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传承的保护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美术;传承保护
一、蒙古族民间美术保护的现状
(一)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基本情况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的文化和现代高科技的不断渗透,蒙古族的民间美术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冲击,逐渐的已经有了淡出人民视线的倾向,许多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人虽然可以忍受多年的学习之苦,可是却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所学转变成可以带来实质的经济利益,往往不得已放弃自己真爱的美术艺术,这样的状况造成了诸多民间美术面临失传,而蒙古族地区别具一格的民间美术、民族服饰、风味独特的民族饮食、精彩绝伦的搏克比赛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急待抢救与保护。
(二)蒙古族民间美术在保护与传承中遇到的困难
虽然近几年我们把民族文化传承推到了重要位置,但是当地蒙古族文化却呈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商业色彩,导致原有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淡化或者过度开发,比如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原有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已经被经济贸易和文艺演出所代替,许多人来是为了做买卖,已经失去了原来“那达慕”的意义。还有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蒙古刺绣、皮画等出现批量复制品,这些商品对蒙古族文化内涵研究放弃,作品缺少创新,生搬硬套,蒙古族民间美术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传承,这往往成为变相破坏和摧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当地旅游。为了与外地人做生意,进行交流,加上国家的推广普通话,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只会语言,不会文字,也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二、蒙古族民间美术保护传承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要为蒙古族民间美术传承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与政策支持
国家应该加大对蒙古族民间美术资金注入,同时设置专门负责人员,制定有效保护措施和具体实施步骤,才能更好地做到对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之前诸多的民间艺术辛苦创作者,并没有受到重视,其收入方面也很微薄。相比于从前,现在国家对于蒙古族的民间美术已经开始逐步重视起来,府部门、博物馆、高校、热爱收藏的爱好者也都可以出资进行收藏,民间的艺术工作这的经济收录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同时,也将蒙古族民间艺术的地位不断提高,这对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另外,国家还应该为蒙古族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科学与有效的措施进行鼓励,进一步推动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
(二)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中的优势作用
1.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模式,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探索与面对面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应积极拓宽教学渠道、思路。例如学校可以与展览馆对接,采取将课堂搬进展览大厅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到展览馆参观学习,将展览大厅所展示的数量庞大的蒙古族剪纸、服装服饰、皮画、刺绣进行逐一解读与分析,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亲身感悟整个过程,唤起学生心灵的促动,由此生发出“初步认同、开始关注、逐渐喜欢、想去研究、思考文化”等一系列的由心到思维方式的改变。
2.大型公共场合展演活动
学校也可以与大型公共场所合作,如社区、机场、广场等,联合开展“蒙古族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展演”活动。学生可以把设计的蒙古族特色产品、包装、服装服饰、皮画、刺绣等设计作品或毕业设计展演给四面八方的人,展演也可以加入牧民日常生活场景、马头琴独奏、蒙古族刺绣现场技艺展示等,旨在以综合动态展演的方式将蒙古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历史、民俗全方位展现给四面八方的人们,让他们直观感受和了解蒙古族艺术之美,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建筑群、遗址。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人们意识到那些“无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定。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我国先后于1985年和2004年批准了这两个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为《非遗法》)颁布施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实践的深入,对非遗本身及非遗传承规律的认识还在深化中,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在探索拓展中,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充实完善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非遗的“本质”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的这段定义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是“世代相传”,强调这种文化遗产是现在还在延续的,而不是已经失传或被时代舍弃的。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时,要求重点说明:“当前该非遗项目对其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意义”。
二是“互动”和“不断地被再创造”,强调非遗是能动的实践。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跟什么“互动”?跟自然和历史的变迁互动,跟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互动。什么是“再创造”?是在传承实践中不断形成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非遗将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发展。
三是“认同感”和“持续感”。强调非遗的传承实践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仍在奔涌,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里要注意到:多样性和创造力,不仅指过去形成的遗产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也是指现在与今后的传承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
非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公约》和《非遗法》在定义非遗时,都用了一个关键词:“视为”。《公约》的表述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非遗法》的表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这两个“视为”,指出了非遗的价值认定主体,即:某种文化现象或表现形式是不是某个民族或社区、群体及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认同。缠足不能被认为是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已被抛弃、没有任何当代价值意义的历史旧习,也因为它是强加给持有者的,从来就没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认同。
非遗保护的“根本”
中国剪纸技艺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非遗项目。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活动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是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中国的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历史上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剪纸题材和样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创造力。同样,今天和明天的剪纸出现哪些新的题材和样式,也将继续反映广大剪纸传承人和爱好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根据《公约》和《非遗法》,保护(safeguarding)措施主要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传播、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弘扬和振兴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完整保护链条,体现了保护措施和保护效果的深化。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主要从六点加以判断。
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
第二,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
第三,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
第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
第五,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
第六,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工业化、城镇化条件下的非遗保护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政府要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要切实防止和纠正不尊重文化遗产、轻视社区文化传统、损害传承人群权利的行为。对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严重困y的项目,应及时组织记录其核心内容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到技艺,以利其他传承人学习借鉴和研究,或在适当环境下实现复兴。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在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量迁出原居民,人为切断非遗传承人群与当地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联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和当代实践能力,扩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努力扩大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习人群。
用大历史观看待挑战
传统知识和技艺同样是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逐步积累增长的。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一代代传承群体和个人或潜心钻研体悟,或与人切磋互鉴,或外出游历取经,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参悟要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一种知识或技艺从甲地流传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并增加新的元素,再流传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这过程中新的技艺、作品、风格、流派和门类不断涌现。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蔚为大观。只要传统还在发展,就不能人为规定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知识和形态是传统的终点。
再从中外文化关系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看,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员和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变化较小、人员流动较少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缓慢;在社会变迁剧烈、文化交流深入、贸易活动频繁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明显。而开历史先河的重大文化发展创新,往往出现在变化的时代。因此,看待非遗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有大的历史观。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文化史上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不尊重遗产、不注重保护遗产、歪曲遗产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做法,会导致遗产遭到损失和破坏;禁锢和扼制遗产持有者的创造性表达权利,也会窒息文化传统的生命力,错失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机遇。
如何用“一个”带动“一片”?
