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消费主义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主义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主义的本质

第1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内容摘要:当代大众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助长了技术力量向商业艺术设计生产的本体性渗透。在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的影响下,技术作为操纵艺术设计行为的幕后指挥,正在渐渐走向艺术商业舞台的中心。工具理性则以科技意识形态的形式正在消解人们对传统的商业设计生产关系的审美思维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审美习惯,同时它也在积极建构一种全新的截然不同的商业艺术价值性设计所指向的感受角度。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文化审美价值取向新动向

参考文献:

[1]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第2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列斐伏尔;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日常生活批判;空间生产

[中图分类号]B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1-0026-03

随着国内有关西方研究的深入,一个研究共识正日渐达成:即仅仅停留在某个人或流派思想变迁的点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当我们面对西方这一复杂独特的理论对象时。因为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潮,其理论特质一方面源于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独特时代,即指作为他们最终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这一复杂机体的历史变迁;另一方面也因为它与有着不解之缘,并受到同时代的各种哲学思潮的交互影响。[1]在这方面,佩里•安德森将西方的总体特征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表现为“形式的转移”与“主题的创新”。[2]然而,仅仅指认出西方较之于经典的形式或主题上的变迁不但远远不够,而且存在着曲解和误释的可能,更进一步来说,与时俱进的、向现实开放的理论本性也将失去一次极好的彰显良机。事实上,透过西方所显现出来的“形式的转移”和“主题的创新”这一理论表象,我们将看到,这种“转移”或“创新”实际上是在一种变化了的现实条件中对经典的资本主义批判旨趣与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这一点在法国著名的理论家,也是作为西方代表人物的亨利•列斐伏尔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那种面向资本主义现实条件的变迁而努力揭示未来社会主义可能性的灵活而积极的姿态。正如其弟子爱德华•苏贾所指出的那样,列斐伏尔所致力于思考的总问题是:在后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何以幸存?[3]对此,列斐伏尔终其一生为我们提供了极富特性的探索:从他对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的哲学解蔽,一路经过对“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微观解剖,直到他对社会空间生产的独特阐发。事实上,随着本文论述的展开,我们将不难发现,列斐伏尔理论探索前后各期一以贯之的一条潜在的线索正是他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独特阐发。

一、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从生产过剩到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就其理论主题而言,列斐伏尔的理论探索前后很明显地存在着一次大转折,即从日常生活批判到空间生产。仅从理论表面特征来看,这似乎意味着列斐伏尔的一次思想大转折。但是,“日常生活”、“都市”、“空间”与“空间的生产”对于列斐伏尔来说都是一些“近似问题”,它们共同的母体都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辩证思想。[4]具体而言,即资本主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于资本主义幸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这个问题需要厘清以下两个要点:其一,资本主义是否存在无法克服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其二,资本主义如何克服这种危机并取得了增长?

很显然,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任何一个坚定的者都会毫不迟疑地给出肯定的回答,列斐伏尔也不例外。只是,与其他许多者不同的是,他对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解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那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是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危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列斐伏尔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当中。

从表象来看,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代资本主义通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并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掩盖了其固有的矛盾。但列斐伏尔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凭借外在因素(科学技术等)而取得经济的不断增长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否定因素正逐渐滋生。“否定的因素不再以中断和危机的形式处于过程的‘外面’,而是在过程的内部。破坏成为生产中所固有的和内在的东西”,“否定的因素不再产生在资本主义的外部,而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心腹地带”,“破坏在各个方面成为资本主义内部所固有的,这种破坏并不只是由公然宣称的暴力所造成”。因此,“(经济)增长并没有阻止现存社会的解体”,而且“这不单纯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关系逐渐瓦解的问题”。[5]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斐伏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关系到资本主义存亡的危机,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危机”。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关系要求再生产出它自身,也就是说社会是作为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而存在的。一旦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出现了危机,革命就会势不可当地爆发。由此他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危机,“不单纯是指资本主义破坏性的一面突显并发挥作用”,“也不单纯是某种不明的‘死亡的本能’起作用,或唯生产力论和经济主义破产的问题”,“不是肆虐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那种传统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它是资本主义的中心和核心的衰亡”。[6]因此,与马尔库塞把革命重心集中于资本主义的边缘地带的革命策略相反,列斐伏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未来的革命必定产生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城市。

那么,为什么面临着如此无法克服的内在危机的资本主义老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列斐伏尔认为,关键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展性与自我突破性。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顺利实现了全面扩展。他认为马克思当年过于局限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和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实现形态的研究,后继的者大多继承了这种“实体主义”的思维而对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重视不够。只有从再生产的视角,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性和自我突破性才能得以更准确地认识。正因如此,列斐伏尔转向了日常生活,探究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全面“殖民”的本质。

二、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殖民以及消费异化的本质

从根本上来说,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直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其本质则在于资本主义关系的合法性问题。众所周知,20世纪以来,西方者纷纷意识到了国家与意识形态对于保障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合法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葛兰西通过对美国福特制资本主义的思考,认为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必须从纯粹经济生活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因为这是文化霸权得以建构的中心领域。在此基础上,福柯对疯癫、监狱等展开的考古学与谱系学分析表明,意识形态的操控在更多时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渗透完成的,而不再具有依赖国家强制来实现的政治性特征。阿尔都塞则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对“主体”建构作用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个体被传询――召唤为‘自由的主体’”,“个体屈从于意识形态的想象――符号统治秩序”,个体把想象的状况当作真实的状况这一主体被建构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尔都塞认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国家政权在国家机器――(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两方面――中的运用来保证的。”[7]

在列斐伏尔那里,意识形态对于主体的建构则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集中体现他对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分析。[8]在他看来,消费的过程都是将消费者建构为“主体”的过程,但这种“主体”意识只是消费者对消费过程的想象性表达。在日常消费中,当人们以为自己是作为主体来选择对象,以体现自己的“个性”的时候,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被规定了的“个性”,因为消费者只能在特定的物品系列中加以选择。而这一极其日常的看似自由的消费过程的本质则在于:“面对系列性的价值结构,消费的过程是将个性化主体的‘意象’投射到消费品的身上,这是消费时代对消费者心理的更深层的支配与引导。这才是消费意识形态得以运行的重要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这种运作中,直接政治性的目的消隐了,意识形态呈现为日常生活认可的‘个性’表达,正是这种‘个性’表达保证了消费社会的合法性。”[9]

具体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尤其他的消费异化批判的思路中,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表达。列斐伏尔指出,这是一个“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资本主义正是通过控制消费全面控制了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了新的活力。很显然,资本主义通过控制消费而控制日常生活的实质在于:通过消费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渗透,通过把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变为消费着的“伪主体”,借助电子传媒实现对社会的符码化统治,不仅确保资本利润的顺利增殖,而且以消费这种能够彰显社会的“母性”关怀的方式掩盖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剥削,从而掩盖阶级社会之间的对抗性并消解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意识,真正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太平盛世和长治久安。也就是说,在消费被控的现代官僚社会当中,人们正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不自觉地认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合法性,资本主义正是通过对日常生活这片“新大陆”的殖民,悄悄进行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合法性的生产与再生产。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空间转向: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逻辑拓展

随着“六八风暴”的结束,西方的逻辑走向了终结。同期各种思潮的涌现,如后现代思潮的兴起、生态问题的提出、全球化问题的凸显等,欧洲的学术与思想也发生了显著而急剧的变化。理论的转变最终总是根源于现实条件的变迁。在此次的欧洲学术思想转型中,那些秉承经典的政治期待与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旨趣的学者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新时期资本主义内部本身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变更等。[10]处于这一转变中的列斐伏尔也不例外,这在其理论表面上体现为他转向了对城市与空间的研究。

