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

第1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 内容分析 苏家权事件

网络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无组织的网络群体围绕特定的现实主题,在一定诱发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以意见的强化与汇聚为特征的,具有现实影响力的网民聚集①。不同于传统的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以具有虚拟性、隐蔽性、交互性等特征的网络为平台,以网络虚拟社区(论坛、博客、个人空间等)为集聚和言论空间。参与主体的广泛复杂性、参与形式的虚实交互性、网络事件效应扩散的难以控制性、事件演变的鲜明结构性、事件效应的双重性是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②。

近年来,网络集群行为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研究领域来看,多集中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方向,如沈晖(2009)从集群行为理论和社会工作视角对网络集群行为的作用机制和暴力倾向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干预设想③;魏娟、杜骏飞(2009)运用斯梅塞尔的价值累加理论,以魔兽世界玩家集群事件为例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④。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机制、演变过程、组织特征、应对与调控策略等。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为基于相关理论视角下的质性探讨,缺乏量化研究。

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虚拟隐蔽等特性使其能够较真实准确地反映网民对某一具体事件的认知与情感倾向状况,而内容分析法是对媒体报道的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客观和量化描述最为合适的方法之一⑤。基于此,本研究以腾讯新闻评论文本数据为样本,采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博导沈阳教授领衔开发的ROST CM6内容挖掘软件对网络群体行为进行相关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处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腾讯公司作为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其网民数量在中国网民总数中占有较大分量,影响力不言而喻。苏家权事件是发生在2013年3月的城管商贩事件。3月17日下午,广州天河区车陂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两名城管队员对一位卖菠萝的占道经营小贩进行劝导执法,不料该小贩突然挥刀袭击,其中一名执法队员苏家权被砍7刀,包括头部和面部5刀,可能因此毁容。该事件性质恶劣,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反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网络集群行为。搜索标题为“高清:广州城管被小贩连砍七刀 可能毁容”的腾讯新闻并进入该事件的论坛发现,截至2013年4月6日,有帖子50344条,306344人参与评论,规模较大。故以苏家权事件为研究对象,选择网民对腾讯新闻网中苏家权事件报道的评论文本作为样本,对该网络集群行为进行内容分析。

本次样本筛选时间为2013年4月6日。由于该事件的腾讯论坛帖子数量较多,共有2518页,不宜将全部评论截取下来,因此事先在WPS2012 EXCEL表格中利用RANDBETWEEN函数析出50个从1到2518的随机整数,把这50个整数当作对应的评论页码,截取这些页码内的评论389条存入纯文本。然后对样本文本进行整理,如剔除重复、广告等无效评论,将“摊贩”“小商小贩”“小摊小贩”等词全部在文本中替换为“商贩”。经处理后剩余343条评论,作为最终样本。

二、高频特征词分析

对文本先后进行分词和中文词频分析,经过简单筛选,得到有意义的40个高频特征词及其频数(见表1)。

首先,对这些高频特征词进行词性分析,其中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名词主要涉及城管、商贩、群众、国家、市长、孩子等各方主体,其数量最多,有22个,占总数的55.0%,网民由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进而扩展到国家、孩子等主体的命运,反映了网民网络集群行为高度针对性及相对扩展性。动词有11个,占27.5%,主要涉及事件双方矛盾解决的策略性建议(如理解、换位思考、相信等)、矛盾双方的互动(如欺负、摆摊、占道、经营、没收等)。形容词相对较少,只有7个,占17.5%%,主要表现了网民对矛盾双方的情感性评价,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如同情、暴力、冷漠、活该等)。

其次,从频次最高的10个特征词来看,“城管”和“商贩”分列一二,城管和商贩是该事件的核心群体,自然成为本次网络集群行为的焦点,而“城管”的频次几乎是“商贩”的两倍,显著高于“商贩”,表明就该事件而言,网民多从城管的角度思考及评论。排名第6的“群众”和第8的“人民”则为包括众多网民在内的非当事群体,反映了网络集群行为中群众的高参与性。排名第3的是“执法”,城管是执法者,商贩是执法相对人,“执法”一词将矛盾双方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表明执法是双方矛盾的最核心问题。“理解”排在第4,这既是网民对解决矛盾的建议,也是大家的美好愿望。“同情”一词排名第5,代表该网络集群行为中网民的情感宣泄。排名第7的是“问题”,体现了网络集群行为中网民对事件的积极思索与高度关注。“暴力”排在第9位,暴力不仅包括暴力执法,也包括暴力抗法,与之相对的是排名第10的“文明”,表明网民多数希望城管文明执法,商贩文明守法,而不是暴力性对抗。

第2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整个过程充满了理性,令人敬佩的网络理性。尽管这不是网络理性的典型事件,却可以视为能够折射网络健康的小亮点。

首先是道德层面的选择。在人们心中网络是个尽情对骂的虚拟空间,类似这名女网民,肯定会淹没在万千唾沫之中,而她本人也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对此还没有任何责任。不过众多网友的选择多少让人吃惊,在指责其道德缺失的同时,冷静地寻找解决办法,没有无节制地辱骂、转帖,扩大虚拟的攻击声势。这就体现出强烈的自我约束的网络道德意识。

其次是务实谋求实解途径。因为并非纯粹道德问题,所以不以简单的道德方式解决,很多网友借助“人肉搜索”,不是找人“教训”其人,而是选择网上报警,以求通过合法渠道伸张正义,对于不理性甚至违法的网民,这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之一;对于主张正义的网民,这也是最有力的捍卫手段之一。现实与虚拟之间的通道,在这种思维下完全打通了。

同时,理性也表现在“网络通辑”、“人肉搜索”这种方法、技术的使用上,“网络通辑”、“人肉搜索”遭到不少质疑,称其助推了网络暴力。这件事表明,担心虽然必要,但在理智网民的手中,它们会成为很好的捍卫正义、清洁网络的利器,达到强利除弊、惩恶扬善的效果。网络新技术本身就有两面性,健康的网络呈现出来的是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

