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地震勘探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勘探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震勘探技术

第1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1地震采集技术

1)散射成像数值模拟技术

地震成像技术一直是基于有效波的反射能量,即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在断层十分发育、地层破碎、高陡直立界面等复杂地质现象情况下,地表接收不到有效的地震反射,对地下复杂地震体无法成像,在这种情况下反射波法是不适应的[6]。因此需要利用新的成像方法———散射波成像[7-11]。在没能接收到反射波的情况下,仍有波的能量传回到地面,依然观测到波动的存在,这种波动是由入射波与非均匀介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波,它含有地下介质不均匀性的信息。不同尺度和不同组成的非均匀性会引起不同形式的地震波散射,可以从这些散射现象来反推这些非均匀性的分布和性质,即基于散射波来成像。在地层破碎、高陡、岩脉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可利用散射波场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进行三观测系统的论证和设计。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高精度三维中,在波动方程正演基础上进行基于散射成像理论的数值模拟(反演)来描述边界断裂带的波场传播规律,进行道间距、炮检距、覆盖次数等采集参数的论证,实现了用散射波成像技术解决复杂的地质问题(图2)。

2)高精度激发技术

复杂地表区的地震激发主要任务是减少干扰波能量、增大有效波能量,形成具有反映地下地质体能力的有效波波场(如:较宽的频带、较高的主频和信噪比)。泌阳凹陷表层有基岩出露区、河流和农田,勘探难度较大,采用了岩石出露区钻井技术和河滩河床区钻井技术。(1)岩石出露区钻井技术岩石出露区或者薄层风化覆盖区,若使用高能炸药在一定深度下使震源药柱处在风化层之下的高速岩石中激发,能够获得较好的激发效果,但是在有风化层覆盖的激发点,使用的几种钻机往往是能打坚硬岩石的打不了风化层,能打风化层的又打不了坚硬岩石,给打井造成困难。通过对QPY-30型钻机的技术改进,使其打穿风化层后,再打入坚硬岩石2m以上,解决了这一困难,保证了好的激发效果。(2)河滩河床区钻井技术河流区表层为疏松的粗砂夹杂砾石层,在高速层顶界面以下激发,能量强、能有效增加下传能量、减弱激发产生的各类干扰。但河滩区钻机到位及钻井成孔困难,激发药柱很难下到高速层顶界面以下,若采用浅井组合激发效果差。我们开展了钻井成孔工艺研究,通过对固沙剂与泥浆粉进行不同配方的试验,最终选用混合型固沙剂作为钻井泥浆,提高了固井性能。并采用新型材料的专用钻头进行钻探,保证了激发药柱下到了高速层顶界面以下3~5m;在砾石的区域使用配备套筒的冲击钻机,通过“冲击套筒—取出套筒中砾石—下药”等环节,使激发药柱下到了高速层顶界面以下3~5m。钻井新技术的应用,使单炮记录品质有了保证。

2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通过攻关形成了高陡构造地区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静校正方法深化研究

泌阳南部陡坡带近地表突出的特点在于,山不高(高差不到200m),但南北速度横向变化大,高达2000m/s之多,这给替换速度的选取带来很大的困难;断陷区断层与水平层接触关系混乱,该部位资料信噪比很低;断层发育,倾角达45°,断面波发育,成像混乱,此处的剩余静校正有很大的时变性;工区北部沉积环境相对平稳,用常规的折射静校正即能达到勘探的要求,关键是与山地的对接形成了很大的差别[12]。针对这些特点,首先采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反演近地表速度,精确地描绘近地表速度的纵、横向变化规律;然后依据初至波层析反演结果,用波动方程延拓基准面校正消除由于近地表高速造成的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误差;最后进行多次剩余静校正迭代消除剩余静校正的时变误差,实现复杂地表条件下准确的静校正处理。波场延拓处理方法是按地震波在近地表的真实传播路径使波场准确归位,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波在近地表非垂直传播的实际情况,既可实现曲射线的变时差校正,提高剖面质量,又可使校正后的波场满足所在位置的波动特征,为叠前波动方程偏移奠定良好的基础(图3)。波动方程延拓的步骤包括了数据由地表下延至中间基准面,然后再上延至最终基准面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并不仅限于两个基准面,可以包括更多的基准面,这取决于近地表的复杂程度。当然,基准面过多会增加计算成本和时间,但可以提高计算精度。图4为L30线采用不同静校正方法的L30线叠加剖面,比较而言采用波动方程延拓基准面静校正方法效果较好,南部大断层附近信噪比明显得到提高。

2)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技术

针对凹陷南部陡坡带边界大断裂的存在,基岩速度较高,而凹陷内部断裂下降盘的沉积岩速度相对较低,存在速度的横向变化的特点,采用了在取得较好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及较准确的均方根速度的基础上,进行层速度模型构建及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1)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积分法具有高偏移角度、无频散、占用资源少和实现效率高的特点。它能适应变化的观测系统和起伏的地表,优化的射线追踪法和改进的有限差分法能够在速度场变化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计算绕射波旅行时,从而使积分法能够适应复杂的构造现象。近年来,解决真振幅偏移问题就是偏移地震数据得到真正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从而为岩性解释服务。由于积分法具有许多优点,因此研究克希霍夫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2)速度-深度模型建立方法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是速度模型的建立。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应用了速度-深度模型建立方法。为了获取高精度的速度-深度模型,采取了以下处理步骤:①借助叠前时间偏移的准确均方根速度建立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得到长波长速度场;②利用叠前深度偏移的速度对模型细化。③利用网格层析成像技术进一步微调短波长速度场,得到高精度速度模型。传统深度域速度模型的建立,一般基于沿层速度分析,即首先在时间偏移数据体上解释层位,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求取目标层的层速度,最终得到大套层的速度模型。利用垂向速度分析得到时间速度对,通过样条插值和反演,产生速度模型。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构造信息,如构造倾角和方位角;最终得到的模型是有限差分网格化模型,是一个连续介质模型而不是大套地层模型[13-16]。经过以上的速度分析后,可能还有一些局部速度误差需要微调。利用网格层析成像技术,即根据剩余速度,全局修正速度模型。层析成像修正速度后,一些短波长的速度误差得以调整。(3)陡坡带高精度三维处理效果高精度三维处理后的剖面(图5)边界主控断裂面反射清晰,归位准确,信噪比、分辨率整体上有明显提高,尤其是深层系资料有了明显改观,波组特征明显,为南部陡坡带的深层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震资料。