伴随着其理论研究的空间转向,列斐伏尔的再生产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他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从来就不是局限于一个社会内部,或将一个社会按照原来的计划生产与再生长出来,而是突破原来的生产条件的局限,重新生产出一个空间来。“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资料的再生产,企业周围的环境(即作为整体的社会)的组织化……所有这一切都依赖于空间的‘发展’”,“再生产作为一个整体(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而不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绝不仅仅处于一定社会的内部,而不如说是处于一定的空间之中”,“资本主义已发现自己有能力淡化(如果不是解决的话)其一个世纪以来的内部的各种矛盾。因此,自《资本论》完成以来的一百年中,资本主义成功地取得了‘发展’。我们无法计算其代价,但我们的确知道资本主义获得增长的方式:占有空间,并生产空间。”[11]“资本主义不仅仅占有了地球上的现有空间,而且它趋向生产自己的空间。”[12]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抽象空间的生产已经由传统的空间中商品的生产过渡到把空间本身作为稀缺资源和可以转让的资源来生产的阶段,而且,资本主义不是仅仅停留在已有的空间基础上进行空间的生产,而是不断扩展出新的空间,比如原先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枢纽的加工制造业已经被建筑业和休闲工业取代。

由此可见,随着资本主义对空间的全面扩张,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发展是无需打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而实现的。并且,作为这种扩张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和生产力实现扩张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完全占据所有现有空间的同时介入了新空间的生产。而通过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资本主义关系顺利实现了空间性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而也继续实现和强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张性和自我突破性。在这个意义上,列斐伏尔指出,“空间的生产不仅仅独自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继续存在负责:它决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制度向先在空间的延伸。相反,它是一般情况――在空间的完整体中的空间的实践――它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免于毁灭。”[13]而这些无疑是许多其他的者甚至包括马克思本人都未能看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综上所述,在列斐伏尔的各个时期的理论探索中,始终贯穿的思路是:新时期的资本主义以何种方式实现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不论是前期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还是后期的空间生产理论,列斐伏尔始终坚持并自认为是对的补充和发展的,正是把资本主义幸存的奥秘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紧密地挂钩,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正是通过控制消费达到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控制,从而借此实现资本主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通过对空间生产的探讨,发现了资本主义取得发展的秘密正在于通过占有空间和生产空间实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扩张,亦即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从而使资本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正是通过把对资本主义的讨论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直接地联系起来,列斐伏尔发现,“这种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资本主义制度借此有能力通过维系自己的规定结构延长自己的存在的诸过程。”[14]

至此,将列斐伏尔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无疑是必要的。众所周知,在马克思那里,“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结果,首先表现为资本和劳动关系本身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本身的再生产和新生产。这种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实际上是这个过程的比其物质结果更为重要的结果。”[15]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谓的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仅是“物”的再生产或“量”的扩大再生产,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的差异化再生产过程。[16]但是,受其时代限制,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关系是与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实际上仍然是围绕经济生产过程进行的。对于在经济生产过程之外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发生的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马克思并未展开分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主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势不可当地步入消费时代,并呈现出许多马克思时代所未显现的特征。而这也无疑成为了种种认定马克思已经过时了的论调紧紧抓住不放的“小辫子”。在此,不得不指出的是,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作为整个动态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那个基于雇佣劳动与资本对立的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根基的资本生产的总过程。也就是说,在根本上,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极限利润而生产的本质属性并无变更。相比之下,列斐伏尔等西方学者表现出极力挣脱马克思的生产中心视角的理论姿态,当他们把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视角推进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时,不仅仅带来了理论形式与主题的变迁,昭示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变迁,同时也在根本上带来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生产关系再生产这个问题而言,现时代的资本主义研究究竟该依旧坚持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决定性视角还是社会生活相对于生产的更基始性视角?这本身又是一个更复杂且无法逃避的问题。而这恐怕也是列斐伏尔所致力于解决的难题,并在终其一生的探索历程中,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诸种变化,而且将马克思局限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再生产理论推进到广阔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把再生产理论与空间生产紧密结合,从而指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扩展性及其本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解读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一兵,胡大平.西方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绪论.

[2]佩里•安德森.西方探讨[M].高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0-61.

[3][10][14]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8-139.134-135.139.

[4][5][6][11]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London,1978,pp.7-8.p.110.p.117.

[7]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40.361-367.

[8]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第七、八章.

[9]仰海峰.消费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J].河北学刊,2005,(3).130.

[12][13]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UK),Cambridge,Mass:Blackwell,1991.

第3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我们认为,对消费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正、社会生产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

一、消费评价的公正原则

社会公正往往首先直接表现在资源和消费品分配的公正上,分配公正就是贡献与满足之间的相称,就是要求按劳分配,把劳动作为分配消费品和利益的决定因素。但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当是一种差别平等,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均等分配即平均分配。在现代社会,由于“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而产生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上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 。

其次,消费公正原则也表现在代际之间。代际公正要求我们不能仅仅立足于本代,更应立足于子孙后代享有和我们一样的权利和机遇,必须打破本代中心主义的利己主义的公正观,确立代际伦理基础上的利他主义的公正观。这是一种必要的历史责任。

实际上,资源和消费品分配上的公正也就是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称,每个行为主体承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是一种“权利意识”;每个行为主体承认他人、集体、社会的权利,这是一种“义务意识”。在现实社会的消费活动中,不能只讲自己的权利,不讲别人的权利;只讲对自己的尊重、满足,不讲对别人的尊重、满足;只讲自己的生存、发展,不讲别人的生存、发展。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消费品和社会的可持续消费原则,实际上都要求杜绝那种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或者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不合理消费现象。

二、消费评价的社会生产力原则

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 生产力同样也是消费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

首先,生产力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保障。人的消费需求的满足、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和生产力分不开的。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人们才会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在此意义上,生产力对消费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消费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生产出生产,新的消费需求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消费可以生产出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劳动者。所以,反过来,判断一种消费也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与消费之间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使生产力成为衡量消费是否合理的客观性标准。

其次,生产力是决定、引导消费观念变化的基础。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人消费的需要以及满足消费需要的方式和程度是由生产决定的,因而是历史的、相对的。所以,生产力状况最终决定着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凡是促进、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消费行为就是合理的消费行为,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应当予以变革。

三、消费评价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合理的消费必须有利于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人能够“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正反映了“人类本性”,反映“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反映“人的复归”。不仅反映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也反映社会文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消费既包括社会生产对资源的消费方式的转变也包括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上进行彻底的革命,使人们从过去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转变为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心理方面的满足,使人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可持续消费应当保持良好的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保持人类消费与环境供给和恢复能力的协调,同时保持代际均等,应当考虑后代人至少享有相同的消费机会,可持续消费至少应具有公平性、可持续性、适度性、生态性、理性、主体性等特点。

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就必须使经济运行模式本身生态化,建立与可持续消费相对应的高科技信息技术消费、生态消费和知识化消费等形式。只有如此,才能运用经济机制,迫使生产和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起来。

四、消费评价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评价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终极的价值尺度,也是理论的精华和核心。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改善, “对于马克思来说,他所关心的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消费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认,也是人的本质的不断升华、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消费需要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所以,人的发展是评价一种消费观是否合理的终极的价值尺度。从终极意义的价值观上说,一种消费观念合理与否的标志是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人的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提高。

人的消费需要的满足应该纳入到人的发展中加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一方面是一种消费,使人得到肉体上或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感到愉快和幸福;但从另一方面说,它也是一种生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因而构成人的自我发展的一个主观方面。马克思在谈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时指出:“……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 我们就是要从“庞大的商品堆集”中,找出它“同人的本质联系”,使物为人服务,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从而促进人的发展。

消费评价的公正原则、生产力原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都可以纳入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之中。

公正原则是人的发展原则的基础,生产力原则的真实含义是人的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消费合理与否的标准,其实质就是以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状态的改善,人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人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展示与体现为根本的标准。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人的生产劳动既改造外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改造人的身内自然,形成人的本质,发展人的知识和才能。生产力以及物质财富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外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和外化,而人及其本质力量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聚,是外在的物质力量的人化和内化。所以,立足于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历史进步既是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过程,又是人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

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必然强调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发展,还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发展是指人而不是物,我们应该把经济发展看作是消费的物质前提,而把人的发展看作是消费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消费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生理行为或自然行为。合理的消费决不会来自庸庸碌碌者的人生选择;同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也绝不是有崇高志向、信念之人的所作所为。只有解决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所说的科学的人生观,是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视为最高理想,并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只有在科学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才会产生合理的消费行为和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4]《列宁全集》第16卷,第209页