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遗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点正是帮助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基本要求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强基础,是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地人知当地文化;强化对所持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拓眼界,是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和社会需求变化,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增学养,是丰富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参训学员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一些学员回去后又自己办班,把学习所得让其他传承人分享;有的则办起了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参与高校普遍认为,研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关于传承人群的学习与传承创新,有四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非遗的传承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并不因为是传承人就不需要学习,更不是承担了传承的义务就必须放弃学习新知识的权利。虽然现实情况是不少传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承人群的自身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将主要由受过学历教育的人群来承担。将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视为与现代教育不相容,是对非遗保护的误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特别鼓励”:“在高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促进开展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活动。”
第二,保持非遗项目的传统特色与传承人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是对立关系。剪纸、年画、泥塑、面花等传统手工艺术,其表现往往有较强的象征性。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材料、色彩、构图、造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不是要改变他们的艺术表达习惯,而是帮助他们加深对所持项目技艺特点的理解,提高对材料、色彩和图案、结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门知识,就多一份技艺精进的可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片发展的天地。很多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都有过在大学学习和参加高水平培训的经历。
第三,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有的剪纸艺人剪一头牛很像,剪一匹马就不像,是因为他看的牛多,见的马少,也没有专门学过画马,欲求其真而不得。有的农村妇女照猫剪虎,不是这位妇女喜欢用猫去表现虎,而是她受种种条件所限,没有机会看到真虎。我们不能为了照猫剪虎的“原汁原味”而不让她看到真虎,也不能为了这“原汁原味”要求她的女儿、孙女,都只能照着猫剪虎。去年底到北京一家服装企业研习的一批湘西绣娘,看到竟然有这么多颜色的线可用,都很有感触。有的绣娘说:现在大红大绿的颜色也是受材料的影响,因为当地农村只能买到很少几种线,想绣什么颜色也做不了。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各地时,传承人群能不能获取新知识和信息来丰富自己,提高技艺,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更高水平的传承?国家要不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答案是肯定的。
第四,创造性表达是每个持有者和传承人的权利,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则取决于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有的当时不接受,过一段时间又被接受;有的当时接受甚至流传开来,过一段时间又被摒弃;有的被认为脱离了原来的传统,但又被更大范围的社区和人群所认同,成槲幕多样性之树长出的新枝。这是文化传统的大众选择和历史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不可或缺的学术研究
苏扇早已于2006年作为苏州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选我国国家级非遗目录,这对苏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来说是一种评价,更是公众对苏扇的热爱,苏扇肩负着人们的期望。但普遍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都不乐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此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6月,文化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值此,苏州政府多次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较快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紧接着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制定地方法规的层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传承保护、人才培养、鼓励创新、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2014年1月起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引领,提升品质
为了促进这些非遗项目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苏州市文广新局每年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三分之二用于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及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传承资助和补助。此外,在国家和省每年拨付的非遗专项资金中也都有一定经费用于对工艺美术类项目的扶持。政府的转型升级专项中的平台建设资金也向其重点服务和倾斜。2013年度苏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别提出《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凡工艺产业领域的产品设计、检测、展示等类别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单列上报。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加强工艺美术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企业、工作室、个体经营户和知名艺人、知名教育授艺者加入协会。凡组成工艺美术产业的各门类,有条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分会或专委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政府职能委托、转移的试点,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协会地位。
3搭建平台,积极展示,扩大影响
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当地政府及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研发、展示、销售、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搭建那些代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水准的分门类展销平台。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创新创业所需的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知识产权等知识,以及从事现代产业运作的管理、资金运作等能力的问题,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对接,从而为全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苏扇积极参与参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等,努力扩大苏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人才
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大专业技艺人才、产品创新创作人才和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注重对现有初、中、高级从业技艺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参评,以不断培养壮大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苏扇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江苏省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师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苏扇人才队伍。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解决工艺美术类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地方职业院校和苏扇项目,以设立课程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传承人才。苏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伟中和省级传承人陈琴等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家和苏州工艺美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吴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之间培训合作、建立传承基地。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爱好者和后继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5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化;研究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平阳县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21项、市级62项、县级98项,国家级传承人2位、省级28位、市级70位、县级80位,创建了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处,市级非遗传承基地3处。此外,平阳还创建了“和剧”、“温州鼓词”、“平阳南拳”等多个传承基地和多个传承教学基地。但近年来,平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灭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和流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档案建立不完整不系统。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建档,相关的文件、音像资料零星存放,存在着管理不严和流失现象。
