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43-03
伴随着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持续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到2012年底,我国在校本专科生达到2916万,在校研究生接近208万,再加上每年1.3%~1.6%的扩招速度,到202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5000万[1],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中等国家全国的人口数量。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学习生活、衣食住行,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校的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走进了大学的象牙塔,他们是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的,他们接触校园以外世界的机会很少,甚至说他们有“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嫌,他们很少接触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于是他们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消费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现状透视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整体情况
相关调查显示,整个大学生群体都以纯消费者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绝大部分消费支出由父母提供,其中补充有14%的助学贷款,11%的勤工俭学,8%的各种奖学金,而且即使个别学生能够获得少量收入,也不能维持自身生活,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阶层是社会和国家纯寄养的群体。既然是完全靠外来供养,就存在一个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怎么样的消费水平?根据调查,500元以内/月的占18.9%,500~800元/月(含500元、800元)的占65.6%,800元以上/月的占15.5%[1]。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总体上尚属合理。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在五大方面:饮食消费、通讯消费、物品购买消费、应酬消费、其他消费。
1.饮食消费。资料显示,一个大学生平均70%的消费出现在饮食上。反映出,大学生正值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食物需求量较大,也侧面反映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价格较高。在饮食消费中,也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就是部分女生饮食消费比重过低,人为的减肥节食,一个方面部分男生饮食消费比重过高,主要是应酬吃饭过多,造成消费支出的剧增。
2.通讯消费。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对手机的要求高,手机更新速度快,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600元以下手机持有者占32%,600~1000元手机持有者占53%,14.5%的拥有1000~2000元的手机,2000元以上的手机使用者较少[1]。另一方面,普遍大学生手机话费月消费很低,主要原因是现代通讯交流方式的增多,联系渠道的丰富,使得手机联系的功能被大大降低。而网络上网费用却在消费中稳中有升,网络交流的及时性、平等性、快捷性,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
3.物品购买消费。这一部分消费是大学生群体消费差距的主要环节,八成左右的大学生月消费在300元以内,也有学生月消费千元以上。大部分同学此方面的消费是理性合理的,但对于物品购买月消费过高的同学,要不是家庭条件优越,购买高档名牌物品;要么“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节衣缩食购买名牌的,而这部分学生群体也是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群体。
4.应酬消费。大学生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涯与社会几乎是脱节的,他们融入社会的渴望感可想而知,于是许多在校的大学生把大学当成了“小社会”,开始把社会的许多秩序规则引入到了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应酬消费出现了,各种节日,各种礼物,各种饭局,主要表现在男生,也有部分女生。而且除了“礼尚往来”的应酬消费之外,还存在一个突出的内容“恋爱消费”,这部分消费甚至是全天候、全地域的,男生买单的占到85%,这就加重了大学生尤其是男生的经济负担,而且因为“恋爱消费”引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暴力犯罪。
5.其他消费。其他消费主要涵盖三个方向的内容:学习消费、就业消费和应急消费。这些消费内容对于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1.追求个性化。不管吃穿,还是住行,务必实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而部分大学生将个性化作为消费观的一个根本立足点。
2.内容时尚化。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中华民族传统消费观,而也有一部分过分追求时尚,远离优秀传统,背离了大学生健康轨道,出现了德行倒退的。
3.趋向攀比化[2]。本质上讲,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三个特点,是相关联的。一般青年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只不过大部分大学生因为道德、家庭的因素,理性应对,规避了消费观的过分偏激。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消费尚属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甚至是一些不好的消费风气,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纯消费者,消费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可怕的“多骨诺牌效应”。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理财”能力。许多大学生月初“富翁”,月末“负翁”,出现这种情况[2],往往是缺乏合理的消费计划,不是没有理财大的框框,就是计划没有细节,消费大多随性而起,导致入不敷出。
2.缺乏对金钱的认识。这主要是指部分与社会脱节严重,不理解钱财的来之不易,不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所以消费存在攀比、浪费的现象。
3.缺乏独立消费观。当代大学生的很多消费特别容易受到他人及社会风气的影响,消费观很容易被别人的观念左右,即跟风,也进一步把大学生自己的口袋掏光。
(二)当代大学生不恰当消费观的思考
1.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当今社会,“浮躁”已成为一股强劲的台风,吹开了千家万户,使得千千万万的人越来越“势利”、“浮躁”。也正是这股强劲之风,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言行中也越来越势利,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考虑自身具体情况,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因而不少大学生都成为新时代的“卡奴”[3]。
2.自身建设问题。一方面,没有独立的经济意识。正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意识,大学生还不能体会金钱来之不易,因而花起钱来也就毫不在意,没有压力,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没有现代的理财观念。因此造成在校大学生不是像老一辈那样,勤俭节约,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和谐的人际往来,就是大胆的过度的消费,造成过度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3.社会差异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表现在大学校园里,就是一部分学生家庭出身良好,在大学期间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在这部分人眼中,也无所谓消费观不消费观,而这部分人却在步入社会时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就是一部分人出身寒微,家庭提供不了丰富的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走出校门做兼职、打工补充消费能力,要么选择调整消费结构,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现象,引发社会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的几点可行性路径
