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第1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震灾害、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向城市集中,从而在给建筑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建筑的抗震性,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所制定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结构抗震措施,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的抗震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一、抗震设计的概况

现阶段,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可以分为概念设计和理论设计两个方面,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作为抗震设计的重点。概念设计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遇到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或一些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的问题时,依据建筑结构不同部分的分体系与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建筑结构的破坏机理、地震灾害的特点、工程经验以及实验现象中所得到的基本设计思路与设计原则,从建筑结构的整体角度出发来设计建筑结构各部分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由于,这种办法具有概念清楚、定性准确、使用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建筑结构的主要隔震措施

在设计建筑物的抗震方案时,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我们通常会采用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对建筑结构的上部进行防震设计等方式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建筑物的底部的关键部位采取隔震措施的方式。现阶段,根据隔震层的部位不同,常见的隔震设计有以下几种。

1、在建筑物地基处采用特殊材料进行隔震

建筑物的基础隔震指的是,通过采用特殊方式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处理,削弱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地震波动,从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在传统的建筑工艺中,设计人员一般采用在地基处直接设置粘土或砂子,或者交替铺上粘土和砂子的方式来设置垫层。在中国建筑历史上,还曾出现过以糯米为原材料来处理建筑物地基垫层,从而减少地震波动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而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关部门在处理建筑地基方面的施工工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研制出了一种以沥青为原料的特殊防震材料,而以此材料铺置的隔震层有着更好的防震效果。

2、在建筑结构的基础部位设置隔震装置减震

这种隔震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将特殊隔震装置设置在建筑结构的基础部位和建筑物的上层之间,从而有效地减少向上传递的波动能量。而在最好的设置情况下,这种方法最多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所产生的2/3的能量。然而,在高层建筑物中使用这种隔震方式时,由于这种装置会延长建筑结构自身的自振周期,从而减少了这种隔震方式的隔震效果,从而不太适用于高层建筑物的隔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会采用粘弹性隔震或摩擦滑移隔震等方式,向高层建筑中安装橡胶垫或混合隔震装置等装置来提高高层建筑的隔震效果。

3、建筑物的层间隔震措施

建筑物层间隔震方法和在建筑物基础部位设置隔震装置等办法相比,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隔震方法只能减少10%-30%的地震能量。然而,由于这种隔震方法有施工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使得它在旧房改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物层间隔震法的隔震原理和基础隔震的隔震原理基本相同,它主要是依靠设置在建筑结构中每个层间的减震装置和隔震装置来吸收和削弱地震的传播能量,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损害。

4、建筑结构的悬挂隔震措施

悬挂隔震指的是将建筑物的部分结构悬挂起来,使地震来临时,地震所产生的能量不能传递给悬挂建筑结构,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所产生的损害。在一般情况下,悬挂隔震方式常用于大型的钢结构,而大型钢结构常使用钢结构悬挂体系来进行隔震。大型钢结构常分为主框架和子框架,在钢结构的悬挂体系中,通常使用吊杆或索链将子框架悬挂于主框架的上方。如此一来,当地发生地震时,主框架虽然会因为地震动摇,但由于子框架和主框架之间是靠吊杆或锁链连接的,因此,地震产生的能量在传递到子框架时会被削弱,从而不至于破坏子框架的结构。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减震技术

现阶段,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时,设计人员会在建筑结构中经常使用消能减震技术来增加建筑结构的阻尼,降低地震灾害给建筑结构带来的能量波动,从而减少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来保护建筑物、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损伤的元件和装置有很多,使用基本上都是不同种类的阻尼器和消能器,而我们习惯把这些装置分为粘滞型和滞回型两种。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见的减震技术有以下几种。

1、 新建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方面的功能越来越重视。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时,除了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对建筑结构的基础部位进行处理之外,还可以使用消能减震的建筑元件或相关的装置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效果,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对建成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在设计建筑结构的隔震方案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没有施工之前按照设计人员提出的隔震设计要求去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果时间太过仓促准备不及的话,最迟也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安装具有隔震效果的特殊装置。如果建筑物已经施工完成而没能在建筑过程中采取有效地抗震措施的话,施工单位就采用增加阻尼的办法,在建筑结构上增加减震、隔震在装置,从而提高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能力。

四、其他减震措施

1、无粘结支撑体系减震问题

无粘结支撑体系是现阶段建筑物结构减震体系中最有效果的体系之一。无粘结支撑体系主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建筑架构中的外包钢管和内核钢之间无粘结合,且在建筑结构中形成一个能够自由华升的层面,在发生地震灾害时,通过外部钢管和内部钢管之间的配合来降低地震的能量,从而保护建筑结构。

2、建筑物走向设计抗震问题

由于地震是由地壳的运动所引发的,它与地质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施工单位在选择建筑物所在地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特点,分析当地的地震震向,避免建筑结构的走向与地震能量所传递的方向平行,尽量使两者的方向能够垂直,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五、结束语

由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重要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必须要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此外,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学林,益德清.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振动特性与抗震设计[J].工程力学出版社,2001.18(2).

