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学风教育;教育方式
引言
过去大学生十分紧缺,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正是因为这份使命感,大学生自身能够保持较高的自我约束感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大不如前,大学生自身的光环不再,自我约束力也慢慢下降,此时如果不强化学风教育,搞好大学生学风建设,那么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就业会更加艰难,高等教育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强化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一、目前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的学生考大学只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还有一些人考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应该作为大学生考大学的目的。很多的学生没有认为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事情,他们把大学当作是自己理向实现的地方,在大学里肆意的挥霍,并没有为心中的那个真正的理念而努力。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开始放松自己,只是追求一些眼前的快乐,并且树立了一种不正确的人生观;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所在的学校或者是专业的不理想,而放弃学习,使得原本在高中时期养成的好习惯都付之东流。因为没有一个远大的理念做支撑又缺少一个明确的学目的,使得大学生出现很多的问题。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
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在大学中学习的课程在工作中不会被用到,所以不必学习;尽管在大学生中还是有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听课,但是,能够认真听的学生的数量很少;很会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三心二意,对学习没有一个严肃的态度;有些学生对于老师所留的作业不能够认真对待,只认为自己做了就好,并没有实际的通过做题得到一些收获,还有一些人甚至都不自己做作业,只是抄袭同学的作业,并没有走心;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不懂装懂,最后在考试中也不能够取得好成绩。这些学生在学期末进行考试的时候,多数会挂科,进而下学期进行补考,这其中还会有很多人补考不过,之后再进行重修。大学生在大学中多数都会有一种散漫的情绪,不论是对于一些学习纪律还是学校纪律都不伤心,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所学习的课堂也不会专心的研究,在考试中还会出现作弊的现象,并且作弊的手段逐渐的增多,面对学校的制裁方式也丝毫没有感到畏惧。
3.学习方法不灵活,满足于死记硬背
很多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养成了一种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因为在中学中,老师会直接的把学习中的重点内容给学生进行标记,之后学生只
需要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就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然而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很多的学生逐渐的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不能够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这种学习方法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大学中的学习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只依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在大学中更多的是要靠逻辑思维的。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方式优化对策
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学风教育的源动力
在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们的三观建立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决定大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随着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的思想不仅会受到国内的思想的影响,还会受到一些外来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大学中应该逐渐的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教育,进而使得大学生养成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所以,在大学中使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能够将大学的时光进行好好的把握。
2.大学精神的激励作用是学风教育的重要依托
大学精神是一个学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大学的灵魂的一个精神文明。这个精神的形成是在这个时代中的所必然形成的结果,这是一个人类发展的最终成果,一个大学想要进行良好的发展想要进行教育,那么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精神中可以包括多种的精神,像创造以及批评都是其中蕴含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坚固性。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度过的时间在其精神上有一定的引导以及激励的作用。大学精神能够对大学中的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精神的影响,这会使得学校的学生能够向着一个积极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不断的去影响更多的人。对大学生们进行精神层面的引导式一个很重要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大学生不断的追求突破。
3.加强管理,健全各种有关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
良好学风的形成需要有各项规章制度做保障。只要各种制度能够落实到位,违者必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学风建设就会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比如,对累计缺欠必修课学分达到25个学分及以上者应予以退学处理;因学业成绩不良按照学籍管理有关规定需要退学者,可中请试读,试读期汇合累计所欠必修课学分数不超过巧个学分者,为试读合格,否则必须办理退学手续;对打架斗殴、考试作弊者要予以严惩等。当然,管“严”不等于管“死”,要以人为木、对症下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扭转学风、促进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目的。
结束语
大学生学风教育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它需要教师,学校以及学生的共同配合,要通过实际调研,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学习型校园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推动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连续调查的整群抽样[J]. 张荷观.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1)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发展
2006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其中开设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涉及内容十分宽泛的诸多新课程。因此,提升高校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其成为懂艺术、懂教育、高修养的专业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1.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发展
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和教学基地实地参观考察教学三部分,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另外两类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重要纽带。对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是提升专业素质的最重要的方式。另外,高校的环境具有学术与教学双重氛围,是利于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联系起来的。课堂教学有两大模式:即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对于艺术教育学科的课堂,应以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为主,以传统教学模式为辅。如进行理论教学(如艺术导论)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可提高教学效率,而进行感受性教学(如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和戏曲鉴赏等)时,则应以构建主义教学模式为宜,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艺术氛围,达到鉴赏目的,受到美的熏陶。
2.从教师培训中获得专业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与追求有效的教学过程是人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①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若想“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必须不断汲取新鲜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充实思维与头脑。教师培训为这种提升提供了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途径。
3.从案例剖析中获得专业发展
案例剖析源于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②那么,高校艺术教育学科的案例剖析主要是指高校艺术教育学科的教师,根据所授学科的教学目标及特点,收集一定的课程教学微观程序,从中理出课堂中本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于实践中找出解决思路。这是一种由实践到实践的回归,即:课堂现象剖析—教学理论探索—课堂实践应用。如美术鉴赏中的“壁画欣赏”一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古代壁画的发展阶段为独立单元案例探究性地开展开放式教学。首先,将我国古代壁画分为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与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三种形式,进而将学生分为相应三个小组。课后学生们分组收集资料,了解该阶段的壁画发展概况、背景知识及技法特点。接下来,教师对学生整理出的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使其规范、简练而有条理。而后,各组学生派出代表演示本小组的资料、心得及结论,各小组之间可互相评论。最后,老师做出相应总结,使学生对于这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的绘画手法(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壁画)理解更为深刻,并选取适当的题材令学生临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操。