1.高校开展各种理财高招课堂。大学到处是讲座,而如何做到让为大学生开设的理财计划课程能足够吸引广大的在校学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题必须要足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比如“如何让恋爱不再过分挤压你的口袋”、“美女给你示范如何购买化妆品”、“网购怎么样不花钱”等,要抓住当下大学生的胃口,在讲授内容上脱离一般填充式上课的枯燥乏味,不仅要让大学生来听,还要听进去,记得住,勤运用。
2.利用学生组织示范理财观。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协会社团,这也是一个大家分享理财心得、交流学习不可多得的阵地。学校职能部门在学校社团的管理中加设一项引导内容——理财计划大比拼,使得广大在校大学生不仅满足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对消费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其更加理性地消费。
3.家庭承担必要的教育任务。家庭对于大学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在学生消费的引导,大可采取“感恩教育”,增加大学生体现社会艰辛,感受父母不易的机会,去影响大学生在校的消费理念和行为。
4.建立社会劝导机制。这是一项不容易实现的提议,让商家在大学生购买物品的时候不是劝导购买,而是劝导不购买,虽然作为商业运作很难实现,但另一方面,商人也有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朋好友的子女就是大学的在校学生,这样动员他们在大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劝导也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间。此外,在大学周边附近的商场店家,是学生消费的重要地段,学校也要进行有机的规划管理,甚至进行补贴,在价格上回馈学生,当然也要引导周边商家与大学生的良性易品易货。
通过社会广泛的协同,一定可以还当代大学生一个理性、合理、科学的消费观,使广大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畅快。
参考文献:
[1]陈海涛.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4):72.
[2]王丽文,杨磊.大学生消费观误区及其教育引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234-235.
[3]陆正冲.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4):15-16.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状况;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28-03
0 引言
消费观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消费观的正确与否影响着人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消费意识比较超前,对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着比较强的接受能力,往往他们的消费观会引导一个时期的社会消费潮流,反映社会经济的文化发展趋势。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看,从改革初期大学生的节约消费观到如今的多元化高品位消费观,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消费观,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数据分析
调查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为商家的细分市场定位提供参考;调查采样地点:某某大学在校大学生800名,不分年级;调查结果:我们从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以及休闲娱乐方面的图表进行分类数据分析。(图1、图2、图3)
在本次对在校800名大学生进行的不记名调查中,主要包含三大板块:生活、学习与娱乐,对于消费状况方面,包含了家庭经济状况、消费来源、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用途等等。整个消费水平偏高,并且差距很大。从调查数据中显示:当前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平均为574元,而且主要集中在350元至800元之间,他们占整体调查人数的80%, 350元以下的只占6%,超过800元的占14%。大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对大学生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同事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消费观与人生观、价值观;富裕学生与贫穷学生之间每个月的消费差异竟然高达3000元以上,部分贫穷学生连基本生活消费都难维持。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以上图表数据分析结果能看出,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与心态总体上是现实合理的,其在校期间的思想与消费趋势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2.1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从宏观上能划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及享受型三种消费类型,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生存型和以购买学习资料的发展型的消费完全属于合理性消费的范围,对于享受型消费中的人际交往费用与通讯费用等这些也能归属于理性消费。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很差,消费没有基础,这些特点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经验比较差,尚未形成正确完整的消费观念,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不能理性的预测消费价值与花销成本,大多数消费是受到外界影响,如媒体宣传的诱导和身边同学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冲动消费或是随意消费,这正是当代在校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2 合理理财与存钱意识较淡薄 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从上小学阶段开始,其日常的基本生活基本上都是属于家长包办,以至于当代的大学生缺乏理财方面的基本能力,不能形成科学成熟的消费观;随着各种不同的消费潮流,许多的大学生都缺乏自我判断与独立意识,生活花销通常处于随意状态,毫无计划可言。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其账户中自己有存款的只占9.5%,甚至有11%的大学生完全不清楚自己每个月到底花销多少钱。
2.3 大学生较注重时尚消费 其思想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好追求新潮,消费的趋向性比较强,休闲娱乐消费占据全部消费额一半以上,是比重很大的。中国企业也好,国外企业也好,他们会借助时尚年轻人热捧的巨星进行产品宣传,同时又了解年轻人追求新潮的心理,从而就会赢得不菲的业绩。如移动通讯、美特斯邦威等等,利用年轻人非常欢迎的周杰伦进行产品广告的宣传。
2.4 校园外部环境的诱导 大学生群体作为新兴的消费市场近年来日益扩大,一些不良的商贩的促销手段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类商家对于大学生消费市场进行了深度的扩展,只为抢得先机。比如大学校园周边众多的台球室、网吧、KTV以及赌博机室等等无时无刻的不在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这为他们不良的消费行为创造了必然的条件。
2.5 父母过度的溺爱缺乏必要的监管 近二十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因此有75%以上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就把他们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不管在经济上自身状况怎样,只为极力满足孩子的各种不同的物质要求,父母这种溺爱极大的助长了孩子之间的攀比心理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危害。