3地震解释技术

1)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

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就是将每个数据样点转换成一个体元,即带有近似的面元空间和采样间隔的三维像素。每一个体元都有一个与三维数据体相对应的值,这样每一个地震道都被转换成一个体元柱状体。每个数据体都可通过调整颜色和透明度等参数,突出显示目标地质体,并在同一窗口一次完成锁定层位、体元追踪等可视化解释工作。三维可视化地震解释技术通过对地震数据应用不同透明度在三维空间地下的地震反射率做直接评估,立体可视化假定地下界面的反射率是地下界面的三维模型,实际上,它是三维空间中的构造、地层及振幅综合特性的反映,无论做三维的区域分析,还是特定目标体评价,都可以通过调整“透明度”来实现。因此对三维地震资料沿层振幅可视化,可以确定断层的空间展布及断层的组合形式,使断层的解释更合理(图6)。

2)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

三维地震资料包含了丰富的地震信息,这些地震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地质储层的各种物性特征[17]。利用地震数据通过不同的计算手段提取各种不同地震信息,并通过单项地震信息或多项地震信息的综合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资料进行细致的解释和推断,以揭示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地层岩性变化以及含油气性,同时据此还可推断由断层或裂缝引起的原始地震剖面上不易被发现的地质异常现象及油气分布情况[18-22]。根据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扇三角洲储层沉积特点,结合地震相反射特征和沟扇对应地质理论,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确定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范围、地震属性参数判识砂砾岩体的发育规模[23]。

勘探效果

在泌阳凹陷陡坡带中段栗园地区,通过三维地震资料高精度采集,CDP面元20m×20m,利用地震测井和VSP测井资料开展高精度三维资料处理与解释,资料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落实了边界断裂带构造特征,为精细落实构造、岩性圈闭奠定了基础。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图7)和时间切片(图8)解释,认为栗园地区构造背景为由NE-SW向的边界断裂向深凹陷倾没的鼻状构造,构造长约3km,宽约3km,面积约9km2。构造发育史分析发现:该构造是由南部边界断裂在廖庄组末期发生反转而形成的,构造形成时间较晚,且仅在浅层发育。由于边界断裂长期的断陷活动对深层油气藏的破坏,造成深层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在浅层圈闭中形成一定规模的浅层次生油气藏。储层预测及沉积体系研究表明,该区发育一中小型砂砾岩体,呈NW向下倾展布。砂体中浅层系呈舌状体展布,深层系呈扇型体展布。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砂体与构造具有良好配置,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2008年在该鼻状构造钻探B304、B315等井,相继钻遇大套油层,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00多万吨,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第2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1)表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严重,黄土层对地震波的吸收约为深层的100倍;(2)激发的地震波能量和频率低,由于该地区的激发岩性松散速度较低,导致激发频率较低;(3)下层能量屏蔽严重,该地区黄土层直接覆盖在中生界地层之上,而黄土层与中生界之间密度很大形成了较强的波阻抗界面,大部分能量被反射,下传能量被屏蔽[2];(4)沙漠地区激发岩性为流沙,激发时井壁易坍塌,增加换井频率,及下炸药深度不一致。

2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应用实例

2.1激发参数选择黄土塬地区地震采集的难点是表层吸收衰减极为严重,地震波的激发是一项关键技术,获得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野外压制噪音是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的重要环节,为改善野外采集资料品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在改善激发条件方面进行了激发方式、激发岩性等实验,进而获得高品质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第一,选择激发岩性选取可塑性岩层,如砂岩、胶泥等。这样的岩性可使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弹性振动能量,使地震波具有显著的振动特征(图3);第二,为保证激发子波的一致性,每次激发完毕后,下炸药过程中使用爆炸杆或洛阳铲杆,严格控制激发井深度,同时激发井下套管,操作比较简便,解决了以前经常蓬井的问题,提高了激发井的使用率和资料品质又降低了成本;第三,激发炸药量对激发能量和频率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黄土塬地区,表层黄土厚度大,存在一个低速黄土层与降速黄土层界面,这个界面是个较强的波阻抗界面,对激发波来讲是一个虚反射界面,在该界面以上激发就是在低速黄土层中激发,爆炸造成破碎半径较大,炸药的能量大部分消耗在破碎黄土的过程中,有效下传能量相对降低,能量衰减严重,产生地震波的频率较低,在目的层资料信噪比低,需要增大炸药量来提高信噪比[3](图4)。

2.2激发因素效果分析从砂岩、原生黄土、两种不同激发岩性OP道集记录Z分量波场记录看出:砂岩激发能量强,OP道集记录初至前背景相对平静,初至波波形清晰连续,能看到多层反射,记录分辨率较高(如图5)。黄土层是主要激发岩性,对地震波的吸收烈,激发频谱低,减小了下传能量,此次生产过程中由于激发井径较小,频繁换井,造成子波一致性变差。最终影响反褶积效果.影响资料分辨率。给资料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砂岩岩性激发较优。