4.从教学研究中获得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指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科的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践来源。高校的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姚利民等认为高校教学具有“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高深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教学过程的探索性等特点”③,是“在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选择的决策过程”。④因此,袪除“教学研究是教育家们的事情”“我们只负责做好艺术上的事情”的思想,应该且必须积极而主动地进行教学研究,这也是教师对学生应尽的义务。
5.从项目实践中获得发展
高校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所高所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志。同理,高校教师的项目水平也是评价其教学等综合水平的一种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教师加强项目能力,提升项目等级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学科的高校教师也要积极进行项目研究,争取一些上水平、上档次的项目,从而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在项目实践中,能极大地提升其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结语对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不应只限于此,其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并结合本校生源、培养目标及教学理念等多方因素,方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美育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体现艺术学科的社会价值,为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雁芳.当代高校美术基础教学观浅谈.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9
2.王骁勇,祁国荣.高等师范美术创作教学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教育政策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无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无
教学研究
(10)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黄怡民
(13)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谈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 樊哲超
(16)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曾娅琴
(19)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性与学生主体性辩证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蔡扬波 孔凡芳
(22)关于机械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实践教学的思考——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何晶昌
(25)视觉表象在健美操运动技能教学前期中的应用再探 张晓玲 吴成亮
(31)话剧表演在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徐金鸿
(36)影响重庆三峡学院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及建议 张朝霖
(38)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吴卞
(41)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 刘佳陶
(43)提高《理论力学》教学质量探讨 何运祥
(46)提高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 涂正文
教学改革
(4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廖明霞
(51)人文素质培养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鲁祖亮 黄晓 张坩
学生教育
(5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研究 付国锋
(58)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应对方法 杜艳
关键词:校本教研;中学历史;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泱泱中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读史,可以明荣辱,知兴退,是因为历史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更是一种文明的轨迹和延伸、积累和扩展。历史记载着人类活动和发展的进程,历史学科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对当代的一种总结和映射、启发和创新。中学历史相对全面和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的发展旅程,对于当代中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增强爱国情怀、提升文学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中学历史学科的校本研究无论是从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都是势在必行的。
一、校本研究的相关介绍
1.主要特征:(1)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师在通过日常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分析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之进行探究和经验的总结,形成一套系统、有规律性和理论性的认识。(2)学校是校本研究的基地,因此研究的主题应该是基于学校实际而开展起来的具有“个性”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其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是有所区别的。(3)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校本研究的对象,通俗点解释,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时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校本研究的主体。(4)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研究的目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基础和前提。(5)校本性、科研性、人文性、牵引性、依托性是校本教研的五大特性。
2.校本研究的常见开展形式:(1)专题讲座促观念更新;(2)案例分析促教学反思;(3)专家指导促骨干成长;(4)学术沙龙促交流沟通。
二、校本教研对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校本研究可以使中学历史教师实现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大大有利于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缺乏科研含量,往往只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或受教学大纲的牵引来进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充当了教育教学理论的推广员。校本教研更多的应该是基于不断变化的实际而延伸出来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产物,所以它应该具备创新性。要探索新的理论,构建新的模式,教师在这个创新、突破的过程中,会成功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大大有利于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2.校本教研为中学历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校本教研的对象已由微观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转向中观的学科课程研究和宏观的学校办学特色研究,大大扩大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使中学历史教师的教研视野和思维有了全新的蜕变。另外,学校也会更注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在服务意识和服务空间上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为中学历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3.校本教研为中学历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集中的教研主体是全区的学校和教师,而不是某个教师的单个力量,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教师通过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可以大大扩展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再如果有效结合个人反思,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
创办特色学校,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全能型的社会储备人才,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目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校本科研的主体,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学校教学综合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而校本科研是造就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的新的推进策略,教师也应认清自身的职业特征和职责,强化自身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立足教学实际,洞悉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为校本教研提供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校本教研,对学校而言,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对学生而言,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为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因此校本教研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希望相关教育部门引起重视,顺应时代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裴长安,张睿锟.刍议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10,3(8):54-56.
[2]卢海林.新课程下历史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2012,7(14):86.