3 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思想教育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整体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他们的消费已不仅仅是满足生活这一低层次的需要,而是朝着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当我们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时,却发现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可谓喜忧参半,而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往往折射出消费主体的价值认定和道德追求。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消费是指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等);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等)、人际交往消费(人情、生日聚会等)。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现象,人们众说纷纭,从消费来源,消费心理,消费结构,消费伦理等方面来讨论大学生消费及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一、大学生消费的分类
我们平时说的大学生消费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经济来源方面为学习深造及生活成长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以学生能否自主灵活使用来划分,大致分必要消费和非必要消费。
必要消费指学生按国家政策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必须交纳的费用。如学费,住宿费,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技能考试等。这类消费最大特点是政策性强。学生不能讨价还价,也不能不交。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必须交纳的费用,与学生的经济状况无关,也不会有消费差异。非必要消费指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消费。指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费用。如生活费,通信费,上网费,服装费,考研费,参加社会实践等产生的费用。这种消费要依不同学生的经济状况而不同。这种弹性空间很大。使低层消费者生活质量下降,产生心理压力以及引来不公正待遇。学校必须及时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非必须消费没有标准,对大学生来讲,家庭经济实力制约着消费的额度。个人的理财,合理适度的消费也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种消费额度。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动机有很大差异,但不管资金是否充足,大学生首先要解决学习与生活必需问题,然后才能谈论其他问题。学校要加强引导,大学生不能将大量资金用在学生和生活之外。从消费的潜意识看,大学生消费随大流,攀比心理,追逐时尚的现象较普遍。
目前电脑、CALL机或手机、旅游、恋爱等“特殊”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增多。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 ,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环境因素分析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从认识过程经历情感过程直至发展到意志过程,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所接受。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贫富差距已成为事实。反映到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明显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尤其是多数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制、学生缴费上学以来,大学生中的贫困生和高消费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已经和正在对学生的心理、道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从大的方面划分,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等。生源地城市化程度越高,大学生消费支出越高,其中食品支出差异最大,表明出生地城市越大,大学生越注重消费质量;生源地经济发达水平越高,大学生消费支出越高,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学生在衣食方面的消费支出差别较小,而在交际、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差别较大。
在大学校园,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同在,早熟型消费与不成熟型消费共存.不成熟消费、攀比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学生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活能力和消费观念教育,要在大学生消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要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恰当把握。
三、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消费的策略
1.加强大学生消费心理引导,提倡理性消费。当今的多数大学生心理还没完全成熟,在消费观上部分学生仍处于盲目从众状态,受周围环境影响,冲动消费较大。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明白,当时中心任务是学习而不是纯粹的消费。对日常消费开支要合理分配,加大学习方面的支出,减少娱乐和交际方面的支出。
2.加强理财管理。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一次生活费,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消费,学会一种理财观念,考虑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开支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进行日常消费。分析自己的基本情况后来确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计划,并尽量按计划执行,量入为出。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结合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契机,通过途径建立“节约型校园”,以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风气,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的消费观念。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的分析,洞察其深层成因。高校要建构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适度、公平、和谐的消费道德,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消费观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探求适合当代大学生消费理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方式以及不同年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消费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和由此体现的消费心理因素与特征,从而探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在大学生如何坚持正确的消费观,树立科学的消费意识的问题上建立成熟、理性的规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特征
1.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是,饮食消费。它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消费。
二是,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杂费、考证费和电脑消费等。
三是,休闲娱乐消费。学生娱乐消费包括互联网,唱歌,看电影,旅游等方面的消费。
四是,人际交往消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含与老师、同学、朋友等之间的关系,类型繁多,为发展和扩大这些关系,大学生以人际关系为依托进行消费。
五是,服饰消费。许多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对于时尚,品牌和档次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情况特别体现在高年级女生当中,她们对服饰有一定的讲究,因而在服饰方面消费较多。
六是,恋爱消费。这种开销主要存在于谈恋爱的大学生中。
2.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
第一,消费的时代性和超前性社会文化决定了社会心理,大学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积累和扩散的重要源头。