[5]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2页

第4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异化消费;发展进程;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学

当今,消费的作用被无限放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倒置,生产不再对消费起决定作用,而是由消费主导生产。由于消费的异化,人类从满足自身需要的基本需求变相成为对消费产品的无尽占有,人购买商品的主体价值下降为被商品操控的被动从属。消费异化愈演愈烈的现象引起思想家们的关注,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了异化消费理论作为回应,其后继者威廉・莱易斯与本・阿格尔进一步提出“生态学”的系统解决方法。

一、异化消费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费希特是第一个使“异化”这个概念具有普泛的、抽象的思辨意义的哲学家。他认为“纯粹自我”创造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自我原初就直截了当地设定他自己的存在。在他看来,从自我、绝对主体自身推导出所有一切范畴。由此,他认为“非我”是由“自我”设定出来的,“非我”即“自我”的异化创造了大千世界。因此,“自我一非我”的异化过程构成了整个世界或自然的历史,这说明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其自身也日渐丰富,进行着自由的类本质活动。

黑格尔推动了异化理论进一步发展,认为理念是万物之源,精神的自我异化是理念的具体显现形式。一方面,黑格尔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异化看作“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另一方面,将对异化的克服和扬弃看作是返回自身的同一性,即“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反映”。从而实现自我复归,获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推动力。黑格尔从抽象的精神领域对“异化”概念进行了演进推动。

费尔巴哈认为异化出自人的自然本性:“上帝的活动、恩典,乃是人的被异化了的自我活动,乃是被对象化了的自我意志。”费尔巴哈纠正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指出上帝只是人本质的异化,由于人将自己的自然本性即思维、意志、情感的力量交给了上帝,从而丧失了人性,开始膜拜上帝,可以说,他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推动了异化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自身异化又克服异化过程的分析,将异化内涵从自我意识的精神领域拓展到现实领域,并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指出:“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其劳动异化思想为后来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开拓了新的理论领域。

一是宗教、政治异化问题。马克思最早将“异化”概念运用于宗教批判上。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纠正宗教创造人的错误理解,指出:“一个人,如果曾在天国的幻想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假象,只去寻找非人了。”“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基督教的幻想、幻梦和基本要求,即人的――不过人是作为一种不同于现实人的、异己的存在物。”“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

二是劳动异化思想。马克思围绕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在的活动这一话题论证人的对象性存在和异化存在问题,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是把他之外的类的存在物作为自身的对象性存在物,并通过对象化的过程与这些存在物发生关系。然而在现实中,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所做的这种对象性活动却是被异化了的。这就表现为劳动异化。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马克思将异化同私有制以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他通过分析私有财产同劳动异化的关系指出二者互为手段和因果。

其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对立存在。劳动不仅使劳动者生产出商品,同时还使劳动者获得生活资料,维持自身生活。也就是说,劳动者本身也从劳动中产生。随着劳动者生产的扩大,由他制造的商品积累的财富就越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所生产的一丝一毫的商品都不从属于他,而他自身却进一步受到由他生产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劳动者自身就变得越来越贫穷,成为了越来越廉价的商品。即“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言的,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的产品不仅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还同劳动本身对立存在。

其二,劳动者与生产行为对立存在。由于劳动不是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而仅仅是劳动者维持生命的手段,其从事的生产行为与其生产的产品和他的物质需要没有直接联系,其产品作为等价物进行交换而不是同生产者直接的个人关系而生产。在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也加剧了劳动异化。“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这就是马克思指出的劳动本身的异化。

其三,人的自我异化。第一,人与他的类本质相对立存在。“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作为存在物而且是对象性存在物,人不仅是自然的对象性存在物,而且是社会的、有意识的、类的对象性存在物。同时也就具有了自由、自觉地有意识活动的类特性。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类”术语,得出人是普遍的、无限的存在物这一结论,具有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然而异化劳动却使人的类活动是人为维持自身生存而被迫进行的,人的类本质与人自身相对立而存在。第二,人与人之间对立存在,由于作用与反作用使人自身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对他人的关系,也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异化的出现。

三是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马克思指出,由于生产者对劳动产品的交换,使劳动产品之间、生产者之间发生关系,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人作为合理的利己主义者,物质利益是决定其行为的最后本质动因。商品“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虽然只是人们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的等价物的表现形式,却因为其反映的“物的天然属性”而备受关注,又因为其藏匿于“物与物的虚幻关系中”使其表现出的物质利益的一面开始支配人的一切活动,人对物质利益的渴求使商品成为物质利益的代名词,商品从而异化,带有了拜物教的性质。也就是说,正如前文马克思对于宗教的批判一样,商品与人之间关系的倒置使人们将商品置于上帝的位置,从而使商品本身具有了如上帝般驾驭人的无上权威。人在商品关系中外化,作为丧失自身、失去人性的人活动,人将自己的愿望、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寄寓于商品之中,奴隶地位达到极点。“商品拜物教”容易使人们错将“商品”当作“物质利益”的代名词,把商品外在表现误认为是商品的本质,投身于对物欲、金钱的无限追求。因此在消费活动中,人以无限膨胀的对商品的占有来满足其合理的利己主义,对于商品无限制地占有成为其奋斗的目标,这就是突出表现于消费领域的异化现象。

四是卢卡奇提出了物化思想,其物化的基础就在于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剖析。他认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其对物化的批判是其阐述对于历史总体性认识的核心主题。卢卡奇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结构人手,通过对具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向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客观原则进行交换衡量过程的分析,展现出“物化”情境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图景。认为正是“物化”现象使人们停留于直接性假象,被资本主义表面繁荣所蒙蔽,从而隐藏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和片面性。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繁荣,生产与再生产不断加剧,从而反映于人们观念中导致“物化意识”的出现。“物化结构逐步地、越来越深入地、更加致命地、更加明确地沉浸到人的意识当中。”由此生产活动具有了“合理化”和“机械化”特点,人的劳动也变成了“抽象化”和“可计算化的”,物与物的关系代替了人与人的单纯关系并成为时代主旋律,物化意识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论及其影响

异化贯穿于整个社会之中,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被打上了异化的烙印,人的对象性活动转变为异化活动,人不仅在劳动过程中异化,而且与劳动的产品、结果相异化。不仅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而且人与自己的类本质也相异化。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成为了异于人本身、与人对立甚至统治人的力量存在。法兰克福学派从社会现实出发,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卢卡奇物化意识的基础上,聚焦于异化在消费领域的种种表现,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形成了一整套异化消费理论。

弗洛姆指出:“我们在消费活动中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和有判断力的人;消费活动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富于人性的和具有创造性的体验。”消费主体的人应具有感觉、感情和判断力。但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本质上是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是一种与我们真实自我相异化的虚幻活动”。

二战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大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财富不断积累,进入了物质富庶的消费时代。1929年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堆积如山,“过剩”产品被大量销毁仍令人们心有余悸。于是将大量推行消费作为促进经济继续扩张的秘诀。在人们急功近利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背景下,消费促进生产被过多强调,消费成为最终目的,消费主义在社会中横行霸道。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处于社会中就是要大量消费,“不管消费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使我们自己就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家方针来追求”。

“消费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即消费者为维持生存、从事实践活动而获得生活资料的基础,其原本意义是体现人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是人类达到幸福的类活动。如今消费俨然异化成为人类生存目的。“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人类的消费活动从最基本的获得产品满足生存需要异化到“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如此错位只会导致在无尽空虚中越陷越深。

也就是说,在消费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创造性、批判性维度不复存在。人类迷醉于资本家编制的华丽大网之中,一心投身于消费,在浩如烟海的商品市场中自以为发挥着主体能动性,尽情自由选择,然而“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发达的商品生产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备选项然而却并不意味着自由。

消费异化成为了人类自我价值的证明,即“虚假的需要”,也就是那些“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商品成了人们生活的追求,无穷无尽的购买早已超出人们的真实需要,“买到市场上新近出现的最新式样的商品成为首要的,相比之下,使用物品得到的真实享受却成为次要的”。此时的消费者将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作为生活的唯一目的与衡量幸福的指标,消费异化成为对商品无尽的占有,消费者在无使用价值的占有中获得满足感,并且认为消费和占有就是证明他们生存的方式。消费既成了消费者自身追求物质的能力,是体现自尊的一种证明,也是获得更高阶级认可并融人其中的门槛。正如艾伦・杜宁所指出的,消费似乎已经异化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穿体面的衣服,开体面的车子和住在体面的生活区,全都仿佛在说‘我不错,我在那个团体中’”。