3结束语

第3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1.1高密度采集技术常规三维地震勘探的道密度远远小于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采集的道密度,仅仅只有后者的1/10-1/4。小面元、高覆盖次数是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核心思想,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具有均匀炮检距道集、高覆盖次数、宽方位角、小空间采样间隔等优点。通过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室内布点模拟论证、实地放样、踏勘,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能够被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所提高,也能够对观测系统进行优化。5m×5m高密度资料能够使得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信噪比更高,能够更清晰地反映构造特征,也能够提高资料成像效果,还有利于小断层、小陷落柱等地质异常的识别。

1.2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目前,地震勘探的主要地区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近地表信噪较低,情况多变复杂,这样一来,就使得地震勘探效果会受到静校正问题的严重影响。层析静校正反演不会被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而影响,它主要是利用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及地震初至波射线的走时,属于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模拟反演技术。速度模型基于实际初至时间与正演初至时间的误差来进行修正,通过一系列反复的迭代,最终取得所需要的精度值,所以,复杂地表的山地地区特别适用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主要具有四个优点:第一,对长波长静校正问题能够较好地解决,地下构造特点能够被更真实地反映,低幅构造能够被更有效地辨别;第二,近地表速度模型可以通过层析反演来进行建立,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避免界面不明显而出现的静校正误差;第三,更复杂的速度场能够被高度密采集单元划分来进行描述;第四,能够避免出现追踪单一折射层的问题,也能够使得初至信息的利用率大幅度增加。

1.3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有些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存在着横向变化剧烈、共中心点严重散射、地下构造复杂等问题,地下构造由于严重的叠后偏移而不可以正确成像,自激自收的零炮检距剖面不完全等于水平叠加的结果。叠前时间偏移的保幅性和构造成像效果较好,特别适用于横向变化不大、但纵向发生大变化的地区,可以有效地达到多数探区对地震资料的要求精度。叠前时间偏移法所得到的结果能够使得构造成图的精度大幅度提高,资料处理的核心是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从目前来看,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三点:第一,在AVO分析和叠前波阻抗反演中可以直接应用偏移道集,岩性预测的精度也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二,能够使得RMS速度场和最终构造成图的精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能够有效地解决原共中心点道集大倾角反射点散射问题。这同时也是解决复杂断块地震精确成像、陡倾角构造地震精确成像的核心技术。

2结语

第4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关键词】陇东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1 概况

1.1 勘探区自然条件

勘探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形跌宕起伏,地表相对高差最大240m(地表标高为1213m~1453m之间变化)。地表坡度一般在20°~30°,部分坡度达40°~50°,有多个直立陡坎和冲沟,高差达30余米;植被发育,通视条件差。

1.2 勘探区地质概况

区内大部分基岩被第四系黄土覆盖,仅有零星出露,黄土厚度一般为60m,两极厚度分别为0m、132m。主要地层自下而上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群、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三系上统甘肃群、第四系。其中延安组为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岩性多为灰~灰黑色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含煤层2~3层,自上而下编号分别为煤2、煤3、煤5,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煤3、煤5;煤3全区穿层点48个,见煤点27个,沉积缺失点21个,见煤点中可采点25个、不可采点2个(小于0.7m为不可采),见煤点两极厚度0.15~16.52m,平均4.95m,埋藏深度变化范围为310.87~619.88;煤5全区穿层点48个,见煤点37个,沉积缺失点10个,断层缺失点1个,见煤点全部可采,见煤点两极厚度0.76~31.66m,平均10.15m,埋藏深度变化范围为330.52m~716.64m,煤层间距在20m~60m之间变化。区内主体体构造为一走向NWW~SE的两翼不对称的背斜,在背斜的倾伏端发育有次一级向斜,背斜轴部倾角在3°~5°之间变化,倾伏端倾角在30°~45°之间变化。

1.3 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分析

工区地表条件复杂,复杂的地表条件,会造成检波点、炮点不能布设到理论设计位置。黄土层的存在对地震资料的品质影响较大,首先,黄土层松散、弹性差、速度低,震源与黄土介质的耦合性很差;其次,黄土层对地震波的高频成分有强烈的吸收衰减作用,导致单张记录的能量弱、频率低;另外,黄土介质的各向异性较严重,波场复杂,容易产生面波、折射波等规则干扰波。因煤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明显,能够形成较好的反射波,本勘探区煤层埋藏深度适中是本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有利条件,但勘探区内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变化大,地层倾角大,增加了勘探难度。综合来说本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2 资料采集难点与对策分析

2.1 技术难点

首先,黄土塬复杂的表层条件对地震勘探造成的影响在采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黄土复杂区缺乏良好的激发和接收条件;第二,相干干扰、次生干扰、黄土谐振干扰极其严重;第三,复杂地形影响的空炮、空道造成的反射空白段,以及激发能量在悬崖、陡坎侧面逸散,造成的不良反射段破坏了共反射点(反射面元)的属性;第四,短波长大静校正量的存在使记录在未校正前,反射同相轴的识别难度大,不利现场质量的监控。另外,由厚黄土层内的虚反射界面可能产生的多次波对地震成果解释精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其次,因断裂构造、地层倾角、地表标高的变化造成目的层埋藏深度变化大。观测系统设计难度加大。