第二,不平衡性。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导致大学生消费者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第三,冲动与理智并存。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亦趋近于多元化发展。
第四,个性化与从众并存。作为特殊的青年消费群体,大学生喜欢的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这种情况使学生的自我消费意识逐渐明显。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1.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第一,家庭因素。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独生子女占了较大比重,家长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有求必应。特别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水平提供支持,从而为大学生的自主消费创造了便利。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部分家庭生活条件得到迅速改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相对而言,传统的消费观念已经慢慢在弱化,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处于心理发展不甚成熟的阶段,这些社会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造成大学生互相炫耀、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多见。
第三,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还未真正成熟,为了避免家庭经济压力造成大学生学习精力的分散,大部分家长愿意为孩子创造无忧消费、自主消费的条件,因此,父母的包容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不能明白赚钱的艰辛之处,理财经验的缺乏和理财意识的淡薄,慢慢演化成不正确的消费观和无计划的开支。
第四,教育与管理因素。目前,尽管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结合国情试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内容不够深刻,教育方式过于死板,教育重点和教育难点不够突出,造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在大学生当中还有待继承和发扬,使得教育与管理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的确立作用不够明显。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行为及心理
1.克服攀比心理,学会适度消费
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将光荣传统与实际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国情和家庭经济状况相适应。并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着力于理想和人生目标的实现,而不是盲目攀比、不合理消费。
2.培养财商,独立理财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科学计划、运用。在现代社会,作为与智商、情商并列的重要素质要求,财商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的工作,反映在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引导上,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3.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风气
学校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首先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对正常消费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其次,可以在校园内建立一些有益的消费活动场所,如健身房、书吧等,以便于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消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
四、结束语
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认识,仅仅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认识、分析与研究,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理性地消费,做出合乎国情、家庭实际情况和道德评价标准的价值选择,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人才储备的全面优化,促进社会进步,这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晶,张冬梅.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251
[2]王新国.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分析.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消费;分析;引导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扩大,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的持续影响,当代的大学生呈现出了与父母辈迥异的消费观念。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即是他们价值观的展现,同时消费观也在影响着价值观,本文希望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女大学生进行消费情况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于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以及健康价值观的引导方式。
一、消费情况
1.消费经济来源。高校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包括,家庭支持,自己兼职等,经济主要来源是家庭给予占了绝大多数,分别达到了81.76%,96%,96.7%其余的经济来源方式有校内外兼职,奖学金,助学金等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部分有家庭经济支持以外经济来源的同学,其自己获取的收入只能作为零花钱。
2.消费方式。高校女大学生消费的方式包括实体店消费,网络消费等,其中网络消费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高校女大学生消费的重要途径,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占到了48.3%,而没有购买过,但是曾经上网浏览过淘宝,阿里巴巴等网上商城的占了40.5%,完全没有这类行为的只有11.2%。
3.消费水平。女大学生消费水平大体上来说是适中的,800元到1100元占36.27%,500元到800元占31.15%,1100元到1400元占了14.14%。大学生消费水平离散趋势显著,个体差异较大,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因家庭贫困或者个人十分节俭等原因,消费在500元的女大学生占了13.32%,而家庭条件较好,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女大学生,消费在1400元以上占5.12%,说明了中间水平的群体数量占到了绝大多数,这也能看出我国近年经济的大发展。
4.消费选择。高校女大学生有着诸多消费可选项,绝大部分的开支用在了饮食、通讯、服饰以及学习发展这几个方面,其中饮食消费为主要支出的女大学生占了92.3%,而通讯、服饰。学习发展方面消费为主要消费的女大学生分别达到了56.9%,51.2%,44.4%。
就以服饰及化妆品需求为例,社会发展到现代,服饰用做保暖用途的女大学生占了17.3%,71.6%是出于社会交往,展示自身的目的。还有11.1%是出于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的需求来消费的。同样体现在化妆品消费中,用于功能性护理的用途来消费的比例为89.0%,美化自我形象的目的55.7%,而25.3%是为了增进自信而消费。33.7%注重考取驾驶证,资格证书等发展性消费由以上这些,都可看出高校女大学生消费的多样化与层次化趋势。
二、女大学生消费的引导
1.取之有道。由于传统意识、社会风气等原因,女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由于现在经济条件提高,许多父母秉承着“女要富养”的理念,对于女儿的经济要求往往有求必应,甚至出现了一定要苹果三件套才去上学,这样对于家庭的负担增加,也不利于未来的成长。随着高校的宣传教育,媒体的舆论指导,个人的独立意识日渐加强,依靠自己勤工俭学以及奖学金来消费的意识也逐渐增强,这是值得鼓励的。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不少女大学生通过等非法手段来获取资金进行消费,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做好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方面的引导工作。