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甚至脱离主体人本身,他们的消费行为不考虑自身口味与爱好,不考虑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利,只一味攀比赶时髦,追求所谓社会潮流与风向即向他们所向往的统治阶层看齐,通过使用相同的商品证明我也处于这样的序列之中,以获得切实心理满足。“消费就是这样一个踏轮,每个人都用谁在前面和谁在后面来判断他们自己的位置。”由于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广告传媒、竞争和舆论的引导下,消费者的消费趣味也日趋标准统一,因而也就容易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预测。消费成了被资本家操纵的工具。资本家成功利用人们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等不恰当的心理和观念获取更多的利润。

弗洛姆所说的更是直截了当,事实上,我们在“吃”幻想之物,在“喝”商标。为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证明自己是高阶层中的一员,消费已不再与具体内容相联系,而是异化为其表征的虚幻的文化或是精神符号,异化为一切能给人类带来暂时满足的虚幻安全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而且必须看到,消费异化已经服务于社会政治需要。统治者能够投出的消费品越多,下层人民在各种官僚统治机构下就被束缚得越紧。

通过提供种类繁多的舒适而又高标准的产品及服务备选项,资本主义不断刺激消费来促进生产,加剧“虚假的需要”,从而消磨对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上的反抗。资本主义利用温和的技术进步侵入人们的闲暇时间,使人们只集中于眼前暂时性的满足,不再追求自由,更不愿为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而付出代价。

消费异化牺牲了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人们丧失了作为主体基本的意识能动性,将追求虚幻的产品占有作为第一需要,把无使用价值的大量拥有当作生活的唯一目标与幸福的源泉。并且进一步丧失了主体的创造性与批判性维度,将自己降低为一般动物,不断地消费以获取眼前的物质满足,精神上充满着空虚和痛苦。人的幸福本应当立足于精神层次的更高追求,一旦被笼罩着物质利益薄雾的商品侵蚀,就容易被商品控制,越不自由。人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活动及主体意识的类特性都因此受到社会异己力量的无情压制,人类进入生存的困境,由此弗洛姆指出:“现代人对自己、对同代人和对大自然产生异化。”难怪在如此情境下,弗洛姆只能发出慨叹“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三、生态马克思异化消费论及其价值

在个人孜孜不倦追求消费,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宣传、鼓励消费等背景下,消费作用被不断放大甚至成为普世价值观来指导大众生活方式、左右大众价值追求,消费异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然而,异化的消费是与“虚假的需求”即人们永无止境的商品占有联系在一起的。在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畸形的满足物质需要的商品没有上限,这要求商品生产的不断扩大,必然需要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取、掠夺原材料,然而自然资源和生态却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一切。“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明显和不可能解决。”由此,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类自食其果的悲惨结局。

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现实却被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的假象所掩盖,人们陶醉于其中,维持着虚假的消费与市场的繁荣。这似乎是异化消费之下资本主义存在发展的“不合理性的合理特点”。作为马尔库塞的学生,莱易斯与阿格尔敏锐地将生态视阈引入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方式的批判性分析中,他们将眼光放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大,作为利润源泉的商品生产导致的浪费性过度生产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后果上,认为“不仅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而且生产过程据以同整个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

莱易斯通过分析当代社会异化的特征,认为消费成为衡量人幸福与否的直接标准,商品被赋予复杂意义却与其本身属性满足人使用的生理、心理需求毫无关系。人们过度消费商品只是为了追求流行趋势,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为此,“在所期待的世界上也不会得到大量的满足,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给自然界的天然活动留下什么余地:种植粮食的每片土地已经耕种,每一长满野花的荒地或自然牧场已经开垦,一切野生的适于人的需要的动物或鸟类由于争相觅食而濒临灭绝,所有灌木或过剩的树木已被砍伐,在改进农业的名义下凡灌木和花草能生长的地方几乎没有不作为废而无用的荒地而加以利用了”。莱易斯指出人类为满足假象的自由而投身于“虚假消费”之中,对自然生态造成了无情破坏,从而最终无法满足其无限增长的消费欲望。“我们必须把人的需求问题看作是生态相互作用的更大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只单纯考虑人需求的满足,希望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满足方式进行评估,从而知道消费多少就“足够了”。

阿格尔分析指出,异化消费在生态条件限制下将会中止,从而将改造生产推到克服异化消费的关键地位。在生产的改造之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将不断缩减,从而使消费行为不再受广告的操纵。他这一过程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首先是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无力支撑商品的无限生产,从而缩减消费生产;其次是人们缩减自身需求;最后是重新思考异化消费,将自身的价值与基本愿望放置于对社会有用的生产活动中。由此,生态学认为只有在经济上建立一种积极的稳态发展模式并培养人们形成合理适度的消费方式才是解决异化消费的出路。阿格尔指出,首先“稳态”经济是必需、必然的,其实施的办法不仅要扩大资本主义国家的调节作用而且还要缩减资本主义的生产能力,对人的物质需要的重新评估后还要削减这种需求。同时他还提出实现新的禁欲主义的必要性。“减低人的需求也许将这种需求引向精神和文化领域(某些经济学家把这叫做‘质的增长’)。”而“重新评价人的物质需求,并大大削减这种需求”,倡导适度、合理的消费和可持续性的消费模式。

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参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的全部过程。因此,人类的消费行为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看到,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类毫无节制的消费行为已经对自然界产生恶果。这种严峻情景要求我们即刻行动起来,以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取代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消费模式。

高兹提出从人的认识层面作出改变的重要性,强调人们要认识到金钱买不来所有东西,并非所有价值都可被量化,真正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恰恰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将在人们发现更多并非必然是更好的,发现消费得越多、挣得越多却不能必然导向更高质量的生活时轰然倒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将异化消费产生的根源直指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的发达工业社会,认为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发达工业社会成为了新的极权社会,从而引发消费生产关系的倒置以及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异化。这也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一个“利用技术而不是利用恐怖”有效地统治着个人和“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的极权社会。

生态学则没有局限于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批判,指出异化消费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其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与整个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存在着根本矛盾。舒马赫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经济学“根据的成本定义排除了所有‘免费物质’,也就是排除了上帝赐予的整个环境――私人占有的环境部分除外。这意味着,一种活动尽管加害于环境,却可能是经济的;而一种竞争活动如果付出一些代价去保护和保存环境,就是不经济的”。

当代异化消费已将其消极影响的触手伸向全人类。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生态学对于“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的分析批判对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具有警示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国人的消费模式仍然以线性消费为主,存在着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等不良现象。

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率而忽视环境资源的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生产效率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倡以节约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由此转变消费观念,培养绿色消费、循环消费和适度消费等建立在“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更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消费模式。

第5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微交互设计;B2C电商网站;简约主义;用户体验

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传统消费观念,也促使越来越多的B2C电子商务网站不断涌现,企业科学化的管理发展理念和中国设计行业的进步与完善使得部分B2C网站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网购者的消费心理不再是简单地拥有商品,愉悦、简洁、人性化、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成为消费购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交互注重细节、简化交互行为,追求细微之处的实用性、易用性、简洁性的设计理念很好地迎合了现代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成为提升B2C网站转化率,树立品牌形象,获得稳定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微交互设计定义

“微交互设计”由美国知名交互设计师DanSaffer提出,“微”指代细节,微交互即是指交互中的细节设计。在微交互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层次的解构、简化、重组设计细节,使交互设计变得简约、优雅、人性化,以达到流(Flow)的用户体验状态。积极心理学大师齐克森米哈里(MihalyCsikszentmihalyi)曾这样定义流:“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个活动时,他们会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这种状态被称为流(Flow)。”相对于用户而言,优秀的微交互是看不到设计规则的,在交互过程中用户将会达到一种沉醉式的融入状态,并乐意完成目标任务。微交互在设计形式上与传统全局式的设计略有不同,主要采用解构与重组的设计方法,把整体的交互流程细分为无数个细小的交互模块,分析对比每个微交互模块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删除价值率较低的微设计组成部分,进而深化细节设计,最后将微交互模块进行合理化的组合以创建简约的交互设计模式。