(二)缺乏相应规章制度约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在遗产保护上虽然以政府为主,但在遗产传承、挖掘和资料的整理上仍然以个人行为居多,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依靠祖辈口传身教继承的文化遗产的档案管理急需加强。
(三)尚未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十分短缺,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技术保护、人员培养以及档案管理资金和设施难以保证,遗产档案管理松懈甚至流失,严重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科学保护档案有待提高。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一些部门单位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亟待补救。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缩影。不仅是群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因此,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不断提高档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档案工作更能体现时代精神、增强生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全县转型发展大局
加快转型发展、建设温州大都市南部中心城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工作的大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研究工作,必须更好地服务于这个大局,把握结合点,找准切入点,在服务转型发展中确定工作方位、发挥独特作用。
(一)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文化繁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记录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档案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要加快推进新一轮档案梳理,努力使档案成为一个地方的文明象征和文化标志。要把“文化强县”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归档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档案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发挥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民生的作用。人民群众满意始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解决到哪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建立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群众查阅的档案利用体系,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途径和办法,扩大档案开放范围,改善档案查阅条件,努力使档案资源更好地惠及于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网络延伸到社区,促进“档案进家庭”。
(三)发挥档案工作服务建设主旋律的作用。当前,平阳进入大投入、大开发的时代,很重要的是借鉴历史经验、科学治国理政、凝聚民心。文化部门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快转型发展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三、突出重点,强化举措,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
建设与平阳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要求相符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部门肩负的职责。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一)在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上下功夫。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登记备份工作的规范化。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归档时间,确保档案数据准确、真实,不断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关键时刻能真正发挥效用。
(二)在档案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找准档案文化的立足点、聚焦点,对县非遗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归纳提炼和深度分析,实现更高层次的开发利用。县非遗中心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档案建设,通过拍照、摄像、录音等方式为濒临失传的文化现象建立档案,为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数字化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档案利用网络化服务水平的关键。以建设数字档案室建设为抓手,加快从过去以技术为主导向以服务为主导转变,从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向注重档案内容信息化转变,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库、档案公共服务应用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带动档案信息化与档案服务体系深度融合,让大众也乐于参与和分享。
(四)在档案基础工作建设上下功夫。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整理工作。积极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演唱的曲目进行录像、录音、记谱工作, 并摄制成光盘永久保存。对于实物档案不便于长期永久保存的,将其转换成电子档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口相传、记录不多或不宜推广的民间技艺,都要一一归档。
四、加强领导,营造环境,为非遗档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单位本着对档案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工作体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为保护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和人力支持。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世代相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让我们见证了历史,得到了宝贵的文化资源。满族剪纸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传承与保护是刻不容缓的。本文针对满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教育传承与保护上提出意见以及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剪纸 传承 保护
中圄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00-02
一 满族剪纸的保护现状
1 申报情况
辽宁省的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我省有五个城市列入其中,它们是鞍山的“岫岩满族剪纸”、锦州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抚顺的“新宾满族剪纸”、朝阳的“建平满族剪纸”、大连的“庄河满族”,以上均收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2 濒危状况
剪纸艺术是一门口传心授的技艺,在传承中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影响了剪纸艺术的发展,所以人作为传承的载体,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关键。老一辈的传承人在消亡,能够继承这门技艺的人寥寥无几,而新一代的青年更愿意接受现代的文化,对于民族民俗的文化艺术却缺少传承和创新的责任,甚至于对传统的民俗文化失去兴趣或相知甚少,如果想把继承创新满族剪纸艺术的希望寄托在现代青年的身上,恐怕他们现在还担不起重任。
而对于传承人也有其担心之处,其一,一些传承人缺少创新的意识,不注重自我的艺术修养和技艺的提高。其二,传承人的徒弟虽多,但能独当一面的接班人却寥寥可数,继承人的队伍中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其三,老旧的思想观念也是一些传承人不肯突破的枷锁,他们的民族色彩浓重,这也导致了传承人的缺失。
二 满族剪纸的教育传承方式研究
国家的培育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至关重要,它涉及的是幼儿到青年这一十分重要的群体,他们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发展。从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来看,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带有盲目的鄙视及缺少理性的关注色彩,并没有完全正确地摆正其位置。所以满族剪纸想要传承发展下去,应该把民间文化加入到公众活动,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活动,社会的进步需要知识的发展,把满族剪纸引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是要把剪纸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是把剪纸当作一门传统技艺去学习去继承。
1 普及教育
孩子即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民族传统的传承者。反观现如今,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与民族文化相脱节,这也造成了一批疏离本民族文化的群体。随着现代学校教育,使孩子们日渐远离原本属于民族的东西,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所以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中小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在中小学设立剪纸兴趣班,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校内指导,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让青少年了解、认识、热爱剪纸艺术。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可以提出具体的活动方式,例如,对满族剪纸的考察与社会实践。同时可以开展选修课辅导学生上网学习、讨论、包括直接动手实践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中学往往只重视学习,而忽略了美术教育中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应改变课堂的学习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动手,设置一些考查课、欣赏课、理论研讨和实践课等,培养锻炼青少年收集信息的能力、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遇事的处理能力。