2.张弛有度。现在女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处于社会中上,但是在女大学生群体中,消费水平离散程度高,“贫富差距”十分显著,消费较低往往是因为家庭困难等原因,部分学生因此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使得人际交往减少,甚至会引发同学间矛盾,出现走向极端的例子。而消费高的主要是家庭条件,富裕的同学会购买奢侈品,较为昂贵的数码产品等,通过这类“炫耀性消费”来展现财力,体现自己的经济地位,这样易影响校园风气,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和他人平等交往,影响到了人际关系。高校应做好宣传教育,减少此类行为发生,并且和学生家庭做好沟通,在家庭方面施加好的影响力。
3.三思后行。高校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现在非生存型消费如名牌服饰,数码产品,化妆品以及交际消费等已经占到了68%,然而由于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自尊性较强,好面子,容易在外界、他人的影响下进行消费,因从众心理等原因在流行浪潮下盲目消费,极易形成不合理的消费。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可以多开办相关讲座,改正女大学生相关认知,正确引导女大学生消费。
4.识财理财。在上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女大学生的支出情况是由父母一手掌控,每天,每周如何花,花多少都由父母安排,缺乏全面理财的能力,成熟,科学的消费观念。进入大学后,需要自己独立理财,容易发生“月初花天酒地,月末馒头开水”的现象,仅有9.1%在账户上有存款,而有10.4%的学生完全不清楚每月花销。这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学校需要和家庭做好联动、对接工作,尽早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保证大学生活的平稳展开。
参考文献:
[1]郭小园.西安市女大学生消费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2.
[2]王克妮.基于生活型态的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D].厦门大学,2014.
[3]戴烨.当代女大学生消费心理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4]蒋美华,杜志云.当代女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主义;影响;对策
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把自我满足和自我快乐放在第一位,把无限的占有、贪婪社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价值观念和人生目的,并且这种行为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是为了消费而消费、从属于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是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以来就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同并成为西方价值观念的主流思想,并在中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病态发展的一种体现,它崇尚奢侈品消费,以消费的高低把人类划分为几个等级,歪曲了消费原本的意义,尽管有人说消费主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大,但它所带来的危害是更为明显的,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我们对消费主义所持有的态度是否定的,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不利方面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像这句话所说“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和对社会思潮的辨别力薄弱等,消费主义思潮文化很容易在大学生当中传播开来并产生消极的影响。
1、消费异化使大学生丧失了主体性
消费异化是指人与商品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商品脱离了满足人的实际需要而存在,变成了商品开始主宰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人是因为商品的消费而存在的,人彻底的异化成为了商品的奴隶。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起初在消费时,不管是品牌消费还是时尚消费都是为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存在,但最后都变成了目的的本身。在消费主义的异化消费之下,人们把追求最大物质的满足、把可以拿多少金钱来消费用来当做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的标准变得理所当然。消费主义通过媒体、大众等方式把这种消费价值观念和相关消费行为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需求在不断地被鼓励和刺激,导致其在消费时不管自身经济能力和家庭情况产生奢侈消费等不健康行为。
2、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轻视内在素养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受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消费时产生了面子消费和攀比性消费行为,这些比名牌、比时尚、比奢侈等不合理消费行为即是它的直接反映。消费主义鼓励人们崇尚物质消费,任何事物都可以用物质占有多少来度量,当代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自尊心、虚荣心相对较强的时期,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正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提出的经济要求从不说no,造成孩子认为家里的财富是源源不断的,这种无比崇拜物质消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活动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其良好品格的形成。
3、重感性消费轻理性消费,影响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形成
重感性轻理性的消费行为在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活动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大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成熟,在看到某种商品时,不管自身经济能力和需要与否,喜欢、体现自我,炫耀甚至是为了跟随大众赶潮流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使其产生消费行为。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日渐充裕和网络消费的流行发展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基础和方式,容易使其产生超前性消费行为,大学生日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力量,部分大学生整天坐在电脑面前淘宝、为了购买名牌包包和苹果手机等奢侈商品不惜承受分期付款的压力,消费的内容跟学习几乎没有关系,这种没有节制的感性消费将使大学生陷入经济压力巨大、贷款无法按时偿还、信用、形象和信誉等出现问题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道路的发展。
二、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
消费主义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慢慢地侵入中国,强烈的冲击了以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家庭、社会、个人都是消费主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产生危害的重要因素。
1、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消费主义思潮的提供了土壤
经济的发展是消费主义思潮产生的一个原因,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社会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催生了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优化,其消费模式由原来的吃饱穿暖到追求个性享受型消费,因此人们开始抛弃原有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观念在逐渐弱化,而高校大学生处在特殊年龄和环境,容易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