[2]倪国葳,赵亚敏,苏幼坡.框架隔震建筑设计方法及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4):113-118.

第2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措施

随着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当达到一定强度时,会造成破坏性的伤亡。它对城市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避免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师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加强建筑工程的整体抗震效果,了解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一、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地震灾害的发生是不可控制的,其危害往往很大。地震发生时,地面产生振动。当它达到一定强度甚至裂缝时,会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严重的破坏。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摧毁了整个城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地震造成的损失。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当下,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人口密度和城市发展不断变化。一旦地震发生在该地区,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世界上,地震灾害的预测仍处于不完全准确的阶段。虽然一些方法已经被用来预测地震,但它没有相应的效果,而且预防策略也不能成功应用。如何利用现代先进手段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关系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在建筑领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组合是形成完整的结构设计方案的前提。核心是确保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概念设计包含了广泛的内容,结构度量是基于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总体思路。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也是相互补充的。一个普遍的理解是,結构系统是硬件,结构度量是软件。它们都被适当地组合成一个高效的机器。优秀的结构设计离不开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完美结合。通过引入一系列的结构措施(通常在各种规格中具体说明,以及工程师的经验总结)来完善设计,优化设计,规范设计,是概念设计的延续和完善。结构措施主要体现在构件设计中,通常采用结构措施的形式。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要策略

(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

由于建筑场地的选择对抗震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可以减少后期施工中的不利影响,减少施工工作。首先,场地的选择应该是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减少对周围或建筑结构的破坏,并帮助施工过程。其次,在选择施工场地时,应尽量选择开阔的区域和疏松的区域,这样可以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开阔的场地也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再次,选择施工场地时,对当前区域的密度和硬度进行测试,了解土地的性质,改善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地基基础稳定,减少坑内开裂。最后,应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了解该地区的地震历史,禁止在地震断裂带范围内选择建筑场地。此外,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应做好软土处理,通过更换或加固,可以减少建筑物倒塌。

(二)做好建筑结构的参数计算

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合理、科学,以保证抗震设计的完整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能够设计出具有精确参数的更安全的抗震设计,并结合相关的材料参数和结构系统,计算出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通过对现代仿真系统的使用,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地震冲击力模拟,了解了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结构损失,并根据所获得的参数的结果编制了有效的应急系统设计。通过对参数各方面的综合分析,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地震效果。

(三)提升建筑工程的布局设置合理性

当建筑结构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时,不仅受地面运动的影响,而且在地震发生的同时也产生相应的空气冲击或其他力量。首先,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注意对每一种不利影响的控制,使其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确保在平面方向上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避免过于沉重、简单、安全的结构。如果有更多的结构体系,就会导致不稳定因素。根据相关计算,提高建筑结构对地震灾害抵御的整体效果,加强结构稳定性的建设,确保结构的安全。

四、结语

第3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建筑设计

抗震结构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及人员的安全。尤其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内,更要提升抗震结构的设计水平,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下文将重点对抗震结构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对其遵循原则及设计理念予以详细说明。

1实施抗震结构设计的目的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保证建筑在小强度地震灾害影响下不会存在任何破损或裂缝等病害问题,维持建筑正常使用;二是要求建筑在中强度地震灾害中,存在轻微破损问题,且经过修复后不会对建筑结构带来任何影响;三是要求在强度较大的地震灾害中,建筑处于稳固不倒的状态下,保证周边环境及人员安全。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做好抗震结构的科学处理,根据现有资料数据,对区域地震灾害等级加以分析,确定建筑抗震性能,合理规划结构布局,改善抗震效果,维护建筑结构稳固性和安全性。

2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设计原则

任何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满足既定原则要求,这不仅是为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和控制,同时也是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安全性,提高后期利用价值。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作为较为重要的一环,在工作落实中也应该加大对原则要求的重视力度,明确现有的规范指标,并严格按照指标内容开展设计活动,完善设计内容,以此更好的推动后续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结构抗震等级,防止建筑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具体而言,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既定原则如图1。

2.1整体性原则

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从整体性角度实行综合分析与考量,综合思考建筑要求,合理规划建筑结构布局,以此来完善设计内容,优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减少问题的产生。同时要注重前期试验,确定不同等级结构在地震灾害中产生的变化特征,合理选择材料种类,增强结构抗震性。此外,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力传导性特点,避免应力集中在某一点致使局部破损,影响建筑结构质量,威胁建筑安全性。抗震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子结构种类较多,若想增强抗震效果,需要开展构件及细节的优化与处理,提高建筑安全等级。