2.2 技术对策

借鉴以往类似工区的勘探经验,针对干扰波发育、能量逸散问题,可以采用提高覆盖次数的方法来降低影响。首先高覆盖次数的炮检点纵横向分布相对离散,面元道集内传播路径差异的增加破坏了干扰的相干性,从而提高了对干扰的压制能力,其次不同的接收方向,悬崖、陡坎造成的反射“不良”影响是不同的,相邻道迭加时,可以消除了“不良反射段”的影响。

针对目的层埋藏深度变化大的问题,可以采用相同的观测系统类型不同的接收道数来解决,针对煤层倾角大的特征,采用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针对激发接收条件差的特点,挖去表层的浮土,把检波器插稳,埋在坚实的原生黄土之上,确保有良好的耦合效果;在不影响覆盖次数相对均衡的前提条件下,精选炮点位置,以提高激发效果,选择炮点的原则为:避高就低(避开悬崖陡坎孤峰等不利地形)、喜旧厌新(重复利用能取得好资料的炮点)、避虚就实(尽量在基岩区激发)、增大激发药量和井深,确保一次波能量。

最后,针对山区复杂的地形条件,野外采用根据初步设计进行先测量,二次设计后再施工的三维地震采集流程,同时采用边施工边处理的工作方法,对质量较差的区域采取增加覆盖次数的技术措施。

3 野外资料采集

3.1 观测系统

三维地震勘探施工设计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果质量,关系到三维地震勘探的效益,地震勘探施工设计的缺陷与不足,对地震勘探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野外采集造成后期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硬伤”是不可恢复的,事实上也是难以补救的。施工设计需从地质任务出发,在研究、分析勘探区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首先,根据收集到的已知地质资料建立勘探区地球物理参数数据库,数据库应包括最浅目的层埋藏深度、最深目的层埋藏深度、预计的反射波层位、地层倾角、对应反射层的平均速度、反射层的双层旅行时间,反射层的反射波主频。然后根据三维地震勘探主要采集参数(时间采样间隔选择、空间采样间隔选择、最大炮检距选择、最大非纵距选择、覆盖次数)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后并综合分析,确定观测系统。经过以上流程,本区选择的观测系统参数如下:10线10炮制束状观测系统,线距40m,道距15m,浅部单线接收道数60道,深部接收道数72道,覆盖次数30次(横向5次,纵向6次),小倾角区中点激发,大倾角区下倾单边激发。

3.2 试验工作

黄土塬区的试验工作主要为激发井深、激发药量的选择。由于黄土塬区缺乏潜水位,所以在潜水位下激发是不能实现的。根据洛阳铲成孔的10口微测井资料可知本区的黄土特征(1m~4m处为干黄土,黄土速度200m/s;4m~11m处为潮湿黄土,黄土速度600m/s;8m~13m处为干黄土,黄土速度400m/s;10m~21m处含有一层厚2m的粘性红土,红土速度1500m/s),井深试验分别选择了4m、5m、6m、7m、8m的潮湿黄土层中及13m、15m、17m、19m、21m的粘性红土层作为激发层位,药量选择2kg。试验结果表明,潮湿黄土中激发时不论井深大小得到的记录差异不大,粘性红土中激发不论井深大小得到的记录差异不大,但粘性红土中激发得到的记录明显好于潮湿黄土中激发得到的记录(图1)。这说明在黄土塬区勘探,井深参数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重要的是激发层位的选择。本次勘探最终选择进入粘性红土层1.5后作为最终的激发井深。

选择相同的激发层位与井深,分别用1kg、2kg、3kg药量进行试验,认为2kg与3kg药量得到的记录差异不大。本次勘探最终选择在埋藏浅的区域采用2kg药量激发,在埋藏深度较大的区域采用3kg药量激发。根据点试验的成果,完成了两条覆盖次数30次的二维试验线(图2),试验线时间剖面信噪比较高,有效波特征突出,构造现象明显。

井深12m,粘性红土(药量2kg) 井深12m,潮湿黄土(药量2kg)

图1 不同激发层位的试验记录

图2 现场处理的时间剖面

3.3 资料采集

测量工作按照预设计的施工图进行,测量作业组除提供测量点坐标与高程外,同时还需提供地物(如障碍物、悬崖、孤峰、陡坎等)参数,以备再次设计使用。再次设计时主要以炮检互换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为:变观设计中,根据期望输出炮点和接收点的分布形式,求解炮点的分布形式。从而可以求出变观后的炮点地面分布形式。把炮点(s)、检波点(g)和共中心点(x)的关系写成褶积形式: sg=x,其Z变换为: S(Z)・G(Z)=X(Z)。式中S(Z)为炮点(线)的Z变换多项式,G(Z)为检波点(线)的Z变换多项式,X(Z)为地下共深度点(CDP)的Z变换多项式。

设计过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工具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覆盖次数的相对均匀、炮检距不能大于试验得出的结论。设计中,重点应用的技术避高就低、喜旧厌新、避虚就实(图3),这些技术的运用确保获得了品质较好的第一手资料。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共完成生产物理点1810个,其中甲级记录1115张,占总数的61.6%,乙级记录682张,占总数的37.1%。这些数据说明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原始资料质量是可靠的,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合理的。

(a) (b)

图3 相邻炮点(间距20m)相同药量、井深与相同排列所得记录

4 结论

从陇东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的采集过程来看,充分试验,生产过程中应用避高就低、喜旧厌新、避虚就实的技术和炮检互换的理论是获得黄土塬区理想资料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在黄土塬区进行地震勘探工作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邓志文.复杂山地地震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第5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小断层;应用

0 引言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我国东部平原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但目前东部地区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3,资源勘探的重点已转向西部地区[1]。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所特有的戈壁、沙漠、黄土塬、山区等复杂的地表地貌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新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等原因,此前开展的地震勘探工作较少,其精度远远不能满足综采地质工作的要求。目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煤矿采区构造探查的主要手段。