2 高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中国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也再一次被重视,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索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继承载体,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而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社会发展、信息服务提供相应的人才。将剪纸艺术引入高校,在高校教育上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锻炼意志品格,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将剪纸艺术引进高校,大学生可采用海报、展板、报刊、网络等形式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及保护与传承的目的通过校园文化进行推广宣传;也可在校园文化中把剪纸作品进行展出或在图书馆进行剪纸作品的展示;还可在校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邀请专业剪纸艺术家前来或学生们报名参加,调动积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是纸上谈兵,举办一两次活动、讲座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进入社会去探索、亲身去感悟的。作为高校生已有自我的主观意识,有比较专业的知识,这是大学生的优势,所以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展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单人实践或团队实践。实践的内容即可以针对非遗进行推广宣传,进行收集资料,也可学习与传承相关内容。而实践的结果可以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也可以表演等生动的形式汇报。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归档这样耗时、耗力的工作来说,可以动员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拉网式普查,即可省时省力,也可让大学生在这其中学到相对的知识,互惠互利。各高校可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进行合作,让大学生进入社会活动,在亲身体验的同时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 社会教育
满族剪纸艺术已淡出现代社会,而如何让社会主体重新关注它,重新建立剪纸受众群体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校园无疑是让传统艺术发展最好的地方,但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社会这个大的群体也是剪纸艺术发展下去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的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当地培养剪纸艺人,引导大众回归审美方向。
(1)建立社区兴趣班
在社会这样庞大的群体中绝不缺乏对剪纸艺术的爱好者及感兴趣的人群。针对这样的群体,政府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剪纸培训班,把在社会中对剪纸有兴趣的群体归拢起来。社会办的培训班如果想要长远的发展,就要学会抓住他们的好奇心,进行专业的引导,可开展普及型和系统性两种培训班,从文化历史、艺术特色等基础知识开始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重视;在此基础上进入系统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对于天赋高的重点培养,使其可以成为民间剪纸艺术家。
(2)增建公共文化艺术馆
剪纸艺术的发展是需要相互交流切磋的,所以为他们提供相对应的交流场所是必须的,政府应考虑增建公共文化艺术馆。时代的变迁,现代人的单元房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似以往街坊邻居可以经常炕上、院里常交流,这也使人们的心理空间在变小。建设公共文化馆可以为剪纸艺术提供一个固定的场所,可每月或节日在此举行剪纸艺术交流展览会,鼓励全民参加,调动剪纸艺人的创作欲望,用交流激发创作灵感,回归生活,让剪纸艺术重新引导大众审美取向。
同时,政府文化部门可以建立剪纸的小型博物馆,把优秀的剪纸作品收入其中,尤其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从过去流传下来的作品给予收藏与保护,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可以欣赏到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三 满族剪纸的保护方法建议
1 确立保护的思想
(1)加强立法保护
法律可以保护满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就是根本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可人们却没有树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立法保护刻不容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儿戏,是我们肩负的重任,是要子孙后代传共同去努力完成的。想要这项工程实施好,走得远,眼前的应急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见识的法律和政策作为坚强的后盾去约束和保障。”
因此,辽宁省相关部门应针对满族剪纸的现状制定更为具体的保护条例。根据历史、地域、文化价值等制定保护、抢救程序,明确知识产权,为非遗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另外,韩国在保护法别强调奖惩措施,我省在设立保护条例时,也应增加这一条文。适当的奖励可以增强社会各界人士的保护意识,而适当的惩罚则可约束那些试图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
(2)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科学的管理机构可以促使满族剪纸的长远发展,其可以在各部门间协调以及切实落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等。”在辽宁满族剪纸收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传目录后,相关部门就建立了研究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但因缺乏经验,保护措施不科学、系统,保护工作成效不显著,因此,如何以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式保护与传承下去,建立更全面的管理机构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是组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组织者等进行培训工作。
2 设立满族民间剪纸文化抢救、保护资金,开发监制文化产业
资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保证。只有资金足够充足,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才能延伸下去。所以辽宁省应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取得政府、文化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捐赠、赞助、投资在满族剪纸相关产业上。在此基础上设立剪纸文化抢救、保护基金,对剪纸艺术有杰出贡献的人士进行赞助和表彰,鼓励民间剪纸艺人、团队走出国门参赛、参展,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
时代在变迁,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却遭受现代化的冲击,迅速萎缩。我们应顺应时代变化,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合理开发剪纸的文化产业,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这也是无形中保护满族剪纸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但经济强大,文化产业也应是评判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准。文化产业想要强大,需要政府无条件地给予支持才能得以继承与发展。满族剪纸作为民间的技艺可以融入到旅游经济中,同时开创到创意文化产业中来,变换形式地发展下去。
(1)宣传
辽宁省文化部门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将满族民间剪纸有系统地纳人各地博物馆、艺术馆、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的陈列窗口,使其为宣传地方文化服务。
(2)与旅游相结合推进满族剪纸的开发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在节假日时多选择去旅游放松。正因如此,把剪纸元素添加在景区设计中不为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式,比如广告牌上、宣传册上、制作纪念品等。同时景区可以打造剪纸一条街,这里可以展示具有满族风情特色的剪纸,供人们参观、购买。街内剪纸艺人可现场制作剪纸,有兴趣的游客可在剪纸艺人的指导下动手一试,让游客亲身体验剪纸的乐趣,用这样的方式把剪纸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互为帮助。同时建立满族民间剪纸文化网络系统,为喜欢、爱好满族剪纸的群体提供一个互联网的交流方式。
3 应用数字化手段保护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把剪纸艺术与数字化文化遗传相结合运用是保护剪纸的必然选择。例如,美国数字图书馆中的“美国记忆”项目,把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数字化,供观众在线浏览信息,其独特的功能设计赢得每年3亿美元的收入。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承;措施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各地文化部门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保护问题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作为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河北省民间音乐资源和艺术种类繁多,目前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的民间音乐已经达到26项,如承德清音会、正定常山战鼓、唐海的唐山花吹等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直以来,河北省都非常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型的文化改革战略目标。随着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民间音乐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出现日渐萎缩的现象,曲种和剧种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适宜的传承方式对河北民间音乐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地域广阔和丰饶的物产为河北省民间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河北省民歌就已经在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劳动中发展形成了基本的雏形,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丰富,河北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经演变成我国备受重视的文化遗产。