2.2清晰性原则

抗震结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传力路径的科学规划,对地震力予以分散和消耗,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实际设计中,应坚持清晰性原则,根据建筑结构特征对传力路径加以科学规划。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对整个建筑结构实行分析和探讨,了解结构受力特征及外力施加中可能出现的位移情况,再结合模型进行计算,承载负荷,以此对传力路径加以科学规划,降低地震灾害发生时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2.3结构规则原则结构规则原则要求在在设计过程中增大建筑结构刚度,利用刚度加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风险系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忽略了建筑结构刚度的重要性,这使得建筑在外界压力增加或地震波作用下,出现位移、破损等问题,破坏了结构的稳定性。为此,设计中就需做好结构刚度的科学把控,尤其要合理计算抗侧移刚度,并利用专业软件加强计算的准确性,增大结构承载力,继而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

2.4刚度与抗震能力相适应原则

刚度与抗震能力的协调处理可以保证建筑在地震灾害下,通过两个力的相互抵消减轻地震波带来的干扰和破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刚度和抗震能力间的关系,注重力学参数的准确计算,利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力,对地震波加以分散,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现阶段,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高度的增加,对抗震结构设计要求有所提高,在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高度、结构特征,注重承力分析和研究,确定承载能力,科学选择连接构件,从而优化结构刚度和抗震性能。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

地震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较大影响,虽然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人们可以对地震地质灾害予以提前预估,做到科学防控,但其对固定物体的影响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建筑物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中,要优化建筑的抗震性能,对地基基础结构、材料、建筑结构加以科学规划和处理,增强建筑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发生时带来的危险和破坏。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对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技术实行科学规划,以保障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并给出专业的施工方案,推动作业的顺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保证建筑在地震灾害影响下的安全性,避免倒塌、损坏等严重问题的产生,增加人们居住的安全系数,减少不必要损失的形成。

4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时,为加强设计的合理性,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高工程的价值,需要对抗震结构设计理念进行深度了解和分析,根据现今发展实况及具体要求,开展适当的创新活动,从而更好的指导设计人员工作,转变传统设计思想,加强设计的有效性,达成最终的工程建设目标。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抗震结构设计作为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内容,应该加大关注力度,不断尝试设计理念的优化和调整,以此规范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明确指标要求,做到科学选址和规划,确定抗震等级及红线范围,最终优化建筑抗震性能。

4.1更新设计理念,加大抗震结构设计重视力度

在建筑结构设计及抗震结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设计人员,如果设计人员不具备专业能力,不具备明确的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很难将抗震与建筑结构融合起来,这样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就会因为抵抗能力不足而出现各种问题,威胁建筑及人们的安全。为此,设计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根据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做好理念的更新和优化,加大对建筑抗震功能的重视力度,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完成抗震设计,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设计精准度高等特点,故而设计人员在处理时应做到全面分析和考量,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更好的指导施工作业的开展。抗震结构设计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设计人员应加大对其重视力度,转变传统设计思想,注重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完善设计内容,增加结构强度,进而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保障工程的整体效果。再者,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抗震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解地震带分布特点,掌握板块运动规律,不断完善抗震结构设计内容,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提高建筑整体水平,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设计完成后,还需开展专项评估和检测,确保抗震设计符合工程的建设要求。抗震结构的不同其产生的作用也存在较大差异,设计人员应重视这一点,并选择合适的结构种类,确保最终设计的合理性与科 学性。

4.2科学选址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地下板块剧烈运动强烈碰撞形成的,破坏性强、危险性高。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就应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由于建筑物的震害是由一些地质运动造成的,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地质较强的位置来建造建筑物。在选择抗震地理位置时,应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选择地质偏硬的地理空间建造建筑。该类型地质结构的承载力较大,不容易出现地震或山体崩塌等问题。在建筑建设中,可有效提升结构刚度和承载力,削弱地震的破坏力;另一方面选择地势平坦宽阔的区域,该区域稳定性强,地壳运动激烈性不高,地震等级也会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抗震结构设计难度,改善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增大建筑安全系数。

4.3明确设计指标

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开展现场勘察,收集齐全的数据资料,明确设计指标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更好的规划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结构抗震等级。在设计过程中,指标参数的确定要做到科学合理,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切实增大建筑结构承载力、强度和刚度。另外,在设计指标确定中,还应考虑到国家现有规范标准,全面分析地震作用力对建筑的伤害等级,以此为依据,完善抗震结构设计方案。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树立全面管控意识,从多方面展开考量,注重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

4.4提升抗震等级

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如果抗震等级要求未达到标准要求,在日后使用中仍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并导致建筑结构出现破损、裂缝、位移等问题,降低建筑质量。为此,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建筑抗震等级要求予以掌握,增强抗震性能合理性,减少建筑结构病害的产生。如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结构性能特征加以分析,重点了解结构物理刚性,掌握其位移及扭转力参数。在分析过程中,可按照建筑形状的常规设计要求,遵循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合理测量和判断高层建筑的物理刚度,使高层建筑的扭转力和位移刚度在1.1-1.2之间。在剪力墙与简化连梁的设计中,需使相关参数符合如下要求:连梁跨度高度比要控制在2以内,设置暗柱作为支撑结构,保障结构稳定性;设计过程中如发现连梁跨度高度比在1以内,需要设置交叉暗柱作为支撑结构。地震运动多是受到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所以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对地质地理结构特征及运动轨迹予以详细了解,并根据以往数据资料开展分析工作,对建筑所在区域及周边环境加以科学把控,预测和判断地震发生频率、地震等级变化,为抗震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如图2)。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分析该地区的地震运动趋势,使区域建筑工程地质结构总体布局和该区域地震运动趋势大致处于相对垂直的状态,以降低特大地震对区域建筑工程前期设计的不利影响。

