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 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对于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0后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待孩子的溺爱在这一代人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他们出生后的生活环境正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消费群体。本文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1.消费来源
2007年10月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大学生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据调查89%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只有少数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靠勤工助学、家教、在外打工等方式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约占8%,另外还有3%的学生靠贷款、助学金和补助。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趋于单一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提倡较早的踏入社会,使得学生不能较早的独立。(2)有的学生想找家教挣生活费,迫于专业的限制(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找师范院校的学生做家教),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3)现在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经济上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2.消费结构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时尚消费。由调查问卷显示:基本的生活消费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学习型消费和时尚消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毕业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充实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消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各种等级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2)由于目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考取各种证书的培训费在逐年增加,例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有造价师证书,施工员证书,CAD绘图员证书等等。 (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电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目前此专业的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拥有量也呈上涨趋势。
除了学习型消费成上涨趋势外,时尚消费也呈上涨趋势,手机、MP4、数码相机等高档消费品不断涌入大学生的手中。
3.消费存在的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不良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性。大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了独立理财的阶段,但其理财能力较差,开支没有计划,使得消费时失去理智,因而形成盲目消费的现象。例如:大学生在选择消费品时,用在学习、就餐方面的费用偏低,而用在交际、娱乐方面的费用偏高,形成超前消费的习惯。
(2)前卫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够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因此过节聚会、生日聚餐、亲情消费、毕业宴会等已纳入到大学生的正常消费范围之内。如今大学生的消费已超越生存型消费,主要表现在: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等方面。
(3)攀比性。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虚荣心又较强,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导致最后形成人格上的缺陷。例如: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买了一件名牌衣服,用着一部手机,自己也不甘落后,情愿节衣缩食,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有的女生为了美容,一次又一次的向节俭的父母开口要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转贴于
(4)过渡性。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超前的消费观念,例如:通讯费用、老乡聚会、恋爱消费等名目繁多。另外,谈恋爱在大学校园里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咖啡屋,酒吧等场所也成为恋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恋人之间互赠的礼品也越来越高档,类似于这样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目前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从消费结构可以看出,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是健康、积极、科学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还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还需进一步教育和引导。
2.构建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消费观是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正确的消费观必须明确消费是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消费将极大的影响着个人以后的发展。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将来有所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过度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消费。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状况,我们要强调合理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合理性消费,反对非合理性消费。
(2)建立合理消费结构,培养理性消费行为。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因此,大学生应该在保证食物消费的前提下,增加学习型消费的比重,减少时尚型消费的比重,适度消费,让更多的消费用于服务个人发展的项目,使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全力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张 迪:大学生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 141~142
>> 大学生协商民主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兼职现象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女大学生网络学习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针对青年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怀旧心理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调查研究 探索当代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于当代大学生自信心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父母感恩现状的调查研究 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1-9-15。
④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⑥谭泓:《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探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⑦郑遥曦:《关于对网络安全立法问题的思考》,《辽宁法治研究》2007年第2期,第 46-47页。
⑧百度百科:http:///view/731760.htm 2011-8-29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方式以及不同年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消费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和由此体现的消费心理因素与特征,从而探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在大学生如何坚持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科学的消费意识的问题上建立成熟、理性的规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特征
1.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是,饮食消费。它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消费。
二是,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杂费、考证费和电脑消费等。
三是,休闲娱乐消费。学生娱乐消费包括互联网,唱歌,看电影,旅游等方面的消费。
四是,人际交往消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含与老师、同学、朋友等之间的关系,类型繁多,为发展和扩大这些关系,大学生以人际关系为依托进行消费。
五是,服饰消费。许多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对于时尚,品牌和档次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情况特别体现在高年级女生当中,她们对服饰有一定的讲究,因而在服饰方面消费较多。
六是,恋爱消费。这种开销主要存在于谈恋爱的大学生中。
2.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
第一,消费的时代性和超前性社会文化决定了社会心理,大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积累和扩散的重要源头。
第二,不平衡性。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导致大学生消费者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第三,冲动与理智并存。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亦趋近于多元化发展。
第四,个性化与从众并存。作为特殊的青年消费群体,大学生喜欢的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这种情况使学生的自我消费意识逐渐明显。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第一,家庭因素。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独生子女占了较大比重,家长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有求必应。特别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水平提供支持,从而为大学生的自主消费创造了便利。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部分家庭生活条件得到迅速改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相对而言,传统的消费观念已经慢慢在弱化,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处于心理发展不甚成熟的阶段,这些社会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造成大学生互相炫耀、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多见。