河北民歌作为河北省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是民间智慧和乡土知识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北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除此以外,宗教音乐、戏曲音乐和宫廷音乐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也是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河北省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来看,河北省民间音乐资源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民间音乐的传承多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众多国外文化元素的不断流入和新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出现,现代青年人对国外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越来越高于对传统民间艺术和国粹的渴求,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合民间音乐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日渐贫瘠,传统曲目缺乏创新和与现代音乐元素的结合,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遭遇危机。大量民间音乐形式和民歌由于缺乏整理和重视,仅在村落等小的范围内流行或仅仅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才能出现,很多民歌和其他音乐形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最终走向消亡。
首先,在通俗文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的不断变化,河北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传统的河北民间音乐从动作表达和唱腔以及内容方面逐渐表现出和本时代背景下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从而导致其逐渐为当下年轻人所冷落。河北民间音乐多是在过去生产条件比较落后、信息沟通不畅的乡村地区创作产生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民间音乐很容易唤起劳苦大众悲愁的情绪,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音乐所在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和变化的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小,难以激起现代年轻人的兴趣,造成河北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已经流传数千年的民间音乐形式濒临失传。
其次,随着人们传统观念的不断变化,河北民间音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减少。河北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乡土特征和浓厚的民风民俗,常见于民间较大型的民俗、祭祀和庆典活动中,如廊坊霸州胜芳音乐会、邯郸永年吹歌等等,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为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和生存的文化氛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传统观点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乡土氛围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民俗活动和环境场所越来越少,尤其是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导致传统的原生态艺术失去了施展的空间和环境,民间音乐形式发展举步维艰。
再次,传统传承模式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从目前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体制来看,家族传承和师徒制一直是多数民间艺术形式的主流传承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多为口传心授,缺乏相应曲谱的文字记录,口口相传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给艺术作品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狭窄的传承渠道造成接受民间音乐的受众群体小,传授对象缺乏主动意识,从而导致民间音乐的传播受到限制,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使人们对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热情逐渐消散。此外,从经济角度来看,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河北民间音乐艺术抵御现代文化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缺乏有力的经济推动。同时,经济支持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河北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行动的开展,无法满足传统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利用的要求。
二、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对策分析
河北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非常饱满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传承河北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西方文化的元素不断涌入,导致国内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危机,河北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随着老一代民间音乐艺人的不断离世,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国粹接受意愿不强,导致传统的河北民间音乐有逐渐走向消亡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河北民间音乐发展加以保护,并探寻符合当前时展的传承方式以保证传统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民间音乐作品搜集和挖掘工作,加大民间音乐保护力度
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发展起步较晚,最近几十年文化部门才陆续开始对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和音乐作品的搜集和挖掘整理工作,限于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较低,民间音乐作品搜集整理工作进展缓慢,导致很多优秀的饱含传统文化民间音乐作品没有被及时发现和保存。从政府和文化部门角度,应不断加强对民间音乐的搜集和挖掘整理工作,使珍贵的民间音乐作品能够被及时保存。同时,对一些已经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河北民间音乐项目如鼓吹乐、笙管乐、船工号子等,应从政府层面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在经济上、政策上以及精神上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些传统艺术项目进行鼓励和帮助,以推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
2、积极营造良好的民间音乐生存环境,提高群众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
民间音乐的发展需要植根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在现代文化环境下,传统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西方文化元素的冲击更给民间音乐的传承造成了困难。在此背景下,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意识重新审视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立足实际,积极营造适宜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生存空间和文化氛围,尤其是农村传统艺术活动的开展对于保护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应适当结合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以传统文化带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利用经济发展形成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有力支撑,为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在营造民间音乐良好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激起民众对民间音乐形式的追求和渴望,唤起民众对传统国粹的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改变河北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
3、依托高校音乐教育促进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培育传承人才
从目前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现状来看,在文化传承方面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究其原因除了思想方面认识不足以外,传承者生活保障困难也是造成其无心发扬传统国粹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制定优惠的人才培养政策的同时应加强地方高校和中小学音乐教育,通过传统音乐教学的熏陶和影响,使新一代青年熟悉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选部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在高校和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赏析,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通过一系列活动唤起学生和老师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喜爱,使学生在接受民间音乐熏陶的情况下能够深刻的了解河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从而为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民间文化 艺术遗产 管理系统