4.5抗震防线设计

抗震防线的科学设置可以在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的前提下,优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图3)。抗震防线规划设计原理为:在无大震的特殊条件下,注重侧向抗震性的有效延伸,以此保护建筑结构,优化抗震功能。通常情况下,抗震防线会设置三条,一条主两条次,以主线为主,开展防控处理。因为在地震灾害中,主要抗震线被破坏后,其他两条抗震防线才会出现问题,所以设计中要开展科学分析与考量,以确保放线质量。4.6结构选型抗震结构设计中,结构选型合理性对于抗震效果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大重视力度,增强整体设计有效性。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类型的设计和应用中,必须特别注意建筑结构抗震类型的正确设计和选择。根据建筑的具体功能要求及主体结构的特点,做到精心设计和分析,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立面的主体结构和建筑平面的主体结构,具体如图4所示。在抗震结构设计中,还应该遵循既有原则和要求,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优化建筑抗震性能,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此,在建筑结构选型中,设计人员需要分别从整体性、安全性、协调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考量,增强结构抗震效果,提高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分析结构受力特征,并根据结构性能要求,对抗震性加以科学分析,以削弱地震破坏力,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结语

第4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震;灾难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92-02

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在造成物质毁坏的同时,也给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震后救援中不仅要注重物质救援,更要注重对受灾者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震后救援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探讨地震后灾民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

一、地震后灾难心理及特征分析

灾难心理是灾民在灾后的内心感受或体验,是在灾害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就地震灾害而言,地震对人的心理伤害是通过摧毁人的生存条件来实现的。人的生存条件是指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房屋建筑等)及社会环境(社会组织、人群关系)等人类正常生活所依靠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生存条件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手段,也是人类正常心理活动所需的外部条件和基础。强烈地震的突然袭击,瞬间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与精神条件丧失,致使维系幸存者心理平衡的外部条件和感情基础遭到破坏,从而形成对正常心理活动的严重冲击和强烈干扰,使人的精神状态急剧恶化、情感剧烈振荡,一系列消极的情绪情感反应也随之出现。

地震灾害社会调查资料表明,震后人们心理反应最为明显的是悲伤、恐惧、忧愁和庆幸生存,其他心理反应按强烈程度依次是心慌意乱、愤恨、痛不欲生等。

查证多次地震的社会调查发现,震后灾民的心理特征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地震灾区灾民的灾难心理影响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和共发性,共同的地震经历和惨痛的现实环境极易产生灾难心理的共鸣,恶劣心境会互相“传染”导致整个灾区的情绪低落抑郁[3]。

(二)地震后形成强烈的依赖意识,对政府和外来力量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等待物质的帮助,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外来的心理支持。

(三)地震灾难心理具有长期效应,若灾民的恐惧心理长期得不到消除,则积极的生活态度将难以确立。

(四)地震灾难心理反应的危害性

面对触目惊心的地震灾害,出现的震种种灾难心理如不及时自我调适或外界干预,将带来严重的心理损伤和精神创伤,造成人的心理、行为失调。

二、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对于上述种种震后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必要实施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指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震后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地震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地震造成的直接严重的后果,并促进个体从地震中恢复或康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这些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

(一)哀伤辅导模式

林德曼发展的“哀伤辅导”模式强调在强烈的悲痛面前,人不能沉溺于内心的痛苦而要让自己感受和经历痛苦,发泄情感哭泣或哀号,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哀伤辅导包括对丧亲的哀痛、体验哀痛,接受现实,在失去亲人的情景下调整生活,恢复信心,重新树立生活目标。

(二)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

平衡模式认为,危机状态下的当事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情绪的失衡状态,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因此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稳定当事人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主要适用于早期干预。

(三)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导致心理伤害主要原因在于,当事人对危机事件的境遇进行了错误思维,而不在于事件本身或与事件有关的事实。该模式要求危机干预工作者帮助当事人认识到存在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重新获得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成分,从而使当事人能够实现对于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心理危机状态基本稳定下来、逐渐接近危机前心理平衡状态的当事人。

(四)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学习的产物,因此,危机可能与内一部的和外部的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内部状态。相应地,危机干预的模式也要求涉及到个体以外的环境,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求助者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办法,从而帮助求助者将适当的内部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结合起来,最终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心理社会模式也最适合于己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有研究者认为将这四种模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综合的模式对于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是很有意义的。

支持和干预技术用于危机的不同阶段,侧重点各有不同。危机初期,当事人情绪很不稳定,焦虑程度较高,这一阶段支持技术的应用旨在使当事人的情绪状态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在危机后期,干预技术占主导地位。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当事人学到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这不但有助于度过当前的危机,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适应。