第三,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还未真正成熟,为了避免家庭经济压力造成大学生学习精力的分散,大部分家长愿意为孩子创造无忧消费、自主消费的条件,因此,父母的包容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不能明白赚钱的艰辛之处,理财经验的缺乏和理财意识的淡薄,慢慢演化成不正确的消费观和无计划的开支。
第四,教育与管理因素。目前,尽管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结合国情试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内容不够深刻,教育方式过于死板,教育重点和教育难点不够突出,造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在大学生当中还有待继承和发扬,使得教育与管理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的确立作用不够明显。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行为及心理
1.克服攀比心理,学会适度消费
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将光荣传统与实际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国情和家庭经济状况相适应。并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着力于理想和人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盲目攀比、不合理消费。
2.培养财商,独立理财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科学计划、运用。在现代社会,作为与智商、情商并列的重要素质要求,财商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的工作,反映在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引导上,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3.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风气
学校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首先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对正常消费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其次,可以在校园内建立一些有益的消费活动场所,如健身房、书吧等,以便于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消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
四、结束语
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认识,仅仅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认识、分析与研究,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理性地消费,做出合乎国情、家庭实际情况和道德评价标准的价值选择,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人才储备的全面优化,促进社会进步,这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晶,张冬梅.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251
[2]王新国.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一、引言
消费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心理本质上就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除了消费者自身以外, 外人无从知晓, 因此又被称为消费者“黑箱( black tank)”(施应玲,1998)。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杨鑫辉(2005)认为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条件下, 对商品和劳务所进行的心理反应, 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商品和劳务所体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和年龄的心理特征的差异,让其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但是全体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有着特殊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且还会对未来社会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近年来有许多学者都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
近年来我国有许多社会学家都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国大学生消费的状况是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向理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出现攀比消费、无计划消费、提前消费浪费消费等等不良的盲目消费行为,所以导致月初富月末穷这一现象的频频出现。大学生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之外,“享乐”消费正逐渐占据高峰。例如:同学聚会、KTV、旅游度假、上网等。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月生活费总体居高,发现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的占74.3%, 200 元左右的占11.2%, 600元左右的占10.5%, 100元左右的占4%(王英民,1998)。大学生日常消费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其它来源有贷款、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和其他。根据调查高达93.11%的同学生活消费支出来源于父母,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现在没有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究其原因,他们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另外,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并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和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所以生活费主要由父母支付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谢枭鹏,张强国,2005)。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早熟消费、畸形消费、豪华型消费、炫耀消费、悬空消费、情绪化消费(张志祥,2000)。
(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的特点主要有消费的不平衡性、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主导性(秦云,祝志杰,2001)。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 导致家庭收入不平衡和家庭结构的不同, 从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这三个方面, 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在满足自身生活消费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 用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身的精神生活。
阳翼(2009)研究表明大学生作为呼啸而起的新生力量,已悄然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势不可当。目前在消费领域,他们摆脱传统的束缚,大胆创新,他们是人们眼中的“QQ族”、“新新人类”、“月光族”、“年清族”……他们正逐渐的迈入人生消费高峰期,这是一股巨大的消费力量。可以预见,这群在家历受到父母溺爱的“特殊人群”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等。他们正在引发一场中国的消费革命,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将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抓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指导有助于解决他们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多在不经意间悄悄发生。大学校园是一个“亚社会”,校园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众多家长、学子的神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也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轨迹。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变成了由大部分独生子女组成和带有诸多问题并备受争议的“90后”,他们不同于受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无产阶级影响的“70后”和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80后”。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经不能再用研究“70后”和“80后”的传统观念去进行研究,应当用“90后”的新观念去研究。由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向理性,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出现攀比消费、无计划消费、提前消费浪费消费等不良的盲目消费行为。由此看来,现在的大学生不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而是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已经成为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讲究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从调查结果看,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由于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的差别,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就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因为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购物时常常十分谨慎,力求“值得”,他们会尽量搜寻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受城市生活氛围和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二)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尽管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但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大多数,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80%。