[关键词]教学资源研发;教育技术范式:教学研究;国家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2-0048-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0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当中,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对高校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重学术、轻教学的观念产生了冲击,要求高等学校强化其教育教学职能,高校教师必须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改进教学的研究中。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利用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是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由于教育技术突出强调教学设计,不断努力将新型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因而成为当代高校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对很多高校教师来说,究竟应当如何开展教学研究、什么样的成果更有助于改善教学、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等问题仍不够明确。因而有必要对教学研究范式做更进一步的概括研究,寻找开展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研究范式问题研究简述
库恩最早使用“范式”概念来说明科学研究的发展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在库恩的思想中,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对研究特定领域或学科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理论的本质所持的共同信念、看法或观点。也就是说,一个范式总是包含了研究者群体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个方面的基本承诺,是由研究者群体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总和起来构成的共同信念。
由此可以推论,教学研究的范式包含着对教学研究领域特定的共同体、对教学研究的特定认识、特定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乃至特定类型的研究成果形态等多方面的内涵。从范式的概念来看,从范式的角度描述教学研究,可以更加完整的说明教学研究的不同层面,便于比较不同研究者对教学研究的理解。
教育学科的学者从60年代开始使用这个概念来总结和描述教学研究的不同形态。盖奇(Gege)、多以利(Doyle)、舒尔曼(Shulman)、胡森(Husen)、波普克威兹(T.S.Popkewitz)、特因曼(A.Tuiirlman)等西方学者先后对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进行概括。
1988年,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翻译收录了胡森的《教育研究的范式》一文,开始了我国对西方教育研究范式概念和类别的介绍和阐释。笔者通过CNKI检索看到,1990年以来,题名中包含“范式”一词并同时包含“教育研究”或“教学研究”的文章有205篇,2005年以后一直保持在每年20篇左右的数量上。这些文献当中固然有些并未在教学研究范式的意义上使用“范式”一词,但从文献总量上仍可以看出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表1关于教学研究范式的归纳概括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1)主要依靠研究者个人经验积累的材料、采用归纳概括的途径来形成结论,并未通过内容分析等方法去收集相对更为客观的资料而寻求更为可靠的结论,使得范式归纳的过程和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研究者个人经验的局限。对大家已经熟知的范式,这种途径或许显得便捷:但对研究者个人经验所未及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途径则往往难于发现新的研究范式。(2)多数范式分类的依据实际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研究方法的差别和解释观察数据的理论视角,且研究方法又更显突出。尽管以上学者并不一定明确说明其范式归类的主要依据是研究方法,但他们概括归类结果却都表现出对研究方法的较多倚重。众所周知,在范式的构成中,研究方法乃至解释数据的理论思想都分别是一个重要的成分,却不是唯一的成分。现当代教学研究往往可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甚至这些方法可能基于不同的研究理念,也就是说,研究过程越来越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将研究取得的产品、成果也考虑进来,才能对一项乃至一类研究背后的理念、追求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对形成对范式的分类、概括。(3)进而,以上概括提出的各种范式,无论是在哪一个分类体系之下,几乎全部都是以探索或解释教学现象或规律、深入认识教学过程为目标,属于以获取认识为目标、以论文或著作等文本为成果形态的研究范式。但要想改善教学实践,仅仅认识教学过程规律并不足够。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知行关系”问题,显然,知道该如何完成教学同时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现实中,几乎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就如何教学夸夸其谈,但真正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完成有效学习的教师却凤毛麟角,因而,解决如何用认识指导实践、如何将认识转化为实践的问题是教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以上总结提出的各种研究范式在这个方面的作用都还十分有限。(4)教育技术是教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其研究范式应包含于以上观点当中,但更多的研究者并未在范式层面给予必要的概括描述。这主要是由于教育技术形成时间较为晚近,特别是在很多欧美国家中并未明确区分教育技术与教学论,而国内范式研究主要来自教育理论学科,似乎更倾向于将教育技术视为技术人员的常规工作,未能对教育技术研究给予必要的关注。只有盖奇的教学研究范式思想中以机器范式和互动教育技术范式、教学设计范式有所涉及,但也并未得到其他范式研究的响应。
那么,教育技术研究是否具有独特的范式?教学研究的教育技术范式在哪些方面与其他范式相区别?
二、关注教学资源研发——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育部于2003年4月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带动全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出台,在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做出调整的同时,坚持开展这项工作。同年11月,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进一步明确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将精品课程工作具体调整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政策引领下,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成为众多高校教务部门、教师团队的重点工作,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或研究报告,说明课程建设在组织实施、教学与教学管理方面的探索与收获。因而,尽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或获评的课程曾受到一些批评,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仍不失为2003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对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是掌握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研究情况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笔者对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文献计量分析,以下概要说明检索过程和获得的数据结果。
笔者将“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界定为题目中包含“精品课程”的文献,于2011年2月对CNKI中2003年-20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剔除数据库错误文献后得到3324篇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相应检索结果会因CNKI更新而变化)。其中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分别为2999篇和58篇,其篇均被引用频数分别为1.8690和0.9655,表明精品课程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相关性,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掌握精品课程相关文献发展情况,笔者于2013年7月6日再次进行文献检索,两次检索获得的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士论文两类文献合计数量如图1所示,显示出2003-2010年期间精品课程相关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表明精品课程研究曾一度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投入。但2011、2012年相关文献数量较2010年有所下降。
筛选2011年检索获得的文献,剔除宣传性文献后得到2735篇研究性文献,占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89.47%。经逐一浏览主要内容将文献归并为10个类型,课程案例报告类文献数量最大,达到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36.67%,分别概要介绍某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主要论说课程教学思想和实践效果,大多综合总结课程经验,面面俱到而有欠深入,虽然数量最多,但就本文关注的问题而言则有效信息较少。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类、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理念或支持研究类文献分别达到19.59%和17.30%,在研究性价值较高的相关文献中成为主体。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研究类和教学管理类文献分别仅有2.91%和0.49%的比例,精品课程应用研究类文献也仅占1.41%。以上5个类型的文献以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合计占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61.07%。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研究类文献是精品课程相关文献中教学研究的主要类型之一,可进一步分为4个子类,各子类文献的分类计量见表2。
不难看出,教学手段相关的两类文献的数量明显高于教学理念方法相关的文献数量。出于我国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表达习惯,教学手段是一个更加广为接受的术语,很多人将其视为教育技术的同义语。仔细推敲教学手段的含义可以看出,这个术语主要对应于教育技术学领域“媒体”和“资源”的概念:当某种学习资源通过特定的媒体得到传播,其整体正构成了一种完整的教学手段。