三、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介入

指与处于地震后心理危机中的灾民接触,包括主动求助者和他人或机构转介的需要帮助者。

(二)地震后心理危机评估

危机评估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8]。干预者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评估迅速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这是进行整个危机干预的前提。主要包括个体经历的突发事件、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等。此外,评估必须贯穿于危机干预过程的始终。干预者必须通过评估确定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不断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支持系统的有效性,确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目前国外常用的评估模型主要有:

1、阶段性的评估模型。评估个体处于从出现应激反应到反应消除或恶化的哪一阶段。如要预防严重的创伤应激后障碍,个体需在短时间内接受适当的专业干预及治疗。

2、三维筛选模型,即评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功能水平这是一种简易、快速、有效的模型。

3、人与环境互动的评估模型,主要评估个体应激及其影响因素。这一模型重视应激事件的多样性。

(三)制定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个体实际情况的干预方案。设计可以解决目前的危机或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方法,确定应提供的支持。

(四)实施治疗性干预

建立有效的沟通倾诉途径与危机中的个体保持密切的接触,表示关心和理解,建立良好信任的沟通关系。采取多种方法达到情感的宣泄、认知的扩展与纠正、学习问题解决和应付策略、建立新的社会支持形式,恢复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9]。

认知干预即提供地震相关信息,帮助危机个体正确地认识地震灾难。个体对地震灾难的认知会影响其应对方式,因此应帮助个体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纠正错误、不合理的认知。

(五)地震后心理危机的后继干预

地震后的心理危机不能依靠一次咨询或几次咨询来实现,需要后继反馈、后续咨询或后继干预。

第5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隔震;减震;问题;探讨

0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环境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的主要旋律,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地震。在新时代下,从大型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状况来看,我国一些地区建筑物抗震水平比较低下,没有达到相关规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建筑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为此,需要从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入手,特别是抗震设计方面,为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能力,使建筑结构的破坏最小化提供有利的保障。

1建筑结构隔震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隔震技术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为基点,减少建筑结构地震反应。隔震技术比较适合对抗震有利的地段,需要避开不利地段。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抗震设计,比如,地基、建筑物上部结构。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自身结构、地震结构特点,把隔震层设在建筑物核心位置。由于隔震层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不同,隔震设计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图1是建筑物底部设置隔震装置示意图。(1)隔震地基材料。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物类型不同,采取的地基材料也各不相同。对于这方面,可以运用特殊材料来处理建筑物地基,削弱地震波,从而弱化建筑物在地震中的震感。由于传统建筑物主要采用粘土、砂子进行基础部分垫层,可以应用沥青类型的新型材料设置隔震层,能够起到较好的隔震效果。(2)基础隔震结构。它是指在建筑基础部分消耗大量的地震波,可以有效防止地震波传递到建筑上部结构中,能够降低地震对建筑物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但所设立的隔震设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用于高层建筑物。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在设置隔震设备之后,会延长自身的自振周期,无法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但在建筑基础、上部之间设置的隔震装置在底层建筑物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可见,在建筑基础隔震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完善,使其也能在高层建筑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3)层间隔震装置。层间隔震是在建筑物原有结构上安装对应的耗能减震装置,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其中的装置隔震、质量减震能够同时吸收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但和基础隔震图1技术相比,层间隔震并不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还不到20%,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层间隔震的应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在应用到刚完工建筑物的同时,还能加固已有的建筑物。(4)悬挂隔震、建筑走向垂直震向。悬挂隔震可以削弱地震波,阻止它传递到建筑物主体结构,可以避免主体结构被破坏。悬挂隔汗装置很大部分都是悬挂在地面的,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会因建筑结构上层被分离,没有惯性力产生,来起到隔震的效果。但悬挂隔震的应用范围比较小,主要用于钢结构,特别是大型钢结构。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地震波在达到悬挂位置的时候,地震能量会大大减少,控制地震的传递。进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在建筑走向垂直震向方面,可以知道地震和地质结构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要全面分析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地震震向,建筑物走向要垂直于地震方向。

2建筑结构减震设计

(1)新建建筑物结构设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建筑物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之,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已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物基础部分进行必要的特殊处理,充分利用各种消能减震设备。以此,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其效果不如隔震层;(2)对已建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在对建筑物进行地基、基础隔震设计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要在建筑工程还没施工之前,最晚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物的关键位置安装特别的隔震设备。不然的话,即使安装了隔震装置,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也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建筑竣工之后,想要对其进行抗震加固,需要灵活应用增多阻碍的方法,即在建筑物相关部位设置消能减震设备。但这样会增加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成本,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不利于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也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主要是因为增多阻碍的施工程序非常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中,要仔细检测建筑隔震装置的相关性能参数,注意各方面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装置隔震、减震设备,还要精心设置隔震、减震装置的设置部位,对建筑物的走向、该地区地震断裂带分布情况,二者之间的关系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优化各种隔震、减震技术,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以此,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不断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向前发展,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作者:廖小锋 单位: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吴星海.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问题分析与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4(23):166.