另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大学生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其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等,大学校园中也不乏追“新”族。根据资料显示,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已经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大学生被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是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由此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根据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一栏中调查显示,有15.2%的同学在消费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消费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消费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消费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的消费差距正在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明显,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四)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为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基本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基本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锦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为例,用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计算,学生每月净饮食费就需300元左右。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而在被调查的200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他们被问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是很在意。而根据调查他们被告知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四、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年轻人更多地生活在比较安逸的环境中,较少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花钱对于他们来说,就像要喝水时只需打开水龙头一样容易。而当“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至上”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入大学校园,“节俭是小气、吝啬的寒碜行为,奢侈才是气派、潇洒的时尚行为”的观念便弥漫在一些大学生中。于是,大学生开始出现追求奢侈,名牌服装在身、名牌手机在手,花钱很少会有计划的现象。
(二)家庭因素分析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就孩子视为重点照顾对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都会尽量满足其要求,再苦也不会苦了孩子。特别是孩子进入高校后,家庭富裕的会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普通家庭也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些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
(三)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心理分析
大学时代正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会对大学生的未来引起深刻的影响。面对各种诱惑,现今的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消费的盲目性,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消费的从众性,消费的攀比行为等错误的消费方式。这些行为的出现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容易误导大学生的消费观。
五、关于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建议
(一)学校方面
学校一直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因而在该方面,就需要校方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过度消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优化校园的消费环境,创造健康消费的条件。此外,校方还需要落实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领导大学生培养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许多勤工俭学的项目,加强大学生的独立生活意识。
(二)社会和政府方面
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使他们的行为带有不稳定性和盲目性,因此,可以多多通过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方式,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为大学生提倡和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政府应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那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悖的消费领域和场所加以控制。
(三)家庭方面
虽然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完结,相反,家庭的教育的重要性却更显突出。家长应该在为子女提供资金的同时,真正了解其消费情况,适时纠正其存在的不良消费行为,否则将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要确认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财知识,培养正确的、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最大程度地理性对待自己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尽可能避免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基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容易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市场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将面临的这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去引导和养成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得当代大学生真正明确其自身的责任成为新世纪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48
[2]杨鑫辉.现代心理技术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54.
[3]王英民.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6):89,90
[4]谢枭鹏,张强国.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探讨.商业现代化(市场调研),2005,11(44):243,244
[5]张志祥.当代青年消费行为扭曲的原因透视.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3):72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伦理;道德失范;消费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05-01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物质产品日渐丰富,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社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被称之为“小社会"的大学校园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现阶段大学生消费道德的现状
(一)健康消费道德的表现
消费来源由单一向多元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且其增幅越来越大。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消费总支出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为120―200元:90年代中后期为400―600元;2000年初期为400―800元。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分布比例呈现“橄榄球”状。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在300―800元之间的呈现多数。而调查表明,大学生可以用来支配的金钱,大多数来源依赖于父母,由家庭供给。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就越多。大多数的大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现在无收入,只能靠父母的资助才能完成学业。因此,并没有铺张浪费,而且勤俭节约,把大部分金钱多用于生活和学习消费上。另一部分大学生还通过勤工助学、在公司兼职、家教以及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方式增加其消费资金。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消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
(二)不良消费道德的表现
当代的一部分大学生认为“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可见,拜金主义已经开始侵蚀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日益向重实惠、重功利的方向。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道德原因探析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了消费道德观念、消费道德行为及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既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缺失及消费心理不够成熟有关,也与社会、学校及家庭教育和引导有关。
(一)内在原因
1.自身道德修养缺失
(1)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不高。随着国家教育的普及,高校大面积扩招,使原本只有通过“独木桥"才能考取的大学校园,现在成为一条平坦的大道。录取分数线一再降低,使一些思想素质不高、学习水平较差,只懂得吃、喝、玩、乐的学生进入到了大学校园,使得大学生的素质明显下降。这些大学生平日里把大部分的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了吃、喝及娱乐、消遣上,不注重自己本身素质的提高。有的同学讲究吃、穿,有的同学讲究玩、乐,使得他们带动了一些大学生向享乐性消费靠拢,轻视了自己的学业,形成了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
(2)自律意识较差。自律意识指人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必要约束的意识形态。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把握自己、使自己有计划,有节制的消费。加之,社会、学校、家庭等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禁不住诱惑,为了满足对物资的追求,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使其消费行为严重失调,从而形成了社会上大学生的高消费。再加上现在大学生一般都是80年代中后期出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对孩子相对溺爱,一些父母无节制地供给,孩子要多少给多少。有的甚至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也要让孩子吃好、喝好、不受一点点委屈。致使大学生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在消费道德上出现一些不合理行为。