根据以上文献数量情况可以看出,在2003-2010年期间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当中,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尤其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成为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实上,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资源的关注不仅在文献数量方面显现出来。就人们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讨论和建议来看,教学资源也受到更为普遍而急切的关注。无论是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同源自麻省理工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CW)进行比较,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可及性”的研究,还是从不同角度对精品课程资源所做的计量分析与评价,乃至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背景下对精品课程资源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其核心问题都是教学资源。这已经说明教学资源对教学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工作调整当中,一方面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名称细化调整为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也将负责执行这项工作的机构由高教司理工处调整为条件处,也显现出对作为教学条件的“资源”的进一步关注。
三、来自教育技术学科的教学资源研发范式
1.教学资源研发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教育技术范式
在精品课程相关文献分析中看到,教学资源研发类研究与其他研究明显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研究理念与成果追求、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群体等多个方面,对应库恩关于范式的描述可以看出:教学资源研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研究范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出教学资源研发这种新型教学研究范式,是基于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的实证分析,如果需要,更大范围上的实证依据也不难获得。
(1)在研究理念与成果追求上,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确信,创新开发的教学资源能够结合教学问题实际情况而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有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因而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更多的致力于追求教学资源形态的研究成果,关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其他教学研究则主要追求研究报告、论文和著作等形态成果,更关注对教学规律取得理性认识。
(2)在过程与方法上,执行产品研发的思路、创造出新颖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研发活动的鲜明特征,常见的调研访谈、教学实验或逻辑思辨、人文诠释等则作为产品需求分析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方法。
(3)在研究群体方面,精品课程相关文献中的资源研发类文献的作者群是教学资源研究范式的研究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更大的范围上看,教育技术学领域一直关注课件、教学平台等的研发,实际上已经将教学资源研发作为主要研究范式;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立体教材开发等研究也可视为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案例。
(4)从学科归属的角度上看,教学资源研发是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范式。这不仅体现在从事教学资源研发的主要人群、研究理念与研发过程等方面,而且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教学研究对教学资源问题的关注主要来自教育技术领域的引进和推动。我国最早在题名中使用“学习资源”的文献是张祖忻、施行1980年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上的《学习资源》一文;而最早在题名中使用“教学资源”的文献则是赵志明1997年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上的《电子教学资源的成本收益分析》:迄今为止,题名中包含“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的文献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文献来自教育技术学科。
2.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成果的价值是判定一种研究范式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长期以来,在以往的教学研究范式下,教学研究一直强调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规律的探索,强调研究的认识属性和价值,形成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这样的努力虽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或参考借鉴价值,却并不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直接的支持,而广大师生最为需要的帮助却恰恰是这种支持。教学资源研发范式以教学资源为主要研究成果,这种范式的价值首先表现为教学资源的价值,也就是说,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价值主要通过教学资源对师生的支持作用体现出来。
(1)教学资源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作用
教学资源对高校教师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教学实践的直接支持和对教师教学发展的引导。对高校教师来说,其教学的改善和发展主要依靠教学资源的创新和推广。一本内容和形式都编排恰当的教材或教学指导书,一个形象直观的交互动画、一道引起学生思考的习题甚至一个贴切的隐喻等等,这些资源能够为教学带来的帮助远远比论文和著作更为直接而实效。这一方面是因为更多的教师并不能够充分研读浩如烟海的论文和著作,另一方面,思想和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学计划或方案、教师演示的条件或教师讲解时使用的材料,才能在教师工作中实现。即使高校教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研读教学论文和著作,如果没有相应资源的支持,也不开发相应的资源,他们也就很难将思想、理念转变成为教学实践活动。因而这些教学计划或方案,包括经过有效性检验的习题、隐喻等等敦学资源能够更为直接的支持教学。
不仅如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也同样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持。教学发展是一个实践的概念,仅仅通过研读几篇丈章、儿本著作,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能力能够得到的发展大多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教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的改进。教师只有通过对特定教学方案的执行和体验或对其他教学资源的利朋而切实改善了教学,才能真正对教学资源中包含的思想和理念形成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因而教学资源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
(2)教学资源研发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人们习惯于将教学内容和教材做近似理解。但实质上教材是资源的一种形态,而教学内容则是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知识和态度,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则实质上是行为习惯或动力定型。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就表现为资源形态,包括教材或其他形态。但只有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资源才能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从而启动学习过程,因而,获取并使用适当的资源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
进而,教学内容可以理解为对学生“未知”领域的局部说明。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学过的知识等去解释新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是学生借助自己的“已知”去解读“未知”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唤醒、补充、直观化相关的经验,从而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供方面,成为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此外,教学资源还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就同一教学内容而言,不同的学生对资源的需求与期望并不相同,某些资源会更适合于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研发丰富的资源,才能确保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效。
(3)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意义
教学资源研发范式并不直接追求教学的知识本身,而是追求教学知识的技术转化和教学资源与过程的技术创新,是教育技术基本理念的鲜明显现,同时也代表着教学研究从科学研究走向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走向。很多学科领域都早已完成从科学走向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并存的转变。教育教学领域的知识探索虽然关注实践,但一直未能走上明确的技术化的道路,这恐怕是教学研究未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充分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出现和发展同时也代表着教学研究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途径。
3.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特征
追求资源形态的研究成果是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最关键的特征,在这一前提下,教学资源研发同以往研究相比,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兼顾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工作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能够支持教与学活动的各种人力和物质条件”。从使用教学资源的主体来看,教学资源可分为教师工作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两类。对学生学习来说,教师的讲授、演示乃至对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学生学习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改善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因而教学资源研发的理念不仅关注学生学习资源,同时重视教师教学工作资源的研发。
(2)强调“设计的资源”