第3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具有可移动性、不受线缆限制、组网灵活等优点,因此无线局域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因此,WLAN的入侵检测技术受到了使用者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了无线网所面临的威胁,并对WLAN入侵检测技术的不完整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关键词:

入侵检测;无线网络;有线网络

0引言

伴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但是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却使其更易受到非法进攻,从而使得无线网络(WLAN)的安全问题研究日渐受到各方瞩目与重视。与传统有线网络比起来,WLAN开启研发较晚,发展也略显迟缓,且未构成严整体系,因此基于无线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相对也就并未臻至充分、全面。本文则特别着重阐述无线局域网面对的主要威胁、入侵检测的技术特征,连同该技术呈现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目标也一并给出完整论述。

1无线局域网面对的威胁

一方面,无线网络与传统有线网络只是在传输方式上有区别,因此常规的有线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如病毒、恶意攻击、非授权访问等在无线网络中也都是并行而共同存在的。另一方面,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在安全上也会带来一定的差异,重点体现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上,因此无线网络在传输环节将更易受到攻击,可能会遭遇比有线网络更为频密的安全威胁。目前,针对WLAN的攻击主要有:嗅探窃听、伪装入侵、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暴力攻击、不法AP等。在此,则针对各类攻击的原理展开讨论,现分述如下。

1.1嗅探窃听嗅探窃听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首位攻击方法,运用了WLAN信道敞开的不足。进攻者经常在WLAN信号覆盖领域内截取报文,得到锐敏讯息。

1.2伪装入侵伪装入侵是指进攻者将本身的不法设备伪装成正当设备,是一种隐蔽等级较高的潜藏进攻方法。如果进攻者顺利诱骗对象网络,而变身为对象网络中的正当站点或正当接入点,进攻者就随即可以获得当地网络赋予的对应考察权力。

1.3中心人攻击中心人攻击是进攻者发动的针对某个网络的主机发配到另外一台主机的包实行操纵的攻击。这种攻击极具代表性,由于其中包含了当网络数据经过互联网传送时全部可能出现的攻击。攻击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1.4拒绝服务进攻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形成的进攻行为可以称作攻击。这种进攻不是以得到网络的掌控权限和信息的走访权限当作目的,而是依据将网络、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限定资源消耗,致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展开常规工作,同时也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1.5暴力进攻暴力进攻(Brute-ForceAttack)是通过运用数字、字母和字符的随意结合,估测用户名和口令,屡次完成探索性考察。同时,凭借其关联系统的速率,每分钟可以发起多达千万次的探索性进攻。对安全系统进行的暴力进攻将会耗费很长时间,而且进攻的成果多是无望的。

1.6不法APAP是WLAN的主要接入设备,而不法AP则是未经网络管理职员允许或委托的无线接入点。由于IEEE802.11对AP并未形成严格规定和限制,因此攻击者很容易搭建非法AP,再通过非法AP对网络和无线用户发起攻击。

2WLAN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Intrusion)是指在非授权下对计算机资源的完备性、机密性、可用性造成威迫的各种预谋设计行为。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是一种自动对网络安全施行监督,如果发现危险信息就发出提醒或执行阻断措施的网络安全防御设备[1]。而与其他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IDS是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设备。WLAN入侵检测技术即是在常见入侵检测技术上加入了些无线局域网络的检测,固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对其进行划分,然而从技术达成上,多数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误用检测技术和异常检测技术,下面将详尽研究这2种入侵检测技术。

2.1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对以往操作的特征进行总结,得出以往操作的样式,通过其中一些行为与正常行为的表象差距来估计是否为入侵。主要过程如下:在综合归纳良性操作通常具备的特征之后,建立正常行为的判断指标,当某一行为和正常的行为偏差较大、即达到设定阈值时,就可断定其可归属入侵行为。

2.2误用检测误用检测(也叫滥用检测)是理解、提取入侵行为等不寻常操作的特征,设立特征库。在检测阶段利用特征库对网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按照比对成效鉴定是不是入侵行为[2]。误用检测系统是建立在可以运用某种形式或者特征判定手段而对所有己知的入侵实行科学、精准评析与辨识这一基础事实之上的。该系统的研究关键是如何明确形成定制的进攻特征样式可以覆盖与真实进攻有关联的全部因素,和对入侵行为特征的标识匹配。为此,如果要想达成传统概念上针对进攻行为能够获得理想准确检查效率的误用检测系统,就需要保证全部进攻行为均可利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规范表达。误用检测系统的实现手段主要有专家系统、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状态转换、条件概率技术和键盘监控技术等。在此,则对其展开进一步说明论述。

2.2.1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依据完整的知识库而设立的、基于规则的实用性核心方法。知识库的完整则有赖于审计记载的全面与实时性。如果能够制定得到充足、且具普适性的准则,就能检查出任何一个入侵的细小变化。

2.2.2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是利用设定的情景脚本、再根据可观察的活动来执行推断。经由观测,即可判定一定入侵情景的一连串行为,并且检验得出入侵计划。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一般是由入侵者、预期者和解释者3个模块而组织构成。

2.2.3状态转移分析技术入侵行为是由进攻者实施的一连串的操作处理,能够控制系统从某种初始情境转变到一个受到威胁的状态。开始状态是指系统还未受到检测入侵时的情况,而危险状态是指攻击完毕后的情况,此时系统行为可演绎为一张状态转换图,伴着对审计数据的理解,系统实施状态转移[3]。这种分析研究的关键是了解入侵行为的每个步骤对系统处境的转移作用,从而能够检验出联合进攻者、以及能够运用用户会话对系统实现进攻的各类行为举措。

2.2.4条件概率技术条件概率的入侵检测方法将入侵手段对照一个事件序列,而后凭借观察事件发生的情况来估计产生的入侵。此种技术是基于事件序列,最终依据贝叶斯定理实施推理。条件概率的检测方法是基于概率观点的常规方法。具体是把贝叶斯方法实施了改进,其不足之处则是先验概率不易设定,同时事件的需求也较难满足。