而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不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的。更有一些,一些大学生也把消费当成了自我炫耀和展示身份地位的资本,认为只要有钱,吃、喝、玩、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加剧了一些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使消费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三、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道德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2.加大政府对大学生消费道德的引领和培育力度。
3.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同步进行。
4.注重消费道德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将消费道德教育与人生观结合起来,提倡大学生勤俭节约、俭而有度的消费理念,反对奢侈、浪费、无节制消费,使得大学生认识到正确消费理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总之,大学生的消费道德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大学生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对传统社会是一个有利的挑战。只有家庭、学校、社会都重视起来,才能在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上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人才这个千秋万代的伟业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可以相信,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多渠道努力,一定会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使其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谈人生[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节约型校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的学生占52.1%,500元左右的占30.5%,600元及以上的占10.3%,300元及以下的占7.1%。对我校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10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600元。91.8%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
二、消费特点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1.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讲究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2. 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现代大学生的消费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其他消费支出明显增多:
(1)电脑消费:电脑步入大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最能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目前,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57.6%。而购买电脑的经济来源基本上都是家里,73.3%的回答者表示是由“家里特别提供”;13.8%的回答者说是来自自己“节省的生活费”;7.2%的人回答是来自“勤工俭学”;5.7%的人回答是来自“奖学金”。
(2)手机消费:据抽样调查显示,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6.8%,购买手机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有的高达5000元,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52%,其费用大多由家庭支付。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1.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反映出一些学生受虚荣心的驱使形成的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恋爱支出和同学交往。19.3%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同学之间的聚会及一些礼品投入的花费也是从他们的生活费中支出的。
3.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942人中有495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都是父母给予,只有一些同学是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自己赚取生活费,但大部分还是不能自给自足,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他们的理财观念更是非常淡薄,即使生活费有所剩余也没有投资、理财的概念。
三、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众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
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利用种种理由向家里“诉苦”,钱就邮来了。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并充分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达到教育目的。
(三)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为构建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6)
[2]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原因;意见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大影响力,大学生的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中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生态观、生态观
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这些观点是基于一定的生态科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而产生的,是人们关于什么是生态、为什么要保护生态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认识[1]。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生态问题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态观进行微调查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和研究价值。
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大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虽然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是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充分尊重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人们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生态文明观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微调查具有强大的理论意义,有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分析
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微调查中,一共调查了青岛某高校五十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问卷回收率100%,这对调查分析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次调查采取了不记名的方式,对各位同学的答卷都做了保密,充分尊重每位同学的选择,对每份问卷都做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
(一)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态度的调查
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有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态度,有48%的男生采取不会理会但蔑视的态度,而女生采取这种态度的也有40%,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对这一现象看在眼里而且还持一种蔑视的态度,这相对于保护环境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男生和女生持上前制止并指责态度的比例相同,但是所占比例都很小,仅靠这一小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有超过男生12%比例的女生认为这种现象和自己没关系,不会理会,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不仅靠个人的力量还要靠社会和媒体的宣传教育。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宣传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态度
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学校和社会有没有必要宣传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的调查中,不难发现,64%的女生认为有必要,而也有52%的男生认为有必要,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这说明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还是很重视的;与此同时,也有24%的女生认为无所谓,男生40%,高出女生16%。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相当重要,青年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三)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否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调查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否会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男生和女生存在有不同的情况。28%的女生非常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而只有占调查人数8%的男生会有非常关心的态度,40%的女生比较关心环保问题,44%的男生也比较关心环保问题,相比较女生来说,男生的环保态度和环保意识较差,这也可以从44%的男生对环保持一般的态度这一调查来说明。不关心环保问题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但是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所以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环保知识在青年大学生中普及开来,真正发挥其环保的力量。