从教学资源的来源上看,教学资源可分为设计的资源和利用的资源两类。在以往的教学资源建设当中,“利用的资源”占有很大比例,但由于可利用资源并不能够准确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对学习的支持作用有限。教学资源研发的理念强调基于学习需求而设计和开发专门用于学习的资源。
(3)关注微观层面的资源创新
从教学资源的形态上看,教学资源可分为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学习环境。由于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而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则同具体的教学情境联系更为密切,因而,在追求教学支持系统的创新的同时,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更强调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开发,强调在微观层面上针对特定学习者、特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有实际效果的资源创新。
(4)强调教学需求分析和产品教学测评在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研发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需求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资源应用与评价。需求分析环节要完成学习需求分析的工作,即针对学习者在学习特定教学内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时事实存在的困难和障碍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而明确资源研发的目标,对拟研发的资源做出足够清晰的描述。资源的应用和评价与常见的教学实验研究相近,通过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观测来评定资源的效能。
四、教学资源研发范式的发展
本文基于对国家精品课程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教学资源研发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型范式,这种范式与其他范式无论在研究理念与成果追求、研究过程与方法和研究群体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根本上看,一种范式是否能够存在和发展,关键还是在于是否创造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实当中,教学资源研发范式下的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丰富,为教学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也仍然有待加强和改善。不断研究开发、从而创造更多有效而新颖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研发范式发展的关键。
但就目前而言,教学资源研发在教学研究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的研究者将资源研发视为技术人员的工作,对其研究属性未能给予充分的认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资源研发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教学资源可能是微小的,并因其“小”而为人们忽视,但这些微小的资源却往往是教学中非常需要的支持条件:对一个深奥抽象的理论原理的教学来说,一个准确解释理论内涵而又便于被学生接受的比喻可能非常微小,但能够给学习提供的帮助却无法估量,可能延续很长的时间、扩散到很大的地域范围,并最终影响一代又一代众多的学生。很多教师甚至专家可能终其一生也未能找到或创造出某些自己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相应知识产权的认定和保护机制不够完善,不利于激发资源研发的积极性。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进程中,知识产权问题一度引发争议、有关部门专门就此立项研究充分说明产权机制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产权认定,教学资源研发成果的地位也就很难确立,这个问题在人们习惯于文本形态的研究成果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教学资源研发范式本身也有待进一步地完善,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进而才能纠正人们对资源研发的认识偏差、促动相应机制建设。当前教学资源研发存在的不足主要是资源研发中对教学的研究不足。教学资源研发应由教育技术人员、课程教学专家组成团队协作完成,教育技术人员同课程教学专家保持密切联系是资源研发的前提。
《信息技术环境的‘国韵系统’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研究》子课题《网络环境下优化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过程的研究》。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实验组,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同时也就开始我和“国韵”少儿汉字输入系统的不解情缘。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教学以及课题研究,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国韵”输入法在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特别是在汉字教学和汉语拼音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一年级时,首先学会国韵输入法,通过计算机键盘辅助拼音认读,孩子们在掌握计算机拼音输入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识字的速度,扩展了识字的数量。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语言能力和知识积累最为重要的时期。语言能力和知识积累是儿童综合素质的中心内容。当代的孩子受社会环境和媒体等多渠道的影响,知识积累又早、又多、又快,到5-6岁的时候已经懂得的很多,知道的很多,会说很多话,能同大人交流的范围很宽,他们能够理解的词语所覆盖的汉字远远超过小学低年级课本所包含的汉字。相当多的孩子,其知识所覆盖的汉字可以达到常用字3000-3500个。问题是他只会说,但不认识、不会写他所说话中的全部或部分方块汉字。为了让孩子早认字多识字,几十年来专家们发明了几十种识字教学法,在特定环境下专门识字,颇有成效。但从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任何一种专门的识字法都不适合大面积推广。语文课不单纯是识字课,而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途径;用汉语拼音帮助进行综合素质训练,同样被证明是一种有效途径。
“国韵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是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中实施早期教育的重大突破,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思想。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促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交际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随着小学低年级语文中汉语拼音、识字、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运用“国韵系统”作为认知工具,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设计动手能力、应用操作能力。
我校在近三年的教学研究中,探索形成网络环境下“国韵系统”与语文整合教学的拼音、识字、阅读、习作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系列。探索在语文整合教学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早期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以信息技术环境的“国韵系统”平台,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知工具,以此促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交际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学生、教师、学校)汇编(集)为文本或电子版课题研究成果资料。
“国韵系统”以声调符号标调:分别以-、/、v、\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同国家标准汉语拼音一致,小孩子容易掌握、容易学会。该系统不仅具有输出方块汉字、而且具有输入输出标准汉语拼音的功能,以“国韵系统”作为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种认知工具,能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国韵系统”以词语为中心进行汉字输入,重码少的特点,减少选字环节,减轻识字压力,提升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汉语拼音、口语交际、识字、作文教学研究,取得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突出“国韵系统”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研究,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试验初期我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实践与体验。
1、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指导学生指法的练习,消除学生“一指禅” ,国韵输入法正好配合了学生指法的练习。
2、国韵输入法让学生尽早的进行了大小写字母的区分,教师利用教学对学生的大小写进行指导。
3、教师放手让学生看打或听打词语,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学生能整篇打出文章。
4、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用眼要求,制定出了保护眼睛的措施和规范,避免学生因过度用电脑视力下降。
全书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划分为10个章节,每一章节都由一位学者负责统筹并撰写本章导言(Introduction)。通过对目录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诸多有益经验。不同于我国的传统学科范畴界定,《手册》将音乐教育研究领域概述为政策和哲学(Policy and Philosophy),教育语境和课程(Educational Context and the Curriculum),音乐性发展和学习(Music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音乐认知和发展(Musical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社会和文化语境(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音乐教师教育(Music Teacher Education),音乐教育与学科关联(Music Education Connections),神经科学、医学和音乐(Neuroscience,Medicine and Music),普通教育成果(Outcomes in General Education),研究设计、批评和音乐教育评估(Research Design,Criticism,and Assessment in Music Education)。反观我国的音乐教育导论性质的著作⑥,通常划分为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社会功能、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音乐教育课程、音乐表演学习与教学、音乐创作学习与教学、音乐欣赏学习与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和识谱技能学习与教学、音乐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媒体、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育研究、音乐教师。