2.2.5键盘监控技术实现时,通过假定入侵与指定的击键序列相对应,而后侦察客户的击键形式,再将此种模式与入侵模式进行匹配,由此可以检验得出当下的入侵行为。但是该技术只是辨别击键,因而检测不到非法恶意程序发起的自主攻击,但是其实现起来却较为简洁、高效。

3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在信息安全方面,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具体地,防火墙是根据互联网协议地址或者服务器端口来辨识和筛选数据包。但其不足则表现在:不能辨别和阻拦内部攻击,也许还会引起正确的数据包出现非预期拦截。为弥补防火墙的不足,能对外部进攻实施全部防御,一般将入侵检测系统连接在防火墙与网络设备中间[4]。对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来说,入侵检测系统是时下的优势选择。使用入侵检测系统采集网络数据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归纳、分析,从而有效识别攻击。总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将这3种技术予以专业、科学结合、并综合运用,才能实现最佳的安全保障效果。

4WLAN入侵检测的不足

现如今,对无线网络的入侵检测大都处于研究阶段,特别是我国仅仅处于加速起步阶段。所以无线网络领域的防范方面课题依然难以满足现时需求。综论时下研究背景可知,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具体描述为:

1)入侵检测系统滞后于网络的成长速率,所以无法检测出各类新攻击,无法拦截全部数据。而若拦截网络的所有数据包,并剖析、匹配其中是否含有某种进攻的特性却会消耗不少时间和体系资源[5]。

2)不一样的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即使得在网络有差别时就可能运用了各有不同的入侵检测技术。而且当下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不允许讯息互换,这就使得察觉到进攻时很难找到进攻的开端,甚至由此而使入侵者获得了攻击的大漏洞。

3)目前各个系统之间的入侵检测不能实时协调合作,缺乏信息的交流,导致寻找入侵行为的源头颇为困难。甚至,各种系统之间的相互排斥反而有可能给入侵攻击者提供相应的便利和漏洞。

4)组织结构上还存在问题,现如今许多的入侵检测系统都是由曾经的根据网络或计算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改进、改良而得来的,在组织构造等方面无法使分布、开放等要求得到圆满解决。

5WLAN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

目前,入侵检测的研究已经整合展现了众多新的发展方向。在技术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据挖掘、免疫算法、数据融合技术等均可以尝试与传统WLAN入侵检测相结合,以此来实现对无线局域网的更为严密的安全保护。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进展,无线局域网(WLAN)入侵检测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技术水平,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获得改进与完善[6]。综合分析后,可得研究结论如下:

1)入侵检测分析技术有待加强。如今的WLAN入侵检测技术所验证的入侵行径存在着许多误报和漏报,难以对WLAN网络做到高端安全保护。

2)网络管制能力有待加强。伴着网络数据的不断增加,对网络数据的解析和处理正日渐趋于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入侵检测系统的处理能力。

3)高度集成。入侵检测系统不仅需要监督互联网上的信息,还要具备对添加配置提供支持的功能。在网络配置发生非常规状况时,能够对该配置实施管制。将来的入侵检测系统应该是一个将互联网监控、入侵检测和互联网管制等功能融合联系在一起,并可以对互联网进行全面保护的系统。

6结束语

伴着无线网(WLAN)的迅猛成长,人们对其安全问题也愈发提升了重视与关注程度。入侵检测技术是防御网络进攻的根本手段之一,所以使用入侵检测技术来实现无线局域网不受威胁即已成为当下的重点研究课题[7]。本文阐述了WLAN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安全威胁,讨论了WLAN入侵检测技术是WLAN避免受到非法攻击者实施攻击行为的重要手段,分析了WLAN入侵检测的不足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2]郑洪英,侯梅菊,王渝.入侵检测中的快速特征选择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6):262-264.

[3]薛潇,刘以安,魏敏.一种入侵检测的分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30):98-100.

[4]魏广科.基于WLAN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8):203-206.

[5]蒋建春,马恒太,任党恩,等.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0,11(11):1460-1466.

[6]朱会东,黄艳,黄永丽.无线局域网中的入侵检测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6):173-175.

第4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异化心理学

[分类号]G352.1

1 引言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网络信息一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异化问题。信息异化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网络信息原有的优势就不但发挥不出来,反而会使它成为缺陷和弊端更加彰显的扩散器。引起信息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源于网民的心理因素。由于人的外显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网民信息异化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实现对网民心理因素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2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机制

2.1 异化与信息异化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精神错乱”之意。异化的一般意义是:主体创造了客体,但客体却不受主体的支配,客体变成支配主体甚至敌视主体的力量。20世纪,“异化”这个概念渗透到了包括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之中。

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原有内涵,反客为主演变成人类外在的异己力量,反过来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人们创造了信息,缔造了整个信息时代,但是人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预期,人类在试图主宰信息的过程中,最终被主宰的恰恰是人类自己。

2.2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症状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世界给人类带来了一种与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2.2.1 “信息迷茫与信息焦虑”浮现于心灵空间 在网络出现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要经过严格的把关,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绝大多数都是有益的“精神食粮”。网络信息却绕开了原有的“把关人”环节,大量的垃圾信息不仅使网络信息环境恶化,也使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使许多人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所适从,人们普遍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感到迷茫和焦虑。

2.2.2 “人格扭曲与网络侵犯行为”充斥于网络虚拟空间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常会使人格发生扭曲或异化,难以正确地估价社会环境形势对自己的要求,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合理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恰当的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同时,网络空间中极其容易出现侵犯行为,例如利用互联网危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行为,利用互联网传播黄、赌、毒、封建迷信甚至言论,破坏社会秩序等。

