失及劳动力供求出现逆转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当提高退休年龄,而提高退休年龄政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就业、劳动力异质性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决策过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作用,应适时适度提高退休年龄。

4.4 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

要提高人口素质,就应该优先发展教育。应当在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由于广东外省人口的大量流入,广东省应该特别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省外来粤打工的人员提供给他们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再培训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素质。

[

参考文献]

[1] 温勇.人口统计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3.

[2]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2.4-9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基本情况[S].2012.

[3] 中国统计年鉴2012.3.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N].2011-05-10.

[5]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N].2011-04-29.

[6] 广东省人口网.粤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广东人口还处于“人口红`利”期[EB/OL].2011-05-11.

[7] 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学,1995(6):8-16.

[8] Brown L A,Lobao L,Digiacinto S.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migration

in an older industrial region[J].The Ohio River Vailev,1999(5):12-13.

[9] 王土贵. 广东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8):134-135.

[10] David E. Bloom, David Canning, Jay Sevilla.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 [J].RAND,2002(4):25-27

第9篇:人口普查的原因范文

《从地震中生存下来》是生存系列图书中的一册,讲述在地震发生时,主人公如何通过科学常识生存下来的故事。内容包括地震发生的原因、征兆,地震的种类和规模等,是一本制作得非常符合孩子们阅读水平的科普性漫画书。

这本受到孩子们喜爱的书出版于2008年,在韩国、中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共销售了2000万本。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更荣登日本售书网站“亚马逊日本”儿童学习读物的畅销榜首。对此,出版此书的“Mirae N”公司的代表表示非常尴尬:“因为别人的不幸得到了没有预期的成果,怎么能为这个高兴呢?希望日本灾民能够早日战胜地震,恢复正常生活。”

“地震、雷电、火灾和父亲,这是日本人的四最怕。”大多数学习日语的人都会从课本上学到这句话。日本是地震、火山灾难多发国家,3月11日9级大地震后,人们逃生的有序进行正是因为防震的学习、演练在平日就从娃娃抓起。

印度人口普查查贫富

近日,印度的人口普查官员称,该国人口达到了12.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7%。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有所放缓。近10年来,印度人口增加了1.81亿。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位居第二的国家。1872年,印度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口普查,至最近一次已是第15次。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耗时一年多。270万名普查员对约3亿户家庭进行了调查。与以往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员首次将“你住的是棚屋还是水泥房屋”、“你的房间是否通电”、“你的住房是否有卫生间可供使用”、“你是否上过学”等问题提出,并记录在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