显而易见,中国音乐教育学者习惯以“专业(方向)”这样的定势思维对本学科展开分门别类的研究,侧重于对单一专业方向的挖掘却似乎忽视了不同方向、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音乐教育作为介于音乐学和教育学之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必须具备宽阔的研究视域和较高的观察视角,必须时刻关注音乐学科和教育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手册》的合理之处在于其目录中所呈现出的良好的多学科研究倾向和独到的学科关联,下面将以本书为主体,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现状选取部分章节进行比较研究。
近十年来,学界对于音乐教育哲学这一议题展开了持续而激烈的争论,但是对比《手册》中“政策和哲学”而言却显得眼界不够宽阔。众所周知,我国新一轮音乐教育哲学议题引起争议的主因之一便是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这一论述。政策和哲学都属于较为宏观的层面,而政策的制定又直接由参与政策制定的学者的哲学观念所决定。反之,国家政策中的文字表述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音乐教师和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哲学导向,将这两个议题纳入同一章节统筹思考可谓是十分的精准。说到“音乐教育政策”,中国音乐教育学者在此方面也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较具深度的学术成果⑦。不过一方面这些成果多为史学方面的汇编和研究,且对于音乐教育政策法规的学理、法理构建和当代音乐教育政策的法律体系构建以及我国音乐教育政策制定的趋势和规划涉及较少,还未能真正对这一领域进行有效研究。对比《手册》,塞缪尔・侯裴(Samuel Hope)《政策框架、研究和K-12学校教育》(Policy Frameworks,Research,and K-12 Schooling)分别从政策(Policy)、框架(Frameworks)、结构和复杂性(Structures and Complexities)、政策力量和技巧(Policy Forces and Techniques)、政策和音乐研究的性质(Policy and the Nature of Music Study)、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等方面结合K-12学校教育标准对音乐教育政策的法律框架建立、有效性运行、相关组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且极具深度的剖析,对本章起到了导论性的作用。此外,约翰・J.梅林萌(John J. Mahlmann)的《MENC:一个恰当的案例》(MENC?押A Case in Point)、拉尔夫・A.史密斯(Ralph A. Smith)的《政策制定的近来趋势及问题》(Rec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Policy Making)、约翰・W.里士满(John W. Richmond)的《音乐教育和法规研究》(Law Research and Music Education)等文也都在各自的侧重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论述。
在此需要提及的是,在以上文章中大量出现的“推广”(Advocacy)一词。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特别关注音乐教育推广(Music Education Advocacy),推广即意味着需要音乐教育者及音乐教育相关组织通过游说、宣传等途径取得政策制定者、富人和公众对音乐教育的认同和支持,从而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更好地提升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展开音乐教育课程及相关活动。如何发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在更广泛的层面取得学科认同和支持是十分值得各位同仁思考的议题。目前我国音乐教育遇到的困境较多来自于公众的不认同,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习一些音乐,尤其是器乐技能,然而如何使这样的愿望转变为对于包括学校音乐课程在内的学科认同还十分遥远。同时,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九大音乐学院也相继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然而其地位依旧十分尴尬,“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行”的偏颇认识大有市场,这是需要同仁们进行反思的。“推广”一词不仅需要获得外界的认同,更需要明确学科定位,寻找学科自身价值,提升本学科从业者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余丹红曾言:我国音乐教育学科依旧未能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科定位未能厘清,学科准入门槛较低。单纯的哲学层面的争论似乎并不能解决这一看似简单实则艰深的问题,如何使音乐教育学科合法合理?从音乐教育政策和法规这一角度出发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自从1980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人文系副教授、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系列讲学中首提“音乐治疗学”开始,我国音乐治疗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纵观我国的音乐治疗领域和相关论著,其研究视野都集中于对普通人群心理和生理疾病的音乐治疗方面,偶尔涉及到专业音乐人群也是诸如对舞台焦虑等方面的关注。在《手册》“神经科学、医学和音乐”这一章节中,克里斯・齐斯基(Kris Chesky)、乔治・康德拉克(George Kondraske)、米丽娅穆・亨诺克(Miriam Henoch)、约翰・希普尔(John Hipple)和伯纳德・卢宾(Bernard Rubin)等人通过联合撰写《音乐家健康》(Musicians' Health)一文,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对专业音乐人士的健康问题予以关注。他们在国际交响和歌剧音乐家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ymphony and Opera Musicians)、北德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等相关机构组织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单簧管和小号的实例分析展开音乐教育视角下的相关论述。撇开其文章内容,尽管音乐治疗学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联早已为学界所认同,上海音乐学院更是将音乐治疗列于音乐教育系的专业序列,然而音乐治疗和音乐教育之间的交集更多的局限于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矫治以及通过音乐教育对中小学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和人格塑造这一领域。通过《手册》的相关文章,我们认识到,在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学科的交集里,我们有着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
诸如此类尚有很多,笔者认为,《手册》的意义除了其实质性的学科知识之外,更具价值的是本书的章节划分和选题所传递出的与众不同的学科研究理念和新的学科走向。本书用一个章节来专题论述神经科学、医学和音乐的重要性,尽管刘沛教授在本世纪初便提出“脑科学将会成为21世纪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基石”⑧,慕尼黑音乐和戏剧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音乐教育系主任沃尔夫冈・马斯特拉克(Wolfgang Mastnak)教授多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也曾提醒要关注音乐教育研究中神经科学理念。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甚微,究其原因,学者的学术背景单一可能是最主要的。如马斯特拉克教授拥有心理学、数学、音乐教育、音乐治疗四个博士学位,他在应用神经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时就显得游刃有余,而我国学者却只能感到力不从心,这需要反思我国现行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体系。受制于我国整体的高校培养体制,如何在大规则束缚之下尽量培养本专业学生对于多学科(尤其是心理学、脑科学、统计学等理学知识)的学习,就需要我们好好加以思考规划了。值得欣喜的是,在近日教育部下发的《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拟从2014年起,提高艺术类招生文化课的控制分数线,其中音乐专业学生不能低于同批次普通文理科考生文化成绩的65%⑨。教育部此举就是希望能够提高艺术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更高层次的跨学科高水平人才做准备。
在阅读《手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作为西方世界音乐教育领域的一本重要著作且汇集了众多知名学者参与撰写,在其目录中却未能发现“Pedagogy”一词,也没有出现国内每一本音乐教育学专著必会提及的奥尔夫、柯达伊、铃木镇一、达尔克罗兹等国际著名教学法。笔者联想到马斯特拉克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曾言,西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专门学习这些教学法,因为它们太老太落后了。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音乐教育学科长期远远滞后于西方,需要对奥尔夫等教学法补课学习,但是30年过去了,如果我们还仅只停留于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音乐教学法的话,那就真的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我们必须逐步将学科从前科学主义向以心理学、脑科学介入的科学主义阶段过渡,通过相关途径同西方同仁一道展开对当代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当然,不可否认,有一批同仁已经意识到了我国音乐教学法研究的弊端,如谢铭磊对约翰・法尔阿本德(John M.Feierabend)音乐教学法的研究⑩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于近年展开的同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11}的交流合作都是这些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尽管本文只是选取了几点进行较为粗浅的比较研究,但笔者希望通过对于本书的介绍以及相关目录的摘抄和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音乐教育界同仁对于中西音乐教育差异的思考,在突破传统音乐教育体系思维脉络的同时,以一种更加关注学科之间内在关联的理念展开音乐教育的相关研究,更好地推动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实质性的内涵建设。
①Richard Colwell,Carol Richardson .“The New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②据余丹红所说,本书已于2011年进行了再版工作,不过笔者目前尚未看到有发行售卖信息。
③在进行相关搜索时皆以″ The New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为关键词,由于不同的中文翻译方式无法进行精确检索,故并不排除有作者引用时只注明其中文译名的情况。
④杨艳迪主编《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余丹红执笔第十一章“音乐教育学”延伸阅读;覃江梅《审美与实践之维: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
⑤在非正式出版领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自2004年首次招收音乐教育各方向硕士研究生开始便将此书列为参考书目之一。同时,如谢嘉幸等学者也曾在不同场合对此书有所提及。