3微交互与B2C电子商务网站的优化关系

传统理念认为,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拥有大量的稳定消费群体,消费者也愿意选择知名度比较高的品牌网站,而对于电子商务管理者来说,网站的品牌创立与经营涉及众多相关因素,产品质量、网站媒体宣传、稳定的消费群体、大的客户流量、优秀的网站设计、良好的用户体验、好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等。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即将颁布,B2C电子商务十几年的发展,使得其设计也相对比较成熟,积累了一定的B2C设计法则,但是设计的同质化,消费者网购意识的成熟与理性都会影响网站品牌形象的塑造。“设计需要满足情境中的目标,一方面,设计必须适合它所在的场所,另一方面,使用情境决定了用户在什么情况下对产品产生期望值,期望值是用户体验最基本要素。”[1]微交互是交互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微交互设计角度探讨B2C网站界面设计实际上是从交互设计的本源来完善细化交互设计。通过微交互对B2C网站的再设计与优化,创建合理的信息架构、恰当的内容与优雅的视觉设计,在细节设计与整体的用户体验上潜移默化吸引和影响消费者,减弱甚至抵消用户在购买的某些FUD情绪,建立购买信心并获信任,使其在同类B2C网站中脱颖而出。

4微交互在B2C网站中的设计原则

虽然微交互设计的提出与发展时间较短,但在交互设计的研究基础上,B2C网站的微交互在细节设计过程中也遵循一定的设计法则,简约、统一、个性化、防错性等设计原则对于细节的再设计与优化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1简约主义设计原则

简约主义作为一种被各领域不断追随和探索的思想潮流,其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米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勒•柯布西耶倡导的“纯净的形体”与沃尔特•格罗佩斯的结构主义都反对多余的装饰,推崇简约主义,强调功能在设计中的主要地位。简约主义虽然来源于西方现代主义,但是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已极具历史,老子提出:“少则得,多则惑。”孔子在《乐记•乐论篇》中提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宋代画家葛守昌提倡:“精而造疏,简而意足”,都强调事物的本质在于回归极致的朴素,繁中求简,重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论是西方现代主义还是东方传统思想,衍生至如今引领设计潮流的简约主义设计,在设计的表达上同样遵循着相同的艺术标准:强调设计对物质自然形态的表达,去除不必要的装饰,用简洁的元素表现事物的本质,讲究节奏、韵律、一致性,注重留白与对比,追求空间上的自由。但是在设计最终的艺术形态表现上也存在差异,西方设计强调构图的严谨性和设计元素的理性应用,注重功能性和视觉上的和谐之美,而东方的儒道、禅宗则更多追求意境里的空灵、恬淡与自由,崇尚情感意境的升华。相对于复杂的用户界面,简约主义界面易于使用,让用户掌握主动权,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浏览模式,更利于创建流畅的用户体验环境。简约主义不仅注重视觉层面上的简化设计,同时在结构层面简化操作行为,传承儒道、禅宗等古老的文化哲学,将禅宗美学中淡然、自由、愉悦、宁静的精神理念融入交互设计当中,追求高层次的娱乐需求层次理论即高级别的流式用户体验。在简约主义风格设计中,美国saks官网设计表现尤为突出,界面采用统一的黑白灰三色,不添加任何其他颜色,利用黑白色块区域构成和谐简约的界面风格。广告图采用极具创意的简约艺术拍摄手法,意在将用户的视线吸引在主要商品上,避免其他多余装饰的干扰。

4.2个性化设计原则

个性化是微交互设计原则的重要构成部分,个性化与统一性在网站设计中并不是矛盾对立面,而是密不可分的协作与辅助的关系,统一的设计规律之下,在不影响用户购物流畅性的情况适当地加入个性化元素,营造随和自由的购物环境,避免网站同质化的交互体验。个性化的情感互动一直是B2C网站不断追求而又难以达到的设计高度,设计不当极易引起用户反感,但是消费者都是情感丰富的复杂群体,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恰当的个性化设计会给消费者带来无限的惊喜,惊喜作为人类积极情绪的本能反应会让顾客户忽略周边元素,减弱潜在抗拒感并重新定位产品价值,打破某些阻止用户注册和购买的大脑思维模式,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物欲望。但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灵敏度,不容许设计个性化的做作与欺骗,所以在个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心理,根据内容和消费者的不同定制个性化设计,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设计策略。界面设计不是无声的控制面板而是消费者与网站互动的场景媒介,个性化互动的过程加深了用户对网站的认知与记忆,利于网站品牌魅力的传播,进而树立持久的品牌忠诚度。在个性化需求设计中Photojojo电子商务网站一直做的比较成熟。为吸引消费者的购买,经常在网站细节设计中添加个性化用户需求设计元素。在购物车按钮和产品图片展示区域设置定位状的图标,标签注明“DONOTPULL”吸引用户的好奇心,当用户抵挡不住诱惑点击按钮,会突然出现橘红色的木偶手臂,将界面拉向产品说明,用户惊奇兴奋之余,会更多的注意到了商品的其他细节信息,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很好的避免了用户错过重要的商品信息,同样有效的增加了用户的购买率。

4.3防错性设计原则

防错性是微交互设计人性化的重要表现,防错性原则不是要求用户一定不出错,而是通过细节的再设计最大限度降低用户出错所造成的损失。不论从系统设计还是用户使用角度来分析不出错是极其困难的。防错性原则首要任务是提前预知用户可能出现的错误并进行相应的设计调整,区分用户必填和选填内容,提供默认选项和按钮,系统自动保存默认选项以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减少用户的工作量,从而减少或者避免用户犯错。而对于无法规避的错误,在设计错误消息时,不仅要相应地传达错误类型,并最大程度上给予错误的改正意见,同时保持设计模式、文案语义的一致性与人性化。对于防错性,亚马逊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服务,红色标出出错的位置,同时自动纠正错误信息,较为精确的给予正确信息并给出修改建议,最大限度降低了用户的操作损失。

5结语

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Rams)说:“我认为细节比蓝图更重要。没有细节,一切皆是空谈。细节是本质,是评价质量的标准。”微交互设计最重要的价值是其细微之处的实用性、易用性、简洁性。微交互设计实质上是交互设计的本质,是交互设计的细化,以更细微、全面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完善交互设计。微交互设计的本质在于服务用户,简化设计去除多余的装饰,创建简洁的交互流程和朴素优雅的界面风格,让用户享受自由愉悦的购物体验。

注释

①《设计》中“移动支付平台设计中的交互体验研究”北方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系刘勇翔欧婧

参考文献:

[1]KUOHM,CHENCW,HSUCH.AStudyofInformationandAidingInterfaceDesigninB2CWebSites[C]//Proceedingsofthe2009IEEEIEEM,2009:852—855.

[2]KUOHM,CHENCW,HSUCH.AStudyofB2CSupportingInterfaceDesignSystemfortheElderly[J].HumanFactorsandErgonomicsinManufacturing&ServiceIndustries,2012,22(6):528—540.

[3](孙辛欣,靳文奎.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14):46—50.)

[4]赵知为.基于用户体验下的界面设计[J].今传媒,2012,8(2):21—24)

第6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设计;以人为本;社会效应;经济效应

1.什么是设计

作为一名设计者,我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什么是设计?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然而我认为时代的向前发展,却并不等意味着文明的进步,我们置身于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此种境地使我们感到迷茫,到底该如何不断地获得创造力,来满足现今高速发展的设计需求呢?其实,在这种时候,我们盲目的追逐着时代的前端,倒不如停下来,侧耳倾听设计的哀声,需找设计的本质,放远目光,也许在我们的身后,同样会有许多的创意。

也许未来就在眼前,但我们的身后,却有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只有能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梭,又怎么会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因为创意的匮乏而迷茫呢?