民间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民间的知识、文化、语言、风俗、音乐、礼仪、建筑等艺术形式,属于精神消费产业的范畴。到目前为止,除了在某个地区对于某个民间艺术采取被动的管理与保护之外,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还是一个放任自流的状况。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需要对其中的每个要素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1、我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的现状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更是丰富多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工作者在收集、整理、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在传承方面的管理不到位。随着民间老艺人的年龄不断增长,一些艺人已经相继离世。因为没有健全的传承培养管理体系,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在逐渐的消失。比如:民间的多版套色画布、木版年画等艺术,由于老一代人的离世,又没有继承者来发扬光大,都有可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其次,整体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藏管理也不到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就陕西省来说,十一个市区当中只有宝鸡市馆中收藏有民间艺术文化遗产。而藏品比较丰富、品种较全的是省艺术馆。再次,缺少专业的民间表演艺术的研究工作者。在我国的很多艺术馆中,60%以上的艺术馆都没有专业的表演艺术研究人员。由于缺少专业人员进行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发展处在顺其自然的状态。
2、我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我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出,放任自流的自然状态不能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有效的抢救、保护、利用。随着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热潮一波高过一波,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工作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由于民间文化艺术管理是个综合性系统,所以要对系统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构建民间文化艺术管理系统的框架主要包括六个要素: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化。要把这六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整个管理系统的优化。
2.1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目标
建立在综合系统基础上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把我国所有的民间文化艺术管理活动都包含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就是在有关部门的战略指导下进行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对于不同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根据其具体生存特点的不同,在相关部门大的管理框架之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计划。比如,对于不可再生的艺术遗产怎么保护,对于一些民间创造艺术应该怎样推动其发展等等。
从整个管理的框架来看,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大的综合目标,还分为很多个小的目标系统,从而构成一个个的目标体系。这就需要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对于各个遗产管理的不同状况进行分析,制定出来的管理目标更加实用。
2.2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化管理是整个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工作进行的前提。进行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使得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但是事实上,可以作为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参考的法律相对缺失,在民间文化建设上没有足够的法律规范。法律的不完善就会导致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管理工作不到位。所以,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
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之内,具有关联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就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把精神方面的利益放在最前面,遵循宽容性原则,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创新,从而产生经济功能。于此同时,还有注意不可再生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要根据其特性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开发的时候要以不破坏其资源为前提条件。
2.3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组织
进行合理有效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就要有合适的组织来实施管理措施,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就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来说,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相对比较分散,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逐渐的趋向产业化和综合化,所以,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成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发展中的障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要不断的强调监督和检查的功能,从而保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协调发展。所以,对于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组织来说,现行的文化机构以及事业管理部门可以重新进行精简,对于那些传统管理机制没有到位的地方进行改进,加强盲区管理,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使民间文化艺术遗传管理机构更加的系统化。对于文化资源管理进行统一的配置,提高各个相关部门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功能。
2.4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方法
建立系统化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就要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去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系统思维方法是一种相对科学的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建立总的目标框架,在这个总的目标中逐个分析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不能跟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只是单纯的计算经济效益,还有的是计算生存风险等,考虑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要对各个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分类、评价,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采取模型技术,从而把人为的干扰因素排除在外,这样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2.5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信息系统
合理有效的管理来自于系统的应用,只有良好的信息系统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在对我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时候,要认识的进行信息的收集,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网络。除了整理我国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现状信息,还要在认真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传管理的理论,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2.6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文化
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是在民间流传的,属于大众化的艺术创作,它的发展需要发动公众的力量。因此在进行面见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的时候,要不断加强民俗文化的建设,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民间艺术的认可度,营造生发民族文化认识的人文化境。管理文化的形成,要把重点放在建设和引导的力度上,制定出民间艺术管理规划,营造其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把民俗融入百姓的生活。同时利用现代化媒体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宣传,增大其在公众审美模式中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要积极的培养传承民间文化的人才,可以举办培训班,也可以鼓励民间老艺人招收徒弟,相关部门要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建立专家队伍监督实施。
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了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民间文化艺术遗传管理系统,对于系统中的要素进行逐个的分析、研究,为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民间文化艺术遗传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翟红霞, 李敏.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 2) : 60- 65.
[2]胡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文化消费需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0( 3) : 97- 100.