⑥在此以曹理所著《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为例加以比较研究。选择此书并不是批评曹理或其著作,而是因为曹理作为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及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学界影响深远并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⑦诸如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张援、章咸《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张援《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法规文献汇编》(1990―2010),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金亚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学校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教育探究》2009年第3期;邬美洪《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法规的历史演进》,《文教资料》2010年第2月号上旬刊;薛南《建国前音乐教育法规研究》,《北方音乐》2010年第5期;杨和平《清末明初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交响》2011年第4期;代苗《20世纪以来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发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方骞《清末明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李宁《新时期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等。
⑧刘沛《脑科学:21世纪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基石――围绕“莫扎特效应”的科学研究和展望》,《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印发《艺术学门类专业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10}谢铭磊《法尔阿本德及其音乐教学法初探》,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课题组在教育部艺教委的组织指导下,编制了本门课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根据纲要组织专家编写了这门课的推荐教材。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介
“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树立从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
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音乐教学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明确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要求;掌握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熟悉学校音乐教学的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进一步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了解国内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了解国内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拓展教学与研究视野。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音乐教材分析、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等方面。
其中,“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涉及学校音乐教育基本原理、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内涵及关系等内容。
“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改革和发展”涉及学校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音乐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展望以及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音乐教材分析”涉及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实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所用教材的选编原则,编写理念、编写内容、课例及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理解学校音乐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等内容。
“音乐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包括学校音乐教学原则、模式、音乐心理发展分析和普通学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特征及音乐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习现当代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音乐课堂教学的备课、教案编写和上课等环节。
“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学习评价的理念、过程、方法;掌握音乐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基本方式;通过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学习与探讨,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备课、上课和学生的学绩、学力的考核指标、命题设计及评定标准。
“辅导课外音乐活动”包括策划、组织、辅导课外学生乐队、合唱队等音乐社团及音乐主题活动,以及策划、组织、辅导社区的群众性、社团性的音乐活动等内容。
三、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方面,“纲要”要求:1 重视培养学生对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态度。在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及音乐教学技能的同时,激发音乐学习热情,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充分认识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要掌握教育教学原理,也要坚持联系教学实践。在有目的地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加强见习、调查、试讲、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鉴于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堂教学经历,建议在此课程学习之前,有教育见习作为预修课程,使学生从教学现象和问题思考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3 音乐教学技能掌握与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力求在关注音乐教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结合音乐教学改革实际,引导学生发现、调研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培养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为学生音乐教研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条件
在教学条件方面,“纲要”分别从教师和教学设备两方面作了要求:1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最好具有学校音乐教学经历。2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微格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应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音响资料,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小学、中学和高中音乐教学使用的音乐教材、教师用书、教学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音乐课堂教学用乐器,如:竖笛、口风琴、奥尔夫乐器等。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方面,“纲要”要求: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读书笔记、阅读卡片、课堂教学设计、模拟试讲、课程论文、笔试等方式反馈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又关注学生学习目标完成的质量和程度,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作出整体性的学习评价。2 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在分环节试讲、分专题试讲、小组试讲以及模拟课堂试讲中,对学生的备课、说课、讲课及教学反思进行自评、互评、他评。3 评价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和教学创新能力、音乐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能力、学科基础理论掌握水平、教材分析能力的质性和量化评价。建议平时成绩占30%―40%,考试成绩占60%―70%。4 一本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学生修习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6学分。建议第三学年开设本课程。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的特点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必修课的教学,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作为这门课程教学的推荐教材。这部教材以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为编写背景,将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遵循原理与操作相联系、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编写原则,其内容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一、明确课程性质,定位培养目标,强化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要求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这门课程,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具有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
其课程总目标体现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指导工作,为教育实习及教师资质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选编教学内容体现了原理性、学术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兼容的特点,体现三个结合的原则