由于西部地质条件的多变,地形复杂,第四系黄土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比较强烈,是地震勘探的,给地震勘探造成一定困难。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西部黄土塬区的应用,对于从根本改变目前西部地区矿区煤炭资源的地质保证程度不足的不利局面,促进煤矿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以及保障我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项目概况

陕西某煤矿位于陕西省长武县,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由于原有勘探程度远远不能满足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划分的要求,另外矿井设计的首采区范围内,T4钻孔主采8煤层厚度2.34m,而周围钻孔主采8煤层厚度4.69~18.75m,煤厚变化较大。为了查明该区煤层的赋存条件及T4钻孔煤厚变化的原因,煤矿决定对采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工程。

2 主要技术难点与对策

黄土塬复杂的表层条件对地震勘探造成的影响在采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黄土复杂区缺乏良好的激发和接收条件;第二,相干干扰、次生干扰、黄土谐振干扰极其严重;第三,复杂地形影响的空炮、空道造成的反射空白段,以及激发能量在悬崖、陡坎侧面逸散,造成的不良反射段破坏了共反射点(反射面元)的属性;第四,短波长静校正的存在使记录在未校正前,反射同相轴的识别难度大,不利现场质量的监控。另外,由厚黄土层内的虚反射界面可能产生的多次波对地震成果解释精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技术对策:

(1)增加覆盖次数:首先高覆盖次数的炮检点纵横向分布相对离散,面元道集内传播路径差异的增加破坏了干扰的相干性,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对干扰的压制能力。其次不同的接收方向,悬崖、陡坎造成的反射“不良”的影响是不同的,相邻道迭加时,大大消除了“不良反射段”的影响。

(2)确保良好的接收条件:把检波器插稳,埋在坚实的原生黄土之上,确保有良好的耦合效果。

(3)优化观测系统,确保良好的激发条件:在规程允许的纵横向偏移的范围内,在不影响覆盖次数相对均衡的前提条件下,精选炮点位置,以提高激发效果。选择炮点的原则有四点:一是,避高就低;二是,“喜旧厌新”――多次利用能取得好资料的炮点;三是,避开悬崖、陡坎、孤峰等不利地形,减少能量侧面逸散造成的不利影响;四是,增大激发药量和井深,确保一次波能量。

(4)合理的接收频带:在仪器录制参数选择上应采用宽频带接收,最大限度地保留地震反射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3 地质成果

通过三维地震勘探发现了区内落差大于5m的断层6条,小于5m的断层10条,查明了区内8煤起伏幅度大于10m的褶曲,控制了主采煤层8煤的赋存深度和构造形态,地震、地质结合圈定了8煤层变薄不可采区的范围,并对煤厚趋势进行了预测。

4 验证情况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提交后,煤矿对勘探的地震成果进行了钻探验证,分别布置和施工了A1和A2钻孔。A1、A2钻孔的三维地震勘探成果与实际验证结果对比如下表1:

表1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与钻探验证结果对比表

由此可见,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无论在煤层赋存形态上,还是煤层厚度变化趋势上,总体验证结果良好。

5 结束语

通过对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解释中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黄土塬地区三维地震资料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通过地面钻孔资料验证,三维地震资料所取得的地质成果吻合率很高,能够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有效的地质保障。

第6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关键词】石油地震勘探 编译码器 时间同步 数据采集 CpLO

1 前言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能源消耗从传统煤炭消耗转变成现今的石油消耗,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石油的开采。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之后,剩余的石油越来越少,世界各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石油在这个过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我国石油开采技术比较简陋,石油的产出量不能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我国的石油进口达到了1.2亿吨,这样的结果不仅仅占用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且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不得不加大对石油的勘探、改善和提高传统的勘探技术,从而提高石油的开采量。在众多的石油勘探技术中(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震勘探等),地震勘探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在石油勘探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其具体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人为制造强烈震动,然后记录震动激发的弹性波在岩石的分界面产生的反射波或折射波,通过分析波传播的路线和时间,确定产生波的岩层界面的形状和埋藏深度,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埋置深度,最后利用分析的结果寻找油气圈闭。

2 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中的编译码器工作原理

在石油地震勘探系统中,编译码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同时启动引爆和数据接收、能采集相关物理参数。编译码器的工作模式为在仪器车中设置为编码器,在爆炸井口设置为译码器。2.1 编码器功能主要有

(1)接受仪器车包括爆破命令的各种命令以及向仪器车返回爆炸信息和其他的信息;

(2)向译码器发送包括爆破命令的各种命令以及接受译码器传来的爆炸信息和其他信息;

(3)对爆炸数据和爆炸相关的物理参数的接收、存储。

2.2 译码器功能主要有

(1)接收编码器传来包括爆破命令的各种命令,实现引爆功能后,对编码器包括爆炸信息等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

(2)接受井口GPS定位和井口数据;(3)对爆炸数据和爆炸相关的物理参数的接收、测量、储存。

3 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中的编译码器工作过程

6 编译码器的特点

(1)编译码器有“仪器车起爆”和“本机起爆”;

(2)编译码器采用7一15V之间变化的低电压,保证了低能耗、长寿命和可靠性;

(3)编译码器体积小、重量轻并且有防水防潮的按键和橡胶密封的开关按钮,这样的设计是编译码器有更高的使用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组成编译码器的各个部分的原件都是工业级产品,可以用在零下20摄氏度到零上70摄氏度的工作环境。