(四)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途径的调查
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希望通过何种途径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希望通过报刊杂志的宣传、学校的知识教育及教学实践活动、网络的宣传、电视新闻的呼吁及正面引导、社会的公益活动以及宣传教育等途径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网络还是电视媒体的宣传,都要以积极正向的态度、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导向,真正发挥其宣传教育的功能,为社会生态的发展、为广大的青年大学生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做出贡献。
(五)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消费计划和消费风格的分析
在谈及消费观念和消费风格的问题上,约占76%的女生会做好消费计划,能省则省,也有约48%的男生会理性消费,节约消费;但是有20%的男生则会肆意挥霍,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对环境保护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六)对生态环保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
在学习生态知识和参与环保组织与实践活动方面,青年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学校、社会、舆论各方面的力量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用电,资源再利用,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搭乘公交车或步行、骑自行车,购买节约能源型的、对环境污染小的商品等,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积极正面的态度,但是也存在诸如环保意识较低、消费观念不合理、参与生态实践的能力较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较少、对奢侈浪费破坏环境的行为置之不理的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原因分析[3]。
三、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存在认识上不足
高校生态教育观念落后,生态教育意识淡薄,高校教师对生态观教育的不重视以及教师自身对生态观教育理论知识的匮乏,也很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生态观教育。另一方面,高校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课程,绝大部分局限在对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涉及生态文明理论课程。此外,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即使会涉及到相关生态观的教育,也只是单向的理论灌输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其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当代青年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思想观念也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态观念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态观,这将直接导致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降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养成;社会上随地吐痰、乱认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社会风气盛行,严重影响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
(三)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因此较容易形成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希望其通过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不断的学习,而忽视对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社会责任感以及增强集体观念的教育,这就导致了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不强,不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此外,有的父母在生活中铺张浪费、追求奢侈,其言行未能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
(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够充分
消费观念是生态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没有合理的消费计划,往往在一开学时,花钱大手大脚,到学期末只能“节衣缩食”,不能够做到理性消费,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大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投资少之又少,对于父母给的生活费任意挥霍,过分追求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电子产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大学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学生不能够从自身做起,从不打扫寝室卫生,只顾自己干净不考虑他人,这不仅会影响到人际关系,而且严重影响其生态观的形成。
四、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的对策
(一)高校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加强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注重对其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生态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的同时,组织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活动和绿色活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生态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断丰富和更新生态教育的课程内容,创新教育的形式,如开展校园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组织绿色出行活动、鼓励学生争做环保志愿者,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和普及[4]。
(二)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大环境对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种新闻媒体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要积极宣传和普及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宣传污染浪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各环保部门要不断宣传环保政策,净化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鼓励青年大学生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引导其树立理性的消费观,摒弃不良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政府要加大监督和打击的力度,鼓励和支持保护环境的行为,惩罚破坏环境、污染浪费的行为。
(三)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态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参加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生态环保活动,不能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学习,可以发挥家庭总动员的力量在假期带领孩子去感悟自然、亲近自然。以自身行动如不追求奢华、不奢侈不浪费鼓励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生活习惯。
(四)青年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5]
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不仅要落实到对科学生态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身。青年大学生要不断用生态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广泛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过度消费,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总之,虽然当代大学生生态观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生态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方面教育力量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生态观微调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福霖.生态文明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9.
[2]王雨辰.论生态学的生态价值观[J].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27-37.
[3]程国斌.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南城建学院,河南,2011.6.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趋势;多元化;建议
大学生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毋滥,宁高毋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的分析
在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中,基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消费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变化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且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讯消费发展势头强劲;减肥增壮、美容美发和租房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一)基本生活消费
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需要也不一样,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用于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不足消费总额的1/2甚至1/3,其他消费主要用于学习、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二)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费:大学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差别。名牌、重点大学收费较高,一般大学收费较低;热门专业收费较高,一般专业收费较低;发达地区院校收费较高,欠发达地区收费较低;艺术类院校(专业)收费较高,而师范、农、林、地、矿、水等院校(专业)收费相对偏低。
2、书杂费: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书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考研复习资料等书籍上。还有部分学生购买报纸、休闲刊物等。