2.2.3 “信息崇拜与情感畸形”根植于认知空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网络的依赖性明显提高。有些人“触网”后便陷入了对这种高新技术顶礼膜拜的“信息强迫症”中,网络的工具特性上升为支配使用者的外在强制力量,使得有些人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许多人常会把现实中的情感转移到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过度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希望从中获得安慰、关爱、自尊等。但是长时间对网络的依恋,往往会导致情感的异化,一方面不利于健康情感的发展,增加了情感的随意性、定约性和虚假性,降低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更加冷淡、麻木、自闭,更加感到孤独、寂寞、空虚和无助。

2.2.4 “信息窄化与符号暴力”遍布网络群体中 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以对信息进行系统性过滤的环境,在网络群体中选择性的接触特点不断强化接近性的信息传播,出现“信息窄化”。看似个性化的信息受到这种“窄化”机制的制约,使得网络群体中对话、沟通的内容很容易集中于类似的观点。网络是民意表达的有效平台,但它也是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暴力”中的“暴”事实上不是现实中的暴力,而是一种“符号暴力”。网民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自己,追缉、鞭挞讨伐的对象,是网民表达愤怒的一种非理性方式。根据沉默螺旋理论,网络言论缺少制度和道德上的制约,网民在网络发言中的自律程度相当之低,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网民会受群体意见的影响,对某种不理智意见进行一边倒的支持,利用“符号暴力”宣泄隋绪。

2.3 网络信息异化的心理机制

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所衍生出来的现象,心理的产生根源于物质反映特性的高度发展,心理现象是专门应对刺激而产生的物质反映现象。网络信息异化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笔者认为主要是网民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映:

2.3.1 扭曲的价值观 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隐蔽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网络的异质性、政府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不利,也容易产生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如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经验系统发生改变。同时受西方网络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扭曲了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网络信息异化现象凸显。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畅游,绝不能离开正确价值观的导引。

2.3.2 信息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政策、伦理、管理等方面,信息法律是一种刚性管理,信息伦理是一种柔性管理,信息政策介于两者之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净化网络环境的主要内容。目前,信息政策还不能实现对网络的宏观调控,解决信息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网络信息资源空间是一个由信息供给者、信息需求者组成的组织,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因此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适合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信息环境异常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信息异化。

2.3.3 信息需求过度信息需求是人们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是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欲望和能力。任何信息消费行为都是在信息需求支配下产生的,先有需求而后有消费。目前,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被称为一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与发展机会的资源,因此人们总希望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具备信息处理、应用能力,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逐渐形成了信息崇拜和信息依赖等信息异化现象。

2.3.4 行为强化作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当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人有利时,这种行为在以后就会重复发生;不利时,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少发生甚至不再发生。人们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起初是正强化起主要作用。网络中的信息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开阔眼界,带给人感官的刺激,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随着所在网络上的时间不断增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少,不满越来越多,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人们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宣泄心中的不满,反而更加依赖网络,更热衷于在网络中接收信息,明知道被网络信息所统治,却无动于衷,习惯变成麻木,即出现了信息异化。

2.3.5 从众现象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任何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从众行为,它不简单地等同于随波逐流和丧失原则。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比比皆是,例如,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事实还没有水落石出,网民就开始盲目地跟帖,出现“一边倒”的极端化现象,即从众的信息异化现象。

3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分析

3.1 个体心理研究

个人自身内在的心理特性和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网上生活风格。理解与研究网民个性心理,将能探究他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举止,解释多种信息异化的原因。

3.1.1 信息依赖的心理原因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即原我,本我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即遵循着“快乐原则”来满足人的各种欲求;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它代表道德与良知,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自我,依据理性、常识、逻辑来行动,它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并不断地协调两者的关系,使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状态,在现实世界指导人的行为。人们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常以各种精神防御来化解生活中的问题,即选择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很多人过度依赖网络,借网络来逃避问题,是将在现实世界期待的、不容易实现的强烈情感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较容易实现的网络世界,以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安宁,这样逐渐强化了不良的自我防御机制,于是对网络信息越来越依赖,将网络、网络信息看成是逃避现实生活压力的“良药”。久而久之,就会深陷其中,最后甚至发展成网络成瘾。

3.1.2 信息饥渴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包括受人尊重和自尊的)以及自我实现的5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才能进升到另一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作用。需要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行为靠需要来驱使。当需要有了情感的参与以后,它就会成为欲望,同时它的目的性会增强许多。人们在满足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用获得的信息来解答。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信息需求与信息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已经认识到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资源,还能转变为财富。因此,人们对信息数量、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获得的信息越多,反而觉得对信息的欲望越强烈,即出现信息饥渴的信息异化现象。

3.1.3 信息强迫症的心理原因 信息强迫症是指过高地估计了信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不主动地去收集信息便会觉得焦虑和紧张,同时出现了强迫的意向,即形成信息强迫症。信息强迫症,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行为强化”。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原理指出:“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时,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这种行为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信息的利用价值越高,对人们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当网民得到一些信息后,如果信息符合他们口味,他们就会继续寻找下去,想寻找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是正强化在起主要作用;如果信息不符合他们口味,由于害怕重要信息被遗漏,他们更会继续寻找下去,这时,负强化开始起主要作用。在正、负强化的双重作用下,网民的信息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

3.2 群体心理研究

人是社会性动物,具有社会属性,如果把网络当成一个社会的话,那么对于网络群体活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某些信息异化现象。

3.2.1 信息窄化的原因 信息窄化的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在网络中,从众的现象十分常见。例如,人们会无意识地选择与自己拥有相同言论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个体的观点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整个群体就像一个“回音壁”。久而久之,在这种群体中,那些被排斥的不同“声音”就会逐渐消失。一旦网络中的群体都向这样的方向发展,那么即使网络中的信息量再庞大,也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失去价值,出现信息窄化。