第6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震 , 抗震设计, 结构

1 建筑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五百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球深处或者它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难以感觉到;而人们感觉到的地震,也即有感地震,仅占总量的1%左右;能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为数更少,平均每年十几起。然而,就是这些每年为数不多的地震,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和触目惊心的人身伤亡事故。据有关方面对世界上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震害资料所做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无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低的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如果建筑物具备优良的抗震性能,震害将被极大地减小。同时发生在2003年5月的阿尔及利亚地震(21日)和日本地震(26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阿尔及利亚地震强度为里氏6.2级,造成2274人死亡,11452人受伤,20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高达4000亿第纳尔(约合50亿美元)。日本地震强度为里氏7级,地震仅造成一百多人受伤,没有人员死亡的报告,也没有造成房屋倒塌。

造成上述反差的原因在于: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政府一贯重视建筑物抗震设计,其防震设施和技术相当先进,建筑物通常具备了抗御7~8级地震的能力;而阿尔及利亚当地房屋建筑质量普遍低劣,抗震性能差,地震时易坍塌。由此可见,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2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含义

实际建筑结构及其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是很复杂的,目前难以对此进行较为精确而可靠的计算。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标准强调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即根据地震灾害调查、科学研究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进行建筑结构的总体布局并确定细部构造。这种设计理念将有助于明确结构抗震思想,不但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也为有关抗震计算创造有利条件,使计算分析结果更能反映今后地震时结构的实际地震反应。

3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与场地条件有密切关系。历次地震调查表明,同类型的建筑物,由于建造场地不同,破坏程度会有很大差别。应避免在地质上有断层通过或断层交汇的地带,特别是有活动断层的地段进行建设。

3.2 合理规划,避免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

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有时会比地震直接造成的社会损失更大。避免地震时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是抗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在地震区的建筑规划上应使房屋不要建得太密,房屋的距离以不小于1~1.5倍房屋高度为宜,以便为地震时人口疏散和营救以及为抗震修筑临时建筑留有余地。要避免房高巷小,以免地震时由于房屋倒塌而通路阻塞;公共建筑物更应考虑地震疏散问题,一般可与防火疏散同时考虑。

3.3 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方案

建筑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后确定。所选定的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4 非结构构件的处理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等。建筑非结构构件,一般是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立荷载的构件,如内墙壁、楼梯踏步板、框架填充墙、建筑墙版等。然而,在地震作用下,建筑中的这些构件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工作,从而可能改变整个结构或某些构件的刚度、承载力和传力路线,产生出乎意料的抗震效果,或者造成未曾估计到的局部震害。因此,有必要根据以往历次地震中的宏观震害经验,妥善处理这些非结构构件,以减轻震害,提高建筑的抗震可靠度。

3.5 结构材料的选择

地震对结构作用的大小,几乎与结构的质量成正比。质量小、地震作用就小,震害就轻。要减轻建筑物的质量,就要求在满足强度下,尽量采用轻质材料来构建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以使房屋的重心尽量降低,减小地震所承受的地震弯矩。

3.6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建筑的实际抗震能力。在设计中,一方面要对材质、强度、施工技术等提出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从设计上为使施工中能保证质量和便于检查创造条件。

3.7 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为监测建筑的地震反应特性以供应急决策和工程抗震科研之用,对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和9度,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和80m的高层建筑,应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设计时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安装位置。

4 结束语

地震是一种突发式的自然灾害现象,从世界各国减轻地震灾害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主要有三条:一是加强地震预报,力争在地震发生前采取行动以减少损失;二是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提高各类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包括对已建建筑进行抗震能力鉴定及加固;三是加强地震时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总之,从各个环节上重视和把关,把地震灾害尽力降到最小、最轻。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黄存汉.建筑抗震设计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9-31.

[4]韦定国.抗震结构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9-71.

第7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地震监测;预报;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25-0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人身安全认识的不断更新,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职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地震灾害时有发生,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7.0 级地震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6.5 级地震,其特点都是震源深度长,区域跨度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害,这说明我国的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工作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如何在地震前期就做出相应的预测和预报,减少地震发生后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就成为了时下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从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分析出发,论述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误区,并详细的分析了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质量的具体措施。

1.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震灾害的预报能力和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今我国的地震灾害预测主要是以地震监测网为基础来开展预报工作的,因我国地理区域较广监测范围较大,在地震数据的观测和分析上还要依靠地震监测网的监测数据来实现,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以国家、省、市三级数字化地震监测网,并建设了地震测震台站、强震动台站、物理观测点等,以此来提高地震监测工作的质量。新时期下我国还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地震的预报理论进行相应的科学实践,通过多次的实践与经验性预报,总结出适合我国地震情况的预测手段和方法,实现长期地震、中期地震、短期地震监测与预测质量的提升,但现在我国的监测和预报体系还处于认识和探索阶段,对地震灾害的预测达不到科学认识准确判断的水平,这与我国没有完全掌握地震发生的原理和规律有关,同时也包括预报体系带来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客观的认识地震预报工作的困难,科学合理的提高地震预报和监测的质量。