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和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

2.现今设计现状

自从在思想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或同样是思想家也是艺术运动家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形成了“设计”的思想,其间经历了立体派、直线派、未来派、达达主义、新构成主义、造型主义、绝对主义、现代主义、包豪斯运动,等等,至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虽然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个时代,去感受工艺美术运动时的情况,但从各有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书装设计和墙纸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场运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制作具体的物品,反对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

而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当时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所经历的时代情形相仿,一样在经历世界剧变带来的痛楚。那我们是不是也理应审视一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思考一下现今设计的思想与感受性该从何起源呢?

现今,设计风格多样化,地域色彩浓厚,导致设计者对于设计的概念变得模糊,有的认为设计应该形式追随功能,有的认为形式追随市场,有的认为奢华唯美,有的则认为简单为美等等,总而言之,一个好的设计的没有一个有权威的评判便准,再加上消费者或者是广大评判者喜好及观点的多样性,导致现今设计优劣的评判变得更加的模糊和混乱,进而更加的扭曲了设计的本质。

3.设计的本质

设计风格的多样化让我们迷茫,于是我开始寻找设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产品设计的学生,我开始从我所设计的产品方向对设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作为一个连接消费者和制造者的服务产业,我们的任务是研究消费者喜好、习惯、等,并将其整合,去糟存精,并结合当今科技对现有产品进行再设计或者是开发新产品来填补现今空白,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达到增强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设计的目标是广大消费者,也就是人,其本质是为人服务,正如柳冠中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要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而设计。

4.日本设计回顾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历史最低谷,可是他们却在短短的20多年中,赶超众多老牌强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二的国家,被世人称之为“日本奇迹”,虽然说,“日本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经济援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才是它的出路,而在这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下,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日本,人们对于“之友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发到到一定水准,充足的生活才会实现”,在这一前提下,日本的产品设计行业高速发展,并融入了产业的发展潮流中。另一方面,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不少日本设计师吧欧美的现代主义设计照搬到日本,但这些具有浓郁西方文化的东西在日本这块土地上发育不良。这也就促使了日本设计师开始反思,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日本的。

如今,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关注日本设计,可以发现它完全是明确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纵观当今日本设计,除了极少数情况外,绝大多数都是规格化、量化的产品,虽然使日本经济告诉的发展,却也导致了产业设计与文化的分离。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个性收到了极大地压抑,所涉及的产品只反应出企业的意志和战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时的日本设计素材与技术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并能制造出近乎完美的设计品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但却失去了个性和人性。

5.真正的设计

说了很多,结合设计的本质来看,设计不应该被划分为“国际性设计”、“中国设计”或者是“日本设计”等等。关键在于:最优秀的设计可以跨越文化、风格的壁垒,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不做过分的设计。

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不应该特意去创造一种风格,而应该培养自己观察敏感性,以及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公司的企业文化、新的社会需求以及市场跨度,随后再提出可行的,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风格会不自觉的体现出来,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好的设计。

因此设计应该脱离风格和文化的驱使,而只为目标而驱动,创新设计应该产生社会效溢以及经济效益。好的设计之中,应该充分融合创造更好生活的思想。

6.总结

那么中国的设计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坐拥身后的历史积淀,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呢?丰富的传动文化造就了丰富底蕴的中国,然而现代设计史植根于欧美文化之中的,因此,对于中国设计来说,丰富的文化底蕴不应该成文阻止设计师们进入领先设计文化的负担。不仅如此,中国设计师们更应该像前面说的那样一边回顾自身文化的历史积淀,一边将他们融合进现代应用中之中,使其与现今生产生活相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将中国自身文化融入现今设计并不代表形而上学的添加堆砌中国元素,而是要有选择的,有意义的融合,不可将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和观点用在形成中国设计思想之中或组成全球文化的一部分。

没错,我们只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时刻抓住设计的本质——以人为本,不为刻意营造设计的风格和流派而肆意堆积设计元素,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屹立于现今纷乱的设计思潮,真正的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 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第7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lwlib.com)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究竟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理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关键词:消费主义 正常性消费 区别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始于19世纪,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时代,生产对消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而且更决定着生产循环和再生产。刺激消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销花样手段不断翻新,使得19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步入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登峰造极地步,遍及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消费主义逐步开始影响我国,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论文下载。

消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消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消费(consumption)长期以来理解为“用尽”、“耗费”。十八世纪中期后,成为与生产(production)相对而言的概念。如今,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消费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力和劳务进行消耗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程远,2003)。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是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狭义消费指个人消费(江林,2007)。个人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一方面,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消费食物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来预防寒冷等,这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人们消费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它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因而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通常人们所讨论的“消费”指狭义上的消费,即个人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生活消费是最终消费,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真正目的所在,即人们每天消费已经生产出来的消费资料(包含劳务资料)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消费”指生活消费,这里所指的消费主要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继续生产所进行的消费活动的总和,它是一种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过程。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来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实践,而是两者的结合(卢嘉瑞等,2005)。作为一种推崇消费之上、享受之上的社会思潮,以追求过度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并在此价值观念支配下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学者王宁(2001)认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消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需求与满足,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关系已经背离的越来越远,商品和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实现着一种欲望的满足,而不再是单纯需求的实现。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功能。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进的。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一是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物质主义把人的全部需要都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和渴望之上,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特别重视对物的占有和消费。

二是突出的象征符号特征,消费主义除把物质商品看成“物质”外,更多把商品看作是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物质消费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高质量生活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三是极强的感染特性。通过有形物质消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外显行为很容易引起人模仿,且一旦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就难以摆脱,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力和批判力,把物质消费这种虚假的需求(desire)当作人类和个人的生存本质。

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

正常性消费是为需求而消费,是一种必需,是生产和生活得以延续的根本;而消费主义,已不仅仅是为了需求的消费,更侧重于为了消费而消费,以便通过这样的消费达到一种身份的彰显和虚荣的满足,是一种欲望膨胀的表达,消费不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必需,消费成为了一种手段,满足的是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关键看是否超过了“度”,消费中超过了 “度”就是消费主义,否则属于正常消费。怎样认识和把握消费主义中的“过度”,卢嘉瑞认为,就个体而言消费中的“过度”包括:超过本人或家庭支付能力(包括信贷力)的消费;浪费性消费,包括占用大量物质财富而不消费或很少消费和某些少数人侵犯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消费;超过规定标准的消费;影响和危机到了人们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的消费。只要没有超过上述限度的消费,均属正常消费,理应得到支持和保护;而过度消费才是消费主义,必须反对。

笔者认为,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临界点的“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心理需求过度,另一方面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心理过度指消费心理超过实际的消费需求,即消费满足的已不仅是实际需求,而且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的膨胀,一种虚荣心的增长,一种身份的彰显。“传统心理学把‘需求’界定为一种状态:一旦需要得以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最终消灭。在消费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需要恰恰相反,它即使得以满足之后也不会消失—如果可能的话,它将变的更加强烈”。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目的已经不限于需求的满足,穿衣不仅仅为了御寒,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丰衣足食之后,人的需求并没有得以实现,或者说人的消费需求已不再是这些,而已经膨胀到消费本身就是目的,消费成为了满足异化需求的手段。

消费行为过度指消费行为超过了自身实际消费力。马克思对消费力有两种解释,一是人们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能力,称为绝对消费力;二是人们购买消费品的支付能力,称为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指人的实际必要的需求,就像人必须穿衣遮体御寒,必须吃饭维持生命体的健康运行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消费力是符合个人购买力的消费,就是指与个人的收入水平相符的、在个人支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的消费。符合个人消费力的消费在合理消费的“度”之内,均属于正常性消费,必须同时满足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两个条件。很多有钱人具有充足的社会消费力,但属于挥霍浪费的消费,这种消费导致社会资源闲置,造成了社会供需的结构失调,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之间矛盾的激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杜绝。合理消费指在自己的支付能力或者信贷偿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而且是自己的绝对需求或者真实所需,所占有的消费品不会闲置,也不至于挥霍浪费。

消费主义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主义与刺激消费

在我国,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国家明确提出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式带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人误认为,政府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在提倡消费主义。其实,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提倡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是提倡人们不顾自身消费力(实际需求和消费力)盲目消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所采取的诸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这对解决生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刺激消费实际是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回升的战略举措。