3.2.2 信息污染的心理原因 造成信息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去个性化。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民的身份和行为都得到了很好的隐藏,几乎变成了“隐形人”。同时,网民所处的群体是由若干个体构成的,这就意味着群体的责任被分散,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也许只有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承担的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在这两个条件共同的作用下,人们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及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都有所降低,出现去个性化的信息异化现象。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网络中肆意制造垃圾信息的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对,在他们看来这只是虚拟行为,代表的是他所在的群体,自己根本无须负责。

3.2.3 网络暴力的心理原因 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例如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舆论中表现为民族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两种倾向。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性,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快速性,使得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容易出现从众或者众从现象,诸多网民以网络“哄客”的匿名身份躲藏在黑暗的数码丛林里,一旦在群体中“听到”相同的声音,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而且为了在群体中得到赞同,会以更激烈的方式,高举话语暴力的武器,狙击那些被设定为“有罪”的道德猎物,出现“网络暴力”现象。

4 网络信息异化的控制措施

4.1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内部机制,与他律相对应,它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在道德情感、道德观念来调节行为,其来源于康德伦理学。人作为理性存在物具有自由意志,能够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为,网民在网络中应该具有道德自律性、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做到“慎独”,这样才能在无人监督下使自己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一致。未来的社会是人类由“自在”走向“自为”的社会。可以预言,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将更加自觉地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推动科学技术向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前进。

4.2 心理调适与情感疏导

采取心理调适的方法完善个体性格,是解决网民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方法。通过适当的调适,可使网民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能够直面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正确的防御机制,避免出现信息异化现象。同时利用心理学的测试工具,可以了解网民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等。例如向网民提供一组意义不清、结构模糊、没有确定内容的刺激物体或活动,让网民说出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解释,网民将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推断与思考,尽可能把意义阐述圆满,这样网民就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动机、价值取向、情感、担心等流露出来,有利于网络监管者据此对网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政府要关注人们的情感体验,经常开展开放的、自主选择的体验活动,使人们不仅在网络上,更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4.3 增强意志品质的自制力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的个人利益和愿望常会同他人或社会的愿望与利益发生冲突,这就需要依据公共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此时,网民的自制力就显得尤为可贵。具有自制力的网民,通常被称为意志坚定的人。网民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信息异化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增强自制力,网民将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克服信息异化的毅力,提高克服信息异化的勇气。

第5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幼儿;攻击;对策

幼儿的攻击在其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显现。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在消除儿童攻击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对其的教育活动中融入一些教育措施来逐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一、幼儿攻击的原因

经过长期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研究发现导致幼儿出现攻击的诱因有很多种,诱因也是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幼儿的家庭因素。

家庭给幼儿的影响时最大的,家庭的和睦对幼儿的攻击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如果家庭长期处于争吵、打闹、指责等不良因素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出现比较强的攻击,特别是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经常拒绝孩子合理要求时,都

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攻击。这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情感受挫的情况发生,他们在感觉不到父母关心的情况下会增加攻击的可能性。

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网络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也成了幼儿的反面教材,当还在处于幼儿时期,其模仿能力很强,但是其道德观还未完全形成,所以错误的模仿网络中的暴力行为,并且在没有人制止时,很容易造成幼儿产生攻击,这时候身边的小朋友就是他们攻击的目标,这样的情况下会给周围的小朋友做错误示范,从而影响其他幼儿的攻击。

二、幼儿攻击控制对策

1.家庭方面

(1)要保证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现在家庭子女状况一般为独生子女,这样的家庭情况促使父母出现对子女的溺爱,家庭的中心是孩子,家长每天都要围着孩子转,这样逐渐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独占,独霸的习惯也随之而产生,不会与人分享,在遇到争夺的时候,通常会诉诸武力,诱发攻击。在孩子遭受攻击时,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以后处理这种情况造成影响。

(2)减少幼儿接触暴力题材

现在网络流行的时代,孩子接触网络的途径日益增多,影视作品中也充斥着很多暴力元素,很多游戏作品中也有一些攻击性元素,这些攻击性元素在幼儿眼中都是模仿的对象,而且幼儿的辨别能力差,道德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增强攻击性,好打斗。而且学校周边会存在一些仿制刀枪,都与攻击相关。男孩比女孩更喜欢这类攻击型武器,多以男孩攻击性强,女孩相对较弱。

(3)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

父母在孩子进行攻击时,需要及时制止并且劝导甚至惩罚已达到警告和说服作用,并且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同时主要平时在幼儿观看电视节目及上网活动时,注意其观看的内容,如果掺杂了暴力元素,需要及时阻止其观看,并且细心劝导其以后不要在观看类似内容。而且家长需要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确定其没有攻击性。

2.教师方面

(1)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要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发生攻击时,在弄清楚事情发生原因后,通过正确的劝导让幼儿认识到其行为是错误的,并让其深刻认知其攻击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示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产生攻击性

行为。

(2)当发现被攻击的幼儿时需要及时开导他们

避免时产生自信心丧失等心理问题,同时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一般被攻击者极少有反击行为,因此我们从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着手,有意识地交给被攻击者一些自我防御能力。

(3)以身作则,树立正面的榜样示范

幼儿有攻击是受环境及父母所影响的,是后天形成

的,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加强自身修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模仿能力很强是幼儿阶段的特征,攻击是通过模仿学习形成的,那么培养幼儿谦让,互帮互助等优良品质时,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通过让幼儿模仿家长的榜样加以学习和养成优良的品质。

(4)说服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出现不良行为应及时给予指出并教育,幼儿在班级里都会有一些兴趣爱好,例如:画画、唱歌、跳舞等,当他出现攻击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让他停止参加这些活动,让他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同时也让他知道攻击给他带来的后果。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要引导他学会友善对待同伴,如幼儿对别人友好,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可以使幼儿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