2、大众传媒的盛行为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为的重要,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大众传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目的也不谋而合,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今社会的大众传媒种类繁多,有网络、电视、报纸等,其传播消费主义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也趋于庸俗化和娱乐化,一些媒体为了达到经济效益,丧失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进行无底线无道德的炒作为了寻找所谓的卖点,不顾后果拍摄一些传播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价值观念的电影、电视剧或者广告,一些社交平台上网络红人的炫富行为,也给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另外明星效应影响也不容小视,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自己追随的明星偶像,在模仿明星消费时,不顾自身经济实力,不管需不需要,偶像做什么用什么穿什么都成为了他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甚至还有一些疯狂的粉丝群体高价购买明星使用过的东西。因此,大众媒体是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帮凶,它们时刻都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
3、大学生身心特点使其易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对社会的消费现象缺乏辨别的能力,在思考问题时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且对消费主义思想的理解不够全面,被消费主义华丽的外表和富有诱惑性的词藻所迷惑,容易盲目接受,另外大学生普遍有好奇心,好胜心,从众心理等心理特征,认为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趋势、潮流,这与他们的心理特征不谋而合,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父母对他们是百般溺爱,娇生惯养,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只能一味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但又没有科学消费观念的引导,在消费主义思潮的熏陶下,虚荣,炫耀的消费行为使他们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丧失社会责任感,迷失自我。
4、家庭教育观的缺失及误区
近年来计划生育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而且必须都尽量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生活的艰辛,认为生活的不需要奋斗不需要努力,尽管家庭稍微贫困一点的父母也会尽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这就导致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理财、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薄弱,养成了不管不顾伸手要钱的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后支配金钱的权利变大,在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和科学消费观念的引导和熏陶下,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的时没有节制观念,导致其在生活中养成花钱大手大脚,形成奢侈消费等不合理的行为。
三、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对策
1、建立媒体正面引导监管机制,塑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要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要把握好自身传播的内容,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文化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应让商品属性替代它的艺术属性,媒体应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地营造科学、健康的消费氛围,对于正面典型规范给予鼓励和宣传。另外应该加强媒体人员的专业素养,媒体工作人员传递什么信息,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信息传递内容,应该提高媒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保证社会的舆论的正确引导。
2、高校加强大学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教育
我国高校教育长期忽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消费观教育课程始终没有进入大学生课堂,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也很少有关于消费引导,大学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要求大学生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平衡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今天这个注重消费的时代应该充分发挥高校课堂的优势,我们可以设置类似于《消费行为心理学》《消费行为分析》等选修课程,将合理的消费观融入其中,加强对消费价值观念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消费理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在面对消费主义思潮时理解并避免他所带来的危害,形成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习惯,杜绝奢侈消费等不健康消费行为。
3、家庭重视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父母要起到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太过于功利化,一旦父母过分看重财富物质必然会导致孩子的模仿学习,造成价值观念的扭曲。家长应该拒绝面子消费、炫富消费的行为,谦虚低调,尽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做到示范作用的同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消费动态,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消费行为提出批评指正,学会对孩子说no,不要过分的溺爱,不管其要求是否合理都给与满足。
4、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素养,重视自身的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学会运用的辩证观辨别消费主义思潮,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庸俗化、娱乐化消费、并且应该自觉学习理财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每个月对自己的消费支出做个记录分析,制作合理的金钱消费计划,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金钱可以用来理财,学会掌握金钱运作的规律,使消费更加合理且具有灵活性。另外,生活中,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拒绝懒散、颓废之风,对生活、学习、娱乐要满怀激情,明确自己的消费标准,为自己的将来制定合理的人生计划和消费计划,在满足自身的物质消费的同时重视精神消费,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树立量入为出的健康消费观。
四、结语
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进步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对找出应对对策具有重大的意义。面临消费主义思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作用,共同协作,共同承担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重任,构建一个积极向上、正确合理的健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 吴锡存.大众传媒低俗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江苏高教,2006.