(二)消费主义与品牌消费

品牌消费在消费主义中的突出体现是以符号消费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符号消费是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之一,指在消费中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功能。而在实际消费中,这种符号的具体化身就是品牌。以符号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表现,是不合理消费。

通过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分标准来衡量判断,前者属于消费需求的过度,而后者则是消费行为的过度。所以,这两种消费都是应该反对的。笔者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品牌消费。品牌本身是一笔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往往又是质量的象征,因而名牌产品特别是国际名牌都有着耀眼的光环,受到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追捧,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人们偏好或享用名牌产品,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物质丰富、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体现。所以,品牌消费不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确实让人们感到放心和舒心的消费。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都适度的情况下,消费者追逐名牌才是大势所趋,必须正确区分品牌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与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拿将来挣到的钱提前进行消费。借贷消费是最典型、最普遍的超前消费。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消费社会的符号性、物质性和享乐性的本质使得人们尽情陶醉于消费带给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符号消费彰显身份、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下,大多数人在透支、负债的情况下过着一种纸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应该反对的超前消费。

然而并不应该反对所有的超前消费,在经济繁荣时期,借贷消费有一定好处,在消费者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者一般也能通过固定收入来源还贷,因为经济增长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偿还贷款不成问题。但即便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也不能盲目提倡超前消费,必须把握政策消费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度”。除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度外,更重要的要符合消费力方面的度,尤其是社会消费力的度,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突破了购买力和信贷力的约束盲目追求高消费,这种超前消费会对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必须反对。而在符合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并不应该反对这样的超前消费。

消费主义与高消费

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消费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大小。然而,高消费并不一概都是消费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和限制。高消费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两级分化已是不争事实,社会分层因此而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多层次化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又必然表现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化。

高收入阶层(这里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其消费水平自然也高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高消费是很正常的行为。对这种高消费不仅不应当反对和限制,而且要给以鼓励和支持,积极为他们拓宽高消费的领域和空间,根据他们的需要提高各种消费的档次。有需求就可以供给,要供给就必须生产、扩大再生产和生产创新。这样做,既增加了就业,又扩大了需求。必须区分高消费与消费主义,应该把握正常消费与消费主义“度”,在适度合理消费需求引导下,符合自身消费力情况下的消费,即使高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只要属于正常性消费,而不应一味地反对和抵制。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程远.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科学出版社,2007

4.卢嘉瑞,吕志敏.消费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8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精神生活物化;现状;原因;评价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13-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的文化产品也极大丰富和充实,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并没因此得到改善和实现内在的规定性,反而物化现象加剧。而现时代人的精神生活的物化状态实质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导致了内在意义感的丧失与虚无化的困境,不利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亟须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生活物化的含义

精神生活的形成是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相一致的。它是人基于人的存在本性,为了追寻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通过选择、追求、拥有、创造精神文化资源而在精神层面上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的一种内在超越的创造性的生命活动,它所创造的是人的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现存实践的意识相区别,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具有内在的超越性。精神生活具有自觉自愿性,是人对自身存在本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与精神追寻,直接表现为对“人存在意义”的文化认同、心灵和情感归属。

物化在哲学范畴上有两种解释,本文所言物化是马克思所指代的异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对象化的变异,是一种反叛的和否定的极端的对象化形式,是对象化状况发展到与人性偏离,甚至导致与人的存在本质和价值矛盾、冲突和对立的情况就是异化。精神生活物化具体表现为:在实践上,人与物的关系的颠倒,物本来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却逐渐演变成人为了生产和消费物而存在的实践和生活状态。人过度追求物质,以物质享乐为至高无尚,形成对物的过度依赖和推崇,导致主客体的关系颠倒,并逐渐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演变成为物与物的关系,即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物化”成为了人的精神生活的价值新标准,物欲致使人的精神生活屈从和跟随于物,人逐渐丧失个性和自我,丧失了精神生活的超越性而走向物化,人在物质世界里随波逐流,越行越远,却又永远没有尽头和彼岸,缺乏永恒的存在和意义而走向荒谬与虚无,并呈现出各种病理的状态,导致人的精神遭受各种痛苦和折磨。这种精神生活不是自觉自愿的,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驾驭的,不符合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质和超越性特征,这样的精神生活的物化形态实质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异化。

二、人的精神生活物化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1.商品拜物教意识盛行,精神生活物质依附化倾向加剧。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逐渐增强,神化的上帝不再具有以往的神圣光圈,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意味着上帝这个曾经为人类提供终极目标和意义价值的绝对本体的瓦解,人在获得向往已久的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来明晰的永恒追求,重新陷入迷惘和无所适从之中,找不到终极关怀和价值。精神信仰的衰退,导致人的生活中心的转移,人的精神生活逐渐外在化,“如果说传统的精神生活表现为神性通过理性主导甚至排斥感性,那么,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则表现为个体感性在摆脱神性与理性的双重束缚之后的自我放逐。”虽然个体感性的解放是传统人文主义在现时代的巩固和深化,但是排斥传统理念,也就切断了与精神生活内在规定性的联系,从而使现时代的精神生活陷入无根的和非理性的状态。现时代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给多样化的感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科技革命、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及消费社会裹挟而来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逐渐盛行,吞噬乃至取代了传统的精神超越性以及相应的理性、德性、神性等传统的价值观念,并演变为主导整个现时代精神文化的拜物教意识,整个社会变成一个“物化世界”,人的物欲被充分地鼓动起来,人的一切美好的精神感受都被对物的拥有感所代替,人与物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人拜倒在物的面前,物成为人至高无上的主宰。人不再关注本心和内在价值,而只关注身外之物和感官享乐,缺乏真正的心灵宁静和审美体验,而物化世界的变幻莫测使得人的精神生活成为拜物教意识的实验场与牺牲品,不断增添着贪欲和占有的焦虑,导致了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取向的丢失,精神生活更加依附于物。

第9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消费异化;消费文化;文化批判

一般认为,消费异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进人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所谓“消费异化”是指消费超越了自身的内涵,使人的消费价值目标发生偏离,导致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扭曲,消费的原始、本真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本来意义上的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其目的是对需要的满足,这是正常消费。异化消费则是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费,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消费。“人们的消费就不再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而成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即成了一种异化消费。论及消费异化及其种种表现,可谓涉及诸多领域,俯拾即是。择其要者,仅从以下两个侧面略作说明。

其一,符号化的扭曲与曲解。消费或消费行为“符号化”是指人们消费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于各种消费品一般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具体需求以外的某些符号表征。“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服务和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闭现代社会,商品(包括各种服务)越来越多地带有符号意义与特征,符号已成为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然而,符号毕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属性,也不应淹没商品最基本的属性。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国人过分看重消费品的符号意义,过分追求符号的外延意义,使符号意义发生扭曲,消费行为、观念发生了异化。一些人的消费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符号欲望”。其中有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时尚”,还谈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费过程中追求各种名目的名牌、高档消费品,目的是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费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标识,并不考虑消费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否相符。对于豪华、奢侈的追求彻底消解了消费品最基本的属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烟,开哪国生产的高档名车,穿哪个名牌的时装成为这些人的消费追求;于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天价”消费品:“天价年夜饭”、“天价香烟”、“天价豪宅”……。虽然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或极少数,但所造成的“负激励”效应却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属于富豪、大款阶层的、对消费和商品符号化情有独钟消费者。这些人的收人显然无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论,但对符号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照顾“门面”,满足虚荣心。于是,收人并不丰厚的“白领”吃住高档,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费,成为生活水平的虚假符号。超前消费导致了少数人“花明天的钱,今天尽情享乐”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高消费“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温床”闭。无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这种过度符号化的异化消费都是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批判。

消费符号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异化了消费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费行为的异化,但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的扭曲,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所谓,卜经济”效应,远远超出消费领域或经济领域。其中,消费文化的导向作用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整个消费过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号的左右,人与商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针对符号及其消费意义的逐步增多,许多时候物品消费即是符号消费的现实,有学者指出:“符号消费的实质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人们购买消费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赶潮流、领略时尚、炫耀财富与富有等等与真正的商品属性毫不相关的欲望—“符号欲”。此间,人是否“在场”取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变成了欲望和着迷的对象,炫耀性消费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有些商品会得到人们的偏爱,而这些问题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无法解释的。的确,根据生产决定消费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对符号消费的“执著”。也许我们只能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因为“人的符号活动的实现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据此,有理由认为,消费文化的“异化”是根源所在。