3、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随着大学毕业择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复合型人才的走红,各种“考证热”成为大学校园的消费新热点。要获取“四证一照”的开支就要超过1万元,这还不包括为考证而支付的辅导材料和辅导班费用。另外,“律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另一些“考证热”也日见升温,这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自己在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4、电脑消费:不少学生为了学习和沟通交流的方便购置了电脑,购买的方式一般有购买新机和购买二手机两种,相对比较而言后者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一台新电脑的价格一般在3000-5000元,而二手电脑则为几百元到1500元左右。好多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已拥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三)休闲娱乐消费
1、休闲娱乐消费: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等,这些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还有一些集体的娱乐项目,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KTV……这些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衷于出外旅游。有的是学校或班级组织出游,有的是自己或与同学出游。旅游观光消费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兴起,现在发展的势头强劲。
(四)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现在,学生过生日、有了异性朋友、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大学生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就目前消费水平看,在中等消费地区的一家普通饭店一次聚餐费用200-400元。
2、感情消费:有关调查显示:6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谈过恋爱。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其中大多数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五)通讯消费
许多高校学生公寓安装了电话,学生们与亲人沟通或与朋友聊天已成为闲暇时光中的一个休闲内容,而电话费也在不知不觉中“上涨”。另外手机在当代大学生中几乎普及,其功能、品牌和款式也成了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极少数的学生拥有手机是为了兼顾学习和工作。
(六)减肥、增壮、美容美发消费
现在城市里兴起的各种健身场所越来越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专业的健身指导和良好的健身环境、条件都是大学生选择花钱健身的理由。部分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吃减肥药跳健美操;为了追求淑女形象浓妆美容;个别男生为了保持身体强壮跳健身操、买健身工具,为了追求明星风采烫发染发……而且追求这种方式的学生人数正逐步增加。
(七)租房消费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明令禁止大学生到校外租房,但实际情况却大不相同,大学生离开学生宿舍到校外租房的现象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二、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尚未构建合理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期和三观的形成时期,自身还有许多尚未成熟的地方。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到了知识,参加工作后马上就能取得较高的收入,这种过高的期望常常是导致一些学生高消费的直接原因;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平平,但试图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他们的观点是“有钱就有面子”。事实上他们不知金钱来之不易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加之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经不起不正确消费观的诱惑,所以不能很好地驾驭、把握自己。
(二)社会环境多元化发展
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追求实用型消费转变为精神型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产品的琳琅满目为大学生的物质消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加之网络购物的兴起,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的自发性导致大学生消费行为非理性因素的增多。
(三)校园周边环境的诱导
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有些不良的商业行为对学生的消费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市场如今已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都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例如学校附近地区众多的歌舞厅、小吃、茶楼、台球厅、网吧、赌博机等无不时刻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这为他们的不良消费行为创造了条件。
(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缺乏监督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不管经济状况如何,也不管学生消费在哪些方面,极力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家长的这种态度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形成了不该花的要花,该花的要多花的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家长大多奉行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三、新时期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发展趋势
(一)基本生活消费比重下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消费结构必将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消费的内容上看,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将会变得更有营养和质量。
(二)学习投入大幅增加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就业的紧张形式时时刻刻督促着学生随时迎接竞争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一个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将会越来越成熟。这又促使了另一种学习方面的投入增加,即网络方面的消费。
(三)消费内容呈现多元化
休闲娱乐、旅游健身和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其投入也大幅上升。看电视、进剧院等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咖啡厅、网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将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听音乐、进茶坊、泡吧也将成为主流方式。未来大学生的旅游有两个趋势会更加凸显:一是首选自然风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四、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建议
学校和社会应注意到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和趋势,要使他们能够科学、理性的消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加强对其消费行为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针对大学生怎样消费,怎样合理消费,学校要举办几次消费讲座,在院刊、校报上开辟专栏进行指导。消费观是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结合的,历来我们都把重点放在了后两点,而忽略了消费观的建立。从思想入手,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担。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将消费教育与实际消费进行有机结合,使大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科学的消费观。
其次,注重家庭教育。家长对子女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助长了他们高消费、超前消费的风气。没钱时理直气壮地向家长索取,根本不考虑父母挣钱的艰辛,而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正是家庭中的这种纵容行为使得大学生的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愈演愈烈。所以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消费教育,培养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教育其进行计划性地消费,学会科学的理财,避免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的出现。
再次,注重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校风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消费方式,所以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校风建设。同时还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政府部门应给与大力支持,应协助学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给莘莘学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最后,丰富大学文化生活,让学生可以不必花销过大就能过好文化生活。校园网的建立就可以为同学们减少一大笔开支,学校的文体活动则吸引不少同学,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学校应鼓励学生组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不去歌厅、迪厅和游乐场等娱乐场所就能愉快地度过周末和节假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抓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指导有助于解决他们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多在不经意间悄悄发生。大学校园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校园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众多家长、学子的神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也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轨迹。
参考文献:
1、郭超杰.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初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
2、杜红梅.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技风,2008(4).
3、江鸿.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2006(6).