2.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2.1 震前现象与地震应对应

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预测是地震预报的主要工作,然而要把震前的异象与地震相对应这种说法不正确。地震发生前是会存在较为反常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也存在突变,也可能会在发生中途改变,人们通过观察这种现象来判断地震没有根据,同时地震预报人员不能因产生地震前兆现象就麻痹大意,不能对自然界产生的异象而掉以轻心,而错过地震预报的有利时机,耽误了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和有利时间。因此,社会公众要正确认识地震预报工作,并重视起自然界中所产生的地震前兆信息,以达到群策群防的效果。

2.2 过于依赖地震台网监测

在我国地震预报监测中,陆区的地震预报监测还是以地震台网为基础,因我国的地理区域较广,地震带的分布也较为宽泛,在监测过程地震台网以点代面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在地震发生时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预报,同时我国的地震台和监测站的密度相度较低,如果一个监测站附近没有相应的同类监测站,其数据分析的准确很难有保障,并且在实际预测时很有可能捕捉不到地震前兆的信息,尽而影响到了地震预报。

2.3 分析方法单一

地震的前兆现象不能与地震之间产生较为紧密的联系,有些地震前兆现象与一般的自然现象没有分别,所以人们很难进行甄别,而地震台网的监测也不能形成相应判断地震的主要依据,单从前兆现象和台网数据结合进行判断显然不具备科学性。在地震前兆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应结合地壳构造与活动断裂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次地震的反应数据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对本区域多次地震信息的数据进行比对,找出已发生地震的数据与前兆信息的内在联系,为地震的准确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3.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服务建设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一项服务质量较强的工作,其服务的对象不只是社会公众还应涵盖地质部门、国家、以及生态环境等,所以地震监测部门应提升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中要以高度集中的精神参与到实际的地震观测与分析中去,做到分析合理准确,预报及时无误。同时我国应加大对各监测站的投入力度,提升监测设备的性能,提高监测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利用先进监测设备形成有效的监测控制网,并且还要提高监测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来推动地震监测预报质量的提升。

3.2 加强网络建设及应用

地震监测中应利用固定台网和流动台网对地震带的分布和地震频发地区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国家级的地震台网和各省市的地震台进行互联,形成有效的监测性台网,发挥联动台网的作用提高地震监测质量。地震台网的数据中心应能够实现全球各区域地震台网数据的共享,这不但可以提高震前数据的精确度,同时对地震前兆信息的收集也是非常有利的。地震台网建设中要相应的利用到遥测地震台网,并提高地震信号的快速处理和传递。

3.3 建立预报网络体系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一定要建立相应的预报网络体系,这主要是为了把地震信息更好的进行处理和传送,笔者认为地震预报网络体系应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地震带和地震高发区入手,逐步的建立预报网络体系,最终形成全国地震监测预报网络。同时在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地震中短期的跟踪性预报,减少震后余震对区域带来了二次损害。地震预报网络体系的管理也要强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制,这不但可以起到一定督促作用,还可以提升管理效率。

3.4 完善科学的预报体系

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地震来看,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很大不足,地震预报体系还需要相应的完善,让防震减灾法切实的发挥作用,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地震预报单位、防震减灾部门的通力合作,确保地震监测信息传递的畅通,救援工作及时到位。预报工作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提高预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因地震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损失。上级主管部门也要改变观念,只要是科学分析的上报就要得到肯定,要对人民负责不是对权威负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地震预测,我们应当急需科学、全面、系统、充分的利用多年来在地震预测实践当中获取的各个方面的经验与数据,同时通过深入、持续的研究结语,针对相关的资料与经验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提炼,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客观规律,相信未来必然能够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梅世蓉,冯德益.中国地震预报概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2] 劳王枢.关于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思考[J].软科学研究,2007 (7).

[3] 王秀文.地震预测研究的几点建议[J].山西地震,2013(1).

第8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一)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二)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杜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三)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二、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一)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规范通过构件承载力调整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上述的强弱要求,且考虑了设计者的使用方便,采用地震组合内力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表达式,只是要对地震组合内力的设计值按有关公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二)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规范对约束区纵筋的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塑性铰区域的最小长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对箍筋肢距及箍筋形式提出了相应要求。随着工程应用中箍筋强度和混凝土强度不断提高,对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布置的要求是抗震构造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情况将导致高强度混凝土中约束箍筋配筋率的减少而降低结构的设计可靠度,建议以配筋特征值代替原体积配筋率,同时鉴于约束配筋对柱端塑性铰区的良好约束作用,建议适当增大配筋量。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为此规范对材料也提出了相应的限制,如保证钢筋强屈比、延伸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钢筋代换也提出了相应的限制。

三、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鸿晶,宗德玲.关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

[2]宋天齐.关于8度区多层砖房最多层数的商榷[J].工程抗震,1998,(1).