其二,浪费消费。某种意义上讲,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符号化性质,与消费符号化有所不同的是,浪费消费不仅是消费符号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且凸显浪费特征,形式多种多样,甚至渗透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谓浪费消费顾名思义,消费本身即是浪费,丝毫不顾及节约理念的存在。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国人送葬时的花圈开销。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国人每年为死者送葬烧掉的花圈价值竟然高达13.3亿人民币!无论出于何种需求目的,满足什么类型的消费需求,每年白白烧掉十几亿元人民币的纸张,对于一个人均资源非常不富裕的国度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中国本是一个有着勤俭持家,厉行节约节约浓厚传统的国度,但由于消费主义以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优良传统正在被人淡漠,各种消费中的浪费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时下的国人,无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大都市市民;无论是大款巨富,还是贫困人群,均对青年人的婚姻开销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嫁妆购置,到大摆婚宴,场面与铺张一直呈上涨势头。各种花费,数量巨大,其中不乏有无谓的、属于浪费性质的支出。当下青年人结婚上的花销和“大方”的心态,穷人和富人并无本质差异,可谓“富人有一富人的奢侈,穷人有穷人的浪费”。人们在分析国人在婚丧上花销的浪费原因时,大多强调陋俗文化在作祟。陋俗文化、不切实际的攀比之风的确助长了消费浪费风气的蔓延。这些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更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的异化,背离了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最基本的准则:合理、正当、健康。

涉及国人消费行为中的浪费问题,除了前面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外,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尽人皆知的事例可信手拈来:餐桌上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成灾、名目繁杂的“豪华包装”等等。国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不舍为天文数字,“豪华包装”的资源浪费同样惊人,媒体屡屡予以尖锐批评,依然有禁难止。无疑,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异化,堪称日常生活消费中另一种特殊“符号消费”。消费异化的大行其道与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有直接关系。但剖析各种非理性消费,又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必须承认,我们自己原有的某些消费陋俗文化的存在,有意无意之中助长了消费主义思潮背景下的消费异化。显然,由于消费异化种种负面效应,致使消费异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情况下,浪费消费、消费异化在现实生活中助长了陋俗文化的蔓延,反之,借助消费异化,陋俗文化也得到了大行其道的“有力支持”。两者可谓“相得益彰”。过分追逐符号化、浪费铺张是消费异化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凸显着非理性消费的特征。针对五花八门的浪费,有人建议出台《反浪费法》。诚然,依法治理浪费有可取之处,但对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的治理完全“依法办事”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消费毕竟是个人权利,在权利本位社会里,抵制消费异化主要还应来自道德、文化层面的支持。文化不可能彻底改变、扭转消费异化,但健康的消费文化对于倡导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自觉抵制消费异化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等,学术界多有论述,但主要侧重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笔者认为,应侧重文化批判的视角认识消费异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异化现象是必要的。如何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和文化氛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侧重如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的批判与批判的文化。所谓文化批判,主要指既对各种直接影响人们消费心理、价值观的陋俗文化进行批判(并非对整个消费文化进行批判),还应对伴随消费主义进人本土时挟带的种种消极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予以批判,如与异化消费密切相关的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批判等。这里所说的批判的文化主要指,建构新型消费文化过程中,刻意培养消费者对本土陋俗文化、外来消极文化认知的自觉,使广大消费者能够理性地消费,能够对消费异化有本质的认识,进而强化对消费异化的抵抗力。当然,批判的目的不仅仅限于颠覆,更重要者在于建构。我们确实需要建构新型的消费文化,一方面通过新型的消费文化抵制陋俗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则通过新型消费文化的建构,实现文化批判的目标。批判消费异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首先应在理论上对消费意义予以认知。必须告知国人,什么样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健康的,才是我们倡导推行的。一般来说,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是需求,即消费是由需求决定的。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需求。消费异化消解了消费品的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突出、追求的是符号价值,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异化。因此,展开对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是必要的。

第二,关注消费伦理。根据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可知,消费具有伦理性,是一种伦理现象。因此,消费必须遵守相关伦理的约束。今天的消费伦理应侧重两方面内涵:一是弘扬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理念,并使之成为消费理念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勿忘可持续发展、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积极提倡可持续消费。消费理应恪守相应的伦理准则种种带有“透支”性质的各种消费,既是消费的异化,也有违于合理的、适度的消费原则。“适度消费的精髓是节约。崇尚节俭的消费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即使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也还是一种美德,仍需大力提倡。我们主张节约,决不是让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反对人们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而是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使人、社会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而这正是为了使人们更幸福的生活。

针对消费异化、符号化,除了应当大力倡导合理消费之外,还应经常告诫国人,能够挥洒自如消费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应选择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不降低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与个人生理的承载能力,消费水平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收人水平,排除多余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时下某些人的消费行为与国家倡导的节约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与收人、国情形成了悖论:一方面,我们承认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对各种高档奢侈品的消费比之发达国家并不逊色;一方面存在着生产过剩与消费拉动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对商品符号和意义的狂热追求;一方面,我们认同资源并不富足的现实,另一方面,消费资源消费的大手大脚让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所谓消费的“个性化”,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平均收人并不相称……。这些悖论说明了消费伦理的缺失(有人称之为失范),有必要针对消费异化、浪费消费重塑新型的消费伦理观念。

第三,倡导理性的消费价值观与合理适度的消费理念。什么是理性消费价值观?我们认为,核心内容应是适度消费,对各种消费有一种“量力而行”的自觉,能够认知消费品的物的属性和符号之间的关系,不为符号所左右,符号不会是消费价值的全部。消费只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对消费有正确认知。物质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也具备激发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功能。然而,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往往把正常的消费异化为对物质、消费品占有的无限冲动,并形成了赚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纵情享乐的循环圈。这些现象与商品、消费的泛化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价值观念绝无二致。任何形式的消费异化,一览无遗地表现为消费者对物质财富的极度追求,必然导致物欲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必然随之泛滥,各种腐朽、没落思想均可在此找到滋生的土壤,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负面消加作用是巨大的。

消费异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精神也随之发生异化。“人们在享受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的同时,却沦为了消费的奴隶,人们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进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费异化使人越来越与自身的本质相异,丧失着美好、素朴的‘精神家园’。事实证明,异化消费、过度消费、把消费视为生活终极目的的行为模式并不能够给人增加幸福感,无法体验精神生活的神圣与崇高,大多仅仅局限于物欲消费的满足,人沦落为物、享乐的附属物。主体性在物质消费、符号消费、追逐富足中悄然沦落,满足各种欲望的多重选择与精神家园逐步缺失并存,消费异化支配下的人势必缺少精神超越,批判意识无从谈起。故此,建构新型消费理念、消费价值观不仅是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更有助于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消费社会的现实不可回避,批判消费异化,建构新的消费理念、价值观念则是国人不能绕过的思想历程。

第四,正确的舆论和媒体导向必不可少。消费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的流行,一方面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另一方面,媒体的导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现代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结缘,不断推出各种感性“情调”、时尚,使消费异化具备了社会化特征。商家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无孔不人地进行“狂轰滥炸”式广告宣传,喋喋不休地(潜移默化地或公开地)引导人们、鼓励人们进行消费,“各种传媒铺天盖地地冲击和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把大量虚假的物质需求强加于人。”图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鼓噪与消费主义一起成为消费异化的得力“帮凶”,迎合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助长了消费异化之风,消解了健康的消费文化。充斥各种媒体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购物的享乐等内容倾向,直接加剧了消费异化的势头。因此,建构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媒体、宣传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不可或缺。消费主义滥筋于美国,是社会经济发达的产物。这种观念、理念进人中国后,应当审慎考量之处为应看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如同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可以全盘移植西方国家的模式一样,对待起源西方的消费主义我们也应谨慎对待,冷静分析。对此,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