关键词:裕固族服饰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中图分类号:TS941.7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裕固人是生活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裕固族服饰”则是他们在这块曾经的荒野之地上所创造的文明。在演化进程中,裕固族服饰与游牧文化关系密切,同时也受到相邻其他民族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在裕固族的族源和民族形成的历史长河中,也成就了裕固族服饰文化的多元风格。裕固族的服装式样与藏族和蒙古族服装有些类似的地方,都属于袍服,但各民族有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裕固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因此也就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格。直到今天,一方面,它仍然是裕固人的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裕固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各种“裕固族服饰”的工艺技巧、式样、制作方法都反映着裕固人的文化价值以及思维观念。但是今天,市场经济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裕固族服饰却面临着令人担忧的局面。
2.裕固族服饰传承与发展现实状况
2.1 裕固族服饰经济效益渐衰,生产锐减
随着裕固族服饰生产成本的提高,其生产效益急剧下降。目前,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部分从事裕固族服饰制作行列的手工艺人,和时尚服装行业相比较,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由于近几年原材料涨价,增加了裕固族服饰的生产成本,使得效益逐年下降。因此,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对此并不看好,放弃了这种本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纷纷外出务工,生产裕固族服饰的劳动力呈明显减少地趋势。
2.2 现在的裕固族服饰实用性不强
过去,当地人主要把裕固族服饰用于交换生活必需品,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物质基础和传承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裕固族服饰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受到极大挑战。这主要表现在现在的裕固族服饰没有很好的实用性,应用的范围渐渐变小,由此得到市场认可的能力也渐渐减弱。原因在于:第一,时尚潮流对裕固族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会觉得时尚的服装更适合在工作中穿戴;第二,现代面料的多样化和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传统手工织布工艺的冲击;第三,受主流文化的影响,一般裕固族家庭都以购买成衣为日常穿戴的主要方式。
2.3 裕固族服饰缺乏流通市场
近年来,裕固族服饰的使用功能跟传统裕固族服饰有明显差异,裕固族服饰的流通市场大大减小,国家的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限制,也严重阻滞了销路,无法拓展市场。目前,仅仅在少数民族内部还有一定市场,无法在宽度和广度上打开市场。在这背后,裕固族服饰的传承也面临着严重的隐性危机。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裕固族服饰的结构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裕固族人平时很少穿戴民族服装,只有在节日或喜庆场合才穿一下,而且有些人穿,有些人已经不习惯穿,民族服装已成为裕固族文化的一种点缀;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裕固族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畜牧业仍居主要比重外,农业、林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起来了,牧区的裕固族仍然穿长袍、皮靴,而在农区及城镇以穿制服为主。
2.4 缺乏传承保护机制
裕固族服饰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对其的保护仍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成体系的保护机制,因此,保护措施严重缺乏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由此导致制作工艺得不到很好地流传,流传方式也仅仅是口耳相传,学习者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用书以供学习,传授的方式也相对落后。所以,传统裕固族服饰手工艺后继乏人是当前面临的困局。
2.5 设施设备条件差
目前制作裕固族服饰,大多数家庭采用的依然是古老的手工技术,只有少数经济条件相对好些的家庭才会使用机械化设备。较差的生产条件使得生产效率不高,每日制作的数量有限,因此,只能将制作裕固族服饰作为副业,不能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据调查,制作一套传统裕固族服饰要花去农牧民全年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都是阻碍其发展的难点。
3.裕固族服饰发展的对策建议
裕固族服饰作为裕固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有着极其重要的传承意义,更象征着裕固族民族文化的延续。传承裕固族服饰手工制作技艺,已成为当务之急。
3.1 积极创新各种传承渠道与方式,并加强传承人自身队伍建设
政府应积极开发不同形式的传承方式,了解裕固族服饰传承人的现实需求,对非遗传承人予以经济上的扶持,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并且,加强青年传承人的培训工作,设置各类相关的奖项,激励年轻工艺家和传承人不断创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建立青年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平台,改变以往家庭传承、族内男性传承的传统培养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有创新精神的传承人队伍。
3.2 通过合法途径取消对裕固族服饰的管制禁令,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国家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合法方式取消对裕固族服饰的种种限制,继承和保护“保安腰刀”的优秀工艺,例如取消裕固族服饰的销售、运输、出口等各方面的限制,为裕固族服饰工艺的发展建立宽松的市场条件。与此同时,可以充分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顺势将裕固族服饰推向国际市场,将其培育成为国际品牌。
3.3 重塑裕固族民族文化自觉保护意识
裕固族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裕固族民族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裕固族人民应自觉树立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创造出裕固人与裕固族之间的沟通纽带,将裕固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根深蒂固地植入在每个人的内心中,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从而在符合实际的情况下为裕固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尽其微薄之力。
3.4 传统手工艺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保护和传承裕固族服饰传统手工艺这样一种非物质文化,并与时尚文化相结合起来,例如裕固族服饰传统锻制技艺比赛,并设立一定的奖励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为促进人们对裕固族服饰制作工艺提供技术交流的平台,也可以达到传承裕固族服饰手工技艺的目的。
4.研究思路和现实意义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改革发展,裕固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门打工,传统的制作工艺也被年轻人所放弃,人们对裕固族服饰的认识与依赖逐渐减弱,对保安腰刀裕固族服饰的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因此对裕固族服饰的研究势在必行。“裕固族服饰”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通过对裕固族服饰文化功能的研究,进一步让人们了解和重视裕固族服饰文化的前世今生,引起人们对裕固族服饰的重视,也可以让裕固族的年轻人更加地认识裕固族服饰的价值能让它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5.结束语
裕固族服饰在裕固族传统文化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应受到保护和传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现代化、市场化的浪潮,给裕固族服饰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亟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裕固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要把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不能仅仅依靠博物馆或书本中的记录,那么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将会减退,所以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让其能在现实生活中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 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 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一、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影响地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