1 学科内容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的编写内容既体现了音乐教学论的基本框架,也关注了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和前沿、热点问题;既有传统教育理论的介绍,也有现当代教育思潮的阐述,使学生能及时追踪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较快地衔接和适应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际,为学生教育实习和继续发展打下基础。其内容体系包括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和音乐教材教法两部分,既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也包括了音乐学科教学法的学习。
2 国家课程指导与校本课程研究和校外音乐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内容体系不仅考虑了《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现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同时又联系学校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将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纳入教学中,强调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学校及社区的音乐教育教学资源。
3 音乐教学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这部教材的编写体系以音乐教学实践为引导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并侧重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分析。避免孤立陈述基本概念和具体教法,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具体分析中,将音乐教学的概念、定义及原理适时、适量地穿插其中,体现了学科理论的基础性、教学改革的前沿性及实践活动的操作性。
三、教材结构便于学习和阅读,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体系和结构从历史到当代,从原理到实践,从课堂到活动,从教学到评价,具有内容的跨度和张力。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习目标”为引导,以“相关链接”扩展知识视野,以“思考题”促进教学反思,以“扩展阅读”提供自主学习资源。不仅能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和继续进修的音乐教师们提供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和支持,并通过阅读和学习,促进他们以新的视点和角度来面对和探讨新世纪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新问题。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迫使我们急需对我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深入地研究,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以就业为导向,以幼儿教师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学前教育课程,组织实用教材,建构实习实训基地,以实习实训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顺应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本质,使模块式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背景
当前我国学者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者较少,并且鲜有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对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开发程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二对国外教学模式理论的论述,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案例、教学实例研究过少。三是虽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对我国学前教育现实需要的考虑,实践起来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意义并不大。理论研究者少,实践层面更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实用教材。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大部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对职业发展需求缺乏关注。
二、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方向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所在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运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和初步成果。主要做法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现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改革为个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在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态度领域)、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通过一个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抽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资借鉴的、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三、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一个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首先必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国情,从“幼教师资调查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环节,做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称之为“五环节周期循环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环节。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幼教市场需求,正确作出模块设置的决定;二是模块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幼教市场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学制等。
第二环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环节。经过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模块,就需要研究模块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
第三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教学软环境和开发教学硬环境两方面内容。软环境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及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校本教程的开发。开发教学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实训室的开发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第四环节:教学实施与管理环节。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一是入学水平测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试环节必须通过普通话口语表达测试;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计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计划;四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定,这是模式化教学成果的考量与展示。
第五环节:教学评价与考核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四、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构建模块
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课程模块,建立科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为了模块的可操作性,整合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从而进行口语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将模块细化为语音训练、朗读、说话、讲故事、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等六个项目内容。见模块表一
同时,着手对口语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的研究,体现在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生动化、专项化、应用化和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设定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及同行评价,学生及考试评价这几个方面幼儿教师口语模块教学进行评估与反馈的研究。见评价表二及评价表三
五、实施效果
我国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课程模块化教学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进步中。这种模式化教学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放在首位,课堂可操作性强,并且教学效果显著。徐州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100%,在幼儿园受到单位的好评,这得益于科学的培养模式锻造了学生完备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唐保华.模块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
[2]李梅,康国初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01).
[3]张海霞,李俊武.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圈,2007,(17).
[4]姚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
[5]寿祖平.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35).
[6]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借鉴CBE理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模式[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8]乔以斯韦尔著.教学模式(BrueeloylelMarshaweil.models of teaehing),节选自丁证霖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9]冯克诚,西尔袅.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10]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