大量观察数据显示在幼儿期出现攻击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行为是需要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控制和抑制的。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在正确引导和耐心培养下很多攻击都会得到有效控制,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第6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家庭暴力 危害 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57-02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空间,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和睦温馨,社会才能安定,文明进步。家庭暴力是影响婚姻家庭和导致家庭破裂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家庭暴力不断发生,使妇女、儿童、老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危害。正确认识并预防家庭暴力,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特点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肉体上、精神上的伤害行为,不仅包括长期暴力行为以及长期虐待行为,也包括造成伤害和严重伤害的违法犯罪行为 [1]。家庭暴力研究的重点是对老人、妇女、儿童等家庭弱势人员的暴力。其有以下几种特点:

1.暴力行为具有家庭性与隐蔽性。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这是家庭暴力和其他暴力的根本区别。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血亲和婚姻关系,再加上“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观念影响,使家庭暴力行为又具有隐蔽性。

2.行为具有违法性。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它违反了有关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虽然中国目前尚未制定《反家庭暴力法》,但宪法、民法、婚姻法、刑法及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等都规定有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禁止家庭暴力的行为。违法性是家庭暴力的本质特征。

3.具有严重性的社会后果。家庭暴力包括轻微的违法暴力行为,也包括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其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会对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4.形式的多样性。家庭暴力形式多样复杂,手段恶劣。既有殴打、伤害等纯暴力行为,又有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限制人身自由、人格等,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对受害人进行摧残的虐待行为。以及威胁、拒绝赡养和抚养等遗弃行为。这些手段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同时使用或交互使用。

5.行为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家庭暴力不同于其他暴力行为,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和受害者具有长期共同生活的关系,它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在多数情况下,不是表现为一次简单的暴力伤害,而是表现为长期的、反复的暴力侵犯。而且家庭暴力的发生一般呈循环性,其过程往往表现为紧张状态阶段、暴力阶段、亲密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复循环。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和成因

1.家庭暴力的危害。(1)侵犯了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侵害了他们的健康权、自由权、甚至生命权。(2)破坏婚姻家庭。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肉体伤害,更重要的是造成精神上、感情上和心灵上的伤害,使家庭摇摇欲坠,甚至破裂毁灭。(3)影响社会的稳定。暴力打破了家庭的安宁、和谐,容易使受害者走向极端采取杀人等方式进行报复,走上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害人者。(4)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据调查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长大后会患有情绪焦虑、恐惧、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有的学会用暴力发泄情感,甚至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暴力的成因。(1)历史原因。中国的家庭暴力直接渊源于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文化传统和宗法等级制度,为了加强封建意识的控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还通过立法直接规定了家庭暴力的合法性。经过长期的封建文化的教化,人们的头脑里逐渐接受了父权和夫权的观念,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成员人权的漠视,对家庭暴力持容忍态度。不久前在全国各地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讲述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竟是打断妻子肋骨,打死未出生孩子的家庭暴力实施者。究其原因就是男尊女卑封建夫权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残存。据调查发现,许多家庭还不知什么叫家庭暴力,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制约了人们认识家庭暴力的劣根性。(2)社会法治原因。产生家庭暴力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经济、社会压力、社会交往等多种因素。1)据调查表明,家庭暴力在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更为普遍。2)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非常残忍的家庭暴力行为,往往发生在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封闭、孤独的家庭中。3)法律因素。中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律、法规。(3)个体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婚外恋、包二奶、非法姘居等现象的增多,也使家庭暴力增多。如36岁的冯某的丈夫与他人非法同居,冯怎么劝都无效,在一天深夜为些发生口角后,用铁棍将熟悉睡中的丈夫打死。

三、预防家庭暴力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反家庭暴力的机制

1.建立反家庭暴力的机构 [2]。(1)设立被害人避难和倾诉的场所。多数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被害人和施暴人的经济地位是不平等的,被害人对于施暴人具有经济依附关系,为切实保障家庭中弱者的人身权益,我们应建立物质帮助的机构,为受害人寻求法律的帮助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2)设立为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为受害者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3)发挥调解机构的作用。对轻微的家庭暴力,工会、妇联等有关组织要进行调解,防止家庭矛盾的激化,预防家庭暴力犯罪的发生。而对于严重的家庭暴力犯罪,司法机关要及时介入,通过司法机关的惩治,使施暴人认识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性。(4)建立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援助机构,对那些因受家庭暴力伤害的人员提供法律帮助,对经济困难的受害者免费提供法律授助,更好地维护家庭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改革诉讼制度。(1)由警察机构对虐待等家庭暴力行为先进行处理。中国法律规定虐待罪等家庭暴力犯罪行为告诉才处理,现实生活中受虐待的受害人很少选择诉讼的法律途径解决家庭暴力。而由警察机构对虐待行为进行处理,就能避免这一矛盾的发生,使受害人愿意选择司法救助的手段。(2)警察对于家庭暴力的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或情节极为恶劣的,应该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从重处罚;对于情节轻微的,可以由警察机构直接处罚。(3)设立婚姻家庭法庭。聘请素质高,有经验的妇女工作人员作为陪审员,审理家庭暴力案件。同时加强自诉与强制诉讼的结合,司法机关根据情节及早介入反家庭暴力中,对严重的家庭暴力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对于构成犯罪的及时侦查并提起公诉,追究施暴者的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目前,禁止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分散在宪法、刑法、婚姻法、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但内容分散缺乏完整性,不利于司法操作 [3]。因此,应针对家庭暴力的特点及时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以便在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专项活动中有法可依。笔者认为,反家庭暴力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保障性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家庭成员各自在家庭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保障父母、夫妻及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益。(2)制裁性规定。制裁性规定有选择性制裁规范与强制性制裁规范。对家庭成员轻微的身体伤害或精神虐待,其方法主要由有关执法部门根据受害者的选择,而对施暴者采取的惩罚措施,如警告、责令赔礼道歉、行政拘留、勒令施暴者从家里搬出居住,阻止施暴者与受害者通讯,制止施暴者接近受害者及其住所;强制施暴者接受心理治疗等。强制性制裁规范,主要针对触犯刑律的严重家庭暴力,由执法者强制对施暴者进行制裁,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3)设立家庭暴力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在家庭暴力法中设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从经济上制裁施暴者,使受害者有经济上的保证。(4)社会保障性规定。如设立并提供家庭暴力投诉站、伤情鉴定中心、紧急庇护所、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电话服务专线、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等,为受害者提供庇护、物质资助及法律授助,为施暴人提供心理治疗。(5)规定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救济措施需要强有力的执法处理部门来保障实施,对负有制止和处理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定义务的直接责任人,若对家庭暴力不予制止和处理,而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三)建立健全社会反对家庭暴力的网络