7 结束语

随着地震勘探朝着更深层次的储层、更复杂的构造和更加困难的目标挺进、编译码器只有保持不断创新新的技术、客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在未来石油勘探领域中发挥作用。从数据采集来看,只有成倍增加每次激发接收的道数才能实现更小的面元、更大的炮检距、更高的动态范围;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多次确认处理、井口信号的采样频率为0.lms/次。总之,在现实工作中,能够掌握编译码器本身的限制和缺点,才能灵活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才能使勘探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

石油地震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门技术,而编译码器是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编译码器的精度、消除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将是以后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同时,我国石油消费现状也要求我们不得不完善、改良现有的石油勘探技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吴海波,崔志刚.关于石油地震勘探补偿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3(3):63-63

第7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研究方向

一、引言

地震勘探技术广泛用于石油和矿产资源勘探、环境污染(如废水、有毒气体扩散等)监测与探查、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调查、水文(寻找水源等)勘察、工程质量(路基、大坝质量检测等)探测等,是寻找、发现和利用油气资源的首要环节。

二、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地震勘探技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从1845年Mallet以“人工地震”测量地震速度实验开始,1922年明特罗普地震勘探公司正式组建装备了两个地震勘探队,利用机械式地震仪在墨西哥和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进行折射波法地震勘探,1913年由Reginald Fessenden提出了反射法地震勘探,1924年利用单次覆盖地震资料首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穹隆油田,50年代W.H.Mayne发明了共深度点(共中心点或共反射点)叠加技术,美国Conoco公司发明了地震可控震源,1967年Exxon石油公司在休斯顿附近的Friends word油田进行了首次3D地震测量。

我国第一个地震勘探队是在地球物理勘探专家翁文波的指导下1949年筹备,1951年在上海成立后开赴陕北地区进行工作。我国地震勘探仪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电子管技术为地震勘探发展的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首次利用电子管光电照相记录地震仪(动态范围为25dB左右)发现了大庆长垣油田;模拟技术为地震勘探发展的第二阶段,60年代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模拟磁带记录地震仪(动态范围为45dB左右)发现了大港、辽河、胜利等油田;数字记录地震仪技术(动态范围达90dB)为地震勘探发展的第三阶段,1980年开始了第一次三维数字地震勘探;遥测技术为地震勘探发展的第四阶段,90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记录地震仪(动态范围达120dB),数据传输方面出现了网络遥测技术。

三、地震勘探技术研究方向

为寻找复杂和隐蔽的油气藏,我国开始了矢量地震、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应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以及如何改善深层数据品质两大研究领域。目前地震勘探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高分辨率地震、3D/4D地震、VSP地震与并间微地震、多波多分量地震、高精度地震信号处理技术、地下成像技术、处理解释一体化及三维可视化技术。

1.地震勘探方法

国内外目前广泛采用的地震勘探方法主要有反射法、折射法、透射法及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四维地震(时移地震)。矢量地震勘探(即多波地震勘探),激发纵波,同时接收纵波和横波,可以利用纵波和横渡来提高成像质量、预测岩性与裂缝和检测油气,井中微地震监测是在油气开采过程中,注水、注气、热驱或水力压裂等因素所引起的地下应力场变化,导致岩层裂缝或断裂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产生地震波,据此在井中安置检波器进行接收,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技术处理与解释,对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孔隙流体前缘运动进行监测。VSP地震是地面击发地震波,由放入井中的检波器接收在地层中传播的地震波信号,根据不同的地震波形态,将地层层序分开,可确定储层深度和规模、识别地层沉积序列和沉积构造。

2.地震勘探处理技术及解释攻关方向

地震资料解释是地震勘探的最后一个环节,解释结果的准确与否不但取决于地震资料品质的好坏,而且取决于解释水平的高低,其主要研究方向有:针对不同地质目标,有针对性的数据重复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深层及深部、隐蔽性油气藏、碳酸盐岩、断块、裂缝等构造的地震处理技术研究;复杂地区(沙漠、滩海、高寒区、表层火山岩覆盖区、高陡倾角山前盆地、黄土塬和高原等)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及低信噪比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不断向深水海域推进,勘探领域已从水深300m扩展到3000m的深海区,深海勘探采集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直接找油气的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与油田开发监测的井中和井间地震数据、时移地震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和信噪比的非线性地震信号处理技术和随机波动理论研充随钻地震技术及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研究;广角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研究;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可视化研究。

3.地震剖面解释软件包

国内地震剖面解释软件没有自主开发的解释软件基本是引进国外的,主要解释软件系统有:法国CGG公司的Geovecteur Plus、美国西方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的Omega、美国Landmark公司的Land-mark、PROMAX、3DVI、Voxcube,美国坦索地球物理公司的CM和以色列Paradigm公司的GeoDepth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剖面处理解释人机一体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是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

4.地震勘探仪器发展方向

地震勘探随着向深层、隐蔽、复杂构造等寻找油气藏,对地震仪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有更高的垂直与空间分辨率、大的动态范围及高信噪比。目前,在地震勘探中高分辨率勘探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传统地震检波器已成为勘探的瓶颈。鉴于其本身显著的优点,光纤检波器将是主要发展方向,地震勘探设备包括震源、检波器、地震仪及辅助设备。

震源包括炸药、可控振源及气枪。由于炸药的危险性及环保的要求,可控振源和气枪将成为主要震源,要求震源特性为总能量要高(能量最大传播距离接近1km)、能量释放时间要短和初始能量向下传播、宽频带(5~800Hz)、破坏性小。现使用的检波器有动圈式、涡流式、压电式和数字式检波器,种类较多但动态范围只有50dB左右,严重制约了地震勘探的发展。海洋、沼泽用光纤水听器、陆地用光纤多分量检波器和井下光纤检波器将是未来的主流,光纤Bragg检波器的动态范围达到94dB。地震仪控制震源起振并记录采集站的信号,已达上万道24位A/D遥测,无线网络和有线遥测相结合上万道数字地震仪将是未来网络地震勘探的主流。辅助设备主要有采集站、插接线、传输线缆等设备,光缆将是未来的主要传输媒介。