[3] 保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特点;数据挖掘;统计方法;引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8日
一、调查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攀比和盲目追求之风、奢侈浪费等现象,在淘宝上疯狂购物、买名牌服装和高档手机、化浓妆、穿奇装异服、佩戴各种奢侈品、“双11”疯狂抢购,这种种现象与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严重不符,种种行为将对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不利于整个社会树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将造成整个社会风气的恶劣。为此,通过数据挖掘进行相关的研究。
二、调查数据信息
(一)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本次调查主要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星编辑的调查问卷,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及时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二)数据描述。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不同学历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专科和本科大学生,其中女性大学生占比为63.59%,男性大学生占比为36.41%。
三、数据结果分析
(一)消费现状分析
1、月均消费在500~1,000元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本次调查表示,月均消费在500~1,000元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在500元以下的寥寥无几。显而易见,大学生的消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如学校食堂饭菜较贵,各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攀比行为,或者其他因素。针对这种问题,大学生应该将消费金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饮食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面。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饮食方面占较大的比重,学习和服装方面次之,这是生活所必需的。在化妆方面主要是女大学生,所得的平均分为1.49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女大学生应该装扮合适的妆容,而不应该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应该具有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和活力,尽力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二)消费观念分析
1、购买商品时关注因素的差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关注的因素各不相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认可的因素中评分等级最高的为卖方的客流量和卖家的服务态度,其次是外形和价格。由此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购物时主要还是考虑卖家的实力,卖家的服务态度是否良好,以及卖家的商品成交数量也是消费群体考虑是否购买该家产品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注重卖方实际情况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商品的价格是否在其能够承担的水平之内。
2、购买服装时最关注的因素。对于服装的舒适度、款式、面料、价格、品牌等因素按照个人的不同特点对此指标进行评价。大学生消费群体对衣服舒适度最为关注,其次是款式和面料,价格和品牌次之。由此可见,在挑选服装时应该注重衣服的舒适度为首要目标,不能为了追求个性差异化而挑选不适合自己的服装,展现出一个大学生不应该有的形象。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家庭,因此在消费上应该理性消费,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服装并进行合理的消费,不能盲目追求浮夸之风。
3、购买商品时最认可的观点差异分析。人们对购物持有不同的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和差异,多数人认为商品只要物美r廉,便宜并没有什么不好,然而一些人却认为便宜没好货,他们认为价格是佐证商品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一般会把价格放在首位。只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别人有的自己也必须要有,这种消费观念造成了同学之间,舍友之间的盲目攀比,进而大手大脚的花钱,充满着奢侈不正之风。这种观点将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主成分因子分析
通过对性别、所在年级、家庭月收入和家庭收入来源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继而判断信息是否具有重叠性,影响判断的结果,从中得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表1给出了4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从中看出很多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比较强,的确存在信息上的重叠,该结果进一步确认了信息浓缩的必要性。(表1)
表2给出了各个成分之间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只有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因此,SPSS默认提取了前2个主成分,第一个主成分的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38.760%,第二个主成分的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28.248%,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7.007%,选取前两个水平足够描述消费水平。(表2)
构造函数:
F1=0.000166×性别+0.811276×家庭收入来源+0.835387×家庭收入来源+0.440842×所在年级
F2=0.832265×性别-0.229758×家庭收入来源-0.099961×家庭收入来源+0.611933×所在年级
第一个主成分中,性别变量的系数比较小,其余3个变量的系数都比较大,可以看成是反映这些变量方面的综合指标。在第二个主成分中,除了家庭月均收入的系数较小,其他3个指标的系数都相对较大,因此可以看成是这3个变量的综合指标。进而在描述影响消费的影响因素时可用这两个主成分进行相应的描述与分析,代表了整体的结构信息。(表3)
五、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应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大学生们应对自身的消费现状有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少攀比,多考虑自身真实需求。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正确看待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大学生应注重精神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尚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博览会等,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拓宽视野,进而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要重视思想道德。当前,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诱惑很多,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抵抗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就是学习,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盲目追风攀比。
(三)大学生应增强理财意识。自觉学习理财的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理财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创造机会盈利,为以后走入社会更好地创造财富做好积累。在实际消费中可以制定消费计划,合理消费,增强理财意识,目前还没有可以投资的相关条件,不过可以虚拟投资,为以后打下夯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梅,琚迎.“90后”大学生的消费调查分析[M].上海: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
[2]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11.
[3]荣海平,武海强.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M].商业经济,2014.