建立以司法机关为中心的全社会反家庭暴力的网络,建立并完善各种机构机制,协调配合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打击家庭暴力,才能根治家庭暴力。

(四)加强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

各级妇联组织应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反家庭暴力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宣传教育,要将一些对妇女施暴的家庭暴力案件曝光,点评家庭暴力案件,谴责家庭暴力行为,加强舆论监督,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讨回公道,优化家庭氛围。

(五)消除家庭暴力应从观念入手标本兼治

惩治家庭暴力犯罪,更新传统观念实现男女平等才是治本,男女要平等首先要提高妇女经济地位,妇女有了经济上的独立,才能摆脱在家庭中依附于男子的状况,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是反家庭暴力最好的物质基础。要在全社会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让男女平等与计划生育等国策深入人心。

正是家庭暴力形成原因的根深蒂固,才最终导致了家庭暴力成为了当今严重影响家庭稳定的顽症,也就严重侵害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才能使更多的家庭真正认识家庭暴力,也才能在根本上杜绝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也才能真真有效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董云虎.中国的妇女人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8.

第7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铺天盖地映入眼帘,耳边仿佛听到千千万万个家长长舒出的那口气――真是该好好管管了!

到底要怎么管呢?《通知》字很多,不如让小编为您提炼出关键点,节约您的宝贵时间。

・涵盖面广: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都纳入治理范围。不仅是通过肢体、语言的暴力要管,网络欺凌也涵盖在内。

・预防为重:对学生进行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及时处理:要求学校一旦发现欺凌案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硬件齐备:要求学校制定完善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应急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公布救助热线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软件跟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和疏导。

・督学监管:责任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校园欺凌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报告。

扫盲:责任督学是干吗的?用大白话说就是相当于学校的“片警”,专门“管”学校的教学及管理问题。

可怕的是,就在《通知》发出后的几天内,山西运城一15岁少年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4小时后死亡;网上又有校园暴力的视频上传。这不是啪啪打《通知》的脸吗?

本刊的观点是:治理校园欺凌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抓好的,预防的根源,学校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家庭,预防暴力从“家”抓起,从家长以身作则抓起。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中看到家长遇到事情有商有量,而不是一语不合就拳脚相向;

如果孩子从小学会用不伤及他人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愤怒情绪;

如果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至少一项体育、艺术的爱好释放郁闷;

如果孩子第一次揍了别人,家长能重视和反思并加以教育、引导,而不是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行,以后不会吃亏”;

第8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在监控现场进行监控了,而是希望在有Internet保证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对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即远程监控。

1系统架构和设计流程

该系统分为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在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安装到主控端电脑上,将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到被控端电脑上控制的过程一般是先在被控端电脑上执行服务器端程序。然后在控制端电脑上执行客户端程序,与服务器端程序建立一个特殊的远程服务,然后通过这个远程服务,使用各种远程控制功能发送远程控制命令,控制服务器中的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可以进行很多方面的远程操作,包括获取目标电脑屏幕图像,记录并提取远端键盘事件、鼠标事件,对文件的操作等网速瓶颈是很多网络程序必须考虑的问题,远程控制也不例外。获取被控电脑图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服务器端传输一幅屏幕的图片到客户端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这涉及到如何对屏幕图片数据进行压缩(有损或者无损)另外,什么时候发送屏幕图片数据,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发送整个屏幕的数据,这些都是远程控制必须面对的问题。

2远程监控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2.1对硬件实体的攻击。这类威胁和攻击是针对远程监控系统中的一些设备以及网络和通信线路而言的,如各种自然灾害、认为破坏、操作失误、设备鼓掌、电磁干扰、被盗等多种不安全的因素所致的物质财产损失、数据资料损失等。

2.2对信息的威胁和攻击。这类威胁和攻击是针对远程监控时传送的重要及敏感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成为不法分子和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这些信息无论是无意地泄露,或是有意地窃取,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

2.3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是指一切借助计算机技术或利用暴力、非暴力手段攻击、破坏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不法行为。暴力事件如武力摧毁;非暴力形式却多种多样,如数据欺骗、制造陷阱、逻辑炸弹、监听窃听、黑客攻击等等。

2.4技术缺陷。由于认识能力和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在远程监控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过程中,难免留下技术缺陷,由此可造成系统的安全隐患。其次,网络硬件、软件产品多数依靠进口,许多网络黑客就是通过微软操作系统的漏洞和后门而进入网络的。

2.5计算机病毒。据统计,现已发现的病毒有4万多种,而且新病毒还在不断出现]。由于远程监控系统一般是基于Internet的,所以它也受到病毒的威胁。

3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

3.1消息模拟技术。在一般的应用程序中,用户敲击键盘或者单击鼠标的消息都是首先被外设的驱动程序所截获,然后外设将这些消息加入系统的消息队列。这样应用程序就可以从窗口消息队列中得到该消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对于某些应用程序,它无法提供外设的输入,所以需要自己模拟这些外设消息并将其直接发送到系统的消息队列中去这样的技术被称为消息模拟对于远程控制来说,客户端程序可以随意操作服务器,吐土就意味着服务器端程序必须模拟客户端的鼠标、键盘消息。