第8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三维地震勘探;煤厚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180-02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将具有垂向高分辨率的测井资料与有较高横向分辨率的地震资料结合起来应用于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技术,反演出的参数可用于对煤层厚度的解释。

1 波阻抗反演技术原理及影响因素

波阻抗反演技术主要原理是根据钻孔测井数据纵向分辨率高的有利条件,对井旁地震资料进行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孔间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推算出波阻抗资料,再将钻井获得的地层变化情况标定在波阻抗剖面上,使反演的地层波阻抗具有明确的地质含义,从而将具有高纵向分辨率的已知测井资料与连续观测的地震资料联系起来,优势互补,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纵、横分辨率,为煤层厚度、岩性等物性的精细描述提供可靠的依据。

反演结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①原始资料质量的好坏。地震资料分辨率高、噪音低,测井资料可靠,则反演结果可靠。②子波的影响。子波的选取直接影响到合成记录,而合成记录准确与否又影响到时深转换关系,因而子波的选取十分重要。③合成地震记录是联系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桥梁,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反演结果。④地质模型的影响。建立地质模型时必须结合测井资料,所产生的各种井模型能正确反映地层真实情况,否则易产生假的低频成份,影响反演结果。

2 应用实例

下面以淄博矿业集团岱庄煤矿1160采区三维地震综合勘探为例,说明波阻抗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具体方法和应用效果。

2.1 测区简介

岱庄煤矿位于济宁煤田的北部,隶属于淄博矿业集团,属特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了对采区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详细掌握,岱庄煤矿在1160采区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综合勘探,解释区内各主采煤层厚度作为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之一。

该井田属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二迭纪煤田。煤系地层以中奥陶统为基底,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中、下奥陶统,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迭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上侏罗统蒙阴组及第四系。其主要可采煤层为位于上石炭统太原组的16、17煤和下二迭统山西组的3上煤层。

2.2 反演主要技术措施

根据测区获得的地震资料及地层的特点,对主采煤层的反演解释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①对地震资料的去噪和提高分辨率处理。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认真分析,采取线性干扰压制、强能量干扰压制等去噪模块提高信噪比,采用叠前统计子波反褶积和叠后蓝色滤波、零相位反褶积等技术手段提高分辨率。

②对三维地震数据体各地质层位进行精细解释。

③测井资料归一化处理。对测井资料进行剔除野值和井间归一化均衡校正处理。

④选取子波。在子波的选取中,利用较好地震时间剖面段资料来提取子波,同时不断地修改子波,直到子波的振幅频谱比较稳定,得到一个可靠的子波。

⑤制作合成记录。利用合成记录对钻孔处煤层进行标定,使各地质界面与地震剖面的反射位置进行对应。

⑥建立初始波阻抗模型。利用测井资料,用地震解释层位控制,从井点出发进行外推内插,建立接近实际地层条件的初始波阻抗模型。

⑦波阻抗反演。利用初始波阻抗模型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反演,经过不断修正,使波阻抗反演结果达到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二者的完美结合,在纵向上详细揭示岩层的变化细节,在横向上连续记录界面的横向变化。

⑧利用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成果,完成煤层识别。对于煤层厚度的定量识别,利用统计的煤层波阻抗体的门槛值,在波阻抗数据体中提取煤层的ΔT,层速度与ΔT的乘积计算出煤层厚度。

2.3 反演成果

通过对反演成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各主采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图,结果如下。

16煤厚度变化一般在1.5~2.5m之间;沿A16-15孔~12-16孔附近区域,是16煤厚度发育较厚地带,16煤厚度变化一般在2.5m左右;16煤厚度发育较薄地段,主要分布在O2-7钻孔附近区域,16煤厚度变化一般小于1.5m;16煤厚度发育最薄地段,分布在14-11钻孔附近,16煤厚度变化一般小于0.5m,(图1)。

17煤层整体厚度发育较薄,厚度变化一般在1m左右; 17煤厚度发育最厚处位于14-11孔附近,17煤厚度大于2m;17煤厚度发育较薄地段,主要分布在12-12孔附近、15-2孔附近,17煤厚度变化一般0.5m左右。

3 结论

波阻抗反演技术将测井、地震、地质等资料结合起来,其结果既在纵向上详细揭示岩层的变化细节,又在横向上连续记录界面的横向变化,可计算出煤层厚度等丰富的地质资料。

通过实际工作,我们认为做好波阻抗反演,应做好以下工作:

建立合适的初始模型是进行波阻抗反演的关键,其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反演结果。

反演过程中一定要紧密与地质研究相结合,并不断修正,直到得出可信的反演结果。

反演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结合其它手段加以判断和验证,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丕哲,等.淄博矿业集团公司岱庄煤矿1160采区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报告[R].河北邢台:河北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2009.

[2] 杨文采.地球物理反演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3] 曹柏如,张霖斌,等.波阻抗反演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0,15(4):62~67.