4、姜薇薇.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J].沧桑,2008(3).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新观念;网络行为;消费行为;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源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价值观念。而学生主体的变化,无疑使我们教育者对其的管理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鉴于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以及新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也不再局限于政治、理念、道德、心理等方面上,而是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作为在校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他们希望能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走,渴望自己能通过大学的深造,能较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他们在追求的同时,自我感觉是积极上进,奋发向上的,无疑使其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例如:他们希望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能在毕业之时找到一份稳定的、收入丰厚的“铁饭碗”,能在工作后创出一番事业来。这种追求的学生在校园内不在于少数。但恰恰是这种追求,使他们的缺点凸现。在他们只看重要个人的利益的同时,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地日趋弱化。
二、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作为大学生,能认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能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走,能对时事具有的清晰的分辨能力;但是缺少对艰苦奋斗精神的亲身体验。所以,尽管他们在思想上是在积极地要求进步,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时,却往往缺乏一种应有的应变是非的能力,他们会显得犹豫不决,显得彷徨失措。
三、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
追求与付出是两码事情!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的群体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民主自由有着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以及参与欲望,可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又缺乏必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这样的表现,便使当代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奉献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所以,在他们希望得到社会以及他们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同时,必须要对他们的现实行为进行必要的引导。
四、主题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据调查,当代在校大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主流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学识、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和热情。然而,在认同感凸显的同时,践行能力薄弱的问题却也凸现了出来。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同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与追求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感一样,行动却是另一样,从而使他们的认同感与实践行动发生了严重脱节的问题。
五、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据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初中期,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而且85%以上的在读学生为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在个性上有着较为强的的自我独立意识。他们希望可以脱离家庭,希望不再需要依附于他人,他们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当然,这些是他们这一时代青少年的特性,但是当在实际中,遇到难题出现的时候,他们便会造成心理失去平衡,导致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新观念,就以下两个方面对高职学生的代表行为方式特点稍作阐述。
1.1网络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
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信息、交往、商务和娱乐等所有网上活动,既包括像一般用户参与网络建设、管理、使用等活动,也包括学习、研究和创新网络知识和技术等专业活动,还包括利用网络学习、研究、传播和服务社会等活动。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和游戏,尤其大部分男生对这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极易陷入其中,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把自己孤立起来,脱离了同学,对周围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这必会导致心理不健康,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沉迷于网络,必然会导致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减少。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面能高谈阔论,然而当真正地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时,表现却是自闭少语。
1.2网络行为管理的对策
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防范和治理网络行为问题,是保障大学生顺利成才,维护和实现网络社会和谐运行的现实需要。通过探讨科学可行的教育对策,以期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和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探寻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的现实原因,保障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学生的自我管理
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一要学会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不正确错在哪里,怎么改正;二要学会自我评价,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贬低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学校的正确指引
由于学生更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以双重标准对待网络空间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活动,由此导致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的冲突给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技术、教育、管理和法律途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解决道德冲突,是保障网络业和网络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善于借助Internet,使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新手段和新阵地。积极建设、严格管理并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在网上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把握导向。
(3)家长的协助
首先,幸福美满的家庭才会带给孩子温暖,出现变故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所以,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其次,对那些已出现变故的家庭,家长有必要对起进行思想教育,给予更多关怀,让孩子还感觉到有家的温暖。
2.1消费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
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劳务消费等)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其收入条件,取得消费资料并进行消费活动的总合。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观念也在逐年改变,有着其特有的消费行为。而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2.2消费行为引导的措施
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起主要作用
(1)学校的正确引导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成为大学生消费习惯培养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倡导科学消费,则大学生在这种消费氛围中耳濡目染,必然会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把消费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范畴。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院校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内容包括:(1)革命优良传统教育。要求大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提倡“量人为出”的消费意识,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2)价值观念教育。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分清什么是理性消费,什么非理性消费。开展以科学消费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感恩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父母、社会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另外,可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如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宣传,树立正确的消费舆论和导向,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2)家长的合理配合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和家庭的实际状况有节制的供给生活费用,还可鼓励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兼职,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赚钱的不易,培养他们的经济独立能力,从而更加理性的消费,让他们懂得赚钱的辛苦,知道“钱,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使他们在消费上更加理性。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也跟着发生变化。所以每个教育者也要跟着时代的进步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并对之加以分析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义不容辞把管理工作做好,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刘穗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中华医学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