3.2桌面图形图像数据采用桌面网格化传送。如果每次都将服务器的全屏数据传向客户端,则会严重地影响服务器的正常工作。例如,一个典型的Windows显示配置为1024~768,颜色数为24位真彩色,这不但要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同时也将影响WindoWS系统对其他正常任务的处理与响应,为了减少屏幕更新时的数据传输量。可采取网格化的方法,把桌面屏幕划分成若干个规则的大小相同的网格,屏幕数据的传输以网格为单位客户端每次提出Redesh请求时,服务器只向客户端传送其屏幕上发生变化的网格图像数据,由于桌面屏幕的抓取与传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常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屏幕上往往只有局部发生变化,甚至不变化。

3.3对于桌面图形图像数据编码算法的设想。将整个屏幕上所有网格组成的帧称作I帧,将仅含有屏幕上变化区域的网格组成的帧称作P帧,可见,每当客户端发出Redesh请求时,服务器都将发送P帧给客户端,但服务器在第一次响应Refresh请求时,发送的帧实际上是一个I帧。在具体实现时,对于I帧中的网格图像数据可采用直接获取并传送其原始的图像数据:而P帧中的网格数据则是对应网格中新屏幕数据减去旧屏幕数据的差值,即P帧中的网格图像数据实际是对应网格的“差图”I帧采用Hufman算法压缩,P帧采用RLE(RunLengthEncoding)算法压缩在计算机桌面屏幕上,经常存在有大量的块状和条形区域,它们具有相同的背景颜色,在网格图像数据中它们占据了绝大多数,可见对I帧采用Hufman压缩较合适由于每个像素的彩色数据由3Bytes组成,即使相邻的两个像素颜色一样,在对应的6Bytes彩色数据中,相邻字节的值不一定相同,只是相隔2Bytes肯定相同,若采用RLE压缩,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压缩后的数据量反而会增大对于P帧,由于网格中的数据实际是对应网格的“差图”,如果网格内部有变化的屏幕内容不多,则“差图”中必然有大量的零。对于这样的网格数据,Hufman算法的压缩速度和压缩率都比不上RLE算法。

第9篇:网络暴力的处理方法范文

网瘾有危害,但它不是“病”

所谓的“成瘾”就是由于中枢神经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依赖性心理和相应的习惯,一旦形成某种“瘾”,往往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难以戒除。

从总体上看,我国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能够自律自控,属于合理范围。但是部分青少年自控力差,没有形成正确的上网习惯,迷恋网络,表现出网络过度使用现象。网络过度使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轻者会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极少数重者会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根据600份家长求助热线统计,网络过度使用是中小学生家长最为头痛的求助最多的教育问题之一。

正是因为在表现形式、影响后果以及戒除难度上,网络过度使用和其他成瘾现象有一致之处,有人就将其称之为网络成瘾(网瘾)。其始作俑者是美国精神病学者戈德伯格,他于1995年提出了网瘾一词并提供了所谓的诊断标准。网瘾成为对网络过度使用现象的约定俗成的概念。

其实,叫不叫网瘾并不重要,关键看如何认定其性质。首先,因为网络只是一个平台,有的孩子沉溺于网络小说,有的沉溺于游戏,有的沉溺于聊天。所谓的网瘾只是孩子借助于网络,沉溺和依赖于其中的某些内容而已。其次,网瘾不是精神疾病。尽管戈德伯格起初认为这是一种精神错乱症,将其归类于精神疾病,但他的说法并没有被最新美国精神医学会的《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认可。后来戈德伯格公开声明称该假设是个玩笑。

网瘾形成主因不是网络吸引力大,而是缺乏社会支持

很多人认为,网瘾之所以会产生,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吸引力大而孩子自控力差所导致,因此有的家长便采取断网的方式干预青少年上网。其实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导致问题的激化。因为这种认识没用看到网瘾的根源。网瘾的根本原因不是网络吸引力大,而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良性的支持系统。

许多孩子之所以会沉溺于网络,主要是因为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爱:从代际关系看,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缺乏关爱,家长忙于事务,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缺乏信任感。从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来看,学习成为许多孩子生活的全部,成绩好坏是评价孩子和孩子获得自尊的标准,孩子们缺失安全感。从孩子之间的交往关系看,今天的社区、学校和家庭中的孩子原子化,他们孤立地处于世界之中,缺乏游戏和真实的交往,难以在交往之中找到乐趣和真情。

相反,网络世界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世界,网络中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游戏可以使他们畅游其中,获得成就感,宣泄和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聊天,可以遮蔽他们的身份,不被别人所拘牵,自由自在地交往谈心,不被现实中的价值观所左右。某些刺激性内容还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性需求。更重要的是,网络世界里,没有考试,没有压力,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交往自己喜欢的人,网络满足了孩子们对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世界的渴望。

干预网瘾的是恢复良好社会支持系统,不是强行剥夺

理解了网瘾是怎么形成的,就知道了网瘾干预的根本方法。当前许多网瘾治疗机构的普遍做法是:强行隔离+厌恶疗法。强行隔离,就是采取强制的方法将沉溺网络的孩子与网络隔离起来,让他在一个没有网络的世界里生活。厌恶疗法,就是采取暴力(如电击、跑步)等方法,让孩子产生肉体痛苦和精神恐惧,并且通过提示等方法让孩子对上网行为与暴力痛苦建立联结,形成肉体痛苦和精神恐惧是因为上网等原因导致的假象。这种所谓的治疗方法的错误有三:一是建立在网瘾是一种病――这个没有科学论证的假设基础上;二是剥夺了网瘾“患者”的自,甚至是人权,是一种非法的干预方法;三是治标没治本,有的孩子似乎网瘾得到了治疗,但是并没有形成新的积极的心理机能,而且极可能产生了新的潜在的隐患。那网瘾到底应该怎么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怎么防比怎么治更重要 家长需要考虑的是网瘾怎么防,防比治更重要。《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个人预防、家庭和学校预防、社会预防等措施。这其中,家庭教育极其关键,家长从购买电脑和手机、安装无线网络、指导孩子使用电脑和手机时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上网习惯,以身示范,做到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处理好网上和网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