第9篇:地震勘探技术范文

【关键词】地震资料;一致性;勘探;对策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的深度不断增加,面临的困难也不断增多。由于受不同地表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中,需要采用不同的震源激发或不同的检波器接收或者两者兼有。由于震源和检波器的不同,特别是震源的不同,使得同一区块所得到的地震记录的子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条测线可能出现不同的记录面貌;同一地层在不同震源的衔接处,同相轴可能出现明显的不连续性,甚至由于频谱特点的不同可能会出现同相轴胖瘦的不一致以及振幅强弱的变化等。出于地震资料的连续对比分析和资料解释工作的需要,开展不同采集方式地震勘探资料的一致性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1 互均衡处理方法原理

互均衡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一致性处理、面元重置、一致性评价。面元重置也称共反射面元重组或空间校正,仅仅在野外采集数据网格不同时采用,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相同反射面元网格分布的数据。基本做法是设计一个插值算子作用于高空间采样率数据,使之与低空间采样率数据相匹配。最后,对重采样数据做空间去假频滤波,以消除空间重采样产生的空间假频。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插值方法、相关抽道法、加权插值法和频域插值法等。

一致性评价是对互均衡处理后的数据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目前并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最常用的方法是时间域求取2个数据体的振幅差。一般来说,经互均衡处理后,在时间域内2个数据体的差异将变小。除此之外,有时也采用基于频谱分析的频谱和能谱一致性标准、总能量差异最小标准以及相关性标准等。一致性处理或称互均衡处理包括振幅均衡、时移校正、相位均衡、频率带宽均衡和匹配滤波几个部分,主要目的是设法消除2次测量地震资料的振幅、时移、相位、带宽等的不一致。具体做法是利用2组数据设计一个或多个匹配滤波器,并用所设计的滤波器作用于其中一组数据体,使其与另一组数据体实现匹配。设时间域有2组数据体,x为输人地震道,y为目标地震道,则二经过匹配滤波器fm处理后变为y2,即:

(1)

式中分别代表振幅滤波算子、时移滤波算子、相位滤波算子和带宽滤波算子。其中,振幅滤波算子可以由2次测量数据均方根振幅极大值的比值来确定;时移滤波算子可以通过求取2次测量数据的互相关,并由互相关极值对应的时间来确定时间差异或校正算子;最为简单的频率带宽校正一般可通过带通滤波来实现。相位校正可以通过相位扫描来实现。考虑到2组数据的时间差异,实际上也是相位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时间域中带宽和相位是藕合的,因此,包括振幅均衡在内,(1)式所描述的整个匹配滤波过程,可以直接利用一个匹配滤波器几,即最小平方意义下的维纳滤波器来实现。

同样设x为输入地震道,y为目标地震道,则有:

(2)

式中,N为是滤波算子fm的长度,场为数据道二的自相关,场为数据道y与二的互相关。求解此方程组即可确定匹配滤波算子fm。如果这种匹配滤波是在2组数据间逐道进行的则称为局部匹配,如果是针对整个测线或数据体进行的则称为全局匹配或整体匹配。显然,互均衡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实现2次测量地震资料空间分布或面元分布的一致性,而且可以提高振幅、时移、相位、带宽等的一致性。

2 苏布尔嘎区域地震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特征

苏布尔嘎位于伊旗西北部。北跨伊盟北部隆起,南跨伊陕斜坡北部,西接天环坳陷北端。鄂尔多斯盆地为I级构造单元,自中元古代沉积后开始抬升,直至早古生代才开始再次接受沉积。受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影响,杭锦旗地区一直到晚古生代石炭纪中、晚期才自南而北在加里东侵蚀面之上开始接受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组合。

在太原组填平补齐沉积作用后,二叠纪早~中期本区接受了一套陆相扇三角洲背景下的河流体系含煤碎屑岩~碎屑岩沉积,其中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除公卡汗断块区及乌兰格尔凸起西段外均有发育,其沉积厚度不稳定,变化较大,中部、东南部沉积厚度较大,向东北、西北厚度减小。

2.2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平坦区:近地表覆盖厚度(1-5m)的沙土层,下覆红砂岩;

丘陵+冲沟区:近地表覆盖厚度(1-5m)的沙土层,下覆红砂岩,其中分布多层厚度不等(多为1m左右)的砾石夹层;

河道区:大部分区域近地表沉积有较厚的沙层,部分区域近地表有较厚(1-10m)的砾石夹层。

对工区表层资料分析,该区低降速带变化较剧烈,低降速带厚度一般为0-25m,高速层一般为速度大于2200 m/s的红砂岩。

2.3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杭锦旗区域构造主体属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断阶,构造背景较单一,地层总体呈单斜展布。泊尔江海子断裂控制全区,沿泊尔江海子断裂带两侧分布一系列局部构造,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断裂构造带。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地区发育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缺失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地层以不同层位超覆于元古界和太古界基底之上;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发育上、下古生界地层。地层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平缓单斜,基底埋深约2700~3200m。

3 确保地震属性一致性措施

(1)测量工作中对炮点和检波点进行精确定位,施工中严格按照测量的点位打井与放线,确保正点激发与接收;

(2)在分线设计时,各地表类型激发井深和药量采用渐变的方式,实现平滑过渡,确保了全区激发能量和地震资料主频分布比较均匀,满足岩性勘探对地震属性一致性的要求;

(3)检波器挖坑埋置,做到与大地耦合良好,并控制好检波器组合高差;

(4)施工前做好检波器的检查测试,剔除坏线与反向道,避免检波器少串现象;

(5)加强电子班报的检查,确保炮点准确。

4 结束语

文中结合互均衡处理技术与苏布尔嘎区域地质特征、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深层地震地质条件等,提出了确保此区域地震勘探资料属性一致性的施工技术措施,消除了勘探资料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大大提高了不同地震资料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云美厚,丁伟,王开燕等. 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与初步应用[J]. 2006,45(1):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