[4]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5]李苒.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及建议[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13.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节约型校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每月消费在400元左右的学生占52.1%,500元左右的占30.5%,600元及以上的占10.3%,300元及以下的占7.1%。对我校学生的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10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600元。91.8%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
二、消费特点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1.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讲究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2. 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现代大学生的消费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其他消费支出明显增多:
(1)电脑消费:电脑步入大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最能改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之一。目前,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57.6%。而购买电脑的经济来源基本上都是家里,73.3%的回答者表示是由“家里特别提供”;13.8%的回答者说是来自自己“节省的生活费”;7.2%的人回答是来自“勤工俭学”;5.7%的人回答是来自“奖学金”。
(2)手机消费:据抽样调查显示,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6.8%,购买手机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有的高达5000元,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52%,其费用大多由家庭支付。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1.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反映出一些学生受虚荣心的驱使形成的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恋爱支出和同学交往。19.3%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同学之间的聚会及一些礼品投入的花费也是从他们的生活费中支出的。
3.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942人中有495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都是父母给予,只有一些同学是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自己赚取生活费,但大部分还是不能自给自足,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他们的理财观念更是非常淡薄,即使生活费有所剩余也没有投资、理财的概念。
三、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众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
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利用种种理由向家里“诉苦”,钱就邮来了。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
(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并充分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以达到教育目的。
(三)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为构建节约型校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6)
[2]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合理消费;唯物辩证法;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3-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赵慧敏(1955-),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从事哲学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生消费调查中得知大学生日常消费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其次有亲朋支助、贷款、勤工俭学和奖学金等。大学生日常消费现状是:多数大学生能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实际需求,在满足生活消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需要,主要是书报杂志等学习用品费、考证费和电脑网络消费等。从这些消费中分析大学生消费所呈现出的特点:
1.消费的合理性。表现:主要是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和教育训练费用等学习消费,这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消费。多数学生能量入而出,例如:众多拥有手机者都能节制通讯消费,虽然向往名牌,但不一定买名牌,理性消费是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存在问题: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还存在盲目性、攀比性、无计划性、受外在诱惑、高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行为。
2.消费的不平衡性。表现:大学生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家庭,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因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存在问题:社会领域的贫富差距问题影响校园大学生的消费,大学生消费形式存在着差异性、不平衡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3.消费具有多样性。表现:大学生消费内容涉及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多方面,多方面消费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大学生在娱乐、交际、情感、旅游消费占据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大学生热衷于持卡消费、分期消费、网络消费等多种形式。这些消费新形式虽然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炫耀的消费心理。存在问题: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和过度消费倾向。
二、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针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旺盛的消费需求、全新的消费观念。但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客观的制约。如何解决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问题,引导大学生的合理消费。
1.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关系原理认识、引导大学生消费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消费问题,不仅与大学生群体自身内因有关,而且与家庭、学校、大众媒介等外因引导有着密切的联系。引导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媒体宣传和名人当人的虚假成分,要善于辨别,切莫上当受骗。家长教育,具有直接性、亲和性、针对性的特征。家长是大学生消费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消费观,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要有所掌握,有针对性引导消费。同时,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体会生活的艰辛与创业的艰难。时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外在新事物快,喜欢紧跟新潮,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注意引导大学生克服内在消费的盲目性、无计划性。消费要有计划,可制定一个近期、中期、长期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需要。多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大学生要合理控制内在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
2.要加强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科学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下,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自觉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当代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同时又不稳定,可塑性强。“两课”教师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根据大学生消费状况出现的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加强和重视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合理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准则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对一生的消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3.要定期在大学生中举行唯物主义国情观和勤俭节约座谈会、演讲会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适度消费。团委和学工处要经常在大学生中开展这些有益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人口多、底子薄、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根本改变。生活消费中看似一件小事,若适用于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累积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因此,从实际出发,我们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弘扬节俭之风。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勤俭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大学生是一个未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更应该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值。应根据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多方面的实际情况明确消费标准,把握一个“度”,度是事物质的数量界线,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消费要量力而行,不脱离家庭收入状况和父母的经济承受力。学生时代应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文化娱乐以及其他的消费作为生活的补充,不应该本末倒置。当前有些大学生好胜心、虚荣心较强,喜欢追求一些豪华奢侈、气派新奇的消费,在吃、穿、用等方面讲排场、摆阔气 ,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承受能力的消费。他们常把高档消费当做赶时髦,对消费品的占有,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认为在同学面前有体面。炫耀消费从而产生攀比消费、高消费的行为。还有些大学生在吃、穿、用等方面很节省,消费呈现最低水平,尤其在吃的方面过于节俭,造成营养不良,不利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过”和“不及”消费行为都不可取,都没有把握消费的度。尤其是过度的消费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阻碍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会导致部分学生误入歧途。大学生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节约消费,适度消费。
4.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学生的消费,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理财能力和储蓄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在实践中逐渐养成,大学生理财能力反映了经济社会时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的实践能力。当今大学生要懂得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生存,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大学生的独立和理财能力就相当重要。理财能力不是简单收支运算的平衡,理财能力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行为。这是现代消费观念不可忽略的问题。理财要细化消费的内容,学会记账和制定个人预算,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既要想到当前利益,又要想到长远利益,也要有储蓄意识。储蓄意识是为应对突发事件发生,而需要的应急消费。高校可开展一些有关大学生消费理念的活动,介绍有关消费者全益保障的法规和消费知识,使大学生购物时更多地考虑商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合理消费的认知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时代,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代。培养大学生独立能力和理财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大学生成长过程,是一个独立能力和理财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以上辩证法―方法论的引导,相信大学生消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时代养成良好的消费理财习惯,往往可以终生受益。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弘扬正确的消费观念、营造合理的消费氛围,作为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陈延斌,肖武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国内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07,(1):16.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Rational Consumption of Materialist Dialectics
ZHAO Hui-min,Yuan Yuan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22100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