第9篇: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分析;抗震设计

一、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从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房屋建筑也越来越多,若突然发生大的地震灾难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房屋建筑根本性质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为人们的一个防护所,避免人们经受风吹日晒以及其他极端天气。地震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一个灾害,它所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影响,地震不仅是简单的震动,也会引起一系列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其破坏性不可小觑。由此可见,当一个破坏性极大的灾难发生在人们最需要安全的避难所时,我们就不得不重视对于这一灾难的防护。再加上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目前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应该是更为舒适,使用寿命更强,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抗震性有更加完善的技术从而更好地保证我们生活的舒适性。

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定

在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标准一般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等四个类别,简称甲、乙、丙、丁。在甲乙类建筑体系设计中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要求采取抗震措施。而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确定其抗震措施。在丁类建筑中地震作用应按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确定,但抗震措施(6度除外)允许比本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在多层和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中,当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结构出现时,适用最大高度应适当减少。在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要求中,它的抗震设计一般要满足,如果是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的话,那么它的框架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来定。另外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一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者四级。对于那些筒体房屋结构抗震的设计要求来说,筒体部分与框架部分楼板一般采用梁板体系。在施工程序及连接构造上我们采取减小结构竖向温度变形及轴向压缩对加强层影响措施来解决。当低于9度采用加强层时,加强层的大梁或桁架与周边框架柱的连接宜采用铰接或半刚性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9度的情况出现时就不要采用加强层了。

三、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抗震的设计在整个建筑中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从而体会抗震设计时如何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运用,进而理解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1)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力。抗震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保障房屋建筑能够在地震时将其破坏程度保障到最小范围。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师,首先就要保障有一个稳固的地基。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其抗震性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其次,房屋的整体结构上要建造抗震能力强的结构。比如我们知道的一些几何图形具有稳定的效能,我们就可以将其运用在房屋的结构当中。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也能有利于保障房屋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地震对于房屋建筑变形的影响。在房屋建筑中的一些小细节上注意到对于抗震的作用。(2)我们完善了房屋的抗震设计之后,可以再从地震一方面来思考如何降低地震作用对房屋建筑的影响。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与主体之间加一个隔震层,也有人提出在建筑物的顶端部分设立一个“反摆”。这样的设计首先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地震时建筑物之间互相碰撞,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在地震来临时房屋的震动幅度,从而保障房屋内部物品的安全。这样的设想我们目前已经有所应用,在一些实际的经验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3)保证建筑的刚度,建筑结构上的防护以及外部的防护之后,还有保障房屋建筑自身的坚硬程度。首先,就需要考虑到在进行建筑时,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保障房屋的稳固。其次,就是在我们已有的建筑结构上对整个建筑进行进一步的加固。这一方面我们目前已经有相关的规定,明确告诉我们如何对于不同建筑类型进行不同的外层加固。目前,我们也仍需对于房屋建筑的使用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努力寻找优化建筑材料的办法,能够帮我们在建造房屋时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就是将优质的材料的性能充分地体现在房屋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上。

四、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1.房屋建筑位置的选择,房屋建筑位置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房屋质量的好坏,一般地地震可以导致房屋建筑周围地表变化,这样就会造成地基的开裂,导致房屋出现问题。因此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设计人员要对房屋建筑进行合理化选择:如选择开阔的坚硬场地,考虑场地土的刚度大小和场地覆盖层的厚度等。2.房屋建筑材料的选择,抗震性房屋建筑材料要选择那些质量优等的材料。要综合考虑保暖、防火等多种因素的存在,比如良好的钢、铝合金结构、木质结构及轻型复合材料等建筑材料作为主体材料。3.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结构体系要满足稳定性,要与建筑结构相配套。此外要注意建筑物传力途径的明确性,以及受力计算的明确性,保障在建筑体系中不使用转换层,这样就会保障有地震发生时候避免建筑倾斜或局部受损等现象的发生。4.做好底层框架抗震墙设计,鉴于我国的地震灾害多数发生在底层,一般突出表现为“上轻下重”的这样一个现象,所以在设计时候要突出底层的墙体比框架柱重,框架柱又要比梁重。这样的设计就会在发生地震时底层破坏的程度比房屋的底层轻得多。5.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内力设计。我们尽可能做到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呈现梁铰型延性机构,为减少梁端塑性铰区发生脆性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对梁端的剪力适当调整,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高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做到“强剪弱弯”。在实际运用中如不采取这个措施,柱端很可能比梁端先出现塑性铰。因此适当调整柱计算内力并增大配筋,使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抗震性能较好。

五、结语

地震是人类生活面临的重要的自然灾害,危及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我国,目前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行业不断改善自己的设计和技术,不断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抗震设计,并有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尽最大可能确保房屋质量,才能减少地震的危害。我们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对于抗灾设计有所重视,不断改善我们的技术,建造更优质的建筑。

作者:王甲辉 单位:吉林供电公司