1.彰显民族特色与优势。近年来,我国各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强化了对艺术文化的理论研究,抢救民间历史艺术文化资源,宣传艺术文化意义与保护措施,使城市居民增强了关于历史的认知意识与责任意识,对发展的忧患意识与机遇意识予以增强。这不仅有利于地方城市乃至全国走出一条具有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道路,还向其对先进艺术文化色彩浓厚的少数民族发展之路的探寻提供有力帮助。举例而言,我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辖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对其艺术文化的建设、传承与宣传上不断对自身民族符号的表现形式予以凸显,使得区域内的民族艺术文化日益浓郁,民族特色越发凸显。2011年,该区对融合民族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孟额德玛布岱铭园进行修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溯与缅怀达斡尔族与齐齐哈尔历史的场所;2012年,修建融合达斡尔族图腾柱、音乐喷泉与民族特色景观小品的民族广场,对达斡尔族艺术文化进行多角度宣传,将民族特色及其优势充分地宣扬与发挥出来。
2.推动地方文化与经济繁荣。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保护、传承、宣传以及创新力度的加大促进了城市文化与经济的繁荣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艺术与传统歌舞等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方城市文化传承人数量不断增加,地区之间亦开展起广泛的团体文化交流,一大批艺术文化产品得以创作并得到大力的宣传。现如今,一批非遗传继承人与大学在校师生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参演含艺术文化因素在内的演出,借助现代灯、光、电等科技手段,将地方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景表演出来,对人们的优秀精神品格予以凸显,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观看,为地方城市乃至国家创造了经济利益。种种形式的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实现了地方城市文化以及经济在新时期的繁荣。
3.改善城市环境。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的过程也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环境的过程。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相关组织与企业将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融入到城市建设与发展当中,利用多样化的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手段,对城市建设的品位予以提升。依旧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为例,2012年,当地翻建原体育场,并将其命名为民族体育场,陆续举办了建区六十周年庆祝大会、第三届民族运动会以及全区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集会、联欢、庆祝以及健身的重要场所。在城市小区建筑立面装饰与改造中,当地还引入了达斡尔族艺术造型。基于民族特色的存在,新建的城市小区有着高于周边地区的房价,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
4.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以及关联性强等优势,是当前地方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助手。旅游产业的健康与长久发展应将艺术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工作视作其首要任务,没有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旅游资源的发掘力度便会有所欠缺,旅游市场的开发亦会不足,致使旅游品牌最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城市都致力于发展以地方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为牵引的城市旅游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影响地方城市经济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完善艺术组织体系,推进地方城市艺术经济发展。城市艺术组织的建立与健全是我国城市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的重要任务。从主客观条件的视角进行分析,在城市建立并完善各类艺术组织,推动艺术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支撑城市艺术组织人才资源层面,几乎全部的人才(含科研、教育与技术在内)都居住、生活与工作在城市的社区中,城市在进行各类艺术组织的建立之时,很简单地便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在发展艺术经济市场空间层面,城市优势极其明显。研究表明,大密度人口地区较之小密度地区所产生的消费需求更大,可以为城市艺术经济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城市地区人口普遍密集,艺术对象广泛,只要薄利多销,艺术组织大都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而,为了对我国地方城市艺术经济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需要对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艺术文化组织体系进行结合,城市的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各类艺术组织体系的建立与结合为切入点,开辟城市艺术经济发展新空间,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城市艺术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制定税收返还与自筹经费措施,将城市经济置于一种良性循环之中,对我国城市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经费匮乏难题予以解决,实现艺术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其传承与宣传民族艺术及其文化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以艺术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城市楼宇经济发展。近年来,楼宇经济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占分量日益增大,它们是以写字楼、商务楼与都市型工业楼宇为载体的经济活动。现阶段,城市社区与街道中的楼宇经济已发展为我国地方城市经济的一个活跃组成部分以及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借助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有利于楼宇入驻企业家群体对自己生活区域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予以推崇、融合及奉献精神的增强。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应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思想沟通,这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在对楼宇入驻企业属地化管理与综合配套服务的强化之上,主打艺术文化牌。每年定期召开地方商务楼与写字楼物业经理艺术文化联谊会,邀请楼宇入驻公司参与,强化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楼宇群体向心力。艺术文化联谊会应实现内容与传播手段的创新,对不同地区艺术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加以借鉴,聘请专业化的团队,进行市场化管理,对传统与保守形式予以突破,提升表演的档次,在艺术文化的创新过程中提升文化吸引力与融合力。
3.利用先进艺术文化理念与高品位艺术文化特色,带动地方城市特色街经济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我国地方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形态,特色街经济对城市的商业精华予以凝聚,它以商业特色街为其主体,提供专门的商品与专业化服务。在特色鮮明、风格各异、注重品位、艺术气息浓厚等要求下,精品商业特色街的统一规划与打造已成为我国很多地方城市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艺术文化建设与宣传中,商业街的建设应纳入先进的艺术文化理念与高档次的艺术文化品味。第一,对商业特色街统一的建筑文化风格与装饰风格予以保持,凸显并提升特色街的艺术文化品位,例如,经过改造与翻新的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对明末清初特定的艺术文化与装饰风格予以呈现,以青砖、桶瓦、歇梁、飞檐等为其艺术建筑特色。第二,对商业特色街的个性予以凸显,在凝聚与宣扬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商业特色街的经营理念,将其视作商业特色街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以此推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第三,顺其自然,注重对历史艺术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我国很多城市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艺术与文化气息浓厚,一些城市的古老街道至今仍有很高的名气,如果对这些历史艺术文化特色传承得当,必将成为商业特色街的财富。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城市的商业特色街规划与建设工作应致力于对特色街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及其特有的艺术文化特色予以凸显,艺术文化内涵是城市商业街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商业艺术与文化特色既是商业街设计的重点,又是商家追求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 傅荣.社区文化建设与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探讨[J].群文天地,2012,(12):225-226.
[2] 朱连欣,张建平.达斡尔族文化艺术创新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